首页 > 文章中心 >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羚羊木雕阅读答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47-01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观?光靠在思想品德课和其他专题场合穿插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学生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无意识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呈上升趋势,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例子想教育敲响了法制教育的警钟,课堂成为实施法制教育的首选。我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有关的法律知识,对加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起到积极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在课堂中融“法”

课文教材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应该消极回避这些知识,而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讲述课文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

在语文《羚羊木雕》一文中,“我”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送给了别人,以此来表示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家长则因为物品的贵重而要求索回,这就形成了一个从道德与伦理角度都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究竟是顾及孩子们之间有友谊重要,还是孩子应该听大人的话重要?事实上,如果仅仅从道德伦理的角度讲,这确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孩子与家长双方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似乎谁都没错。怎样才能对此给出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呢?只能从法律的角度寻求答案。

《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由此可见,课文中的“我”把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就送给别人这件事究竟是否正确,首先应该看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课文中的“我”在并没有取得法定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就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送给别人显然是不对的。因此,对课文中提出的“我”究竟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正确的回答是首先应该按法律办。

二、在阅读中悟“法”

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描法精妙,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都注重了鲁提辖值得歌颂,因为他嫉恶如仇,仗心相助,而郑屠仗势欺人,自私可恶,应该被打死。作为教师,是否可以考虑周全,让学生评论郑屠是否该死?即使该死,是否由个人快意恩仇?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在宋朝、在今天乃至将来都是一种犯罪。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并使之养成一个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比如让学生经常阅读“四大名著”等。此外,建议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优秀刊物杂志。

总之,让学生读好书并因此受到熏陶,学生久而久之就可以把书中的一些思想变成具体的实际行动,进而每一个人都可以站得正、走得直。

三、从积累中看“法”

在语文积累中,必将会遇到不计其数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词语,在理解某一个词语意思的同时,不妨尝试一下用法制视角来解释分析这些词语。如“拾金不昧”一词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除此之外,还应该从法制视角去理解,如果我们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不想返还并且占为己有,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就属于盗窃行为。为此,不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讲,我们都需要对生活中的词语进行最详尽最全面的了解。

再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思是:“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还击对方。”讲完了字典中的意思,还要从更高层次的法制层面来解析这个词语的意思。如果别人挖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也一定要去挖掉别人的眼睛。这样看似合情合理的以暴制暴的做法,在古代法制不健全的社会情况下也许行得通,但是在法制相当完备的现在,却没有任何立足之地。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如果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就应该果断地拿起法律这个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要求侵犯我们权利和利益的人赔偿我们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精神损失。

四、在课外学“法”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预习能力的好坏,将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影响他们预习的效果。对于预习,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教师不仅仅是要交给他们良好的预习方法,同时还让要引导他们发现属于自己的预习方法,提高自身的预习能力。在开始时,教师需要带着学生进行预习,帮助他们掌握方法。其次是引入竞争,组织交流,展示成绩,提高兴趣。第一个方法是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第二个方法则是激发兴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则可以运用预习案来达到目的。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以学定教中重视自学目标的设计

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要注重自学目标的设计,让学生们明白应该将自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什么地方,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应充告知学生采取什么办法学习,如何提高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的时候,在导学案中可以设计这样的内容:

课堂自主学习内容:(1)把握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盼春——绘纯——赞春)。(2)详细的分析课文内容,哪一些方面写的最细致,你是如何看出来的。(3)举出有关春的诗句来表现出春的特色。像“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阳垂野草青琴,时有幽花一树明”等等来赞春。

同时,自学目标设计之后,还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为学生点出。如上述的自学目标可以结合导学案,在投影上展示出春天景色等等内容,让学生从书本和图册中找出更多关于春天的故事。

(二)导学案设计应该具备的特点

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并且需要体现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自学时能够使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更加的具有条理性、更加系统。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在自学时通常都喜欢根据导学案上的问题直接去找答案,这对他们的能力提升相当不利,因此应该让问题具有启发性,这样他们才会去主动的思考,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学案中优秀学生要能够感受到挑战,一般的学生能够受到激励,而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够给从中感受到成功,这样就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羚羊木雕》这一课中,如果导学案中提出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回答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这样的问题缺少一定的启发性,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后就会第一时间就会认为课本上有现成的答案,而且认为只需要找到答案就完成任务了,此时他们已经产生了思维的惰性,对他们的自学不利。而如果一开始就从辩论木雕应不应该归还开始,学生也会积极的找寻资料,为自己做好一辩。

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点拨解惑不是课堂上的“独角戏”,以学定教重在引导、点拨,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压给学生。需要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进行解惑,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课堂教学七年级下册当中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师需要做的并非是完全的解释课文,更多的是应该像学生提问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这句诗的含义?”等等,教师需要做的仅仅是引导,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找到答案,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1课前语言生动的导语语文教学过程中导语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中学语文教师多数会导语的重要性,草草点题、寥寥几句是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引起共鸣的,其实语文课程的导语与音乐的前奏是一样重要的,导语的成功设计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中,故事的序幕被缓缓拉开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惊人的场景,也可以说是为学生打开宝藏的大门,琳琅满目的稀世珍宝就会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语文教师在设计导语的时候不妨可以将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事件后人民群众义愤填膺的正义呼声与课文中鲁迅先生悲愤不己的内在情结联系起来,这样的实事更能引起内心深处的共鸣,所以在导语设计之初教师就要对其吸引力有一定的预见性。

2学生朗读与教师范读朗读能够使无声的文字富有充沛的情感,这是一种语言上的创造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朗读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切的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与意图,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朗读与教师的范读,教师的范读过程是为学生建立一种情感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内容与感情,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语言并大声朗读,丰富自己的语言情感,注重朗读过程中的神态举止,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范读以此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了解诗词的寓意。实例分析:课程名称:《羚羊木雕》视角定位:单篇整体阅读教学角度。语言学习目标:利用课文特点,教给学生一点似乎不觉得非常重要,但是具有实际内容的知识点。学习要点: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项内容写好。“说”这个词在《羚羊木雕》中反复出现多次且出现形式不同,例如:

(1)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2)“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这一句中没有引出“说”这一词,语句中表现出的是爸爸情感中的不可抗拒。

(3)“不!”我哭着喊了起来。这也是“说”的一种表现形式。

(4)妈妈坚定地说:“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这是在说话之前将语气态度加上,明确语句含义。

(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宇之前加上“神情”如:“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6)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以此达成学用结合,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印象深刻。

3倾听学生诉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诉求,教师要学会倾听并给与一定的理解,整合学生的意见之后与之达成共识,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在倾听的过程中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威严的形象使学生胆怯,从而隐藏了学习诉求,而教师也是被这种形象束缚而失去了倾听的耐心,难免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主观臆断以及一味灌输的形式,语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善于倾听,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

4探究学习交流总结教师整合出与教学任务相符合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学生探究出的问题以及答案能够与同学进行介绍与讲解,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实现知识的共享,最终针对某一探究问题达成一致,最终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解析文本语言的赏析结果、体会,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语言教学要注重开放性课堂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新课改教材中涉及到的实践内容非常多,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所以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整合形式的知识教育,在增加信息含量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语言教学要注重语文课堂的创新性与塑造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创造性价值是非常高的,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塑造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语文的情景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发散到最大化,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新理念、新形势的教学,让学生的崭新的教学模式中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最后,要注重语文课堂的弹性与周期性,教学是要长期累积而进行的,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弹性反映以及情感需求,以学生的个体特征和个性发展为主来进行语文教学,以此才能够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结语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阅读材料;阅读方法;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现实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偏低,特别是农村的学生,阅读面狭窄,理解能力薄弱,对阅读理解题的考查往往达不到要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指导阅读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要提高阅读水平就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选在阅读材料的熟悉

(1)看文章难易程度。所选的阅读材料生词不宜过多,过多的生词难免会造成阅读障碍,那么学生必然很快就失去阅读兴趣,因此,所选材料应多为熟悉的文章或故事。学生使用的教材也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其中文体齐全,难易适中,知识很具梯度性,而且遇到少量的生词文中有注解,有注解的可以记忆掌握,没有注解的大多可以猜测其意义。(2)看文章内容。所选材料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贴近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这样才能更加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从文章的内容来看,阅读材料的趣味性也要十分注意,如果阅读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阅读能力将会迅速提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教材中《羚羊木雕》《心声》等文章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阅读的巨大动力。(3)重视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家长首先要喜爱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带动孩子喜欢阅读。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认为,“读书给孩子听的作用‘仅次于拥抱’,在这样的‘拥抱’下,孩子的读书兴趣就有了,热情也高涨了,慢慢的,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变成了一种渴望。”因此,熟悉的兴趣的阅读材料的选取是非常必要的。

二、重在阅读方法的培养

首先,学生的课外学习。(1)重视课外促进阅读。针对学生阅读大量的读物后,希望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开展讲故事、举事例、成语接龙、歇后语对接比赛等活动,还可以开展一些名言收集、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2)积累诗词陶冶情操。古诗词句式整齐,韵律感强,易读易记,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言知识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平时的诗词指导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掌握一定量的诗词是很必要的。(3)书香校园培养习惯。本学期,为了响应“书香校园”活动,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我们班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这就需要学生分门另类地查找书籍。在丰富多彩的书籍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其次,教师的课内辅导。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并思考,从而理解问题、解答问题。

三、落在阅读效率的提高

阅读效率的提高是对阅读能力的重要要求,怎样提高阅读效率呢?(1)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不快,阅读量就小,接触面就少。有的文章适合速读,读只需大略知道其中意思即可;有的文章需细读,慢慢体会其中的精妙;有的文章需精读,才能深切品味其中的内涵。阅读速度太慢,则效率太低。(2)文本理解。需要细读精读的文章,读得快,不理解等于没读。在进行阅读时,适当插入一些特殊的训练对提高阅读效果大有好处。阅读短文还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原则,按照先全文、后段落、再句子、最后词语的步骤阅读文章。通过复读来审视、推敲答案,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选在阅读材料的熟悉,重在阅读方法的培养,落在阅读效率的提高。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兴趣为主线,方法为主导的指导模式,才能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新课标的要求,在夯实语文基础的前提下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做好这些,就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郑文樾,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8.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在优秀的叙事文学作品中。悬念的运用常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悬立文首,释布文中

将悬念置于文章开头的例子。俯拾皆是。沈石溪《斑羚飞渡》开头“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随后又描写了伤心崖:“伤心崖是戛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又说能够跳过六米的斑羚还没出生呢。一句话,一种扣人心弦的气氛已渲染得淋漓尽致。读者的阅读期待之心被悬在空中:这七八十只斑羚命运如何?

张之路《羚羊木雕》开篇劈头一句“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将读者带人一种紧张的气氛之中。刘绍棠《蒲柳人家》开头“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不免让读者为何满子的担心。

这些都是开头设置悬念的成功之例。“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谢榛《四溟诗话》),将悬念置于开头。就有先声夺人、摄人魂魄之效。

悬挂文末,释伏文中

悬念置于文末,而将释念之内容伏于前文之中,亦是一种设悬释疑的良法。如《水浒》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人初中课本名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结尾,大字不识一个的鲁达正在代州雁门县十字街口,混在人丛听人读抓捕他的榜文,只听到背后有人大叫一声“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并被拦腰抱住,扯离了十字街口,就是这种悬念挂于文末的技法。原来抱住他的,正是不久前从镇关西郑屠处搭救的金老。

鲁迅《孔乙己》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是两个含义完全相对的词,“大约”表示估猜,不肯定;而“的确”是确实,完全肯定。那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这是读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能解答此问题,反映出读者有没有真正读懂作品。读者细究文脉,便发现作者很巧妙地将答案――即释疑的部分完全潜伏于前面的情节之中。有“草蛇灰线”之妙。一是孔乙己并无谋生手段(不愿替人抄书,现在残废了,连偷也不可能了),又好喝懒做,自然必死无疑。二是经常遭受肉体摧残与精神打击,人已处于崩溃之状态。孔乙己脸上经常添新伤疤,新近又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今后不知还会挨怎样的打。每到咸亨酒店,都要受人嘲笑,“半个秀才没有捞到”。经常在人们口中提起,更是一种精神折磨。三是体质极其衰弱,时至冬天,穿一件破夹袄。这个冬天如何熬过?四是周围并没有一个人同情他。大家都嘲笑、戏弄他,连一个小伙计都认为他“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在没有救济的情况,孔乙己自然难捱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作者在文中也作了暗示:

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已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一年多的时间内,以嗜酒如命的孔乙己脾性,若还在人世,若还有四文钱,定然会到咸亨酒店来。但是一年多没有来,只能有一个解释:孔乙己的确死了。至此。“大约”只是“我”或者其他人未亲眼所见而已。

这样设悬念于文末,如倒吃甘蔗,越吃越甜,如溯流而,越溯越奇险。《孔乙己》一文的文末悬念,对认识孔乙己性格悲剧与社会根源,大有裨益,自然会令读者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将释念之笔潜藏于文中。将悬念置于文末。会有余音绕梁,清音袅袅之妙。确实“使人看过数日之后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李渔《闲情偶寄》)。

悬念骤至,释念缓至

前面提到的《蒲柳人家》,也具有悬念骤起之妙。开头写何满子被爷爷用拴贼扣拴在了葡萄架的立柱上,而且不准他奶奶解,令人为之担忧。作家接着并未交待何满子为何被绑,而是用了一章,细细为何满子的奶奶――丈青大娘塑像。写一丈青大娘与其父母在教育何满子的冲突,再写何满子爷爷何大学问的教育观念。这就是宕开一笔,开头为“张”,此处为“弛”,张弛有度。读者万分着急,作者偏偏不急,行文之中要吊足你的阅读胃口,将阅读审美效应扩大到最大化。

悬念迭至,释念接踵

常言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的传统章回小说,甚是擅长此种技法。中学语文课本中也常常见到这样的典范例子。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开头。以简洁的笔法勾勒出“我”(若瑟夫)一家人的清贫生活,但接着就出现了一个戏剧性场面:一家人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散步。这本身就是一个悬念,自然会激起读者的兴趣:为什么清贫的一家人要去散步?而且是衣冠整齐地去散步?随后又进一步“垫疑”,加深了读者折疑惑:每每看到远处有大轮船,父亲(菲利普)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读到此,读者心中稍一释,原来是盼于勒回来。然后又生疑窦:于勒是谁?为何一家人这么翘首相盼?高明的作家宕开一笔,不说为何盼于勒,只是交待于勒是我们家的恐怖。套用一句老得胡子发白的话:且听作者慢慢道来,文章后面便是释疑。

在这篇作品中。如前分析。作品的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可谓纷至沓来。而释念也是环环相扣,可谓接踵而至。这样设置悬念,有宋人杨万里诗“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之趣。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法;有效应用

长时间以来,“独白型”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如此的背景及环境下面,对于实行“对话型”教学模式有着相当高的难度,想要将此种教学模式引入到实践语文教学中来,首先就要将原有关于“教”和“学”为主体的意识与观念进行改变,对新教学意识确立以及对新教学思维予以构建。

一、创造对话氛围,建立和谐教学环境

平等与民主是关于建立对话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专制的教师无法调动及激起学生参加对话,专制的教师也不能将对话教学进行真正的开展,学生由于内心承受着恐惧与忧虑,对自由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都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应当通过首先把真诚、信任、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气氛营造出来,才能轻松地进行对话模式的教学。详细的展开能够这样进行描述,假如有条件的话,对较为传统的座位安排模式要进行调整,例如通过采用多样不相同的座位安排模式,可以是半圆形,或是圆形以及马蹄形,在多种不相同的模式下面,让老师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地位,从环境中先把平等民主的气氛给营造出来,给进行对话教学模式做好基础和铺垫。此外,还要规范对话行为,为了让学生明白,在进行对话时并没有权威、主次和绝对的对错,对于话语权也不可以被某些同学打断更不可以让老师独自掌控,把对话真正的做到平等、民主和开放。

二、对个性阅读进行倡导,对多元思维要尊重

1.对学生的差异性要进行关注

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将学生的潜能给最大化以及将学生独特个性进行充分挖掘都是教育所进行追求的,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出绝对一样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找不出两个学生是绝对一样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他们自己不一样的情感世界、人生经历以及智力表现。假如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每一个学生其个性的展现能够达到最大化,学生进步必定是无限量的。在展开语文教学前,老师对于学生不一样的特征要有不一样的理解,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要对其结合并设定不一样的目标,对于学生的目标要使得与学生本身所处于的位置及水平能够更加合适。

2.对于学生的个体性的认知要尊重

以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理解为依据,阅读被作为学生个性化行为的一种。在详细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应当要进行引导。课文阅读是种个体的行为,对于获取与理解信息方面读者所能依赖的必定是自己的经验及体验,由于不同的阅历、生活经历以及生活体验,学生对于一样的语文教学材料会有不一样的心理认知,与习语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也与由于不一样的演奏家所演奏和《命运》所表达出的情感展现也不相同的情况一样。因此,作为个体以及学习的主体,学生对课文有权利依照自己的思维进行解读并对于他人给出的影响加注也有权利进行拒绝,随着学生视界不停的拓宽以及人生阅历不停的增长,学生对于文章必定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三、恰当地进行话题设置,通过恰当的话题帮助学生促进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1.涵盖性的设置

所设置的话题不仅要精要,而且涵盖性还要很广阔。这些话题对于不一样的语文知识的要点要能够进行整合,假如可以将多个的学科进行融合,其效果便会更加的好。例如关于《孔乙己》的这篇课文,可以把关于孔乙己的“死”作为所设计的话题,以此话题作为基础孔乙己自己可以进行深刻的剖析及解读关于当时社会的制度。

2.层次性的设置

根据学生本身不相同的认知与学习水平,进行不一样的划分,设计不一样的话题,例如在学习《海燕》这篇文章时,假如学生有比较好的学习成绩和较为牢固语文知识,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喜欢的内容确定出来,并把喜欢的依据确立出来,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但关于中等学生,可以让其简单地对这篇课文进行分析,对在这篇课文里海燕所象征的不同意义以及海燕在课文里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3.跳跃性的设置

关于话题的设计就与“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桃”中所要表达的机理相同。不是可以直接就获取得到的,而是应该建立在思考基础上面,通过充分及多角度进行思考以后,才可以总结出来答案。因此话题的设计不仅要对学生思考能力可以有所激发,而且对于学生进行相关思考可以进行展开。例如具体学习《荒岛余生》这篇文章之时,关于话题可以进行的设计:梳理鲁滨逊生活在荒岛的心理,对鲁滨逊其深层的精神世界进行探寻,对于目前学习来说此种精神层面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在里面。

4.生活性的设置

可以让学生们愿意进行讨论的话题只有关于贴近生活与实际的,因此设计话题要能够对学生的生活与成长有所关注,具有时代的特点、意识、文化的背景以及生活的指引意义的。例如学习《羚羊木雕》这篇文章,老师能够进行设计的话题有:“到底该怪谁?”、“是不是都是我的错”等,让学生对友谊、生活以及关于处理与解决各种矛盾进行深入的思考。以上这类话题的设计能够使得学生对话与表达欲望被充分的调动,令学生急切的想参与进对话中来,并把自己的体验与见解充分的表达出来,从而使得自己表达的技巧有所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各种策略要积极地进行运用,将学生对话的兴趣激发出来,将学生对话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其学生的表现和表达的欲望,在学生、文本及教师相互间都是能够进行自由的对话,把个体生命对于世界的体验真实、自然、真诚地倾诉出来,将学生各种鲜活无比的话语都倾说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开玖.初中语文教材对话型结构的探讨[J].语文学刊,2004,(02).

[2]姚建国.论“对话”教学中“话题”的确立[J].教育导刊,2010,(11).

[3]聂晓光.对话教学的话题设计[J].社科纵横,2009,(12).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学案教学

初中语文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一、学案的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学案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语文能力为重,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案的意义在于:课前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预习,这样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比以前好;学案的设计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中的拓展延伸环节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学案还是学生复习的重要资料。

二、当前初中语文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案“习题化”。一些教师认为语文学案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在设计学案时把学案变为教案的翻版,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织成一个个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也有些教师把学案变为试卷,收集与罗列大量的试题,大搞题海战术,如果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花大量的时间去完成试题,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学案教学的优势。

2.学案“教材化”。一些教师上课连语文课本也不带,只拿一张学案走进课堂,课堂上师生就一张学案进行教学,把学案变成“教材”,师生就一张学案进行学习,完全是讲解学案,不是“用教材教”,而是教“学案”。语文课本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课文一般都文质兼美,是学国语言文字的典范。语文教学必须要进行文本细读,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语文学案应该是指导学生如何走进文本,进行有效的生本、生生、师生多重对话。语文学案要让学生拿起书本进行阅读、感悟、发现,并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与文本探究,而不是让学生放下书本,拿起学案,这是本末倒置。不要把语文学案“教材化”,语文学案只是语文学习的素材之一,一种语文课堂学习资源,一个凭借,只是进行文本细读的方法指导或操作流程。

3.学案“问题化”。不少学案设计的问题显得过浅、过多,缺乏思考的力度,更缺乏思维的厚度和宽度,一张学案的文本解读都是一些问题的系列化,实际上这是“满堂问”的变式,学案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化。当然我们认为问题是导学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在学案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重要的。笔者认为,教学中一是要把更多的问题留给学生提,由学生提出,因为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二是在学案中一定要多设计一些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的主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案的导学价值。

三、解决当前初中语文学案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解决上述问题,初中语文学案教学就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思想,学案的设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设计《羚羊木雕》学案时,我安排了“学生讨论”这一环节,学生就父母的做法是否正确进行了讨论,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说,所以,课堂气氛很热烈,同时学生也学到了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方法。

2.探索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次备课时我都注意到课文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把它们找出来,然后以“问题探究”的形式设计在学案上,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通过讨论等形式自己探索答案,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3.启发性原则。学案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一步步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把握课文的深层主旨。

4.灵活性原则。由于各个学科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所以学案的设计不一定所有学科都一样,同一学科不同课型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每节课学案的设计也不一定都相同,再者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使学案形式上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5.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人深,如语文学案的设计可以先从字词预习开始,然后是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进而深入把握课文中心,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6.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要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设计《最后一课》学案时,安排了“情景再现”这一环节,让学生扮演文中主人公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通过他们的表演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了祖国沦陷时的心情。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范文第8篇

刚参加完两次优质课的评比活动,心头有颇多感受。两堂课(《风筝》《伟大的悲剧》)经过多次的磨课,不断地改稿。但每次试教,遇到不同的学生,依然有太多预设不到的“意外”。而要“化险为夷”,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智慧追问”。受此启发,结合两次优质课评比的亲身体验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开展了“初中语文有效课堂之智慧追问”的研究活动,将“追问”进行到底。

二、研究的必要性

1.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文本的解读应呈开放的姿态,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追问是有效的催化剂。平等、深入的对话使教学更具有效性,师生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会激活思想的火花。

然而真实课堂上,追问的实际操作,却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陶行知先生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根据以往课堂的经验总结,教师在课堂追问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追问时机,不善捕捉;追问数量,不懂控制;追问质量,浅显琐碎;追问语言,简单贫乏;追问指向,模糊不清。

2.追问“显智”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学习永远是追问的,然而追问难以预设。所以,从实质上来说,追问其实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这也充分说明为什么追问会是教师教学机智的直观表现,它需要教师是个智慧的人。只有在“智慧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才能在交流中碰撞出激活思想的火花。

“智慧追问”能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进程,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更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喜思善辩的理性思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何时进行追问、追问什么才是有效的呢?

三、研究的过程

1.把握良机,适时追问

追问,是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作“即时”的点拨和有效的控制,让追问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即时”就是我们所要把握的时机、要掌握的“火候”。

(1)追问于混沌状态。不确定性和无序性,是思维混沌状态的重要特点,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说的也许正是这种现象。而学生的思维一旦出现了混沌状态,其实也就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去把握的“良机”,一个需要教师适时追问、点拨的时机。这个时候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恰当的追问,或许就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追问于临界状态。追问追求的是一种“激活效应”,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由活跃到受阻、似懂非懂时实施追问,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临界点上产生顿悟、发生质的飞跃。

(3)追问于僵持状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是一帆风顺、畅通无阻的,总会有暂时停滞、相持不下的时候,特别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时,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时机加以追问,或许就能突破“僵持”的“瓶颈”。

2.智慧追问的有效策略

(1)“引”――由浅入深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的处理。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

例如《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由学生语言中的“外表”一词,引发长达11次的追问。通过追问父亲衣服的颜色,引导学生梳理出父亲“奔丧”的背景;追问衣服布料引出“家境惨淡”;最后在理解了父亲承受两种巨大压力的基础上,通过高度对比,追问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主旨。可谓化难为易,由浅入深。

(2)“接”――顺理成章

课堂教学中,前后内容的衔接与转换,两者之间需要必要的过渡,如果直接跳到下一个知识点,势必给学生带来认知障碍。知识衔接点的问题设计,彰显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伟大的悲剧》对于初一新生来说篇幅较长,采用一课时进行优质课评比,无疑给参赛者出了一个大难题。文本必须要解读,而且还得让学生读明白,时间只有40分钟。“太难了”是我当时最大的感慨。

要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绝妙切入点,并由此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谈何容易。赛后有评课教师向我推荐了一个优秀的教学点:文章的最后一段“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是文章的主旨句,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之后,依然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假如整堂课始终围绕这一主旨句展开教学,通过追问“一个人指谁”“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厄运”“如何理解搏斗”“如何理解心灵高尚”“为何作者上升到一切时代”,以追问串联起课文内容,课堂效果应该很不错。

这个思路是在赛后才想到的,虽然并未实施,但由一个主问题的生发,通过不断追问,衔接起整篇文章,达到解决学生疑难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挑”――一石激浪

朱熹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选择学生学习过程中看似寻常处、无疑处设置问题,揭开学生认识上的“疑点”“盲点”等,激起思维的波澜,促使学生醒悟、警觉,实现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

例如教授《春酒》一课,在赏析“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一句时,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已能理解选段文字对人物刻画的作用。似乎顺理成章,已经完成解读任务,但教师仍不满足于此。在学生无疑之处“蜜蜂似的”挑起“事端”,寻找学生认识上的“盲点”,打破平衡。一句“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蜜蜂好看吗?”人为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波澜,实现认知转化。

(4)“拨”――自悟自醒

语文学习离不开“悟”。记得特级教师王耀君曾如此说:“‘语文’应该叫‘悟文’。”可见,只有学生真正理解、领悟,才是成功。平时的教学中,面对一个典型错误的出现,教师往往沉不住气,急于“一棍子打死”,这样势必掩盖问题出现的根源,也就做不到“对症下药”。但若延迟判断,把“球”再踢给学生,采取追问导引的方法,把学生的错误钓出来,摆在桌面上,在学生心悦诚服后,必定会有一番醒悟、一番长进。

在教授《羚羊木雕》一课时,我设置了“评价文中人物特点”这一环节。其中有两处,学生对人物的评价用词不确切。一处是关于“我”的:“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一个学生评价如下:“从‘我’见万芳喜欢羚羊就送给她的行为中,看出‘我’很大方。”显然此处用“大方”一词来形容,还有些偏颇。于是我追问道:“假如是老师我喜欢这只羚羊,你觉得文中的‘我’会送吗?”另一个学生早已按捺不住,举手示意:“我觉得应该是‘重情义’,因为‘我’把万芳当做最要好的朋友,只要她喜欢的东西,‘我’都能给她。”“看来‘我’把友情看得最重,送东西是为了证明这点。”我用眼神示意了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他微笑地点点头。另一处关于“万芳妈妈”:“看我待会儿揍她!”同样,学生单一地评价为“很凶”。我以“真的很凶吗”追问,学生联系了其他语言,明白了用“严格”评价更确切。

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评价某个人物”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在措辞上把握不好分寸。特别是初一学生或者是阅读能力差的孩子,犯错的几率更高。如何教学才能立竿见影呢?把学生的错误钓出来,摆在桌面上,让学生自悟自醒。实践证明以上的追问方式很有效。

(5)“挖”――画龙点睛

探究是画龙,追问是点睛。有很多问题我们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利用合情推理得到了猜想,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感性的高度,若没有“为什么”的追问引渡,学生只能在知识海洋的岸边徘徊,并容易产生误解,犯下想当然的错误。若在此时探本溯源,适时追问,就可能把学生由感知推向理性,在说理中练就自己的理性精神,使得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产生共振,奏出美妙的乐章。

《风筝》一文的教学中,当解读完“痴迷于风筝的小兄弟”和“我粗暴地弄坏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偷做的风筝”两句后,我追问:“‘我’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很快答案有了:“文中写到‘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我顺势追问:“你能理解哥哥的行为吗?”“不能。因为小孩子玩儿是天经地义的事,哥哥居然这样对待弟弟,太无情了。”追问:“哥哥真的是无情吗?”此时插入一段背景介绍:鲁迅十六岁时,父亲忧愤成疾,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的鲁迅依然无法挽救父亲的生命,家道中落,作为长子的他只能站出来保护家人。于是,鲁迅用自己接受的封建教育思想继续教育弟弟,希望弟弟早日有所作为。学生因此得出结论:“误解和冲突中包藏着浓浓的手足亲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深“挖”,如同加入“味精”,容易诱发学生“食欲”般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品味式”的思考或讨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机智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智慧追问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使追问的教学机智从有痕到无痕,从偶然性转为常态性。

参考资料:

1.许华锋《把握追问时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8期。

2.袁春华《让有效提问牵引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09年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