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芦花荡课件

芦花荡课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芦花荡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芦花荡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是初中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语文教学改革,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保障,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以下,笔者就对新课改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一、精彩课堂导入,引发学习热情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开始,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新课改实施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导入的设计,可以深入语文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兴趣为学生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主动性。

以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授课之前,应深入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钻研教学内容,然后可以借助网络查阅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料与素材,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并借其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课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春景图或相关的春景视频导入课堂。同时以语言引导学生:“提起春天,我们总会感到万象更新,一切都充满无限生机与无穷力量。正因如此,古今中外才会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描绘春天的美景。如:杜甫《绝句》、王安石《泊船瓜洲》;秦牧《春天的色彩和声音》、契科夫《在春天里》等。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下朱自清先生的《春》,看看他笔下的春与我们见到的是否一样。”然后,教师可以借助课件为学生介绍作者资料与课文创作背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另外,通过以上形式导入课堂,有助于引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兴趣。

二、优化语文课堂,营造学习氛围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为保障学生语文分数,促进升学率的提升,通常采用单一、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语文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将学生做为了学习机器,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新课改实施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优化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明确自身辅助者、引导者的职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另外,教师应注重教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以《小圣施威降大圣》这篇课文为例,课文是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故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该段视频,带领学生回顾已知知识。视频播放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如:“从影片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二郎神与孙悟空大战几百个回合,为什么孙悟空总是落荒而逃,难道是因为二郎神比孙悟空厉害吗?”借助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学生表明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小圣施威降大圣》这篇课文,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知识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加强师生互动,促进自主学习

教学本身就是师生、生生“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但在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互动的重要性。通常以“权威者”的身份主导课堂,采取单向、静态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听讲且不容置疑。这样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新课改实施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

教师在讲到《芦花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如:课前,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将班级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按“同组异质”的形式进行分组,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课文阅读”、“角色分析”、“问题抢答”、“课后总结”与“课堂表现”等几个环节,让各小组合作竞争学习。在教学知识讲完之后,教师可以选出表现最好的1―2组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样的形式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同时可以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学习。另外,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如:“还原课文情景剧”,让学生分角色将课文内容呈现。通过这样的形式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同r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特点。

在新课改实施以后,初中语文课堂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越来越多教师开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为保证初中语文的良性发展,在新时代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改革、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芦花荡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境创设;方法途径;激起情趣;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情境创设",而很多语文老师却忽视了这一点,一进课堂直奔课文,要么教师范读课文,要么学生齐读课文,紧接着就"字词教学、段落讲解"。而学生呢,有可能还沉浸在上一课的内容之中,很难一下子就进入本课的学习氛围之中,这样的教学效果会好吗?答案是可想而知的。相反,有的教师就很重视教学本课时的"情境创设",想办法创设和本课内容相关、甚至十分接近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走进本课的学习。那么,"创设情境"的途径到底有哪些呢?课文不同,包括体裁不同、题材不同、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同,因之情境创设的方法与途径也与之不同。下面就自己多年来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谈一谈,和同行们予以交流。

一、多媒体展示法"创设情境"

多媒体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下一些功夫,结合本课文的内容实际下载编辑一些能引发学生学习本课兴趣的视频资料,用来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使学生看得更清楚,感受得更真切。我在教学《黄河颂》一课时,就运用的是这种方法。课文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对黄河的赞颂之情,这对于一个没有身临其境黄河边,对历史还不甚了解的学生来说是困难的。这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河实景,介绍历史背景、创设情境。学生有了真切感受,即使没有见到真的黄河,但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黄河的魅力,提高了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就能很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其它课文诸如《青纱帐----甘蔗林》《香菱学诗》《芦花荡》等。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综合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课文实景的感受和理解。这样,便提供了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平台,弥补了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缺陷,起到了感官引导、思维感知的作用,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教材中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的课文很多很多,网上的资料也是不可胜数。关键是我们的教师,要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辛苦,相信,我们的劳动一定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二、画面展示法"创设情境"

教师在备课时结合要讲的课文内容进行构思,如果课文所描写的内容中有画面影像,就应当积极思考,寻求与之相关的影视画面,再配上课文朗读播放,一下子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课文,学生很快就会进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之中。画面展示法"创设情境",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形象。我在教学《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时,就采用这种方法"创设情境"。《沁园春.雪》描写的是北国壮丽雪景,抒发一代伟人的理想和抱负,气势宏伟、大气磅礴。教学时我就选择了和课文相关的画面"陕北高原雪景图",配上作者画像以及作品朗读磁带播放,学生一边看画面、图像,一边听朗诵,可谓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把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很快走进对本课的学习和理解当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鲁迅的《故乡》时,同样采取这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展示"瓜田月下""少年闰土"的美景画面,让学生通过视觉迁移去走进课文、理解课文,感知作者对少年闰土的依恋之情。《斑羚飞渡》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创设情境。教师依据课文情节设计几个画面,尤其是"飞渡"场景,伴着动画的播放,引导学生体会老斑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勇救小斑羚的壮举和伟大、高贵品质。

三、故事引路法"创设情境"

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教师在备课时若能选择和课文内容相似的情节,或者把课文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之中,学生就会联系教师所讲的故事,很兴致地学习老师要讲的课文。我在教学《范进中举》《孔乙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课文时就采取这种方法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除了教师编故事、讲故事,也可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编故事、讲故事。我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时,布置学生搜集整理"水浒"人物并要求学生编成小故事,课前进行"水浒人物故事打擂台"故事大赛,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种方法不宜时间过长,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课前一到两名学生即可,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讲故事的表现予以评价,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表演法"创设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表演法"创设情境"。教材中,有一些课文通过学生之的互动来设置情境,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为了演好角色,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充分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可以将课文背下来。这种方法如何操作呢?教师在教学课文之前,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角色,站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上找台词,记台词、说台词。通过表演,带动其他同学学习课文,就会起到激发兴趣、典型引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