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狼图腾票房

狼图腾票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狼图腾票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狼图腾票房范文第1篇

探讨人与自然、社会、信仰的关系

狼图腾》中,主角作为一个大城市下乡到内蒙的“知识青年”,通过对草原人民与草原狼“相爱相杀”关系的认识,既具备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又体现了人类向往自由的灵魂,与社会约束力的矛盾,再加上对草原人民信奉草原之魂“腾格里”的信仰,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大片”的所有精神内核元素。更能让《狼图腾》脱颖而出的,则是对“中国”的表现视角。电影中展现了中国建国后发展初期,大快抢上,发展生产、发展经济的故事,生产队的领导起初是草原传达“上面”的精神,要求牧民春季去“掏小狼崽”,将小狼崽摔死后,取得皮毛用于高档成衣的出口,后来又大肆开发草原,破坏环境,非常不“可持续发展”的盲目听从指挥,将草原改造成耕地。这个主题既具备环保精神,又有反思精神,不但题材深刻,更非常具有思辨的精神,故事浅道理深,更能让世界电影产业,对中国近年来颇具颠覆性的“开放”态度,产生好感。

人与“狼”之间的哲学内涵

狼图腾票房范文第2篇

■最养眼

关键人物:蓝燕、王珞丹、谢依霖、梦瑶、王予柔等

娱评:女星红毯标配――露!

电影节红毯,对于女星来说,向来都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吸引更多的版面,透视装、全侧露、低胸深V、包臀露背,总之“敢露”才是抢占眼球最有效的方法。二三线女星想要上位,一线女星想要稳住宝座,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凡是遇到走红毯这种重要场合,所有女星都会在穿着打扮上费尽心思,大家管这叫作争奇斗艳,其实说白了就是“露肉”大战。16日晚,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京开幕。谢依霖、梦瑶、王予柔等三线女星纷纷以美胸抢镜,其中尤以女星蓝燕最为出众,一袭大尺度透视裙亮相红毯,秒杀全场。侧面全露、后背大开、肚脐翘臀若隐若现,当之无愧成为了红毯热门话题。演员王珞丹也一改清新路线,身着黑色抹胸晚礼服与周渝民一同亮相,成功地摆脱了之前“搓衣板”的形象。

■最跨界

关键人物:马布里

娱评:人类已经阻止不了老马了!

北京国际电影节星光璀璨、大咖无数,而最抢镜的却是近来大热的“城市英雄”马布里,一身中国红唐装压轴亮相电影节红毯,并自拍微博。有网友美言,“人类已经阻止不了老马了,连北京国际电影节都有他!”

一身大红唐装的马布里坦言,中国红是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不久前,马布里还在微博中晒出了自己的左侧腰部,展示了“北京王朝”四个字的新文身。是的,马布里热爱中国,热爱北京,也一直强调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坐地铁、看国安、听相声、参加电影节……如今,这个纽约客已经真真正正成为了一个北京人,甚至还要进军影视圈。马布里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我很兴奋,认识很多新的朋友。这次来电影节,是因为我明年有一部电影,片名还没有最后确定。拍电影和打篮球是完全不同的,让我体验到另外一种人生。”

■最节俭

关键人物:金基德

娱评:会不会过日子,看鞋就知道了!

4月15日上午,距离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还有一天,记者按照组委会约定时间来到了北京饭店国际会展中心二层的采访间,准备采访金基德。记者在想,这样一个具有个人魅力的导演,生活中一定也是另类的。果然,在金基德进入采访间的那一刻,就让记者大跌眼镜。一双脏兮兮的登山鞋进入了记者的视线,鞋帮上全都是污泥。无论是采访前,还是采访中,抑或采访后,这双鞋都在记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么问题来了,记者记得沙尘暴明明是前一天啊,金导这到底是从哪儿踩了一脚泥回来?就算脏了,好歹也可以刷干净了再穿嘛。后来听同行说,金导就是这风格,有一年威尼斯电影节,踩了一双破旧的拖鞋就去参加颁奖礼了。果然,4月16日晚,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的红毯上,金基德仍然没有放弃那双“抢眼”的登山鞋,和本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评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陈可、辛罗伯特・马克・卡门、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周迅一同出席开幕式。

采访中,金基德表示自己的电影都是艺术片,在韩国票房并不好,几个大电影公司一般不会给他投资拍片。“我认为中国的电影市场除了要拍赚钱的电影以外,也需要讲述生活、表达人生的作品。如果有投资方愿意请我一起合作,我也是非常愿意的。只不过我的电影都是艺术片,票房上不一定有保障,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愿意投资。最近,中韩两国电影人交流很多,这是件好事儿。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演员,比如姜文、章子怡、巩俐,他们都有很强的个性,气场很高。中国还有很多优秀的导演,比如张艺谋、陈可辛、娄烨、姜文、贾樟柯、张元,他们的作品都非常棒。这次电影节评委里面,我和陈可辛、周迅,都比较喜欢艺术性的电影。我认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扶持和帮助艺术片导演,让他们的作品为更多人知晓。”

■最调皮

关键人物:让・雅克・阿诺

娱评:阿诺,你又调皮了……

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多次获得恺撒奖的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合拍影片《狼图腾》,创造了将近七亿的票房成绩,受到中外观众的认可。在采访期间,记者无不感受到阿诺导演的诙谐幽默,被问及《狼图腾》为什么拍那么多年,阿诺导演表示,“因为存在天气的原因,还有狼并不好控制。不过有时候,好莱坞明星更难控制!”采访结束后,有女记者要求合影,阿诺导演直接拍拍大腿,示意坐上来拍,令该记者窃喜不已。就连本刊记者也足足地感受到了阿诺导演的个人魅力,在红毯结束后的采访环节,还没等我提问,阿诺导演就先冲我抛了个媚眼,记者瞬间被“电晕”。

回忆《狼图腾》的拍摄,让-雅克・阿诺表示这是他人生中最美妙的一段时间,“拍这部电影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不错的体验,所有参与人员都太棒了,整个剧组里只有七个法国人,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同事,和他们合作并不困难。虽然我不说中文,但是大家都知道我想要什么。如今做出这样一部中国的故事,能拍成这样我真是非常非常惊讶,《狼图腾》很好地证明了合拍片是可能成功的。”

■最有派

关键人物:施瓦辛格

娱评:几十年如一日,哥也不容易!

狼图腾票房范文第3篇

5月7日,电影圈内很多人在网上“奔走相告”的一件事是:赵薇[微博]执导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累积票房达5.2亿,超过刚下画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的5 .18亿元———国产爱情片的票房纪录再度被刷新,赵薇一跃成为中国单片票房最高的电影女导演。不少人在总结《致青春》的成功时,除了故事选题及主创的因素外,更多还会提及这部电影在网络营销平台上的“聪明举措”,有专文甚至分析《致青春》如何借“青春体”、台词“你神经病啊”持续引爆社交网络。

回顾近半年多部在票房上取得成功的国产电影,如《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等,都曾在网上掀起热浪。《致青春》在网络上的热度更让人无法回避。网络营销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和关注。近日,南方都市报记者与数位业内资深人士就此话题进行探讨,看看网络营销究竟发挥了哪些作用。

A

中影老大“新尝试”公开招募“网络营销”团队

中影集团副总裁张强5月6日中影公开招标电影《狼图腾》和《鬼吹灯》营销团队的消息时也附注了要求,“以网络及微博等人气指数为主要指标,选择承诺达到最高人气指数(各种指标要求具体),价格相对便宜,且方案可行的团队。人气指数指标是检验团队履行合同的标准。”

招募公告发出,随即引来微博上不少加V的营销机构或文化传播公司关注,如其中被转出来的就有“剧角映画”公司的自荐信息,张强在回复时还举例说看重的“指标”具体含义,“例如官方微博粉丝达到多少,百度及微博搜索指数达到多少等等指标。可根据指标等级定收费标准。指标才是硬道理!”

“英雄帖”发出后,南都记者联系了张强。他只表示这属于中影的一个新尝试,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印证,现阶段不便透露太多详情。据了解,此次招标将于5月20日结束。最终招标的结果如何,相信届时也会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业内反响“主流认可;一件特别好的事”

在“英雄帖”的跟帖中,除了积极问询的声音,也有一些质疑。比如有人把“网络营销团队”等同于“网络水军”,有人认为像《鬼吹灯》这种电影根本不用如此营销。

对于中影“老大”公开招标网络营销团队一事,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南都记者的专访时,更愿意将此视为“一件特别好的事”。《致青春》的宣传方、麦特文化传媒的总裁陈砺志[微博]认为,虽然此举不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大冲击,但有利于更多有竞争力但可能影响力不够的公司参与进来。“网络营销绝不是水军,水军除了给领导好看的数据外,不会对电影市场产生任何价值。网络营销是一个大概念,它应该包括:互联网媒体的内容生产与,社会化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能够形成广泛社会话题的创意及推广。网络营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渠道的占有或者获取。”

2011年创下3.5亿惊人票房的《失恋33天》是国内最具里程碑意义的网络营销成功实例,该项目的操盘手、新丽传媒副总裁张文伯对南都记者表示,没有必要夸大招标一事,但此举也说明中影对网络或新媒体传播的重视,“这种传播途径的重要性获得了投资方或主流机构的认可。”

C

关于“网络营销”的多家之言

Part1

“青春体”早已策划,“赵薇黄晓明[微博]”属突发事件,

“你神经病啊”属“无意插柳”

最近网友可以说都被“致青春”的话题包围着———从“有一种感情叫赵薇黄晓明”、“青春体”,到来自各位“大V”力荐,再到“你神经病啊”的流行语……“《致青春》的宣传重点不只是网络,但电影上映前后,互联网成为主阵地,这主要是因为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形态的特殊性。”陈砺志向南都记者透露,“青春体”是早备好的策略,“有创意的策划是一家营销公司的价值体现。抓住机会进行即时性策划,并且善加使用,才是对一家营销公司的实力考验。像赵薇和黄晓明的话题其实是一个突发性事件,我们迅速进行策略性引导和传播,至于‘你神经病啊’是无意插柳———没想到上映后这句台词成为焦点,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必须捡啊,绝不能放过!”

《致青春》从立项开始宣传,历时一年半。在他看来,网络营销部分的工作庞大得“一个版面都不够讲”,“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利用一切手段,去创意和策划,唤起全民‘致青春’的热情,让它成为最广泛最热门的话题。目前来看,做到了。”

Part2

圈定“社交网络”重地

“互动,作用太大了”

《失恋33天》依靠关键的网络营销收获成功,也让负责项目宣传的张文伯在业内名声大噪。其实早在2009年微博刚兴起时,他就已开始实践网络营销的可能性,今年负责的《101次求婚》也是一例。让“屌丝之父”、前国足运动员李毅拍摄宣传片《屌丝为什么找不到女朋友》,推出明星、儿童、金婚老人等多版“全民告白”视频和三里屯“快闪求婚”视频,请来赵忠祥[微博]配音“逆袭版”预告等,多个有计划的网络宣传项目有序推出。项目总监杜昊告知南都记者,单是李毅的宣传片,百度贴吧预告帖就创造了上亿次点击量。从网上发酵,也迅即吸引传统媒体的主动报道。

杜昊透露,电影一早就圈定把社交网络作为主要宣传阵地,且不同的社交网络主推不同内容:李毅的视频主要在粉丝活跃的百度贴吧推广,“快闪求婚”在80后聚集的人人网,赵忠祥的配音在众多大V聚集并有广泛受众的微博。张文伯强调网络营销的互动性,“通常不会把门户网站列入(网络营销之内),它们模式和传统媒体一样。我们说的新媒体更多是基于互动为核心的。可以及时看到目标受众对你内容的反馈,积极或消极,褒或贬,能体现出及时性、互动性、分享性。”

《致青春》成为全民话题,陈砺志感叹:“互动的作用太大了,没有看的人或许无法参与别人的话题。”光线传媒宣传总监李海鹏则表示,一部电影圈定重点宣传领域则视乎电影本身类型和背景,如《泰囧》会选择在微博和垂直类网站(如旅游社交媒体网站、360影视等)推广。

Part3

营销不应邀功

“《致青春》成功核心是赵薇”

网络营销在一部电影中占据多大比重?虽然采访对象们给出的百分比不同,但他们都认为不应过分夸大网络营销的作用,电影作品本身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一部电影成为案例性作品的时候,营销是不应该邀功的,营销始终应该隐身于幕后。”陈砺志表示,“轻视营销,曾经是中国电影商业化的误区;过度夸大营销的作用,是当下烂电影求生的误区。比如《致青春》,我觉得成功的核心是赵薇,没有她孙悟空的72变就失去根基,怎么变都是只猴子。一位导演,才是一部案例性作品的前提。”陈砺志的这番话,可以作为对现阶段网络营销很好的总结。

近期网络上的相关分析有不少

狼图腾票房范文第4篇

随着民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影院和荧幕数量的高速增长,我国电影行业近年来持续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2015年开局良好的背景下,有分析人士预计全年票房有望突破380亿,增速保持在30%以上。在此背景下,华谊兄弟(300027)、光线传媒(300251)等影片制作发行公司有望通过优秀影片不断巩固其龙头地位;而院线将继续分享成长红利,或成为最大受益者,其中稳坐头把交椅的万达院线(002739)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春节档”电影票房稳健增长

“春节档”的概念始于2013年。在2013年之前,春节档被包括在贺岁档当中,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档期为市场所认可。而2013年华谊兄弟的《西游降魔篇》定档大年初一,并取得12.4亿票房(排名国产片第二)的优异成绩后。“春节档”这个概念开始受到重视。从2014年开始,主要的电影制发公司开始将春节七天小长假作为一个主要档期。

根据艺恩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2月23日24时,全国春节档电影票房达到15.02亿元,较2014年春节档前6日累计票房增长27.6%。

从单日数据来看,从初一至初五这几天,全国平均日均票房达2.96亿元,较2014年日均票房增长54.52%;日均观影人数751.8万人,较2014年增长42.92%。

从单一影片票房来看,市场整体较为均衡,虽然没有像2014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这种破10亿的超高票房作品,但《天将雄师》、《澳门风云2》等多部影片也都实现了破4亿的票房收入。其中,华谊兄弟和ST松辽收购的耀莱文化等公司投资的《天将雄师》以4.5亿元票房的成绩为春节档冠军;博纳影业参投《澳门风云 2》以4.12亿元的票房排名第二;第三名是阿里影业参投《狼图腾》2.95亿;第四名是宋城演艺参股的大盛国际、光线传媒、万达院线的关联公司万达电影参投的《钟馗伏魔:雪妖魔灵》 2.61亿元。此外,从海外引进电影的票房来看,四部影片累计票房收入也达到14.76亿元。

相关标的有望迎来投资热潮

近年来,随着民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影院和荧幕数量的高速增长,我国电影行业持续呈现出繁荣的景象,2014年全国票房收入为293.5亿元,同比增速达34.82%;全国观影人次为8.32亿人次,同比增长34.85%,票房增速高于传媒行业整体水平,市场保持高度景气。中信证券预计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或将突破380亿元,增速有望保持在30%以上。

另一方面,在这轮长周期的景气行情中,影院院线相对于波动较大的电影制作公司,或将充分分享行业高速增长盛宴,成为景气行情中的最大受益者。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银幕数量达到23592块,2010-201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4%;截止2014年12月,全国共有院线45条,票房收入在15亿元以上的院线有6家,票房收入总计152.6亿元,占全国票房收入的52.02%。其中,万达院线稳坐头把交椅,票房增长远远快于其他竞争对手,占领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数据显示,万达院线的市场占有率从2011年的13.61%稳步上升到2014年的14.34%,领先优势日趋扩大。

春节后随着年报披露高峰期的到来,板块业绩将持续呈现分化,成长细分行业白马龙头有望保持业绩高速增长,而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传媒领域改革的预期,相关标的有望迎来投资热潮。

狼图腾票房范文第5篇

对于像包剑秋和邱洪涛这样的影院经营者而言,内地电影市场2013年的收尾没有开篇那么华丽,相比2012年,2013年贺岁档少了“重量级”影片加盟,显得平淡不少。而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2014年。

陈凯歌、姜文、吴宇森、张艺谋等“老姜”电影人执导的电影将集结2014年,此外如《大闹天宫》《冰封》《白发魔女》《狼图腾》《鬼吹灯》《钟馗》等众多大投资、大制作的类型片也将在2014年陆续登场。“对于这些久违的知名导演,这些类型丰富的大制作,无论是‘卖电影’的影院商家,还是普通观众,都非常期待。”邱洪涛说。

“小片”难以主宰市场

邱洪涛说,2013年,在轻电影“洗礼”下,“观众口味倾向于喜剧、爱情这样的轻松题材,观影群体似乎年轻不少,观影人群基数进一步扩大。”北京传奇时代影城副总经理李东认为,15-27岁的观众一直是活跃观影人群,“但值得关注的是30-40岁观影人群比例正在增加。”北京新影联电影院线总经理黄群飞则认为,2013年的观影人群的变化跟影片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一阶段,都是一些年轻人爱看的青春类型片,年纪稍偏大的也没得选择。”据黄群飞观察,随着《私人定制》上映,有很多年龄偏大的人群开始走进影院,“这些都是之前一直追随老导演的观影人群,这些导演已经形成品牌,相信在2014年知名导演的电影集中上映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虽然观影人群基数在变大,观众的欣赏口味也在变化,“但现在的观影需求趋向于多元化,年轻人肯定有他们特别喜欢看的类型,但也不会因此就拒绝其他类型和题材。”邱洪涛表示,国内电影市场在逐步细分,“市场还是需要各种类型的影片进入,老看一种类型,迟早会产生审美疲劳。”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认为,由于当前观众的观影需求处于一个多元化以及审美观和价值观较混乱的时期,未来的国内电影市场一定是小片和大片交替轮流执政、风水轮流转的状态。当然“与大众心态相吻合、接地气的小片会对过去那种内容空虚的大片起到抑制和警醒作用。但小片一直主宰市场是不可能的。”

“没有大制作的电影,中小成本的电影不可能撑起整个国产电影市场。”黄群飞认为现在谈中小成本电影逆袭还为时过早,他认为2013年一些中小成本影片堪称“神话”的市场表现会让很多投资人头脑发胀,“《泰囧》等影片的票房属于一种社会现象,并非影片质量本身创造的价值,这里面多少有运气成分。”黄群飞认为,从2013年下半年国产电影的表现来看,“不温不火”的中小成本影片集中入市,很难引领整个市场。

“大片”是刚需

内地银幕数已过18000块,3D银幕占70%以上,由于投资热情不减,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扩大。“像3D这样通过电影技术手段实现的大制作电影已是一种刚性需球,一定会受到老百姓的喜欢,国内需要更多这样的影片来填补市场空缺。”周星表示。因此,经过2013年的调整之后,“大片迟早会归来。大投资、大制作、大导演的电影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最容易吸引眼球的。”

随着市场快速扩容,三四线市场影院建设也在加速。相对一二线城市有较固定观影习惯、理性消费的观众而言,三四线人群对讲究视觉效果的大制作需求强烈,“不管是国产还是好莱坞影片,在这部分市场依然很受观众欢迎。”李东说。

观众趋向理性

“2012年年底,古装大片集体沦陷;2013年大片集体缺席;观众对2014年大片的集体出现肯定非常期待。”包剑秋向记者表示。但李东认为,期待归期待,现在的观众不会再把导演、演员阵容、投资规模、拍摄手段等作为观影选择的惟一标准。“目前的观众消费心理在渐渐由感性向理性发展,很难再以诸如大制作、大卡司这样的简单噱头来打发观众了。”李东认为现在的观众,特别是最早一批欣赏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大制作的一、二线市场的电影观众,对于仅打“视觉”牌的大制作已无“冲动”,“现在的观众,对创作者在内容上的突破要求极高,创作者形式技术上的突破还在其次。”因此,就算是刚性需求,要想赢得口碑,大制作电影还得需要下不少工夫才能征服观众。

狼图腾票房范文第6篇

在这个多屏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屏终端获取内容,而传统娱乐行业的商业模式则显得“千疮百孔”,跟不上时展。一方面,用户获取内容的门槛越来越低,如果传统影视公司、出版商还闭关锁国在大荧幕、纸书籍,在互联网上赚取微薄的点播费、订阅费,娱乐巨头再无法诞生“百年老店”;另一方面,尽管互联网偏爱UGV(用户自制视频),甚至催生了《万万没想到》、“叫兽”等草根品牌,但多数内容依然参差不齐,距离锻造《变形金刚》、《阿凡达》等娱乐品牌相去甚远。

因此,传统娱乐和互联网进行多元、深度融合已经势在必行。近日继迪斯尼宣布将《复仇者联盟》授权腾讯改编手游之后,又传索尼、中影等巨头“寻味”而来,与后者展开合作谈判——相信,每天早上叫醒娱乐巨头的掌门人的不是阳光,而是如何搭上互联网快车?

传统娱乐将死?

众所周知,在过去数十年,传统娱乐的商业模式一直像“小作坊”,“投资制作—产出成品—上映创收—版权转让”,收入来源主要是票房收入和版权销售,这类商业模式看似“固若金汤”,从根本意义上讲,这和传统制造行业流水线生产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

虽然传统电视业个别综艺选秀节目营造了疯狂的收视率。但就整体而言,受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冲击,电视台收益率和广告收入整体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京沪两地的电视开机率去年已不足3成,此情况将同样延伸至电影业,由于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个人设备的显示屏上选择自己想看的电影,这对传统的票房经济必将造成重创。因此,越来越多的娱乐巨头也通过版权销售来获取经济利益,虽然这可以带动收入的增长,但却失去了对用户的直接掌控,导致话语权和定价权的削弱,可谓“得不偿失”。

由于缺乏向周边衍生产业领域的深度挖掘,加上互联网产业正在积极的朝传统娱乐领域布局,传统娱乐的成长性更加堪忧——部分投行已经看空娱乐概念股价。

搭上互联网快车?

那么,传统娱乐产业如何才能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呢?从目前来看,有以下两种路径:

一是与平合。近年来,广电媒体进军互联网、电影与新媒体融合的事情并不鲜见。如充分发挥影视业内容制造商的优势,与互联网企业进行跨平台合作。湖南卫视与腾讯视频合作网播《夫妻那点事》、《童话二分之一》等节目,以视频网站弥补电视媒体的空白时段,促成影视作品的品牌影响力和收视率提升;而张艺谋也选择了与乐视成立乐视艺谋视频基金,将其电影作品专区落户乐视超级电视。

二是开发延伸产品。越来越多的传统娱乐业人士意识到,面对互联网大潮,未来出路或许不仅仅在抢入口、建平台,内容以及基于内容的延生可能将更为重要,比如游戏、互动社交类移动应用开发、电商等等。传统娱乐公司自己做不了,可以选择与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合作。早之前,《星辰变》、《逆战》等改编游戏,曾一度引起瞩目。

谁能第一个上船?

随着内容为王时代的到来,各方正在谋求更深层的战略布局。

3月,阿里推出号称100元就能投电影的项目“娱乐宝”项目,首期项目包括电影《小时代4》《狼图腾》《非法操作》等。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娱乐宝”噱头大于实际。BAT另一边的企鹅则早早在几年前便开始布局“泛娱乐”,即“以IP运营为轴心,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跨领域、多平台的商业拓展模式。”

在泛娱乐战略指导下,腾讯与各IP所有方开始尝试在更广阔的领域的合作。比如,腾讯与集英社合作推出《火影忍者OL》。种种迹象表明,腾讯的布局可能为传统娱乐业带来了更多的想象。毕竟,腾讯拥有游戏、动漫、文学、影视等全平台实体产业,以及相当庞大的社交平台和海量的用户,这些都将为娱乐产业搭上互联网顺风车提供了重要的基石。甚至有传言4月16日举办的腾讯互动娱乐年度会上,全球娱乐行业巨头集英社、万代南梦宫、迪士尼、华纳、华谊索尼将齐聚现场重大合作。

从表面上看,传统娱乐行业与互联网行业展开合作是为了达到双赢的话,那么从深层次上看,这更像是产业整合和升级的必然结果,就像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行业一样,未来互联网也将改变传统娱乐业态。

2014年,传统娱乐转型的剧本已经写好,只剩下一个现实:看谁动作更快。(来源:钛媒体文/王易见编选:)

狼图腾票房范文第7篇

欧洲视听观察组织最新的欧洲电影票房年度报告中清楚地显示,过去一年里,欧盟27个成员国共卖出9.33亿张电影票,相当于平均每人看过两场电影,比前一年下跌了2.2%。但同时,总票房收入却有所增长,达到创历史记录的85亿美元。

票房中增长的那部分,都归功于占据欧洲本土电影市场62.8%份额的好莱坞大片。同被制度严密保护的中国本土电影市场相比,这一数字完全可以用“鲸吞”来形容。看具体的影片,仅《冰河时代4》和《007:大破天幕杀机》便各自卖出三四千万张电影票,成为欧洲人过去一年里最热衷的美国电影。

面对如此窘迫的形势,如何凭借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的金字招牌,与全球其他电影市场的组织机构和协会成员深入合作,成为最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

在这个大的行业背景下,中法电影间热络的合作趋向就格外值得探讨。

这种合作从成龙与范冰冰最近联袂主演的动作喜剧片《Skiptrace》上就不难看出。该片制作方和演员一起前往本届戛纳电影节寻找发行伙伴。以前,凭借自身的悠久历史和官方的支持,法国一直是亚洲电影人寻求资金和制作支持最为主要的国度,但在欧债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今的中法合作关系早已发生微妙的变化。双方资金优势的天枰如今反而转向中国电影人一方。所谓寻求发行伙伴,更看重的也是对方的行业背景、地位和资源,这是一种最讨巧的门路,方便将自己的影片推往欧陆。

今年的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贾樟柯的《天注定》成为唯一一部参加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而主演姜武和赵涛也都得以入围最佳男女演员的奖项。该片的国际发行权便被法国著名的MK2公司独家买断,该公司与贾樟柯在2008年《二十四城记》时便有过合作,其他合作对象均为全球大师级导演,在欧洲发行领域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和话语权,并且同时拥有法国第三大院线系统。包括法国电视台、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各布和艺术总监蒂埃里·弗瑞默,都纷纷表态肯定这部作品,丝毫不掩饰对华语电影人的重视,这令诸如《L‘Express》这样的法国杂志也不得不紧追贾樟柯新片的一切动态。

同时,除了李安担任本届电影节评委会成员外,香港导演杜琪峰的新片《盲探》入围展映单元,而另一位中国导演刘韵文的新作《过界》则入选“一种关注”单元。可以说,这届的戛纳电影节算是近年来中国色彩格外夺目的一次。

而在中国本土,国内电影人最在乎的,还是与法国电影界在官方背景上的合作。

有了闯出去的,自然也有走进来的。在近日法国国家电影委员会来京举办的第二届“通往法国之路”活动上,法方的委员会便是由法国政府委任,表态说:“推介会将介绍法国丰富的外景地和雄厚的后期制作资源,以及如何在法国寻找合拍伙伴等信息。”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法国人目前对资金的渴望有多强烈。

需要记住的是,去年共有10部法国电影在中国发行,这一数字对这个电影大国来说实在不算多。这些介绍性文字,以前往往都是出现在横店的宣传册上用作对外招商引资。但现在,包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法语联盟”这样的民间组织,都在通过类似“法国电影周”和个人作品展这样的活动,坚持着将法国电影推向中国本土市场。

从这一侧面可以感觉到,法国人的姿态已经越拉越低,可供选择的合作范围也越发多样。从成龙上一部电影《十二生肖》这样的商业片,到王小帅的《我11》这种文艺小品,都可以得到法方在资金和签证上的便利援助。若在以前,你很难想象法国人会把Chantilly城堡拿出来供中方电影人作为电影拍摄地。

备受关注的中法合拍片《狼图腾》也首次公布了该片男主角的扮演者人选,而这部号称投资七亿人民币的影片,导演便是三次捧走奥斯卡的让·雅克·阿诺。

另外,上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法国电影周”,能邀得法国驻华使馆和法国电影联盟联合举办,重量等级可见一斑。作为开幕影片的法国电影《再一次初恋》和《把心打开》,也在放映后得到大学生影迷的喜爱,同时两部影片的男女主角和导演都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在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时,法国电影联盟的主席让-保罗·萨罗米特别讲到,“中国电影市场几乎在被美国电影‘侵略’,因此我希望中国电影市场能增加其他国家的电影配额。我自己是影迷,也特别喜欢美国电影,但不希望出现处处是美国电影的情况。”可见,想提升中法电影关系的实质,需要降低的门槛还有很多。毕竟,除了这种电影节的影展和新媒体短片节的这种小型活动,法方需要的是在配合和票房上给予的实际待遇。

狼图腾票房范文第8篇

今年初,媒体上出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制片人张伟平与《三峡好人》导演贾樟柯的论战,颇有意思。有人把这场论战,称为中国电影商业片与艺术片之间的争论。根究他们的争论原因,是在同一档期放映时间,《黄金甲》以强压弱。

院线就是生命线

往年中国大片上映时,签数字院线独家放映合同,一般只签一两周时间。2006年12月,《满城尽带黄金甲》发行方与全国数字院线签署协议,从2006年12月14日到2007年1月14日,一个月内只能放映《黄金甲》,而不得放映包括《三峡好人》、《伤城》、《面纱》在内的贺岁片。

全国有几千家影院,数字院线以外,其他院线公司下属影院还有很多。但多数院线以市场利益为重,如答应上映《三峡好人》,但看到几场《三峡好人》观众不满,临开场却可能换成了《黄金甲》。如此这样,只能恨《黄金甲》的霸道和厉害。

《三峡好人》、《伤城》、《面纱》片方,都在不同场合表示过对中国大片“霸市”的不满。针对中国大片这种“气势”,《三峡好人》导演贾樟柯公开抵制与阻击。张艺谋,从来就是能扛住骂的导演,挨着骂也幸福,面对不满,他只是淡淡地说:年轻导演不要说同行坏话。

如果没有《三峡好人》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时放映,没有这种碰撞,人们是否认识到年轻一代导演的现实片、艺术片――对于年老一代导演的娱乐商业大片的“刻骨痛恨”?应该说,中国商业大片变成公共娱乐事件,有文化价值的电影,因商业大片盘踞要津,被挤压得一筹莫展,这是中底层电影人最不能接受的无奈现实。

霸气《黄金甲》逼《三峡好人》退归墙角

《满城尽带黄金甲》,国内票房达近3亿元,进入影院观众约700万人次,电影频道还有1400多万人次的收视人群。张艺谋的确有大气候,能呼风唤雨,敢于、能于大把花钱。他在调动商业元素方面,的确很有头脑。谁喜欢周润发,谁喜欢巩俐,谁喜欢周杰伦,他让男女老少喜欢的明星,都穿上黄金甲,吸引男女老少都到电影院看他的电影;但正是充斥着一片片金黄、一片片的《黄金甲》,能招人心旌却难入人心。客观地说,《黄金甲》与大片《十面埋伏》不同,3.6亿的超价值投资使《黄金甲》在多方面都显得更深入、完整。该片最大的非议声就是“满城尽带黄金乳”,可能也正是张艺谋精心制作的卖点,那一排排呼之欲出的丰乳,即使捂住耳朵,似乎也可听到“扑噜、扑噜”的声音。这一排排“”仿佛一道指令,于是乎――最近娱乐圈盛行谁谁谁在托胸,谁谁谁是假挺,可谓胸闻不断。

回头来看贾樟柯,没有大投入、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张旗鼓的商业宣传,用心良苦的《三峡好人》,偏拣了一个同档期赴死相拼,仿佛是为了证明什么似的,却让娱乐好看的《黄金甲》杀得遍体鳞伤。虽然《三峡好人》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奖捧回来了,外国票房也帮了他的忙,但中国老百姓还是只叫好不叫座。

“济富杀贫”让好电影好不下去

电影离开了商业市场,就无法生存;反过来,电影离开艺术创新,就失去了长劲。近年中国电影百花齐放,无论是商业大片还是艺术片都在进步。电影毕竟先是商品,然后才谈艺术。花钱买票的观众,谁都想见识一下张艺谋这个大导演的新货色,谁来影院就想看个乐子、为内心好奇画个感叹号。《黄金甲》、《三峡好人》市场博弈之后,张艺谋在大把数钱,贾樟柯却心存愤怒、啧有烦言,不断为电影艺术的生长空间“倔犟”请命,最终赢得理性观众更多敬意。

以贾樟柯、王小帅为代表的新导演以艺术片起家,被圈内高人说成是扶不起的阿斗,说话者未免有些话大压人、眼界太窄。试想,等人家赚了钱,难道还要你来扶吗?值得玩味的是,商业的好莱坞每年也会出品大量艺术片;艺术的法国电影,现也在学好莱坞商业手法。

眼下,电影制作商只愿投资大导演和大明星,这种情况使有才华的新人没机会拍片、没机会出头,而拍相对较大的片子就更难。即便拍出了优秀片子,也无法得到媒体的好宣传和院线最佳上映机会。而另一方面,商业大片却出现了“票房好得很、评论狂骂街”的“锦上添灰”窘境。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专家分析,《黄金甲》宣传费用过3000万,诱导、盅惑大如天,人们有意无意形成了“场面大片去影院看,性情好片窝在家里上网看”的“济富杀贫”惯性,但很多人看后大失所望,连呼不值。

有票房就有一切

电影市场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国式大片将“弱肉强食”的狼图腾发挥至极致。因为大片不断做大、做高,享受政策性的保驾护航,成为电影市场最大的“强者”。其他中小电影,只有最“敏捷的鹿”,才能在狼的刺眼光芒之下散发微光。迄今为止,中国本土出产了5部大片,2001年《英雄》,2004年《十面埋伏》,2005年《无极》,2006年《夜宴》、《黄金甲》。渐渐,中国式大片呈现的豪华贵族气,令大众感到虚无式的狂欢。这是中国式大片一个争论极大的问题,票房就是娱乐,偏离现实、偏离个性,偏离独创,偏离内心世界,这都不怕;大场面、大气魄、大诱惑,才称得上是大片。

中国大片时代,是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的,这种高成本、高投入、巨额宣传的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贡献无庸质疑。票房不仅仅是赚钱;面对外国大片的长驱直入,中国影片的大制作――挺起“华影形象”,有效阻击了外国大片的全面进攻,功不可没。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挤压着中小影片的成功机会。

因为票房的无可质疑,大片已被视为中国电影工业的重点工程。大片对中国电影工业的重大意义,使享受政策性的保驾护航顺理成章,但反效果也如影相随。为了追求市场票房的最大化,大片就得挑选一个好档期。2002年《英雄》12月公映时,原计划12月推出的国产片《天地英雄》和《绿茶》则被迫推迟到次年2月上映。2004年暑假《十面埋伏》面世,原定7、8月上映的进口大片《蜘蛛侠Ⅱ》、《特洛伊》、《哈利・波特Ⅲ》都给《十面埋伏》让道。

但国家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明确表示,这是一个大片时代,但并非大片弥漫和大片充斥的时代。中国大片出现热效应,这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的特殊贡献。《满城尽带黄金甲》能与好莱坞发行商签下协议,在美国圣诞档期放映,这就显示了中国大片的实力。若是没有李安、张艺谋、陈凯歌华语大片方面的垦荒、开拓,中国电影市场不会火起来;好莱坞华裔导演吴宇森怕也不会有信心回国来拍超豪华历史巨片《赤壁之战》。

2007:大片拐点?

因为,有很多看过《黄金甲》的国内观众,对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类古装大片路数已厌倦,若以后海外市场饱和了怎么办?这便戳到了中国大片的软肋。2007《赤壁之战》横空出世,中国大片将会出现拐点吗?

据透露,正在筹拍的《赤壁之战》,发挥独有史诗优势,产生震撼眼球的力量,彰显历史宏片的气势,以写实的战争片手法来表现中国精神、性格、气质和理想,比张艺谋“场面+性情+故事”的商业大片,可能略胜一筹。这部《赤壁之战》,今年3月29日在北京开机,总投资达6亿元人民币,中国电影总公司作为主投资方投下5亿港元,连央视也为其摇旗呐喊。影片将在2008年奥运前夕正式上映。如果《赤壁之战》能在国际主流市场上打响并成为品牌,那么,中国古代史诗巨片将会红起来。《赤壁之战》成功,将可能使华语“亿元大片”变得富有文化底蕴,更贴近现实;锻铸成更具东方神韵和风骨、更具多元风格大片特色,而中国式大片“已有模式”将被刷新。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国内大片市场,因去年《黄金甲》利益强势带动,香港影人摩拳擦掌,周星驰继《功夫》后蛰伏3年,投资2000万美元继续搞笑,只不过今朝变成科幻大片《长江七号》。导演陈可辛耗资3亿元人民币,力邀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3位大牌明星,并联袂徐静蕾,翻拍香港功夫经典片《刺马》,主攻2008贺岁档。而陆川投资2亿元人民币,筹拍《南京,南京》仍在审查中,投拍还待时日。另一部战争题材大片是冯小刚的《集结号》,该片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跨越四季拍摄。

2007年在大片之外,中档投资影片悄然抬头。特别是宁浩导演的《疯狂的赛车》以及陈凯歌的《梅兰芳》、李安的《色戒》、姜文的《太阳再次升起》,都值得关注。针对大片过热,2007年力推优秀中小成本的现实题材电影,力争留给中型投资、小型投资的电影足够的空间,才不致电影结构失衡,应是众望所归。

中小片,希望之星在升起

香港电影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电影未来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其前途不在大片,在于“中层力量”上。

在中国内地,“大片”越奢华、越颓靡、越目空一切,就越需疯狂宣传。这客观上就给中小片出头投下不尽的阴影。去年上映的投资3000万的中档片《云水谣》,也赶上了贺岁档,但幸运的是――比《黄金甲》稍稍赶前了10天,10天全国票房达到2607万元。播映后期《云水谣》票房上升空间还很大,但《黄金甲》上来了。

再如,2006年票房产出奇高的小投资片《疯狂的石头》,如果把它放在年末与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收益。但《疯狂的石头》选择了暑期前后悄悄放映,凭“创新实力”和“竞争空档”红遍大江南北,这是制片人刘德华一个特别的独具慧眼处。作为低成本影片,《疯狂的石头》由“新生代”导演宁浩担纲,最为难得。这一部口碑、报道特抢眼的影片,其贴近现实的题材与连绵不断的喜剧效果,受到许多观众热捧。靠口耳相传,观众接连涌入影院和剧场。一部几百万投资的影片,产生了3000万左右的票房,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该片甚至引发香港电影导演集体赴穗观片,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探究《石头》独占中小片鳌头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客观上娱乐了观众,观众从中还能有所思。宁浩通过很多手段把电影故事讲得有趣、可乐,《疯狂的石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影片里涉及的社会现象、影像理念、人物间的对白、许多嘲讽的段子,都印证了社会现实,导演让观众触摸到了生活的纹路。

大、中、小,多姿呈现绚烂

虽然中国有诸多中小投资电影,其命运无法与《石头》同日而语;但具有高昂创作激情并表现出杰出才华的年轻导演接连执导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好苗头。2005年李虹《诅咒》、张菁《七夜》、鄢波《阿斯匹林》,2006年张一白《好奇害死猫》、王光利《血战到底》、陈大明《鸡犬不宁》,2007贺岁片《落叶归根》、《生日快乐》、《爱情呼叫转移》、《大城市小宝马》、《门徒》、《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心中有鬼》,也以多变性争得市场席位。

如果大片不再享受过多宣传和院线上的特殊待遇,如果在上映档期上安排妥当,中国大片与中小片的矛盾并非不可调节,而是互相拉动的,还有可能形成一种文化张力。设若没有中国大片,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前锋就会被折断;但是,单靠每年出三五部大片,也并不见得让中国电影前景一片光明。只有“大片、中片、小片”形成良性级差,互为张力,中国电影产业才可能和谐、健康,获得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