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1篇

关键词:锡林郭勒;旅游;游牧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60-02

一、锡林郭勒民俗文化资源

蒙古,《旧唐书・北狄传》作蒙兀,《新唐书》蒙瓦[1]。居住在中国东北额尔古纳河流域,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后蒙古这一名被世人所认,蒙古民族的历史也开启了新的一页[2]。锡林郭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中心地带。蒙元时期,这里曾是蒙古帝国政治中心,始建于1256年的元上都遗址就位于现在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3] 。锡林郭勒是蒙古语,意思是丘陵上的河。盟是源于清朝时期的会盟,蒙语楚古勒干的汉语翻译。历史上的锡林郭勒由五个部落组成,由西向东为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浩济特、乌珠穆沁。各分左翼、右翼两旗。旗是清朝时期的行政、军事单位。1958 年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成锡林郭勒盟。

现在的锡林郭勒盟包括北部的苏尼特、阿巴嘎、乌珠穆沁部落和南部正蓝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子旗等察哈尔部落。察哈尔部落自始就是达延汗的直属部族[4] 。这些部落虽然在历史上有游牧变迁的情况,但在锡林郭勒这快土地上生产、生活了几百年,传承了蒙古族的古老民俗文化,尤以游牧文化、博克、长调著称于世。所以本人认为锡林郭勒文化从文化渊源上看是多元游牧文化,是一个没有间断过的完整性文化;是从汗庭文化到哈喇楚文化汇溶的生态文化。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中部,是目前为止保留传统游牧文化完整的地区,这里的草原是世界闻名的大草原之一,这里的牧民还保留着传统游牧文化,他们祭祀、居住、饮食、节庆等方面的文化与八百年前的没有多少变化,可以说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都仍然保留着淳朴、古老、自然的内涵。在传统礼仪、民族服饰、饮食文化和祭祀、民居、歌舞、婚嫁、节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是现今保留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最完整的地区。这种完整和在其他地区从人们的记忆里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就是现在锡林郭勒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她的可贵之处。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5]。那么,锡林郭勒民俗文化就是在锡林郭勒境内生产生活的民族所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但现在锡林郭勒境内有二十多个民族在生活,以谁的民俗为主呢?这里主要论述对象是以察哈尔部落、乌珠穆沁部落、苏尼特部落、阿巴嘎部落为代表的原著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因为锡林郭勒地区是蒙古族历史上占有特殊位置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民俗文化不但有蒙古族传统文化、还具有独特的地区性特点,这里的“历史、自然环境、家庭生活结构、语言的一般特征、村落模式、宗教以及艺术和服饰风格等等”[6] 都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区别,我认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历史面貌。

二、锡林郭勒旅游资源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7]。

文化旅游系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残余[8]。这里谈到的是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地方特色,那么锡林郭勒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以锡林郭勒自然生态环境、人文为基础所采取的或所创造的,具有锡林郭勒文化、旅游与一体的符号及行为方式。她的特点应该是以锡林郭勒地区生活的察哈尔部落、乌珠穆沁部落、阿巴嘎部落、苏尼特部落、浩奇特部落的历史,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的特点为“图景”和符号的民俗事象性文化活动。

当今的文化旅游在旅游业中属于高层次旅游,旅游者的目的较明确,要求也相对高。文化旅游是和当地民俗民风分不开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就是给游客展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让他们了解和满足对这一文化的好奇和求知心理,甚至神秘感。本人2009年8月份,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实训基地――锡林郭勒九区湾旅游度假村亲眼见到来宾排队大喝迎宾队伍所敬的银碗酒的场面。如果换个其他场合肯定人人都躲着,但现在人人都等着哈达和奶酒,为什么?文化在吸引,礼节在作用,人们很愿意接受。

三、锡林郭勒民俗旅游资源

如上所述,锡林郭勒民俗资源是比较丰富、从民族学、民俗学的那个角度去说都比较典型的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具备地域文化的特点,我在这里想谈点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地域文化作为稀缺资源和经济的关系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当然主要是从旅游业的角度去观察和论述。

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9]。根据这个论点我们可以研判锡林郭勒民俗文化资源是对锡林郭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或稀缺资源,是一种有型载体的无形资产。本人为什么说,民俗是有型载体的无形资产呢?因为民俗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她本身不具有资源的特性和产生经济效益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是有型地存在着,她的文化内涵是无形的,如果想把这个资源产生经济效益或作为一种资源对经济产生影响时必须通过一种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是旅游。确切地说民俗文化旅游。如果在旅游活动中把当地民俗作为一种产品来做她就可以成为一种资源,而且是稀缺资源,这种稀缺资源是唯一的,不可多得的。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游客能不能接受的问题。民俗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把另一种民俗,让人接受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但不是不可能,只不过在于什么做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是扬弃,把好的呈现给游客,这就要做到精品。把我们锡林郭勒民俗文化作为资源,当成资产,那我们的旅游业的前景和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因为,“资产的内涵是经济资源”[10]。锡林郭勒文化有她的特色,也就是说,锡林郭勒的特色文化,有敖包文化,那达慕文化、博克文化、察哈尔奶食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间祝颂词文化、长调文化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相对完整;这是世人所认可的。

近几年,随着建设文化大盟工作的深入,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回复有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在旅游业取得有明显的成效。据有关资料介绍,锡林郭勒盟旅游资源分类主类共8类,亚类有45类,基本类型有65类,单位有186之多。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有主类4类,亚类有11类,基本类型有34类,单位有108处。从评价等级来说五类两处,四类两处。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各1处。三类的共有19处,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15处。我们从分类和评价等级来说,旅游资源属于相当宝贵的,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我们只能通过开发、挖掘来丰富这些资源的文化内涵,趋于完善。

元上都是元朝建立后的第一个都城,他比北京作为都城的时间还早,被称之为“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根据马可波罗记载,是当时世界瞩目的大都会。学者们认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风格以及朴实性、地域性、神秘性与充满人情味等特征对旅游者产生巨大吸引力,已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趋势。那么我们的元上都作为文化遗产怎样展示她的文化内涵?以及她的神秘性?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现在元上都遗址里有――殿的主址和八百年老榆树外,配套建设了浮雕、敖包。更有意义的是2009年请来了查干苏鲁德以及祭祀模式。我认为,我们的元上都还应该有她的博物馆或展厅,这里有文物、数码复原影像(图)、绘画、雕塑、影视作品等。还有忽必烈的夏宫――从1337年始,在上都的失剌斡耳朵(黄宫)举行盛宴。现在可以恢复成旅游产品。在元上都遗址周边一定距离内还应有1~2个牧户群,展现蒙元时期的白马群和牛羊成群的景象。饮食、乐舞、礼俗、服装等方面复原蒙元时期的盛况。

在元上都申遗工作方面需做文化遗产的抢救性工作,这里所说的文化遗产是指在游牧时代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而不是现代社会中新产生的民间文化。如舞台化的查玛舞、博克舞、服装表演等。

蒙元文化苑的完善,贝子庙的修缮和广场的维修、锡林九曲湾、希日塔拉度假村等都是围绕蒙古族传统文化来进行的。但是在软环境方面还有待更进一步挖掘、开发和规范。

蒙古族有崇九尚白之俗,以九为吉,以白为洁。如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时建九脚白旗;忽必烈后元朝皇帝每岁六月二十四日驾幸上都祭祀,用牲畜九头(马一匹、羯羊八只)等传统习俗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旅游产品。所以我们应该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或建立一种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69.

[2]特木勒.锡林郭勒蒙餐文化初探[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7,(1):11.

[3]呼日勒沙.草原区域文化分布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248.

[4][日]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88.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

[6]孙秋云.文化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6.

[7]中国旅游文化大词典[K].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唐宇.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8]于岚.文化旅游概念不宜泛化[J].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2003,(3).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2篇

1.将民族文化背景渗透舞蹈教学中

民族民间舞蹈是每个民族独有的民风民俗和族人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民族舞蹈风格迥异,同一个民族的民族民间舞蹈由于体现的文化内涵不同,其风格也会大不一样[2]。我国拥有56个民族,如果在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文化背景的教学上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舞蹈中相应动作的内涵。在进行舞蹈教学前,教师在课前该节民族民间舞蹈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比如在讲授腰鼓舞时,教师在开始教学前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事先收集的文字、图像以或者视频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朝鲜族的地域特点、、风土人情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了解腰鼓舞的形成和发展,从中品味到舞蹈动作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情感。经过了解民族文化背景后,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时就不在是单纯地复制教师的动作,单纯地极易动作要领,而是将情感带入,享受舞蹈韵律中所体现的浓厚的民族文化,主动地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将别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文化以及内心的丰富情感体现出来,整个舞蹈就不会显得僵硬。

2.将各民族风格渗透到舞蹈动作中

每支民族民间舞蹈都是由一些列的舞蹈动作组成的,从舞蹈动作就可以看出这只舞的风格,然后透过舞蹈风格了解民族的风格[3]。在舞蹈教学中,要将民族风格渗透到舞蹈动作的讲解中,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动作,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舞蹈精髓和舞姿要领的关键。比如蒙古族是一个热情、豪迈、能歌善舞的民族,该民族的民间舞蹈就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的民风,翻腕、抖肩等动作洋溢着热情、欢快的氛围,具有纷独特的风格。蒙古舞蹈韵律特点是肩部运动要收放自如,即要有力度,又要有弹性、韧性和灵活性,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起伏,这是蒙古族人民果敢、豪放、胸襟宽广等蒙古族风格决定的。在教授舞蹈动作时,要重点讲解该项动作所体现的民族风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顺畅记忆动作要领,还能够将民族风格的精髓融入舞姿中。

3.通过民族服饰渗透民族文化

民族服饰同动作和音乐一样是民族舞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具有体现民族精神、承载舞蹈表现力、民族文化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影响舞蹈风格形成的一大重要因素[4]。民族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传递出很多信息,比如可以反映人物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性格特征、审美等。教师在展开舞蹈教学时,可以配合民族服饰,通过民族服饰渗透民族文化,提高教学的教学的效率。比如在学习藏族舞蹈时,该民族服饰具有长袖、大襟、宽腰的特点,且在衣襟、衣袖和边饰等方面十分讲究,藏族服饰是在当地气候特征影响下形成的。除了衣物外,哈达也是体现藏族人民服饰特点以及民风的一种物品,在学习藏族舞蹈时可以配合藏族服饰和哈达,增强学生对藏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积极创新,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蒙古 民间美术 现状 传承 创新

一、内蒙古民间美术现状

内蒙古的民间美术创作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在生产劳动中创作的。蒙古族的民间美术地域性风格比较明显,大气自然,清新淳朴。内蒙古人民热爱自由,游牧民族生活的空间很大,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造就了蒙古人豪放的性格,自由的内在精神。美术作品贴近生活,真实自然,充分反映了蒙古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由于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多数是牧民或民间的匠人,所以创作者非常注重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注重制作工艺的独特性。比如剪纸、蒙古族图案、刺绣、壁画等作品都是与他们的生活有关,实用性很强。在蒙古包里,很多孩子从小就跟随奶奶、姥姥学习剪纸和刺绣。闲下来的时候,聚在一起拿起剪子、针线,创作刺绣。蒙古族服饰、马具等上面的图案,以及手绢、鞋垫、鞋帽上的图案多以刺绣为主,图案的设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外来的文化、高科技的介入,传统的民间美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使其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民间美术传承的多数方式都是家族一代一代的传承,不传给外人,但很多艺人的子孙们不愿意学习,不愿继承,而老艺人岁数太大以至于很多民间美术面临失传或已经失传。

二、内蒙古民间美术传承与保护

内蒙古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具有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作用。现代的很多民间美术慢慢向价值型转换,如蒙古刺绣批量的复制品,放弃了民间美术文化内涵的深度研究。包括现在的很多旅游业,国内外游客都想买一些具有民间特色的艺术品或纪念品,很多商人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很多作品雷同,档次比较低,没有创意,并没有将传统民间美术的手工制作工艺反映在作品里,作品缺少灵活性,缺乏审美。作品没有创新,批量生产的作品严谨、构图与创意规范统一,脱离了现实的生活,民间美术没有得到根本的实质性的重视与传承。

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已经达不到原生态的传承,应该是民间美术的技法元素、文化元素的传承。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迁,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人的审美也发生了强烈的变化,我们应该不断地对内蒙古民间美术进行发掘,整理,研究。民间的美术制作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技法非常独特,有固定的口诀和系统化的步骤与方法。如果技艺上没有掌握方法,也就达不到民间美术的传承。所以对于民间的艺人要积极地争取,聘请他们为高校的客座教授,给大学生们传授一些民间美术的技法、口诀,比如蒙古族图案、蒙古族服饰设计,刺绣、马鞍图案设计等。这些课程如果将民间美术的元素加入进去,并现场做示范,手把手教,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了解与学习民间美术技艺。同时,建议探索内蒙古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比如内蒙古的文化、内蒙古的历史、民风民俗、宗教、审美等,深度研究内蒙古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这样传播范围的扩展,能够使内蒙古民间美术很好地继承与传播。

其次,国家增加对内蒙古民间美术资金的注入,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员,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与计划,真正做到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以前民间艺人付出了很多辛苦创作,但不受重视,收入很微薄。现今国家对民间美术慢慢地重视起来,政府部门、博物馆、高校、热爱收藏的爱好者可以出资收藏,增加民间艺人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提升了民间美术的地位,这非常有利于促进民间美术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结合现代艺术进行创新

传承与保护传统的技艺方式,并能与时俱进,将传统的民间美术与现代的艺术结合起来,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很重要。如果对传统的民间美术完全地照搬照抄,那就失去了民间美术存在的意义。

学校是重要的教育基地,培养大量的人才,从幼儿园到大学,如果将民间美术变成系统的教学内容,那么民间美术的传承就会后继有人。现在有很多高校,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已经将民间美术的部分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同时将内蒙古民间美术的相关内容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现代设计的艺术思路、设计的表现方法与表现形式,加入民间美术的诸多因素,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从而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这使民间美术的传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现代艺术中发挥出来,力量非常强大,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阿木尔巴图.蒙古族民间美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2]满都夫.蒙古族美学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

[3]阿木尔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4篇

巴彦淖尔市以“八百里河套米粮川”闻名全国,是一个以乌拉特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区,拥有良好的生态文化旅游环境和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2009年被评为“中国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地”,具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巴彦淖尔市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不仅可以提升旅游品味,而且对促进农牧民就业,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巴彦淖尔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是指“能激发旅游者动机,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满足旅游者生态文化的双重需要,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①巴彦淖尔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既有森林生态、水体生态和地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也有建筑、饮食、民俗、节日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还有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及民族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不同的需求,而且对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特色饮食

河套地区生活着蒙、汉、回等民族,各民族既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又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河套饮食风格。一是兼具山西、陕西、内蒙古风味的特色菜肴和风味小吃,如具有河套地区风味的猪肉烩酸菜、猪肉勾鸡、河套硬四盘、腌猪肉炒山药介介、酿皮、酸粥等。二是乌拉特蒙古族依旧保持传统的蒙古族饮食习俗,有红食、白食、青食、紫食系列,体现了蒙古族深厚的饮食文化内涵。

(二)民族服饰

在乌拉特草原生活着乌拉特蒙古族。乌拉特,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明代以前,乌拉特蒙古人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北部,清朝初期乌拉特蒙古族由呼伦贝尔大草原迁移至河套地区。乌拉特蒙古族服饰主要由蒙古袍、腰带、靴子、帽子、裤子、配饰等几部分组成,在长期的穿着中形成了关于蒙古袍、帽子、靴子等方面的禁忌习俗和礼仪习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民族建筑

巴彦淖尔市典型的民族建筑就是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的居室,整体呈圆形,主要由陶脑、乌尼杆、哈那、乌德等部分组成,具有冬暖夏、便于拆卸和迁徙等特点,被称为“环保型居室”。蒙古包既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体现也是蒙古族智慧的结晶。

(四)节日节庆

巴彦淖尔市节日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既有政府组织的大型节庆活动,如磴口县华莱士节、五原县河套番茄节和中国葵花节及河套文化艺术节等;又有各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如蒙古族的祭火节、查干萨日、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珍珠节、马奶节等。这些节庆活动不仅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还伴随有各种民俗活动。如乌拉特蒙古族在每年农历五月都举行祭敖包活动,一般邀请喇嘛诵经,人们都在敖包前行跪拜礼,默默祈祷神灵保佑,除病祛灾,风调雨顺、五畜兴旺。

(五)民间艺术文化

巴彦淖尔市民间艺术文化丰富,既具有传统的河套风情又有浓郁的乌拉特蒙古族风情。河套地区从古至今历次大规模农业开发,都是在大量移民的背景下展开的,各地人们带着当地的风俗习惯,在套里生了根,也造就了多样丰富的移民文化。首先表现在语言方面,民国以来的河套话以山西话为基础,但后期发展起来的临河话、杭后话更多地受了冀鲁豫等地方言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方言。其次,河套地区的民间戏曲文化,就是在蒙汉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了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如河套歌剧就是以原二人台曲调为素材,经过改编再创作,形成了二人台味道很浓的新型歌剧,再配以河套语音的道白,成为独具风韵的河套歌剧。另外,乌拉特民歌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乌拉特民歌的内容主要以歌唱父母恩情、赞美大自然、家乡和英雄人物等为主,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等生态文化内涵。

二、新农村新牧区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原则

(一)原汁原味原则

在新农村新牧区生态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新”为目标而破坏旅游资源原始风貌,应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不仅要保护大自然的原生韵味,而且要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避免因开发造成文化污染和破环。同时旅游接待设施应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环境相协调,提供“原汁原味”给旅游者。

(二)社区居民参与原则

社区居民参与原则就是让农牧民参与到旅游服务和开发中,体现他们的意志,让农牧民真正从旅游中受益,一是能实现旅游扶贫的功能,二是提高农牧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的意识。只有让农牧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与管理中,才能切实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农村牧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中,力求低碳环保,节约资源,保护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一是要节约自然资源,不要过度开发资源,造成资源浪费;二是提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资源,限制向环境中排放废物,真正实现无污染的旅游开发。

(四)技术培训原则

生态文化旅游开发首先要提高农牧民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保护意识。在技术培训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旅游知识培训,而且要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提高农牧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五)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决定旅游品质。因此,新农村新牧区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中必须以文化为导向,深刻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味,让游客深刻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六)体验性原则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冲击》一书中预言:“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这种体验服务取胜。”这意味着旅游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体验需求,设计体验化产品和项目,让游客充分参与,而不能只停留在观光层面。只有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亲身体验,才能使游客获得精神享受,提高游历质量,领略异域文化。

三、新农村新牧区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和管理,科学规划,统筹发展

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应从战略上将生态文化旅游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相结合,从而促进农牧区发展。首先,从政策上、资金上扶持,实行招商优惠或减免政策,多方渠道引进资金;其次,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整体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第三,政府部门统筹发展,积极协调交通、农业、畜牧、通信、供电、供水等部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第四,加强政府部门指导,给予农牧民各种优惠政策,同时加强对农牧民经营者的指导。

(二)建立社区参与旅游机制

“生态文化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摄取、利用和保护,以致能够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而农牧民既是生态文化的载体,又是生态文化的传承者和受益者。因此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中,必须积极调动农牧民参与到开发、管理、保护等各环节中,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切实得到实惠,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精品,树立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中,政府部门必须依托当地农村牧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展现河套田园风光和淳朴的乡土民风,深刻挖掘乌拉特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展示独特的民族文化,打造生态农业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同时加强宣传和促销,提高市场知名度,塑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四)加强生态文化教养,提高农牧民生态文化素质

“生态文化教养就是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侵染,使所有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度生态文化素质。”如果缺乏基本的生态文化教养,生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化教养,从多途径提高农牧民的生态文化素质。首先强化广大农牧民生态环保意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生态方面知识,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其次,提高农牧民生态行为素质,引导农牧民在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践行生态文化观。

巴彦淖尔市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大力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不仅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方向,而且能够促进新农村新牧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5篇

藏族大多分布在,其余在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地,他们的民族风俗多样,礼节也很隆重。

敬献哈达是藏民们对客人最普通、最隆重的礼节。每逢到了喜庆之日,家家户户都要献上哈达,那用白色丝绸缝成的哈达,美丽纯洁,如同天宫的仙女撒下的。献哈达是非常庄重的。藏民们要穿上又长又大的袍子,戴起高高的帽子,还要穿上长靴。敬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重。对各种人有各种不同敬献哈达的方式,对长辈要将哈达举过头顶,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对平辈,只用将哈达挂在对方的手腕上;对下辈,只用将哈达挂在对方的脖子上。接受的哈达的人要做和敬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动作,表示谢意。

藏民的礼貌程度令人惊叹,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点头微笑。如果有客人来访,主人便等候在帐外迎接。如果见到了长辈或熟人,要脱帽鞠躬45°。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6篇

沙坡头旅游区的最大特色是两个字:神奇。许多中外游人把沙坡头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治沙成果生动地概括为:“三龙搏斗”。

滔滔黄河在这里来了一个急转弯,像一条怒气冲天、卷曲腾跃的巨龙,奋力东奔。无数沙丘酷似疯狂的“沙龙”,奔腾呼啸,凛然扑向黄河这条黄色巨龙。“黄龙”与“沙龙”咆哮怒吼搅作一团,在高山峡谷中轰然回响,如春雷滚滚,如万马奔腾,大自然在这里演奏出一支撼天动地的大合唱!“黄龙”与“沙龙”搏斗了千百年,仍只能无可奈何东流去,而真正的胜利者是“铁龙”。后来居上的草障林带结成天罗地网,将“沙龙”死死缚住,钢铁的巨龙――火车呼啸着在“黄龙”背脊之上日夜奔驰。

沙坡头举世闻名的麦草方格治沙工程,其意义已超越了保护铁路本身,超越了地域与疆界。它在世界治沙、林业、科技文化、旅游环保、生态建设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重大科技成果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世界上堪称首位的治沙工程”。1994年,中卫沙坡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五百佳环境奖”;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地方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五大沙漠之一”;2006年,又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在中国旅游业逐渐成熟的今天还有什么比“最好玩”“最美”“最值得去”更令中外游客动心的字眼呢?“不来沙坡头,不算到宁夏!”这是许许多多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们的感叹。

在沙坡头乘船游黄河,怪!怪就怪在漂流所坐的船只古老淳朴,土气土香。这里所说的“船”,其实是指羊皮筏。乘羊皮筏子,从北长滩漂流到沙坡头,犹如置身40里画廊中。4小时~5小时的漂流,“洋人招手”“七姊妹”“将军柱”“老俩口”“双狮山”等景点不时闯入视野之中。形形的险滩和河中怪石,或迎面扑来,或敞怀招手,让人在忽而惊恐忽而释然中感受到了黄河漂流的独特魅力。耳边轰鸣着黄河怒涛,一会儿浪尖,一会儿谷底,惊险刺激!漂流途中,还可以随时拢筏上岸,或在河边小憩,或在河滩拣选被黄河水冲刷得珠圆玉润、五颜六色的黄河石。

在叮咚的驼铃声中,穿过包兰铁路,经过一条漫长而又古朴的“丝绸古道”,来到了沙漠营地“情人石”旁,自此便进入了延绵到天尽头的万里黄沙。这时再换上沙漠冲浪车――沙无霸,数公里的“沙漠冲浪”就开始了。随着车轮的前进,一种骤然失重的感觉也随之而来,当冲浪车以最快的速度冲向一个近百米高的沙丘时,车内的惊叫声和机器的轰鸣声带来的是无与伦比的兴奋和刺激。快到沙峰顶端时,眼前已看不到沙漠了,只觉得冲浪车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向那触手可及的片片白云和蔚蓝的天空。正当你沉浸于那乘风直上云天的真实感受时,只觉得车离开了沙漠,一颗心猛地悬到了半空中,随即跟着冲浪车滑向百米深的沙谷。在冲浪车着陆的霎那间,耳边传来的是游客们爆发出来的或许从未有过的哭声、惊叫声、感叹声!

晚上,在这里又可享受一番通湖大草原蒙古族的苏勒德文化。苏勒德文化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独有的民俗文化,是祭祀文化的精髓。风格各异的祀台,变化多样的苏勒德,五彩缤纷的风马旗,袅袅香柏烟,折射出蒙古族膜拜自然、崇敬英雄、顶礼宗教的传统民俗民风。

夜深人静,茫茫沙海,天高地阔,万籁俱寂,就这样盖着天、铺着地、披着一身沙尘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链接 TIPS:

中卫沙坡头第七届北长滩梨花节

撰文、摄影/老姚

由中卫市旅游和商务局主办,迎水镇、中卫沙坡头旅游有限公司、中卫北长滩原生态旅游区联合承办的2011年中卫第七届沙坡头北长滩梨花节近期开幕。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7篇

关键词:音色;分类;风格;多元;美学特质;声乐演唱

声乐演唱是广泛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有较强的感染力,而且还牵动着观(听)众的情感,并有多种风格的表演形式,可以满足观(听)众多元的审美情趣和情感的需要。声乐演唱是以人声作为载体,来表达声乐作品的内容、情感和风格等。音色、音高、音长和音强并称为音乐属性的四个要素。而声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音色的变化都会给观(听)众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其中音色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音彩的变化、形式多样的美学特质使得声乐表演更加的丰富,能够把作品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丝丝入扣,从而更能打动观众的心弦,更能震撼观(听)众内心深藏的情感。分析声乐演唱中的音色的美学特质,不但可以丰富我们对声乐演唱表现理论的认识,而且还将这种认识运用到声乐演唱实践中。

一、音色的基本内涵

音色可以理解为声音的颜色,它是声音的重要属性之一。通过音色,可以将一个人的声音从其他人中辨别出来。声乐艺术不仅是以人的嗓音为乐器的演唱艺术,也是形成表演者独有特色的重要元素。总的来说,音色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声色也是一个人独有的个性特质。既然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嗓音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音色,每位声乐演唱者本身具有良好的音质基础,那么通过自身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和表现风格,凭着熟悉的音乐技能技巧,准确地将自身的嗓音调整为最为合适自己的状态,就能演绎出唯美的音乐效果和呈现出独有的艺术作品风格,给广大听众以广袤无垠的遐想。音色自身就带有强烈的美学特质,并且具有独特性。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拥有不同音色的表演者可以向观众展现出不同风格的声音,不管是激情豪迈的还是甜美婉转的,都体现出了声乐演唱中不同音色的美感。

二、声乐演唱中音色的重要性

依照人声的不同,可以把男女声音划分为不同的声部: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在艺术歌曲中,不同的音色通过演唱者音色变化可以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歌唱是依靠声音来表达情感的,它需要运用歌声中的各类色彩,来对人的各类情感进行呈现,在声乐演唱中音色是歌曲情感重要的一种表现技巧,比如在《魔王》歌曲中,父亲的慈爱、惊恐、失落与悲痛等情感,就需要演唱者运用不同音色进行表达。在歌唱中,色彩变化需要依靠气息力度进行掌控,同一个人演唱同一音高时,用的气息力度各不相同,其音色所产生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果气息强,音色相对就强一些,而气息弱,其音色就相对柔和一些。我们知道音色明亮一般能给人带来愉悦、兴奋与积极之感,暗淡音色则会给人沉闷、凄惨与哀愁之感,音色是具有等级的,如同色彩一样,丰满深厚与单薄的脆亮均是音色等级中的两极,如在民歌《跑旱船》里,不仅要演唱出豪迈奔放之感,还要唱出美、甜、脆亮的音色来。我国民歌大多追求甜、脆、亮的音色,在腔体打开的同时需要声音的位置靠前,并形成中国独有的音色美学特质,在声乐演唱与人物塑造中,音色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声乐演唱中音色的美学特质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有很多关于声乐演唱中音色美学的研究理论。如:在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的《左传》中,就提到了声乐的长短、大小、急缓、清浊、刚柔等辩证观点。在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随着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变化对歌唱的音色美更有越来越新的诠释。在声乐演唱中,音色极具重要性,音色具有演唱美、表演美、情感美、文字美、吐字清晰等美学特质,能有效塑造人物形象,充分表现作品的风格和内涵,并丰富演唱者对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推动声乐演唱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音色在提高演唱者风格、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不同地域的作品风格时有着不同的美学特征体现,通过音色人们就可以在脑海里刻画出某种形象及变化。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运用不同的音色来塑造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仿佛就像在戏曲中运用不同音色来表达净、旦、丑、生、末等角色一样,比如说,在体现声乐艺术的歌剧中,演唱者根据人物性格、歌唱语气、歌词内容并结合个人嗓音特点和审美习惯在音乐节奏、音色旋律等表现方法进行即兴的处理,使观(听)众听其声便知其歌剧的人物性格。观(听)众从而感受到歌剧中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对歌剧要表达的意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不同的演唱者在演绎声乐作品时会有不同的音色和风格,给观(听)众不同的美的享受。比如宋祖英的音色非常的甜美、亲切,纯净而且十分具有穿透力,同时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迪里拜尔的音色圆润、浑厚、纯美,她们通过不同的音色演绎不同的个性特征,表达着不同的情感,由于她们个人独特的音色,造就了她们不同的演唱风格,为不同审美趣味的观众所青睐,也使演唱者们百花齐放,各展其姿,这些都是音色所赋予的。

另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格迥异的歌曲风格,其音色的运用也大不一样,产生美轮美奂的效果也大为不同。如:青藏地区的民歌音乐唱家们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涩滞或者不甚圆润的音色,听起来有高原沧桑的感觉,有的还有一种凄凉之感,有时也通过换气、换词之机营造一唱三叹之感,使这种音色有着极强的穿透力,这种音乐调式的应用一直延续到青藏高原边缘的河陇一带和河套上游。同时,青藏高原地区的民歌特别是山歌类型,在音色中常常使用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而且假声的时值延续得比河陇,河套一带的山歌还要长一些。再如: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基本音色,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型:明亮色和暗淡色,从其地域分布来讲,呼伦贝尔、科尔沁、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等地区的蒙古族长调民歌,音色明亮高亢,属于亮色系统;而锡林郭勒、昭乌达、阿拉善、新疆卫拉特等地的长调民歌,则音色柔和浑厚,属于暗色系列。

音色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是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的产物。如: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色,之所以出现亮色和暗色的区别,有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蒙古族猎人,情感激烈,肃杀狞厉,喜欢模拟野兽的叫声,狩猎成功后集体舞蹈,高声呼喊,故其音色以明亮尖锐为主;反之,草原游牧文化时期的蒙古族牧民,关怀生命,充满仁慈之情,既不模拟动物的叫声,也没有集体舞蹈和高声呼喊,而是以优美抒情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来表达内在的情感,故其音色以柔和浑厚为主。江南是云朵林镜,烟柳画屏,庭院曲靖,小桥流水,这样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养育了江南人民温柔敦厚的民风,歌曲是地方民俗民风具体生动的体现,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一个地区人民的品质、性格、兴趣、爱好及其他方面的特质,因此江南民歌音色曲折动人、清新优雅、温柔娴静、婉约轻扬。我们可以在音色的美学特征中,品味着风格迥异的风土人情。而在黄土高原,浩浩黄河养育了朴讷温厚、爽直豪放的陕北人民,因此在演唱陕北民歌时要根据不同地域风格选取恰当的声音,表现所理解和感受到的情感,塑造音乐形象。表现悲愤情绪时,一种是用少量的气息,音色较暗,音量轻而力度较强,产生一种压抑的、悲痛的、强忍的听觉效果,这种痛苦是往心头去的;另一种是用大的音量和较大量的气息,汹涌澎湃而出,并且有意漏些气息,喉咙的空间较大,甚至可以出现某种戏剧性的破音,形成一种倾诉感无法控制的宣泄声音,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并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在演唱欢乐的陕北民歌时,演唱者的声音位置要高一些,喉咙的空间不必过大,气息要均匀而且要流畅,声音必须有光彩,轻巧而畅快,并提高声音的灵敏度和明快的声音色彩;当表达严肃的情绪时,演唱者的声音相对粗糙而坚硬,爆发性强,气息坚实,不能漏气。

在声乐演唱中,不同的音色的运用,能恰到好处地表达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歌曲的风格和特点。这些风格和特点,是由于不同地方的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及民俗民风所形成的,通过音色这个载体,观众能品味到不同歌曲所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不同民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可以通过民歌的演唱来表现,通过音色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色的美,就是中华民族的美,也就是各民族的美。

总之,音色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着极其主要的作用,它可以使音乐风格得到更多元化的体现。听众从音色的美学特质中,品味到不同地域歌曲的不同风格及不同地方的风土习俗;也可以欣赏到歌曲中所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而尽情陶醉其中,还可以领略到不同演唱者的风格和个性特征。演唱者可以通过分析音色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和美学特质,在演唱中更能自觉地运用音色来进行演唱,提高自身的演唱技能技巧和底蕴,更好地赋予作品应有的丰富内涵、深厚情怀和神韵。

参考文献:

[1]郭莹.探析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美学特质[J].戏剧之家,2015,(08).

[2]郑扬.论声乐美学在歌唱艺术中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

[3]吴晓莉.析中国民族演唱中音色的审视[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1).

[4]王志强,李朝.原生文化与青藏民间戏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5]乌兰杰.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M].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2012.

[6]红霞.江南民歌特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8篇

古代有不少文人骚客为积石山、黄河留下很多佳句,有一首诗写道:“双峡中分天际开,黄河拥雪排空来。奔流直下五千尺,怒涛终古轰春雷。”虽然,现在积石峡中的黄河已失却了古时的磅礴,但充满传奇色彩的保安民族及其朴实的民风民俗,为这块土地披上了五彩的霞衣。保安族奇迹般地经历了民族的迁徙、融合,正焕发着令人瞩目的光彩。

一绺儿山来两绺山

三绺儿山

保安人来到黄河的岸边……

天下的黄河往东淌

积石峡

落下了一对的凤凰……

――保安族花儿

严格说人类没有永恒不变的定居者,中国西部的各少数民族也是在不断地迁徙和融合中形成的。亘古以久,各民族都在迁徙中寻找家园,重建故乡。只是迁徙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家庭或个人来说,不仅是命运的转折点,也是与恶劣环境搏斗以及创造奇迹的辉煌过程。

苍凉与古老的西部,使我们随处可以读到一些民族迁徙者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如锡伯族,还有蒙古族吐尔扈特部等等,都令人钦佩不已。但保安族的形成及其迁徙,在不幸中孕育着幸运,在苦痛中迎来了安居。

保安族离开原先居住地――青海同仁地区,定居积石山大河家等地,至今已100多年。现在的保安三庄平静而安详地掩映在一片绿树与麦浪之中。似乎该忘却的已经被永远地遗忘了,而往日离乡背井的苦难时代却永远地缠绕在了保安人的心中。他们无比珍视现在的生活,正倾心爱着这块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中间的黄河两边的崖,

峡口里有两朵云彩。

云彩搭桥者你过来,

心上的花儿哈漫过来。

――保安族花儿

什么时候,那个在追赶中渴望停止漂泊的民族,如今却在在黄河岸边的草滩里悠悠地漫起了花儿?曾几何时,岁月的斑驳和历史的印记随云雾飘散开去后,保安族在吹麻滩建起了一座整洁美丽的新县城。

大河家早在清初就已形成集市,现在更是店铺簇拥,人马拥挤。戴白帽的保安族、东乡族、回族、撒拉族与着黑袍的藏族在同一个地域活跃着,各取所需,成为大河家最令人称奇的一道景观。

黄河在大河家边平缓而清澈地流淌着,一种宁静自然之风浸漫两岸。过桥便是青海省民和县官亭乡的赵木川村,一个土族、藏族聚居的村落,但见红色山石中藏人的牦牛和衣衫徐徐飘动;河这边放羊的少年挥动鞭子让白色羊群滚动在黄土青草间。

这里的保安族少年在河边漫起悠扬的“花儿”时,对岸藏族姑娘的藏歌直插云霄。此时此刻,生活对于这个曾经背负苦难的民族来说是那么的美好和快乐。

于是,高山之巅、田野之畔,“花儿”成为了许多保安族人歌唱生活的形式,也成为青年男女传递情怀,宣泄内心情感的最佳手段。初听“保安令”,你就会发现蒙古族和藏族民歌的气息游离其间。“保安令”唱法粗犷奔放,音域宽广,既有优美的山野气息,又隐含着高原气势。这一切都深远地系结在青海同仁的那条隆务河上,又都系结在积石山下的黄河之脉上。不能不说,保安族心理素质特征是伊斯兰化的,而其文化形态、生活习俗又或多或少地受到蒙古、藏、土等民族的影响,受到历史渊源的浸透。

随便走进一个庄子,你还会发现保安族的居住习俗有一些仍保留着战乱时相互团结的印记。许多房屋,户与户间屋顶相连,一家有事,不用出院门,上到屋顶便可以寻到帮忙者。秋收时节,大家在屋顶晾晒玉米、青稞、大豆等粮食作物,家家户户凑作一团,热闹非凡,亲情融融。若适逢阳光灿烂的午后,你眼前会出现一幅绝美的图画:两位白发、白衣、白帽的保安族老人,坐在屋顶闲聊慢叙。两杯茶,一份浓浓的兄弟情融入金色的夕阳中。

只有走过宁静的保安三庄,走进大河家,你才可能领略到保安民族生活的这块如世外桃源般的土地的那种清秀和平和之感。

这里的背景是赤色的高崖土壁,环绕的是深绿的黄河。这里是黄河的上游,是我们各民族的摇篮。

站在这里,深感跨越苍茫时空的疑惑,也深感一个民族在灵魂深处的颤栗与庄严。

站在这里,我眼前掠过骑着骏马佩带腰刀的风尘仆仆的保安男子,和那些戴着各色“盖头”,穿着大襟长袍而满面风霜的妇女们。

站在这里,保安族与藏族及其他民族相依相存的生活场景,让我产生一种认同感。

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在湮没,多种文化冲撞下而产生的光芒,正在表达着一种胸襟,一种悠长的生命力及其凝聚力。

什样锦把子的尕刀子;

银子拉镶下的鞘子。

尕妹们拿的个实心来;

阿哥们豁出个命来。

――保安族花儿

是什么缘由,能使一个农耕民族以擅打制腰刀而闻名?

是什么心志,能使这个民族给腰刀赋予灵性?

在甘肃,提起保安族的历史和文化未必人人知晓,但提起保安腰刀那却是馈赠远方客人的绝好礼品。

保安腰刀朴实大气,刀锋笔直豪迈,在贴近刀柄处嵌以数点星月,或一只手。刀柄的华美也别具特色,一般是一层刚压一层牛角,连压几层,刀鞘以铜皮砸成,包以木头,刀锋入木,紧密无隙。整体上美观大方,剽悍实用,与积石雄关下的保安风土相映衬,豪气油然而生。临近的藏、土等民族以其为生活用品,同时又作为装饰品随身携带。

据说200年前,保安族从青海同仁迁居到循化时,一个修理火炮的“黑火匠”为他们密授了打制腰刀的工艺,当春风绿了大山的沟沟坎坎的时候,寄居在撒拉族土地上的保安人为了谋生,为了尽量少占用撒拉族朋友的土地,便开始打制腰刀以换取生活所需。后来定居大河家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人多地少,灾难频繁,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于这项手工业生产,并不断地研究、改进工艺,逐渐形成了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而且腰刀也远销四川、青海、等地,久而久之,成为了保安族的传统手工艺品。

追溯保安族的历史渊源也可以发现腰刀存在的必然。

1227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西夏,占领了包括同仁在内的河州地区。从此同仁一带成为兵家过往的交通要道,以及沟通内地与西域贸易的据点。蒙古军队中的色目人组成的“探马赤军”和“各色技术营”的人驻扎在隆务河畔,亦兵亦农。斗转星移,习惯了此地生活的屯垦将士们开始成家立业,成为了保安先民。后来,在与蒙古、藏、土、回、汉等民族融合中逐渐形成了保安族。

行伍出身的保安先民,大多是西域工匠,血管里流淌的不仅是军人的血液,更多的是匠人的灵气。打制兵器,对保安人来说,是先人的荣耀。当一连串的打击降落在保安人身上时,已经习惯农耕的人们血液里开始奔涌出祖辈的灵气。重操旧业,使保安族将打制腰刀的行当做为了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保家卫国的兵器。所以,我想,保安腰刀对于保安族来说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