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秋古诗四句诗

中秋古诗四句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第1篇

1、《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解:张九龄是一代名相,他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广东人哦!张九龄遭到贬谪时,恰逢中秋佳节,于是望月伤怀,思念家人,写下了这首中秋表达思念的名作。这首诗也入选了新课标课本。

 

2.七步诗

 

曹植(三国·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

 

[简析]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3.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4.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5.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2.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3.衰:疏落。

 

4.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简析]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

 

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采,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旷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第2篇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前言】

《玉京秋·烟水阔》是宋代词人周密的作品。此词抒写客中秋思,应是宋亡前客居临安时作。上片从秋容、秋声、秋色几个方面绘出一幅高远而萧瑟的图景,衬托作者独客京华及相思离别的幽怨心情。下片感慨情人疏隔、前事消歇,“怨歌长、琼壶敲缺”句又不仅限于寄托离愁别恨,也隐含着长年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的喟叹。结尾画出侧耳细听远处萧声悲咽,举头凝望朦胧淡月的主人公的幽独形象,凄寂情状不言自见。全词以描写结合抒情,呈现出一幅凄清的秋景图,有力的衬托作者内心的愁情,唤醒词人的沉思,来表现游子的孤寂,语言清丽精工,风格高秀婉雅。

【注释】

⑴玉京秋:词牌名。周密自度曲,属夹钟羽调,词咏调名本意。

⑵长安:此处借指南宋都城临安。

⑶夹钟羽一解:夹钟羽,一种律调。一解,一阕。

⑷“晚蜩”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蜩,蝉。

⑸“碧砧”句:有青苔的石砧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井旁落满枯黄的桐叶。银床,井上辘轳架。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作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庾肩吾《九日传宴》诗:“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⑹凉花:指、芦花等秋日开放的花,此地系指芦花。陆龟蒙《早秋》诗:“早藕擎霜节,凉花束紫梢。”

⑺秋雪:指芦花,即所采之凉花。

⑻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⑼吟商:吟咏秋天。商,五音之一,《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

⑽琼壶暗缺:敲玉壶为节拍,使壶口损缺。

⑾翠扇恩疏:由于天凉,主人已捐弃扇子。

⑿“红衣”句:古代女子有赠衣给情人以为表记的习俗;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⒀楚箫咽:相传为李白所写《忆秦娥》词:“箫声咽,秦娥楚断秦楼月。”

⒁谁倚:各本作“谁寄”,此从《词综》卷十九、知不足斋丛书本《苹洲渔笛谱》。

【翻译】

轻烟迷蒙江天寥廓,一缕夕阳的余光,在林梢处暂歇,宛如玩弄暮色。晚蝉的叫声悲凉呜咽。捣衣砧敲出秋声秋韵,井边处飘下梧桐的枯叶。我站在梧桐树下,任凭凉露沾湿衣鞋,采来一枝芦花,不时吟咏这白茫茫的芦花似雪。感叹与她轻易离别,满腔的幽怨和哀痛,只有台阶下的蟋蟀替我诉说。

客居中吟咏着秋天,只觉得心情寒怯。我长歌当哭,暗中竟把玉壶敲缺。如同夏日的团扇已被捐弃抛撇,如同鲜艳的荷花枯萎凋谢,一切芳景都已消歇。我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独立,心中无比怨恨,白白虚度了这清凉的时节。远处传来箫声悲咽,是谁在凭倚西楼侧耳倾听,身上披着一层淡月。

【赏析】

这首词先是用了大量描写。一派水天空阔、苍茫无际的寥廓景象,尽收笔底,展示了一幅广阔的背景,然后收近,写秋日妇女洗衣的景象。上片写景,由远至近。首句“烟水阔”,从远大处落笔,视野开扩,展现出辽阔苍茫的天景色。

“高林”以下四句,景物渐渐拉近,仰观俯视,颇有声色。夕阳西下,高树摇风,一个“弄”字,气势全出。树上的哀蝉,已是“病翼经秋”,叫声凄切婉转。寓情于景,境殊依黯。“高林”句意工句稳,是声色兼胜之笔。捣衣石著一“碧”字,青苔绿水,都在眼中,石井栏称为“银床”,极见洁净清朗,耳闻度韵,目见“飘叶”。这四句,色彩冷淡,声响凄清,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湖天秋暮图。在这背景下,“衣湿”二句才出现了感怀秋伤的人。桐阴久立,寒露沾衣,时已由暮入夜,不由得词人心绪翻滚。“采凉花,时赋秋雪”,颇似方岳的“黯西风,吹老满汀新雪”(《齐天乐》)。

张炎的“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命意相近,却更为精微。向来诗词里一见到芦花,自然就联想到《诗经》中所言的“秋水伊人”。这就自然地引入了别恨。“叹轻别”,追悔畴昔的离别,慨叹现时的相见无期。阶下蟋蟀泣诉低呜,仿佛替人传出满怀的幽怨。

以下紧接别恨作进一步的倾诉。“客思”二句,极写胸怀郁结之状,秋声商调凄楚徘徊,以至不能自胜,反复吟唱中不觉敲缺了唾壶,足见心中之愁苦。草窗用在歇拍处,上承“幽事”,不必说明,意已反透。“客思吟商还怯”,紧承“砌蛩”,是将词人的乡思与秋虫的清吟打并一起的手法。“怯”字很有力度。

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审美价值 创设情境 音律美 画面美 形象美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方面需要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综合智力水平。另一方面,还应重视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本人的教学实践表明,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理解和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建立学生真善美的心理结构。要达成这样的双重教学目的,怎样挖掘教学内容的审美价值往往会成为很关键的因素。

审美价值是指人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审美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欣赏与审美所获得的积极效应的体验。现有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许多文质兼备的古诗词作品,其凝聚了历代诗人的情感与智慧,具备有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其中所蕴涵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对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感性能力,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自我完美理想的人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把握古诗词教学这一环节,因材施教,积极实施美育教育方法,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美的感受力、鉴赏力,陶冶性情,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感知力,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本人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

一、创设情境,营造审美氛围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采用多种手段创造一个和课文情景相似的教学场景进行教学的方法。美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帮助学生积极地走进文本,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借助情境丰富和陶冶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融声音、图片、动画、音乐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尝试将抽象、凝练的语言通过动画技术将其表现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容情于境,以情动情,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苏轼《水调歌头》,其创作背景是在中秋时期,明月当空,作者心情抑郁惆怅,怀念远方的兄弟亲人,因触景生情写下这千古佳作。上课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并配合图形并茂的多媒体画面,学生仿佛沉浸在歌声营造的美好氛围中,安静地聆听这美妙的歌曲,有的还轻声跟唱。一曲完后学生还叫喊着再播放一次,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实践表明,影响阅读教学效果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注意力、兴趣和情感。可以说,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已把学生这三种心理因素都调动起来,潜伏的审美情感被创设的情境调动起来,学生隐隐约约感知到了这首词蕴含的情感美。那节课,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对作品的要旨已心领神会,达到了“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的效果。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进入古诗词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触摸古诗词的脉搏,倾听诗人的情思,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熟读成诵,激发审美感知力

古诗词是语言艺术,具有语言美,主要表现在语言简练美、音律美、节奏美、含蓄美等方面。而要感知这些美,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诗词这样的语言艺术非读不可,并且要反复诵读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叶圣陶曾说过:“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人手。”透过语言文字反复诵读,配合创设的情境,学生对古诗词语言背后的艺术美就会产生一种审美知觉。

1.范读,传输感染力

要从语言中感受到美,首先主体要具有审美的条件。审美感知力是一个基本的审美条件,这正是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相对较弱的。而教师的范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我曾就怎样才能感受到这首诗词美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多数学生都认为,如果有老师、专家或同学的范读就更容易感悟到诗词的美。学生说:“别人有感情的朗读感染了我,我再读时就会模仿他们的朗读,就能悟出其中的美。”

为此,我潜心研究朗读技巧,争当学生诵读的模范。因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教师充满情感的朗读往往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当他们在细心聆听时如身临其境,陶醉其中,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当教师全情投入,摇头晃脑,音调或婉转,或铿锵,如痴如醉的朗读,是点燃学生朗读的火焰。当学生听到忘情时,也情不自禁轻声应和,眉飞色舞,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多少次,我们一起幻化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曹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李白;“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李清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杜甫……一次次聆听,一次次模仿,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情绪高涨,自然地进入艺术美的境界,产生审美情感,受到美的熏陶。老师富有感情的范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促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走向了丰富和深刻。

范读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在这对话中,教师充满情感的诵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陶醉其中,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古诗词的语言美、情感美就会如股股清泉流进学生稚嫩的心田,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学生的内心世界容易和文本达成共鸣,从而形成审美感知力。

2.生读,感悟诵读美

授之以渔之后就该学生自己去学习“打鱼”了,学生通过各种层次的诵读,自己理解,自己品味,方能品味到古诗词的精髓,感受他们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内涵。

(1)初读,感受音律美

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听起来悦耳,扣人心弦,具有音律美。如,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诗四个节奏。在教学时,我请一个学生起来朗读,要求读出节奏。该生读得有点快,语调平淡,把三四句的停顿分为二二三。他是按照七言绝句的习惯性规律划分,但按照古诗的朗读技巧,动宾之间要作停顿。这两个句划分成二二一二停顿,更能把诗人雨夜候客来访但客“有约不来”怅惘寂寞的心情

通过仄声“过”、“落”两字延长音节表现出来。经过老师配乐范读和学生齐读后,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一点音律美。

有学生提出:“老师,我觉得这首诗写的是夏夜等客的情景,应该读出夏天的一点轻陕。比如‘家家雨’、‘处处蛙’,我们可以把叠词读慢点,读到“蛙”字时再模仿蛙叫“呱呱呱”,应该更有情趣。”他一说完,立刻听到了几声“呱呱呱”叫声,肃静的课堂立刻笑声阵阵。我觉得言之有理,马上按照那位同学的建议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学生分成左右两组,一声声“家家雨”二重奏,一声声“呱呱呱”模拟声,此起彼伏,声音是那么的清脆响亮,韵律是那么的优美活泼,夏日的欢快气氛弥漫整个课室。学生精彩而热闹地读出了室外的雨声、蛙声,室内的敲棋声与灯花开落声,声声入耳。

初读古诗词紧紧捉住语言美尽情诵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就可以把无声的语言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情感,感知到诗词的音律美,也就培养了浅层次的审美感知力。

(2)想读,感受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的诗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一首诗词往往就是一幅妙不可言的图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美丽的画,通过读诗想画,画中想诗,这也许是古诗教学的一种捷径。

如,《天净沙・秋思》很富有画面美。在诵读后,我问学生:“读完后,你们脑海中呈现一副什么画面?”学生说:“画里有枯藤、老树、乌鸦,还有小桥、流水、人家。”我再问:“美不美?”学生答:“不美,枯藤、老树、乌鸦本不是美的东西呀。”听了学生的回答,我让他们闭上双眼听配乐朗诵,在缓缓的古琴声中,学生的神情跟随音乐的流淌而发生变化,呈现出一种凝重的、哀愁的神情了。然后,我让学生动手把自己刚才听朗读录音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画下来。

经过多种形式诵读后,再让学生根据作品的物象进行绘画,把抽象凝练的语言想像成形象多彩的画面。敏感的学生抓住了“断肠人”三个字,画出其中荒凉、孤寂的情景:沉沉暮霭中,百年古树无声耸立,躯干上缠着枯藤,枯叶飘落,一只乌鸦静静地停在古树枝头,因为光线昏暗,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小桥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小溪边,一间农舍孤独地立着,房顶上,炊烟袅袅,徐徐上升。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朝着夕阳走去,渐渐成为一个黑点,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线上……学生的画表现出一种孤寂情怀,一份思乡情感。

举一反三,反复强化这种意识,当学生读到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王维《使至塞上》、崔颢《黄鹤楼》等古诗词,自然就会透过文字看到画面美,理解诗词营造的意境美。根据实践验证,凡是学生亲手配画的诗词,学生记忆最牢,理解最透彻。以画配诗促进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增强了审美感知力。

(3)美读,感知形象美

美读,即学生感情充沛、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读时要悉心体悟,表现出朗读中的音乐美,形成可感的形象美,这是一项语感训练。目的是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人情、入境、会心。

当学生用美的心情,美的情感,美的语调投入诵读,他们好像变成了《行路难》怀才不遇的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博济天下的杜甫,《水调歌头》旷达乐观的苏轼,《过零丁洋》舍生取义的文天祥……他们在时空中进行对话,进行情感的共鸣,达到了诵读的最高境界。审美的情绪在一读再读的过程中激动着,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情绪因诗人的得失而激昂慷慨,而悲愤低沉,而轻松欢快……

因此,要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应当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中去,看看生活的斑斓色彩,嗅嗅生活的芬芳气息,听听生活的浪漫音响,触到生活的真切脉搏,以此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

三、析象悟情,强化审美感知力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文字的背后,汩汩流淌着作者情感的河流,浸润着作者的生活体验。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声情并茂的诵读,将一个个语言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感悟诗情,提升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意象有了一定的理解,感觉到了诗词的音律美、画面美和形象美,这是浅层的审美感知,学习古诗词最终要从形象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强化审美感知。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分析诗歌的形象,才能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诗中的“愁心”与“明月”结合,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就明白了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怀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落红”比喻落花,象征美好的事物易逝,表达出诗人希望老有所为,始终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绝顶”比喻人生的最高峰,从中领悟作者开阔的胸襟和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

古诗词中种种景物的形象都不是简单的一个物象,都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常常品味,就会产生条件反射,自然会领悟到诗词蕴含的思想情感。反复训练对意象的审美感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敏锐的审美感知力。从此,当学生看到“柳、月、落花、夕阳、酒”等意象自然联想到其蕴含的象征意义,这些意象在不同的诗词中起到传达心声,扩大意境,深化主题的作用,他们构成了形象之美,增强了古诗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