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2011江苏高考语文

2011江苏高考语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第1篇

近几年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江苏区域文化资源表览

一、江苏地域文化资源在各地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特点

(一)数量不均。近五年来,江苏区域文化资源在部分高考试题中有出现,其中2009年最多,有5个省份5道题目关涉,最少的2011、2012年,没有出现与江苏区域文化资源有关的试题。

(二)题型多样。从题型上看,关涉地域文化资源题的题型几乎覆盖了高考所有题型,从语言知识运用到文言文阅读到诗歌鉴赏以及现代文阅读,直至作文题,其中,以诗歌鉴赏题居多,诗歌鉴赏题中,多以江苏地点为诗歌写作地,诗歌内容带有浓厚的江苏地域文化特色。

(三)影响较大。从横向看,尽管只考查全国部分省份近五年的试题,就已经出现较多的以江苏区域文化资源作为考题的省份与题目,其中尤以对江苏籍作家的成长追问与评价(如2013辽宁卷对于吴良镛、2009年福建卷对于钱钟书的记述)或对江苏文化的思考(如2009年北京卷《昆曲》)居多;从纵向看,江苏将本地区域文化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有7年,介绍本地的文化现象、文化名人。如2009年《书沈通明事》,是江苏籍的作家写江苏籍的文化名人,2008年江苏籍作家汪曾祺的《侯银匠》讲述了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人和事,风俗和人情。从分值来看,以江苏区域文化资源为题的试题分值较大,无论是诗歌鉴赏还是现代文阅读均在10分以上。所以,从整体看来,江苏区域文化资源在全国高考试题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高考试题中江苏地域文化价值取向的原因追溯

在江苏地域范围内,特殊历史原因与地理环境构成都是文学资源丰富并被高考试题关注的原因。

(一)特殊的区域特征孕育了清明灵秀的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发展的,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影响文化发展水平。江苏苏南经济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泰伯到了吴地,从春秋时期的陶朱公到明代的沈万三,从明朝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到民国的荣氏兄弟,再到现在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实现,两千多年来,苏南经济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很少受到战乱的影响。近代津浦铁路的通车,海运经济的活跃更加促使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在富庶之地、鱼米之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吴文化,吴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对外吸收和融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发达的经济使得苏南文化在全国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并独树一帜。以科举考试为例,苏州在“清代考取的科举状元占全国状元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与苏南优越的地理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江苏北部经济随着京杭运河的南北贯通以及运河经济的发展繁荣,沿线的山阳(淮安)、扬州逐渐兴盛起来。淮安成为全国重要的漕运枢纽,扬州成为全国重要盐业集散中心,淮扬一代,商贾云集,日贸斗金。随着运河经济的繁荣,南船北马的淮安、春风十里的扬州成为文人墨客汇聚的场所,淮扬文化在这一时期取代了前期在徐州形成的楚汉文化,成为江淮文化的中心。扬州的盐商深得儒家文化的真传,经济富裕之后,他们建造园林,刊印典籍,收藏字画,使扬州的出版业兴盛起来。明清四大小说之一的《西游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都诞生在淮扬文化的淮安,中国菜系的淮扬菜也源自于此。淮扬文化的兴盛、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沉淀都有一定的关系。

优越的地理条件融合了优越的历史机遇,使得江苏南北的经济都得到迅速的发展,再加上本地区历史积淀、文化传承,山明水秀、人杰地灵,形成江苏特有的清明灵秀区域文化。

(二)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博采俊逸的文人群体

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江苏先后有九座城市入围:南京、苏州、扬州、淮安、徐州、常熟、镇江、无锡和南通,基本覆盖了省辖市,由此可见,江苏历史文化资源覆盖之广,根基之深。

江苏境内多山水名胜,古老运河贯穿南北,长江横穿东西,域内山水兼江河湖海之美,西施范蠡功成名就后的太湖;碧波万顷洪泽湖,淹没了水母娘娘的泗州城;扬州的瘦西湖,留下乾隆皇帝江南驻足的印记;镇江“天下第一泉”中泠泉刀光剑影,无锡“天下第二泉”二泉印月;久负盛名南京钟山,自古文人多登临的镇江北固山;骆宾王的南通狼山;范仲淹的苏州天平山,齐天大圣的连云港的花果山。这些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色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文人墨客探奇揽胜、寻幽怀古、吟啸唱和提供了绝佳的去处。不仅如此,曾经作为都城的南京、苏州、徐州以及商业繁华的扬州还是当时文人文化交流以及后世文人怀古伤今的所在。南京十里秦淮的每一个夜晚,姑苏寒山寺的钟声,扬州文昌阁的评弹都扣动着每一位文人的心弦,这些积淀成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钟灵毓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江苏水土孕育了博采俊逸的文人群体,自汉代开始,淮安人枚乘就开创了汉赋;两晋南北朝时期,陆机、刘勰、萧统、刘义庆在文学领域又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唐宋时期的韦应物、张籍、陆龟蒙、范仲淹、范成大、秦观等一批在诗坛上赫赫有名的大家更是增添了风韵;到了明清时期,曹雪芹、归有光、冯梦龙、吴承恩,领跑中国文坛,江苏籍的作家声威大震;近现代时期的叶圣陶、朱自清、钱钟书、徐悲鸿、李可染、梅兰芳在各自的领域独树一帜。

江苏境内的南京、苏州、徐州等地曾作为国家或者诸侯国的国都,扬州、淮安等运河城市的一度繁华,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来到江苏,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诗篇。

(三)关注人文的价值取向选择了江苏的文化资源

随着分省命题的深入推进,人文价值取向逐渐引起各地命题者的重视。语文是最能干涉心灵的学科,它之所以深入人的心灵,就在于它对文化意义的追寻,就在于它将人文性的体悟作为文字体悟的一部分。高考,无疑将语文人文性的体悟上升为人文性的考查。

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是高考对人文价值的一种自觉贴近。2009年福建卷《寂静钱钟书》中写到清华学子默默祭奠钱先生的场面,然后说:“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卓绝。”钱钟书是高尚人格的典范,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里,人人往往惊叹他卓越的成绩而鲜有人关注和忍受他耐得寂寞的付出、沉静于研究的淡泊。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古代诗歌 阅读鉴赏 鉴赏方法

江苏省高考语文的《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的考查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能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能够在分析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对诗歌的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分析与鉴赏。但是,古代诗歌有很强的艺术性,且年代久远,作品中传递的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以及表达情感与思想的艺术手法都让学生无力破解。历年来,江苏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得分率一向较低。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

一、夯实基础,熟知诗歌中常见意象与手法

古代诗歌可以说是一种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类别。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初步的解读与分析。

1.把握意象,认清诗歌类型。

古代诗歌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学生能知道诗歌中写了什么景物、事物,也能知道“明月”、“折柳”多表示思乡与惜别,“关山”、“孤城”、“玉笛”多写边塞生活;“”、“梅花”多象征高洁。因此,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就要重点把握对意象类型和某些意象传达的固定的情思。如2012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温庭筠《梦江南》“天涯”、“落花”、“碧云”等意象,我们感受到诗作写的是闺怨情感。作答第二小问“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时就能从思妇的角度切入,结合内容得出诗中主人公是一位孤独寂寞而又自哀自怜的思妇形象。如此,通过意象,我们能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也能大致分析出是哪种类型的诗歌。如2013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山静似太古”、“世味门常掩”,我们就可以大致知道是山水田园诗。如果说我们平时就对这些类型的诗歌可能有的意境和情感倾向做分析的话,那么,结合内容分析之后,答案就不会偏离太远。

2.分析语言,思考表现手法。

李白的诗歌风格一般是“豪放飘逸”的,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的,不同诗人的诗歌风格不同,语言表现也特色鲜明。正如宋俞文豹《吹剑录》记载的那样,柳永词娇婉细腻,“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深情款款地低吟,而苏轼的词豪情万丈、睥睨天下,“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来吟唱。这就是婉约词与豪放词用语的区别。因此,不同的语言特点,多表现不同的情感,如江苏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与2010年王昌龄《送魏二》作对比,从语言上,我们就能感受到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差异。

另外,诗歌具有含蓄蕴藉之美。诗歌中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多各异,诗歌的表现手法也多有不同。至于诗歌手法的类型,需要学生结合诗句的理解记忆。如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中的《送魏二》,我们从诗歌所用意象角度可知是一首送别诗(当然,题目已经很明确表达出来了),那么,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第三问“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显然所写内容不是眼前之景,而是虚写,运用了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如此,我们更能体悟作者惜别友人的深情厚谊。

二、灵活应对,力求自我降低诗歌鉴赏难度

我们在诗歌鉴赏阅读指导中,都会教给学生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如看题目、看作者、看意象、看注释、看问题等。

1.关注背景,把握诗歌情感。

诗人的某一首诗歌的创成都是有着一定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背景的,是诗人在某种状态下的个人感触与情感的外露。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水部》),如果不知道诗人的写作背景而理解诗歌,可能就会贻笑大方。再如对于屈原的诗歌,我们在鉴赏时总是觉得他的“忠”近于“愚忠”,但是,我们借助对他的身世、经历及他的人格品质的认识之后,便能理解他的“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期间及之后的诗歌,为什么多是心忧天下、报国无门之慨了。当然,诗歌情感也可以从诗歌所属类别、诗歌所用意象及意象的修饰语中大致看出。

2.重视规范,得分意识。

明白诗歌鉴赏题考查的内容与方向,也知道如何鉴赏分析诗歌,要获得很好的分值,还需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能够规范地把自己赏析出来的答案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出来。也就是将表现手法、诗歌内容、作者的情感与观点态度有机组织起来。

如2013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醉眠》这一首诗歌的第三问“《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如果我们不懂章法,直接回答“表达了作者对世事难忘的愤激之情”,而没有结合诗句进行必要的分析,则肯定会失分。

总之,对高考诗歌鉴赏题,我们要通过教学夯实学生基础,对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类型、手法烂熟于心。在鉴赏时,运用“五看”,推断诗歌情感,遵循答题规律稳妥操作,如此,学生才能较好地完成诗歌鉴赏,从而掀起诗歌鉴赏题的“盖头”。

参考文献: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第3篇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文言文占据着语文文本的半壁江山,在高考试卷里,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同学们的拦路虎,尽管我们平时学习了那么多文言文文本,练习了那么多的文言文练习题,但是在考试或平时练习中总会碰到一些难解的字词句,平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或靠老师解决。但是,在考试中,我们有时只能乱猜一气了。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韩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更何况是字词呢。因此,我们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把握就显得那么重要了,学会在无任何借助下,准确推断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就成了一项重要的技能。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积蠡.认为文言文的推断文言文的字词句一定有内在的规律和技巧。现在总结一下,以供大家商榷。

首先,可以借助字词句所在的上下文本语境来推断。语言本身具有内在的规律,语言是线性排列的,因此,根据文本的语境推断词义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例如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试题第21题,写弥子瑕的故事,根据文本阅读,知道弥子瑕是一个孝顺之人。但是古人赞扬一个人时,往往从忠孝两个角度来赞扬,既然文本前部分讲了弥子瑕为了母亲的病,而“驾君车而出”,那么文章下半部分一定会从“忠”的角度说,因此,考察“弥子瑕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就可以推知意思,更何况前文正好有一句“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之对应。

当然,仅仅靠语境来推断还不能做到十分准确,那么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方法来推断。

其次,可以借助词或句子的构成来推断。古代文章讲究文辞典雅,文辞典雅首先体现在句式特点上。因此,文言文多使用并列式短语或对偶句或排比句。例如在《史记・屈原列传》就有一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根据短语句式特点,“信”和“忠”,“疑”和“谤”,义相近,又并列关系。因此,我们根据并列句式特点,可以推知“见”与“被”意思相近或相同。所以,我们对“见”字,可以推知是“被”的意思,进而,这句话也就容易理解了。

再如,2005年福建高考试卷第9小题的翻译“大明则王,小用则亡。”我们从句式特点,就可以推知,“大”与“小”相对;“王”与“亡”相对;“明”与“用”相对,因此,孝这句就可以推断为:“用在大处就可以称王,用在小处就会亡身”。

从词的构成来看,一些词或短语也可以用此方法推断。如:“文过饰非”、“国泰民安”、“否极泰来”等,我们根据词的并列关系,可以推断“文”与“饰”意思相对或相反,而此句最难理解为“文”字,因此,我们借助“过”与“非”的相对关系,我们就可以准确推断为“文”是“掩饰”的意思。这类的试题现象在高考文言文或文本阅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平时认真积累,在运用时注意灵活性就可以了。

又次,我们还可以借助我们平时掌握的词的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来准确推断。如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的翻译题,根据我们平时掌握的名词的活用规律,我们可以准确推断“廷”“面”是名词作状语。这类名词做状语,翻译时一般是介词加原文中名词就可以了。所以“廷”可以翻译成“在朝廷上”,“面”可以翻译成“当面”。

再比如,2006年江苏省语文高考试题“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我们根据词的活用规律推断为“雨”为“下大雨”,“烈风雷电”可以翻译成“刮大风,打雷,打闪电”,“衣冠”可以翻译成“穿戴衣帽”。

又次,我们还可以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来推断。如: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祉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一句,“交祉”一词的翻译,好多人把“交祉”一词翻译成“两脚”或“两腿”相邻。其实,如果根据文化常识,我们可以知道“交祉”是一个地名,王勃的父亲就曾经在“交祉”做过县令。比如:2004年浙江语文高考试题中“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一句中,“省”的翻译,好多人把“省”当作了名词,理解成了地方的行政区划,而这句话出自欧阳修的文章,欧阳修宋朝人,因此推知“省”只能做动词,不可以理解成地方行政区划,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省”作为地方行政区划是从元朝才开始的。因此推知“省”不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划。最后,我们可以根据造字方式来准确推断字词句的意思。比如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贸籴粮食”中“籴”的翻译。从造字方式看,可以知道“籴”是一个会意字。“籴”由“入”和“米”组成,既然“米”都进入了家,那么“籴”字就是“买进”之义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借助平时对一些重要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来推断。例如,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积累一些和官职有关的词,如:拜、授、擢、除、迁、任、罢、乞骸骨等。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第4篇

江苏《考试说明》中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准确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很多高考参考书对“句子含义题”的解答方法多有介绍,但是这些方法在学生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并不实用,本文将从三个大方面切入,结合实例,详细介绍解答此类题目比较实用的方法技巧,以供各位同仁相互探讨。

一.明确高考重点考查的句子类型

《考试说明》中所说的重要句子多指那些能够表达作者观点或者概括文本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它通常有以下四种类型:

1.结构句。所谓结构句,是指那些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段首总领句、段末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例如2010年上海卷的大阅读《天目山》中的一道题目:文中第2段开头的“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有什么含义?从该句在文中的位置我们不难看出是过渡句,弄清了这一点,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就容易多了。

2.含蓄句。含蓄句是指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同时又蕴涵着某些深层意义或含有一定的哲理的句子。2011年的大纲全国卷《针挑土》中考查的句子“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就是一个典型的含蓄句。

3.修辞句。修辞句就是指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常考的修辞句往往是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这类句子考查得较多,也较常见。

4.主旨句。主旨句是指能体现文章的中心,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或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句子,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文眼”句。2012江苏高考《邮差先生》考查的结尾句“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就是小说的主旨句。

明确这四类高考常考的重点句子,是解答句子含义题的一个必要前提。少了这个前提,就如无米下锅的巧妇一样,即使烧饭技术再佳,也烧不出香喷喷的米饭来。考生如若能准确把握住这些句子的类型以及特点,就等于在高考的这场战争中,已经有了三分之一的胜算。

二.准确寻找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从命题者的意图来看,高考所选的句子,一定是在“体会”“品味”上有一定困难的句子,即有“可考性”的句子,而这些可考性的句子的可考点往往在一些关键词语上。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那么体会其重要含义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拿到一个句子后,一定要能准确找出关键词语,才能真正抓住理解句子含义题的命门。那么,哪些词语是关键词语呢?

1.指代词。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句中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如若命题人所出的句子中有指代词的话,那这个指代词就是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而它所指代的内容也往往在它的上文或下文,只要我们挖掘出这个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那么句子的含义就不难解答了。如《生命的暗示》阅读中有一道题:理解“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这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我们不难看出句子中的“这”是该句的关键词语,我们只要在该句的上文找到“这”所指代的内容,这个句子的含义就解答出来了。

2.象征词。就是在句子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这类词语若出现在句子含义题中,一定是解答句子含义题的一个突破口。我们只要通过分析象征词,找到象征体,就能找寻到句子背后隐藏着的作者的真实本意。

如2009年高考山东卷现代文阅读题的选文是周国平的《记住回家的路》,其中有一道题目是:理解“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的具体含义。要完成这道题,必须首先找准关键词语“回家的路途”,然后再去观照相关文段,我们不难发现“回家的路途”使用了象征手法,它的象征体是回家的路途,找到了象征体,“回家的路途”的象征意义就不难理解了,原来是指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

3.抽象词。或叫概括词,就是指意义概括抽象的词语。这类词也是句子含义题中的关键词之一,它主要出现在意义抽象概括的句子中,如文中段首的中心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我们只要把抽象概括词的具体内容找出来,句子的含义也就迎刃而解了。

4.修辞词。指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词语。若是比喻,喻体就是关键词,通过分析喻体的特点,再返原探本,关键词语的含义就出来了;若是借代,借代物就是关键词,透过借代物找到它所借代的东西,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关键词的含义就能解答出来;若是拟人,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就是关键词,只要透过拟人词找到被拟的物与人的相似性,关键词的含义就会浮出水面。如《说村落》阅读中的一道题目:怎样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这句话的含义?分析此句,我们不难看出它是一个暗喻句。喻体“符号”是该句的关键词,符号是什么?就是记号、标记,村庄成了符号,失去了其本质意义,那么这样的村庄是什么样的呢?稍作思考,便知这样的村庄只是成了农民们聚居的地方。如此这般返原探本,答案就出来了。

5.含蓄词。就是指表达含蓄,内涵丰富的词语。如若给出的句子里有这类词语,那么它必定是解读句子含义的关键词语。

三.确定好最佳解题角度

把握住了重要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如果不能落实关键词语的含义,那么很容易导致句子理解的表面化,仍然无法拿到理想的分数。因此,一定要结合文本把关键词语的含义理解透,才能真正理解句子的含义。那么理解句子的关键词语有哪些切入角度呢?

1.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如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针挑土》中的一道题目:理解“太阳已经有倦容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这是一个运用了拟人手法的句子,能体现出拟人手法的词语“倦容”是本句的关键词,只要找出“倦容”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这个句子的含义就迎刃而解了。根据文意,考生不难理解“太阳有倦容”表面指天色已晚,同时又暗示了黑妮等人工作的辛苦。

2.从“为什么”的角度来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如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针挑土》中的另一道句子含义题:理解“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这是一个含蓄句,句中的关键词语是“亮了”,找到了这个关键词语,我们便可以就关键词语发问了:黑妮的眼睛为什么亮了?细读文章,我们较容易找到原因,那就是:黑妮为“我”对“湘援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亮了。这种溯因法是解答一些句子含义的绝好方法。

3.从“是什么”与“为什么”两者结合的角度来把握句子的含义

如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彩色的荒漠》中考查的句子含义题:理解“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在文中的含义。这是个内涵丰富的句子,通过分析,不难找出关键词是两个“荒凉”,只要在文中理出两个“荒凉”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个句子的其中一层含义就出来了。根据文意,第一个“荒凉”指戈壁滩环境恶劣、色彩单调,第二个“荒凉”指人生是单调的、没有色彩的、无意义的。句子的另外一层含义我们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去追问:为什么文中说“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呢?细读相关文段,我们不难找到原因: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所以没有荒凉的人生。把两层意思合在一起,这个句子的含义就完整地解答出来了。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高考;选择题;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3)02-022-04

收稿日期 2012-07-15

[作者简介] 林娟,女,福建莆田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

语文高考中,选择题是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题型,历年为高考所采用。此类选择题每题3分(也有更高分的),答对得3分,而答错则得0分。然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语文高考选择题的命题模式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对语文高考选择题采用的两种不同命题模式和评分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为高考命题改革探索更为合理的命题模式及其相应的评分标准。

一、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1.实验设计。本测验原题目选自2011年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广西省以及2009年湖北省的语文高考试卷,挑选其中5道选择题。运用两种命题模式及评分标准进行重新整合编制成试卷并对考生进行对比测验,两种命题模式的选择题都是四选一,但其词汇量及评分标准不同。第一种命题模式及其评分标准,按照高考实际进行操作,称为原题目。第二种命题模式及其评分标准,是把一道高考选择题的16个成语,分别编成4道简单式选择题,简称为分解题。每道分解题答对0.75分,答错0分。考虑到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质,所以选择研究生作为被试者也无妨。本次实验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一年级研究生中随机抽取35人作为被试者。共发放试卷35份,回收34份,回收率97%,有效问卷34份,有效率97%。

本次实验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进行了变量计算、描述性统计、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

2.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第一,实验结果。测验要求每个被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高考原题目及相应的分解题进行同时作答。分别对每个被试的原题目得分情况、分解题得分情况及其相关性,还有对在两种命题模式和评分标准下出现的差别进行统计检验和调查分析。

从表1各题的得分情况来看,在5道不同的高考原题中,34位被试者中总有某些题目上得满分者。但并不是所有的被试者在原题目得满分之后,其分解题也得满分。如表1中9号被试者和13号被试者在题1的原题中均得3分,而在分解题中却得0.75分,在其他被试者中,分解题还有得2.25分和1.5分的。这种原题得满分而分解题未得满分的情况占总体的36.5%。这意味着,3分的原命题模式的测量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否则的话,原题目的得分应该与分解题的得分一致。然而,从表1中也可发现另外一种与众不同的情况,即被试者在原题中得0分,在分解题中却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数,如题1中的16号被试者、题5中的25-31号被试者,虽然他们在原题中得0分,但在分解题中得到0.75分-2.25分。具体的原因将会在下文中具体分析和阐述。

第二,两种命题模式的得分差异分析研究。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原题目总分得满分者才7位,占所有被试的21%。而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原题目总分得满分的被试者在分解题中却未全得满分。而照常理说,原题目得满分者其分解题也应该得满分,因为无论是哪种命题模式,都是被试者在尽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统合之后所选出来的答案。而原题目只得3分和6分的被试者,分解题的得分却远远高于原题目的得分。为进一步了解出现此差别的原因,笔者对出现这两种异常情况的被试者进行访谈。2号和7号被试者认为,原题目得满分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由于高考原题每题的词汇量大于分解每题的词汇量,每个选项平均有4个词语或成语甚至更多,要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也没办法对词语逐个的分析推敲,只能通过“猜测”“排除”和“直觉”等捷径进行作答。由此可见,在这种做题情况下,高考选择题的原命题模式无法真正测出考生知识掌握的真实程度,即违背了出题者的初衷。

第二种情况是原题目只得3分和6分的被试者。对此,笔者对27号和29号的被试者进行访谈,其结果表明,不管是原题目还是分解题,被试者都较认真对待,但由于原题目词汇量较多,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保质又保量。恰恰相反,分解题虽然有四小题,但每题的词汇量较少,思考时间相对较少,做的速度也会更快,也能保证相对较高的正确率。再者,7号被试者认为就高考原题来说,做错一题是完全得不到分的,但如果按四小题的模式,考生还可以得1分甚至更高,这样就会缩小考生之间的分数距离。

统计显示,在该测验中,原题目分数高于分解题分数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38.2%,而原题目分数低于分解题分数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为52.9%。从这个数据初步可以断定,高考原题和分解题中,后者分数高于前者的更为普遍。结合表1的分析以及访谈结果来看,可以认为语文高考选择题的命题模式难度大于分解题的难度,这种捆绑式的命题模式欠合理。

第三,两种命题模式评分标准的比较和分析。从评分标准来看,原题目一题3分,错则得0分。假若两位考生A和考生B同时做题,因为出了一点小差错,A考生不得分,而B考生却“误打误撞”的得3分,那这样我们就可以断定A考生的知识掌握不够?而B考生的基础知识则掌握的不错吗?显然不行。为了验证两种命题模式评分标准的公平性,笔者在34位被试者中随机抽取了10位被试者进行访谈,结果发现,有9位被试者认为,分解题模式中的评分标准显得更为公平,且认为高考命题应该进行改革。

第四,两种命题模式的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为了进一步了解两种命题模式的均值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对该样本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双侧),结果显示,原题目平均分与分解题平均分的相关性系数r=0.617,t=14.616,p0.05,说明两种命题模式总得分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什么如此,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索,或许跟选择的题目有关,或许与样本大小有关。尽管如此,仔细分析每个题目的得分数据和对个别访谈结果来看,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命题模式和评分标准设计对于部分语文高考选择题和部分考生欠合理的命题,仍然是成立的。

二、小结与讨论

本文的结论是:第一,高考语文选择题原命题模式中词汇捆绑叠加,故意增加答题难度,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心理障碍和阅读障碍,这样的结果就难以准确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第二,这种捆绑叠加多个词汇的题目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需要或应用的情景和价值。语文考试选择题命题脱离生活实际,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导向。第三,二值式评分标准设计一定程度上误判学生的实际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累积起来,对一些处于特殊能力水平位置的群体来讲,将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降低测验信度和效度,况且简单依据语文高考选择题原命题模式的设计而得出来的这种检验结果――3分或0分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而中间缺少一个合理的评价过程,这样的评分结果对此类群体来说也是不客观、不公平、不够合理的。这些结论已经在上文的一系列数据分析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接下来笔者将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首先,针对本次实验所抽取的对象是否必须是高三生。笔者认为未必,因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它不像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必须要求具有相关专业或学科背景的人才才可以参与实验。因此,各个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师都可以作为本次研究的被试对象,而绝非一定是高三生。其次,本次实验中,虽然只抽取了5道高考原题,但绝不会影响研究结果,因为此类的研究,在题目来源及设计恰当合理的前提下,只要样本够大,能够在一定的样本情况下得出检验结果、能说明问题就都是合理的,而题量则不需要太多。此次研究中惟一不足的只能说是被试者人数不够多,造成研究结果不太明显。基于上文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对于高考语文选择题命题模式和评分标准的设计,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出题者在命题时不要误导学生去死记硬背,不要人为增加难度;二是,试卷中的词汇,不要毫无意义的增加,以免增加考生的心理障碍和阅读障碍;三是,在诸如此类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辨识选择题的(如:找错别字、辩形辨音题等)命题过程中,应注意题量多而题分要少。因为这种客观性试题主要是用于测量知识的掌握、理解、应用和分析,因此在限定的时间内测验可以包含足够数量的试题,能保证对知识的覆盖就足矣。题分少则可以保证评分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如果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笔者建议一道选择题可以设1分,最好不要超过两分。当然,绝对的合理和公平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分析和探讨是为了寻求更为合理、更为公平的考试命题模式,以改革为动力,不断促进高考命题迈着更为合理和公平的步伐前进。

[参考文献]

[1]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第6篇

那么,高考文言文翻译涉及哪些知识点呢?简单地说,有词义、句式和语法三个层面的,知识点。

词义层面主要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

句式层面主要指固定结构句式、判断句式、被动句式、省略句式和倒装句式等。倒装句式又包括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语法层面主要指修辞和词类活用等。词类活用包括: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但在具体翻译题中,上述知识点往往是叠加出现的,为便于说明问题,下列对各例高考真题的解析,选取的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知识点。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1①题)

(2)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陈公宽恕了他,将他流放,把其余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让他们把守仓库。)(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8③题)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根本的事情做起。)(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13③题)

(4)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2010年高考湖北卷第13②题)

[解析](1)至(4)句,对考点的考查主要涉及了词义层面的知识点。(1)句中,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没”代替“殁”,即是“通假”,意思是“死亡”。(2)句中,“贷”词义很多,如“借”、“推脱”、“宽恕”等,而此例应是“宽恕”。(3)句中,“霸王”、“本事”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语,但意思和用法与古文已经不同,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即所谓“古今异义”。我们不能以今释古,应分别翻译为“称霸诸侯”和“根本的事情”。(4)句中,“出入”是一个偏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反的语素构成,偏义在“出”,“支”是衬字,只起到构词的作用,在具体翻译时应取其所偏的义项。

(5)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日:“得非吕微之乎?”(陈治中骑着一头跛脚毛驴,当时他还是平民,见吕徽之先生风采神态高洁简约,就问到:“莫非是吕徽之先生吧?”)(2011年高考四川卷第11②题)

(6)彼之为剁不亦翦翦乎?(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2010年高考北京卷第8题B项)

(7)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2010年高考江苏卷第8②题)

(8)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2010年高考山东卷第13②题)

(9)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2011年高考重庆卷第11①题)

(10)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7②题)

(1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2010年上海秋季卷第19①题)

(12)甚矣吾贫可知也。(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2010年高考江苏卷第8①题)

(1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吾知也。(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2011年高考天津卷第13③题)

(14)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F-g-~百姓。)(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13①题)

(15)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2010年高考上海秋季卷第19②题)

[解析](5)至(15)句,对考点的考查主要涉及了句式层面的知识点。(5)句中,“得非……乎”是表示揣测语气的:固定结构句式,语气比较委婉,应译为“莫非是……吧”。(6)句中,“不亦……乎”是表示反问的语气固定结构句式,应译为“不也……吗”。(7)句是用“一…者,……也”表示判断。文言文判断句式也常用“也”、“者”、“者也”、“为”等表判断,还有的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8)句中,“常不见听信”是以“见”为标志的被动句。(9)句中,“此辈迫饥寒为盗”虽无被动标志,但含被动意,应译为“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10)句中,在翻译“不许”时应在其前补出省略的主语“皇上”。(11)句中,“不使居府中”省略了介词宾语“之”。(12)句中,“甚矣吾贫”为主谓倒装句式,即“吾贫甚矣”。(13)句中,“不吾知”为宾语前置,即“不知吾”。(14)句中,“惧以罪”“止以力”为介宾短语后置,即“以罪惧”“以力止”。(15)句中,“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为定语后置,“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16)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2010年高考全国卷I第11②题)

(17)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申甫进入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2010年高考山东卷第13①题)

(18)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后母慢慢穿上它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2010年高考天津卷第12①题)

(19)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5①题)

(20)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卫青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问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2011年高考全国卷第11③题)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第7篇

一、九年回顾:看上去很美――期望美丽而缺憾不断的跌宕历程

按照命题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文化特质和与时代的关联性,我们把江苏省九年的作文题粗线条梳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04-2005年),底蕴深厚:一个晦涩而定位失当的共识

江苏是人们公认的文化大省与教育大省。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仅江苏一地便有44科状元,居全国之首,可见江苏人文鼎盛与教育发达;如今江苏省经济与教育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基于这样的历史积淀与现实环境,期许文化底蕴深厚,期许命题积淀厚重,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一开始便有了一个较高的自我定位,而且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识。

开篇之作,2004年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此题源于《论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2005年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则取自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

两年的命题,出发点都定位于文化教育大省,文题都取自历史典籍,呈现底蕴深厚的特征,结果却是形成期许很高而落脚失重,期望美丽而操作无措的尴尬局面。更始料不及的是,后遗症影响深远。此后若干年考生以为只要写古人就是文化作文,以至于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后来说:“一到6月7日,古代名人就忙得不得了:屈原不停地跳下汩罗江,变成了跳水运动员;项羽不停地自杀,剑放在脖子上拿不下来;韩信干脆赖在别人胯下不起来。”

同时期全国各地的作文命题时有亮点,跟江苏卷形成了鲜明的比照。2004年,有着眼于现代生活与现实处境的,如上海卷“忙”;有关注生活与立身处世的,如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北京卷“包容”。2005年,山东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上海卷以“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为话题,北京卷的“安”,广东卷的“纪念”等。

(二)第二阶段(2006-2009年),拥抱生活:一个简单而定位清醒的常识

经历了最初文题注重文化味的探索之后,命题者基于社会舆论的分析和阅卷的基本状况,找到了命题的基本立足点,那就是现实性要强、生活味要浓,不仅要学生容易理解还要学生有话说。于是社会舆论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命题面向大众、走向学生、正视现实的道路。

2006年,作文命题依然坚持话题作文,但却有打破江苏省连续三年为话题作文的固定命题模式的倾向(当年全国多个地方不约而同开始了命题作文),作文题“人与路”让人眼前一亮。

2007到2009年江苏省进入了命题作文时代。直到今天,这一方式依然是主角。话题作文相对宽泛,给考生的束缚与限制少,容易展示考生才情,但套作宿构问题突出,考生用考前精心准备的套作去获取高分,严重影响了评分的信度。而命题作文考查了考生对题目理解的准确程度,考查学生对写作对象本身的认识、理解的深刻程度,把握得愈准确,理解得愈深刻,作文才愈可能得到高分,这样使作文评分能体现出较好的区分度。

2006年“人与路”侧重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路”之间的辩证关系,2007年“怀想天空”侧重探究人的精神宇宙,2008年“好奇心”侧重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2009年“品味时尚”则侧重人与时代潮流的相互影响,这些题目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要求,同时命题关注时代,拥抱现实,坚定不移地走时代性生活化道路,把学生的写作视野引向关注身边的事,引向关注身边的物,较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引导功能。

这几年的命题进入了佳境,年年有可圈可点之处。命题实现了从虚实结合、空灵飘逸、追求积淀深厚和文采浮华,到平实简明、质朴精练、追求严谨朴实和生活气息浓郁的转变,体现了命题者对朴实文风的追求。命题立意没有限制,呈现开放性;文体没有倾向,呈现多元化;题材没有导向,呈现多样性。

(三)第三阶段(2010-2012年),回到昨天:一个明确而定位失误的认识

作文立意无所谓高低,只要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抒发的是源于生活的喜怒哀乐,就应该得到宽容的首肯与热隋的鼓励。

但是,从2010年开始的命题则失去了与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的发展步伐共振的基础,令人失望。2010年的题目是“绿色生活”。这是一个有着高尚和美好愿望的命题。国际国内在此前的一两年间有三个重要会议与此有关――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世博会和奥运会。命题虽切合时代,但与现实没有拉开足够的距离,带有浓重的时政化倾向;更重要的是,“绿色生活”圈定正面立意倾向,没有一种足够的开放性与多元化,与“立意自定”的要求可谓背道而驰。

作文命题的限制与开放始终是一对矛盾,不开放,难以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创作,考生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不限制,则宿构、套作、抄袭泛滥成灾,有失选拔的公正公平。协调两者关系,把握一个合适的度,提高高考作文的安全性始终是命题者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2011年这种态势则更变本加厉,“拒绝平庸”等同于十多年前全国高考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强迫近五十万考生集体说谎。此命题与《标准》中提出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存在较大落差,也与先贤倡导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背道而驰,值得深思。

2012年的命题则在男一个层面走向了歧途,题材选择多为亲情,主题呈现多为离别,情感表达多为爱中有忧、忱中有爱,语言叙述多为阴柔清婉。一句话,就是风格相对柔婉,这大概也是香港岭南大学许子东教授所批评的“文艺腔”吧。

江苏省2010-2012年连续三年的命题,谈不上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基本是倒退,是许多人批评过的2008年全国多省市命题时政化、政治化思想的卷土重来。横向看,全国各省市命题或多或少都有这个倾向,如北京市2010年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大地”,虽是好题却失之于亦步亦趋,基本复制了当年的谈话。我们相信这种时政深度影响作文命题的行为,不会是最后一次。

二、思考展望:吃起来很甜――期望理性而科学合理的未来命题

笔者以为高考命题应该考虑四个层面:

1.是否符合课程标准

《标准》中提出:“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而江苏省2010―2012年三年的命题或限制了思想立意,或圈定了体裁风格,或者暗示了题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命题思想有脱离时代、僵化守旧之嫌。

《标准》还说:“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江苏2006至2009年的命题,或者提供思考范围,或者提供思路方向,但基本不限制立意,更不限制风格、题材,基本属于符合课程标准的好命题。

2.怎样契合时代脉搏

比如,2005年上海市高考题,要求对一组“社会广角镜”进行思考,谈谈它们对自己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此题时代特色鲜明,涉及当下文化生活与学生精神成长的关系,提供的材料开放程度较高,同时又有规定性。学生选择、舍弃较为自主,选材空间广阔,容易激发起写作欲望。相对而言,江苏省2010年“绿色生活”的提示语开放性则远远不够,有暗示题材的意味,更有立意限制的倾向,所以此题出发点很好,但与时代贴得太紧,有时政化意味。

3.能否有利甄别选拔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但我们不是选拔文学人才,如果命题始终倾向于文艺性、文学性,势必压制了其他人才的脱颖而出。法国的高考,根据文科、经济科、理科的学科特点分别命题,而且各科的命题是多道而非一道。这就是为学生而想,为最大可能选拔人才而想。

4.是否引领教学改革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第8篇

一、含义类

就现有命题而言,主要考要词语或关键句子的理解,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从命题趋势来看,已经由客观选择与主观表达的两者并存逐渐转向主观表达的一统天下。答题思路上,主要有三点:一是要放入语境。无论是重点词语,还是关键句子,都要放到具体的语境之中。二是要划出要点。要根据上下文,紧扣重点词语或关键句子,划出相关的有效信息。三是要筛选领悟。如果是客观选择题,就要通过筛选来作出正确选择;如果是主观表达题,就要通过领悟来做出正确答案。例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9题:“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粗看全文,立马就可知道:所要理解的关键句子,就是文本的最后一节。细读关键句子,可以划出三个要点:“连生命都不怜惜”、“最可怕”和“活在书中的好”。仔细体会,深入进行领悟:“连生命都不怜惜”是说要珍惜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最可怕”是说要反对崇尚武力,滥用暴力;“活在书中的好”是说李逵破坏性太大,有警醒作用。根据以上领悟,稍加进行整理,便可形成正确的答案。

规范答题,要做到三点:其一是要点题。要紧扣题目,在开头标出“理解”。可直接用“理解”二字,也可用“某词语或句子理解如下”。其二是要分条。要分条进行阐述,体现出答题的层次性;要用①②③标示出来,表现出答案的条理性。其三是要升华。或略作总结,让答题有所提升;或阐述作用,让解答更加完善。当然,答题还必须简明扼要,语言精练;大体相当,讲究匀称。仍以上面列举的例子为例,请先来看看提供的答案:① 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② 反对滥用暴力。③ 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就规范而言,宜在开头加上“理解”二字或“句子理解如下”,在结尾加上“总之,能告诫和警示人们”。根据简练的要求,第①点可改为“要珍惜自己生命,珍惜他人生命”。依据匀称的要求,第②点可改为“反对崇尚武力,滥用暴力”。按照简练与匀称的要求,第③点可改为“李逵破坏性太大,有警醒作用。

二、思路类

所谓思路题,就是理清文本脉络,把握文章结构。思路是结构的先导,结构是思路的反映;二者是融为一体的,只是有先有后而已。当然,论述类文本的思路,总体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说是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从答题思路来说,不外乎三点:第一是紧扣段落入手。虽说段落属于结构,但段落是思路的反映。把握了段落,也就把握了思路。第二是划分段落层次。弄清段落关系,把握结构脉络。也就是说,将段落归纳成几个层次,分解成几个部分。第三是概括段落大意。可以按节进行归纳,也可逐段进行概括;将每层层意归纳出来,将每段段意概括出来。如此,前后连接起来,论述思路也就形成了。例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5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粗粗一看,全文一共是9节。细细阅读,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二两节,第二部分为三四两节,第三部分为五至八节,第四部分为第九节。仔细品味,第一部分是由一贯做法引出爱“捧”的习惯;第二部分是分析人们爱“捧”的动机。第三部分是用例证揭示爱“捧”的后果;第四部分是提出“挖”的做法,呼应开头。在此基础上,将四部分内容稍加整合,就可形成准确的答案。

就答题规范而言,必须注意表述顺序,体现出文本的思路;使用承接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表述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首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总之,要体现思路的承接性,表现脉络的过程性。如上例,提供的答案为: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采取“捧”的做法;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最后,提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且不说内容如何,单就规范来说,不是表达得最好。因为“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虽说也有承接性,但它是议论的承接性,不是思路的承接性。如果换成“先”、“后”、“再”、“最后”,其承接性会更好。另外,还有一种版本的答案:本文先从中国人一贯的做法引出下文,提出人们有爱“捧”的习惯,并指出“捧”的实质和后果,举三例给予佐证,而后提出“挖”的观点和具体做法,最后再回到批判现实中来,收束全文。显然,答题用了“先”、“并”、“而后”、“最后”等承接词。应该说,是很不错的,只是“并”是“并且”之意,承接性还不够强;如果换成“接着”,那承接性就强多了,更能体现出思路的特点。

三、原因类

一般说来,有结论就必有理由,有结果就必有原因。所以,回答原因题,最佳办法是由结论推出理由,由结果找出原因。具体地说,其一是寻找。在上下文中,要寻找出相关的重点句或关键句;并用笔划上横线,做好相应的记号。其二是浓缩。要去除重点句或关键句的附加成分,圈出它们的核心词语。其三是整合。要将圈出的核心词语连接起来,组成表原因的句子。其四是验证。要用“因为”来连接整合起来的句子,看看能否推出有关结论或结果。例如,2011年高考福建卷语文题第12题: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题目,寻找相关重点句或关键句。不难发现,最后一节有两个假设性的句子:“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据此,圈点出两句的核心词语:“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功利、近视的价值观”、“普遍陷入名缰利索”、“价值平等和人格尊严”、“社会异化”。最后,将核心词语整合一下,形成答案要点:①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就只能产生功利和近视的价值观。②社会普遍陷入名缰利索,就不会维护生命价值平等和人格尊严。③社会就会被异化。

规范答题,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扣题回答。因为题目是要回答原因,开头或每点开头可直接用“因为”。二是要分点列举。要用①②③标出,也要注意先后顺序;4分题至少要列出两点,6分题至少要列出三点。三是要回应题目。在结尾点一下题目,使之更为完整。比如,“所以,某某某是题目中的结论”,或者是“以上就是某某某的原因”。如上例,其提供的答案为:①如果认为价值就是利益,只能产生功利的,追求诸如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东西的价值观;②社会因为普遍追求名利,不尊重和维护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③社会就会被“异化”。应该说,答案是紧扣原因回答的,是答在点子上的;但如果严格要求,答案还不够规范:开头没有使用“因为”,中间也不够精炼,结尾也没有回应题目。如果要规范答题,那应该做如下修改:①因为认为价值就是利益,只能产生功利和近视的价值观。②因为社会普遍追求名利,就不会维护价值平等和人格尊严;③因为①②,社会就会被“异化”。所以,作者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的理解。

四、论证类

通常考查两类题目。一是考查观点与论据的关系,也就是论据证明了什么。二是考查论据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证据之间有什么关系。考查观点与论据的关系,先要分析论据,看看论据到底证明了什么,推出了什么结论,根据分析论据的结果,确定观点与论据的关系。考查论据之间的关系,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论据之间的关系。例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6题: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其实就是解答例子证明了什么观点。仔细体会,三例都揭示了“捧”的后果:第一例证明了“捧”使人起贪心,危害个人;第二例证明了“捧”使好人变坏人,善人变恶人,危害一方;第三例证明了“捧”使祸害更大,如河水决堤,危害一片。如此之后,再将三者进行比较,三例之间的递进关系就豁然开朗:由“危害个人”到“危害一方”,再到“危害一片”,危害范围由小到大,危害程度逐渐递增。

规范答题,要做到三点:首先要总说观点。根据试题问法,开头先总说一下观点。其次要具体阐述。要列点进行阐述,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要收束答案。对阐述进行小结,作出提升。如上例,先看参考答案:前者,“捧”使人起贪心,危害个人;中者,“捧”使好人变坏人,善人变恶人,危害一方;后者,“捧”使祸害更大,如河水决堤,危害一片。三例证之间存在着由范围小到范围大、由个体危害到全民,危害程度递增的递进关系。显然,不论是第一问,还是第二问,都没有总说观点,也没有收束答案,只有中间的具体阐述。如果规范答题,就应该这样回答:①三例揭示了“捧”的不同后果:前者,“捧”使人起贪心,危害个人;中者,“捧”使好人变坏人,善人变恶人,危害一方;后者,“捧”使祸害更大,如河水决堤,危害一片。②例证之间存在着递增的递进关系:由“危害个人”到“危害一方”再到“危害一片”;危害范围由小到大,危害程度由轻到重。总之,危害范围越来越大,危害后果越来越严重。

五、观点类

众所周知,作者表明观点态度,大体有三种情形:一是直截了当,通过语段的中心句来表达;二是有所显露,蕴含在对事物特征的理解中;三是比较含蓄,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对于前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直接提取就可以了。对于中者,要寻找点点滴滴,通过辨别比较,得出正确的判断。对于后者,要透过表面,深入体悟,作出准确的概括。譬如说,201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题第17题: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就题意而言,是说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的观点包含哪些内容。细读结尾第一句,后半句是中心句,可以直接提取出第①点:“挖”是“自求多福”之道。根据第二句,找出点滴的显露:劳力之量差不多,但惰性之人却以为“捧”省力。言下之意,“挖”是不省力的。稍加辨别比较,得出第②点:“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却大不相同。细读第二句,深入去体悟:“捧”是因为有惰性,故而要强调“挖”。根据体悟,概括出第③点: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

要想答题规范,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其一是要分小点。如果题目问“哪些”,那至少是两点,肯定要分小点来回答。如果题目没问“哪些”,那总说观点之后,也要分解成几个小点。其二是要分类别。回答题目时,既要防止观点重影,又要防止观点交叉。如果能按类别回答,那就能避免观点的重影与交叉。其三是要分层次。要么采用并列式,要么采用层进式;要让回答思路清楚,让答题层次清晰。不妨以上例为例,请看另一版本的答案:对待贪图者,不要迎合投好,连最低的要求都不要满足他;对待廉洁者,不要讨好恭维,或腐化他,要一道廉洁自律;对待高高在上的人,要勤于监督,指出过失。应该说,是分小点的,只是没有加上①②③;也是分类别的,分为贪图者、廉洁者和高高在上者三类;更是分层的,由“不迎合满足”到“不讨好腐化”,再到“监督与谏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显然,此答案是着眼于全文的,跳出了结尾一节。就观点题而言,此种答案更好。因为分观点不局限于末节,常常散现于全文;再者,题目问的是结尾提出的“挖”,而不是就结尾而言的“挖”。

六、探究类

就探究对象而言,可能有多个;但回答题目时,只能抓住其中一个,深入进行阐述,并且选择了某一对象,就得围绕某一对象来阐述。从探究观点来说,也可能有多个,有时观点还正好对立;但解答题目时,只能抓住一点,不能面面俱到,并且选择了某点,就必须紧扣某点来阐述。由态度来说,可以持肯定态度,也可持否定态度;但无论是持肯定态度,还是持否定态度,都要自圆其说。如此,才可能深入下去,深刻起来。举例来说,2011年辽宁卷高考语文题第12题中的第4小题:“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对于这道题,要么作肯定回答,要么作否定解答;当然也可肯定其有部分合理的,否定部分不合理的。如果选择正面的,持肯定态度,那就可作出如下解答:有道理。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一定要及时改正。所以,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说到答题规范,很有些跟段落论证类似。概括地说,是观点+例子+升华。首先,要提出主张。也就是要摆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表明自己的态度。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是可以的。其次,要选例证明。要围绕自己的观点或态度,到原文中去寻找论据;然后分条列举,进行证明;最后,要总结提升。小结一下,收束论证;升华一下,升格观点。为了说明的简便,再以上例为例。如果选择反面的,持否定态度,可作如下回答:没有道理。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所以,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很显然,“没有道理”是表明自己持否定态度;①②③是选自原文中的三个例子,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之后的内容是小结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