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玛丽米克尔

玛丽米克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玛丽米克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玛丽米克尔范文第1篇

以下为报告的中国部分

宏观经济走势强劲

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仍然强劲,在经历了2016年的短暂低迷后,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走高,达到了近四年来的最高点,国内消费对GDP的贡献比率也在大幅提升。

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加速增长

在宏观经济整体向好的情况下,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增长,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7.53亿,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移动数据流量消费同比上升162%。

在线娱乐发展,短视频和多人组队游戏热门

2018年的一大新趋势是在线娱乐的火热发展,短视频内容和feed流产品占据市场,抖音和快手成为这方面的领跑者,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亿。

另一方面,手游市场进一步爆发,2018年最热门的两款多人组队竞技游戏《王者荣耀》和《绝地求生》表现突出,中国区游戏软件收入领先全球。

线上零售赋能线下零售创新

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在全球电子商务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渗透率瞩目,增速最快,以阿里巴巴盒马鲜生和高瓴投资的百丽集团为代表的线上线下整合,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行业的新模式正在重构零售市场的体验。

移动支付、广告和共享出行增长迅猛

玛丽米克尔范文第2篇

据小米CDR招股书披露,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收入344.12亿元,经调整经营净利润为16.99亿元。一季度是智能手机行业淡季,业内人士却非常看好小米在未来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2.9%的情况下,小米手机逆势上涨,出货量达2,800万台,小米模式已在多个国际市场被成功验证。

有着“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2018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列出了全球20大互联网公司,小米以750亿美金估值排名全球第14名。

作为互联网超级独角兽,小米以其高速增长给资本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7年小米收入为1,146.25亿元,同比增长67.5%,在收入超过1,000亿元且盈利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中,就收入增速而言,小米已经排名全球第一。

招股书披露,截至2018年3月,MIUI月活跃用户超1.9亿,用户每天使用小米手机的平均时间约4.5小时。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为32.31亿元,毛利21.19亿元,毛利率达到了65.58%,毛利占比达到40%,已经超过了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已成为重要获利来源。

招股书还显示,小米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级IoT物联网平台,连接了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2018年第一季度,以及连接设备数量统计,小米在全球消费物联网市场中占比1.9%,领先第二名亚马逊的1.2%。

小米将手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它行业,投资或孵化了超过90家专注于发展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费产品的公司,构建起了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消费品三层产品矩阵。这些公司切中IoT和消费升级的风口,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生活品质,还用互联网的思维促进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了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显著提高了全行业创业、创新的成功率。

麻省理工学院新媒体行动实验室主任王瑾教授认为,小米是无边际的“协同生态圈”的最佳实践者。“与亚马逊相似,小米建立的是多个伙伴共同形成的开放的生态圈,搭建了一个枢纽型(hub)的生态系统。”他认为,小米的生态系统是无边界的,未来小米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我期待小米的未来将越来越好,因为它的潜力无穷。”

据小米CDR招股书介绍,小米采取了独特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高效的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将产品交付到用户手中,并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如今小米商业模式已经全球开花结果。据IDC和Canalys调研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销量大涨87.8%,稳居全球第四;在印度市场以30.3%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在海外14个国家进入了市场前五,在欧洲市场增长率超过了999%,这意味着“小米模式”在全球多个国家市场被成功验证了。

对于小米这种创新型公司应该如何估值,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钟伟认为,对于小米和亚马逊这样非传统的创新型企业,不应采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估值。

玛丽米克尔范文第3篇

麦晋衍加入这家公司并非草率决定,他通过摩根士丹利互联网明星分析师玛丽・米克尔的介绍开始了解这家公司。在加入之前,他甚至也亲身“体验”了一把,把自己的资金放入这家网站,成为了个人放贷者。

这家以经营线上P2P贷款撮合业务闻名的网站,创立五年以来发展迅速。根据最新数据,它的总撮合交易额突破了5.8亿美元,已经占据了美国在线P2P行业的第一位。而且这个数字以每月超过4000万美元的速度在增加。

从创立开始的三轮融资,Lending club累计吸引了来自红杉资本等美国最著名风投机构的5270万美元投资。高速发展、清晰的商业盈利模式是它大受追捧的原因,每一笔交易都为它带来总交易额4%左右通的收入。不过,随着用户规模的逐渐扩大,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在加大。

创新营销方式、创设更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可能是Lending club最需要完成的两大任务。前者正是Lending club崛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它是第一家广泛应用Face book应用程序等方式,把“给陌生人借钱”变成“给Facebook好友借钱”,使得用户很快适应了这种新型的投资方式。

不过,在如何创设更具吸引力的金融产品上,Lending club可能还缺少成熟经验。其创始人罗纳德・拉普朗什(Renaud Laplanche)先后做过律师助理和软件公司总裁,但从未踏入金融界。至少现阶段,它更像一个网站而不是金融机构。这或许是他力邀麦晋衍加入的重要原因。

“麦在金融界具有非凡的经历和影响力。他对证券市场非常熟悉,在经纪顾问和财富顾问界也广有人脉,他将帮助我们创设并销售面向投资者的产品。”罗纳德如此表示。

此前,Lending club在P2P 交易方式上即有着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策略,显示其更注重对交易流程的控制。它并不采用P2P网站通行的一对一竞标方式,而是在对不同用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之后,由网站规定相对应的固定利率和固定期限。这大大增加交易撮合成功的机会,也让贷款打包设计固定收益产品,对接外部财富管理市场的过程大大简化。

在此前的采访中,麦曾经表示,把贷款做成产品推向外部财富管理市场是诸如Lendingclub此类P2P网站扩大其用户基础的不二方式。尤其是在当前传统财富管理的领地,证券市场所能提供的收益率低至4%的情况下,更是P2P产品介入的大好时机。

罗纳德承认,此前Lending club因为总体规模过小,以及缺乏过往业绩记录,其产品无法进入诸如美邦银行等大型财富管理平台。不过他自己现在认为,在经过五年的发展后,“我们已经具备良好的能力”。但最终是否能被接纳,恐怕还需要依靠麦的“牵线搭桥”。

为了实现从服务内部客户到外部客户的跨越,罗纳德做的不仅于此。此前,Lending club开发了自己的风险识别系统lendingmatch。其核心理论之一是P2P贷款方式因为接待双方在同一个社交网络之中,一般有亲属或朋友关系因而能降低其违约概率。

但这种风险识别方式因为难以量化和验证而不为外部认可。因此,在最新的说明中,lendingmatch仅仅被描述为“一种基于客户的家庭不动产情况,贷款期限,过往记录的风险计算方式”,而抛弃了以往对借贷双方关系的衡量。

为了控制信用风险,罗宣称Lending club拒绝了90%以上的申请者,这使得迄今为止的不良贷款维持在2.7%的相当低水平。

罗正不遗余力地推进Lendingclub由一家科技网站向一家金融公司的转型。它是第一个完成在SEC的注册,拥有投资咨询资格的P2P网站。此后其竞争对手Prosper因为SEC将其产品归为销售金融产品而被迫关闭,不得不由纽约迁至金融监管更为宽松的加州,亦显示了罗的先见之明。

去年以来,Lending club也通过其投资子公司发起了两家投资基金,总规模为一亿美元,显示其向资产管理界进军的期待。

尽管截至目前,这两只基金的规模并不大,其主要投资者也还仅仅是Lending club的原有投资者,不过罗在更加“金融化”上已经走出了不同寻常的一步,而麦晋衍的加入,也将继续这一进程。

对于Lending club来说,在规模上,它已经将最大的竞争对手,早一年起步的Prosper甩在了身后。但以4%左右的平均费率计算,其五年来的营业收入最高也仅仅不到3000万美元,这样的收入水平显然无法令花了大钱的投资者满意。

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2011年Lending club的单笔贷款平均额度介于5000至35000美元之间。要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提高单个用户贡献的交易额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对接财富管理市场,正可满足这样的目标。

玛丽米克尔范文第4篇

2月13日,美国打车软件Uber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首先在上海展开业务,从而贯彻了该公司“2014年拓展亚太市场”的方针。对于选择上海的原因,Uber亚太区业务拓展负责人山姆·盖尔曼(Sam Gellman)表示,“上海的出行痛苦指数较高,Uber调研数据也显示上海在世界大城市之中的商务租车需求较大。”换句话说,Uber认为上海是一片蓝海的高端市场,希望“为乘客提供一种高端和更私人的出行方案。”

对初来乍到的Uber来说,走高端路线绝对是明智的选择。据本刊记者了解,国内大众打车市场的价格竞争已杀红了眼——依托腾讯、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巨头,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自2013年底开始上演价格战,至今双方为抢市场给出租车司机的补贴总额已达19亿元。

而基于Uber的定位,Uber中国负责人王晓峰表示,“Uber不可能采取类似其它打车软件的大幅优惠补贴的方式做推广,Uber需要平衡供需,保证服务品质。”

不过,相较试营业时期,Uber的价格已变得更为亲民。去年8月,Uber的报价是起步价人民币40元,最低消费为50元;而现在起步价已降至20元,最低消费随之降至30元。

虽然如此,有分析认为Uber还需面临另一更重要的挑战——本土化。庆幸的是,Uber对此已有清醒的认识。王晓峰表示,“Uber在中国市场拓展需要不断摸索用户习惯和市场特征。”Uber因此在中国全部使用本土工作人员,并开通了支付宝支付功能。据悉,Uber正在亚太分支机构招聘近30位高级管理人才,其中大部分职位是总经理、运营和物流经理,以及社区经理。

这意味着,Uber将与同样面向商务市场的易到用车、快的打车等国内公司展开正面交锋。

Uber的创举

硅谷风投机构凯朋华盈(KPCB)合伙人、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2012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记述了有关打车方式的变革。“以前是通过排队等着打车,现在通过 Uber 等服务,只需用手机发一条打车请求,一辆车就会开到你面前。”

这在理论上意味着在打车极难的城市,消费者不必再忍受高峰期打不到车的痛苦。37岁的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就是将这一创意变为现实的人。据称,在美国Uber经营业务的城市,“40岁以下的智能手机用户中不会再有人跑出门去招手打车了。”

2009年,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和好友加瑞特·坎普(Garrett Camp)在美国旧金山创立Uber,截至目前,其业务已经覆盖全球70多个城市,北美36个位居首位,亚太16个,南美4个,欧洲和非洲共20个。

按照美国科技博客ValleyWag和TechCrunch披露,Uber每个月会有7.9万名新的签约用户,2013年净营收达2.13亿美元。另一家科技博客AllThingsD则报道,Uber现在每周实现营收超过2000万美元。

如团购所经历过的,打车软件巨大的市场潜力再一次启发了太平洋彼岸的中国。2012年3月,国内第一款手机打车软件——摇摇招车上线苹果App Store。此后,嘀嘀打车、易打车和快的打车等也涌现出来。

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5月7日,Android平台上11家主流应用商店的打车类软件客户端总体下载量已超过百万,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和团购一样,这个迅速膨胀的市场没有为任何一家带来盈利,而是一直处于“烧钱阶段”。到2013年第三季度,一些手机打车软件公司因资金流断裂开始出现倒闭现象。据统计,目前至少有40家已经死亡。

随着腾讯和阿里巴巴先后入驻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并于2013年底开始疯狂补贴政策,打车软件市场已成为这两家公司的表演秀。

小众市场

从目前来看,国内打车软件公司主要定位于个人市场,这就成为了Uber切入中国商务租车市场的首要原因。

酝酿亚洲业务一年多后,2013年2月,Uber率先登陆新加坡,随后在首尔、台北、香港、东京展开业务。同年8月,上海成为Uber在中国的第一个试验场。

根据当时官方信息,Uber仅在上海的前法租界和新天地区域提供服务,且车源比较有限。根据一位打车应用负责人在上海地区查找的车源信息,Uber在上海的车源可能在10辆以下。此外,支付方式也仅限美元。这种不符合中国消费习惯的方式让一些业内人士并不看好Uber的入华之路。

此外,在Uber进军中国之前,商务用车市场已涌现出易到用车、快的打车等公司。

2010年8月,易到用车正式启动,并于2011年和2013年完成两轮融资。在B轮融资中,易到用车获得携程的6000万美元投资,双方同时开始战略性合作。

Uber的另一竞争对手是快的打车。2013年12月,在快的打车宣布收购大黄蜂一个月后,双方合作推出商务用车服务。在会上,大黄蜂高层直言不讳地说,“公司的目标竞争对手是美国打车应用Uber”。

甚至在运营模式上,Uber与易到用车和快的打车也极为相似。Uber将与租车公司合作、由租车公司提供签约车辆和司机。在利润分成上,与易到用车一样不直接与司机分成,而是与租车公司进行利益分成。

面对几乎一样的运营方式,为了体现出自己在跟中国公司竞争中的差异化,Uber明确要求自己更加注重的是用户体验。

据Uber介绍,和国内出租车叫车需要司机应答不同,Uber会自动将任务分派给系统认为最合适的司机,避免司机间出现抢单情况,同时提高发车效率。服务结束之后,用户会收到一封写明了里程数和收费数目的邮件,并附上行驶线路图,由此得知司机是否绕远路。若对于司机有不满,可以直接给Uber打电话投诉。此外,Uber还推出了送舞狮、情人节送花等增值服务。

本土化瓶颈

全球打车软件鼻祖Hailo联合创始人之一罗恩·赞格休博(Ron Zeghibe)在讲述运营理念时指出,“要让Hailo模型运转的先决条件是免费赠送给司机的应用对出租车司机必须有用、易用,是一个工具。甚至在我们动手向乘客端推出乘客应用前,这个问题必须完美解决。”

但到目前为止,Uber的服务仍不够本土化。日前,本刊记者在上海专门体验了Uber服务,就感觉到了一些不方便之处。比如,在使用估算车费功能时,由于Uber地理位置信息由Foursquare提供,而后者在国内数据并不普及,导致搜索结果不尽理想。支付方面,尽管Uber表示已经支持支付宝,但注册时仍需输入十余位信用卡号码。

另据上海一家与Uber达成合作的车队负责人向《IT时代周刊》透露,目前全上海接入Uber的车辆仍不足200辆,且处于车多用户少的情况。因此,有很多Uber的司机同时在用易到用车等其他打车软件,如果白跑后者的单子会有公司给补贴。

在价格方面,鉴于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掀起的凶猛价格战,处于推广期的Uber也不得不采取补贴政策。但考虑到他的对手依托携程和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巨头,Uber不存在任何竞争优势。

玛丽米克尔范文第5篇

三星正式传闻已久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索尼推出具有防水功能的第二款智能手表Smart Watch 2;一直在前端的高通也难耐寂寞,以一款名为“Toq”的智能手表产品试水市场……

很多超炫的可穿戴设备更像好莱坞大片中联邦调查局特工或钢铁侠们所配备的装备:拥有通话、社交、语音指令等强大功能。科技企业蜂拥而至,若不在可穿戴设备上有点儿动作,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科技企业,各类资本也将大把大把的钱投向可穿戴设备领域。

或许,电影中的场景真的不遥远了!

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人类的双手将再次被解放。它们或是一件衣服、一双鞋、一条项链、一个耳钉。总之,它即将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如同穿衣服吃饭那样熟悉,融入或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被感知,却彻底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运动健康是主力军

国内一档热播的相亲类节目中,女嘉宾们佩戴的一款超萌的“猫耳朵”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女嘉宾最后决定是否要牵手男嘉宾时,心情复杂,紧张?兴奋?欣喜?失落?这一切都能通过她所佩戴的“猫耳朵”反映出来。因为这个神奇的“猫耳朵”能根据她的心情竖立、下垂或摆动。

“猫耳朵”重要的技术支持方——传感器企业美国神念科技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张彤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猫耳朵’采用了神念科技的TGAM脑电芯片。”张彤介绍,“TGAM脑电芯片可以读取人的脑电波,不同模式的脑电波代表人所处的情绪和状态也不同。所以,芯片会将代表人情绪状态的脑电信号转化成‘猫耳朵’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从而执行相应的指令完成不同的动作。”

“除了脑电、心电,我们还正在研发肌肉电、眼电及皮肤电,明年将相关产品。眨眼开关机、挥动胳臂进行菜单切换等看似难以置信的事情已经或即将发生。”张彤对传感器未来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充满了信心。

传感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已普及,目的便是让人类与机器的交流更自然和本源。未来,谁能断然否定智能设备不会与人类一样有情绪、有体温?可穿戴设备将是这种追求的更高阶段。

目前,可穿戴设备大致可以包括四大类:运动健康辅助产品,如JawboneUp;独立智能设备,如iWatch;互联网辅助产品,如GoogleGlass;体感设备,如MYO。运动健康类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最为火热。

易到用车CEO周航是可穿戴设备的发烧友。他认为最合理的位置是手腕。这也是目前可穿戴设备争夺最激烈的地方,最热门的产品也都是手腕配饰,Jawbone Up、Nike+ Fuelband、Fitbit、Flex、咕咚手环等也是Google Glass以外被讨论最多的产品,而这些产品都是运动健康类。

“可穿戴设备从运动健康类开始,在市场上最多的可穿戴设备也是运动健康类的。”周航表示,“这也表明,可穿戴是一种生活方式。”

周航透露,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海外,他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海外他总是能完成自己的锻炼计划,但回国后从来没有完成过。“后来我明白了,在欧美运动健身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周航强调。

人体数据时代来临

可穿戴设备就像“人体的物联网”,与互联网IP地址一样,人体也是一个IP终端。

人体承载着各类人体生理指标数据,包括脂肪含量、BMI值(用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心率、血糖、肺活量等成百上千种数值,最终生成了巨大的人体数据源。

通过传感技术,可以检测出人体的各项数据,可穿戴设备通过传感器读取,如果用户佩戴好几年,数据被记录并上传到云端,就可以形成个人的身体数据库,如果几万人佩戴,形成大数据,然后反馈回来,就会很有价值。人体数据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

现阶段可以利用的体征数据传感器包括:体温传感器;热通量传感器,用来监测热量消耗能力,可以用于血糖辅助计算和新陈代谢能力推算;体重计量传感器,用于计算BMI指数;脉搏波传感器,推算血压,脉率等数据;生物电传感器,可用于心电、脑电数据采集,也可用来推算脂肪含量等;光学传感器,推算血氧含量,血流速。

未来,通过传感器搜集来的数据使得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数据库,数万级别的数据库集合形成的大数据将反馈更多信息,产生的价值无法估量。大数据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大数据监测人的健康状况正在美国医疗行业渐渐升温。

人体数据作为大数据市场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体的不断积累,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对其进行分析挖掘会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最终将衍化出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有了足够的数据密度,就能让设备体现出价值。未来可穿戴设备企业的商业模式肯定不会指着硬件挣钱,如何让用户既愿意提供自己的数据,又愿意为数据买单付费才是持续利润的源泉。

与手机的微妙关系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最新一期《2013年互联网投资报告》写到:“预计未来几十年内,可穿戴设备及新的设备类型,如无人驾驶汽车等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并且引发一场个人数据的革命。

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内将迎来大爆发,今年全球用户将在这些设备上花费14亿美元,到2018年将增至190亿美元。

的确如此。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市场非常之大,甚至有人指出,像Google Glass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完全可以替代智能手机,而可穿戴设备这个产业也极有可能冲击智能手机的存在。

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很快就不再需要整天抱着5英寸的大屏手机和9英寸的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是否很快就能取代风头正盛的智能手机?

对此,张彤表示:“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手机还将会是数字生活的中心,它更多时候是以一块屏出现,最大的功能不在移动通信、上网和娱乐,而在于连接各种设备,它更像一个云计算的出口或者物联网的交叉口。”

玛丽米克尔范文第6篇

什么样的科技能穿在身上?

当我们上个世纪看电影《终结者》的时候,施瓦辛格能用眼镜获知周边一切信息,这被称做科幻;如今,谷歌眼镜,几乎拥有了智能手机的一切功能,这被叫做现实。从科幻到现实,时间的历程不到30年。

真正的可穿戴设备

随着谷歌眼镜的,苹果手表的流行,可穿戴设备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它被中国的创业者们称做下一片蓝海,也被“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预测为下个十年的大机会。各类可穿戴技术竞赛蓬勃开展,各大电商、游戏厂商、手机厂商也开始跃跃欲试。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可穿戴设备呢?我们的耳机算不算,把iPhone绑在胳膊上又算不算呢?

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黄连生看来,可穿戴设备,这个词本身就不严谨。如果仅仅是设备就可以,那耳机完全合格。当前可穿戴设备就是指的可穿戴计算机。这一提法在上世纪就已经有了。

可穿戴计算机的出身并不光彩。20世纪60年代,美国赌场里的赌客们将小型的摄像头、对讲机等机器挂在身上或放在口袋里,以此得到同伴的信息进而在赌局中获胜。这种机器就是可穿戴计算机的雏形。

经过科学家的多年研究,可穿戴计算机也没有确切的定义。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在使用可穿戴计算机辅助视力的加拿大科学家史蒂夫·曼恩,被誉为“可穿戴计算机之父”。在他看来,中国人千百年前就把算盘挂在胸前——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可穿戴计算机。

黄连生认为,可穿戴更多的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比便携更方便。“以前是台式电脑,后来是便携笔记本,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就是要比它们更加便携。比手机更加便携的话,就应该是计算机能附着在人的身体上。”眼镜、手表、衣服、鞋是可穿戴设备当前的主要方向。至于利用脑电波或者嵌入皮肤,就都超越了可穿戴的范畴。

我们需要怎样的可穿戴计算机

虽然可穿戴计算机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定义,但是史蒂夫·曼恩所描述的三种模式和六个属性,基本是业内对可穿戴计算机的判断标准。曼恩认为,可穿戴计算机应该是持续的,它总是处于工作、待机或可存储状态;可穿戴计算机应该主动提供服务,增强人的感知能力;同时它应该能够过滤掉无用的信息。

美国著名科技网站CNET就撰文指出,在每个科技产品都打上可穿戴标签的今天,一款舒适、有用、简单、有型的产品才有足够的竞争力。

要知道,可穿戴设备是戴在自己的身上,无论是鼻梁上、手腕上,舒适的触感是第一位的。没有人会买一个产品让自己难受的。另外,要有用,如果眼镜或手表干的事情,手机都能干,那还要它们有什么用?掏手机并不是很复杂的动作。所以,可穿戴计算机一定要比手机某一点上强大、快捷。比如智能眼镜上看到一家餐馆,立刻就能显示名字、价位,而手机就需要相对繁琐的查询。加分选项是,这个产品要够酷。如果戴在自己身上能起美化作用,消费者一定会选择它,哪怕只当一个配饰。

眼镜是高端载体

眼镜、手表、衣服是可穿戴技术研究人员一直关注的三个领域。

衣服,每天都要穿。把电脑缝纫进衣服,这是上世纪末很流行的一个研究方向,但衣服总是要换的。鞋子,在脚上,离人体的五官有点远。背包或帽子,又没有那么必需。

人的五种感官中视觉对信息的接收最为直观,所谓“眼见为实”。用看的方式无缝连接虚拟和现实,也最为直接、自然。谷歌眼镜作为一款成熟产品的率先登场,也印证了这一道理。

史蒂夫·曼恩在70年代研制的可穿戴计算机同样是眼镜。该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为Apple-II 6502型计算机,曼恩将其安装在钢结构的背包中,用它来控制闪光灯、照相机和其他照相设备。显示器为1.5英寸CRT,安装在头盔上,输入设备是镶嵌在手持式闪光灯上的7个微开关,整个系统由铅酸电池供电。这一体型庞大的计算机就是谷歌眼镜的前辈。

谷歌眼镜拥有一个照相机和具有录制音频和视频功能的麦克风,同时其右边还有一个触摸屏导航,为了让用户了解他们的环境,它还包含了陀螺仪、加速度计以及一些其他的传感器。

目前的谷歌眼镜还需要通过蓝牙与手机配合着使用,但它迟早会变成一部独立的“手机”。因为,传言中苹果公司的iGlass就要这么做。苹果在眼镜方面的动作,被其“头戴显示方案”的专利而曝光。该技术允许通过可视显示技术将图像投射到用户的眼睛周围,其工作原理非常类似于谷歌眼镜。

所谓的iGlass能让佩戴者得到这样的体验:镜片上能够陈列出应用程序、视频、图像以及佩戴者周围各种物品的实时信息。但与谷歌眼镜把投影仪安装在佩带者眼镜正前方的做法不同,iGlass的投影仪是在镜片的侧面。从描述的感觉来看,就是把 iPad或者iPhone放在了眼睛侧面。

与此同时,微软并不甘寂寞,一项名为“穿戴式肌电感应设备”的新专利十分科幻。它让人们可以用肌肉来控制智能手机、笔记本或者其他设备。设备通过传感器来感应用户肌肉神经产生的电讯号,再通过无线网络与设备的计算机联接。这种感受肌肉神经的操控技术,为微软制造眼镜产品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方式。

手表是简易平台

与眼镜相比,手表的做法就简单很多了。把iPhone做得足够小,能够拴在手腕上,也就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可穿戴设备。

今年3月,不断有国外报道称,苹果、三星、谷歌等科技巨头都将在2013年晚些时候智能手表。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师艾维·格林加特认为,2013年可能会成为智能手表元年,因为“零部件的体积已经足够小,价格也已经足够便宜”,而且很多消费者已经拥有智能手机,完全可以推动这种穿戴式设备的发展。

早在2012年,索尼公司就率先推出了SmartWatch智能手表。这是一款需要与索尼手机配套使用的可穿戴设备。只要在30英尺的范围内,它可以从智能手机接收信息、电子邮件和来电显示。手表虽然没有声音,但是接受到的任何信息都会震动提醒。所以,只要戴着SmartWatch绝不会漏接一个电话。

相比起索尼的SmartWatch,美国的Allerta公司的全新智能手表Pebble就显得“宽容”得多。它可以通过蓝牙与用户的iPhone或者安卓手机连通,只要有电话、短信进来,手表就会及时震动提醒,还能在上面查看邮件、天气和日程。尽管如此,它依旧是作为手机的配件而存在,只是让人们省去了在一些情况下掏出手机的动作而已。

即使是传言中的苹果手表、谷歌手表,依旧没有离开智能手机,仍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终端。倒是传言将在9月的三星手表Galaxy Gear,很有可能“是一款可穿戴数字电子设备,由手表、腕带或能够提供互联网接入,发送或接收电话、电邮以及信息的手镯组成。”

虽然一直硬件乏力,但微软也投入到了智能手表的开发中。7月16日,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报道,微软或正在测试一款智能手表设备,测试工作由Surface团队主要负责。报道称,微软的这一智能腕表原型设备采用氮氧化铝材质——一种价格不菲的“半透明铝材质”,据称这一材料的硬度达到了玻璃的3倍。尽管如此,但Surface团队的参与,让人不得不猜测,微软手表不过是平板电脑Surface的周边。

大厂商的不给力,加之成熟产品尚未出现,使很多中小创业公司蠢蠢欲动。

正在发酵的可穿戴市场

8月6日,著名网游开发商蓝港在线的CEO王峰在其微博上了一款现代感十足的产品。这款产品叫做T-Watch,是由王峰以及安卓1.0核心开发者朱利安联合投资的,将于今年10月发售。

制造这部手表的公司叫做土曼百达,是一家从2011年开始生产各类手机配件的小厂商。它的CEO汪伟是一个硬件极客,在他看来T-Watch的就是他们小公司的“逆袭”。

汪伟认为,虽然正在探索的穿戴设备这么多,但最有机会的是手表。为什么不是眼镜?它虽然看起来很酷,但是对人的使用习惯改变太大。一款美观、待机时间长、功能得当的智能手表应该是可穿戴设备中的“领军人物”。可穿戴设备空间很小,功能上的取舍显得尤为重要。手表就是要适应用户不方便使用手机的情境,而不是大而全。

T-Watch并不是中国的第一部智能手表。8月8日,一款名为inWatch的产品已经上市。它是由一个名叫“映趣科技”的创业团队带来的产品。这是一款可以联接GSM网络,能打电话、发短信,同时拥有定制安卓系统的智能终端。

与此同时,国内外凡是沾边的大小厂商都已经宣称开始、正在进入可穿戴领域。究竟是什么给可穿戴领域打了一针兴奋剂呢?

据黄连生介绍,信息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飞速发展,根据摩尔定律所述,计算机的容量每隔18至24个月就会翻一番,进而实现计算能力在短期内的指数增长。可穿戴计算机是一种新概念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它是伴随着计算机不断向超微型化发展应运而生的。

“上个世界末,可穿戴设备已经拥有了技术环节的现实性,但发展规模还不够,技术到市场的可行性还没有。这几年来随着微电子的迅速发展,成本越来越低,在这两年逐步达到了市场阶段的可行性。”

玛丽米克尔范文第7篇

能浏览网页的眼镜,可收发信息的手表,有GPS定位功能的鞋,这些曾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设备,随着科技发展正来到我们身边。今年2月底,谷歌公司公布了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12年最佳发明的智能眼镜的最新研发进展。近期,苹果公司的智能手表产品传闻也被密集曝光,已经有华尔街分析师宣称这将是下一个iPhone,或将为苹果公司带来60亿美元的收入。此外,三星、盛大、Vuzix等巨头也在纷纷传出正涉足这一领域——可穿戴设备。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对可穿戴设备也是赞美之词溢于言表,称其为互联网发展“第三个周期”的“明星”。无论怎样,可穿戴设备的确让那些疲于应对传统智能手机吸引力下滑的科技业巨头有了新的期待。一些与之相关的细分领域,也正在跃跃欲试,从操作系统到可穿戴设备应用材料,甚至是电池,厂商们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然而,如若冷眼旁观,可穿戴设备最吸引人的并非设备本身。众多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设备只是数据采集的入口,结合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才是王道。

市场庞大

无论智能眼镜Google Glass,亦或是苹果和三星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究其实质都属于由物联网引发的智能消费终端革命。国际上公认的可穿戴式计算机发明人之一,加拿大的Steve Mann教授认为可穿戴计算机是这样一类计算机系统:“属于用户的个人空间,由穿戴者控制,同时具有操作和互动的持续性”。百度百科将其描述为,探索和创造能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进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设备,并通过“内在连通性”实现快速的数据获取、通过超快的分享内容能力高效地保持社交联系,摆脱传统的手持设备获得无缝的网络访问体验。

2012年,调研公司Forrester在一份报告中称,可穿戴计算技术将引发“新的平台大战”。另一家调研公司Juniper Research预计,2013年,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亿美元,2014年将达到15亿美元。据IMS公司的研究报告称,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

在美国,已有众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云笔记应用公司Evernote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正着手研发无线手表、心率监测仪以及谷歌智能眼镜等应用。Evernote的CEO菲尔·利宾认为,可穿戴设备将会复制智能手机的成功。

在中国,可穿戴设备早已悄悄到来。2011年12月5日,浙江嘉兴统捷科技研发了一款手表式健康检测远程跟踪监护器。这款专门针对中老年人手表式监控器,名为“腕宝”,可称其为智能手表的雏形,是中国第一款传感物联网的应用产品。近来,该公司又相继推出jWotch腕宝系列产品,并通过网销及直销的模式开拓国内市场。但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目前腕宝系列产品因自身产品因素,销售状况并不乐观。“起步早却不够精细,监测数据存在误差;腕带设计偏欧美化,没有考虑中国人的身体特征;产品后期服务乏力”一位腕宝产品的使用者介绍到。

作为一位学软件、搞技术出身公司老总,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咕咚网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司建铭冷静地判断道:“相较于美国市场对可穿戴设备的高市场预期,此类新兴产品在中国市场前景也很大,但怎样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创造更大的价值值得思考。”一位国内从事可穿戴设备产品销售人士也表示,如何与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结合,实现产品“互融”才是可穿戴设备蓬勃发展的捷径与出路。

健康“切入点”

2013年5月,美国可穿戴技术及音频设备开发商Jawbone耗资上亿美元,对另一家可穿戴保健电子产品厂商Body Media进行了收购。市场普遍认为,这笔天价收购或许暗示保健产品正成为可穿戴设备最早的切入点。而且,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手腕已经成为厂商们最先关注的位置。

咕咚网总裁申波说:“手腕是最合适的部位,用户使用时会更便捷。”咕咚网做可穿戴设备时,早期的产品类似一个MP3,用夹子夹在身上,内测时大家都觉得不方便,经常忘记带。经过团队研究认为,戴在手上的如手环,用户不仅不容易忘佩戴,而且丝毫不会打扰到生活,咕咚手环才最终成型。“加入科技元素的手环,本身还是时尚的运动装饰品,年轻人乐于接受。”司建铭说。

康诺云联合创始人郭辉也认同说,部分用户有手表、饰品等的佩戴习惯,在这里增加一个设备,容易被用户接受。此外,手腕上有丰富的动静脉血管,血压、血糖、血氧、心率、体温等人体重要的值都能被监测到。

在盛大果壳CEO顾晓斌看来,“这是一个公众的兴趣点,从此下手风险相对小。”他说,手腕上的可穿戴设备,能实时监测个人的健康状况,包括果壳刚开始预售的Geark手表,也加入了利用手表进行睡眠、心跳、体温、血压监测等的功能。

而在美国,有一款名为Fitbit One的计步器,它不仅刮起了一股运动健康热潮,而且还获得了一笔3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12年,Pebble智能手表也通过众酬平台获得了高达千万美元的融资。2013年5月,名为Jawbone UP的手环在中国开售后,也受到空前的追捧,一直处于售罄中。以上种种,足可见可穿戴产品切入健康领域的可行性。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层面不断扩大,对柔性电路板的需求将会更加精细。在追求微小、轻便、耐折性的产品优势同时,低辐射、更健康将成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腕宝”产品为例,此类可穿戴产品实际是靠“小物件”施展“高科技”的一个过程,将价值上百万的专业健康设备检测功能,微缩于手表状的方寸之间。其背后起到支撑作用的科技则是心血管柔性传感器技术、蓝牙技术、GPS技术,即所谓的现代物联网技术。

大数据背景

“咕咚网把自己定位成互联网企业,而不是一个硬件公司。硬件只是可穿戴设备整个流程的一小部分。”司建铭说。天使投资人王利杰也说,可穿戴设备的主要业务逻辑和价值都在云端,即对大数据的挖掘,然后服务。反映在盈利模式上,虽然咕咚手环、果壳Geark手表、Jawbone UP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已经价格不菲,但服务才是未来真正具备潜力的市场。

事实也告诉厂商,如果只关注可穿戴设备本身,会带来诸多问题,持续使用度低就是其中之一。“如何解决可穿戴设备的持续使用度低的问题,Jawbone收购Body Media就是最好的答案。”郭辉说,Jawbone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很多人佩戴手环不超过三个月就会放弃,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手环收集的数据没有被整理,分析和处置。“可穿戴设备不仅仅要随时采集体征数据,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并给予建设性建议。”

当大家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为了形成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众多企业已经在行动,咕咚就是其中之一。据介绍,自2010年咕咚成立以来,一直努力完善数据采集的模型算法,现已经申请适用于各种运动类型的4项专利。司建铭说:“在运动检测来说需要建立大量的运动模型来匹配,有三年的积累,算法模型已经比较完善。”

可穿戴装备厂商也深知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据司建铭介绍,当数据达到一定规模后,咕咚网会与健康管理等第三方专业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当用户有减肥塑身等需求时,专业公司结合该用户数据,配合后台健身教练的指导,提供一对一的增值服务。以糖尿病为例,设备可以监测到用户的血糖变化数据,咕咚网可以联合医疗机构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治疗建议等。

玛丽米克尔范文第8篇

你见过一向老派、严肃的CFO当众跳起炫酷的街舞吗?

不错,这正是谷歌CFO帕特里克・皮切特的“疯狂”之举――而且说老实话,他跳的还相当不错。作为CFO,帕特里克・皮切特绝对是那种不在意料之中的管理者:不喜欢穿正装,说话时表情丰富,喜欢冒出一些时髦儿的词汇,而且也像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一样喜爱单车。当然这和谷歌激情奔放的文化有关,更加可以肯定的是这位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加入的CFO已经和谷歌的文化十分融合。

创造了美国工商业最快神话的谷歌已经走过12年,“谷歌仍旧是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帕特里克・皮切特如此强调。不过这位在加入谷歌之前以控制成本和关注细节著称的CFO,丝毫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作为CFO,我首先必须保证公司财务运行安全,其次还要保证和推动所有的资源都能被有效的利用。”在接受《首席财务官》杂志的采访时,帕特里克・皮切特表示虽然这里充满了创新,但并不代表不注重成本和风险。

并购,模式优先

即使谷歌开出了60亿美元的天价,团购网站Groupon还是不为所动。这桩并购案已经长期占据了美国各类媒体的头条。而在美国硅谷知名报纸《圣何塞信使报》专栏作家克里斯・奥布莱恩进行的2011年科技界预测中,还涉及谷歌的另一桩更加轰动业界的并购,即谷歌将收购Twitter。

虽然Groupon和Twltte坯是未知数,但是在2010年谷歌的并购已经足够多,斥资超过16亿美元收购了25家公司,成为其公司史上并购最多的一年,领域遍布视频、手机及社交网站等技术公司。业内一度笑谈,除了搜索之外,谷歌这座摩天大厦都是收购来的。尽管外界从不乏质疑者,认为这些并购并未对谷歌的利润或营收提供大的贡献,但是帕特里克・皮切特坚持认为谷歌在过去几年进行的投资“回报丰厚”。

帕特里克・皮切特表示,谷歌拥有Chrome、Android以及展示广告等几大平台,每个平台都有具体的产品战略。“我们不仅是开发某一个具体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围绕这个业务打造成一个生态链,例如展示广告,除分别针对广告商和出版商的产品外,还有相应的产品引擎。”

据帕特里克・皮切特介绍,在产品开发方面,谷歌一直是两条线并行的,一条线是由工程师团队进行开发,另一条线则是内部的并购团队像x光机一样全面扫描那些在产品和业务方面与谷歌相吻合的对象。“对于产品开发而言,速度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这决定了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些并购。”帕特里克・皮切特表示,谷歌内部有非常严格的审核标准,比如说吻合谷歌的产品战略,技术成熟,团队人员具备创新能力,文化融合等等。当这些测试通过之后,还需对其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研究。“从外界看来,虽然谷歌收购了很多公司,但是我们真正筛选过滤的基数量更大。”

针对不同的情况,谷歌又把收购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即常规收购,针对具体产品进行的小规模收购;第二种则收购规模较大,可能是前者的3倍,且收购的决定因素往往比较“酷”――技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性。这种类型的收购数量不会很多,由谷歌内部独立运营的Google venture团队进行操作。

但是“疯狂”的并购背后并不代表着全球最激情进发的公司不进行缜密的思考和严格的审查。作为CFO,帕特里克・皮切特需要考虑的问题显然非常复杂。除了战略层面之外,风险是一个必须的考虑因素。在他看来,两种不同的收购,风险完全不同。第一种是基于业务角度进行的常态并购,相对来说风险较低,“我们往往只需考虑将这个技术转化成产品的现实难题即可,例如是否具有可伸缩性,能否扩展到满足多达几十亿用户的需求。而对于第二种则是一种风投的思考观念了。”

而且两种并购模式下的财务可行性测试的衡量标准也不尽相同。“通常来说,这些标准包括现金流预测等方面,毫不夸张的说,整个衡量机制非常严格,必须通过层层筛选。”

帕特里克・皮切特表示,谷歌一共设置了三层门槛,如果收购对象能够经过三层的测试,那么这个收购就要展开了。创新是个长跑

实际上,谷歌的第二种并购模式同样引发了外界的质疑,毕竟这些并购的技术往往和谷歌目前的关联性并不大,例如无人驾驶车的技术。对此帕特里克‘皮切特解释,“重点不是说无人驾驶技术和谷歌没有什么关联,而是我们为什么要让人去开车。”他强调,谷歌实际上是先做创新,把技术开发出来,然后做商业化的竞争,这样以便于“反过来去追本溯源地考虑这个问题”。

正是这种“追根溯源”的精神让谷歌始终保持强大的创新动力。在谷歌看来,每一个问题就代表着一个巨大的机遇,帕特里克・皮切特表示,谷歌的长处就是在常态生活中重新思维、掀起变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机遇。”虽然帕特里克・皮切特表示,他们对于这种乐观已经是一种疯狂的状态了,但是谷歌也是在不断地尝试,“毕竟我们也不能预知什么是正确的创新方向、技术路线,如果做错了我们就会从头再来,再接着做。”

可以想见,这一年来备受业界讨论的谷歌还在继续维护“创新王者”的风范。在媒体将谷歌手机批得体无完肤的时候,谷歌Android手机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量悄然,超越iPhone,Android如今已经成为最畅销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实践着“随时随地为每个人提供信息”这一企业目标。2010年12月,美国《新闻周刊》评出了2010年全球10大创新企业,谷歌再一次入选。理由即在于谷歌Android OS目前的市场份额已经逼ill20%,应用数量也突破了10万个。

另一方面,Facebook越来越多的被拿来与谷歌比较。2010年3月,有数据显示Facebook超越谷歌成为美国网民访问最多的网站。“确实Facebook给我们谷歌很好的启迪”,帕特里克・皮切特表示,Facebook提醒谷歌要在搜索中加入更多的社交信号搜索。但是他并不认为Facebook未来将成为谷歌主要竞争对手,“拿Facebook、Twitter等和谷歌比较,就像是把苹果和橘子在比较。”而且在这位谷歌CFO眼中,Facebook还存在安全性问题,让他不敢深度使用。目前帕特里克-皮切特的Faoebook~只有四个名字:他的三个孩子和妻子。

当然,帕特里克・皮切特认为,数字经济的成功不能取决于一两家公司的成败,应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公司共同发展,

“和我们谈的常态经济相比较,数字经济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所有在做数字经济的企业,包括谷歌在内,确实做得都是非常好的。”

成本控制,顺势而为

在帕特里克・皮切特任职加拿大贝尔电信公司首

席运营官的三年中,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成本节约计划使得贝尔电信公司的运营成本减少了20亿美元。在资本市场,他以控制成本、关注细节和提升企业效率著称。

比起一般公司,素来慷慨的谷歌多少显得“奢侈”了些,以工程师为导向的信念使得谷歌某些方面甚至是挥金如土,更不用说成本控制。2008年,全球陷入经济危机之时,谷歌的业务也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人们普遍认为,谷歌是到控制成本的时候了。帕特里克・皮切特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加入谷歌。当时有着“互联网女皇”美誉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玛丽・米克尔称,谷歌的这一举动是“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了正确的人”。

帕特里克・皮切特表示自己在2008年加入谷歌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一方面谷歌是一家非常节俭的公司,同时也是非常大方的,即使是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为员工提供免费的按摩。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拉里・佩奇,他非常重视给员工的福利,从公司刚刚创业时就是如此。”但是同时他认为由此带来的一个难题是,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员工们有时把节俭和大方混淆了。“2008年和2009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帮助员工很好的区分开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帕特里克・皮切特强调,他自己出差时,在美洲航线上都会选择经济舱,“因为飞机票钱不是我自己的钱,而是股东的钱。”

“我们只是在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与此同时,我们还给员工继续提供免费的服务,包括有机食品。这样做其实是非常明智的,员工们不需要把工作时间花在寻找吃的方面,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生产力的提高。”

显然谷歌也正需要这样一位在成本控制方面雷厉风行的CFO。2008年10月20日,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谷歌公司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减少并购活动及人员招聘的费用,以节省运营成本。埃里克・施密特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对帕特里克・皮切特的支持,在摩根士丹利的一次投资会议上,埃里克施密特认为帕特里克。皮切特“非常擅长业务审查”,而现在的谷歌正需要“对所有业务逐一进行系统的审查”。

帕特里克・皮切特上任伊始就不负众望,果断的砍掉了众多的项目、设施和福利,包括整个公司一年一度的滑雪之旅。在其加入后的首个财报(200Z年度第三季度财报)即由于有利的成本控制而实现了同比26%的增长,远远高出分析师的预期。到了全球金融危机最低谷的2008年第四季度,谷歌人均运营开支为33万美元,同比下滑6%;资本支出减少46%,为3.68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则增长73%,为17.5亿美元。

虽然谷歌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而将员工的工作环境标准下调,也没有削减用于“云计算”技术研发的开支。帕特里克・皮切特表示,如果能给自己一个魔法,让其回到2008年或2009年的话,他会修改一个错误。“在2008年、2009年的阶段,我们实际上是减少了招募员工的数量。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数字经济如此蓬勃的发展。我们绝对不会这样做了。”

与“传奇”搭档

2007年8月,已经担任谷歌CFO五年的乔治-雷耶斯提出辞职的打算,自此谷歌一直寻觅人选。毕竟谷歌不是其他公司,管理层们的新继任者必须能够确保谷歌率性自由的文化不会变成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新的首席财务官能够将谷歌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继续保持下去。

相比其他高管,CFO们通常显得颇为古板和严谨。问题就在于在这样一个创新和活力的公司里,CFO的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在帕特里克-皮切特看来,“创新”的文化能够摆平一切,并且能让沟通无障碍。“作为一家互联网技术公司,无论是研发部门还是市场部门大家所作的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支撑我们的创新,给消费者和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所有的沟通都很默契。大家都认为谷歌是工程师文化浓厚的公司,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家的沟通和交流没有任何障碍。”

尽管非常看重成本和细节,但帕特里克・皮切特还是很快融人了谷歌的氛围,喜欢户外运动的他每天都骑自行车上班,因此非常适应谷歌轻松的氛围。“谷歌是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加入谷歌后,我适应得很好。在这里,大家不用每天严肃地穿着正装,有非常轻松和开放的文化氛围,每个人都平等相处。当我来到谷歌,就感觉像在家里一样放松。”

谷歌的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如今已成为不折不扣的“传奇”,而埃里克-施密等其他高管也是全球顶尖人物。帕特里克・皮切特认为,在这个精英集合的高管团队中,达成默契很容易。“因为谷歌的环境一直是很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己见。大家通常会就某一问题讨论,以得到最好的结论和解决方案。这个氛围是愉快的。”比起一般公司的CFO,帕特里克・皮切特担当“泼冷水”的角色时反而更加从容。

在加入谷歌之前,帕特里克・皮切特曾是麦肯锡北美合伙人和加拿大贝尔电信公司的COO。对于此前的工作积累帕特里克-皮切特表示,谷歌一贯的理念就是用脚去实践创新,也就是说,创新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或口号上,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去实践、完成创新。“在这点上,之前的经历能够帮助到我现在的工作。”

作为CFO,审计、向董事会汇报是帕特里克・皮切特的例行工作。自2008年上任以来,帕特里克・皮切特表示“我们一直在路上”,保持着和全球谷歌不同地区的财务负责人的热线交流,不断地提醒他们,作为财务负责人的职责是什么,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直接和其联系。同时,他也和Googler(谷歌员工)保持着这样一种交流,提醒大家作为企业的一份子身上所担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