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生寓言

人生寓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生寓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生寓言范文第1篇

一天,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趁主人不注意,逃出了笼子。

逃出笼子的鸟,一边飞向天空,一边欢呼:“我自由了!我自由了!”

“你是怎样获得自由的呢?”一只鸟忍不住问。

“过去,我一直被人关在笼子里,现在好了,我终于挣脱了笼子,获得了自由。”逃出笼子的鸟兴奋地说,“你看,这天空,是一只多大的笼子啊!”

另一只鸟听了,摇摇头,感叹了一声:“看来,心在笼里,终生都在笼里。”

踢向自己的蹄子

一头驴站在池中,一边喝水,一边用蹄子踢打着水。

岸边的两匹马见了,其中的一匹马问:“那头驴疯了吗,为啥死命踢水呢?”

“它不是在踢水,而是在踢水中自己的倒影。”另一匹马说。

“它为啥要踢自己的倒影呢?”

“它以为那倒影是另一头驴,正面对面地跟它争水喝呢,所以才满怀仇恨地踢打着水。本来驴可以喝到清水,可经它这样一折腾,水全被搅浑了,驴子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喝进了一肚子脏水。”

“看来,用仇视的眼光去伤害别人,伤及的,还有自己啊!”

燕子的安全理论

面对人类越来越猖獗的捕鸟行为,鸟类围绕“把巢建在哪里最安全”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雄鹰说,建在悬崖上;乌鸦说,建在树梢上;麻雀说,建在房顶上;啄木鸟说,建在树洞里;而燕子却说,建在人们的家里。

燕子的观点,招来了鸟们的纷纷反击。

燕子却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燕子说,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不是逃避,不是报复,也不是恨,而是爱,当你用爱心为人们唱起呢喃的歌,当你用爱心为人们捎来春天的消息,当你用爱心去亲近人们,把自己当做他们家族中的一员,谁还忍心伤害你呢?

小雄鹰的父爱与母爱

小雄鹰从高空飞下来。父亲早早地就在路口迎接,见了小雄鹰,急切地问:“孩子,今天你飞得高不高?”小雄鹰骄傲地告诉父亲,它飞过了方圆百里那座最高的山峰。父亲听后,高兴地拍了拍小雄鹰的翅膀。

小雄鹰回到家里,正准备将高飞的喜讯告诉母亲时,母亲来到它身边,为它细细地梳理羽毛,轻轻地问:“孩子,今天你飞得累不累?

人生寓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庄子寓言;形象性;朦胧性;非逻辑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21-1.5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内篇、外篇及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寓言在这部文学著作中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因其寓言在全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真剖析庄子寓言的思维特征是探索庄子思维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理解庄子思维特点的一把钥匙。以下笔者将分析庄子寓言的思维特点。

一、形象性

寓言是理性的文学产物,它要求表达一定的哲理、教训或思想,因此,生动性和深刻性的紧密结合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而这二者又必须完美的融合在一个独立的本体中。在庄子以前,寓言文学虽已初具规模,但主要还是作为论辩的手段来使用的,起着一种譬喻的功能。而在庄子的寓言中,情况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虽然其语言也有抽象的概括和题旨的发挥,但相当多的一部分却已完全独立出来,成为直接的寓言文学形式。换言之,庄子寓言不再是表达思想的一个环节,而是思想的直接承担者。以下就是是从其寓言中对哲理、现实生活的表现中加以说明。

(一)哲理方面

庄子的人生哲学讲求无为、顺应自然,这种理念内容往往并不是通过理论论证的方式来加以表现的。著名的“佝偻承蜩”虽其用意仍在阐明达生之旨,但已能够独立存在。笔者意在强调养神的重要作用,以“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作为养生之道。这一意蕴的揭示,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段实现的,二者互相渗透,思想在形象中迸射出来。寓言细致地刻画了佝偻老人的形象。首先,经过了“累二”、“累三”、“累五”三个层次,表现出情节的进展,然后,到达一种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寓言的形象表现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有外貌刻画、寓言交流、情节过程、行为动作,这一切形成一种完整的结构和气氛,见出文学手段的丰富性,而思想也就成为形象化的了。

(二)批判现实生活方面

至于庄子以形象化的寓言来反映批判现实生活的内容,那就更多了。庄子生当乱世,眼冷心热,故其寓言中批判现实的锋芒是很尖锐的。如“庄周贷粟”一则反映民力已疲,犹处水火,而统治者仍贪婪成性,无动于中,甚至还表现出假仁假义。庄子以其特有的风格,揭开了这种虚伪的面纱。全文大寓言套小寓言,以夸张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将监河侯和庄周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其场景的变化,人物的转换,更显示出奇情异彩,这样,一幅现实的画面,也就被形象地勾勒出来。

二、朦胧性

《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庄子》寓言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奇幻一场变化万千,具有不可琢磨的朦胧性。笔者将从主题表现和主题内容两个方面来讨论《庄子》寓言朦胧性的特点。

(一)主题表现的朦胧性

黑格尔说:“语言在本质上只是那表示一般的普遍观念;而人们所指谓的东西却是特殊者、个别者。因此人们对于自己所指谓的东西,是不能在语言中来说的。”庄子的观点印证了黑格尔的这段话,他认为言不尽意,《秋水篇》中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因此,庄子在表达其哲思时并不是直接用语言进行阐述,也不同于其他先秦散文,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提出论点。而是大量运用寓言形式说理,但呈现在庄子寓言的表面含义并非文章的主旨,也就是说它的主题具有朦胧性。例如《逍遥游》篇“任公子钓鱼”极力描写鱼之大。而“蜗角蛮触”(《则阳》)曲尽小之情状。但实际上并非是大小之辩。而是体现逍遥无待的精神状态。人物之间,物物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万物齐同,毫无界限,想象奇特恣纵。

(二)主题内容的朦胧性

关于《庄子》寓言的主题无疑是要表达庄子的道学观念。《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生就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生死,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庄子要与有形的天地和无形的神明往来无穷,处于有与无之间,随顺而化,逍遥自在。惚漠无形、变化无常说明道是难以捉摸、难以把握的。它无处不在,却不见行踪。以上道的特点说明了道具有朦胧性。

三、非逻辑性

《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但《庄子》毕竟是哲理散文,和其他诸子说理文一样,属于议论文。只是它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辩论风格。

(一)逆想

逆想即逆向思维,指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庄子很善于逆想,与当时流行的观念意识经常唱反调。比如相互帮助、友爱、关怀、这是一般人所希望的人际关系,也是儒墨诸家倡导的“仁义”之举。庄子通过逆向思维认为,人所以需要帮助、友爱、关怀,是因为有了困难,人有困难总不如没有困难好;有困难受帮助反不如没困难相互忘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庄子憎恶社会上虚伪的仁义,通过逆向思维而编造了这个寓言故事。这种逆想,虽然不合逻辑,但思维的结果却令人信服,且钦佩其思维的巧妙。

(二)侧思

侧思也称侧向思维,指从问题的侧面寻找答案的思维。解决问题时,按常规逻辑顺向思维走不通,逆向思维也不可,那么从侧面出击,换个角度去思维,往往会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庄子很善于侧思,常常把一些陷人“死胡同”的问题,用侧向思维的方式便轻易的解决了。比如“有用”和“无用”的问题,按照一般人的思维,要么有用,要么无用,二者只能居其一。庄子经过侧思告诉我们,“无用”也是“用”,而且有时是大用。例如《庄子》中塑造的“支离疏”的残废人,相貌奇丑,又无劳动力。却因本身的这些特点而躲过了征兵,保全了性命。很显然,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是摆脱常规而换了角度的侧向思维。

《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庄子寓言玄虚缥缈,充满非理性色彩,思维特点的多元化更使其寓言深厚可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热衷传诵和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蒋孔阳.对于形象思维的一些补充意见[J].

[2]张宏生.形象与理念的完美结合——谈《庄子》寓言[J].求索,1989(4).

[3]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人生寓言范文第3篇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所以,如果将外部因素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面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自己的努力程度,

切记:拿学习为例,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变成“为自己而玩”。

规划的寓言:把一张纸折叠51次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高?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心理点评:折叠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叠在一起呢?这个对比让不少人感到震撼。因为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51张白纸简单叠在一起。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每次努力之间并没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怕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当然。人生比这个寓言更复杂一些。有些人,一生认定一个简单的方向而坚定地做下去,最后他们的人生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

切记:看得见的力量比看不见的力量更有用。通过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逃避的寓言: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自己的影子。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心理点评:这个寓言说明,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的。那些令我们痛苦的负面事件,一旦发生过,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忘记。但是,它们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发展到最后,人们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如该寓言所讲的两种:要么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其视而不见;要么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事件就不那么疼了。

其实,真正能彻底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生寓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寓言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应用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作为一种区别于散文、诗歌的特殊文学体裁而被广泛采用,虽然教材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寓言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丝毫不见改动。由此可知,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寓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充分利用寓言故事的趣味性

我们都知道,寓言故事是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这是寓言吸引小学生的主要关键点。寓言故事所讲的内容都比较具有趣味性,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爱玩之心,提起小学生学习寓言的积极性,只有当小学生对寓言故事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的时候,他们才会踏实的走进寓言故事的学习中。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寓言故事的趣味性。

二、讲解寓言故事的深层意义

小学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寓言故事趣味性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寓言作品中蕴含的人生道理潜移默化为学生的思想,通过讲解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让学生不断掌握寓言故事的中心思想。例如:学习《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在给学生讲解寓言故事后,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突出寓言故事的中心思想: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把偶然的事件当成必然性的事件是十分愚蠢的想法。提醒学生不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却想有回报是不可能发生的。

三、调动学生表演寓言故事情节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表演寓言故事情节的积极性也是寓言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点,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寓言故事的重要内涵,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掩耳盗铃》这篇寓言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角色表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训练学生续写寓言故事的能力

人生寓言范文第5篇

读完这则寓言,你可能会嘲笑愚蠢的猴子,但仔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猴子的这种行为比比皆是。许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花了眼,丢失了理性,不懂得放弃,任凭欲望的野马纵横驰骋,结果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人生有得有失,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学会放弃。只有学会放弃,我们才能拥有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古今中外不少名人正是因为懂得放弃,才走向了人生的辉煌。庄子放弃相位,获得了心灵的宁静;蒲松龄放弃科举,写出了《聊斋志异》;巴尔扎克放弃律师职业,成就了《人间喜剧》;梵高放弃做传教士,成为了杰出的画家;莱特兄弟放弃婚娶,发明了飞机;比尔・盖茨放弃哈佛学位,创造了微软的神话;鲁迅放弃学医,成为文学巨匠;刘翔放弃跳高,成为110米跨栏名将……他们的人生因放弃而辉煌。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生中该放弃的东西一定要舍得放弃。有所放弃,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放弃失落带来的痛苦,放弃屈辱留下的怨恨,放弃挫折留下的创伤,放弃对情感的不切实际的奢望,放弃对金钱的渴求,放弃对权势的觊觎,放弃对虚荣的追慕……只有当机立断地放弃那些该放弃的东西,你的世界才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你才能真正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放弃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种生命哲学。我们要以平和淡定的心态去对待人生的得与失,不要为失去生活里的一颗“豆子”而耿耿于怀。错过了太阳,还有星星;错过了星星,还有月亮。人生因放弃而美丽,生命因放弃而精彩!

点评

人生寓言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阎连科 乡土小说 寓言化创作

前言

纵观阎连科的创作历程,我们发现他早期的作品就有寓言化的萌芽,随着创作的成熟这种倾向就越发明显。虽然此前的乡土小说——瑶沟系列小说,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寓言化写作,但其作品中那些稀奇古怪的人、事、物,那种神秘诡异的气息都使其小说创作一步步靠近寓言化写作。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阎连科的小说创作一反过去主要以传统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方法,转而用虚拟的寓言化叙事来拓展作品的艺术空间,开拓作品的思想深度。他精心虚构了一个又一个表现真实生活的现代寓言故事,使生活的真实和思想的深刻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审视了被生活的表象所掩盖的人生真谛和社会现实,小说达到了一种言此意彼的效果。

他是如何使用寓言化的书写方式来表达对真实的社会、人生的思考的呢?本文尝试从神秘诡异的气息、时间地点的虚化、类型化、漫画化的人物、寓言化的意象四个方面对阎连科小说中的寓言化创作表现进行分析。

一、神秘诡异的气息

寓言的言义分离的属性,使得它的主题并不直接从故事本身显示出来,而是在寓言故事本身的意义之外又有寄寓。因此,讲述的故事愈离奇荒诞,愈神秘诡异,倒愈能使读者不限于故事本身,而能思索与之相类比的人生哲理。阎连科本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好手,寓言的介入使他小说文本中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脱离了简单写实的层面,在整体上散发出了一种神秘诡异的艺术魅力。反过来,这种神秘诡异的气息又使他的创作中寓言化特征更加明显。

在阎连科的小说世界中,神秘性主要表现在鬼魂形象的反复出现。鬼魂形象的出现打通了阴阳两个世界,并将现实世界和作家的幻想世界合二为一,弥补了因视角限制导致的情节内容的空缺和断裂。《耙耧天歌》中尤四婆面对四个痴儿傻女,独自担负起了养育子女的重任。最不可思议的是她的丈夫尤石头虽然已经死了,但却像仍在世一样,伴她四处奔波,陪她说话,还给她请来了刚死不久的屠夫的鬼魂,以实现她最后的愿望——肢解自己以治好儿女的疯傻病。在这里,人与鬼的界限被打破,人可以进入鬼的世界,鬼也可以进入人的世界。

在有些作品中,阎连科更是直接采用亡灵叙事视角,通过亡灵的眼睛来洞察人世间的一切。过去和现在、真实和虚假、现实和虚幻、人间和阴间在作者的笔下都融为了一体。《天宫图》中作者通过路六命这个亡灵的视角回忆自己的一生。通过路六命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自私的人性、荒诞残酷的人世以及充满神奇色彩的亡灵世界。《丁庄梦》的叙述人是死去的“我”。死后的“我”凭借超凡的能力清楚的知道了丁庄人卖血的前因后果。“我”一方面可以作为缺席的“在场者”讲述我爹和我爷爷的故事,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一个无所不知的亡灵透彻丁庄的兴衰。在这里,作者将第一人称“我”的限制视角和亡灵的全知视角结合起来,全面展现了人生百态,增加了作品的批判力度。

从唯物主义无神论的角度来看,鬼魂的反复出现、亡灵叙述视角或许会被说成是封建迷信,但对于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乡野奇谈中的村人来说,它们却肯定是真实可信,绝对存在的。阎连科本人也说过:“生活中有许多真实的东西,进入文学并不一定是真实的。而那种心灵的东西,哪怕是虚幻的,进入文学之后,则往往是真实的。”

二、时间地点的虚化

从叙事层面看,在寓言中作者一般不会依赖于生活中与某个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有关的故事,而是尽量抽象化,使读者相信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就造成了小说故事的普遍性与寓言性。它的常见格式是“从前……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最后怎么样。”细读阎连科的作品不难发现作者对寓言这一古老文学样式的借用痕迹。

“作为叙事文学之一种的小说在营造文本世界时,更多地依赖与时间、地点的双重指示(相对于抒情文学而言),否则‘事件’便无法把握。”但是在阎连科的乡土小说,尤其是“耙耧系列”小说中,虽然很多作品都隐约暗示了社会背景,但故事发生的时间却是模糊的,读者可以把它理解成任意时间。故事发生的地点则是虚拟的坐落在耙耧山深处的某座村庄,读者完全可以把它理解成历史上任何一个地方。总之,时间和地点在他的小说里并不重要,小说所要表现的寓意不因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这种抽象化的处理拉开了文本中构筑的乡土时空与具体的外部时空的距离。这样一来言意分离,便产生了寓言化的效果。

在传统现实主义写实叙事中,时间往往是具体的真实存在,小说也往往以线性的时间叙述来展开故事。而在寓言化叙事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则是虚化模糊的,作家结构时间,并将客观物理时间转换成充分体验后的主观心理时间和文学时间。被雷达赞誉为“生命的大寓言”的《日光流年》是一部刻意解构时间的经典之作。“它正是通过对于现实表象时空的叙述和颠覆,即以创作主体的审美思维、审美观照方式重新编排生活,建立起自己的小说本体寓言框架。”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打破物理意义上的线性时间,让时光倒流,从司马蓝的死开始叙事,以他的出生为结束,给人一种时光颠倒、错乱无序的模糊概念。在叙述历史时,时间总是被刻意省略掉,三姓村人用的是他们自己的时间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十七年前”、“一年后的夏天”、“再有一年”。

像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一样,阎连科在他的乡土小说中也构筑了一个“耙耧世界”。这个“耙耧世界”在中国只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小山村。它非常偏远,对历史、现实以及政治的理解都处于非常混沌的状态。在小说《瑶沟人的梦》中,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十八小队,“是个孤单小村,被四千余口人的田湖村甩在一里之外的耙耧山下瑶沟口,就像从伏牛山上滚下来的一粒小石。”这里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它在空间上与外面的世界保持着一种距离,形成了自己的封闭的空间。作者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所寄寓的哲理思考也可以上升到整个民族的高度。

三、类型化漫画化的人物

对寓言来说,人物是作者说情论理的符号,人物类型化、极端化,界限分明,不会造成歧义。作者的主要目的不是塑造人物,而是通过人物的行为、结果来传达寓意。阎连科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类型化、漫画化的特点。他在创作中并不注重对人物个性的刻画,强调人物的共性,并通过对某一共性的突出描写传递深层涵义。作者在塑造具体人物时,对人物的外形几乎不做精细的描绘,甚至可以说他故意模糊人物的外形特征。此外还剔除了人物性格上的复杂性丰富多变性的特点。虽然这种方式有漫画化、简化人物形象的后果,然而主要角色的性格异常鲜明,寓言的性质也明显的增强了。人物也因此具有了寓言象征意味。

读阎连科的小说,我们发现他对那些身体残疾病态的生命形式投射了许多关注的目光。他小说中存在着许多身体残疾的人物,这些人物“在极端的亢奋、极端的痛苦中彻底地展示自己,他们随时都在经受血淋淋的考验和血淋淋的惊喜。”作者通过对残疾人的极端化展示,寓指整个人类的精神残疾、心灵残缺。《受活》是这种寓意的集中体现。小说中的残疾人物形象基本上只保留了身体某个部位的残疾和性格上的一种或多种人性弱点,其余作为人物形象的外貌、情绪等描写都被作者刻意忽略掉了。他们成了一个个人物符号,用来传达作者的思考。

在柳鹰雀身上,这种荒诞的漫画色彩更加强烈。他是个非常具有农民意识的农村干部,他被权力异化,被土皇帝式的东方政治文化异化。在他身上存在着许多矛盾,比如对农民的热爱与摆布,对革命的热衷与私欲,对商品经济的清醒与糊涂。正是这许多的矛盾,才让他有了超出常规的言行。的确,他是一个漫画式的人物,但同时他这个人物又是具体的、可感可触的。或者说这个人物的精神是真实的,他的言行是荒诞的,塑造他的手法也是荒诞非写实的。“柳县长这个人物,从表面上看,是夸张、放大、漫画化。但从深层说,是另外一种逼真,是另外一种真实。如果你不用漫画化的方法,压根就画不出这类人物的轮廓,更不要说描绘他的灵魂了。”作者就是通过这种漫画化的方式将农村文化政治及政治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出来。

四、寓言化的意象

寓言化小说叙事的特点在于它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一般不直接显示哲理。因此,许多作家选用代表性意象来说明自己的想法。意象的这种“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的特征为构成文本的寓言化特性作出了特殊贡献。阎连科乡土中的动植物意象很多,动物意象有乌鸦、老鼠、狗、蝗虫等,植物意象有古柏、皂角树、玉蜀黍等。这些意象对于寓言化书写的隐喻功效十分明显,各自承载了丰富的意蕴空间。下面选取狗和玉蜀黍这两个意象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

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狗”是农村环境的一部分,农村题材的小说中出现狗的形象也属自然。但象征主义者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狗”的意象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已然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在阎连科的笔下,狗一直是作为人类的伙伴、朋友的面貌出现的,作者赋予它的是高尚善良的寓意。在《年月日》中,“狗”既是忠诚的象征,又是生命力的象征。这只狗面对头顶上焦灼的太阳,不停地叫着,以致喉咙喊哑,眼睛被晒瞎。但它和先爷相依为命,始终没有放弃活下去的权利。“狗”的意象在某些时候还是人物命运与心境的象征。《瑶沟人的梦》中连科以为自己会当上支部秘书,但等到的结果却是别人当选。在回去的路上,他又看见了那只盲狗“久久地凝注着天空”。这其实也是连科心境和命运的真实写照,努力挣扎最终却还是要回到原点。在阎连科的作品中,当主人遭遇不幸时陪在他身边的始终是“狗”。通过“狗”的意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狗简单的描绘,更传达出人与狗之间的关系,寄托着作家想探究人性的寓意。

在阎连科的乡土小说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主题:与饥饿进行斗争。而粮食是阻挡饥饿最直接的东西。在中国,农民的心是交给粮食的,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庄稼得以丰收。玉蜀黍是过去农村重要的粮食植物,在阎连科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大量关于玉蜀黍的描写。作者极力写玉蜀黍的香气,《耙耧天歌》开篇就写“一世界都是秋天的香色”、“山脉上玉蜀黍的甜味,黏稠的推搡不开”;《年月日》极力写面对那仅有的一棵在这千古旱天里“绿得噼噼啪啪掉色儿”的玉蜀黍,先爷牺牲自己的生命,在一次次绝望中获得新的希望。它是自然生命力旺盛的象征,是人们生存下去的保障和希望。阎连科正是通过玉蜀黍的意象寓示着人生的意义在于生存,在于绝望中的坚守。

结论

如果把阎连科的乡土小说看作是耙耧山脉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现实主义世界的话,那么寓言化的创作方式便是耙耧山脉上空漂浮的一只彩色风筝。在“耙耧世界”里,客观真实已显得无足轻重,作家只是在极尽能事地用其幻想、虚构、变形、魔幻、荒诞等艺术表现形式传达出一种人类理性思维中的主观真实。寓言化的创作倾向沟通了客观现实与主观幻想间的桥梁,使阎连科的乡土小说在写实和虚构间找到了某种平衡状态,作品也因此被赋予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可能。

对于阎连科的乡土小说来说,其语言上有些缺少节制。他表现出的对社会的大胆批判是值得赞赏的,然而失去了艺术审美意蕴的文学作品即使立意再高也无法使读者获得隽永的审美感受。此外,对于苦难的过分关注使他的小说题材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难以超越。也就是说,阎连科所擅长的是对中国农民苦难岁月异常浓烈的写照,所缺少的便是这以外的空间的扩张与思想的接引。

不过从其近期发表的作品来看,寓言化创作方法于他的创作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我们相信,阎连科在以后的创作中会逐渐克服缺点与不足,为我们贡献出更多思想和艺术兼具的优秀作品,我们期待着。

参考文献:

[1]陈英群.阎连科小说创作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

[2]阎连科,梁鸿.巫婆的红筷子[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3]周保欣.当代审美思潮中的神秘叙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41-546.

[4]潘雁飞.论新时期小说寓言化的历史根源和现代契机[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3):64-68.

[5]郜元宝.论阎连科的“世界”[J].文学评论,2001(1):42-51.

[6]李敬泽.扛千斤之鼎——阎连科短评[J].北京文学,2001(9):73-75.

[7]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J].南方文坛,2004(2):20-28.

[8]雷达.权欲与的舞蹈——读阎连科《坚硬如水》[N].中国青年报,2001-1-17(7).

[9]田志凌、阎连科:不顾一切地表达不存在的存在[N].南方都市报,2007-09-23(5).

[10]陈思和.读阎连科的小说札记之一[J].当代作家评论,2001(3):44-47.

[11]王德领.不能承受的寓言化之重[J].当代文坛,2007(3):21-24.

[12]谭桂林.从脱魅到迷魅——20世纪中国神秘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J].社会科学辑刊,1999(4):145-147.

[13]张学昕.当代小说创作的寓言诗性特征[J].文艺研究,2002(5):67-73.

人生寓言范文第7篇

(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如何有效地落实减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但是直至今日“减负”却并未得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学校、教师对于负担的理解有偏差。另外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关键词:减负;减量增质

一、对于“减负”的界定

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学要有一定的负载。负载过轻,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负载过重,会破坏和扭曲学生的发展,而且学习就成了令人生厌而又不得不为之的负担。

我国中小学生的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减负”的确是促进当下提倡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但是如何“减负”,怎么能真正“减负”的确存在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今对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认识上还是存在着许多片面、形式的问题。“减负”的真正目的是否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减负”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更有利的发展。

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分析应该有一种辩证的和复杂的思维方式,即既要看到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一面,又要看到负担过重背后所隐匿的负担较轻乃至过轻的一面。重与轻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一般说来,有重就必有轻,有轻也必有重,重与轻是相对应的,是相对而言的。当我们说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时候,就必然同时存在着负担较轻的一面。

二、影响减负效果的原因分析

1、对“负担”的片面理解

我国中小学实行“减负”已有很长时间。但期间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得到了许多消极的评价。究其根本是因为对于“负担”的理解过于片面。大多数学校与教师在实行减负策略的过程中,主要是减少学生的上课时间和作业数量。但是这远远偏离了减负的真正目的。想要真正将减负实行,必须要理解“负担”的真正含义。

所谓负担可以从两个维度上考量,即生理负担与心理负担。生理负担主要是指主观身体上负荷客观存在的比较大的工作量,承受一定的压力。而心理负担主要是从主体情感角度出发,感受到心理压力。从“负担”的这两个维度出发,可以对学业负担进行分解。学业负担也包含生理负担和心理负担。生理负担主要指教师和家长布置的一些书本作业,心理负担则是学习中来自各方面的造成的压力。

2、形式化的实行

无论是学校、教师和家长似乎对减负都抱有欢迎的态度。但是这种欢迎也许只是存在于情感之上,在现实的实行当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过于形式化。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进行减负实际存在着许多顾虑。一方面国家下达的政策,必须相应执行。但是利益方面,学校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声誉与升学率。如果减少课时和作业压力,那么存在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危险。这样在与其它学校的竞争中可能会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一些学校并未做到量上的减少。与此同时,如果按照贯彻减负根本目的来实行,势必学校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来支撑课程等方面改革。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有意义的知识。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3、家长布置的繁重课后辅导

尽管学校和教师在学生的课业负担上给予减轻,但大多数的家长在课后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许多班。这其中包括早前就盛行的兴趣班与当下十分受欢迎的看护班。由于学校的上课时间缩短,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有所增加。一些城市中具有高学历的家长可能有辅导孩子的能力,但一般鉴于工作繁忙,很少能有充裕的经历陪孩子学习。而又有一大部分家长自身学历水平有限,没有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辅导。这就导致了课后看护班的盛行。一方面家长可以放心孩子有人看着学习,另一方面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但就看护班的效果,很难令人肯定。大部分学生是处于无奈的心理参加,即使不情愿也无能为力。在没有自身的主动性为前提的条件下,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很乐观。但是家长却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

根据当下“减负”的实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建议:

1、减量增质

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有过重的一面,也有较轻乃至过轻的一面,大体上是量重质轻,学习负担的重与轻明显颠倒和错位了,即负担该重些的没重,该轻些的没轻。因此,必须辩证地看待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必须对学习负担进行重新分配和内在改造,应该相对较重的就要重一些,应该相对较轻的就要轻一些,一些方面减负的同时,一些方面还要增负,从而提高学习负担的价值和含金量,在付出相同的时间和精力的前提下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于学习负担的问题,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只能做减法,同时也要做加法。在学习时间无法真正减少的现实情况下应该使这段时间更有效、有意义的被利用。增加学习的质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减负。

2、减轻学生过重心理负担

首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这是减轻学生过重心理负担的根本前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可能地减少统考、会考的次数,在狠抓减负工作落实的同时,尽快出台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学校要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和艺体课成绩。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承认学生能力水平、类型发展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力争取做到因材施教。其次,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减负有正确认识,是减轻学生过重心理负担的重要条件。

3、还原学生的年龄本色

在学校教育与家长过度期待之下,许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年龄本色。家长为了让孩子不在起点上落后于他人,从幼儿园开始就谨慎选择、着重培养。现在孩子成熟越来越小龄化,自身技能也越来越让人“不可小觑”。但是这种重视之中往往忽视了对于一个孩子最重要的其年龄应具有的年龄本色。童年只有一次,也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给与更宽松、民主的环境。同样是进行兴趣班的学习,可以让孩子选择自身真正感兴趣的特长,不已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去考量他的选择。让兴趣班真正培养孩子的兴趣,成为他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和陪伴。其次,不要一味的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较。允许犯错,尊重差异。让孩子更像孩子,让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是快乐,而不是对繁重负担的逃避与厌恶。

参考文献:

[1]赵小云.关于“减负”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0(8).

[2]郭振友.“减负”的难为与可为[J].中国教育学刊,2009,(4).

挖掘寓言之寓意,提高教学之实效

段文海

作者简介:段文海(1969.12-),女,汉族,籍贯陕西省高陵县,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1992年7月毕业于宝鸡师范学院,现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及语文教研组组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小学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寓言以其精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倍受广大师生的喜爱。阅读寓言,要学会准确地把握寓意。寓言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感想。因此,寓言故事应讲究教学方法,教学中必须挖掘寓言之寓意,提高学生对寓言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之实效。

关键词:寓言;寓意;品味;感悟;情境;启发

寓言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常常通过一个假托的简单的故事表达一个深刻的道理,大多带有讽刺性和劝喻性。寓言分布于小学语文教材低中高各个阶段。在教学中,寓言以其精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倍受师生的喜爱。

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而认真。”能从小的寓言故事中读出深刻的道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结合苏教版第四册《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挖掘寓言之寓意,提高学生对寓言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之实效。

《狐假虎威》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启发人们对那些假借别人权势吓唬弱小者的人的卑劣行径的憎恨。课文第一部分讲一只正在寻食的老虎逮住了一只狐狸,突出了老虎的威猛。第二部分写狐狸用谎言蒙住了老虎,突出了狐狸的狡猾。第三部分写狐狸带着老虎朝森林深处走去,吓跑了百兽,突出了狐狸是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突出了寓意。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寓意。

一、品味语言,感悟形象。

寓言中最吸引人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形象,其中动物形象都是人格化的动物,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寓意也包含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里。然而每个形象都是通过描写这些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彰显出来。寓言虽然短小,但却意味深长。寓言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寓意包含在故事情节中,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出来。所以寓言的教学必须以文本为依托,通过仔细品味语言,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悟,深入研读感受角色形象,为揭示寓意做好铺垫。

《狐假虎威》一文向我们呈现了狐狸和老虎两个鲜明的形象,狡猾的狐狸和威猛的老虎。教学第一部分时我先指导学生通朗读这一自然段,抓住“窜过”、“逮住了”等词语体会老虎的厉害,狐狸的弱小。教学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我抓住“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重点词语,让学生充分体会狐狸狡诈、做作的神态,以及老虎被狐狸蒙骗住的神态。通过“纳闷”、“撒腿就跑”等词语体会百兽的神态。这样狐狸和老虎这两个形象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的头脑中,这就为学生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二、朗读品味,激感。

大凡收入教材中的寓言,语言十分精美,抓好寓言的语言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重点进行读的训练,以形式多样的朗读去带动和促进语言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更有助于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

《狐假虎威》一课第二部分的重点是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对话间,狐狸的狡猾,老虎被蒙住的神态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寓言故事内容,然后通过教师引读让学生进入角色,再通过分角色朗读激发的学生情感,读出韵味和感情。在读中,我指导学生根据对话提示语和句末标点符号体会对话的情感和语气,例如:通过“扯着嗓子”、“一愣”、“被蒙住了”等提示语体会感情,通过感叹号和问号,体会语气。在朗读中指导学生读出狐狸装作唯我独尊、不可一世的神情,进一步理解狐狸的狡猾,读出老虎、百兽的不同表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感悟寓意。

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过程。而对于低段孩子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移情入境,表现形象,体会寓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狐假虎威》一课要揭示寓意,必须紧紧扣住“假”字,让学生了解狐狸是怎样假借老虎的威风,用了哪些手段,结果怎样。通观全文,狐狸、老虎的对话,狐狸领着老虎朝森林深处走去,都可以编排成很好的情境剧。课堂上学生戴着小动物不同的头饰,表演着小动物不同的语气和神态,特别是“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神态的表演,一下子就表现出了狐狸的神气,利用老虎的威风吓走百兽,学生在想象情境中参与创造。课文学习到这里,提示寓意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学生入情入境,理解深刻。寓言的语言和寓意成为和谐的统一。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寓言语言的艺术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了寓意。

四、多元理解,启发教育。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通常寓言故事的寓意深刻而具有多面性,在结尾对作品的寓意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感悟。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谈出对角色的多元化的不同的理解,教师及时启发教育,引导学生健康的价值取向。

《狐假虎威》一课,我相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针对故事中狐狸和老虎的感受与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中,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跟狐狸相关的寓言故事,如《狐狸和乌鸦》、《狐狸与葡萄》、《蝉和狐狸》等,我及时引导学生对狐狸的嫉妒心和凶残的多面性进行启发教育,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人生寓言范文第8篇

寓言,顾名思义,即有所寄托的故事。据此,寓言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故事和所蕴涵的道理。寓言的这个特征决定了寓言有着其他文本体裁无可替代的教学价值,寓言教学就是要行走在故事简约而韵理深刻的语文教学“风景线”上。

一、通过鉴赏与积累,触摸语言,品悟寓言的语言特质

寓言大多故事简短,语言简洁,这就注定了寓言不可能如小说一样,有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形象丰满的人物个性及点缀铺陈的环境描写,寓言结构紧凑,人物关系相对集中而简单。它的优势在于以简驭多,以精取胜。与寓言故事的精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寓言故事意蕴的丰厚。正是因为如此,寓言才能拥有千古流传的不衰魅力,才会拥有多元解读的视角与价值。

《揠苗助长》中对人物描写的语言可谓通俗而又形象,需要引领学生细细体会。文中“巴望”“转来转去”的神态描写,将一个农夫的急切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充分展示了口语流传的生动性,对于帮助学生描写、刻画人物起到了一个典范文本应具备的价值与作用;一个“筋疲力尽”也准确描写出了人物在劳动苦累和内心得意之间的丰富价值,值得读者细细玩味与品悟。

对话描写是寓言语言的特色之一。没有对话,人物形象就不可能如此富有个性,故事情节的推动就不可能如此顺理成章。寓言教学可以依据这一特点,组织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在角色期待和移情的作用下,将学生的全部身心浸润到文本的语言之中,与文本同呼吸,与人物共命运。这样的表演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能够在表演过程中历练学生的临场发挥和对话应对能力,更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体悟故事意蕴,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特别应指出的是,教材中的每一个寓言故事都能够在文言范本中找到故事的原型。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质,将寓言故事的文言版本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文白比照的基础上进行对比与辨析,感受文言文简洁的语言表达风格。

二、通过朗读与感悟,体验形象,捕捉寓言的形象源流

凡是故事必定有人物,必定有情节。而寓言故事虽然短小,却能成为文学故事经久不衰的典型,其主要根源在于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是民间人物的典型代表,与人类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关联,其所蕴涵的道理也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是人性外显和认知自我的重要窗口与途径。

《滥竽充数》是寓言故事中的经典之作,在其典型的故事中彰显了三个重要的人物形象。文中“总是”一词显示了齐宣王不顾质量只讲排场的心理,刻画出了他不懂装懂,故作风雅的丑态;“不要……而要……”则将齐闵王与其父亲完全不同的笃实特点彰显无遗;而对故事中主人翁南郭先生的描写则使用了“混”“鼓”等字,将其充混其中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读罢整个故事,读者在会心一笑之余,是否也会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滥竽充数”过,我们是否也被“滥竽充数”的人糊弄过?

对于如此典型的人物形象,教师唯有引导学生在文本语言的关键处、核心处进行充分地朗读体验,才能真正使之渗入学生的内心意识之中。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徜徉于寓言故事的语言文字之中,尤其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点词句要引导学生悉心体会、感受,激发学生的全部感官去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点拨与示范,引领学生感受人物。

三、通过链接与反思,历练思维,探寻寓言的思维本色

对于寓言故事,卢梭的话令人警醒:寓言故事会将淳朴的孩子变得复杂。而钱钟书的观点却完全相反:寓言故事会让简单的孩子变得更为稚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实都涉及寓言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即寓言的思维历练。

变得复杂也好,变得稚嫩也罢,都不符合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愿景。但我们的学生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理应站在更高的层面,通过对寓言故事批判式的吸收与悦纳,锤炼自我辩证的思维意识,涵养自身尊重多元文化和多元存在的胆魄与能力。从这个角度审视,我们的寓言教学就应积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挂钩,从学生鲜活的现实生活中探寻出关于寓言故事的原始注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带着批判式的眼光和思维,学习活着的语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寓言故事中获取新的生命活力。

《掩耳盗铃》这个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只顾着自己听不到铃铛的声音,就以为天下人都无从知晓自己的偷盗行为了,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自然是一种愚蠢至极的手法。在教学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发现这种自欺欺人式做法的愚蠢之外,是否应该对此人狗急跳墙的无奈作出应有的思考?是否也应对其偷盗铃铛的尴尬行为进行人性化的关怀与反思呢?当我们将寓言故事的本质之处还原到现实生活当中来,学生也许会对寓言故事进行另一番反思与考量。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在继承与发展中进化,才能在创新与归纳中得到切实有效地发展与提升;只有如此,寓言教学才能如长青之树一般,彰显出勃发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