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始终眷恋着祖国

始终眷恋着祖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第1篇

一、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为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打下基础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文学性的特点。教材中许多文章是文学作品,它们有的热情洋溢,有的舒缓优雅,有的振奋人心,有的发人深省。学生在欣赏、赞美的同时,还触发多维的思想和情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关人格教育的课文俯首皆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类文章独特而深刻的德育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多思考课文中蕴涵的德育功能,从而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除了这些,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川河流、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的名篇。如,《始终眷恋着祖国》以对祖国的真挚眷恋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回延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祖国的歌颂和热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而《春》、《济南的冬天》、《三峡》、《苏州园林》等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祖国山河的四季风光,多彩活泼的春天、暖人秀丽的冬天、气势磅礴的三峡、精致优雅的园林等,都足以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自豪感。我们应让语文之美滋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作文教学为基地,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当前我们大力提倡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作文教学是实现文道结合的综合过程,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中之重。作文往往能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心中的真善美,让他们明确自己生活的环境充满爱,使他们热爱社会、热爱生活,懂得珍惜爱心,关心并乐于帮助弱小和处于困难中的人,懂得把爱心回报社会、回报他人,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比如,以“情”为主题,它不仅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让学生从写作中感受浓浓亲情,从而真正理解父母的无私与伟大、友情的可贵和纯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还可以从培养学生心理素养的目的出发,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出一些作文题目。生活中总会有挫折、有不顺,要让学生学会在逆境中不消极、不颓废。为此,教师可以布置“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的作文,引导学生知道成功之前总有失败,能正确地对待挫折与失败,从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三、以语文课内教学活动为载体,完善学生人格

培养学生健康人格,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因此,语文教师要以课内教学活动为载体,多开展课内教学活动来了解学生,从而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人格弱点,从而有目的地、有计划来重塑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如,在开展“读书是否有用”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辩论活动,让学生能倾诉心里话,释放学习上的情绪和烦恼,从而保持健康心态,并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语文教师要在对学生语言表达的指导、训练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培养,创设说话的情景和气氛,鼓励学生调整心态,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和勇气,提高学生说话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训练中既提高能力又提高心理素质。

四、以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为平台,在生活实践中构建健康人格

新课标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通过对学生学习空间的拓展来提供更多的语文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自主性,更好地在生活实践中构建健康人格。学生在这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学会理解尊重同伴,接纳他人,使自己有良好的适应性,完善创造性人格;学会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他人,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使自己有良好进取心,不断完善自我创造性人格,在生活实践中构建学生健康人格。

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第2篇

一、语文“情境课堂”探究的内容

“情境课堂”需要具备充满智慧与情趣的空间,通过学习情感、学习氛围、具体语境场景等的创设,拉近学科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路径。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写作技法,这是一种调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心理认知过程,因为只有“心”的真切感受,才有“知”的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环节,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适合教学需要的“课堂情意场”,使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并领会文章内涵,这就是我坊研究的语文“情境课堂”。

二、语文“情境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有“情”的语文教师是“情境课堂”的前提

1.“情”在言语表达中。“情境课堂”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它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前提。具体做法是:首先,用“情”范读,再现文本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范读准确生动地再现文本的情感,朗读时应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适当地调整语音、语调,温情脉脉处不妨读得“窃窃如私语”,轻松愉快时不妨读得“恰恰如莺啼”,义愤填膺时不妨读得“铿锵有力”。此外,朗读时语速要快慢相宜,疾徐有致。总之,教师的范读要读出情味、情趣和情调,读出作者的情感。比如,朗读《安塞腰鼓》一文,文中豪放奔腾的气势需要铿锵有力的语言把它读出来,把学生带入那个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黄土高原,耳边仿佛尽是那隆隆的鼓声,眼前仿佛尽是那飘飞的鼓绸。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引发学生的思想情感,使之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如教学《始终眷恋着祖国》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满怀深情的语言导入教学,把学生带入故事发生的现场,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教学结束时,我们可以配上抒情的音乐,用同样饱含激情的语言结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情”在举手投足间。教师的肢体语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不同的手势造型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得体自如地运用手势语,能够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例如,教学《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当读到美国政府采用多种手段阻挠钱学森回国时,我们就以握拳来表示愤怒,在读到钱学森想尽办法回国并终于在我国政府的帮助下回到祖国时,我们可以为他那深深的爱国情怀拍手叫好。又如,《孔乙己》一文中写到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排”字突出了孔乙己穷困而又喜欢炫富的性格;后来又写到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摸”字突出了孔乙己年老体衰,穷困潦倒,“排”“摸”只是一字之差,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主人公前后遭遇的命运之别。可是,不少学生未能真正理解这两个字的妙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肢体动作情境:先从口袋里拿出9枚硬币,学着孔乙己的样子把硬币一一排在课桌上,然后又装着非常穷酸的样子从口袋里摸出2枚硬币,抖索地递给前面的同学,口里嗫嚅道:“这――这一回――是现钱。”这种情形逗得学生哄堂大笑,学生也很快进入了课文情境,体会也就更为深刻了。

(二)课前导入是语文“情境课堂”的铺垫

诗歌、散文、说明文的教学可以利用音乐或画面导入,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比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笔者在导入时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在柔美的旋律中,学生品味出了一丝哀伤,而作者却怀着豁达的心态超然物外,高声唱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让学生在对比两种情感中进入课文的学习;教学朱自清的《春》时,笔者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欢快的旋律带领学生进入一幅幅美丽的春天画面;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时,笔者按照课文的说明顺序,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苏州园林的画面,让学生快速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教师用生动的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导入法比较适合记叙文的教学。比如,教学《甜甜的泥土》一课,笔者在导入时讲述了这样一个情节:在冰天雪地里,一位衣着单薄的男孩埋下了几颗舍不得吃的奶糖,想不到第二天奶糖融化了,男孩很伤心,但吮着沾着奶糖的泥土,他却甜甜地笑了。应该说,这是一个悲剧故事,作者为什么写了一个喜剧的结尾呢?此时,教师入情入境的讲述就把学生带进了充满母爱的课文情境中。

(三)在朗读中让课堂“情”“境”交融

朗读是理解,朗读也是发现。语文“情境课堂”中的朗读,不只是有感情的朗读,更是有感悟的朗读,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朗读”的方式构建“情境课堂”。具体来说,“情境朗读”有两种形式:一是多层次朗读法;二是细腻化朗读法。

多层次朗读法适用于文言文和诗歌的教学,即把课文的朗读要求设置成多个层级标准,使朗读层次呈梯度上升的趋势,这也叫分层推进式朗读。比如,根据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第一层次是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在这个层次中要求学生先小声自由读,边读边正音,再大声朗读,然后全班齐读,把课文读准、读顺。第二层次是读准句读,读出节奏。文言句式、语法与现代文有较大差别,只有掌握了句子的断句、停顿,才能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如句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读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可/以一战”不能读成“可以/一战”。第三层次是读出文言味儿。文言味儿是吟之味,咏之味,朗读时讲究轻重缓急,关键词语讲究拖长音或重音,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念”“盖”“但”,要分别读出深思之状、恍然大悟之意、无可奈何之情,故朗读时三个字都要拖重音,吟出意味深长的内涵。第四层次是读得有情有境,文言文所选的篇目有的是托物言志,有的是写景抒情,有的是叙述故事,且篇幅短小精悍,意蕴深刻。比如,《狼》一文只有二百来字,屠户在与狼的斗智斗勇中危险重重,却又时时绝处逢生,扣人心弦,朗读时要注意语气的变化,读到危险处,朗读的语气应急促些,读到舒缓处,朗读的语气要平缓些。读准字音,读顺课文读准句读,读出节奏读出文言味儿读得有情有境,这种多层次的朗读,让语文课堂变得有“境”、有“情”,学生在浓厚的、有节奏的、迭起的氛围中激起学习的热情,收获朗读成功的喜悦。

细腻化朗读法适用于散文、记叙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变换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文本中精美的词句,通过反复比较、品味,感悟文本内涵。如《童年》一文中外祖母说的话只有三句,分别是:“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不想睡就不睡好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这三句话把外祖母的性格表现得丰富、细腻,可是学生还是难以深入体会,此时我们就用换词的方法,把“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换成“快睡吧!还早得很”;把“不想睡就不睡好了”换成“不想睡就不睡了”;把“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换成“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让学生反复朗读,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平缓的语气来朗读,学生在比较和品味中,能深深领悟外祖母幽默乐观、和蔼慈爱的性格及对“我”的影响。又如,课文《一面》中有一句话:“现在,先生是死了!”句末用了感叹号,而不是句号,我们就要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感叹号应该用沉重的语调读出悲痛的感情,而句号只是用平坦的语调读出平淡的感情。这样的比较朗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课文有了更为细腻的感受,使课堂教学富有诗意,具有美感。

(四)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

有价值的课堂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好的语文课就是成功的“问题教学课”,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情境中,与文本展开交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创设“问题情境”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性:

一是问题应有质疑性。创设有质疑性的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够提出自己见解的问题,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带有质疑性的问题情境提升了问题的有效性,避免了毫无价值的“浅白问”和“明知故问”,如“作者是谁”“有多少个自然段”“哪些是人物的语言描写”等,提出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变色龙》一文的问题是:“奥楚蔑洛夫的六次变色是因何而变?他的变化揭示了什么主题?”这样的问题远比“奥楚蔑洛夫有几次变化?对待每一次变化的态度怎样?是围绕什么来变的”更具探究价值。

二是问题应有隐蔽性。隐蔽性问题是指教师不直接提问,而是把更多的知识隐藏在问题当中,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探究才能获取答案。如教学《七颗钻石》一文时,有不少老师这样提问:第一段写什么?有什么作用?第二段写水罐有几次变化?为什么变?而我们在教学时提出的四个问题分别是:1.不写第一段行吗?2.不写小狗与过路人行吗?3.不写水罐的变行吗?4.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行吗?这四个问题包含了第一段的环境铺垫描写,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写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写。

三是问题应有主体性。创设一种能让学生潜心投入文本阅读、积极调动阅读思维的“课堂情境”,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主问题”。主问题能体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在《七颗钻石》一文中,很多老师会提出一些琐碎的问题,诸如“水罐经历几次变化”“因什么而变”“水罐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等,而只用主问题“围绕‘水罐’你有什么发现”就能带动全文的阅读,把学生带到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四是问题应有整合性。问题的整合性是指教师把课文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优化问题设计,整理出几个核心的问题。这样的整合使文章重点更为突出,教学思路更为清晰,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如《蜡烛》一文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对某些内容进行反复交代和描写。对此,我们整合的问题是: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分析得出:1.德国的炮火(出现11次):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写出了德军的疯狂残忍,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品质。2.蜡烛(出现6次):烛光象征战士的生命之光,寄托人民对烈士的哀思。3.黑围巾(出现4次):表达了沉重哀悼的感情,写出了老妇人对苏联跨国界的强烈而深沉的爱。4.老妇人的动作(3次“爬”,3次“跪”):“爬”表明老妇人年老体衰,“跪”体现老妇人对烈士沉痛的哀悼。

五是问题应有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提问,挖掘文中的亮点,形成“问题超市”,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或喜欢的内容进行探究。如教学《狼》一课,就可以挖掘出多个问题,比如:1.理一理故事情节;2.说一说环境氛围的烘托作用;3.谈一谈你对狼和屠户的认识;4.品一品文中用得生动准确的词语;5.谈一谈你读了文章后的启示。又如,《小石潭记》一文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赏析课文,比如:1.文中的“水”;2.文中的“动”与“静”;3.文中的“景”与“情”;4.文中的“乐”与“凄”;5.文中的“清”;6.文中的“小”;7.文中的“石”。在“问题超市”里,学生随意采撷,寻美赏美的收获能增添探究的兴趣。

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学生 爱国情怀 培养

爱国主义情怀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承,虽然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很多东西也与以往变得大相径庭,但是爱国主义的内容仍然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初中生们的爱国情怀也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的,而且爱国情怀也是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同志曾经说过:“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情怀,要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好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在学生不断感受到优秀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培养学生们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语文教学中所要坚守的教学原则

教师这一职业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教师这一职业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但是无论怎么变化,教师必须要坚持的教学原则是不能变的,否则教学那就只是空谈。

1.整体性原则

语文教学内容必须覆盖言语及其活动的全部关系和所有映射、所敞开的整个世界。基于言语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对语文素质的整体性进行全面的了解,贯彻落实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理念,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帮助学生们,让他们的精神文化与对生活的认识及感悟做到有机的结合。

2.实践性原则

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或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条件(如: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练习),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将语文教学生活化以及学生生活语文化对今后的语文教学以及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创造性原则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语文的特点适时地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主要途径

1.利用经典诵读

利用经典的诵读,可以让学生们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在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大纲也提到“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就不难看出,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意义。若要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学生多多诵读一些红色经典书籍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最后一课》讲的是在已经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所小学中被迫改学德文,通过描写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在受到他国统治之下的悲愤心情和和平统一的坚定意志,体现了韩麦尔强烈的爱国情怀。再如《始终眷恋着祖国》这一文章,留美学子钱学森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的赤诚之心。

2.利用传统节日

我国有着极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初中语文教学也时时刻刻都充满着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我国的也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其中,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页有很多涉及到传统文化节日的,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将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引用到课堂教学上来,进行创新式的语文教学,通过组织学生以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利用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让学生从理性认识升华到感性的认识。

例如,在进行《离骚》的讲课时,可以先从端午节的由来入手,在班级内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以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历史演变为主题的介绍演讲活动。其次通过对课文的讲解,使得学生明白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体现在富国强兵、合纵抗秦的“美政”的理想上,另一方面又体现在屈原与出国上层昏庸无能人物的斗争之上;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入使得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继而培养不同流合污的爱国之情。

3.利用文言文教学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文言文也越来越重视。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蕴含着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文教学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文言文语言简练,含义也非常的生动,而且语言在不同情景下也有着不同的含义。语文老师在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不断的让学生们感受到我国语文的魅力以及优秀的文化传统,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结语

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第4篇

    一、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都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很狭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就会乐意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上应听不到指责声,感受不到压抑感。哪怕学生得出的是不正确的结论,教师都应满腔热情地予以引导和纠正,切忌生硬否定甚至讽刺,以免泯灭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比如学习《月亮上的足迹》时,课前可以设计一项开放性的预习作业——“走近月球”:(1)关于月亮的传统故事你知道哪些?(2)有关月亮的成语、对联、诗词名句你知道多少?(3)月球上的环境和我们地球一样吗?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4)人类什么时候首次登上月球,我们国家的登月计划叫什么?(5)你认为人类该如何开发利用月球?这些问题的设计,给了学生查找资料、合作交流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就有了探究兴趣,就能达到既立足于文本又跳出文本,进行迁移性、发散性的多角度的探究的阅读效果。

    二、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情境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情景对人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利用情景教学,往往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驰骋想象,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文章。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展示。优美的散文、古诗可配以乐器、图画,说明文设置电子课件,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悟出作者的情感,陶冶情操,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学习课文《贝多芬》可以让学生聆听《命运交响曲》,领悟“命运在敲门”的韵味;学习课文《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可以唱国歌,体验爱国情怀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把握和体会。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高原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因擂鼓那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而兴奋,为安塞腰鼓而深深震撼。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程度,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学习愉悦感。

    三、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林清玄的《光之香》,先让学生从这三篇文中找出共性,它们都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语言都很优美。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叙事性的散文是通过事件直接抒发感情的,抒情性散文是通过象征意义的手法表达感情的,哲理性散文语言意味深长,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当学生掌握了这些不同特点以后,再从课外寻找相关散文阅读进行比较。

    此外,我还将相同或相近主旨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比较,如:杜甫《春望》与张岱《湖心亭看雪》,同样是“悲”,杜甫表现出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而张岱更多的是面对历史走向的无奈。还可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鲁迅,教材中收录的鲁迅作品计有: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藤野先生》,杂文《最先与最后》等。这几篇作品,体裁不一,主题各异,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一个多面的鲁迅形象。还有梁启超,他的两篇作品《少年中国说》和《学问与趣味》被收录进语文教材。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对梁启超的文风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这位文学大师的人品有所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和品味语言的能力。有时,还可以将中外同种体裁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

    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开展一些[LUNWE.1kejian.com ]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新的语文标准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怎样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呢?

    1.扩大阅读量。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还应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把读书的感受写下来,并摘录精彩的词句。

    2.注重独立性。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只有提供给学生个人活动的机会,如采访、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书等,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

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第5篇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新课开始的时候简单地讲上几句话,完成新课导入的环节,这种传统的新课导入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他们的求知欲。许多教师不注重新课导入,只是简单地认为它是上课的标识。久而久之,这一教学环节就变得程序化,失去了其应该起到的铺垫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所有能提升教学成效的方式方法,在导入环节多做探究并尝试革新,力求解决上述问题。在这一环节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的演示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三峡》新课导入时,教师摒弃以往的口头导入,采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段《三峡风光》的纪录片,学生看到三峡如此美丽的风景,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课堂的教学氛围也由沉闷变得活跃起来,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们的求知欲望也就强烈,为教学成效的提升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形象展示,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容较之以往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教材的内容和所蕴含的教学情感也丰富多彩。而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单纯的口头讲解,大大抑制了语文教学的魅力,局限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适当减轻甚至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开展《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教学活动时,因为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去过北京,更没有见过真正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只是凭课文和教师很难有效开展建筑说明文的教学活动。这时多媒体就可以发挥其演示作用,教师从网上下载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影像和图片,在学生观看有关从各个角度拍摄的纪念碑的影音资料时,配以详细的解说,使得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这一建筑物,解决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缺乏直观感知的困境,也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

三、运用多媒体补充信息,增加语文信息容量

语文教材的教学信息容量非常有限,那是因为受到文章篇幅和教学手段的限制,而语文课堂教学又需建立在大量的信息基础上。针对这一困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补充大量的教学信息,不但为整个教学活动增加了生动的素材,也增大了课堂知识容量,奠定了提升教学成效的基础。例如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一课时,针对初中生对天文知识缺乏了解的实际状况,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些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天文知识,使学生通过相关纪录片掌握一定的天文学基础知识,直观感受宇宙的浩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再如进行《国宝――大熊猫》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介绍熊猫生活习性的影音资料,提高学生对熊猫的认识,通过这样灵活、生动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增加了了解,也从根本上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运用多媒体拓展空间,深化思想教育成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将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构筑立体的教学模式,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成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促进相关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如对《始终眷恋着祖国》内容开展教学后,教师可以多媒体为辅助,向学生演示一些典型的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事迹,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演示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文字、图片和影音资料等等。教师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并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题演讲比赛或是专题征文等课外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和拓展,不但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为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成效打下良好的基础。再如在《背影》一文教学以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有关父母之爱的感人短片。如为了救活儿子,捐献自己的肾脏;地震时,母亲把孩子护在自己的身体下面等等。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通过这些介绍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对父母的逆反心理会有所改变,在深化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第6篇

2004年4月21日,41岁的王晓东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成为最年轻的院士,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陆20多万赴美留学生中进入美国科学界最高殿堂的第一人。

“他的成功具备了四个有利条件”

一路走来,王晓东的足迹看似寻常却并不寻常――

1963年,王晓东出生于河南新乡一个农民家庭,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外婆长大,吃了很多苦,但也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1980年,王晓东毕业于河南省重点中学――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在北师大生物系学习期间,“特别刻苦”是本科老师何大澄给他的评价:“他的成功具备了四个有利条件:第一是刻苦学习,这是基础;其次,人要聪明一些;再者,要处在一个有可能产生突破的领域;还有就是有好的导师带领。”

1984年本科毕业时,王晓东考取了北师大生物系硕士研究生,师从薛绍白教授。1985年,“中美生化考试和申请”第二次组织中国学生留美学习生物。经学校推荐及美方严格考试,王晓东成为当年北师大唯一通过该项考试的学生,他带着简单行囊和对知识的渴求只身赴美,在达拉斯州一所大学攻读医学研究生。此后,他又考进得克萨斯州著名学府――西南医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毕业后,他来到亚特兰大的埃莫里大学攻读博士后,师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约瑟夫・L・歌德金和密歇尔・S・布朗,研究胆固醇对基因的调节课题。

从读研究生开始,王晓东选择了当今最前沿学科――细胞凋亡规律研究。这项研究可为揭示生物生长与死亡的规律,为人类癌症及传染病等疑难杂症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导师的指导及同事的合作下,短短几年,王晓东就获得了多项国际一流研究成果。他的学术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成为该领域知名学者,被西南医学中心聘为终身讲席教授,并成为享誉全球的霍华德-休斯研究所的研究员。

“你如果学会了科学的方法,又努力地去做这个事情,怎么可能没有成果?”

王晓东对自己的学生一直持负责任的态度。他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我并不在意你得到了什么,但我对你如何得到的非常在意,你如果学会了科学的方法,又努力地去做这个事情,怎么可能没有成果?但是如果你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即使有了成果也是不可靠的,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王晓东非常重视科学的方法。从1995年建立第一个实验室至今,他在生命科学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性成就,这与他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

2000年,王晓东和助手们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一种神秘的线粒体蛋白质细胞Smac。这种细胞可以打破肿瘤的“坚硬堡垒”,诱使肿瘤细胞“自杀”,对研究治疗癌症方法有重要帮助。当时另一所高科技实验室也在做类似研究,但两个实验都有欠缺。王晓东果断决定改变实验方法,并先于对手一步完成了实验,在《细胞》杂志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报告。

而这只是王晓东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一个例子。2006年8月3日,在一场题为“科学研究的方法”的讲座上,王晓东结合具体事例讲述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将科学研究的方法最终归为以下九项内容:选择一个很感兴趣的生物领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化成一个可以具体研究的问题记录实验现象运用需要的任何技术提出一个假设证实并且修改假设把发现的原理与更加复杂的生物系统理论相适应把科学发现应用于实际继续科学探索。

“每位科学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都可能遭遇到挫败,但要拿出屡败屡试、越挫越勇的精神来。”王晓东还指出,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成功的合作会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合作时要尊重、感谢对方所做的工作,从长远角度分析合作的意义,不要计较一时的利益得失。

“人才只有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才可能得到成长”

王晓东自小酷爱体育,他说科学研究和体育竞赛有着很多非常相似的地方,科研是一项竞争非常激烈的智力较量。体育竞赛有金牌、银牌和铜牌,但是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科学却只有金牌,没有银牌和铜牌。第一就是创新,就是发现,而其后的只能是跟踪。

“人才只有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才可能得到成长。”王晓东说。虽然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他始终眷恋着祖国。2003年,他被聘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这个研究所是由国家和北京市政府资助建立的,面向世界公开招聘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王晓东希望能把它建成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

“人才成长的环境并不一定非得是优裕的环境,而应该是一个有压力的环境。比如我所在的霍华德一休斯医学研究所,这种研究所在美国一共有350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每隔五年就要评估一次。评估非常严格,如果与五年前差不多,你就可能被踢出去。一旦出去了,以后再申请一般的经费就困难了。人们就会说,你有这么多的钱都做不好,还来申请一般的经费干什么?”

王晓东介绍说,在五年一次的评审中,美国的实验室大概有20%的人不能通过,里面甚至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及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它鼓励科研人员唯一要注重的是把自己的科研搞上去,而不是去搞其他的荣誉称号。“科学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人才成长的优裕环境,应该是你想做的事情有条件做,但并不意味着你有足够的资源可以舒舒服服地做,资源越多,你的压力就越大。”

“一个学生的进化”

2009年4月,王晓东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一个学生的进化”的报告,现场谈到的许多问题至今仍为许多人记忆犹新。

王晓东说,在本科阶段,考试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但重要的是,凡事都要有自己的思考。他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养成一生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思考和进步。

在谈到出国的问题时,王晓东说,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最好要有出国的经历,但什么时候出国就要因人而异了。要在内心足够强大后出国,这样才可以更快适应、更好学习。因为,出国后就要完全依靠自己了,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选择的结果。

在研究生阶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马上进入自己期望的实验室,所以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王晓东说,低年级的学生要尽快掌握实验技能,得到并能分析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数据。要安排好自己的实验时间,提高效率。研究生训练后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已经发表文章,心态不再平和,容易错过重要的发现,所以做科研需要一直保持很好的心态。

在申请博士后的时候,往往需要寻找能“一见钟情”的导师合作,这样才能拥有尽情发挥的空间。而博士后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课题,相对更需要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此时特别需要有勇敢尝试的决心和不放过一切细节的耐心。与此同时,选择研究领域的时候,不要跟风,一定要做有意义的,这样才会更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