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梦想的诗歌

有关梦想的诗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关梦想的诗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关梦想的诗歌范文第1篇

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从没给哪个诗人写过什么评论,一来我是一个把自我角色分得很清楚的人,总觉是现在的社会分工都那么细了,那么多自称“批评家”的人都跳在面上,总得给人家一点面子;二来我也清楚评论不是我的专长,唯恐说不到点子上放了黄腔,这对人对己都不好,所以多年来除了写作,我一直紧闭我的嘴巴。不过,对陈衍强我肯定是要张口说话的,不单单说他的诗,因为诗在现在也有幸变成了消费品,所以咱们就不谈以前的那些什么大话,好不好看就是惟一的标准,如果――个人说他能写出一首让人人都爱读的好诗,我就敢肯定那人一定是傻逼,对当下的文十七背景――点都不清楚。

我个人认为,评陈衍强的诗从三个方面开始,不过首先我申明我绝不引用他所写的那些诗句,尽管他的很多句子多年来一直感动着我,但我认为拿诗人的一两句诗来说他的风格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我更多地相信诗人和他的生活。

先说诗人自己。在我们所处的那样一个年代(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边远地区的陈衍强,很早就开始了心灵和肉体的自我放逐,这样的放逐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好处,但对陈衍强来说,却是很重要的人生和诗歌之旅。我所粗略知道的是,他在那些年中走过了中国的大半城市,最远的去过新疆某个偏僻小镇。他终日游荡在那些城市和乡村里,作为匆匆的一个过客,感受他所领略的生命的真实和虚幻。所以他的诗歌经历由此拉开。他在这一阶段写的诗歌并算不多,或者说语言在表达的实际中与他的内心感受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相信的是,一个诗人的心性被慢慢打开了。陈衍强在那些年的边走边写中,培养起了作为一个诗人最基本的素质,那就是――生命中的真实,因为一个人总是在路上走,和一个走在路上的人都一样,他不断地看到现实,看到现实中发生的一切,所以我相信这样一种诗人的生命感受到底来自何处,不管他的诗歌究竟含有多少感人的东西,但他的真诚我从不怀疑。还有一点值得说明,那就是每个人都在路上走,别人靠别人的行当来表达他们的价值,而诗人靠的就是诗歌。所以说陈衍强在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的流浪之旅对人对诗都是很重要的。

二说出身。我在这里指的出身绝不是像从前那种以忽略个人人性需求和存在的出身论观点,更准确的说主要还是与天性有关。陈衍强出生在一个贫寒农村家庭(我不是要故意强调这点),不过这与他最终成为诗人有一定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天不足”的他从小是一个身弱体虚的男孩,这在靠体力吃饭的广大农村现状来说,他无疑面临着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我有理由相信的还有,这个身体不好的男孩,除了干不了什么重的农活外,更要命的是他还爱幻想,爱写写画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他干了一辈子农活的父母的焦虑。在他们看来他在农村是很难养活自己的,所以当他们多年后最终能享受到去县城赶街的时候,还能找到一个落脚之地时,他们虽然还是不懂诗歌,但他们肯定在心里早就对和儿子有关的这样一种语言心怀敬意了。所以,陈衍强的大多数诗歌是以写他的乡村、乡亲和家人开始的。他写他们,从他最熟悉的地方写起,他无意刻意去表达所谓的朴实和感动,他的语言从来都是从最低的地方写起,就像面对面和你说话,但你还是找到了你想找的感动或是别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出身还有诗人陈衍强吗?我不敢肯定。

三说诗歌本身。要想刻意为陈衍强的诗歌文本找一个注释,在语汇丰富的当下可真不是问题,什么“口语”、“后现代”只要往上套都没问题。不过,我认为这样做是对诗歌缺乏足够的想象力。什么是诗?什么是诗性?如果连写诗也有公式的话,那写诗和诗歌都将多么地令人沮丧!诗歌的最大内涵就在于它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了最辽阔的东西,它极大地开启了我们的联想,使我们在现实严酷的生存中,还保持着我们最大的热情和尊严。陈衍强的诗歌所带给我们的愉悦正是这样。它简单、它干净、它带有它独特的视觉,他用他一贯有的抒情或是调笑来展现他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在今天的许多艺术样式中,简单被认为是表达所要抵达的一种至高境界,因为这多年文字表达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过去又大又空的高处一再往下移,为什么呢?就因为对多数疲于生存的当代人来说,那些又高又飘的语言无关他们的痛痒,而诗歌绝不是只为诗歌史而写作,一切都要在当下有个了断,所以大部分诗歌还是必须进入“消费品”行业的,这已经由不得你不同意了。所以,作为特殊的消费品,陈衍强的诗歌已经有了不错的回应,虽然多年来他一直不被更多的人提及,但却一直拥有着他最忠实的读者,而他最新出版的《英雄美人》销售良好,就更是一个证明。

作为诗人和诗人的朋友,多年来我一直见证了他的诗写,这本来对一个诗人来说值不得多提一笔,但诗歌毕竟不是什么终身标志,诗人不写诗了,或是写不出诗了,就别拿自己还当一个诗人沾沾自喜,所以像这样一直在写,一直还有作品出来的人,才有理由被认为是―个当下诗人。

有关梦想的诗歌范文第2篇

(一)知识与能力。

根据现代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诗歌能力,使学生能创作简单的诗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现代诗歌的特点、创作诗歌的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创作存在畏惧心理,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为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手段

生本教学法(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想请问同学们“四大文体”具体是指那几种文体?

生: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齐声回答)。

师:四大文体中那种文体最擅长抒情呢?

生:诗歌(齐声回答)。

师:非常准切,诗歌最擅长抒情。其实在座的同学们的年龄也是如诗般的年龄。你们青春浪漫、你们个性多彩、你们激情洋溢,正如一句话说得好:“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此时此刻的万事万物应该在你们眼中也应是别有一番诗意吧。正所谓“少年情怀都是诗”,今天我就把它作为我们这节作文活动课的主题。(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由赏诗,把握诗歌特征。

师:同学们,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我相信大家都了解并掌握了许多的诗歌。所以在上课前我布置了你们回顾至今为止所了解的现代诗歌,可以是你们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自己创作的诗歌,从中挑选一首你印象最深刻的现代诗歌。你要谈谈为什么这首诗在你的脑海里面印象最深刻(提示:也就是你最爱它的缘由,可以从感情,语言,声韵等角度来分析)。

生(甲):我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因为诗歌里面的意象很美,比如“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清泉”充满着梦幻般的色彩。

生(乙):我喜欢舒婷的《致橡树》,因为诗歌里面的女性形象表达非常含蓄,但是情感却非常浓烈。它传达了一种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妩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生(丙):……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老师这里也有几首现代诗歌朗诵,请同学听完朗诵后,结合刚刚几位同学的诗歌感悟来谈谈现代诗歌具有什么样的审美特征。

(首先播放朗诵带《乡愁》与《沁园春・雪》,然后引导学生对诗歌审美特征的把握)同学感觉刚才这几首诗歌美不美?如果美,有时美在哪里呢?

生(甲):诗歌很美,美在情感。比如《沁园春・雪》虽然只有简短的上下片,但内容却情越千年,思飘万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作者尽显作者前无古人的巨怀与气魄,具有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任谁读了都会不自觉地生出臣服之意来。

师:这说明诗歌虽然简短,但却具有可以集中概括地抒情的特点。

小结:从大家刚刚谈及的诗歌特征中,我们可以发现诗歌具有集中概括的抒情、大胆神奇的想象、分行排列与精练优美的语言以及美妙的节奏等审美特征。诗歌是一种用丰富新奇的想象和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高度概括地歌唱生活、抒发感情的文学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国度,感受诗的魅力,体验创作的乐趣吧。

(板书:诗歌的审美特征和文体概念)

(三)小组集体写诗,体验创作快乐。

师:(交代活动规则,组织活动开展)

1.请4到5个同学组成诗社,全班共4个小组。你当然有权给你的诗社命一个有诗意的社名。老师现在给每人4张空白的小纸条。请在发给你的纸条上每张写一行字(其实就是诗),你不必写上你的名字,注意你创作的句子一定要有韵味的,并且语言尽量优美。

写诗的时候可以参照下面的写法:

①写一个包含了明确时态的句子,在汉语中,“着”、“了”、“过”是表示时态的词。

②写一个问句。

③写一个条件句。

……

2.把你写的诗句(也就是你刚才写的那些字条)投入到“缪斯”(诗歌女神)的墨盒里,让她给你灵感。

3.每个诗社从“缪斯的墨盒”里取出10个已经附着了“灵感”的诗句(也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字条)。

4.诗社成员共同筛选出其中6个以上较好的由缪斯赋予了灵感的诗句――其实你自己才是真正的“缪斯神”或中国的“文曲星”。(建议可以首先确定主题,然后再进行扩写或仿写,(但要注意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如句式、修辞、想象等),写好后进行修改(如诗歌的意象、象征、隐喻、节奏、押韵等)。

5.最后讨论为已创作的诗构思一个题目,这可是“画龙点睛”的工作,题目命好了,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生根据活动的安排,紧张进行创作。

小结:整个过程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他们需要把几句毫不相干的句子联系成“诗”,逼迫他们每一个人都启动所有的人生经历去领悟语句中可能有的全部含义,挖掘语句间的微妙联系,然后精心安排句子顺序,用一定的句法(平常储备的有关诗歌的知识)或内在的诗句联系使句子间有所沟通。这是一种“痛苦而又愉悦的体验”――痛苦之处在于诗句间缺少充分的句际联系,令人费解。愉悦之处在于阅读者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去填补句子间缺少的联系,最终得到创造的。

(四)小组作品展示,师生合作评诗。

师:下面请每个诗社派代表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展示内容包括:一是你们抽到的10张小纸条,二是你们选种的6张以上的小纸条,三是你们是怎样加工这些纸条并且调整它们的顺序最后成为你们现在的作品。

生(甲):第一小组(星月诗社)展示:

1.10张原来的小纸条内容……

2.经过我们的加工,我们的创作的诗歌标题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3.诗社代表发言:我们根据这几个句子的内在联系,对其中的“爱”与“希望”这两个意象着重地进行了加工。同时,为了让句子读起来更加通顺流畅,我们简单修改了句子的韵脚,同时我们切合北京奥运会口号点明了诗歌的主旨,让这种“爱”与“希望”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展示完毕,学生掌声表示祝贺)

生(乙)第二小组(岭南诗社)展示:……

生(丙)第三小组(零点诗社)展示:……

生(丁)第四小组(湖畔诗社)展示:……

小结:当然这些技法可以使我们的诗歌语言新奇精美,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这些技法建立在感悟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提炼诗意的基础上,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大胆丰富的想象之后组合我们的意象。这样我们才能够将这些表面零碎的句子组合成意想不到的美妙诗句。

(五)课外拓展及布置作业。

师:刚刚同学们展示了你们创造的诗歌,老师这里也有自己创作的一首非常特别的小诗,请同学们看后说说其特别之处在那里。

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沉醉不知归路/峰回路转/人到溪桥忽现

生:这些诗句都来自不同的诗歌,但是重新组合之后却又另有一番新意。

师:非常准确,其实这也是一种作诗的方法,我们古人很早就已经开始实践了,并称这种方法做出的诗歌为“集句诗”,同时由于集句诗的特点是“以文为戏”,所以它成了许多小说和戏曲的组成部分。其实它也符合我们读者解读作品的规律。

有关梦想的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朦胧诗 追寻 现时意义

“朦胧诗”,一般认为是1980年前后出现的,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的诗歌创作。朦胧诗历史地位的被认可,与诗歌评论史上非常有名的“三个崛起”有关,这“三个崛起”分别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这三位评论家老中青齐备,他们的这三篇评论,概括和总结了朦胧诗的特点,肯定了朦胧诗的作用和成就,为朦胧诗后来引起广泛关注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史上最值得关注也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它自身的艺术性和蕴含的精神力量在当代汉语诗歌中,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存在,成为一座含金量罕见、挖掘不尽的宝库。

朦胧诗是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绑定的,但是,它在“追寻”的主题下对人们心灵的慰藉,对灵魂的拷问,对人性的探索,不会因为历史的前行失去意义。时代在前进,随之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方面积聚的问题也越来越值得人们反思,思想和精神的层面尤当重视。历史的创伤不会再循环,但是心灵的彷徨和困惑从没有消失过。这样来看,朦胧诗歌不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它的“追寻”主题对解决当下国人的心灵浮躁和精神危机仍有现时意义,我们也期盼着能够出现新的像朦胧诗那样,饱含价值思考和精神力量的文学作品,来启迪和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

诗人必定是一个有信仰的群体,信仰可以抚平一个人心灵的浮躁,充实一个人的灵魂。朦胧诗人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一直在追寻自己内心深处坚守的,最美好的关于人最本质的信仰。相比之下,现时代的我们,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之后,精神的匮乏和危机愈发突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是朦胧诗人在以下几方面的追寻,会引发我们内心的共鸣和对灵魂的探索。

一.永恒的人性主题

毫无疑问,在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和温情都被无情的消噬掉,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如同生活在一个冰冷的寒冬,冬去春来,冰冻的大地终将融化,敏感的诗人对人性的复苏和呐喊终于得到回声。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去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开始,诗人开始在茫茫黑夜中,坚守那难得的人性之光,到“以太阳的名义/黑暗在公开的掠夺/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默默地永生/默默地死去”(北岛《结局或开始》) 以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北岛《回答》)诗人已经从苦闷中的徘徊和对希望的坚守,逐渐转变到对现实的质疑与渴望重建现实。这种愿望愈加强烈,于是北岛终于发出了“我是人/我需要爱/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度过每个宁静的黄昏/在摇篮的晃动中/等待着儿子的第一声呼唤”(北岛《结局或开始》)的呼喊。既然这种愿望是理所应当的,诗人也就不必再压抑内心的心潮涌动,可以大胆的去呼喊、去表达自己心中对真情的渴望。北岛《结局或开始》另一部分更是对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作出了描绘,对未来世界发出了殷切的呼唤:“心灵不再躲到幕布后面/书打开窗户/ 让群鸟自由地飞翔/老树不再打鼾/不再用枯藤/缠住孩子们灵活的小腿/少女们从沐浴中归来/摇曳着星星和辽远的月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声音/爱情和愿望”生活的美好是每个人渴求的应该享有的幸福,它可以涵盖很多元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性的力量之美,它包括很多内容:渴望爱与被爱、合理的欲望得以满足、实现自身的价值等等,可惜的是,这种基于人性的力量带来的美好,很容易被世人淡忘。就现在看来,诗人彼时苦苦的追寻没有,也不可能永远解决人性的冷漠和迷失。我们面对日趋复杂和利益化的社会,现时金钱名利等物质的诱惑,总是披着一层外衣,让当下的世人遗忘还有一个人性的准则需要我们去坚守。无论是学历造假,食品造假,还是社会恶性事件的发生都在昭示着社会层面的精神和心灵的扭曲。当我们再次阅读这些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诗歌时,我们理应回味人性的所求与现时脚下的浮躁,由此得到一些警示和反思。

二.祖国及人生道路的追寻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的大街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后来/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中国, 我的钥匙丢了》) “钥匙”、“大街”、“荒野”这些割裂的元素组织在一起貌似荒诞,其实它们构成的是非常感人的诗句。诗人把自己的忧虑和真情,真正融入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忧与祝福之中,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诗人不会用“钥匙丢了”这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不安与担心。当谈到童话诗人顾城,人们可能关注的更多的,是他在诗句中建立的童话世界和理想王国,可是一句“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习惯光明”(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谁又能联想到,这短短的诗句透露出来的是一个多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感的心灵形象。“他们在天上/愿为一颗星/他们在地上/愿为一盏灯/不怕显得多么渺小/只要尽其可能”(舒婷《献给我们的同代人》),特殊的时代在这代人身上寄托了年轻诗人们的理想、希望、追求和憧憬,他们在不停的追寻之中,体现出朦胧诗人对人生之路的重新认识和确定。我们不能忽视个人的价值取向与选择背后所隐藏的某种动态,追求个人价值和幸福是理所应当的,可是个人价值和幸福追求的支撑,是国家及民族梦想的实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应当去衡量,这也是个人价值追求正确与否的一个评判标准。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民族梦”,大的国家民族梦想的实现,需要个人梦想的实现来填充,个人梦想的实现又应自觉以国家民族梦想为衡量标准,不可做出格,甚至违法之事来达到自身目的,如此则不叫实现个人梦想。现时来说,我们对国家、民族的概念在距离上与那个年代相比,似乎有了很大的区别,联想到诗人诗句背后隐藏的厚重的国家民族意识,我们不禁慨问,除了我们自己,我们还剩下什么?祖国如同母亲,我们不止需要母亲的庇护,更应该用个人价值的实现,去捍卫祖国母亲的尊严,这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三.朴素情感的渴望和追寻

人之所以称之为感情动物,是靠各种各样的情感所支撑的,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这些都是人世间无比宝贵的财富。对人的美好情感,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爱和关怀的需求,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向往,是人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时期朦胧诗的重要主题。,使人的美好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无情的破坏,人的权利与自由受到恣意的践踏,也造成了人和人之间情感的隔膜,观念的颠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不断受到考验和质疑。在北岛的系列诗作中,《触电》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留下了烙印/当我和那些有形的人握手/ 一声惨叫/他们的手被烫伤/留下了烙印/我不敢再和别人握手/总是把手藏在背后/可当我祈祷上苍/ 双手合十/一声惨叫/在我内心深处/留下了烙印”诗作中充满深邃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隔膜、伤害以及内心的失落在诗中有充分的展现。不过,这种横亘在人与人感情上的鸿沟终将随着“”的结束而被填平。“我真想摔开车门/向你奔去/在你宽阔的肩膀上失声痛哭/我忍不住/我真忍不住/我真想拉起你的手/逃向初晴的天空和田野/不畏缩也不回顾/我真想集聚全部柔情/以一个无法申诉的眼神/使你终于醒悟/我真想/真想....../我的痛苦变为忧伤/想也想不够/ 说也说不出”(北岛《我们每天早上的太阳》)。从这里开始,诗人们开始大胆地倾诉着内心深处极其复杂的情感世界,怀着强烈地渴望表达真情、直率地流露真情的愿望,诗人们试着踏上追寻并重建感情世界之路,到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为止,我们已经幸运的看到,独特风格与立意的爱情诗已经向我们传达除了这样一种信号:诗人们大体已经经历和完成了这种情感的重建。当一个人经历过痛苦,然后开始重新关注生活的时候,说明这个人心灵创伤在弥合和恢复,时代也是如此。舒婷说过:“我从未想我是个诗人, 我只是为人写诗而已。”“我通过我自己深深地认识到: 今天, 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真挚的情感总是吸引人的,而这情感要建立在精神的纯洁和相信未来的基础上。当我们不再相信爱情不再相信友情,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时候,让我们回头看看朦胧诗,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一些洗礼和舒缓,减少人性的暴戾,让社会添一份美好和温暖。

“追寻”, 是朦胧诗人生活的那个特定年代连接人们心灵的独特意象和共同情结,也是朦胧诗得以传唱和具备生命力的支点。“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还乡就是返回与本源的亲近。”还乡的真正本源和意义是追寻,追寻也是诗人注定的工作和与生俱来的使命。追溯到中国诗歌的源头并一路看来,各个时代突出追寻主题的诗歌并不缺乏,且各个时代带有自身特色,但像朦胧诗这样集中而又强烈,浓郁而又温情,影响力如此大的诗群并不多见,这正凸显了朦胧诗的伟大之处,凸显了研究朦胧诗的重要之处。既然研究,那么就不能让如此宝贵的资源,局限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将它所携带的价值和意义,融入到现时代的时代价值追寻中。

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不幸,凸出了朦胧诗人通过诗歌创作来寻找和唤醒人们的心灵精神力量的可贵。朦胧诗人们已经完成了在那个特殊时代的“追寻”任务,“追寻”本身的意义和追寻到的主题不会也不应过时,我们从未失去过前行的动力,当我们在这条追寻的路上走的远了或者迷茫的时候,我们回过头重新看看朦胧诗,我们能得到些许精神的慰藉和新的启发,这就足矣。

参考文献

[1]喻大翔,刘秋玲.朦胧诗精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有关梦想的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任怀强;诗歌;分析

1

一个满怀文学梦想的年轻人,自农村只身来到拥挤、喧嚣的城市,这是对生活道路的选择,也是一次生命历程的转捩。他乐意投身文字生涯,一做就是十余年。而以此谋生、进而谋求发展,以此安置肉体、进而安置精神的难度之大,不是人人都能体味的。彷徨无助、迷惘无绪,甚至强烈的失败感、绝望感可能随时随地袭来。――活着还要写诗,一种与世俗不妥协的决绝姿态!此刻,我仿佛看到暗夜里一个踽踽独行的人,看到一个在熙来攘往的芸芸众生中行色匆匆的人;我仿佛看到他肩背沉重的书袋、手提大捆的期刊或徒步或乘车向着遥远的地方,会见那些熟悉的人和更多陌生的人……总是满面风尘,却总是有热情的微笑。

怀强跋涉在辽阔的大地上,疲惫无可避免,哀怨、伤感、寂寞、痛苦无可避免;醉与醒、歌与哭、爱与恨、静与躁,希望与失望,进取与挫败,火热与冰冷,善良与邪恶、坚守与妥协、淳朴与油滑,在他身上像在很多人身上一样,交织、反复、混杂、流淌,有所不同的是,怀强以他的执著、忍耐、勤奋和必要的才情,一直仰望着诗歌的天空,在眼里在心里,在烟尘之上,在暗云之上,在自己热爱的唾弃的、平坦的崎岖的、散发花香也散发腐臭的大地之上……

2

现实显得残酷,现实往往就是残酷。

面对现实、置身现实中的人们,在感悟、表现、反映、摹写现实时是有差异的,其志、其情、其趣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更多的人麻木,不愿、不能正视现实。自我欺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有的人可能有意无意地粉饰、有意无意地诋毁。因为中国向来有文章“润泽洪业”的传统,不顾痛痒一味迎合、违心败德屈膝奉承的文字更是汗牛充栋。

清醒的头脑、敏感的心灵、正直的笔锋才可能呈现出部分的真实。

怀强的诗歌是能够呈现大千世界、社会万象的部分真实的。至少他不回避,不曲解,有勇气有胆识。可以说怀强的诗是“原生态”的诗,烟火气很浓的诗,虽与世俗不妥协,但他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不可能十分超脱。从积极的一面讲,那些诗是反映时代的。但也有罗列现象,缺少沉潜,使作品带有“乱” 、“躁”之弊。

这在他一些感悟生活的诗篇中,几乎触目皆是。比如下面的一些诗句:

也许拒绝爱滋病并不拒绝爱

也许盛夏拒绝寒冷并不拒绝清凉

像人们习惯变性

像人们生活屈辱

我们习惯牛皮癣 广告

习惯下水井张大了嘴

习惯立交桥 高速公路 框架楼房 和玻璃幕墙

习惯面对死亡 透支 卡片 和虚伪

――《只是如果》

乱象纷纭,拒绝和不习惯都只能是暂时的,人们必须学会接受和适应,哪怕是被迫的。

这个世界谁在恪守温柔

谁还坚守

我喜欢世界的迷茫 空蒙

世界的可爱和反复无常

尤如游丝浮尘 眷恋这世界

深深地爱着这狂莽世界

我独自歌唱 像世界的孤儿

――《生活,啊生活》

爱这个大千世界吧,即使像世界的孤儿,即使你不过是一粒尘埃。这世界毕竟还存在温良和贞洁。

在细小的河流中

我看到了更细小的泥鳅

……

在广阔的大地上

我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空

――《为琐碎的生活呐喊》

洞察入微,又要胸襟开阔,脚踏实地又要仰望宇宙,诗人就该这么活着。

昨天我们还在津津乐道

股市 房市 车市

现在我们开始注意

钱袋和渐渐临近的危机

开始熟悉生活

并深入于生活的局部

――《爆米花的老人》

诗人还要有敏锐的触觉,像社会的预言家和晴雨表。剥开寻常事物的表象,看出它的脉络、走向甚至本质。这是困难的,困难到即使杰出的诗人也仅仅是偶尔为之或者歪打正着。

而现在我会放下所有的工作

对待我们更为熟悉的生活

大葱 茄子 辣椒 和满山遍野的地瓜

学会它们怎么泼辣地生长

而不会被太阳烤焦

――《那时芭蕉正绿时》

读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味道了吗?就是那样的味道,只是它所表现的意志更坚强一些。它强调生活是需要技巧的。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厌弃生活

或许是死 或许是不期而然的相遇

当我浮于尘土又归于土地

我知道我的幸福原来那么多

――《我热爱我幸福的生活》

为什么我的眼里充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泪水、汗水、苦难、艰辛、微笑、痛哭,酸甜苦辣一同酿造着生活的幸福。知足就是幸福,简单就会幸福,而有时幸福可以是五味杂陈的,等待、期盼、精神冒险等等都可能带来幸福感。

你瞧,怀强笔下着生活和生命的真实,裸,活生生。文学的真实,是个老生常谈又常谈常新、不得不谈的话题。虚伪、矫情、不知痛痒、麻木不仁,甚至颠倒黑白的文字,是毒瘤和垃圾。

3

世界是万花筒,也是交响乐。

怀强的诗歌既是万花筒,也是交响乐。那些色彩足够丰富,即使搭配欠佳;那些声音足够热情,即使不免刺耳。或者说,在怀强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一种与当下生活同步、与时代风貌吻合的紧张、对立与嘈杂。怀强的诗作中,常可见到的“或”字,固然有时是为着增加诗意的丰富性,但复杂纷纭的现实是诗人犹疑不定、矛盾纠葛的更深层的原因。

现实生活的紧张、对立、嘈杂与矛盾重重,是显而易见的。我还是不禁要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进入城市生活后,怀强的漂泊感浇灌成诗句:

我是泥土里来的孩子

光着脚丫踏过夜晚的河

都是层层水波上的往事

我是酸枣花熏过的

密刺展露我思想的光芒

绿叶编织我常青的岁月

我是乡村丢失的孩子

炊烟是我觅求的踪迹

怎么都是一种牵念

我是地瓜兄弟中最甜蜜的一个

――《祖国 我坐在你台阶上仰望星空》

这是一首有着舒婷《祖国啊祖国》烙印的诗,但是其取象更为朴索和本土化。山东农村孩子,十分熟悉的植物酸枣花、地瓜,生动地进入了诗作。酸枣树,古文曰“棘”,就是布满荆棘之“棘”,布满荆棘的路途会让人举步维艰或者望而却步,但是没有过不去的路,没有渡不过的河。诗人捕捉到了酸枣树“密刺”这个意象,并骄傲地宣称它们“展露我思想的光芒”;又捕捉到地瓜块根的特点,自豪地告诉人们“我是地瓜兄弟中最甜蜜的一个”。如此,人们相信这个“泥土里来的孩子”会用他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闯荡出一番新天地,然而乡村和炊烟离他而去了。

有谁数清低矮楼房的微笑和忧伤

有孤儿、乞丐、小偷、流氓和无业的人

有谁数清沾在衣服上的尘垢

有老板、员工、公务员和准公务员

支配和占有、消费和摆阔

透支着天空的眼泪

透支着丑陋和残忍

酒吧 咖啡厅 茶社 歌楼

不是红唇 却诱惑惹人

――《经十路以南》

其实在城市冷漠的表情中

我们学会孤独

我们用沉默

回答一切

这就是我的一切

――《无话可说的时代》

一个城市 在我的脚下

变得可以丈量 描述 感慨

我可以站在最高点

俯视它宽广的胸怀 诱人的身姿 和开满罂栗花的角落

我可以蹲在最低处

仰视它伟岸的姿态 冰一样的冷漠和分隔或方块样的天空

――《走在城市的路上》

城市的霓虹五光十色,它诱惑着容纳着各色各样的人,也考验和筛选着各色各样的人。它有时热情如火,有时冷若冰霜,学会在孤独中进取,在孤独中享受孤独,在沉默中蓄积力量,直到既可以“仰视它”、也可以“俯视它”,直到它“变得可以丈量 描述 感慨”,那么作为一个闯世界的人,一个城市的陌生人,也就变得成熟了好多,他会与生活生活环境具有更多的默契,友好的默契,妥协的默契;作为诗人,则可能具有了崭新的视角、更高远的目光,来切入当下,迎接未来。

4

真与善与美,密切关联。真是基础和本相。

因为有真的存在,怀强的诗歌作品,燃烧着美的火焰。

这种美往往是一种雄壮之美、悲情之美、哲思之美,偶尔也会有颓废之美、伤感之美。

大体上讲,怀强的诗作属于抒情诗的范畴,诗情往往是岩浆般奔流,岩浆般滚烫的。读来不免触目惊心,不免心神激荡。

很多诗作,都表露出作者内心的剧烈冲突,像石与石、铁与铁、血与血的撞击与迸流,这种冲突放射的璀璨光芒,甚至掩盖了作品形制的粗糙、语言的笨拙以及逻辑的欠妥。

想像云彩成为了肉体

楼宇 树木山峦成为了利器

大地巨大的剑齿龙

趴在那里 看云怎样流血

如果洪水代表愤怒

如果雷电代表尖叫

这悲伤有多么巨大

这孤独有多么荒凉

我情愿在土房里散步

听虫物鸣叫

听我没有干扰的世界

在云的怀里舒展

我情愿读书 写作 静静的想

云做的房子 云的家

云的南方 云的记忆

滑过我的幼小地肌肤

我情愿和房子说话

和桌椅板凳同居

和自己捉迷藏

然后装下云一样的内心

想像云就那么柔软

没有具体的形状 气味 颜色

做一床棉被 暖醒

睡着的鼾声

在此刻冲泡一杯红茶

再无念 咖啡厅 高脚杯

倾倒下来 慢慢

比云要巨大 凶猛

――《云》

面对诱人盅惑的语言 难以动心

面对美女或更妖艳的腰肢 平常对待

风暴 激流 滚石 泥石流 海啸 飓风

从灾难中趟过 疾病

大地倦睡的恶梦

一点点坚强 一点点骨硬

坚硬之冰 柔软之石

相信欢乐 却一直认识痛苦

一把锁 永远 找不到

那轻脆的声响

――《习惯了风平浪静》

诗人的内心分明充溢着“愤怒”的洪水,“尖叫”的雷电,却偏要急转笔锋,偏要“读书 写作 静静的想”,偏要与“棉被”“红茶”“鼾声”相伴;云可能带来暴雨,造成洪水,伴随雷电,诗人却偏要“想像云就那么柔软”。这种冲突是多么明显多么巨大,依靠心灵的力量是可以调和的吗?纵然“一点点坚强”、“一点点骨硬”,纵然“相信欢乐”,然而诗人坦白“却一直认识痛苦”,“一把锁 永远 找不到/那清脆的声响”。这难以打开的心锁,这难以索解的纠结,可能是诗人们的宿命!

5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上帝称光为昼,称暗为夜。”

多大的威力,多大的信心,多么高瞻远瞩。

上帝在创造,在开启鸿蒙;诗人也在创造,也在寻找引领人类前行的光。

现代汉语诗歌不足百年历史,要走的路还相当漫长;要取得如古汉语诗歌那样的辉煌,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诗歌对当代文学史的贡献,特别是在冲破文学的单一工具性、力避假大空,排斥伪崇高方面的卓越创建,是有典范意义的,是有目共睹的。

为此,当代诗人应该有信心、有担当;去浮华,不骄矜。我们高兴地看到怀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我不需要华丽的幕布和溢美的言辞

我不需要闪光灯、话筒、啧啧不休的盘问

我不需要掌声和微笑

我不需要木偶一样被掌握在别人手中

作品被践踏 诗歌被侮辱

我不需要声音和无聊的伴奏

我不需要听众和评论

我不需要我自己的默认和懦弱

这样迷人浪漫夜晚

请让我安静地倾听

一首诗自己的歌唱

――《请让我安静地倾听》

我无法改变自己对诗歌的热爱

像无法拒绝我活着一样

无奈 却一直坚持活着

――《时间解读(组诗)》

我以为《时间解读》是一首彰显作者才华的诗,值得细读。这里引述的几句,颇有大侠般剑人合一的气概,怀强是诗与人合一,我不写诗,诗仍写我,无疑是诗人了。正因为如此,我还是想在文末说出我读诗感到的遗憾或者叫期待吧。――作为同道中人,这是在期待别人也是以此自勉。

――期待怀强的诗歌能够沉静一些,也放达和超脱一些。能把万千气象纳入笔端、呈现真实是好的,再经沉淀、过滤、蒸馏、还原,诗味便同酒味般醇厚了。不能满足于浮光掠影,芜杂、枝蔓,嘈杂、刺耳,有句无篇等等,都可能与匆忙、草率、急躁有关。

――期待怀强在语言上再下功夫。诗歌的精粹性要求语言跟得上、穿得透,新奇和陌生化倒要放在第二的位置。词不逮意、词意游离,对诗的伤害有时是致命的。很多作品给读者造成的阅读上的困难和阻隔,此为一大原因。另外还有语感、节奏,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我很羡慕一些诗人,天生就有好的语感和节奏,他们不用功写诗真是浪费。

有关梦想的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劳动工具 标志性意象 不确定性

弗罗斯特的农民经历和他创作的大量富有浓厚新英格兰风情的田园诗歌,使他被誉为典型“新英格兰诗人”的代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含有大量有关劳作的意象,但是他不同意别人把他作为一位刻意使用象征的诗人: “象征主义(symbolism)太容易噎死一首诗歌……如果非得让我给我的诗歌取一个名称,我倒倾向于称之为‘标志主义’(emblemism) ― 我所追求的是人们可见事物的标志(emblem)”[3]。他也称自己是一位提喻主义(synecdochist):“永远、永远,意义更伟大。小事牵动大事”[2]。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作为标志性意象出现的劳动工具,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

农场的劳动者所使用的镰刀、梯子、铁锹等工具,既是人类劳动力的延伸,反过来也限制着使用它们的人。弗罗斯特诗中的劳动工具总是暗示了劳动者的内心活动,折射出更深刻的哲学意义。在《割草》一诗中,割草人俯身劳动的时候,他手中的镰刀一直向大地“窃窃私语”着什么。对割草人来说,镰刀是一种可控制的暴力,割倒一排排杂草,就像收获了大自然的死亡。割草人深知自己劳动的目的是什么,把自己的心情用镰刀的轻语表现出来:“它(镰刀)不梦想得到不劳而获的礼物,/ 也不稀罕仙女精灵施舍的黄金”;割草人要的不是一种姿态或是炫耀,更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通过劳动可以获得的最甜蜜的梦:最大限度地靠近真实和爱。在《熄灭,熄灭―》 一诗中,那把不断咆哮的电锯,好像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一听到“吃午饭”的呼唤,就“跳了”起来。这一跳,切断了使用它的男孩的双手。男孩从控制工具的人变成了被工具控制的人。男孩觉得一切都完了,很快便死去了,周围的人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中。看似无情的电锯和其他的劳动者,却向我们揭示了劳动和劳动者在这个世界中的意义。对男孩来说,他的内心已经是一个成年的劳动者,失去了劳动的双手就意味着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他的劳动伙伴,并非冷酷无情,而是早已深谙每日重复简单的劳动的意义,在这个充满危险、未知与不确定的世界中,对一切无法挽回的事情抱着淡然的态度,小男孩的死并非就是悲惨绝望的。

在《家葬》中,丈夫使用的那把铁锹,引起了妻子与他之间矛盾。 铁锹上沾满了泥土,那是丈夫为他们夭折的孩子所挖的墓地周围的泥土。丈夫挖好墓地回到家,不明白妻子为何开始歇斯底里,无理取闹:“天哪,这种女人!事情竟会是这样,/ 一个男人竟不能说起他夭折的孩子”。他试图跟妻子沟通,但发现根本不可行。在妻子眼中,丈夫似乎与他使用的铁锹一般机械、冷漠;可以如此理智和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死,她认为他根本不懂爱:“你不能,因为你不懂该怎样说。 / 你要有点感情该多好!你怎么能 / 亲手为他挖了那个小小的坟墓?” 在家庭中,夫妻永远不可能完全理解对方,但是却能够用爱来包容。如《雇工之死》中的那对小夫妻,妻子与丈夫虽然意见不一,但却能够和谐地处理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磨刀石》中,那块老旧的磨刀石,经过了岁月的洗练,见证了世迁,却依然可以让人们通过磨刀这种简单的劳动领悟人生的奥妙。磨刀的人与他的搭档,需要互相协调的合作,才能将刀刃磨得锋利:他们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一个推滑轮一个磨刀,在相互制约的同时,又要控制好自己的力度。在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劳动模式中,磨刀人感到自己是被时间赶着走的劳动者,他们所作的配合工作就是不停地转动,不知道何时停止,因为谁也不确定他们之中的哪个人来决定刀已经磨好了,只能拼尽全力地继续这个战争般的循环,对抗着死亡和时间。从普遍意义上,劳动者的对于死亡和时间的理解恐怕要比任何人都清晰,而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些标志性意象,通过描述劳动工具与劳动者的关系,来揭示对此的深刻思考。

在《摘苹果之后》一诗中,那把通向“天国”的用于摘苹果的梯子,承载了弗罗斯特对其诗歌创作观念的隐喻。站在梯子上,摘苹果之人脚掌和脚踝所承受的疼痛,正如诗歌创作时的阵痛,那种忍痛继续摘苹果的过程,也是孕育一首诗歌的过程。梯子是一种可以连通天和地的工具,而人则是在两部分之间进行劳作,暗示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人不停地劳作,小心翼翼地让苹果不落地,虽然已经精疲力竭,却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掉落的苹果就只能作酒了。正如写诗的人,要小心翼翼地选择自己的语言和安排自己的想法;但即便是艺术创作,也有疲倦的一天,那种要处理的事情太多而感到力不从心,甚至非常厌倦,却又不能随意放弃,也是诗人面对的问题。

弗罗斯特通过对劳动过程的描述,揭示劳动工具作为标志性意象所隐含的象征性意义,这种象征性意义既指向其隐含意义,又指向其本身的意义。如镰刀这样的劳动工具,既能反映它作为工具与劳动者的关系,也能指向更宽泛的想象领域:它可以代表任何劳动工具,揭示人与劳动工具的关系;也可以代表人类所创造的任何具有改变自然所用的器械,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可以类比为艺术创作中的抽象工具,揭示抽象的脑力劳动与具体的体力劳动的关系,如对于诗人来说,割倒一排排杂草的进程就犹如收获一排排诗行。弗罗斯特在诗歌中对劳动工具的巧妙安排,把读者带入了他精心编织的想象世界中,同时也体现他诗歌创作的匠心独运。

【参考文献】

[1]Frost, Robert. Complete Poems of Robert Frost. 1949.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4.

[2]Lathem, Edward C., ed. Interviews with Robert Frost. New York: Holt Rinehard, and Winston, 1968.

有关梦想的诗歌范文第6篇

面对大机器、大数据、新科技和新媒体情势下诗歌的新变、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集束式的诗歌生产、电子化的传播以及不断发生的热议事件,很多写作者、普通阅读者和专业评论者都瞬间丧失了甄别与判断能力。面对愈益复杂和分化的诗歌,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每个人摸到的部位不同理解自然不同。相反,几无建设性可言的自嗨、点赞、热评以及长舌妇一样的吵骂却随处可见。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专业阅读者以及“媒体批评”(包括一部分主流媒体)对诗歌的言之凿凿的全称判断。诗人的自信、自大以及膨胀的写作心理和虚荣心已经像雾霾一样爆表。

一、模糊或分明的面孔:滚沸现场与百年游踪

诗歌生产与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渠道的拓展以及高烧不退的社会关注度都似乎证明以往诗歌与普通受众之间的冷漠关系已经有所改观。事实是如此吗?这成了诸多专业读者、普通读者的共同疑问。

一年来无比火热的诗歌活动和高分贝的造“节”运动已乱花迷眼。有些诗歌节更像是观光旅行团――与地方旅游和文化资本媾和,诸多活动动辄就冠之以“国际”二字――“仿佛跨国便高出本地不只一等,却无人检讨受邀的外宾中,有多少是真正跨得出他们自己过度的诗人?”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专混诗歌节却“无诗”的专业跑场子的“诗歌节诗人”。(杨宗翰《论诗歌节如何“毁诗不倦”》)吊诡的正在于如此热烈的诗歌现场和造“节”运动中缺席的恰恰是“诗歌”和“诗性正义”。目前国内有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300多个诗歌奖且不断攀升的奖金数目令人咋舌。相比较欧美等其他国家,中国的诗歌奖项多且乱,很多都不具备公信力。有诗人宣布今后不再领取国内的任何诗歌奖(沈浩波《关于国内的诗歌奖》)也并非刻意的自我炒作,而是有一定的针对性。

多样化的诗歌传播方式和出版新渠道的拓展(比如以《2017天天诗历》《2017诗词日历》《亲爱的日历》《每日读诗日历》《给孩子读诗》《诗光年日历》《唐诗之美日历》《福建诗歌周历》《浙江诗人日历》等为代表的诗歌日历、周历的激增)对诗歌社会影响度的提升是不争的事实。诗歌与公共空间的对话(比如诗歌书店、诗歌咖啡馆、诗歌主题馆、诗歌走进美术馆、诗歌地铁、诗歌巴士、诗歌船、诗歌墙等)、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与融合(比如“诗意当代”艺术融合展、“诗书本一律――现代诗书法展”、翟永明、韩东等人成立“十诗人电影公司”,以余秀华为主题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获得第29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主竞赛长片单元特别奖,诗电影《路边野餐》《蝴蝶和怀孕的子弹》以及80后诗人小招(1983―2011)的纪录片《我的希望在路上》受到关注,而以打工诗人为题材的记录电影《我的诗篇》截至2016年12月已经在全国180座城市通过众筹的方式放映了900多场次)成为年度话题。诗歌对公共空间和公众生活的介入能力正在增强。这似乎都在提醒人们――诗歌已经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回暖”“升温”,而是“繁荣”和“一片大好”,又一个诗歌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然来临。但是,越是火热的诗歌年代越需要沉静下来予以反思,因为从文体特性来说诗歌的持续升温是反常态的。炙热的诗歌现场背后的深层动因、内部机制、精神场域以及空前复杂、分层的现实亟待梳理、过滤、辨认、反思。与此同时,大众对诗歌“边缘化”“读不懂”的困惑以及对诗坛“个人化”“圈子化”“小众化”的不满仍然存在。

2016年是新诗百年诞辰――的白话诗《蝴蝶》写于1916年。面对新诗百年,其历史化和经典化已经提上日程(如各种总结性的选本《中国新诗百年志》《中国新诗百年大系・安徽卷》《安庆新文化百年 诗歌卷》《中国新诗百年百首》《百年诗经・中国新诗300首》《中华美文・新诗读本》《天津百年新诗》《中国新诗百年孤独1916―2016》(西班牙语)《当代诗经》等,以及争议很大的“博客中国”组织的“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评选”活动)。百年新诗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正在形成的自身传统已是事实。著名新诗研究学者洪子诚先生则认为百年新诗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当代的优秀诗人已有足够的才能参与和古典诗歌、与域外诗人的对话。

曾经模糊的百年新诗面孔正在一次次的累积中变得越来越清晰,“在某种意义上,今天的诗歌写作状况正是这一百年现代诗实践缓慢累积的地貌,我们无法脱离一个事物的历史去评估它的现在或者预测它的未来,任何一种事态的未来都受到历史积蓄的势能的影响,对新诗的评价也一样。”(耿占春《如何在茫茫诗海中涛得好诗》)新诗的动力就在于它可以有很多的方向,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尝试,从而有诸多的可能性形态。所以当我们面对百年新诗的时候不可能用一顶帽子去扣住它,它可能会有其他的你认知之外的形象。

新诗与古典诗词和外国现代诗的关系、新诗自身的传统、一系列诗学问题以及新诗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创新都成为本年度不断热议的话题。新诗的有效性到了今天需要重新反思。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与江苏省作协、扬子江诗刊社联合举办的“百年新诗论坛”就新诗的现代性、地方性、形式建O、译介、少数民族诗歌创作、长诗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对于进一步厘清百年新诗的问题具有建设性。

新诗百年,自由、开放和创新一直是其发展的核心,但是其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恰恰是“新”。新诗百年之际谢冕认为不能因为“新”而丢了“诗”(《中国新文学:百年的忧思与梦想》)。而越来越叙事化、段子化、散文化和定型化的写作无疑给新诗自身套上了禁闭的枷锁,如何进一步突破和创造成为当下以及今后诗歌发展的关键。由蒋一谈主编、北岛推荐的“截句诗丛”(第一辑19种)的出版旨在重新认识新诗的文体特性并提供新的写作可能性,是一次美学和诗人世界观的更新。“截句”之所以引发巨大关注和争议正在于对“新诗”之“新”的理解以及差异。一定程度上“截句”的出现是重新认识百年新诗的一个入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截句是名副其实的“新诗”。截句只是新诗的一端而不是异端,不能忽视和轻视写作的可能性。一百年的中国新诗最关键在于一个“新”字,这并非是简单化的文学、社会和历史的进化论,而是新诗代表了一种无限开放的话语方式。截句,仍然只是一种尝试,就像当年的一样“自古成功在尝试”。

二、“诗”与“歌”的分化或对话

2016年10月13日瑞典学院宣布将本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民谣摇滚歌手鲍勃・迪伦以表彰他“在美国歌曲的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性表达”。这不仅出乎太多人的意料并随之产生不解、尴尬甚至愤怒,而且进一步挑动了人们惯常意义上对诗歌边界、文学等级的惯见,“很好,他觉得瑞典文学院的老爷子老太太们至少做了一个有趣的选择,至少他们让所有人也让他自己感到尴尬――他想,你要乐于承受这种尴尬,你要试着越过界限、等级、习惯,越过那么多的深沟和回路,只有这样的大脑才是个核桃而不是一块鹅卵石。这是他们兴致勃勃地给自己制造的问题,反正他们也听不见来自中国的种种喧嚣”(李敬泽《杂剧》)。

就汉语新诗而言,“诗”与“歌”的分化、分家或“分手”已经很久了,而西方的摇滚乐与先锋文化和社会运动却密不可分――街头意识形态、青年亚文化、异见文化、时代精神和幽暗的体制的复杂关系,“这些作品展现出启示录般的愿景、对工业社会和现代科技的强烈反感,对官方权威和传统道德的深厚敌意,以及与各种非西方的心灵与宗教传统的接近。”(理查德・弗莱克斯《青年与社会变迁》)摇滚音乐代表了地下、先锋、前卫和颓废以及抗议,是时代的、革命的、政治的、身体的混响。而彼岸的台湾,一定程度上缓解诗歌与大众的隔膜而令大众对诗歌发生热情的正是1970年代开始的民歌运动。尽管从诗歌来说,鲍勃・迪伦深受兰波、狄兰・托马斯和艾伦・金斯堡等诗人的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并非代表了新的世界诗歌写作标准,而是一种可能性――被忽视的诗歌传统。诗与歌的互动、诗教、乐教和歌诗已经在汉语现代诗歌发展进程中被规避了。业界更多关注的是诗与歌的平行和分化关系――诗歌的散文化以及对现代性的复杂经验和智性深度的追求。对抒情性和音乐性的排斥使得诗歌成为无声的诗和徒诗(只用于阅读的书面文本)。而鲍勃・迪伦帮着我们重新认识这些传统――“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鲍勃・迪伦都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信)。而从近年来诗与歌对话性的向度看,实际上一直不乏“歌诗”的传统在当下的延续,比如诗人和民谣歌手合作的“十三月唱诗班”以及此前《中国新诗年鉴》的“唱响诗歌”、《人民文学》的“新乐府”、诗加歌、诗歌之王以及今年的第三届草地诗歌音乐会、首届成都国际诗歌音乐节、新诗百年・第十届诗歌人间原创音乐会等。一些唱作人和民谣歌手、民谣诗人(张楚、潘越云、胡海泉、周云蓬、黑大春、尧十三、万晓利、张玮玮、张浅潜、苏阳、小河、小娟、莫西子诗、蒋山、洪启、吴吞、宋雨础⒙硖酢⒑瘟Α⒘醵明、赵照、钟立风、胡畔、王娟等)一直在做探索性的尝试。尤其是近年的诗歌跨界传播一定程度上将诗以歌的形式推向了大众。12月7日,由鲁迅文学院主办的“千山静默,万物歌唱――诗与歌的关系研讨会”就是对这一话题的深化。吉狄马加、商震、邱华栋、李少君、郭艳、树才、敬文东、霍俊明以及民谣歌手洪启、马条、钟立风与鲁院高研班的作家、诗人们就诗与歌的话题展开讨论。吉狄马加认为从历史和传统的向度看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诗与歌一向是很难分开的,尤其是20世纪以来国内外一些重要诗人其诗歌影响往往是通过歌诗和演唱而与大众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如何更好地推动当下诗歌创作,在强调诗人独立写作的同时关注诗和歌的结合,对于今天的诗歌传播来说作用巨大。

三、分层的诗歌与差异性的“取景框”

犹如一个巨大的体育场,擅长各种技术和项目的诗人运动员正在展开各自的比拼。从诗歌类别和体式来看,现代诗、旧体诗词(现代诗词)、长诗(包括主题性的大型组诗)、散文诗(《我们―散文诗丛》第三辑的出版)都出现了共同发展的局面。从诗人身份、题材分类而言,少数民族、底层(以非专业写作群体为主)、主旋律(比如诗刊社编选《风景动了一下――一带一路诗之旅 作品卷》)以及女性写作均取得长足发展。诗歌的分层和分化状态越来越明显,与此相应每一层级内部的写作者和诗歌状貌同样千差万别,正如每个诗人手里差异性的“取景框”一样。

旧体诗词(现代诗词)在创作、文献整理、理论研究和多媒体传播、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整体呈现出复兴态势。旧体诗词在继承和创新中力求表达新的时代经验,实现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当代化”和创造性转化,显示出旺盛的活力。据统计,相关诗词歌赋社团组织达3000多个,创作者分布在各个社会阶层和年龄段。借助于这些传统的诗歌样式,诗人更为关注的是传统形式与鲜活的时代现实的对接,凸显出了个人体验、现实精神以及敢于创新的文体求变能力。而“坚持‘求正容变’,处理好‘新’与‘旧’、‘变’与‘不变’的关系,是诗词写作需要面对与破解的一个时代课题。”(蔡世平)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网、中国诗歌网、高校的诗歌研究机构以及《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中华诗词研究》等刊物主办的相关研讨会、编选的作品集、研究文集、资料汇编、年度报告和理论专著均取得建设性成果,如《中华诗~发展报告》《现代诗词的价值与命运》《2017诗词日历》、中国诗歌网主办的“新旧诗论”恳谈会等。

今年是长诗的丰收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非常突出(民间设立了长诗专项奖“天铎奖”),展现了诗人综合写作能力的整体提升。萧乾父主编的《现代汉语史诗丛刊》历经十年准备得以出版,收录了1980年代以来包括海子、骆一禾在内的42位诗人的33部长诗、11部小长诗以及1部诗学论著,共计29册、1.4万页、30万行。年度代表性的长诗文本有吉狄马加的《致马雅可夫斯基》、雷平阳的《去白衣寨》、陈先发的《秋兴九章》、赵野的《哀歌八章》、胡弦的《葱茏》、姜念光的《打虎上山》、桑子的《钱江书》、乐冰的《祖宗海》、路云的《此刻,蔚蓝》、张战的《我,一个编号》、南子的《疑问录》、《大风》(曹东)、吴震寰的《孤独者》等。这些长诗文本无论是在精神的复杂性、思想的深度、历史的个人化、现实体验的差异性,还是在写作技巧、修辞策略上都体现了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意识。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参评和获奖诗集(朝鲜族诗人崔龙官的《崔龙官诗选集》、维吾尔族诗人伊力哈尔江・沙迪克的《云彩天花》、白族诗人何永飞的《茶马古道记》、裕固族诗人妥清德的《风中捡拾的草叶与月光》、彝族诗人鲁娟的《好时光》)集中展示了当下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整体成绩。少数民族诗人在关注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地方性知识的同时也更为关注现实生活以及个体复杂的情感,整体呈现出风格各异的创作局面。首届世界少数族裔文学论坛《世界少数族裔文学宣言》,旨在强调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的现状与未来。新诗百年之际,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与文联和江苏省作协、扬子江诗刊社联合举办“明月上林芝,新诗耀中华”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研讨会。本次论坛的召开是对在民族工作大会和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反复强调的民族文化融合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精神的贯彻,也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向世界进行展示的重要契机。与会评论家、诗人就百年来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历史和现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宗教民俗以及翻译、研究和传播都进行了深入讨论。收入310位彝族诗人《中国彝族当代诗歌大系》(192万字)全面展现了当代彝族诗群的总体成就。《燃烧的麦穗》(夏依甫・沙拉木编选、麦麦提敏・阿卜力孜翻译)集中展示了33位从60后到90后不同代际的维吾尔族诗人的语言和修辞的特性以及民族性、个体性、先锋性和开放性――“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新生’,因为其视野已经远不止于本土、地域,自身的古老传统,而是以世界,以当代的诗歌思维与广阔的文化视野来展开其写作的。而且这个群体如此之大,其写作的视野与水准,风格的陌生与新奇,内容上的深度与广度,都可以与任何一个当代民族的写作媲美和争雄。”(张清华《先锋的蝙蝠把我们引向黑暗――序》)谈论少数民族诗歌往往会强调其地域性、民族性、异质性以及集体无意识形成的传统等,但当下少数民族写作同时也存在着表层、刻板、符号化的问题。一种“仿民族”“伪民俗”写作正在兴起。很多写作者在各种场合标举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但是他们的写作和精神事实已经和曾经的历史序列中的“少数”丧失了关联,而更多是沦为了标签化的“仿真”和“媚俗”性的写作。

当下的女性诗歌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体”和“女性主体”,无论是在写作风格还是在整体格局上都呈现了一种“普遍性”诗学。女性诗歌在2016年呈现出井喷式的状态,无论是诗歌产量还是精神状态。尤其大批涌现的年轻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崭新的精神质素和写作方向。本年度风格突出的女诗人诗集有《让我背负你的忧郁》(郑玲)、《扑朔如雪的呼吸》(王小妮)、《个人简历》(娜夜)、《脑电波灯塔》(童蔚)、《半岛》(林雪)、《从今往后》(路也)、《我们爱过又忘记》(余秀华)、《我把自己分成碎片发给你》(西娃)、《栖真之地》(桑子)、《猎・物》(倪志娟)、《战栗》(臧海英)、《乐果》(杨晓芸)、《消失,记忆》(赵四)、《这是世界的哪里》(田暖)、《无数灯火选中的夜》(冯娜)、《大海一再后退》(颜梅玖)、《无心地看着这一切》(谢小青)、《坐在对面的爱情》(杨碧薇)、《我的降落伞坏了》(戴潍娜)、《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包慧怡)、《蜜蜂的秘密生活》(梅依然)、《深蓝》(羽微微)、《我为诱饵》(余幼幼)、《数星星的人》(玉珍)、《我热爱过的季节》(林火火)、《草木之心》(白兰)、《冷藏的风景》()。

四、时感的、此刻的、物化的、碎片的诗

今年是《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三十周年。三十年前现代诗群体大展推出的64个诗歌流派以及100多个诗人的作品和大张旗鼓的宣言在无比热闹地助推诗歌热潮的同时也宣告了先锋诗歌在此后几年的迅速冷却、收场和隐匿。尽管耿占春认为随着当年的先锋派作家成功地转向图书市场、影视、学院,或走向沉寂,文学上的“先锋派”已经退出历史是一个普遍的说法,但先锋派留下来的是一种无形的先锋精神――“文学或许不必有先锋派,但不能失去其先锋性,也就是一种在人类精神广度和表现它的艺术形式方面的探索。”

“先锋”“地下”显然是当下这个时代已经暌违的词,尽管偶尔被提及,但已物是人非――而酒精和摇滚乐中那些面目模糊的新时代的“披头士”“亚文化青年”更多的时候已经被置换成了后现代装置艺术的一个碎片。新世纪以来的诗人试图再次成为广场上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精英或者在文学革命道路上成为马前卒都有些近乎痴人说梦。而正是由此不堪的“先锋”境遇出发,真正的写作者才显得更为重要和难得。而1990年代后期以来诗歌一味的个人化、日常化,不断地追求智性、长度、难度和现代性,但是其与读者和大众的隔膜即使在微民写作和底层写作的社会热潮中也没有消减。当诗歌离开了诗人内部面向更广大的读者群的时候,诗歌的疑问和不解就近乎铺天盖地。诗歌叙事性和戏剧化正在成为段子化的市侩气、脑筋急转弯式的口语媚俗和伦理化道德感的时代叙事。而借助社会重大主题的翻版的政治抒情诗写作也成为一种潮流。与此同时,当我们一再借助“底层”“草根”“打工”“贱民”“民生”谈论诗人的社会身份、责任以及诗歌的社会性、及物性、介入现实的时候,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诗歌自身隐秘的构造和对精神主体的持续而幽微的震动,“新诗自觉的实践者以高度分化的语言方式,以‘原子化’的语言方式或新的‘物性论’的语言,即以一种高度分化的话语形式,处理更加微观的感知经验,这是社会看不见的领域,似乎也无关乎社会变革、无关社会运动,但在重构词与物的P系、语言与意义的关联,重塑人的感受力、进而重新塑造人和社会的关系方面起着缓慢而隐秘的作用。”(耿占春)

六、“诗性正义”“向杜甫学习”的

困窘或可能

塔楼,树,弱音的太阳

构成一片霾中风景

鸟还在奋力飞着

亲人们翻检旧时物件

记忆弯曲,长长的隧道后

故国有另一个早晨

如果一切未走向毁灭,我想

我就要重塑传统和山河

――赵野《霾中风景》

诗歌既是幽微的心灵世界的复杂呈现,也是时代和社会主潮的揭示。“诗缘情”和“诗言志”的传统构成了诗歌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如果只是从诗人的责任和对公共生活介入的角度理解“诗性正义”,或者说诗人与现实的关系,我们都会以杜甫作为诗人的表率和榜样。与此同时我在越来越多的诗人这里听到了杜甫的回声,越来越多的诗人把头颅从西方转回自身向传统致敬。而在不同的年代,向杜甫学习、反映现实训导和提醒并不少见,然而我们却在伦理化的道德论调中简化了诗人和现实的关系。而当我们必须谈论诗人与现实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杜甫是怎样以诗歌话语的方式抒写了一个自己的时代。比如我们可以追问,同样是在唐朝生活的杜甫同时代的诗人,他们也深处于动荡的社会现实之中,可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写出杜甫那样的诗歌?难道他们的诗歌与现实没有关系吗?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认为是诗史,而他的诗歌也被视为是对一个历史阶段的最为代表性的呈现?由此,我们就会发现诗人与现实的关系不是简单地对等关系和直线型地呈现,而是要更为复杂和值得重新思考。而杜甫的诗歌之所以能够呈现出一个时代关键在于他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方式始终是以诗歌美学为前提的。但是在儒家入世思想以及匡时济世的集体心理作用之下,杜甫被我们认可和赞许的正是体现了我们津津乐道的“言志载道”的诗学传统。然而,杜甫的那些“缘情”的诗歌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被淡化和搁置了。所以,我们一直看到的是一个政治的杜甫、人民的杜甫、现实的杜甫和沉痛的杜甫。而这构成的就是我们一贯以来对杜甫的刻板印象。不可否认,这一形象下杜甫的诗歌仍然是成就卓然的。然而当我们放开眼界看看杜甫诗歌传播的历史,我们却又会发现另外一个吊诡的事实。随着生态坏境的堪忧,尤其是越来越多多城市被雾霾困扰,诗歌中的“生态写作”正在深化,尤其是年底涌现的大量的“雾霾诗”以及网络神曲《悟霾》都体现了诗人“介入现实”的努力。实际上这是诗人“生活”必然在诗中的显影和折射――“健身器材的木椅上 / 坐着两个老人 / 老到没了性别 / 眯细着眼睛 / 暖洋洋 / 晒着霾中的太阳 / 霾还很年轻 / 老人已老了很久 / 不认识霾 / 向来,他们听凭太阳 / 不能直视的太阳和斜太阳 / 黑太阳 / 橘子太阳和典狱长太阳 / 向来 / 他们眯着眼睛 / 他们心系太阳 / 似乎,唯如此 / 才拥有最后的 / 一丝光线的尊严”(宇向《老且霾》)

诗人对现实尤其是社会焦点问题和公共事件的关注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而直接。这一定程度上与媒体开放度有关。而对生存问题的揭示,对生态环境的忧虑,对民生问题的反思正印证了当下最为流行的话――“雾霾时代诗人何为”。在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看来,诗歌无论是回应现实还是回避现实都是一种“奴役”,诗歌应该超越现实面向未来。这一论断自然有其道理,但是诗人如何能够超越现实和当下而面向未来呢?诗人的写作和“现实”没有关联吗?显然,记忆、现实和未来应该是三位一体的,是彼此接通、相互打开的。换言之,诗歌既不能成为“现实”的寄生物和二手货,也不能成为完全抽离了现实体验的空想和高蹈。由此,诗歌中的“现实”以及应该具有的超拔于现实之外的想象能力和“修远视野”正是考察诗歌的一个入口或切口。而当下对“诗人与现实”“诗歌与生活”问题的热度不减的争议使得写作者对“现实”“现实感”的理解发生分歧。日常现实和诗歌中的现实是两回事,诗人所理解的现实也是多层面的,任何执于一端的“现实”都会导致偏狭或道德化的可能。正如雷平阳所提醒的不要以为有了“生活”诗歌就会迎面而来――而这是当下诗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现实是分层的,每个人面对的现实以及相应的感受是有差异性的,而现实进入诗歌的方式更是千差万别。而诗人如何延展、拓宽甚或再造一个语言化的现实是一个重要工程。尤其是在当下“日常之诗”泛滥的情势下,一个诗人如何在日常的面前转到背后去看另一个迥异的空间才显得如此重要。物象、心象和幻象必须一起在语言中赋形一个诗人,才有可能真正走在正_的路上。作为一个诗人,必须正视自我认识和体验的有限,必须在诗歌中让更多的环节来拓展自我。正如赫拉巴尔所说,站在城市的街头,你认识到的只是双脚所站立的那么一丁点的地方,甚至对脚下城市的下水道你一无所知。而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交互性,城市化导致的快速生活方式都使得当前诗人的感受能力空前降低――大数据时代作家的感受方式也是如此的趋同化,每个人每天接受到的都是电子化的新闻化的现实。

七、 国际化视野与汉语诗歌“形象”

各种“全球化”视野下诗歌的跨语际、跨文化、跨国别的交流活动在2016年呈现繁多的局面,两岸四地以及国际之间的诗歌活动继续呈上扬的态势――比如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绥阳首届双河国际诗歌节、上海国际诗人节、青海国际诗人毡房会议、国际诗人扬州瘦西湖虹桥G、首届东亚诗人大会(中、日、韩)、第三届国际华文诗歌奖、太平洋国际诗歌奖、2016两岸诗会暨“桂冠诗人奖”、第十一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鲁迅文学院举办的学术论坛“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诗歌的语言、翻译和可能性”、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中国诗歌对外翻译与传播国际高层论坛”、中国诗歌学会设立中日诗歌交流办公室并启动《中日诗歌丛书》出版项目、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和磨铁读书会主办的第三季诗歌翻译坊、“胡同诗会――中外诗人面对面”“跨越语言的诗意:国际诗歌朗诵会”、上苑艺术馆“国际创作计划”等。除了各种国际诗歌节和交流活动之外,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的对外翻译工程(含少数民族文学的对外翻译)以及中国作协诗刊社编选的《那些上紧时光的手》(一带一路诗之旅 译诗卷)、中国诗歌学会组织编纂的《“一带一路”国家诗歌经典文库》都不断助推诗歌翻译尤其是汉语诗歌的对外译介。与此同时,诗歌的国际化视野也助长了一些假想中心主义的全球化写作幻觉。跨文化、跨语际的诗歌交流实际上并不是对等和平衡的,往往会产生失重的状态――比如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坦诚说出的“因为能读到的译本不多,我对中国文学的认知还是有限”。而这一不对等的关系再加之区域文化政治和不自觉的意识形态性而影响到不同国别诗人的判断力和自信程度,“新诗是我们的传奇。即使不使用百年新诗这样的尺度,人们也能隐隐感觉到这一点:新诗是汉语的现代传奇。但在柏林诗歌节上,我也能强烈地感受到另外的情形:西方人只愿意把新诗当成是我们的一种分类简陋的政治文献。对他们而言,新诗不过是一种文献诗。”(臧棣)西川在接受《辽宁日报》访谈时也认为中国诗人在世界上还没有树立起自身形象,“绝大多数诗人的作品翻译成外文后完全处于失效状态”。王家新则认为许多翻译家对新诗的建设性贡献大于诗人,诗的成就与不足都与翻译直接相关。

不断涌现的以西川、王家新、陈黎、李笠、黄灿然、汪剑钊、田原、高兴、树才、李以亮、桑克、程一身、伊沙、晴朗李寒、远洋、王敖、胡续冬、周公度、周伟驰、雷武铃、王嘎、杨铁军、陈太胜、舒丹丹、薛舟、倪志娟、范静哗、张文武、包慧怡、胡桑、王东东等为代表的“诗人翻译家”使得诗歌译介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以新陆诗丛、巴别塔诗典、雅歌译丛等为代表的诗歌翻译工程不再是以往欧美诗歌的一统天下,而是向以色列、巴勒斯坦、韩国、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等更多的国家和族裔拓展。2016年代表性的译著有《里尔克诗全集》(陈宁、何家炜译)、《英国诗歌选集》(王作良编选)、《冥想之诗》《漫游之诗》(蔡天新主编)、《帕斯捷尔纳克诗选》(智量译)、《帕斯捷尔纳克传》(王嘎译)、《我的世纪,我的野兽:曼德尔施塔姆诗选》《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王家新译)、《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阿米亥诗选》(傅浩译)、《幻象集》《毕加索诗集》(余中先译)、《舞步――迈克尔・杰克逊诗文集》(陈东飚译)、《佩索阿诗选》(欧凡译)、《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达尔维什诗选》(薛庆国译)、《兰波诗歌全集》(葛雷、梁栋译)、希尼的《人之链》(王敖译)、《电灯光》(杨铁军译)、《区线与环线》(雷武铃译)、《夜舞――西尔维亚・普拉斯诗选》《重建伊甸园――莎朗・W兹诗选》(远洋译)、《高窗――菲利普・拉金诗集》(舒丹丹译)、《奥登诗选:1948―1973》(马鸣谦、蔡海燕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露易丝・格丽克诗集》(柳向阳、范静哗译)、《月光的合金:露易丝・格丽克诗集》(柳向阳译)、《卡明斯诗选》(邹仲之译)、《浪游者》(林克译)、《现实与欲望:塞尔努达流亡前诗全集1924―1938》(汪天艾译)、《春天 得以安葬》(高银诗集,金丹实译)、《密茨凯维奇诗选》(林洪亮译)等。除了汉译,诗歌的对外译介也值得关注,比如多多的双语诗集《诺言》以及古典诗歌集《独立》、古典诗歌集和游记《寻人不遇》、痖弦的诗集《深渊》、伊路的《海中的山峰》等被翻译成英文。此外,《中国现代诗系》韩语版、蔡天新《幽居之歌》亚美尼亚版、《杨克诗选》蒙古语版的出版多呈现了多元化的对外传播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尤其是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历时八年之久翻译的《杜甫诗》全译本的出版在国外引起巨大反响。熊辉的专著《翻译诗歌在中国的接受》、孙晓娅编选的《彼岸之观――跨语际诗歌交流》以及日本汉学家木山英雄的《人歌人哭大旗前――时代的旧体诗》立体化呈现了不同视野的诗歌译介。《人歌人哭大旗前――时代的旧体诗》以1950―70年代知识分子的旧体诗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一种相当开阔的历史视野中对于中国革命做出了独到理解与别致阐释。洪子诚认为这本书通过对“若干热情参加、追随革命,却遭受难以想象的磨难的知识分子写的旧体诗的分析,来探索他们的独特命运,他们不同的应对方式和精神、心灵轨迹,并扩大引发至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思考。”(《构成了一种同一时代人的关系》)荷兰著名汉学家柯雷(Maghiel van Crevel)的专著《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从1980年代到21世纪初》则从文本、语境和原文本三个方面对198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社会转型、先锋诗歌裂变、诗歌思潮、创作新变以及诗人专论进行了别开生面、角度独特、立论新颖的观察、剖析与反思,体现了一个“局外人”对中国当代诗坛“多方面的深入而独到的观察、理解”。陈太胜翻译的特里・伊格尔顿的《如何读诗》则向我们敞开了诗歌阅读的多重空间和可行性方法。

一定程度上,汉语诗人在国际上获奖也是汉语诗歌写作认可度的提升,比如吉狄马加获得2016年度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以及罗马尼亚《当代人》杂志与布加勒斯特作家协会联合授予的“卓越诗歌奖”和“诗歌创作奖”、中国台湾诗人杨牧获得瑞典“蝉奖”、多多获得墨西哥“新黄金时代诗歌奖”、潇潇获得罗马尼亚作家协会颁发的“阿尔盖齐诗歌奖”。

本年内诗歌批评与研究继续深化,研究者的整体考察和问题意识突出。尤其是在新诗百年之际相关的研讨会、研究文集、报告和文丛、专著均取得建设性成果。代表性的有《二十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中国现代诗学丛书》(12种)《声音的诗学:现代诗抒情艺术研究》《李瑛诗歌研究文选》《大诗论――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年编2014―2015》《新世纪诗歌批评文选》《诗的证词――一带一路诗之旅 诗学卷》《70后批评家文丛》《阅读的姿势》《梁平诗歌研究》《分叉的想象》《萤火时代的闪电》《陌生人的悬崖》《在巨冰倾斜的大地上行走――陈超和他的诗歌时代》《读一首诗,让时光安静》(文本细读)等等。李少君、刘复生主编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诗歌》收录了17篇关于新世纪以来的诗歌现象和问题研究文章,涉及到诗歌的地方性、现实感、校园诗歌、诗歌的大众化、诗歌伦理以及传播等问题。

有关梦想的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坡 黄州 文化

苏轼,又名坡,宋元丰三年元月初一,因为“乌台诗案”,落魄若丧家之犬,携家眷男女十余人离开京师,前往黄州贬所,仕途上前所未料的大低谷,让这位满腔报国热血的青年才俊政治梦想轰然倒塌,但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和超然脱俗的心境禅悟让自己完成了书法词作方向上的大突围,本文以史料为依托,结合黄州当地学者和街头民众的看法以及历史遗留的文化痕迹评述苏轼黄州州十年在黄州历史发展上的作用。

一、苏轼的诗词歌赋对黄州旅游文化的重要影响

黄州的旅游文化是以“赤壁”这个关键词而辐射衍生的,赤壁风景区,就是由此发展的著名人文景点,当年,苏轼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深深地折磨这这位旷古才人,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才写了千古传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虽然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到的是三国时期的赤壁,后来史料证明赤壁战场并非真正在黄州,而是位于湖北省东南部赤壁市西北38公里处,但正因为苏轼在中文古代诗歌文坛上的耀眼地位,诗人将黄州的赤壁称为“文赤壁”,在赤壁景点处,有专门记载坡赤壁赋的文化墙,由此可见,苏轼的诗词赋予了黄州赤壁旅游业绝对的文化内涵,其次,坡当年被贬黄州的住所,“雪堂”,先已经成了黄州区政府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坐落在著名的奥赛名校:黄冈中学!据查实,黄冈中学的校级文学社的名字就是以“雪堂”命名的,随着坡黄州期间在文坛上的大耀眼,东坡文化早已成了黄州旅游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黄州旅游业向外宣传推广的一张名片!

二、苏轼的人文情怀对黄州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在当地老百姓口中,苏轼是众人推崇的偶像,乐观豁达,菩提禅心。奥赛名校黄冈中学的老校区就将“临皋亭”规划在校区内,供师生敬仰,并组织师生举办有关东坡文化的诗歌朗诵比赛。黄州的公交车上,公交站牌,以及每年有关苏轼的文化节,书法节都在用坡的豁达情怀来启迪后事,当地坡悟道的故事传遍大街小巷,称为语文课堂上老师必将的片段。此外,在城市建设上,当地政府修筑赤壁大道,赤壁公园来专门纪念这位中国古代文坛上耀眼的明星,,黄州纪念坡的祠堂,始建于南宋年间,以后屡建屡毁,大多是历代地方官员主持建造,设东坡雕像或设神主龛、神主牌,每年举行一些祭祀活动,平时老百姓上供品或进香。到过黄州的人,不难发现,黄州的人,黄州的城,黄州的学府,都透着东坡文化的气息,黄州出了个坡,是黄州人为之自豪的精神宣传。

三、苏轼的生活习性对黄州餐饮美食文化的重要影响

黄州的特色美食中,东坡肘子可以说是酒店饭馆最受黄州人民喜爱的一道菜,相传东坡肘子是坡夫人王弗做的,因为坡极其喜爱而闻名。它有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的特质,色、香、味、形都是极品,“东坡肘子”汤水浅白,香甜可口,猪肘肥软适口,原汁原味,香气四溢,配酱油小碟蘸食,风味更佳,因为其富含蛋白胶质,对皮肤有好处,民间称其“美容食品”,外宾赞颂它可列入世界名菜。当然,史料记载东坡肘子并不是苏轼在黄州时候发明创作的,也并非坡的首功,据说坡曾到过江西永修一带,并为当地一个农夫的孩子治好了疾病。农夫为表感谢,特地留他吃饭。乡村美景陶醉了坡,他不禁吟了一句诗:“禾草珍珠透心香”。正在灶间做饭的农夫听了,以为这是坡在教他怎样去煮,“和草整煮透心香”,于是赶紧将猪肉和系肉的稻草一起放进锅里去煮,不料这样煮出来的肉还真是别有一番香味哩。不过因为坡的特殊历史地位和他对这道菜的由衷喜爱,成了归乡游子和外地游客来黄州不得不品尝的特色美食。

其次,东坡肉也是广为流传的一道菜,据说这完全是坡本人创作的。史料记载,东坡肉的最早起源地,是湖北黄州。元丰二年,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肥,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宋代有人名曰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曾有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来,元丰五年坡从黄州复出,经过常州和登州任上返回当时的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又尽受排挤,元丰十年年要求调往杭州任太守,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不过在黄州的餐饮行业,也是广受追捧的一道菜。

还有当地百吃不厌的东坡饼,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东坡肉、东坡饼和东坡肘子在黄州餐饮行业的发展和受欢迎离不开坡的文化气息和人格魅力,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坡传奇一生中的辉煌十年在黄州度过,诗词歌赋,人文情怀和生活习性对黄州的文化发张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本人支持广大研究坡的学者去黄州本地追寻苏大才子的痕迹,想必受益匪浅。黄州成就了坡,坡同样是黄州的贵人,二者的关系实在是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梁银林,苏轼黄州佛禅“功业”论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十期2005.

有关梦想的诗歌范文第8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的江宁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今天禄口小学的校园曼妙多姿,诗意盎然。因为校园独特的魅力,因为一种致远诗香的凝聚,因为各位领导不辞劳苦,诸位文朋诗友风尘仆仆,带着对教育的关爱,缘于对中华诗词的虔诚,怀着对"中国梦"的向住,汇集于"国中首善之地"的江宁,参加"南京市诗教进校园工作经验交流会".

南京十二中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是一所座落在狮子山麓,绣球湖畔,挹江门旁,桃园故里的一朵奇葩;是一所励精图治、发展迅猛、校风严谨、设施完善、质量上乘的耀眼明星。我校把拥有"国际视野、民族灵魂、健康信念、卓越潜能"现代都市人,作为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实际,在省、市诗词协会,特别是在南京钟山诗词研究会的关怀、指导下,于2009年4月10日正式成立了"桃花雨"诗社,开始了"诗教进校园"活动,吸引了众多酷爱诗歌的师生走进了诗歌的艺术殿堂。5年来,我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汇报如下:

一、"诗教进校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马卡连柯说:"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教育与诗、诗与校园中的人有着天然的永远割不断的联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常怀赤子般的虔诚,在心底追索,冥思,叩问。我理想中的未来学校应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在那里的学生们应该有怎样一种精神面貌和求知状态;在那里工作的教师应该有怎样一种职业心态和学术水准;在那里管理的校长应该有怎样一种人格境界和智慧层次。我觉得,诗歌绝对可以使我们获得对世界最好的理解。

中国是诗的国度,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迄今已将近三千个春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若繁星的诗家词人,产生了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汗牛充栋的作品。从一腔爱国情,上下求索的屈原到"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从"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回味。同时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营养。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以先进的诗词文化力量,陶冶、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培育民族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诗教进校园,是时代的趋势,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

二、"诗教进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我校与南京钟山诗词研究会友好合作多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钟山诗社老师的关心支持下,诗社小会员们已经初窥诗歌门径,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读诗、赏诗、写诗的氛围初现端倪。

1.成立"桃花雨"诗社。

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十二中是有着丰厚文化底蕴,饱含着浪漫的诗歌因子,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地方,她是文学的土壤,更是诗歌的高地。尤其秋天的十二中校园是浪漫的,每一缕温热的风都仿佛写满了诗意。见证了的约翰马吉图书馆在秋意的浸染下是深沉的,但他依然知诗意、解诗情、悟诗意、入诗境。

唐代诗人苏F《杂曲歌辞?桃花行》"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有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我校的"桃花雨"诗社取名既有校址座落在狮子山麓,绣球湖畔,挹江门旁,桃园故里之因;更有"灼灼爱心催开桃花朵朵,朵朵桃花点缀诗意校园"之意。

2.编辑《江潮》校刊诗歌专辑。

从2009年到2014年我校学生在《南京诗词》上发表了近300首古体诗,在《南京晨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七彩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近百首古体诗,在《阅江潮》刊物上更是发表了"迎青奥"庆祝建党、建国活动,赞颂家乡南京的诗歌有两百首之多。5年来,我校学生共发表诗词近600首,均汇编成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的读诗、赏诗、写诗的积极性。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

我校36名桃花雨诗社学生2013年1月22号参加《南京电视台?咏春》栏目的现场制作节目。为庆祝建国65周年,我校"桃花雨"诗社还拍摄了诗歌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MTV,上月24号,我校还承办了鼓楼区"‘圆梦中华’金秋诗会"等大型诗教活动。成为了"南京市校园诗教实验基地".多次获得了省市"诗教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我校的诗教活动所取得的成绩,让学生、家长、老师备受鼓舞。

4.编制校本课程。

为了实现诗词教学的可持续化发展,2013年11月集大家智慧的校本课程《诗歌漫话》面世了,它共有5章20节,每节内容后都配有"思考和练习",供学生自学和课堂教学之用。全册内容约3.5万字。校本课程《诗歌漫话》的面世,应当说它是我校诗词教学的一个里程碑,不仅能系统规范地教给学生关于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让他们愿意去尝试,在尝试中初步了解诗歌意象,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祖国深厚灿烂的文化,感受诗词的魅力,砥砺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

《诗歌漫话》经过学生、教师、诗教专家等方面人员一年来的学习、研究、使用,共收到近30条反馈意见和建议,逐步总结出了校本课程使用中急需解决的四方面的问题: ①章节编制体例混乱,没有统一规范的格式。②教材中诗歌作品的举例缺乏典型性,且前后重复。③章节的设定标准不一,逻辑不清。④教材中每个概念的解释应按照先概述,后举例,最后展开的步骤确定。2014年暑假围绕这四点不足,编写组开始了对校本教材的正式修订,直至前几天,最终定稿成现在的7章29节内容,约5.5万字。修订工作除了得到校本教材编制小组全体同仁的通力合作外,还特别得到了南京钟山诗词研究会的卢贤明老师、孙振国老师以及江苏省教育报刊社蒋新生主任的大力支持,不久将有河海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从此,我校的诗教工作将走向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

三、"诗教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需要

1.诗歌是最浪漫的表达。

浪漫是一种境界。教育是一项宁静而鲜活的事业,如果没有浪漫作陪,那将会是孤独的。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亲人,你绝对体会不到清影孤灯时的浪漫。好比当你走在漆黑的夜晚,别人都会觉得害怕,而浪漫的人会觉得田野里青蛙的叫声很美,草儿很芬芳,天上的月亮很皎洁,人的心情也会温柔如水,而没有一丝恐惧。浪漫是一种情怀。教育是花的事业。人们常说,一花一世界,读一朵花以悟些生命的道理,花就浪漫了,人也就浪漫了。中国人浪漫表达的主要形式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尤以诗最为主要,最为直接。

浪漫不是万能的,没有浪漫是万万不能的。教育是一场心灵的对话。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中的喜怒与哀乐,抱负和寄托,传承与创新,有了浪漫,才不至于崩溃、不至于纠结。

2.诗歌是最好的教育。

我校高度重视诗教工作,不是为了把同学们培养成为诗人,而是要让同学们成为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以期达到"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塑美"的目的。我校校刊《江潮》顾问著名作家叶兆言说:"纵观中外,第一流的学问恰恰都是有诗人气质的人完成的。……诗人气质绝非只有诗人才有,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东西……诗人气质不仅造就了第一流的诗人,还可以产生第一流的艺术家,产生第一流的政治家和商人,产生第一流的军人和运动员。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诗歌精神下可以对话,大科学家本身就是一首诗……"

我相信,诗歌能使人性更加敞亮,诗意能让人生更加高尚!在学生的心田里种下诗歌的种子,让诗意在学生的心里开花结果,从而形成学生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生命的气质,获得超越的素质和力量,这应该是教育者与生俱来的责任。可以说,诗歌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3.诗歌是人生最优雅的姿态

我校"桃花雨"诗社的小诗人们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在微笑园丁的灼灼爱心之中像花儿一样自然生长,盛开艳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五洲朋友聚南京,盛会春风暖客心。青奥彩旗花里笑,五环闪烁放光明。"(初一(4)班 吴凡《七绝·迎青奥》)

"飞蝶舞人前,花开草木鲜。小河鱼戏水,春色满桃园。"(初二(6)班黄颖《小桃园之春》)

"争春桃李未言休,出浴花仙溢彩流。琼蕊风雨润初开,美人醉卧海棠柔。叶舟十里诗香遍,碧水一滢琴曲悠。抱月台阁花恋月,莫愁湖女亦莫愁。"(初二(4)班 吴焱《莫愁?海棠?诗香》)

"春风抚江水微颤,细雨润林叶愈繁。心已铭刻凌云志,血正托浮梦想帆。"(初二(5)班余金涛《春之帆》)

小诗人笔下的"春风"、"春花"、"春雨"等都闪耀着一种诗性的光辉,读之如沐春风,如沁花香,如浸春雨,给人以宁静、清新的享受,美的启迪和陶冶。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是智者的妙手点化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是先辈的辛勤浇灌催绿了一片贫瘠的荒滩,是文明的希望,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温床。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开展"诗教进校园"工作。

我衷心希望,我们的校园能够成为诗歌的圣地,成为诗坛上一片湛蓝的天空,成为文学的一片芳草地。我认为这是诗歌的荣幸,是我们十二中的荣幸,也是我们文朋诗友的荣幸,更是我们所处时代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