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洛阳纸贵出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着《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关键词:左思 怀才不遇
中国的传统思想,以入世思想为主。中国的读书人,总是想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或者“为万世开太平”的想法。然而,人世的倾夺和道德的堕落,加上自身的一些原因,总是使他们处于不得志的地位,于是在他们的文学中,对这种不遇的情怀总会有强烈的表现。司马迁在他的《悲士不遇赋》中道:“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
左思也是一个不得志之人。
自东汉以来门阀大族逐渐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左思虽然号称是战国齐公族左公子之后,但实际上却是寒门之人。他的父亲左熹也只做过小官。左思本人天赋不高,但是以勤补拙,最终博学能文。在入洛阳后,因为门第和长相受到冷落。蹉跎的仕途,使得门阀制度下的怀才不遇之情感愈加激烈。在他的《咏史八首》中就显现出来。
在左思的咏史诗的第一首诗中,左思用赋的手法陈列史实,显示自己的才能抱负。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是左思相信自己能文能武,不仅文能安邦,在国家危难之时,也能像班超一样投笔从戎,运用所学的兵法韬略,为国家平定边患。这也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贯想法,认为自己能文能武。所以当他们的自认的通天的才能得不到施展时,就不可避免的在自己的诗文中表达出来。其诗曰: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与普通的知识分子不同的是,左思的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崇高的非功利思想,使人想起后世李商隐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和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这样的诗句。
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左思纵使有才,也不得不受制于社会的大环境。在《世说新语》中记载:
左太冲《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窃。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连任赞述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洛阳纸贵”也是在高门名士的助推下完成的。一个人不可能摆脱他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在社会的环境下,“顺者昌逆者亡”,所以左思在仕途中不幸的牺牲了。(当然,如果他仕途顺利,也没有名垂后世的咏史八首了。)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左思在第二首诗中表现出自己对门阀制度的愤懑。通过对冯唐空有高才而白首不见招和张氏和金氏子弟世居高位的对比,左思将寒门子弟所受的不公待遇提出了抗议。借咏史融入自己的个人经历对门阀制度进行了批判。诗曰: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潦。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对门阀的不满并不是今天所谓的“羡慕嫉妒恨”,在他后面的第三首诗中,左思表现出对古代高士段干木和鲁仲连的倾慕。尤其是鲁仲连不为富贵功名而为人排难解纷的精神甚是推崇,赞其“高节卓不群”。可见在左思的思想深处,是对那些贵胄是蔑视的。在第四、第五首诗中,左思表达了自己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操守追求。他不愿意攀附权贵,希望在浊世之中保持自己的高洁。其四曰: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其五曰: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传统知识分子都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乱世之中,他们的入世思想愈发的强烈。《论语》中子路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左思,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的思想也是有的。但是和后来的陶渊明等人一样,在现实中受挫以后,不免生出隐逸之心。隐逸是他们找不到出路的出路。隐逸掩盖不了他们的为国为民的抱负。不得不说,他们只是受制于时代。相比有些人为了一己的功名利禄,将人民推进火坑。这种人的代表,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为了一己的功名,不顺应天下一统的大势,促成三国鼎立,使得国家内乱延续。在后面有不顾民生疾苦,举国北伐。沽名钓誉,虚伪腹黑,谁与争锋?诗曰:“隆中对策坑民远,五丈归天岂可怜?九进中原不自量,沽名钓誉数百年。”
左思等的不得志,并没有削去他们的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他们并没有选择去助纣为虐,这是一种苍生的幸运。
在第六首咏史诗中,左思“借讴歌荆轲以表达自己对权贵的蔑视 ”。第七首则是“寄托自己仕途不遇的愤慨”。第八首“感叹苏秦、李斯因追求荣华而丧生,表示人生应安贫贵足”。
因为将自己的不遇之情融于八首咏史诗中,开创了节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典范。如有诗曰:“桀残纣暴兵锋起,禹业汤功伴日西。苑囿宫墙尘与土,苍生骨海作王戏。”
传统文人宁朝闻夕死而耻与没世无闻,他们入世造福天下的理想是可贵的,然而实现抱负的却少之又少。所以很多人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这当中有社会的环境限制,如魏晋时期的门阀限制;也有文人自身的原因。个人觉得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是:很多文人高估了自己。所以当碰壁时,他们往往不能承受。这与理想的高尚与否却是没有关系的,再高尚的理想,也要有条件、有能力去实践。不是每匹自认是千里马的马都是千里马。
参考文献: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关键词:比喻;民族特性;喻体;归化异化
比喻,是语言中使用最广泛的修辞手法,也是最富有独特文化色彩的代表。德国著名语言学者缪勒认为: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语言的发展就不可想象。英汉语言中,比喻现象无处不在。通过比喻,陌生的事物变得亲切熟悉,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然而,由于英汉民族产生、发展的历史不尽相同,更由于各民族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差异,用作比喻的喻体也就千差万别。
一、比喻的民族特性及差异
1.地理环境与生产文化的差异。中国地处大陆,耕地广博,农耕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汉语中多以农耕设喻。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拔苗助长;瑞雪兆丰年。”而英国为岛国,面积较小,不适宜农耕,海洋在英民族生活中自古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英语中多以渔猎、航海设喻。例如:“drink like a fish(大口喝); to sink or swim(不论成败)。”
2.思维方式与心理因素的差异。由于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思维模式不同,对相同事物或现象的理解有时候会截然相反。例如对于相同自然想象的理解和认知,“west wind”对于英国人和“西风”对于中国人所产生的联想是截然不同的。英国大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就对west wind 进行了高度的赞扬,把它比作希望和力量的象征。诗中的名句“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已广为流传。然而,“西风”这一英国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在汉语中却成为了凄凉、萧条的代名词。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白在《忆秦娥》中写道:“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这些诗句中,“西风”都被赋以悲凉的喻意。
3.、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的差异。由于各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发展道路,语言中也会相应地出现一些鲜活生动的比喻。例如中国俗语中的“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临时抱佛脚”等,皆以佛设喻,出自历史悠久的佛家文化。成语“洛阳纸贵”源出历史典故,比喻杰出作品风行一时,深受喜爱的场面。英语中的“swan song”(直译为:天鹅的歌声)源于历史传说,传说天鹅在临死前会唱出最优美动听的歌声,于是人们就用“swan song”来比喻伟大诗人,音乐家等的最后作品,即为“绝唱”。
4.日常生活与习俗的差异。在西方国家,面包与黄油是最具代表性的主食,于是就出现了习语“bread buttered on both sides”(直译为:两面都涂满黄油的面包),用来比喻舒适的生活。而对于历来以米饭与面食作为主食汉民族,其比喻意义就难以理解。中国文化中,中华民族对龙喜爱有加,奉为神灵,并自称是龙的传人,而在英语中,龙(dragon)常与邪恶凶残的猛兽魔鬼相联系。更有趣的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狗在英语中备受宠爱,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相关的褒义习语中,如:lucky dog(幸运儿)。而在中国文化中,狗的地位却似乎无比卑微,出现于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大量贬义词中。
二、比喻意义的互译及技巧
英汉比喻的互译,应以比喻内容为基础,充分理解其内在的文化因素,发挥比喻美的真正所在,同时致力于形式表现,尽可能做到“形神兼备”。德国语言学家马赫提出,翻译有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这就是翻译界归化异化的最早设想,其实归化也好,异化也罢,都要兼顾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避免出现词不达意,文化确失。
1.保留喻体,再现原文。虽然中英两国相隔甚远,但人类的共性使语言中仍然出项大量喻体相同的比喻。互译时就可保留原来的喻体,重现原文风貌,用适当的手法增强译文的表现力。例如:狼的凶残和羊的善良是被中英两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于是“披着羊皮的狼”就可以直接译为:a wolf in a sheep's clothing。再如:英语中用鹦鹉比喻机械模仿,人云亦云。汉语可直接译为“鹦鹉学舌”,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忠实地再现原文的生动风格。
2.转换喻体,使之归化。由于比喻的民族特性差异,并非所有喻体都可以保留,当出现喻体错位时,就需要转换喻体,使之符合译入语习惯,引起读者相同的感情或联想,达到同样的审美效果。例如:在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善于言辞时,汉语中常用“说得天花乱坠”来表达。较为形象的译文是:“talk the back leg off a donkey”(说掉驴的一只后脚)。原文和译文同样是对说服力的形象比喻,喻体不同,但是却收到了异曲同工之效。又如:英语习语“to shed crocodile tears(掉鳄鱼眼泪)”用来形容假慈悲,可翻译为汉语谚语:猫哭耗子。同样是掉泪,采用的哭的主体不同,却达到了文化对等。同样,“like a duck to water”不宜直译成“如鸭得水”,应根据汉语习惯,译成“如鱼得水”。
3.放弃设喻,功能对等。当一种语言中用作喻体的事物在另一种语言中不用作类似比喻,且无法找到相似喻体套用时,就出现了喻体空缺。互译时只好放弃原有比喻,采用意译。这时原文的感染力就会削弱,就要借助其他手段来弥补损失的美感,寻求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例如:“The ship plows the sea.”可译为:船在乘风破浪地前进。原文中plow比喻的是船像犁铧翻土似的翻起浪花在海上前进,译文用“乘风破浪”代替,四字成语简洁有力,读者同样可以感受到前进的气势。有时为了保存原文的异国情调而采用注释法,不但丰富了译文的语言文化,而且带给读者新颖的背景信息。例如:“Religion,like a phoenix,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可译为:宗教就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在战争的灰烬中又复活了。(注:在西方文化中,凤凰象征死而复生,永生、完美之物)。西方文化中,凤凰的比喻意译源于埃及神话,在神话中凤凰每五百年自焚一次,又在灰烬中重生。在翻译时,加上注释能使汉语读者更清楚地理解这一动物词在西方文化中的独特含义。
进行翻译时,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各民族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差异现象,灵活机动地选用以上各种翻译技巧。属于可译范畴的比喻意义,一般可以直译,但要注意体会原文的语气态度,弄清褒贬,避免理解失误。不可译的范畴,大多能体现浓重的地方色彩或是带有典故涵义,可以综合运用直译、意译或是注释的手段,既能保持原文风格,又能使读者易于接受。另外,还应注意原文与译文的严格对等,避免产生文化增添或文化缺失。
比喻是日常生活及文艺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段,更能充分展现各民族的千差万别的文化特性。由于比喻鲜明的民族性,翻译时要充分认识到背后隐藏的文化因素。无论采取哪一种翻译方法,译者都要掌握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既要尽可能体现源语风格,又要选取合适喻体使译语读者容易接受,正确地传达出原文的内容与神韵,最大限度实现翻译的信、达、雅,增进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纳成仓.英汉比喻习语的喻体异同及其翻译方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2).
[2] 陈莉颖,陈国亭.论译语缺失度与对策[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3] 孙丽元.从喻体和喻义看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3).
我们总在羡慕“傻有傻福”的人,其实我们也该羡慕貌不出众却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方。沈园就是如此,要不是陆游和唐婉的千古绝唱,一处江南随处可见的私家园林绝不会游人如织的。
看沈园,说透了,就是去看那堵刻有《钗头凤》诗句的断壁,和这一对苦恋着的人儿留下的足迹和泪痕。原本清丽芳艳的沈园,被这样感伤的目光看久了,不免有了几许幽怨。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扫宋词纤艳之风”的陆游竟写出这样缠绵悱恻的情诗,可见有一种心疼是可以改变人的习惯思维和创作风格的。奉母命而休爱妻,作为孝子陆游的选择该多么艰难!母亲是妻子的姑妈,既然应允亲上加亲,本不该出现如此尴尬结局的。陆家的隐私当年就不为外人所知,今人猜测的准确性更要大打折扣了。是唐琬不孕、不孝或过于缠绵而致丈夫丧志?事实上,原因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看到了一对男女的无限深情和万般无奈。而两人题在断壁上的诗词,为痴男怨女的凭吊和感怀提供了十分优雅清幽的场所。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据说,唐琬写完这首《钗头凤》后,不久就辞世了。呵呵,愈发浓郁的悲剧气氛无比有力地击中了人们心底的那片柔软!
这沈园原本是南宋越州沈氏的私家园林。园子的主人为讨好富贾名流,每年春季都将园子对外开放,游人可在此游乐、留宿、享受美食。遥想当年,陆游亦不过是沈园的游客罢了,开始是与唐琬一起来的,采了,弄了菊枕,后来却是离异后沈园偶遇的无限怅然,陆游所有的爱意和伤心都留给沈园了。他得到的回报非同寻常!如今的沈园几成“陆园”。从入口处的“断云岩”、“诗境石”,到园中的“问梅槛”、“春水亭”,哪个不是出自陆游的诗句或源于他的足迹?
经历八百年沧桑,沈园被彻底地翻修遍了,留下的古物唯有几口古井而已。不过,到这里的人都宁愿相信这块断壁依然是当年陆游和唐琬题词的断壁,边上黄色腊梅的一缕缕清芳,亦曾被唐琬闻过。
忧伤的陆游却是长寿的,活得牙齿都掉光了,他依然三番五次地重游沈园,每次都留下了情深意长的诗词。75岁时写《沈园》二首,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等妙句;81岁时犹有“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的无限忧伤;84岁时,也就是他离世前一年,依然不忘与沈园道个别,一句“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写给唐琬也写给自己。
呵呵,沈园,陆游的爱情基地和创作基地!一代诗词大家对它至死不渝的钟爱,让沈园不朽了,而世间的爱情也因此有了万般无奈的千古样本。
兰亭的书法
文人墨客聚在一起总是喜欢玩点花样的。1600多年前的东晋,王羲之等一群雅士就在兰渚山下的兰亭玩曲水流觞的游戏:取一杯盏,斟满醇酒,置于清流之上,任其漂流。按规定,一旦酒杯停在某人的面前,他就必须取杯饮酒并即兴赋诗一首,如赋诗不成,则罚饮三杯,又继续流觞。那一天,在兰亭有26人共赋诗37首。
这样的玩法换成别人,也许影响不大,当时的传媒不发达,也没有狗仔队。问题是王羲之的书法好生了得,生前就已洛阳纸贵。而后人对他的评价是:王羲之完成了中国书法由古体的篆隶向今体的楷、行、草的转化,开创了妍美俊健的书风,框定了此后中国书法的大致面貌。公元353年农历3月3日,王羲之将文朋诗友的37首诗汇成集子,并亲笔写了《兰亭集序》,这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行书”,历代皇宫都以收藏《兰亭集序》真迹为荣。到了唐高宗时,它突然销声匿迹了,传说被唐高宗和武则天带进了乾陵。好在有“王羲之传本墨迹”流传于民间,后人才得以心摹手追这位书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神韵。
时隔千年,兰亭依然是古山阴道上的亮点。在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王羲之眼中的茂林修竹、清流激湍还在,游人亦可像当年的文人雅士一样游目骋怀,纵情于山水竹木、野壑闲云之间。
兰亭以流觞亭为中心,周围有鹅池碑亭、御碑亭、右军祠等旧景。鹅池碑亭旁真有一池碧水,养着几只白鹅,现代人都喜欢“真实再现”,这让某些人传统的审美轻易就得到了满足。王羲之爱鹅,相关逸事不少,包括绍兴城内的王羲之故宅改名“戒珠寺”也与他的爱鹅嗜好有关。据说,王羲之从鹅的一举一动揣摩出拈毫运笔之法;执笔时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则似鹅掌拨水,所以,才有“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软,笔妙展;鹅项鸣,笔妙惊;鹅项曲,笔妙悟……”的书法歌诀。
来兰亭游玩,最好独行,缓步其间,既能慢慢享受园林的清幽,又能领略历代书法的奇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帝王大都喜欢书法,他们对王羲之更是推崇备至。在流觞亭北面有一个气势恢宏的御碑亭。御碑是康熙皇帝钦旨铸造的,正面刻有康熙亲笔摹写的《兰亭集序》全文,碑重三万六千余斤,据说为世界最重的石碑。到了乾隆皇帝执政时,他闲暇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快雪时晴帖》,并临摹练习。想来他们一定对《兰亭集序》真迹的失踪耿耿于怀,为什么他们没有想去挖乾陵呢?据说郭沫若就曾动过挖乾陵看《兰亭集序》真迹的念头,好在被总理阻止了。看来皇帝比常人的忌讳更多,有所忌讳有所畏惧才不会为所欲为啊!
如今,在御碑亭外,心摹手追王羲之书法的是一群小孩,他们分别站有石桌前,用毛笔醮着瓷缸里的水,在石板上展示少年王羲之的风采。在我看来,兰亭里最为生动的美景就是这些认真的孩子了。
王羲之以勤奋著称,他临池学书而有“墨池”,而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在“墨池”里泡大的书法名家。呵呵,兰亭看来不仅适合大人来,还适合小孩来。中国名胜众多,老少皆宜的景致不多,兰亭无疑可列为首选。
鲁迅的家和他的书屋
鲁迅的长相有点酷,而且越老越酷,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模样,一看就是极有风骨的人。鲁迅给人的印象是勇敢的斗士,而且一度被放大,以致遮掩了他细致敏感的柔情。每次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总是那么真切地听到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鲁迅的文笔竟然优美到了极致。
穿过低矮的屋檐、油黑的木门,百草园碧绿的菜畦一如童年鲁迅所见,而我行走其间。回想鲁迅鲜活的文字,正如“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么富有趣味的男人怎么会是铁石心肠呢?
鲁迅故居的门面没有变,后面却在不断地在扩建着,近年又弄了鲁迅笔下的风情馆。作为绍兴的人文招牌,鲁迅以及与他相关的一切都越来越有价了。不过,好在鲁迅离我并不遥远,而他又有很多文字描绘过自己的家。借此我还辨得清哪些是先生曾经见过的,哪些是他陌生的。
“三味书屋”离鲁迅家很近,走几十步路,过一个石桥就到了。这是一个私塾,一个破落家族的院落。屋里的方桌木椅哪个是旧物?哪个留有鲁迅的体温?恐怕都已不可考了。在少年鲁迅的眼里,“三味书屋”是全城最严厉的私塾,因为里面有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宿儒。这个名叫寿镜吾的老师读书读到陶醉时,“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多么好的老师,多么好的私塾啊!居然有人在解读鲁迅文章时,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成是揭示儿童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的尖锐矛盾。看看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吧!三令五申给学生减负却收效甚微,小学生的书包甚至都用上拖轮包了,比起“三味书屋”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哪个更令孩子喘不过气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