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者见罗敷

行者见罗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行者见罗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行者见罗敷范文第1篇

2、用法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即用一事物暗示另一事物;衬托是两个事物,其中一个事物强调出了另一事物的好与坏。强调该事物的好为正衬,坏为反衬。

烘托的种类:

1、以人烘托人:

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2、以物烘托人:

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3、以物烘托物:

行者见罗敷范文第2篇

【关键词】《陌上桑》 人物美 语言结构美 空白美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67-01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具有代表性的喜剧性叙事诗,属于汉乐府中的“相和歌词”,最早提名为《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不足三百字的小短诗,却为我们有趣全面地展示了一幅“采桑女婉拒太守”的生动画面,开创了汉乐府在德貌兼备女性形象的先河,为读者提供了多重的审美感受,当之无愧地与《孔雀东南飞》一同获得“乐府双壁的美誉。

一、人物美

自古以来,中国的美人不计其数,《诗经・卫风》中早已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硕人形象。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也有“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的精妙诗句,而秦罗敷如何美得出众,美得脱俗,主要有三个方面:

1.天生丽质难自弃――外貌美

开篇“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一个“好”字,便给罗敷下了一个定义:天生丽质的美好女子。历来写美女的手法多种多样,各见千秋。《陌上桑》的手法却别具一格。它采取的是一种效果性描法,即通过他人的反应来写罗敷的美。诗中写了四种人见到罗敷后的反应: “行者见罗敷,下担搏鬓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纳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就是美的效应: 作者写出不同年龄、身份的人看到了罗敷后,他们都为罗敷的美貌所倾倒,尤其是那句“来归相怨怒”,在喜剧氛围中表现了罗敷的巨大吸引力。由众人眼光间接再现罗敷的美,只字未提外貌,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却让人难以为忘怀这个“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的女子了。

2.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个性美

如果只是凭着“嫣然一笑,惑阳城,媚下蔡”的较好面容,秦罗敷不过是生得一副好皮囊,漂亮的花瓶是经不起时间的摧残和考验的。罗敷之美, 不仅停留于外表, 还有一种内在品质上的美,她的美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不管使君的目的是见色起意还是怜香惜玉,面对使君的共载要求,罗敷仪态俊雅,大方致辞,明确表达点出使君之“愚”。针对使君的无礼发问, 罗敷并不严辞怒斥, 而是如实相告,这与她美女的形象特征极为吻合。温柔的言辞不代表性格的软弱。一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在点破使君的不怀好意后,更突显了“蒲苇韧如丝,磐石不转移”的忠贞,让立踟蹰的“五马”也为之黯然失色。较之美貌更为民间所接受的,正是罗敷身上闪耀的女性的光辉。

3.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香――才智美

面对从南而来,五马踟蹰的使君相邀,突发事件往往更能展现出一名女子的聪明才智。她没有胆小逃避、忸怩作态,更没泼妇似地破口大骂,而是极镇静地道出男女交往中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准则。一个是有夫之妇, 一个是有妇之夫,堂堂使君难道不懂吗? 委婉的语句有如锋利的匕首直刺使君。特别是夸夫一节,从白马、佩剑、官途、外貌、口碑,可见夫婿从各个方面看,皆是人中龙凤,远远超于使君之上。且不论夫婿是虚是实,这样的夫婿形象足以给使君造成巨大压力。

二、语言结构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精练和含蓄是诗歌的主要特征。作为一首叙事诗,《陌上桑》虽然语言十分精练,但它的记叙要素具备,结构完整。

在结构上,一方面,层次清晰。另一方面,结构完整。

在语言上,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在侧面烘托罗敷之美貌时,“行者见罗敷,下担搏鬓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纳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几种人的反应已经默默述说了罗敷的美,而“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清新活泼的语言令人禁不住捧腹,同时也在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乐观、幽默、俏皮的喜剧气氛。

在修辞上,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三、空白美

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这样说过:“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中国的画论里往往讲究“留一片空白”,正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话切不可说破、说透,给读者一片想象的空间,也给作品带来更加深远的意境和韵味。《陌上桑》在叙事上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创作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秦罗敷外貌只字未提。

第二,罗敷为了拒绝使君的要求, 除了申明已有夫婿之外, 紧接着诗中还写她临急应变, 随口机智地编出一段夸夫之辞, 从而进一步打消使君的想法,表现其聪明, 机智, 忠贞,果敢的性格特点,从而塑造出一个内慧外秀的妇女形象。

综上所述,陌上桑之所以传颂千古, 百世不衰, 是因为在艺术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是给读者在阅读时带来的多重享受。也使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但不会被湮没,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蒋寄红:《陌上桑》人物艺术论[J]. 理论与创作,2003, (3).

[2]吴道省:《陌上桑》中罗敷形象的艺术魅力与双重审美理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6).

[3]张宝利:《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美的表现形态比对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4,(6).

[4]章会垠:女性之美与女性尊严的讴歌――《陌上桑》四题[J].滁州学院学报,2006,(2).

[5]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

[6]朱志荣:《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7]丁峰山:《陌上桑》复式二重性及与采桑母题演变之关系[J].宁夏大学学报2005(3):10.

[8]田思阳:汉乐府女性题材审美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9(5).

行者见罗敷范文第3篇

1.写罗敷的用具和服饰精美:“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2.衬托其惊人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3.写其如何“机智”、严词拒绝使君的邀请:“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白马从力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鬟鬃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许多年来的《教师用书》和其他相关资料都是把罗敷作为正面人物,使君作为反面形象来评价,认为罗敷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使君好色贪婪,要求无理,心灵丑恶。本人认为这种评价有失偏颇,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他们进入社会后是要建立家庭的,如果不接受对方的善意邀请,就随意粗言恶语拒绝,说人愚蠢,那会产生多少矛盾,还谈什么和睦相处,文明礼貌?

首先,“好女”怎样理解较为正确?单凭长相美丽,口齿伶俐就是好女吗?这样的理解显得太狭隘。契诃夫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心灵的美丽,我们常常会讨厌她漂亮的外表。”因此,好女的含义是广义的,应是头脑聪明、人品高尚、说话得体和长相美丽的总和,其中前三者最为重要,即使长相一般,但有远见卓识,聪明能干,涵养好,也不失为好女,这就是“往往相貌平常的女子反而倒有另一种妩媚之处”的原因,同样可得到众人的尊敬、赞扬和爱慕。对于最高形式的美来说,温和的、高贵的性情是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令最平凡的面孔焕发光彩。相反,暴戾的性情、恶劣的脾气,会毁坏美丽的容颜,使它变得丑陋。毕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与优雅可爱的个性产生的美相媲美。从整首诗看,罗敷与“好女”是有距离的,笔者浅见如下:

一、文化涵养低

罗敷当时是位“二十上不足,十五颇有余”的女子,风华正茂,美丽非凡,独自一人在城南郊外采桑,她出嫁没有,过路人根本不知道,使君乘马车经过此地,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于是叫随从了解后,自己上前轻轻邀请:“宁可共载不?”使君的态度是温和礼貌的,并没有伤害罗敷什么。可就这轻轻一问,却遭到罗严词拒绝:“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严词说人愚蠢,有非分之想。用这种态度对待一位热情而有礼貌的人是不恰当的。从古到今,一见钟情的婚姻并不稀少,男娶妻女嫁夫,建立家庭是天经地义的事,追求爱情是人们的权利。同样,一个未婚待嫁的女子也期待有人追求。怎么对人说这种粗劣的话呢!罗敷又怎样知道使君是有妇之夫呢?即使他是有妇之夫,罗敷拒绝使君也不该用这种态度。笔者认为是不得体,缺乏礼貌的,从这一点就反映了罗敷的文化涵养不高。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歌德也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她肖像的镜子。”《礼记》有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上帝给了她一张面孔,然而她给人的却是另外一张。

对使君的礼貌邀请,罗敷即使不接受也应该婉言谢绝才对!

二、以富贵压人

从全诗可以看出,罗敷的婚姻是建立在富贵基础之上的,并且以权压人,以钱欺人,使人难堪。这点从她严词拒绝使君邀请的话语“东方千余骑”至“冉冉府中趋”可看出来。这段话的弦外之音是我已有丈夫,并且是大官,仕途通达,步步高升,富有而又潇洒帅气。内容和说话的语气是告诉对方,我丈夫比你强多少倍,你就不要打我的主意了?一副傲慢无理的泼辣形象,一点温和的态度都没有。罗敷恐怕只尊重权贵和大富之人,对平民百姓恐怕是不屑一顾的,是个很势利的人。有这种思想的人对谁的感情都不会永恒,患难与共就更不用说了。我国古代哲学家王通日:“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这是罗敷的又一个侧面,高尚就不必说了。至于许多书说她亲切可爱,笔者在诗中却没有看到;说她聪明,那也是一般的聪明,采桑养蚕是件很普通的简单事,平常人都可以做,真正聪明的人应是能常人所不能,见常人所不见。

使君与罗敷的对比是热情与冷漠、有礼和无礼的对比。其他人看罗敷是喜爱美、欣赏美;而使君温和地说句邀请话,却是好色、是丑恶,这是何道理?

轻轻一问,招来一顿严词拒绝和羞辱,罗敷做得过分了!这与她的长相是不相称的。

三、缺乏远见

罗敷说这话是缺乏考虑的。美国社会学家戴尔・卡耐基说:“不尊重别人感情的人;最终只会引起别人的讨厌和憎恨。”使君被羞辱后,必定怀恨在心,今后狭路相逢时,也定会粗言恶语相报,同样使她难堪,这是由于缺乏远见,对人无礼、傲慢招来的。

行者见罗敷范文第4篇

一、突出人物的独特特征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双重甚至多重的。而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犯面面俱到的错误,而且这样往往容易导致一般化和类型化。所以我们只有刻画出人物的特有气质和特点,展示出人物内在的稳固的东西,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而符合黑格尔说的是富有生命力的独特的“这一个”。也就是说,我们应有“同中求异”的思维,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就非常的传神。作者最后一次在河边见到祥林嫂时写道“她瞪着眼,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从这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她已被折磨成死人、活僵尸了。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了祥林嫂的外貌,还更深刻地体会到她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而且还通过了解她而更多地给予了同情、爱悯,从而产生对悲剧制造者的深恶痛绝。

2、个性化的语言

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就通过王熙凤那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充分地展示了她的性格。因此,写出人物的个性,个性化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3、恰如其分的动作描写

朱自清的《背影》中为了表现父亲对自己的爱就着重抓住了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里作者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父亲买桔子的艰难,表现了深沉的父爱。可见恰如其分的动作描写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

4、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人物思想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我们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时既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等来反应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直接描写的话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很高兴,我很懊悔“之类的,而是要把内心的感觉倾诉出来。

二、以小见大,于细节处凸显人物性格

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画面真可谓让人印象深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中似一日。――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手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说:“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一垂,顿时就没了气。

这一段通过细节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严监生吝啬的个性特点,而且使文章生动自然有深度。

三、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如鲁迅的《药》中写道: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多了。这一个片断所写的环境,清明时节,分外寒冷,显得异常悲凉。

这一气氛与人物的行动、外貌契合,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苦。所以我们写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运用环境,用环境来烘托人物。

行者见罗敷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启发教学

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可见“无声”有时会起到“有声”所达不到的效果。文章除

直接用文字表情达意外,还在文字之外隐含着一层更高深的含义,这就是“无声”。无声,意在言外。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是名家的作品,“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无声”处精心设疑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让学生根据各自生活感受、经验体会、知识见解,体会出文中无声处的“其义”和“风流”。

一、小标点见大文章

标点被称为“文字的眉目”、“笔端的舌头”。郭沫若在《沸羹集》里说:“标点符号之间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因此,在标点处设疑,可以使学生更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其情趣、节奏、韵律和色彩。

例如,我在教《为学》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一些参考书上是这样翻译的:以此而论,那么昏庸聪敏的功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当然这样译句子更加通顺,但文中作者用的是“!”意思是在于表现作者那种认为“昏与聪”是可相互转化的,由此而发出的感叹。学生就会自然译成“以此而论,那么昏庸聪敏的功用哪有常规啊!”

二、空白处有深含义

“空白”作为接受美学理论体系中,关于文学艺术作品中审美欣赏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作品里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揭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利用空白处,启发、诱导学生的联想和再创造。例如《最后一课》的结尾,写到韩麦尔讲完最后一课时的情景时,文章是这样结束的:“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作者在这里,没有大段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教师可在此时做短暂的“静场”处理,而后巧妙创设意境启发学生,让学生从韩麦尔那无言的手势中,感受此刻他难以言状的复杂心态;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慨;对法兰西共和国的深情;亡国的切肤之痛;不甘做亡国奴,又无力救国的无奈……

三、模糊中求明晰

康德认为,“模糊概念要比明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语文教材中的故意不说明晰的地方比比皆是。这就要求教者设疑,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标准,找出模糊背后的明晰,从而真正发挥模糊的表现力。例如《陌上桑》中,作者写罗敷的美就采用了模糊的方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写罗敷的美,是不确定的,模糊的。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丽,只能靠学生去体会。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标准,说出心中的罗敷形象。可以说,每一个学生中都有一个明晰美丽的罗敷。但自己心中的与课文中的罗敷到底哪个更美?通过比较,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己心中的是一种确定的美,而课文中的是“你想她有多美就有多美”。这样学生对罗敷的美丽形象也就有了更深、更准确的把握,可以说此处无声胜似千言万语。

行者见罗敷范文第6篇

侧面描写 艺术魅力 效果 信息点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就是不直接描写对象,而是描写周围与对象有关的事物,间接含蓄的达到表现对象的描写方法。这种手法常用于写人、记事、状物等叙事类文体中。运用侧面描写的文章多给人匠心独具、新颖别致、效果独特的美感,别具魅力,能够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侧面描写能够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如侧面描写的典范,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不直接描写秦罗敷的美貌,而是借助旁观者的感受、神态、反应,虚摩烘托罗敷的美丽之极:“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怨,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外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这种“不写之写”的侧面描写法,能充分地调动、激活读者的自由联想和丰富想象,产生一种不定型的、没有限度的“揽之若无,思之则有”的独特审美效果。

二、侧面描写能用极简省的句子收到出色的表达效果

如《守财奴》中葛朗台太太看到丈夫闯进来,瞪着匣子上金子的眼光时,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这一“叫”非同寻常。显然妻子对丈夫的贪婪成性已经十分清楚,如果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不是特别骇人,她是不可能如此惊呼上帝救命的。这一侧面描写使人能想象出葛朗台眼睛里燃烧着多么疯狂的贪欲之火,对金子有多么疯狂的占有欲,守财奴贪婪的本性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收到了出色的表达效果。

三、侧面描写能呈现描写对象难为人知的信息点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对夏瑜的描写,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论完成的。我想一方面固然是鲁迅先生很难从正面去描写夏瑜,因为鲁迅先生笔下的夏瑜形象,是以革命者秋瑾为原型的,鲁迅对当时革命者情况的了解也很有限,正面描写可能有一定难度,而且即使写成也很难在当时的环境中发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鲁迅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论,表现了群众对革命的不理解。又如鲁迅《祝福》中介绍祥林嫂改嫁后的事,正面叙述有很大难度。鲁迅巧妙地利用卫老婆子来鲁四老爷家拜年,很自然地谈到祥林嫂,引出祥林嫂改嫁后的情况,为下文祥林嫂再到鲁镇埋下伏笔。

四、侧面描写能够对正面描写作有益补充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它是最主要的描段,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或直接描写景物的方法。侧面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进行,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常用的是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

1.侧面描写人

如《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为了突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先写了黑妞说书,作者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象已词尽意穷,无以复加,读到这儿,不禁使人生疑:作品的主人公不是白妞吗?把黑妞的演唱技艺写得如此绝妙,岂非喧宾夺主?作者借观众之口道出了个中用意,解答了读者疑问:“他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原来写黑妞是为了衬托白妞,这就是用了正衬法。

再如,《荆轲刺秦王》中,作者塑造了刺客荆轲这一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与此同时还塑造了另一个刺客秦武阳,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可是见到秦王,将献图时,竟然吓得“色变振恐”,而荆轲泰然自若“顾笑武阳”,并“前为谢”,巧妙地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在这里,秦武阳的徒有虚名、外强中干有力地衬托了荆轲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这就是用了反衬法。

2.侧面描写物

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段文字表面上写鱼,其实更写了潭水――水清,潭中鱼历历可数,日光才能直射潭底,在石上留下清晰的鱼影;水清,潭中鱼才如游于真空之中,无所依凭。只见鱼不见水,正表明了潭水清澈无比。

再如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描写夏水时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是以船行速度之快侧面表现水流速度之快,比直接交代水的流速更生动、更感人。

此种以它物映衬的写法,落笔于他事他物,旁敲侧击,近铺远伏,烘云托月,达到了云浓月朗、叶愈绿而花尤红的艺术境界,别具魅力。

3.侧面描写环境

如鲁迅《故乡》中,“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一环境描写,为的是要用这阴晦、苦涩、昏暗悲凉的气氛来正衬作品中的“我”的“悲凉”的心情。

再如鲁迅《祝福》中“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的疑虑,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礼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本段大肆喧染了鲁镇除夕热闹的气氛和声响,为的是反衬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愤心情。

由此可见侧面描写不仅能够和正面描写交相辉映,而且还可以对正面描写作有益的补充。生活的内涵是丰富复杂的,明言直语往往不能尽述其意。一般说来,正面描写常受事物定势框架的限制,而侧面描写天地广阔,无所束缚。所以尽管正面描写是描写的主要手段,但有时还必须进行侧面描写。

五、作者可以从侧面描写中找到崭新的表现角度

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中,“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出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草与绿叶,那似乎又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行者见罗敷范文第7篇

关键词:汉乐府;爱情诗;爱情信仰

引言

两汉乐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壮丽景观,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①的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鼓吹曲辞中。《乐府诗选》②、《乐府诗名篇赏析》③收录的汉乐府诗共54首,内容涉及广泛,而以女子为代表的爱情诗共11首,占有较大比重。在这些爱情诗中 “描绘出了一系列美丽、善良、勤劳、勇敢,忠于爱情又富于斗争精神的光辉俊洁的女性形象。”④因而备受关注。纵观这些爱情诗,女主人公爱的热烈,恨得透彻,对待爱情坦率直白地表露自己的爱与恨,从不矫揉造作,表现出坚决、坚贞、坚定的爱情信仰。根据不同诗歌中体现的不同信仰,我们可以将11首汉乐府爱情诗进行如下分类:

对爱情的坦率与坚决

《上邪》

《有所思》

《白头吟》

对爱情的忠诚与坚贞

《陌上桑》

《羽林郎》

《焦仲卿妻》

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定

《塘上行》

《饮马长城窟行》

《怨歌行》

《伤歌行》

《艳歌何尝行》

一、对爱情的坦率与坚决

《上邪》、《有所思》、《白头吟》等作品中体现出的热烈透彻的爱恨令人记忆深刻。爱得热烈如《上邪》中写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举出了高山变成平地、江水枯竭、冬天响雷、夏天下雪、天地合并五种不会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一方面表现出处于恋爱中的女子绝对化的心理,爱即是爱,无所谓是非对错,认定一个人便想着与其携手白头,永不分离;另一方面表现出女子的坚贞,无论天地万物怎么变换,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从这首情歌中,我们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的女子对自由的无拘束的爱情的向往和期待,感受到了封建女子敢于表达真实自我、追求幸福未来的炽热之心。这首民歌语言朴实却道出了最纯真的爱情观――爱的彻底,爱的执着。”⑤而在爱情故事中,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情,也有忘却初心,不得始终的背叛。面对爱情生活的种种,这些女性又会怎样表现呢?

这种情感变化导致的心理突变在《有所思》一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有所思》恨得透彻: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在爱情中心理活动的诗歌,先写一个女子尽管所爱之人远在大海之南,但距离并不能阻隔内心牵挂,女子想送东西给男子表达爱意,但是送什么呢? “何用问遗君?双珠x瑁簪,用玉绍缭之。”那就送一枚光滑斑斓的玳瑁簪吧,可是玳瑁簪的光滑斑斓似乎还不足以表达女子的深情,于是又在簪子的两端用丝绳系上晶莹剔透的玉块。如此一枚珍贵的簪子,将女子对男子的爱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甜蜜爱情中,女子处处为男子着想,尽己所能给他最温暖的爱,希望他过得更好。本是一段幸福甜蜜的恋情在此发生转折,突然的情变使女子愤然,当即把准备送给男子的玳瑁簪折碎烧毁,折碎烧毁还不足以平息女子心中的怒火,又把簪子烧成的灰随风扬弃,之后又陷入深深的矛盾痛苦之中:得知心爱之人有了“他心”,决心一刀两断却又难以割舍。因爱生恨,不是不爱,而是“爱之深恨之切”的真实体现。

纵观《上邪》和《有所思》:相爱时,无论什么也不能将你我分开,情变时,毫不掩饰的恨,坚决果断,但正因为是真爱,又有那么多彷徨与不舍。即使发生了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女子内心仍割舍不下真情发出感叹: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即使心上人变心,女子仍然相信真爱,始于心动,终于白首,这是一种多么令人羡慕的感情。但是在爱情里怎么可能不经历磨难?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守护住内心最初的那份坚定,踏踏实实,勇敢的走下去。

二、对爱情的忠诚与坚贞

传统爱情故事中,女性多处于弱势,逆来顺受,而在汉乐府《陌上桑》、《焦仲卿妻》、《羽林郎》等爱情诗中,女主人公对待爱情忠贞不渝而又具有一定的斗争精神。当爱情与人格受到损害时捍卫爱情,表现出的忠诚与坚贞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赞赏。

汉乐府爱情诗中一位忠贞的女性――罗敷,是古代美好女性的典范。《陌上桑》中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的美,让众人惊叹。无论是行者还是少年,无论是耕者还是锄者,都倾慕她的美丽。诗中对罗敷之美不遗余力的刻画描写即是写她美丽外表下与之相对应的心灵之美,又是与使君想利用职权强占罗敷肮脏行径的对比。使君一见到罗敷,便对其美貌起了卑劣的念头,命令吏人上前去询问罗敷,面对强权的使君,罗敷并没有屈从,其美貌之下的美好德行在这一刻闪射出耀眼的火花,她上前毫不犹豫的斥责使君的顽劣,同时也巧妙的嘲讽了使君想利用权贵逼迫自己的可笑行为,而后对自己丈夫大加夸赞,直陈权利富贵对自己而言是没有任何诱惑性的。罗敷在面对权贵时不卑不亢的表现足以证明对她而言,在爱情里,钱财权势并不是全部,唯有真心真情才难能可贵,充分体现了罗敷对爱的忠诚与坚贞。爱便是爱,如若不爱,任你有再高的权利,再多的财富,也犹如粪土不值一提。

与罗敷婉拒太守相比,《焦仲卿妻》中的刘兰芝对于爱情的忠贞更是可歌可泣。“全诗情节紧紧围绕‘ 妇行’,分别从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方面对女主人公的品行展开描写, 从而突出了刘兰芝完美的女德操守, 是一曲感天动地的女德赞歌。”⑥女主人公刘兰芝作为一个相对完美的女性却不能讨婆婆的欢心,命运十分可悲。但她在爱情遭遇家长反对时,没有苛责自己的丈夫,也没有顶撞自己的婆婆,选择返家,留出时间和空间给自己的丈夫去处理,她相信自己的丈夫,爱自己的丈夫,所以两人相互承诺永不变心:“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兰芝说出的这番话包含了对丈夫的深情和忠贞。可焦仲卿与刘兰芝真挚感情并没有感动双方的家人,焦母一心给儿子介绍其他女孩,而兰芝的哥哥也想将妹妹嫁给他人。故事发展到最后,摆在两个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屈从于封建礼教,服从家长的安排;要么以死捍卫自己的爱情。当面临这一抉择时,两个人选择了死亡,这一选择捍卫了人间的至情至爱,他们的爱是一场悲剧,但却是一场伟大的悲剧。

同样《羽林郎》中胡姬的形象也是如此忠贞。面对豪奴强势的调戏,胡姬不慕富贵,甘为平民,也不愿受欺凌,坚决抵抗。结尾两句“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话虽说的缓和,但却是对冯子都一类恶棍提出的严正警告。胡姬只是一个卖酒女子,但在她的心中仍然有一份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这一份坚定高过金钱,高贵权利,正是这份对爱的坚持,使她拥有了勇于直面强权不屈从的胆魄。为了捍卫纯真的爱情,不惜红罗裂,更不惜与权贵斗争到底,何论轻贱躯。

无论是《陌上桑》中罗敷的坚定勇敢,《焦仲卿妻》中兰芝的蒲草之情,还是《羽林郎》中胡姬的刚强坚贞。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仅能体会到汉乐府爱情诗中女性的美貌与智慧,更能够体会到汉乐府爱情诗中体现的女情信仰:坚决、坚贞、坚定。

三、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定

“两汉期间,由于仕子的游学、游宦,再加上时代的动乱,出现了一大批游子思妇之词。古代的女子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们生活的圈子很狭小。当她们独处闺房之时,闺房四周的景物以及闺房内部沉闷的空气很容易勾起她们对意中人的思念。”⑦然而即使相隔两地也不能减少女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距离不曾阻隔她们的爱情,因为在爱情里,她们有着无怨无悔的执着。

《饮马长城窟行》便是其中代表之一。细腻委婉的笔调,将思妇内心的苦楚和迫切的愿望缓缓道出。诗歌开篇直陈妇人绵绵不断的相思之情,深深的思念,以至于午夜梦回“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梦中自己心爱之人就在身旁,但倏忽又不见,又一次远走他乡,山回路转,再也追不到了。缠绵悱恻的思念之情又饱含着疼爱和埋怨,浓浓的思念和期盼终于换来了一封信,迫不及待地捧在手里读起来。“书中意如何?”急切地想知道信上的内容,女子寄思念于信、寄希望于信,多么希望能从信中得知心上人的归期,结束这种痛苦的思念,可无奈希望又落空,女子又陷入深深的哀愁之中。这是一首令人心碎的爱情诗,恋爱中的女子希望与心上人长相厮守,常伴身侧,可无奈聚少离多。诗歌通过一件件叙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其委婉悱恻的感情:不相见不代表不想念。即使不能有你在身旁,我仍然无怨无悔地爱你,守护我们的感情。

让人如此动容的执着还有《伤歌行》中的女主人公。她时而悲,时而泣,时而吟,时而愤,时而诉,时而怨,表现出了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女子的思念如此真切,令人心碎。思念之时,皎洁的明月、轻柔的微风、欢乐的春鸟……这些美好的景物在她的眼中只是徒增孤苦。忧心忡忡的女主人公长夜难寐,忧愁涌上心头,她泣涕沾裳,伫立高吟,向上苍倾诉自己内心的思念与悲痛。对于这首爱情诗,我们在同情女主人公的同时也应当钦佩她的执着与坚定。只有爱得真切才能如此无怨无悔的坚守自己内心的执着,让人心疼却又心醉。

结语

在汉乐府爱情诗中,无论是描写女子敢爱敢恨的《上邪》、《有所思》、《白头吟》,还是描写女子矢志不渝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羽林郎》,亦或是描写女子执着相思的《饮马长城窟行》、《怨歌行》、《伤歌行》……都是汉代女子最真性情的写照。而她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也值得我们敬佩:“在这种环境中,女性的婚恋观各不相同,有的敢于冲破束缚、追求婚恋自由;有的敢爱敢恨、果断决绝;有的勇于抗争,坚贞不屈;也有的逆来顺受、悲悯哀怨。”⑧无论哪种,我们剖析她们的爱情都不难发现,在她们的感情世界里,唯有真心真情才是最高的信仰。这令我们赞叹也引起我们的反思:纯真少女、烈烈贞女、哀婉思妇……她们对待爱情选择从一而终,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愿我们都能在这纷繁芜杂的世界里,坚定自己对爱情的信仰,莫使爱情失去了本来的颜色!(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

指导老师:黄敏

项目名称: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本科生创新科研基金项目(GSWX-14-11-11)

注解: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79.

②余冠英.《乐府诗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③许逸民 黄克 柴剑虹.《乐府诗名篇赏析》[M].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8.

④刘英波.试论汉乐府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3):117-118.

⑤常聪.浅谈汉乐府中女性的爱情观[J].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7):58-59.

⑥魏鸿雁.《焦仲卿妻》与汉乐府诗女性形象辨析[J].美与时代,2005(07):72-74.

行者见罗敷范文第8篇

1.古诗文教学退化为死记硬背课

有些教师从传统文化里找到依据:古人死记硬背,大学问家比现在还多。不过只听说古人背原文,现在,教学“创新”到连译文也让学生死记。诚然,“背”法行之有效,只有“背”,才能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是,“课程标准”强调的“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与死记硬背有本质区别的。

2.古诗文教学窄化为“说文解字”课

古诗文与现代文语境毕竟大不相同,“说文解字”是必需的。可是把教学目标只定位于“知识”,未免失之偏颇。且不说另外两维目标如何达成,单是“知识和能力”中的“能力”就无从提高。掌握知识是基础,训练能力是基本,陶冶和升华人文情感是根本。由于对人文素养的漠视,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虽知识明确,但不能给学生以价值引领,学生“无精打采”也就自然而然了。

总之,古诗文教学可谓重“言”(语言材料)而轻“文”(人文价值)。重“言”却低效,学生不能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轻“文”致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不可即。究其原因,一是中考“指挥棒”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降低了古诗文考查难度,并且只考课内,还规定了基本篇目。这就无怪乎教师课内古诗文还要“选择”讲,“游刃有余”于上述两种课型了。“指挥棒”也导致教师不肯深解教材,古诗文人文素养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哪里,心中“无底”,也就无从“教”起。二是教师理念守旧,不肯与时俱进,总抱着传统教法“以不变应万变”。也有人视“价值观”形成为教育的“副产品”,于是“顺其自然”。三是“言教”具有可量化的“硬要求”,即考试成绩;而“文教”只有可倡导的“软要求”——课标。前者有形后者无形,于是厚“言”薄“文”就理所当然了。

由此看来,导致古诗文教学现状多方有责,但最终落实的责任却在教师,所以下文谈谈作为教师的应对之策。

古诗文教学的对策

1.变死记硬背为吟咏玩味

死记硬背只会泯灭学生的灵性,吟咏玩味必定给学生带来快乐情趣,促其自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述了寿镜吾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以致学生游戏起来而不知。吟咏玩味是区别于为背而读的赏读,是为理解而读的品读。吟咏,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韵味吟中得,兴趣吟中生。多吟,自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思想走向丰盈和深刻。所以,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的精神魅力,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等,进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完美学生人格。吟咏玩味到如出己口,应试也就不成问题。

2.变“说文解字”为“授之以渔”

“说文解字”,字字落实,教师苦矣,学生收获微矣。为其自得,应变教师“说文解字”为学生“咬文嚼字”。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然后相互讨论、补充、纠正,最后教师点拨,“授之以渔”。如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整体注释的,要据此落实关键词的含义;只注释关键词的,要前后贯通全句意思;没有注释的词句,要结合语境探究意义。如《出师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讨罪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中两个“效”字课下无注,但联系语境不难看出,前为名词“责任”之意,后为动词“完成”之意。再要根据大语境(如课文主旨)推断。如《陈涉世家》中“弗胜,守丞死,乃如据陈”一句中“弗胜”的主语是什么,有说为义军,有说为守军。一些教参所谓鼓励学生多元个性解读,模棱两可。其实,结合文本表现的义军浩大声势看,后者才妥。还要教学生根据文本所写地域环境理解。如《岳阳楼记》中“虎啸猿啼”的解读,就要考虑洞庭湖地区是不是虎猿生活之地;其实,所谓“虎啸猿啼”只是形容“阴风怒号”之声而已。

3.变架空分析为讨论探究

由于薄“文”,教师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往往架空分析,和盘托出,不引领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上乘之法是变教师架空分析为学生讨论探究。如教学《岳阳楼记》,可让学生以结句“微斯人,吾谁与归”为切入口探究作者思想感情。为此,探明“斯人”至关重要。从上文看“斯人”指“古仁人”,没有“古仁人”我和谁同道呢?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会使学生肃然起敬;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分析,“斯人”暗指同道好友滕子京。作者不忘借题发挥,劝勉滕子京勿因“谪守”而“以物喜”“以己悲”的良苦用心会令学生怦然感动。再如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抓住“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一句提问:“一般情况下‘负者’走累了,要‘休’;‘行者’高兴了,会‘歌’。那么把原句改成‘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如何?”通过讨论,明确:“负者”会“歌”、“行者”要“休”,皆因被醉翁亭美景吸引,于是“负者”“得意忘累”,“行者”“得意忘行”。讨论探究与架空分析比起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学生学会因“言”悟“文”和据“文”赏“言”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4.变“题海苦练”为活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