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坛之美

天坛之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天坛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天坛之美范文第1篇

湿地公园导游词1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坛公园,很荣幸认识大家,更荣幸为大家导游。我代表**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郭玉萍,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朋友,在游览期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是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的请大家直接和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而为,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有一次美好的游览经历。今天我们的路线安排是自南向北走,沿着南北轴线依次是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然后由东门出去。

现在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XX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天坛是通称,它实际有两个坛组成,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扇门是北天门,沿着这里进去就是着名的圜丘坛了。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它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 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许多神奇有趣的说法。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赞叹与称奇。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是九或九的倍数。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 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 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xx"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现在我们再到这上面来看看这块天心石,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相信大家懂得这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大家不妨站到上面去亲身体验一下。

好,现在我们继续往前走,这座殿宇就是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殿内正中的石台宝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是放置皇帝历代祖先牌位之处。殿外的东西配殿,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之所。进到这里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我们周围的这圈围墙?这就是颇负盛名的回音壁。围墙周长193.2米,直径61.5米,墙高3.72 米,厚0.9米。它的奇特之处并不是在它的外观上,而是在于同刚才的天心石相似的声学现象。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的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低声说话,可像打电话一样互相对话,极其奇妙有趣,这就是回音壁得名的由来。大家有兴趣的就去试试吧。

我们现在从皇穹宇的西面出来,在这里有一株古柏,名为九龙柏,是国家着名的古树之一,树干扭结纠屈,宛如九条盘旋而上的蟠龙,故此得名。大家看上面挂着的红色的标志牌,这种标牌的颜色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标志红牌表示一级古树,标志绿牌表示二级古树(100以上国内外稀有的或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据传这棵古柏生长于建坛之前,已有近千年历史,所以挂红牌来展现它的价值。

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叫做丹陛桥,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为何又称"桥"呢?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沿着丹陛桥继续向北走,现在在我们左边的是具服台,它位设于丹陛桥北段东侧,为一座凸字形平台。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礼时,更换冕服(祭服)的地方。

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祈年殿和祈谷坛,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圣地。祈年殿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三重檐逐层向上收束,作伞状,祈年殿俗称无梁殿,整座建筑不用大梁长檩及铁钉,完全依靠二十八根擎天柱及众多的枋、木兑、桷、闩支撑和榫接起来。该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呈长方形。明嘉靖九年(1530),改成三重檐圆殿,并自上而下依次覆盖青、黄、绿的三色瓦,改名大享殿。清乾隆十七年(175年)改为今名,同时一律改为覆盖深蓝色琉璃瓦,以象征蓝天。光绪十五年(1889),该殿毁于雷火,次年又按原样重建。陈列于殿前的青铜大鼎炉,均是几百年前的文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是按天象设立的。里层的四根鎏金通天柱,叫"龙井柱",柱高18.5米,底部直径1.2米,两人也难合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的12根朱红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的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层12根金柱和外层12根檐柱相加为24根,象征一年中的24个节气。金柱、檐柱和龙井柱相加为28根,象征周天28星宿。再加大殿宝顶藻井周围的8根童柱,共计36根,象征36天罡。宝顶中心的雷公柱,则象征着天帝的"一统天下"。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皇乾殿,原是平时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后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蜡像,常年供游人观览。

现在在我们左手边的是七星石位于长廊东南侧的旷地中,共有七大一小石块。但为何称作"七星石"呢? 据传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时,想修建一座祭天地的坛庙建筑,但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时,有一晚他梦见天上北斗七星落地于此,谓之天遂人意,为其解了不决之难,从而降旨于此地建造祭坛。 据资料记载,七星石为明代嘉靖九年,经人工雕凿后而置于此处的。嘉靖皇帝十分迷信道教,道士对他说,祈年殿东南方太为空旷,这对他的皇位、寿命不利。于是便设七星石在此,以镇压风水。在七星石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头,据说这是清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功德而增置的。其设于七星石的东北方向,用以表示不忘本源之意。 这里是天坛的东门,关于天坛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我为大家在这次游览给予的配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若是在游览中我有什么做得不够的请大家见谅。希望大家接下来旅途愉快,再见。

湿地公园导游词2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来到了素有“瓷都披绿装, 佳景惠人间”之美称的唐寨山公园。

唐寨山公园建于2002年,第二年升级为省森林公园,占有面积为二点三万亩,共有四大景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呈山水园林之秀美。

走进唐寨山公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那宽大的音乐喷泉广场。那喷泉随着音乐的旋律,此起彼伏地喷。水花四溅,犹如傣族的泼水节,向人们发出美好的祝福。喷泉的水是从旁边的小池里喷出来的,上面还有一条小瀑布,是喷泉的水的源泉。这个广场又宽又大,旁边栽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中间有许多人在玩轮滑板。瞧,他们玩的多开心啊!

走上木梯,有一条大湖,名叫唐寨湖。唐寨湖绿得像一款翡翠,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湖的两旁有一排石子路,石子路拼成了十二生肖的样子,每个生肖之间都有一个菱形形状的石子路。唐寨湖旁总是有人在钓鱼,我经常看见来钓鱼的人都是满载而归。

唐寨山的树木多得数不清。到处是树木,到处是野花。松树披上绿色的衣裳;枫树穿上火红的马甲;桂树飘着淡淡的清香;才刚刚开放,却十分迷人;芙蓉把自己打扮得娇艳芬芳,就像个刚画完妆的女孩子;栀子也变得异常美丽……唐寨山公园真是名副其实的省“森林公园”啊!

亲爱的游客们,一天的旅程即将结束了。现在,有20分钟的时间让你们自由地游览,你们可以用DV或手机拍下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20分钟后到这里集合。待会儿见!

湿地公园导游词3

观音塘湿地公园是我县三大生态公园之一,每天都会有来自各个地方的人民来参观,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或阴天都会有人来参观。它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很特别的美,不信?我当个小导游,今天给你好好说说我去公园时的景色。

一进来就是碧玉广场,一块石头撑着一块千年碧玉立在广场正中央,碧玉上还刻着几只小龙,那龙有的张牙舞爪的,有的呆呆的望着对面,还有的玩自己的小爪子,十分惹人喜爱。

过了就是五彩缤纷的状元桥,柱子上盘绕着一条条真的金龙似的。一抬头,就是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画和一幅又一幅的诗和画的结合,十分美丽。走过这座桥令我有一种历史悠久的感觉。

有一景点不得不夸,那就是充满艺术感而极其逼真的反化石,反化石的种类繁多:有早已经灭绝的恐龙,有一些海洋灭绝生物,还有一些不明生物等……有一只三角龙的头都突出来了,牙齿十分锋利,非常凶猛,抬头一看,似乎我变小了许多,它一低头就能把我吃掉一样,害得我冒一身冷汗。这个反化石做得是在太逼真了,令我不得不夸工人的那双巧手!

天坛之美范文第2篇

包头昆区钢三小四年级五班韩笑然

暑假,妈妈带我到北京旅游,体验首都之美。

我们先去了天安门,那亲切的面容在我脑海回映。天安门广场,是那么宽广。想想过去,中国曾那样弱小,经过了艰苦战争,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一个个闪光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个感化心灵的事件。

走进故宫,我仿佛感受到了历史的悠久,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展示了古老文化的内涵。乾清宫、养心殿、中和殿……来到这里,就是来到了历史文化的长廊。

北京最有气节的地方就是长城,它好像我们中国人,永不屈服,龙的传人,不可侵犯。它卧在这里已经几百年了,守护着家园,站在城楼上一望,满心都是激情。

令人留连的颐和园、昆明湖格外美丽,万寿山格外雄伟,排云殿、佛香阁,在阳光的照射下,无比辉煌。昆明湖上,空气清新甜润,树木无比葱郁,万寿山围绕着昆明湖,昆明湖倒映着万寿山,在雾天里云雾迷蒙,仿佛被仙气笼罩着,真是“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还有我喜爱的鸟巢、水立方,运动员们曾在这里血脉贲张,奋力拼搏。鸟巢的外貌非常壮观,一看到它,就会联想到2008年的奥运会,中国的荣誉。

天坛之美范文第3篇

One 办理通行证

1.大部分城市没有开通自由行,所以只能办理团队游(L签注)。

2.办理流程:到旅行社领取《内地居民往来港澳地区申请表》(当地任何旅行社都可以受理)当地公安局办证大厅照相将填写好的申请表连同本人身份证和户口簿一并上交至当地公安局办证大厅交费将回执单交给旅行社到旅行社领取通行证。

Two 机票、酒店

都可以在网上订,酒店预订在网上也要货比三家(年后的机票折扣还是很低的)。L签只能到深圳,然后过关。

Three 景点门票、送关

门票和送关服务是在淘宝上搞定;深圳湾过关:40元/人,两人80元,价格不错。

Four 香港地铁(八达通)

香港地铁四通八达,非常方便,在地铁站买张八达通卡,需要注意的是一张八达通卡只能一个人使用。

Five 货币和银行卡

1.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在香港购物都可以用,记得刷卡的时候和收银员说走银联通道,因为银联最划算;

2.货币:人民币在香港可以使用,一般商场会按当天的汇率和你结算,但如果是小卖部之类的小店,就是按1:1的汇率和你结账,并且补给你港币,最好是使用银联卡和港币。港币可以在当地银行换,用不完回来也可以换成人民币。香港当地也有很多兑换店,因此也很方便。

Six 手机卡

港澳漫游的价格比较贵。推荐当地的香港PEOPLES万众卡,淘宝上有卖,申请开通GPRS+ WIFI无限用量套餐,可以上网,上qq,1天9元,7天38元尽情用。

DAY 1 地铁太古站铜锣湾天星小轮星光大道维多利亚港

地铁太古站 周边有琳琅满目的商家,购物环境一流。

铜锣湾 铜锣湾汇集了众多购物中心、百货公司还有街头巷尾的各式餐厅,是名副其实的扫货、美食胜地。

天星小轮 许多旅游者体验香港的最佳方式。渡轮缓缓离开天星码头,维多利亚港南北两岸夜景同时展现,东方之珠的魅力在夜色中更加动人。

星光大道 仿照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设计,以香港电影业发展史及电影工作者成就为主题,全长440米。地面上装嵌了101位电影名人的牌匾,30多块上有名人打的手印,谢贤、吴宇森、徐克、刘德华、成龙等,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手印。

维多利亚港 中国第一大海港,世界第三大,仅次于美国的旧金山和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漫步星光大道的同时,可饱览壮丽的维多利亚港风光以及香港岛的繁华都会景致,更可以最佳角度欣赏每晚闪耀维港的“幻彩咏香江”多媒体灯光音乐汇演。

附近美食推荐:

①翠华餐厅

地址:铜锣湾谢斐道493-495号地下

招牌:鱼蛋米线、猪扒包、奶油猪仔包、咖哩牛腩饭……

推荐理由:各种平民美食应有尽有,香港第一站就可以来这家,品种多,选择多,招牌多。中环这家店共有三层楼,任何时候都是爆满,价钱比一般茶餐厅略贵,但水准不错。

②义顺牛奶公司

地址:铜锣湾骆克道506号(近SOGO,港铁铜锣湾站A出口)

招牌:双皮奶、姜汁撞奶

推荐理由:“来香港,不去义顺吃双皮奶,一定会后悔。”双皮奶微微皱起的奶皮是“最精华的部分”,舀起一勺抿入嘴里,芬芳的奶香缓缓地在舌尖弥散开来,直至充满整个口腔,感觉实在美妙。

DAY 2 中环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太平山顶兰桂坊/SOHO苏豪区

中环 中环是香港的心脏地带,香港的华尔街,也是港岛开埠后最早开发的地区,也是香港的商业中心,如果想买高档的品牌可以到这里逛逛。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 这条长800米,连接中环及半山的扶梯,据说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露天有盖扶梯,全程约需20分钟,是中环往半山的主要通道,其间可随意进出其他街道,游逛两旁商场,或在餐厅歇歇脚。

Tips:需要提醒这里的开放时间,半山往中环6:00-10:00;反之为10:20―0:00。

太平山顶 太平山顶是俯瞰香港全景最好的地方,夜景更佳。可以乘坐缆车或小巴上下,会有不同的体验。

兰桂坊 香港名气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酒吧区。开设了超过50间酒吧食肆类消费场所,一直保留着欧洲酒吧和夜总会的风格,店名和装饰十分西化,洋溢着特有的异国情调。

Tips:每天下午5时到8时,此时酒水比晚上便宜很多。

SOHO苏豪区 如果没有体力去兰桂坊的话,去相距不远的SOHO苏豪区也是不错的选择。众多装饰雅致、充满异国情调的小餐饮、咖啡店、酒吧等分布得错落有致,一派悠闲的欧美小镇风情,喜欢精致美食或热爱不同情调氛围的人来说,一定不可错过。

附近美食推荐:

①胜香园

地址:中环美轮街2号排档

招牌:奶酱多、咖央脆脆、咸柠七、茄牛公仔面、蕃茄蛋通粉、柠蜜脆脆……

推荐理由:态度亲切的店员会告诉你这个港式茶餐厅屹立多年不倒的原因,必试的是不同味道的脆脆、茄牛公仔面和茄蛋通粉。

②镛记

地址:中环威灵顿街32-40号镛记大厦(港岛线中环站D2出口)

招牌:烧鹅、叉烧、酸姜皮蛋、琵琶虾

推荐理由:香港老字号粤菜烧腊餐厅,在香港各大赛中获奖无数,烧鹅是“招牌中的招牌”。

DAY 3 尖沙咀赤柱浅水湾

尖沙咀 九龙最著名的高档商业区,拥有DFS全球免税店等众多购物商场。另外还有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科学馆、香港太空馆及香港文化中心等文化场所。

赤柱 坐落于香港南区,像个气氛悠闲写意的欧陆小镇,集露天市场、精致餐馆、历史古迹和阳光海滩于一隅。

浅水湾 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沙滩,号称“天下第一湾”,也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这里的水质清澈明净,滩床宽阔,细沙绵绵,风景非常棒。

附近美食推荐:

奇华饼家

地址:九龙尖沙咀广东道17号海港城3楼(尖沙咀站A1出口,沿海防道步行5分钟)

招牌:月饼、老婆饼、凤梨酥

推荐理由:香港大街小巷都有“奇华”的身影。糕点琳琅满目,老婆饼、凤梨酥等外壳香酥、馅料饱满,包装非常漂亮,据说由香港著名画家设计,做手信送人再合适不过。

DAY 4 西贡or昂坪360/宝莲寺

西贡 又称西贡墟,位于香港新界东部的西贡区西贡半岛,风景宜人,有“香港后花园”的美誉。此处的海鲜可以大饱口福了。

天坛之美范文第4篇

《河南日报》对济源打造“灵秀”水城这一城市建设重大举措高度关注,记者站站长史颂光对此跟踪采访。作者以“新标题、新结构、新创意”撰写“新新闻”,《河南日报》在一版倒头题位置,做了连续5期深度报道,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5篇“水城”系列报道,字字珠玑,读来美不胜收。且不说正文,仅是5个标题,就像济源的城市特色一样,不仅大气、秀气,更具灵气。既是说水,自然题题见水。5篇报道分别“活用”一首词牌名作为标题,虽然仅有三四个字,却将所要表达的水资源开发项目的特征和内涵高度浓缩,形象生动,意蕴悠长――

《水调歌头・王者山水》

词曰:有水皆福地,无山不洞天。敢问天下山水,王者谁比肩?王屋祭天神坛,济渎社稷大典,上下五千年。一地两龙脉,山水冠王冕。任星移,任斗转,沧桑变。山魂水神,钟灵毓秀更无前。琼楼翠影碧澄,玉宇摇映清涟,诗梦好家园:民生乾坤大,和谐天地宽。

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桢隐居王屋山,他将天下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将行藏之地王屋山定为“天下第一洞天”。将济水源头称为“福地”也毫不为过。自古以来,有无数文人墨客在济水东源济渎庙和西源龙潭寺留下名篇佳句,济渎庙的“济渎晨霞”和龙潭寺的“龙潭夜月”均为济源九景之一。

王屋山、济渎庙都颇具王者气象,作者称济源“一地两龙脉,山水冠王冕”,乃实至名归也!

星移斗转,沧桑巨变,济源市打造“灵秀”水城,旨在为66万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诗梦好家园”――打造精神济源,体现“山之魂”;打造生态济源,体现“水之神”;打造文化济源,体现“灵之韵”;打造和谐济源,体现“秀之美”。水城美景自然是“钟灵毓秀更无前”了。

“琼楼翠影碧澄,玉宇摇映清涟”,这一切都以“民生”为本,以“和谐”为基。试问:天大地大,能大过民生吗?只有民生和谐,才会天宽地广!

《洞仙歌・济水神话》

词曰:万古悠悠,清济何处流?灵泉万斛涌心头。莫道是、龙池龙亭龙仪;百姓事、百祈百应百酬。我心一炉香,禁声拜告:渎神佑我起宏图。凌霄闻天语:食肆水街,可有咱、一户门牖?蓦回首,见水榭逶迤,却几番疑似,海市蜃楼!

济水究竟发源于何年何月,历史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济水潜流屡绝、不屈不挠的君子之性,独守其清、不受污染的君子之志,细润万物、泽被百世的君子之行,却让济水升华到了神的高度,成为历代皇家的祭水圣地。

那看似简单的龙池龙亭,不知已享受过多少朝代的龙威龙仪。济水、济水源、济渎庙,深深融进了济源人的血液,成为济源最为久远、厚重的文化根脉。难怪百姓要对济水神敬若有加,谁让他老人家“百祈百应百酬”呢!

渎神安然,但他看到今日“灵秀”水城之宏图大业,他的心里也开始变得躁动。只要仔细聆听,你就能听到济水神仿佛来自天籁的期盼:在那“王者之水”的水主题酒店、万泉寨水城、食肆水街、水文化社区,能否也分给我一间商业门面房?

济水神的要求让人哑然失笑。要不是那水榭逶迤美似海市蜃楼,胜过蓬莱仙境,他老人家能“思凡”吗?

《沁园春・枋口诗画》

词曰:置酒梅林,焚香檀案,三公来焉!有洪谷子,与李商隐,邀白香山,长揖拜见。荆云:“恭喜沁园乔迁,当有新诗助欢宴。”致把盏:“将汉宫玉液,引绝笔换。”白李同声:“遵命,语不惊岂敢将杯衔!”“诗画温泉谷”,公主又笑:“荆公听好,恣意皴染。”谈笑唱和,醉笔高悬。题曰:浪漫牛王滩。谁曾见?看沁水泼墨,诗涛裂岸!

这是一个像袖珍荒诞剧一样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小故事。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4个不同朝代、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级别的人走到了一起。

东汉明帝刘庄将爱女刘致封为沁水公主,在此建园――沁水公主园,词牌“沁园春”因之而来。这天,沁水公主在她的沁园梅林中,摆好桌案,焚起檀香,再置一席美酒,好像是在等人。她在等谁呢?只因她得知济源市以“整顿乾坤”为手段,大力挖掘山水文化资源,将在沁河湾牛王滩打造温泉谷,为她再建新“沁园”。公主喜不自禁,天大的喜事应与好友分享才是。哦,时间已到,她邀请的三位友人洪谷子荆浩、义山李商隐和香山居士白居易马上就要光临了。

客人如期登门,一番长揖拜见,客气寒暄,话归正题。荆浩最好调侃,“矛头”直指李商隐和白居易:“在公主即将乔迁的大喜日子,二位得有新诗助兴。”公主也说:“是的,我的宫廷御酒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喝的,你们得用最为绝妙的诗文来换取。”二位诗人早已胸有成竹,笑答:“不作出好诗文,宁愿不喝你的酒。”转瞬之间,二人围绕“诗画温泉谷”赋诗一首。公主不客气,转向荆浩:“荆公你可听好了,就以他们二位的诗文,你得给我现场作出一幅诗意画来。”谈笑之间,略有醉意的荆浩落墨云烟,恣意皴染,一幅大开大阖的水墨山水画惊现眼前。荆浩为画题名:“浪漫牛王滩。”

沁园之内,谈笑风生。

沁园之外,看――沁水泼墨,听――诗涛裂岸!

《水龙吟・大河风情》

词曰:大河凌绝放目,万里沙锁浪底谷。飞瀑流湍,喷金漱玉,腾起龙图。高峡平湖,妙合化境,七彩明珠。真北国水郡,别构灵寄,诱人醉,非屠苏。休笑老夫痴笃,我来也,梦游息土。羞与少年,棹歌沧浪,霹雳滩涂。忘情自顾,琴外谱语,波外钓趣。是何人,一声“关关雎鸠”,唱国风曲。

济源是九曲黄河的出山口。黄河自黄土高原一路奔腾,泥波浊浪,狂放不羁。到了济源与洛阳交界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黄河一下子变得温顺服帖。“一碗水半碗沙”的黄龙奔至小浪底,真正被“沙锁浪底谷”了。在此,黄河的效益被扩大至最大化,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尤其每年黄河汛期的调水调沙,飞天巨瀑如银河决口,似万马嘶奔,大气磅礴,撼人心魄,由此而举办的小浪底观瀑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小浪底大坝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反调节工程西霞院大坝聚起的阶梯式高峡平湖,真乃千古奇观,妙合化境。高峡平湖在此又形成了风景秀丽的黄河三峡――大峪峡、孤山峡、龙风峡,以及“七彩明珠”――“红色”的“激情留庄”、“橙色”的“活力坡头”、“黄色”的“尊贵泰山”、“绿色”的“生态双堂”、“青色”的“时尚河清口”、“蓝色”的“精彩连地”、“紫色”的“浪漫西滩”。这里千岛林立,万斛清波,真是别构灵寄的北国水城。作者醉了,他是醉于如此风光、如此风情,而非屠苏美酒。

仁者乐山,智者乐山,醉者呢?作者陡发少年狂气,忘情于此梦里、诗里、歌里、话里,已与那被称之为“息壤神土”的西滩融为一体了。岸柳婆娑,渔舟荡漾,花季少年更是于沧浪间唱起流行歌,于滩岛上跳起霹雳舞。“小漂一支波中立,钓得金鲤慰梦萦”,不少钓者自在那银线轻舞中寻找钓趣,更有几个毛头小孩竟也像模像样侧坐莓苔学垂纶,“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远处,一阵舒缓的琴声轻轻传来,是谁伴着琴声,在唱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好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大河风情图啊!

《曲游春・三湖新韵》

词曰:徘徊金莲泉,坐对憩鹤台,钟鸣泓外。忆昔茶仙,买田花洞前,烹泉犹在。翘首天坛宫,迎太白,扫花归来。月朦胧、玉真公主,碧影绰约蓬莱。灵哉,三阳开泰。听歌纨金缕,新韵抒怀:曲阳人家,正洞启日月,窗发云霭;又翠深红隙,万阳畔,凤栖梧陌;白天鹅,天外来访,玉阳水寨!

曲阳湖、万阳湖和规划设计的玉阳湖,是距济源市区最近的一处大型的以水为主题的城边组团和滨水空间。湖畔,分布着金莲泉、憩鹤台、鸣钟泓等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就在万阳湖畔的九里沟风景区中,“茶仙”卢仝曾在此避世养生,品山品水品茶品道,直至今日,还保留着延寿台、卢仝茶馆等遗迹。在一个晴朗的日子,站在曲阳湖畔,视线可清楚地看到王屋山天坛极顶的总仙宫。在“山高水长,物象万千”的王屋山,“诗仙”太白几度停留,写下“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的千古名句。作者翘首天坛极顶,是在迎接太白扫花归来,还是在恭候玉真公主仙驾降临?作为唐睿宗的女儿、唐玄宗的胞妹,金枝玉叶的玉真公主竟也抛下锦衣玉食,痴心于王屋山“环合层翠,玉林瑶草,孤松自烟”的仙境。既然公主已静心王屋远避俗世,她还会留恋这“三湖秋月两相和”和红尘美景吗?

曲阳湖、万阳湖、玉阳湖,好一个三阳湖,好一个三阳开泰!听歌纨金缕,抒新韵豪情:世代居住在曲阳湖边的老百姓,即将迎来一个新曲阳、新生活、新天地;万阳湖畔,绿柳藏英,红花含笑,“遥望万阳山含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最大的玉阳湖中,一对对的白天鹅和游人和谐相处,悠然自得。人们挚爱这方山水,钟爱这些天外来客,自有他们的道理:在一个处处和谐的社会里,这些大自然的精灵更值得我们去精心呵护啊!

天坛之美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宋代;方心曲领;天圆地方;象法天地

图1为韩国祭祀表演,服饰有着明显的中国印记。缀于交领之上的白色的颈饰就是方心曲领,明代时传入韩国。虽然细节方面已与我国古代有些区别,但其上圆下方的基本形制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古代“天圆地方”观念,具有“象法天地”的设计特征。

一 方心曲领

方心曲领,宋代官员朝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礼记集说》中记载:“今朝有方心曲领,以白罗为之,方二寸许,缀于圆领之上,以系于颈后结之也。”由此可知,宋代的方心曲领应该是上为圆形,下为二寸方形,同时后有长长的丝带系于颈后。

“曲领”,做为官服的一种领式,在汉代已经出现。由《释名·释衣服》:“曲领在内,所以禁中衣领上横壅,其状曲也。”可知,曲领其实是位于内衣胸前衬的半圆硬领,它起到避免内衣衣领拥起,保证朝服熨帖的作用。

《新唐书·舆服志》中首次出现“方心曲领”,并已经戴在外面。从《古代帝王图卷》(图3)中,不难发现,唐礼服中的方心曲领是在中单上衬起一半圆形的硬衬,可以使领部凸起[1]。

《宋史·舆服志三》明确提出“白罗方心曲领”。但是由于五代十国的战乱更替,遗失了诸多细节和实物,因此此时方心曲领已不复原本形制。宋人依据古籍,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方心曲领设计成了上圆下方,形似璎珞锁片的白罗做成半环形“项圈”。后来,这种方心曲领被纳入礼服系统传承下来,一直沿用到明末,并传至日本、韩国。直至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韩国的民族服饰上看到它们的身影。

我国古代服饰“取诸乾坤”,(《系辞·上》)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的载体。衣在上,是天的象征;裳在下,是地的象征,十二章绣于一身,是谓“披星戴月”,“象法天地”的设计原则表现的淋漓尽致。方心曲领是宋明两代朝服体系中重要的装饰之一,有着重要意义,是身份的象征。其形制上圆下方,上法天下法地,暗合“天圆地方”。

二 天圆地方与方心曲领

天圆地方,这是我国古代最典型、最核心的宇宙观。它不仅是先民们对天与地存在方式的理解,还是对天地关系的概括。“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乎?孰主张是?孰纲维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庄子·天运》)这是先民对天地关系的探寻,他们试图弄清我们头顶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脚踏的地是什么形状的?“苍天如圆盖,大地似棋局”,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古时人们对天地的看法——天圆地方。然而根据《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记载可以了解,古人对于天圆地方也有“四角不掩”的困惑,因此,它不可能是从“直观的”或“经验的”观察所得,而一定有着另一个体系作支持[2],正如文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吕氏春秋·圆道》中对此有更为详尽的解释:“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说天道圆也?精气一上一下,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所以天圆地方更多的说的是“道”,即自然规律表现出来的方式。这与传统阴阳学不谋而合。古人把天地不分、混沌初起之状称为太极,太极生两仪,就划出了阴阳,分出了乾坤,即天地。易系辞曰: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乾,为天,有生生之德,可大可久,但无方无体,变化莫测。直、方、皆为坤体。大谓坤,坤阴,万物资生,焉能不大?朱熹曰:柔顺正固,坤之“直”也。赋形有定,坤之“方”也。德合无疆,坤之“大”也。[3]这些都说明了天与地,圆与方,阴阳结合,事物互补,自然万物才能得以繁衍,生活才可长久。

我国古代造物讲究天人合一,象法天地。正如《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的“象”已不再是殷商时期人们纯粹为确定吉凶而指的天象了,它既包含着人对现实事物的观察方法,同时还包含了人对这些自然、社会事物的总结认识,也即对事物存在的美的认识。[4]天圆地方是先民关于天地最早的理解,因此在传统设计上的体现真是举不胜举。《周礼·考工记》中规定:“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北京的天坛和地坛是这种观念最为典型的代表。天坛是圆形,圆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四周的栏板,都是单数,即阳数,象征天为阳。地坛是方形,四面台阶各八级,都是偶数,即阴数,象征地为阴。阴阳协调,万物长久。

方心曲领做为古代服饰之一,自然逃不出象法天地的造物原则,不论从形态还是内在意涵上都有意无意的体现了天圆地方之说。(图4)从形态上看,宋代方心曲领分上下两部分。上为曲领,附于交领之上,符合于人的脖颈的形体,形为圆,即为阳,下面配以两寸方形,上圆下方,附和了天圆地方之说。同时,二为偶数,是阴数,进一步寓意阴阳协调,生生不息。同时,从审美的角度上看,方与圆是一对亲密的兄弟,形成一种变化对比及刚柔、阴阳之美。方心曲领,象法天地,上天下地,人居其中,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体现我国古人造物虽为人为,但也要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设计观念。

中国古人崇尚一种带有经验和功力色彩的理性,他们专注于抽象的范畴的使用功能,最终落实到道德文化的效用上,以规范人的情感、念欲和意志。[5] 因此,宋代统治者在设计方心曲领时,诚然有探究天人关系的用心,但也不能抹杀其巩固统治的目的。他们利用了当时人们对于天人关系认识上的局限,将天命与皇权巧妙地融为一体,聚焦到方心曲领的形制上面,上圆代表天命,下方代表皇权,人处天命皇权中间,古代封建制度的道德规范在小小的方心曲领上面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并时刻警醒官员恪守君臣之礼。

三 总结

方心曲领,始于唐代,兴起于宋明,后被韩国礼服体系借用,现在仍存在于韩国民族服饰中。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宇宙观和设计思想。现在,探究与传承中华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设计中,我们不应该只是对古代设计形式上的简单模仿,更应充分了解其蕴含的中国传统及其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打造真正的中国特色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黄能馥 陈娟娟编著.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96.

[2] 周春才.天圆地方——中国文化的百年之痒[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60.

天坛之美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党和中央政府一贯的重视和倡导,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诸多本科院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开发,在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之下,开发出一系列子课程,形成了规模可观的课程体系,可谓是硕果累累。与本科院校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反,在占据全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是一派冷清,鲜人问津,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

一、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形势极不乐观,最突出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理念较为偏颇,功利实用主义占统治地位。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难于精准把握,于是出现了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重技轻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过于强调职业技能化课程。一些实用性强,能在短期内见效益的课程受到追捧,一些通识性的文化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则一压再压,直至完全砍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里好的情况是作为选修课时开时停,选课学生也不多;更多的情况是完全不开设,一片空白,完全忽略了对学生传统人文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实用主义至上”的观念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根深蒂固。在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曾多次对学院开设的所有选修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专业相关课程、英语考级、专升本、驾校等实用课程,而哲学、传统文化等则乏人问津,他们普遍认为这些课程太过遥远,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无甚关系,因而兴趣缺缺。

2.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严重欠缺。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普遍比较复杂,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文化素养几乎空白。据笔者几年来的观察,能够流畅说出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顺序的学生不到四成,看过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所占比例也是少的可怜,对于一些家喻户晓的文化常识则常常是一问三不知。总之,高职生普遍知识面狭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不高,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存在着缺陷,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缺乏刻苦精神和创新能力,耐挫能力较弱。这种情况对其将来的就业及人生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二、工科类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1.有助于提升高职生道德素质。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社会面临着道德危机,整个社会如此,正在成长中的高职生更不可能免疫。而传统文化中这方面的营养极为丰富,如儒家和佛家都强调“敬”,即用心做事,这对避免毕业后学生随意频繁跳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大有益处。

2.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身心素质,完善人格。高职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又缺乏对困难和挫折必要的心理认知能力,耐挫力弱,加之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于是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轻生,甚至在心理崩溃的情况下做出危害家人、学校、社会的举动,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正常的心理辅导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方法进行疏导,如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谦受益,满招损!”、王夫之哲理小品“六然四看”、道家思想在失意时所采取的“淡泊”和“宁静”,这些对于提高学生遭遇困境时的耐挫力,舒缓压力和负面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都是非常必要的。

3.有助于增强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意志薄弱,一挫即倒,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合作精神缺乏,过于崇尚个人奋斗,而忽略了与人合作。而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讲究与人为善,强调“和为贵”,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都是珍贵的遗产,能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力。

4.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人文底蕴,提升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许多显性的和潜在的课程如《古典诗词鉴赏》、《文学欣赏》、第二课堂活动、校园人文氛围等都能不同程度的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个人内在气质,增强就业成功的砝码。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为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化奠定基础。

三、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

基于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以及高职院校职教办学特色,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可利用的前提下,我们做了以下尝试:1.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根据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性质(任选课)及学生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择取上摒弃学科化、系统化,尽量通俗、新颖。32个学时中,基本理论知识绝不超过10学时,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专题如茶、服饰、饮食、民居等不低于16学时。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切入点和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尽最大可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譬如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这个专题时,考虑到内容的枯燥性,先请同学们欣赏天坛的图片,解说关于天坛的许多常识,然后讨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核,由此引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

3. 推行多样化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小论文形式外,还采取了综合能力测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通过考试这个指挥棒,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投入进去,真正有所收获。

4. 构建立体课程体系。开设相关子课程、网络学习课程,并与部分思政课程呼应,形成立体课程网络。目前已开出了《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民俗文化》、《茶与茶文化》、《与养生》等传统课程以及《中西文化比较史》、《诗词之美》、《先秦君子风度》、《伦理学视角》、《新伦理学》、《国学与智慧》等网络课程,有了一定的覆盖面,基本形成了一个课程体系。

5.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仅仅利用第一课堂是不够的,我们还抓住第二课堂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各种技能比赛,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以浓郁的人文氛围营造和谐校园,让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浸润自己的人格和风度。

参考文献:

天坛之美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几何;分析法

几何分析可分为平面分析法和立体分析法两种。也许可以说,古代建筑多重视平面分析,而现代建筑则重视立体分析。举例说,巴黎戴高乐广场上的凯旋门,我们可以用几何分析方法得出其中的许多规律,这也就是建筑美的规律,但这是对平面的分析。几体分析是把建筑形象简化来进行设计的,这就意味着从大处着眼的设计方法,再推上去,就是设计的思路问题了。

1.平面的几何分析法

首先说一个具体实例,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十分动人,被文学家描述过多次,游人观光者络绎不绝。建筑立面各部分的比例,以及它们与整体的比例关系,都是那么的和谐,因而是美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和谐的概念是建立在有机整体的概念上的:各部分的安排见出大小比例和秩序,形成融贯的整体,才能见出和谐。”

平面的几何分析法则,着重在把形象抽象成为很简洁又有明确的几何关系的形象,如上面所说的巴黎凯旋门。在此,让我们举一些实例进行分析。

1.1罗马铁达时凯旋门,公元81年建造。这座凯旋门也同样是正方形的外形,拱门也是半圆的,只是下部矮一点,从比例上讲,要比巴黎雄狮凯旋门矮半个圆。从整体比例关系来说,铁达时凯旋门倾向于墩实,而雄狮凯旋门则倾向于轩昂,这只是两者个性上的差异,它们都是美的。

1.2巴黎的圣丹尼斯凯旋门。这座凯旋门的几何关系和雄狮凯旋门没有什么两样,就是内部形象有所不同。大体说,古罗马时代由于建筑技术的问题而使建筑做得墩实,古典主义建设则多从"雄狮"两字着眼,技术上没多大问题,所以,在视觉形象上倾向于髙大挺拔。但从这座凯旋门的内部形象来说,不及雄狮凯旋门,因为左右两个浮雕尖塔形象与凯旋门整体关系不甚和谐,不如雄狮凯旋门上的那些雕塑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来得有机谐调。

1.3我国古代建筑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当然,我国古代匠人建房,完全不可能讲究这方面的理论,但是美的建筑总是经得起视觉分析的,这座建筑的几何关系是这样的:如果把顶端和三个檐部外侧这四个点连起来,则构成一条圆弧曲线。而且圆心正好落在地面上,对称地与对面的圆弧互补。有好多画家对天坛祈年殿写生,总觉得其形象不好,就是因为他没有理解这样的构图关系。

2.立体的几何分析

所谓立体,其实应当包括实体和空间两个方面,是三维的空间,或者是完整的空间。关于建筑的立体性,早在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艺术时代已有所提倡了,例如罗马的圣卡罗教堂。这个立面形象不是平平的,而是带有明显的凹凸形的。还有如日耳曼的德累斯顿尊阁宫,也同样强调形象的立体性。然而,这些只是建筑外形上的立体强调,真正作为立体的,应当是从整座建筑出发来对待,这就分明是现代建筑的造型方法了。

一般来说,现代建筑往往把建筑视为一个立体或空间的对象。荷兰乌德勒支的施劳德住宅包括作者自己的观点在内,当时许多人都明确地表明现代建筑应当是空间结合时间不断向四周延伸、交往的非封闭的形态,这座建筑形象地表明了这个观点。把建筑视为一个个的几何块体之组合,则是这个建筑之立体的几何分析的关键。

下面仍结合一些建筑实例来介绍这种手法问题。

2.1赖特的流水别墅。这座建筑之美, 众所周知,好多现代建筑艺术的书上都以此为例。但大多数说的多是描述性的, 或者涉及文化和哲理上的,对于它的造型美,说得还不多。事实上,从这座建筑的造型组合来看,显然可以把它分成上下、左右、前后三大块立方块体。这三块有统一的体积形态,但相互有对比:下面一块是水平横向的,上面一块是水平纵向的,后面一块是垂直向上的,这就构成了三个方向, 亦即人的定位方面,上下、左右、前后。所以,这座建筑在视觉造型上是很和谐及有序的,但又富有变化。另外,形象的对比,还通过明的和暗的、光洁的和粗糙的来实现,使人觉得既丰富又自然。

2.2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房子。如果从立体的几何分析来说,则这座建筑处理得相当有规律,而且造型相当好看。设计者运用现代建筑的"母题"法则,即以一个造型要素〈方柱形体块)进行构筑。这种构思是这样的:以九块形式相同的方柱形体块组成一个"九宫"形的平面,从第一层到第50层,从第51层到第66层,减少两块方柱形体块;从第67层到第90层,再减少两块;从第91层直到顶部110层,再去掉两块。这座建筑既挺拔又稳健,而且富有变化,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形象都不完全相同,但又都很美,而且又都能认知出它是"西尔斯",这就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了。

2.3美国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建筑造型。这座建筑位于美国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上,由于路网的关系,拟建在一块直角梯形的地块上,因此给建筑形体布局带来很大的难度。作者毕竟是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他大胆地把这个地块(形象)看成一个"建筑"的整体,然后用切割、挖补等方式,最终将它组成两个大块:一块是等腰三角形的,另一块是直角三角形的。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是解决了功能上的问题,因为这个美术馆本来就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展览陈列部分(等腰三角形块),二是现代艺术研究所(直角三角形块),这二者做到既分又合,而且两块形体既统一又对比。

另外,这个建筑的正立面,还可以用平面的几何分析看出它的手法汆在,显然,这里用的也是母题法,即由正方形组合起来。这个立面是对称中有不对称,这是有原因的:对称,为了形成轴线,与原美术馆组合起来;不对称,则是因为在它边上还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块体的研究所,因此,在其右下角拉过一块小的正方形,产生一个"力",引向这个研究所去。妙趣正在对称与不对称之间。

结语

几何分析法如何运用?这也就是创作方法的问题。例如某个建筑,当我们把一些工程设计方面的情况基本上把握之后,我们也往往有了一个比较朦胧的大概的形态。这时,我们必然已具有这样一些概念:它是髙的或是矮的,圆的或是方的,以实为主,或是以虚为主。然后,因势利导,就可以向某种几何形体靠拢,试试行不行。不过,这时切莫做得太仔细,如果方案改变,则不仅仅是白费工夫,而且还会产生舍不得放齊之心理,影响进一步工作。因此,几何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到此为止",再作其他形象的可行性分析。

参考文献

天坛之美范文第8篇

一、城市之美的表现形式

城市之美的表现在于其蓬勃的生命力,但构成生命张力的条件取决于各要素形成的结构意义。故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把握与解读城市之美的构成。美虽然经常带有宗教般神秘主义的倾向,但经过科学合理的解析,人是可以掌握其客观规律的。美毕竟是科学的、生命的、人性的,美具有广泛的公共性和鲜明的独特性。

1、城市规划美

不同的国家与城市,由于民族、气候、时代、环境及历史变革、文化遗产、意识形态、地域等等不同,显现出不同的城市格局与规划。中国古代城市具有重要的文化与政治职能,由于长期处于统一的帝国之下,规划呈现出的是以皇权政治为纲,形成方正威严、层层递进,壁垒森严,君臣尊卑分明的内城、皇城、外城的城市格局。古城规划基本上遵循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布局“辩方正位”,动静分区,行政、商贸互不相扰;政府、社区各居其位。以“天人合一”“顺天循理”为规划理念,反映出古代城市文化的博大精深。

西方古城的杰出代表古希腊城市则始终延续“人神合一”的人本主义思潮。这种观念在城市设计中则表现为古希腊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力求体现对人的尊重,以人的视觉感受为构图的基础,以人的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公元前5世纪,“城市规划之父”――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斯的城市设计思想也集中反映了古希腊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和人本主义。他所规划的米利都城和普南城都采用方格形道路网、城市的中心广场是市民活动的中心。他在空间设计上追求几何形体的和谐、秩序、不对称的均衡。这和中国封建都城的轴线对称是完全不同的设计手法,极大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尊重和理解。

比及至今,各国对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从未停止过脚步。值得思考的是,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在二千多年前已经基本形成,而西方规划思想却一直进行着自我否定和更新的变化。然而相比欧洲众多城市对既有历史城建遗迹的保护,中国自“五四”起到解放后,一直对新建设盲目崇拜,由于缺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使历史古城受到摧残。每个占城都要追求、发掘、提炼、升华自己的特色,在古城改造中不能赶时髦求功利,要做出城市的特色,突现地区的特点,符合城市风格的新建筑和新的城市结构规划及新的城市艺术。

2、城市结构美

城市之美犹如人体之美,体现于整体的和谐一致。城市之美,呈现于城市结构布局的各个部分的和谐秩序,体现出深奥性与科学性,能够通过理智把握它。甚至其所拥有的精巧结构本身便具有令人震撼的形式之美。实践证明美就是科学的、合理的。

城市形式结构合谐美还体现在城市硬件建设如道路的规划、公共设施等是否合理完善;建筑风格与人文历史、社会风俗是否和谐一致以及城市的人为物理结构与原始自然环境的能否和谐共处等许多方面。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历史,我国城市建设近年来取得比较大的进步,但同时过分西化的建设风格,影响了城市文化的承继,使中国城市产生“千城一面”的负面影响。其实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视和谐,如中国代表古建天坛以圆为主体,展现出祥和、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哲学命题。大到中国北京的故宫规划布局、小到浙江兰溪的诸葛村规划及山西的王家大院,不都闪烁着人类共同的结构肌理之美么?

因此,注重城市的结构之美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将城市文化、城市地貌特征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创造协调、融洽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风貌才能呈现出和谐之美。可见,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城市雕塑等专项规划显得多么重要。

3、人文精神美

每一座城市的形成均受地域、历史、人文等多方面影响和制约,与其他城市产生相异的特征,显露出“千城千面”的丰富情感。从这点来讲,城市如同人一样有风格、气质,以及人文精神之美。

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与神韵不仅同地域有关,更与时代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如鬼神崇拜的原始时期,人们建造有关信仰的神与灵魂的建筑,代表建筑有古埃及的金字塔群、卡纳克阿蒙神庙等等;及至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纪,便有巴黎圣母院、圣玛丽亚教堂等等显示教会权威的建筑堂皇林立。而在战争动荡时期,却是英雄辈出,各种英雄史诗般的纪念雕塑应时而生,街道、建筑被赋予新的名字来予以铭记,无不体现出当下时尚与人文精神之取向。

城市的审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城市未来发展与其地理、经济、历史有着直接关联。比如古代中西方的城市建筑与规划在规模、材质、造型上区别很大,古代东方是木结构建筑体系、而西方多采用石结构建筑体系,与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建筑材料多寡有关,更与西方激情、冒险、热烈的阳文化;与东方含蓄、空灵、深沉的阴文化所属的精神本质相通。城市的建筑艺术及公共艺术均取决于其民族、气候、时代这三大要素,而由此产生出东西方、南北方、国内外等城市格局、精神文化之不同。

城市人文精神之美的重要内涵是表达出人类共同关注并向往的思想情怀与精神境界,同时力求能够代表绝大多数民众意志和人民普遍能够接受的审美样式的作品。同时,兼顾弘扬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共同体现。她真实地表现在城市的结构布局、建筑、装饰、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之中。

4、公共艺术美

从城市产生的第一天,就有了城市的公共艺术,城市的性质就决定了其广泛的公共性和持续的发展性。公众等社会活动必然产生各种规模的“仪式”,而这些“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公共艺术。如人类最早敬天畏地的各式原始崇拜“图腾”,典型的城阙、城门、塔、桥以及祭祀器具“石器”“青铜器”等等。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而出现的各类人物、动物、神等雕塑造型,无论古今中外,皆属此中,公共艺术从小到大,从单一简陋到复杂普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而更加突出和重要。城市的规划、结构是城市的经济基础,城市的人文、艺术是城市的上层建筑,以城市雕塑为主的公共艺术是完成城市肌理之美的高度结晶“手段”,是城市之美的光芒“名片”。

二、城市之美对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市与人一样具有独特的情感与风格,透过城市肌理质 感的皮肤呈现的是一种人性,是城市集体意识的外化。她的结构形式与追求是一种面向完美的积极追求,升华为现代人的精神符号。而现代城市的发展必将由功用性的物质城市转向专注审美的精神城市,所以城市之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是创建与人和谐共生的未来城市之要点。

1、城市之美是城市繁荣的标志

城市之美不仅决定着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标志着城市的兴衰。古今中外,国富民强的时代便有恢宏的伟大城市构想和杰出的建筑。老北京城如是、现代纽约城如是,罗马竞技场、埃及金字塔都是城市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城市之美是脱离满足基础需要的更高级的精神享受,它需要一个开放的富裕的环境。而只有城市物质极大丰厚,才能付出许多精力去彰显人类智慧与伟岸。城市之美更表现在民族复兴、盛世和平这一基础之上,譬如说中国现代的城市之美离不开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和强盛。

城市之美需要审美经验的积累,体现对人的尊重。喧嚣并不完全代表繁荣,中国古代虚静之美,便表达出在城市中自由舞蹈的人生趣味。而脱离物质,求索人类灵魂自由与未来幸福,无论如何都是城市物质极大富足之后呈现精神上的一种高度浓缩。

2、城市之美是城市现代文明的体现

城市之美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而符合当下人审美趣味的城市风格代表着现代的城市文明。星巴克、大型超市、五星大酒店、酒吧等现代场所是对传统的乡村文明的突破,因此,城市美学揭示的是人类在拥有城市现代文明以后的审美经验,而不是一种以乡村文明为摇篮的传统的审美经验。

城市之美促进着城市文明的进程。没有美感的城市是冷漠而单调的,美是一种高级的审美体验,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发达文明、城市的地盘规模也就相应扩张,其功能就越先进发达,基础配套设施、文化娱乐场所也就越完备和规范。城市的功能解放就是人类的更加自由。现代文明必将更加强化和彰显城市之美。

3、城市之美是城市特色的体现

城市之美是城市特色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时期文化传统各不相同,所以表现出的美感也千差万别。对城市之美的发掘,要找出最明显、最独特的文化特色,并在规划中加以继承和发展,扬长避短。那种不顾本地实际照搬硬套,甚至不惜毁坏文物古迹,把旧的东西统统推倒重来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破坏自然和人文景观。

城市之美不是空洞的,也不是抽象的,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鲜明特色。城市的结构、城市的建筑、城市的历史、广大的市民共同形成了城市的内容。城市因民族而不同,因气候而环境,因时代而变化。

艺术美的本质是创新,而优美的城市环境正是由丰富多彩的不同特色内容而构成,而这正是城市之美的本质。请设想千城一面的城市会是什么感受呢?

4、城市之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美与文化相关联,构成城市美的内在要素,文化的极致就是美。城市美是城市经济吸引力与辐射力扩大的基础,是支撑城市生存、竞争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当代世界城市的发展进程已经充分证明,城市之美既是城市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城市经济、政治发展的表现,美是最好的广告,纵观那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致力于城市美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