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祖国的诗

描写祖国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祖国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1篇

1、李白是诗仙,诗圣是杜甫。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2、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来源:文章屋网 )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2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成诗却在1976年。无论是诗人的写作时间,还是发表时间,都在我国从动荡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这使得这首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内涵。诗中没有全部在歌颂,作者不但没有否认祖国母亲曾经有过的灾难与贫困的现实,反而在经过刻骨铭心的反思之后,真情呼告了祖国母亲即将呈现的新生希望和光明未来。

全诗共36行(苏教版),出现了16个第一人称“我”字,如果加上承上省略的地方,达20处之多,这是作者留在文本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是在微风中不经意扬起一角的巾幡,指向柳暗花明的渡口。

“我”是什么?“我”做了什么?“我”想了什么?“我”是谁?“我”是一组隐喻意象的本体。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文本具有明显的诗体特点。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隐喻和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作者也使用了隐喻和象征手法,在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中,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水车、矿灯、路基、稻穗、驳船、贫困、悲哀、理想、希望、胚芽、花朵、起跑线、黎明”等近20个意象的组合,看似凌乱庞杂,实则自成系列,如果仅仅去关注这些意象本身,意义并不明显,但只要慢慢品味这些意象前面特定的修饰语,我们不难发现,“我”这个隐身于意象背后的本体,是时间和空间里高度浓缩的一个符号,是祖国母体中一个充满爱与哀愁的“胚芽”,是作者用心在摸索母体的每一个细节,用爱在亲吻母体的每一个晨昏。如“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显示出祖国曾经经受的苦难;“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体现的是祖国在经历过漫长岁月后,依然在“淤滩上”艰难前行的可贵。以“我”为本体,全诗以复沓(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也叫复唱或反复)的艺术形式不断冲击读者的视觉,撞击读者的心灵。在这里,“我”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固定的隐喻本体,而是一组流动的、凝重的画面。

“我”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全诗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无一字议论。掩卷沉思,我们都会被作者深沉激越的情感洞穿,但“我”却一直是一个冷静的叙述者、描绘者,所选择的意象既独特又很贴切,如“‘飞天’袖间……的花朵、古莲的胚芽”,既朴实又鲜明。在选择这些意象时,因为“我”的存在而显得独特、鲜明,而“我”的存在却是因为“我”对祖国母亲的百般情感,封存于心,如同久别故乡的游子,机缘巧合之下,他乡偶遇故知时,千言万语难以猝发或者无言拥抱都是情理之中的随,绝非有意而为之。所以,“我”在文本中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是作者情到深处的自然而然,不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故意。文本共分四小节,都是从“我”的视角出发,随着时间、逻辑的推移,自然成篇,情感的空间和厚度也自然升级,由悲哀到低沉,到欣喜,到高昂。因此,从结构上来看,“我”虽然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但作者的血肉灵魂,依次呈现,情感跌宕,涌动在字里行间。

“我”是一个客观的思想者。诗歌创作虽然需要丰沛的情感养分,但单纯的情感往往容易陷入虚无和空洞,在情感的背后,需要一些有力的支撑,什么样的支撑才更有力呢?毫无疑问,是客观的表达和理性的思考。通俗地说,如果我们只喜欢一个人的美貌和财富,这种喜欢很容易被替代,真正的喜欢和爱是包容对方的瑕疵甚至是缺点,也只有如此,才会爱得深沉和持久。《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自然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对祖国母亲现状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朦胧诗体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结束后的人们大多处在迷惘、徘徊、怀疑、焦虑的情绪中,尽管已经阳光普照,但人们心中的阴影依旧存在。兴起于斯的朦胧诗体,既承载了对“”前后特殊历史反思的使命,也积极回应了千百年来古典诗词中一脉相承的文人的自觉意识;既宣泄了对个人命运的一些诉求,也张扬了诸多精神贵族的高贵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作者作为其中成功的代表者,奏响了朦胧诗文学价值的最强音。在诗歌中作者不只简单地表达出对祖国的爱,更将这种伟大的爱赋予了内涵和基础,即尊重历史,尊重客观,没有回避祖国母亲曾经的贫困和悲哀、曾经的积弱和艰难,更没有隐讳作者对母亲的复杂、纠结的情感因素。虽然母亲以“伤痕累累的”让“我”“沸腾”,但也让我有过“深思”和“迷惘”。所以“我”是一个客观的思想者,我对祖国母亲有着不会更改的“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的炽热的爱,也有着悲怆、忧患的“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的哀怨,甚至还有对祖国母亲委婉的批判。

“我”是小我,也是大我。小我代表着个体,描写了个性化的意象和感受,抒发了一代人共同的内心情感;大我是祖国母亲,是刚刚走出历史阴影的伟大女性,正以不屈的传统的形象站在“雪白的起跑线”前,用“挂着眼泪的笑涡”迎接“正在喷薄”的“绯红的黎明”。全诗运用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在第一节中,作者反复使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第二节中,作者从精神层面表达了“小我”和“大我”的共同遭遇;第三节,站在崭新的历史当下,“雪白的起跑线”前,无论是“小我”,还是“大我”,都在等待着解放和发展;最高昂处的第四节,“我”和祖国融为一体,“我”既是“十亿分之一”,又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既然祖国用“伤痕累累的”喂养过我,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用“血肉之躯”换得祖国母亲的“富饶、荣光、自由”呢?情到深处,行文于此,前三节结尾的轻叹“祖国啊”到了第四节的结尾,如同交响乐的华彩篇章,骤然变成不可抑制的热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学法指导

现代诗的阅读

所谓现代新诗,是和古典诗词相对应的概念,即用白话文写作的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形式上一般分行排列,内容上多用生活中的一些个性化的意象和想象的手法,情感上注重独特的个性化体验。对于刚接触新诗的同学来说,理解诗中的思想情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为创作者一般不会将自己的情感直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是通过诸多的意象来呈现,这对理解新诗是一个较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要破获新诗中常用的一些使用意象的手法,从而获得阅读新诗的愉悦体验。

新诗意象采用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传统意象的重复借鉴,这和古典诗词有相通之处;其二是现当代生活中的一些新采用的意象,这往往和创作者的特殊经历和生活体验有关,需要关注创作背景和作者个人的情感喜好,一般情况下,要通过广泛地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经验积累。如臧克家的作品《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第二节: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臧克家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其中“牛”“马”的意象,自然会让人想到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工作的形象,再与“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作对比,就更加突出了鲁迅的人格魅力。诗中表达的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也就非常明白了。

其次,我们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创作技巧,比如隐喻、象征、通感、矛盾修辞和反讽等。

隐喻其实是比喻的一种,直接说出喻体,增加诗歌内容的空间,赋予读者想象的美感。如顾城的诗歌《小巷》:

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这里面的“小巷、旧钥匙、墙”等都使用了隐喻的手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去体会其中的多义性,获得审美愉悦。

矛盾修辞,也是新诗中常见的手法。如苏教版必修一读本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中,就运用了具有代表性的矛盾修辞: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3篇

背诵古诗时先要求做到读准字音,掌握好停顿,然后体会一下朗读时的重音,反复读几次,直到顺口。背诵要把高声朗读和默看结合起来。大声地把要背诵的古诗读出来,读出感情,读出古诗的韵味,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来记忆。默看就是一边思考诗句的意思,一边默写。这样做,可以记得更牢固,也可以发现自己在理解和书写上的一些错误。

为了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增强背诵的效果,现展出几种具体的背诵方法:

一、诗句接龙法

诗句接龙法亦是游戏背诗方法之一种。先是教师读诗的第一句,学生接第二句,这样接完一遍之后,便让学生读第一句,教师接第二句……如此互换位置地接龙,可促进学生把一首诗的所有诗句读熟记住,我称这种接龙法为“接小龙”。 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减轻一时遗忘造成的尴尬,增加学生背诵的信心。

二、巧设情景法

巧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设置生动形象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来背诵。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以按照课文内容插图制作课件,让学生根据画面的描绘与诗句对照,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地感受到此词美妙的意境,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的熟读成诵。

三、配乐诵读法

对一些抒情性较浓的诗词名篇,可利用学生唱歌的天性,鼓励他们打破思维定势,激励他们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用自己喜欢的乐曲为这类课文配乐。对那些已经谱成曲子的诗词,如李清照的《月满西楼》)、李煜的《虞美人》等教师可以播放乐曲,让学生跟着唱,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很好的领悟到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也能准确长久的记住这些诗词名句。

四、对比背诵法

有些诗文的内容及写作对比十分鲜明,遇到这样的诗文,就可要求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背诵。如的《沁园春 长沙》中有对动景的描写,有对静景的描写 ,学生可以对比着背诵。

五、朗诵竞赛法

每学完一个诗文单元,就可组织开展一次相应的诗文朗诵比赛。背诵前要制定规则,方式是:小组比――班内比――全校比。背诵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表达、积极参赛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竞争中达到背熟、背准的目的。

六、限时背诵法

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一定的内容,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得多。有时还可采用讲一行限时背一行的方法进行背诵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非常符合人的记忆规律。每当学生准确背诵一行诗歌的时候,及时的给予表扬。这样做能较好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把较难背诵的长篇变为容易背诵的片段,很好地化长为短,化难为易。

七、分类别背诵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4篇

是啊,我想做怎样的诗人呢?

如果我是诗人,我想像李太白那样自由。飘逸。我向往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的气势。向往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壮志豪情与豪迈。向往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的纯真的情谊。更向往他“斗酒诗百篇”的洒脱,自由的性格。我希望我能像他那样用诗句抒发自己的灵感,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流芳百世的名篇。

如果我是诗人。或许我会选择坡那豁达开朗的个性与潇洒风流的气度。林语堂评价过他∶一个诗人,一个画家与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他感觉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赤心为民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然不积攒一文钱。但却觉得自己富比王侯。他多才多艺,好学深思。我们何尝不说,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黍民百姓的好朋友。这是一种多少高尚的境界啊,这境界绝非普通人能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那别具一格的诗篇,难道不另我们所陶醉?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

如果我是诗人,我还要学习杜子美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受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欣赏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清风细雨。感受他“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爱国情怀。像他一样用诗的语言震撼人们的心灵!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诊断 目标分类 分类框架

教学目标也称为学习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是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随着有效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教学目标制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因而目标分类进入我们的教学当中,它作为一种测量手段,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目标分类框架中,检测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对课堂质量起到预测和评估作用,对实施有效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追因分析

新课改开始前后,由于没有相关的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研究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规范,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难于把握目标制定的准绳,更没有科学的测量评估的尺度。使长期以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迷惑。本文主要运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和课程、单元、本节课目标分类框架对搜集归纳的语文课《渡荆门送别》进行追因分析,把几种目标制定的误区整理分析如下:

(一)目标繁多

例1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8.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9.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10.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布卢姆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目标4活动1

B.概念性知识目标2目标3活动2目标6

C.程序性知识活动3目标7活动4

D.反省认知知识目标5

表例

活动1=旨在提取这首诗的相关知识。

活动2=旨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活动3=旨在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活动4=旨在拓展迁移,运用当堂掌握的技巧。

诊断结果:例1目标设置数目太多,教学设计里没有活动环节与此一一对应,这些多余的目标沦为伪目标。

目标8~目标10为德育目标,和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样难于测试,因而不能置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框架中。这显然是已经落伍的教学目标,难度较大,数目繁多,不利于学生记忆,更别说理解运用,难于被学生当堂吸收,因而目标达成度低;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检测表中可以发现,目标之多,缺乏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对应,不符合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这注定教学形式肯定是满堂灌,缺乏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设置教学目标,效度可想而知。此外,这种方法对检验活动环节是否与目标设置一一对应,重点是否突出,也是有效的。

(二)词不达意

例2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②

教学目标:

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目标2.过程与方法:①温故知新,调动已知;②初读课文,唤醒情感;③细读课文,品

味探讨;④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活动1活动2活动3

B.概念性知识活动3

C.程序性知识

D.反省认知知识活动4

表例

活动1=旨在再认与这首诗相关的知识,调动已知,创设情境之用。

活动2=旨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活动3=旨在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活动4=旨在提取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即反省性认知知识)。

诊断结果:例2目标没有使用心理学界定的专用动词和名词进行陈述,使至目标难于置于表中,这说明该目标陈述不规范。

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可知,目标1属于事实性知识,主要有活动2和活动3与它对应;而目标2由于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加上表述不明,均无法找到类目与它匹配。如目标2中的②“唤醒情感”情感一表述就非常不专业,“唤醒”一词并不可能是所有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一位市教研室专家曾在中考质量分析现场会上非常幽默地举例“不睡觉怎么唤醒?”其次,第③第④点的表述也缺乏指向性,没清楚地说明究竟让学生探究些什么?如果是表达技巧,它应属于程序性知识;如果是思想感情,它应属于概念性知识,也就是说没有使用心理学界定的专用动词和名词进行陈述。

(三)缺乏衔接

例3 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③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本节课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内容大意;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3.体会古诗文语言特色。1.能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2.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的特点,说出作者的情感。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活动1

B.概念性知识目标2活动2活动3

C.程序性知识

D.反省认知知识活动4

表例

活动1=旨在提取与这首诗相关的知识技能;

活动2=旨在理解诗意,概括景物特点;

活动3=旨在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活动4=旨在拓展迁移,让学生再认并运用本节课的程序性知识。

诊断结果:例3的目标1与目标2间的跨度过大,腾空了“理解”与“运用”两个不可逾越的认知维度,这说明目标的设置缺乏必要的环节作衔接。

比起前两例,例3教学目标数目少,表达简练,陈述用词规范,置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表都可以从宏观预测到这样的目标达成度会很高。可是横向一比较,就会发现学习目标1和目标2之间的跨度太大,如果在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点上作量化分析就会知道,能“朗读”的学生未必都掌握“概括”的技巧,能“概括景物特点”的学生同样也未必能“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在目标预设的过程中缺乏“提炼关键词句”等方法作衔接指导,它们属于“理解”或“运用”的认知维度类目,在学生的认知当中具有梯度性建立连接的意义。

其次,这种现行的课程、单元和子课题学习目标三者并存的学习目标陈述方式本身就是一个目标分类的框架,具有一定的导测评功能。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置于这个框架之中就会发现,如果预设目标不符合前面相关的总目标,或本节课中的学习目标少于前面的指导性目标,那说明学习目标没有以课程大纲为依据,脱离指导思想,可操作性低,预设的效果可能低于全国或广州市平均水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该目标的信度和效度的质疑。班中如果有语文古诗鉴赏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的茫然被这种低难度的目标“达成”掉了。

二、改进策略

上述微型实例一来向大家展示目标分类框架在评教评学时发挥的科学诊断作用,对目标制定时所犯的数量多、不规范、不连贯等问题有着显著疗效,为我们的课堂诊断提供高效度的客观依据。二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师目标设置和陈述的现状:㈠目标设置繁多,成了难以达成的伪目标;㈡目标陈述不专业,词不达意,难以归类;㈢有些达成度高的目标经不起课程、单元、子课题的目标分类框架的比对,忽视学情分析,脱离教学实际。本人基于上述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根据教学实际进一步对目标的制定提出几点改良策略:

(一)目标多重分析,数量难度适中为佳

例3的分析告诉我们,语文子课题的教学目标受语文课程目标指导,不能全用达成度来表示,否则会陷入另一个误区。有鉴于此,本人提出在制定教学目标前,要以最新版的《新课程目标》为指导,结合学情进行分析,最后再把目标置于多种目标分类的框架进行归类比对,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上完课后最好还能对某知识点进行量化分析,以便全面客观地检验评估它的实效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从例3的分析提示我们对待知识与能力的目标的陈述,除了要使用专用术语讲究规范以外,表述时还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的环节设置必须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经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经验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必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基于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我们使用教学目标分类评估教学质量不在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而在于考察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为学生所掌握。在关注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因而提出“立足基础””发展能力”的要求,以达成”高效愉悦”的教学效果为宗旨,符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需要。

[附录1]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8.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9.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10.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 教学新课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活动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活动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活动3:思考下列问题:

A.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B.《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C.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D.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E.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F.“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G.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三 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四 课外拓展

活动4:学生自学李白的《送友人》一诗,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

五 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 作业

1、学生自由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预习下一首诗《游山西村》。

[附录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过程与方法:温故知新,调动已知;初读课文,唤醒情感;细读课文,品味探讨;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用具: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活动1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活动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

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活动3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

活动4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附录3]

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本节课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内容大意;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3.体会古诗文语言特色。1.能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2.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的特点,说出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特点,说出作者情感

[学习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探究法

[学习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唐朝以其灿烂的文化盛极一时,请为唐朝推荐以为形象代言人并说说理由。

活动1 朗诵诗句

1.个别朗读

2.全班齐读

活动2 品读诗句

1.读标题,引入诗歌。

2.来到楚地,诗人看到哪些景象?请引用诗句回答。

3.作者笔下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活动3 诵读诗句

说说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堂小结

活动4 拓展延伸

自由朗读《送友人》,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找出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注解:

① 目标选自《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1]

② 目标选自《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2]

③ 目标选自《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3]

参考文献

[1] 方相成.论语文有效教学三要素[J].浙江丽水教师教育学院,2011.(3)

[2] 胡庆兰.科学评价框架与国际比较[J].课堂教学研究的国际比较与诊断改进框架的构建,2011.(2)

[3]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

[4]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0.(4)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诗 中学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将这些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中学语文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结合,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大关注点。

古诗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灿烂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和瑰宝。古代诗歌的特点是朗朗上口,适合于中学生阅读和背诵。下面笔者主要从积累词汇、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四方面介绍古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积累词汇,开发语言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感悟了课文的语言特点后,教师应及时地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自己喜欢的实践方式中去,从而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使情感得到升华。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语言学习,重要的不在于学了多少语言的名词术语,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学到规范精彩的文学语言。诗歌语言,往往又是很精炼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音乐作的生动形象的描绘――“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还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对春雨的细致入微的描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多读这类诗歌,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都是具有直接的作用。

二、丰富想象,拓展思维

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分,文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联想和想象,发展想象力,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这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古今中外,不少伟人对诗歌都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据说,拿破仑出征时,骑在马上还在读歌德的诗。、等都爱读中国古典诗歌,他们还能写作精彩优美的诗词。这些伟人高尚的思想境界,宽广的胸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跟他们深厚的古诗词素养具有密切的关系。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学生多读古诗名篇,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高鼎的《村居》描写的是在明媚的春天,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放风筝的欢乐情景。在学习这首古诗时,可以让他们边背边想象诗的意境,并且用手中的彩色画笔画出诗中描写的自然美:在春光明媚的一天,一条小河的两边杨柳随风飘扬,绿草茵茵,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在草地上放起了“小金鱼”,“大蝴蝶”,“小燕子”,“小蝌蚪”等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风筝。这样可使学生在动手画画的过程中感受文学形象,开创他们的创新想象能力。还如学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句时,要引导学生想象,把学生带入冰雪冬天的意境。

三、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让他们去说、去读、去讲。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着手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在班上开展每日新闻交流活动,利用早晨上课前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采集到的一条新闻,并且每天请一位学生上讲台讲述。这就促使学生通过观察、看电视、听广播、向家长询问等方式,学会采集每天要闻,并经过处理,选择重要的讲给别人听。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搜集、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个性化发展。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古今优秀诗文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和语言美。比如,杜牧的《山行》,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写出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景,表现了诗人热爱山河的思想感情。在优美的古今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德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好的诗歌同好的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一样,都能陶冶情操。但诗词的作用更为直接。其他文学样式,或侧重故事,或侧重知识,或侧重趣味,直接调节情感的作用都不如诗歌。诗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又有节奏,语短意长,易于背诵记忆,使人百读不厌,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四、拓展知识面,健全人格

学习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期待”,强化“自读反思”。如教学《火警,119》,我让学生读完每一个自然段都想一想,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读完全文后再思考,为什么说小杰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以此启发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中,逐渐深入,逐步全面。在教完课文后,应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更多、更深的问题走出课堂,去查找资料,去调查访问,去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个性的需要。

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不同的诗歌往往反映了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诗歌是社会人生的浓缩,可以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多读这类作品,能够培养他们从小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比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耕耘夜积麻,村庄儿女个当家。”描写农民从早到晚,男女老少都要投入劳动的社会景象,表现了农民的勤劳和农村的生产紧张,使学生懂得社会生活用品是来之不易的,要节约、爱惜粮食,不要浪费的高贵人品。又如,曹植《七步诗》通过描写豆杆煮豆子的过程,告诫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和睦相处,团结诚信,争创一个和平安宁的大世界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要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人生品格。再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诫学生要珍惜时间,要趁年轻力壮的时候奋发图强。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李福灼.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10.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7篇

知恩就是懂得什么是“恩”,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我们平常所讲的“恩”一般会想到“父母之恩”“老师之恩”,其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表现的“恩”,它包括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等。(1)自然之恩,这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资源最丰富的“恩”。大自然不仅以丰富的资源养育我们的生命,更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当我们深入到朱自清的散文《春》的艺术境界时,我们会被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周庄水韵》那水墨画般的清淡、版画般的色彩、水粉画般的柔和是我们向往的,我们更会陶醉于那清澈的水。其实我们更佩服那里的人,是他们使周庄的水仍是那般的清、纯、自然。(2)父母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是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表达父母之恩的。有《小巷深处》中盲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有《背影》中父亲遭遇祸不单行仍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强忍悲痛地宽慰;有《我的母亲》中母亲对儿子“教之严”“爱之慈”,宽容隐忍,仁慈温和,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对作者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季羡林老先生的《永久的悔》中的“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3)社会之恩,这里一般指对他人之恩,《我的老师》中海伦•凯勒用她最深情的表白感谢莎莉文老师给予她的第二次生命,在《出师表》中我们可以感知诸葛亮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4)祖国之恩,我们从描写山川秀美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从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神,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典型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

2让学生在教育中懂得“感恩”

感恩就是恩情,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二步。我们要通过感受、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大凡饱含感恩之情的文章的,我们都可以用满怀深情的语调去朗读,从中感受和体验。有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朗读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永久的悔》的最后的两个自然段,体会季羡林老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自己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意。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知恩而不能报的后悔是那么是悲痛,可见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如《背影》一课,要反复朗读描写父亲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语段,体会年老体衰、行动艰难仍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语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春》要反复朗读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语段,直至成诵,,体会春天的魅力,愉悦自己的情感,油然而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慨。

3让学生在教育中懂得“报恩”

语文教学中还要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这一方面,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报答父母之恩。教学完《背影》后,我会结合七年级的《小巷深处》刻画父亲和母亲的形象的描写,让学生可以用小练笔的形式写出自己父母的背影、手、皱纹……或写一个小片段讲述父母曾经使自己感动的一刻。通过细致观察,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反思自己与作者相类似的“太聪明”的言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4让学生树立“感恩的价值观”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 反复朗读 掌握特点 因类施教

诗歌用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没的语言创造出独特感人的意境,来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意境、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能启发读者的遐想,学生通过领悟其中丰富的内容、真挚的感情,能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现就怎样抓好语文课的诗歌教学,谈谈本人的拙见:

1.反复朗读,掌握诗歌的特点。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凝练的语言,音韵和谐是诗歌共同的特点,教学时应把这些特点通过反复朗读来展示。

1.1 通过朗读领会诗的语言。诗歌的感_人魅力,造词造句之妙都能从朗读中表现出来,诗人为了语言精炼,反复推敲。如僧敲月下门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特别是诗篇中的关键词,往往包含极丰富的意义。如《咏梅》词中的“犹有花枝俏”的“俏”,除了表面“秀丽、挺拔”的意思,更显示“自豪”的美感。

1.2 通过朗读,掌握诗歌的表现方法。作者为加强诗歌的感染力,常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方法。如,比兴、夸张、拟人、象征等。在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不单是哪些诗句是比兴,哪些是直抒胸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借助对表现方法的理解,领会写作特点,如李白《秋浦歌》中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夸张手法展现诗人的绵延无绝的愁思,甚为形象:又如李白《行路难》中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用“冰塞川”及“雪满山”来喻自己前面路途难险,荆棘丛生,令人容易透析其心境,因此,抓住某些诗歌运用一些手法,容易体会其诗歌表露的情感。

1.3 通过朗读领会诗的意境。诗的意境是指描绘的具体生活画面,以及蕴含在情景和画面中的思想感情和深刻意义。离开了形象,便难以领会诗的意境。如《,你在哪里?》,全诗在广阔的天地里以急切寻找为线索,展开诗的构思,创造出一个辽阔深沉的意境。反复朗读、随着诗人的呼唤,走遍祖国大地,同诗人一起呼喊“”

2.根据不同类型的诗歌,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诗歌虽有共同之处,但也有个性,对不同类诗歌应采用同分析方法。

2.1 寓情于景的诗歌:应分析景物入手,使景物的形象再现,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激起共鸣。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头两句写“天门”断开,江水穿过其间,奔腾东流折而北去的壮阔画面。一开一回写出了山形水势的特点,后两句下面写天门山的景物,相对出“静态动写”,“日边来”联想奇特:碧水、青山、红日、白帆色彩绚丽,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溶于景物之中,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

2.2 情景交融的诗歌:诗人把写景与抒情交织融汇在一起分析时,须把写景部分与写意部分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王之涣《登鹳鹊楼》前两句写景,描绘了登鹳鹊楼时所见到山河壮丽景色,感觉到黄河奔流雄伟气势和诗人广阔胸怀,后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准备登高远跳的兴致和感受。而且揭示一个深刻的哲理:要高瞻远瞩、永不自满、积极向上、不断登攀,全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和诗人积极向上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