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南乡子辛弃疾

南乡子辛弃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南乡子辛弃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1篇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2篇

济南名士多。济南要打造文化产业名人资源自然不可放过。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艺产业同理。所以,济南京剧院在拍了《李清照》之后又拍了大型历史京剧《辛弃疾》。

没有中国人不知道辛弃疾。辛弃疾核心价值主要有两点,一是豪气冲天的男人情怀和英雄气概,二是独领的豪壮词采和文学成就。这都是宝贵的精神瑰宝也是济南的骄傲。正如清代词论家陈廷焯所说:“东坡词极名士之雅,稼轩词极英雄之气,千古并称,而稼轩更胜。”

于是,济南市文广新局。济南市京剧院、济南艺术创作研究院将京剧《辛弃疾》搬上舞台。这是济南人在辛弃疾逝世800周年之际,向着历史深处,对民族英雄、伟大词人的眺望,是编导者的澎湃之情在心灵深处的脉动,是以荡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为辛弃疾塑造的大美丰碑。

如今,《辛弃疾》获得第四届京剧节银奖、第五届京剧节金奖,既是京剧界的典范也顺理成章成为济南的张重要文化名片和演艺名片。本刊采访了济南京剧院院长于鹤咏。

京剧《辛弃疾》诠释的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立志报效祖国,却郁郁不得志的生。用句话来概括,就是用辛弃疾生命中最后个清晨概括他曲折复杂的生。故事采用倒叙手法,通过词人对往事的回忆

以其立志北伐但又报国无门为切入点,表达了其几起几落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有人士对《辛弃疾》如此评价进行创作者们似乎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了辛弃疾心灵的律动并用审美的形式把这种回响与律动凝聚在舞台上。在戏中,人物的本质特征得到艺术提炼,辛词豪迈,奔放的气质与沉郁,苍凉的色调构成了这部戏的审美支点,历史悲剧与人物悲剧化为弥漫于全剧的悲剧精神提升了戏的主题立意。

关于京剧,传统和创新是业界和公众比较关注的话题。有人提出,京剧之所以不再像以前那样火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京剧应该创新,以适应新的环境。

和传统乐剧相比,修改后的《辛弃疾》显然也做了一些调整其中最大的特点是诗剧风格,时空结构空灵而又跳跃。于鹤咏介绍:“全剧用辛词串起以词传情词剧交融。”《辛弃疾》诗化而又巧妙地用辛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贯穿全剧,又根据《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满江红点火樱桃》等辛词衍生情节,有力地塑造了辛弃疾的词人形象。“意象故事化情节悬念化铺陈时空化,这是改编后的《辛弃疾》的三大特点。”于鹤咏强调。

有人提出,《辛弃疾》的诗化风格和传统京剧迥异。当于鹤咏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辛弃疾》还是传统京剧。“在唱腔上,我们坚守了传统。主演李宝良就是奚派传人。至于剧作的诗化风格,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另外我们在舞美上进行过了一些调整给人种现代的感觉。”因此他认为:“《辛弃疾》很守规矩。”

对于京剧的传统和创新,于鹤咏的观点是鲜明的:“我认为现在主要解决的是传承问题;现在很多名家都不在了,能够把京剧传承下来就是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作为国粹,京剧的保护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至于创新我认为还是以后的事情。”所以老观众一听,《辛弃疾》还是京剧的味儿。

于鹤咏认为,现在传承京剧,关键要培养观众听京剧的氛围。因此,他积极参与京剧进校园的活动。京剧进校园活动是由国家相关部委搞的活动,于鹤咏认为,济南在此方面最为积极,“政府的推动力度最大”。“我们和济南市教育局合作推动京剧进校园活动,效果非常好。”于鹤咏说,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学生们观看演出时兴致勃勃,全神贯注许多同学都将京剧知识讲座的内容记录下来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场。

他认为,学生们不一定能够人人唱京剧,但只要能够分辨唱腔和唱段,培养起对京剧的兴趣就行了。这显然活跃了京剧氛围。因为,“京剧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

至于《辛弃疾》,还有其他的亮点,国内著名的“灯光诗人”周正平的灯光设计更好地烘托了演员的表演有利于演员更好地塑造人物;音乐是《辛弃疾》一剧的灵魂,剧中音乐充分发挥了京剧酣畅甜美的韵味,以及现代音乐宏大磅礴的气势细腻柔美的质感将传统和现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3篇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辛弃疾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历史的风雨尽管浩瀚汹涌,不能冲淡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岁月的河流尽管绵长蜿蜒,无法流走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他们光辉的爱国形象,崇高的民族精神,气吞山河的言辞,可歌可泣的壮举......无不令我敬佩不已。

爱国是个崇高的字眼,顾名思义,爱国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屈原在郢都被攻破后,万念俱灰,高吟<<离骚>>,愤然投江。范仲淹被贬后,发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长叹。而林则徐在被流放后,写下了“为利国家生死以,完固祸福趋之”的心声......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4篇

一、背词,回顾作者概况

同学们,还记得《清平乐 村居》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师生齐背。这首描绘农村生活的词作者是谁还记得吗?(辛弃疾)对于辛弃疾你了解多少?学生各抒己见。

师: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写于同一时期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看看这首词又展示出怎样的农村风光?

二、初读,把握词的节奏

1.请一名同学给我们读一读。

2.学生评价。

3.诗词的朗读说简单也简单,无非也读准字音和读出节奏。说难也难,就是难以读出诗词的味道。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要把诗词的味道读出来,恐怕技巧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展现出诗词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译读,感知夜行山村

1.疏通词的大意。

先说说自己的疑问。“明月别枝(别枝即另一枝;斜枝。唐方干《字字有功》诗:“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沉砺《感怀》诗之六:“新蝉噪罢夕阳移,更曳残声到别枝。)惊鹊”意思是说月光明亮惊动了栖息在树枝的乌鹊,乌鹊飞离所在树枝。另一枝也在月光中摇动。与“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风半夜鸣蝉”半夜,清风中传来蝉鸣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在浓郁的稻花香里听到“今天一定是个丰收年”。

“听取蛙声一片”,意思为听到青蛙细心协力地欢唱。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外有七八个星星,稀稀疏疏的挂着。山前落下两三点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过去曾经住过的土地旁树林边的茅草小店在桥头转弯时,突然出现。

2.发挥想象力,说说作者夏夜所见所闻所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夏夜所见:明月、别枝、惊鹊、稻花、稀星、山雨、茅店、溪桥。

夏夜所闻:鹊声、蝉声、蛙声。

夏夜所感:月夜行田间,听到蝉鸣声,惬意。闻到稻花香,想到丰收年,喜悦。遭到山雨淋,来到茅店前,惊喜。

3.由此可见,这首词上下两阕写的是两种不同的夏夜风光。上阕写晴,下阕写雨。天气不同,但夜行于山村的词人,感情是不变的,那就是:喜爱农村风光以及对丰收在望的喜悦。

4.带着夜行田间的惬意,带着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带着丰收在望的喜悦,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词。想来语气要轻柔些,语调舒缓些,心情愉悦些。

四、赏析,品味语言之美

1.回顾所学的写景的常用手法。

(1)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描摹。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3)调动多种感官。

(4)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

(5)虚实结合。

……

2.这首词在描绘夏夜风光时用了哪些手法?请同学逐字逐句地读一读,找一找。然后集中小组同学的智慧,讨论讨论。

(1)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

(3)运动多种修辞:对仗、拟人。

(4)抓住景物特点。蛙鸣声、稻花香、两三点雨等。

3.辛弃疾被称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是名不虚传的,虽是豪放词的杰出代表,但是写起田园风光来也得心应手。 赏析诗词的一般方法:

(1) 指出表现手法(修辞或感官或借景抒情或其他手法)(2)诗句的主要内容(大意)或从炼字的角度分析词句表达效果(3)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可这样赏析:

一般思路:(一)这两句对仗工整,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夜风光(或动静结合),写明月惊动了栖息的乌鹊,清风中传来蝉鸣,表现出夏夜的静谧,体现出作者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从炼字角度:(二)这两句对仗工整,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夜风光(或动静结合),“惊”字传神地月光出现时乌鹊的情态,衬托出月光之明,“鸣”写出半夜蝉叫声之清脆悦耳,衬托出夏夜的静谧。这两句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夏夜的喜爱。

五、诵读,演绎词的情韵

坡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化用这句诗:“好词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唇齿香。”我们不妨就在课堂上把这首词背上,边背边想象其意境,领会其感情,说不定也背着背着唇齿含香,“三月不知肉味”,像孔子听了《韶乐》一样。

师生一起有感情地诵读。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5篇

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产,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隆,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 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享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南归》中的诗?quot;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修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次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6篇

二、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三、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岑参《送崔子还京》

四、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五、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六、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七、泪粉偷将红袖印。——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八、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九、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十、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十一、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明月上高楼》

十二、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张九龄《西江夜行》

十三、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十四、临行愁见理征衣。——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十五、离骚读罢总堪伤。——舒頔《小重山·端午》

十六、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孔夷《南浦·旅怀》

十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十八、马上离魂衣上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十九、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二十、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皇甫松《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

二十一、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二十二、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二十三、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二十四、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二十五、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二十六、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二十七、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张谓《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二十八、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二十九、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三十、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刘沧《赠道者》

三十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三十二、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三十三、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陈与义《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三十四、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三十五、那堪疏雨滴黄昏。——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三十六、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三十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

三十八、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

三十九、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四十、泪珠阁定空相觑。——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四十一、带我离愁江外去。——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四十二、只愁飞诏下青冥。——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四十三、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李白《飞龙引二首·其

四十四、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李白《上之回》

四十五、愁云淡淡雨萧萧,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萧萧》

四十六、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怨情》

四十七、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

四十八、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姜夔《钓雪亭》

四十九、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五十、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温庭筠《惜春词》

五十一、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五十二、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五十三、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五十四、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五十五、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五十六、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五十七、悲欢离合总无情。——蒋捷《虞美人·听雨》

五十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五十九、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六十、多似浔阳江上泪。——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六十一、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六十二、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六十三、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

六十四、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李商隐《富平少侯》

六十五、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六十六、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六十七、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六十八、谁怜旅愁荏苒。——张炎《解连环·孤雁》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7篇

“金山萦情”的餐具为白色瓷质,并配有高脚杯一只、竹筷一双、银勺一只。主体色调为白色,象征着许仙与白娘子爱情的纯洁美好。瓷质餐具上绘有水墨莲花,富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莲花是金山美景之一,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既代表着爱情的圣洁,同时也是佛教八种吉祥宝物之一,象征着佛菩萨的超脱红尘、四大皆空。筷子为竹质,可令人联想到竹凌云而有节的坚贞,而筷子上的镶金与漏勺的金色互相映衬,既有富贵气象,更象征了许仙与白娘子对前世姻缘的坚守以及美好爱情的千年不变。整套餐具简洁雅致,文化气氛浓郁。“金山萦情”菜单印刷以折扇的样式呈现,能令人不自觉地联想到许仙当年的英俊潇洒和才子佳人的美好爱情。折扇为深色竹骨,白底金边扇面,背景图案为京剧白娘子水漫金山,菜单字体为隶书,更显典雅韵味。“金山萦情”的主题装饰物以白娘子水漫金山为故事背景。围绕四周摆放的分别是主人公许仙、白娘子、小青的微型塑像,应的是三人齐聚金山寺的故事。三人形象为京剧妆扮,彰显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围绕三人的是几只印有京剧《白蛇传》形象的小折扇,使整个摆台的主题更显突出。“金山萦情”台布及口布均选用淡黄色布质材料,整体格调淡雅清新,与白色餐具相匹配,色泽柔和,并有效地衬托出了摆台中间的主题故事。

二、焦山主题摆台——鹤鸣天下

“鹤鸣天下”的餐具、台布、口布、筷套均以白色与黑色为主色调,白底配以黑色书法,真行草隶篆等各体兼备,书法内容为焦山碑林、摩岩石刻中著名的诗文名句片断,从而突出焦山的书法特色,令宾客在就餐的同时能欣赏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神韵,感受中华文化的深邃。台布在对应宾客的座位处印制闻名古今的《瘗鹤铭》,凸显“鹤鸣天下”之主题;在边角处印制水墨山水和焦山书法,以为装饰。口布折成筒状,置于杯中,将书法内容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形似碑林。桌面器具、台布在颜色比例上均大面积留白,一是为了避免整体观感过于杂乱,二是为了更加突出书法艺术之美。

三、北固山主题摆台——三国宴

“三国宴”的主题装饰物为北固山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突出喜庆的气氛。中间放置高脚落地宫灯,罩以大红色灯罩,四角缀以大红色绣球。围绕宫灯放置北固山前、中、后峰起伏连绵的泥塑及皇叔刘备、郡主孙尚香的雕像,刘备、孙尚香喜结连理、龙凤呈祥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号称“天下第一江山”的北固山,更是以其山水形盛的壮阔景观有力地烘托着二人爱情的惊天动地,昭示宾客以未来人生的幸福如意。“三国宴”的主题说明架采用扇形摆件的样式,青铜架体,墨底扇面,金字金边,上书辛弃疾流传千古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三国宴”的餐具为纯白瓷器,另配以透明琉璃高脚杯、银质汤匙和竹筷一双,清爽抢眼,更能让人联想到爱情的纯洁美好。竹筷饰以大红色筷套,增添喜庆气氛。“三国宴”使用的是乳黄色桌布,一是为了营造温馨气氛,二是为了衬托彰显大红主色,突出喜庆的主题。另外,白色口布折成盘花,以大红色餐巾扣固定,寓意花开富贵、百年好合。“三国宴”的菜单以中国传统内画艺术品鼻烟壶的样式呈现,鼻烟壶正面为“甘露寺”、“单刀会”、“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三国故事,背面为菜单内容。鼻烟壶形制小巧,便于携带,点菜之时可为每位宾客分发一只,一来可免去传阅菜单的不便,二来可作为旅游纪念品赠送宾客,在给予宾客一份惊喜的同时,为镇江北固山的旅游宣传工作做出一份贡献。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王安石 拗相公 独特词风

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被时人称为“拗相公”,一直反对其变法的司马光在其死后评价他说:“介甫无他,但执拗耳。赠恤之典宜厚。”[1]同时王安石也是宋代有名的大文学家,身为唐宋家之一,诗文一向为人所称道,对其诗文研究也是著作颇丰。但令人疑惑的是王安石的词作相比他的诗文创作要少得多,他的词不仅无集,仅在他的文集后附了十八首,且其词与同时期其他文人的词相比,有着强烈的“拗相公”独特风格。

王安石的词,在各个版本中收存数目各异。《临川先生集》卷三十七存词一共二十首;龙舒本《王文公文集》存词二十一首,多了一首《雨霖铃》(孜孜矻矻)。而唐圭璋先生所编《全宋词》是根据近人朱孝臧的《彊村丛书》中所录的一卷《临川先生歌曲》,存王安石词共二十九首,是王安石词收录最全的版本。其中的一首《清平乐》(留春不住)颇有争议,《全宋词》在其后附上“案此首别作王安国词,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2]以其艳语而认为非荆公之作。但如此武断认为王安石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艳词未免有些不妥,因此本文讨论范围是包括《清平乐》在内的二十九首词。

一拗:不屑作小词

王安石所处时代正是宋词发展的重要时期,前有欧阳修,后即是苏轼,这两位都留下了丰富的词作,欧阳修现存词两百四十多首,苏轼则有三百五十多首。相比之下,王安石的词作数量不免让人惊讶。这得用其执拗性格来分析。

据《宋史·本传》中记载,王安石少年时就“以道德、经济为己任”,“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3]记载了王安石很多事迹的《邵氏闻见录》中记载:“韩魏公自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王荆公初及第为佥判,每读书达旦,略假寐,日已高,急上府,多不及盥漱。魏公见荆公少年。疑夜饮放逸,一日从容谓荆公曰:‘君少年无废书,不可自弃。’荆公不答,退而言曰:‘韩公非知者。’”[4]可见其用功苦读之志。在生活上,王安石也不同于同时期的文人。有一例可体现出王安石不因循守旧,不俯仰随俗的执拗。唐宋间,迎送太守之礼,都有赠送官妓一习,而王安石外任过苏州时,苏州知府刘原父为其接风洗尘,宴席间官妓罗列庭下,“介甫作色不肯就座,遂去妓”。[5]由此可见,王安石与北宋士大夫们普遍的及时行乐的心态截然不同,他勤于学习,敏于政事,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种执拗性格也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王安石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斗争,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他于诗,反对西昆体语意轻浅,巧侈丽,指出当时“学者迷其端原,靡靡然穷日力以摹之,粉墨青朱,颠错丛庞,无文章黼黻之序”(《张刑部诗序》);于文,反对浮辞华藻,随意妄作,认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用而已矣”(《上人书》),积极支持欧阳修倡导的诗新运动;于词自然会反对五代旧习的香泽绮罗之态。

当时盛行的词,兴起于晚唐五代,被文人看做笔墨游戏,抒写一己之私情,给歌女演唱用来娱宾遣兴的工具。那一心改革,从不跟风流俗的王安石对词又是怎么看的呢?宋魏泰《东轩笔录》中记载了王安石与王安国、吕惠卿谈论晏殊词的一段话:“王荆公初为参知政事,闲日因阅晏元献公小词而笑曰:‘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平甫曰:‘彼亦偶然自喜而为耳,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时吕惠卿为馆职,亦在坐,速曰:‘为政必先放郑声,况自为之乎?’[6]由此可看出,王安石不认同晏殊身为宰相作小词,他自己也是不屑作小词的。

二拗:开豪放词先声—《桂枝香·金陵怀古》为首的怀古词

王安石不屑作小词的情况到了江宁讲学时期有所改变,在四年居丧讲学期间,他的诗文创作都不甚活跃,却尝试了词的创作,写了著名的咏史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的词历来备受争议,对于这一首《桂枝香》,却是赞赏居多。《古今词话》中记载:“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这不是苏轼唯一一次这么评价王安石,据蔡絛《西清诗话》:“元祐间,东坡奉祠西太乙见公(王安石)旧题:‘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注目久之曰:‘此老野狐精也。’”两事例相比照,便可知苏轼是用“野狐精”称赞王安石的诗词。这首词不仅代表了王安石词的最高成就,还体现了他对词的尝试与创新。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掉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磋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这首词结构上依然采用传统写法,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景是金陵之景,情是怀古之情。起句是“登临送目”四字,四个字就把登高望远的气势托显出来,接下来“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写出时间和地点。“晚秋”与“初肃”定下了全篇的基调,文人自有悲秋的传统,这样的画面再高明的画家也难画成。如果说前面几句是黑白的水墨画,后几句就色彩缤纷了,动静之间描绘出金陵的绝佳景色。

眼前的繁华之景马上让作者回忆起这里往日的繁华,“叹门外楼头”,写出了六朝以来金陵的兴衰荣辱,在此化用了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露头张丽华。”当隋朝大将韩擒虎已兵临城下时,荒的陈后主还和宠妃张丽华寻欢作乐,结果陈后主出降,张丽华被杀。王安石只用了四个字便写出了一个六朝的覆灭。统治者们在这片富庶的江南土地上非但不勤政治国,反而过着纸醉金迷,豪华奢侈的生活,直至亡国。“悲恨相续”是作者悲叹这并没有引起后人的警觉,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于是就有了“千古凭高对此,漫磋荣辱”。接着作者咏叹道:“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的兴衰随着滚滚长江消失在历史中,只见芳草在寒烟笼罩,凝成了伤心的绿色。似乎整首词的意思到这里就结束了,作者由眼前之景进去历史,再从历史中出来回到现实中。可它并没有结束,作者接着写道:“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这一句明显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他不仅沿用了杜牧讽刺时弊的用意,还更深一层,指责现人毫不吸取历史教训,还“时时犹唱”着《》遗曲。可见王安石写作此词不是像之前的文人那样只是感怀叹息一番,而是借金陵怀古来针砭时弊,表达自己的政治志向,不再重复“悲恨”,不再有达官贵人沉醉于《花》这样的靡靡之音中,改革时弊,振兴大宋王朝。

此词能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站在千古历史的高度,对历史上盛衰兴亡给予艺术概括,挖掘出深刻的思想主题,总结出精辟的历史教训,给后人以启示。从词的思想和艺术方面看,都不愧为怀古词上乘之作,也是王安石词的最高成就。值得人们注意的是,王安石的这首词成为了金陵怀古词的代表,确立了金陵怀古词的基本规范,如高峰在《论金陵怀古词的文学生成及表现》中所提出的:“金陵怀古词中的意象,大都带有衰飒、荒凉、凄迷、寥落的特征。金陵怀古词的创作也较为集中地化用一些诗典和事典。例如周邦彦的《西河》(佳丽地)通篇隐括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以及古乐府《莫愁乐》、谢朓《入朝曲》诸作,用典巧妙,如同己出。”这些都可以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找到范式。

三拗:突破传统题材的狭小天地

词自唐五代出现,就一直以阴柔婉媚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词人们不约而同的限制了词的题材范围,男欢女爱,儿女情长,闺房绣女。到了北宋初期,词人们还是延续着五代南唐的词风,尤其是在政治平稳的年代里,词人们写尽了花前月下的欢喜哀怨,丝竹宴饮之乐,感情纤弱,题材单一。直到北宋名臣范仲淹写出两首著名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渔家傲》和《苏幕遮》,才为词坛带来一些新鲜血液。到了王安石手里,他偏不管不顾这些限制,毫无顾忌,咏史怀古,写政治理想;写闲居生活,描绘乡村风物,甚至佛老经义他也可以入词。

描写闲居生活的词在王安石的词作中占比例最大,这和他晚年才开始写词有很大关系,变法失败,退居金陵,不问政事,每日骑驴闲步山林之间,自然描绘闲居生活的词比较多。后人对他此时期的一些写景的五七言绝句十分称道,其实他此时的词也是清丽可喜。如《渔家傲》中:“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清风扫。”黄升在《花庵词评》中称赞此诗“极能道闲居之趣”。[7]此词可与他的《钟山绝句》对读:“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8]写出闲居生活的清幽。这些描写闲居生活的词颇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诗中的淡然情趣。这类以村居生活和田园风光为题材的词作,除了五代的孙光宪外,在晚唐至北宋初的词苑里,是非常少见的。为其后的坡、辛弃疾等人的农村词闲适词开了先声。

王安石词中还有一类词十分独特,就是他的禅理词,这类词主要有《雨霖铃·孜孜矻矻》、《南乡子·磋见世间人》《诉衷情·营巢燕子逞翱翔》等。历来词论家对他的这类词评价都不高,高克勤在《王安石词简论》中认为是王安石词中的糟粕。虽然王安石这类词可读性并不高,却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同时也丰富了词的表现技巧,王安石的佛理词中使用了大量了佛学典故和禅语,如“本源自性天真佛”、“妄想”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雨霖铃·孜孜矻矻》这一首,通篇范式模仿柳永的《雨铃霖·寒蝉凄切》,却一改其儿女情长,缠绵悱恻的氛围,变成严肃的禅理词。似乎王安石是在做文字游戏,以改变词的传统为乐。可见拗相公作词,确实是不顾传统法规制度的。

四拗:突破传统词的表现手法

赵德鳞《侯鲭录》中记载:“荆公云,古之歌者皆先有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9]可见王安石不满于词只是依附声律而不注重内容。这与北宋很多讲究本色当行的词评家自然不同,这大概就是李易安批评其词“令人绝倒”的缘故。可王安石依然不管不顾,只是依照自己的文学观念去写词,从而有了创新。

其一是以诗为词。

这在王安石很多词中都能看到诗句的影子,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大量引用化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此法对后来贺铸的词如《台城游》、周邦彦的词如《西河》乃至南宋辛弃疾都有一定的影响。以诗为词在王安石词中最高表现就是他首创的集句词。集句为诗古来就有,王安石更是十分爱好集句诗,《后山诗话》卷一:“王荆公暮年喜为集句,唐人号为‘四体’,黄鲁直谓正堪一笑尔。”[10]王安石不仅促进了集句诗在宋代的蓬勃发展,他还创造了集句词。集句为词,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学游戏,它对词人要求很高。除了要对前人作品了熟于心,还要考虑到句式长短、声韵对偶,更重要的是要符合词的意境,使之妥帖自然,如出己口,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只有达到这个标准,集句词才能成为艺术创作,否则只是一种东拼西凑的诗句集合而已,没有任何艺术美感。王安石在集句词上的代表作除了之前提到的《南乡子·自古帝王州》,还有《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第一句数家茅屋闲临水是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中:“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第五句“梢梢新月偃”出自唐代韩愈《南溪始泛》中“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第六句“午醉醒来晚”出自唐代方棫的一首失题诗“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如此频繁地化用前代诗人的诗句入词,却无一点生硬造作之感,完整的表现了诗人表现在金陵闲居时安然自得之趣。同样的《南乡子·帝王州》中引用诗句也十分成功,这要归功于王安石博览诗书,博闻强识,还有他深厚的文学功底。虽免不了炫耀学识之嫌,却体现了在王安石笔下诗词交融,不再界限森严。梁启超认为王安石的集句词“开番锦集之先声矣”。[11]在前后有不少人仿效王安石填集句词,如苏轼的《次韵孔毅父集古人诗见赠五首》,还有黄庭坚、晁补之都有集句词之作。

其二,在词中大量用典。

一直到北宋初期,因为词的社会功能所局限,词有其与诗家语相区别的词家语,词人们不约而同地避免了在词中使用雅语,更不会像诗中那样用典。王安石却大胆打破这一界限,他不仅不写儿女私情,更在词中大量用典。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使用了隋灭陈的典故,《浪淘沙令》中使用伊尹效力商汤、姜太公遇周武王的典故。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对王安石给予了很高评价:“瘦削素雅,一洗五代旧习。”这是称赞王安石虽然作品不多,却能写出富有个性的词,而且其词中体现的开阔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打破了五代以来绮靡纤弱旧习,为词注入了新的活力。王安石词的独特风格源于他的政治家气质,不满词的现状,便执拗的将词也拉入他的文学为政治服务的观念,努力用改革家精神去探索词的题材及表现形式,为其后的坡开了先声,在北宋词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97:128.

[2]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208.

[3]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8461.

[4]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97:94.

[5]赵令畴.侯鲭录.中华书局,2002:93.

[6]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97.

[7]历代词话.大象出版社:155.

[8]王安石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501.

[9]赵令畴.侯鲭录.中华书局: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