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楼梦薛宝琴

红楼梦薛宝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红楼梦薛宝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红楼梦薛宝琴范文第1篇

我曾经说《红楼梦》就是一部失败父母大集合。但其实,《红楼梦》里还隐藏着几个教育女儿相当成功的父亲,他们以卓远的见识和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极为优秀的女儿。他们的方法,放在今天,也一样值得借鉴。

宝琴是薛姨妈的侄女、薛蝌的胞妹、薛宝钗的堂妹。和《红楼梦》里几乎终身未出过远门的姐妹们不同的是,她从小被父亲有意识地带着去四处游历、开阔眼界。在那个女子足不出户的时代里,她的父亲在教育宝琴方面,相当与众不同。

书中借薛姨妈的话介绍宝琴说:“他从小儿见的世面倒多,跟他的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他父亲是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所以她的见多识广,远在贾宝玉和其他女子之上。

宝琴的姐姐宝钗堪称完美。完美女孩身后,也有个充满父爱又很有见识的父亲。

宝钗的人生,在10岁时被分作两半。10岁之前,她父亲在世,皇商之家富贵显赫,父亲对天资聪慧的她又爱如珍宝,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父亲所能给予的一切教育。当时对女子的教育是李纨父亲那样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宝钗父亲颇具远见卓识,“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薛父对宝钗悉心培养,在宝钗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

宝钗曾告诉黛玉,早年她家里“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这些书在当时都可算是闺阁禁书,但宝钗都看过,所以她能一下听出黛玉游戏时引用的《牡丹亭》里的句子。她也能随口念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里的一只曲子《寄生草》,那荒凉的意境并不适合小女孩欣赏,可见宝钗父亲对她的教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并不设禁忌,他相信这个女儿的品味和鉴赏力。

薛父对宝钗的培养还在于经商理家方面的早有指点,只可惜时间太短,宝钗10岁时,父亲突然离世,留下巨大的家业。母亲和哥哥都不是能指望的人,是宝钗承担起了家业,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成长为主掌庞大家族产业的人。

林黛玉从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个孤女,在贾府寄人篱下,似乎她所有的才华都来自天分,并非来自教育和培养,这其实有点抹杀了黛玉父母的作为。黛玉的父亲是扬州巡盐御史,妻子和儿子都早亡,只和女儿相依为命。林如海对女儿的教育也颇为用心,在黛玉四五岁时,已为她用心挑选了私人老师贾雨村。黛玉13岁进贾府,贾母问她可曾念过什么书,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这在当时的女子中已经很了不起。

等到黛玉渐渐成长,林如海又想到了他作为父亲对女儿教育的一大缺失:学问方面可以高薪聘请家教,但是古代妇女最重要的教育是德容言功,以及理家治下,和其他女子要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都是要大家族里能干的主妇一样一样教会的。作为男人,林如海对于女儿的这方面的教育爱莫能助。

红楼梦薛宝琴范文第2篇

红楼中的女中医 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红楼梦》里的薛宝钗虽不及风流婉转、灵气充溢的黛玉惹人怜爱,但她的端庄贤惠、聪慧能干也别有一番韵致。此外,作者曹雪芹还多次让她担当了讲医、识药、治病的角色,其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俨然一位小小年纪的“博学良医”。

钩藤煎汤理气机

《红楼梦》第84回提及,薛宝钗的嫂子、薛蟠之妻夏金桂不听宝钗好言相劝,借酒发疯,大吵大嚷,气得薛姨妈肝气上逆,忽然觉得“左肋疼痛得很”,心急如焚的宝钗“等不及医生来看,先叫人去买了几钱钩藤来,浓浓的煎了一碗,给母亲吃了”。

薛姨妈服下侍佣端上的药,半响,“停了一会儿,略觉安顿”,后觉得困乏,便不知不觉地睡了一觉,醒来后肝气竟觉已渐渐平复了。何故?这是因为,薛姨妈的胁痛是缘怒而发,怒气伤肝、怒则气逆,引致气机不顺、气聚则痛。按照中医的观点,治疗之法宜平肝理气、息风降压,宝钗给母亲治病采用的独味药钩藤,味甘性微寒,入心包、肝经,能清肝热而平肝息风、降肝阳而镇痉止痛。故一贴药服下后,薛姨妈的疼痛便得到了缓解。

宝钗在母亲急病时能够当机立断,对症下药,足见其医学知识丰富,处事稳重果断。

冰糖燕窝补虚劳

第45回讲,宝钗去潇湘馆探望病中的黛玉,看到一张药方时忽言:“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一言毕,听得黛玉直点头,而此话也确实在理。

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木与土生生相克,木生火,肝火太盛则会伤及脾土,相反,肝火一平,则不能过克脾土,而脾胃相表里,肝不乘脾胃,则脾胃能和顺地摄取食物的营养,疾病也自然可愈。宝钗建议以燕窝入馔是因为,燕窝滋阴润燥、益气补中,能治虚损、咳痰喘、咯血、久痢,而与冰糖共煮,则更适宜于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久痢久疟、痰多咳嗽者,即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结核、咯血吐血和慢性胃痛的病人。

黄酒性味明分辨

第8回说,宝玉到薛姨妈房里玩得头脑发热,端起冷酒就要饮,薛宝钗忙摆手相劝,解释说:“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它,岂不受害?” 宝玉一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酒,令人烫来方饮。

细细分析,其实古时人们饮用的多为发酵的黄酒,这种酒的确是最好能烫热了再喝,一则是因为烫热后的酒味道更美、酒香更满溢,二是烫热的黄酒能驱寒祛湿、活血化淤,中医里也常以黄酒作药引,对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及跌打损伤患者有一定疗效。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如果冷饮黄酒,消化道内的温度骤然下降,则人体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以及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等皆会有所减弱,进而引发多种疾病,例如胃痛和消化不良等,造成脾胃的损伤。

《红楼梦》里,贾家的一日三餐极其考究,大鱼大肉之余,对枸杞、竹笋、茄子等“廉价”的蔬菜也情有独钟,其中书中提及的油炒枸杞芽、鸡髓笋和茄鲞等几道“红楼名菜”,更是在网上广受追捧,一些有心的网友还根据书中记载的食材,破解当中的烹调“密码”,在家“DIY”健康美味的蔬菜大餐。

怡红祝寿

鲜虾西米鼠实际是《红楼梦》中助兴的菜品其名为”怡红祝寿“。《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讲述的是为宝玉等人过生日。“怡红祝寿”即根据这一回的描写而创制。“怡红”指贾宝玉,他号“怡红公子”,同时以虾为主料寓“红”字,这是一道助兴的菜,借以祝福客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茄鲞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在大观园设宴,凤姐奉贾母之命,夹了些茄鲞给刘姥姥吃,刘姥姥吃了说:“别哄我,茄子跑出这味儿来,我们也不用种粮食了,只种茄子了。”而接着凤姐儿还向刘姥姥详细描述了茄鲞的做法:“……把才下来的茄子皮剥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水果,俱切成丁子,用汤煨了,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鸡丁)一拌就是。”

豆腐皮包子

豆腐皮包子是用豆腐皮做皮,木耳、香菇、青菜等做馅蒸成的包子。在清朝曾长期作为贡品,给皇上吃。所以《红楼梦》第8回里,有了宝玉自己舍不得吃,却要留给晴雯吃的片段。

【专家点评】

“豆腐皮属于豆制品的一种,豆腐有的营养它基本上都有。与此同时,这道菜里面还包裹了很多木耳、香菇和青菜,清淡爽口。值得一提的是,木耳和豆腐都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豆制品含有植物雌激素,有延缓衰老、美容的作用。

正因如此,豆腐皮包子也有‘长寿包’之称。” 孙建琴教授认为,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腐皮本身清爽低脂,蛋白质、钙质等含量很丰富。

深秋接忍冬,进补该吃些什么?“粥乃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清代名医王士雄曾对粥如此赞誉。而在《红楼梦》里,描写了无数奢华宴会的曹雪芹却也深知食粥有益于健康,于是在书中多个章节提及多种粥品……

片段一:玉酒后吃半碗 “碧粳粥”

李嬷嬷因吩咐小丫头子们:“你们在这里小心着,我家里换了衣服就来,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多给他吃。”……只剩了两个小丫头子,乐得讨宝玉的欢喜。幸而薛姨妈千哄万哄的,只容他吃了几杯,就忙收过了。做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又吃了半碗“碧粳粥”。

——摘自《红楼梦》第8回

片段二:贾母独享“金贵”红米粥

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

——摘自《红楼梦》第75回

片段三:紫鹃为病重黛玉熬“江米粥”

紫鹃走来, 看见这样光景,想着必是因刚才说起南边北边的话来,一时触着黛玉的心事了,便问道:“姑娘们来说了半天话,想来姑娘又劳神了,刚才我叫雪雁告诉厨房里给姑娘做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加了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姑娘想着好么?”黛玉道:“也罢了。”紫鹃道:“还熬了一点江米粥。”

——摘自《红楼梦》第87回

秋冬贴“膘” 吃肉不如喝粥

“现在是深秋季节,可用一些百合、沙参、玉竹等润燥养肺的食材入粥。过些天,气温下降至寒冬,就可以吃些温补点的羊肉粥。至于熬粥的米,同样可选粳米(大米、小米)或是糯米。不过,南方湿气相对重些,脾胃虚、消化能力差的人,糯米不要多吃,以免吃多了太滋腻反而困阻脾胃运化。另外,平常喜欢吃用各种豆子、米和坚果熬制的杂粮粥的人群,则应注意好用料的比例,建议不太容易消化的豆子和坚果别加得太多,粥也别熬得太稠,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中医营养专家、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郑小伟教授表示,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肉也吃得多了,倒不妨学学《红楼梦》中人喝粥养生的方法,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平素体质来DIY一些应季的粥品调养身体。“特别是经常熬夜伤阴者,不宜吃烧烤等,夜宵建议喝粥,既可补益阴液,又能生津健脾胃。”

中医观点:养胃健脾,喝粥最宜

据郑小伟教授介绍,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粥就赞誉有加,称其“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而清代医学家王士雄对粥更称“粥乃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粥何以成为“补物”?郑小伟解释称,在中医看来,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脾胃健旺则“百病除”。因此,即使是有能力锦衣玉食的贾府主人也对颇能养胃健脾的各种粥品偏爱有加。在《红楼梦》中,“金贵”的红米粥就只由贾母独享;一开始喝燕窝粥的林黛玉,后来病重反而只“熬一点江米粥”;而丫头们一般喝米汤。

这些讲究还有一定道理:家人为贾母准备的都是比较精致、适合老人家养生特点的粥品,如鸭子肉粥能清虚火,对虚不受补的体弱者或老人最适宜;枣儿熬的粳米粥则能益气养血,红稻米粥也同样能滋补气血,对上了年纪,身体机能老化而气血不足的贾母很有补益。而袭人偶感风寒后吃药发汗后感觉好些了,会吃些米汤来静养。米汤跟我们家常煮的稀粥比较接近。“可别小看米汤,趁热喝能发汗,有去风寒的辅助功效。”郑小伟说,其实米汤的营养价值也不低,特别是熬出来的那层黏稠的“粥油”,不但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很适合体虚的产妇或病人食用。

西医提醒:

天天吃粥,咀嚼机能易退化快

孙建琴教授指出,《红楼梦》中的贾母在饮宴后经常会喝点粥确实很懂得养生,因为上了年纪的人消化系统一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而适当喝粥有助于消化。另外,老年人的咀嚼器官也退化了,有的甚至掉牙,喝粥不用嚼。也正因此,不少老人喜欢喝粥,甚至顿顿以粥为主食。“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长期光喝粥,不但热量不够,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孙建琴提醒说,贾母因为经常吃山珍海味,以致营养过剩,多喝点粥自然是好事。但平常过日子的老人家却不宜天天以粥为主食。因为,虽然人老了身体机能退化,但全身每天的细胞代谢仍需要不少能量和营养,光是喝粥恐怕难以满足这种需要。

另外,长期习惯了喝粥,不嚼就咽下去,咀嚼机能就会萎缩,退化得更快。因此,她建议因生病或其他原因需要长期吃粥的老人,尽量在粥中加点肉和菜,除了增强营养,还能增加咀嚼的机会。

另外,如何喝粥也有讲究。有些人图方便,一次煮一大锅粥从早喝到晚。“这种做法不妥。”孙建琴建议,粥最好现煮现吃,不要存放过长时间,以免冷却后水跟米分离,甚至变质。不过,趁热喝粥也有个度,冬天喝粥时,最好在煮后凉至30℃左右,夏天的话温度则可更低,在15℃左右再食用也不为过。

片段:合欢烧酒

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丫鬟看见,知她要饮酒,忙着走上来斟。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斟,这才有趣儿。”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地喝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片段:黄酒

在《红楼梦》第26回、38回、41回、63回、75回中,都明确地提到众人喝的是黄酒。第26回中,“薛蟠执壶,宝玉把盏,斟了两大海碗。”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为贾宝玉做生日,袭人等丫鬟专门准备了“一坛好的绍兴酒”,为宝二爷助兴,这绍兴酒,便是黄酒中的佼佼者。

片段:果子酒

第93回写到贾芹在水月庵里胡闹时所喝的酒便叫做果子酒。果子酒可以用橘子、苹果、梨、枣、山楂、荔枝及野生水果来酿造,是一种低酒精度,比较平常和便宜的酒,贾芹家境寒素,仅捞了个管管庵子尼僧的差事,喝这种低档、便宜的酒,符合他的身份。

片段:屠苏酒

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这一章节中,写到了除夕夜“摆合欢宴”,“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相传这屠苏酒为三国时名医华佗所创的配方,采用肉桂、山椒、菝葜、防风、桔梗、大黄、陈皮、白术、乌头、赤小豆等多位药材浸泡而成的健身药酒。具有祛风湿、清湿热及预防疾病的作用。相传饮屠苏酒能避邪气,去灾保健康。诗人陆游在《除夜雪》中写道:“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至于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中,更有提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由此可见,饮屠苏的风俗,在我国早已有之,到18世纪的清代,已相沿成习。

中医观点:酒养生,因人因时而异

“2000多年来,酒一直被国人视为药食同源的养生佳品。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酒也是一把‘双刃剑’,即少喝是补,能补肾强身兼通血脉,但多喝易致湿热而伤身,是为‘毒’。”

郑小伟教授认为,喝酒除了讲究量不宜多之外,什么人喝什么酒也很有学问。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也有所体现,比如上了年纪的刘姥姥,就是因为多喝了几杯与她脾气“不相宜”的烈性黄酒,以致“眼花头眩,辨不出路径”,找不着“北”;而体质偏弱的林黛玉,吃了性味寒凉的螃蟹后,觉得心口微痛,身体不适,宝玉便让人烫了壶合欢花浸的烧酒给她喝。

“喝酒不但因人而异,还因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异。”郑小伟表示,《红楼梦》中,秋天吃螃蟹喝的黄酒,除夕夜饮的屠苏酒都较辛辣,有助温肾、壮阳气,如果再找个暖壶烫酒,喝起来不但更顺口,还能散寒祛邪,有益健康,加快代谢。但现在即使是冬天,烫酒喝的人也少了,喜欢喝洋酒的甚至大冬天也爱在杯中加冰。若天性怕热、冬天都不畏寒的人倒也罢了,但如果是怕冷胃寒的人,则建议不要盲目加冰。另外,冬天这个时节的啤酒、红酒建议尤其要少喝,这两类酒最好还是夏天喝,解暑兼消渴。

谈及药酒,郑小伟教授认为,古人的屠苏酒配方并不是很理想,其中,乌头虽能祛风去湿,但有毒不宜用;而大黄、防风、白术等多种药味又苦又臭,最好舍弃,改用枸杞子、肉桂等口感较好的药材。他建议,喜欢喝药酒的人最好还是按个人需要找医生辨证后再配药泡酒更有针对性。

采访中,郑小伟还告诉我们,一般来说,肝脏每小时可解30~50克左右的酒精,也就是二两左右,只要徐徐饮、细细品,不超过这个量,基本没问题。然而现在社会中,很多人都会因为工作需要,或是老友相聚兴起,一同开怀畅饮,喝高了该怎么办?其实,只要在酒前酒后嚼上3~5克花旗参,或者用开水冲泡花旗参茶喝,就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脏跳动更有力,人马上会变得精神起来。”但仍建议,喝酒切勿过量。

西医勘误:茶解酒,尚没有科学依据

在《红楼梦》中,喝醉了的史湘云以浓茶解酒。但事实上,以茶解酒尚没有确凿的科学依据。孙建琴对此解释说: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因此酒醉后可以喝点淡茶,最好不要喝浓茶。

另外,《红楼梦》中还提到用酸汤解酒的细节。对此,孙建琴并不认同。在她看来,这类饮品虽能够促进酒精的分解,但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大,容易使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加重,甚至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不太可取。“其实,要防止喝醉酒,首先可在饮酒前先吃点东西。千万不要空腹喝酒,这样不仅会很快喝醉,而且会刺激胃黏膜。吃东西后喝酒,虽然有一部分会被血液直接吸收,但是体内会有相应的食物用来分解酒精,而胃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会减缓血液吸收酒精的速度。让自己的胃里总是保持一定量的食物,可以帮助分解酒精。

红楼梦薛宝琴范文第3篇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大概不会想到,在他身后,一部《红楼梦》成为世人永远评说的对象。

一部小说要受到读者的关注,决不仅仅是因为它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彩的故事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所表达出来的主题。对于《红楼梦》来说,似乎还不止于它那个众说纷纭的主题,更重要是它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提升和超越。

首先,《红楼梦》在艺术上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自宋元以来的话本模式注重故事情节的特点,把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完美地融入了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中,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也具有中国古典诗歌富于诗情画意的特色。中国古典小说成熟于宋元时期的话本和拟话本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故事的情节性和内容的道德说教性。这与中国古典文学的主流形式诗歌注重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浓郁的抒情性是相悖的。《红楼梦》突破了中国古典小说和中国古典诗歌之间的隔阂,把古典诗歌的审美趣味和表现技巧引入了小说的创作之中,使之呈现出与传统古典小说皆然不同的审美趣味。《红楼梦》不是以情节的故事性取胜,而是以充溢其中的诗情画意吸引读者。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其数量之多,超过了任何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并且这些诗词歌赋不像其他小说那样仅仅是故事情节的点缀,而是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缺少了这些诗词歌赋,整部小说的结构就会受到伤害。另外,《红楼梦》中的这些诗词歌赋几乎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如《红楼梦曲》、《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另一方面,《红楼梦》中很多场景和情节都极富诗情画意,最典型的如“宝钗扑蝶”、“黛玉葬花”、“宝琴立雪”、“秦雯撕扇”、“湘云醉眠海棠”、“黛玉焚稿断痴情”等,这些场景和情节都深得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简直就是一首首优美的小诗。

其次,《红楼梦》在思想上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的价值取向,明确表达了“褒女贬男”的价值取向。在古代社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重男轻女是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在西方,从18世纪的启蒙运动开始,人们逐渐从法理上否定这种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当然,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还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似乎比西方更为严重,而且从法理上否定这种价值观念的思想始终没有从自身的文化传统中嬗变出来。不过,几乎和西方思想启蒙大师同时,曹雪芹用文学作品这种相对感性的方式表达了和西方的启蒙大师几乎一致的内容。在《红楼梦》中,他曾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种言语在当时无疑是惊世骇俗之论,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公然挑战。曹雪芹不但借贾宝玉之口明确提出了这种与传统的“重男轻女”皆然相反的“褒女贬男”的观点,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这种思想一直贯穿在《红楼梦》全书的创作中。在《红楼梦》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几乎全是女性:贾府地位最高、最受人尊敬的是贾母,贾府的实际掌权者是王熙凤,贾府最有远见的人是秦可卿,贾府最有管理才能的人是探春,贾府最有才华的人是大观园中的一班小姐,贾府最纯洁、善良,最有个性的人是大观园中的一群丫头……而且作者对他们持肯定和赞赏的态度。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是贾府的男人们,他们一个比一个无能,一个比一个,贾敬修道炼丹,企求长生不老,贾赦胡作非为,贾政是个假正经,至于贾珍、贾琏、贾蓉、贾瑞等人就更不用说了。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也可以明显看出作者“褒女贬男”的价值偏向。这种观点看似或许有些极端,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这实在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表达方式,其实他是通过对长期受压抑的女性的褒扬,否定传统的那种“重男轻女”的价值取向;他骨子里所追求的其实就是男女平等,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平等。

红楼梦薛宝琴范文第4篇

如果把《红楼梦》比作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乐,那么,构成史湘云这一乐章的,应该是高亢明快的旋律。她的风采、个性、气质给人以开朗、爽快、磊落的感觉。在大观园这个女儿世界中,薛宝钗城府太深,是个“冷美人”;林黛玉孤高抑郁,是个“病西施”;惟有史湘云,以其襟怀坦荡,才华横溢,言语豪爽而自成一格。

湘云的真,实为可贵,也最为可爱。她心直口快,毫无做作,摒弃了世俗的扭扭捏捏和搔首弄姿。湘云的天真烂漫,胸无城府,几乎在她的每一处生活细节中都透露出来了。

书中有一回写到,大伙准备“烧鹿大嚼”,湘云和宝玉商量要烧鲜鹿肉吃,并且还宣布,要吃酒吟诗。黛玉打趣湘云他们是群“花子”,还说:“芦雪庵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湘云即刻回敬道:“你们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看哪,多可爱的人啊,也不管黛玉能否接受,就脱口而出。

在“醉眠”一节中,湘云的个性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宝玉宝琴等四人过生日,筵开玳瑁,褥设芙蓉,吃酒行令,热闹非凡。湘云性急,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等到大家起席时,忽然发现不见了湘云。良久才有丫鬟来报,说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后头的一块石板上睡着了"。众人来看,果见湘云卧于山僻石凳上,芍药花落了一身,蜂围蝶绕,好不热闹。湘云香梦沉酣,口内犹说酒令“泉香酒洌,玉碗盛来琥珀光,宜饮到梅稍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在《红楼梦》中,写醉酒的场面不少,娇憨放达,诗情画意的只有史湘云了。

在《诉肺腑》中,湘云去看袭人,送给袭人一枚戒指,袭人告诉她,宝钗之前已经送了她一个,湘云笑到:“这些姊妹们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说着,眼圈就红了。宝玉劝她不提这话,湘云又道:“提了又怎样?我知道这是你的心病,恐怕你的林妹妹听了,又怪嗔我赞了宝姐姐,是不是?”袭人在旁边笑道:“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口快了。”湘云如此之真,想到什么说什么。她与黛玉一样,同是寄居之人,却不像黛玉处处谨慎,又十分多疑。湘云还亲口规劝宝玉关心仕途,结交官宦。虽然宝玉不领情,但从封建正统的角度来说,要求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应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湘云这么做,的确是为宝玉好啊。湘云待人真诚,实在难得。

贾府演戏,人人都说那小旦的扮相活像一个人,可人人都不说出来是谁。惟有湘云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结果又惹恼了林黛玉。

“烧鹿”、“醉眠”、“口无遮拦”,自然酣畅,毫无做作,一切出于天性。率性、真实,栩栩如生,如在目前。

我想,在现实生活中,若是真有史湘云,恐怕人人都要说她傻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不愿说出来的话,她偏偏说,也不怕得罪人。在我看来,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少了这种人。不然,怎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史湘云呢?

我喜欢史湘云,喜欢史湘云的开朗,喜欢史湘云的爽快,喜欢史湘云的磊落!

红楼梦薛宝琴范文第5篇

关键词:《红楼梦》 体育活动 启示

一、 前言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先生以毕生精力创作的,以其美妙绝伦的艺术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中国小说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经济、政治、体育、文化等多方领域。从《红楼梦》问世不久,民间就有这样一种俗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可见这本书的影响力。而研究《红楼梦》的周汝昌,他对《红楼梦》的评价登峰造极:“《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小说;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曹雪芹是古今罕见的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民俗学家、大诗人、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文豪、大词曲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美学家、体育专家、大服装陈设专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本文将针对《红楼梦》中的各种体育活动进行认识分析,更好地揭示一个时代社会体育活动的文化特征。

二、《红楼梦》中的体育活动“围棋”

《红楼梦》中全书百二十回总共有十九回中提到棋或者描写下棋,是全书中描写次数最多的休闲项目。而其中前八十回中,有十三回;后四十回中,有六回。曹雪芹为什么不厌其繁地对棋进行相关的描写呢?是因为棋作为一种竞技性游戏,在古代又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其中之棋,就是围棋。自汉班固 撰《弈旨》以来,就深深地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国围棋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尤其在康乾盛世时期便出现了围棋“四大家”,并列于棋坛之巅。而这一时期,正是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围棋也就深深地影响了他,使得他对围棋的多次描写也就不足为奇。围棋作为高雅的脑体操运动,不仅能开发人的智力,还能更好地锻炼人的身心健康。

《红楼梦》中懂围棋、下围棋的姑娘很多,如:黛玉、迎春、探春、香菱、岫烟、宝钗,惜春、宝琴、妙玉……她们都是围棋的着迷者。如第一一一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中,“那妙玉自有茶具。道婆去了不多一时,又来了一个侍者,送下妙玉日用之物。惜春亲自烹茶。两人言语投机,说了半天。那时天有初更时候,彩屏放下棋枰,两人对弈。惜春连输两盘,妙玉又让了四个子儿,惜春方赢了半子。不觉已到四更,正是天空地阔,万籁无声。妙玉道:‘我到五更须得打坐,我自有人伏侍,你自去歇息。’惜春犹是不舍,见妙玉要自己养神,不便扭他。”

亦如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探春便和宝琴下棋,宝钗岫烟观局。林黛玉和宝玉在一簇花下唧唧哝哝不知说些什么。棋局中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便折了官着,两眼只瞅着棋枰,一只手却伸在盒内,只管抓弄棋子作想。”既然围棋是竞技游戏,就有分胜负,分输赢,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应做百分之百的努力。所以林之孝家的站了半天,因回头要茶时才看见,问:“什么事?”简短的处理事情后又继续下棋。以“棋如人生”来讲,其深刻含义在于:与其一心想赢棋,不如专心下好每一步棋。围棋在大观园里代表的是和睦、是青春、是快乐、是美好的时光、是培养临危不慎、顽强进取的良好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品质。威震日东棋坛20年的围棋大师吴清源在其《自选百局》之《后记》中有首诗:“漫漫长途独自行,沧桑历尽到如今。回头百战感无量,棋局俱含人世情。”可见围棋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坚定意志是多么的有益。

三、《红楼梦》中的体育活动“放风筝”

风筝起源于中国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000余年,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韩非子・外储说左匕》上记载:“墨子为木鸢三手而成,蜚(飞)一日而败。”“鸢”就指风筝《墨子》则记载了“公输子削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汉代风筝的工艺大幅提高。高骄在《风筝》诗中有这样的描述可以印证:“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至清代,风筝的制作工艺就更加丰富多样,并成为那个时代的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娱乐体育活动。如《红楼梦》中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里关于贾环带着晴雯和彩凤放风筝,午后,吃过饭,贾环带着晴雯和彩凤拿着她们挑出的两个风筝去约宝钗,见到宝钗的时候,她正拿着一本书发呆,旁边的莺儿恹恹欲睡。贾环笑道:“今天怎么没精神?咱们到园子里放风筝吧。”莺儿一下子清醒过来,看到贾环他们拿着的风筝,十分兴奋,跳着道:“要去放风筝么?姑娘我们去不去?”虽是在问,但脸上分明写着渴望。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的放风筝中:宝玉打发小丫头去取大鱼风筝,小丫头回说:“晴雯姑娘昨日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黛玉的风筝放上了天,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放风筝作为一种户外运动,虽然是林黛玉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寄托的美好愿望,“放晦气”、“放走病根儿”的想法,但他们通过放风筝,得到的是身心舒畅,精神愉悦,奔跑运动的锻炼。如风筝交织一起了,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它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都去了。众人拍手,哄然一笑,说:“倒有趣,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同时风筝作为在宽阔野外进行的运动,用手牵着线绳拉着风筝迎风跑,就可以将风筝放飞到高处,是清代社会那个时代少有的娱乐项目,人们通过奔跑,促进了新陈代谢,即使几个风筝交织在一起了,他们由于心情舒畅,清晰,淡雅,感觉也非常的快乐。既丰富了情节,同时也反映出放风筝活动是那个时代较为普遍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四、《红楼梦》中的体育活动“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女子重要娱乐运动方式之一, 根据《古今艺术图》书中记载,古代的秋千是从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山戎那里引进的,山戎族的特点就是很喜欢荡秋千,他们用秋千来培养人矫健、敏捷等这些重要的战斗素质。寒食、清明节前后,荡秋千在明、清两代的妇女中很流行,唐代诗人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这样描写到“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反映出不能轻易出门的女子长年居住在深宫,秋千给过着寂寞生活的宫女们带去了非常多的欢乐。《天宝遗事》中也有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筑秋千嬉笑为乐,帝常呼为半仙之戏。”说荡秋千的女子衣袂飘飘于半空之上,就像乘风飞舞的仙子一般,就会给人空灵潇洒的淋漓之美。如《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尤氏带佩凤偕鸳二妾到大观园游玩一文。佩凤、偕鸳两个去打秋千顽耍,宝玉便说:“你她们两个上去,让我送。”慌的佩凤说:“罢了,别替我们闹乱子,倒是叫‘野驴子’来送送使得。”宝玉忙笑说:“好姐姐们别顽了,没的叫人跟着你们学着骂她。”偕鸳又说:“笑软了,怎么打呢。掉下来栽出你的黄子来。”佩凤便赶着她打,在彩云端、树枝头飘飘荡荡,忽上忽下的秋千运动使得这些深闺中的少女们的身心得到了愉悦。从字里行间中可看出,在狭小闭塞的环境下,荡秋千是平日里大观园中常有的事,是他们作为一种排解寂寞的体育活动方式。

五、结束语

在清代社会中,《红楼梦》作为一部大百科全书,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很多故事情节是那么的风趣幽默,但是故事之中融入了很多的生活大百科知识,医学、经济、体育等等方面,很好地诠释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整体风貌。作品中的人物似乎正在和我们对话和我们交流,他们的体育活动寄情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围棋”运动,是为了消耗一天多余无聊的时间,其实是锻炼了心智和身心健康。而《红楼梦》中的贾母,因岁数大了,她的体育活动不同于年轻的女子,除了饮食喜欢清淡、少而精之外,还有她喜欢散步游玩。她认为散步是“疏散疏散筋骨”,每逢节日总是和儿孙媳妇们在大观园里走动、玩乐。从中医角度方面来看,贾母的散步,其实就是一种运动,可以锻炼四肢,从我国中医理论来讲,就是脾主四肢,所以加强散步,对于脾胃的运作有重要的反馈性作用,而《红楼梦》中的体育活动方式也成为当今很多人学习的榜样。真正从《红楼梦》中的体育百科知识来弘扬优良的传统锻炼方式,更好地促进现代女性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慰庐.“足本《浮生六记》”中之“后二记”伪续者是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03) .

[2]崔宗祥,赵晚霞.从《红楼梦》看我国清代妇女体育活动项目及其特点[J].湖北体育科技,2004(03) .

[3]吴炎兵,姜泉花.《红楼梦》中体育活动的文化学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04).

红楼梦薛宝琴范文第6篇

教学创意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教材各个版本都必选的经典篇目之一,是高中生了解《红楼梦》的一把钥匙。本篇文字篇幅长,人物众多,环境复杂,初次接触本篇文字或者是对《红楼梦》陌生的学生很难真正地走进文本,读出味道,读出精彩。如何让学生快速熟悉并把握近12页的文字,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和高明之处,需要一个贯穿始终的纲领。本设计的初衷就在于此,希望学生能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由衷地喜欢上《红楼梦》。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贾府人物和作者叙述视角的转换。

2. 整体把握贾府的环境特点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自主梳理“ 眼中的 ”的环节。

2. 概括贾府的环境特点,从《红楼梦》全篇体会贾府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法

阅读、讨论、体悟

一、 创设情境,走入文本

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对长篇名著的解读得用一生的时间,而语文课堂学习节选的意义就在于管中窥豹,由一滴水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并激励我们去研读全篇。今天我们就借得林黛玉的俊眼,走进贾府深宅大院,初步认识各色人物。

二、 整体感知,引领阅读

本文选自《红楼梦》第3回的后半部分,本节课的目标就是熟悉课文内容,即初步了解贾府人物和作者叙述视角的转换,整体把握贾府的环境特点。

全文共16段,分四组阅读,自主梳理“ 眼中的 ”,概括文中出现的人物并在书中做标注,并对照补充。

明确:

黛玉眼中的(贾母 邢夫人 王夫人 李纨 三春 众人 丫环 姬妾)略写 群体介绍

众人眼中的黛玉(第4段开头)多层次渲染

和尚眼中的黛玉(第4段中间)

黛玉眼中的熙凤(第5段第4行开始)详写 单独描绘

熙凤眼中的黛玉(第5段开头至第6段)

王夫人眼中的宝玉(第10段中间、第11段结尾)多层次渲染

贾敏眼中的宝玉(第11段中间)

黛玉眼中的宝玉(第13段两次肖像描写、第14段摔玉)

后人眼中的宝玉(第13段结尾两首词)

宝玉眼中的黛玉(第14段开头)

雪芹眼中的黛玉(散见文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之处)

小结:虽是黛玉进贾府,贾府人物却又不是全都从黛玉眼里传出来,而是千变万化。有详写,有略写;有群体介绍,也有单独描绘。宝玉、黛玉则多层次描写,反复渲染;未出场的贾赦、贾政则是虚写。上至贾府最高权威,中至管理层,下至丫环,无所不包。人物间有亲情热闹,又有规矩礼节,至此,既找到了重要人物,也未曾漏下次要人物,为欣赏重要人物做好了准备。

三、 追寻行踪,把握环境

俊眼修眉的黛玉除了时时在意打量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物以外,还步步留心所到之处的环境,走到哪里看到哪里。研读第1、7、8、9、10段,可引导学生思考:

1. 黛玉都到了哪些院落,又观察到哪些特别之处?

明确:

宁荣街:阜盛、繁华、不同

大门:敕造、兽头大门、石狮子

贾母院:雕梁画栋、鹦鹉画眉、轩峻壮丽

贾赦院:小巧别致、树木山石、盛装丽服

贾政院:轩昂壮丽

荣禧堂:御赐、紫檀、楠木、乌木、龙、鼎、彝

耳房:金钱蟒、文王鼎、汝窑

小正房:书籍茶具、半旧

2. 哪些细节显示与一般府第不同?可举一例。

乌木:寻得乌木一方,胜得珠宝一箱。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中国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定窑。半旧的椅搭:半旧,不是全新或全旧,全新的则有暴发户之嫌,全旧则有破落户的迹象。

府内氛围:敛声屏气、恭肃严整

小结:除了以上重点外,还有数不清的小院、厢房、垂花门、角门、仪门、侧门、影壁、插屏、穿堂、过道、游廊,加在一起,就是封建社会人人羡慕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总起来说,对贾府环境的介绍可分为三个层次,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物品,依次相当一个人的外貌、考究的服饰和精心选配的首饰等。

四、 深入探讨、理解苦心

再次研读,如此详细的环境描写,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明确:

1. 情节、人物、环境密不可分,环境自然为人物活动、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场景。

2. 展示日常生活情景,显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府第的豪华,庭院的轩峻,各种排场、礼节的讲究,展示出当时一流贵族世家的日常生活图景。王夫人住处的坐具、卧具和各种不同寻常的摆设,奶奶、少爷、小姐们在众人簇拥下的出场、就餐时的排场和仪式、就寝时需用物品和陪伴人等,充分显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

3. 地位身份的象征,人物关系的显现。贾府大门、荣禧堂和整个府第的庞大、豪华以及“敕造”“书赐”和“东安郡王手书”等字样,充分显示出贾府在社会上尊贵、显赫的地位,与朝廷、皇亲权贵之间的密切关系。贾母住处庭院深深、轩峻壮丽,显示她在府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贾赦小院远离中心,贾政住处却紧靠荣禧堂,也可看出贾母亲幼疏长,兄弟俩在荣府中实际地位的高低,贾政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王熙凤住处就在荣禧堂之后,与贾母院、王夫人住处都很近,符合管家的地位,也显示她左右逢源的关系。

4. 人物个性品格和生活情趣的写照。

红楼梦薛宝琴范文第7篇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今天小编整理了2021《红楼梦》中学生读书笔记感悟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2021红楼梦读书笔记1在暑假快两个月的时间里,我读了一本让人记忆犹深的红楼梦,他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

这个本书主要讲的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贾府,里面有一个贾宝玉、薛宝钗和林黛玉,他们三个人发生的故事。

读了红楼梦后,我对贾宝玉这个人物极其不喜欢,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他明明是个大男人,骨子里却像女人一样柔弱,遇上一点儿伤心事,就立刻哭了起来,有时候还哭得厉害,眼泪如破堤的洪水一样\"哗哗哗\"地往下流;其二,贾宝玉不喜欢读仕途经济的书,说这些事情俗气,那他整天和女人混在一起,想的、做的、写的都是女孩的事,难道这就不俗了吗?我认为,男儿志在四方,应该出去打天下,不应该老呆在家里吃吃玩玩,和女孩子在一起取乐,这有失男性的尊严。

不过话又说回来,根据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原则,我觉得贾宝玉还是有不少优点的。首先他为人处事十分和善,他作为皇亲国戚又是贾府最得宠的少爷,他没有架子,经常和丫头和下人混在一起,同情他们,即使他们做错了事情,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从不会责骂他们,这说明他有人与人之前平等的思想观念。其次,贾定玉是一个性情中人,当紫鹃开玩笑告诉他林黛玉明年要回老家去时,他马上就发呆生病了,这说明贾宝玉同情很专一。

不过,我还是想说说这个林黛玉,她可爱哭了,跟贾宝玉一样,每次都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鼻子,真是爱哭鬼。但是他也有好处,他琴棋书画样样样样都精通。却在贾宝玉成亲的夜晚,凄凉地死去。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2021红楼梦读书笔记2读完《红楼梦》,我不禁被里面优美的语言所折服,同时也为贾宝玉和林黛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而叹息。

不得不说,曹雪芹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他不仅把《红楼梦》这一故事写得如此美妙,就连里面的每一句诗词都是尽心雕琢。

《红楼梦》语言优美,每一句话都进过千锤百炼,对人物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他用优美的语言,活活把一个柔弱、聪慧的林黛玉捧到了我们面前。”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似水杏“,把薛宝钗的端庄典雅体现得淋漓尽致。

《红楼梦》结构严谨,前后照应,为人物的后续发展处处埋下了伏笔。贾宝玉魂游太虚幻境,看了金陵十二钗,听了红楼十二曲,这每一首判词、每一首曲,无一不与那十二位小姐日后的命运紧紧相连。袭人的汗巾,湘云的麒麟,都与她们未来的归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叛逆者。他反抗当时的礼教,不愿终日与四书五经为伍。林黛玉则是一个才女,她的诗里,充满了女性特有的娇媚。在诗社的作诗活动中,她屡屡夺冠。她的诗,总能让人心悦诚服。

他们不服礼教,冲破礼教的束缚,深深的相爱了。丛林黛玉初来贾府的那一刻,贾宝玉就迷上了她。为她摔玉,当她耍小性子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总是跟在她身后,不停的解释、道歉,直到她原谅。宝玉越来越爱黛玉,为她着迷,到后来,他甚至说,如果黛玉死了,他就去做和尚。可见,他对待遇的痴情非同一般。黛玉也是一个痴情的人,每次的伤心、落泪,都是因为宝玉。为宝玉做香袋,却又因和宝玉耍小性子而把它剪破。她的喜怒哀乐,全因宝玉而变。宝玉因她变得吃啥,而她,又因宝玉香消玉殒。

他们,本是金童玉女,只因封建礼教的迫害,一辈子无法在一起,注定只能成为封建社会下的又一对牺牲品。我为他们感到叹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却只换回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不管《红楼梦》的结局如何,它始终是一部流传百世,难以超越的经典。

2021红楼梦读书笔记3最近,我读了一本儿童版的《红楼梦》,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虽然里面的故事情节不太懂,但是它让我学会了怎样通过环境、人的举止、言语去刻画一个人的性格,并且里面的词语丰富,语言优美,也让我学的了很多知识。

读后,我似懂非懂,有些情节让我悲喜交加。悲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喜欢,却没有走在一起。林黛玉本来就体弱多病、弱不经风,又受到如此打击,上天做花神去了。慈祥的贾母,因为年纪较大,家里常常出事,受了惊吓也不幸与世长辞了。威风凛凛,干事果断的凤姐在全家人的逼迫下,伤心的去世了。喜的是里面的一些故事很逗人,如林黛玉用筷子夹起一个鸭头,笑着说“鸭头、丫头”,丫头们纷纷说林黛玉打趣她们,对黛玉罚酒。还有一次,宝玉来找黛玉玩,紫鹃想看看宝玉是否真的喜欢林姑娘,就对宝玉说:“明天我就要把林姑娘送回苏州了。”暴雨一听吓了一跳说:“林黛玉的爸爸妈妈不是都去世了吗?”紫鹃装着恋恋不舍的样子说:“是呀,可她的亲戚还都等着姑娘呢?”贾宝玉回去后,脚手冰凉,王夫人十分焦急,叫来紫鹃问个清楚,原来是和宝玉开玩笑。宝玉迷迷糊糊看见桌子上有一只船,又开始大叫起来:“不好了,接林黛玉的船来了。”王夫人连忙把船拿给宝玉,宝玉把船踩的粉碎,笑着说:“这下林姑娘可走不了了。”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林黛玉,她爱学习会做诗。在送花节那一天,黛玉不像别人一样只顾贪玩,自己在玩的过程中还在思考作诗,其中“花谢花飞花满地,红消香断有谁怜”这两句诗多优美呀。林黛玉这种温柔贤惠,乐于助人的性格和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读完这本书,我眼前出现了红楼梦中描写的这一个大家族的兴败衰落,林黛玉的善良、贾宝玉的无知影像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懂得不愿学习,自酿苦果;不会说话,人人讨厌。只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1红楼梦读书笔记4我自小知道,《红楼梦》是我国众多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但却从未认真读过一遍。几天前在书架上看到了,就取下细看。

开始有点儿看不懂,但过一会儿就被它吸引住了,一上午都在抱着书看,有的时候还让妈妈读两章。大观园里的生活都让我们一家三口不住地感叹,他们真是闲得没事干!整天就是吟诗作赋、游玩享乐。他们开诗社,猜灯谜,品茶赏菊。也难怪林妹妹整日身子不好,什么事也没有,整天胡思乱想,不有病才怪。我喜欢看热闹的章节,比如刘老老进大观园啦,湘云宝玉雪地里烤鹿肉啦,即景联句啦,让我十分感叹他们家人整日玩儿鲜的,家中富裕。很多时候我还会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结果搞得父母都开始和我一起探讨《红楼梦》中人物名字的寓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的命运,又在我家掀起一股“红学热”。有一天早上,爸爸竟对我说,他昨天晚上一夜都在琢磨《红楼梦》,连做梦也都梦见了《红楼梦》中的场景。这真是“梦中梦”了。

开始看时,我都是边看边笑的。可越往后,我就越发笑不出来了。当我读到,林黛玉独自病死在潇湘馆时,我忍不住为林妹妹掬了一把同情泪。看到后来,宝玉来到黛玉生前所住之处,触景生情,失声痛哭时,书前的我不禁再一次落下泪来;当我返回来,又读一遍太虚幻境的曲子《枉凝眉》,曲中的“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和“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让我不禁痴想:“阆苑仙葩”是指黛玉,“美玉无瑕”自是宝玉,可这“水中月”、“镜中花”又是什么意思呢?难不成,是暗示后面二人的情谊终是像这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都终究是触不到的虚空吗?我越想越觉得伤感,不仅为林妹妹临去时冷清无依,更为宝玉得知黛玉死讯后的悲痛与后悔。当故事即将结尾,眼见迎春、凤姐、老太太、鸳鸯等人一个个撒手而去,宝玉、惜春也看破红尘出了家,想起当年,那么富贵兴旺的宁国府荣国府,最后竟弄得七零八落,怎不令人叹息!这部《红楼梦》,它讲述的已不仅是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它讲述的,是整个宁荣府的兴衰,是宁荣府的悲剧。若它仅是讲述爱情,也不会独成一个学派,有那么多人去研究这部书。开始,我看不懂那些诗词,后来一对照,那“金陵十二钗”人物也能猜得差不多。

哎!我不由得叹气:这些女孩子们,本该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却都被牵进这事事非非中。第一百二十回,才弄明白,原来都只是“假语村言”罢了!这样一想,原来这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都只是一个故事罢了!如此想来,不由心酸。一切不过是世人笔下一纸文字,不过是一场长“梦”而已……

如今,我终于懂了那四句读来令人心生感慨的诗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021红楼梦读书笔记5每每独坐窗前,总是频生感伤。那似乎,源于不知名的忧愁和怅惘。直至翻开了那卷忘在角落的书卷,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将它荐于我,嘴里还满是赞叹。他们是想让我明白,什么真的值得感伤,什么真的可以为此叹息流涕而后泣不成声。

《红楼梦》,我在百度百科里寻到这样一段简述:”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可是我倒并不这么认为。我无法做出那样宏观的概述,也无法从这本书里读到什么手法、底蕴、价值。我看到的,只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样的无奈和辛酸,还有那可以与我突生泪水的人走茶凉的哀莫结局。

忆及黛玉初来贾府时,虽说是孤苦伶仃,可那一大家子说笑喧哗、门庭若市的场景,是多么红火、热闹、令人心生向往,那场诗文之赛多么令人钦羡、赞叹,而那贾府上下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感情,又多么难得可贵。可随最终还是家道败落、家破人亡,只留一个人活下来。这,便是现实而残酷的结局。

对于这个令研究红学的人苦苦哀叹的结局,我则是带着一分不敢言说的窃喜和九分浓浓的悲痛。窃喜这个故事不是俗套,是孤傲作者的点睛绝笔,而悲痛,则与常人无异。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贾家之人走的走、散的散时,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兴衰,可我同时也明白,这只是一个作者呕心沥血创造出的虚拟环境,不是真实的。可对于其中林黛玉这个角色,我却宁愿相信这是真的,是真实存在的,她的离去,是我悲痛的事情。

依记我儿时,体弱多病。老师和同学总把我称作“林黛玉”。彼时我还不知林黛玉是谁,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后来我终于知道了,林黛玉是终日沉绵伏塌却满腹才情,多愁善感却孤独叛逆。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刹那明白后,我才始了悟,原来我不是她,我没有她的才情,更没有她的伤感。虽然我依旧体会得到她死前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痛,可我比她坚强。

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每个人都有悲惨的命运,而我唯唯记住了黛玉泣血的一生。这便是我所悲痛的结局,一个女子香消玉损让我看到的结局,犹如曹雪芹给我们的结果。林黛玉犹如儿时的我,我感叹她红颜薄命,也为她的柔弱而而掩面跺脚。

红楼梦薛宝琴范文第8篇

林黛玉心性之强,达到女儿的顶点。她知道湘云、探春都不如她,至于宝琴,更是视之若无,所以很好;但对于宝钗一直心怀恐惧,这个恐惧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她无法明白宝钗的心之所在。宝钗生为女儿身,却并无多少女儿性。

林黛玉不会嫉妒袭人,但是她较上了宝钗。真性情之间的关系并不都是友好,经常是非常残酷的。

宝钗的空和宝玉有所不同,她空而无我,她知道生活毫无意义,所以不会执留,也不会为失败而伤心;但是她又知道这就是全部的意义,所以做一点女红,或安慰母亲,照顾别人。她知道空无,却不会像宝玉一样移情于空无,因为她生性平和,空到了无情可移。她永远不会出家,死,或成为神秘主义者,那都是自怜自艾之人的道路。她会生活下去,成为生活本身。

她与生活唯一的不同,是她还看得到虚空和走进虚空的人看见的幻影。也只有她,听清了宝玉最后的不祥之言。

宝钗无妄想,亦无理想,亦不会破灭,又啥都明白,自可过太平日子。

她无求无喜,却一切有度,不是无可奈何的折中,确是一种天然的“合适”。这“合适”的法则举世无例,所以也不拘泥。所做大体是公正,名分上的事情自去做,但也无私。对针尖麦芒的黛玉她意外爱护,赠诗送药。小心眼的人读此多以为是她笼络伎俩,其实不然。宝钗还是知人品性,清浊。她看黛玉倒是较宝玉为重。其实她又何尝看得上宝玉。

薛宝钗根本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另外一个方面,她的屋子里一片雪白,什么都没有。实际上她是最早悟到这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人了。她不是通过痛苦和思考悟到的,而是天性如此。家里破产,哥哥被抓了,趁有活口,劝她妈妈问问他还欠了别人多少钱,都没钱了,她也无所谓。她是真正无所谓的人,可是她一切事都做,一切都要做得合适。她不求目的,只有合适,这就是中庸之道。这种合适又很微妙:这个人应对这个事,它合适;他们俩之间这样做合适,它是随机应变的,又是先验的。这个合适蕴涵在她的所有内里外在中间。实际上她根本看不上贾宝玉,但她也无所谓。

她是无所求的人,所以你不能以市俗经验推想她的动机,为什么要什么,她就像“月映万川”,只是现象罢了。

薛宝钗天然的悟,有一事可以说明。贾宝玉早先看戏,鲁智深有句唱词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当即宝玉就落下泪来,黛玉就吃了一惊。宝钗于是说:“坏了,这个人悟了”黛玉说:“哪的事啊,看我问他一问。”黛玉就问了他两句话,宝玉一呆就答不上来,也就不想这件事了。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世界与自己没有关系。那么实际上,宝钗说“坏了”的时候,就已经在前面等着他了。

中国只有两次描画了人间的天国,一个是陶渊明的桃花源,一个是红楼梦的大观园。

在《红楼梦》里,人无论好坏,只论清浊,其中的女儿性恰恰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人性和谐的最高梦想。男性化的醒悟往往在于领悟自身的虚幻,将人归于天。而女儿是水做的,无须这种领悟,她们是天化的人,自身就是天上无尘的花朵,在显示冥冥之时,上天也不能不欣赏自己的创作。

我认为《红楼梦》之所以这么漂亮,不在于它仅仅是写好了一个什么故事,或表达了哲学观念,而在于它体现出中国精神一个特别美妙的地方。

这个美妙的部分在西方文学里本来是个绝望的部分,就是浮士德说的“真美呵,你停下来吧”,但是就消失了的那个部分。它不停下来,因为执之者失。这时中国就采取一个什么办法呢?――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相望不相闻。

任万物自生,如天观世。每个生命的美丽都不去驾驭,自现而自隐,自灭而自生。黛玉和宝玉,爱得那么深切,也没有说,我爱你,一点也没有。它就是两个心的显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