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名词语法

名词语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名词语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名词语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指示代词 结构助词 语法共性 北方方言

一、引言

指示代词可以表示领有关系。吕叔湘等指出,名词前有“这”或“那”,又有领属性修饰语时,一般不带“的”。熙在《语法讲义》中指出,双宾语结构中,如果中心语前有指示代词“这”“那”,不用“的”的说法更占优势,如将“买了他的一所房子”说成“买了他那所房子”,将“收了你的两百块钱”说成“收了你这两百块钱。”①根据Hopper&Traugott(1993:190-1),人类语言的定语从句标记的来源主要有四种类型:零标记、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三人称代词),说明指示代词可以用作定语从句标记。汉语结构助词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作定语从句标记,既可以用于名词性(领属定语)、动词性(关系从句)、形容词性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也可以用于“的”字短语(中心语隐含结构),因此我们将在下文中讨论结构助词与指示代词的共性关系。

在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的”的主要功用是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形成一个偏正结构。从语义上划分,这类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修饰语为中心语所代表的事物的领有者,二是修饰语是一个从句。前人得出了定语从句标记大都是由指示代词演化而来的结论。李讷、石毓智(1998)认为,汉语史上先后出现的两个主要结构助词“之”和“底”原来都用作指示代词。结构助词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作定语从句标记。李讷、石毓智还从历史动因和语义功能等角度论证了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之间的可能发展关系。

本文探讨指示代词的两项语法功能,并将其与结构助词的功能进行比较。

二、指示代词表领有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北方方言中有一个普遍现象:指示代词可以出现在结构助词的位置上。“这”“那”在方言口语中的使用情况有情境用、示踪用、语篇用、认同用四N②。调查发现,北方方言中“这”“那”的领属性使用情况分别为:

1.“人称代词+指示词+名词”,例如:“我这衣服”。指示词后的名词可以是人物、地点、时间或机构。

2.“人称代词+指示词+形容词”,例如:“我这好,你那不好。”

3.“人称代词+指示词+动词”,例如:“你这哭太管用了,什么都解决了。”

以上三种构成了指示词兼作领属定语标记的情况,在一些语境下,作领格的指示代词有自己的特殊功能,不能与“的”替换,比如“我们这一代人”不能说成“我们的一代人”③。“我这书/小王那朋友/老张这帽子/大家这想法/北京这胡同”④中的“这”“那”都不能省略,否则会影响句子结构。这些例句中的领属结构基本上都属于可让渡(alienable)领属关系,而不是亲属关系(亲属关系的领属结构在汉语和一些美洲、大洋洲语言中被处理为不可让渡关系,参阅张敏,1998:230-231、358-360),通常需要连接项来连接。如果不使用定语标记“的”,就要靠指示词起连接作用,从而在结构上不可省略。假如指示词不兼有定语标记的作用,就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在结构上不能省略。因此刘丹青(2005)认为,一个成分具有或兼有定语标记作用的两个句法特点是:1.用了它可以不用“的”类标记;2.删除它必须补进其他标记。在指示词兼作领属定语标记的情况下,指示词兼作定语标记时,仍保留了很强的指示作用,因此“这”“那”经常与“样”“么”“个”连用。这些指示词的指别作用(区别于另一对象)会降低,因为领属定语往往限定该词语的所指范围,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对象。如“我这花园”等同于“我的花园”,“我这好”等同于“我的好”。但是指示代词的功能不完全等同于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的”在语篇中大多无法发挥所需的话语功能。“依我劝,你正经下个气,陪个不是,大家还是照常一样,这么也好,那么也好。”中的“这么”“那么”就无法换成“的”来表达情境现场的相关性。

三、指示代词作定语从句标记

刘丹青指出,由指示词派生出关系从句标记是很自然的语法化过程,英语中的关系从句标记“that”也是由指示词派生出来的,所以传统语法称之为关系代词。本文对多种北方方言进行了比较及分析,探究指示代词“这”“那”出现在类定语标记“的”的位置上,作为汉语的关系从句标注手段的使用情况。从大量北方方言例证中发现,指示代词作定语的使用规律是:名词性词语作定语时,指示代词在很大程度上能充当定语标记;名词性词语作定语且后面无中心词时(“的”字短语或中心语隐含结构),指示代词也经常充当定语标记;动词性词语作定语时,指示代词经常充当定语标记;形容词性词语作定语或动词性词语作定语且后面无中心词时,指示代词也经常可以代替“的”充当定语标记;形容词性词语作定语且后面无中心词时,指示代词较少充当定语标记。在绝大部分北方方言中,副词性词语作状语时,如“悄悄的,别说话”,其中的结构助词“的”不能由指示代词代替。

(a:名词性词语作定语;a':名词性词语“的”字短语;b:形容词性词语作定语;b':形容词构成的“的”字短语;c:动词性词语作定语;c':动词性词语构成的“的”字短语;d:副词性词语)

指示代词在山西省方言内部主要有三种使用情况:“这、那、兀”分别表示近指、中指、远指⑤。指示词或指量短语兼作标记的用法已见于用北京话写作的书面作品,只是不如兼作领属标记那么常见。像领属语和核心名词之间的指示词一样,关系从句和核心名词之间的指示词也都保留了明显的指示功能,特别是与现场情境有关的话语功能。与普通话“这”相比,山西方言中“这”的指示功能弱化,能出现在关系从句之后替代结构助词“的”;“那、兀”的虚化比“这”更加彻底,远指功能已经消失,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直接在关系从句中替代“的”⑥。但在大部分山西方言中,指示代词与普通话一样,只能出现在可让渡领属关系结构中。例如:

(1)我的书。

(2)我那书。

(3)他想要我买的书。

(4)*他想要我买那书。

例(4)中,若用指示代词替换“的”将会改变句意,变成“他想要让我去买那本书”。即在c类动词性词语作定语的句式中,“的”字结构处于主语位置时,指示代词可以充当定语标记,但“的”字Y构处于宾语位置时,指示代词不能代替“的”。在“这”“那”作为结构助词使用的例句中,中心名词都提取了关系从句中的宾语或时间词语,或者说与关系从句中谓语动词的空位宾语或空位时间语同指,例如:“他买(的)那书不好看。”然而在山西省南部地区的一些方言中,如临汾、运城,动词性词语作定语时,指示代词可以替换宾语位置的结构助词而不改变句义(如“这是我这/那/兀书”)。当一个述语后接连出现两个宾语时,如果远宾语和近宾语在意义上有领属关系,那么可以将原来的双宾语转换成单宾语,如“我买老张的橘子”说成“我买老张那橘子”,“娶了他家的一个闺女”说成“娶了他家那个闺女”。

在山西方言中,形容词常放在名词后使用,如“屋子黑黑的”,而不像普通话那样表达为“黑乎乎的屋子”。由于表达方法的关系,在b类形容词性词语作定语的句式中,指示代词充当结构助词的情况比较少见,但并不是没有,如忻州方言中可以说“黑黢黢外房”。另外,在一些方言中,指示代词只可以替换状态形容词后的“的”字结构,而不能替换性质形容词后的结构助词,如临汾市襄汾县方言中,可以说“黑乎乎这屋子”,不能说“干干净净这屋子”。在形容词性词语作定语的无核关系从句中,大多数方言的指示代词都不能出现在结构助词“的”的位置上,而多与“的”字连用,不具有指示代词的功能,如“长的给你”不能说成“长这给你”。

在大多数北方方言中,指示代词可以在a句和a'句中替代“的”来连接句子结构,并且指示代词的指示性弱化,基本相当于普通话中结构助词的功能,如:河北方言中的“我滴书”,山东方言中的“我哩书”。需要指出一点,如果句子开头出现了指示代词,如:“这是我的书包”,那么,在大部分方言中就不能使用“这、那”充当结构助词代替“的”。即“这是我这书包”的说法不成立。

在频率方面,山西省南部方言中的指示代词语法化程度最高,临汾、运城、长治方言中,除副词性词语作状语外,其他情况都可以使用指示代词充当结构助词。山西省大同、忻州部分地区、吕梁、阳泉等地方言中,指示代词的语法化程度也较高。此外,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宝鸡方言中,副词性词语作状语时,不能使用指示代词充当结构助词;在动词性词语构成的“的”字短语、句子中,也有不能使用指示代词充当结构助词的情况,但总体来说指示代词语法化程度也较高。

调查发现,河南省开封与山西省吕梁、文水方言中的指示代词的语法化程度最低,只有在名词性词语作定语的句子中,才可以用指示代词充当结构助词。作为关系从句标记,专用定语标记“的”与指示类标记在语义上有所区别。指示类标记词都保留其原来的有定指称意义,因而保证整个名词短语是有定的。用“的”进行标记并且不带指示词的关系从句并没有明确的指称义,整个名词短语有多种理解的可能。“这”和“的”指称义的差别显示,指示类标记还不是单纯的关系从句标记,其指示词语的性质仍然保留着。但在北方方言中,“的”和指示类标记在句法上差别不大。“的”兼转指性名词化标记,可以构成无核(headless)关系从句,“的”代替被删除的核心名词,如:“妈妈买的衣裳好看”“妈妈买的好看”。北方方言中,指示类标记也可以构成无核关系从句,如:“妈妈买这橘子好吃”“妈妈买这好吃”。总体来说,北方各地的方言中或多或少都有“这、那”来充当结构助词的情况,印证了指代词倾向于发展成为从句标记、指示代词向结构助词演化的规律。

南方方言中,存在着指量词充当关系从句标记的情况。比如苏州话中“我的那本书”说成“我本书”。湖南省邵阳方言中,“我这/那书非常好”说成“我这个[ke21r]M那个[lu31r]书非常好”。南方方言中最基本的关系化标记是泛用定语标记“葛”(相当于“的”,源于与“个”同音。量词类标记是由量词的定指用法发展而来的,其作用相当于定冠词),它们在用作关系从句标记时仍保留着有定性,如苏州话中的“我本书”就相当于英语中不分远近指的“the book”。需要指出的是,南方方言中的指量词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用于无核关系从句作为标记手段,与北方方言中的指示代词的功能有所区别。

(本文受山西大学科研训练项目资助。)

注释:

①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23.

②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A].徐杰.汉

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174-196.

③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585.

④刘丹青.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J].中国语文,2005:

(1).

⑤吕叔湘.指示代词的二分法和三分法[J].中国语文,1990,

(6).

⑥史秀菊,史荣.山西绛县方言指示代词“这、乃、兀”与结构助

词“的”的语法共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64.

参考文献:

[1]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A].徐杰.汉

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174-196.

[2]纪慧慧.新泰方言助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3]刘丹青.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与句法属性[J].中国语文,

2002,(5).

[4]刘丹青.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J].中国语文,2005,

(1).

[5]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6]史秀菊,史荣.山西绛县方言指示代词“这、乃、兀”与结构助

词“的”的语法共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64.

名词语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名量词 原型 连续统

量词丰富是汉语的一大特征,对此学界有众多的论述。人们普遍把它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但对于名量词小类的划分不一。在所分的类别里,人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个体名量词的类别。但在借用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的划分确立上有较多不同观点。对于临时名量词和借用名量词的差异以及范围学界争议的原因何在,本文从原型范畴的角度加以考察,主要把个体名量词分别与借用名量词、临时名量词进行比较说明,认为这正反映了名量词内部的连续性,进而证明专有名词和临时名词是一个连续统。下文所说的量词都是指名量词。

对来自名词的量词类型的争执

人们所说的借用量词、临时量词、容器量词,其实质都是其他词类的词(多数是名词)在特定语境里做量词使用。学界对这些量词的归类有不同意见。

把来自名词的量词归为一类。熙《语法讲义》里把借名词当量词用的归为临时量词。熙所说的临时量词的范围包括两种:一种是“一碗饭、一口袋面”中的“碗、口袋”,另一种是“一桌子菜、一脸汗、一脚泥”中的“桌子、脸、脚”,认为它们在语义、语法上有不同之处。一些教材也是这样处理的,比如黄伯荣、廖旭东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先把物量词分为专用的和临时借用的,又把临时借用的物量词细分为两类,有借自名词的,有借自动词的。张斌的《新编现代汉语》也把物量词分为专用的和临时借用的,借用的物量词又分为借名词的和借动词的。这两种资料对来自名词的临时名量词的意见与熙的一致,不同的是临时名量词还包括借自动词的。这两种资料都是把从名词借用的量词归为一类,但名称略有不同,黄伯荣、廖旭东把它叫做临时借用的物量词,张斌把它叫做借用的物量词。谭景春(2001)把来自名词的量词也归为一类,叫临时量词,不同的是谭景春从名词语义的角度再次划分类别,认为这些名词从语义上可以分为三种:表示容器的名词;表示人体器官、处所的名词;表示一般事物的名词。谭景春所说的临时量词与熙的观点比较,谭景春的前两类就是熙所说的临时量词,第三类是熙没有的,也就是谭的临时量词的范围较大。

把来自名词的物量词分为两类。赵元任把来自名词的量词分为容器量词和临时量词。他认为,容器量词和临时量词一样,基本上是名词,是开放的类。临时量词较多地用范围或幅度来量度,并指出了临时量词与容器量词的区别。这里的容器量词与熙所说的临时量词的第一种是一样的,是谭景春所说的第一类,可见赵元任把这类量词排除在临时量词之外,临时量词只有熙所说的临时量词的第二种和谭景春所说的第二类。

何杰在《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中,把来自名词的名量词根据语法差异分为借用量词和临时量词。借用量词是多表容器、容积的名词,认为临时量词多借自人体器官名词。何杰的观点基本与赵元任的相同,只是范围更小,把来自处所名词的量词也排除掉了。

郭锐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也认为,有些名词有名量词的性质,这些名词主要是表示具有承载功能的事物的词,这种名量词分为两种:一种是容纳量词,如“一桶水、两碗饭、三车煤、一瓶子酱油、两书架书”;另一种是满纳量词,如“一头白发、一脸汗、一院子人、一桌子灰”。他把有名量词性质的名词,“按优先同型策略”处理成了名词,同时又把容纳量词和满纳量词归入专职名量词,显然这里有矛盾存在。

各种资料中,对于来自名词的量词,不管是处理为一类,还是两分法,虽然都不无道理,但都有一种倾向,即想对名量词的类型,尤其是来自名词的名量词的小类做出非此即彼的界定,但这种界定是困难的。由于语言本身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名词到量词的过程是语法化的过程,名词演变为量词是渐变的,所以来自名词的名量词内部是一个连续统。这种不定的范围,多样的名称正是这种名量词内部连续性的表现。

从名量词小类的比较,看名量词的连续性

从认知的角度看,范畴化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中最基本的一种。张敏认为,语言的范畴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语言把非语言的世界作为客体进行分类,二是语言学家把语言本身作为客体进行分类。量词、名量词都是范畴化的结果。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认为,范畴内部成员地位并不平等,其中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最典型成员最具有原型性,某范畴中原型成员是较集中地享有了特征,最大限度地区别于其他范畴的原型成员。名量词范畴中也有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之分,典型成员就是名量词的原型,集中地享有量词的语法特征。名量词中的个体量词是以计量对象的自然个体为计量单位。个体量词与名词的搭配是特定的,而且在词典里都有标注。个体量词的语义比较虚化,由此,我们把个体量词看做是名量词的原型,个体量词的句法特征主要有以下五点:(1)个体量词能和任意数词组合修饰名词性成分。可以说一本书、两本书、十本书……N本书。(2)个体量词只能和可数名词搭配,不能和抽象名词、不可数名词搭配(“个”除外,一个希望)。(3)个体量词能够重叠。比如:本本书、件件衣服、个个苹果。(4)个体量词和名词之间一般不能加“的”。例如:“一本的书、一个的苹果、一匹的马”,这样的搭配不能成立。(5)个体量词之前不能有其他的修饰词语。

我们把来自容器名词的量词和来自人体器官、处所名词的量词与量词原型――个体量词比较,看看三者在享有量词的特征上的差异。(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来自容器名词的量词叫A类量词,把来自人体器官、处所名词的量词叫B类量词。)

A类量词,其语法框架是“用X(容器名词)盛/装Y”。A类量词是所修饰的名词的计量单位。它的语法特点与个体量词句法特征中的(1)(3)(4)相同,与(2)(5)相反。

B类量词,其语法框架是“X(物体或处所名词)上/里尽是Y”。量词是所修饰的名词的计量单位。它的语法特点与个体量词句法特征中的(4)(5)相同,与(2)(3)相反,与(1)略有不同,B类量词前数词仅限于“一”。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A类量词较多地具有典型量词的语法特征,B类量词较少地具有了典型量词的语法特征。但是A类量词与B类量词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共同享有与原型量词不同的特征,都可以搭配不可数的物质名词、不以个数来计量的固体事物的名词,也就是说两类来自名词的量词在语法特征上有交集重合,它们之间的语法特征是连续的。

从专有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的多角度比较,看名量词的连续性

对于名量词内部的连续性,我们还可以对专有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进行多角度的比较,证明专有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不是非此即彼的划分,名量词是一个连续统。

从认知的角度看,所谓专有名量词指某一词频繁地作量词使用,专门与某一名词匹配,其稳定性强,如条、个、只等;临时名量词,指某一词偶尔或较少地作量词使用,而较多的时候是作为其他的词类来使用的,或者由于某一词作量词的稳定性弱,可以临时借来修饰别的词的。如“碗、车、船、桌”等,当单独出现时是指称事物的名词,在数词后名词前才是量词。如“线、丝”等,由于作量词时还保留一些名词的意义,意义没有完全虚化,可以临时借用修饰不常修饰的名词。如:

例1:过此便是康庄,忽然降下到一片广漠的平原,回望八达岭上远远起伏的一线长城,如在天上!(冰心《平绥沿线旅行记》)

例2:前面那一线马路,分外注目。(转引李生信《古今汉语语法流变》)

在例1和例2两个例子中,“线”在数词后作量词时保留了它作名词的“细长”的语义特征, 在特定的情景下,“长城”、“马路”也具有“细长”这一语义特征, 所以“线”可以临时修饰“长城”、“马路”。

从语法化的角度看,将实词演化为抽象语法概念的过程就是语法化过程。量词是名词和动词经过语法化而来,语法化的过程是连续的、渐进的。学界认为量词不是一个先在的语法范畴,而是经历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量词都是由表示指称意义的名词和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经历语法化而得来。在量词语法化过程中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些词的语法化程度强,意义虚化,基本失去指称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成为常用量词专门与某些名词匹配。如:“个”《说文》注:“(个),竹杖也。”如今成为一个通用量词,它的“竹杖”之义全然无存,只表示语法意义,几乎可以和任何可数名词匹配。“位”《说文》注:“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意指在朝廷中站立的位置,作为量词只有称量人的语法意义,与名词的本义有明显差异。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词的语法化程度稍弱,意义没有完全虚化,还保留一部分实词意义,在表示量词语法意义的时候又可以带有一些指称的意义,与名词的匹配不像上一种有严格的要求,相对自由些。如:“线”在表示量词的语法意义的时候还带有名词所指的“细、长”的一些意义,它还和具有这些语义的词语搭配,可以说“一线长城”、“一线马路”、“一线希望”等,只要中心名词具有与“线”相同的特征(现实的或者认知心理中的相同)就可以与量词“线”匹配。

第三种情况是有些词本身还是名词或动词,偶尔被用作量词,临时与某一个名词匹配。如:

例3:月初的一镰月撒下淡淡的余辉。(刘剑桦《独坐江亭》载《散文》1995年2期)。

例4:此时的京城球场,不但秋高气爽,天气宜人且风景独特,让我们趁着秋色正浓时,寻找球场最浓的一抹秋色。(互联网)

例3中的“镰”是名词,临时作量词和“月”匹配。例4里的“抹”是动词,临时作量词和“秋色”匹配。

在上述三种情况中第一种是专职量词,第三种是临时量词,第二种是叫专职量词还是临时量词呢,学界有不同看法,因为它处于一个过渡的阶段。

从运用变换分析的方法看,我们还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名量词内部的连续性。陈会兵在《现代汉语名量词的再确定》一文中,对“数+量+名”的结构进行删除移位,把“数+量+名”结构中“数”删除,“量+名”颠倒位置,如一袋米米袋、一桶水水桶、一枝花花枝、一把壶壶把、一只船船只、一匹马马匹、一个人人个*、一棵树 树棵*” (带*号的表示此种说法不成立)。通过变换发现:一部分用作量词的还是名词,如“袋、桶”等,应视为临时借用为量词;一部分词经常既用作名词也用作量词,处于名词向量词的转化过程之中,兼有名词和量词两个词,呈现出一种中间状态,如“一枝花、一尾鱼、一扇门”等;一部分量词已经完全由名词转化过来,不能再用作其他实词,成为专职的量词,如“一个人人个*、一支笔笔支*”。

结语

综上所述,临时名量词来自名词、动词、形容词,多数来自名词。名词的所指是客观世界的无穷无尽、难以计算的事物,因此是不计其数的。从这个角度看,临时名量词是一个开放的集合,名量词也是一个开放的集合。而集合内部的次类的量词性不是均衡的,表现出连续性。对于名量词内部的连续性可以这样表示:专有名量词 ――临时名量词(A类 ――B类)且从右到左量词性特征渐强。[本文得到2009年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09JY015]

参考文献:

1.谭景春:《从临时量词看词类的转变与词性标注》,《中国语文》,2001(4)。

2.金福芬、陈国华:《汉语量词的语法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增1期。

3.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名词语法范文第3篇

 

语法填空实际是以前的单项填空题的变体,现在的考试重在测试学生的一种阅读能力,所以把我们英语教学中学过的语法知识和阅读结合在一起了,虽然有点难度,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中的规则,便可迎刃而解。我们不难发现此题型有个特点就是给出提示性词汇和没有给出提示性词汇,一般来讲给出的提示词是实词,而没有提示的是虚词,那么如何确定实词的形式和选择虚词的范围呢?

 

一、语法题空的考查词性和句型

 

1.动词(谓语/非谓语);2.名词;3.代词;4.冠词;5.介词;6.连词(从属连词/并列连词);7.情态动词;8.形容词/副词;9.挖掉表示起承转合的副词或副词性短语;1.词形变化或者词性变化;11.特殊句型(或固定短语);12.定语从句的引导词;13.状语从句;14.名词性从句;15.时态、语态;16.非谓语动词和独立主格结构;17.倒装语序、主谓一致关系、强调结构及其他。

 

二、语法填空的考查范围

 

1.语境(上下文);2.语法:动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形式)、名词、代词、冠词、介词、连词固定搭配、情态动词、复合句、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及构词法、倒装等。

 

三、语法填空的能力要求

 

1.阅读/理解语篇的能力;2.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3.熟练运用语法的能力;4.单词拼写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对中下层考生来说,难度较大。

 

四、重点复习: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

 

(一)首先,我们必须熟练掌握简单句的基本句型结构:

 

1.主语+谓语(+宾语+宾补);2.主语+系动词+表语。

 

(二)其次,我们要充分了解充当各个句子成分的典型词类:

 

1.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典型词类是名词或代词。此外,还有动名词、不定式短语等。2.充当谓语的一定是动词。3.充当补语或表语的典型词类是形容词。4.在名词前作定语的典型词类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物主代词。5.作状语的典型词类是副词。

 

(三)再次,我们还要掌握句子的扩展结构:两个或几个简单句之间若不用句号或分号,就必须要用连词,否则,句子的结构就不完整。连词主要有以下四类:

 

1.用and,but,or,while(而,却),when(就在这个时候)等构成并列句。

 

2.用if,unless,before,after,until,although,though,as,since,because,so,so that等构成含状语从句的复合句(这里要注意区分一下复杂句和复合句,复合句是包含在复杂句这个概念里面的,在下文的基础写作部分有提到)。

 

3.用who,which,that,when,where,why等构成含定语从句的复合句。(这里要提醒考生的是往往不给任何提示的空就是填连词或关系词的,但也须结合句子结构来分析。)

 

4.用that,if/whether(是否),wh-等构成含名词性从句的复合句。

 

五、解题方法

 

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巧解语法填空.分析句子的结构对解答语法填空题很有帮助。在解答语法填空题时,分析句子结构可以迅速确定所要填的词语的词类或大致方向,若再结合语境就可以很快得出具体的词语或词形,结合语境方面要特别注意短文的时态和上下文中的一些提示。

 

如: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上下文填入适当的词语,或使用括号中的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标号的相应位置。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part of young people’s life.____1____report shows that 38% of students often use the Internet.Most of them get_____2____(us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____3____use the Internet to help in their studies. But many students don’t use it_____4____a good way. Some play games too much, some visit websites____5____shouldn’t look at. So bad things may happen____6___students spend too much time on the Internet.

 

_____7____is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use the Internet properly. Now we have a textbook, _____8____ uses many examples to teach students some good ways to use the Internet. It gives useful advice.

 

Some students also make ____9____ on the Internet. But if you want to have a face-to-face ____10_____ (meet) with your online friends,let your parents know and meet in a proper place.

 

1.从下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报道表明,前文还没有出现,无须特指.考查冠词的用法.

 

2.useful.提示词use有名词和动词的词性,在这里是要一个形容词修饰imformation.考察词性的判定和转化。

 

3.and.从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来看get和use是并列的谓语动词。

 

4.in.固定搭配,in a way表示用某种方法。

 

5.they.这是一个省略了that/which的定语从句,从句子成分来看,此句缺乏主语,是用来修饰websites,而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种作宾语,故省略,填they来作从句中的主语。

 

6.if.从上一句话承接下来的一个结果,但用了情态动词may,此空应该填连词来引导一个条件状语从句。

 

7.It.形式主语it代替真正的主语-不定式to use the Internet.

 

8.which.通过句子分析法可以知道这是一个非限制性的定语从句。

 

9.friends.由语境,下文中online friends推断出make friends这个短语。

 

10.meeting.提示词meet虽有名词词性,但have a meeting是习惯搭配。

名词语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法填空;解题思路;应对策略

一、命题特点

2014年高考英语将过去以句子为核心的语法单项选择题变成以语篇为核心的语法填空题,这一转变体现了新课改由语法知识到语法技能的语法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当今高考英语改革的趋势:突出语篇,强调在语篇中测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从语法填空题的考查方式来看,主要分两类:自由填空和提示词填空。自由填空考查的项目主要有行文逻辑、连词、介词、关系词、冠词,情态动词等;提示词填空类考查的项目主要有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

从命题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语法填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于语篇和语境理解的要求,而且基本的语法知识必不可少。

二、解题思路

1.通读全文,以语境为准绳

首先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为接下来的解题做好语义、语境上的准备。不管什么样的题目,都要以语境为原则。因为语境决定了空格处要填的是什么意思的词、用什么样的词性、要进行怎样的语法变形等。

2.巧用方法,解决较易空格

在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之后,就可以尝试填空,解决一些较易处理的空格。

考生要根据句子中所填词语的位置,判断所填词语的词性。例如,连接词、定冠词或者不定冠词、代词或者介词等。冠词的位置通常在名词之前,起到对名词进行限制的作用。而代词则分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和不定代词等。在运用介词的时候,往往考查介词基本含义和固定搭配,其中包括动词、形容词等与介词的搭配。

3.重点突破,攻克棘手难题

在试填第一遍之后,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相对较难的题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在填入绝大部分的词语之后,学生对文章的语境也了解更为细致、深入,这时可以集中精力,再次着眼于空格所在的句子或句群乃至段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填入正确答案。

4.认真复查,确保答案无误

复查一遍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解题时,对于有的空格学生可能只片面地注意到空格所在句或前后句,并没有注意到整个语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但事实上,有些空格可能需要整段乃至全篇的信息才能准确完成。

三、应对策略

1.抓好词汇学习,夯实基础知识

语法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语篇的能力、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及熟练运用语法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提示词填空题中,因不知道所给单词的词性,造成错填、误填现象层出不穷。如有的学生在句子需填主语的空上填了谓语动词形式、副词等,而在需填谓语动词形式的空上填了名词、介词等。所以在平时的词汇学习中,学生在记忆单词的词义的同时,也要记忆词汇的词性,了解不同词性的词汇在句子中的功用的异同。比如主语可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一类词担当,谓语是由动词担当等,以此减少错答。另外,平时积累常用的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和重要的句子结构等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充足的词汇量和知识储备,掌握再多的解题技巧也是枉然。所以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2.常抓语法学习,了解基础知识

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必须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学生没有学好基本的语法知识就不可能有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片面强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略英语教学中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对学生的语法掌握是非常不利的。

因为受到语境的限制,语法填空对于语法的考查也只能止步于基本的语法规律,而对于深层次的偏、难、怪方面的语法现象学生可以适当的放弃。对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系统的回忆基本的语法现象和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形容词和副词的转换、前缀后缀的变化规律、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动词的时态语态、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和定语从句以及名词性从句等的基本用法甚至更基础的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单三式、过去式、过去分词的变化等等。

3.培养短文阅读能力

名词语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时体助词;时体类型;时体弱化;济南方言

一、引言

关于现代汉语中的时体问题一直都是汉语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有关于汉语中是否存在像英语中成熟的时体范畴的研究争论,有关于时体概念的讨论;也有关于时体类型的讨论,有关于时体标记的讨论等。这些研究无疑为我们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于现代汉语中的体问题,国内语言学家基本上都认为汉语中存在体范畴,只是各家对体的概念和分类的观点不尽相同。徐通锵认为,“体,是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而且把体分为完成体、进行体和经历体。①(徐通锵,1997,P110)戴耀晶认为“‘体’是观察时间进程中的事件构成方式”并且把体分为完整体和非完整体②(戴耀晶,1997,P5)。王力把“体”称为“情貌”,认为“凡是时间的表示,着重在远近、长短及阶段者,叫情貌,表示事情的状态”,把体分为七种情貌。吕叔湘把“体”称作“动相”,认为是“一个动作的过程中的各种阶段”,把体分为六种动相。③(唐娟华,2004,P1)钱乃荣将汉语的体分为完成体、持续体、经历体、反复体、进行体、尝试体和起始体、继续体。④(钱乃荣,2001,P285)其分类是比较细致的。所有观点的不同无非是观察的角度不同,没有太大的差别。

关于汉语中的时问题,国内语言学家争论很大,分为汉语有时和汉语中无时两大派别。先说无时的观点。戴耀晶认为,“现代汉语里没有时范畴”⑤(戴耀晶,1997,P6);钱乃荣提出“汉语在形态上没有‘时’的范畴,必要时‘时’的意义都是用时间词说明的”⑥(钱乃荣,2001,P285)。再说一下有时的观点。龚千炎认为“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包含时相、时制和时态”⑦(龚千炎,1994)他认为汉语中的表时词汇和语法手段都是时范畴。

本文认为汉语中时体都是存在的,只是由于汉英语言系统的不同以及汉语表现手法的灵活性和丰富性,而与英语中的表现手法不同。时体是动词语法范畴。所谓语法范畴,是指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统一。英语中通过动词本身的词形变化来实现不同的时体,比如“be going to”(将来时);“have done”(完成体)。而且英语中的体分为完成体、普通体和进行体;时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那汉语中又是如何实现时体范畴的呢?从严格意义上讲,本文认为表现时体范畴的词必须以谓词为核心粘附于谓词后面,意义已经虚化。因此将汉语中的体分为完成体、持续体和经历体及尝试体;时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体助词有“着”“了”“过”和意义虚化的“看”;时助词有“了3(放于句尾但区别于语气词了)”“来”“的”。它一般是放在谓词词组或谓词的后面,意义已经虚化,具有本身的语法意义和形式。

二、汉语中的时体助词

(一)时助词

在谈时助词之前,先阐明一个问题:有人会说,“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才是表达时间的词语,它们才是真正的时标记词。”龚千炎也认为“印欧语言的时间系统完全属于语法范畴,它一切都是通过语法形式来表现,而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则属于‘词汇.语法范畴’”。⑧(龚千炎,1994)本文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对于时体的概念我们还是要遵循统一的原则,之所以出现上述的说法,那只是汉语表现手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但我们必须加以区分哪些才是真正的时标记。同时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统一,“时”同样也是如此。假设汉语中不存在时助词的话,那必定通过其他手段来表达(零形式的除外),其任务就落在了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身上。但“时”是从动词的角度来定义的,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具备词汇意义,而且不符合动词语法范畴。那么符合既是语法范畴又是从动词的角度的也只有通常位于句尾的语气词。如“早上,昨天”等是放在句子的层面上说明时间,而不是从动词的角度来说的,而且一般与动词的位置不是很接近,按照距离相似性原则来说,时间名词与句中谓词核心所管辖的范围联系不紧密。因此不是时助词

本文将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的、一般放于句子末尾的意义完全虚化的词语称为“时助词”。汉语中的表示时间意义的时助词有“了3”“的”“来”。

(1)了3

“了3”是用于句尾区别于语气助词“了”、表示过去时间的词语。如:

I.下午我去唱歌。(将来时)

下午我去唱歌了。(过去时)

II.星期五去野外郊游。(将来时)

星期五去野外郊游了。(过去时)

(2)来

“来”也是用于句尾表示过去时间的词语。如:

I.你干什么?(现在时或将来时)

你干什么来?(过去时)

II.星期天我去听讲座。(将来时)

星期天我去听讲座来。(过去时)

(3)的

“的”同样是用于句尾表示过去时间的词语。如:

I.我跑步去教室。(现在时或将来时)

我跑步去教室的。(过去时)

II.下午我自己去图书馆。(将来时)

下午我自己去图书馆的。(过去时)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汉语中只有过去时助词,将来时和现在时都是通过零形式表现的,从而表明过去动作时间必须用标记形式强调出来,现在时和将来时我们从语境或句子的整体结构语义层面就可以基本判断出来。

(二)体助词

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本文认为汉语中的体助词有“着”“了”“过”“看”。像是“起来、下去、V重叠”都不是真正的体助词,它们只不过是在前面体助词基础上的细化分析。而且本文认为汉语中进行体是通过“着”来实现的,时间副词不具备体范畴表达的语法意义。真正的汉语中的体范畴是通过助词粘附于谓词后面来表现的,而像“正在”等时间副词用于谓词前,与谓词不是粘附性的关系。简单看看体助词。

(1)着

表持续体动作或事件的持续状态,通常与“正(在)、正在……呢”连用。

①表动作正在进行。如:

I.我听着歌呢。

II.他正吃着饭呢。

②表动作完成后的持续状态。如:

I.墙上挂着一幅画。

(2)了

表完成体动作完成或有了结果。如:

I.昨天下午下了一场大雨。

有时“了”表示将来动作的完成,如:

I.下了课我去图书馆学习。

另外,“了”与表示假设意义的连词联用时,表示将来动作完成后的结果。如:

要是下了雨,我就不去逛街了。

(3)过

表经历体过去曾经发生的动作。如:

昨天去学校听过张教授的讲座。

(4)看

表尝试体,用于谓词重叠后。如:

刚出锅的油条,尝尝看。

三、时体助词作用的相对弱化

汉语中的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经常与时体助词同时在句子中出现。如:

I.他正在听着歌。

II.我已经吃过早饭了。

III.早上我吃了饭就去上学了。

连用时,时体助词存在的作用就变小了。通过时间名词或时间副词已经能确定动作的时间或方式,后面的时体助词已不重要,有时仅仅承担构句作用。因此词汇表达比完全虚化的助词表达作用强。上面的例子可写成:

他正在听歌。

我已经吃早饭了。

早上我吃饭就去上学了。

再如:

他曾经画画。

名词语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存在句;存在主体;语义;文化差异

1. 引言

存在句表示某处存在着(单纯存在,以某种状态存在或以某种方式存在)某人或某物,它不但要表达“存在”的语义,还要受到语法结构的制约,即“处所词语+存在动词+名词或名词性词语”的固定范式,只包含存在语义但不符合存在句式的句子不被认为是存在句,不能只因为某种句式含有“存在”的意义就归人存在句的范围。存在句表示某处存在着(单独存在,以某种状态或方式存在)某人或某物。它由已知的环境说到未知的实在,以未知的实在为语义表达重心,从而实现了旬末信息核心的原则。(杜瑞银 1982) 从语义上讲,表示某个地方(已知)有什么(未知),以确认人或物的存在,一般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即:处所词语A+动词或动词性词语B+名词或名词性词组C构成。汉语可以说是SVO式语言,由动词充当谓语是一种常见的、典型的句法现象,但是也存在着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名词谓语句。因此,对存在句的分析我们以存在语为视点,将存在句按其功能分为静态存在句和动态存在句两种类型。

存在句有独立的表意功能,非叙述行为,也非评论话题,只是确认某物的存在与否。各类存在句的表达功能是等同的,都是表示一种状态的存在,即:某处所存在着事物。汉语的语法是集语法、语用、语义和修辞于一身的,要“以大观小,从篇章看句子”,而且汉语用词模糊,时态语态句法难以程式化。英语以动词为中心,建立起了明晰的句法系统,体现了西方哲学的分析性和抽象性。本文从《老人与海》中的存在句出发,深刻揭示英汉语句法结构的深层特征,系统分析其语法、语义和语用功能,对进一步认识英汉语句法的特点具有积极意义。

2. 存在句的语意特征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汉语有语法,但没有英语那样显露的形式,而是隐含在内部的。他不是通过形态来表达成分间的关系,而是通过语义本身来体现的。宋玉柱(1992)认为,存在句都具有结构方面的固定模式:空间词语(A段)+动词(B段)+名词性词语(C段),指某个地方(已知)有什么(未知),确认某人或物的存在。英语有严格的形式结构,比如名词的数,动词的时,主谓之间的一致关系等。而汉语只要符合事理逻辑,无需时态和语态的限制,有极大随意性。因此,我们应以功能为主,形式为辅的标准来进行分类,如申小龙言,“句读本体,逻辑铺排,意尽为界”。 (下转第44页)

2.1 存在主体的语义功能

英语存在句中,存在主体处于末端语义中心的位置,具有非确定的特指性,符合语用学的“句末焦点原则”原则,而主体名词前可用不定冠词,零冠词,数词和其他非确定意义的限定词修饰。许多情况下英语的核心词在前,较长的修饰语放在后面, 承载主要信息的主句放在前面,表示限定条件的次要信息放在后面。汉语的时间顺序与其语序往往一致,修饰关系上一般都是核心词放在后面,修饰语放在前面,叙述顺序上往往是先讲发生了什么事情,再对此事发表看法。申小龙认为,汉语存在句“由已知的环境说到未知的实在,以未知的实在为语义表达重心,从而实现了句末信息核心的原则。” 比如,

“In it there was a bed, a table, one chair, and a place on the dirt floor to cook with charcoal.”

“里面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泥地上一处用木炭烧饭的地方。”

汉语存在句的结构形式是“处所词语+存在词语+存在主体”,句首的处所词语是汉语存在句独特的结构特征,并从中还可看出主体非确定的特指性。但是,英语中存在句的典型结构形式是:there +V+存在主体+方位词语。比如:

“On the brown walls of the flattened, overlapping leaves of the sturdy fibered guano there was a picture in color of the Sacred Heart of Jesus and another of the Virgin of Cobre.”

“在用纤维结实的“海鸟粪”展平了叠盖而成的褐色墙壁上,有一幅彩色的耶稣圣心图!和另一幅科布莱圣母图。”

夸克等人认为,在there 存在句中,there 只是具有语符或语音形式而无语义内容的“假位成分”,总是出现在语法主语的位置上。而章振邦指出,若地点状语前移,便可省略引导词there,可变换为:方位词语+v+存在主体。比如,

“In the house stood an old man.”

从这一层面来看,英汉存在句在语表结构上极为相似,存在句也大量使用格式“方位词语+there+V+存在主体”,而且there也经常省略。

2.2 存在句的谓语结构

存在句中大部分句子表达的是静态的语义,但是也有一些表达的是动态的语义的存在句,这主要由表动态的“着”字句充当。汉语存在句有静态句和动态句两类,两者的区别取决于动词的情况。静态存在句的动词有“有”、 “是”和“零动词”等,表示一种静态的存在。而动态存在句中包括动词+“着”、动词+趋势补语等,表示某种运动方式的存在或延续。英语存在句中常见的是there be结构,相当于汉语存在句中的“有”字句和“是”字句,除了be动词外,还有一些不及物动词,相当于汉语中“着”字句、“了”字句、“零动词句”和一部分动态存在句。比如,

“In this river lived many kinds of beautiful fish.”

“河内生活着各种漂亮的鱼类。”

第一类动词相当于汉语静态存在句的“有”、“是”、零动词等,由于“有”字句在汉语存在句中比例最大,表达最简易,一般采用“有”字句表示静态的存在。例如,

“There are three things that are brothers: the fish and my two hands.”

“有三样东西是兄弟:那条鱼和我的两只手。”

英语存在句中,存在主体特指实义主语,而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名词与前面的存在动词是主谓之间的关系。如,

“In the tree perched many beautiful birds.”

在此句中,“birds”是“perched”的主语,对应的翻译为,“树上栖息着许多漂亮的鸟。”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存在主体都具有施事性特征。

但是在汉语存在句中,许多句子后面的名词并非施事主体,而是以主动形式表达一种被动的意义。如,

“地上铺上了厚厚的雪。”

“The field was covered by snow.”

但是,上句并非存在句,因为英语存在句动词必须是非及物动词,而不及物动词是没有被动形式的。

2.3 存在句的句法结构

存在句是以表达事物的客观存在为主要的语义功能,这一点英汉语是相通的。英汉语存在句都以介绍、引入语境信息为主要功能,起着开篇引题、承上启下的作用。汉语存现句通常由(处所)、地点名词作为主题成分,即处所、地点词语都是确指的,这些处所和地点往往是受话人(接收者)能够在现实生活或精神世界中找到的。英语存在句的典型结构为“there + be/v + 存在主体+方位词语”。而there只是“英语存在句型的一个特殊的信号”,“英语there存在句具有可辨性极强的句法结构标志语,在标志语there的统领下,构句部件的前后移位只体现语义侧重点的不同,而并不影响句式的辨认。” (金积令,1996)

汉语主要以词序为语法手段,词序的变更通常意味着句式的转变。汉语存在句中,前段的处所词语是一个句子的主题,称之“处所主题”。它是句子构造的支撑点,后面的存在语是述题,是信息的核心和语义的中心。主题确立表述的出发点和表述的框架后,述题将对主题进行叙述、描写、解释或评议,预告说话表述的起点,并确立了连接后续述题的框架结构。而英语存在句的“存在主体和方位词语”是句子的结构中心和语义中心,他们通常趋于句子的末端,而没有汉语存在句中所谓的主题和述题。比如,

“There was no stringiness in it, and he knew that it would bring the highest price.”

“一点筋也没有,他知道在市场上能卖最高的价钱。”

句中存在主体(no stringiness) 和方位词语(in it) 连在一起,没有主题和述题之分,以动词形式统摄句子的结构。而汉语是注重主题的语义型语言,各成分间的组合往往借助事理逻辑而非语法结构,这与形态型语言的英语是相对的。

3. 结语

英汉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是形成各自对应语言形态特征差异的能动根源。英美人注重个性、客观性、分析性、逻辑性的思维习惯客观上要求英语语言以形统神,在表述逻辑关系时必然依赖连接词,语言结构严谨;汉民族重综合整体性、感悟性的思维习惯客观上要求汉语语言以内容统摄形态,语言简洁而灵活,汉语读者有这种心理预期,那么存在句的译文应当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调整语序,把一个语句的语义重心往句子的后部移动。可见,人们的思维模式偏向对语言表现手法起着一种支配、统摄作用。因此,了解中英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研究两种语言的句式的差异及其各自的本质特征至关重要。思维模式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不但有利于我们了解不同语言的结构特征,还有利于我们尽量避免汉语文化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名词语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陪伴性个体量词 “个”泛化 政治语体

一、对陪伴性个体量词及泛化现象的界定

(一)陪伴性个体量词的界定

1.量词分类的第一层次

虽然20世纪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就已将量词明确定名为“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其基本功能是帮助数词计数或排序,但因为量词是黏着词(它只能依附在数词后构成数量短语,单个量词不可单说也不可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同时又有相当数量的量词“是从名词转义而来的(还有少量动词、形容词),它的语义特征、语法性质和功能表达都是多向性的”,①所以人们对量词的研究一直受到对名词、动词及形容词研究的制约和影响。即便是有关量词分类这一最基本的问题的解答,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我们依据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这一原则,结合各家的说法,将量词分类的第一层次定为物量词和动量词,即如《“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所说:“量词有两种:计算实体事物的是物量词,计算行为动作的是动量词。”其中物量词是量词的主体。本文研究的对象属于物量词范畴。

2.物量词的分类

物量词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从性质的角度进行划分,如刘世儒先生将物量词按性质分为三类:陪伴词(只起陪伴名物的作用,不核算分量)、陪伴・称量词(不仅陪伴名物而且进行称量)、称量词(实际称量名物)。其中陪伴词是物量词的主体,“是纯然的语法范畴,同实际称量的数量没有关系”。②这种分类方式很好地概况了物量词的性质,但未能明显体现出物量词的表量特征。

另一种是从表量角度进行划分,如何杰先生将物量词从表量的角度划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部分量词、专职量词、借用名量词、临时名量词和度量衡量词7类。其中个体量词是用以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个量,是物量词的主体;集合量词用以表示若干人或事物;部分量词用以表示一个整体中所包含的部分量;专职量词则专门为某些客观事物计量、表量。这种分类方式较好地体现了量词的表量特征,但在具体划分时却容易出现对标准掌握得不一致的问题。比如从对各类量词的定义来看,何杰先生的分类标准就不够统一,我们认为如果专职量词、部分量词计量的是客观事物或其某部分的单个量则也应归入个体量词,而何杰先生归入个体量词中的“筐”、“箱”、“车”等却具有计量作用,实质是名词借用为量词的一种表现。所以何杰先生的分类标准还需讨论。

我们认为,从表量角度来看,物量词可以只分为两大类:个体量词与集体量词。个体量词是用以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个量,不具有称量功能,是物量词的主体,而且“个体名词都有自己特定的个体量词”。③集体量词则表示一定的组合单位量,具有称量功能,可以是部分单位的组合量,也可以是度量衡单位表示的组合量。

与刘世儒先生从性质角度划分出的三类相结合,我们将物量词划分为三大类:陪伴性个体量词(如“个”、“座”、“根”)、陪伴・称量性集体量词(如“丛”、“双”、“家”)与称量性集体量词(如“群”、“斤”、“把”)。其中陪伴性个体量词是物量词的主体。这种划分方式既反映出物量词的表量特征又揭示出其自身的性质。

3.陪伴性个体量词的定义

陪伴性个体量词是一类用以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个量,只起指明范畴意义的作用,并通过语法手段将名词分成不同的小范畴的词类,也是汉藏语系所特有的词类。陪伴性个体量词使汉语系统具有完全不同于印欧语系语言的特征,体现出汉语的独特性。

(二)泛化的界定

1.泛化的定义

在语言学中,泛化原指在非第一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对某一词语或语法规则过度使用而代替其他词语或语法规则的状态。本文中的泛化是指陪伴性个体量词使用范围的扩大。本文对陪伴性个体量词的泛化研究只限定于个体量词与名词的搭配使用方面,不对语法方面的泛化进行探讨。

2.研究陪伴性个体量词的泛化使用的意义

陪伴性个体量词的语义、语法、修辞都有鲜明的特征,这是印欧语系的语言所不具备的。对陪伴性个体量词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出汉语量词系统、汉语语汇系统以及语法系统的发展变化。近年来,泛化使用陪伴性个体量词成为计量新生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研究这一泛化现象,可以初步探讨个体量词泛化使用的原因及规律,并初步探讨汉语量词系统的发展变化。

3.选择“个”进行泛化研究的原因

“个”属于泛用的陪伴词,最早出现于先秦,在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时期逐步扩大自己的表量范围,到唐朝时已基本确立了在现代汉语中的适用范围。④现代汉语的各类名词中除了极少数外,“个”几乎无所不能陪伴,是陪伴性物量词泛化使用的典型,因此对“个”泛化使用的研究一直是量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拟通过对“个”泛化使用后陪伴的名词的梳理,对是否存在“个化”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4.对“个”泛化的界定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个体量词“个”定义为“通用个体量词”,“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⑤但吕叔湘先生同时还指出“个”“也可用于某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⑥,并举例说明。我们赞同这一定义,并根据这一定义,同时以《现代汉语八百词・附录・名词、量词配合表》为依据,将那些用“个”来计量已有专用量词事物,并且该类事物未在上述《配合表》中出现的现象定义为“个”的泛化使用,如“一个网”、“一个地图”等。“个”的另一个与动作有关的用法不属于考察研究的范围,因此“跟少数名词、动词结合,用于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⑦的,如“一个箭步窜过去”、“一个失手没接住”中的“一个”和“洗个澡”、“找个遍”、“翻个身”、“见个面”、“上了个当”等结构中起加强轻快随意语气作用或表示“一次”语意的“个”均不属于“个”的泛化。这些结构中如果有“一个”出现,那这个“一个”绝不可以改为“两个”、“三个”;如果只有单个的“个”出现,也绝不可以在这个“个”前插入“两”、“三”等其他数词,这与“吃了一个西瓜”、“做了一个梦”等结构中起计量作用的“一个”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个”可以与指示代词“这”、“那”结合,指代人或事物,此时的“这(一)个”、“那(一)个”是起指代或强调的作用,不具有计量的性质,因此不能将后面出现的名词归入“个”的计量范围,如:“回家的路上,儿子还在嘟囔那个114元。”(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人民日报》1995年1995/Rm9501b.txt)中的“114元”是“那个”指代而不是计量的对象。

二、“个”的泛化现象描述

(一)对“个”的历时研究概况及语料来源

1.对“个”的历时研究及进程

“个”在古代汉语中为“w”、“”。它的产生可以溯源于先秦。刘世儒先生在《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一书中对“个”作了详细的说明:“‘w’的本义是‘竹干’(《说文》:‘w,竹枚也。’《史记・货殖传》:‘竹竿万个。’《汉书》同,孟康注:‘个者,一个、两个。’又《索隐》:‘w、个,古今字也。’又《说文》段注:‘方言曰:w,枚也。郑注礼经云:个犹枚也。今俗或名枚曰,音相近。’又于‘员’字下注:‘数木曰枚、曰梃,数竹曰w。’)。但‘w’作为量词,早已不以‘数竹’为限……可以适用的方面就更广:不但‘物’,连‘人’也可以适用了……‘w’在南北朝真正得到发展的不仅在于它也可以量‘人’,尤其重要的是它也可以前附于中心词而陪伴它了……只有发展到了‘百个钱’‘一w河神’一类的用法,才算真正成了量词。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它才能继续向前跃进。现代语‘个’是最发达的量词,寻源溯流,它是同南北朝的这种发展分不开的。”⑧

王绍新先生在《量词“个”在唐代前后的发展》一文中指出:“唐代是量词‘个’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语义方面,它的适用范围有重要扩展,所量名词从普通名词发展到时空名词,从具体名词发展到抽象名词,从而一跃成为汉语中的头号量词。扩展之后,与现代状况相比,在大的类别上已没有什么不同。尽管个别事物与量词配合的变化以及由不断造词带来的量词用法的新发展任何时候都不会停止,这并不妨碍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个’在现代汉语中的适用范围在唐代已基本确立。”⑨陈颖先生在《苏轼作品量词研究》一书中通过比较研究说明:“宋代的量词‘’沿着唐代以来扩大适用范围的道路继续发展。”⑩彭文芳先生在《元代量词研究札记》里说明:“元代量词‘个化’程度较高,很多名词可用‘个’量”,在代表人的个体量词中‘个’是口语用法……到了现代汉语,‘个’用于口语……”{11}何杰先生通过对长时间的考察研究,认为:“到清代,‘个’的运用已相当普遍,基本包括了现代的用法。对名词的选择和今天的选择运用范围也已基本一致……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很少不能用‘个’来搭配计量。”{12}

正是由于“个”所计量搭配对象的广泛性,因此对“个”的泛化现象进行描述分析的文章较多,主要有:《量词“个”“位”宜慎用》(何志昌,1994)、《“个”不是万能的》(宋玉柱,1994)、《关于量词“个化”论的思考》(孙汝建,1996)、《为什么量词多用“个”》(周国光,1996)、《从“枚”与“个”看汉语泛指性量词的演变》(陈绂,2002)、《汉语量词“个”的虚化特点》(周明强,2002)、《量词“个”的使用泛化管见》(王志芳,2002)、《论量词的合并与简化》(张艳华,2003)等,这些研究从语法或语用角度探讨了“个”的使用现状,指出“个”表量时所受的约限及其自身的缺陷,从而基本否定了汉语量词的“个化”论和消亡论。王志芳还指出“个”泛化的缘由不在于词本身,而在于数量词组中的中心词,不过至今还没有文章从具体搭配的角度对“个”的泛化进行描绘,也未能探讨“个”泛化使用的规律。

2.语料来源

本文主要从书面语层面中的政论语体层次对“个”的泛化现象进行描述和统计。

语料来源是《人民日报》的非文艺版面的内容。因为《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报纸、政府的喉舌,在语言的使用上极为严谨,政论语体色彩最为浓厚,而且语汇和语法系统的变化也最为缓慢,所以《人民日报》使用的语言代表了汉语书面语的最高形式。如果《人民日报》语言系统中的语汇或语法系统发生改变,则意味着这一改变已为整个社会接收和认可。我们主要借助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有关1995年和1996年《人民日报》(: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部分的相关语料,以及人民网搜索频道(.cn/was40/people)中的“人民日报报系搜索”栏目对10年(2000―2009年)的《人民日报》内容进行检索,对其中出现的“个”泛化使用的现象进行统计。

(二)“个”的泛化使用现象描述

为行文简洁,对“个”泛化使用的现象我们不进行举例描述,仅对考察方式加以说明,泛化使用后的词语以词表方式说明。考察的方式是选取“个”为检索对象,从中寻找出陪伴性个体量词“个”所计量的对象。

三、“个”泛化后可计量的名词和名词短语

本表中所有词语及短语均来自上述用于检索的语料中。表中词语按名词的类别分类。为便于检索,每一类词语及短语均以音序排列,同一中心词的短语前面以省略号代替不同的修饰限定成分。

我们采用陈光磊先生的方式对名词进行分类。首先将名词分为指人名词与称物名词两大类,表示人物意义的为指人名词,表示事物意义的为称物名词。

指人名词与量词的结合比较特殊,除了“个”这个通用量词外,一般用“位”、“员”。

称物名词可以根据它同量词结合的情况划分为个体名词、集体名词、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四小类。个体名词只可以用个体量词计数称量,而且一定的名词习惯上往往与一定的个体量词相配;集体名词不可用个体量词计数称量,一般适用于集体量词;物质名词需用表示度量衡的称量性集体量词;抽象名词不可计数称量,只可以用“种”、“类”、“派”、“番”等表示事物分门别类的个体量词来指称。{13}

经过统计,“个”未泛化使用时计量的名词和名词短语共2786个,其中指人名词1173个;称物名词1613个,分别为个体名词(1449个)和抽象名词(164个);而集体名词和物质名词无一例。

“个”泛化使用时计量的名词和名词短语共108个,其中指人名词2个;称物名词106个,分别为个体名词(58个)、集体名词(1个)和抽象名词(47个),物质名词无一例。

“个”泛化使用时计量的名词和名词短语:

(后面加*号的表明这个被计量的名词和名词短语之前是未被计量过的)

(1)指人名词:对方*劳教*

(2)称物名词:

①个体名词:宝石、材料、长河、*、……车、窗帘、措施、大褂、大理石、道路、地图、电视机(光)碟、缎带、房地产、……稿、工具、拐杖、花、花边、机器、吉普、接力棒、……街

街边、警戒线、卡(片)、铐子、课程、空地、啤酒、起跑线、墙、扇子、神经、绳子

事情、手铐、碎片、毯子、田埂、图画、……尾(巴)、显示器、……线、项链、学科

钥匙、叶儿/子、衣服、遗嘱、鱼、……云、支流、中山装、柱子、砖、资料

②集体名词:担架

③物质名词:无

④抽象名词:爱*、标尺、刹那*、怅惘*、成绩、程度*、冲击*、存在*、道歉*、道德、答复、打击

打算、档次、道理、等级、动向、对比、飞翔*、氛围、风格、忽略*、监督、解放

距离、蓝图、脸色、纽带、气候、情况、热情、伤害、事迹、手段、岁月、托付*

危险、文物保护*、线索、心理、行为、疫情、迎合*、影响力、映照*、语言、尊重*、

四、“个”泛化现象浅析及发展规律初探

(一)“个”泛化情况浅析

“个”泛化使用后计量的词语为108个。数目不是很多,范围却非常广泛,108个词语中个体名词为58个,抽象名词为47个,还有指人名词2个,可以说包含了所有陪伴性个体量词可以陪伴的名词类型,不过仍然不能陪伴物质名词和集体名词,也就是那些需要用度量衡单位及陪伴・称量性集体量词去计量的名词。这种现象是由陪伴性个体量词只具有陪伴不具有称量作用的性质决定的。虽然“个”在泛化使用后可以计量集体名词“担架”,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个”具有称量的作用。之所以使用“个”计量是因为言语者将“担架”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站在需要人数多少的角度。“个”泛化使用的范围广泛体现出“个”作为通用个体量词的特色。

根据我们对所考察语料中出现的泛化现象的统计,“个”泛化使用后如果计量的是原来有专有量词计量的个体名词,其语法和语义特征与泛化使用前没有不同。对原来没有专有量词计量的“对方”、“劳教”、“”的计量情况则各有不同。“”具有特定含义,计量时数词只限于“一”,而且“”前必须出现修饰限定的成分。“劳教”本是动词,经过“个”计量后成为名词,语法与语义特征与其他个体名词相同。“对方”是指与行为主体处于相对地位的一方,是不可与量词结合也不可计数的专人名词,通过考察语料,我们发现“对方”在被计量时前面有无限定修饰的成分均可,但数词限于“一”。

“个”泛化使用后如果计量的是原来有专有量词计量的抽象名词,其语法和语义特征与泛化使用前没有不同。如果计量的是原来没有专有量词计量的,或者本是动词,经过“个”计量后成为名词的,则呈现出共同的特征:计量时数词只限于“一”,而且该名词前必须出现修饰限定的成分。

(二)“个”泛化发展规律初探

根据我们所作的调查和统计,陪伴性个体量词“个”的泛化使用在现今还存在着很多的局限与制约:虽然“个”是一个通用陪伴性个体量词,但由于受到其自身不能明确精确地表量的限制,加上只能用于表示随意轻便的语义色彩,因此“个”更适用于以简洁快捷为主要目的的口头语体,而不适用于侧重形象、生动或严谨的书面语体。因此在现今的现代汉语系统中不可能实现量词的“个”化。不过“个”又是一个计量范围最为宽泛,使用也最为便捷的陪伴性个体量词,对在国际上普及和推广汉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个”的泛化使用应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将来能否实现量词的“个”化还取决于社会是否需要。

语言中语法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与不规则性是由语言充当全社会交际工具的基本职能决定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既有规则、有条理,又到处存在着强式和例外的系统”。{14}因此语法系统中既有能给语言带来更大条理性、起调整整顿作用的类推作用,也有与之抗衡的不规则形式。这两种力量的斗争结果取决于引起斗争的该种形式的使用频率。

陪伴性个体量词“个”的泛化使用实质就是现代汉语量词语法系统中的不规则形式。它能否在各个语言层面上被更多的人接受和使用将最终决定它的发展。反观现代汉语系统中的量词,从甲骨文时期的不足十个,发展到现在的近六百个,体现出由简趋繁的特征,而这与人类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发展的重要特点是事物分类系统的丰富和复杂化,思维的发展促使了量词由简至繁的发展”。{15}同时,思维的发展又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社会的前进必然会再次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现代汉语系统中的量词虽然存在着“泛化”和“专化”两种趋势,但目前仍然处于渐臻完善、渐臻系统的发展阶段,而不是萎缩退化。

注释:

①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9.

②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5.

③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48.

④参见王绍新.量词“个”在唐代前后的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2).

⑤⑥⑦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2:221.

⑧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82-85.

⑨王绍新.量词“个”在唐代前后的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2):114.

⑩陈颖.苏轼作品量词研究.巴蜀书社,2003.5,第1版:137.

{11}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札记.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6):91.

{12}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民族出版社,2001:157-158.

{13}参见陈光磊.汉语词法论.学林出版社,2001.8,第2版:94-96.

{1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第3版:241.

{15}孙汝建.关于量词“个化”论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1).

参考文献:

[1]白冰.宋元时期个体量词的变化和发展.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7).

[2]陈绂.从“枚”与“个”看汉语泛指性量词的演变.语文研究,2002,(1).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社会古籍出版社,1988.

[4]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民族出版社,2001.

[5]何志昌.量词“个”“位”宜慎用.语文建设,1994,(12).

[6]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

[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2.

[8]宋玉柱.“个”不是万能的.学汉语,1994,(4).

[9]孙汝建.关于量词“个化”论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1).

[10]王绍新.量词“个”在唐代前后的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2).

[11]王志芳.量词“个”的使用泛化管见.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

名词语法范文第8篇

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呢?通过比较我发现,文言文虽然离我们所处的时代较远,但毕竟现代文是从文言文发展而来的,在词语、句式、语法各方面二者实有许多相通之处。于是,我尝试采用“有机联系,化整为零”的方法进行教学,注重讲清古今词义和某些语法的异同,减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识记负担。下面,以《狼》一文为例说明之。

一、词义方面:A.文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有:肉、骨、狼、远、投、劲刀、麦尝场主等。

B.古文中是单音词,现代汉语中是双音词的有:“屠(屠户)、晚(晚上)、剩(剩下)、惧(害怕)、止(停止)、野(田野)、弛(松弛)、目(眼睛)、悟(醒悟)等。

C.古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不常使用或意义发生变化的有:薪(柴禾)、眈眈(注视的样子)。其实它们的这种含义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相对的例证,如:杯水车·薪、虎视·眈·眈等。

D.古文与现代文意义区别较大的词:奔(跑)、行(走)。

这四类词,A类不需要讲,B类只需在解释时点明即可,C类也可在现代文中讲清楚,需要记住的只有D类。通过上面的分解,实际上D类词在古汉语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这样,词义的理解与记忆负担就大大降低了。

二、语法方面:(1)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语保留了古文的一些语法特色,在教授现代文时讲清楚也可以相应地减轻文言文学习的负担,使之在文言文中出现时不再成为新的信息点。如《狼》出现的“犬”(像狗一样,名词作状语)、“洞”(打洞,名词用作动词)一类用法现代汉语中也不在少数,如·土崩·瓦解、·星罗·棋布、·蝇营·狗苟(名词作状语),·衣·冠禽兽(名词用作动词),摧·枯拉朽、防·微杜·渐(形容词用作名词),·丰衣·足食、不·远千里、·富国·强兵(使动、意动用法)等。

(2)文言文殊的句法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也时有出现。

如古汉语中的被动结构形式:“为”“为……所……”“于”等,现代汉语也不时使用,像鲁迅《藤野先生》中的“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冰心略传》中的“她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还有像“受制·于人”等。

又如现代文中的词语“时不我待”等,也保留了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