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帝内经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黄帝内经养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第1篇

养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养生热”就这样掀起了!人们寻找幸福、寻找心灵的安宁、寻找身体的健康。养生并不仅仅是为了不生病,为了延年益寿,而且也是为了快乐、幸福,为了提高生命品质。

养生其实没有什么高深的难度,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你是这么想的:“年轻的时候用身体换钱,年老的时候用钱换身体。”那就要小心了。真能用钱换身体吗?我想这是不太可能的。

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好好关注自己的生命――生命至重,生命至贵。我们的健康、快乐、长寿,是生命的最根本问题。

当代人怎样养生?有没有一部行之有效、又经过了时间检验的著作?有!那就是20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

养生重在内求而不是外求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其实就是8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什么叫有病?有病就是阴阳不和。怎么治病?治病就是要调和阴阳。养生呢?同样也是要调和阴阳。

《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不仅仅是教我们怎样去治病,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么不得病。对于事物的发展,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对于健康,我们要“治未病”。

养生重在内求,《内经》的“内”就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快乐的。

精气神调养获得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有一句名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要你从精、气、神三个方面来调养自己,就能健康、长寿。

当然我们还难以做到“上古之真人”那样“提契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但我们要努力像“中古之至人”“下古之圣人”那样“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五心”调养获得幸福人生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第2篇

在中国文化里面,所谓的“东”代表的是“木”,“西”代表的是“金”,“北”代表的是“水”,“南”代表的是“火”,中央是“土”,这就是中医学很重要的理论概念: “五行”。可以说,整个中国文化都是涵盖在这个图里面的。

那么,为什么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呢?以五行所具体代指的实体来讲,木和金都是可以盛纳之物,而火和水在远古是很难盛纳在器皿当中的,所以呢,一定是“买东西”而不能是“买南北”。进一步讲,以五行所代指的应象来讲,木、东方代表生发,金、西方代表收敛;而火、南方代表输布,水、北方代表收藏――因此,从做买卖的意义上来讲,我们所有要买卖的东西,主要是看中它具有的性质:比如说办朝阳产业,就是看中它生机勃勃、潜力无限的性质。要不然就是做具有收敛、聚集性质的买卖,比如能源类产业。可以使你赚大钱。而火的象是什么呢?是永远在发散!比如慈善活动,就是要向外输布,无私地给予。北方的“藏”的意义是什么呢?“藏”是你认为这个东西很好,所以你才会把它收藏起来。比如说收藏品,这是你不应该拿出去买卖的东西,是你喜欢的东西,特别心爱的东西,你要藏起来的东西。

其实,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读经典,还有一种就是从实际生活中去体证。刚才讲的“买东西”这个例子。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中国人买卖的是文化,是生发和收敛的性质;而西方人呢,他们着重买卖的是“物”。所以呢,中国人只可以买卖“东西”,不可以买卖“南北”,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就是都知道是去买东西,可是呢,真正的理在哪儿,却不太清楚。所以我们学习中医,学习《黄帝内经》这本书,好像看着很难,可实际上只要你懂生活,生活的道路你走明白了,很多类似的、相关的事情所蕴含的道理你也就明白了,中国文化就是这样。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还有一点,比如说“南、北”,可以在感情上应象为“热情似火”和“柔情似水”,两者都是你花钱买不到的东西,是不可以进入到买卖层面的。所以呢,现在“东方”这个概念就谙熟于心了。东方代表着生发。我们中国作为世界的东方,就是重文化、讲文化的;而西方代表着收敛,所以西方社会是重物质的。

再说说五行,木在中医里代表肝,火代表心,金代表肺,水代表肾,中央土代表脾胃。肝(木)就是要生发,心(火)就是要输布,所以心脏从来不会说因为搏动得累了,就会歇一会儿,它要是歇一会儿人就死掉了,心脏永远在那儿跳动着。还有呢,肺(金)主收敛,肾(水)主收藏。

在中国古代,我们说五行是“木火土金水”,而现在我们却说“金木水火土”,从这里面就很明显地看出古代思维和现代思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古代思维是“木火土金水”,这是一个相生的顺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有运动的、活的文化内涵在里面。就是说在中国古代,人们言行举止中体现的都是文化,重视的是生发,从“木”开始。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现在我们的生活都是重物质的,所以我们现在说五行都是从“金”开始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古代都发生了很大的不同。

上面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开场白,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帝内经》学习养生之道。

“养生”,我们要养的这个“生”是什么呢?前面说到过的,“东方”主生发,我们养生,养的就是东方,这才是养生之道。相应的,“南方”:我们要讲养长之道; “西方”:我们要讲养收之道;“北方”:我们要讲养藏之道。强调养生之道,这是因为人的生命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有没有生机的问题。做一个企业最关键的也是在于生机问题,有生机就有希望, “生”是最重要的,养的就是这个“生”,养生发之气。

《黄帝内经》所讲的学问,其实是最为寂寞的学问。一提起讲国学,那就是《易经》、老子、孟子、孔子……四书五经全都在讲,而《黄帝内经》很少会被提及。

拿《黄帝内经》和《周易》等书来比较,《周易》是教人向外看,而向外看正是人的习性。人都喜欢向外看,人都是被欲望所驱使的,人们都习惯了向外看。人的身体本身可以满足这种向外看的能力,所以身体本身内在的东西就被忽视了。

大家都知道《易经》里面有“卦”,现在一般都把这个“卦”看作是“算卦”的“卦”。其实不是!最初所以叫“卦”。意思是把一个事物画成图形给挂起来,让你一眼就能看明白。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象”的问题。所以呢,《易经》并不是很难学的东西,只要你会看画,会看象(相),你就能够学懂《易经》。比如说,《易经》的八个卦是怎么取象的呢?是先取两个象,阳爻一和阴爻一。断线为阴爻,实线为阳爻。按郭沫若先生的说法,实线是代表男性生殖器,断线是代表女性生殖器,其实就应该这么理解,区别阴阳之性就是区别男性和女性的问题,男女站在一起。生殖器的不同一目了然。三根阳爻为父,三根阴爻-为母,所有的卦象都是在让你能接受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先有了父母,父母存在的意义大家都懂。父母这两个卦象是基本卦,由这两个基本卦交错而生出三男三女,加在一起就是八卦,卦就是这么画出来给人们去认识的,它们之间再怎么配,会产生什么新的象等等,其实都是可以用人体、人事来说明的。

《黄帝内经》是教人们向内看,即“内观”。《黄帝内经》阐述了最高明的向内看的道理、方法,它不像西医是采用解剖的方法。所以中医是很了不起的,没有打开身体,就能得知人体内在的气血是什么状态。那么中医是凭借什么去看的呢?就是凭借着“道”,凭借着“象”去看的,凭借着“象”所涵盖的内外、表里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去判断的。所以中医对医者的要求很高,《黄帝内经》这本书是有着“自古圣贤皆寂寞”的遗憾的,没有多少人能理解它,这是《黄帝内经》“寂寞”的一个根源。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养生观

"天人合一"也称"天人相应"。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各方面都受到自然的影响,人必须适应自然,才能让自己能在自然中生存,人只能了解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这样的观点,就是我们讲的"天人合一"也是现在强调的人与自然相和谐。

与西医的"有病治病"理念不同,中医倡导"上医治未病",也就是现在说的养生。养生,就是保养人体生命的意思。是研究人体寿夭衰老的原因,及其强身防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以达到"尽终其天年"为目的的一门学问。

《黄帝内经》是两千多年前中医理论之集大成,是中医探索生命规律和防治疾病的思维法则和指导思想,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学说,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强调"法于阴阳","起居有常""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认为人对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逆之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1 养生的意义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发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世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上古之人,懂的养生的法则,并且知行并重,身体力行,能度百岁乃去;今世之人,不懂得养生之道,日常各方面的行为都违背养生的法则,50岁左右就衰老了,通过对比阐发了养生的重要意义,即"知道而行则寿,不知其他背道而行则夭"。同时亦提示养生保健应从青少年抓起应贯穿人体生命活动的始终,切忌待衰退或疾病缠身时才加以重视,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指出:"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即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知道如何并进行养生的人就强壮,不知道养生和不进行养生的人身体就会过早衰退。

2 养生的法则

2.1"法于阴阳",《内经》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和谐整体,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形成和生存,根源于一年四时的阴阳消长变化,"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以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掌握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自觉地适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使人体阴阳与自然界环境始终保持协调平衡,从而提高机体对自然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进一步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人体从而却病延年,健康长寿;反之"逆之则灾害生"[13],违背四时,昼夜阴阳变化规律,轻则不适为病,甚则夭折短命。所以《内经》认为"法于阴阳",顺应阴阳变化的自然规律是最根本的养生大法。

另外,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还可以在同一时期,随着地理空间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因此,法于阴阳,还有顺从地理环境来进行养生的意思。即不同的地域,其阴阳二气的状态有所不同,养生和治疗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就指出:"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有热而左遇,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小者小异,大者大异。"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人们实现了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跨度的空间移动,使地域变化对人体阴阳的影响更加明显。典型者如"时差反应"。因此,顺从地理环境进行养生的观点在现代应充分引起重视。

2.2"起居有常,"即起居作息要有规律,要根据生命正常的生物节律来安排起居作息。人的生命节律是在长期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过程中形成的。《内经》对生命的年节律、季节律,月节律、日节律,都有相当深刻地认识。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指出应遵循昼夜节律安排每天的起居才能保持健康,否则,人体就会受邪气的困扰而衰,白天人体阳气旺盛,组织器官的功能比较活跃,故是安排工作,学习的最佳时间,夜晚则人体阳气相对较虚,组织器官生理功能低下,宜安排休息。另外,起居有常还应注意劳逸结合,《素问.上古天真论》"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素问.生气通天论》"起居如惊,神气乃浮。"的告戒。生活中要劳逸适度,作息有规律,才能保持生命力长久不衰。

2.3顺应四时气象的变化 《素问灵枢》"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生活作息的规律,应随着季节的变化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批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19]春季三个月谓之发阵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予,少欲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

"夏三月,此为繁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三个月,谓之蕃秀(万物生长茂盛繁荣的状态),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较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顺应夏季时令,保养长养之气的方法。

"秋三月,此为容平,天地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自然界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这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

"冬三月,水冰地折,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天的三个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水寒成冰,冻土龟残裂,人应该早睡晚走,待到日光照跃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象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渴望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

2.4"服天气而通神明" 在自然之中,地之九州,人身之九窍,五脏六腑,十二关节都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其气九州,九窍,五筋,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自古以来,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是禀赋于阴阳,天地化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上应三阴三阳之气,内应五脏六腑之气。积极养生,适应天气变化,即能神清气爽,达到积精全神的境地。如果违反季节、五行交替运行的规律次序,就会造长九窍闭塞不利,皮肤肌肉壅滞,卫气耗散,人体正气因此而逐渐削弱,衰亡。

2.5"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在保证全面营养的前提下,还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调配饮食结构。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例如,人们在冬季常喜欢吃红炯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皇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2.

[2]王洪图.皇帝内经灵枢百话解・本神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6.

[3]皇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19.

[4]皇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14.

[5]皇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3.

[6]皇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3.

[7]皇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3-14.

[8]皇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43.

[9]皇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第4篇

文/张福清

很多人对于中医养生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中药进补,其实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这才是中医的根基,这也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年人如能学点中医五气养生知识,有益长寿健康。

一是培养元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培养浩然之气,排除声色犬马等欲望,使“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会气阻伤身。

二是安静通气

静坐是息心法,心静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

每天白天如能保持在安静通风的环境中小憩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身体的机能,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安静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三是平和心气

中医认为心气即是情志,而情志与五脏和气关系甚密,喜则伤心而气散,怒则伤肝而气上,思则伤脾而气郁,忧则伤肺而气结,恐则伤肾而气下。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关系紧张,更应戒浮躁之心,要善于克制脾气。心平气和自生百福,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而心浮气躁每生百殃,有损健康。

四是宽胃养气

人类依靠肠胃以消化和吸收营养,宽胃养气十分重要。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脾胃又为后天之本,后天之本衰败,机体得不到水谷精微的濡养,自然也就衰败了。

五是长啸舒气

现代研究发现,长啸时可抒志,对鼻喉胸腹起按摩和刺激作用。

饭后茶余,闲庭信步,或低吟自己喜欢的诗词,或哼唱小调,或在空旷广场仰天长啸,可舒畅心情,排除杂念,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黄帝内经》详解为何现代人易生病

文/郑德昌

《黄帝内经》中记载:“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讲的是疾病大多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引起的,是人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性严重违背了身体内部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的一种正常的状态而造成的。

以酒为浆 有的人嗜酒如命,其实酒很容易让人丧失理性,而且大量或经常饮酒,还会使肝脏发生酒精中毒而致发炎、肿大,影响生殖、泌尿系统。

以妄为常 有的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胡乱地作息和生活,完全不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这些违背人体、自然规律的做法都是非常损耗人体能源的,从而导致疾病和过早衰老。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因为人的是“”的最高浓缩,而是难成易亏的,所以若不节制,输出过多,就要导致物质短缺,“肾阴虚”便由此而至。养生的要诀在于得其节宣之和,既不能,又不能禁欲,真正做到静心节欲以养阴,顺天时避虚而保精。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第5篇

(公历6月5-7日)

螳螂生 始鸣 反舌无声

[宜]午睡、勤消毒,注意卫生

[忌]物品发霉,疾病传染

芒种的“芒”指麦类等有芒作物;“种”,则指谷黍作物的播种。这一时节,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到了播种的时候。如果过了这个时节再播种,作物的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农谚中有“芒种忙忙种,一过白白种”的说法,所以芒种又有“忙种”的意思。

芒种前后,由于此时雨量增加,空气中湿度加大,各种物品容易发霉,因此这一时节又被称为“霉雨”季节。因此时正值梅子成熟之际,因此“霉雨”又被称为“梅雨”。同时,蚊蝇也开始大量孳生,各种疾病也更容易传染,因此五月又有“百毒之月”之称。由于端午节也在这个节气之内,端午前后,人们在门楣上悬挂菖蒲,为了就是避邪驱毒,以保平安。

在我国江西流传着一句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说出了这个时节人的特点――懒散。因此,芒种时期要注意多做运动,以利于气血的运行。另外中午最好休息一会儿,以利于体力的恢复。

饮食方面,应坚持减酸增苦的原则。

黄梅时节家家雨,不妨借用五枝汤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代诗人赵诗秀的一首《约客》,把夏夜清悠寂寥的“闲散人”刻画地入木三分。每当读到这首小诗时,那恬淡的心境总让我忍不住默然微笑。

《约客》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梅子时节”,这一时节一般是从六月上旬到中旬“入霉”,七月上旬到中旬“出霉”。出霉后也就标志着盛夏的开始。有的说法认为“梅雨时节”是从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不管哪种说法,梅雨一般都在芒种节前后。

我国南方曾流行着一句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无日头”就是不见日光的意思。这一时期天气阴雨连绵,有时一下就是一星期。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有些年份就会出现“空梅”。所谓“空梅”,就是在这一时节本该下雨时却不下雨,结果造成旱灾。但这种情况是很少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道:“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莓也。”梅雨时节,由于阴雨连绵,湿度很大,衣物、书籍等也都生出了霉菌。人体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南方多雨极易引起脾湿,脾主肌肉,四肢也会困倦无力,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健脾祛湿。由于这个时候极易出汗,为了防止湿邪入侵,被汗水阴湿的衣物一定要及时更换,并经常冲澡。冲澡可使皮肤毛孔舒张,有利于“阳热”的发泄。但中国有句老话叫“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因此出汗时不能立即洗澡。还有人在大汗淋漓时喜欢用冷水冲澡,这样会使寒邪趁机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黄帝内经》认为,养生就要“顺四时,适寒暑”,我们的养生方法也应根据芒种所特有的气候特点而制定,首先就得做到凉血祛湿。

祛湿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做到凉血呢?因为此时气温高,地气热。大家可能有种感觉,就是夏天连大地都“蒸得慌”,这就是地气热的一种表现。人的脚是踩在大地上的,就像植物的根扎入泥土中一样,因此与大地是同气相求,这样就会出现血热。所以这一时节,我们得吃一些凉性的食物。中医认为瓜类大多属于冷凉性的食物,如黄瓜、丝瓜、南瓜、西瓜等既能清暑又能祛湿,还可解毒凉血,比较适合这个节气食用。

除了饮食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药浴。许多人可能对这种保健方法有些陌生,其实药浴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从周朝开始,就已经流行香汤浴了。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曾在诗中写道“浴兰汤兮沐芳华”,来表明自己的品行节操。这里的浴兰汤指的就是今天的药浴了。到宋明年间,这种药浴方法传入民间,于是出现了专供人洗芳香浴的“香水行”。药浴不仅可以祛病,每次洗完之后还会令肌肤生香,精神振奋,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

药浴与我们现在的桑拿、温泉浴不同,它是根据人体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的。因为皮肤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有分泌、吸收、排泄的功能。药浴法就是通过温水的浸泡使药物通过皮肤直接被身体吸收,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药浴的形式比较多,全身洗浴称为“药水澡”,局部洗浴有“烫洗”、“熏洗”、“足浴”等。这里给大家介绍的“五枝汤”是全身浴,也就是“药水澡”。取槐枝、桃枝、柳枝、桑枝各一把,麻叶250克。将上述药物用纱布包好,然后加10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半小时,以使药物充分溶解。然后再将以上混合液倒入锅中煎,煎煮时间大概在20分钟。之后将煎煮的药液倒入浴池的清水中,就可以洗浴了。

《滇南本草》认为,槐枝可“洗皮肤疥癞,去皮肤瘙痒之风”。桃枝可以活血通络,并对风湿关节痛、腰痛有效。柳枝有祛风、利尿、消肿之功。桑枝则可以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本草备要》认为,桑枝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麻叶则有解痛、利尿作用。五种药材相互搭配,便可起到疏风气、驱瘴毒、滋血脉的效果。每周洗上两次五枝浴,对身心健康是极为有利的。

我们在称赞名医时往往会用到“药到病除”这个词。其实有时药不到,病亦除。中医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无形财产,只有懂得挖掘之人,才能从中得到无穷的宝藏吧!

中午眯一会儿,不怕“夏打盹”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到夏天,人们总感觉头脑昏昏欲睡,一点精神都没有。我们前面说过,芒种时我国南方进入“梅雨”,北方的降水量也开始多起来。湿邪弥漫,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脾又主肌肉,脾被湿邪所困,四肢就会倦怠,人也会感到浑身乏力,头脑不清楚。所以夏天经常感到困倦也就不足为怪了。

“夏打盹”在医学上被称为“夏季倦怠症”。现代医学认为,夏季气温升高后,皮肤的血管和毛孔扩张,这样皮肤的血流量就会大增,供应大脑的血流量就会减少。大脑为了自保,就会降低兴奋性,人就易产生困倦。此外,由于新陈代谢的速度也会加快,对氧的消耗也大增。大脑在缺氧的环境下工作效率就会降低,从而使人体感到困乏疲倦。

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累了要吃饭,困了自然就得休息。所以对于夏日经常感到困倦的人来说,中午小憩是个不错的办法。咱们中国人一般都有“午休”的习惯,中午“眯”上一会儿,就会感觉轻松许多,其实这与人体自身的规律是息息相关的。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观点,中午11点到下午13点为午时,此时气血流注心经,为人体“合阳”之时。午时属马,大家应该知道,农人在拉磨时一般用驴不用马,为什么这样呢?因为马的性子很烈,您若给它一鞭子,它会一直跑下去,一直跑到死为止。所以马是用来上战场的,因此才有了“马革裹尸”这个成语。而驴就不一样了,您只要哄着它,它就干活,它上不了战场但是拉得了磨,于是驴就被用来做家庭苦力了。

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所以马是用来养的。若是战马都养不好,这仗肯定打不赢。那么如何养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了。

国际睡眠专家锹曼特曾将午睡比喻为身体的“剂”,生命的“加油站”。这是因为,夏天人体为了御暑,气血都跑到外面来了,大脑的供血量就会减少。再加上一个上午的紧张工作,身心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复苏。而中午适当的小憩便可使大脑得到休息,气血得到回流,从而迅速消除疲劳症状。因此可以说,午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但午睡也是有些讲究的。一般认为,午睡时间以少为宜,最少20分钟,最多也不宜超过1小时。如果睡得时间太长,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这样反而不好了。如果想使午睡达到最好的养生效果,需有两个条件,一为静,二为凉。“静”就是安静,开着电视听着音乐睡是不行的。周围汽车笛声嘈杂也不行。但是虫鸣、鸟鸣却不用避,因为这些均为大自然的声音。“凉”是指清凉,但并不是要您在睡觉时开着空调。实际上,睡觉开空调是养生的大忌,这样会使寒邪趁机侵入人体。这里的凉是自然的清凉,但注意不要吹过堂风,那样对身体也是极为不利的。还有就是,吃过饭后不要立即午睡,最好等吃下去的东西都消化了再休息。对于时间比较紧张的上班族来说,中午可以先睡一会儿,然后再吃饭,这样既可以休息好,又不至于影响到健康。

此外,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夏打盹”的状况。我们说过,夏打盹与脾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祛湿效果的食物。比如山药薏米粥、莲子粥、扁豆、荷叶茶等,都有清热化湿的效果。胃口调理好,就会精神百倍,也就不容易瞌睡了。

“夏打盹”是人们在夏季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所以不必太过担心。芒种的养生特点就是做到精神放松、适当午休、饮食清淡,这样对于应对夏打盹是极为有效的。

防治空调病,多备藿香正气水

过了芒种,不仅雨水多起来,气温也升高了不少。那炎炎的太阳让人恨不得天天待在低温的冷气环境里。办公室有空调,坐车开空调,空调是“清凉的使者”,同时也是“健康的杀手”。待在空调环境里过久,就会产生头晕、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如果衣着过于单薄,还会引起关节酸痛、颈肩麻木等症。这在医学上称为“空调综合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空调病”。空调病的实质是我们的身体长期吹空调所导致的机能衰退。

人为什么会产生空调病呢?中医认为,大自然年复一年重复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阴阳四时,万物之始终,顺之则治,逆之则乱”,人与天地相合身体才能健康。夏天天气热,人的阳气都是浮越于外的,气血也是向外走的。空调虽然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人工的低温环境,但寒为阴邪,这样人体浮越于外的阳气就极易受到损耗,从而出现一系列脾、肾阳虚的症状,如关节酸痛、颈僵腰痛等。

空调病虽不是大病,但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空调病呢?有些人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吹空调时盖条被子。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盖被子防的是冻而不是病,这种预防办法纯粹就是徒劳。

导致空调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寒邪入侵,所以治疗时需从此处着手。中医在治疗空调病时经常采用“疏散外寒,清化内湿”的方法。说到疏散外寒,许多人会想到生姜。平时我们感冒了,喝些生姜红糖水发发汗马上就能好起来,就是因为生姜有驱寒的功效。那么生姜治疗空调病有没有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中医认为,生姜具有三大功效,即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我国古人对生姜的祛病功效早就认识到了。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帮不撤。”而且生姜的服用方法也没那么严格。李时珍就认为“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民间甚至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的说法。在空调房里待得太久,体内的寒气就会偏重,这时就可以吃些生姜。我们在吃完姜后总会感觉浑身火辣辣的,其实这就是生姜发汗解表效果的一种体现。发出的汗不但可以把体内的病毒赶出,也会连寒气一起带走,所以由寒邪导致的一系列不适症状也就消失了。不过由于空调病导致的症状不同,在服用生姜时也应用不同的方法。

比如说有些人晚上开着空调睡,早上起床后经常会感到胃部不适,腹部隐隐作痛。这时可以喝一碗姜枣茶。具体做法是:取生姜一块,切成细丝,然后与5枚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为什么要加入大枣呢?因为大枣性温,可以补益脾胃,再加上生姜可以驱寒,两者搭配,效果更加显著。

还有的患者吹空调久了会感觉四肢酸痛。这时可以煮一锅热热的姜汤,然后用毛巾浸水,趁热敷于患处。或者用姜汤洗手或泡脚,也可以起到活血、驱寒的效果。如果吹空调吹得感冒了,这时来一碗生姜红糖水,发发汗就好了。

除了生姜外,平时还可以多备些藿香正气水,对预防空调病也有较好的效果。藿香正气出自宋代医书《和剂局方》,是古代的经典秘方之一。藿香正气水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组成。藿香、紫苏、白芷等有解表的功能,可以直接攻击“风魔”;茯苓、半夏等有祛湿的效果;大腹皮、陈皮、厚朴等则可以理气。所以,此药对外风、气郁引起的疾病都有效,治疗空调病效果很好。

不过藿香正气水的口感差也是出了名的了,喝下去喉咙里会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良药苦口”真是一点不假。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服用时可以兑入适量的热水,这样口感就没有那么差了。之后不可再吹空调,要避风,等到身上微微出汗时就可以了。另外也可选用藿香正气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如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软胶囊等。“丸”在古代有“缓”的意思,所以相对于藿香正气水来说,藿香正气丸的药效比较缓和。“散”就是药面,特点就是挥发快,不宜保藏。而胶囊制剂无论是从口感还是保存来看,效果都会更好,平时可以经常备些在身边。

虽然说藿香正气水治疗空调病的效果很好,但“是药三分毒”,并不适合长期服用。所以最关键的还在于少吹空调。有道是“心静自然凉”,只要学会给急躁的心情降降温,夏天也就没那么难捱了。总之,不要为了图一时凉快而损坏了健康,那样真是得不偿失了!

芒种时节,防止传染病

如果问起在疾病中什么病最可怕,相信不少人首推传染病。的确,传染病的厉害之处便在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便被传染上了疾病,您说冤不冤啊?

尤其是在芒种时节,天气变热,湿气也越来越重了,这个时候正是蚊虫猖獗的时候,特别容易感染传染病,所以五月又称为“百毒之月”。其中最毒的五种动物便是毒蛇、蝎子、蜈蚣、守宫(壁虎)以及蛤蟆。

相传在古代的时候,为了驱寒蚊虫以及辟邪驱毒,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悬挂艾草,所以古称五月为“蒲月”。在农村,更有一种“送蚊”的习俗,就是把一把燃烧的稻草在屋子和院落的每个角落都熏一熏,然后将烧过的稻草连同纸钱一起带到郊外,丢在路旁,人们相信这样就可以将蚊虫驱赶出家门了。

言归正传,传染病又叫做戾气、杂气,主要是由于气候环境因素、人体内在隐私和戾气、时行之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常说的邪气。五六月份,天气炎热,各种病毒都会隐藏在空气、甚至蚊虫中,一不小心被人感染了,就很容易引起病症。

其实关于传染病,700多年前的周代就开设了“司(),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疫”(《周礼》)。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是这样描述传染病的:“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也就是说,传染病常常与节气不和等环境有很大关系。依据当时的医疗条件,是这样解决的:“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

曹植曾经在《说疫气》记载了“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描绘了当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

先不去理会我们古人是如何对付传染病的。现在对于我们来说,预防传染病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中医非常重视饮食卫生、环境卫生,认为只有内外整洁,没有污秽之气,才会远离传染病。像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勿食生肉,伤胃,一切肉唯煮烂。”又说:“常勿唾地”,即告诉人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其实这一切都是从根源上杜绝传染病。而现在流行吃野味,像老鼠、蛇,甚至一些我们不曾当过食物的动物都进了人们的嘴,其实这就为传染病的到来提供了渠道,如前几年的非典不就是因人们吃果子狸这些野味儿造成的吗?

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卫生,尤其是在这个时节,动物活跃,千万不要因为猎奇而丢了我们的健康。

其实在古代,尤其是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对于蚊虫,人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像烟熏,也就是将艾、苍术、雄黄、木鳖子等药单独或者混合燃熏。在《琐碎录》中就有一首驱虫诗:“木鳖芳香分两停,雄黄少许也须称,每到黄昏烧一柱,安床高枕至天明。”而现在,人们常常会选用杀虫剂,其实这些都属于化学药物。虽然效果不错,但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也选择艾熏。

除此之外,经常洗澡也是远离传染病的好方法。我们知道,如果不经常洗澡,不少细菌就会在人体占地为王,从而为病邪产生奠定基础。所以说,讲卫生也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简单的方法。

中医讲要治未病。意思就是,在疾病来临之前先好好巩固自己的正气,让所有的邪气都无法靠近。我们知道,在古时候守城池时,如果城池坚固,易守难攻,那么无异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在没生病之前就把那些威胁我们的隐患都除掉了,自然也就会“固若金汤”了。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只要正气充足,任何病邪都休想干扰我们的身体。

那么该如何治未病呢?其实就是养生。按照四时的规律来养生,春天该生的时候就生,夏天该长的时候就长,秋天就收,冬天就藏。而芒种时节正处在夏天,那么我们就该让自己身体的阳气好好地“长长”。因为这个时候湿气比较重,那么祛湿健脾就是这个时节最好的养生,多吃一些含山药、薏米、茯苓等食材的食物,如山药粥、薏米粥等,从而让我们的身体“干干净净”。再则,因为夏天有暑热,您也可以在快熬好的粥(如薏米粥)中加一点荷叶,这样不仅可以健脾祛湿,还增加了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

夏至气温高,“三高”老人警惕“热中风”来闹

我们都知道,现在坐落于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是明清皇帝夏至祭祀皇地神的地方。其实,古代之所以祭地,是因为人们为了改变阳盛阴衰的结构,达到阴阳调和、消灾解难的目的,而且,一般会借助阴性的物质进行祭祀。按照阴阳观念,北方属于阴位,于是皇帝会率领群臣到城外北郊祭地,祭地的贡品也多为猪牛羊三牲,祭祀完毕了会将贡品埋于地下。

之所以借助阴性物质,是因为夏至为一年中阳极阶段及气升之极的时期。这个时期,酷热多雨,空气湿度大,如果不能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体内阴阳失调,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热中风”就是其中一种。中风不仅会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夏季也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因此,这一节气我们,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三高”老人一定要警惕夏季的“热中风”。

老年人这个群体本身特殊,他们体内水分相对较少,如果夏季再加上出汗,更容易损耗阴津,这样心火炽盛,肾阴不足,“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泛于上,以致阴阳失相,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猝然仆倒……”另外,《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而空调、电风扇以及生冷食物又会损伤人体的阳气,这些都会增加发生中风的机会。总之,中风病症无论病因如何,都是气血相搏,血气留滞于脑,经气淤滞,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阴阳互不维系所致。

对于老年人,家属一定要注意: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肢体无力、视力模糊、频繁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的症状,俗称小中风。您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单纯的感冒或者疲劳引起的,而应该及时就医,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很多人就是因为中风诊治不及时,导致瘫痪,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夏天补水是预防热中风的关键。老年人生理反应迟钝,身体脱水时可能也是“后知后觉”,所以,“不渴也要常喝水”,采取少量频饮的原则,多喝白开水。除了多饮水之外,还可以喝汤。俗话说“不会吃的吃肉,会吃的喝汤”,夏季煲解暑汤对身体再好不过。我们这里向您介绍一款做法简单又清热解暑的靓汤――冬瓜荷叶汤。准备冬瓜500克,新鲜荷叶一张。将荷叶清洗干净,切成丝,然后把冬瓜去皮、去瓤及籽,切成块状,再把荷叶和冬瓜一起放入汤锅中,加5碗水,先用大火煮沸,之后再改用小火熬煮一会儿,煮好之后,再放入食盐等调味品即可饮冬瓜汤,吃冬瓜肉。

冬瓜,性味甘淡,凉,入肺、大小肠、膀胱经,功能利水消痰,清热解毒;荷叶,性味苦涩,平,入心、肝、脾经,功能清暑利湿,二者搭配,可以清热解暑,利尿除湿,生津止渴。民间,人们经常用这道汤来治疗暑期口渴心烦、肺热咳嗽、口疮等症。

另外,也可以喝点绿豆汤,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像新鲜蔬菜、水果、鱼和豆类食物,醋、山楂也是能降血脂、软化血管,对老人夏季养生非常有帮助。

夏季防中风也可以找穴位,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中冲穴,就有苏厥开窍、清心泄热的功效,是为常用穴之一。如果搭配内关穴、水沟穴,还能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人的五指对应五脏,《幼科推拿秘书》载:“大指属脾土,脾气同于口,联络于大指;食指属肝木,肝气通于目,联络于食指;中指属于心火,心气通于耳,联络于中指……”中冲穴就位于中指指尖上,如果疾病不适使心脏受不了时,这个人对疼痛感格外敏感。掐按它,可以治老年人便秘,另外还能起到醒脑提神的功效。

用左手手指甲掐按或者直接用左手指揉捏右手上的中冲穴,时间约1分钟即可,然后再换右手同样手法按摩左手上的中冲穴,时间也是1分钟,按摩完毕之后,对比一下哪只手痛感明显,哪边明显就再按哪边,直到痛感相同即可停止。

按摩中冲穴,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它是心包经的井穴,可以保护和辅佐心脏部分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因此,按摩它能够调理气血,气血顺畅了,才能各司其职,各守其位。冲,本身有冲射之意,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都由此冲出体表,这也正是它得名的原因。

对于中风、虚脱等突发性疾病导致人突然昏厥时,也不要惊慌,掐住患者手掌虎口位置的合谷穴,持续2-3分钟,昏厥就能很快消失。头顶部的百会穴及足底心前1/3处的涌泉穴,也可令患者尽快苏醒。

为了保险起见,老年人“保驾”药物也是不能少的。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压,化验血脂、血糖、血黏度,天气炎热时,需要靠降压药和降脂药来改变血液内环境的,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以免发生意外。

痱子恼人,消除暑热痱毒

痱子是炎热夏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急性炎症。在古代,痱子就是痱疮。《圣济总录》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盖热盛汗出,阳气发泄而腠理疏,反以寒水洗浴,则热气内郁于皮腠之间,轻则为痱,重则为痤也,世俗通谓之痱子疮,其状皮肉如毫针所刺,遍体细疮如麸片,愈而复发者是也。”也就是说,外界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出汗过多而不易蒸发,堵塞了毛孔,汗液滞留在体内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痱子。与此同时,热盛汗出,很多人再以冷水洗浴,毛孔突然紧闭,而使热气滞留在皮肤之间,也容易得此病症。痱子刚开始,可能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红色斑疹,接着会出现成群红色的小丘疹或小水泡,而痊愈再次复发者的症状也如此。

痱子多发生于人的颈部、胸部、背部、腹部,甚至肘窝,女性下方以及小孩子头部、臀部。如果您的症状轻的话,可以擦拭一些痱子粉,注意勤洗澡、勤换衣服就能很快治愈,并且随着天气转凉,数天之内也会消退,之后可能会留有轻度脱屑的症状。长了痱子后,由于有瘙痒、刺痛灼热的感觉,因此常使人烦躁不安,甚至影响睡眠。并且,对于婴幼儿,或者是长期卧床、过度虚弱的患者必须得引起注意,因为无法正常清洁皮肤,加上本身抗病能力差,手抓破了身上的痱子,会发生感染而出现脓疱或热疖,这就是“痱毒”。痱毒发生之后,可能局部会发红、发肿,甚至化脓溃烂,还伴有发热以及周围皮肤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能导致脓皮病。痱毒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继发肾炎,甚至引起败血症而威胁到生命。所以,一旦患病,千万不要用手抓,也不要用热水烫、肥皂水洗,以防发生痱毒。多喝绿豆汤,常吃西瓜、冬瓜等有清暑利湿作用的食物,均可有效地预防痱子、痱毒的发生。

广东一带的民都知道不少关于乞巧节的传说,也就是现在传统七月七情人节。相传,到了那天,织女会在银河洗头沐浴,然后才去与牛郎相会。而傍晚时分,银河的仙水会流到人间,与西江河水并流。因此,当地的、少女们会停止一切活计,到西江河里洗头沐浴一天,之后可以滋润皮肤,不生热痱疮疖,哪怕是身上已经有热痱疮疖的,经此一洗也会消失。当地人相信,洗了银河水可以身心健美,延年益寿,得到幸福。

银河水洗澡去痱子有点玄乎,但是用艾叶洗澡,民间确实有此法。早在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等地,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功效不一般。假若把杏说是“中医之花”,那么,艾叶绝对算是“中医之草”了。

您可以去中药铺买50克干艾叶,然后准备几片生姜,一起熬煮大半桶水,待水温适中时可倒入浴缸中泡澡,能够解毒止痒、振奋精神、治疗痱子。前几年非典流行的时候,很多人使用艾条燃烧的烟进行空气消毒预防,这在南阳市国草科技开发公司举办的有关艾草(叶)的专题研讨会上,被多位中医药专家认可此法有一定科学道理。

另外,用艾叶水煮鸡蛋,不仅美味,也能治病。准备艾叶10克,干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然后艾叶洗净,干姜切片,连同鸡蛋一起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用文火把鸡蛋煮熟。待鸡蛋煮熟之后,剥壳,再放进艾叶水里煮10分钟,加入红糖即可。艾叶增强人体抵抗力,加鸡蛋和红糖,则能补血活血,扶正祛邪。同时,经常痛经的妇女吃了,能暖气血温经脉。

其实,食盐和苦瓜也能助您去痱子。洗澡之后,不要擦干水分,也不要立即在身上涂抹痱子粉,以免阻碍肌肤呼吸。您可以利用这个空挡再准备半桶水加点食盐,然后用纱布蘸取盐水,轻轻拍打在有痱子的地方,最后再用清水洗干净,每天一次,很快就能见到效果。由于小孩肌肤娇嫩,可以不采取食盐的方法,用苦瓜也一样。将新鲜苦瓜切成片,然后用带汁的苦瓜片在痱子处轻轻擦拭,早晚各一次即可。夏天来临之际,把苦瓜作为一道菜常吃,也能消暑利湿,增进食欲,对预防痱子的发生也起不小的功劳。

痱子不再让人恼,找对方法功劳大。

夏季清补:先清解,后补益

饮食调养在养生中一直占很重比例,夏至也同样如此。我国北方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南方有夏季“秤人”验胖瘦的习俗;另外,有些地区,人们为了防疰夏,须到外婆家吃腌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总之,人们认为夏季吃了这些食物,腿脚才会有力气,身体才会健康。可见,夏季进补很有讲究。

有人认为,夏季炎热,不宜进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医根据不同性质的食物或中药将进补分了4种: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以及峻补法。其中,夏季宜选用清补法养生,它既能生津液,又能消渴解暑,补充身体不足。所以说,不是只有大鱼大肉、人参、鹿茸等大补才是补。当然,补身体应因人而异,老年人身体机能减弱,的确不适合进大补,但是,对于有些人身体虚弱,其实是可以适当进补一些鱼肉、西洋参等。

结合自身体质,选择适合的食物,注意起居作息,就能减少暑热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夏天之所以强调“清补”,是因为这个时节,气候炎热,阳气蒸腾,人体新陈代谢正处在旺盛时期,身体经常会入难敷出,脾胃虚损,如果突然大补,只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腹胀、厌食等症状。清补,其实就是给肠胃一个渐渐调整、适应的过程,让身体真正做到吸收和消化。另外,所谓“清”,是要先把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油腻物质等清除,保证全身畅通的情况再“补”,这样才会发挥最大作用。可见,清补是坚持“先清解,后补益”的原则。其实,不管吃什么东西清补,都应该以调理脾胃为先,如夏天可以多吃点绿豆、薏米、小米等,清除体内湿热,注意补气生津,从而达到阴阳平衡。

夏季消暑清补,鸭肉为上。它不温不热,能够去热清火、消暑滋阴、健脾化湿,常食能驱除暑热带来的不适。《日用本草》记载:鸭肉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而鸭汤又是做鸭的最佳烹饪方式。煲汤时,放适量海带,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人身体有好处;想治老人痔疮流血,则可以在鸭汤中搭配竹笋,或者在鸭汤内放入芡实、薏苡仁,也可以加入冬瓜、莲藕,可补益虚损、滋阴健脾;老年人若出现脾虚水肿、大便燥结、糖尿病、慢性肾炎、浮肿等病症,则可以用肥鸭做汤,效果不错。

这里教您一道保健菜――冬瓜水鸭汤。需要1只水鸭,冬瓜、葱、料酒、姜等调味品适量。首先将鸭去毛去内脏,冬瓜连皮切成块状,然后将葱、姜、料连同主菜一起放入锅里加水,用大火把水烧开,改小火煲2个小时左右,加入食盐即可。常吃,能清润消暑,利水祛湿,健脾开胃,滋补养颜。

除了鸭肉,绿豆一直是夏季清淡饮食的主要滋阴食物。它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酷暑盛夏,喝点绿豆汤,可消暑解渴。如果误食有毒食物时,绿豆还可用来解毒。炎热季节可以吃点绿豆芽,对身体也是很有好处的。熬一锅绿豆粥,全家人老少皆宜。准备绿豆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绿豆、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煮熬成粥。将冰糖加入粥内搅拌均匀即成。绿豆粥不仅可清暑生津、解毒消肿,还能滋补保健以及解暑解渴,预防中暑。

夏时心火当令,五行有“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因此,《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而味苦之物能助心气而制肺气。苦瓜是败火能手,同时,清苦入胃,养血益气、补肾健脾,还能滋肝明目。刚吃的时候,可能觉得很苦,但是吃后会有苦中带甘的回味。凉拌苦瓜丝做法简单,您不妨试试!先将新鲜苦瓜对半切开,去瓤,切成细丝,然后用开水将苦瓜丝焯透,放在碗里,如果怕苦,可以先用食盐腌渍一会儿,然后倒掉多余的水,再放入酱油、豆瓣酱、蒜泥、白糖、味精拌匀,淋上麻油再次拌匀即成。

在宁波,苦瓜素有“菜中君子”的美称,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苦菜在当地相当盛行,除了苦瓜之外,还有苦笋、苦丁茶等。夏天常食苦瓜菜肴,可以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胃肠道疾病以及中暑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虽然说是清补,但并不是要您一味追求绝对的“清”、“素”,有些人只吃蔬菜水果也是不科学的。为了身体营养均衡,您还可以摄入适量瘦肉、鱼、蛋类、海鲜等食物。这样,解热消暑的同时,还兼顾到身体的补养,从而真正增强自己的抗病能力。会生活,先学会吃,不是山珍海味也一样可以养出健康的人。

睡觉一样有学问,夏日提倡“子午觉”

天渐渐热起来,睡眠不好的人也多了:睡不着,或早醒,或梦多易醒。俗话说:“每天睡得好,八十不见老。”夏天睡眠质量不好,还会导致秋、冬季节体质下降。因此,保证夏季睡眠,是相当要紧的。那么,在夏季,该如何来弥补自己的睡眠不足呢?子午觉可说是补充睡眠不足的不二法则。

那什么是“子午觉”呢?“子午”按照旧时计时法,“子”是指夜半,夜间23点到凌晨1点之间。而“午”是指正午,它是白天11点到13点的时间段。《黄帝内经》中睡眠理论认为,子时是阴气最盛、阳气衰弱之时,“阳气尽则卧”,因此,这个时候最适合睡眠,且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阴气尽则寐”,如果感到疲倦或是睡眠不足,不妨在中午休息半个小时,但不能过长,以免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晚上睡眠。这样一觉醒来,工作效率也会跟着提高,从这里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红楼梦》第二十回中描写了一个场景,说是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宝钗撞来,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讥刺取笑。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幸而宝钗走来,大家谈笑,那林黛玉方不欲睡,自己才放了心。可见,午饭后贪眠不可取。

古人把“三寒两倒七分饱”称为养生之道的三大法宝,其中的“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中医讲,子时是人体气血流注胆经,胆经最旺的时候,胆为肝之余,肝藏血、藏魂,又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如果这个觉睡不好,肝不藏血,血不归经,第二天人就会看上去无精打采,脸色暗淡无光,还容易长皱纹、痤疮等。在夏至,“长”便是“收”,它虽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但是,最高点也意味着将开始下降,古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此时,人体气血流注心经,心主血脉,藏神。而现实生活中,好多人中午强行驱逐睡意,继续工作,这样难免耗损心血,心火上炎,导致心烦失眠,夜晚睡不着。

其实,对于人体阳气的收藏和蓄养这是大忌。午时不小憩、子时不大睡,不仅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而且很容易导致高血压、肝炎、皮肤病等症。也许有些年轻人会说,虽然我作息不正常,但是白天精力还是很旺盛,其实,这些精力都是“借来”的,“寅吃卯粮”只是在透支体内储藏的能量。

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睡得晚,可以在白天把闹钟提前一个小时,这样不论是晚上睡觉,还是早上起床都能够提前一个小时。经过慢慢地适应,也会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想要达到“子午觉”的养生状态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第6篇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1

  最近阅读了《黄帝内经》及有关讲解《黄帝内经》的一些书籍,使我对这部经典的著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在作为医学院的学生,观念开始有改变了。这一次阅读之后,《黄帝内经》在我面前不再是单纯的医学书籍,它更像一本养生宝典、一本哲学书,一本了解自然,了解自身,关注自身,顺应自然法则,达到天人合一从而使人生存的更好的养生哲学书。也使我悟到“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智慧。《黄帝内经》流传千百年,是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经典,它的医学价值和哲学价值正在不断被后人挖掘中,我也从这本书中得到不少的启发,也希望我能更深更好的理解这本书,给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

  我在了解中医养生知识的同时,更感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籍,它不象西医书籍那样去讲解生理病理的专业知识,它只是帮助我们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帮助我们认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诉我们什么是坏的生活习性,什么是好的生活习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怎么不生病,怎么顺应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我深切地感到,《黄帝内经》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

  可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这笔财富,很多人认为,讲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养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轻人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体,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灵,不懂得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无常,饮食无度,生活没有规律,暴食暴饮,透支健康,透支快乐,还有人以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钱就有了一切,许多人都为追求这些东西而对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是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年轻。《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长寿,而长寿并不等于健康。只有健康快乐,才是一个完满的人生。你每天的生活习惯,决定你是否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养生,这样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这样才会生活得有滋有味。健康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

  下面来说说我阅读《黄帝内经》第三章“因天之序——十二时辰养生法”的读后感。

  人体是一个最无为和最自足的系统,如果我们偏离了它,是必然要生病的。中医讲的养生,就是我们每天要按照人体的本性去做,什么时间做什么时间的事。“因天之序”,就是说一定要因循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我们人体也是一样。人们为什么说某个人贪生怕死就说这个胆小如鼠,很多人会意认为只是个口头禅而已,其实它是有道理可寻的。子时—胆经当今,而“子”在生肖中为鼠,这个时辰阳气特别的小就象老鼠一样。故此,“胆小如鼠”这个词就出现在大家的口中。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和道由。《黄帝内经》就是这样,它把事物全归为一类是分析,为什么猪想胖那么快呢,那是因为亥时就是三焦当令,从属相上来讲,这一时段的状态就像是猪,猪怎么跟亥时相关呢?实际上就是猪总是处于那种享受的状态,就是什么都不管。吃饱了喝足了就躺那儿哼哼,以次来养自己所以猪就是养胖的。从取象次类的角度来讲,它是归为一类的。猪是茅艾郁闷情绪的,猪要郁闷也长不胖了,所以猪的身心处于三焦通泰的状态,就是一个身体全部通常的象。人体是一个系统,要因循身体本性的原则。

  其实,养生并不难,养生无处不在,养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养生就是养护我们的生命,保养我们的心灵。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到一点,就做到一点,长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习惯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伤害的身体能够慢慢得到修复。只要你认识自己,能够“恬淡虚无”,学会“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懂得规避虚邪,“不妄作劳”,善待自己,善待心灵,你就会守住自己的精、气、神,就能远离疾病,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2   

  黄帝内经之所以是中医学,甚至是所有医学的必读书,并不是说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鉴的就是其中对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做出了基础论述,正所谓名不正啧言不顺,要论治,就要辨证,要辨证,就要审症求因。有因才有果,正是黄帝内经给出了因,才会有中华医学这个果。在五脏生成篇、五脏别论篇等篇章里,黄帝内经记述了五脏六腑的基本特点;在三部九候篇、玉机真脏论篇等篇章中,黄帝内经论述了切脉的部位与方法,脉象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等等;更让我惊喜的.是,在黄帝内经的宝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章中找到了当初学习刺法灸法学时的原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侯已备,後乃存针……这些熟悉的字句让我对黄帝内经更加亲切了。另外,黄帝内经中在脏腑气血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中心的邪正盛衰理论,合并经络,来阐述热病、咳、痹、痿、厥等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减轻百姓遭受病厄之苦。

  要说黄帝内经的特点,我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变化",举个例子,在咳论篇中的一个问题: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从中,我认识到即使是一个症,也是无穷变化的,更何况治疗方法呢?黄帝内经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在异法方宜论篇中说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势使然也。东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药,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针,中央之导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而黄帝内经之灵枢,别名针经,大多是针灸经脉腧穴的理论,在经络腧穴学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多有背诵,其中的内容让我对人体又有了新的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解剖的层面上,也从中更加深刻理解了脏腑之间的联系,启发我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路:例如,讲手太阴肺经运行时,一句"还循胃口"便提示了治疗肺病时兼顾胃的调理以增强疗效的可行性。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3

  大半个月的时间,做事与修学总是提不起干劲来找了堆借口来安慰自己。也对,该是冬眠的时间了;呵呵。好在绞尽脑汁想想自己有何许收获时,该是看了部分的《皇帝内经》吧;原文是皇帝与当时名医和臣子谈论时记载下的文字,古文初读时不难理解很容易可以知晓其意;阅到第六篇却犹感古时圣人们学医者不仅学术甚深也精通多门学术。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第7篇

养生的理念、养生的实践都需要坚持,但又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懂得因时而变才是上策。其实,中医讲保健、讲治病,最核心的东西是“顺逆”和“预防”,遵从自然规律为“顺”,反之为“逆”。有句古话讲“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如果把这句话放到中医养生的范围,你会发现道理非常深刻,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何为养生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包括工作、生活、心理等等。因而,人们对养生保健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所谓保健就是保护、保卫人体健康,也就是在养生理论的基础上,适当采用医疗卫生、食养食疗、体育锻炼、心理调护、亚健康干预等措施,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就是保健。

中医的养生文化庞大博杂,有人归纳出四个要素,即养品德、养心灵、养性情、养身体。上述内容里,养德、养心、养性与人的文化、道德有关,古语里素有“仁者寿”的概念,就是这个道理。养身则与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相连,构成了完整的养生理念。

从疾病防治的角度讲,养生也是预防疾病。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人从“无病”到“有病”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中医素来提倡“治未病”,就是在人体未病之时,采取养生保健等有效措施,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并终止病程,杜绝复发。“治未病”的理念是在《黄帝内经》里提出的,这部伟大的经典告诫医生,懂得“治未病”的医生才是最高明的医生。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这四方面是治未病的完整内涵。

何为顺时养生

顺应春夏秋冬的规律,学会“四时养生”,就是顺时养生的内容之一。春夏秋冬,即为“四时”。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这是大自然寒热更替的规律。

四季不同的气候,决定了自然界的万物生长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所以,古人把动植物生长发育概括归纳为生、长、收、藏四个阶段。人也不例外,不可违抗规律,只能顺应,这样才能健健康康、快乐养生。《黄帝内经》的养生法则中,人们一直对“四气调神”极为热衷,所谓“四气调神”,其实就是四季养生、顺时而养,即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只有顺时养生才能健康长寿,这个规律不可违抗,违则多病,损身折寿。正应了那句名言:“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大自然是我们生长的环境,包括气候、地理,比如空气、水、土、动植物、阳光、温度、湿度等因素。自然环境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养生的最高水平就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要想长寿,就得跟大自然做朋友。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顺时养生”就能少生病,不生病。顺时养生有一个总纲,所谓纲举目张,“纲”最重要。这个“纲”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再具体一点的解释,是春夏以养阳为主,以养阴为辅;秋冬以养阴为主,养阳为辅。

《黄帝内经》说,春季植物开始生长发芽,动物生长繁衍,万物都是生机盎然,繁荣昌盛。在中医观念中,昼为阳,夜为阴。早晨为少阳始生,所以要晚睡早起,锻炼劳作,舒缓筋骨。这样才能保护少阳生气。绝不可有一点损耗,这就是适应春季的养生之道。违者,则伤肝害胃,就会影响到夏季的生长。

《黄帝内经》说,夏季气候湿热,天之气下降,地之气上升,阴阳交合,一切植物大多开花结果。所以不要厌烦夏季烈日,要坚持劳作,以适应夏日养长之气。应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像万物一样,长得秀丽坚实,蓄积能量,为秋季收敛神气储备物质基础。到了冬天阴寒至极,也不会发病。暑气伤心,心伤则脾弱、肺气虚,不能适应秋收之气候,到了冬季则易重复发病。

《黄帝内经》说,秋风凉,万物凋零,应当避风寒,收敛神气,保持安静,以适应秋天寒凉的气候,保持肺气清静。要缓和秋天肃杀之气。违背了这个规律,就要损伤肺气,到冬季潜藏的能力就降低。

《黄帝内经》说,冬季草木凋零,昆虫蛰藏,天寒地冻,所以人要早卧晚起,以避寒凉之气,以免伤阳气,使精神安定而不浮躁。违者,阳气不能闭藏,则冬寒伤肾,肾伤不能生肝木,于是疾病丛生。

顺应一日之规律,懂得起居养生。有的人对此理解为就是睡觉、起床的事情。可是这里面有很多哲理。有一句古话说:“阴阳交泰人自眠,水火既济人自安”,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是天然补药,“人卧血归于肝”。睡眠时各种代谢活动降低,脏器得以休息,俗话说“七天不吃不死,七天不睡难活”。睡眠时间新生儿22个小时,婴儿15个小时,儿童12个小时,成年人8个小时,60岁以上老人9个小时。

熬夜、睡懒觉是个坏习惯。起居有常,可养精神,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的学者说,养生的最好方法就是睡觉。

春季养生要点

立春之时,阳气开始萌动。气血充沛人士身体轻松,周身舒畅,但气血稍差的人会有种种不适的症状,如春困、目涩、头晕、膝痛……显出生发底气不足的症状。如果出F这些不适,日常饮食要多吃绿色蔬菜、五谷杂粮,也可吃山药炖龙骨、枸杞粥,麦冬、地黄、百合泡茶饮。

中医讲春季五行属木,应风令而生,如果风气太过就会导致以风为主的疾病,如风寒、风湿、风热、头痛、眩晕、泄泻、肢体游走性疼痛……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第8篇

现代社会虽然医学发展迅速,检测手段先进,但仍有部分病检查不出来,这部分检查不出来的病称为亚健康。亚健康多是生活方式病,是人们生活的大敌,与养生息息相关,从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人们生活之余不可不谈的时尚与追求。然而大多数人不懂医学,养生难得其法,所以王坤山教授为世人著得《黄帝内经养生手册》,以提供解决之法。

作为中医养生文化源头的《黄帝内经》流传几千年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王教授从医50多年来,不断研究如何将中西医的独到之处有机融合为一种治疗体系。他坦言:“中医和西医就像齐驱并驾的两辆马车,中医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从整体的角度辨证论治;西医则以现代的检测手段,以局部病症为针对性的治疗。二者各有利弊,缺一不可。”为探询王教授书中的奥妙,《甲壳虫》特地采访了王教授本人来做出解答。

甲壳虫:《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之作,其中汇集了数代祖先的聪明才智。您在研读其中内容时都发现了哪些奥妙呢?

王坤山:《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同样也是一部关于天地宇宙,生命生长,繁殖发育,地理气象,医药养生,中国文化等诸多学科的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其中的奥妙我认为是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如养生与医学、地理气象、心理学、哲学、中国文化等等。就中医来讲,学好中医理论的同时还要涉猎以上等诸多学科知识才能成为好的医师。

甲壳虫:养生是很多人追求的时尚,请您简单叙述养生的诀窍好吗?

王坤山:养生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太大的学问和太深的文化,需要的是做到“天人相应,恬淡虚无,饮食有节,营养均衡,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动静结合,琴棋书画,各选其宜。”

甲壳虫:您书中说的“天人合一”是指什么呢?

王坤山:天人合一是《内经》中所指的“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健康长寿。

甲壳虫:曾听说酸甜苦辣咸五味会影响五脏,您对此有何看法?具体的对应顺序是什么?

王坤山:所谓五味,《黄帝内经・素问》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五味过于偏颇会伤身。如《黄帝内经》有:“味过于酸……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在味为酸,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这些是从五行相克的角度来讲五味对身体的伤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五味”要求不是太严格,需要的是不要太偏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