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送灵澈

送灵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送灵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送灵澈范文第1篇

送灵澈上人①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②,杳杳③钟声晚。

荷④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①灵澈上人:中唐时期一位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因诗而出名。

②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③杳杳(yǎo):深远,此处指钟声悠远。

④荷:背负。

【作者】

刘长卿(709~约781),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安徽宣州)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末年登进士第。因其性格刚强,两次被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其五律简练精美,于深密中见清秀。

【意译】

竹林寺掩映在绿色苍茫之中,悠长的晚钟声传得很远很远。灵澈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晖,告别友人,独自向着青山的深处走去,越走越远。

【简析】

这是一首精美如画、饶有韵致的五言绝句,也是中唐山水诗的名篇。诗的内容是写诗人在傍晚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时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苍茫的山林,竹林掩映的古寺,悠远的钟声,这些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一幅淡雅秀美的图画,创造出一种清寂幽渺的意境。后二句写友人辞别归去的情景。灵澈归去犹如定格的一个特写镜头,他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晖,向青山深处走去。诗人伫立目送,看友人渐去渐远,依依不舍,表达出对灵澈真挚深厚的情谊。

送灵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诗歌翻译;翻译策略;叠词处理;句法处理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19-01

一、在翻译过程中对叠词的处理

例:“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人怨》)翻译为“Year after year I went to River Gold, And then to Jade CGate Pass; Day after day my horse whip did I hold, My sword hilt made of brass.”用Year after year 表示“岁岁”,用Day after day 表示“朝朝”。两个英语的时间短语来表达原叠声词,十分贴切。例:“车辚辚,马萧萧…”(杜甫:《兵车行》)翻译为“Chariots rumble And horses grumble.”用英语的拟声词。rumble,grumble来表达“辚辚”与“萧萧”,从声音效果与意境来说,非常吻合。有的叠声词用单个形容词重复来表达,使翻译的诗句显得更生动。例:“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翻译为:“Green, green the temple ’mid bamboo, ate, late bells ring out the evening.”孟郊的《烈女操》第一行“梧桐相待老”,可翻译成:“The trees Wu and Tong grow old together,”说来梧桐是常见的树种,说不上是专有名词,但是,翻译中用了拼音,第一个字母标以大写,就变成了专有名词了,这是出于音韵的考虑,如果采用梧桐的实际英语如sycamores,就生僻了,而且在音韵上也是个问题。

二、在句法上的处理

下面一例可以借鉴。

“At fifteen or twenty, he was unhorsed.

In his keen mind, thoughts of rescue took shape.

He feigned death and surprised his capturer;

Seized the latter’s horse; made good his escape.

In a sense, he is another Zhou Chu.

With a single shot, a tiger, he fells.

In muscular strength, he exceeds Cao Zhang;

‘The brown whiskered lad’, whose every shot tells.

In battle, he was found ubiquitous.

Front or rear, he was seen fighting his way.

Armed with nothing more than a scimitar,

He had held a million men at bay.”

这是王维的《老将行》一诗开头六句的翻译。译者在句法上作了大的处理,将原诗的六行改成十二行,而对原诗作了重要的添加。可以说作了改写。这是一首根据汉代名将李广的事迹的叙事诗,因为,根据史料,在抗击匈奴入侵的战场上,李广佯装战死,躺在地上,突然,一跃而起,将一匈奴骑兵推倒地上,夺马而去。采用的译文的译者是徐忠杰教授,他的翻译原则有音韵美原则、膨胀性原则、解释性原则,在此短短十二行中就充分显示出来。译诗中的第二行:“他灵机一动,自救的主意打定”及第三行中的“佯装战死”原作是没有的;而下面的第五行“可以说,他又是一位周处。”原作也是没有的,周处是一位晋朝名将,他为民灭虎。译文的第七行也是译者添加的,“他体力过人,胜过曹彰。”曹彰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身强力壮,P是黄色,,深得曹操喜欢。原诗的第五行是“一身转战三千里”,译者避免直接翻译“三千里”,而是用“ubiquitous” (随处可见的)及“Front or rear”(前方或后方),这样翻译,在句法上面显得自由奔放,诚然,第十行可以说是第九行的“膨胀”。第十一行与十二行却是一个简单句,这里,译者使用“scimitar”,(弯月刀),是剑的一种,确是当时使用的兵器,译者不用“sword”是经过对史料考证的。由此可见,调整行数,是翻译中可以灵活处理的手段。

下面一例也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纤云四蕴煳藓樱清风吹空月舒波。《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

“What thin clouds there are, roll off the heavens,

Still leaving the Milky Way out of sight.

A cool breeze sweeps the wide open country,

The moon seems to send forth ripples of light.”

译者用四行替代了原作的两行。我们可以剖析原诗句每行是两个不同的主语,“纤云”、“天”、“清风”及“月”,这为拆成两行的英译奠定基础。这种“二改四”的模式是翻译古诗的一种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充分表达原意,另一方面,更容易处理尾韵,与欧美诗体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送灵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134-01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精髓,许多人生思想或是古人的生活情景都渗透在古诗词中,阅读古诗词不但能陶冶自己的情操,而且还能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引用优秀的古诗词篇目,与此同时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了解了一部分传统文化,进而自觉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对学生的文学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彰显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理念。[1]因此,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是影响深远而有重大意义的。

1.初中语文古诗词的分类

通过对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的统计发现,古诗词主要的类型主要有:描写景物的诗词,吟咏事物寄托诗人的情怀诗词,描写或是歌颂爱情的诗词,描写将士守卫边疆,征战诗词等等。

1.1咏史怀古诗词。《咏史》、《咏史八首》、《焚书坑》、《题乌江亭》、《蜀相》、等佳作。

1.2写景的古诗词。七年级有关写景的古诗词有:《竹里馆》、《滁州西涧》、《峨眉山月歌》、《送灵澈上人》等等;八年级关于写景的古诗词有:《望岳》、《游山西村》;《望》、《黄鹤楼》、《鲁山山行》……

九年级描写景物的诗词有:《望江南》、《关雎》、《蒹葭》、《武陵春》等等。

1.3咏物言志诗词。《归雁》、《卜算子.咏梅》、《石灰吟》、《墨梅》等等。

1.4爱情诗词。《蒹葭》、《无题》等等。

1.5记行送别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二首》……

1.6边塞诗词。《燕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出塞》、《渔家傲》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2.怎样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历史长河积淀了厚重的传统文化,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大家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思想营养。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尤其能深刻体现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

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方式――古诗词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承担着无与伦比的作用。[2]语文课程充分吸收了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同时,古诗词是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认真对待的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

2.1教师吃透文本。教师教学的第一任务是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掌握了文本的基本内涵,才能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信息。古诗词教学同样应该把握这一原则,教师吃透文本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游刃有余,否则是得不到学生的信服的,也很难在学生中间树立教师的威信。当教师对诗词的写作背景侃侃而谈时,总是能见到学生的崇敬目光,一方面,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另一方面,水到渠成地激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从这个层面来说,教师是否吃透文本对教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2从诗词中挖掘传统文化。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做好十足的准备工作,比如上网查找大量的文献,阅读相关的书籍,通过这些准备工作丰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应当涉及,诗词的写作社会背景,以及古代作者写这首诗或词的具体心境。尤其重要的是,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牢记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双向互动,笔者认为,课堂不只是老师才是主体,尤其对于语文这么活跃的课堂来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双主体"角色分工,才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深刻内涵,理解诗词下隐藏的传统文化。这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艺术,因势利导,和学生一起感受诗词流露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无穷韵味。

2.3结合古诗词内容,找准传统文化教育契机。基于古诗词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譬如,当讲到与诗经相关的古诗词时,老师不应该一带而过,逃避这样的问题,而是借这个契机,给学生讲解或是师生,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相关知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历史悠久,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历史阶段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一直被世人奉为儒家经典,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选用这一类的古诗词作为学生的经典读物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然后老师再讲讲关于诗经的故事,引起学生想要更加了解经典诗经的欲望,共同探讨这三种类别的异同,这样学生也会小有成就,这对于他们以后在学习中信心满满;进而在教学中,老师通过列举诗词的具体例子和学生分析赋手法的特点,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比、兴手法的具体应用。如此一来,学生不但掌握了《诗经》的基本常识,而且亲自感受了诗经蕴涵的深厚传统文化,从此学生心中便有了传统文化的概念,相比以前,学生自觉去了解传统文化的主动性提高了许多。

3.应用意义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古诗词是一种社会教育实践的共同需求。教育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有一定的应用意义的。

3.1了解传统文化。相比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散文等一般体裁的文章,古诗词积淀的传统文化成分更多。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用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并进行系统教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多一点是有一定必要的。细细研究初中的古诗词就不难发现,诗词中存在一定的传统文化价值。

3.2丰富人文内涵。笔者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培养人文素养的过程,尤其学习古诗词,潜移默化中能受到文人骚客的人文熏陶。换句话说,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老师就是在帮助学生播种这颗人文的种子,初中阶段师生学习古诗词正是为丰富人文内涵做准备。

参考文献:

送灵澈范文第4篇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大类,每年的高考试题都要涉及这一重要题材。如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南卷的《示长安君》(王安石);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北卷的《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水送别》(韩琮)等。从所选送别诗的考查情况来看,命题的着眼点主要在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方面。作为古典诗歌中一朵奇葩,对送别诗的解读鉴赏不可等闲视之。那么,如何解读送别诗呢?

一、抓住意象,理解诗意

在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事物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是特殊意象,借助这些特殊意象,可以探究诗人的情感所在。就送别诗而言,“长亭”是古代送别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中;“杨柳”中的“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折柳留客的习俗,也是抒写离别之情的诗篇里常见的意象;“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更是不胜枚举。通过对诸如此类的典型意象的把握,理解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这是解读和鉴赏送别诗的前提。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借“柳”“酒”点明离别之情,“朝雨”“渭城”“客舍”“阳关”则说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以及友人的行程。

二、品味语言,开拓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表现出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古代的送别诗往往注重营造气氛,在景物或生活气息中透露出送别时的主观情感和诗歌格调。解读鉴赏古典送别诗,要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它的意境。对意境的把握,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想象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如韩琮的《暮春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诗人将“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一幅感伤的画面,融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和复杂。再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荆吴相接,春江渺茫,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深沉,意境中蕴涵着作者无边的离愁别绪。

三、分析景物,领悟诗情

读诗要以把握诗歌情感为目标,因为情感是诗的生命和灵魂。就送别诗而言,情感表达主要是朋友间真挚友谊的告白,或临别时坦诚的抚慰,或依依不舍的留恋,或发自肺腑的感慨,只是表达方式或情感的侧重点不同。诗人通过何时的景或物来表现什么,这些景或物有怎样的典型特征,它们要反映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在通读诗的过程中要反复推敲、琢磨的问题。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肺腑之言,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一吐为快。再如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友人远去难免感伤,诗人却说两地流水相通,青山一道,云雨相同,明月共睹,巧妙地化两地为一乡,宽慰友人的离伤,语意新颖而情思旷达。

四、考查手法,评价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来表现诗歌的内容情感。就送别诗的抒情手段来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就送别诗的表达方式来说,多见的是运用修辞手法和虚实结合;就送别诗的景与情的关系来看,常用“哀景哀情”来渲染,或“乐景哀情”来烘托。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桃花潭水直抒胸臆。再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全诗定格为一个特写画面,钟声、归影勾起诗人的思绪,耳闻而目送,心驰而神往,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全在意境之中,深得融情入景之妙。

阅读训练一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色?“隐”“没”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这首离别诗,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阅读训练二

于易水送人一绝[注]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赴秦国刺杀秦王。临行时,燕太子丹着白衣冠(丧服)送荆轲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全诗,说说“今日水犹寒”表达了什么意思?

2.这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来推测,诗人所送之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训练三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三四句被后人认为是炼句的典范,请说说其中的道理。

2.诗的最后两句“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表达了什么意思?

阅读训练四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注]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首联用哪些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2.颈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训练五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有人说,第一句中的“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阅读训练六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诗人在什么季节和时间送韦参军?送别地点是在江南还是江北?

2.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请选取其中一句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阅读训练七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注]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相符,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阅读训练八

送梁六自洞庭山[注]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日见孤峰水上浮”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中“景”与“情”是怎样结合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诗歌类阅读之送别诗》

阅读训练一:

1.描写的是黎明时分天空的景色。“隐”“没”两字表明宴会从夜晚已延续到拂晓,而主宾双方却还不愿分离散去。借空间背景的扩展和时间的推移来进一步映衬离别之情,更显示出情感之深。

2.先写离别时华筵的人和物(室内),再写朋友告别时的环境(室外),突出表现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是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

阅读训练二:

1.表明了荆轲不畏、英勇赴死的高风亮节和诗人对荆轲的崇高敬意。

2.从诗歌激昂壮阔的场景来看,所送之人定是与诗人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挚友。

阅读训练三:

1.这两句的语序本来是:不堪愁里听鸿雁,况是客中过云山。调整后更合乎对仗和押韵,而且把“鸿雁”“云山”放在句首,这是感官首先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再说“愁里听”“客中过”,这样由景生情,合乎事理,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2.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以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可谓语重心长。

阅读训练四:

1.“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表达了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阅读训练五:

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运用了反诘与对比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相比,是望尘莫及的,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阅读训练六:

1.诗人在秋天的傍晚于丹阳送好友韦参军去江北。丹阳在江南,送别地点在江南。

2.“一别心知两地秋”,既点出了分别的季节,又用两人各自度秋的事实点明分别后相互思念的悲愁,虚实结合,情景融合,意蕴丰富。

阅读训练七:

1.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2.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乎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

阅读训练八:

送灵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张大千;题画诗;传统文化;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103-5

作为中国近现代杰出的画家,张大千同时又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古典”诗人与词人,其诗词创作量大,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意境优美、立意深刻,往往与诗画交融,蕴含着张大千的主体人格精神追求,将儒、道、佛传统文化精髓融会贯通,既有屈原般的爱国情怀,又有苏轼的旷达飘逸,还有佛道的清丽渺远,其诗词的精神文化内涵对浮躁喧嚣的现代社会,有一定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张大干诗词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内蕴可以理解张大千作为一代画坛宗师的主体性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激励更多的人去研究张大千、热爱张大千、学习张大千,在潜心阅读欣赏张大千的诗画中更好地获得精神陶醉和美的欣赏,从而铸造自己优秀的文化品格和纯洁人格。

中国历代名人绘画,都喜欢在画面上题写中国传统诗词。李白、王维、杜甫都十分热衷绘画,创制了题画诗歌。宋代苏轼、米芾、黄庭坚等精于书画,擅长书法,倡导“诗画一律”,促进了诗、书、画三者的融合一体。而在近现代绘画大师中,没有人能够超过张大千的绘画题诗。张大千几乎达到了每画必诗的境地,其题画诗词从时间上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从题材上分为咏物、感怀、思乡、览史、赠友之作;从主题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的追求、佛道自然的生命体悟、山水花草与风物的赞美、宇宙生命的本体性哲学精神追求等;从风格上表现为或清丽优雅、或沉郁怅惘、或豪迈旷达,不同诗风呈现不同时期的个人情怀、人生境遇和精神追求。

一、张大千诗歌道家美学心理结构

中国诗歌追求的是意境,作为山水画大师,张大干艺术创作心理更加精妙和独特,他谙熟中国传统美学,其作品在技法表现上追求传统文化心理,其音乐性、节奏性、韵律性及语义性都自觉遵守传统美学原则,体现出古典诗歌中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结构通过张大千的“山水画”及山水画中的“山水诗”、“咏物诗”予以表现。张大千特立独行,超然飘逸,胸怀广阔,不为物累,不为相扰,正如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之气势,亦达到苏轼《前赤壁赋》“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之境界。无论是其画还是其诗,最主要的艺术心理是道家的审美心理结构。超越功利,超越世俗,其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以心观景,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作百里之迥,以笔墨韵味达到无限的意境。其诗也是以心作诗,遁世修身,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得意忘言。张大干以山水画为主,其画面有多首“题山水图”为名的诗歌。

《题山水图》之一:

霭霭岚光欲压眉,溶溶云岭接天低。到头不用回兰棹,绝胜王猷访剡溪。——乙丑之春写并题,大千居士爱大风堂下。

这是张大千早年之诗画作品,即1925年,张大千26岁所作。非常简洁的一首四言七律,却生动地表现了画面内容及张大千的人格精神追求。画面春色满山,风景秀美,高耸瘦削的山岭逶迤绵延,薄雾犹如轻纱笼罩山际,忽聚忽散,一缕缕金色的阳光穿过雾霭,垂照万水千山,此刻云蒸霞蔚,景色迷人。在江中画舟,流连忘返,无需调转船头,前面的佳境胜过王子猷常常观光的仙境剡溪。“到头不用回兰棹,绝胜王猷访剡溪”集中表现了张大千从青春年少时期,就对名士、洒脱、自由、放浪不羁,钟情于山水自然的道家或魏晋风度的人格追求和向往。剡溪,江浙胜景,魏晋以来一直是名士沙门隐逸栖遁之地。王羲之第五子王子猷曾访之,后来成为众多名士的仰慕之地。王子猷个性张扬,行为乖戾,任达放诞。国学大师钱穆说:“至如子猷之访戴,其来也,不畏经宿之远,其返也,不惜经宿之劳,一任其意兴之所至,而无所于屈。其尊内心而轻外物,洒落之高致,不羁之远韵,皆晋人之所企求而向往也。”李白是写剡溪最多的人,“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李白《淮海对雪赠傅霭》)。剡溪因而成了古今文人墨客、诗书画家追求的一种心灵符号,是一种道家自由境界和人格理想的桃花源、乌托邦理想的寄托之地。1925年,张大千完成了著名精品画作《后赤壁赋》,构图上,巨石斜亘,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画面平远、深远、高远的场景,浑然一体,小中见大,含蓄地表现了赤壁的雄奇壮美。东坡在山崖前端严而立,须髯飘洒,表情凝重,若有所思,与山水融为一体,既表现了其博大的胸襟和磊落的性格,又体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道家对人生与生命感悟的体验。由此可以看出,张大干的绘画心理,在其早期都已经定型,具有浓厚的传统道家文化的浸染,后来,其青城山的隐居生活,则更加深了其文化心理的构成。

在张大千题画诗中,表现“清静无为”,怡然自得,逍遥于山水之间,遗世独立精神的诗歌非常普遍,如《题听泉图》:“世缘空尽身无缚,来去悠然似孤鹤。有耳不令着是非,挂向寒岩听水落。”此诗表达了一种解脱尘世束缚后的逍遥自在,犹如闲云孤鹤,毫无羁绊,清静自然,在山泉涧鸣的溪流淙淙的流水声中难得的人生享受。《题山水图》“秋水春云万里空,酒壶书卷一孤蓬。多情只有闲鸥鹭,留得诗^作钓翁”则更是抱酒归去,隐居山林,山溪垂钓,自得其乐。此诗让人联想到早期题画诗南唐李后主为《春江钓叟图》的题诗:

其一为: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依有几人。

其二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缕茧篓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这首词描述非常清朗优美的自由意境,千里浪花翻滚如雪,一望无际。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竞相怒放。江岸美景如画。渔父腰挂一壶酒,手撑着一根竿,任意泛舟,漫无目的,喜时畅饮几口,感时高歌一曲。多么自由,多么快活,多么逍遥!张大千“秋水春云万里空,酒壶书卷一孤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不就是这种无拘无束的快乐逍遥么?张大干在敦煌的时候,作《梦蝶》一诗,犹如庄子梦蝶,慨叹光阴飞逝,人生虚幻。梦里蝴蝶是青城山之蝶,亦为道家之蝶。“广漠荒荒万里天,黄沙白草剧堪怜。从知蜂蝶寻常事,梦到青城石洞前。——辛己年夏日来敦煌,忽忽四月矣。每思青城旧游,则有梦为蝴蝶之感。大千居士爰。世重阳又三日也。”

二、张大千诗歌禅韵荷花审美意象

禅是超越自然的大智慧,直指人心、启悟本性,通过禅宗彻悟宇宙与人生的真理。张大干曾经打算学佛,他一生有着浓重的佛禅情节。在他的佛学理念中,人皆可学佛,众皆可平等,因此,他画出了大量生动的佛教画像并配有诗歌,不仅仅彰显出佛的博爱与普度众生的精神,更体现出张大千作品“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的内心反省和思考。张大千佛学诗词中充满了典型的禅宗意境和意象。

古代诗人画家大多有习禅之举,通过诗画表达禅悟。在题画诗歌中,用具体的大自然生动境像为象征,表达自己的禅解,塑造禅宗意境,阅其诗画,禅境、心境、意境及画境融合起来,空灵澄澈,让人顿悟明了0疏淡渐远,心灵空澄的诗风画意,常常体现出的是“意境高超洁莹,具有壮阔幽深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王维的辋川集组诗、常建《破山寺后禅院》、孟浩然《宿建德江》、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韦应物《滁州西涧》、柳宗元《江雪》等,无不散发出一种禅宗韵味。张大干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禅意传统,十分注重画中之禅,禅意之画。

张大千青年时代与二哥张善子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因怕头上被烫九个香记,才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但是,佛的理想和境界却影响着张大千的一生。他的荷花、仕女、敦煌画像,无不散发着缕缕佛的禅香。张大千先生擅长画花卉。他画的花卉种类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花等。而他平时画的最多的还是荷花,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张大千的禅宗文化精神追求集中表现在他对荷花的情有独衷。荷花,佛家称之为莲花,是圣洁、清净的象征,而“莲”就是“佛”的象征。张大千从33岁时开始住进北京颐和园,连住5年,颐和园池塘中婷婷玉立、千姿百态的荷花,让他陶醉,他画荷花无数,题诗数十,使他成为画坛千古荷花第_人的“荷痴”,素有“古今画荷的登峰造极”之誉。张大千的画中,有朱荷、粉荷、黄荷、白荷、墨荷、金壁荷,风荷、晴荷、雨荷、没骨荷、工笔荷、写意荷……题字多为“三是鸥世界凉”、“水殿风来暗香满”、“君子之风其清穆如”,娉娉婷婷,雍容高贵,清纯超绝,冰心洁白。张大千通过“荷花”,实现了自我与大自然的“物我合一”、“天人合一”、“佛我合一”的高度超然的人格境界。

张大干所画荷花与众不同,正、奇、俯、仰,或静、动、离、合,或大、小、残、雅,“风吹荷叶十八变”,取法自然,观察精微,情感细腻,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以瞬间写永恒”,达到一种灵通而空明的彻悟,犹如《泼墨钩金红荷》的题诗“疏池种芙蕖,当轩开一萼。暗香风襟袖,凉月吹灯坐。”在此境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立地成佛。在题画诗中,张大千主要通过荷花系列,来表达他禅意的心灵世界。《题荷花》“袖月飘烟袅袅身,淡浓梳里总清新。江妃自惜凌波袜,肯受人间半点尘?”这首诗取自苏轼诗文“塘上钩帘对晚香,不知斜日已侵床。江妃自惜凌波袜,长在高荷扇影凉。”(《同景文咏莲塘》)张大干与苏轼,都对荷花的昂首挺展姿态、清新雅洁的荷Ⅱ十及清高不俗的个性都予以高度的欣赏和敬慕。

张大干《题荷花》诗歌有多首,如“先开早具冲天志,后放犹存傲雪心。独向天涯寻画本,不知人世几升沉”、“勾仙池水近三堂,凉月初生独倚廊。身无兰梅同馥郁,肯教小字二分香”,“船入荷花里,船冲荷叶开。先生归去后,谁坐此船来”等诗歌,多是荷花高洁品性的赞美。张大干有多幅荷花画作品都引用唐代郑谷《莲叶》一诗的意境:“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诗中荷花的色彩、香味、形象,莲叶在风中的动态都栩栩如生,舟行荷塘、风摇荷叶、荷塘浣纱、鸳鸯戏莲给人以不尽的美的享受。其另外两首诗歌题画荷“百里平阳荡画桡,绿房翠佩暗招邀。羲之解作南门赏,余韵余风定未遥”、“轻松兰舟隔远天,鳞鳞波漾画楼前。月明南浦西风急,惊起鸳鸯不并眠”表达了同样的禅趣与意境。

三、张大千诗歌儒家情怀与乡恋情景

张大千虽然走遍世界,通览五洲,但其骨子里在飘逸、洒脱、遁世、悟道之后,灌注在其血脉里的更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永不停息的儒家文化血液。后半生虽然侨居海外,时时不忘故土,念念不忘亲友。身在巴西,而家居“八德园”完全是中国风格的庭园与景致,遍植松竹、梅花、杜鹃、玉兰、佛手等。写诗作画,恋乡之切,曾慨叹“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虽然张大千的艺术思想涉及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美学观、艺术观等等,但儒家文化熏陶出的人格修养是他艺术精神及艺术成功的保障。儒家文化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在具体表现上,儒家非常注重人伦、爱国与道德规范。张大干从小受传统文化影响,他噱慨尚义,人情练达,襟度高胜,是文人相亲的典范。张大干的儒家精神人格表现在爱国、爱乡及对亲情人伦的真诚关怀。

首先,对祖国及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张大千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高度统一的优秀典范,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上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一生致力于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整理、发掘与创新工作,徐悲鸿先生称他“五百年来第一人”。他生前曾两度跋涉敦煌,抢救性临摹敦煌壁画,使敦煌艺术重放异彩。冯骥才撰文高度赞扬了他的不可磨灭的功勋,“敦煌的文化抢救是我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抢救行动。它标志着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觉醒,显示了我国学术界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文化意识,以及一一种浩荡的文化正气。”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永翘也同样认为,“正是由于张老抢救性临摹敦煌壁画,才能促使兰州、成都、重庆成功举办临摹敦煌壁画展,政府的保护工作才能随之开始。”张大干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厚情感伴随一生,即使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民族身份。他在巴西生活17年,却从来没有申请加入外籍,始终保持着华夏儿女的身份。他_直飘零海外,遥望大陆。在国外永远都是一袭长衫,时刻标志自己是中国人。在八德园,他天天喝中国茶,吃中国饭,每年按照中国农历过大年,全家人说着四川话。他始终以“大汉天声”的炎黄子孙而自豪,从无奴颜媚膝。他对民族文化的由衷热爱,使得他虽然是“百年诗酒风流客,一个乾坤浪荡人”但他从来没有将艺术全盘西化,让自己在中西艺术碰撞的时代,甚至当西方写实主义成为一种风潮时,也始终与西方保持着“优雅而从容的距离”,“张大干自学生时即确立从容传承国画的信念,他从日本归来又旅居阿根廷,他与毕加索对话,但从来不认为中国画是弱的,需要向西方学习,他的高度恰恰是从容地与西方艺术对话。张大千的足迹遍及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努力宣扬中国文化,是一位真正的中国“文化大使”。张大千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其诗词情感真挚朴实,以情生文,诗兴缘起于民族文化的深厚情节。他的《水调歌头》据东坡《赤壁赋》意所画而题。“横槊发浩唱,酾酒忆临江。武昌夏口相望,山水郁苍苍。何处舢舻千里,当时英雄—世,敛手避周郎。成败渺千古,人物费平章。纵一苇,凌万顷,沂流光。盈虚消长,如波逝水一何长。唯有清风明月,耳目取之无尽,物我足相忘。洗盏与子酌,枕藉向东方。”全诗慷慨悲壮,意蕴深沉,情感浓烈,构思精巧。“洗盏与子酌,枕藉向东方”抒发了他对祖国的缱绻缅怀之情。

其次,对家乡及父老乡亲的怀念之情。张大千有着最为浓烈的乡情,故土内江是他生命的摇篮,伴随着多少美好的回忆、亲情、友情与乡情。去国远游,何处是家?寄身异域,天遥地远,万水千山,处处乡关处处情。张大千多首诗词表现了赤子无限的乡愁相思。“不见巴人作巴语,争教蜀客怜蜀山。垂老可无归国计,梦中满意说乡关”,“投荒乞食十年艰,归梦青城不可攀!万里故山频入梦,挂帆何日是归年”,“十年去国吾何说,万里还乡君且听: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这些诗句字里行间流溢出浓浓的思乡、沉痛、忧郁、惘怅的情绪。1958年于张大千在八德园为自己六十自寿时填词《浣溪沙·六十自寿》:“弹指流年六十霜,故乡虽好未还乡,人生适老更何方?挟瑟共惊中妇艳,据鞍人羡是翁强,且容老子饮壶觞”,把一个长年漂泊异国他乡的老人心境,写得如此感伤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