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于谦石灰吟

于谦石灰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于谦石灰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于谦石灰吟范文第1篇

这首诗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之作。诗的全文是这样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极形象地写出了石灰石烧成石灰的过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而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这首诗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句句都在写石灰,而实际上却句句在写人。前两句就石灰的特征说人,“若等闲”三个字,抒发了作者在困难面前的大无畏精神。末句表现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作者用这寥寥数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报国的高贵品质,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心中热血澎湃,被这种豪迈气概所深深吸引。“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这些词汇语句映入我眼帘时,我心中感受到的是无所畏惧的精神和豪迈不已的气概。

于谦石灰吟范文第2篇

粉骨碎身全不怕①,要留清白在人间②。

【出典】

(明)于谦《石灰吟》。

【注释】

①粉骨碎身:把骨头磨成粉,把身体敲成碎块。形容石灰毁坏了自己的身体。有的书上也写作“粉身碎骨”,意思相同。全:都,全部。有的书上这儿用“浑’字,意思相同。

②清白:是指石灰洁白的颜色。这里还含有象征人高洁的品质的意思。

【译文】

粉骨碎身也全然不怕,要把清白名声留世间。

【原作】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小传】

于谦(1398―1457),明政治家、诗文家。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的首领也先率领大军南侵。明英宗在当权宦官王振的挟持下,亲自出征。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西)被敌军重重包围,仓促应战。全军覆没,死伤数十万人。明英宗做了俘虏,王振也在乱军中被杀。也先得胜以后,继续向北京进犯。

土木堡大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明朝的京城北京。朝廷中人心惶惶,乱成一团。皇太后和留守京城的(chéng)王朱祁钰(yù)召集群臣商议。有个大臣竟提出向南逃跑,把京城搬到南方去。他说:“根据天象的变化,京城应该搬到南方。”

当时,于谦正在朝廷担任兵部侍郎。他大声反对说:

“提出京城向南搬迁的,这人应该杀头。京城是天下的根本,只要一动,大事就完蛋了。大家难道忘记了宋朝南渡的祸害吗?如今只有马上调集四方军队,誓死保卫京城!”

于谦这一主张得到了许多大臣的认可。于是,王就把守城抗敌的任务,全部交给了于谦并任命他为兵部尚书。

明英宗被俘以后,于谦认为必须另立皇帝,以安定人心。他明确提出了“社稷(jì)(指国家)为重,君为轻”的口号,奏请皇太后让王做皇帝。不久,王就正式即位,他就是明景帝。这一来,明朝政局也更加稳定了。

于谦为了抵抗瓦剌,日夜操劳,布置防务。当瓦剌军攻打北京时,于谦亲临战场,指挥明军,在德胜门外迎击。经过五天的英勇战斗,瓦剌军死伤很多,被迫撤退了。

瓦剌军退走后,于谦继续大力加强边防,防止瓦剌军再次侵犯。也先见明军防守严密,无隙可乘,最后只得释放明英宗。

于谦在抵抗瓦剌的战争中,虽然立了大功但他绝口不提自己的功劳。他生活非常俭朴,住的房子也非常简陋,仅能遮蔽风雨。明景帝赏赐他一所房子,他再三推辞,说:

“国家多灾多难我怎敢自己住得很安逸。”

于谦推辞多次,因为景帝不答应,方才接受下来。他把景帝赏赐的衣袍等物品,全部封存,一件也没有动用。

过了几年,明景帝得了重病。明英宗乘机复辟,重新登上皇位。英宗上台以后,立刻捏造了一个罪名,把于谦杀害了。

于谦死后,他的家族被发配到边地充军,家产也被没收。查抄他的家财时,抄家人发现于谦并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一些书籍。他们看到有个房间封锁得很严密。打开一看,原来里面放着的全是当年景帝赏赐的衣袍等物品。人们知道后,没有一个人不吃惊的。

于谦青年时,就立志献身祖国,为国家干一番事业。他19岁那年,曾经借吟咏石灰,表达自己不畏艰险,不惜牺牲的爱国精神和清白做人的坦荡胸怀,这就是《石灰吟》诗,“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是借助咏叹石灰来表达一种视死如归,留名青史的志向。“粉骨碎身全不怕”句中“全不怕”三字,反映了石灰具有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为什么石灰能不怕烈火焚烧,又不怕粉骨碎身呢?是因为“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多么高尚的志向啊!现在,人们常用“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来赞美那些不屈服于暴力、顶天立地的人或为国家的事业视死如归的革命者。

【古文名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出典】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译文】

读一万卷的书,行走一万里路。

【故事】

从前,有个人读了很多书,被人们称为博士。博士自己也很自负,非常欣赏自己,认为自己熟读四书五经,学识渊(yuān)博,平时说话也喜欢咬文嚼字。

有一天,博士到集市上去买驴。他在集市上走了一圈,终于选中了一头驴。付钱以后,他叫卖驴的人写个凭据给他,可卖驴的人不识字,就让他。

博士于是就借来纸笔,磨好墨,构思了一阵,就提笔写了起来。写呀写呀,写了好长时间,写了密密麻麻三大张纸,博士还没有写完。卖驴的等得不耐烦了,就问博士:“你怎么还没写好啊?”博士说:“快了,快了!”又过了一会儿,博士终于写完了。

卖驴的请博士把写好的凭据念一遍,博士清了清嗓子,抑(yì)扬顿挫(cuò)地念了起来。卖驴的站在旁边,瞪起眼睛听着,都听博士念了三张纸了,还没有听到一个“驴”字,就忍不住问博士:“你都念了三张纸了,怎么连个‘驴’字都没有啊?”

原来博士满篇写的都是些之乎者也之类的空话,半天都没有扯到实质上去。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个顺口溜,说:“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于谦石灰吟范文第3篇

在校园的东边,有一个展示台。这个展示台很美,上面也有许许多多的名人名作。

展示台虽然很小,但是展示台的知识不少。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游子吟》、《春夜喜雨》;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咏梅》、《回乡偶书》等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所写的《沁园春·雪》。展示台上还有对《沁园春·雪》的简介呢!《沁园春·雪》是1936年(丙子年)2月所写的。

展示台的边缘也很美丽,是条纹形的,每个角上还有一只漂亮的小鸟。有了这个展示台,人们从展示台上便可看到知识。

展示台上还有许多同学画的画,写的字,美极了!

展示台上告诉了我们许多知识,我们应该去保护它,而不是伤害它,在展示台上面乱涂乱画,去损坏公物。

于谦石灰吟范文第4篇

廉洁是古代中国好官的真实写照.好官,不单是要“才高八斗",还要清正廉洁.

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谦就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他六十岁寿辰那年,当地许多人都送来了厚礼。连皇上也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也许有些同学可能认为于谦会高兴的收下,但于谦却一一回绝了他们的礼物。当时,于谦可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巴结他的人数也数不清,但于谦却没有受其动摇,过那写奢侈的生活.<<石灰吟>>一诗就表现出来了.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于谦却刚刚相反.

当然,有些人却并不一定是这样的.

于谦石灰吟范文第5篇

译文:春蚕结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2、《石灰吟》——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3、《蜂》——唐代罗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4、《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石灰吟范文第6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全新视角;高效;嫁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50-01

语文教学中的 “嫁接”,是指拓展语文教学的边界,打破以教材为唯一中心的教学壁垒,有意识地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资源来优化语文教学的配置,并通过自主、积极的语文实践,以语文学科的本质力量进行深入地悦纳与吸收,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一、拓展:为“嫁接”寻找适切匹配的资源

从嫁接的视角看,语文课程的拓展,就是选择相同或者相近的资源,便于和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融通。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练习1”要求背诵一组与秋天相关的成语和一首描写秋天的儿童诗《秋天到》;“练习2”的“做做说说”也要求学生将对秋天的观察以绘画表现出来或者描写下来;课文《秋游》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了老师带领学生外出秋游的情景。同时,思品教材为学生选编了《秋天到了》《回味秋天》《巧手剪秋天》的内容,以多样的形式展现秋天,引领学生对秋天进行深入感知。两门完全的同课程,无论是在进度还是内容上,都同时编排了秋天的内容。在统整联合之下,我们可设置综合性的主题单元展开教学。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其教学资源蕴藏在学生广阔的生活和丰富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类群资源,为语文课堂的顺利“嫁接”提供支撑。

二、融通:为“嫁接”探寻彼此激发的渠道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嫁接”,并不是形式上的附着与内容上的叠加,而是认知上的融通,形成1+1>2的综合效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引入课外资源的目的在于对教材内容这一教学本体的激活。因此,教师对嫁接资源的遴选,不仅要对资源本身的价值进行审视,更要赋予其激活教材内容的机能。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资源介入之后,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感悟、积累、运用等语文实践性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兴趣,使得介入的资源价值最大化,与教材内容融通,构建成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

如,在教学于谦的《石灰吟》时,教师先后选择了石灰的产生过程和于谦的生平经历两份材料。首先,这两份材料有着自身独有的信息价值,石灰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对石灰的外表、品性等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而于谦的生平资料让学生对于谦其人、其文有了通透的理解。其次,这两份资料对学生理解这首诗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石灰的产生与诗歌的内容形成对应之势,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大意的有效拐杖;生平资料的介入有助学生洞察于谦与石灰之间的共性特征,为深入理解咏物诗的表达密码提供了认知的支撑。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根据石灰产生过程的资料,深入到诗歌语句中,自主体悟诗歌的基本大意;随后,要求学生自由阅读于谦的生平,并联系石灰在制作过程中所经受的折磨,寻找于谦与石灰之间的共同之处,从而借助石灰深入体验于谦的优秀品质。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仅仅了解石灰是如何生产、于谦有着怎样经历等知识性认知上,而是借助这些资源充分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核,与文本内容形成了良性的化学反应,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裂变:为“嫁接”探寻多样有效的方式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成功的嫁接对植物品种的进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课堂教学而言,语文教学对其他领域内容的吸收,不仅可以在内容上对本体形成拓展,还能在教学活动的形式上有所调整和更新,在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裂变中,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而有效。

如,在教学《詹天佑》时,对文中所说的帝国主义者的“要挟”“嘲讽”,全国人民的夥撸詹天佑的“毅然接受任务”都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学生都觉得难以理解。如何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课文情境,体会人物思想呢?笔者为学生嫁接了“新闻会”的形式,邀请一部分学生以“帝国主义”的角色出席会,一名学生扮演詹天佑,其他学生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参与。整个过程,以新闻的形式展开,“帝国主义者”率先发难,结合故事情境,自行设计语言,将“要挟”“嘲讽”的形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而“普通群众”的义愤填膺也在会现场得到表现,“詹天佑”的一段“真情告白”,使学生感受到詹天佑的思想境界。这样,有效地解决了课文理解的难点,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历练。

这一案例中,教师从课文内容特点出发,巧妙地“嫁接”了新闻会的形式,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角色的契机与平台,吸引了学生参与实践、思考的过程,使教学信息和学习主体之间形成多向互动的良性状态。

于谦石灰吟范文第7篇

1.有关物理变化的古诗词、成语

(1)有关的物理变化古诗词: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李白有关的成语故事);⑥白玉为床,金为马(曹雪芹《红楼梦》);⑦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2)有关物理变化的成语:①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②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滴水成冰:物态变化中溶化现象。④铁杵成针:物体形状由大变小。⑤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过程。⑥沙里淘金:从泥沙里淘取黄金的过程。⑦飞沙走石:爆炸或大风中的沙石运动。⑧山崩地裂:地震过程中的山地变化。

2.有关化学变化的成语、古诗词

(1)有关化学变化的古诗词。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草原上的野草发生燃烧现象。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这首描写爆竹中黑火药燃烧,引发爆炸。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草原上的野草发生燃烧现象。

(2)有关化学变化的成语:①蜡炬成灰:涉及物质的燃烧现象。②火上浇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③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以达到灭火的目的。④杯水车薪,抱薪救火:灭火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⑤千锤百炼,百炼成钢:说明金属冶炼在生产中重要性。⑥水滴石穿:水中溶解的CO2生成了碳酸,碳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发生了化学变化。

3.同时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古诗词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诗写的是通过蜡烛燃烧和蜡烛熔化来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甘愿付出自己的所有。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是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在幼年所作的一首诗,通过借鉴钙元素的三种化合物转化,来比喻自己的意志和情操。

4.试题链接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中与诗意无关的是()

A.CaCO3=CaO+CO2B.CaO+H2O=Ca(OH)2

C.Ca(OH)2+CO2=CaCO3+H2OD.CaO+2HCl=CaCl2+H2O

(4)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5)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素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之说这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非常________。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于谦石灰吟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

一、意象的基本内涵分析

意象是意和象的结合体,是借助于象达意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和智慧。意象的产生与“言不尽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言无法言说“物之精”时,便会选择“立象以尽意”。当然这里的象也是通过言进行表达的,不过当象进入到言意转换过程中后,便具有了鲜明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常言道,做人贵直,作文贵曲。意在做人要率真、爽直、光明磊落,而作文则要含蓄委婉,以达“曲径通幽”之效。象具有直观性,但是同时又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给读者以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空间,这种思想的自由生成了强大的张力,使人获得了阅读的主体地位。对于意象的分类,有论者把其分为:描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1]。“描述”“象征”和“比喻”这些关键语词均能看出意象是一种文学手法。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意象有历史传承的一面,也有个性化独创的一面。比如,文学作品里面,月亮可谓一个典型的意象,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智慧、审美追求、文化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文学作品之中,以月入诗入文的不计其数,月亮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深深定格在国人的思想里。所以,月亮所隐含的阴柔之美、含蓄之意、思念之情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结构传承下来,这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意象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一个事物,借助一些突兀的、奇特的、另类的形象来表达情感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选择。比如,《水》(苏教版五年级,作者马朝虎)中的“狗尾巴草”这一意象就传神地表现出四兄弟渴望水的模样和心情。这是作者原创的意象,而且是专属于这篇文本的意象,非但没有一丝的违和感,而且表达得入木三分。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意象性表征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有古典诗词63篇,从编选的数量分布上来看,第一学段每册安排4~5首,第二、第三学段每册安排5~7首。从编选的体裁上来说,第一学段以五言绝句为主,第二学段以七言绝句为主,第三学段出现七言律诗以及词[2]。从内容倾向性上来看,具有“儿童化”及“说理化”倾向。所谓儿童化,就是诗词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以塑造儿童形象为主,比如《池上》《小儿垂钓》《村居》等;所谓说理化,就是在小学高年级开始出现内容倾向于辩证、说理的诗词,比如《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等。这些古诗词之中,意象性表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托物言志

在编选的古诗词之中,托物言志是意象性最为明显的表现。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志向投射到一个真实或虚拟的事物上,得以委婉而深刻地表达,这个事物由于附着了志,于是具有了典型性,既而得以一定的文化传承。《石灰吟》《墨梅》《马诗》等就属此类。这类诗一般前两句状物,后两句言志,比如《墨梅》中,前两句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从位置、数量、颜色等角度介绍了梅花;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对人生的追求、价值的取舍跃然于纸上,不求世俗的功名,但求内心的坚守。梅花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同为编选的古诗《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的“梅花”所表达的则是斗雪傲寒、坚贞不屈的意义。同为梅花意象,但是所表达的意并非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对意象的把握不能脱离于语言环境,也不能脱离作者的人生追求、创作背景。

2.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选编的古诗词之中有很多写到月亮的诗,比如《古朗月行》《静夜思》《枫桥夜泊》《峨眉山月歌》《水调歌头中秋》等,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每一轮月亮背后都凝结着一段思念之情。《古朗月行》是思念童年生活的月亮,《静夜思》是留恋故乡的月亮,《枫桥夜泊》是孤寂旅途的月亮,《峨眉山月歌》是思友心切的月亮,《水调歌头中秋》是佳节思亲的月亮。这些情感都附着在月亮之上,月亮自此具有了意象性、文化性,在中国人的思维里流淌。传统意象,月亮是个典型,其他诸如梅兰竹菊、荷柳茶酒等自然及人文意象也同样成为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精神追求。

3.隐喻明理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还选编了一些隐喻明理的诗。所谓隐喻明理,也就是通过隐喻、象征的方式来说明一个道理,而这被隐喻、象征的对象便成了意象。比如“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中的“一枝红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中的“活水”。这里的“一枝红杏”“活水”具有的象征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这两个事物本身,其所象征的意义又被新的形象所获得,“一枝红杏”指的是新生的事物,“活水”指的是新的知识。从中可见,意象在古诗中的运用分别指向不同的表达意图。托物言志在于表达自我,文化传承在于表达共识,而隐喻明理在于表达法则。

三、小学古诗词中意象存在的基本形态

小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突出,对于反映童年生活的古诗词尤其感兴趣,比如“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首诗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小娃”“小艇”,“小”中见可爱;“白莲”“浮萍”,颜色中见生活。这些都是直观可见的,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小。但是“意象”不仅作为一种“物”,还作为艺术化、文学化的一种方式,在理解的过程中要做到形神兼得,这无疑会给生活经验、文学素养相对缺乏的小学生带来思维挑战。为此,我们要弄清楚选编的古诗词中意象存在的基本形态,在厘清这些基本形态之后,将会产生积极的教学意义。

1.单一意象

在选编的古诗词之中,通篇围绕着一个事物来写的占有相当的比例,比如上文中我们列举的《梅花》《墨梅》《石灰吟》《马诗》等,所表现的意象分别为梅、石灰和马,是单一的存在。这单一的意象具有明确的所指,诗人的笔墨就集中在对其的描写之上,写其形,抒其神,方向集中,语言精练,这是相对简单的意象存在。

2.叠加意象

与单一意象相对的则是叠加意象,也就是说诗中所呈现的意象是多样化的,每一个意象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指向诗人所欲表达的情思。比如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中的松柏、书童、山峦、云雾这些意象依次出现,不仅勾勒出了清幽旷远的画面,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象的汇聚、叠加共同指向一个深层意象——隐者。这个隐者虽然最终也是“不知处”,无觅其踪迹,但是这也恰恰暗合了“隐者”的内涵,既然是隐者又如何可见呢,更增添了其神秘感、飘逸感。所以像这类叠加意象作品,我们一定不能满足于其表面,而要在“松、童、山、云”中感受其“隐”的深意,形成隐者的形象。

3.特指意象

所谓特指意象,就是从诗歌的叙述情景中荡出一笔,以突兀的、险拔的、出乎意料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意象。在《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是乘兴而来的欣喜,“小扣柴扉久不开”是心愿难酬的失落,“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又是豁然开朗的激动。四行小诗细腻地传达出诗人心情的波澜起伏,如果没有这“一枝红杏出墙来”,那诗也便成了一首普通的感怀诗了,正是这“一枝红杏”使得诗歌有了酣畅淋漓的痛快,其所表达的意蕴已经不再局限于“红杏”本身,而具有了更为广泛、深刻的哲学意义。很显然,这里的“一枝红杏”是一个特指,是表达哲思的一个意象。从这三种意象的基本形态中,我们可以发现,意象既有显性的一面,又有隐性的一面,还有特指的一面。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意象的这三种形态分别对应着意象的具象功能、叙事功能与思辨功能。无论如何,其都是文学化、艺术化的方法,有了意象的存在,诗歌才会形象鲜明、意味无穷。

四、小学古诗词意象的教学实施策略

意象在诗歌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意象的教学认知和教学策略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通常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

1.对形象的还原

诗歌具有鲜明的形象美、音乐美、意韵美,对意象的领会离不开对形象的还原。我们一般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把着力点放在理解、积累上,理解的基本途径是借助于注释,这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有较为明确的要求。这样的理解方式是理性的、专业的,其消极的一面是忽视了诗歌的形象性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思维倾向,导致了为理解而理解的现象,美好的诗歌经由这一机械过程,生趣顿失。比如教学《墨梅》,很多老师会先把象征的手法揭示出来,让学生领会诗人高洁的品格,并立志向其学习。这样“理智”的教学,没有唤醒形象感,自然其所蕴含的情意也无法与形象融为一体。如果我们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形象的还原上,将会迎来不一样的教学样态。首先,《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王冕是画家,其最擅长的是画画,这首诗是对他所画梅花的注解,是这幅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学可以从这幅画开始,让学生观墨梅之形、之色、之姿,对墨梅有个直观的了解,并引导学生说说这梅花与我们见到的、想象中的梅花有何异同,凸显“墨”这一颜色,引发学生对诗人用意的推测。其次,《墨梅》具有朴素的画面感。“吾家洗砚池头树”,茅舍,池塘,梅树,再加上“洗砚”的诗人,画面跃然纸上;“个个花开淡墨痕”,朵朵花开的画面又立呈于读者面前,“淡墨”二字更是活画出梅花之色、之姿。“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写的是梅花的香气,“流”和“满”为香气赋予姿态。如此,整首诗就好像一幅画,从梅花所处的环境写起,依次写了梅花之形、之色、之味、之姿,动静结合,与画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最后,在梳理出这些形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墨梅”之墨色、之清气所具有的特殊之处,结合王冕的人生追求进行佐证,其意韵、内涵、主旨便会自然生发出来了。从形象出发悟意,是诗歌教学的必由之路。

2.对背景的求证

言为心声,发自于性情,立言就是立人的过程,一个人的言语样貌和人格样貌存在着正相关,虽说也会有“言不由衷”的现象,但只是个例。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言语作品都在反映着作者的生活现实及价值追求,所以我们要理解诗歌意象,对背景的求证是不可缺少的。事实上,在小学诗歌教学之中,对背景的求证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但相对随意,在诗人、社会信息等方面存在着偏其一隅的问题,不能够相对全面地建立起象和意之间的联系。《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人于谦以石灰自喻,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相传该诗是于谦12岁时目睹青石经火煅烧成石灰有感而作,可是许多的语文教师却更倾向于补充于谦后来为官清正的背景,表面上能与“清白”相互呼应,但是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依然遥远。在创作背景中,12岁这一年龄对于学生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观察思考和远大的追求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情感冲击,而就是这样的信息才会引发学生的认同。再加上补充于谦后来做官的信息,那么于谦的形象就在意象生发联系的过程中站立起来了。所以,对背景的求证不能贪多而致泛化,应该关注背景细节,寻找与学生容易“共情”的点,使作诗之人与读诗之人实现情感的有效沟通。

3.对诵读的落实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诗歌的积累,诵读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但如何让诵读变得有趣味,这是必须面对的。在“国学热”的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在搞经典诵读活动,一是在形式上营造诵读的氛围,比如着古装、吟古调、演古事等,这种历史感、庄严感的确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迹。二是在方法上实现读画结合、读唱结合,比如诗意画、画配诗、谱诗歌、唱诗歌等。我们都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诗词诵读节目就是典型的读唱结合,把古典的诗词与现代的音律配合起来,以传统、通俗或流行的艺术方式加以表现,达到了良好的传唱效果。比如龚自珍的《苔》本不为大家所熟知,但是经这一节目传唱,一下子火了起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在背景歌词中、在梁博的支教故事中、在山区孩子的纯朴的声线中获得了新生。吟诵是一种特别有效果的诵读方式。吟诵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而且还伴随着一定肢体动作的参与,吟诵的过程于是变得更富有参与色彩和表演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更有吸引力。同时,吟诵的声调与诗歌的意义密切相关,更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是直观的感觉的理解,为学生所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