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婶婶的诱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猛然想起,那时有多少无聊的下午,都是以“小霸王奇乐无穷”开始;有多少时间,都是在我们的尖叫声和大笑声中淌过;有多少回忆,都装载在那个小匣子中,装载在插拔卡带时那“咔嚓”一声中,装载在那时屏气凝神躲避敌人枪林弹雨的一张张稚气的脸上。
于是就回忆起那时的事情,不自觉地又想了她……
舅舅是最早把我领入游戏机世界的人,那会儿我只会玩俄罗斯方块。我和舅舅常常比赛,看谁打的分高。
于是,我总会为了破舅舅的“记录”,在他工作时去他那间对我充满诱惑力的卧室,摆弄那些虚拟的方块。
舅舅有一个和蔼可亲的法国妻子,每当我站在那间卧室门口时,她总像心领神会似的,帮我打开电视,接好电源,然后亲自将手柄递给我。她只是微笑,她说话我听不懂。
有一次,又是为了打破舅舅的新记录,我来到那间卧室旁。阿姨照例帮我准备好了一切,并微笑地将手柄递给我,于是,我马上走进去,开始了“新记录之旋。”
小时候对时间是没有概念的,总之,我在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再次刷新了舅舅的记录。
游戏机是不能保存记录的,为了向舅舅炫耀我的成绩,我只有守在电视机旁等待,直到晚饭时间,舅舅还没出没,父母拉我回去吃饭,我死活不干,最后父母只好拨了些饭菜让我守着那显示着我“成绩单”的屏幕吃,可惜,到了该睡觉的时候,舅舅还是没有回来。
我只好作罢,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的战记”。
第二天,舅舅告诉我,他看见了我的“成绩”,我想,肯定是阿姨为我守着那个屏幕,我没有想过,她一晚上不曾看电视。
那时,我太小了。
后来,舅舅和那个阿姨一块儿去了巴黎。鬼知道在那个浪漫之都发生了怎样不浪漫的事,他们离婚了。
舅舅再次回北京的时候,我是一蹦一跳地去迎接他们的,可只有舅舅一人的身影,我隐隐感到:那个金发碧眼的阿姨,我再也见不到了。
有一天,舅舅突然问我:“你还记得你的那位法国婶婶给你做的西餐吗?”我摇摇头,说:“我只记得有一次,她帮我“守候”了一夜我的记录”。舅舅“哦”了一声,说:“那晚我很奇怪她干嘛要这么做,她指着屏幕上你的那个分数,说:“这是他的一切”。”
这是我的一切。
我猛然意识到,那个无知的自尊自夸自傲甚至是自负的小孩儿,竟然如此地被她理解着并包含着,她不忍关掉那屏幕,是因为她不忍关掉我的梦想,不愿看到我的失落,她明白,那是我的一切。
应父亲好友、缅甸木材商帕博先生的邀请,nipron来到像古代王国一样的神秘山庄。在客房,遇到神秘女子的引诱,并有了肌肤之亲。就在此时听到令人恐怖的喊叫声,女子匆匆离开。于是,尚孟与玉帕蒂的悲剧在nipron对thip——帕博的老管家的追问下浮出水面。
尚孟是帕博的侄子、养子,也是其木材家族惟一继承人,大学毕业后回来帮助管理森林。帕博在为侄子寻找合适妻室的途中遇到玉帕蒂并娶为妻子。玉帕蒂嫁入山寨后爱上年龄相仿的尚孟,尚孟也最终突破伦理道德底线。他们发誓要永远相伴。为惩罚侄子与妻子的背叛,帕博用特制的铁链将他们“永远”锁铐在一起……
知晓尚孟、玉帕蒂故事前因后果之后,nipron选择尽快离开,并用匍匐祷告寻求宁静,以拒绝神秘女子的再次诱惑。是什么能够让“孝顺的侄子跟年轻美艳的婶婶通奸”这样一个“作孽”、的故事如此直击人心?对于nipron,也同样对于观众,本文从“和我们自己类似”的主人公、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以及“永恒”的“爱的忠告”等方面探讨影片的悲剧美学魅力。
一、“和我们自己类似”的主人公
nipron初步了解尚孟与玉帕蒂故本文由收集整理事时惊叹:“难以置信,这样肥皂剧般的剧情,居然真会发生在人的生活中!”或许正因为这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普通人的故事,才极大地震撼了nipron,也同样直击观影者的内心。
关于此,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早有思考:“不应遭殃而遭殃,才能引起哀怜;遭殃的人和我们自己类似,才能引起恐惧……悲剧的主角并不是坏人,他之所以陷入厄运,并不是他做了坏事,而是犯了过失,他的行为产生了他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其对悲剧主人公的界定可归为三点:好人、犯过失、惩罚远远大于过失所应承受的。亚氏虽已久远,对悲剧的美学思考理论之树却常青。
以男主人公尚孟为例。年轻、有才华、单纯而阳光,无不良嗜好,甚至梦想就是“做个好人”,可以说具备了与我们身边的“好人”同样宝贵而又普通的品质。他本应过着平静的生活,却因玉帕蒂的到来遭到毁灭,在最美的青春年华开始疯癫的余生!
尚孟“不应遭殃而遭殃”的悲剧让人扼腕叹息!他是“好人”,但不是“完人”。年轻、单纯是优点,也可以是弱点。相比于尚孟,玉帕蒂要成熟、开放得多,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寻找一切机会去实现。几乎由她开始的每一次与尚孟的谈话都带有意味。尚孟从对婶婶的敬爱到感兴趣,到爱恋,再到内心伦理道德防线的彻底崩溃,正如玉帕蒂在教尚孟跳华尔兹时一再说的“尚孟,我来引导你”……面对美艳的婶婶的甚至激将,尚孟几乎毫无抵抗能力!若尚孟有足够的自制力,不被熟谙男人心理的玉帕蒂的激将法打败;若尚孟有足够的冷静,在thip善意提醒时不是愤怒离开……或许悲剧可以避免。一句话,尚孟不够成熟!
尚孟因“和我们自己类似”而让人同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但同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好人”。既不是“完人”,就不可避免地犯“过失”。悲剧的震撼力在于犯“过失”的“好人”得到的惩罚远远大于其所应承受的界限,进而引起观众“怕因小错而得大祸”的恐惧。
单纯的尚孟并未意识到已犯下让叔叔觉得根本不可饶恕的错误。直到帕博给他们铐上铁链时还天真地问:“叔叔要把我们锁多久啊?”甚至质疑叔叔在“玩什么疯狂的游戏”。而这种“天真”与接下来 “永恒之锁”带给尚孟精神上的绝望与折磨相对比,格外凸显其命运的悲剧性!
尚孟与婶婶的恋情固然不合伦理道德,但也罪不至于生不如死!正如玉帕蒂与尚孟跳最后一支舞时所说:“没有什么错误,是爱不可以原谅的。”若帕博能及时放下“执念”,尚孟是可以被原谅的,何况他已一次次忏悔所犯下的错误!
影片结尾,面对尚孟递过来的《先知》,nipron真诚地说:“谢谢你,尚孟!”尚孟拍
转贴于
着手欢快地离开。疯癫的尚孟是否是从nipron身上看到了自己,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nipron一定从尚孟身上看到了自己。而这种相似性曾深深震撼nipron,也将深深震撼同样“无法置身于事外”的观影者!
二、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悲剧!《永恒》集中体现为爱情与伦理的冲突。
悲剧,从玉帕蒂对尚孟有好感时便已开始。在尚孟带玉帕蒂游览山林,无意中提到帕博会在重要的宗教节日主持诵经时,玉帕蒂失神,差点摔倒,伞也失落在地!她已意识到将要得到的爱情会遭到宗教的制裁,在爱情与伦理两方,宗教无疑会选择主持伦理的正义。但玉帕蒂是听从内心声音的人,仍以飞蛾扑火的勇气追求爱情。“无所畏惧”是她的个性,是优点,也是弱点。悲剧,也是其必然结局。
爱情无可厚非,伦理也毋庸置疑。但当爱情与伦理交织时,便都成为“片面的理想”,且不可调和。黑格尔对此有过相似的论述。“就各自的立场来看,互相冲突的理想既是理想,就都带有理性或伦理上的普遍性,都是正确的,代表这些理想的人物都有理由把它们实现于行动。但是就当时世界情况整体来看,某一理想的实现就要和它的对立理想发生冲突,破坏它或损害它,那个对立理想的实现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所以它们又都是片面的,抽象的,不完全符合理性的。”朱光潜这样阐述黑格尔的悲剧美学思想。
影片中,爱情与伦理处于一种要成全某一方面就必牺牲其对立面的两难之境。这种冲突最集中地体现在尚孟身上。即便疯癫后,夜深人静之时,也逃脱不了极度痛苦的煎熬。
开始时,尚孟真心将玉帕蒂作为婶婶来敬爱,但随着相处,越来越被她的美丽与个性打动。面对与总督女儿的婚事,尚孟开始惆怅,意识到已心系玉帕蒂。而这层伦理道德底线在正洗澡的玉帕蒂的诱惑、挑衅与激将之下被彻底打破。
尚孟沉迷于爱情,忽视叔叔帕博的存在,对thip 的善意提醒置若罔闻,甚至与玉帕蒂亲近也不再避讳。但在帕博用铁链让他们真的“每天,每个小时,每个呼吸”都“永远在一起”时,潜藏内心深处的对叔叔无比的依恋和尊敬越来越强烈浮现。梦中惊醒后,尚孟迫不及待地拖着玉帕蒂去向叔叔忏悔。尚孟的愧疚与忏悔发自肺腑,但始终都没有得到帕博的原谅。尚孟准备选择死亡,甚至放弃重新获得自由的尝试,在玉帕蒂建议“把锁链射断”时说“没有用了”。或许只有尚孟自己明白,他永远不能重新获得自由,永远摆脱不了感觉罪恶的灵魂鞭打。
剧情发展亦如此。尚孟疯癫后采了怒放的兰花送给帕博时,不住重复的还是“叔叔,不要丢下尚孟啊”,情状如其幼时。怒放的兰花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尚孟对玉帕蒂恋情一开始的显露也正是从采摘兰花开始的。影片让被采摘的美丽的却注定很快会凋谢的兰花与“叔叔,不要丢下尚孟啊”以声画平行方式出现,似乎在暗示观众,尚孟心中,玉帕蒂从不曾离去,爱情从不曾走远,同样,帕博也无可替代,他一如既往地依恋叔叔。此刻呈现出孩子似表情的尚孟,依然单纯,带给人的却是撕心裂肺的痛。
与玉帕蒂对爱情的义无反顾相比,尚孟似乎不那么勇敢。但我们却没有理由责怪他不够坚定,也没有理由责怪他为什么不随玉帕蒂而去。正如nipron从尚孟叫声中听出的,“那是一个
转贴于
处在极度痛苦煎熬中的人”。他永远无法说服自己是彻底选择爱情还是亲情,无法承受任何一种单独的得到或失去。死者与生者,爱情与伦理,他永远摆脱不了这两难之境。
无法实现爱情与伦理的调和。或许,疯癫,是最好的结局。
三、“永恒”的“爱的忠告”
悲剧主角“和我们自己类似”,“才能叫我们同情,也只有这样,悲剧作品才能成为社会的财富”,“通过尖锐的矛盾斗争场面,认识到人生世相的深刻方面”,朱光潜在比较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悲剧美学理论时如是说。故事叙述者nipron从初到帕博森林领地时的新鲜、好奇到离开时的轻松、舒畅,可以说完成了一次神圣的精神之旅。之于观众,同样如此。《永恒》与其说是爱情的永恒,不如说是 “爱的忠告”的永恒!
尚孟与玉帕蒂的悲剧足以震撼每个观影者,引起关于人性,关于爱情和伦理关系的思考。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真的可以如panthip所说“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论在别人眼里是对是错”吗?真的能为了追求爱情自由而对伦理情感弃之不顾吗?影片至少从以下方面予以警示。
首先,怒放的兰花和《先知》中的箴言。怒放的兰花象征尚孟与玉帕蒂的爱情,同时也是帕博对尚孟“爱”的告诫。正如帕博叮嘱幼时的尚孟:“不要摘啊,尚孟,一旦尚孟摘下它,拿回家,很快它就会凋谢,不要杀了它,就让它在林间绽放美丽吧。”爱,不是据为己有!玉帕蒂与尚孟的爱情如怒放的兰花般诱人,却不适宜“采摘”!尽管想到叔叔的告诫,尚孟还是摘下兰花,准备送给玉帕蒂!在尚孟拖着玉帕蒂恳求宽恕时,帕博愤怒地踢翻摆在他们面前的兰花,将装着手枪的箱子递给了尚孟。“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彼此递赠着面包,却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要站在一处,却不要太亲密;因为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两边;橡树和松柏也不彼此在树荫中生长”,帕博引用纪伯伦《先知》中爱的箴言,再次告诫尚孟。很喜欢尚孟多次读到的“爱,除自身外无与,除自身外无接受;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可惜的是,其时他们并没有领悟纪伯伦“爱的忠告”……
其次,影片对爱情与伦理两难之境的悲剧处理。当两种“片面的理想”相互冲突时,要捍卫爱情的自由,也要捍卫伦理的正义,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悲剧。就爱情自由来看,尚孟与玉帕蒂遭受到的痛苦与惩罚好像很无辜,但就世界整个秩序来看,他们遭受到的痛苦与惩罚又是罪有应得的。爱情悲剧固然让人痛苦、叹息,亲情悲剧又何尝不是如此?冷静地站在“宇宙公理”的角度,观众便可在唏嘘主人公灾难或痛苦时看到其悲剧命运的合理性,从而获得精神的愉快或振奋。尚孟、玉帕蒂和帕博,个人遭到毁灭,但其代表的爱情或亲情理想不会因此毁灭,反而在影片对爱情与伦理两难之境的悲剧处理中彰显了正确方向!黑格尔称悲剧的这种美学效果为“永恒正义的胜利”。
《小妇人》这部小说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讲述马奇家四个女儿独特的成长经历。《小妇人》故事情节简单真实,却感人至深。所有时代的所有少女成长过程中所要面对和经历的,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初恋的甜蜜和烦恼,感情与理智的抉择,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贫穷与富有的矛盾……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小妇人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小妇人读书心得1《小妇人》是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用朴实无华的写实手法描写了马奇一家的天伦之爱。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中期。
这本书主要讲:马奇家的四姐妹,在他们艺术家一般的才能下,强调的是个人的尊严和我们的自立、自律的重要,她们写作、绘画、弹钢琴、创作剧本,演出、管理家务……这些无一不渗透着她们怎样的多才多艺。同时,她们又结社、又办报、照顾婶婶、做家庭教师、勤奋写作的任务。明智、自由地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她们的归宿虽然各不相同,无论是为了爱情甘于贫困的梅格,还是通过自己奋斗成为作家的乔,以及坦然面对死亡的贝思,还有扶弱为己任的艾米,虽然她们的理想和命运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具有了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洋溢着乐观的、有理想的、的坦然面对死亡的主义精神。
这本书,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温馨动人的家庭生活图,人物栩栩如生,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这些都将深深的吸引着读者,并将使这部份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还有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描写了他们历经风雨的磨难和奋斗的历经的艰苦。
《小妇人》这本书告诉我:理想和命运是不相同的,可是应该都有着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
小妇人读书心得2在这次校阅读节里,我读了不少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妇人》这本书,因为我从中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学会了不少知识。
《小妇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他的作者是美国的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它讲述的是马奇一家的故事,家里有:大姐梅格,二姐乔,艾米和贝思以及她们的母亲马奇太太,父亲马奇先生。这样的一家人和她们的邻居男孩劳里、劳里的爷爷劳伦斯先生、马奇婶婶,以及周围的朋友所发生的故事。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都懂得了身边的亲情、友情、爱情,更理智地对待它们。梅格为家负担,外出作家教,她喜欢追求高贵虚荣,但最后,她放弃了马奇婶婶的遗产,嫁给了清贫的布鲁克先生,过着苦中带甜的幸福生活;乔是一个假小子,喜欢创作、写诗,她喜欢劳里,待她成长起来了,懂得并渴望爱情时,却永远失去了劳里;贝思最宁静,默默为大家做事,为了帮助别人,染上了猩红热,她的一生都在为别人着想,深受家人的爱戴;艾米想做淑女,追求艺术,但一直喜欢和假小子乔吵吵闹闹,后来,她去了世界各国学习,变得成熟稳重了。
我喜欢梅格,喜欢她淑女风范,喜欢她为爱情甘于贫困,不为金钱所诱惑的性格;我喜欢乔,喜欢她的无拘无束,喜欢她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不移的决心;我喜欢贝思,喜欢她的恬静,做任何事都毫无怨言,喜欢她总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品德;我喜欢艾米,喜欢她的坚强,把扶贫济穷当作自己的信念。
从她们身上,我学会了要对未来永远充满希望,并努力追逐梦想的乐观主义精神; 我懂得了坚强,学会了要知足但不能满足;我同样也学会了要加倍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不要等死去失去了才知道它们的难能可贵;我学会了应该细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而不是带上了有色的眼镜,只看到别人的缺点。
梅格、乔、贝思、艾米的微笑回永存在我的脑海中,她们四个坚强、乐观的精神将永远贮存在我的心里,提醒着我,要坚强,要珍惜,更要有一颗纯洁的心。
小妇人读书心得3今天,我读完了《小妇人》这本书,它讲的是梅格、乔、贝思和艾米四姐妹的事。
虽然她们贫穷,但是她们快乐,是富人家的孩子永远没有的快乐。她们中最小的也只有12岁,但她们在不停地工作着,永远在做“朝圣者”的游戏,劳里也参加了她们组织的“繁忙蜂社团”。
劳里是马奇家的邻居,他家很有钱,但在没有认识四姐妹时,他是很寂寞、很孤独的。但是在乔的一次突然来访后。劳里的生活就不那么孤独了,在马奇父亲病重时,劳伦先生给予了她们帮助,在贝思病危时他也给了帮助,因为马奇太太给了他们一家很多精神上的帮助。最后,梅格嫁给了劳里的老师——约翰.布鲁斯先生,马奇先生也赶回了家.开始了新生活。
本书中人物不少,其实主要人物是乔,因为作者的性格和乔一样,通过乔你就可以看到作者了,还有,文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现实中的实有人物,作品中描写的事情也几乎是现实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所以作者才能描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幸福、快乐和金钱没有联系,幸福是一种感觉!
小妇人读书心得4《小妇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作者是美国的奥尔科特。
这本书主要将的是马奇家的四个不同性格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善良和勤劳找到了自己幸福的故事小说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了马奇家的天伦之爱。她们的善良,对爱的忠诚及对亲情的渴望深深地感动了我。作者只描写了生活中很平凡的细节,是但却处处显露出对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马奇家的女孩虽然家里贫寒, 但她们却对任何事都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小说强调了她们的个性与尊严,但有表现出她们的自我表现约束,而独立自强有是这四个女孩的共同特点她们总是在不停的找出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 这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
我喜欢梅格,喜欢她为爱情甘于贫困,不为金钱所诱惑的性格喜欢她淑女风范。我喜欢乔,喜欢她的无拘无束,喜欢她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不移的决心。我喜欢贝思,喜欢她的恬静,做任何事都毫无怨言,喜欢她总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品德。我也喜欢艾米喜欢她的坚强,把扶贫济穷当作己任的信念。她们的理想与命运个不相同, 但她们都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
在她们看来,家是她们的生长之地,又是神圣的避难场所。们回仔细聆听母亲的教诲,回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聪慧的大脑发明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同时又能美化心灵的游戏。四姐妹的成长历程仿佛是一首富有趣味的教育诗。 作者用既不华丽也不枯燥的语言想我们展示了人类伟大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在我看来,似乎在四姐妹的眼里,永远和她们爱的人和爱她们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从她们身上,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要懂得知足但不能满足我学会了要对未来永远充满希望,并努力追逐梦想的乐观精神。我同样也学会了要加倍珍惜所拥有的,不要等死去失去了才知道它们的难能可贵。 我们应该细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而不是带上了有色眼睛只看到别人的缺点。
梅格、乔、贝思、艾米她们四个坚强、乐观的精神将永远贮存在我的心里。 她们的微笑回永存在我的脑海中,提醒着我,要坚强,要有一颗纯洁的心。
小妇人读书心得5《小妇人》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作者是美国作家奥尔科博
整书围绕着马奇家四个性格不同的女孩:温柔美丽的梅格,爽直开朗的乔,文静腼腆的贝思,活泼漂亮的艾米。写了她们跌宕起伏、印象深刻的经历、故事。最后,她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善良,得到了自己的幸福。整本书语言优美,描绘细致入微,让人印象深刻。马奇家虽然穷,但是她们心地善良,热于助人,把圣诞节早餐济救给另外的可怜人,有这良好品德,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永不对困难屈服。
我喜欢梅格,喜欢它的优雅高贵,永远的淑女风格。我喜欢乔,喜欢她的坚强,性格豪爽。我喜欢贝思,喜欢她的恬静,多才多艺,做事永远为别人着想。我喜欢艾米,喜欢她任性却优雅,被人关注着。马奇大大是个乐于助人,慈祥的妇女,她总是帮助别人,虽然自己家里也很穷。她们的爸爸随军当兵,并不在家。写了四个花季少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女儿梅格对约翰一见倾心,相爱相识。劳里向乔示爱,却遭拒绝,但认识了教师巴尔先生。贝思生命没有多长时间了,但她依然乐观,坚持不放弃。小艾米去欧洲旅游,看世界
如果你打算卖一件商品并确实货真价实,你是否有能力把销售做得异常出色呢?要知道,贱卖容易,假若想卖出个好价钱就必须学会引诱.这就是巧妙设置一个疑问,从而引发买方的好奇.于是,卖方有了一个良好机会,诱其购买该产品.要想柳暗花明,就必须回天有术,这个“术”就是引诱.
美国人约翰居住在美丽的密歇根湖边,驾船游湖是他的爱好。每到周末,他便把自己的那条金属船推进车斗里,往吉普车后面一挂,就来到湖边。春秋钓鱼,夏季兜风,其乐无穷.后来,约翰全家搬到了远离密歇根湖的印第安纳州。船和车斗就被放置在新家的仓库里.不久,约翰便琢磨着把它们处理掉,因为船和车斗太占地方,并且用处不大.根据出厂年份和保养程度,这两样东西大概值2000美元;于是约翰在报纸上打了一则广告:“7英尺金属机动船加拖船车斗共售2000美元.”但广告一连登了几周,都无人问津.约翰准备重登广告,降价处理,哪怕只卖几百美元,也总比让它生锈烂掉强。
这事被约翰的邻居霍尔听到了,他对约翰说:我看过你的船、车斗和广告,没人买不是因为要价高,而是因为你不会推销.交给我来处理,保证不少于2000美元.霍尔退休前,是通用汽车公司的地区销售经理.虽然卖东西是霍尔的老本行,但约翰还是怀疑他是否有高招.霍尔对此信心十足,他说卖不掉就自己掏钱买下来.不到3天时间,霍尔就把出售船和车斗的钱送给了约翰,共计2480美元!约翰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由地问道:您是怎么卖出的?霍尔两手一摊得意地说:很简单,我先把发动机从船上拆下来,然后在报上重新登了一个广告:保养良好的拖船车斗仅售1500美元,另外免费赠送一条7英尺金属船.第二天就有人来买;成交后,我又问他是否打算给船装上发动机,他说想装一部。我就说,在我的车库里还有个发动机,配这艘船正好,1000美元你买不买?于是他把发动机也买了下来。去掉广告费20美元,净收入2480美元。约翰听得目瞪口呆,他问霍尔:那个人购买船和车斗干什么?霍尔回答:我也不清楚,只听这个人说了句‘免费赠送一条金属船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这个人把船和车斗买了去,或把它搬移到一个靠近湖边、河边的地方使用,或再转卖了.不管他用来干什么,反正他买这些东西是心甘情愿的.”生姜还是老的辣!霍尔实在太会设置“诱惑”了,“免费赠送一条金属船”这会让许多人为之心动!
合理、合情、合法的引诱方法实在太多了!最常见的便是靠热情、靠甜头来诱人购买商品.一个旅游团不经意地走进了一家糖果店。他们在参观一番后,并没有购买糖果的打算,到了临走时,服务员将一盘精美的糖果捧到了他们面前,并柔声细语:这是我们店刚进的新品种,清香可口,甜而不腻,请您随便品尝,千万不要客气。如此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既然免费品尝了糖果,不买点什么,就有点过意不去.于是每人买了一大包.在服务员“欢迎再来”的送别声中离去.这种居家待客式的真诚招待,使顾客不知不觉进入一种双方好似亲友的氛围之中.“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既然领了店家的“情”,又岂能空手而归呢?
引诱,实在是一种说不尽、道不清的经商秘诀.其实不只在经济领域,社会生活中也不乏“引诱”的精彩表演.只要它遵守法律、合乎道德,我们又怎能去斥责“引诱”这种行为呢?
无意买楼----却有心想要“这就是自己的家”
这是一位国人去澳大利亚墨尔本探亲时的奇闻.他到达那里的第二天,天气晴朗,又赶上是休息日,叔叔全家开车,带他去几十公里外的郊区旅游,整个上午玩得非常尽兴,直到肚子开始呱呱叫时,才想起要找饭店吃饭.
车子在非常干净的路面上飞驰着,窗外的优美风景让人惊叹不已,很快,在他们眼前出现了一栋栋别墅,看上去非常别致尊贵.车一靠近,几个穿着红色风衣的别墅保安立即向他们跑来,彬彬有礼地邀请下来休息一会,去销售部看看房子,并表示里面有免费的海鲜和饮料.一听说有吃有喝,而且还免费,他们自然十分愿意,特别是才6岁大的小堂妹,乐得直拍小手.
在售楼部的餐厅里,服务员不停地为他们续饮料,送这送那.虽然叔叔没有买房的计划和打算,但是吃完一顿可口的免费午餐后,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去看看样板房,否则实在不好意思.于是便在销售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样板间。但一进去,几个人都惊呆了:不仅房子布置和装修得极好,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客厅和各个房间的桌子上、墙壁上,全是叔叔一家三口人的甜蜜温馨照片!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又从厨房里走出一位保姆,毕恭毕敬地站在叔叔和婶婶的面前,说:“先生、太太,欢迎你们回家!”
经销售人员解释,他们才明白原来在他们吃饭时,售楼部的人已悄悄拍下了叔叔一家人的照片,并快速打印出来,用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相框将照片装上,摆进房间里,让客人参观时,达到“这就是自己家”的逼真效果。果然,堂妹兴奋地冲进儿童房,抱起放在床上的一只芭比娃娃,高声嚷着爸爸,我要住在这里!让他不解的是,他们是四个人一起来的,为什么销售人员能准确判断出,他跟叔叔不是一家?叔叔替他问了这个问题,销售人员微笑着回答说,这很容易猜出来,首先,他不可能是你的儿子,因为你们的年龄看起来相差不会超过20岁(叔叔比他大14岁),而且他在吃饭时表现得相当有礼貌,是亲戚家的那种礼貌.当然,更主要的是,小朋友天真的话语透露了一切.
参观完房子后,婶婶说要先回去商议,再作决定。销售人员依然是笑脸相迎,表示不买也没有关系。最后,还把所有的相片以及堂妹爱不释手的芭比娃娃送给了他们,叔叔想付钱,但被友好地拒绝了,而对他们的唯一请求是: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想买房,劳烦把他们介绍到这里来。这个请求,让人无法拒绝。据悉,这里卖出的许多栋别墅,正是通过这种朋友亲人之间的互相“转介”销售出去的,其效果比在电视上做广告更好。
当他们出来时,又惊讶地发现,叔叔的车早已被他们清洗得干干净净,还简单保养了一番;这,也是免费的!
智慧营销----没有“被遗忘的角落”
美国实业界巨子华诺密克,在参加一年一度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商品展览会时,运气仿佛不佳;根据抽签的结果,他的展位被分配到了一个极为偏僻的角落处.所有员工都为这个结果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地方是很少有人光顾的,更别说看他们的样品了.鉴于他的运气“糟透了”,替他设计展位的装饰工程师萨蒙逊劝他放弃这个展览,别花那些冤枉钱了,等待明年再来参展.华诺密克却不以为然,反而对萨蒙逊说: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是机会来找你,还是由你自己去创造呢?萨蒙逊回答说:当然是由自己去创造了,任何机会都不会从天而降!华诺密克愉快地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将是促使我们创造机会的动力.萨蒙逊先生,多谢你这样关心我.但我希望你将关心我的热情用到设计工作上去,为我设计出一个美观而富有东方色彩的展位。
萨蒙逊先生开始冥思苦想,果然不负重望,设计出一个古阿拉伯宫殿式的展位,展位前面的大路变成了一个人工做成的大沙漠,当人们从这经过时,仿佛置身于阿拉伯世界.华诺密克满意极了,他吩咐后勤主管让新雇来的那254个男女职员一律穿上阿拉伯国家的服饰,特别要求女职员都要用黑纱把面孔下部遮盖住,只露出两只眼睛,并立即派人从阿拉伯买来6只双峰骆驼来做运输货物之用.同时还派人做了一大批气球,准备在展览会上使用.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秘密操作的,任何人不得泄露出去.否则,一律开除。
华诺密克的阿拉伯式展位一经做成,就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想,不少人在互相询问“那个家伙想干什么”.更想不到的是,一些记者把这种异想天开的独特造型拍照进行了报道,这更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关键词:网瘾 家庭 社会 教育 心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87-01
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网游在给人们带来消遣的同时毁掉了多少孩子的美好前途。本人在近10来年与学生们的交往过程中对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深有感触。网瘾已经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大敌。青少年网络成瘾就其表现形式来看,不外乎一上网浏览相关信息特别是网络小说、娱乐性的电子图书等,二性格内向与孤僻的孩子通过网络交友或是聊天工具寻找倾诉的对象和宣泄心理的郁闷,三是网络游戏成瘾三种形式。其中网络游戏成瘾所占比例应该是绝大部分。据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负面影响最大、最深。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多达上千万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症状。急需社会、学校、家庭引起重视,从而让我们国家的青少年健康成长。
1 易染上“网瘾”的青少年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样几类孩子最易染上“网瘾”。
1.1学习成绩出现问题的孩子
目前应试教育背景下,考试与分数成了教育的主旋律,俗话说“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由此可见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孩子考试不能有任何的闪失一旦考试失败或成绩下降时,迫于各种压力,容易让学生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而在虚拟的网络上,他们很容易体验到成功:从而让他们在虚拟的世界里沉浸而不能自拔。
1.2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孩子
由于独生子女的出现和比例越来越大,处于独生子女境地的青少年时期个体交往的需要非常强烈与迫切,但由于心理、交往经验、家庭环境的呵护等诸多原因,在交往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出现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如人际交往中的“挫折”,久而久之就会从心里上导致对现实交往的恐惧与厌烦,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然而这种需要一旦碰到网络的虚拟,便很难控制住自己。在网络上这些孩子以一个“虚拟”的“我”来与对方进行交往,这种交往方式随意性,使得这部分孩子在交往上没有压力,随心所欲,既满足了交往需要,又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自我膨胀,于是逐渐地对此上瘾,乐此不疲。我今年带高一,班里有个男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平时在班里很少和别人交流,很多孩子不愿意和他坐一起,他自己也不愿意和别人坐一起,很挑剔,不容易接近。他晚上经常去上夜网,听别的学生说他上网聊天总是一股子劲,白天上课则多是睡觉。我和他及他的家长交流了很多次,每次他都会做出承诺答应不在玩网游聊天了,可是总是保持不了几天就什么承诺都忘了。
1.3家庭出现问题的孩子
随着大批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平时,留守的孩子们多数是通过银行卡获得生活的资金,和父母的交流也多是通过电话,时空的千里阻隔大大削弱了家长对孩子监管的力度。在大多数没实行封闭式教学管理的学校里,这些孩子的课余时间是怎么打发的?他们都去干了些什么?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等又能像他们的父母那样去约束他们吗?现实的情况就是,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监督而留恋网络游戏、伦理道德出现滑坡、废弃了学业等;此外,单亲家庭、家庭暴力都是导致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之一。而孩子们在玩网络游戏时,一个现实中的十几岁的中学生在虚拟的游戏世界则可能成为“叱咤风云的老大”,虚拟世界的心理满足使得他们在游戏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尊严。
1.4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弱的孩子
未成年人年龄小,做事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而且往往经不起诱惑,网络游戏是个新事物,网络信息更是鱼龙混杂,黄、赌、毒的信息比比皆是,其内容容易使人上瘾。大部分上网成瘾者都是如此,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好,不应该这样,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几番挣扎,都会给自己找个继续”堕落“的理由与借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好幻想,对异性有好奇的心理。电子游戏给他们的这种心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的渠道。据调查,多数中学生上网就是自己自制力太差,缺少吃苦耐劳意识,片面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消费,盲目表现自我等。
2 挽救“网瘾”的青少年的措施
青少年沉迷网络耽误了他们的美好前途,家庭、学校、社会要多方面用力,通过多种方法挽救他们。
2.1加强对学生的德育
要让他们知道,互联网顶多也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以外同样有很多精彩、有趣的事物,互联网永远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引导青少年分清网上的善恶,把道德教育作为防止青少年接触网上不良信息的根本措施。
2.2要采取措施将青少年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
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作文竞赛、演讲比赛、各种球类比赛等,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有意识地将青少年的视线从上网中转移出来。
2.3开展健康的性知识教育,消除青少年对性的苦闷和神秘感
人生的第一桶金
1926年,在瑞典南部的斯马兰有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可以说这个孩子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因为他的父亲是斯马兰的一位富庶的农场主。
在小男孩5岁的时候,不缺钱花的他做了一件让大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拿出88欧尔(瑞典的货币),让他的婶婶从集市上买回了100盒火柴。家人并没有对他“幼稚的”消费提出反对意见,反而对此感到很好奇。
“我们可爱的儿子,他这是要做什么呢?”母亲一脸疑惑地望着男孩的父亲。
“这孩子肯定想到什么新花样了!”父亲一脸骄傲地回答。
小男孩拿到火柴,欣喜若狂。他先来到祖母家里,用他天真可爱的推销方式把5盒火柴卖给了她的祖母,赚到5欧尔的同时,还得到了祖母的赞许。就这样,他很自信地带着火柴在庄园周围挨家挨户地进行推销。到下午的时候,他居然将100盒火柴全部卖出去了,从而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100欧尔。
事后,母亲问他:“如果你的火柴卖不掉的话,是不是都准备留给我来用?”
“才不会呢,妈妈每周至少要用掉5盒火柴,其他人家也是,总有短缺的时候,大家又不会因为几盒火柴而跑到很远的商店去买。”
“哈哈,儿子,你可真是个不错的小商人!”父亲欢喜地抱起他,将他举到头顶。
这个小男孩就是本期的主人公——英格瓦·坎普拉德。
自从小坎普拉德的火柴推销成功之后,他便喜欢上“经商”。在圣诞节时推销圣诞卡和小挂饰,把自己新抓到的鱼拿出去推销……祖母理所当然地成为他的第一推销对象,每次祖母都会开心地从他那里选购一些实用的商品,而每一次小坎普拉德也都会从祖母那里得到更多的自信和销售经验。他的商品虽然小,但是质量和服务态度都非常好,所以每次都会一售而空。
转眼间,坎普拉德已经11岁了。他的小脑瓜袋里蹦出了一个新想法,但是苦于没有资金,于是他想到了向爸爸借钱。
“爸爸,您能借给我90克郎吗?”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可以借给你,但是你要在3个月之内把钱还给我。”
就这样,坎普拉德拿着从父亲那里借来的钱,从一家种子商店购买了树种并把它推销给了一个农场。不出2个月,他就把借来的90克郎还给了父亲,另外还用赚来的钱给自己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打字机。
小商人的经济头脑果然不一般,他有了新的交通工具,可以用它驮更多的货物。打字机用来做什么呢?原来,小坎普拉德用它来打印货物的价格单和客户需求表,这样生意就做得更加得心应手了。
1943年,17岁的坎普拉德有了创建公司的想法。可是,一切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因为要想创建公司,他必须得到监护人的许可,家里人让他等一段时间,可是他却迫不及待地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坎普拉德骑了几个小时的自行车,来到叔叔家里。叔叔看到侄儿一脸愁容,便拉着他坐下来,为他倒上一杯咖啡。然后,叔叔微笑着对他说:“亲爱的侄儿,你能和我说一下你的计划吗?”
坎普拉德将他的创业计划仔细地讲给叔叔听。叔叔觉得这个孩子非常有商业头脑,而且计划非常周密,于是他就和侄儿一起填写了创办公司的申请表,并邮寄给了政府部门。
在叔叔的支持下,坎普拉德终于如愿以偿地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公司——IKEA,也就是现在享誉全球的“宜家”。
从100欧尔到世界首富
最初的“宜家”只有坎普拉德一个人,他自己进货发货。虽然很累,但是他很享受这个过程。
这时的“宜家”只出售低价商品,比如手表、钱包、相框、文具、种子等等,以此来吸引顾客。大多数时候,公司只是维持着运营。
一天,坎普拉德走在街上,他看到街边的广告牌上贴着一则家具广告,立刻就被广告所传递的温馨感觉所吸引——家,这个人人都离不开的地方,对于每个人几乎都比生命重要。为了营造一个更舒适、更温馨的家庭环境,人们花再多的钱也不会觉得贵。
“对,是这样的!”当这位商业奇才以200码的时速思索完之后,他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和公司命运的决定——卖家居产品。
有了好的想法,接下来就是不遗余力地工作。由于之前坎普拉德积累了丰富的销售经验,并且十分注重成本控制,这让他卖起家居产品来也同样游刃有余。
不过,新的问题总是源源不断地冒出来,考验着坎普拉德的智商和耐性。家具的运输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家具都比较大,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损坏。正当公司所有人都为这件事而头疼的时候,坎普拉德果断地创新了家居的生产和销售模式:所有的家具都做成可组装的形式,顾客购买的时候是组件,运到家之后,顾客自己按图组装就可以了。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把货物摆在架子上让顾客自取。自此,“宜家”开创了折叠式家具的先河,沿用至今,而这一自助式家具销售也成了“宜家”成功的秘密武器之一。
1951年,坎普拉德停止了其他商品的销售,主攻低价家具的生产和销售,“宜家家居时代”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商海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瑞典的家具市场一直被家居巨头“卡特尔”垄断,供货商的缺少让宜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坎普拉德没有害怕,更没有沮丧,他决定采取制造和零售于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这样,家居产品能够自产自销,完全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即使如此,竞争对手总会找机会给他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而坎普拉德总能有如神助一般找到新的方法去应对这些危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宜家”在坎普拉德的带领下,于1963年在挪威奥斯陆开了第一家瑞典以外的分店。
1974年“宜家”开辟了它在全球最大的家具市场——德国,之后进入加拿大、荷兰。
1985年和1987年,“宜家”成功打人美国和英国市场。
今天,“宜家”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家居卖场,坎普拉德也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富豪。在2004年,由于美元贬值,坎普拉德的资产成功超越比尔·盖茨,一举成为世界首富。在瑞典人的心目中,坎普拉德被视为“孤独英雄”,成为瑞典人财富和智慧的象征。
“宜家”的成功之道
如今的“宜家”为顾客提供的商品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办公用品、座椅系列、沙发系列、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炊具系列、房屋储藏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买不到的。
话说,“宜家”为什么会如此成功,可能没去过的人都没办法真切地体会到。
当人们走进“宜家”,选购产品变成了一种体验,而家具也摇身一变成了“家居”。在这里,你看到的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商品,而是一个个“宜家”为你勾画好的温馨的家。“宜家”通过不同风格的样板间,把一个个家完整地展现出来,他们让家具真正成为了家的一部分。在顾客最受欢迎的大床前,你会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您坐上去感受一下,它是多么舒服!”店里的销售人员总是面带微笑地建议你试试这款沙发,摸摸那个床垫。这种独创的体验销售引发了顾客强烈的购买欲望,抵挡不住“诱惑”的他们想把所有商品统统搬回自己的家里。
除了独特的体验销售,“宜家”还赢在周到的服务上。“宜家”在每个卖场都配备了很多铅笔、尺子、纸张,这是在顺便卖文具吗?当然不是,这是专门提供给顾客用以随时记录自己心仪产品的价格和其他信息的。在“宜家”,你会充分体验到DIY的乐趣:顾客可以先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一个家居方案,然后在货架上选择喜欢的产品。可以任意搭配呦!选好之后,自己到仓库取走心仪的宝贝并搬运回家。整个过程就像堆积木一样好玩,让顾客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
低廉的价格也是“宜家”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坎普拉德创办“宜家”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所有人用上物美价廉的家居产品。所以,价格适中是“宜家”产品的一大特点。“宜家”不是富贵者的专利,而是普通百姓的知心大姐。在任何你需要的时候,你只要轻轻地问一声:“亲,还有货吗?”她就会毫不摆架子地提供所有你想要的东西。当然,“宜家”的产品不单单是便宜,更重要的是质量过硬。无论是材料还是产品的做工,“宜家”的家具都非常的考究,而且总是非常富有设计感和现代气息。同时,为了能够时时刻刻走在时代的前列,“宜家”的产品也打起了环保牌。“宜家”的产品从生产到包装,用的全部都是环保材料,这一下又笼络了好多顾客的心。
总的来说,“宜家”出售的并不是家居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顾客的选择则是创造了自己的新生活,从而成为了家居生活的主角和支配者。相信每一位顾客在购物之后都会爱上这种感觉,成为“宜家”的“俘虏”!
两个品牌的完美融合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宜家”最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宜家”的“一体化品牌”模式。这种模式使“宜家”实现了制造商品牌和零售商品牌的完美融合。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既生产产品,又在世界各地建商场来售卖,而“宜家”做到了。虽然这是“宜家”在被竞争对手打压的时候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这却成为后来“宜家”成功的一大法宝。
2003年6月,夏天已经开始展示它的热力,但是我和女友间僵持的气氛却像寒冬一样刺骨的冷。和女友恋爱4年多,也差不多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那天,我半真半假试探性地对女友说:“我们结婚吧。”没想到,女友当即盆冷水泼来:“现在结婚,我们连房都没有呢,怎么结?”
买房对没什么积蓄的我们来说真是个难题,我们看上的那套房子虽说是小户型,总价也要30多万,光靠节流和银行的那点利息收益实在有限。眼看工资没有房价涨得快,我看不到继续把“苦”日子过下去对负担一套房子的庞大开支有多大帮助。“咱们这样买房太累,和爸妈一起住才美呢,到时候上下班都有现成的饭送到你嘴边,还能省下不少生活费留着置办你那些‘行头’。”我以为站在女友的角度提出婚后和父母同住的建议会得到认可,没想到丝毫不能动摇女友买房结婚的决心。“和你爸妈住再怎么好也是权宜之计,省下的生活费再多,能省出一套房吗?你也知道工资没有房价长得快,等到以后再买房时压力更大,你这不等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嘛!”女友责怪我没有长远的考虑,尽是暂时的精明。
看来买房是唯一的选择。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先想办法出了首付款,然后月供千元,贷个20来年。可仔细算下来,贷款的利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等房款还完了,房子的总价也远远超过30万了。既然要买房,那就一次性把房款付清。我终于下定决心,鼓足勇气开口了:“借!”
我曾认为年纪轻轻背负几十万的债务是件担风险的大事,但是后来,在女友的开导下我终于想通了一来,我们一个是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一个是收入不菲且有一技之长的电脑程序员,今后的收入比较有保障;再者,这样的负债是良性的,房子还存升值,随时卖掉都能还钱。于是,我们便开始在亲朋好友中张罗筹钱,这个手里借两万,那个手里挪两万,总算实现了我们买房结婚的愿望。
虽然还债的日子很辛苦,但为自己的家打拼的感觉很幸福。我们一次性付款,省下了近10万的利息。在房价飞涨下,亲朋都称赞我们决策明智。
再借30万
房与车,是上班族永远的梦想,本来有了房子就该踏实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妻子公司发放车补的消息一出,我们又开始惦记买车。
为鼓励职工购车,妻子所在的公司规定,凡在职有私家车的正式职工,每月补贴油料款300元。这是一条令人兴奋的消息。“单位每月补贴油钱300块,一年12个月那就是3600元。一辆车最低使用寿命15年,加起来就是54000元。”妻子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有了这笔不菲的收入,等于白送我们辆车。正当我们在巨大的诱惑下考虑买车时,事实证明,这笔账并不那么简单。
从前叔叔在左邻右舍中是出了名的顾家,周末一整天老老实实地配合婶婶做家务是常有的事。自从买了车就不一样了,老俩口老想出去兜风,呼吸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光。虽说这种休闲生活让人羡慕,可开销骤增的抱怨也时不时地从叔叔嘴中冒出来。听着过来人的切身感受,我和妻子感到,买车之后习惯性的开销难以控制。何况我们买房的欠款还没还清,现在买车对我们的家庭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瞻前顾后,我们极不情愿地打消了买车的念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二手房中介看到了不锚的房子,我的心动了,妻子也喜欢。虽说是二手房,却一直攥在投资客手里,刚建成不到两年也没有装修,和市场上那些炒的火热的期房比起来,不但毫不逊色反而占据着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当然,按照一分钱一分货的理论,房价对我们来说也不便宜,零七八碎加齐了要80万左右。可是,买房不比买车,车从买到手那天起就开始折旧贬值了,房子却不一样。问题是,即便为了把握机会,伸手向家里要钱的事我也绝对做不出来了,要想自己搞定,想都不用想,我们唯一的资产就是借钱买的这套自住房。
从买房到看上新房,两年多的时间中,我们房子的价格也翻了番,房子一天一个价,二手房也正抢手,主意一定,行动就要快,还差的20万,也只好把利息便宜银行了。可一到真正该买的时候,问题出现了:30%的首付加上杂费就得30万左右,这笔钱怎么办啊?虽然有价值60万的房子在手,可那毕竟不是现金,而且不保证卖房的资金能一步到位,进退两难中,我们不得不又一次选择借钱。
好在这次有妻子和我一起分担,我们兵分两路从朋友和同学中“下手”。说到跟同学借钱,难免有低人一等的惭愧,但每每心怀忐忑地去,却都能顺利安稳地把问题解决。大家近乎一致的反应是:想当初大家经常靠你拔刀相助,要不是实在急需,也难得见你来求援。于是都慷慨解囊。雪中送炭。由此。我倒收获一条经验:有饭要思无米苦,没有一个人敢担保他们一生中。绝对不会遇到向人开口求援的时候。做事要为以后打算。
买车也靠借来的钱
借了钱、贷了款,房子的手续终于办好了,起初还钱的紧迫感也随着缓和了些,轮到卖房的时候,我又有了新的打算。
眼看当时红火的房产市场,我琢磨再等三五个月我的房子一定可以比现在卖更高的价钱。既然还款绝不成问题,于是我和朋友们说明情况,在大家的体谅下延期卖房。果不其然,经历了2005年又一轮猛涨之后,房价才渐渐归于平缓,我的房子出手时,比最初预计多收入10万。还清向朋友们借的首付款之后,我手上剩下40万。想到欠银行的50万变成10万,30年算下来每月还700块就够了,生活仿佛一下子春光明媚。
可计划总会瞬息万变,就在我准备提前还贷那段时间,网上散布的一些先赚钱后还贷的故事给了我启发,尤其在我兴冲冲地准备提前还贷时,银行工作人员一脸严肃地提醒我要缴纳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后,我彻底改变了想法。
“凭什么就准银行拿着我们老百姓的钱去投资,我也要用银行的钱投资一回!”毕竟平时手里能有40万流动资金的机会并不多,考虑到我每月实发的2000元工资加上2000元左右的各种补助,还可以负担按揭缴费,况且投资收益大于百分之6点多贷款利率的可能性也不低,于是我决定先用这笔钱投资。我考察了一下周边市场,本打算趁着大牛市进股市分一杯羹,但想到投资用的还贷的钱,不能承受太大风险,最终没有直接入市,而选择了股票型基金。
借钱投资,我一心盼涨的愿望尤其强烈。每当基金的走势和预期的不一样,我都难免方寸大乱,几次操作失误让我错过了不少收益良机。但牛市毕竟给了我多于以往的机会,8个月投资下来,40万变成了60万,虽然那段时间关于某某炒股、炒基翻一番甚至翻几番的新闻不绝于耳,但对于我这个多少抱着投机心理的新手来说,这样的收益已经是值得庆贺的了。
战战兢兢的炒基经历让我切身感受了一把投资的刺激,当我心满意足地把其余的贷款交还银行时,手里的钱才让我感觉实在。此时此刻,以为渐渐淡忘的买车计划突然不失时机地跳进脑海。
没有车意味着自己于渴望中的幸福生活永远隔着一段距离,与汽车的生动和活力相比,投资的数字总是显得那么的枯燥和乏味。可生活就是这么捉弄人,正是这些让人乏味和枯燥的数字却又是最有可能让一个人一夜暴富,人生的两难在“炒股还是买车”的抉择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收益不只表现在代表金钱增长的数字上,买车也是一种投资,它带给生活的轻松喜悦也一样是种收益。”就这样,我说服了自己,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周末午后,把我们梦寐以求的东风标致307开到了妻子面前。
“天呐,你怎么说买就买了呢!”妻子顿时瞠目无语,绕着新车转了一圈之后才艰难地说出这句话。
“当初想买没买成,现在降价了,买得更划算。”我得意地说。
妻子搓着手也跃跃欲试地想开上一圈儿了,忽的,兴奋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担忧地说:“买婚房时借爸妈的钱还差10多万呢,有钱买车,怎么不趁行情好的时候赚钱还债呀?”
故乡多山,山山相连,莽莽苍苍。
故乡很穷,山上只生长荞麦和洋芋。
一年四季有风从脚底滑过,山风寂寞苍凉。
连名字都有彝族血统,叫“阿里的”。“阿里的”是当地彝族语言,意为美丽的角落。我不知道祖辈为何给故乡起了这样一个直观上实在是名不符实的名字,这或许是祖辈对故乡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祝福吧。
“阿里的”在云岭高原余脉楚雄彝山永仁县版图上是个不起眼的“小不点”,汉人到了寨里就成了少数民族,初来乍到,看看陌生的人物山水,不免怀疑是否在异国他乡,发现村委会的汉字木牌,才安下心来说话吃饭睡觉。
山寨紧挨山脚,走出一锅烟的距离,回头一望,山寨被树群遮隐了身影,鸟在其间飞来飞去。房前屋后块块野石突起,当仁不让的神态,但已被寨人闲坐而磨去了棱角,乖巧地做了寨人们吸烟锅、聊闲天的石凳。秋季的清晨常常有雾,让外来者惊喜不已,随便往里一蹿,隐没了人迹。人在屋中,任你关紧木门,雾总会从各种有机可乘的缝隙处一股股扭曲着身子挤进来,飘满一屋。人在雾里隐隐约约走动,常踩着贪睡的狗。狗埋怨地哼叫两声,爬起来张嘴打着哈欠,后腿扯直伸个懒腰,颠跑着满寨子溜达去了。人随后也出了家门,两眼装满了山。
站在村头一看,土丘子都是红黄红黄的。书上有对绿水青山的描写,真美。我真希望自己的家乡是绿色的。“可绿色有啥用呀?”奶奶说,“先得顾肚子呀,只有吃饱了的人才会想那些个山山水水。”于是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要吃要穿,这是天下人最大的本能,因为饥肠辘辘的时候,我的眼前老是浮现出奶奶悄悄从她嘴里为我省下的那半碗野菜包谷稀饭,或是一小个奇香诱人的火烧洋芋……印象中,一年到头吃饱饭是我们家人最大的愿望。缸里有无粮食,成了家庭贫富的唯一标准。这点愿望一直盼到今天,并有意无意中把它传给了下一代。这或许是饥饿年代在我童年身上留下的无情烙印吧。我的父母及祖辈都是勤劳善良老实巴交的平民百姓,靠自己的双手盘田种地为生,到了父辈都没有读书的人,到了我辈才有了称之为知识分子的职业者,于是同那块衣胞血脉之地既有了不少联系,又有了一些隐隐约约的疏离与迷惘。黄土地上的春种秋收,袅袅飘落的炊烟,夕阳暮归的牧歌,那块生长过我希望和幻想的地方,那块孕育过我生命元素和成分的地母,总在我心中有着不可释然的情怀。
寨人耕种的地里,野石立在其中,无数棵包谷从小到大长于块块凹石里,靠薄薄的土和雨水生长。若老天连绵不断地下雨,往往把山坡上的包谷冲倒,根脚,生命难保;凹处的又蓄水烂根,奄奄一息。寨人吸足了烟锅,不服气地站起来将一棵棵被雨水袭击的包谷扶正加土,以保证秋天的收获。
白天,寨里声响稀少,人影单调,猪们不约而同躺倒在屋檐下养膘,为主人过年作好牺牲准备。地里劳作的男人们,衣裤,只穿一条肥大的裤衩,亮出一身如酱油浸泡过的肌肉,爬山似地弯腰整治山地,干到太阳落山,才牛前人后悠闲回家。
女人一回家就直奔锅灶,生火煮饭炒菜,男人抱着烟锅隆隆隆吸个不停,娃儿提着酒瓶蹦跳着呼朋喊友邀约一起去给大人买酒。等饭菜上了竹编的饭桌,男人还在慢慢地吸烟锅。女人朝他拍一巴掌:干饭!男人将烟锅小小心心斜靠在墙根脚,搓搓手又搓搓脸,开始喝酒吃饭。男人一口一口地喝着酒。女人也喝,量少。男人喝来喝去,心里悠悠地热起来,偏偏头看看门外的月亮,自言自语“天还早嘛”,起来提着酒瓶出门找伴去。门角躺着的狗见主人出门,也起身赖着跟随而去。等婆娘娃儿都睡了,男人才跌跌撞撞回来,却不推门进屋,一个人坐在门前的圆石上拖长了声腔吼山歌,远处也有人在吼,还尽吼些让人脸红心跳的黄调调。
女人被男人吼醒,也不去管,躺在床上静静地听,听得动了歌瘾,也跟着轻唱起来。而那条狗,醉睡在回家的山路上。这时,月亮白茫茫照耀着四方,亮得群山发了呆。
小寨处在山与山的夹缝间。这种地方虽然十分贫困,却容易生长幻想和童话。家门前有沟常年不断的溪水,终日里倒映着狭窄的蓝天、缭绕的白云、苍翠的绿树……溪水清悠悠、绿丝丝的,看得清蓝天、白云、绿树间悠悠游动着的小鱼鱼亮晶晶的小眼睛。沟两旁,齐展展铺地长着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一年四季轮番开着高高矮矮各色各样的野花。
一天,我从沟边采了几朵淡蓝色和粉红色的小喇叭花回去,奶奶一见生气地责备我:“你呀,咋把花摘了?”
我乐哈哈地回答奶奶:“沟边边上多着呢。”奶奶接过我手里的小花,轻轻抚弄着,心疼地说:“沟边的每一株小草,每一朵小花,都是地母奶奶的汗毛呀。”
“地母奶奶?我没见过呀!”
“我们虽然见不着她,可她的心肠可好呢。有了她,地里的豆荚和山坡上的梨桃果木才长得好。你拔了她这几根汗毛,地母奶奶会疼得淌眼泪的。”
“那……那该咋整呢?”听奶奶一说,我着急得泪水都出来了。
“以后不能再摘了啊!”奶奶大声地教导着劝慰着我。她见我着急,一只手轻轻把我抱到门前沟边,将我摘下的那几朵小花轻轻投进静静流淌的沟水里,嘴里还呐呐地嗡弄着,听不清她在轻轻叨念什么……
直到后来我长大了,奶奶过世了,我心里一直还存着这样的疑问:奶奶就是地母奶奶变的,或是奶奶变成了地母奶奶?
我就在这样一块生长童话、生长幻想美丽而贫瘠的土地上慢慢长大。
然而生不逢时,我却生长在那个令多少人闻之心悸“洗刷灵魂”的特殊年代。一夜之间,奶奶、父亲和母亲头戴尖尖帽,被一大群手举红本本的人,五花大绑揪到生产队破烂的社房里,把裤脚高高卷到大腿上,然后着膝盖,跪在一大堆敲碎的瓦碴砾上,接受“洗刷灵魂”的教育。我看见,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吼声中,红生生的血旺子,一滴一滴从奶奶、父亲和母亲裸的膝盖上浸出来,染红了碎瓦碴……我被吓得抖抖嗦嗦地躲到人们背后的墙旮旯里,哇哇大哭……事后,我突然想,那个时候,不知地母奶奶流泪了没有……
四五十户人家的小寨,历史只有一百多年。据母亲讲,她小时候寨子里只有七八户人家,稀稀疏疏坐落在那里,村落四周山岗上到处是高高矮矮的松树、麻栗树和其他杂木树。我记事起,印象中的村子格局已经形成,只是后来在便于起房盖屋的地方增添了不少房屋,许多老家庭,逐渐繁衍出一些新的小家庭。我小时候常和爷爷奶奶一起劳动,那些熟悉的老面孔至今所剩无几,只在村边的松林里、草坡上平添了一座座新坟;叔叔伯伯辈印象中总是青壮年的,现在却成了名副其实的老人;当初一起摸爬滚打的同龄人,在村子里已经是干重活扛大梁的主力军;当时的娃娃,如今已是大小伙子大姑娘了,真是岁月如梭啊。
寨里的房屋布局几乎相同。正摆的是大房子,分上下两层。大房子正中是堂屋,堂屋正中的墙上是家堂“天地君亲师位”,堂屋两边有两格“房圈屋”,也就是所谓厢房,是人的主要睡处。大房子的一头是灶房,与大房子呈垂直状,大房灶房构成一个直角。灶房是张罗人的饭食,也张罗猪鸡吃食的地方,也兼储藏,乱七八糟的家什常静静地挤在一个角落。面对大房子的是牛厩马厩,牛占一半,马占一半。人口多的人家往往将牛厩上层加以装修,下面关牲口,上面住人,夏天天气热,住在牛厩上十分凉爽。牛厩旁稍矮小的是猪厩,养羊的人家猪厩很长,分成多格,一边关猪一边关羊。这些年传说猪跟羊在一起不吉利,养羊的人家又盖起羊圈。这些人畜的住处往往围成一个缺一边的方形,中间是一块“院场”。可能是地势高低之故,也可能是其他什么原因,至今小寨里没有哪家的房屋用院墙围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好转,茅草房已近绝迹,瓦房逐渐增加,有的人家甚至盖起高大漂亮的红砖房,人的精神面貌也随着时代大变,年纪大的人还时不时哼两句流行歌曲,年轻人就更不用说了,穿的吃的玩的花色品种堪称百花齐放。
竹是寨里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四季常青的高大植物,一蓬又一蓬,刮风时竹枝扭动,老竹叶纷纷飘落,鲜竹叶更显强劲。竹子多,用竹做成的用具也多,簸箕、筛子、粪箕、背篮、背篓,还有一些盛物的各种玩意儿。小寨里会点篾活的人很多,有的人还专门编篾器卖。有大龙竹的人家用竹代替木板编正房接子,上面装粮食,下面睡人。我小的时候,常和小伙伴踩着竹节爬到竹子半腰,上面手扶两棵,下面脚踩在竹节上,摇来晃去,很是好玩。
寨子很小,一块平缓的坡地上,南边依地势从低到高房子一排一排的,排与排之间,有一两家人连接,北边的紧紧挤在一起。寨子中间有块地势更矮的低洼坡地,以前种稻子,现在一年四季菜青花黄,不时有哪位婶婶娘娘躬腰劳作其间,细细地摆弄着,从一边看去,让人想到恬然恬淡的田园风光。菜地中间,有间高大的仓房位于寨子中央,家家都可以看见它。我小的时候它是寨里最威风的房子,三十多年前村里办起了小学,它就一直是村子小学的校舍,而今很破旧了。
寨里人说话近于川音,被称为“客家人”。据说一百多年前,小寨人的祖先从四川、江西、贵州、江苏以及省内的其他地方,因种种原因前前后后搬到这里,开辟出这么一块家园,其实这也是一种缘分。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代又一代,嫁娶丧葬,起房盖屋,大家一呼百应。分了田地,也常常互相帮忙,联合“作战”。当然也有矛盾,鸡毛蒜皮的事也可能反目成仇,什么时候有了人,什么时候也就有了欢笑和吵骂。小寨地处偏远,却跟国家一同栉风沐雨,也搞过形形的“运动”。要问小寨是什么?说小寨就是一个小社会恐怕最恰当不过。见面的时候,呼叔叫婶,老庚表妹,很亲热;经历了什么事回到家,又往往东短西长,心里恨恨,如此不一而足。质朴的人生,演绎着质朴的喜怒哀乐、爱恨羞惧。
山寨中最亲切的声音是那永远飘不走的唢呐调,最忧伤的也是那些山里汉子鼓起两腮吹着唢呐把山妮儿送到山那边而山那边除了山还是山那种使人笑着流泪的唢呐调。这种声音既能让人热血沸腾,力量倍增,勇往直前,也会让人变得走投无路,万念俱灰……多年来故乡的风风雨雨浇铸了我从小营养不良的瘦弱身躯;故乡人苦荞粑粑一样质朴纯善的情怀,养育了我鹅卵石一样厚实而普通的灵魂。
山寨很小,却充满亲情。在我的家族中,我是第一个知识分子,也是第一个走出家门、走出大山的人。这要得益于父母穷死饿死也要让后代学点文化的朴素观念。快十岁的时候,我光着脚,着屁股,怀着天真、好奇而又渴望的心情,走进了村里唯一一所破破烂烂的公办学堂……父母亲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供我念完了小学、中学。这期间,父母和乡亲用他们无声的行动和家门前潺潺流淌的溪水一样清纯的亲情,启迪了我,影响了我,教育了我——不论将来走到哪,心里都不能忘了脚下这块土地和家乡父老!
山寨很小,很古老。
每天鸡叫三遍,小寨就从酣睡中慢慢苏醒,随之炊烟袅袅,呼儿唤女、猪哼狗叫、马嘶牛鸣,人畜的声音和天籁之音交织在一起,编织出小寨特有的景象。夕阳西下,小寨慢慢冒出炊烟缥缈的温馨,折射出中国农村六畜兴旺的图景。入夜,电视机的声音取代了昔日的宁静,年轻人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小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质的变迁。
最美的时光当数每年春节过后,房前屋后桃花、李花、梨花盛开,清甜的花香招引无数蜂蝶,花朵在新叶簇拥下绽放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山村画卷。
山寨真的很小,加上村边苍莽的山峦,它就像一幅古老而无规则的油画坐西向东静静挂在金沙江峡谷的山巅上,让人感到甜蜜的宁静、深远和亲切。后来我跻身冷漠喧嚣的都市,烦恼常常像风一样袭来,生命常感孤独寂寞和浮躁。那种时候,我就常想起不起眼的小寨和小寨里纯善的乡音,孤独的心扉就有了一种慰藉。
山寨及周遭的土地上布满了许许多多曲曲折折的山路,山路上布满了许许多多重重叠叠汗渍累累的脚印。在祖先唱着九十九道坡的山丘丘上有一堆堆的石土,那是乡民叩问土地的问号,这些感人的问号让我流泪,让我深思:为什么祖先创造天地和生命的时候不是另一番景致?是高原黄褐色的颜色使我感到单调孤寂吗?不,是因为有首歌谣像祖先的图腾一样沉沉地压在我的心上,使我产生了一种急迫的责任感,一种企图改写它却始终对之望而生畏的颤栗!我想努力从这种颤栗中挣脱出来,然而山里总有一种困惑,在山里走路,山路总是很遥远。祖先们烧荒的野火,乌黑铮亮的猎枪,叮当摇响的牛铃,粗犷的山歌,节日狂欢的火把,风吹雨淋的简陋茅屋,总像一团混合燃烧的火球,催我前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彝族娃子,或许,出生就已注定,彝山永远是我心灵的一方港湾。
生在山里,山里的每道山梁,每条山箐,每片山坡,每条小路,构成了我生命旅途上一座塑造精神支柱的骨架。
我属于大山。
大山里有我的根,有我的魂。
尽管我的彝山很穷,但我的魂我的财富全埋在了这山中。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悄然死去,但即使我死在天涯海角,我的灵魂也要飘洋过海翻山越岭,回到这片热恋过的山谷中栖息。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我还要回到大山的怀抱里去。
我的彝山彝寨。
甜甜蜜蜜对山歌
巍峨如练神奇美丽的彝山土地上,生活着数十个民族,各民族表达感情的方式,多得像是天上的星星,多姿多彩,各有千秋。对山歌——作为古朴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在表达感情上,被各民族广为流传,至今不衰。
笔者对楚雄境内各民族的风俗民情作过一些采访调查,发现对山歌几乎遍及这块神奇土地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约日子”是恋爱的开端,也就是男女青年相互约定好时间到山坡上去“玩山”。这是永仁直苴彝族最古老的风俗。“约日子”不受场地或其他条件限制,村头、山坡、河边、房前屋后,以及赶场的路上,到处都是对歌“约日子”的好地方。小伙子看见姑娘便打吆喝“喔呵呵……”,把姑娘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对歌:(男)初四十四二十四,小郎约妹定日子;定好日子上花台,不知约妹哪个四?(女)初七十七二十七,小妹不会看日历;日历拿在哥手上,问哥约我哪个七?(男)说到初七就初七,约好日子要定一;请妹不要来哄我,到了初七说十七;(女)哥约四来妹约七,约四约七都不吉;改日约在十五夜,团圆月亮永不离……
直苴彝族的对歌,具有奔放、粗犷、外刚内柔的气度。从歌声的抑扬顿挫里,能让人产生山呼海啸、柔情似水的感觉。这一点,双柏县法脿、雨龙等乡镇一带流行的对歌十分相似:(男)情妹妹哟情妹妹,妹是天上一颗星;星星底下就是我,想你变成一朵云。(女)情哥哥哟情哥哥,哥是月亮照乾坤;撕片白云做嫁衣,星星跟随月亮行……
这对歌中的柔情蜜意,似春风,像彩虹,让人如痴如醉,回味无穷。其实,对歌人的情感不在于风和云,真正的希望是自己化作山歌,悄悄歇栖在对歌者温柔甜蜜的手中,通过那双手要把那颗心端详仔细,于是彼此都用歌的眼睛打量对方,羞涩、甜蜜、向往、企盼,悦耳还是入心,只有那对歌人才真正体味感受得到。
武定白露、己衣等地的苗族对歌,也充满了沁人心脾的柔情蜜意,听了,让人恋,让人醉,让人痴。姑娘、小伙通过对山歌互相表达爱慕之情,热恋中的小伙子希望姑娘赶快嫁过来,姑娘也希望小伙子赶快请媒人上门说亲。洞房花烛在姑娘小伙心目中,犹如梦中天堂,诱惑着一颗颗年轻火热的心。这些希望都是通过对歌方式加以表达的:(男)好马不吃田中秧,阳雀不踩烂泥塘;哥哥喊了千声妹,真想听妹喊声郎。(女)小小蜜蜂翅膀尖,快快飞到花园边;花园边边绕三转,要请媒人才团圆……
山歌,绝大部分是用来抒发感情,表达心意的。因而从格调和形式上来说,大体都是相同的,只是因各民族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的差异而语言表达有所不同。楚雄州内的十个县(市),除了其主体民族彝族极喜爱对山歌,其他各民族如傣族、苗族、哈尼族、白族、汉族等,也都把对山歌作为传情达意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加以保存和流传,从而使其得到弘扬光大。永仁、禄丰、牟定、楚雄等县(市)文化部门,还先后收集整理选编了各民族民歌集成。
缠缠绵绵的情,甜甜蜜蜜的歌。透明的心总是让歌风紧紧裹住,似神秘的情鸟飞舞在彝州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栖息在山上山下、田边地头,犹如山泉,陶醉了一代又一代山里人情潮涌动的心房。不分季节,不分气候,处处都是滋生山歌的沃土,到处都可以听见甜甜蜜蜜的山歌在飘荡。你唱你的阿哥像太阳,我唱我的阿妹像月亮,太阳和月亮照亮了多情的土地,歌的种子又开始了萌芽、拔节和扬花,坚信在歌的孕育中,阿哥阿妹定能共同筑起爱的窝巢。
“阿表哥,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喜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歌声伴着星星月亮,伴着溪水清风,伴着熊熊火光,在辽阔高远的彝山天空回荡,无数熊熊燃烧的火把,映红了彝山的天空和大地。
彝山,火一样红,水一样清,山一样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