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张岱湖心亭看雪

张岱湖心亭看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第1篇

张岱,痴情的人。如果初读文本,张岱似乎更像一个脱离世俗的高人,一个居住在西湖边上的奇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想一想,大雪三日后的西湖,在“人鸟声俱绝”“更定矣”的环境下,一般人该做什么,应该是“拥毳衣炉火”在家取暖,而作者却“往湖心亭看雪”。此为一奇。到了湖心亭看到什么了?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大背景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这里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数量词准确地写出了视线的移动和景物的变化。在与“上下一白”的大背景的衬托下,更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不仅让人发出感慨。景不俗,此为二奇。更让人意外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竟然有“同仁”,并同“饮三大白而别”,可以说是奇遇,此为三奇。难怪舟子也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是真实的张岱吗?一个超脱的隐士吗?答案显然不是。这需要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文中有几个疑点值得我们那探究:1.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这是为什么?2.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不是矛盾?3.湖心亭遇赏雪人,喝酒为什么“强饮”,喝完就走了,且席间谈话只记住对方是“金陵人”,若是知己为什么不留下来畅饮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张岱,了解文章写作的背景。张岱在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中这样写道;“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为什么前后变化这么大,原因是明亡后,张岱披发入山,安贫著书,不再出仕。作为明朝遗民的张岱用崇祯纪年,表明作者不忘故国的操守。亡国的痛始终深深地刺着张岱的内心,因此在这个雪后更深夜静的时刻,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南方雪后的美景,想趁夜欣赏;而是感受到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在这种环境下,亡国的痛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作者的心中,拔不出来,无法排遣,作者赴西湖夜游只是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可是又有谁知道呢?谁是知己呢?显然舟子不是,所以作者称“独往湖心亭看雪”,知音难寻呀。

行至西湖,作者看到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景物的苍茫衬托出作者内心的茫然,是呀,故国已逝,作者的出路在哪?在苍茫的大背景下,作者运用白描的写法写到了长堤、湖心亭、舟与舟中人是那么的渺小,有力的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渺茫和挥之不去的对故国的思恋之情。此时再读这段景物描写,绝不是文人骚客的风花雪夜或偶尔失落的无病,是作者想在这个肃杀的冬夜排遣亡国的愁苦却愈发愁苦的真实写照。好在湖心亭偶遇“同仁”,本该“酒逢知己千杯少”,有了排遣内心受苦的对象。可作者却说“强饮三大白”,是自称“少时”是“纨绔子弟”的张岱不善饮酒吗?不是,应该是话不投机,所以与偶遇的“同仁”所谈话的内容没有什么印象,只有“金陵人”刺痛了作者,就像留学日本的鲁迅先生只记得“水户”“日暮里”这些地方一样罢了。因此纵观张岱的“痴”是痴情,是对故国痴情的思恋。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主问题;有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课堂教学“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是着眼于全篇内容的主要问题,是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具有凝聚力和支撑力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它在课文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主问题”与一般性问题相比,有以下特点:第一,“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第二,“主问题”在教学中能贯穿始终;第三,“主问题”能构建文本的主题。

在课堂教学中,精当的“主问题”设计,可以替代繁多的教学环节,完成文本的整体感知,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洁,教学环节简单,能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为此本人有意识的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实践一

从文章的结构脉络方面入手,以《湖心亭看雪》两次教学为例进行了“主问题”设计的实践。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节选

主问题:研读讨论。品味作者的“痴”。

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时的形象是怎样的?

请在文中找出概括他形象的一个字“痴”。

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出他的痴?

1.痴行: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

2.痴景:是什么引发他有这种痴行呢?雪景。

①张岱去湖心亭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请你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②用自己的话将此景描绘出来,看看谁的语言更优美。

③这段文字写得的确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

3.痴心:像张岱这样痴迷于西湖雪景的人只有他一个吗?金陵二人。

①张岱看到金陵二人,是怎样的心情?讨论“强”的意思。

②张岱走的时候没有细问金陵人的地址,自己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可以看出张岱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助读《陶庵梦忆自序》和《自题小像》。

通过课堂实践发现:由于主问题突出,教师在教学中以“主问题”的形式带动学生进入文本去深入探究,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革除阅读教学中的多问杂答与碎问碎答,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阅读教学具有成效。

二、实践二

“主问题”的设计,可从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入手,着眼于带动对课文整体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板块”。所以,“主题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比如说笔者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只抓了一个问题。这就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能全怪我吗?”这个 “主问题”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作者行文安排的独到之处,使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说、思为主要内容,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被深深地引进课文,激发研讨的热情,从而使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

三、实践三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第3篇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始我们的诗意旅行。诗人洛夫在《雪落无声》里曾这样写道: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

生(一句接一句、此起彼伏地):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鸟雀睡了而翅膀醒着。寺庙睡了而钟声醒着。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书籍睡了而诗句醒着。历史睡了而时间醒着。世界睡了而你我醒着。(PPt展示,学生接力配乐朗读,最后一句师生齐诵)

师:好一个雪落无声,但身处南国的我们是看不到大雪纷飞的场景的。那么今天,我们就陪张岱一起去看雪吧。请一位同学帮老师写课题,写得古文味足一点。(学生自告奋勇,竖着写课题)

二、预习检测

(PPT展示:一、预习检测,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师:题目叫做《湖心亭看雪》,谁来为我们试着读一读课文?(学生王耀珩朗读课文)

师:谁来点评一下王耀珩同学的朗读?

生:王耀珩同学读得很好,但是我觉得他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处理上可以稍微再缓慢一点,这样就会读得有孤寂感一点。

师:你可以做一下示范,来读出你所理解的孤独感吗?(学生朗读课文,稍微紧张)

师:谢谢汪晨,但是老师要帮你更正一个地方“是日”两个字意思连贯的,不需要断开,连在一起读,你能把这一句重读一下吗?

生:是日,更定矣。

师:朗读除了字正句顺,更主要还是要读出文字间的意境,谢谢汪晨。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出示PPT)一共8道题,我们的话筒传到谁手里,就由谁来回答。

生:“一小舟”的“一”,一叶。“上下一白”的“一”,全部。

生:“是日更定矣”的“是”,这。“是金陵人”的“是”表判断。

生:“上下一白”的“白”白色。“强饮三大白”的“白”是“酒杯”。

生:“是日,更定矣”的“更”这里指“初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指“还”。

师:我们的话筒继续传。

生: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抱着炉火,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

生:湖上弥漫着水汽弥漫着冰花,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湖面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像小草一样的一叶小舟,和舟中的人,两三粒人影罢了。

生:湖中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呢?

生: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师:刚刚同学们的字词翻译都非常准确而流畅。接下来我们进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阶段。题目叫《湖心亭看雪》,那么关键词是——

生:雪。

师:那么我们就来看古人张岱究竟是如何来写雪景的。

三、研读环节

(PPT展示:二、咬文嚼字赏西湖雪景的奇绝之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生:老师,漏了“而已”。(大屏幕显示,把“而已”添加进去)

师:有与没有“而已”会有什么不同吗?

生:(先朗读)加了“而已”会有一点感伤在里面,语气会有所不同。

师:为什么你认为加了“而已”就会读起来感伤呢?

生:首先,我觉得“而已”是“罢了”的意思。“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就是“舟中人两三粒罢了”。这“两三粒罢了”的人在当时的张岱看来,也许就是多一粒少一粒都差不多的,也就表达了一种孤独的心境。

师:除了“孤独”还可以有其他吗?

生:……

师:这是种暂时让人难以言表的感觉吗?没关系,当我们学习了后面的内容,或许就知道可以怎么表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家可以小组内先进行交流讨论,不妨就用我们以往的学习经验来品析这段文字。比如从词入手……

生:可以从修辞入手。

生:可以从感官入手。

师:当然,还可以单纯从自己喜欢的词语入手。

生:这里用了四个“一”,我觉得读起来就会有整齐感和节奏感。并且我发现这几个“一”的意思是不相同的。比如“上下一白”的“一”是“全,都”的意思,后面的“一痕”是“一道”的意思,“一点”的“一”是“一个”的意思,“一芥”的“一”是“一艘,一叶”的意思。

师:你刚刚提到的后面三个“一”,都可以理解为什么词性呢?

生:都是省略了量词的“一”,这是文言文的一种惯用现象,所以读来就会有节奏感一点。

师:说的不错,这就是文言文通常读来很有节奏感的一个关键所在。谁接着来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西湖的美景本来可以描写得更具体,但是作者似乎太简洁了,连形容词都少用,就用了一个“白”字。可读起来似乎还是很有感觉,而且还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比如他用“芥”就把一叶扁舟写得生动具体如一根小草,还把舟中的人比作豆粒,这样非常传神地表现了人物在山水之间的渺小,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他的内在思想。可是,我又觉得他描绘景物感觉非常地抽象,并不具体,很多景物都像符号一样一晃而过。丰子恺说过“中国画像符号,西洋画像照相”,我觉得,张岱写雪景就像在画水墨画一样,太抽象了。

师:说得很好,还有谁来表述?

生:我觉得几个“与”用得好,天与云与山与水,让天地形成一个整体,和后面的上下一白,浑然一体,给人一种山水天地间一体的感觉。

师:你能试着读出这种天地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觉吗?

(学生朗读)

师:告诉我,读完以后你觉得作者面对山水天地一体时,他感觉眼前的天地应该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张岱眼里的天地很大很辽阔。

师:嗯,天地很大,还有谁来说?

生:我还是想说“痕”“点”“芥”“粒”,他用的词越来越小,顺序不可打乱,并且和前面的三个“与”以及“上下一白”形成鲜明对比,让我感觉最后写人时,就真的感觉在自然中人实在是太渺小了。

师:的确,任何一个生命在自然面前总是渺小的。还有吗?

生:本文描写的是雪景,但是我觉得作者很厉害,因为这里的写景部分并没有出现一个雪字。简练自然,不加雕琢,“一白”、“一痕”、“一点”却抓住了西湖的景物特征,分明写出了雪之大,很简练的语言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奇绝的雪景之中。

师:是啊,多么神奇。全文居然没有出现一个“雪”字。我们一起来再读这段被赞为奇绝的写雪文字,读出节奏感,读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还有它给人抽象而生动的画面感。(学生齐读)

师:如此的语言简洁,但依然生动传神,没有雕琢修饰的痕迹,这就叫做白描了。还有其他同学有新的发现吗?(稍停)老师心中有个困惑,张岱人在船中,他又是如何看到舟中的自己如豆粒的呢?

(学生讨论)

生:我觉得作者可能是俯视的角度看,他不全是用眼睛在看,还在用心看,他把自己整个人都交给了西湖,所以他能看到自己在西湖的画面里。

生:我觉得张岱先是坐在船里,看天看云看山看水,从上往下看,因为文中有“上下一白”。但是后来作者随着视线的转移,他的心境应该陶醉了,且飞到了天上,所以他也就看到了自己。

师:(让学生在黑板上贴示写有“天”“云”“山”“水”“堤”“亭”围成的雪花字样,中间贴上“舟”字)我们黑板上此刻也贴有很抽象的雪花,也是一幅符号版的中国画,颇有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我们可以想象着人如豆粒在船上,“舟”在西湖山水天地里穿行的样子。一起来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学生齐读)

师:我想起先前同学们说的加上“而已”后会有一种孤寂感,以及后来梁玄鸿同学说的“孤独感”。的确用“粒”字让我们感受到人的渺小,但假想在天地浑然一体的世界里,天空和云朵,和山水都是白茫茫一片,全然如奇幻的冰雪世界,湖上隐隐约约的影子,是长堤的痕迹,还有小小的湖心亭如一个小点儿,还有像小草一样的小船悄然在湖面上划行,而我就在这条小船里静静地赏四周的景色,我的心飞到了天上,俯瞰整个雪的世界。舟在湖上行,如在画中游,以一种俯瞰的姿态来赏雪的人,心中真的只有孤寂、孤独吗?我们会仅仅因为一个“而已”的存在就断定他是孤寂、孤独吗?

(学生思考,并讨论)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张岱赏雪的一段奇遇,从叙事部分去解读张岱,也许张岱内心除了孤寂,还有其他。(PPT展示:三、反复推敲,品一代痴人与众不同)

生:(齐读)崇祯五年十二月……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有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PPt展示“独”红色字体标出)

师:告诉我,如果不看雪部分,仅仅只看这个故事情节本身,张岱的心境让你感受是怎样的呢?(教师演读,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听马老师读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是喜悦的心情。

师:如果你也试着这样来读一读,也可以读得喜庆一点呢?尤其是第二自然段“到亭上”部分。(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面对此情此景,大家也分明读出一丝欣喜。若干年后张岱回忆往事,特别记下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和舟子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两句话。为什么张岱唯独要写下这两句话呢?(稍停)或者换一个角度思考,为什么金陵客见到张岱如此“大喜”?

(学生思考)

师:前面还有一个字“独”,我也一直在思考,可不可以去掉呢?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这么快就告诉我不可以去掉,我觉得去掉后丝毫不影响内容的表达呀?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不可以去掉,因为虽然张岱是和舟子一起来的,但真正为看雪而来的其实是张岱一个人,这种闲情雅致的人并不多见的,所以后面金陵客见到了志同道合、不谋而合的张岱,就会“大喜”了。所以我认为这个“独”字是为了后文的见面写金陵客的“大喜”做一个有力的铺垫。

师:写了金陵客大喜,那么张岱自己呢?

生:张岱应该也是大喜。只是张岱没有明说,借别人的话来表达。借金陵客的话和热情表达了他心中也同样的大喜。

师:这种心中不明说的喜,除了借金陵客的话来表达,还借了谁的话?

生:还借助了舟子的话来暗自表达窃喜。

师:你能就这两句话读出“大喜”与“窃喜”吗?

(学生朗读)

师:是啊,这般的得意,连舟子都说了他们是“痴似”的人,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看看这两个人到底是“痴”在何处?我们可以通过尝试分角色演读故事,尽可能重现当时的情形来了解人物。(学生自由组合讨论角色扮演)

师:告诉我,你们分别扮演什么角色?(生1、2扮演金陵客对视站着,生3扮演张岱,生4扮演舟子)

生4(旁白):张到亭山,见两人铺毡对坐。

生1:来者可是公子张岱?

生3:正是在下。

生2:久仰久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来,在此与我一同饮酒赏雪吧。

生3:盛情难却,且先小酌,可否?(做饮酒状)敢问此酒可是杜康解忧酒?

生1:非也,此乃贵州五粮液。

生3:好酒好酒。

生2:既然如此,何不再接再厉?(做倒酒状)来,干了!

生3: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生1:余乃金陵人,客此。

生3:惭愧惭愧,余住西湖,身为东道主,却受两位这般款待。

生1:岱兄,何必如此。你我同是天涯沦落人。来,劝君更尽一杯酒,再出西湖无知己。

生3:天已破晓,来日再聚。他日相会必一醉方休,不醉不归!

生1、2: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生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岱兄,走好!(学生表演完欲下。)

师:几位暂且留步,我有一个困惑。我们不是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吗,好容易独自一人去看雪,居然遇到一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却一个喝完就走,一个也不太作挽留。这两个人除了有着共同的闲情雅趣,还有什么共同点吗?

(台上学生沉默思考,台下学生做片刻讨论)

师:高兴了就去看雪,相逢了就一起喝酒,兴尽了就拜拜。

生2:我觉得,他们都是直率之人。

生3:我想起《世说新语》里有个故事。有个人,他也是在一个大雪的晚上,想起一个好朋友,突然想去见他,就租了一艘船连夜前往朋友家,结果已经到了朋友家门口,他却让舟子掉头回家。那个船夫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归。”我想张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师:我可以补充一下吗?秦子达同学所讲的这个率性而为的是《世说新语》里的王子猷,他要看望的朋友名叫戴奎,都是魏晋时期的名士。我觉得秦子达同学对张岱的了解似乎比较贴切了,一个人率性到了这种地步就可以叫做“特立独行”了。所以,我们再翻过来问大家,这样一个率性而为的人,“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还会让人觉得奇怪吗?(请表演的同学下场)

生:不奇怪。

师:那么他的“独”用在这里仅仅是表达他是独自一人的“孤独”吗?

生:作者就是想用这个“独”来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个性。

师:说的很好。那么,我们再次回到大家最初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读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追究“而已”表达的心境时,大家几乎都会纠结于我们的教辅资料上说的“孤寂之情”,那么在这里我再一次追问,除了“孤寂”,我们还可不可以有其他的解读? “痴”什么意思?

生:痴迷。

师:痴迷于什么呢?

生:痴迷于山水自然的景色。并且,我觉得张岱当他看雪的心情得到满足以后,他应该是比较高兴的。

师:在中国的山水世界里,如张岱一样痴迷于山水之乐的人似乎还有很多。中国古代文人都或多或少有点“痴”,他们的“痴”外在的表现不仅仅是有雅兴,很率性,个性里或许还有些许的傲气。那么写雪景的文字结尾加上了“而已”二字呢?人是很渺小,但不管世界多么大,可我就在这里,可不可以也理解为一种淡然、洒脱,或者还有其他呢?当然我也认同大家所说的他们心中那份难为人知的孤寂。(稍停)都说吟诵是诗意的启蒙,我喜欢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较为完整的心境。(PPt展示:吟诵是诗意的启蒙……)

师:请男生读“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请女生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我给大家做其中的穿插。(配乐《怀古》埙 朗读)

师:好一处奇绝的雪景,简笔勾勒不事雕琢。

女生读: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师:但是,能够在“更定”后还惦记着独自去看雪的是特立独行、傲世脱俗的张岱啊。

男生读: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好一段写雪的佳话,一段无关风月的往事。

女生读: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师:好一个痴客骚人,如今仍有人说“都云作者痴”,几人能解其中味。

男生读: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女生读: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男生读: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女生读: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音乐循环播放,学生反复读写景句和舟子的话)

师:清代张潮说过一句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我想,对那一夜的雪,那一夜的张岱,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会有更多不同的了解。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附点

解读文本:少受教辅误导,关注年龄特点

■ 马新民

听了马艳老师的课,我在想一个问题:青年教师该如何去解读文本?第一,我觉得青年教师面对文本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教材的指引,少受教辅的误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马老师讲的这篇课文,我也听过其他老师的课,很多人,文章还没有读,就急匆匆地将张岱的内心世界引入到那个特殊的离乱时代,讲到家国离乱,讲到哭泣、痛苦呀等等,但如果大家关注教材就会发现,它有一个清晰的阅读指引: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也就是说,编教材的专家认为这篇课文最大的价值在于两点,一是写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这种特殊的雅趣;二是关于这篇课文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营造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要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话,这是两把钥匙,我们应该在这钥匙的指引下去打开文本的大门,而不是在网络上拼凑的一些解读文章的基础上,匆匆地带领学生去做“更深层次”的挖掘。也就是:多受教材的指引,少受教辅的误导。教材是真正的一线专家精心打磨的,教辅却永远都不是。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第4篇

别致的情趣,写出作者不是凡人:何时不能赏雪,偏偏要大清早?何地不能赏雪,偏偏要在湖心亭?一个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的人物形象便屹立在读者面前了。

别致的写景角度与别致的景象,突显作者为人处世的高洁情怀。“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了景物的形与神。这是远观效果,也是一种朦胧美。你想,上下一白,隐约现出几点,又似乎在缓缓移动,不比清晰可辨之物更有魅力?!

别致的湖心亭经历,“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简直令作者震惊!——天下竟还有与自己志趣相投者?——于是素昧平生,却互视为知己,三大白一饮而尽。

那汇聚天地灵气的西湖,曾引多少游人流连往返?西湖之美,在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婀娜多姿,也在于“湖上春来似图画”的美。然而张岱则更加欣赏这隆冬时漫天飞雪的意境。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第5篇

表达人生感悟的文言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个高洁之人,灵魂有香气,居室亦有香气!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有所求,有所为,有所忠,方不枉此生!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莽莽红尘,出淤泥而不染者,几人?

《陆游书巢》

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dí,察看),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与书为伴,一生足矣!

《书舟中作字》

苏轼

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篙声石声荦然。回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

每一个泰然自若的人,都有颗饱经沧桑的心。

《诲学说》

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玉不琢还是玉,人不知上进,修养和学识便会有所缺失。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世俗生活;平淡;故国家园

张岱是明清之际在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卓有建树的杰出人物。他一生坎坷不定,前半生极度繁华奢侈;四十八岁时,明朝灭亡,几经沧桑。

张岱散文中独具时代特色,善于表现生活化、个人化情调的游赏。以散文《陶庵梦忆》、《西湖寻梦》为代表。

一、作者眼中的世俗化生活

16世纪后,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出现世俗化倾向,晚明士人受其影响日益接受世俗化的生活方式。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学领域,晚明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文艺题材开始出现生活化。这股时代的洪流影响张岱的散文,他的散文中题材多为生活常见,说书演戏、养鸟斗鸡等,充满着生活情调。

张岱散文从多个角度展现世俗的社会。在张岱的散文《陶庵梦忆》、《西湖寻梦》以及另外一部散文集《琅嬛文集》中,都表现出晚明的世俗化生活面貌。如他写端午节时节的秦淮河:“年年端午,京城仕女填溢,竞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蓬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如触龙火蜃,屈曲联蜷,幡委旋折,水火激射….”寥寥数笔,简洁而清晰地把秦淮河端午时节热闹的气氛渲染出来,一副热闹非凡的明人生活图展示在众人面前。

张岱的散文中,市井细民也是其特色之一,如戏子、、帮闲、牙婆、还有艺人、隐士等等。如《王月生》中:“南京朱市妓,曲中羞与为伍;王月生出朱市,曲中上下三十年决无其比也。面色如建兰初开,楚楚文弱,纤趾一牙,如出水红菱,矜贵寡言笑,女兄弟闲客多……”[3]写出了一位貌美但个性十足的形象。而诸如此类的人物比比皆是。《陶庵梦忆》中散文124篇,其中以人名为题多达16篇。《西湖寻梦》中更是插入更多的人物故事,作者在写这些市民的同时,宣扬他们的个性特征。

二、作者眼中的云淡风轻

张岱的散文突出表现在“思维敏捷,清澈透底,崇尚生机和活力”[4]。《一卷冰雪文后序》写到:“自弹琴拨阮,蹴鞠吹箫,唱曲演习,描画写字,作诗,凡百诸项,皆藉此一口生气。得此生气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气者,终成渣秽。”

《陶庵梦忆》中的唱戏、放灯、扫墓、竞渡、说书、品茶等,表现出了晚明的社会文化风俗,如《金山夜戏》中:“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衮。日哺,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奚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而其中所表现出的洒脱和干净是其他文章所无法比拟的。表面上在追忆,无意为文,实则讲究不凡。

张岱散文语言清澈透底,简捷干净。例如《朱文懿家桂》中有“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等句子,意思是不造亭子、不盖房屋?不搭平台、不做栏杆、不砌台阶。此处的“五不”显得十分简捷干净。张岱善于吸取各家的优长之处,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明人祁彪佳说他“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

张岱的文章平和之中带着一丝自然,没有愤世嫉俗的厌倦。《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我独往湖心亭看雪。天地间如此空旷,“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两三粒而已。”到了亭中,突然发现,有人跟我一样高雅,在这么飞雪的晚上出来喝酒赏雪。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里的“痴”是一种“一往情深”,是一种真性情。作者有的,别人也有。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显得孤傲和偏执。

三、作者眼中的家国旧梦

《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简称“两梦”),奠定了张岱晚明小品的地位。张岱在《陶庵梦忆自序》中写到:“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余今大梦将寐,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在这部散文作品中,张岱追忆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出生于官宦之家,少年时代生活奢华,他在《自为墓志铭》中写到:“少为纨绔子弟,极好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兼以茶橘虐,书蠹诗魔。”本来满腹才华的张岱,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平步青云,实现少年时代的伟大理想,但世事难料,他不仅个人科举连连失意,而明朝的灭亡更是让他遭受了国破家亡、一片狼藉的悲惨生活。

国破家亡,少年时代的理想沦为不堪忍受的痛苦,张岱寻找的不仅是个人的“繁华之梦”,而且还是整个“家国旧梦”。在他的后半生里,故国家园成为一个遥远的梦,但正是这份梦让他可以去追忆,在整个散文作品中,作者追忆过往的日常生活,点滴之间都隐藏着作者巨大的亡国之痛和无家可归之感。

在《陶庵梦忆》或者《西湖寻梦》中,作者表现出一种“追忆往事”的飘零之感。明朝灭亡之后,张岱并披发入山,著书立说。他说:“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贫亦可;称之以智慧人可;称之以愚蠢人亦可……任世人呼之为败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虽然他自嘲“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16]但他作为文人,总是不会也不能否认自己的才华,在文学上著述颇丰。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自嘲是表面的现象,自颂才是真实的内在本质。这种另外的自我表扬更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份聪慧。张岱在文章中表现出的渴望和眷念正是其悔恨和幻灭感的产物,他掩盖不了其内心深处的强烈的对现实的和呐喊。在其作品《西湖香市》、《绍兴灯景》、《秦淮河房》中,作者在平静自然地描写晚明社会的各种场景和人们生活景观时,如《秦淮河房》中“秦淮河河房,便寓、便交际、便冶、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日。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妙幔。夏月浴罢,露台杂坐。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17]平静热闹的自然生活中也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的反抗。现实中所缺乏的温暖和感动,作者从过去的回忆中获取,而回忆故国家园正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结语

张岱赋予散文更多生命力,散文的内容不再是奢华单调的宫廷生活,而逐渐融入世俗化,民风风俗、市井老百姓、自然风景成为重要的描写对象。张岱的前半生享受着明代富贵家庭纨绔子弟的繁华生活,到了晚年,成为记忆,就开始变得格外的诱人。他品茶、饮酒、煮蟹、制奶酪等,完全成为一种雅兴,是人生的一种乐趣。饮茶品茗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岱正式在这种闲情雅致中写出《闵老子茶》和《兰雪茶》。

张岱的记忆丰富多彩,充满着温暖的故国情怀。他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受捕捉身边的一切事物之美。在浅唱低吟之中让身后人体味一份久违的沧桑之感。(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岱撰 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西湖寻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 陈平《“都市诗人”张岱的为人与为文》[J]《文史哲》2003年第5期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言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设置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25-01

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的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像假问题、假热闹、假语文等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有的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毫无探究的意义,像请小组合作探究,找出课文中最美的句子。请小组合作探究,当学完《最后一课》,请用你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表达你的爱国之情等。像这样的探究问题根本不能称问题,这只是为了探究而探究,既流于形式又浮夸,更谈不上课堂教学水到渠成的流畅感。笔者认为要想让小组合作的教学发挥其最大作用就要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有价值的探究问题,以有效促进小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达到知识系统的合理构建。

一、在教学难点处设置探究问题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教学的难点设置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尤其是矛盾处、冲突处,当这一问题设置出以后,学生们往往很难理解,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们常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谈论探究解决教学难点。比如,在执教《马说》的时候,笔者设置的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解决这一教学目标,笔者是这样在教学难点处设置探究问题的:通过句末的叹词——三个“也”字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中的“也”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也”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中的“也”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及热烈讨论,最终得出了答案:第一个“也”要读出惋惜的意味;第二个“也”要读出不平的意味;第三个“也”要读出愤慨的意味。当学生理解了这三个“也”的意味和含义之后,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教学难点也就突破了。

二、在核心知识处设置探究问题

核心知识一般是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问题,在教授初中文言文时,我们不仅仅让学生能够熟读、背诵课文,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语法现象,这样才能够学以致用。在执教文言文时,笔者常常在一些基础的核心知识处设置探究问题。比如,在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探究内容:巧编练习——找出文章中一词多义的文言现象。任务布置完以后,学生们纷纷投入到学习中去,有的学生负责找一词多义的词,有的学生负责找相关的例句,有的学生负责解释该词的不同含义。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发现了很多这样的词:比如:“于”字就有四处。“欲有求于我也”中是“对”的意思;“皆以美于徐公”中是“比”的意思;“皆朝于齐”中是“到”的意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是“在”的意思。还有,“朝”字,不仅词义不同,读音也有区别。“朝服衣冠”中,是“早晨”的意思;“入朝见威王”中是“朝廷”的意思;“谤讥于市朝”中,这个“朝”指官员集会的地方,市和朝在一起是公共的场合;“朝于齐”中是指“朝见”。这一课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像“闻”、“孰”、“美”、“之”等。如果不让学生去探究,我们根本不会总结的这么详细,做这样的练习的目的,是为学生做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打基础,当学生自己讨论探究后,他们才能对一词多义的文言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这样才能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在逻辑链断裂处设置探究问题

文言文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吃力,为了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更好的衔接起来,在设置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时,我们应补充一些资料,为学生的探究与思考做铺垫。比如,在教授《湖心亭看雪》中,针对文章中的疑点与难点,笔者在学生思维的断裂处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张岱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独”字该怎样理解呢?为什么“问其姓氏”回答的却是“金陵人”?这两个问题一“明”一“暗”,相得益彰。明明已经是清朝了,却说自己是“金陵人”,明明有随从,却说自己“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样的问题势必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要想解决种种疑惑,读懂文章的精华内容,就要从作者本人——张岱的身世去探究谈论。通过谈论学生们才发现,张岱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绪,完全和他的身世有关,明亡以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的爱国斗争,后来失败就消极避世,隐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在他的著作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当学生了解到了这些信息,他们的思维就串接起来了,就能更好的把握文章的精华内容了。

四、在思维需升华处设置探究问题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文素养,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尤其是小组探究问题时既要设计出具有人文底蕴的问题又要设计出发展升华学生思维情境的问题,让学生在谈论与探究中提升自己认识、发展自己的思维。比如,在执教《夸父逐日》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夸父精神的理解,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讨论:我们怎样理解文中的“渴”字,或者说从“渴”字中你品出了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掌握了以后,笔者设置这样的问题,更能使学生在具体的语文环境中感受人物的精神和形象。经过讨论、探究我们得出,正是由于“渴”才有了这个故事,这个“渴”字又与“弃其杖,化为邓林”相照应。另外,“渴”字从侧面高度赞扬了夸父逐日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由此可见,小组合作中在思维需升华处设置探究问题,才能引领学生走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永红.历史课堂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设置的路径选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年第08期.

[2]毛海彪.新课标下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中),2013年第06期.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第8篇

第一次看到湖,就是在这座城市。以前看过不少有关湖的诗句,觉得湖有一种美妙奇特的意境。当读到“湖”这个字时,有一种说不清的温馨与诗意涌上心头。初中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更给了我浪漫的遐想和无限的期待。然而,在我18年的时光隧道里,湖始终未见其影子,直到第19年,湖水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平静地呈现在我面前。

这座湖叫艾溪湖。第一次是和几位朋友一起去的。当时已是冬天。我们在考试前夕决定放松一下。于是不顾天气的寒冷,结伴来到湖边游玩。那天大雾弥漫,朦朦胧胧。远处的一切物体都被一层白纱给遮住了。我不知道世上是否真的有天庭,如若有,仙境也就是这般吧。大雾持续了很久,中午才渐渐消散。湖在雾的笼罩下,使我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待大雾退去,因为时间原因,又不得不离开。所以,那天看到的是艾溪湖在浓雾笼罩下的情景。但那朦朦胧胧的仙境依然是浪漫的、诗意的。沿途,我们拍了许多照片。梦幻如仙境的湖泊与真实坦诚的友情一起放进了我记忆的相册。

第二次是我一个人去的。那次,万里晴空,白云在那蓝色的屏幕上演绎着属于它的自由。我终于与真实、清晰的湖遇见了,湖水平静,无波澜,在太阳温和的照射下泛着金光。树木上的叶子早已不见踪影,在地上却能瞥见几片黄叶,仅仅几片。只有几棵常青树还依然挺立着,增添了一丝生命的气息。依然是那个冬季,我想,如果那时下雪,那情景应该就可以真实地领略到《湖心亭看雪》的意境了。然而,当这座城市下起纷纷扬扬之时,我早已回到故乡,在亲人爱的柔波里消融着我离家数月因思乡而带来的浓浓愁思。

今年暮春时节,我是和一个人去的。其实今年我去艾溪湖的次数最多。每一次都有他的相伴。我们时常漫步湖边,那时的我们有说不完的话,人生、理想、信念都是我们涉及的话题。有时也沉默,沉默不代表尴尬,而是两颗心沉静下来的宁静。我们静静地给一处景拍照、静静地欣赏湖水的波澜壮阔、平静安宁、我们聆听一棵树的花开、感受一朵花的温柔。后来和他来过多次以后,话题渐渐少了,我觉得他变了,他也觉得我变了。却道是,风景依然,季节依然,人心已不复当初。于是,在泪水流下的时候,嘴里默念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而后轻轻道一声再见。从此渐行渐远,天涯陌路,永不再见。在以后,我还是经常去那一片湖,一个人。也许他也会去,或一个人,或身边已有一位翩翩佳人。只是我们再也没见到彼此。即使再见,不过云淡风轻说一句:“你也来了”微微一笑,然后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