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力的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力的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力的分解 效果 定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128-01

“力的分解”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力的基本知识”和“力的合成”后,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计算;然而,力的分解具有不唯一性,在具体物理情境下应如何进行呢?所以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按效果分解力,而如何寻找力的效果,则成为难点。

在教材上,按效果分解力是直接呈现的,学生没有一个知识建立的过程,因而部分学生无法接受,在后面的学习中始终感到困难;基于该种现状,制作了本套实验器材,其设计目的是:力求把物理情境呈现给学生,通过探究了解知识建立的过程,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 实验方法

实验研究的主体是一个安装指示杆的负重小车,车尾拴了一个橡皮条,橡皮条的另一端固定在框架上,小车的下面是一台电子秤。橡皮条和电子秤是用来显示力的作用效果的。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当斜拉绳跨过定滑轮并加挂钩码后,即对小车产生了一个斜拉力,如图1所示。

第二,记录力的作用效果:移动标示尺⑤上的游标⑥到达标示杆位置,记录电子秤的读数,斜拉力的效果即被记录。

第三,计算两分力的理论值:如图2所示,调节量角器指针,测出竖直绳与倾斜绳夹角θ,测量钩码重量G,根据三角函数知识:F1=Gcosθ,F2=Gsinθ。

第四,测量两分力的实验值:如图3所示。调节带重锤线的滑轮的水平位置,保证图3中竖直绳与重锤线⑦平行,调节限位孔⑨的高度,保证水平绳的水平,撤除钩码牵引,改用两绳分别沿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同时拉小车。调节两绳拉力大小,直到指示杆的位置以及电子秤的示数与之前记录相同,此时记录两

弹簧秤示数。

第五,比较两

弹簧秤示数与两分

力的理论值是否相

同,从而验证力可

以按效果分解。

二 实验的几组数据

三 总结

力的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力学;分解和平衡;易错点;归类

定西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X﹝2012﹞GHB94)

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情景相似、内容相近的题目,这些题目看似一样,其实有质的差别;另有一些题,看似不同,而实质却相同,这些题需要细心辨析,方可得解。

问题1:弄清在力的分解中唯一解和两解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由于已知一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做平行四边形,能够做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如果不加限制条件,力的分解中解是无数个,这对我们解决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加了限制条件,有唯一解或者是有两解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力的分解中有唯一解的情况

(1)如果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就能做出唯一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就有唯一的解。

(2)如果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也能做出唯一的平行四边形,所以也有唯一解。

二、在力的分解中有两个解的情况

我们如果知道两个分力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另一个分力的方向,这时主要有三种情况:如果一个分力的大小等于当时,分解是唯一的;当这个分力的大小等于时,分解不唯一,有两解;当这个分力的大小有 的关系时,由于另一个平行四边形无法做出来,所以就只有一个解了。

例题1.摩擦不计的水平面上有一个初速为零的物体,物体上的O点有力F作用,现要求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沿,这时给物体必须再作用一个力。最小应该是( )

分析与解:要使合力沿着方向,由于垂线段最短,根据直角三角形知识知道:的最小值必须是,即B正确。

问题2.弄清三力平衡中的“形异质同”问题。

例题2.在一个定滑轮的正下方有一个摩擦不计的球体,这个球体固定住不要动,在大球上有一个小球,它们之间的摩擦也不计,小球上有一条线,连在了墙壁上,当我们用力慢慢地拉动小球时,大球对小球的支持力是,现在问这两个力的变化情况是怎么样的?

分析与解:这里的小球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且都处于静止状态(这里的静止不是传统意义的静止,而是动态平衡状态,即状态的变化无限缓慢,每一个过程认为都是平衡状态,也就可以用平衡方程了),所以它们的解法是相同的,我们以例2为例来总结这类问题的接法。根据三力平衡知识结合相似三角形知识可得: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显然与相似,由相似三角形性质有:(设AO=H,OP=R,AB=L),因为mg、H、R是不变的,由刚才推导出的式子可得:当L变小时,由于的比值是定值,所以也应该是定值,故为了保持比值是定值,F也应该变小。同样的可得到N也是不变的。

总结: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要结合相似三角形知识解答。其中受力分析不是一个难点,学生应该能分析清楚,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不常在物理学中应用,学生往往想不到,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和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问题3.弄清三力平衡中的“形同质异”问题。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表面看似相似甚至相同的物理情景,但实质上它们却有本质的区别。对这类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因为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往往搞不清楚物理本质,把它们混为一谈,这是学生思想上的易混点、学习上的难点,需要教师详细分析,给学生讲清楚物理的本质,把这样的题目区分开来,不要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我们以下面几道题目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题3.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两个直杆,直杆之间的距离是4m,直杆上连了长是5m的轻绳,一个质量可忽略的钩子挂在绳子上,钩子和绳之间的摩擦力不计,一个受到重力是12N的物体挂在钩子上,最后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体,求(1)绳子对钩子施加了多大的拉力?(2)把钩子稍稍向上拉一下,当系统重新处于静止时,水平面和绳子之间的夹角以及绳子对钩的拉力如何变化?

例题4.有三根绳子AO、BO、CO连在一起,共同的节点是O,这三根绳子完全相同,CO绳子上连接了一个物体,质量是m,现在也求一下(1)在三根绳中的张力各是多少?

(2)同样把点O稍稍向上拉一下,问系统静止后,绳子中的拉力有怎样的变化?

分析解答:这两道题目从表面上看似是一样的,但例题3中我们要注意到连接挂钩的是整个一根绳子,故绳子中的力是相同的,而例题4中是三根绳子,是不同的绳子连在一起的,所以三根绳子各有各的张力,并不相同。这是它们本质的区别。

解答例题5时首先要受力分析,根据三力平衡可知:

,而且有T1=T2

即,而,

所以=0.8。

=0.6,T1=T2=10N。

当稍微向上拉一下时,由于式子中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所以夹角和张力都没有发生变化。

力的分解范文第3篇

2019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复习资料:物体的受力分析

5.物体的受力分析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

(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

6.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1和F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7.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力的分解范文第4篇

一、在教学中再现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根据学生的平时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采用灵活多样的引入课题。例如:在力的分解中,可以借用实验、游戏引入课题,再现生活情景。【演示实验1】用一细绳悬挂一重物,当细线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细线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演示实验2】在班级找两个力气较大的同学上台进行拔河比赛,再成鲜明对比地请一位个子小的女同学上台交给她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求她一个人拉动两个力气较大的同学。老师指导让小个子女同学在绳子中间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都被拉动了。一名弱小女子能拉动两个力气较大的同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学生满脸惊讶与好奇之中,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激起学生学习力的分解的兴趣,为学习力的分解打好了铺垫。

二、从生活中走进物理,在教学中利用实验探究生活问题,建立物理模型,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大量物理现象都可以成为学习感性知识的来源。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模型、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在力的分解中,应用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指导教学过程。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力究竟怎么分解?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具体如下: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探究4

生活实例 大力士拉汽车、小朋友拉箱子 小朋友滑滑梯 塔吊 索道、导刃

实验器 材 台称、下端有刷子形状的物体、细线 木板、小车、海绵 细绳或橡皮筋、铅笔、重物 橡皮筋、钩码

作用效果 拉力F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一、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二、向上提物体 重力G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一、使物体沿斜面下滑趋势,二、使物体压紧斜面 拉力F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一、使橡皮筋被拉长,二、使杆被压缩 重力G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两根绳子都被拉紧

物理模型受力分解图

数理结合,得出结论 F2=Fsinθ

F1=Fcosθ G1=Gsinθ

G2=Gcosθ F1=Ftgθ

在学生探究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与人合作,通过学习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实验探究的快乐得出结论,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从物理走进生活,利用物理模型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具有实验探究的热情,而且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得到的物理模型及规律,从物理走进生活解释以下生活现象:1、为什么高大的桥梁两端有很长的“引桥”?为什么山路不能直接修建到山顶? 2、一名弱小女子为什么能拉动两个力气较大的同学即四两拨千斤?3、用一细绳悬挂一重物,当细线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细线为什么断了?4、汽车陷入泥坑中,司机手头只有一根长绳.请想办法帮司机把车拉出来。5、为什么刀刃的夹角越小越锋利?6、估算一根细丝或头发丝所能承受的拉力等问题。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引起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注重数理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力的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激趣教学 教学方法

兴趣相当于启动机,推动人们不断学习和探索,从而创造奇迹。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如今物理教学的重点。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心底喜欢上物理这一门课程,物理才能被学生深入发掘和剖析。激趣教学有着各式各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物理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但同时存在诸多教学注意点,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应用理论上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用趣味性的题材引入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中的某些现象本身就充满了神秘色彩,教师可以加以利用,从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出发对物理知识进行一步一步地发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物理知识。

例如,人教版教材《力的分解》这一章节教学中,学生首先要了解力的分解概念及力的分解方式,并要知道力的合成与分解是相互的逆运算,还要能运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适量计算。教师运用一些有趣题材引入力的分解这一物理概念,能简化物理中繁琐的文字讲解过程,学生更容易地接受物理知识。如列举个大桥的模型,让学生探究讨论下世界上的大桥为什么都是中间高两端低的设计方式,先激发学生探求物理知识的欲望。教师从力的作用开始讲解起,再到力的分解教学,这样一步一步实现教学目标。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中,从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激趣教学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的物理基础会更扎实。

二、教学中进行留白,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教学留白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学的留白是优良的教学方式,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学留白不但提供了他们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思考,还留下了悬念和心中存在的疑惑,需要运用智慧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人教版教材《牛顿第二定律》这一章节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涵义,并能从多角度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进行理解和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擅用留白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如在课堂末尾留下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知识点进行保留,让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以实现学习目标,在下一节物理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针对牛顿第二定律这一知识要点,教师可以留下探索性问题,如“在知道了一个物体加速度大小及所受各种力的情况下,学生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物体及其所在情境,还有相关数据,让学生自主探索定律的运用方法。留白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有的教师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使许多教学难点降低了原有的讲解难度,课堂变得精简,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这样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高中物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联想能力,排除一些较难的情境,把简要的保留,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公式和概念。哪怕是一些最简单的情境,也能让知识点得到一定的简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合实际进行物理知识的剖析,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多门学科中,生活中最常用的是物理这门学科。所以,教师在激趣教学中要把知识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引出物理知识点,再把物理知识点融入生活中,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就是生活带给人的启发。生活中还存在许多物理现象有待解释,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哪怕是已经被研究过的问题,都要积极大胆地提出来并进行深入研究。紧密联系实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五、高中物理激趣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

高中物理激趣教学虽然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但也存在诸多注意点。教师能妥善处理好一些常见的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是物理课堂气氛的营造,良好的物理课堂氛围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些消极对待物理学习的学生能被优秀的学生带动起来,共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是激趣教学需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教师要注意到学生主体性教学的重要性。兴趣能驱使学生不断探求和索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运用情境教学法时还需注意学生的可接受能力。

激趣教学是优越的物理教学方式,促使物理在学生眼中充满乐趣和挑战。教师诙谐风趣的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兴趣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物理课堂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驱动人们不断探索和发现,教师需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出能为科学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力的分解范文第6篇

1以鲜活的实验现象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

习题课主要是促使学生对已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学生会因为缺乏新鲜感而感到枯燥乏味,这也直接导致了习题课气氛压抑,学生思维趋于停滞的原因,这也是习题课效率难以提升的原因所在,因此教师必须要优化教学设计,依托于物理习题,创设鲜活的物理认知情境,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恰当的物理实验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例题中国武术中有“四两拨千斤”的巧妙功夫,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做这样一个巧妙的实验“一指断铁丝”:取两根较长的木条,中间通过铰链将其连接,构成人字形支架,再选用两个硬木块加工成L型底座,并在其拐角处垫上铁片,下端钉上挂钩,如图1所示组装之后,将铁丝挂在挂钩上,用手指下压人字形支架的上端,铁丝立即被拉断,请解释其中的物理原理.

分析上述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力的分解”而进行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就题论题,引导学生从力的分解出发,结合平行四边形法则画出力的分解示意图,并通过几何关系进行讨论,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但是学生也就是明白了这个题目怎么处理,力的分解起到怎样的作用,效果仅此而已.

实验设计笔者认为例题的题设条件本身就是一个现成的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将相关器材搬到教室(如图2所示),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具体进行时,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次按照题目中原始情境,选用较长铁丝,使人字形支架的顶角尽量大于160°,演示出“一指断铁丝”的场景,在学生对情境有所认识之后,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角度来解答本题;第二次给学生提供较短的铁丝,使得人字形支架的顶角在90°左右,再让学生用力下压铰链,铁丝却没有被拉断,这是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激活:为什么前后两次实验结果不一样呢?教师启发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完善有关内容的认知.

2以具体的实验现象突破学生认识误区,提升思维品质

学生处理习题时,往往会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习惯出发来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处理方式带有浓重的感性色彩,有时他们的经验认知与问题相符,则相应的处理会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结果;如果学生的经验是不相符的,就会导致认知的负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他们对问题的处理和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一情形,笔者认为,结合习题设计相应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认知误区,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将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让他们在探究问题本质的同时,提升自我的思维品质.

例题如图3所示,将一个铁块放置于长木板上,现将木板的一端缓慢抬起,请问该过程中铁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TP8GW51.TIF,BP#]

A.摩擦力随着木板倾角θ的增大而减小

B.摩擦力随着木板倾角θ的增大而增大

C.随着木板倾角θ的增大,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D.随着木板倾角θ的增大,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分析学生在处理本题时,会出现两类思维误区:一是始终将摩擦力定位为静摩擦力,则随着倾角θ的增大,铁块下滑趋势愈发明显,则静摩擦力越来越多,选择B项;二是随意套用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认为倾角变大的过程中铁块与木板间的挤压减小,因此摩擦力减小,选择A项.这两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待物理过程,亦或他们对相关物理情境缺乏直观的认知,使得他们对某些结论或公式进行机械化的套用,甚至是滥用.因此教师在有关问题处理时,不仅仅要纠正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错误,更要转变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观念,引导他们纠正处理问题的思维习惯.

力的分解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高中物理是一门相对抽象和高难度的科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优化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可视化的呈现出来,展示出逻辑结构,促进学生理清脉络,使其构建清晰明了的知识关系图,显著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运用思维导图预习,提升预习效果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针对预习环节,学生通常是快速浏览一遍教材内容,效果显得极为一般,随着思维导图的普及,教师可在预习中运用思维导图设计导学案,将孤立、零散的知识点统一呈现在思维导图中,为他们提供明确的预习要点。同时,在思维导图下的高中物理预习中,教师需要求学生把已经理解的知识点与内容标识出来,对于不理解或存在疑惑的部分则同样标明,使其在课堂学习中找到努力的方向,让他们有针对性的认真听讲。比如,在“万有引力定律”预习过程中,教师先把本节主要知识内容集中起来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式的导学案,以“万有引力”为关键词,第一个分支是牛顿第三定律、圆周运动和开普勒三大定律相关知识,这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理论基础;第二个分支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揭示重物下落和天体运动的统一性;第三个分支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和公式,及计算简单问题的运用;第四个分支是公式的应用范围;第五个分支万有引力常量的意义、测定方法,及卡文迪许实验室相关内容。之后,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为依据展开预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如果遇到不懂之处可以查阅资料或相互询问,然后将个人心得、收获与疑问标注出来,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如此,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设计导学案,与传统的纯粹阅读教材内容相比显得清晰明了,让学生找到预习重点,使其大概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提高预习行为的针对性。

二、思维导图讲述新课,强化师生互动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零散,对师生双方来说均是一个严峻挑战,教师可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新课的讲授,把这些零碎的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整合在一起,制造更多互动良机,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先查阅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他们遇到的疑难点,据此找到教学重点,再往思维导图中增添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使其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在进行“向心力”教学时,教师以“向心力”为关键词,先在思维导图中设置第一分支:定义,同步指导学生操作实验:把细绳的一端绑在笔筒上用手固定,另外一端绑一个电动小汽车,让细绳拉着小汽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元素。提问:小球受到哪些力?他们知道有重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追问:这些力的合力方向和向心加速度方向有什么关系?学生将会说出相同,告知他们这个合力就是向心力。接着,教师在思维导图中出示第二分支:向心力的表达式,指引学生根据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展开推导,然后第三个分支是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演示实验:让小球在纸面上的某一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组织他们结合实验画图展开探索。这样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讲授新课内容,显得极具层次感,同步搭配实验与问题制造更多互动契机,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收获成功的体验。

力的分解范文第8篇

1创设实验情境的“真”

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社会发展的需要,认识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并尝试着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将物理问题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萌发学习兴趣;进而通过观察场景,发现物理现象,主动、积极、愉快地解决物理问题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力的分解一节内容,可以从实际的问题出发,设置生活化情境如图1所示,设置问题:如果保持A和O点位置不变,将右侧绳子的结点B上移,那么OA绳和OB绳的拉力如何变化?

这个问题放在规律应用前,让学生思考如何去探究这个问题,如何提炼为物理模型用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如果实验探究要注意什么问题?可以借助于重锤代替电灯,用弹簧秤和铁架台进行探究,得到结论后,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呢?有没有更为普适性的方法呢?联系到合成时用到了平行四边形定则,那么分解时能不能用呢?由此思考实现物理规律的自我发现.最后再学习了力的分解方法后,运用画动态平行四边形的办法得到结果与最开始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深化认知.在实验过程中,有个问题,那就是用弹簧秤,由于弹簧秤有外壳,比较难以把握,怎么办?联系到胡克定律,可以直接用轻弹簧进行实验,只要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一样可以发现两根绳子上拉力的变化.

2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真”

在新课程中十分凸显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在课堂中的真正有效的交流互动,倡导师生在交流互动中自我构建相关知识体系.物理规律的真实探究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不应该是老师精心“包装”和“制作”的程式化的一问一答,课堂按照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我们应注意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积极地引导,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探究氛围下,引导学生有序地挖掘物理知识所包含的物理素养和学科内涵,催化学生求知,深化学生思考.

例如,在和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节内容时,学生思维的起点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他们最开始的设想应该如图2所示.思考不到“平衡摩擦力”这个问题.

那么,怎么办?笔者认为不应该灌输,我们不妨让学生就用图2的装置进行实验,控制滑块质量不变,改变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如果操作规范的话能够得到如图3所示的加速度与合力关系图.

从这个学生真实的思维结果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不过坐标原点呢?截距表示什么物理意义呢?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有摩擦力的影响,导致了合力与“砝码盘及砝码的总重”偏差很大,那么如何解决呢?有了解决的需要,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很自然地会想到用“气垫导轨”,如果没有气垫导轨呢?再借助于力的分解,想到把长木板垫高,借助于滑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平衡掉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后,学生正确的操作还会出现问题,有些学生在实验后数据处理时发现了如图4所示的曲线形态.

那是为什么呢?进一步由学生的思维出发带动学生联系到要想“砝码盘和砝码总重”来表示合力,“M和m”之间必须满足的关系.这样的思维过程体现了探究的真实性,整个思维的发展都随着对物理问题探究的需要而发展,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会更为深入.

3关注学生问题生成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