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年有多少天

一年有多少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一年有多少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年有多少天范文第1篇

“年、月、日”属于“常见的量”中的一个内容,这是一节典型的常识性内容教学课。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说,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对年、月、日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经验往往比较零碎、不系统。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年、月、日”的知识点多且有点散,所以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也容易过多而凌乱。我认为,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把这些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增强教学的整体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我认识到:本课的核心知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生对“一年有12个月”的知识点容易掌握,对“一个月”“一年”这两个量学习起来有难度。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一个月有多少天”的规律,“一年有多少天”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我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在学生交流“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提炼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然后,学生交流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年历表填写的预学单,探索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深度学习“大月、小月及特殊月”的知识,完整地经历探索新知识、整理新知识的过程。

在学生掌握新知后,应该继续用合适的问题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建构“年、月、日”的知识体系,并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围绕核心知识,我设计了问题串:“不看年历表,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每个月的天数都知道了,那你知道2016年全年有多少天吗?”“这批酸牛奶有什么问题?”“这盒药还能用吗?”“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疑问?”这样的问题串,是基于核心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形成的逻辑顺序提出的,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力争体现“让学习真正发生”的理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认识大月和小月,能记住和说出哪些是大月和小月;了解每个月和全年的天数,能说出一些重要节日的时间。

2.使学生通过观察年历、数每月天数等活动,深入了解年、月、日的知识,体会年、月、日的时间长短,形成时间单位年、月、日的观念,培养观察、收集、归类分析、处理信息等能力。

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活动,培养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融于生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懂得并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激活经验,提出问题

1.激活经验:今天是×年×月×日?你能很快地在今年的年历表上找到今天吗?指名说说是怎样找的。

2.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

3.提问:看到“年、月、日”这个课题,你想提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一年有几天?“年、月、日”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有什么关系?……

【以“今天是×年×月×日”的问题和“在年历表上找今天”的活动导入新课,既有助于学生把储备的生活经验展示出来,也有利于他们探索找月份、日期的好方法,为下一步探索“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奠定知识基础。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合作研究,探索新知

(一)提炼核心问题,探索“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1.交流共享已有知识经验。

刚才,我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那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合作研究每月天数及大月、小月。

组织全班交流。可能会有以下回答:(1)一年有12个月。(2)一年有365天或366天。(3)有些月份是31天,有些月份是30天;2月只有29天。(4)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提炼本课的核心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一年有几个月”这个问题很简单,“一个月有多少天”这个问题却很复杂?下面,结合年历表,我们来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吧。

请学生拿出课前填写的预学任务单:

提问:课前,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2012~2016年的5张年历表,填写了这张表格,谁来说说,填完这张表格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交流自己填表后的想法。

预设1:有的年份2月是28天,有的年份2月是29天;其他月份的天数每年都是不变的。

预设2:每个月都接近30天。

预设3:交流大月和小月的天数。

…………

在学生交流初步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简表格如下:

课件呈现并讲授: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把表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指名说,教师点击课件完成涂色)

观察表格,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

预设1:大月有1月、3月、5月……小月有4月、6月、9月……

预设2: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预设3: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预设4: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预设5: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

小结:我们发现,一年中,大月有1、3、5、7、8、10、12月;小月有4、6、9、11月;2月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是个非常特殊的月份,我们就叫它“特殊月”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探讨和归纳过程,适时板书:

【“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个问题,掀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思考、交流的。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交流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2012~2016年的5张年历表填写的预学单。在探索“一个月有多少天”的过程中,学生深度学习了大月、小月及特殊月的知识,完整地经历了探索、整理新知识的过程。】

(二)主动发现规律,巧记大月、小月

1.引导学生探索巧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不看年历表,大家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

(1)单双数记忆法:七前单数是大月,八后双数是大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格、板书发现规律)

(2)顺口溜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长辈的生活经验介绍)

(3)“拳头记忆法”:课件演示,教师提示(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出现过这样的内容,此处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记忆。注意提示数的方向,8月从拳头表示1月的地方开始再重复一次;数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统称它为“2月特”),同桌互相说、记。

2.教师介绍古罗马皇帝恺撒和奥古斯都关于历法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大月和小月的规律。

师:这个故事对大家记忆大月和小月有帮助吗?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学生自由识记)

3.师:记好了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检查大家刚才记忆的速度与效果。游戏规则是:老师报月份,如果是大月就请拍手,是小月就拍肩。准备好了吗?开始!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看年历表,大家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这一问题进一步勾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尝试想出不同的方法识记大月和小月。游戏测试不仅让学生的知识及时得到了巩固和应用,而且寓教于乐。】

(三)计算验证全年天数

1.提问:每个月的天数我们都知道了,那你知道2016年全年有多少天吗?让我们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2.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教师挑选运用不同计算方法的学生说出这样算的理由。

预设1: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天)。

预设2:31×7+30×4+29=366(天)。

预设3:30×12-1+7=366(天)。

预设4:31×7+30×5-1=366(天)。

3.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2016年有366天。那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一年365天”的说法呢?这里为什么会相差1天呢?

小结: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完善板书)

【计算验证全年的天数,不仅是探索“年”和“日”之间的关系,也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尝试。在教学中,既肯定大部分学生的常规计算方法,也鼓励会思考、有创意的学生。】

三、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1.小试身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 )年( )月( )日正好是建国一百周年。

(2)( )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后一天是( )月( )日。

2.火眼金睛。

(1)构建诚信社会,人人有责。3月15日,电视台曝光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请你看看,下面这批酸牛奶有什么问题?(生产日期标成了20160230,2月没有30天)

(2)小明发现奶奶抽屉里的药片生产日期是2012年11月19日,有效期为36个月。这盒药还能用吗?他应该怎么说服奶奶?

小结: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年、月、日”的知识。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食品药品是不是在保质期内。

【“小试身手”是关于“年、月、日”之间关系的基础性练习;“火眼金睛”则设计了两道有关产品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的生活情境题,使学习目标问题化、活动化,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引导质疑,拓展视野

提问: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1:为什么有“年、月、日”?(教师结合课件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大自然中的一些规律,黑夜和白天更替,这是“一日”;月亮从缺到圆,再从圆到缺,这是一个月;经历了春、夏、秋、冬,就是一年。后来,他们继续探究,又发现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就是一日;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圈的时间就是一个月;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就是一年。)

预设2:为什么有平年和闰年之分?(课件呈现“你知道吗”的内容: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作平年。这样,每过四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来。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作闰年。我国古代很早就知道一年有365天还多天。)

【儿童的天性中有探索知识奥秘的因子,教师要善于激发和把握他们的好奇心。在探索、整理了“年、月、日”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同时,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激发学生探究知识、探索科学的热情。】

五、反思学习,教育惜时

1.反思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一年有多少天范文第2篇

只剩伤痕累累的课本

曾经立下的惊天誓言

能否实现

有谁知道

唯有等待

可,

这等待的滋味又是如何的

难熬

突然

感触深刻

曾说过不喜欢的

却有点不舍

尽管只相处了一年

不过我还是要说声

这一年有你们,我不再孤军作战

说散就散

是谁主宰了我们的命运

自己——

吗?

谁敢说青春无悔呢

有了遗憾

记忆才斑斓

不是吗

虽然

不喜欢

我还是要向各位老师

献上最真挚的感谢

谢谢.......

这一年

汗水与泪水交集的一年

最温馨的记忆

竟然是既无热水器

又无空调的宿舍

不过有了你们的陪伴

冬天已不再冷

夏天也变得清凉

很苦,很无趣

不得不说

也很充实

初三一年的确

是我真正印象最深的一年

苦中又带着点点的甘甜

很怀念曾经

在老师厚重的眼镜下的恶作剧

很怀念曾经

在老师的严厉下依然不顺服

只因我们知道我们的

心与心能够依靠

很怀念曾经

在老师的教鞭下逃走

然后互相推卸责任

但我们知道

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需要怀念的有很多很多..

毕业了

才发现

有多少心事还来不及分享

有多少公式还来不及默写

有多少面孔还来不及铭记

随着“咔嚓”一声

毕业照上呆呆的笑脸

为一切画上了并不完整的句号

朋友

把你的背影剪成窗花贴在心上

这样

还会把你忘了吗

当记忆被岁月一点点漂白

一点点侵蚀

是否也再叫不出你的名字

完结后

新的誓言过后

会把曾经的誓言忘了吗

会忘了你我他的故事吗

时间

或许会淡褪了文字

磨损了书卷

但却永远也无法抹去

这段永恒的记忆

一年有多少天范文第3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认识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有关知识,记住全年每个月的天数。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概括等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结合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感受新知

1.师(用沾满粉笔灰的黑板擦在黑板的下边沿从左涂到右,出现一道白色的划痕):同学们,我们身边有一条看不见的小河在静静地流淌着,它珍贵无比,却一去不复返,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时间。

师:对,它就是时间。今天就让我们从中截取一段,开展数学活动,这一小段就是――(师用彩色粉笔在白色划痕上画出其中的一段,并写上2013年)

2.师(出示年历表):请你在年历上圈出你的生日日期,看看这天是星期几。(学生圈划,师贴挂图)

3.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生日?然后大家找找这天是星期几。(生答略)

二、自主探究,建构模型

探究活动1:初步认识年、月、日。

(1)师:我们来看年历卡,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一年中,有些月份是30天,有些月份是31天,而二月只有28天。

生3:看这个月最后一个日期是多少,这个月就有多少天。

师: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2)师:那么,2013年每个月各有多少天?大家看年历,填写课本第17页的表格。

(3)师:我们来观察这个表格,你能发现什么?

生4: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探究活动2:记住大月和小月。

(1)提出要求(投影显示)。

①用水彩笔把表格里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蓝色。

②一年中的大月是哪几个月,小月是哪几个月?

③一年有12个月,除了大月就是小月吗?

(2)学生分组探究。

生5:还有二月,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有28天。

生6:我从日历中看到二月有时是29天。

师:对。2013年的二月是28天,还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9天。这个问题,明天的数学课我们专门研究。

探究活动3:计算全年天数。

(1)师:大家一定能感受到一年的天数是固定的,那一年有多少天?

生:365天。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答略)

(2)师:365,很有意思的一个数,但我们自己要算一算,验证一下一年是不是有365天。

(3)学生计算后交流展示。

生7: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生8:31×7=217,30×4=120,217+120+28=365(天)。

生9:30×12=360,360+7-2=365(天)。

(4)师生辨析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讨论:第1种算法有些麻烦;第2种算法比较简便,先分类计算,再算总和;第3种算法假设12个月都是30天,先加大月多出的7天,再减去二月少的2天,得365天。

师:真聪明,后两位同学的解法很特别,很棒!

三、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答略)

2.师(指着黑板上的白色划痕):这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时光世界里的不少奥秘。时间像小马车,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一日又一日,我们在时间的车轮里学习、生活、成长。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

评析:

一年有多少天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介入学校教育后,给农村学校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它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双向的、平等的交流平台,它使教师、多个学生主体间围绕共同问题进行协作、讨论和对话成为可能,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别化教学和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处于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中"一切跟着教师走"的模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数学教学内容及呈现形式,加强探究性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中,我试图改变"教材"指挥"教师"的被动局面,切实发挥教师作为教学决策者的作用,将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视为平等互动的关系,有目的地对教材部分内容及呈现形式进行调整,加强体验性学习内容,弱化一些经验性的学习内容。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教材一开始就出现一张2003年的年历,然后让学生观察后回答"一年有几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 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 "等等,接着让学生圈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随后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平年和闰年的判定",最后教学"用拳头来记认天数是31或30的月份",用歌诀记住有31天的月份"以及"计算平,闰年一年的天数。这样的内容和呈现形式,使得学生学习认知的心理机制只能是"同化",无论在教学方法上怎样变化,都难以引起学生主动的思考。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我运用PowerPoint重新整合了教材资源,上课一开始,一幅"生日快乐"的精彩画面随着旋律优美的乐曲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亲切地说:"同学们,你喜欢过生日吗? 能告诉大家,你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吗 ?让我们同唱一曲《生日快乐》歌,共享快乐的时光,让我们借助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自己生日这一幸福而美好的日子。"这样,把对孩子极具吸引力的"生日"与数学新知的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快乐的数学园地。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接着问学生:"你们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当学生说出一年有365天或366天后,教师问:"真的吗? 同是一年还会有不同的天数 我不大相信,你能不能举例证明给老师看看! "问题一出,学生纷纷拿出自己从网上搜集下载或从杂志中剪出的不同的年历及有关资料进行探究,他们在收集信息,观察计算,相互交流中,已经感受到一年有12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以及2月份有28或29天。实质上已经自己学习和掌握了新知。在课的最后,教师又这样问:"你知道今年有多少天,明年有多少天吗? 平年和闰年有没有规律, 有怎样的规律 ?"学生根据课上收集的数据进行讨论,他们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了规律。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把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发现,探究等活动凸显出来,使之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数学教学时空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间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特点,同时也使老师改变了传统观念,给教学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把从1900年到2004年的年历全部放入这个课件中,教学时能根据学生提出的哪一年的年份,直接用文本输入法,调出这一年的年历来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再用红色的背景来显示这一年中有31天的这几个月,用黄色的背景来显示这一年中有30天的这几个月,并加以闪烁。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不管是哪一年,这一年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每月都有31天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而4月,6月,9月和11月,每月都有30天是小月,每年中有4个小月。但2月份比较特殊,有时有28天,有时又有29天,我再把从1989年到2004年的2月份全部放在一个屏幕上,加以比较,启发学生找出2月份是29天的分别是哪几年,说明2月份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也用红色的背景加以显示并加以闪烁,使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通常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同样在教学"每四百年又一闰"时,又分别把1100年,1200年,1300年,1400年,1500年,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的2月份加以比较,学生才能真正清楚地加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样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双向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化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探求自学,交流的新形式,改善接受性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接受性学习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仅要加强探究性学习,还应改善接受性学习,探索接受性学习的新形式。然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是注入了时代活水,它蕴藏的教学资源是浩如烟海。通过Internet,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学资源,可以极大限度的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听百家言语,看百家思想。例如,在教学一些概念性的新内容之前,我采用放手让学生先自学课本,自己再上网查找一些与该内容有关的数据或课外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还下载一些相关题目考同学,考老师。这样,学生带着"任务"主动,积极地进行自学,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弥补因阅读学习可能造成的内容缺失,最后通过全班的学习整理,勾勒出知识的线条。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探索,自学,发现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在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同时,要关注接受性学习的改善和创新。同时,要善于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使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宽广,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坚信:信息技术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把数学知识"用"起来,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我们的教学精彩起来!( 2012.05)

【参考文献】:

1.钱炎/寻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点(数学教学通讯2006、3);

2.陈华安/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数学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差异发展(数学教学通讯2006、2);

3.侯毅/教学新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4、《数学课程标准》 喜欢过生日吗? 能告诉大家,你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吗 ?让我们同唱一曲《生日快乐》歌,共享快乐的时光,让我们借助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自己生日这一幸福而美好的日子。"这样,把对孩子极具吸引力的"生日"与数学新知的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快乐的数学园地。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接着问学生:"你们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当学生说出一年有365天或366天后,教师问:"真的吗? 同是一年还会有不同的天数 我不大相信,你能不能举例证明给老师看看! "问题一出,学生纷纷拿出自己从网上搜集下载或从杂志中剪出的不同的年历及有关资料进行探究,他们在收集信息,观察计算,相互交流中,已经感受到一年有12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以及2月份有28或29天。实质上已经自己学习和掌握了新知。在课的最后,教师又这样问:"你知道今年有多少天,明年有多少天吗? 平年和闰年有没有规律, 有怎样的规律 ?"学生根据课上收集的数据进行讨论,他们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了规律。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把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发现,探究等活动凸显出来,使之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数学教学时空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间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特点,同时也使老师改变了传统观念,给教学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把从1900年到2004年的年历全部放入这个课件中,教学时能根据学生提出的哪一年的年份,直接用文本输入法,调出这一年的年历来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再用红色的背景来显示这一年中有31天的这几个月,用黄色的背景来显示这一年中有30天的这几个月,并加以闪烁。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不管是哪一年,这一年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每月都有31天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而4月,6月,9月和11月,每月都有30天是小月,每年中有4个小月。但2月份比较特殊,有时有28天,有时又有29天,我再把从1989年到2004年的2月份全部放在一个屏幕上,加以比较,启发学生找出2月份是29天的分别是哪几年,说明2月份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也用红色的背景加以显示并加以闪烁,使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通常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同样在教学"每四百年又一闰"时,又分别把1100年,1200年,1300年,1400年,1500年,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的2月份加以比较,学生才能真正清楚地加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样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双向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化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探求自学,交流的新形式,改善接受性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接受性学习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仅要加强探究性学习,还应改善接受性学习,探索接受性学习的新形式。然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是注入了时代活水,它蕴藏的教学资源是浩如烟海。通过Internet,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学资源,可以极大限度的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听百家言语,看百家思想。例如,在教学一些概念性的新内容之前,我采用放手让学生先自学课本,自己再上网查找一些与该内容有关的数据或课外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还下载一些相关题目考同学,考老师。这样,学生带着"任务"主动,积极地进行自学,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弥补因阅读学习可能造成的内容缺失,最后通过全班的学习整理,勾勒出知识的线条。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探索,自学,发现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在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同时,要关注接受性学习的改善和创新。同时,要善于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使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宽广,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坚信:信息技术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把数学知识"用"起来,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我们的教学精彩起来!( 2012.05)

【参考文献】:

1.钱炎/寻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点(数学教学通讯2006、3);

2.陈华安/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数学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差异发展(数学教学通讯2006、2);

3.侯毅/教学新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一年有多少天范文第5篇

心中回荡过童年的诗歌

阳光温柔稚嫩纯真的季节

一颗糖果就能高兴许久的岁月

你可曾想过

那曾在童年中看着窗外蓝天的你我

那曾在花丛绿叶间嘻玩打闹的你我

已经看不清长大后的童年

暖暖的阳光下

布谷鸟在声声地叫着欢笑

白杨的倩手也在随风摇晃

稚气的歌声

在流水中徜徉

欢乐的岁月就这样流淌

青青的白桦林里

有着虫儿的呢喃

白白的蒲公英散发着美丽的花帽

欢聚的伙伴

在风中奔跑

醉人的时光就这样跳跃

潺潺的小溪边

有着鱼儿的嬉闹

油油的水草摆动着柔媚的线条

高声的尖叫

划破天空的烦恼

童年的欢乐就这样默默地走掉……

忙的时候,想要休息

渡假的时候,想到未来

穷的时候,渴望富有

生活安逸了,怕幸福不能长久

该决定的时候,担心结果不如预期

看明白了,後悔当初没有下定决心

不属於自己的,常常心存欲望

握在手里了,又怀念未拥有前的轻松

生命若不是现在,那是何时

一个人可以毫无道理跟你做一辈子亲戚,但

一个人不会毫无道理跟你做一辈子朋友

我会想起与你们认识的种种

也会想起发生过的点点滴滴

直到我们都年老时是否会像现在这样坐在电脑前互诉心声

不管如何,希望我们永远是真诚相对的朋友(知己)

朋友就是喜欢你也了解你的人

愿你都能珍惜身边每一个朋友

因为你我有缘份,才能成为朋友

可以成为知己的,更难得

时间未必是你我成为知己的原因

但一定可以证明到

你对朋友的关怀不是白费

希望您永远都系我的好朋友

朋友,是你高兴时想跟他分享的

朋友,是你不高兴时可以给你发脾气的

朋友,也是在你没钱开饭时打救你的

朋友,你闷得发荒时可以跟你一同发荒的

朋友,会甘愿给功课你抄,跟你一同出猫一同被人罚的

朋友,也是你买手信时,想买一份大的给他的

朋友,也是你看见他上线时

想要体会一年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失败重修的学生

想要体会一月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不幸早产的母亲

想要体会一周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定期周刊的编辑

想要体会一小时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对等待相聚的恋人

想要体会一分钟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错过火车的旅人

想要体会一秒钟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死里逃生的幸运儿

想要体会一毫秒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错失金牌的运动员

朋友就是……即使是一点小感动,一点小事情都想一起分享

朋友就是……当你抱头哭的时候,扶著你肩膀的那个人

朋友就是……当你面对人生挫折时,一直紧握你那双手

你好吗

你能够看到它是你与他的缘份

你能够和你身边的人做朋友也是你与他的缘份

纵使你不知道这夥流星会何时消失

但如若你好好珍惜看到这流星的每一刻

那就算流星走了你也不会後悔

请大家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珍惜这段友谊!

建立友谊如像种树,因为友谊是一株树

(TREE):

T:Trust(信任)

R:Respect(尊重)

E:Exchange(交流)

E:EmotionalSupport(精神支持)

朋友就是无形中伴你走过风雨,永远支持你的力量

朋友就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好感觉

朋友就是在别人面

前永远护著你的那个人

朋友就是即使是一点小感动,一点小事

情都想一起分享

朋友就是当你抱头痛哭的时候,扶著你肩膀的那个人

一年有多少天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 思想方法 师生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43

时间,是学生在生活中常接触的概念。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安排了“时、分、秒”的认识,三年级下册安排了“年、月、日”的认识。两者都属于认识时间的课程,教学方式都是基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本文将基于“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的片段,探讨有张有弛的教学方法。

教学片段一:

“年、月、日”一课中涉及的三个问题:(1)一年有几个月?(2)一个月有多少天?(3)一年有多少天?问题(1)、(3)的探究较为简单,所以问题(2)的处理方式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此,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

(给学生提供2013-2016四年的年历表)

1.你从这些年历表中知道了什么?

2.你能圈出今天的日期吗?

3.请圈出2015年5月31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5月有多少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4.找一找一年中有哪些月份有31天,圈出来,并记录在表格中。

思考发现:

以上的四个核心问题显示出了本节课逻辑递进的过程。通过在四年的年历表中“找、圈”等活动,让学生观察和对比相同月份的天数,感悟和经历找天数的过程。“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年历表,不仅为学生提供发现和表达的机会,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表达能力。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与灵魂,但它却很容易被教师忽视。然而,以上的教学设计片段很好地关注了这一方面。但是,不能过分追求技能而进行机械操练,而是通过活动,辩证地向学生渗透数学的学习方法。像这样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的。

教学片段二:

在理清了上述四个问题之后,即完成了本节课的大部分教学任务,接着又提供了如下素材:

1.寻找身份证上有关“年、月、日”的信息;

2.牛奶包装盒上的生产日期;

3.电影票上的观影日期;

4.商品的物流信息表;

5.学校周历表中放寒假的日子……

思考发现:

这些素材的提供,不仅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这部分师生交流的内容琐碎单一,如何采用合适的交流方式,让课堂充满活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轻松谈话中完成这部分课程的学习。

一是总领式地逐一呈现5个素材。引导学生:“你能找到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吗?”在每个信息之间教师不需要过多地解释,让学生对这些呈现方式有初步的感知,唤出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

二是分解式地说一说每个素材中的信息。“挑一种日期的表达方式,说说你的理解?你有什么知识要介绍给大家?”

三是总结提问:“表达年、月、日的方式有哪些呢?”

利用这种“总――分――总”的形式来替代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更好地展现教师的教学方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年、月、日表现形式的发现,并不是单靠一节课就能总结出来的。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这些已有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且来自于课外。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学进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的数学,这比单纯学习数学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一年有多少天范文第7篇

我们知道,警察也分好多种,咱们就先从最普通的交警开始说吧。你看,他们一年四季站在马路上,不论刮风下雨,风吹日晒,他们随时都在指挥交通,维持着交通秩序。

再说说派出所的民警,虽然他们管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没有了他们还真不行。万一哪一天,邻居和邻居之间吵架了,或者闹别扭了,还必须得上派出所,让警察叔叔、阿姨调解调解。或者自己丢了钱包、被抢了包等,派出所的叔叔阿姨都要管的。

最后再说说破大案的刑警。他们破的都是大案件,像绑架案、杀人案、抢劫案等,都由他们管。其实他们更累,犯罪分子很狡猾,一会改变一个接头地点,而且他们手里也有枪,讲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忽然开枪,让一个个警察牺牲了。说到牺牲,我们不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战士牺牲了。还有一些已经去世的好警察:任长霞等。我们一定要抓住那些犯罪分子,为我们这些死去的警察叔叔、阿姨们报仇!

一年有多少天范文第8篇

要点一:篇幅要够长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业绩如何,关键就看这“总结”的分量。如有字数限制还好,可以照“封顶值”去写。如果没有字数限制可就有点麻烦了,要留心打听一下其它同级单位的篇幅有多长,如此有了参照物,才可“弹无虚发”。否则闷头傻写半天,洋洋洒洒15页,殊不知人家写了20页,在气势上立马矮了一截,岂不是前功尽弃?

要想做到篇幅长,除了下苦工夫狠写一通外,还有一个捷径可走——字大行稀。即把字号定位在“三号”以上,尽量拉大行间距,但不可太过,否则会给人一种“注水肉”的感觉。

要点二:套话不可少

如开头必是“时光荏苒,~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结尾必是“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或是“一定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

中间赘述业绩的段落中,不时要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领导职工的好评和欢迎”、“迈上了一个新高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等肯定性话语……

所谓“总结”,不仅要总结优点,还要总结缺点,否则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但只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较为恰当的成绩优缺点篇幅比例是10:1,否则把自己批驳得一无是处,还能有饭碗吗?

要点三:数据要直观

如今是数字时代,故数据是多多益善,如“业务增长率”、“顾客投诉减少率”、“接待了多少来访者”、“节约了多少开支”、“义务加班多少次”、“平均每天接电话多少个”、“平均每年有多少天在外出差”、“累计写材料多少页”等等。

但切记“数字是枯燥的”,应该把数据做成折线图、饼形图、条形图等种种直观、可视的图表。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第一,成绩一目了然,看着那高高耸立的圆柱、一啸冲天的曲线,相信自己也感到非常得意;第二,对比强烈,做图时拉一些对自己有利的历史数据、平均数据、行业数据来垫背,红花还得绿叶扶嘛!第三,纸面上,一个图表至少相当于千把字,你还用为字数太少而发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