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故都的秋原文

故都的秋原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故都的秋原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悟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117-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不断提升能力的主战场。然而目前很多课堂,注重教师教学方法多,考虑学生学习方法少;布置课外作业习题多,重视课内当堂训练少;传授课本现成知识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少。这些问题不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语文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释疑解难,让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从而深层次地把握和领会所要学习的知识。

一、引导学生在学中疑,疑中“悟”

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学习中,学生面对未知的知识,一定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解决。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再次质疑,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即列举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文本、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中,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语文课堂上的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提问环节。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文本内容,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文本内容设计问题。恰当的、有一定技巧的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把文本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对于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对于基础性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班上的多数学生;对于有理解难度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能够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与质疑的欲望。同时,教师还应该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新问题,让学生的疑惑能够及时地得到同学或者老师的解答,做到学中疑,疑中悟。

例如,教学《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按照老师设计的问题阅读文本,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先自己罗列出来,再分组讨论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主要有:文中只是写了故都的秋吗?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写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有什么主要特征?它与别的地方的秋又有什么不同?文中主要通过哪些画面呈现故都秋的特征?这些画面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再结合散文的文体特点,围绕形神兼备的特点进行分析,故都的秋怎么呈现出“形”,怎么呈现出“神”?作者对故都的秋是喜欢呢,还是感到伤感呢?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参考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并与《故都的秋》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逐步对文章进行解读,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可见,教师正是用问题在知与未知之间嫁接了一座座桥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思维习惯得到了训练,感悟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引导学生在学中感,感中“悟”

教材中的多数课文都含有浓厚的感彩,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感,使他们对文章中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走进文本,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感悟文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让学生开口说的,就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让学生写的,就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当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自己的独特理解时,语文教学就有了生命力。在学中感悟是学生心灵与文本的对话,更是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的碰撞与共鸣。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充分地领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针对学生答案不一的感受,只要不偏离文本内容,教师就要多进行鼓励,不要刻意地寻求唯一的答案。在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感悟文本的同时,学生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语文素养会不断提高,进而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能力也会获得提升。

例如,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全诗主要写了哪些意象?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通过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各抒己见。结合学生的感悟,教师从意象、意境的基本含义入手,归纳总结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然后自然引导学生根据景与情的关系,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体味诗的美,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学生积极地感悟诗歌、领悟诗歌的内涵。

三、引导学生在学中想,想中“悟”

语文是语言类的学科,需要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发散思维,才能很好地深入文本,还原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悟文章的情感与内涵。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景物或场面,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场景。

例如,教学课文《雷雨》时,师生一起探讨周朴园的性格特征,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过了三十多年,周朴园还保持着房间原来的样子呢?”教师顺势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发挥想象,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周朴园保留着屋子原来的样子,体现了他对鲁侍萍的念念不忘,表现出他对鲁侍萍的真情。有的学生则认为,他的做法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在他的心目中,只有曾经的青春,却没有真挚的感情,当鲁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暴露了他的虚伪性。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自然而然地剖析了人物性格。

四、引导学生在学中评,评中“悟”

课堂上,除了教师的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因为在理解文本时,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相互的评价中,可以进一步认知文本内容,达成共识。教在引导学生评价时,无论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都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从而实现学中评,评中“悟”。

例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在解题时,笔者问学生:“‘君’在这里该怎样理解呢?”有的学生回答:“‘君’就是君子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的高度评价。”笔者接着问:“有哪位同学评价一下他的说法?”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君’字除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的高度评价,还有对刘和珍的尊重。”又有学生说:“我不赞同前面两个同学的观点,我认为‘君’字只是对人物的一种称呼,不能体现出感彩。”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笔者再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解题,最后促使他们达成共识。

可见,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评价、相互交流,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五、引导学生在学中背,背中“悟”

背诵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一个绝佳的途径。古往今来,很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把一些经典的语句背诵下来,慢慢咀嚼,不断领悟,假以时日,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慢慢地提升。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学习完文本内容后,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或句子熟读成诵。背诵时,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当堂上台进行背诵表演,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随着语言的不断积累,学生对语言的悟性也在提高。

总之,用“导悟”激活语文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指明方向,让学生闪耀智慧之光,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生 阅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12-01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是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要求,这也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放飞想象。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以下方法开掘学生的想象力。

一、丰富生活与读书阅历,增加表象积累,扩充想象空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惟有丰富的生活与读书的阅历方可扩充想象空间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感悟和写作能力,就得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

笔者的做法是:第一要求学生在平时留意生活关注生活,第二要求学生在泛读的基础上精读一些文章,平时教学中注重将课文教学和读本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刊物和书籍,比如《读者》《青年文摘》等

二、让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放飞想像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能力的最高层次是语感能力。从 内容 上看,语感包括语意正误的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

在学习散文和诗歌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在美妙的朗诵中感受情境,指导在听的基础上学生模仿朗读,引领 学生 进入或摇头晃脑、或念念词、或凝神遐思、或神游四海,心鹜八极的吟咏状态,进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的品味原始文本,才能更好的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三、启发学生在图画中展开想像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借景抒情,我利用幻灯让学生一面观察,一面思考:孟浩然上了船,风吹着船帆,渐渐地驶远了,李白怎么想,怎么做?学生从“孤”想象到李白也许在想:老朋友孤孤单单一个人路上一定会寂寞的,愿他一帆风顺,一路平安。又从“尽”、“唯见”想象到李白是一直目送老友雪白的帆船消失在天边,很久很久,最后连一点帆影也看不到了,只看到一片茫茫的江水,向着遥远的天边流去。由江水流不尽,想象到李白和孟浩然离别时内心的失落与惆怅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通过观察画面,分析诗句,唤起学生想象,能较深地感觉诗句的意境之美,在享受美感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提示学生知人论事在想像中把握诗人情感

文学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如何通过文字去挖掘作者所反映的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提示学生通过文字发挥想像去深入分析。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

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五、采用多种形式写作训练,巩固阅读成果,引发想象

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写作训练,巩固阅读成果。

如扩展想像,为学生提供一段简洁的记叙性文字,对人和事、景和物有一基本交代,或提供一首古诗等,由学生通过基本的想象,借助各种描段,去充实内容,使人物形象丰满,景物鲜明生动。譬如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助想象,运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具体描绘。

延伸性想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向。在学完《项链》之后。要求学生改写或续写,笔者归类总结之后发现两个班100位学生想出了18种不同情况。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教师只要时时记得培养,常常正确引导,学生就会有丰富的想象的。

参考文献

[1]曲璇.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我实现[J]. 当代教育科学,2007,01:59.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第3篇

一、诗意语言引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诗文名句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流传。在导入课文时,恰当地引用或创作,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进入学习情境,从而感受课文的精妙之处。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我校李旭老师执教《坡的童年与青年》开课时用自创的词导入:

“曾创豪放词路,仙笔自然质朴。挥毫占鳌头,妙染怪石枯木。沉浮,沉浮,依旧壮志满腹。”大家知道这些资料中的神秘人物是谁吗?(学生齐答)对,他就是苏轼。这样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光华耀眼的巨星,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林语堂先生的《坡的童年与青年》,来一探究竟。

导语中借用的诗句,让学生不仅了解了坡的卓越成就,而且精炼的诗句于叙事中传情达意,引导、扩展了学生心灵世界。长期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二、诗意语言巧启迪,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大都形象可感、内涵丰富,能引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考。教师如果能借用关联的诗句启发学生,使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现与体悟。

教学《相见欢》一词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时,学生很是疑惑,何以写“月”,为何要写“月如钩”呢?教师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借诗句来巧妙诱导:望月思乡,月照离人,是古代文人常写的主题。小学时读过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泊船瓜洲之时,也吟诵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让人思乡,残月更让人痛苦。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是写离愁的。李煜成了阶下囚,一个人望着这如钩残月,怎不愁思万缕?

在这里,教师借用与课文关联的诗句启发学生联想,不仅诠释了李煜的情感,而且也启迪了学生对 “月”这一传统文化意象的把握,形象生动,显示了诗词语言的启迪联想之美。如果用“月亮就代表思乡”来解说,那就枯燥乏味了,而且没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问。

三、诗意语言善拓展、万紫千红总是春

汉语具有丰富性,开拓语言表达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借诗句可以展示语言的丰富美,扩大学生的语言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

我在执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结合课文,借助诗词努力去拓展教学中的意境,效果极佳。“作者写那秋槐的落蕊铺满大地,给人一种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的遥想;那秋蝉衰弱的啼唱,又引起人的点点愁思。我先引出陆游的诗句:“槐花落尽桐荫薄,时有残蝉一两声”,与课文的描写相得益彰。再引出晏殊的诗句:“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又引出李清照的诗句:“红藕香残玉覃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后引出李商隐的诗句:“巴山夜雨涨秋池”、“秋阴不散霜飞晚”……”

一组组优美的诗句,令同学们目不暇接;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与课文相映成趣,学生充分感悟北国之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审美情趣。真是扩了视野陶了性情!

四、诗意语言说结课,余音绕梁味无穷

一堂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余音绕梁。完美的教学必须做到善始善终。教师借用恰当的诗句可将“结课语”这一“终曲”打造得余音绕梁,令人回肠荡气,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授《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时,我设计了如下语言:“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织女孤独、哀怨、痛苦、不幸,与她日夜相思的牛郎却因隔着天河而不能相见,天河水清且浅,两岸相距并不遥远,却无人给他们搭上一座小桥让二人相会,织女只能默默凝视,欲语不能,盈盈粉泪,柔肠寸断。这真是“纵使两情能久长,朝朝暮暮眼也穿”。但宋代秦观却在《鹊桥仙》中高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向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真正的爱情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同学们,你们又是怎样认识的呢?要短暂还是永恒,要久长还是朝暮?

教师在结课语中先点评原文思想,再借用秦观的诗句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作比较,强化了学生的心理感受,拓展了学生思维,也让学生感受到诗词语言的无穷魅力。

五、诗意语言话延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堂延伸就是要让学生完成能力的转化,创造的跨越,这是课堂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检验。它可以巩固知识,裨补缺漏。而教师借用恰当的诗句延伸,还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深化课堂教学。

如我在讲授完《报任安书》后,引用了两副对联颂司马迁: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课堂延伸要求学生自拟两句诗颂司马迁,加深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结果,竟有学生写出了两句让人击节赞赏的诗――“千古丈夫释真义,万世英才绝史家。”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方法

思维的创新,是在感知、记忆、思考、联想或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以综合性、探索性加求新性的特征的一类心理活动。这种思维方式不受已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式的约束,因为思维是具有开放性和扩散性的特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单一,是在多角度多侧面中选择完成的。所以,创新思维有独特性、广阔性、深刻性等方面的特征。在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思维能力呢?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培养创新能力应从人格因素或人的智能因素着手。人的人格素质包括动机的正确性、兴趣的广泛性和感情的承受压力等。智能因素具有开拓性、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这些都是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方向和目的所在。如教学《万紫千红的花》一课时,可以设置几个同课文内容有联系的适当问题,让学习者在创新思路上分析、理解、探究,从中感受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愉悦感觉。文本中在写昆虫对花色的选择时说道:“比如蜜蜂就不大喜欢黄色,而喜欢红色和蓝色。”可以问学生,这一例子与生活实际的不同在哪里。因为从蜜蜂活动在仲春时节来看,只要是晴天,蜜蜂就会在黄色的菜花中嗡嗡地忙碌,怎会说蜜蜂不喜欢黄色呢?这就可以引领学习者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现象,并与课文进行比对,获得新的知识。又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郁达夫笔下秋天“清”、“静”、“悲凉”的特征之后,就可让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描绘文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其中包含的寓意是什么?学生还可以以教材为引子想象秋景,感受秋韵,等等。在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上,要求教师的教学有条理的同时,语言也要干脆利落,让学生在课上处于一种快速思考的状态中。这样,在培养的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生活中,有时想象力比已有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我们想象力是无限的,人的想象力推动着一切的进步,当然也是知识进化的根源。想象力是人类具有的一种特殊能力,没有想象力就无法有诗人、哲学家等人的出现。实践证明,我们在探索学问的时候,不能不探索人的想象力。因为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一流程,是一个从旧知到新知的过程,在这一流程中,我们把观察和收集到的各种素材通过大脑反复加工、组合和升华后,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形象。如,我们并没有到过庐山,但读了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后,通过想象,可以在大脑中想象庐山瀑布雄伟的气势、壮观的景色,也可以感受到诗人那豪迈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所以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很明显的,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可以紧紧抓住教材进行。在学《皇帝的新装》时,通过布置续写皇帝游行大典完毕后是如何感谢两个骗子的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原文思想,更培养了想象力。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核心。求异思维对培养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习惯性,对培养学生全面地、本质地、客观地看问题的能力是有益的,故而对培养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不容轻视的。在平时的文本阅读中,对文章的形式与内容,对文章涉及的一些批判性态度,多侧面地进行批判和分析,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关键所在。列宁曾说,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一切精神财富,也要我们对所有的事都问一个为什么,也要思考思考它是否有道理。对马克思在他们学习和研究中贯彻的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他主张对万物都要有怀疑的精神。这是说怀疑,不是说否定一切,不是不相信世间有真理的存在,而是对研究问题的态度应该是批判性的。他反对盲目迷信,人云亦云的做法。这些伟人具有了求异思维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思想结晶。

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善于钻研和思考语文的相关问题,对事物的认识了解不要限于事物的外表,而要分析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的特点。可以从抓住事物的矛盾加以展示,明白哪些对立事物是相互排斥的,这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思考,不管是文章的中心,还是结构安排,更是文章细节的描写,只要抓住课文的本身,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关于课文中“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一句的领悟,就可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①“木材”、“煤”分别比喻什么?②这比喻的意义是什么?③鲁迅先生借助于这个比喻表达什么意义?④如果不用这个比喻句,则可以如何表达作者的意思?通过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表象上升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肤浅上升到深刻。又如学习《孔乙己》时,有教师问“孔乙己既穿长衫为何站者喝酒?既穷为何穿长衫?”这一问挑起矛盾,学生思想产生碰撞,陷入了积极思考。经过讨论,学生明白“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这一笔,实乃用心良苦,浓缩了孔乙己整个精神世界和社会处境。通过探究,学生不仅理解了作品的深意,而且学会了一种质疑探究的方法,也学会了在矛盾之处生疑并探疑,进而训练了自身思维的深刻性。

参考文献: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导入 举例 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54-01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就是要求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应从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出发,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使之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内容上来,同时,通过各种艺术手段,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下面依据实例简要阐述以下几种导入的类型和方法:

1.开门见山,抓住课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准确凝练的文题有画龙点睛之妙。从讲解分析文章题目入手,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要旨,领悟作者的精巧构思,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如讲《拿来主义》,根据题目设计三个问题:拿什么?为什么拿?怎么拿?开门见山进入课文,要求学生尽快找到答案,进入课堂。《我的空中楼阁》设计问题:空中楼阁是什么意思?作者笔下的孔子楼阁是什么样的?作者对其怀着什么样的感情?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由题目出发,言简意赅,引领学生寻找答案。

2.音乐导入法

音乐比文字更容易打动人,吸引人。在课前根据需要和课文特点,适当插入音乐,往往能起到独特的效果。在讲诗词《一剪梅》、《再别康桥》《虞美人》等课文时,直接放相应歌曲,歌词和课文内容完全吻合,听一遍再哼唱一遍大概基调就可以感受出来,学生也更有兴趣去感受、背诵和探究。但选取的乐曲一定要和文章基调一致,否则便会弄巧成拙。

3.用对联,诗词或仿写句子的形式导入

《孔雀东南飞》一课,篇幅较长,但却类似白话文,理解起来难度不大。教师可自拟对联:上句是韧如蒲苇,勇兰芝抗婚赴清池;要求学生对出下旬。当然,备课前教师要有合适的下联,可以和学生互相切比较、切磋。《兰亭集序》上联: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可让学生自读注释,理解课文后对出下联,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究兴趣。答案举例:少长成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4.故事激趣导入

如学习《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历史散文时,可以采用讲故事法,让熟悉这些故事的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尽可能提前查阅资料,使之更客观更充实,然后引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这样做还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生间的竞争学习。

5.生活化导入

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环境作依据,尽量挖掘身边的事例,以学生为本。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可抓住目前社会对婚姻的态度和系列社会问题谈,要求学生调查祖辈父辈的婚姻观以及现代男女的婚姻观,进而和封建时代的婚姻观作对比,得出幸福感受,珍惜当代生活。

6.温故知新导入

如在学习新闻单元时,《别了,不列颠尼亚》属于新闻,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属于报告文学,可以让学生从篇幅,角度,文字特点等各个角度体会二者的区别。明确新闻和报告文学的要素、特点。

7.创设情境导入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祝福》《鸿门宴》《林黛玉进贾府》等较长课文都可先播放电影片段。《我有一个梦想》可以播放英文版演讲视频《I have a dream》,让学生被演讲者的魅力折服,从而更有兴趣阅读课文内容。学习曹操的《短歌行》可以先播放专家朗读,也可以教师范读或学生范读,最好配上相关音乐,使学生受到感染,领略诗歌朗诵的魅力。

8.联系写作背景法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荆轲刺秦王》《雨巷》《囚绿记》《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文章,都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先介绍背景,达到全面理解的目的,尤其《雨巷》《囚绿记》等现代散文,以免引起误读和主题理解的偏差。

9.作文导入法

学习《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游褒禅山记》等写景类课文,可事先让学生写作文片断,如你眼中的秋色2你笔下的荷花?你游览山水后的感受?也可以搜集相关的大家之文章或学生作文进行比较鉴赏,达到拓展视野的目的。

10.提问法导入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第6篇

在此,特对“新闻点评”和“品味语句”两类试题的考查情况及解题方法作一概述,以便考生备考之用。

一、新闻点评

考情概述

“新闻点评”类试题是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创新题型,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它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比短评更简短。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这类试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型”新闻点评,另一类是“争议型”新闻(即新闻人物的做法或言论能引起读者争议的新闻)点评。题料大多来自社会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热点、焦点。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洞察、剖析事物的能力和评判是非的能力,考量考生的是非观、价值观、道德观。

从近年来命题情况看,“新闻点评”类试题考查的难度不大,只要考生能准确把握材料中心,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和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较高的得分。但是,从实际应试情况看,仍有不少考生不得要领,屡屡失分。出错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对材料把握不准,偏离中心,漫无边际地说一些无关的话;②缺乏是非分辨能力,立场、态度模糊,甚至观点错误;③不能全面审视材料,答题时以偏概全,顾此失彼;④抛开内容,只是对新闻的写作特点如新闻的语言、结构、手法进行评析,发一通议论;⑤就事论事,缺乏深度和高度;⑥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的情况时有发生。

解题技巧

“新闻点评”要以新闻报道的内容为依据,对具体的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拓展。点评要做到褒贬分明,观点正确,对症下药,切中要害。

写新闻点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认真阅读新闻,把握内容要旨。阅读新闻时,要了解有关的背景,弄清主要的事实,把握中心要点,做到心中有数。②选好点评角度,切中要害,观点鲜明。要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提炼出主要观点,并以此为依据,或褒或贬,一语中的。③点评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点评时要以理服人,既不说过头话,又不能浅尝辄止。要深挖深究,适当拓展。④要讲究艺术性,做到言简意赅,干净利落。要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做到严密、准确、新颖、连贯,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⑤要以议论为主,综合运用叙述与抒情的表达方式。⑥点评字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请看以下典型试题:

1.(2006年北京卷)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不含标点)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参考答案:(1)“爱心大巴”遭怀疑,大学生不信任感拷问学校教育,折射社会现状。

(2)“爱心大巴”免费接站遭受无端猜疑,折射出社会信任危机。

技法印证:这是典型的“常规型”新闻点评题。答案有以下显著特点:①准确、简洁地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②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③字数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2.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内容,参与讨论。要求:思想健康,观点鲜明,语句简明得体,70字左右。

目前,有教授称,现在是改变“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时候了。因为“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武断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这一言论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参考答案:(1)“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要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龙”的误解,靠的是宣传和交流。我们不应因为“洋大人”容易误解,就随便改变华夏子孙千百年来灵魂深处的图腾。

(2)“龙”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精神图腾,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信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腾飞奋发的象征――“龙”的标志不能丢!

(3)在中国古代,“龙”是帝王和王权的象征。历史上的一代代暴君独夫,哪一个不是借“龙”的威严来统治百姓?在建设民主和谐社会的今天,改换“龙”的标志正当其时。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争议型”新闻点评题,既考查考生的认知能力,要求有鲜明的个人观点,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有“四要”:一要读懂新闻。熟读题料,熟悉主要事件及细节。二要评在点子上。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一语中的。三要评得有理。做到以理阐释,事理清晰,鞭辟入里。四要评得生动。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形象。答案正是根据上述要求,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个人观点,紧扣题料,观点鲜明。

3.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字数100字以内。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人找来古曲《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语》,由此《论语》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人再读《红楼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参考答案:①传统文化借助现代传媒,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这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现代人往往觉得古典文化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但流行歌曲、电视节目可以拉近这种距离,从而发挥现代传媒受大众喜爱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②人们盲目追随时尚,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心态浮躁。传统经典应被大众熟知,但如果只因流行音乐、电视节目而去关注它,那么,只是凑热闹,并不能深入了解其精髓,对传承优秀文化不利。

技法印证:解答这道题,一要疏通文意,读懂原文;二要熟悉人物,明辨思想;三要明确表现手法。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侧重点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答案正是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的。

3.下面两段文字,内容相同,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不同,试作简要赏析。50字左右。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天空蓝蓝的,一点儿云彩都没有。青青的草地上,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

参考答案:两段内容相同的文字,一个用书面语尽情描摹,文采斐然,庄重文雅;一个用口语娓娓道来,质朴无华,亲切自然。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比较型鉴赏题。对于内容相同的文段,答案从表现手法和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品赏,同时,还辨析了表达效果的异同,是全面准确的。

冲关演练

1.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50字。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2.高三学生姚某不服管教,还动手打伤了班主任,但由于人情关系等种种原因,学校没有给姚某任何处分。临近毕业,主管安全的刘副校长找到姚某的班主任,要求给姚某办理毕业证。班主任问:“请问刘校长,姚某是不是我校学生?”刘校长听到这句话,知趣地走了。

班主任这一看似平常的反问柔中有刚,很有杀伤力,请对此作简要分析。80字左右。

3.品读下面的两段文字,一定会给你带来美的感受。请赏析其中的奥妙所在。90字以内。

山那边,有幢湖蓝湖蓝的木楼,还有一方幽蓝幽蓝的枫牙岭。枫叶红了,红嘴玉在幽深深的枫树林里歌唱。

秋天的边上,黄昏的羽毛飘落在草丛中。一条悠长悠长的小路,镀满月光,奶奶和爷爷在乳白色的山雾中扛着锄头,姗姗而行。

4.假如你是少儿夏令营的辅导员,要用下面一段文字向营员们口头介绍将要去参观的水帘洞。画线部分显然不得体,请作简要分析,并请重新表述。130字以内。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第7篇

一、自然生态环境对夏商人文背景的制约;

二、家族本位对社会构成的作用;

三、族氏内向外展意识对社会行为观念的支配;

四、政治体制对社会生活秩序的维持;

五、等级礼制对人际关系的整合;

六、经济形态对社会物质生活两分的催化;

七、地域文化流动对社会俗尚的规范;

八、宗教信仰对社会存在系统的凝聚.

第一章 环境、居宅、邑聚

第一节 夏商居民对环境的选择和治理

11000年前,全新世之始,地球史上最末一次冰期——武木冰期已告结束,世界气候转暖,海水回升,间有较小幅度的海面起落或停顿。我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以西高东低的地势,山脉水系交叉相隔的网格状组合地貌类型特征,一方面与世界性古气候变化密切相通,另一方面也受地区性季风环流和寒温海流变迁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生态环境①。从这一时期起,先民的社会生活全面臻入定居聚落阶段,对于居住环境的选择、利用和治理,每每有其继往开来的固有特色,尤其至公元前22~前11世纪的夏商时代,人地关系中的积极求取精神,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开创出不同的历史生活内涵。

一 夏代挥居的人地因素

我国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因距海远近的关系,自然环境自西而东呈现出一些差异性。华北西部、陕甘高原一带,更新世晚期堆积形成的黄土层,后受夏季内陆暴雨的冲刷,以及人们从事各种土地活动的影响,土壤侵蚀,坡积发育加速,基本表现为以灌木和草木为特色的森林草原景观。华北平原中部,邻近山区的构造运动,造成河谷下切,河谷里的冲积层形成了堆积阶地。沿海地区的海侵,又使河流下游坡度减少,洪水泛滥,发育了许多湖泊沼泽。温暖的气候,卑湿的沼泽或森林草原景观,丰富的亚热带动植物种类,河谷阶地或涌泉地,大致仍是夏商居民择居面向的自然生态环境。

但在夏代以前的漫长岁月,人们对于环境的依赖和适应能力还很有限,考古发现表明,中原地区仰韶一龙山文化时期先民,选择居址主要取河道比较稳定的大河支流两岸阶地或阳坡,敢光较好,土壤疏松肥沃而利于农作,靠近水源而便于生活,地势相对较高,既不致低潮伤身,又可防范敌侵及避免水患。据有关仰韶文化遗址分布的宏观考察,渭河流域平均每千平方公里约6.5处,河南伊洛—郑州地区及山西南部每千平方公里约仅2.8处,其余地区密度不过1处,显然各聚居点有相应的生物圈,其间回旋余地颇大。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取舍,基本不受人口分布压力的限制,人地关系中顺乎自然的惰性,远胜于主观改造自然的紧迫性。

到了夏初,情况有所变化。据《孟子·膝文公下》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这则史影当源出居于河谷地带或沼泽边缘的先民对于洪水灾难的可怕追忆,有关人物应放在治水的特定场景下观察。尧时的消极避水,禹时的浚水导流,实反映了两个时代人们在自然界面前所能采取的态度和有所作为的能量。前者大体揭示了原始社会晚期人们一旦面临严重自然灾难,往往显得无能为力,“民无所定”,常常不得不放弃原先经营的生物圈,另谋生路。后者禹时已介于夏王朝建立前后,生物圈的周旋余地己大大缩小,相反人们抵御灾变的能力却大有提高,势必促使人们在顺乎自然的同时,变消极为积极,“平土而居之”,正反映了新时代人们努力治理和保护生存环境的积极姿态。

夏代纪年大致在公元前22世纪末,至前17世纪晚叶。《逸周书·度邑》云:“自摊油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夏王朝的中心辖区当在中岳嵩山和伊、洛、颍、汝四水流域的豫西地区。《左传·定公四年》记西周初成王封唐叔于晋,有“封于夏虚,启以夏政”之语,推测晋南一带是夏的重要统治区域。相应的考古学文化,在豫西有二里头类型文化,在晋南有东下冯类型的二里头文化。前者的考古遗址已发现80余处,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南面的伊、洛二水问洛阳平原,以及妆、颍上游的河谷地带。后者的考古遗址约近50处,分布在汾河下游涑、浍二水一带的河谷盆地。居址的环境选择大都位于靠近水源的河边台地或缓坡上,自然地理条件甚优,这与此前的原始聚落择取环境并无根本性区别。但居址的地理分布空间却大为稠密,有的密集布列于同一河流的两岸,彼此间距离很近,互为比邻。(图l)其文化堆积层一般很厚,延续年代较长。显然,随着夏代人口的蕃衍增殖,生存空间趋小,尽管社会生产力有提高,统治者有可能动员社会集体力量,在治理自然方面作出较积极的努力,但毕竟尚欠备向大片远离水源或不宜农作的地区辟立新地的生存手段,当自然条件暂时变糟时,人们不可能很容易地在附近另觅熟地,轻率作出弃离原居地的举动,治理和保护原生存环境也就变得十分重要。居址分布疏密的两分现象,是当时人地关系矛盾的基本方面.

河南登封告成镇王城岗城址,据说是“禹都阳城”所在。这里为两水交汇的河谷丘陵地带,东傍五渡河,南与箕山隔颖河相望,背倚嵩岳,城建在一个地势略高于周围的土岗上。文化堆积显示,自龙山至夏商一直延续下来,没有中断。城建于龙山晚期,或因“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城垣大部一度被五渡河和西北来的大水冲毁,出于安全防卫原因,人们在紧傍原城西部又再筑其城,后又遭山洪,北垣外出现一条东西向大冲沟,城垣东北隅被冲垮。面对洪水再三肆虐,人们仍“尽力乎沟洫”②,没有轻弃故地,在治理自然环境方面作出了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城废后,灰坑仍超过前期半数以上,可见还是相当兴盛。

晋南夏县东下冯遗址,是夏代的一处居址,一直延至商代前期,相对年代为公元前19~前16世纪约300余年。这里属中条山和鸣条岗间陷落盆地,居址择立在青龙河台地上。也曾遭山洪相袭,现犹见一条大冲沟将居址北部毁去。夏代居民曾环居址挖出两道宽5~6米、深3米的“回”字形封闭式濠沟,还凿井饮水。至商初人们又在原址上筑起城垣。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据说是夏末都邑所在。这里介于伊、洛河之间,地势高亢,西面与西来的高地相连,其余三面低下3~4米,形似半岛。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普遍厚达3~4米,相对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前后历时约400年.

不言而喻,克服和治理生存环境种种暂时性不利因素,立足故居地的经营,是夏人规度居址时的首要立场。不过,文献记夏代都邑时有迁徙发生,与考古发现现象似相脱节,其中应有原委。夏都迁徙,学者间多有董理,如下:禹都阳城(河南登封)。又都平阳(山西临汾;一云晋阳)。又都安邑(山西夏县)。

禹子启居夏邑(河南禹县)。

启子太康居斟寻(河南偃师二里头;一云河南巩县西南50余里处,地近偃师)。

太康侄相居帝丘(河南濮阳)。又居斟灌(山东观城)。

相子少康邑于纶(山东济宁)。又迁原(河南济源县原村)。后归夏邑(偃师太康故都)。

少康子杼迁老丘(河南开封;一云陈留县北40里之老丘故城)。

杼五世孙胤甲居西河(豫西陕东间;一云河南内黄;一云山西夏县东下冯)。

胤甲堂兄弟孔甲田于东阳山(河南偃师首阳山一带)。

孔甲三世孙桀居斟寻(河南偃师二里头)。

以上可见,夏都的迁徙,早期十分频繁,几乎每代一徙,后期相对稳定,数代未必一徙。所徙范围,大抵在华山以东,至豫东平原的横长地带内。唯相和少康,比较特殊,曾一度远徙山东境内。据《帝王世纪》云:“帝相一名相安,自太康已来,夏政凌迟,为羿所逼,乃徙都商丘。”《通鉴外纪》亦云:“相为羿所逐,失国,居商丘。”夏之商丘即帝丘,址在河南濮阳。《古本竹书纪年》又云:“相居斟灌,”址在濮阳东北方的山东观城。《左传·哀公元年》又有记相在斟灌为有过氏浇所杀,还殃及遗腹子少康,导致少康后来不得不依附有虞氏,立邑于纶。显然,这前后的远徙山东,起自太康失国,夏王相被有穷氏羿部族追逐,一徙再徙,不得不远迁山东开辟新地,以另谋生物圈。但在部族间每为生存地进行殊死争夺的人地关系矛盾上升之际,后果可见,少康最后还是设法回到豫西故地.

因此,从总体看,夏代各王的迁都,基本是在一个以偃师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内摆移,文献称这里是“有夏之居”,为夏人发祥地。偃师二里头遗址年代在夏纪年范围,前后延续约400年,中有盛衰兴落现象,或许与都邑的摆移有关。从遗址文化发展的持续相承言,似夏代迁都,与后来商代盘庚“震动万民”的举都皆动的迁都,有所不同。史传“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造成东夷有穷氏羿“因夏民以代夏政”,而原夏统治集团所都被迫一徒再徙。可知夏都的迁徙,主要属于上层贵族统治集团据点的游移,平民阶层未必得紧踵其后弃离故居,下层社会固有生活组织结构,不一定会因国都的摆移而遭受强烈波动与影响。夏代重要考古遗址的文化发展持久相续现象,正有这方面的因素。

夏代贵族统治集团的择立都邑,除少数出于内外交困或势力消长的原因外,多数恐怕本之经济地理位置的优选和收众固邦的政治考虑。《左传·宣公三年》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二里头遗址的南部偏中处,新近探出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铸铜遗迹。凡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获得,是择立都邑的重要着眼点之一。张光直先生即指出,夏都分布区与中原铜锡矿的分布几乎完全吻合,夏代在寻求新矿,保护矿源以及保护矿石或提炼出来的铜锡的安全运输上,都城很可能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另外,都邑的选择,又是夏代贵族统治集团收众固邦的一项政治措施。《墨子·明鬼下》称有夏未有祸之时,“佳天下之合,下土之葆。”《夏训》有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万姓仇予,予将畴依。”夏政权的得失和夏土的稳固,有赖夏众的人心向背。《夏书》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如夏王少康,从东方纶邑还归“有夏之居”,“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即是通过“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终于再度中兴。

能否取得夏土之众的拥持,直接关及夏政权的盛衰,若从生态环境的择取言,夏代正处于人地关系矛盾上升之际,受当时生存条件和生存手段的限制,人们尚不能随意轻弃故居地,另辟“生物圈”,夏代贵族统治集团的都邑迁徙,重视“收夏众”,“固邦土”,是有其深刻的政治地理原因的。

二 商代的国土经略

商代纪年大致在公元前17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但在夏代很长时期内,商人已立足于豫、鲁、冀之间,选择近水源宜于农耕的河流两岸或沼泽边缘建立聚居点。随着人们治理和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加强,以及已开发地带的有限地域空间所能承受人口持续增殖的压力,居地仍维持在局促地理范围内,就逐渐变得不太现实,商人活动视野开阔,这方面不能不说是重要促发动因之文献称商人“不常厥邑”,《尚书·书序》说商建国前,“自契至于成汤八迁”,建国后自汤至于“盘庚五迁。”通谓前八迁是:

一、契居蕃(山东滕县)。

二、昭明居砥石(河北元氏县南槐河)。

三、昭明又迁商丘(河南商丘)。

四、相土迁东都(山东泰山下)。

五、相土复居商丘。

六、上甲微迁殷(河南安阳)。

七、殷侯(在夏孔甲时,不详何人)复归商丘.

八、汤居毫(山东曹县)。

这一时期的迁徙活动范围,大抵在冀南及豫北平原,至鲁中部和南部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位于“有夏之居”的东偏北部,其东南方是夏代东夷之淮夷所在。商人迁徙距离有时相当远,如相土时的两次迁居,直线距离足有500里以上,《商颂·长发》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从豫东进迫东部滨海地区,开辟新的生物圈的动意是显而易见的。原居地环境的局促,限制了商族的发展,导致这类屡屡的远徙迁居,积极向外开拓新地。

不过,东部地区早在龙山时期,人口增长速度已远居中原之上,由考古发现的遗址规模面积比较中可见一斑。河南安阳后岗城址,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左右。新发现的山东邹平丁公城址,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山东章丘城子崖下层城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层的岳石文化即相当夏代的城址,面积约17万平方米。“建城称地,以城称人”,人口之众可以想见。相反,中原地区发现的龙山古城,规模面积远逊一筹,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才3.4万平方米,郾城郝家台城址只有1.9万平方米,登封王城岗城址仅仅为1万多平方米,人口显然要少。东部地区人地关系的矛盾远比中原地区来得严峻,故商人拓地中,与上着部族争夺生物圈的斗争十分激烈。《竹书纪年》记王亥北徙河北易水流域,“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为当地部族所不容,被杀被逐,其子上甲微不得不重新回到豫北故地。《竹书纪年》还记夏代不降时,“殷灭皮氏”而占据其地。说明人地关系的矛盾,甚至激发了部族间生死存亡的领地之争。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商汤灭夏,建立国业后仍不息.

商代有前后五迁,立过六都,如下:

一、汤居西毫(河南偃师商城;一说郑州商城)。

二、中丁迁隞(河南郑州商城;一说郑州西北石佛乡小双桥商代遗址;一说郑州荥泽敖山;一说陈留浚仪;一说山东洙、泗上游)。

三、河亶甲居相(河南内黄)。

四、祖乙迁邢(河北邢台)。

五、南庚迁奄(山东曲阜;一说河南安阳东南)。

六、盘庚迁殷(河南安阳殷墟)。

成汤立都西毫,是由东诅西推进中原,以克夏征服新地为行动原则,唯策略上恐已吸取了前代单纯争夺别族生物圈而常伤及自身的教训,努力争取四方异姓国族的拥持,以壮大商族的力量。《夏本纪》称“汤修德,诸侯皆归商”。《墨子·非攻下》说:“汤奉桀众,以克有(夏),属诸侯于薄,荐章天命,通于四方,而天下诸侯莫不宾服。”《吕氏春秋·用民》直称“汤武非徒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己之民。”汤能奉夏众,又能用异姓国族的“非己之民”,恐怕是其建立商国的成功关键所在。但至中丁到南庚四迁,“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内部的权力之争,国力削弱,异姓国族不附,不得不退缩回东方故地。盘庚迁殷,再度西进,又恢复“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总之,商代都邑的迁徒和辟立,通常是商族整体的集体行动,虽在不算太大的地域范围内搬移,然经营视野十分浩大,商代贵族统治集团以商族为主体,联合四方诸侯,向四外拓展,其立都建国之策,是大不同于夏代贵族统治集团收夏众、固邦土的内向型择都的。

商都经济地理位置的选择,要在重四方自然资源,尤其是铜、锡矿产资源的聚敛,亦胜于夏代。日本天野元之助先生论殷代产业,曾从方志和近代地质调查资料中辑出中原地区古代铜矿产地,河南有六处(安阳、涉县、济源、登封、禹州、鲁山),山东二处(历城、莱芜),山西十一处(黎城、潞安、阳城、翼城、曲沃、绛县、垣曲、夏县、闻喜、平陆、解县),河北四处(沙河、邢台、内丘、完县);产锡地,河南六处(淇县、武安、汝州、嵩县、永宁、裕州),山东二处(莱芜、峄县),山西六处(阳城、沁源、沁水、交城、平陆、安邑),河北一处(磁州),参以甲骨文中殷王田猎地和行幸地分布所在,指出殷人除自己从事探矿、采矿、冶炼等,以满足矿业需求外,另有相当量来之支配圈外300公里范围内的各方贡献或交易。后石漳如先生对此四省古代产铜地又有补充,认为殷代铜矿来源,可以不必在长江流域去找,甚至不必过黄河以南不过,《商颂》有称“商邑翼翼,口方之极”,“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其矿产资源的获得,未必仅限于华北四省。据商代前后期考古学文化分析,前期政治地理结构中,王畿区以偃师商城或郑州商城为中心,直接控制着周围二、三百里方圆范围,其政治疆域,则北土沿太行山东麓向北延伸至河北满城、保定一带,东土及泰山以西和淮北一线,西土达陕西咸阳附近,南土包括江汉平原,并进入长江以南江西、两湖地区。在外层周边地区为商文化波及区。后期政治疆域,王畿区变化不大,但王都北移至安阳殷墟,北上伸入冀北、晋中、陕东地区;在东土商势力有长足发展,进抵除胶东半岛以外的山东境内及皖、苏、浙地区;西上有所退缩;南土对江汉地区的控制有所削弱,然在江南江西地区的影响范围却大大扩大,可能还绕入湖南长沙地区。值得注意者,陕西蓝田怀珍坊曾发现了商代前期专门冶炼铜料而非铸造铜器的作坊遗址。长江以南江西瑞昌铜岭又发现早到二里岗上层期的矿冶遗址,既有露天开采遗迹,又有地下开采系统,还有冶炼区。附近范围内的湖北大冶铜绿山发现的古矿井遗址,碳十四测定年代数据有四组早到公元前1200年前后,相当商代晚期。接壤的湖北阳新港下古矿井遗址,年代上限可及于商周之际。另外,湖北黄肢枹桐出土有晚商铜爵、觚。江西清江吴城遗址,据说是商代后期方国“耑国”所在,其东约20公里新干大洋洲发现同一时期上层贵族墓葬,出土的大批器物,造型和纹饰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风格,表明了与中原地区有着畅通的交往关系。迹象种种,提供了商王朝前后期,都邑矿产来源均远出华北四省的信息。

商都生态环境的选择,己兼顾到土质地力、地貌、气候、水文等多重利用因素,重视总体安排,基本上贯彻了便于生活、便于生产、便于交通、保障安全防范的原则。

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同处北纬34°7′,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人们生息休养。前者北依邙山,南临洛河,地势平坦,植被在当时尚未受人类活动多大破坏,土壤肥沃,即使在今日仍是有名的粮食高产区。虎牢在其东,函谷在其西,辕辕在其南,北面为黄河要津,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重要交通孔道。后者北临黄河,西南傍依嵩山余脉,东边毗连豫东平源,土质肥浇,为四方交通辐转之枢。偃师商城建于二里头夏代都邑遗址的东北附近,一改前代无城垣之类积极防御设施的“居易无固”状态,筑有长方形城垣,城区面积达190万平方米,宫城居城中偏南,地下建有工程浩繁的排水网络系统,城内北部有一般居址、墓葬区、较密集的制陶窑址,以及许多水井。城区的总体现度,不仅提高了安全保障系数,而且方便了生活。至郑州商城,城区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达317万平方米,宫室区置于中部及东北部,城内一般居住区有水井设施。墓地和产业作坊区移到城外周围,当时似已注意到城内环境的净化。近又发现南垣和西垣外有未完全建成的外郭城或防护堤。商代都邑规模的扩大化,环境的有效治理和保护,总体布局的合理安排,安全防范设施的加强,使数万乃至10多万人长期聚居一地成为现实,一方面维持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秩序,同时也为解决日趋上升的人地依存关系矛盾开辟一新途。

商代中丁以后,统治集团内部为权力纷争不已,有所谓九世之乱,平均每20年都邑一徙,政迹不修,规度失控,环境得不到治理,自然灾害频起,生态恶化,“自祖乙五世,至盘庚元兄阳甲,宫室奢侈,下民邑居垫隘,水泉泻卤,不可以行政化。”至盘庚时,旧都的生态环境破坏又导致“万民乃不生生”,人地关系矛盾对早先的人文自然体系作出不断的否定,“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生物圈的再建已是刻不容缓。盘庚“视民利用迁”,果断作出“生生,今予将试以妆迁,永建乃家”的明智决策,于安阳殷墟择建新都.

殷墟王都处于北纬36°,平均海拔78米左右,在豫北洹水之滨,是晋、冀、鲁、豫四省交汇的要冲,“左孟门而有漳滏,前带河,后被山。”据卫星遥感摄影,殷墟位居大行东侧华北平原南部一冲击扇平原上,卫、漳、洹、滏四水穿流而过,土壤湿润,富含腐植质,土地肥沃,冲击扇西侧有丰富的煤炭、铜矿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显然,盘庚迁殷是经过充分的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权衡考虑后选定的。据多年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殷都系沿洹水而建,经盘庚以来几代商王的经营,范围达30平方公里左右,而其整体布局,早在初期即具规模。都邑中心区在洹水弯道南侧小屯村附近,在西、南两面挖有防御性深壕,与洹水相沟通,形成一面积约70万平方米的长方形封闭式宫室宗庙区。外围密布几十处于民居地。大面积普通墓葬区和手工业作坊区大体分布在最外围;王陵区座落在洹北开阔高地,与宫室宗庙区隔河相望;这方面当是承郑州商城减小城区环境污染布局特色的变宜。殷都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取之疽水,但贵族还饮用水质清冽的井水,小屯宫室区内曾发现殷代水井。另外,为防治洪涝,相继规建有明渠和石坝。部分生活区内地下排水管道的敷设,利于污水排泄,净化居地清洁卫生。

总之,盘庚迁殷是曾得力于对新地生态环境的权衡优选,在新都建设中贯彻“奠厥居,正厥位”的总体规度原则,着眼于“用永地于新邑”,后王继之,有一系列治理、保护、开发殷都环境的措施,由此使商代后期都邑人地关系矛盾一直维持在最低点。“百姓由宁,殷道复兴”,内部稳定,其力朝外,凭藉殷都交通地理的优势,“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邦能千里的国土经略得以施展。

这里还有必要重申,从人地依存关系及古代统治者“体国经野”政治意识言,商王都自然不是“孤岛”。《孟子·公孙丑上》云:“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淮南子·泰族训》云:“汤处毫七十里。”可知王都周围当控制着一定的直属地域。另外商代的“四方”或“四土”,已是基于国土的平面展示,有行政区域地理上的泛属性。甲骨文言“蒿田”,蒿读如《牧誓》“商郊”之郊,为都邑外地。甲骨文言“商鄙”、“我东鄙”、“我西鄙”,大体皆指邑外近郊野地。又有言“我奠”、“南奠”、“西奠”、“北奠”,奠或读如甸,《周礼·天官·甸师》:“效外曰甸”,《说文》:“甸,天子五百里地”,则奠应是邑外远近郊领域的统称,类似后世所说的玉畿区。而“四土”或“四方”,当指王畿区外的范围广大的政治疆域地理。诚然,当时尚不可能如后世有明确的国界线,也未必有所谓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严格政体统属关系,但在王权可控范围,其“设官分职”是有一定规度的。《尚书·酒诰》即称商国行政制度分为内服与外服,其云: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内服当指王畿区的“设官分职”,外服则指畿外四土的王权驾驭力度。显然外服是建立在维持域外大小国族固有地缘性组织基础上的,是王权对诸侯或臣属邦国的册封、认肯,而不是调遣、改变或打破。商王在内、外服的统治支配权上贯彻了明显的强弱消张区别和因势机变策略.

这种策略亦推行于四土边地的弹性伸缩或影响地区。甲骨文有言“东戈”、“南戈”、“西戈”、“北戈”,四戈为四上周边之地。别辞有“戈田牧”,殆指与商有结盟关系的边地侯甸族群。他辞又有“南牧”、“北牧”、“右牧”,大体均指边地,此由甲骨文记“在易牧获羌”、“戍伐右牧,禽启人方”,牧与边地羌人、人方屡屡发生交割关系可以知之。别辞又有记商王“商(赏)牧”、“牧称册”,则中原大国与其的政治关系应是外服制的变宜扩大。《尔雅·释地》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以视商代,未必尽然。《逸周书·度邑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