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濮之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濮之战范文第1篇

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期在周王室日益衰微的背景下,一些较大的诸侯国通过改革,增强实力,争夺“霸主”地位;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在第6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朝代的科学文化?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

学生回答(略)

2.导入新课

小结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讲的是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文化。这三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先后是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请同学们看课文下面的注解,了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共295年。)的历史。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内容十分丰富、生动。你们看,“春秋五霸”不就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标题吗?请同学们读一读标题下方框内的学习提示吧!

好,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解答导言提出的问题,看看这一课的内容是怎样地丰富和生动?(板书课题)

3.讲授新课

一、周王室日益衰微

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争当霸主。这就告诉我们,春秋时期最显著的一个历史特点,就是周王室的日益衰微和诸侯争霸。那么,周王室的日益衰微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实力的严重削弱

春秋时期,周王室自身的实力严重削弱。①直接管辖的土地、人口所剩无几,西盛时,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平王东迁后,西土为秦国所有,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还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后来,由于诸侯的侵吞、戎族的占据和对立功诸侯的赏赐,土地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土地减少了,人口自然也跟着减少。②兵力大为减少。土地、人口减少了,财力、物力、兵源自然又跟着减少。西盛时,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2.地位的相反变化

王室土地、人口、兵力的减少,表明周王室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削弱,因而,周王室的地位就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化。就是说,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课文小字所举的两个例子,就生动地反映了这种变化。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霸主——诸侯首领。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板书可简化为争地、夺人、享特权)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40多个,最著名的就是先后起来争霸的春秋五霸,关于春秋五霸,历史上有两种说法。(请同学们看课文和课文下的注解②)宋襄公争霸未成,反而丧身。秦穆公东进受阻,向西发展,独霸西戎。他两人都未成为中原霸主。课文叙述的春秋五霸,主要讲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争霸情况。

二、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到643年在位。在众多的诸侯中为什么齐桓公能首先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争霸的主要活动又有哪些?这是本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有利的条件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负山面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这就为齐桓公争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板书可简化为: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

2.雄厚的实力

有利的条件,只是为称霸提供了可能性,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够称霸。齐桓公能够称霸的根本原因,是他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倡导节俭,发展生产,还改革军制,组成了3万人的常备军。这些改革措施,使齐国很快就国富兵强,具有争霸的雄厚实力。管仲是我国奴隶社会杰出的政治家。课文小字叙述了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而信任管仲的故事,表现了他为建立霸业而惜才用贤的过人胆识。课文中的图画描绘了齐桓公听取管仲改革建议的情景。管仲胸有成竹地呈述,齐桓公聚精会神地听取。齐桓公双目远视,炯炯有神,右手前伸,似乎在对管仲说:“好,就照你说的办!”

3.成功的政策

在诸侯纷争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有了争霸的实力,还必须讲究争霸的政策和策略,否则,称霸的目的也难以实现。又是管仲根据当时的形势,为齐桓公制定了一项“尊王攘夷”的政策。(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注解③)为什么说这是一项成功的政策呢?第一,周王室虽然日益衰微,但周朝长期的统治使人们形成了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的传统思想,因此,周天子在政治上仍然具有偌大的号召力,骤然取而代之就必然树敌过多。第二,当时被称为蛮、夷、戎、狄的周边少数民族,乘着中原诸侯纷争政局动荡的局面,向一些诸侯国发动进攻,威胁着他们的安全。因此,在各诸侯国中,谁能制止少数民族的进攻,谁就能受到拥戴,就可能成为霸主。总之,实行“尊王攘夷”的政策,既可以减少争霸的阻力,又可以增加争霸的政治资本。

4.主要的活动

①北击山戎

公元前664年,山戎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亲率大军北征,击败山戎,维护了燕国的安全,阻了北方“戎狄”的南下。“老马识途”的故事,说明管仲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划地送燕的故事,说明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手段运用得极为成功。

②南伐楚国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鲁、宋、陈、卫、曹、许等八国军队讨伐楚国,指责楚国不向周天子纳贡。这次声势浩大的讨伐迫使楚国承认错误,阻止了南方:“蛮夷”的北上。

③拥立太子

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

④葵丘会盟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在位期间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先后灭掉30多个小国。

组织课堂讨论: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小结学生答问后便转入下一子目的讲授。在小结时,要强调指出: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是齐桓公争霸的有利条件,而他能够首先称霸的主要原因则是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同时又采取了“尊王攘夷”这一顺应当时政治形势的政策。

三、晋楚争霸

1.改革图强

齐桓公的霸业为一些较大诸侯国树立了争霸的榜样。齐桓公的霸业结束后,晋楚两国就竞相效法,实行改革,图谋霸业。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公元前636年到公元前628年在位。他任用贤才,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为确立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35年,他约会诸侯国帮助周襄王平定王室内部的武装叛扰,博得“尊王”的美名。几年以后,便全力向南发展,与楚国争霸。

这时,南方的楚国是楚成王在位。他也通过改革,使楚国成为千里大国。楚国的势力已经发展到黄河流域,并继续向北扩展,与晋国抗衡。这样,晋楚两国的矛盾日益尖锐,很快酿成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

2.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晋楚争宋。公元前633年,楚国联合陈、蔡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争取齐、秦两国出兵配合,自己率兵攻打楚国的盟国曹、卫,并在卫国的陶丘与楚军相遇。第二阶段是楚逼晋退。楚军势力强大,咄咄逼人,晋军为争取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动,便退避三舍。楚军恃强进逼,在城濮与晋军对阵。第三阶段是城濮决战。公元前632年4月,晋军继续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打败楚军,取得决战胜利。

城濮之战,晋国出动的兵力约2万人,楚国出动的兵力约4万人,结果却是晋胜楚败。所以,城濮之战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战后,晋文公会诸侯,周襄王亲往劳师,并策封晋文公为诸侯之长。

3.楚庄王争霸中原

城濮之战后,楚国不甘失败。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采取措施稳定政局,发展生产,为继续北上争霸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兵北上,在周王境内陈兵示威,问鼎中原,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此后10年间,楚军一次伐宋,两次伐陈,七次伐郑,声威十分显赫。公元前597年,楚军伐郑,晋国出兵救郑。双方在邲(Bì,在今河南荥阳北)一战,楚军打败晋军,饮马黄河。鲁、宋、郑、陈等小国又相继归附楚国,楚庄王一时称霸中原,晋楚争霸与齐桓公争霸的显著不同之点是,晋楚争霸从公元前7世纪后期到公元前6世纪期后期,持续了100多年。双方此伏彼起,互有胜负,还一度共做霸主,最后才为吴越争霸所取代。

四、吴越争霸

1.吴王破楚败越

春秋末期,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争霸战争。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和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国的都城郢。楚国借助秦国的救援才解此危难。公元前496年,楚国帮助越国攻打吴国,阖闾负伤身亡。两年后吴王夫差为报父仇又举兵伐越,迫使越王勾践求和称臣。当时,伍子胥极力主张乘胜杀死勾践,灭掉越国,但是夫差拒绝这一建议,却热衷于北上攻打齐、鲁,与晋会盟。这就为以后勾践复仇制造了极好的机会。(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引用的伍子胥原话及其注解。)

2.勾践灭吴

处在逆境中的越王勾践,忍辱求存,立志复仇,悬胆尝苦,发愤图强。果然,29年后即公元前473年,勾践乘吴国后方空虚,一举灭掉吴国。接着,勾践北上,在徐州(今山东滕县)与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五、争霸战争的作用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极其频繁的。根据《春秋》一书的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就多达483次。如此频繁的战争自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例如楚国攻打宋国时,宋国都城内就出现过“易子而食”的惨剧;再如晋楚邲之战时,晋军败退河西,自相砍杀,船中的断指成捧,河水为之变色。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问题想深一些,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我们就不难理解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在客观上有着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期是小国林立的分裂局面,春秋结束时,所剩的诸侯国已屈指可数,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为以后秦的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以来,随着争霸战争的频繁进行,各民族的流动、迁徙空前活跃,打破了原来的地域界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

第三,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为了争霸图强,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这就必然加速旧制度的瓦解,为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开辟了道路。

(课本上的思考题:“你能说出诸侯争霸的作用吗?”可作讲解本目的导语,也可作讲解后的巩固提问。)

4.巩固小结

根据教学目的,“以春秋五霸简表”的形式小结本课。

春秋五霸简表

5.作业

(1)填空: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_____年到公元前____年,是我国奴隶社会_____的时期。

(2)选择:

①春秋时期的几个诸侯国君

A.齐桓公B.晋文公

C.楚庄王D.越王勾践

其中: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同晋争霸中原的是[]

城濮之战后称霸中原的是[]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是[]

②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主要原因是[]

①周王室日益衰微

②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③齐是东方一个大国

④任用管仲进行改革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名词解释

葵丘会盟(要求答出时间、地点、人物、评价、会盟的具体内容不作要求。)

(4)问答

春秋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是什么样的战争?为什么?

(三)教法建议

1.本教案是介于提纲式教案和讲稿式教案之间的线索式教案,可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鉴于本课内容丰富,头绪纷繁,施教时应以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图示等法。

2.本课小字所述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接受能力斟酌取舍,决定详略。一般简要介绍即可,不必过多发挥,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

3.本课的图画较多,除“齐桓公和管仲”一图外,其余不必一一讲解,不作记忆、理解要求,讲到相应内容时,让学生看看即可。

城濮之战范文第2篇

一、春秋故事:

齐桓公重用管仲首霸诸侯、齐桓公之死及齐国乱与衰、管仲向齐桓公进霸术、重耳入齐与出齐、晋文公安定晋国、城濮大败楚军、晋文托孤秦晋分手、臣能君昏权力下滑、宋襄公假“仁义”争当霸主、泓地一仗丧尽“仁义师”、尽不起“东道主”情谊的郑国、陈夏姬为楚称霸帮忙、秦霸西戎绕道向东、楚国霸业的起伏、楚祸频繁、吴夫差勉强称霸主、晋与齐鞍之战、崔杼弑君及齐国换姓等。

二、战国故事:

一晋分三晋、田齐代姜齐、七雄并立、风行“变法”、吴起入楚、商鞅在秦、墨儒相伐、老、庄与黄老、孙子兵法、孙膑与庞涓、齐田文与魏无忌、朱英劝黄歇、苏秦与张仪、屈原作《离骚》、乐毅与田单、范雎与蔡泽、苟子与韩非子、“奇货可居”、廉颇与蔺相如、王翦灭楚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城濮之战范文第3篇

星期五晚上,我的表妹来我家玩,我们热情招待。表妹吃了喝了玩了后把目光投向了一个精装盒上,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打开了盒子,里面放着一辆遥控汽车,我就拿出来给她玩,她玩的很开心。等到快要走时,爸爸妈妈下去接表妹的妈妈上来接她,表妹说:“姐姐,我喜欢这辆遥控汽车,送给我了。”啊?这是送给表弟的,他过几天就要生日了,这是给他的生日礼物。我想了想,说:“这个不好,都快要坏了,我以后叫爸爸再给你买一个好点的。”“真的?”表妹回答。“当然是真的。”我说,表妹经过大脑思考了一下,便答应了。她走了后,我想:这就是兵不厌诈!

兵不厌诈在历史上可谓是名满天下,春秋时期第二代霸主晋文公也耍过这种小花招。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对阵。

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期曾逃到过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兵力强,晋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城濮之战范文第4篇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一夫当关】

故事:《史记》载: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守函谷关,项羽至,不得入。”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由此可见。古代,还有几个与函谷关有联系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

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马革裹尸】

东汉马援自南方还军,故人多迎劳他,号称有计谋的孟冀也向他祝贺。马援说:"你怎么也同一般人一样呢?方向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我想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妇女婢中呢?"见《后汉书·马援传》。后以"马革裹尸"等指为国而战死沙场。清张贷《西湖梦寻·岳王坟》:"但恨和一成,国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马革裹尸报君父,是为叹耳!”

城濮之战范文第5篇

关键词:曹刿;鲁庄公;政治上的明君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孟子曾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来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历史中许多经典战役如“城濮之战”“牧野之战”“官渡之战”都再一次证明了战争中人心向背的重要性。

齐国是个东方大国,兵多将广,鲁国不过是个二三流的小国家,国弱兵少。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于是齐国和鲁国在长勺展开了一次激战,结果军事大国齐却败给了处于劣势的鲁,课文《曹刿论战》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鲁之所以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我认为取决于三个方面:(1)战前做好了充分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战中把握有利的进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3)战中把握住有利的追歼时机――“辙乱旗靡”之时。作为领导这场战役取得胜利的卓越的军事家曹刿更是光耀千古,为人所称道,相比之下鲁国国君庄公却暗淡无光,为人所不齿,虽贵为国君,却只能是一个“肉食者”,只能以“鄙”来定论。教学之余,静心细想,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人物――曹刿,他的军事思想;他的深谋远虑;他的善观察、善分析能力固然不可否认,但鲁庄公在这场战争中所起的潜在的作用也决不能抹杀,其形象也绝不能以“昏庸无能”来概括。

一、开张圣听,从善如流

贵为国君的庄公在国家大事的决策权上拥有绝对的权威。可是在战前和战中都能耐心听取臣子的进谏,从善如流,形成正确的决策,不能不说其圣明。试想曹刿在战前以“民弗从也”“神弗福也”和战中两次“未可”果断来否定庄公的作战依据和计划时,国君颜面何在?国君权威何在?可是庄公不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以虚怀若谷的心胸坦然处之,试问这是一个“鄙”的国君能做出的吗?当曹刿问及“何以战?”时,庄公依次以“必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来回答,试问这是一个“自私自利”“糊涂透顶”的国君吗?由此可见,他懂得为君之道,懂得驾驭之术,利用“平衡”原理以此来笼络人心达到稳固自己统治的目的。况且政治上取信于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凭一个正当的理由就可以达到的,古人言“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庄公“仁政”早已深得民心,从此点出发我认为他应该是一个头脑清醒、具有政治才能的圣明的君主。

二、国难当头,奋不顾身,御驾亲征

首先,在国事危急的时刻,庄公做出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的重要举动,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壮举,置个人生死安危于不顾,披挂上阵,亲自督战。试问古代有几个国君能如此做,他的信心和决心本身就显示了战争的胜负。其次,君主能亲临战场,其最大作用就是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鲁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这次战争怎能不胜。战后曹刿总结说:“夫战,勇气也”,那么,毋庸置疑,这个“气”的根源应当在于庄公的亲临督战,如果说这次战争的一半功劳归于曹刿的指挥得当的活,那么另一半的功劳应当归于庄公的亲临督战,只不过一个的作用明显,一个的作用不明显罢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庄公这样一个身体力行,与国家同生共死,共患难的国君绝不是一个“莽夫”,一个“鄙夫”。

三、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在战中,庄公的确表现的有点急躁,但他能认真听取曹刿的建议,积极改正错误,作为国君的确难能可贵。当战争取得胜利后,庄公以虚心的态度向曹刿请教,表现了其在军事上的好学精神,我想“公问其故”的背后一则表明庄公承认自己在军事方面的确技不如人,二则说明他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备后用。

四、坚决果敢,重用人才

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无数朝代兴亡的历史都已经昭示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道理。国难当头,一个乡野村夫曹刿请见,庄公“抽空”接见并与之论战,发现曹刿是一个人才,于是他抛弃了偏见,破格提拔了曹刿,并委以军事统帅的重任,把国家的兴亡系于一人之身,这需要多么大的决心,他的果敢也让上层的不同声音得到了很快的统一,正是因为他的坚决果敢、重用人才的思想,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国家。这样一个慧眼识才、果敢无畏的国君岂是一个“鄙夫”。

城濮之战范文第6篇

《竹枝词》,原名《竹枝》或者《竹枝歌》,发源于古代巴族地区即今天武夷山地区的三峡、浣水、酉水、清江及乌江流域的中下游一带,故又名巴渝辞,《乐府诗集》载“竹枝,巴歈也”。即民歌,古已有之,据文献记载,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流传了,隋唐为其鼎盛时期,自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谪庶朗州之后,“竹枝”由俚语民歌逐渐演变为一种诗歌题材。

观其内容,竹枝词多写山野恋情,表达土家男女在林中调情逗趣的情致,词多俚语,随着时代的流转,竹枝的内容逐步由抒情转向叙事,由山野恋情社会世态和人事纠纷,直至祭祀占卜,男女婚嫁,丧事伴买,宴客顺酒,行船荡桨,骑牛放牧,抒情寄怀,自娱取乐等社会各方面。

究其吟诵方式,竹枝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巴渝当地人唱竹枝,一般是边歌边舞,吹短笛击鼓以和,其声高亢激越,“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到唐代时,竹枝子被收入唐教坊曲,单调十四字,有平韵,仄韵二体。《唐宋诗词鉴赏辞典》所附《词牌简介》记载“竹枝,一做竹枝子,唐教坊曲名”。

早期的竹枝词,无论从其内容,还是从其吟诵方式来看,深受巴渝文化和其风俗的影响。

竹枝词是巴渝竹王崇拜的产物。

关于巴渝地区竹王崇拜,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写到:“有竹王者,兴于逐水,先是,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养之,长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与从人尝止于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水出,今(竹)王水是也,破石存焉。后渐骄恣。分侯支党,传数百年。——武帝转拜唐蒙为都尉,开牂牁,以重币喻告诸种侯王,侯王服从。因斩竹王,置牂牁郡,以吴霸为太守;及置越隽,朱提、益州,(四)郡。后夷濮阻城,咸怨诉竹王非血气所生,求立后嗣。霸表封其三子列侯;死,配食父祠,今竹王三郎神是也。”

汉代时期,在巴渝地区诸多的部族中,面积最大的是夜郎国,范晔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迎降,天子授其王印授。后遂杀之。夷僚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柯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竹王崇拜的传说在巴渝地区产生时间较早,传播较为广泛,影响也很深远,时至今日,巴渝地区依旧遵循着竹王崇拜的习俗。

史料中“浣于水滨”的女子也就是后来巴渝地区所尊奉的遁水女神,与商周先祖简狄吞食玄鸟蛋生子,姜螈履巨人足迹生子等传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显示了中原文明和少数民族文明在初期都经历过一个女祖崇拜时期,比较符合人类早期文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现象,只是因为各地之间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图腾而已。巴渝地处西南,雨水丰润,竹木丛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竹子有着诸多联系,竹子被人格化、神化,成为巴渝地区的图腾,也是必然的。

竹枝词内容的一个方面就是作为白帝天王(竹王)的祭祀歌,巴渝当地在吟唱竹枝词时,常常要用短笛伴奏,短笛为竹枝所做,传说竹王诞生于竹,以竹奏乐,正是对其出生之物的一种崇拜形式。所以,竹枝词是巴渝地区的竹王崇拜的产物。

竹枝词与巴渝舞有着重要联系。

在上古社会,“巴渝舞”是以原始巫术形式出现的,是一种用来驱魔、祈祷狩猎成功的仪式;在武王伐纣和汉高祖堪定三秦时,又作为军乐功绩显著,受到官方的重视和推崇,所以才源远流长的传播下来。

史料中多处记载,巴人的首领廪君是白虎的化身,白虎为西方之神,主杀伐,骁勇善战的巴人,在古代中国历代王权更替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尚书·

牧誓》中记载周武王灭商的牧野之战“巴师勇锐, 歌舞以凌殷人, 前徒倒戈, 故世称之日‘武王伐封, 前歌后舞’也。” 这里的舞,就是后来一直流传的巴渝舞,也是战舞,打仗之时,号角齐鸣,呐喊,跳孔武有力的战舞,对鼓舞士气有着重要作用。

汉代时,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于巴蜀之地的汉中做了“汉中王”,在高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蜀军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巴渝舞也是相当重视,颜师古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载“巴渝之人, 刚勇好斗, 初高祖用之这克平三秦, 美其功力, 使乐府习之, 因名巴渝舞也。” 《晋书·乐志》对此亦有记载“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间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巴渝舞 》。”

这种巴渝舞在表演时表演者要着戎装舞干戚, 在鼓声震天的气氛中, 再伴之以极大规模的歌曲咏唱, 出现“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荡波”的壮观场面。宋代高承在《事物记源》中写到“见有巴渝之舞,巴渝之歌者舞者,执长柄兽皮鼓,以鞭击之,后有盾”我们依此能大略的勾勒出巴渝舞表演时的画面——在视觉上色彩性强,比较丰富,表演者纹面,即:鼓者、舞者在脸上画脸谱,涂抹颜色,很是恐怖,鼓者手持长柄兽皮鼓,用鞭击之;在听觉上有极大的冲击力,其鼓声之大,节奏之鲜明,舞蹈之壮观,足以使人胆战心惊。

而竹枝词,一般被学界认为是巴渝舞的和歌,因为古代社会官方对于巴渝舞的推崇,使得竹枝词有了成长的土壤。战国时期,巴民族的民间歌曲“下里巴人”(竹枝子),在楚国郑都(今湖北江陵)倍受人们欢迎,“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传为楚国的乡土歌曲, 并直接影响到巴渝农村的“蒋草锣鼓歌”。而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 万里巴渝曲, 三年实饱闻。”,更是刻画了竹枝词在古代的广泛传唱状况。时至今日,这种独特的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竹枝的形式依旧存在,巴人手拉手跳摆手舞,唱摆手歌(竹枝)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竹枝词已经成为巴渝人祭祀祖先,颂歌对生活美好期盼等情绪的一种抒发。

总之,竹枝词作为一种诗体,它和巴渝地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有着根深蒂固的血缘关系,以上仅从巴蜀地区图腾崇拜与民俗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75

[2]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A],上海:中华书局,1962:1719

[3]李民,王建校注.《尚书译注》[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83

[4]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司马相如传》[A],上海:中华书局,1962:2983

城濮之战范文第7篇

“虎落平阳”所受的欺侮,恐怕是最难让人忘却的。于是重耳成为晋文公之后,立马实施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的计划,用大臣先轸的话来概括就是“报施救患,取威定霸”。

其实报怨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瓦解楚国的联盟,争夺霸权。于是,公元前630年,九月初十,秦晋两国出兵,合围新郑。新郑位于济、洛、河、颍四水之间,当中原要津之地,为往来商贾必经之途。在这“四战之地”,郑人早就修筑了工程浩大的城墙防御体系,墙基宽40米至60米,顶宽2.5米,高10米左右,最高的地方可达16米,全部用土夯筑而成。在冷兵器时代,强攻这样的城池,绝非易事,所以秦晋两国一西一东,先驻扎下来,围而不打,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

强敌压境,郑国确乎到了“危急存亡之秋”。郑文公也没地儿买后悔药去,只能委曲求全,遵照晋国的退兵条件,立逃亡晋国的公子兰为世子,逼迫弟弟叔瞻自杀。然而,晋文公竟然地食言了。

在举国悲戚和绝望交织的氛围里,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了烛之武,而且还信心满满地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看来烛之武私底下没少在佚之狐面前“感于家国之痛,慨然以天下事自任”。

这时的郑文公再不能端着架子了,赶紧礼贤下士。而烛之武反倒拿腔作势发起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也怪不得他,据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记载,他长期担任“圉正”,即类似“弼马温”这样的小官。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有点才华的人,常常是这样。但面对国家大义,个人得失与怨愤恐怕连浮云也算不上了。

必须得赞一声,烛之武“夜缒而出”,那一头银发在九月微凉的风里飘散。形势是如此严峻,国家的命脉就攥在他的手心。也许会有冷箭射向他单薄的身躯,也许掉头一去是血染秦军大营,在不可知的前路上,他所凭借的除了满腔热血满腔勇之外,就只有那三寸不烂之舌。

三寸不烂之舌的背后,是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的洞若观火,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对秦穆公的需求了然于心。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能否被劝导,重要的诱因在于劝导是否切合他的主观需要,换言之,需要是个体行为导向的前提或内驱力。所以当烛之武能够有机会与秦穆公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他就已经胜券在握了。

首先,他理性地指出郑国覆灭是不可避免的,假言为对方着想,从而消除秦穆公的戒备心理;然后单刀直入挑明郑之存亡与秦的利害关系,亡郑只能肥了晋国,存郑却能方便秦国,处处都在维护秦国利益。这哪里是郑国的说客,分明就是秦国的谋臣。话说到这份上,估计如果不是秦穆公碍于国君的威严,恐怕就会请烛之武“浮一大白”了。

在言利之后,烛之武更进一步,开始陈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说这句话,足见烛之武很滑头,因为这里失信的“晋君”不是晋文公,而晋文公却是一个舍利取信的明智之人,他深谙失信事大,失利事小的道理。失利,可能增加信任;失信,则从根本上失去利益。所以他才会在与楚国对阵时,为表达对楚成王当年礼遇自己的感激,而践行“退避三舍”的承诺。

烛之武在勾起秦穆公未消的余恨之后,又狠狠地击中他的心病:“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在冷兵器时代,打仗拼的是生育,也就是人口规模。农业,从根本上说,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稳定提高人均收入,人口增加会抵消农作物产量的增加。是否占有土地,就成了一个国家“求生存”“谋发展”的首要问题?然而耕地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对土地的争夺只能具有零和性质:你有我无,你死我活。

在城濮之战中,晋国以弱胜强打败老牌霸主楚国;而后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封主持践土盟会。对于素怀大志、渴望走出西陲的秦穆公来说,他已经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晋国的勃兴与称霸的威胁。“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所以他乐得借这次晋国对郑国的侵犯来个“雪中送炭”,兵不血刃地换取相应的回报,为秦国东进寻一个歇脚点。盘算到了这里,秦穆公的脸上挂起了微笑,而烛之武的眉梢也可以舒展一下了,亡国惨祸终于在三言两语之间消弭。秦穆公最终留下三名秦将和两千士兵守卫郑国。

烛之武先是“伐谋”,打消秦国进攻的意向,使之不战而退;而后“伐交”,争取与秦国结盟。当然,对于弱国来说,“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这也是无奈之举,就好比是饮下一杯鸩酒来止渴。后来,如果没有弦高犒师,郑国怕是又少不了一场大难。

城濮之战范文第8篇

晋献公围杀群公子于“聚”

据晋国史记载,在晋献公初期曾发生过一次:“尽杀群公子”的事件。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晋国长期:内乱,公元前678年武后灭翼以“小泉”代“大宗”使分裂的晋国复归统一,武公死后,献公继位,首先使他触痛的是过去公族争立,殊死残杀的场景。特别是他的先祖桓叔(成师)、庄伯(鲜)、武公(称)三代在战争中,连杀四君,(昭、孝、哀、小于)而逐一君(鄂)的惨景犹历历在目。沉痛的教训使他感到,必须清除对自己君位有威胁的潜在势力。异姓之族虽有制造内乱,甚至弑君的可能,却不能自立为君。而最能威胁君权,重演弑君夺位悲剧的便是自己的内族,特别是在伐翼之后已成为显族的叔侄兄弟们。当时足智多谋的大夫士也为其出谋献策,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史记・晋世家》)。“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于是开始实施围杀群公子的密谋。先是采取挑唆、离间的手段,在驱逐“富于”(似指桓、庄族中有智谋者)杀“游氏二子”(似指桓、庄族中血缘远者)之后,又将群公子“城聚而处之”,即把他们安置在聚邑之城,突然发兵,一举围歼。从而使晋献公消除了隐患,巩固了统治地位。

围杀群公子的“聚”城,据史载和实地考证,就是过去的车厢城,现在的绛县南城村。“聚”,史家多诠释为“晋邑之专名”,因其形似车厢,又名车厢城。《方舆纪要》明确记载:“聚,即今绛县东南十里之车厢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车厢城,在山西绛县东南十里”。很多史家对此都有同样论述。从实地来看,该城沿中条山北坡而建,南北长约2华里,东西长约1华里,东西两沟夹裹;沟深约30余米。东西又有两峰对峙,呈易守难攻之势,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现旧址尚留有古墙残壁;东部有几处“岗哨台”的遗迹。当年的屋殿虽不复存在,但古代的瓦砾、陶器随处可见,有些还系新石器、唐尧、春秋早期的遗物,这说明“聚”城在围杀群公子之前就早有邑或部落。遗址有一处深约10多米,面积为120多平方米的“天井院”,即是当年的牢狱。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叫这块地方为“牢窟垛”。据说“聚”城原系士故里,后人为其建筑的纪念物虽毁,但村民尚保留着“士故里”的石匾。当年在此尽杀群公子,正是献公听取和采纳了其宠臣士的建议。对在车厢城发生的这一历史事件,从文献到史家都一致认同。

晋献公“城聚都之”

晋献公曾在车厢城建都的说法由来已久,并有充分根据。据县志记载:“绛县古晋都也”,晋献公八年“献公派士建都城聚――将聚命为绛,从而晋国定都于绛。”《平阳府志》也明确记载:“献公弑群公子后而徙都于绛(车厢城)”。不少学者、史学家如林汉达等都曾明确指出,晋曾在绛县建都。《史记・晋世家》载:“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诗谱》等多种文献都有同样论述。“城聚都之”一词即表明在“聚”建都。《左传》载:次年(公元前668年)晋献公命士葛“城绛,以深其宫说明是在围杀群公子的第二年,由士葛负责扩建“聚”城。这次聚城的扩建规模,《诗谱》有明确记述:“北广其方城二里”,也就是现在坡下的东南城、西南城、裴家堡三村。为何由“聚?而更为“绛”?有两种说法,一是其境内:因有绛山而命名。绛山又名紫金山,山石皆为赤色,“赤即绛也”,在绛县西北境内。二是据地形取名。邹衡先生在《论早期的晋都》中说:“晋之绛地,字本作降”,“降地名的含义,是从山坡降到平地的意思”,而车厢城的形势正是从山坡降至平地。无论哪种说法都符合晋都在绛的实际。

为什么晋献公由翼(或曲沃)而迁于绛?原因有多方面,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因其居于平地,无险可守,易受攻击。当时晋国势力尚不强大,仍属“偏侯”,其土又小,大国在侧(晋大夫郭偃语),齐桓公霸业正兴,秦、郑等几个诸侯大国已经或正在崛起,晋之安全无从保证,才生迁都之念。之所以迁到车厢城,是经过认真考虑和选择的。从地理条件看,车厢城一面依山,三面皆低,山河奇险,易守难攻。登高可俯察全城,远瞰百里外动静。其北有汹涌澎湃的涑水,形成天然的护城河防,确实是极好的军事要地。迄今山坡还留有“了望台”的遗迹。再者,山上树木茂密,沟内有涌泉瀑布,地形又呈巨龙横卧之姿,在古人看来,地望颇佳。迄今其地的“龙涧早春”仍为绛县的八景之一。从生活、生产条件看,涑水沿岸,土壤肥沃。涑水远接汾、黄,既可灌溉土地,又可方便交通。中条山各类树木参天,动植物繁盛,为建筑用材、造车、造舟、制革以及人们的生活可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该山富含铁、铜矿产,尤其是铜矿储量很大,这对当时晋国制造身价很高的铜器十分有利。由上可见,献公选在车厢城建都是英明的决策。自献公建都,历经惠、怀、文、襄、灵、成,传至景公十五年(又说三年)因梁山地震而崩,引起景公极大恐惧,生怕中条山发生类似的危险才迁都于新田。

春秋时一大都邑

自晋献公建都绛之后,晋国开始由弱变强,特别是到晋文公(重耳)时创建了辉煌霸业。公元前636年,重耳在外奔亡19年,辗转八国之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返绛为君,他执政后,针对惠公给国家造成的种种弊端,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晋国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公元前639年,周王朝发生了第二次王子带之乱。王子带系当时周襄王的异母弟,他拉拢狄人,把周襄王赶出成周,自立为王。周王求救秦、晋,文公听取狐郾意见,婉阻秦师,发兵救上,俘杀了太叔带,平定了周乱,从而大大提高了文公的在诸侯国间的声望。公元前632年,又和楚展开了城濮之战。这是决定中原诸国,鹿死谁手的一次大角逐。战斗中晋先“退避三舍”,而后采取机动灵活,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击退楚兵,大获全胜,以盟主地位会诸侯于践土,一战而称霸,他称霸后,其都城随之成为诸侯国研究大事,统一行动以及朝会的中心。在城邑建设上,他崇尚节俭,戒大兴土木,但其宾馆却修得格外华丽,“馆如公寝”,这自然受到各国的欢迎。县志记载:“文公之霸业,天下畏服,诸侯接踵稽颡,屡世朝会于此,”应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为发展经济,搞活流通,文公还实行了垄断性的“工商食官”的政策,轻关易道,降低关税,极大吸引了各地商人人晋经商。同时鼓励本国商人把剩余产品抛向其他诸侯国,以增加国民收入。有资料表明,当时的绛城商贾往来频繁,市场货品丰盈,是十分繁荣昌盛的。在交通道路方面,北无障碍,西有涑水,南出山西的屏障横岭关,可通豫、秦,东

有济源、晋城两古道,可达河南、山东,可以说是很便利的。县志记载:“绛县春秋晋时,固一大都会也,其地固不狭”,真实描述了当时晋都景象。

绛县境内文物古迹及传说

晋国曾在绛建都,不仅文献;遗迹可证,而且在绛县境内至今还留有很多文物古迹。在县博物馆里仍保存着“晋旧都”、“绛县师”’(晋时绛县老人)等各种碑、匾。县境内晋献公、晋文公、晋灵公“三公”墓俱在。特别是献公、文公墓早在1962年就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献公墓位于今槐泉村,墓高约40米,宛如山丘,墓形似无柄木铎,因其偏听误国,故而“孤寝无祠”。其墓由五花土堆积,据传是怕毁坏墓地风水,即命国人排队传筐,从几十里外的曲沃太子滩传土堆墓。据专家考证,墓土和当地土质明显不同,系从远地运来无疑。文公墓位于今下村,墓高也40余米,圆形,因其功德昭著,墓前建祠,为历代祭祀。祠内立有碑记,祠虽毁,但遗迹和其碑记尚在。《元和郡县志》、《平阳府志》都载,晋文公“葬绛山东首”,“墓在绛县东二十里”,因此,其墓真实无疑。晋灵公墓在今绛县南刘家村的荒坡之上。因其暴虐靡侈,昏庸无道,被将军赵穿攻杀于桃园,死后葬于荒丘,无人祭祀。现墓堆尚在,一片荒凉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