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比喻

比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比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比喻范文第1篇

1."...Itishardenoughtostart……

2."Weareoldfossils.Wearepartofanotherworld.Aworldofdinosaurs"用“化石”“恐龙”将“落伍于时代”“历史的古董”“僵化守旧”等含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3."Iwasalittlesurprisedthathehadmarriedher,buttheseMay-Decemberalliancesarecommonerthanonelikestoadmit."一个是风华正茂,一个是风烛残年;一个是阳春,一个是隆冬。这种忘年之合,通过"May"和"December"这两个词,表达得十分贴切,体现出作者洞察事物本质的敏锐。

4."Andwhatwoulditbetogrowold?Forafteracertaindistance,everystepwetakeinlifewefindtheicegrowingthinnerbelowourfeet,andallaroundusandbehindusweseeourcontemporariesgoingthrough."“如履薄冰”形容晚年生命朝不保夕;用“穿冰落水”暗喻生命的终结,含蓄而不晦涩,即使对没有冰上经验的读者也不费解。

5."Itisanidlequestiontoaskwhetherhisbookswillbereadacenturyhence;iftheywereallburntasthegrandestofsutteesonhisfuneralpile,itwouldonlybelikecuttingdownanoakafteritsacornshavesownaforest."这一比喻生动地表明他的著作将永垂于世。"oak"一词本身就有“坚固”“持久”的象征意义;橡树种籽入土,百树挺起,生动表达了他的著作影响广泛、深远。

6."Everyonegothurtin1970,buttheinvestorwhowasuptohiselbowinfastfoodseemstohaveescapedwithrelativelyslightfirstdegreeburns."用相对轻微的“一度烧伤”来表示快餐业在其他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虽然和以前相比,盈利减少,却并未遭受严重损害。这一比喻新奇、准确,给人印象深刻。

7."...so&n

bsp;tome,onthatday,hewasjustanexecutivewhohadbeensuccessfulinthewhiteman''''sworldofmajor-leaguebaseball-aworldasfarbeyondmyreachastheothersideofthemoon."在棒球队黑、白队员严格分开的四十年代,一个黑人新手被挑选进第一流白人棒球队,这在他看来比登天还难。"Themoon"已遥远之极,何况还是"theothersideofthemoon",这个比喻极其生动地反映了机遇之难。

以上各例均属“普遍性比喻”(universalmetaphors/similes),尽管其中许多具有独创性,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但就其内容而言,仍属于人类经验和知识的共同范畴,异族读者和作者思想上的沟通毫不困难。

另有一些可称作为“特定文化型”的比喻(culturalmetaphors/similes)。这些比喻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或历史性、地区性特色。

1."Bornintoalargemiddle-classfamilyinLincoln,Kerryreceivedanearlybaptisminpoliticaldiscoursearoundthedinnertable."这里作者借基督教的洗礼来说明此人因受到家庭的熏陶,早年即受到政治教育。对西方读者而言,其联想意义十分清楚。

2."Fromthetimeshewasayearold,theprincesshadbeenshoweredwithpresents.HernurserylookedlikeCartier''''swindow.""Cartier''''swindow"这一比喻会使许多西方读者联想到这一世界闻名的繁华首饰商店橱窗里琳琅满目的高级首饰,由此可见小公主的娇惯和生活的豪华。

3."ToadfaceFedunkajustsortofsattheredeflatedinahigh-backwingchairlikealifesizeballonthenightafterMacy''''sThanksgivingDayParade."将此人比作美国梅西百货公司感恩节游行后泄气的真人大小的气球,其沮丧之态跃然纸上。

4."IfIhavetobeknockedoutinthefirstround,it''''saconsolationtoknowit''''sdonebyaworldchampion."西方拳击运动流行,许多人对拳击比赛非常熟悉,所以,作者希望他的对手是世界冠军,这样在第一回合就被对手击倒也不丢人。这个比喻非常准确、生动。

比喻范文第2篇

1、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

2、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

3、母亲是我的闹钟,天天准时把我唤醒。

4、母亲是使人复苏的动力,是力量的源泉,是前进的风帆。

5、母亲是默默的老黄牛,忍辱负重,从不叫苦。

6、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

7、母亲是威严的老师,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

8、母亲是和平的信使,给邻里之间带来了和睦。

9、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

10、母亲像温暖的阳光,让我满怀期望。

11、母亲像参天的大树,让我感觉凉爽。

12、母亲是不熄的篝火,()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家。

13、母亲是天边的启明星,总是早早地起来忙碌。

14、母亲像明亮的太阳,让我看到了光明。

15、母亲是陈年的老酒,让我深刻感受到浓烈的甘醇。

16、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

17、母亲是大地,我就是小草。

比喻范文第3篇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或浅显通俗的道理打比方来描绘与它不同的事物或表达比较深奥的道理。明喻是比喻的一种常见形式,即用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般的(似的)”“像……一样(似的)”“跟……一样(一般)”等等。在使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找到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写文章如果能适当地加点明喻,文章的语言将会更加鲜明、生动、形象,使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体现出来。

【经典举例】

1.“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的战友》)

分析:把“我”内心痛苦的程度比作刀绞,突出表现了战友间的深厚情谊。

2.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金黄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罢。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而在这地毯之上,铁铸也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北国的落叶》)

分析:把落叶比作蝴蝶,不仅形象生动,更赋予叶绚丽的色彩和翩飞的动感。

3.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余光中《沙田山居》)

分析:把海上朦胧恍惚的海气比作一面迷镜,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4.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分析:志愿军战士“高高的个儿”与“田野里一株红高粱”在外部形态上具有相似性,但同时,“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这一喻体的设置,又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表现出战士淳朴可爱的特点。

【注意事项】

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并不是有“像”“好像”的句子就是明喻。以下五种“像”字句都不是比喻句。

1.表示比较

例如: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分析: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的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2.表示举例

例如:“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

分析:句中用“像”字引出作为例子,说明在那个社会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3.表示猜测

例如: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小珊迪》)

分析: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4.表示联想

例如: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

分析: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5.表示说明

例如: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

分析: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事实。

二、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点。

例如:母爱像水,父爱似山。母爱是我回家、出门时母亲那没完没了的唠叨,父爱是我考试失意、路遇坎坷时父亲嘴上那一支接一支的烟卷;母爱是天凉时“多加件衣服”的叮嘱,父爱则是我跌到时那句貌似冰冷的“自己站起来”的命令。

这组比喻紧紧抓住母亲作为女性的柔情、细腻的特点来为母爱设喻,抓住父亲作为男性的粗犷、深沉的特点来为父爱设喻,二者对举,表现了母爱和父爱各自不同的特点,注重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性,生动贴切。

三、喻体的本质特征与比喻句本身所表达的意思必须一致。

1.明净的未名湖犹如一面照妖镜。

分析:湖水与照妖镜尽管都具有清澈、可以反光的特点,但照妖镜的本质特征与本句要表现的未名湖的明净、清澈的句意是不相吻合的,显然比喻不当。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分析:春天带给人以新生、朝气和力量,这正是喻体娃娃、小姑娘和青年所彰显的特征,整句洋溢着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所以这个比喻用得贴切而生动。

【牛刀小试】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并找出其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1.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我长得像爸爸。

3.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4.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5.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二、请根据上下文仿写句子。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三、仿照下面的例句,以“微笑”或“心灵”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

微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比喻中的明喻》

一、1.是。小河(本体)如同(比喻词)蓝绸子(喻体)2.否。3.是。华灯(本体)宛如(比喻词)银蛇(喻体)4.是。天空(本体)好像(比喻词)蓝宝石(喻体)5.否。

比喻范文第4篇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

(来源:文章屋网 )

比喻范文第5篇

收官比喻最后阶段。收官是一个汉语词语,称作“官子”,是围棋比赛中三个阶段(布局、中盘、官子)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指双方经过中盘的战斗,地盘及死活已经大致确定之后,确立竞逐边界的阶段。

“收官”是围棋用语,表示到了最后阶段,已接近结束。所以其他地方引用它“已到收官阶段”就是这个意思。围棋对局至收束阶段,寓有共同所有一属一方之意。此际争夺范围虽已趋狭,但每着所得路数多寡,明显有别,如缓急先后次序失当,每致胜败逆转。

(来源:文章屋网 )

比喻范文第6篇

1、当我一头钻进落满灰尘的书堆时,心中的狂喜是难以言喻。

2、她高兴得象猴子似的蹦来跳去。

3、他心中,像放落一副千斤担子般的轻快。

4、她高兴得花枝乱颤,表情兴奋,至死不渝。

5、她欢喜得满脸飞霞,两只圆圆亮亮的眼睛,好像两盏小灯笼。

6、她那甜蜜的微笑,像一股清凉的泉水在我心中流过。

7、开心的像盛开的百合。

8、满脸喜悦的小孩在床上独自玩耍跑动,犹如欢快的马儿自由奔驰在广袤无垠的绿色草原上。

9、那颗心乐得快要盛不下蜜糖般的喜悦。

10、他爽朗的笑了,欢乐象阳光一样洋溢在他的脸上。

比喻范文第7篇

[关键词]钱钟书 比喻 形式 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18-01钱钟书是一位比喻大师,无论是他的文学作品还是学术著作,都有许多层出不穷、新颖奇巧的精辟妙喻。在《围城》中,近700余处的比喻数量虽然震人耳目,但其中奇思妙想的比喻却是最引人注意的语言特色,钱钟书本着“防读者之囿于一喻而生执着”的态度,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比喻大观园。

一、比喻的形式

在《围城》中每一对话,每一个比喻,都如同珠玑美玉散发着晶莹的光芒,让读者不敢逼视却又无不被吸引,欲罢不能。许多不相干的本喻体结合,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仿若不得要领,再深思却觉得作者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奇妙的,精彩的。其中除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外,还有反喻、远喻、倒喻、曲喻、统喻、引喻、博喻等。在作品中几乎句句带比,页页有喻,在此以方鸿渐为例。

(一)明喻

即本体、喻体、喻词同时出现,本体喻体呈相似关系。

(1)方鸿渐只希望能在心里的黑暗默契隐藏着,仿佛害病的眼睛避光,破碎的皮肉怕风。

(2)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盖起来。

用喻词仿佛来连接本体和喻体,是典型的明喻。此种形式在作品最为多见,正如顺手拈来,丰富多彩。

(二)暗喻

即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呈相互关系。

(3)方鸿渐说:“早上出去还是个人,这时候怎么变成刺猬了。”

方鸿渐暗将自己的太太孙柔嘉比喻成刺猬。暗喻的数量在作品中要少于明喻,通常以中间词是、变成、成了来联系,突出两者的相似之处。

(三)博喻

即以多个喻体来比喻一个本体。此比喻被钱钟书称为“莎士比亚式的比喻”和“车轮战法”。

(4)方鸿渐家乡的民风是铁的硬,豆腐的淡而无味,轿子的容量狭小,还加上泥土气,就算他们的民风。

通过铁、豆腐、轿子三样喻体来比喻方鸿渐家乡的民风。丰富形象,讽刺味浓厚。

(四)反喻

即喻体不像本体,通常用“本体未必像喻体”“本体不是喻体”的格式来表示。

(5)请他吃的饭未必像扔在尼罗河里的面包,过些日子会加倍浮回原主。

(6)方鸿渐的心不是雨衣的材料做的,给她的眼泪浸透了。

这两例从所要说的食物的相反方向比喻,指出本体“请他吃的饭”“方鸿渐的心”不具备喻体的特性。

(五)远喻

古语有云:“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远喻既是指本体和喻体相距甚远,但却不无道理,图添新奇。

(7)方鸿渐洗了澡,回到舱里,躺下又坐起来,打消的念头仿佛跟女人怀孕要打胎一样的难受。

将打消的念头和女人怀孕要打胎的感受相比,实属新奇未见,但细想之下又觉得不无道理,将方鸿渐想却又不敢找鲍小姐的心情展露无遗。

(六)倒喻

即指以抽象的食物比喻形象的食物。

(8)想这是撒了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又明亮,汽车夫一定在暗笑。

方鸿渐撒出的谎是具体的,但玻璃却是抽象的。把这个谎言比喻成抽象的玻璃确实十分贴切地表达出他此刻的心情。

二、比喻的特点

(一)比喻和用典相结合

用典是《围城》知识性突出的重要原因。作者对于典故信手拈来结成文章,与比喻的恰当结合也使得文章语言既不缺少活泼辛辣的味道又多了一份深厚悠远的韵味,使读者回味无穷。如在方鸿渐自我嘲讽时用了柏拉图和孔子为典:“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士兵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该哄骗。例如孔子,还假装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装病。”以此来安慰自己买了假文凭骗自己的父亲岳父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欺欺人宛若阿Q的影子,让人对其想法颇为无奈。

(二)比喻的升华——意象的运用

《围城》在结尾出现的老钟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意象。“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继续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这个时间机器以无声的语言讽刺了人类世界万千的勾心斗角和嬉笑怒骂,以无声胜有声。同时那日复一日的摆动也暗示了一次又一次的矛盾冲突,一次又一次地出围城、入围城。偶尔的停滞也是主人公生活了无方向,没有希望的隐晦象征。小说的主题在这老钟的比喻中又一次得以深化,留给读者无尽的人生思考。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三联书店,2002.

比喻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语用对等 关联缺失 比喻翻译

1.引言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它能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同时它具有很强的艺术表达力,在语言使用中相当普遍。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本体、喻体和喻义[1]。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在一种语言的产生、发展与成熟过程中约定俗成,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及个性,反映出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进程、心理意识形态甚至地域风貌特征等[2]。因此,在比喻翻译过程中,虽然比喻语言在语言层面上容易被转换,但只有语言层面转换是不够的,译文很难再现原比喻的生动性,与原文相比,大为逊色。甚至由于在译入语环境中对本喻体认知不足,翻译陷入不知所云的地步,使得语言不知其意,影响整篇的翻译质量。这一现象在英汉互译中屡见不鲜。因此,在比喻翻译中应该注重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喻义关联是否能够被忠实地传达到译入语。纽马克认为只有找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比喻才能产生喻义。喻义是比喻中“本体与喻体间的语义重合部分或相似处”[3]。在源语的认知语境中,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由于认知语境的差异,在译语环境中,本体与喻体之间不一定有“相似点”或者相似点很微弱,译语读者所费的认知努力很大。因此,如何在译语中重构本体与喻体之间的最佳关联,以便使译语读者和源语读者有几乎相同的认知和感受,是比喻翻译的一个重点。本文在关联理论的关照下分析比喻翻译关联欠佳或者关联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在关联理论框架内指导比喻翻译,达到语用和语意上的最佳对等。

2.比喻翻译中关联不佳或者关联缺失的原因

比喻喻体的解读受到认识语境的制约。关联理论观认为:喻体在交际者明说的基础上凭借其认知语境中的三种信息:逻辑信息、百科信息、词汇信息作出语境假设。倘若源语喻体的指称喻义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从未有过类似的信息,那么要想在译文中产生喻义与本体间类似原文的重合或相似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反之,则容易在译文中产生喻义与本体类似原文的重合或相似点。

2.1逻辑信息

由于中英文思维习惯的差异,很多比喻性语言在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中的认知感觉大不相同。“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古训在中国深入人心。我们有太多时光如梭、光阴似箭的诗句。所以中国人看到光阴似箭,肯定会感叹时光的飞逝。虽然本体(光阴)与喻体(箭)之间的关联是缺失的,是隐含的意义,但是也不影响读者毫不费劲地理解。如果直译成“Time is like an arrow.”,那么在英语的认知语境中效果如何呢?鉴于此句谚语的普遍性,老外可以理解其意义,但是远没有“Time flies!How time flies!”或者“Time flies like an arrow”等翻译好接受。在原文中的缺省模式如果被照搬到译语中,就会造成逻辑上的缺失和不通。这是由于两种语言在逻辑信息上的不一致造成的。

2.2百科信息

中西方文化不尽相同,经济、地理、文化、交通、旅游、美食、企业、名人、教育、历史等在内的百科信息也不一定一致,有些百科信息即使表面的指称意义一致,其语用意义和认知意义也不一样。以下的例子中“七巧板”在不同的认知环境下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上都不完全对等。

例如:人到了中年以后……在交际上不许你不计较,不许你不打算,结果彼此都“勾心斗角”,像七巧板似的只选定了某一方面和对方去结合[4]。

“七巧板”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是中国人熟悉的一种益智游戏。中国人对于七巧板所包含的百科知识基本是耳熟能详的。一旦把“七巧板”直译为“Tan-gram:a Chinese geometrical puzzle consisting of a square cut into seven pieces which can be arranged to make various other shapes”,老外可以理解这种游戏,但是缺乏必要的百科信息,无法理解七巧板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因此,无法把七巧板的信息与“勾心斗角”、“打算”、“算计”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直译的译文肯定会不知所云。如果意译为jigsaw或者jigsaw puzzle,运用西方文化中的拼图游戏来翻译七巧板,貌似非常精巧,但是问题仍然存在:这么精巧复杂的游戏如何跟交际上的“勾心斗角”构成联系呢?百科信息往往与词汇的内涵意义、延伸意义和认知意义相联系,缺乏必要的百科知识,就出现对于意义理解的偏差或者难以理解的情况。如果用译语文化对应的文化词,百科知识就会移位,导致语义上的正确转移,语用上的错误。因此,在翻译时,译文可以不翻译七巧板的指称意义,处理为:They always keep a wary eye,as it were,on each other in their association[5].

2.3词汇信息

在交际中交际者结合句内语境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语境对比喻性词汇作进一步的推理,得出词语的意指概念,从而获得了恰当的语境效果。因此,词汇在不同的认知语境中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尽相同。

例如:现在,每每出门,高扬的手臂牢牢地挂在太太肩上,其状如猴子紧紧扒着电杆,任凭太太在马路上将我拖来拖去……[6]

本文作者身高不理想,太太却非常高,因此,作者幽默自嘲地描写了每回夫妻俩出门并肩行走的情景。作者把自己比喻为紧紧趴着电杆的猴子,“扒着”这个词汇传达的动作使比喻传神。某一学生习作中把这句话翻译为:Now,when we went out each time,my raised arms hanged on my wife’s shoulder tightly,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scene of a monkey hugged the telegraph pole firmly.先不说其中的语法错误,但是句中hug一词意为“拥抱”无法传达出比喻的生动,建议改为“cling”为好。

3. 结语

比喻性语言是语言与特定文化语境的结合体,具有丰富的文化蕴含意义。从以上三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比喻翻译中,有时需要增加比喻词使得比喻关系更明确,有时需要减去在译入语认知语境中含糊不清的百科知识,有时准确恰当的直译最为恰当。可见比喻翻译的手段和方法是多样的,那么辖制翻译的指导原则是什么呢?本文作者认为,关联理论对比喻翻译的解释和指导是很有意义的。根据关联翻译观,翻译包括两次明示―推理过程:先是译者根据原作者给出的明示信号结合认知语境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然后经过符号转换,再用目标语中的相应符号对目标语读者进行明示,促使其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正确推理,从而完成交际过程,实现交际目标。[7]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辖制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因此,成功的比喻翻译只是且只能是:原交际者的目的和受体的要求在认知环境相关的方面与原文相似。

参考文献:

[1]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85.

[2]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教程[M].上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135.

[3]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85.

[4]杨平.名作精译:《中国翻译》汉译英选萃[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38.

[5]杨平.名作精译:《中国翻译》汉译英选萃[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