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作文语言 画面感 修辞美 韵味美 趣味美

在中学生作文中,有的语言生硬晦涩,读之如登险峰;有的则语言幽默,读之如沐春风;有的语言平淡无奇,读之味同嚼蜡;有的则生动形象,读之历历在目。在写作中,只有了解和掌握运用语言的有关技巧,注意炼字炼句,才能准确表达,使文章文质兼美。

一、增强语言的画面感

1.妙用修饰语。修饰语的恰当运用,能够准确、鲜明地刻画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朱自清在《春》中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灵活运用形容词,能把事物描写得生动而又贴切,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让人充分感知所描写的对象。“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曲曲折折”写尽了荷塘的形状,而“田田、亭亭、层层、袅娜”等一连串形容词的运用,则写尽了荷花的风致,也写出了荷塘的优雅、朦胧、幽静之美,这是绘形绘色的典范。

2.巧用动词,把事物写活。动词不仅能够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还能够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古往今来,人们对动词的使用总是情有独钟。“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则春之意境全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噪”和“鸣”达到了动静互化的效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写出了月光自上而下的洒落,写出了月光轻柔缓和的流动之美。

二、打造语言的修辞美

巧妙地运用修辞,可以使文章表达更精彩、更形象。不同的修辞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对偶使句式匀称,音律铿锵;比喻使事物具体形象,特征突出……所以巧妙运用修辞,对增加文采有重要作用。

1.比喻。用比喻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飞扬,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如:“爱心是冬日里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中的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这组比喻句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爱心巨大的感人的力量,并用排比增强了语气。

2.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情态等,能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使文章更生动,并且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文章更具有情趣且容易理解。如:“音符们柔柔的,一个接一个,张开小嘴,把弹奏者的心情,借着圆润的乐曲轻轻地唱出来。”本句通过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音乐的轻柔美妙和音乐表情达意的作用。

除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外,其他修辞格,如:夸张、反问、对偶、设问等,只要巧妙运用,就一定会亮人耳目,怡人心扉。

如:有学生写固执的害处时写道:“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这样就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了,使人容易理解。又如:有一个学生写考试碰上一道难题,怎么也解不出来,决定把它放弃了。可那道题竟向他哀求起来:“快快解放我吧”,他别无他法,把手伸向桌洞,今天的课本突然变成了一块红艳艳的火炭,手指接近不得,一抬头,老师的目光像刀子一样……这一过程的描写可谓传神,恰当的修辞功不可没。

三、巧用古诗词,增强文字的韵味美

恰当引用古诗词,不但可以增强文章的深度,而且使语言生动、典雅。例如:一个学生的文章《初三・金秋》开头写道“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就在这带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味道的季节里……”结尾又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金黄的装点着初三,初三充溢着收获的喜悦”。又如: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此句将古诗词灵活巧妙地引入文中,并通过比喻、排比的修辞,如数家珍般地列举出祖国的名山大川,展示了广阔的知识面,气势磅礴,很有文采。

四、“错用”词语,增强趣味美

从词语、句子入手,把本应用在“彼”的词语、句子挪移至“此”,形成时间、空间、人物身份、思想等的强烈反差,这样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趣味横生。如:大词小用,庄词谐用,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古词今用等。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这里的“狡猾”贬词褒用,写出了儿童的调皮机灵。又如:作文《我和妈妈》:“在我家里,我应该划入现代派之列,而妈妈绝对是固守传统的古典派。中西合璧―在我和妈妈不同的审美观点作用下,我们家的装饰独具风格。”以上文字,巧用词语,读来倍感清新、俏皮,趣味横生。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梳理;课文经典;提高;语言表达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建设与作用发挥的研究”(批准号:JG15CB07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6-0023-02

作家王安忆说:“和音乐家、画家一样,写作是门艺术,但同时也是门技术,掌握牢固的知识根基有助于写作才能的更好发挥。”这不由得引发语文教师的思考:作文教学教什么?长期以来,要么不教,要么一教就变成应试化的写作教学。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特别是语言这个“工具”使用方法的传授、思维训练的展开等,并没有被当作作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得到确切的研究,语文老师只是依照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各行其是。写作知识应回归到语言上。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如何才能使学生的习作富有智慧和文采呢?

眼下的语文教学,许多时候教师脱离了文本进行教学,走进了语文之外的困境里,他们往往只关注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技法的总结,对于文本在写作上的意义却关注甚少。其实两者之间本是密不可分的,文本中作者是通过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或句式去传达这种情感的?当学生真正地浸润在文字阅读里,在文字,词、句,段、篇中的细微处中深潜下去,体会着作者个性化的表达时,文本是否可以作为窗口,让学生去获得其他更多的阅读体验?如果把这些阅读体验经过搜集整理加工,是不是可以真正激活学生的作文表达?实践证明,只有当阅读和写作不再各行其道时,学生才有可能提高写作的能力。

怎样让课文在作文训练中发挥它的优势呢?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经典,对课文中的经典能动情生意,并站在写作的角度审视,能在经典中看出、品出、悟出写作的智慧来。通过课文经典中的例子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总而言之,要通过梳理课文经典,提高写作智慧,解决学生写作语言的问题。

一、梳理课文经典篇章,积聚雅词、美句、精段

语文教师承担了“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语言文字传情达意的能力”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作文知识和能力要素的分项训练,落实具体写作过程的指导,以此来提升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关注写作技巧,关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常用的做法,但这些写作知识的传授并没能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和常见不足,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使各种努力收效甚微,原因在于颠倒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本末关系,致使写作游离于阅读之外,如果能对学生个体已有的言语表达知识和经验进行充分地挖掘和激活,就可以使其成为提高写作学习的支撑点。

二、筛选、合并,提取能力点

多读多写多积累是为了创造,但现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大都走了样,许多课只是把课文当做写作的样本、仿效的对象。有些课,是讲完了课文,仿课文写作;有些课,未讲完课文,只就其中的某一写法进行仿写。这样的读写结合学生不知道“然”之后的“所以然”,读与写两败俱伤。学生的写作水平仍是“第一步”和“最低形式”,要提高也很难。如果不能超越“第一步”,跳出“多读多写多积累”的低级形式,切实解答“怎样”的问题,写作就不会有发展。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说明了语文课程应主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这两大问题。“学什么”?――“语言文字运用”!“怎么学”呢?――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文字运用中学习文字。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懂得语言文字表达要优美,还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要教会学生懂得用什么样的语言和言说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教师要做的不是对一些关键词句分析一层又一层深刻含义,而是要弄明白,作者用什么样的言语方式表达出这样丰富的含义,或者说这样的言语方式何以有这样丰富的内涵……

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共同发展是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之一,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他人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与观点,进而学会用个性化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这是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必由之路。所以这些句子整理出来还不够,还应该讲究提高思维能力,讲究训练方法。方法是什么?可以是比较,也可以是归纳。用这样的比喻不错,用那样的描写更好,那这样的比喻到底是起了什么作用?那样的描写含有什么深意?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使语言渐渐接近完美的境界。也就是说,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心知其故。

作文指导往往缺乏带有方法意义的、可以操作的训练。怎样改变?这个“怎样”的训练就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的过程指导,设计出学生具体可操作的训练步骤。要确定作文教学点,就不可笼统地提要求、抽象地做指导,首先应该围绕这些知识,找好训练点,设计出若干个可以操作的、相对程式化的训练步骤。然后找到一条具体的教学路径,设计一级级台阶,进行一系列有层级的具体训练,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使学生的描写由不精彩到精彩。

下面让学生把这些句子进行归纳比较,这样就能提取出让文章有文采的3种主要方法:①注重炼字,选用准确、生动、文学色彩浓厚的词语。词语的搭配要打破常规,大胆想象,敢于创新,这样就可以把静态的事物写活,把动态的事物写得更准确。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散步》这组句子中的“铺”这个字用得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绿意盎然的景象;②句式灵活。句式要富于变化,或长短句交错,或整散句结合等,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和谐。如上句中的“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③善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如“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语势强烈,有力地渲染出后生们和安塞腰鼓共同传递出的磅礴气势。语言富有节奏美,读起来荡气回肠。从不同角度的铺排和程度上的层层递进凸显了描写对象及所抒发的情感,语言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

这一教学环节,通过讲解课文中的经典例子,意在让学生习得其法。古人讲作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学生可以从课文中“偷”的实在是太多了。有了课文这把“米”,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炼字炼句、讲究句式、修辞这3个方面去表达,学生作文的范本存活于课文的经典之中,从阅读中悟出的写作知识对学生的写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作用。既教给学生能抓得着、用得上的提高语言表达的方法,又通过有效的素材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之养成归纳、比较、分析、创新的“思维力”。这样一来,发生新颖、微妙变化的不但是阅读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手法,还为教师研读教材、提炼教材提供了更好的链接。何乐而不为呢?像以上这样的课文经典板块,是需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写作元素的,这些写作元素加强了课文经典和写作之间的衔接与沟通,让教材成为写作训练的“主力军”。除了梳理课文经典,提高语言智慧,还可以借鉴课文经典中的布局谋篇,模仿课文经典中的立意构思,迁移课文经典中的写作技巧……

写作规律的认识不在于掌握多少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而是学生要有自己建构知识的能力,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在写作过程中提炼出方法,摸索出规律,并能将这种能力用在作文实践上,这样一定能跨越自我的篱藩迈向更高的层次。这种情况下,教师更需要做的也许只是运用实践得来的规律,指导实践,强化学生的方法意识、归纳意识,体现教学的提升作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怎么写很重要。笔者想通过这样的尝试,让课文素材与写作高速对接,立足课本,多向挖掘,梳理其精要,掌握提高语言表达的基本方法,汲取课文经典的营养,与课文经典共舞,写出的文章也就具备了更深的文化蕴味。

参考文献:

[1] 付永河.中学语文创造性阅读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3).

[2] 曹章庆.论古典诗词鉴赏对人的精神生态构建[J].昌吉学院学报,2010,(6).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范文第3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就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对文本可以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可以在阅读教学中作适当的讲解供学生借鉴与参考,但是这些都不可以代替学生主体的阅读、代替学生对文本主体性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直面作品,用眼睛去触及,用心灵去抚摸,读出中心,读出问题,读出美感,读出自己,读出富有个性的见解与体会,从而完成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1 读出中心

整体感知课文,读出中心,方可更好地对其内容品味和欣赏。

大多数文章学生读1~2遍就能说出其中心,感知其大意。笔者曾听过《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执教者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完成“文本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学生读完课文就能回答。看来,老师从内容入手巧妙的“导”对学生读出文章中心来说很关键。

有些文章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也会影响学生对中心及作者情感的把握。如诗歌《山的那一边》,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探究所写事物的引申义或比喻义,才能归纳出中心。笔者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时间、事件、心理、方式)概括诗的两部分内容,揣摩“山”与“海”蕴含的意思,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对重点诗句讨论,逐渐明白了——“山”“海”的含义。全诗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和坚定地信念: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对于极少数难读的作品,如鲁迅的《风筝》,其主旨含蓄而深邃。强烈的愧疚之情体现的不仅是兄弟间的真挚之情,还包含着“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剖析的精神。要在学生自由朗读、研讨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关键句子,然后对文章作综合评价和深层探究,效果会更明显。

2 读出问题

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文本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学生在阅读中要有问题意识,在阅读中要能对所读材料提出自己的问题,产生有利于进一步走进材料、获得体会的问题。而培养问题意识的目的,近言之,是为了学生今天语文的学习;远言之,是为了学生将来后续的发展。

如人教版七上朱自清先生的《春》,有的学生读到“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这句话时产生了疑问。他们认为,句中的“卖弄”一词用得不好,因为“卖弄”有出风头,炫耀的意思。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它常常是贬义词。如他喜欢在人前卖弄自己。这种贬义和本句中“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对鸟儿的赞扬在感彩上不相一致。笔者引导学生细细的品读这一节,结合着文章所描写的情境,再来理解“卖弄”的含义。经过大家的品读讨论,最后明确:“卖弄”一词在这儿运用是恰当的。它写出了鸟儿的高兴与喜悦。在大好的春光中一展自己美妙的歌喉跟清风流水互相应和,唱出了春的和悦。

学生读书读出一个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远比他们回答出老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更有意义。阅读时产生的问题顺理成章就成了学生走进文本的一个阶梯。

3 读出自己

学生阅读文本,他的心灵要是融进了文本,就会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一个“角色“。当学生从文中读到自己熟悉的生活时,就自然地在内心受到震动,引起共鸣。一位学生读《背影》中父亲艰难地为儿子买橘子的场面时,不觉热泪盈眶,他动情地为我们讲起了他的父亲:“我家在农村,经济情况不太好,主要的收入就是靠父亲养鸭子。鸭棚搭建在村外的田地里,旁边盖两间小屋,父亲每天吃住在那儿。他为了让我有出息,省吃俭用让我来这所好的学校来学习。开学那天父亲送我,他扛着沉重的行李走在前面,我第一次发现父亲原本挺直的腰板有些弯曲,那是被生活的重担压的,看到这,我的心酸酸的。到学校,父亲把我安顿好,给我买瓶水,就要回去,说家里还要照顾鸭子。我拧开瓶盖,让他喝几口水,他说不渴,他一路上分明淌了许多汗怎么能不渴?难道他连一口水也舍不得喝吗?他叮嘱我几句就回去了,看到他匆忙的背影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是《背影》这篇文章让我对父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学生敞开心扉,倾吐真情,既解决了课内问题,又在文本中进行了一次独特的心灵旅行。

4 读出美感

学生在用心灵触摸文本的同时,也往往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感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如此。不少学生在读《散步》时,不仅为文中两处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叫好,更为文中慈母孝子之间爱得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而感动不已。

两段景物描写分别在第四段和第七段,请看学生在品读讨论后对这两段“美”点赏析——

生1:第四段描写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美不胜收。

生2:这一段让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让人陶醉其中。

生3:这一段写初春景物的美好,衬托了一家人散步的祥和、欢乐的情绪,我们似乎感受到一家祖孙三代在田间小路上悠悠散步的情景。

生4:第七段描写了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也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而后,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有感情地读这两段,给学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本文景物给人以美感,处处又体现着责任,洋溢着谦让、体贴、温和的浓浓亲情,学生含英咀华,细细品悟,在文本中读出了景物美、品德美、人情美,会收获无尽的人格美感。

学生在不断感受美的同时,会逐步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完成自我的超越。

5 读出个性

过去,老师大都设计好“圈套”,挖好“陷阱”等着学生去钻去跳,学生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就是错的,学生个性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今,提倡个性化阅读,提倡学生自己感悟和品味,然后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才有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先看看美国的一节阅读课,课文是《灰姑娘》。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两个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过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发言)辛黛瑞拉的后妈也有可爱之处,如果我是她,也不会让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我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不是好人,但是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别人的孩子。

我们的学生无疑会对“后妈”的行为予以无情的谴责、彻底的否认,对人物常用好坏来评价,并贴上鲜明的标签,很难生成具有个性的思想和见解,这也是长期以来受老师“标准答案”的束缚造成的。

在上《羚羊木雕》时,笔者就放手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对文章的主旨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了自己,突出了特定,强化了个性。当时探究的结果有:

(1)少年朋友纯真无私的友谊是可贵的,父母要理解尊重他们的友谊。

(2)大人们重财轻义的思想不可取,作为父母要尊重儿女们的感情。

(3)少年朋友要学会尊重家长,做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4)作为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尊重他们的人格。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范文第4篇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把握最佳时机进行范读,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录音带等进行配合朗读,将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和动作、姿势、表情等无声体态语言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背影》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被多媒体播放的场景和有感情的朗读所感染,沉浸在一种浓浓的慈母情中。接着提出:这首诗是歌颂伟大母爱的,你们知道哪篇文章是赞美父亲的呢?然后引出新学课文《背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学生在学习的热情中怀着极大的兴趣自觉学习了课文,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大量的形象思维参与,充分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教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听录音范读,听准字音、节奏,再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要求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

“你们能不能在朗读中想像一下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学生通过朗读打开了思维之门,展开丰富的想像力,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通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深秋的黄昏,一个骑着一匹瘦马的游子。正在苍凉的古道上缓缓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即将归巢;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实践证明,通过听、读训练,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和巩固,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具有很强的美的感染力。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在感官上获得一次享受,一种愉悦,而且在朗读过程中真切地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从而提高鉴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例如教学《春》,我以交替运用配乐录音朗读、老师范读、学生自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过程中除强调学生注意读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外,还要求理解课文中精彩的词句,领悟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趣,感受文章语言的艺术魅力。我问,在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中,“偷偷地”、“钻”两个词好在哪里?能否换成“慢慢地”、“爬”等其他词?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感悟出“偷偷地”、“钻”这两个词不能换,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初春时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春草的清新可爱,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又如教学《陋室铭》诗文,在朗读中我提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诗句中“上”、“人”两个字好在哪里?能否用其他字代替呢?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品味,学生茅塞顿开:“上”、“人”二字不能用其他字代替,它在语句中起到生动传神、化静为动的功效,不但使描写的景物人格化,而且更突出了诗人对这悦目的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4.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是:“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初中语文教材中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思想内容上能感染人,而且在语言上也令人叹服不已,那精练准确的语言是作者精美构思的艺术珍品,为语言贫乏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好材料。而通过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交谈、发言、复述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我常常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朗读切入点,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舞台,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先范读,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渔人离开桃花源为什么处处作记号?”“假如渔人带公差找到了桃花源……”这些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亢奋,想像驰骋。纷纷打开话匣子。有的学生说:“作记号是为了不迷路”;有的学生说:“从带公差找桃花源这一点来看,渔人是想邀功请赏……”“假如公差找到桃花源,太守会派兵占领桃花源,就会发生……”有的学生说:“渔人和公差可能私下请求长住桃花源”……学生反复朗读文章后,已有一定的体验,加上我设计的问题简约新颖,便能吸引学生争相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既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又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5.强化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读书感悟是传统朗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对象发生共鸣,体会文本对象表达的独特之处,张扬其思维,唤醒沉睡着的意蕴情感,从而不断强化他们的语感能力。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范文第5篇

1、在家乡,公园的角落里,小河边都可以看到成排的柳树。柳树并不高,但一棵一棵婀娜多姿。狭长的柳叶就是柳树的秀发,柔柔地披下来,直披到腰部,有一些长的,竟垂到河面上,远看就像是一位绿发少女在河边梳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错,微风一吹,柳丝袅袅飘动,像是翩翩的舞蹈,显出万千柔美的姿态。我想,柳树该算是树中的温柔女子,“风情万种”一词,用在柳树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2、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柳树深深扎在泥土里的根,那它们看起来虬劲有力,仿佛要把它的身躯牢牢地屹立在那里一样。有的树根盘根错节,十分醒目,它高高地突出地面,好像要把人绊倒似的。

3、每当秋冬之交,寒风袭来,草木皆枯,那些看上去比柳树坚实粗壮的树木,也经不起严寒的考验,乖乖地卸下了葱茏的装束,落个枝枯叶凋的下场。倒是一向被人视为纤弱的柳树,在风刀霜剑中奋力支撑着。它虽比不上经冬不凋的松柏,仍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与西北风搏斗着。

4、柳树的树枝软软的,上面抽出了许多狭长的叶子,好似一条条翠绿的小船,随风摇曳中又像小朋友闪动的眼睛。远看柳树,仿佛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正在湖边梳洗她那缕缕秀发。一阵春风拂过,柳树更似一位风姿绰越的美女,正欣赏着自己美丽的水中倒影。

5、远处的柳树垂下柔嫩如丝的枝条,在春风吹动下,远远望去像一团团随风飞舞的烟。一阵春风吹过的时刻,柳条便泛绿了,万万条的柳枝,密密的,细细的,远看就像是一片缥飘渺渺的绿烟微微游动的翠云;近看好似绿珠儿串成门帘;倘若钻进去,则宛若置身于?女绿色的秀发当中。

6、一棵棵茂密的柳树远远望去像一朵朵“绿云”,一阵微风吹过,“绿云”在风中起舞,知了在枝头没完没了地叫着,好像在说:“好热,好热!”可是,小朋友们却不怕热,你瞧,在阴凉柳树树荫下,嬉戏唱歌跳舞和乘凉。

7、近看垂柳,它的主干有一些凹凸不平,斑斑点点,真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过去的岁月里,它们经历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尽管它们伤痕累累,但是它们不屈向上,顽强的生长着。让我感受到了不仅仅只有人有生命,世间的植物也都同样有生命。

8、柳树千丝万缕,与苍松翠柏刚劲、挺拔的风格迥然不同。另外,它柔中带刚,刚柔相济。你瞧,池塘边,柳丝低垂,婀娜多姿;你看,池塘中,柳影摇曳,临风起舞。柳动影随,它就像是对镜梳妆的少女,又如舞袖飘飘的仙子。

9、柳树的叶子是嫩绿色的。枝干弯弯曲曲,有的弯得像一张弓,有的简直就垂了下来,成了一座拱桥,倒映在湖里,就成了一座“柳杆拱桥”。我不禁会吟咏起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0、一棵棵茂密的柳树远远望去像一朵朵“绿云”,一阵微风吹过,“绿云”在风中起舞,知了在枝头没完没了地叫着,好像在说:“好热,好热!”可是,小朋友们却不怕热,你瞧,在阴凉柳树树荫下,嬉戏、唱歌、跳舞和乘凉。

11、湖两岸的垂柳果然引人注目,它们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少女,在微风的吹拂下摆动着绿色的连衣裙;它们又像一位春天的使者,热情的伸出修长的双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垂柳的浑身各处无不洋溢着春的气息。

12、柳树不仅外表秀丽,而且还有朴素坚韧的性格。随手摘下的柳枝,插在哪里,它就在哪里存活,从不挑剔生长的环境。正应验了那句古话D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坚忍不拔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13、金色的秋天来到了,柳树上的叶子由深绿变成了黄绿,再是浅绿,最后成为深黄。风一吹,叶子翻了一个筋斗,像一只只蝴蝶飘然飞了下来,落在了小路上,给小路铺了一层黄地毯。

14、柳树它没有老榆树高大粗壮;没有铁树那由尖有硬的绿叶;也没有银杏树高耸,高视睨步。然而柳树在蓝天、湖水的陪衬下显得异样锦绣。

15、而我却爱柳树,尽避人们总说它弱不禁风,但它表现出了春的柔美。早春二月,背阴处的冰雪还未化尽,冬的寒意还未全消,柳树却早已抽出一条条青翠的枝条,吐露出一簇簇嫩绿的新芽,迎接着春姑娘的到来。瞧,它那长长的、软软的枝条在那平静的湖面上款款摇摆,动作是那样轻快,那样温柔。它们排成整齐的队伍用优美的舞姿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呢!

16、而我却爱柳树,尽管人们总说它弱不禁风,但它表现出了春的柔美。早春二月,背阴处的冰雪还未化尽,冬的寒意还未全消,柳树却早已抽出一条条青翠的枝条,吐露出一簇簇嫩绿的新芽,迎接着春姑娘的到来。瞧,它那长长的、软软的枝条在那平静的湖面上款款摇摆,动作是那样轻快,那样温柔。它们排成整齐的队伍用优美的舞姿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呢!

17、柳树千丝万缕,与苍松翠柏刚劲挺拔的风格迥然不同。另外,它柔中带刚,刚柔相济。你瞧,池塘边,柳丝低垂,婀娜多姿;你看,池塘中,柳影摇曳,临风起舞。柳动影随,它就像是对镜梳妆的少女,又如舞袖飘飘的仙子。

18、来到小河边,春天在柳树枝上。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飘荡的柳条,轻柔地抚摸着我们的脸。

19、柳树它没有老榆树高大粗壮;没有铁树那由尖有硬的绿叶;也没有银杏树高耸,高视睨步。然而柳树在蓝天湖水的陪衬下显得异样锦绣。

20、杨柳的枝条是向下垂着的,好似姑娘们刚刚梳洗过的缕缕青丝。春风拂过,披着鹅黄嫩衣的杨柳,摇摆着轻柔的枝条,婀娜多姿地舞动身躯,呤诵催耕曲。它们的腰好软啊,轻风将它们的下梢一齐托起,姿势整齐而好看。默默之间,又刷得垂下了,仿佛小女孩们披散的长发。

21、明媚的春天到了,冬爷爷带走了大地雪白的地毯,春姑娘轻轻一吹,万物复苏,门前那棵大柳树也吐出了嫩绿的新芽, 随着春风动听的歌儿摇曳着它婀娜多姿的身躯。

22、柳树不仅外表秀丽,而且还有朴素坚韧的性格。随手摘下的柳枝,插在哪里,它就在哪里存活,从不挑剔生长的环境。正应验了那句古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坚忍不拔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23、初春,柳树发芽了,一片片娇嫩的柳叶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女孩,久久不愿意探出头来张望,把嫩绿色的身体藏得好好得。虽然一开始小柳叶不愿意出来,可时间一天天过去,小柳叶不再害羞了,把自己美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碧绿的身体丰满多了,他们就像一只只小眼睛,好奇地张望着这个神奇的世界。柳叶长大了变成了一棵棵高大的柳树,变成了惹人喜爱的柳树群!

24、我喜爱柳树,不仅因为它轻盈柔美的风姿为湖光山色增添了妩媚的风采,还因为它有坚韧不拔的性格。柳树的皮呈灰色,它的干弯曲地向上生长,枝条显得分外绿。它不需要种子,只要把枝条土里,无须人管理,自己就会默默地成长,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2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情不自禁地吟诵着这首诗。盛夏,柳树的枝条显得更长了,更绿了,更加柔软了。这个季节,它就像一位已经长成的少女,披着满头绿油油的长发,低头含笑,静静地站着。仿佛在等待,仿佛在沉思。可淘气的孩子们往往要折下柳树那柔软的枝条,圈在头上,做那英勇的“解放军”,那股神气劲儿,甭提有多精神了。

26、来到池塘边。池塘边上站着一棵萌发的柳树,枝条披着风吹入池塘里,仿佛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甩着细长的头发。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嘴里唧唧地叫着,仿佛欢快地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一路上都是一片春天的绿色,使人向往。

27、校门口的马路边,整齐地栽着两排垂柳。它那又细又长又多的枝条一直从头上垂下来,就像仙女长发,在微风中飘动。春天一到,每个枝条长满了绿色的嫩芽,如果用指甲掐一下,一定会掐出水来。看到了垂柳发芽,人们就知道,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到了,心里有一种轻松舒服的感觉。垂柳的枝条碰到人们的脸上,就像是婴儿的手在抚摸。到了夏天,每个枝条上长满了叶子,公路两旁成了绿色的长廊,人们从树下走过,感到空气格外新鲜。孩子们在树下愉快地做游戏,老人们在树下锻炼喝茶聊天下棋……

28、再看冬去春来的时节,那些早早落叶的树木迟迟还没有发芽,柳树却在寒冬的余威下首先苏醒了。它使劲儿地伸伸腰儿,吮吸着温润的空气,抖擞精神,像归队的勇士一样,昂首挺胸。它望着脚下清清的塘水,迎着凛冽的寒风,率先吐翠,披上了娇黄嫩绿的新装,遥盼着燕子的归来。

29、而我却爱柳树,尽管人们总说它弱不禁风,但它表现出了春的柔美。早春二月,背阴处的冰雪还未化尽,冬的寒意还未全消,柳树却早已抽出一条条青翠的枝条,吐露出一簇簇嫩绿的新芽,迎接着春姑娘的到来。瞧,它那长长的软软的枝条在那平静的湖面上款款摇摆,动作是那样轻快,那样温柔。它们排成整齐的队伍用优美的舞姿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呢!

30、远处的柳树垂下柔嫩如丝的枝条,在春风吹动下,远远望去像一团团随风飞舞的烟。一阵春风吹过的时刻,柳条便泛绿了,万万条的柳枝,密密的,细细的,远看就像是一片缥飘渺渺的绿烟、微微游动的翠云;近看好似绿珠儿串成门帘;倘若钻进去,则宛若置身于g女绿色的秀发当中。

31、春姑娘给垂柳脱去灰白的衣裳,又换上淡绿的外套,让绿色的翡翠飞上枝头,让轻柔的枝条婆婆起舞。那柔嫩的枝条像许多纤细的小手,愉快地接受春姑娘的,它时而随春姑娘跳起婀娜多姿的舞蹈,时而直垂向地面表演着精彩的杂技,每个动作似乎都在向给它生机的春姑娘表示感激之情。

32、当游人们漫步在林间小道,站在湖边低头看水中的垂柳以及自己的倒影,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心旷神怡,惬意无比。

33、每当秋冬之交,寒风袭来,草木皆枯,那些看上去比柳树坚实、粗壮的树木,也经不起严寒的考验,乖乖地卸下了葱茏的装束,落个枝枯叶凋的下场。倒是一向被人视为纤弱的柳树,在风刀霜剑中奋力支撑着。它虽比不上经冬不凋的松柏,仍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与西北风搏斗着。

34、柳树在早春时观赏才最为高雅,柳树宛若是一团淡绿的烟雾;则给人以清香、澹泊的感觉。这时候的柳树柔细纤长,还带着细细的绒毛,像g女昏黄的睡眼,无怪前人称之为“柳眼”。

35、我爱校园的广场,我爱校园的小草,我更爱校园的柳树。虽然它没有水杉那样珍贵,也没有白桦那样高大,但是,它在我心中却十分高大。因为它虽然平凡,却是默默无闻的,十分认真地成长树冠,越来越大,夏天让人在它的身下乘凉,年年月月都是这样,而没有一句怨言。

36、春天的柳树格外引人注目。她有许多嫩嫩的细细的叶子,像枝枝粉笔,描绘着春天的美丽,她还有一枝枝娇嫩的枝条,抚摸着大地,好像在说:“小草弟弟快快出来陪我玩啊!”别看她像小姑娘的皮肤一样嫩,但她却有一粗壮的茎,来托着她那美丽的枝条,微风吹过,她多像在跳舞的人们啊!

37、柳树默默地生长着,它也有自己的理想。它想让自己的干长得结实些,再结实些,它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们。满怀理想的柳树是爱春天的,春天也是热爱柳树的。假如春天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那么,我愿做一棵柳树!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范文第6篇

摘 要: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散文之所以能保持长久的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兼备精深的古典文学造诣和广博的西方艺术素养。这使她的散文既漾动着传统渊源的温润之光,更激荡着现代诗艺创造的前卫意识。她将诗的想象逻辑和诗的情感结构运用于散文创作,在散文中借鉴诗歌的复沓、联想等手法,借鉴现代诗的语言和节奏,追求散文的色彩美和建筑美,在时空上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和思绪。

在台湾地区的文学天地间,散文以其代有人才,名家众多,阵容齐整,佳篇绚烂而占有重要的位置。众多散文家因对传统的承继光昌以及大胆革新与锐意创新而形成了重峦叠嶂、万壑争流的散文景观。在这群活跃的散文作家群中,张晓风无疑是一位令人瞩目的散文大家。浓厚的古典文学涵养,使张晓风的散文散发出古典文化的芬芳,尤其是长期受古典诗词的浸润,使她具有诗人气质。她以诗人的眼光和感觉去观察生活,感受人生。她的散文具有诗的激情,诗的联想,诗的感应,诗的风采,诗的气质。她把诗与散文糅合在一起,跨越了诗与散文的界限,字里行间透露出浓郁的诗情和诗的意蕴,造就了一种既有意象,又有蕴含,既清新又朦胧,既现实又浪漫的风格。古典诗词中“雨荷”“圆月”“松树”“杜鹃”“梧桐”“垂柳”“红枫”等意象的大量应用,直接体现了张晓风与古典文学传统之间深厚的渊源关系。但是,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着几近痴迷的她,并没有在古典里迷失自己。如果说,张晓风早期作品充满着古典诗词的阴柔之美,趋于婉约的话,那么,她后来的一些散文,便明显地借鉴了现代诗的意境和语言策略,无论从其内涵或艺术表现技法看,都显现着现代诗的品格,而别具艺术魅力。

一、诗的联想与感应。张晓风在她的散文《地泉》中写到:“有人以为诗是题在题诗的壁上,扇上,搜纳奇句的古锦囊里,或是一部毛诗,一卷杜子美里。其实,不是的,诗是地泉,掘地数寻,它便翻涌而出,只要一截长如思绪的绠,便可汲出一挑挑一担担透明的诗。”作为一个至情至性的作家,她说过,她不是书写分行押韵那种职业意义上的诗人,而是以诗为事业,以追求和创造诗意为人生终极目的意义上的诗人。她的散文洋溢着浓郁的诗情和诗意。她的许多作品实际上是一首具有鲜明的意象、浓烈的感情和动人的旋律的散文诗。不少散文采用了诗的结构和节奏,句子跳跃性强,意象密集,有些则类似意识流作品。张晓风常常采用诗歌那种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她的散文也因此通篇涌动着强烈的感情激流,这感情经过诗化的提炼,具有令人陶醉的诗的韵味,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从她的散文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诗一般的情怀和语言所带来的审美愉悦。

首先,张晓风将诗的想象逻辑和诗的情感结构运用于散文创作。她挥动着诗笔写了大量的诗性散文。她的许多散文,有明显的诗化倾向,淡化对日常生活过程的记述,代之以阐释自然,解读社会人生的奇思玄想和瀑布流泻般的感情抒发。如《母亲的羽衣》中的“羽衣”就是诗意化的形象比喻,羽衣是一件梦的衣裳,是每一个女性的青想,青春岁月的标志,也是每一位母亲深情回顾中的往昔时光。有些散文则注重通过对自然景物,作者心理感受的描写以形成作品的诗意情调。如写景记游《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展现在读者跟前的是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一路上对自然所寓含的神谕的参悟,是宽远的联想和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全文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叙事线索,内容随作者的思绪和感情而自然流转,极富诗歌的跳跃性。作者按诗的想象逻辑,将人与物合一,抒写深切的人生体验,有着诗一般细腻而炽热的热情和瑰丽宽远的想象。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她写的是散文,但把握世界的方式却是诗性的,即以感悟代替对生活历史性的考察,而这本质上与诗是一致的。其散文体现诗的精神:自由、抒情和想象。“临场感”甚为饱满的感性,经灵性和知性的提升之后,体现了一种高妙之境。

诗的构思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张晓风基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驾起感情的马车,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散文王国里纵横驰骋。她的散文想象大胆而新奇别致,天上地下万事万物都可信手拈来,在清风明月、山松野草之间驰骋想象,营造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意境,令人耳目一新。不着痕迹的比喻在散文中俯拾即是。她把春天想象成一个“美丽的、多层的大蛋糕”,而地上的野花是“蛋糕的底层”。在山水中徜徉了一天,临走时她说:“山风跟我说了一天,野水跟我聊了一天,我累了。”她想做“旷野上的一只野鹤”、“深山里一缕宛转的气流”,赤足在石块与石块之间跳跃着,“恍惚以为自己就是山上的一块石头,溪边的一棵树”,一切世俗的烦恼消失了。

天空的蓝笺已平铺在我的头上,我却苦于没有云样的笔。(《画晴》)

这是何等的气魄!

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地斟在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魔季》)

阳光为酒花为杯,让人感到春天暖洋洋的太阳,照耀宁静悠远的深色原野,到处满含着无边的甜美的醉意,令人备感生命的美好。

我此刻也卧看大树在风中梳着那满头青丝……我也有华发绿鬓,跟巨木相向苍翠。

花蕾是蛹,是一种未经展示未经破茧的浓缩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灯谜,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花蕾是胎儿,似乎混沌无知,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胎动来证实自己。(《咏物篇》)

历史或者是由一个一个的英雄豪杰叠成的,但岁月——岁月对我而言是花和花的禅让缔造的。(《花朝手记》)

这种想象简直要直追盛唐诗人了。她深入体察事物,从中寻找美的所在,捕捉思想的火花,只用淡墨淡笔,简单勾勒,便使寻常的花木,都别有一番生趣。

张晓风在散文中还借鉴诗歌的表现形式。她的许多散文是用诗一样的结构组合而成的。如《一个女人的爱情观》全文几乎都是由一种句式写成,反复吟诵爱一个人就是怎样怎样。这种跳动的节奏,一咏三叹的旋律,分明就是诗。《如果你是天使》通篇围绕标题这句假设句行文,每段以此句起始,来表现母子深情。她将诗中的“复沓”借鉴到散文中,一来使所抒之情有波澜起伏的层次感,二来也造成一种回环的美,颇具音乐性。再如《雨之调》分别由“雨荷”“清明上河图”“秋声赋”“青楼集”“油伞”等五个独立小文编缀而成。这样的结构,很容易让人想起诗歌中的“组诗”这一形式。张晓风对这样类似组诗的“组散文”情有独钟,《春俎》《常常,我想起那座山》《爱情篇》《矛盾篇》《眼神四则》《魂梦三则》《林木篇》《花朝手记》《衣履篇》《初绽的诗篇》《玉想》等等,它们或写景、或抒情、或叙事、或咏物,都是围绕总标题,运用现代诗组诗的形式来营造散文集锦式的艺术,从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出发勾起一串串萦思,处处散发出诗一样的象征意象,各显奇颖,各呈异彩。这类散文如书法中的狂草,有着最自由随意的布局,读这样的散文就像跟作者做一次天马行空的精神漫游。

二、诗的语言与节奏。丰富的历史知识,精深的古典文学造诣,以及广博的西方艺术素养,使张晓风的散文艺术殿堂建筑在坚实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她的散文自由活泼,挥洒自如,文字意象繁复,节奏感强,语言复沓跳跃,具有音乐美和意境美。她极力注重语言的加工提炼,善于将文言、现代人的口语和欧化语熔为一炉,精心铸造,巧妙地加以剪裁衔接,另创新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她的语言,既有如“爱是火炽的,恨是死冰的,同情是深渊的,哀愁是层叠的”(《雨天的书》)的古典的清新典雅的排比句,也有现代诗的快节奏语言。

我愿我的朋友也在生命中最美好的片刻想起我来。在一切天清地廓之时,在叶嫩花初之际,在霜之始凝,夜之始静,果之初熟,菜之方馨,在船之启碇,鸟之迥翼,在婴儿第一次微笑的刹那,想及我。(《初心》)

这段文字速度快,笔力强健,气势充沛,一气呵成,运用现代诗的节奏和律动,有最好的现代诗那样苍苍莽莽的感性。

我愿我是那春泥年经上生活过的众生的记录,我是圆我是方我是点我是线我是横我是直我是交叉我是平行我是蹄痕我是爪痕我是鳞痕我是深我是浅我是凝聚我是散。我是即使被一场春雨洗刷掉也平静不觉伤悲、被仓颉领悟模仿也不觉可喜的一枚留痕。(《你要做什么》)

这些语言运用现代诗常用的语言反常搭配的技法,似翻滚的大海,滔滔不绝地喷涌。有时她的语言又似山间的溪流,轻快热烈、幽默诙谐;在她笔下阳光是可以嗅出来的,芳草可以绿得冒出水来,白色的天光可以乱扑扑地压下来,桥因超载月光而成为危桥。有时又似纯净的潮水,恬静温柔,充满诗意。《眼神四则》中,当她听说明治年间,为了把极重的木材拖到工地,有个村里的女子把头发剪了,搓成百尺大绳时,不觉神思飞扬:

美丽是什么?是古往今来一切坚持的悲愿吧?是一女子在落发之际的凛然一笑吧?是将黑丝般的青发,委弃尘泥的甘心捐舍吧?是一世一世的后人站在柜前的心惊神驰吧?

所有明治年间的美丽青丝岂不早成为飘飞的暮雪,所有的暮雪岂不都早已随着苍然的枯骨化为滓泥?独有这利剪刀切截的愿心仍然千回百绕,盘桓如曲折的心事。信仰是什么?那古雅的木造结构说不完的,让沉沉的黑瓦去说,黑瓦说不尽的,让飞檐去说,飞檐说不清的让梁燕去说,至于梁燕诉不尽的、廓然的石板前庭形容不来的、贮水池里的一方暮云描摹不出的以及黄昏梵唱所勾勒不成的,却让万千女子青丝编成的巨索一语道破。

这些语言刚健不失柔美,豪气中犹存雅韵,显示出特有的情调和色彩。这些语言奇俏精炼,字字珠玑,为了适应文章整体风格和表达至情至性的审美激动,打破呆板的句法框架,形成一种迫不及待的气势,作者的感情和才情避开任何既定的结构和组织,无拘无束地显现出来。难怪王文兴评价:“张晓风的文字,其运用之灵活,在当今的我国作家中几乎不作第二人来想。”

张晓风的语言有绮丽婉约的一面,柔肠千曲,情思逶迤,但婉约中有昂扬和洒脱,是婀娜寓阳刚,常用比喻和意象,情思郁勃,自藏豪气,将古典诗文的典雅整饬精练与适合表达浓情烈意的欧化句式很好地熔铸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风格。她充分发挥了中国古典散文汉语言文字那种立体化和感性化的美学效果,但对于中国古典散文的不足之处,她也有清醒的认识。传统中国画对色彩和光影对比关注不够,因此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色感都很淡,崇尚的是冲淡清远。见之于游记,描写山水,往往在清淡中见韵味,不是在瑰丽奇伟中见生命。张晓风在散文创作时,既汲取了中国古典散文重视韵味的优点,以凝练文字和意象传达出盎然的天趣和无尽的哲思;又取法西方现代文学,追求一种在浓墨重彩尽情挥洒中凸现强劲生命力的美学风格。这使她的记游散文恣肆而细腻,远看有气势,近看有细节,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开创了中国现代山水游记的新局面。为了营造诗的意境,给读者视觉的愉悦和色彩的象征意义,张晓风的散文文句力求整齐对称,错落有致,色彩感强,具有绘画美和建筑美。

首先,张晓风通过对色彩的捕捉和描绘,去进行散文意象的创造。《雨之调·雨荷》就在短短的篇章中,描绘了一株雨中挺立的红莲。冷暖色调的对比,不同颜色的叠合、互映,使这篇散文的色彩达到了和谐美和层次美。同时还用象征意义,演绎其思想内容。雨中半开的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红色象征热情、勇敢、炽烈的生命之火。

初春的嫩叶照例不是浅碧而是嫩红,状如星雨的芒萁蕨如此,尖苞如纺锤的雀榕如此,柔枝纷披的菩提如此,想来植物年年也要育出一批“赤子”,红彤彤的,血色充沛的元胎(《我在》)。

用嫩红的元胎来描绘芒萁蕨、雀榕、菩提等植物的初生嫩叶,惟妙惟肖。

其次,张晓风的色彩描绘是服从于自我心灵表达的需要的,她已抛开了意象的浅表描写,而趋向内在和心灵,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她的散文往往运用华美的辞藻绘画造型,写意与写实相结合,具有色彩斑斓、意蕴深远的绘画美,这显示她散文语言方面的精深造诣。

从来没有偏爱过红色,只是在冷冷清清的落叶季节里,心中不免渴望地向往那一片有着热度的红。当满山红叶诗意地悬挂着,这是多么美丽的忧愁啊!那一树枫叶,在晨风中舒开我纯洁的浅碧,在夕阳中燃烧我殷红的灿红。(《林木篇·枫》)

小草莓包括多少神迹啊!如何棕黑色的泥土竟长出灰褐色的枝子,如何灰褐色的枝子会溢出深绿色的叶子,如何深绿色的叶间会沁出珠白的花朵,又如何珠白的花朵已锤炼为一块碧涩的祖母绿,而那颗祖母绿又如何终于兑换成浑圆甜蜜的红宝石。(《咏物篇》)

作者把创造诗的意境作为营构篇章的美学理想。“花”经过情感的过滤和哲思的包孕,已带上了某些理念的色彩;花只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中介,而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体悟才是作品的灵魂。作者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借助富有动感和质感的语言,经过精心的架构,理念从酣畅的描述中不露斤斧之痕地流露出来,艺术的魅力由此而生。在这里,“你会惊悟到原来颜色也是有欲望,有性格,甚至有语言、有欢呼的!”(《矛盾篇之三》)色彩的描绘成了张晓风作品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张晓风散文节奏明快简洁,文气顺畅多变,体现了“英伟之气”的又一侧面。她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或者赋予旧词新的生命,并通过长短句的搭配产生抑扬顿挫、疾徐快慢的效果,形成跌宕起伏、自然优美的节奏。

秋山寂寥,秋容空寥,秋天也正自搭着一条围巾吧,从山巅绕到低谷,从低谷拖到水湄,一条古旧温婉的围巾啊!(《衣履篇》)

我若能挥鞭纵马,直攀峰头;我若能逐草而居,驱羊到溪涧中去痛饮甘拳;我若能手拨马头琴,讲述悠古的战史;我若能身肩绫罗绸缎去卖给四方好颜色和女子,是的,我若是草原上的战士、牧人、行吟诗人或商贾,则阿尔泰山便如沙地的长枕,可以狎昵亲密。但我不是,我是必须离去的过客。(《戈壁行脚》)

寥寥几句,随着情绪的起伏形成了自然优美的节奏,状写出自己生命的感动,给人以诗的清新和柔丽,具有诗的节奏。她常常根据感情的跌宕起伏而安排节奏,自她的散文中,读者可领略现代诗的感觉,现代诗的意象,现代诗的节奏。这些蕴含现代诗的诗质散文语言,与传统美文比,感觉敏锐,意象繁复,节奏灵活,弹性十足,密度加大,富于表现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抒情小品所能概括得了的。

参考文献

[1] 楼肇明:《星约·情冢·诗课》,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 《张晓风散文系列》1-7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3月版。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范文第7篇

一、感知艺术形象

诗词的艺术形象指的是诗词作品创造出来的,寄寓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的具体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即意象)。感知古诗词的艺术形象,必须根据诗词描写的具体形象与画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深刻理解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与典型意义。形象的意义包括作者的情感、理想、情操等。有时诗句中运用了含蓄、象征、双关、比拟等手法,就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的人世际遇,展开联想,深入分析。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江苏泰州市:“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江苏宿迁市:“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甘肃天水市:“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

例1.(2011年湖北黄冈、鄂州、随州卷)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试题评析]对于景物形象,平时要积累其寓示或象征的固定意义,并结合诗句关键词与细节体会其特点和蕴含的情感。鉴赏人物形象,要充分感知人物的精神内涵,有时还要注意形象是以比喻或比拟的方式出现。感知理解时,要识别形象及身份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形象的基本特征或性格如何,形象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等等。这道题诗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抓住“白头”“搔短”“不胜簪”等显露的形象特点,结合全诗“感”“恨”的情感基调,就能体察诗人内心的感情、精神和品质。

[答案示例]描画了诗人苍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二、品析炼字佳句

品析炼字佳句,是中考古诗词鉴赏关注的热点,是理解诗词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有效途径。古诗词讲究炼字炼句,以期获得语言上独特的审美效果和特殊的艺术魅力。炼字,主要是领会关键性动词、形容词及诗眼、词眼;佳句,主要是品评具有哲理、比喻、暗示、象征、抒情等意味的句子。解题时通常先要明确手法;再阐明其语表义,有时还要挖掘它的深层义或言外之意;然后展开想象,描绘该句景象或形象;最后点明其思想感情、表达作用、创设意境或艺术效果。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广西河池市:“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浙江义乌市:“‘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蜓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河北省:“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例2.(2011年四川泸州卷)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①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②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试题评析]这道题是纯粹的语言赏析题,既要体会“飞”的多重意蕴,又要体会名句的妙处,词句均有,从表及里,充分挖掘诗歌表情达意的内涵。古人讲究篇中炼句,句中炼字,鉴赏炼字,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和内容与形式兼顾的原则,应联系全诗的主旨、情思、艺术境界从遣词、造句、色彩、动静、修辞、效果等不同方面来体会。诗前两句景中含情,联系下旬船速之快和“注”中“进京待选”,就可从表层描绘中感受花飞的盛景和从深层衬托中感受花飞的心情。后两句写云,写诗人的感受,这种感受既有诗人富有情趣的错觉,又有诗人“与云俱东”的抱负和信心,同时还蕴含哲理。

[答案示例]①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②运用了静中见动(或以动衬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描述意境画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简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体会意境,就要反复揣摩诗词中融入情感的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感受“此时”“此景…此人”的“此情”,从而把握诗词的画面气氛和思想感情。解题时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抓住主要景物,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中的图景画面;二是用生动的词语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三是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如欢快愉悦、忧愁伤感、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浙江湖州市:“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四川成都市:“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陕西省:“一切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例3.(2011年广东清远卷、河北承德卷)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试题评析]中考对意境的赏析,基本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具体生动的画面。描述画面,也需要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否则所描绘的画面就与作者所表达的情境不符。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充分展现诗词中形象的特征;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形象生动。有时还需把营造的氛围或图景用一句话点示出来。此题要抓住初春景物“莺”“燕”的特征,充分展现生机勃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

[答案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啼鸣;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在湖边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四、把握情感主旨

诗词中会倾注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近年

来,情感主旨类试题一直是诗词鉴赏的一个热点。古诗词思想感情鉴赏,可以细化为几个方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诗人或形象的情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涵等。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一般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怀古伤今、愤世嫉俗、寄情山水、烦闷抑郁等。要想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主旨,就要从诗词标题、反映的题材、关键词句、形象意境、作者生活时代与人生经历等方面综合分析,特别要注意品析诗词中显露感情的词句和后部分议论、抒情的核心词句。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云南德宏州:“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青海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湖南娄底市:“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4.(2011年江苏泰州卷)阅读杜甫的《不见》一诗,完成下题。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试题评析]诗词中的情感主旨,可以是具体的心情感受,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精神;可以是集中单一的抒发,也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表现。此诗注重考查学生整体感悟和局部理解的能力,解答时应分四步:读全诗语句,揣题目注释,抓意象情词,悟感情倾向。从题目、注释和内容可知写的是对李白的怀念,抓住诗中表露情感的词语(如“哀”“怜”)和形象的刻画(李白的奇才、世人的嫉恨及诗人的感叹),以及颔联的对比和尾联的渴盼,就可明确诗人情感的指向,进而归纳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五、分析手法技巧

手法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以手法技巧设题,是古诗词鉴赏的又一大热点。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诗词中的手法技巧通常包括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记叙、议论)、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借代、用典、对偶)、写作手法(对比、象征、衬托或烘托、动静、虚实、正侧、抑扬、渲染、观察或感觉角度、照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三大类。分析解答时,首先要准确指出诗中用了什么手法技巧;然后结合诗句举例分析这种手法的具体运用;最后点明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旨意或在结构安排、审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贵州遵义市:“‘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湖南怀化市:“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宁夏区:.“以下面《蒹葭》中诗句为例,说说《诗经》突出的艺术手法。”

例5.(2011年广西来宾卷)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咪志。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

[试题评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领悟和赏析能力。解答这类题,既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去把握,又要从关键语句上去理解,从多个角度来品读感受。答题应抓住两点:一是找出表现手法,二是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既要分析表现景物的技法,如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又要分析景中融入的雄心壮志,特别要对全诗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细细品析。

[答案示例]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六、比较风格题材

比较古诗词,可以在同一诗词中比较版本差异、字词替换、前人评析与今人赏析等,也可在不同的诗词中比较同一诗人的创作风格,比较不同诗人在同一题材下景物、形象、意境、情感、手法等的异同。比较鉴赏有时要同时品读两首诗词,它可以把同一或不同的形象、情感和手法区别得更加鲜明,从而对诗词理解更深入,感悟更透彻。开放性大,要求高,有一定难度,故近几年诗词比较鉴赏题有所减少。赏析时只要我们知晓、对比诗词的语言风格(如苍凉雄壮、豪放旷达、沉郁悲壮、凄婉柔丽、伤感缠绵、委婉含蓄、清新自然等)与题材内容(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山水田园、咏史怀古、赠友送别、羁旅思乡、边塞征战等)的异同,就能快速了解诗词内容,把握其情感与要旨。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甘肃天水市:“[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江苏连云港市:“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江西南昌市:“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例6.(2011年山东潍坊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题。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①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宁

②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宁

[试题评析]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有深刻的感悟与理解,也容易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古诗词的归类比较赏析,通常选择题材类似而风格有差异的作品,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比较诗词在形象、内容、意境、情感、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点。例题中两首诗歌都是写雪景以及雪天中的“钓鱼人”,营造出廓远旷茫的境界,但一个是动,迎风赏雪,超然自得;一个是静,顶风冒雪,凄清幽独。答题时要抓住诗词中的意象,构想情境,联系作者的境况、身世和情感寄托、人格志向来分析。

[答案示例]①《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②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七、关注探究运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鉴赏更注重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题型的设计,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向实际能力、社会生活、课外操作延伸。这类题关注探究和实际运用,要求考生发掘意蕴、探讨问题、联系生活、实践感悟,这样缩短了文言与生活的距离,活跃了学生思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它以活动为载体,以辨思为方式,以运用为目的,

结合探究、名著、对联、口语交际、音乐图画、现代诗文、地域文化、节日文化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在综合实践中领会古诗词的典雅与魅力,激发学生学诗词、爱诗词、用诗词的兴趣。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浙江金华、丽水市:“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四川宜宾市:“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福建泉州市:“下列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有哪些?”福建厦门市更是以“鹭岛竞飞鸢”为综合性学习将诗词鉴赏融入活动中进行设题考查。

例7.(2011年辽宁沈阳卷)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材料=: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

①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②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试题评析]将诗词与探究相结合,在综合实践中理解运用,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探究诗词的形象、内容、情感和手法的过程中,在演说、归类、听唱等活动中运用诗词,是诗词鉴赏走向开放、走向生活的常见方式。诗词中一些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经典意象,已经形成一种文化,体现某种情愫、品格或志向,如“月”就代表思乡、怀人。此题材料诗文结合,要求学生从中探究形象的共同规律,进而概括出新的内涵特点,并结合主题拟写宣传语,进行实践运用。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范文第8篇

一、按拼音写词语。

shuāi

jiāo

qiào

yùn

cáng

xuàn

rǎn

xié

shāng

bào

juàn

sàng

)(

yōng

dài

bào

yuàn

yàn

zhē

gài

)(

máo

shǎ

shì

jiāng

yìng

cháo

xùn

(

)

(

)

hūn

chén

jiě

sàn

tuì

suō

líng

luàn

(

)

(

)

(

)

(

)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天涯——

惊叹——

柔美——

清鲜——

洒脱——

疾驰——

奇丽——

明朗——

柔美——

奇丽——

无限——

洒脱——

羞涩——

愉快——

拘束——

英勇——

散布——

奇异——

勤勉——

僻静——

欢悦——

攀谈——

静谧——

茂盛——

追随——

欢悦——

勤勉——

散布——

蕴藏——

苍穹——

孕育——

赠予——

欢送——

摇曳——

旖旎——

硕大——

婆娑——──等闲——逶迤——

开颜——进犯——

险要——

沉着——

奉命——

屹立——

相继——

依托——

宣告——

欢跃——

肃静——

热烈——

瞻仰——

宏伟——

赞叹——

沉思——

沉寂——

暴露——

憧憬——

浓密——

疲倦——发达——

猜测——

紧密——

神秘——

枯萎——

干燥——抵御——

咆哮——

惊慌——

拥戴——

放肆——

狞笑——

沙哑——

精美——

舒适——

顾惜——

抱怨——

探望——

沉思——

宁静——

嗤笑——

迅速——

喧闹——

遮盖——

张望——

渺小——

恩赐——

慷慨——

节制——

枯竭——

感叹——

威胁——

设想——

璀璨——

遥望——

呼唤——

放弃——

宝贵——

神圣——

浓密——

体验——

滋润——

照管——

品尝——

终究——

眷恋——

险恶——

归宿——

恭敬——

领悟——洋洋——

清秀——

纯熟——

恬静——情愿——

陶醉——尴尬——

虚拟——

郑重——

伶俐——

盼望——

无端——

伟大——

允许——

熟识——

伶俐——

盼望——

朦胧——

陡然——

追悼——

羞愧——

枯瘦——

悔恨——

团聚——

阴暗——

感激——

羞愧——稀(希)奇——

呆头呆脑——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大步流星——怒气冲冲——

暴露无遗——

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化为乌有——

井然有序——理直气壮——

风雨同舟——

断断续续——

波涛汹涌——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熙熙攘攘——

花色斑斓——

顾影自怜——万水千山——威风凛凛——

霎时间——倚——

弹——

复——

曰——曝——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低吟——

静立——

团结——

羞涩——

明朗——

迂回——

寂静——

拘束——

缩小——静谧——

茂盛——

俏丽——

勤勉——

得意——

娇小——苍穹——

孕育——

赠予——

欢送——摇曳——

硕大——细浪——等闲——

集中——

沉着——

崎岖——

雄伟——

光明——

开始——

汇集——

——

诞生——

选举——

挺进——

漆黑——

沉寂——

短暂——

暴露——

浓密——勇敢——

疲倦——发达——

猜测——

紧密——

神秘——

枯萎——

干燥——

抵御——

黎明——

惊慌——

沙哑——

拥戴——

嘶哑——

魁梧——

舒适——

卷缩——

苍白——

僵硬——

潮湿——

幽静——

迅速——

喧闹——

遮盖——

张望——

慷慨——

枯竭——

贡献——

毁坏——

浓密——

圣洁——

热爱——

清澈——

甜美——

放弃——

喜爱——

干旱——

普通——

宏伟——

创造——

恭敬——

微弱——

陌生——

纯熟——

尴尬——

虚拟——

郑重-——

伶俐——

熟识——

允许——

朦胧——

陡然——

昏暗——

深奥——

详细——

慈祥——

干净——

微弱——

深奥——

严肃——

清楚——

伟大——

全神贯注——不假思索——悠悠忽忽——

顾影自怜——斩钉截铁——威风凛凛——

呆头呆脑——

别出心裁——技高一筹——

大步流星——怒气冲冲—— 暴露无遗——

心满意足—— 轻手轻脚——井然有序——

小心翼翼——不假思索——理直气壮——

风雨同舟——断断续续——波涛汹涌——

恍然大悟——马马虎虎——洒脱——

放肆——

难——暖——死——

四、我来选词填空。

平静

安静

寂静

宁静

幽静

1.我和妈妈一起漫步在(

)的林荫小道。

2.一丝风也没有,湖面(

)得像一面镜子。

3.傍晚,游人散尽,这儿又恢复了(

)。

4.六(1)班的同学正在做作业,教室里(

)极了。

5.冬天的夜晚,山村里(

)得很。

挺立

耸立

矗立

6.一棵棵高大的树(

)在蜿蜒的小路上。

7.

天安门广场上(

)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8.

英雄就像一座(

)在我们面前的高山。

五、给下列词语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________的绿毯________的小诗________的微笑

________的森林________的彩衣 ________的目光

_______的眼睛  ________的尸体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的掌声________的欢呼  ________的隆隆声

________的火花 ________的回忆  ________的亮光

________的口号声的野马

地喊

的脸

的人们________的变化

________的建筑群

________的轰鸣

________的举动

________的男子

________的季节

________的绿袖子

________的事情________的河水

________的波光

________的归宿

________的钢琴声________的月光

________的表演

________的贝壳

________的经历

________的工程

________的路线

地前进

地奔忙地漫游

地躺着

地地开采地沉思

地显现

六、填写量词。

一(

)小诗

一(

)马

一(

)游历

两(

)大树一(

)尸体

一(

)骑兵师

一(

)火光

一(

)刀一(

)蛇矛

一(

)黑脑袋

一(

)竹节人

四(

)城门

六(

)小珠

一(

)浪头

一(

)黄泥土

一(

)纱衣一(

)松针

一(

)山脉

一(

)叹息

三(

)房一(

)钢琴曲

一(

)微云

一(

)马鞭

一(

)圆月

一(

)猹

一(

)贝壳

几(

)羽毛

一(

)碎影

七、叠词聚会。

1.照样子写词语。

例:热乎乎(ABB)

亮________

眼________

乱________

白________

湿________

软________

例:威风凛凛(ABCC)

怒气________

虎视________

两手________

波光________

小心________

例:轻手轻脚(ABAC)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悠悠忽忽(AABB)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赫赫伟绩(AABC)

念念______

津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模仿写拟声词。

叽里呱啦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填空,组成四字词语。

庞(

)大(

心(

)神(

顾(

)自(

孤(

)自(

)排(

)倒(

挖(

)

心(

)

一(

)所(

忘(

)所(

)(

)然有(

严(

)合(

指(

)画(

八、词语积累卡。

1.填上合适的数字,组成四字词语。

横(

)竖(

)水(

)山

)上(

)下

)颜(

)色

)分(

)裂

成(

)上(

2.我能按要求写词语。

(1)用来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

熙熙攘攘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用来形容大海的四字词语

波光粼粼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弄巧成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表示资源种类的词语

水资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跟艺术有关的成语

雕梁画栋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霎时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表示颜色的词语

紫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形容心情不安、紧张的词语

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亭台楼阁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0)表示人物品质的词语

气壮山河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先补充成语,再按要求归类。

山()共存    理()气()

别出()()

自()自受

念念有()前()尽弃  技高一()

()()吞枣   张()李()

()然不同

(1)褒义词:

(2)贬义词:

(3)中性词:

九、根据意思写成语。

1.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2.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3.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4.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5.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6.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7.在一片吵闹声中散去。也表示突然、混乱地散去。(

8.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十、根据画线部分的提示,写出词语。

1.集市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

2.在海洋世界中,鲸是一种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

3.她太美了,人们都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

4.每天上班、下班的高峰时期,街上的人们都有着匆忙赶路的神态。(     )

5.站在老虎前面的狐狸声势使动物们害怕,吓得一个个东逃西散。(

6.校长跨着大步,快速地走过来,背起受伤的小同学向医务室走去。(

7.这次考试小林考得很好,他有点兴奋得忘记了一切,唱了起来。(

8.一场暴雨过后,浅浅地埋在土里的种子,全部都暴露出来啦!(

十一、根据语境,写词语。

1.写出含有“奇”的词语。

(1)天上的火烧云在极短的时间里,变化很(

)。

(2)跟着小昆虫们,我做了一次(

)的旅行。

(3)两个小姑娘看到这(

)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的嗤笑起来。

2.写出含有“精”的词语。

(1)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

),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电子计算机是一种(

)的仪器。

(3)在老师(

)的策划下,我们完美的举行了这次活动。

(4)小军在这次演讲中说的话很(

)。

3.写出含有“美”的词语。

美丽

美好

美妙

(1)兄妹俩被(

)的琴声陶醉了。

(2)妈妈在我心中是全世界最(

)的女人。

(3)(

)的未来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十二、按照原文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写一写第一句带点的词语的好处。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

)。

3.钟子期曰:“(

)乎鼓琴,(

)乎若太山。”

4.(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

),都种着(

)的碧绿的西瓜,(

)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一柄(

),向一匹猹尽力的(

)。

十三、按原文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

)唱的是什么,听者(

)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五位战士(

)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4.五位壮士(

)向顶峰攀登,(

)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5.(

)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

)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6.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两手空空,(

)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7.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

)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

)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8.“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

)想,(

)敲了敲门。

9.我(

)想,(

)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10.拿矿物资源来说,它(

)上帝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11.(

),(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2.但是,(

)这些设想能实现,(

)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十四、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意味深长的话语

意味深长地对视

意味深长的道理

一望无际的西瓜地

一望无际的田野

一望无际的宇宙

参考答案:

词语专项训练

一、按拼音写词语。

马蹄

摔跤

俏丽

蕴藏

渲染

协商

爆发

次序

疲倦

沮丧

地狱

拥戴

抱怨

谚语

遮盖

目睹

茅屋

傻事

僵硬

潮汛

昏沉

解散

退缩

凌乱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天涯——天际

惊叹——赞叹

柔美——优美

清鲜——新鲜

洒脱——潇洒

疾驰——奔驰

奇丽——秀丽

明朗——晴朗

柔美——柔和

奇丽——瑰丽

无限——无穷

洒脱——潇洒

羞涩——害羞

愉快——高兴

拘束——束缚

英勇——勇敢

散布——分布

奇异——奇怪

勤勉——勤恳

僻静——幽静

欢悦——欢腾

攀谈——交谈

静谧——安静

茂盛——茂密

追随——跟随

欢悦——欢腾

勤勉——勤奋

散布——分散

蕴藏——蕴含

苍穹——天穹

孕育——养育

赠予——给予

欢送——送别

摇曳——摇晃

旖旎——柔美

硕大——庞大

婆娑——摇摆

──远征等闲——平常

逶迤——蜿蜒

开颜——高兴进犯——侵犯

险要——险峻

沉着——冷静

奉命——遵照

屹立——耸立

相继——连续

依托——依靠

宣告——宣布

欢跃——欢呼

肃静——肃穆

热烈——激烈

瞻仰——仰望

宏伟——雄伟

赞叹——称赞

沉思——深思

沉寂——沉静

暴露——显露

憧憬——向往

浓密——茂密

疲倦——疲乏发达——兴旺

猜测——推测

紧密——松散

神秘——深奥

枯萎——枯败

干燥——枯燥抵御——抵抗

咆哮——怒吼

惊慌——惊惶

拥戴——拥护

放肆——放纵

狞笑——奸笑

沙哑——嘶哑

精美——精致

舒适——舒服

顾惜——爱惜

抱怨——埋怨

探望——探视

沉思——深思

宁静——平静

嗤笑——讥笑

迅速——急速

喧闹——热闹

遮盖——隐藏

张望——观望

渺小——微小

恩赐——赏赐

慷慨——大方

节制——克制

枯竭——干涸

感叹——感慨

威胁——恐吓

设想——假想

璀璨——灿烂

遥望——远望

呼唤——召唤

放弃——舍弃

宝贵——珍贵

神圣——庄严

浓密——稠密

体验——体会

滋润——滋养

照管——照料

品尝——品味

终究——最终

眷恋——依恋

险恶——凶恶

归宿——着落

恭敬——恭顺

领悟——领会

洋洋——峨峨

清秀——秀气

纯熟——熟练

恬静——安静

情愿——甘愿

陶醉——沉醉尴尬——为难

虚拟——虚构

郑重——慎重

伶俐——机灵

盼望——期望

无端——无故

伟大——宏伟

允许——答应

熟识——熟知

伶俐——机灵

盼望——期望

朦胧——模糊

陡然——骤然

追悼——哀悼

羞愧——惭愧

枯瘦——消瘦

悔恨——懊悔

团聚——团圆

阴暗——昏暗

感激——感谢

羞愧——惭愧

稀(希)奇——稀(希)罕

呆头呆脑——呆若木鸡别出心裁——别具—格

技高一筹——略胜一筹

大步流星——健步如飞怒气冲冲——怒气冲发

暴露无遗——水落石出

心满意足——称心如意轻手轻脚——蹑手蹑脚化为乌有——子虚乌有

井然有序——有条有理

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断断续续——时断时续

波涛汹涌——惊涛骇浪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饱经风霜——饱经沧桑

熙熙攘攘——来来往往

花色斑斓——色彩斑斓

顾影自怜——孤芳自赏万水千山——千山万水威风凛凛——八面威风

霎时间——一刹那

倚——靠

弹——听

复——再

曰——谓

曝——晒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低吟——高唱

静立——奔驰

团结——分裂

羞涩——大方

明朗——阴沉

迂回——径直

寂静——热闹

拘束——解放

缩小——扩大

静谧——喧闹

茂盛——枯萎

俏丽——丑陋

勤勉——懒惰

得意——失落

娇小——庞大

苍穹——天穹

孕育——养育

赠予——接受

欢送——迎接

摇曳——静止

硕大——细小

细浪——巨澜等闲——非常

集中——分散

沉着——慌张

崎岖——平坦

雄伟——宏伟

光明——黑暗

开始——结束

汇集——分散

——低落

诞生——死亡

选举——否决

挺进——撤退

漆黑——雪白

沉寂——喧闹

短暂——漫长

暴露——隐蔽

浓密——稀疏

勇敢——胆怯

疲倦——精神发达——落后

猜测——坚信

紧密——稀疏

神秘——平常

枯萎——茂盛

干燥——湿润

抵御——支持

黎明——黄昏

惊慌——镇定

沙哑——清脆

拥戴——反对

嘶哑——洪亮

魁梧——瘦小

舒适——艰苦

卷缩——伸直

苍白——红润

僵硬——柔软

潮湿——干燥

幽静——喧闹

迅速——缓慢

喧闹——安静

遮盖——暴露

张望——观望

慷慨——吝啬

枯竭——丰富

贡献——索取

毁坏——爱护

浓密——稀疏

圣洁——肮脏

热爱——憎恨

清澈——浑浊

甜美——苦涩

放弃——坚持

喜爱——讨厌

干旱——湿润

普通——特殊

宏伟——渺小

创造——模仿

恭敬——轻慢

微弱——强烈

陌生——熟悉

纯熟——生疏

尴尬——为难

虚拟——真实

郑重-——轻率

伶俐——笨拙

熟识——生疏

允许——禁止

朦胧——清楚

陡然——慢慢

昏暗——光明

深奥——肤浅

详细——粗略

慈祥——严厉

干净——肮脏

微弱——强大

深奥——浅显

严肃——活泼

清楚——模糊

伟大——渺小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不假思索——冥思苦想

悠悠忽忽——恍恍惚惚

顾影自怜——自惭形秽

斩钉截铁——犹豫不决

威风凛凛——文质彬彬

呆头呆脑——生龙活虎,

别出心裁——照猫画虎

技高一筹——不相上下

大步流星——慢条斯理

怒气冲冲——愁眉苦脸 暴露无遗——滴水不漏

心满意足——大失所望

轻手轻脚——笨手笨脚

井然有序——颠三倒四

小心翼翼——粗心大意

不假思索——冥思苦想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风雨同舟——背信弃义

断断续续——连绵不断

波涛汹涌——风平浪静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马马虎虎——仔仔细细

洒脱——拘谨、拘泥

放肆——约束、收敛

难——易

暖——寒死——活

四、我来选词填空。

1.幽静

2.平静

3.宁静

4.安静

5.寂静6.耸立7.挺立8.矗立

五、给下列词语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无边

奇丽甜蜜茂密五彩斑斓异样亮晶晶敌人坚强不屈排山倒海热烈飞机

灿烂

深深微弱豪迈受惊沙哑

淸瘦乱哄哄明显宏伟波涛奇特健壮生长透明遥远永流不息粼粼生命断断续续清幽无穷无尽五色危险

巨大

快捷

傲然勤勉悠悠忽忽横七竖八痛苦不加节制默默鲜明

六、填写量词。

首匹次棵具个束把柄圈个座颗个片层根座声间首缕根轮匹包只丝

七、叠词聚会。

1.亮晶晶

眼巴巴乱哄哄白茫茫湿淋淋软绵绵

怒气冲冲

虎视眈眈两手空空波光粼粼小心翼翼

吹来吹去追来追去自作自受越升越高

熙熙攘攘歪歪斜斜跌跌撞撞安安静静

念念有词津津有味重重殿宇层层楼阁

2.噼里啪啦

稀里哗啦

叽里咕噜

3.然物驰往影怜芳赏山海空思无获乎以井序

丝缝手脚

八、词语积累卡。

1.

七八

万千七八五**五千万

2.(1)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游人如织

(2)汹涌澎湃波涛汹涌风平浪静

(3)水落石出出生入死弄假成真

(4)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煤炭资源

(5)妙笔生花

天籁之音

绕梁三日

(6)一刹那

瞬间一眨眼

(7)橘红色

苹果绿梨黄

(8)心惊胆战

心惊肉跳

(9)玲珑奇巧

规模宏大雄伟壮丽

(10)昂首挺胸坚强不屈一丝不苟

3.

川直壮心裁作词功筹

囫囵冠戴迥

(1)褒义词:山川共存 理直气壮 技高一筹 别出心裁

(2)贬义词:前功尽弃 囫囵吞枣

自作自受

张冠李戴

(3)中性词:迥然不同

念念有词

九、根据意思写成语。

1.

一碧千里2.

心驰神往3.

孤芳自赏4.

昂首挺胸5.

排山倒海

6.

千钧一发7.一哄鸟散8.

气壮山河

十、根据画线部分的提示,写出词语。

1.

熙熙攘攘2.

庞然大物 3.

驻足痴望4.

形色匆匆5.

威风凛凛

6.

大步流星7.

忘乎所以8.

暴露无遗

十一、根据语境,写词语。

1.(1)奇妙

(2)奇异

(3)奇怪2.(1)精美

(2)精密

(3)精心

(4)精彩

3.(1)美妙

(2)美丽

(3)美好

十二、按照原文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写一写第一句带点的词语的好处

1.

清鲜明朗高歌一曲

“是那么”的重复使用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赞美的感情。

2.

柔美勾勒翠流云际

3.

善哉

巍巍

4.

深蓝金黄沙地一望无际

其间项带银圈钢叉刺去

十三、按原文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既……

又……

既……

又……2.不管……

总……

3.一边……

一边……4.一面……

一面……

5.

只要……

就……6.

但7.

不是……

而是……

8.

一边……一边……9.

一边

……

一边……

10.

不是……而是……11.

但是……

因为……

不但……

还……

12.

即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