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一、求同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诗歌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重要板块,使用比较阅读法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体悟诗歌的经典魅力。一是将比较法运用于诗歌主题思想的归纳方面。比如,在学习《卜算子・咏梅》时,我组织学生同时阅读王安石的《咏梅》,然后比较两位作家在梅的寓意上有何相似点。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首先是梅花绽放皆是在断桥边和墙角这些清冷之地;其次是梅花开放之际往往是无人欣赏之时;最后是两首诗皆突出了梅花之香气。二是在诗歌意象的归纳总结上。学完李清照《声声慢》后,笔者就有意识地遴选出其“姐妹”篇中的相关诗句,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李煜《相见欢》中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在这些诗句中,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皆提到了同一物象――梧桐,然后笔者追问学生,梧桐有何共同寓意,通过求同之思,让学生体悟出“梧桐”有凄苦和悲伤之寓言。三是用于归纳作者的风格特征。有些诗或词人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或词,其中不乏不同风格的诗词,但总体来看,个人风格在其绝大多数名篇中皆有表现,洞悉诗人或词人在不同诗词中流露出的共性风格,有助于了解作者其它作品之内涵,如李白表现得飘逸浪漫,而杜甫显得沉郁顿挫,王维则有恬淡超然之性等等。

二、求异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如果说求同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那求异则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等特点,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尤为重要,培养发散性思维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义,更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考量着教师处理文本和选用教学手段的能力。求异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为普遍,以小说散文阅读为例,在剖析人物形象或性格时,求异法往往能帮助学生抓住最佳切入点,厘清人物的鲜明形象,并以此为支点,在脑海里构建出人物形象的脉络图。

在讲授鲁迅的《祝福》时,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是重点之一,学生往往无法全面了解,很难深入地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笔者便提醒学生比较祥林嫂两次去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候的差异。学生得出以下意见,第一次:祥林嫂是“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不过第二次是这样:“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顺着这个思路,笔者便引领学生再次用比较法进行深度阅读,祥林嫂两次做工时的表现有何差异?很显然,第一次,她很勤快,什么都做,人人都说她比男人还勤快,但第二次却是“手脚已没有先前那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最后再比较人们对祥林嫂前后的态度差别等等,通过这些细节上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所受到的来自个人命运和社会压迫所带来的双重迫害,同时在比较中进一步引申出文章的宗旨,命运对她来说是不公的,但社会对她的迫害更加残忍。

三、求同和求异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并用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一、囤中有“米”心不慌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修辞方法、描法、抒情手法。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互文、双关、对比、用典等。描法主要有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视角变化、感官结合、烘托(含正面衬托和反衬)等。抒情方法常用的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

熟知以上的各种表现手法,就是大脑中有了“米”,这仅仅是做好这方面题的第一步。

二、考点源头在课内

语文考试的考点并不是随意的、漫天的,像各个表现手法的考点其实在高中语文课本所选择的诗歌中均可寻到依据。笔者就各个考点到课内寻找源头。

(1)修辞手法。①比喻。在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中,他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把自己的亡国之愁、故国之思比作一江春水般滔滔不绝、绵延万里。贺铸的《横塘路》更是精彩,“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人连用三个比喻构成博喻,写尽心中的无限闲情。②拟人。在晏殊的《蝶恋花》中,有“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佳句,月亮是那么的不解人意,惹得闺中人彻夜不眠,思念心上人。这句话和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是赋予花儿鸟儿以人的感触,都是拟人的好例句。③夸张。在杜甫的《登高》中,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竭尽夸张,写尽秋天之景。王勃的《滕王阁诗》中“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滕王阁的高。④修辞中比较重要,近年来在试卷有所出现,容易为学生所忽视的修辞是借代。在柳永的《雨霖铃》中,“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其中“兰舟”代指舟子,《滕王阁诗》中“佩玉鸣鸾罢歌舞”用“佩玉鸣鸾”代指,《琵琶行》中“门前冷落鞍马稀”用“鞍马”代指客人,“终岁不闻丝竹声”用“丝竹”代指音乐。⑤对比。在高适的《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统治者的醉生梦死,对战士的同情。⑥对偶。在诗歌中,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2)描法。景物描写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动静结合的绝佳例句,教材中,王维的《山居秋暝》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静后动,动静结合。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象酒醒后的画面,惹人悲伤。景物描写中也有衬托和反衬的运用,如晏几道的《临江仙》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以成双成对的“燕子”反衬出人的孤寂。而 “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则是以声衬静,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寂静。

(3)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就是诗人直接说出心中情感,比较容易辨别。像李清照的《声声慢》词尾“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收束全词,亮出词眼,直点愁情。而间接抒情中,词人主要借助景物来抒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写景最终还是为了抒情。柳永的《雨霖铃》篇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运用了寒蝉、长亭、骤雨几个意象,开篇营造一种悲伤的离别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借景抒情,在词作中屡见不鲜。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通篇集中一个意象梅花,词人借咏叹梅花抒发个人的气节,是为托物言志。于谦的《石灰吟》也属于同类手法。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人是借古抒怀和借古讽今,可以通过分析典故以及对词人的知人论世来解读词作的深刻主题。

三、审清题意是关键

遇到诗歌的表现手法题,要审清出题人的隐含提示,不能答非所问。首先,出题人明确交代了要回答“哪种修辞手法”,那就指明两个方向,一是修辞手法,二是只能回答一种修辞手法,因为“哪种”明确为一种。一些学生的做法是写出了自己头脑中积累的所有修辞,世上没有这么容易的事情,是甲就不是乙。其次,有些手法题,没有明确答题方向,但问题的出现是跟在前一问或一个概括内容的语句后面出现的,那么,手法题就是紧承第一问或内容来的。假如前一问问得是抒发了什么情感,再问运用了什么手法,该题一定是指明了抒情手法的方向。假如前一句问描写了什么景物,那么一定是要求考生回答描写的手法。

例如,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在这里,问怎样“写鹰”,答案应为描法,“什么表现手法”,答案唯一。所以这题最终的参考答案是衬托或烘托,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又如,(2007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其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题第一问着笔在情感,所以第二问该思考抒情手法。“哪种”为一种。诗句很明显在写景,所以该题的最终参考答案是借景抒情。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一、 解答赏析题的一般步骤

1. 精读点作。诵读全诗,要抓住诗歌所描写的意象,感悟作者蕴含的情感,以获得整体感知。

2. 审题寻点。分析题目的要求,揣摩命题人的意图,确定解题的范围,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3. 组织答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踩点要到位,语言要力求诗化。

二、 诗歌赏析题的常规题型

1. 主题情感题。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形象或景物,写出了()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情感类)忧国忧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忆友怀旧,或思念亲人,或寄情山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相知相见,或离愁别恨等。

例1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2006年潍坊市中考试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 “山青花欲燃”这句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1) 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 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2006年连云港中考试题)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八百里麾下炙,五士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 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2. 表现手法题。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找出全篇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对比、象征比兴、托物言志、情理相映、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例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题目。(2006年河南中考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例4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2006年成都中考试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问: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表现方法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3. 想象描述题。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像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像,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提问方式: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例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2006年南通海门中考试题)

江 南 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问:给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例6 阅读《山居秋瞑》(王维),完成下面题目。(2006年资阳市中考试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答: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4. 品味炼字题。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感情上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是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提问方式:这首诗中“某”词为什么不能换成“某”词?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十分传神?这个词在诗中有什么特定的含义?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个字?请赏欣。

例7 阅读(宋)周敦颐的《题春晚》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嘉兴中考题)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问: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例8 赏析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按要求回答问题。(2006年温州市中考试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 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 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答:(1) 满压(2) 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5. 名句赏析题。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提问方式: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画线的千古名句?你从这句名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这句话在现在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例9阅读杜甫的(望 岳),完成题目。(2006年河南中考试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问: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名句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或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或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2.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2006年扬州中考试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读本 教本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编写者在编写选修读本的时候。是抱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的目的来编写的。为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编选了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政治经济科普和文学文化常识读物,每学期一般在35万字以上,这使学生300万字的阅读量有了基本的保证。同时人教社编写者又编写了必修的教本,而且规定读本必须与教本配套使用,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选修的读本”,或随意处理“选修的读本”。结果是学生多数因老师一般性倡导所误导而无法使文章阅读落实到实处。真所谓教本都学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把文章的阅读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在文章的具体阅读中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品味的提高,这不仅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一个教师如何创造性地驾驭教本和读本的能力问题,那如何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让教读两本有机会结合起来,进而更好的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 借鉴读本资料内容,拓展教本文章背景。

比如,研讨人教版高中教材的《再别康桥》之前,我们可以先学读本中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让学生初步领会特定情境中的康桥。该文出自诗歌单元,在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先学学读本上的《诗人读诗》、《中国现代诗歌》、《中国当代诗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点评、札记,为随后进行的课文的研究和探讨打好基础。我们必须意识到,现代意义的课堂是交往的场所,教学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实物、语言或意义的传递和共享,影响和调节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活动,这种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对话”,而对话的内容也就是读本和教本所提供的东西,我们一直以来所放不下的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在这种“对话”意义的教学面前也就黯然失色了。新的课标改革充分地意识到了这一现实,明确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并且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把一味的教师讲给学生听,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在一种内容、一种原则、一种目标规定下的合作实践过程,“自主、合作”成为语文实践的主要原则。

我们不妨可以来举个实例,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让学生有计划有顺序地阅读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的鉴赏》、余光中先生的《散文的知识性与感性》、倪其心先生的《怎样分析古代散》、章培恒先生的《中国古代散文》和苏轼的《赤壁赋》,借此来引导学生总结出散文鉴赏的一般规律,即:“知人论世,感知诗文背景,披文入情;把握诗文意蕴,跳出文本;进行比较权衡,命笔成文,做出价值判断。”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或重温了东坡先生的《题西林壁》、《江城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充分了解了苏轼一生的遭遇、痛苦和旷达的内心世界;为我们深入地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提供了相当的支持材料。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了这些东西后,填充他们的认识和生活阅历,文本中所描述的或抒写的人、事、物、情在他们的大脑中鲜活起来,顺利实现情随境生,移情入境,体贴物情,物我情融的境界。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念奴娇?赤壁怀古》创造性地读成了一出独幕的情感剧:

舞台:赤壁

布景:大江东去,浪淘尽,故垒西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人物:苏子

情感的开端、发展:即景生情,泛写江山人物。

情感的:尽情抒发,热爱祖国河山;羡慕古人,追求建功立业。

情感的结局:思尽而醉,自我解脱,寄情江月。

二、 探究本人物成因,感知教本人性多维。

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的形成,无非是他的遭遇与经历造成的。如新课标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那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升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学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说士的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再如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对于学生这种观点,我们教师切不可以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而断然否定他们,可利用教本课文中的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引导学生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呢?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如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理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那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是文中所形容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和审美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人物的“心里路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进一步括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正确、全面的思辩能力,充分感知教本形象的人性多维性。 三、参阅读本选文精髓,把握教本选文主旨。

概括文章主旨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练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应该说,语文读本为教本提供了大量的比较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这才是教本编写者的真正意图。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比较无疑是发现问题的最好途径。譬如可以通过对屈原的《离骚》《涉江》以及许多诗中,诗人反复地进行着关于死的思考,死对于屈原来说,是一种表达方式,他走向死亡是那么清醒、从容、镇定。进而,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屈原“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特立独行的人格之美。

再如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到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到对传统文明的评价,我们可以和读本中的贾平凹《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徘徊,在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地联系,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要时刻领会教本和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我们甚至还可以延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游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就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我们指导学生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把这眼光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就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选文的主旨。

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读本阅读除了能够给学生提供辅助、升华、拓展的契机外,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解社会人生,走向社会人生的平台:其富于时代性、生活性、人文性的选文,大大的缩短了学校与社会,学生与生活,教本与读本之间的距离。学生在阅读、感知读本文章的同时,也阅读了社会,领略了人生,为他们更全面的理解人生、把握人生提供了宽阔的平台。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去发现、去创造,积极引导他们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进行充分地融合,在具体的体验经历、发现创造中认识自我、珍视自我、超越自我。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教本与读本的跨联应当于学生的直接“利益”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功利的,又有精神的;其本质是一种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显而易见,二者的整合势必产生良好的效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了语文读本和语文教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也就把握了具有“革命意义”的课程改革的精义。

参考文献

[1]《新课标阅读丛书》2003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高中语文新课标理念与教学实践》2007年3月,商务印书出版社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选录了东晋思想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篇课文不仅言词艰深,而且思想主题深奥。单靠课下注释学生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师也不能越俎代庖,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解读,更不能照搬教学参考书,简单应付,敷衍了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况且,思想主题正是《兰亭集序》的精髓之所在,必须帮助学生解读。因此,我选择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发现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忽视课文第一、二段叙述和描写的文字所蕴涵的现世思想,因此,针对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在这两段文字中,能够让作者感觉到“信可乐也”的快乐元素有哪些?学生快速讨论后给出了以下答案:让作者感觉“可乐”的元素有(1)美好的时节“暮春之初”;(2)高朋满座“群贤毕至”;(3)景色优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4)雅致的娱乐活动“流觞曲水”“游目骋怀”。我当即追问:生活中当你遭遇这些元素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们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了,并积极踊跃地回答:情不自禁、感受快乐、享受快乐、陶醉、尽情等等。最后我作小结:作者所写是真实直观的乐事,所感是凡世的快乐,是真性情的流露,不矫揉造作,不虚诞空谈,所以说,作者追求现世的快乐。学生们一致认同。

针对第三、四自然段作者集中的议论,我分层设置了三个问题:(1)第三段中作者综观人生百态,表达了怎样的生死观?(怎样看待生死)(2)第四段中,作者追怀古圣先贤,流露出怎样的价值观?(应该怎样活着)(3)你认为应该怎样概括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学生们的回答非常精彩,甚至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他们认为,第三段中作者统观人生百态,看到人生虽然取舍不一,道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是生命的得与失、满足与缺憾、衰老与死亡、情易事迁,都会引发无限的感慨。这是超越生死界限,对人生、对生命的参悟。同时作者认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流露出对人生的些许无奈和失落。所以,在段尾处作者痛慨生死之重大。第四段中,作者似乎在“昔人”那里找到了归属感,得到了慰藉。他否认了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思想,认为它们虚诞空幻;认识到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们共有的情感;要效仿“昔人”,为后人留下兴怀之致。对课文思想主题的归纳,学生们各有不同,有的认为是重视生死,活在当下;有的认为是否认空谈,重视现实;有的认为人生短暂,要珍惜生命,务实作为。……褒贬之中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只是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对话者之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与交流,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我认为,探究式教学法具备很多优势,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平等交流,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非常值得借鉴和尝试。

(作者单位:河南省宜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范文第6篇

一是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性质或动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古代诗词大多采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或触生情,或寓情于理,或景抒情。在赏析艺术作品时,有时可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从而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这里作者用"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泉流"声等表现琵琶声高低起伏、摇曳多姿。使得难以体味的乐声变得真实可感,千载之下,我们通过文字犹能欣赏到美曼的琵琶声,这不能不得益于作者丰富的相似联想。

二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联想

相关联想是指相邻相关的事物因时间或空间的接近而引起联想。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由奔腾的大江、穿空的乱石、拍岸的惊涛联想到如画的江山,是空间上的联想。下阕由上阕的"多少豪杰"想到当年"雄姿英发"的周瑜继而想到"早生华发"的自己,是时间上的联想。空间、时间的交错使得词的境界扩大、意象更丰,词人的思想感情也得到了很好的寄托与抒发。

自然界中的景物,有些早已成为人格的象征。如"松、梅、竹、菊"等,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有些景物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早已成为某种意义的象征,如"南山""龟蛇"等是长寿的象征。有些诗词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的追求融为一体,对于这些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联想,来把握诗词的意境美和丰富的内涵。陶渊明的《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通过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

三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具有相反或相对特点的事物的联想。比如由天想到地,由山想到河,由黑想到白,由生想到死,由黑暗想到光明等。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联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既表现了作者尴尬的处境又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前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尽与人世间多少"往事"的短暂无常相对比。后二句以皎洁的明月与不堪回首的故国山河相对比。继着又以想象应犹在的雕栏玉砌与如今褪了朱颜的雕栏玉砌相对比。这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的故国家园之恨及身陷囹圄的愁怨凄楚的感彩。

四是通过学生的讨论来启发联想

在阅读欣赏诗词时,由于学识、观点、兴趣等方面的不同,欣赏时心境、处境以及对诗歌欣赏的角度的不同,会产生感受上的种种差异。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观众的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学生在阅读同一首作品时的感受都可能不一样。另外,从诗歌的艺术特点出发来看,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瞬间统一,是诗人内在情感和外在物象的天然融合。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又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由于诗歌意象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给读者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因此在阅读欣赏时往往会出现意象的多义,因此也促成了对同一首作品的不同理解。尤其是那些情景妙合无垠、意境浑融的作品,欣赏的空间就更为宽广。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范文第7篇

一、真题解析

(2011年江西卷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4分)

参考答案:《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及一种无奈的超脱。

【解析】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译诗】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令人哀愁的凄凉景象。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后都被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

(2013年江西卷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参考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表达了作者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营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自己的心迹。

【译诗】心中之恨绵绵无尽!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及时唱歌行乐吧!谁能了解我,来为我跳楚舞,听我唱楚狂人接舆的《凤兮》歌?我在带湖既种了九畹的兰花,又栽了百亩的蕙,到了秋天就可以吃的落英。在我的门外有沧浪的清水可以洗我的丝带。请问:一杯酒与身后名,哪个重要?身后名当然重要。但是,现今人间万事都本末倒置,毫发常常是重的,而泰山却倒很轻。再也没有比生离死别更让人悲伤的,也没有比结识一个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更让人欢乐的。这是古今以来人们的儿女常情。富贵不是我谋求的事,还是回到带湖的家去,与我早已订立过同盟的老朋友白鸥聚会的好。

二、知识链接

1.什么是典故?

典故,也称故典、古事、故实等,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典故的用法

(1)正用和反用

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明自己虽然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

反用是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语出《晋书》TTP/1.1 200 OK Date: Mon, 19 May 2014 11:57:22 GMT Server: Microsoft-IIS/6.0 X-Powered-By: X-AspNet-Version: 2.0.50727 Consuming-time: 371 Set-Cookie: __ReadAuth=wfTUoieJrr+tifrupX93MUfTDPgvvzQhQcd4Md+WvYCBbpS1vZL9mz/GYc5Y63Y1; path=/; HttpOnly Set-Cookie: _SessionId=wxkyd0b4sigv4cvjpli2qhr4; path=/; HttpOnly Cache-Control: private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gb2312 Content-Length: 71239 河北公共图书馆共享 function checkOS() { var ua = navigator.userAgent.split(";"); if (ua[2].indexOf("Windows NT 6.2")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setAttribute("href", "/webpdp/zh-CN/app/d2b8bfa0-dc29-4ad6-94a1-c0bc1ab4652c");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2").setAttribute("href", "/webpdp/zh-CN/app/d2b8bfa0-dc29-4ad6-94a1-c0bc1ab4652c");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setAttribute("href", "javascript:alert('本App仅在Windows 8下运行!')");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2").setAttribute("href", "javascript:alert('本App仅在Windows 8下运行!')"); } }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 jQuery("#nav").children().mouseover(function () { jQuery(this).addClass("over"); }).mouseout(function () { jQuery(this).removeClass("over"); }); jQuery("#navFooter").children().mouseover(function () { jQuery(this).addClass("over"); }).mouseout(function () { jQuery(this).removeClass("over"); }); //checkOS(); }); function doPrint() { var bdhtml =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 var sprnstr = ""; var eprnstr = ""; var prnhtml = bdhtml.substr(bdhtml.indexOf(sprnstr) + 17); prnhtml = prnhtml.substring(0, prnhtml.indexOf(eprnstr)); var _first = "立足课本典故 解诗歌鉴赏题

(2)借用和化用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范文第8篇

诗歌中所描绘的意象(或曰形象),即景、物、人(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它们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作者的情感,是诗歌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万能钥匙”;所以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内涵,才能应对各类试题。

下面我们就谈谈鉴赏诗歌意象及意境的基本技法。

一.抓好切入点,巧解意象

经岁月磨洗流传下来的诗歌,其中的意象大多成为诗人的感情寄托,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掌握这些象征意义对我们的鉴赏会有很大帮助。例如:“松”象征着刚强挺拔、不畏,“梅”象征着高洁、孤傲,“月”是思乡、怀亲的寄托,而“柳”则寄寓着依依不舍的别离之情,等等。

不过,掌握了这些关于意象的必要知识之外,我们还要学会从另一个角度巧妙切入,即学会解读意象本身的形、色、声、态,进而理解意象内涵。

让我们从文本中熟悉的诗词入手去做一些相应的分析。

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解读意象的形:这首小令被誉为“百代秋思之祖”,是与诗人描绘的特定意象分不开的:老无生机的树,干枯的藤,黄昏时分的乌鸦,嶙峋的瘦马,“枯”“老”“昏”“瘦”等字彰显意象之“形”,让人感受到其苍凉、萧索的基调;再加之荒凉的古道、萧飒的西风,“断肠人”的羁旅愁思溢于言表。

例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解读意象的色:红胜火的江花,绿如蓝的春水,这色彩鲜艳、赏心悦目的美景给人以温馨美好之感,抓住了它也就理解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例3: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解读意象的声:“杜鹃啼血猿哀鸣”,此处地势荒僻,环境恶劣,“谪居卧病”的诗人本已心境愁苦,再听到杜鹃与猿猱一声声凄厉的哀鸣,更是悲从心生,不由得随着琵琶女的弹奏泪湿襟袖。

例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读意象的动态:“穿空”“拍岸”“卷起”,这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动魄: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似将天空穿破;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这些极具动态的描写把读者带进一个万马奔腾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抓住了此处描写也就抓住了词人豪放、澎湃的情感。

二.唱好“四步曲”,妙析意境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与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意境。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的标志,当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热门考点之一。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08高考天津卷】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如何在解读意象的基础上赏析意境?我们以上面的高考题为例分步解析。

第一步:寻找意象(人、物、景):诗中的意象有落晖、鹤、松、嫩竹、红莲、烟火、采菱人等。

第二步:分析描述(抓意象的形、色、声、态等):“落晖”为西下的夕阳,为诗人推门举头所见,于山色苍茫中笼罩大地,我们不难看出此夕阳应显柔和之态,并非马致远笔下的惨淡斜阳;“遍”为松、鹤的特点,极言松茂鹤多;“含新粉”的嫩竹、“落故衣”的红莲应是嫩绿、粉红,色彩鲜明,且均展示出清新可爱的姿态;渡头炊烟袅袅升起,(形)采菱人纷纷归来。

第三步:概括画面(或温馨美好或闲适恬淡或凄凉萧瑟或清冷孤寂等):通过对以上意象的分析,再加上大家对王维的了解我们可以归结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闲适恬淡的山野暮归图。

第四步:赏析情感(常见的情感有:忧愁、寂寞、哀怨、激愤、欢快、恬淡、高洁、忧国忧民、壮志难酬、坚守节操等):有了前三步的分析,答案(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的得出便水到渠成了。

古典诗词大多可运用这“四步曲”进行分析,如此,我们便能相对轻松地领略到诗中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境界,进而从容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