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无止境阅读答案

学无止境阅读答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无止境阅读答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无止境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读书,还有多少人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把阅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许多身边人给我的答案是“太忙,没时间”这等千人一律的借口。

我们从学校毕业那刻,就无时不在消耗学生时代的所学所知。有句老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不止告诉我们学无止境,更在提醒我们如不提高自己的知识量,将有一天你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如此来说,保持阅读习惯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

我们生活在科技发达的新时代,每天信息的来源是网络,微信、微博、、MSN等各种网络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平台。我们每天有时间刷微博,聊微信,发各种美图朋友圈,却恰恰忘了给读书留时间。

尤其是已为父母的80后这一代人,常常听到朋友抱怨在家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因为儿女的小学作业自己居然不会!常常被孩子问的哑口无言。如今孩子的学业的确比我们小时候要难很多,却难道一个饱读诗书二十年的成年人当真不会七岁小孩的作业吗?我想,未必吧。因为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奔赴在赚钱买楼,攒钱移民的路上,想着“这辈子我当不了富二代,一定要当富二代的爹(妈)”这类的豪言壮语!金钱和物质有没有提升暂且另说,但学识、素养必然是耗损了不少。充电,只能解决表面问题,瓦解根基还需要打持久战的。

“你给读书留时间了吗”这就是2014世界读书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专题。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有着重大的意义。

你给读书留时间了吗?我想,每个人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微微一顿。读书,这似乎是学生时代每天必做的功课,成年后的我们,急着成长,忙碌着工作,张罗着成家……是的,工作、家庭、社会关系的确是我们这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但当我们每日忙忙碌碌的奔波时,可否想静下心来坐一会儿,品一杯茗茶,阅读一段文字,稍稍拂去这繁华多彩的城市带给我们内心的浮躁。当你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业,无法解答孩子那古灵精怪的问题时,朋友,你该读书了。

中国著名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说:阅读,确实让我慢慢认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阅读,也确实让我了解到了人的可贵,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了我自己。看看莫老先生的这番话,该让大家顿悟了。除了物质,我们也该关注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内心,开阔视野。

学无止境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 自主阅读能力 培养

在信息化时代,阅读能力被认为是人们各项能力中最重要、最具价值的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也是孩子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技能,往往决定了孩子学业的好坏,幼儿早期阅读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然而,如何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幼教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一.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重要意义

相关理论研究发现:3-6岁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幼儿在此时期语言发展速度非常快,同时也能够认识符号、声音和意义的关联性,逐渐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若在这个阶段幼儿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习惯具有以下两方面优势:其一,能帮助幼儿找到学习知识的钥匙。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通常会鼓励幼儿多问几个“为什么”,主要作用是激发幼儿积极、耐心的回答问题,但是由于教师并非万能,幼儿的问题多种多样,有些问题教师也难以有效解答,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向书本寻求答案,这样幼儿通过自主学习、查阅书本得到的答案既有深刻的印象,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其二,能为幼儿将来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多年的实践发现,很多孩子到了小学开始写作文时,才发现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动笔写,而那些博览群书的孩子则不同,一下笔有如神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对那些时常阅读的孩子来说,文字对他们来说已经很熟悉,语言中各种修辞、标记手法等不过是其早年阅读经验的再现。

二.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1.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开展阅读比武、巧设疑问等,幼儿有了阅读兴趣,就会具有积极主动的阅读需求和动机,幼儿的阅读潜能就能最大限度的被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就会具有很好的阅读状态,显示出超乎寻常的恒心和智慧。然而,由于幼儿年龄尚小,阅读兴趣也会缺乏持久性,此时教师要不断对其进行强化。具体来说,可从下述几方面进行强化:第一,当幼儿觉得已经阅读差不多了,教师要及时追加问题,激发兴趣;第二,当幼儿遇到阅读不懂的,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避免幼儿出现厌倦心理;第三,当幼儿处于混沌状态时,教师要及时提出辩论的问题,激起幼儿探究兴趣;第四,若幼儿对于阅读内容已经掌握,教师要及时抛出另外一个问题,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幼儿就会觉得学无止境,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2.培养阅读习惯

幼儿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不管是课堂内外,既要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又要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若幼儿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引导其积极主动的解决,最终起到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作用。教师要引起注意的是,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图文的理解,通常是从画面捕捉含义,对于孕育的感情和内涵还必须经过教师的引导才能理解,教师可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这样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幼儿如果掌握了阅读方法,在将来的学习中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收集资料,使自己的阅读更加丰富多彩。

3.培养质疑能力

质疑在幼儿的自主阅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过程中哪些不懂,文中存在哪些难点,幼儿阅读过程中的难点有无突破,这些都只有通过幼儿的疑问才能得知。但是,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何处质疑?怎么质疑?此时,教师应该在阅读的关键处、重点处和疑惑处引导幼儿,紧扣中心,引导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自己的问题通过阅读寻找答案。同时可以成立阅读小组,让幼儿首先在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逐渐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4.挖掘幼儿的自主阅读潜力

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在早期阅读中,可通过下述几点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第一,假设能力:教师在阅读中先提出假设,让幼儿不根据故事线索,从其它角度发展线索,不论何种情节,只要合理,就要给予幼儿充分的鼓励;第二,比较能力:通过阅读时的环境、人物、性格等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开拓思维;第三,归类能力:引导幼儿将同类物体归类到一起;第四,推理能力:引导幼儿根据已知的推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学无止境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无论是学生英语水平测试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中阅读理解能力占的比重都比较大,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1 课前

重视阅读材料的选择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材料具有趣味性且难度由浅入深。

在最初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应注重材料的选择:材料不仅具有趣味性且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难度由浅入深,长度由短到长,循序渐进,加深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品尝阅读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材料过难或不贴和学生实际会让有些智力正常甚至优秀学生,缺乏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不想质疑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而放弃。因而必须用选材上的优势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可见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注意阅读材料内容应有趣味性、知识性之外,选择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

(1)结合学生实际,篇幅适当,生词量控制在3%左右,难易适中。

(2)题材广泛, 阅读材料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 要灵活多样。

(3)体裁多样,要循序渐进地涉及各种类型的文章,描写、说明、议论、应用等各种文体。

(4)尽量阅读原著,语言地道,培养学生开放的跨文化意识,形成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5)配合教材内容, 及时、适当地补充阅读材料。如教NEW CENTURY JUNIOR ENGLISH Unit1 Lesson2Festivals in China,及时补充这篇阅读材料,以加深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西方节日文化方面的了解,同时又对所学内容复现和巩固。

(6)此外还可增加电子阅览等。适应社会的发展, 随着教育的发展,电脑知识的推广普及,让学生有更多的渠道获取知识信息。

2 课中

(1)充分利用教材、练习材料,精心组织课文阅读教学。一般说来教材、练习材料都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要充分利用起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说来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过程。阅读课教学也应遵循这种规律。“导”就是为了感知教材,“读”是为了理解教材,“练”是为了巩固和运用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每篇课文让学生提前预习结合课后练习,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导入――感知教材。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书本知识,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理解书本就比较容易。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感性认识,他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即激活。导入工作包括: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阅读是对书面 信息的理解的吸引,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以NEW CENTURY JUNIOR ENGLISH Unit1 Lesson2Festivals in China :Reading 为例,可首先出示一付对联,然后提出如下问题:

What is this ?

When and Where can you find couplets?

Are there any couplets in your family?

(2)帮助排除可能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障碍。可以用旧联新的方法学习有关生词、短语。如教NEW CENTURY JUNIOR ENGLISH Unit1 Lesson2Festivals in China :Reading可以安排下列操练题学习生词。

Find the word in the passage that mean the following:

Something which is added to make something else more beautiful:(ornament)

这些谈论有关的话题,或出示有关的画面、实物等热身活动意义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充满信心去读,不仅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也可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也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教材。是输入阶段。指导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阅读课教学一般经过下面几个层次。第一粗读(Skimming)布置任务(理解大意);第二精读(Intensive Reading)布置任务(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等等);第三熟读(Proficient Reading)布置任务(详细理解全文)细读并划出段落、重点和疑点。

“练”――巩固和运用知识(Consolidation, Practice)是输出阶段。学生在理解教材后,为了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需要做多种形式的训练,使知识在记忆中痕迹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但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会运用知识,不等于形成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要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到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单靠动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的练习或操作才能达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逐步地发展和完美善起来的,但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技能、技巧,不仅要注意练习的数量,而且要提高练习的质量,改进练习的方法。巩固知识检查的方法多样,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设计不同的练习。练习的方法有:

(1)问答――就课文提问题。提问可以是记忆性问题(答案是课文中现成的,记住就能回答);理解性问题(答案在课文里,但不一定是现成的);应用性问题(答案要求应用课文中的知识或新的语言知识);创造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评价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表示个人观点,发表不同意见)。

(2)就课文内容进行连贯对话。如教课文编成对话,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做补全对话练习。

(3)复述课文,这是课文教学较常用的以内容为中心的练习之一,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自由复述。引导方式有: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

(4)角色扮演(Role Play),双人或小组活动,教师为参加者配角色,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以身份说话。

(5)书面表达,就课文内容进行改写或增加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如教NEW CENTURY JUNIOR ENGLISH 七年级上 Unit1 Lesson2Festivals in China,让学生写My favourite holiday加以巩固。

此外,在阅读教学中,忌讳词汇开花。每碰到一个生词,除了介绍各条词义外,还要引出一些没有学过的同义词、反义词,介绍各条固定搭配、习惯用法,造句这样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会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生词,只要求学生会读、会写,能掌握在本课中所表示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这样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基本的东西也抓到了,也就达到了检查目的。

2.1 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等,教的才不是死的知识,而是活的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教师一题一题的传授,学生一题一题地死记硬背记“会”,那样学生在考场上最多是个中分低能的机器,就不用说是将来适应社会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一要靠自身临场的发挥,更要靠平时教师对他们学习解题方法的训练有素。要教给学生一把金钥匙,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因此阅读教学先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使学生终身受益。青少年可塑性较强,从一开始就得到正确的指导,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2.2注意意群阅读

一般说来阅读时注意意群阅读:阅读时,把句子划分若干意群,通过眼球转动,扩大视幅,扫视整个意群,整体领会意思。这就是意群阅读。在阅读每个意群时,要注意实词,如名词、动词、动词词组、形容词、副词、数词等,不必过多注意语法结构方面的虚词,如冠词、介词、连词(and、so等)并无实质性意义,缺少它们不影响文章的基本思想。

在指导时应要求学生做到六要六不要:

(1)要默读,不要读出声;

(2)要移动视线,不要摇动头部;

(3)要集中注意力,通过视觉扩大信息摄入量,不要用手指尺或铅笔指画或逐行推移;

(4)要尽量往下读,不要重复返视;

(5)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阅读,不要一词一顿地阅读;

(6)要养成从上下文单词的构成等推测生词词义的习惯,不要一见生词就询问教师或查阅词典。

2.3 介绍阅读速度的分类

英语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字典,独立阅读难度略低于课文的短文。这对于习惯于逐字逐句地阅读的学生来说,要完成这样的阅读量,显然是很困难的。问题的关键就是阅读速度慢。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要从浩如烟海的科技情报资料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就必须提高阅读效率。让学生了解阅读速度分类,有的放矢的调整阅读速度:

(1)最快的浏览速度。当要求找出语篇中某一特定的事实时,如地点、日期、人名、电话号码、条目等,可以用此速度阅读。例:阅读一张大剧院的票或音乐会的票,找座位号;

(2)快速 :当语篇比较容易,内容又较熟悉,阅读目的只在掌握它的主要思想时,可以用此速度阅读;

(3)中速,也称正常速度。当要注意语篇中细节和重要情节时,可以用此速度阅读;

(4)慢读,也称精读速度。当语篇较难,而且要求理解透彻记忆牢固,注意每一个细节时,可以用此速度阅读,用于平时的课文教学。

2.4 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

阅读的过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活动的任务是扩大输入、阅读欣赏。这类活动以读为主。可配少量题目,以检查对教材的一般理解程度;另一类活动的任务是针对性地训练阅读技巧。这些技巧包括预测所读内容、抓主题大意、抓特定细节、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推断隐含意义、辨识语段过程等。对于这一类以专项训练为目的的活动,应提供训练性的题目,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使用某项阅读技巧。

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告诉学生学会根据常见的阅读理解文章的类型结构,比如介绍说明文、议论文的主题句、发展句、结论句。完整的段落总是要表达一个中心内容或主题。这个中心内容或主题通常用一个句子来概括,这个句子是主题句。说明文、议论文的每一段落一般都有主题句,而且多数情况在每一段的开头。发展句一般放在主题句之后,是对中心思想作进一步描述和说明,它是段落的主体。结论句是对发展句中的内容作小结,从而深化主题句。抓主题句与首尾段落,这样便于了解作者的观点与立场,在阅读文章时跟上作者的思路。阅读要围绕中心主旨(main idea)进行。对于记叙文要找出细节性问题,获取有关what、 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以及start、process、end总体过程脉络。除此之外,平时掌握好构词法如词根、前缀、后缀等,组句法等语法规则。有些生词太难猜又对理解文章内容无多大妨碍的话,可以跳过这字。

3 课后:

(1)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坚持阅读。荀子在《劝学》一文说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可见坚持的重要性。学无止境,阅读也无止境。要全面大幅度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提高总的文化素质。教师是学习对象的激活者、示范者、指挥者以及管理者,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只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是不够的。进行课外泛读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进行课外泛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扩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以每周1000个词来计算,学生一个学期只能完成1-1.5万个词的阅读量,不足以便学生从中获取到独立阅读英语文章的基本技巧。所以,除快速阅读外,还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在于增加阅读量。向学生提供较多而且题材较广的短小成篇的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相互交换各自的不同阅读材料,要求每人每天课外阅读600个词的短文,这样,既增加了阅读量,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少敏.探索中学英语教学成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学无止境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点拨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机械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学改革实践中必须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解决这一课题,本人在认真学习领悟“学案导学” 课堂教学模式实质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对“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1.用好预学案,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我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适当指导。比如:把握好预习时间,以高效预习;自学时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疑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

自主学习分三步:第一,通读教材、整体感知;第二,根据学案中的问题导学,理出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主线;第三,加强对学案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并记录下自己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

2.用好导学案,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和成就感

学生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的基础上进入合作探究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大体安排10分钟左右。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情境,如我在讲《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播的途径”时,设置了“端午抬龙王过洮河:流传在甘肃临洮辛店的江南遗俗”这一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是学生较为熟悉和感兴趣的情境:每逢端午节,辛店人总要举行一种非常独特的活动“抬龙王过洮河”。这一天,人们抬着一尊神像到洮河中尽情畅游……

这个活动如今主要流行在辛店及其周边地区,和临洮其他地方的端午民俗活动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特点。并根据这一情境设置具有征对性、层次性、启发性的问题:你能说说为何这个地方会形成如此独特的一种民俗活动呢?

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交流、全班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领引作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学生讨论时,我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适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我迅速准确地抓住带有共性的疑点和难点,并适时地予以启发,鼓励学生尝试释疑;另一方面,通过所获得的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使课堂上的讲解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精讲点拨,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精讲点拨阶段是“学案导学”自主高效教学模式实施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精讲点拨阶段,我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依据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点拨。这一环节大体安排7分钟左右。我在精讲点拨的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笫一,精讲点拨要准确把握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第二,精讲点拨关键在精,切忌面面俱到;第三,精讲点拨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围绕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精讲知识网络的构建、重点、疑难点和易混易错点、热点等,切忌对知识点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简单重复。例如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中,学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一内容,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对此,我进行了如下的引导点拨:

第四,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教师的恰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切忌包办一切,代替学生思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用好固学案,训练拓展,让学生在挑战与成就激励中树立自信

训练拓展,及时固学是“学案导学”的第四个阶段。这一环节大体安排10分钟。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主线和知识网络后,运用固学案,让学生当堂训练,限时完成。在学生训练过程中,我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搜集答题信息。待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我先让学生展示答案及答题思路,然后师生共同点评(突出点评学生答题思路。)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

5.评价小结,让学生在归纳梳理中提升超越

完成上述环节后,由教师或学生利用3分钟左右时间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进一步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引导学生课后反思学习过程和成败得失,自我评价,寻求筛选最优化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下一段的自主学习。

三、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学案,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不同年级p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科学取舍,切忌不顾实际机械地全盘照搬。

(2)在实施程序上,可灵活掌握,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可有增有减,也可重新排列程序等,以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为主要依据,确定最优的教学方式。

(3)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精讲点拨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忌陷入课堂活而无序,闹而无度,教师不作为,放任学生乱作为,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等误区。

(4)要处理好新旧课堂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在探索和实践“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教学模式,并继承其合规律的p科学的内容。如果对传统教学模式全盘否定,则会使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失去根基。

学无止境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126-01

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开端,同时关系到学生今后的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关键是教师的教学策略。

一、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时教学目标通常分两类:一类是即时达成的目标,主要指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目标,通常课上完就应达成。所以,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自己教学行为的选择,可以这样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

二、详尽的课前准备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确立综合发展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发展思维能力,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从这个方面靠拢。其次是学生的课前准备。教师要在学习新课时,为学生预留一些课前作业,如预习生字、熟读课文,准备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材料等,使学生能够有良好的课文学习基础,不至于学习新课时会由于生疏而不能理解教师所讲内容,以致学习吃力;同时课前准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可谓一举双得。

三、导入注重情境的趣昧性

一节课要上得好,有效导人是关键。导人处理得好,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主动参与课堂,使教学事半功倍。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如提问式导人、谜语导人、故事导人、实验演示导入等,利用、再现或设置多种情境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小学生最富有情感,而且情感脆弱又易被唤起。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再现或设置多种情境讲授语文,让语文教学趣味化、形象化,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被各种“趣味情境”吸引。

四、重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

小学基础知识的牢固与否与学生后面语文的学习有着重大关联。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抓起。只要基础夯实了,就为后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基础知识着手抓拼音、字、词、句、段,听、说、读到能力,学会使用工具书。达到熟练的掌握,熟练的运用,从而为高年级的阅读、习作、语言交际等做铺垫。而高年级学生除了继续强调基础知识的训练外,应重点突出阅读和写作技能的提高,逐步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的要求。在习作上要懂得谋篇布局,不管是纪实作文还是想象作文,都要做到思想健康、条理清晰、语句流畅,能运用自己学过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凡是学生都善于提问题,而学习差的同学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他们对学习不精心,囫囵吞枣,即使发问也不愿深入地思考,因此往往似懂非懂。当然好问也应有一定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好问不等于胡问瞎问。好问首先要问自己,要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盲从,别人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还要经过自己思考、鉴别。将别人的答案同自己原先的想法对比一下,想一想自己与别人的差别,从而发现自己思维的毛病,学习人家思维的方法。学生只有在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有效。

六、拓展阅读视野

学无止境阅读答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在新课标中重点指出了:“提倡探究性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带动学生亲身经历研究,进行思考,从而学会使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这种探究性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自主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主动学习知识,研究问题,同时还可以减轻传统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更好地实现教学成果。但是,就目前的探究性教学实施过程看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探究性教学的实施形式还只停留于表面。下面就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实施期间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供参考。

一、探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并没有改变

虽然当前教育界倡导课改活动,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授课方法还多以“满堂灌”为主,学生们被动接受课本理论知识的现象并没有多少改变。有很多教师仅在“公开课”或“学习课”上才采用探究形式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上根本不用。这就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默契,在“公开课”课堂气氛活跃的背后是师生缺少情感交流与思维的沟通,这样就无法真正将探究性教学深入到课堂中。

2.探究性教学方法的时间掌握不好

在一些教师实施探究性教学方法时,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教师让学生自由讨论活动时,总会要求学生可以很快讨论出一个结果,并且如果讨论的时间过长或结果不符合正确答案,教师就会将答案告诉学生,结束讨论过程,节约教学时间。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教师忽略了探究性教学的真正意义。探究性教学应该是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教师从旁辅助、指导,让学生更好地得到思维的锻炼。例如:在进行生物教学中“基因”这一课程的教学时,一些教师采用了探究性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也很积极地进行研究,但可能得到的结果不是很理想,教师怕教学时间不够,从而就将基因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讲解: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础,是将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进行排列形成的。这样,就导致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展开就被教师遏制了。

3.探究性教学方法的题目掌握不好

当教师让学生们进行探究时,通常会事先布置一些题目。这些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应该值得教师进行思考。一些题目难度过大,大多数学生就不知道该从什么角度进行思考,这样会导致学生丧失对题目进行探究的兴趣;一些题目过于简单,学生就会很容易知道答案,这样就丧失了探究的意义。因此,探究题目的提出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更利于开展讨论的问题。

二、探究性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1.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师也应适时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接受新鲜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不能“重复过去的道路”。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停留在学问的表面,更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让学生学会享受探究过程

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关键就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定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获得知识;通过不断地探究将问题解决;通过研究的结果表述自己的观点。生物教师应该更合理地进行课程的安排,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与探索,更好地开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体会探究过程中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把握好探究过程的进度,保证学生的正确思路。例如:教师在进行生物课程 “细菌筛选”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的探究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细菌的形态、菌落的颜色等问题的探讨,教师可以参与讨论,与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纠正学生的错误,填充学生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获得结果。这种探究性教学方法得出的结论更利于学生掌握,并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使用疑问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起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进行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可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让问题变成学生思维活跃的能源和自主学习的基础。对问题的设置也应该恰当、合理。比如:在进行生物变异课程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就“生物的变异一般分为哪些?”进行讨论研究。这个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时不会知道答案,少数几名同学进行讨论后也不会得出全部的答案。但经过一番探究后学生可以得出一些具体的答案,教师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归纳,引入教授的知识,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满足感。

三、探究性教学应用的意义

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可以让教师同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增加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创造力,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有研究证明,对学生进行探究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模式的教学相比,教学结果更为理想(见上图)。

总而言之,学生开展探究形式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其自身解答学科中的问题,同时还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性教学的实施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条理性能力,提高自身素养。教师在探究性教学开展中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内涵,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发挥自我在探究性教学中的价值,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因此,在高中生物中实行探究性教学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推广的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应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春雷.学无止境――高中生物中探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学无止境阅读答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点面交叉 教学线索 借鉴 历史 运用

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

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

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一自由争论一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历史课的抽签提问法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我采用的是抽签提问法,具体做法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设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第二步,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寻找答案}第三步,抽签提问,让几个学生回答,列出不同意见;第四步,讨论,自由发言,分析问题;第五步,老师归纳总结。其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第一步“设疑”要难易适当,并有一定的诱惑性,能引起学生去思考。第三步抽签,机会要均等,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因而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问题,不敢懈怠。

所抽的签可用纸片做,每张纸片上只写一个学生的名字,装入信封中。提问时当众抽签答完后将签装入另一个信封。一个学期要保证每个学生被抽中2—3次,至少要抽中1次。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每次提问都打分(不公布),记入平时成绩。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作书面回答和写在黑板上,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公元1—2世纪,西方有个罗马帝国,东方有个东汉帝国,不同的是前者是个奴隶制帝国,后者是个封建制帝国。讲到现在的“中东和谈”,就说一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并介绍一些书目让学生去借阅。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学无止境阅读答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氛围;愉快;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85-01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这里指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这种精神环境就是指课堂气氛。语文课的基础性很强,学好语文对其他科目也是一种帮助,因为初中的课程安排都是紧密相连的,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水平呢,总结平时的工作经验,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一、初中语文课堂现状

教学内容缺乏扩展与补充。老师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缺乏必要的拓展与补充,学生接触的知识面狭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自己都不去积极获取新知识,学生接触的就更少了,语文的阅读理解需要学生有广阔的知识面,目前的状况对我们学生的拓展能力是一种限制。于文森教授说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课堂缺乏活力。初中语文课上,经常出现学生精神不济,老师一问三不知,老师在讲台上认真的分析课文,下面却没人在听,同学们思维跟老师不在一个节拍,课堂互动很差。这样的课堂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也消磨了老师的激情。

课程设计没有特点。很多教师喜欢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讲课,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殊不知任何课本都有其时限性,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怎么学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授学习方法,也只有让学生学到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学无止境、学海无涯。

二、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想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有着明显的逆反心理,只有先让学生接受老师这个人,才能有效地让他们接受老师的课堂。春风化雨暖人心,进入学校,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时间仅次于同窗,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好榜样,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绪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优势。便于教师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运用多媒体工具,提高学生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促进课堂活动的高效进行,不同于传统授课的单调乏味,多媒体的形象生动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记忆,例如讲到鲁迅先生的《祝福》的时候,我们就会安排大家观看这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这样,文章内容,人物背景,人物性格就都鲜明的刻在了大家的脑海里。讲到天下第一泉的时候让大家看一组趵突泉的PPT,加深印象,这样大家一边观赏美景,一边学习课文,课堂氛围怎么能不轻松呢!

课堂发问,巧妙提出问题。教师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要善于提问题,不能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我们应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要耐心的鼓励学生主动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我的课堂上,我喜欢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发挥想象。巧妙地提问能够让课堂气氛火热起来,那么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一是提问不能过多,二是所提问题要精心设计,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三是要及时的从学生那边反馈结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持续高涨。

多开展趣味课堂活动。为了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耍些“小花招”,经常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趣味小游戏。再次举几例笔者在课堂中常用的小游戏,传话游戏。以竖排为单位,告诉每一排第一个同学一句话,然后喊开始,让他们一个一个往后传,比谁最快最准确,这个游戏比较简单但却非常有效果。脑筋急转弯。这个一般在下午上课大家没有精神的时候用,出一些知识类的脑筋急转弯,例如,为什么大象的妈妈是是猩猩,答案是“相由心生”。较色扮演。讲到一些故事类文章时,笔者会让同学们扮演文章角色,身临其境的理解课文,加深印象。诸如此类的游戏还有很多,关键是老师如何合理运用,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用得好,课堂氛围将非常愉悦,学习效率也会有很大提高。

三、愉快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课堂效率提高。教师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上的交流,更是情感方面的互动,师生关系融洽和课堂氛围愉悦是相辅相成的。新型的课堂氛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以往布置课后作业,完成率很低,文言文、古诗词背诵也是难点,现在都不是问题了,因为这样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中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应抓住这种心理并加以运用,我们的课堂效率将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