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荷塘夜色朱自清

荷塘夜色朱自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1篇

光阴,不堪细数。岁月的厚重,永远阻隔不了时光的轻盈。低眸,用一笺清淡的文字,在喧嚣过后的宁静里,泼墨生命的丹青。墨香,沁心。无所谓流年薄凉,兀自清欢,半厢情愿。

羽墨说:“其实人老了,至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年轻的时候得不到的东西,老了以后就不想得到了。”于我年幼时,亦曾有过许多追求与梦想,总以为失去比得到的多。然而直到上了年纪,才知道有些东西虽然十分渴望过,但不管它来与不来,如今都不需要了。

也许,并不是不需要,只是,我并不想要了。

不需要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不想要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不需要的“冷落清秋节”,不想要的“对影成三人”;不需要的“死生契阔”,不想要的“思之如狂”……

念起曾经,一个人默默的彳亍着,忽忆起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下着雨的夜空,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故事,那些一路走过的暖香,那些淡淡的思念,终是隔着一纸经年,终是被岁月搁浅成一抹触不到的可惜,我不再停留这里。

夜色正浓,当回忆逆流成河,心,刹那间便脆弱了起来……

窗外的雨丝还在轻轻的飞舞着,寒风萧萧。点点滴滴的思绪,一如这纷纷零落的雨滴,带着凄凉,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我静默着蜷缩伞下,伸出手,看一滴滴雨在冰凉的手心里柔柔地荡漾,渐渐的连成线,又一一断去。闭上眼,就像那时做的梦。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2篇

轻风徐徐,吹过树梢,发出了一阵悦耳动听的声音,这是从遥远的天际送来的么?否则它为何如此动人?但若真是如此,自由的它又为何夹杂着不尽的忧愁?是忧在今宵夜色无人共享,还是愁在月色虽美,却终有逝去之时?我不知道,但我明白,它一定和我一样,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它也是一个前来寻找解脱的孩子罢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棵大松树旁。这是一棵长在河岸边上的孤独的树,在白日,并不起眼,可一到了晚上,在苍茫的黑幕下,它却摇身一变,变成了夜的精灵。月光照过树梢,在地上投下了一个晃动的倩影。晃动?噢,那大概是和我前来的友人所致。树在夜空之下舒展着自己的枝叶,摇摇晃晃,仿佛是在为自己这不受拘束的生命而喝彩,可正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说的那样:月色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还是十分伤感,并且这悲凉的心境随着这时间的流逝更是愈加浓烈。“天苍苍,地茫茫,我的人生,你究竟通向何方?”无趣的我自言自语道。这时,我一时心血来潮,想好好审视一下这棵孤芳自赏,自得其乐的树。树是孤独的,但它却丝毫不理会这恼人的寂寞:天是它的,大地也是它的,当它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审视生活,它便成了自己视野的唯一主宰。我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感悟着这一切,任凭阵阵寒意向我袭来,我无所畏惧,只因在我的心中,有一股更为强烈的情感在翻腾、奔涌、冲击、升华……

我终于寻得答案,收拾好心情,我哼着小调返回了家。快到家时,我仿佛听到那位充满智慧的哲人在我的耳边轻言:别忘了,生命的历程还在继续,只要你想,大地便是你的朋友,天空便是你的伙伴。持一颗炙热的心灵,奋发上进吧,我们,永远在你的身边……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3篇

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步入这深邃的巷子,墙头逶迤着很多凌霄花的藤蔓,像很多纵横交错的诗句,有古代有现代地伏着。我用手触摸它,用耳朵紧贴它,仿佛聆听到了历史的回响,那是早晨小贩清脆的吆喝声,那是繁家子嗣在书堂朗朗的读书声,那是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平平仄仄的吟诵,跌宕起伏的音律斑驳在粉黛砖瓦之上。

是的,我听到了。

听到了史可法护城守义时发出的怒吼声,那是扬州城保卫史上用不磨灭的印记。时间留给了我们的记忆,留下了被侵略的屈辱史。我们要记住它,我们要高昂地踏着豪迈的脚步,用文字、用武器去驱赶那破坏我们文明的粗鲁蛮夷,我们更要用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朝阳。

是的,我听到了。

听到了朱自清先生念念不忘故土,为她吟诵的声音。扬州养育了他,教给了他古城的质朴,教给他不忘本的品质。无论他走得多远、多久,他的心里都装着父亲的背影,装着故乡屋顶上那片苍凉的月色,他把这份怀念写在《背影》里,写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写在《荷塘月色》里。他留恋淡雅的春,在他构思精巧的文章里无不怀想扬州的春,无数的读者被那些朴实、真诚、清秀、沉郁的文字所感动,他清丽的文笔为中国的散文增添了炫丽的色彩。忽然,我想起了萦绕心间的那束温暖的光,这温暖来自儿时就阅读过的《背影》。当父亲的身影艰难地爬上月台的一瞬,那温暖的爱之光就闪烁了,让长长的寒夜就有了暖意,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阅读《背影》感受了爱的力量。( : )

继续前行在这弯弯绵延的小巷中,空中的雾气抑或是夹杂着水汽渐渐散去,再抬头,我已身处热闹的夜市之中,那一闪一闪的炫彩霓虹投射到古巷的青石板路上,微弱的。昼时并不觉得幽深的小巷,夜间却变得深幽。路灯有些昏暗,却发出诗意的清辉。偶尔有行人骑着电动车或自行车疾过,打破寂静,但瞬间又恢复安宁。有人家仍未眠去,漏出的灯光里夹着麻将的声音。忽然似有古筝在不远处琮琮琤琤,待侧耳细听,却又没了。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4篇

一、导语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课伊始,有吸引力的导语,是一把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若能巧妙地通过导入语言的设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

在品析鲁迅先生小说的代表作《阿Q正传》时,为了能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意图,准确把握阿Q这个令人笑中带泪的形象并理解作品的深刻主题,讲课之前,我在授课导入中设计引入了一则幽默故事《绝食》:伦敦皮尔德利大街有个小型杂技团上演一个节目――“30天关在玻璃箱内绝食之男子”。新闻记者凯西前去采访,他隔着玻璃箱壁问那绝食的男子:“你为什么要演这个节目?”那男子回答道:“无非是为了混口饭吃。”大家听后在捧腹大笑之余,心中不禁升起难以言表的酸楚。这也正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这一作品时对幽默的独特感受――把幽默看作是对生活含笑的批评,是含笑的讽刺。培养了这种情绪后,再让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更能让学生从中获得“幽默――含笑的泪”这一情感体验。因为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二、设疑引趣,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有疑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有疑才能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布阵设疑,以“巧问”和“曲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为了达到诱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审美情感,让学生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目的,我首先发问:人生的际遇并非一帆风顺的,当同学们郁闷或苦恼时,会选择什么方式来排遣呢?由于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于是学生们便你一言我一语答起来。有的说可以通过运动来排遣,如跑步、打球;有的说通过可以逛公园、散步来排遣;有的说通过可以关起门大哭一场来排遣。在学生对排遣情绪有了一定的体验后,接着介绍《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再设疑:作者为何选择游荷塘观夜色来排遣“颇不宁静” 的心情呢?月色有何特点?寄托了作者什么情感?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兴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三、直观生趣,激起学生探求欲望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5篇

这个词叫浪漫,这个地方叫海的故事。

浪漫是一种浩浩然又隐隐然的气象。这种气象就是从这个叫海的故事的地方生发的。

那天晚上,我们抵达博鳌玉带湾。按照朋友的建议,我放下行装就去寻觅那令人神往之地。夜色阑珊,我从酒店穿过一片椰林,绕经一个游人稀少的泳池,走出一张侧门,一个蓝色的霓虹灯字牌映入眼帘:海的故事!啊,如此依稀迷离!肯定是个装满故事的地方!那满场的盏盏渔火,满场的闪烁灯光,满场的舒缓音乐,都在浪漫和传情。一入眼,我立即被它淋漓而宁谧的霓虹灯线条、浪漫的设计所感动。

漫步其中,同行几人几声惊叹过后便匆匆打听有没有麻将馆,店小妹笑笑摇摇头,同行们立马穿梭而去,留下匆匆的脚步声……

我只身留下。这,是一个开心起来就放得下一切的地方,是我神往的桃花圣地!如果不停留,如何能浸润?

这么一个浪漫的地方,一定得用心灵经过。这临海而建的浪漫之屋——咖啡之屋——海的故事,我一定得用心灵来享受。

椰风、海韵、树木、村舍、渔船,纯自然的静态,与都市完全不一样的情怀和慢调,让我这个都市人真正找到了心灵栖息的回归之地。

我迎着海风,徜徉其间,一叶叶扁舟陈设于咖啡屋外,它的身上挂满了一张张破了的渔网,这种破旧用霓虹灯环绕,反倒成了一种风景,那浪漫便从这破旧的渔网、破旧的老船点点溢出……

咖啡屋全身都由旧木块胶合而成,屋子的门、窗及屋内的书橱、酒柜、桌椅全都由旧船改成,书橱、酒柜都是阅历无数的老船模样,这种老木,绵绵不绝地散发着她的醇香,那浪漫便从这满屋的古木、舒缓的靡靡之音和屋顶上那蓝得让人心动的“海的故事”溢出……

屋外是一个宽敞的平台,临海的矮墙上是一盏盏闪闪烁烁的渔火。如果坐在矮墙前的木凳上听涛观海,胸襟会特别开阔而舒朗,那浪漫便从一波波追赶而来的白浪声中溢出……

我被这样的气氛所裹卷。谁有这么高的艺术品味?谁有这样的慢调情怀?谁是这世界上的艺术巨匠,敢用一种单纯的青灰色为基础来延绵它的视觉艺术?这,便是“海的故事”!她用青灰色表达着自己的全部美丽。

这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种风范的外化,是一种有形式感的生命节奏,让人一目了然又玩味不尽。

我停下脚步,坐在大海的面前思绪飞扬——

迷茫的大海上,海浪夹着涛声阵阵而来,这一声声,不厌其烦地倾诉给予我的拨动心弦的那种全新感觉。我的目光投向黑茫茫的远方,整个人在她沉默的温柔中融化,城市带来的所有风尘和疲惫就这样被它一言不发地渐渐消融。我吹着海风发呆,看海那边流星飘过,想着一个个海知道的故事,仿佛已经成了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只拥有一片荷塘、一片月色,可我呢,却守望着这一片大海的春天之夜。

和我扼守在这里的,还有那矮墙上的盏盏渔火。渔火看过、听过太多海的故事,有那气吞山河的故事,也有那漫漫的传说;有那椰风海韵的佳话,也有那天涯夕阳的凄美……渔火,你现在记得的是哪个?是《桑那和她的孩子们》的故事吗?还是《海的女儿》呢?或是海子诗人的凄美人生故事?

“我愿躺在塞纳河边,躺在我如此爱过的法兰西人民中间……”这是拿破仑的故事。柔情万种的巴黎人听熟了他的故事,渔火你可听过?

你说,此刻你不想去拾取这些记忆,是因为你要全身心投入到在东坡书院举办的海边论道,以词会友的盛会。那么渔火,你带去的是哪首诗词呢?

算了,我不想听你吟诵了,大才子苏轼从儋州丰神秀逸地走来了。他衣袂飘飘,屐痕蜿蜒;他长须白面,细眼含笑。虽然是被贬之人,但东坡居士却是那么的潇洒和旷达。

你听,风雨萧萧,他口中念念有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谁能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的举重若轻、大无大有,哪个能行?

……

在这广阔无垠的海边,我此般于这文化的交流中随意跳跃,享受着思维的,享受着自我精神的高度审美自立,好不惬意!

我想起了我的爱人,我又成了一个诗人。诗情已被这幽美的海的故事诱发——

阵阵涛声,消融了我的烦恼,

盏盏渔火,点燃了我的情思,

叶叶扁舟,承载着我的心花。

椰的风啊,你传去我声声爱的呼唤吧,

海的韵啊,请把我今生情的故事浓烈,

远方的爱人啊,思念你成了我流动的延绵……

在这样的桃花源地,我就喜欢这么一路随和,一路感觉,绕过障碍,怎么消耗就怎么积蓄——走一条自己可圈可点的思想之路……

此刻,耳畔似乎又响起了苏轼的声音——“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6篇

一、品细节,析语言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特质,教学中师生与文本对话实质是一场思想的交流和会晤。教师应从细处落笔,掌控作者情感抒发的着力点,深入文本,向纵深延展,分析语言的妙处,从而渐入佳境。如:“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鲁迅《药》)按照小说情节演进过程来看,属于故事的开端:“买药”一节。对这一细节分析,着力点有二:一是动词的使用;二是标点符号。

“动词是语言的骨头,是建筑的材料。”(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施事与受事本是一组相对的语义概念,与动作的发出者、接受者相关联。教师可以从六个动词入手,动作的发出者完全系“黑的人”,他占据主动地位,连贯、娴熟、老练地发出:“抢、扯、裹、塞、抓、捏”。而受事者“华老栓”,明显被这些一贯的动作驱使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人血馒头”这笔交易就是在这样一种场合下完成的。再探,分号将六个动作截取为两段。“抢、扯、裹、塞”的语义中心指向是“人血馒头”;“抓、捏”指向的是“钱”。施事者一串连贯的动作,最终指向是“钱”。革命烈士的鲜血,被这样的两个人,以一场交易,草草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讽刺背后的悲叹,在语言深层结构分析中带出的张力,彰显着作者情感寄予的力度。

二、析语法,炼语言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言便是语文课堂的内核,脱离了语言解析的语文课堂会是什么样子?一旦遇到几个知名的作家作品,猛然下料,大谈特谈思想成就,孰不知,学生认知水平可能根本无法与“思想”接轨。活生生的语文课,便成了文学批评课。囿于应试,不考不教,造成学生语言知识的薄弱,大学老师责怪高中,高中老师责怪初中,试问,这样的恶性循环何时休?

锤炼语言,学习方法,巧妙运用应该是分析语言的常态。如:“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柔和的角度上。”(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从语法角度分析这个语句:状语倒装。倒装的目的是强调,简单地说,谁倒装强调谁。正常语序是: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显而易见,小屋与山的位置关系:清新、自然。同理类推,“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状语倒装,强调的是: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就像达尔文发现的有机界发展规律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不难理解作者恩格斯对逝者的赞颂与评价。

用语法知识分析语句,锤炼语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是偏偏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东西,理应发扬光大的知识,却少得可怜。语法知识的缺失,势必给语文学科教学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不难理解,笔者在学生时代就学的文章,转而为人师,这篇文章还“霸占”着大中小学教材,何故?从语法角度审视,经典永远是经典。

三、抓文眼,悟语言

“文眼”是窥探文章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更是理解文章内涵、精神的一把钥匙。如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对于此联,教师可能专注于描写的景物有哪些?更甚者,课后练习也是这样设计的。景物包括:“细草、微风、岸、危樯、夜、舟”。但是,“独”字怎么理解?诗的内涵就在这个字上。“独”字就是引领诗歌情感内涵的筋节。旅途中的夜晚,诗人踽踽独行,“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旷达气象衬托诗人的“独”。

再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水,一去不复返,隐喻时间。再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以愁绪喻流水。所以,才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白《行路难》)再一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诗人李白开篇就以“愁”字起笔,感喟时间易逝,无路请缨,一股愁情就已萦绕心间,挥之不去,这时的酒杯也就被诗人当作了媒介,一吐心中块垒。恰逢三两知己,“与尔同销万古愁”。“思想离开了词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不难发现,探究“文眼”对厘清作者情感抒发的“内燃点”和感情的基调大有好处。

四、借修辞,看语言

巧妙运用修辞手段可以给语言增色,这个道理谁都知晓。但语文学习,最终指向“用”,也就是“表达交流”。叶圣陶说:“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徐志摩《再别康桥》)从字面梳理,“金柳是新娘”。常规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的笔端,反过来使用,将“物”看做“人”,仿佛依依惜别的不是母校而是人一样,足见诗歌语言的奥秘所在。

再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诉诸人的触觉器官;“清香”一词由嗅觉器官感知;“歌声”一词由人的听觉器官感知。三个词语的连续使用,让读者的感觉器官融会贯通,恰巧达到了通感的修辞效果,正如杜牧《秋夕》中的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一般,“夜色”“凉”在通感修辞手法的基础上,给语言赋予了情真意切的表现力。语言学习最终还是要会运用,学生要“学会”借助修辞方法,为文章增色,这一方法的取得,在于语言分析的领悟。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考语文;复习;创造性思维;创新

一、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自己学习能力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在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发现问题、系统地阐述问题,更需要不断地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发掘真正适合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由词语到句子再到整篇文章,不断地从中提取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而提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很多学生在语文复习过程中感到迷茫无从下手,在复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并没有可以照搬的答案或者是参照的方法,因此他们只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不断地进行探索。这种纯粹的探索与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体现着他们创新意识的发展,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可以提高自己对于语言的掌控能力,进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营造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替学生完成了对学习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一切处理结果。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是教学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最终的考试分数,而面对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则很少关注,这种环境下学生自己充分阅读、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时间被剥夺了,学生只需要记住教师所给的答案,也就是所谓的“标准答案”,然后准确无误地“复制”到卷面上就可以了,而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的欲望直接扼杀在教育的摇篮里。

面对高考,大部分学生都背负着来自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其实悉心地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往往是不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不断地培养自己兴趣,从而养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形成自己学习风格的学生。如何让学生在高考语文复习中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所需要考虑的。

心理学证明:自由、宽松的环境能使人的潜能获得最大的发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育模式应该由原来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转变成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发现特长,创建属于自己的个性,进而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创设情境是触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生活展示、实物演示、表演体会、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都可以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唤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学习的潜意识,进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满怀的热情投入学习。例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作者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可以在荷花盛开的季节组织学生去参观附近的池塘,让学亲身感受荷花的美,也可以特意在傍晚夜色宁静的时候带学生去观察,或者教师给学生录制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受,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教育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但主要的观念仍旧停留在单纯的升学率上,家长对一个学校好坏的评价也往往只是学校的升学率,这往往使教师和家长看重书本知识而忽略了社会实践,注重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要更好地在高考语文复习中发挥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家长以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学生语文学习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让传统的语文教学真正地成为训练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8篇

一、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的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验生活,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我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由教室前的"书院" 导入:"课间,同学们常常喜欢畅游于书院的小桥、凉亭、草丛等,去寻找课间的乐趣,寻找我们心中的'百草园';哪位同学能为我们描绘最感兴趣的景色?" 因为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说画棋盘下五子棋;有的说到草丛中扑蝶;有的说用草心钓虫子;有的说翻开断砖找虫子;有的说可以尝到花蕊的甜味……。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与课文内容相呼应,同时培养了口头作文能力。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二、追求教学个性化

1.个性化教学思路,就是思路新颖,不同凡响,别出心裁,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的处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抓住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详尽地讲解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诸如写了哪些景、抓住什么特征写、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方法写等等,旨在使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言表达中体会写景的方法,进而达到初步掌握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的目的。这样使初一的同学比较直观地熟悉课文,并理解课文所包含的语文知识。找准教学"突破口"。如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以肃穆崇敬为"突破口"、教学《天净沙•秋思》是以清静悲凉为"突破口"、教学《长江三峡》时以豪迈奔放为"突破口"等等。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2.个性化教学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如《荔枝蜜》教学的导入,采用音像资料导入,运用媒体播放有关蜜蜂、蜂蜜的图片,同时插播旁白进行解说,然后谈感性认识――提问:同学们都接触过蜜蜂,蜜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蜜蜂的印象。同学发言后,教师导入课文学习――"刚才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蜜蜂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看看作者对蜜蜂的感受是怎样的"。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三、一切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受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彰显人文性,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课堂教学的内涵,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1."师生合作",激发学生兴趣。从学生已有的体验和实际水平开始,鼓励学生多疑、多思、多探讨、多合作、多发现。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教学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和细节描写时,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用你自己的观点来探讨一下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学生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种答案。①慷慨大方、重义轻财(事例:请史进、李忠喝酒,向金家父女赠银、倾听金家父女诉苦,帮助其逃生)。②疾恶如仇、见义勇为(事例:痛打郑屠、帮助金家父女)。③性急如火、心细如发(事例:听完哭诉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④勇而有谋、胆大心细(事例:先救助金家父女脱险再惩处郑屠、质问郑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斥骂郑屠"诈死"从容退却)。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巩固了学生掌握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理论上曾说过:"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既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突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有机的渗透于现代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①在教学中渗透美学理论,《春》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春》是描绘的一种自然美;《斑羚飞渡》是歌颂的一种生命美;《驿路梨花》是赞扬的一种心灵美;《麦琪的礼物》是表达的一种爱情美;《菜园小记》是抒发的一种社会美……《背影》是品味无言的真爱;②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细致分析、理解过程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最终达到提高审美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