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张小娴小说

张小娴小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张小娴小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小娴小说范文第1篇

如果用时下流行的眼光来看,《长在面包树上的女人》无疑会被贴上强IP的标签。早在拍成电视剧之前,就已经以小说的形式先行火了一把。该剧改编自张小娴的成名作《面包树上的女人》,这本都市情感小说堪称很多女孩的青春启蒙读物,经久不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圈粉至今,张小娴更是凭此书出道,为日后成长为“言情教母”打下坚实基础。

被读者认为最懂爱的张小娴,在故事里安排了男女主角曲折而虐心的情感纠葛,故事围绕三位女主角的爱情和生活展开,程韵(唐嫣饰)、宋迪之(隋棠饰)、沈光蕙(刘冬饰)这三个好朋友,从学生时代便相互交好,从情窦初开到经历种种情感路上的困苦,各自承受创伤,一起成长成熟。没有青春偶像剧那些俗套的情节和刻意的桥段,而是和当下都市青年的感情生活十分贴近,代入感强并易于共鸣。

独立而勇敢的程韵,在和音乐才子林方文(黄宗泽饰)的虐恋中大胆而执着,却因对方的飘忽时时不安,原本两个人的世界在阴差阳错中一再闯入他人,林方文的初恋情人费安娜(柳岩饰)是程韵心里过不去的坎,而他的红颜知己葛米儿(叶青饰)是程韵眼中抹不掉的痕,尽管如此,面对唱片公司老板徐起飞(包小松饰)和餐厅老板杜卫平(孙艺洲饰)的默默付出,程韵依然守候着对林方文的感情。敢爱敢恨的宋迪之,屡次被爱伤透,又屡次燃起对爱的斗志,却在真爱来临的时候终于踌躇,看似现实主义的观念下实际隐藏着对爱的赤子之心。母命难为的沈光蕙,面对家人的期望,在纯粹的爱情和优质的生活之间举棋不定,终于决定牺牲爱情换来面包的时候,爱情却随着面包悄悄降临。

三个女主角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在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下,面对着不同的情感考验。总控全局的张小娴把爱情看得如此透彻,在对女人情感的深入解读中,剧中人不经意的独白或许就击中了旁观的你。故事里的主人公在爱情和面包、背叛和忠诚中反复抉择,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宿,用不同阶段的经历和不同类型的爱情探讨着爱情和面包的关系,在接受命运还是为爱反抗的现实主题中,将观众带入一场关于爱情、物质、家庭关系的思考和探讨,而答案自在人心。

张小娴小说范文第2篇

平常都没时间看书,到了不回家的周末,我就成了这家店的老顾客。通常会在星期五的下午出去一下子租上两三本,然后,在星期五的晚上一晚上给看完。

记得那时,最喜欢看的便是琼瑶阿姨的小说了,什么《月朦胧鸟朦胧》《庭院深深》《匆匆,太匆匆》《燃烧吧火鸟》之类的,也有张小娴的《流浪的面包树》之类的。

那时候就感觉那些言情小说里的情话,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而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感情。

周五的晚上,通常在宿舍熄灯后,其他不回家的同学都进入梦乡,整个夜晚,只有手电筒的亮光,只有我,只有那一个又一个的爱情故事。

那个时候,我一直以为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感情。而恋爱中的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也大概是受了这些言情小说的影响,让我在多年以后,遇见爱情的时候,没有太多对物质上的讲究。

张小娴小说范文第3篇

从事出版这么多年,我喜欢并颇受影响的香港作家不在少数。早年在台湾牛顿出版社工作的时候,我就一直关注香港作家的作品,比如林行止、董桥、西西、黄碧云、也斯、倪匡、蔡澜等等,还有关于麦兜的漫画。《信报》和《明报》的专栏是了解香港作家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但我真正开始做香港作家的作品是在麦田文化当总编辑的时候,引进了一些香港纯文学作品,比如在当代小说家系列中,收入了黄碧云、董启章、陈冠中、葛亮等人的作品。

香港的独特位置与独特文学现象

香港在政治、思想、历史等方面都有很独特的位置,是连结的窗口。之前因为两岸隔阂,在大陆看不到台湾的出版品,在台湾也看不到大陆的,而香港不但出版一些反映大陆情况的图书,还可以同时看到两地的出版物,两地的出版人通过香港了解对方的出版市场。香港的出版有一种弥补性作用,是连接两岸的桥梁。

就大环境来说,香港出版市场的改变跟两岸关系的变化有很大的关联。大陆居民赴台自由行开放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香港之前作为两岸交流的桥梁位置会发生变化,所以它自身的角色也会跟随之改变。

而香港作家的作品,也非常特殊。有一些是从外地获得认同再重新在香港获得应有的认识和位置。比如,董启章的作品先在台湾发行,获得关注和影响力,作品再在大陆出版。事实上,黄碧云也是先在台湾立住脚跟,西西也是。也就是说,香港作家在台湾找到了一个相对来说更大一些的市场,然后再借这个市场获得影响力,反哺本地市场,或者影响大陆。

香港被列为国际港,它的商业、金融活动非常蓬勃,很多人说香港的出版市场很小,经营起来很困难,可是它还是冒出了很多特殊的现象。这来自于两点:香港作家的作品,通俗的极度通俗,严肃的极度严肃。相比而言,台湾的严肃文学作品也很多,但是关注点集中在本岛发生的事情,不像香港有比较高的视野,写出更具开阔性的作品。我这样讲并没有冒犯的意思,岛的地理位置,确实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得居民比较关注自身以及周围的事情。而香港的通俗文学,充满市井气,洋溢着一股生命力。

香港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很多作家的成名,得力于专栏写作,例如早年的陈冠中,后来的梁文道、马家辉、陶杰。专栏写作会逼迫写作者快速地观察社会现象,上到政府政策,下到民生百态,甚至很多八卦的内容,都会成为他们笔下的题材,也是读者茶余饭后的谈资。香港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以及比较小的土地面积,使得这里作为一个社会的缩影,有相较于两岸更为清晰的轮廓与脉络。所以香港作家对于社会、人情的书写比台湾的书写,显得面貌更为清晰。大陆则因为太大,反而表达起来没有那么明显、明确的代表性。

凸显独特性与隐藏地域

作品与作家的生长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语境、语感,角色的设定都会带上作家所身处的时代与环境的印记。华文阅读市场,的不同还是很明显的。三地读者对香港作家作品的接受度也一定有所不同。我觉得这件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作家本身的独特性。假设一位作家的作品本身够独特,地域性不会成为他的限制。另外一个是,能不能摒除地域性。如果作品的地域性太强大,读者群太过明显,即使作家本身有很强烈的独特性,要在另外一个地方生根、成长、扩散是需要时间的,但并不是不可以。在大陆非常畅销的作家,他的独特性也很强,不见得在台湾能发光发热;同理,台湾的作家到大陆来也一样,都撇不开这两点。所以,出版人的功课就在于,如何在地域性比较模糊的情况下凸显出作家的独特性。

除此以外,也需要有“那个”市场环境,刚好有一个可以接受那样作品的氛围。这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一种是市场慢慢发展,蓄积出一定的读者,这种变化并不一定都来自出版品。我在台湾经营日本推理小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6年,开始做的时候,日本推理小说在台湾已经有十五到二十年的断层,可是它为什么会成功?因为日本推理的元素虽然不存在于纸本书市场,但存在于漫画中,比如说,“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名侦探柯南”;存在于动画片中,各式各样的动画里面都有日本推理的影子;存在于电影中,比如说,根据松本清张和江户川乱步的小说所改编的电影等等;存在于很多偶像剧里,甚至存在于流行时尚的元素中。以至于虽然有那么长时间的断层,但是当它再出现的时候不需要太大的力气,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就可以整个填满。这是一种情况,是市场暗含着需求,出版人满足读者的需求,水到渠成。

另一种情况是市场环境还没有这种需求,出版人要创造需求,这种时候就比较费力、辛苦了。本事文化现在在台湾推出的香港作家,像张小娴,因为她本身的独特性,之前的知名度也够,所以衔接的时候比较省力;而陶杰的作品则地域性非常强,他是写时评出身,接受西方教育,尤其深受英国知识分子写专栏时那种嘲谑式、嬉笑怒骂式写法的洗礼,他的这种特性要让台湾读者接受,是需要时间和经营的,要有一个认识、熟悉、喜爱的漫长阶段。

发挥出版人创意,也期待天才作家的出现

这两年整个华文出版市场有很大的变动,香港身处其中,未来一定会有变化。这种判断,是基于我在独步文化时经营香港市场的经验。

当时我想在香港推广日本推理小说,香港城邦的总经理并不看好这个计划,他觉得日本推理小说在香港是没有市场的。但我不信邪。

张小娴小说范文第4篇

在《我这一代香港人》开篇你反思了这一代港人的成就与失误,在你看来,最大的成就和失误是什么?这代人经历了香港盛世,如今步入中年,状态如何?

陈冠中:在1949年后出生的一代香港人,跟大陆和台湾的同龄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成长经验,主要是因为所处之地的政治体制与价值取向不同之故。

现在五六十岁的香港人,总的来说运气比较好,生长在太平年代,受过良好的教育,并赶上香港经济的一个长期上升阶段,较容易成为衣食无忧的中产者。我们周边同一代的台湾人和内地人,当时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机会。

这代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参与打造了香港的盛世。不过,我觉得我的很多同龄人思想受到“中环价值”影响,太注重个人利益,甚至常有投机心理,缺乏参与公共领域改革的动力。

在香港,以前似乎是经济发展的议题独大,现在政治议题也成了主流,而政治议题是带有文化、社会和学术内涵的,不再是只谈经济了。

你写过很多和城市相关的作品,比如《城市九章》、《波希米亚中国——城市文化》,这让我想到“城市文学”,而且很多香港作家好像都喜欢写城市。

陈冠中:书写当代的香港华语作家大都写过城市。高雄、刘以鬯、舒巷城、董桥、倪匡、西西、昆南、戴天、亦舒、也斯、古兆申、梁凤仪、黄碧云、邓小宇、陶杰、钟晓阳、马家辉、张小娴、董启章、廖伟棠、潘国灵、葛亮……挂一漏万的说这些是较近期的,之前和更早的还有很多。不要忘了香港盛产专栏作家,也有不少是写非城市题材的,如写武侠小说、历史小说和情的名家,以及擅古诗唱和的文人。香港作为一个700万人口的城市,作家肯定比内地700万人的城市多很多。

作为一个在香港、台北、北京都长期居住过的人,你对的城市都有独特的观察角度,这几个城市对你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陈冠中:我1950年代在上海出生,然后就离开了,90年代才重访,还有点上海情结。现在因为长居北京,我的很多写作都跟北京有关。而来北京以后,我感悟到我那一辈香港人与内地同龄人的经历和见识很不一样,极值得交流。

张小娴小说范文第5篇

夜晚有徐徐微风。原以为不会有的秋天也终究是来了。带着几乎大部份诗人作家所形容的寂寥,迟迟而来。这样的夜晚街边的路灯都开了,没有盛夏时群聚的蚊虫。路上只有灯光的投影,三两行人。远方有趁着国庆节这个欢庆日子结婚的人家响起的鞭炮声。

她迟迟未更新的签名也终究是换成了,因为没有人可以一直依赖,所以很多事从一开始就必须靠自己。

在这世界上每天都有因为各种原因对各种人事物死心的人。我只是觉得很多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陨落。苦难不会伴随你长久,幸福也不会长久,它们都会交叉在你的人生,让你尝尽这人生百态。人生不像电视剧小说,看开头就猜得到结尾。更多时候它会突然给你一袭,措手不及。再平淡的人生也会有出乎意料的时候。

可是或许我们可以猜到的是,所有的相逢都会走向离散。张小娴说过,结合是例外,分开才是必然的,我们都是为终会分开而热烈相爱。

其实分离只是时间问题吧。有些人很幸运,可以陪伴彼此度过漫长岁月。有些人却恰似萍水相逢,匆匆一眼。

因为知道没有谁会在任何时候都站在自己背后,告诉自己不要害怕。所以从一开始就要习惯一个人。当一个人习惯了什么事都靠自己而不会想要求助谁时,那么即使离开了谁,只有她一个人时也可以活的很好。其实我并未觉得自己有多强大,我只是知道你终究要离开。你离开后我的所有苦痛便无人可以分享,那时只不过会让自己更痛苦,倒不如一开始便让自己习惯。很多时候,形成一个习惯很容易,戒掉却很难。就像吸烟。

随处可见的是我们要永远在一起的祈望。其实从这句希冀说出口的时候,大多时候现实都已经给出了失望这一答案吧。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对越来越需要听歌给出的原因是内心太过孤独伤感,只能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填充。不怎么愿意去听电台,总觉得容易让人想起很多事,也容易让人去思考一些事,容易让人悲伤。

夜晚无眠,拿手机看书,书中说,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

所以陪伴变成点缀,最终人都要走向孑然。

所有的欢娱也埋葬不了内心最深处的孤独。它不会时刻显露,却会时不时出来刺你一下,痛的无声。

因了这些,你都会离开。更何况人世无常。世间恍惚变色龙,变化之快,非你我所能抵挡。

所以,我从一开始便做好了你会离开的打算,那样你离开时,我才不至于如此狼狈。

希望你离开后我们能忘掉曾经,忘掉彼此。

我知道,这只是希望。

陈奕迅在歌中唱到: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常在。

我知道你终究会离开,如你终会化作灰烬。

想要说的话:

很多时候感觉自己是个太过现实的人,所以希望文章不会影响你对于长久这类词的向往。或许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这样一些寄托,人生才会比较生活化。

张小娴小说范文第6篇

时代周报:我们现在回顾香港的文化,1949年后南来文人的影响到底该怎么评价?

陈冠中:1949年后南来文人的水平是很高的。香港本土也有自己的文人,两边同时存在,往往也不太有交集。本土文人比如说三苏,他写的东西跟南来文人写的东西不一样,这个光谱是很宽的。

南来文人本身就很复杂,在我成长的父母辈的圈子里,有时候会碰到他们。我有个阿姨,她最后的一个小房间租给了一个上海非常有名的导演,叫卜万苍。他竟然住在这样一个小房间里。他在香港也做导演,但早就没有当年的风光了,晚年还住在这个地方。演员白光住在我家对面,很多时候我都看着她没有化妆走出来,知道原来她是明星,也觉得不怎么样。后来才知道她的历史。

我自己的根并不是从南来文人那里来的,是从《中国学生周报》里来的。《中国学生周报》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他们介绍欧洲为主的另类电影,法国电影、瑞典电影、意大利的写实主义电影,打开了我们品位的整个取向。我们以前在香港喜欢看好莱坞跟香港的电影,香港有国语片、粤语片。因为家里是上海人,所以我会去看国语片,虽然我们不说国语。也去看粤语片,因为我的佣人是广东番禺人,她喜欢看粤语片。所以几种东西都存在,我们成长的欲望冲动就发生在看欧洲电影上,虽然大部分都看不懂,到了现在可能都看不懂,不要说当时了。但是我们一部一部地看,文青就会做这种事,看的时候都很受苦,不会特别爽。

我的启蒙是西洋的东西。《中国学生周报》也介绍美国的小说、美国的嬉皮运动、美国的所谓反文化运动,比如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或存在主义的东西。都是很遥远的,但是把我们的想象力带出来了。当时香港有电影会,有法国文化协会,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会去那里看电影,这是年轻人觉得最洋气的时候,自己作为文青,觉得很了不起。同时《明报月刊》介绍台湾,比如雷震、殷海光,还有一些中国内地的东西。

时代周报:香港有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明报月刊》?

陈冠中:应该要有人研究的吧,因为这太重要了。另外一个课题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论杂志,在《明报月刊》之前。但后来《明报月刊》的光芒超过所有知识分子刊物,胡菊人主编的时代,关注的是主流知识分子关注的东西,从台湾的东西到大陆的东西,再到海外的。可能也是我青春期,所以特别看得进去胡菊人主编的那几年。董桥从英国回来有点文人雅士的感觉。《明报月刊》非常值得研究,研究头十年就已经很好了,那时香港的方方面面都掺杂进去杂志里,有点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杂志。《明报月刊》在海内外像是明灯,是很重要的,材料也都容易找到,人都在,还来得及。我上世纪70年代在《明报月刊》登过两篇文章,但胡菊人帮我改了一段特别土的结语,真是气死我了。

时代周报:你到北京后,从新的视角来看,香港在回归前后的变化大吗?

陈冠中:1984年之后香港有一个很大的心理状态的改变,中产阶级都开始考虑移民。基本法没定,但回归已经定了,很多人还不相信。差不多所有我认识的中产都考虑过移民,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人就真的移民了,几十万人走掉了,1/10的香港人,那是很大的事情。

到了1997年前后,很多人又回来了,因为那时香港的经济很好,他们移民不是因为那边的经济比香港好,而是为了买政治保险给下一代。1997年回归前后觉得没什么事就又回来了。所以我觉得关键点不在1997年,1997年是重要的时刻,但是过渡得很顺利,没有大吵大闹,没有大恐慌,恐慌是之前,后来安定下来了。再有变化是2003年金融风暴,再就是2008年这几个关口,然后就是这几年。所以1998年我写的小说叫《什么都没有发生》,其实真的有这种感觉。有一个几年的蜜月期,如果不是碰到金融风暴,蜜月期会更长。但是金融风暴根本不是中国的错,香港自己处理得不好,现在那么多的怨气都跟这个有关。香港人其实都挺乐观的,都觉得一定会有机会,明天会比今天好的。相信了20多年,突然觉得明天可能会更糟糕,可能工作都没有了。整个心态就不一样了,因为比较乐观的时候,会好好地做事,会想点长远的东西。如果你觉得这个饼明天会更小一点,就会急了。

台北风格已经写好,香港故事还没出来

时代周报:你在《我这一代香港人》里面提到台北是你最喜欢的华人城市?

陈冠中:对。我现在还认为台北是最宜居的华人大城市,综合分数应该说是最高,比香港说不定还高一点,它的民众很亲切,街头小店很有趣。他们也没有那么大的房价压力,古今中西文化都还在。但我写过一个人不是因为宜居而定居在哪里,我们往往因为别的原因而去了别的地方。而且现在我以台北作参照,来想香港下一步怎么样,因为我们是看着台北怎样成正果的。我觉得它已经修成正果了,台湾风格、小清新风格等发挥很大的魅力,连香港的年轻人都说喜欢台北人。我很惊讶,大陆不少人喜欢台北,香港年轻人都喜欢台北,香港人应该会觉得他们不够潮才对,现在都喜欢台北。

我在台北的时候,1998年说服了台湾的观光局,组织了一个香港副刊编辑和作家团去台北。我陪着他们,介绍台北有多少好玩的东西。当时很多香港作家都没有去过台湾,对台湾没想法,就知道“立法院”打架而已。我就告诉他们很多小清新、好玩的东西。现在我这一代人的孩子都说特别喜欢去台湾,我就觉得台湾风格终于出来了。而香港却是在1997年前有个很迷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完了,周期完结了,新的故事到今天还没出来。如今的内地人想起香港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包括流行文化。我觉得香港的故事完全变了,不是以前那样的。故事快要出来了,但是还没有确定要怎样去论述它。

时代周报:是因为台北的房价没有香港那么高,生活节奏没有香港那么快?

陈冠中:没错,这太关键了。所以你看到大家都比较从容,老年人都不会很生气,脾气非常好,随便走在街上的人都很客气。台北比较悠游自得,但他们做得非常细腻,有点气派不够。也不一定要有大气派的,他们吸引人的就是这种小东西。很多人就找个自行车环岛,住在民宿里面,很过瘾。这种风格现在吸引了很多人,听说很多内地的年轻人也很喜欢。连台湾人都有点尴尬:怎么整天都说我们这么好。

北京之外的文化产业大城市

时代周报:你为什么喜欢北京?

陈冠中:虽然北京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如果现在让我挑的话还是北京。北京整个城市没有让人觉得方便,但我是不上班的人,觉得还挺好的,有一种自在。在北京不上班,没有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如果我在香港,每天都会不胜其烦。每个人都会问你:为什么不上班,你在想什么,基本上不可能不上班不做事。

我在香港也算是做文化的,在台北也是,到了北京才知道有这么多人在做文化。真的是太大的圈子。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人?这让我觉得挺兴奋的,会碰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很多想法都很奇怪。跟我以前碰到的很不一样,当然他们都很优秀,也是有意思的人,到底是全国来的。

北京特别喜欢无缘无故地碰面,本来是没事的,但大家随便聊聊天就可以碰面。在香港或者上海我想是不行的,无缘无故找人碰面,大家都不太行。还有外地来北京的朋友特别认真,每次到北京都要召集饭局来见面,都在谈重要的事情,比如国家大事。那也是广州、上海不会做的事情。这种辩论对我来说有意思,对别人来说不见得有意思。

时代周报:你前一阵子接受北京媒体的访问说:北京之外第二大的文化城市是香港?

陈冠中:我必须补充的是,我指的“文化”是文化产业。北京的文化、上海的文化、香港的文化是很难比较的。但文化产业是可以比较的,我觉得远远超过其他城市的就是北京,因为它是13亿人的文化首都,第二名都差很远。第二名是香港还是台北就可以争论。

我的定义里面可能说得不够周全,主要不是文化消费城市,要成为文化生产城市,才对文化有真的贡献。所以文化产业还不只是指份额有多大,是指它有多少生产力,多少有意思的生产。这方面来说,香港和台北都做得相当好。我也要强调他们的文化产业可能比上海做得更好。

我觉得很难有人说不对,上海现在还是以文化消费为主,这是他们的大问题,他们必须要转变成文化生产城市。他们不能整天觉得自己很有品位,引进很多东西,成为消费的大城市。如果要恢复当年的光辉,或做出跟现在的经济实力匹配的文化产业,必须要有自己生产的东西,上海在这方面其实做得不够好。

英美小说不用华丽辞藻

时代周报:你认为香港文化里有没有产生比较特别的东西?

陈冠中:我觉得都是很个别的例子。比如从写作来说,大概现在写言情小说的没有比张小娴更红的。她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各有三千多万粉丝,香港的人口也只有七百多万。不管有多少僵尸粉,也是很厉害了。但就是她这么一个,她两年前才经营微博,每天放一条男女爱情的心灵鸡汤上去,现在到上海、北京签售,从早签到晚。张小娴基本上就是以港男港女作样板写东西。

再比如说写饮食的蔡澜、欧阳应霁,武侠小说还有黄易,温瑞安也算,他是半个香港人。但是不可能有上世纪80年代金庸的热潮,那个时候盗版、正版,人手一本。比如梁文道,在政论界、时评界也挺受欢迎,他针对内地写的东西,内地朋友有时都忘了他是香港人。他在香港写东西给香港人看,又是另外一套,但都写得很好。董桥也有很多粉丝,但有些人完全不看,有些人就很爱。

时代周报:你远距离的观看会不会有新的角度?

陈冠中:我觉得每次都不一样,没有一个通例。只要用中文写,基本上整个华语地区都能看得懂。比如说莫言,海外的接受度也挺高的,香港跟台湾都挺爱看他,但是他的东西非常有本土色彩。当年阿城有明清白话小说感觉的,大家也很爱看,没有规律可言。反而王朔太北京化,这边就很少人看得明白,港台地区就只知道这个人。他对内地的巨大影响,都是我到了内地以后慢慢补习回来的。

时代周报:你做过杂志、电影、文化产业,也写散文、文化评论、小说,现在觉得自己做得最擅长的是什么?

陈冠中:我一直在想,好像没找对我要做的事情,所以才会试这么多不同的事情。直到最近几年觉得小说可能是对的,但说不定过几年又改了。恰恰因为小说可以把我脑筋里很多零碎的、放不了一起的东西整合成一个文本。令我比较有满足感的就是,本来难以好好说清楚的东西,终于以一个相对有条理的方法放进一个文本,大家看完还有不同的体验,这个是我现在能做的事情。不是说有多好,但很多人都能看完我的小说,有各种想法,还记得内容,让我觉得这已经不错了。

时代周报:之前复杂的生活经验对你写小说有什么帮助?

陈冠中:比如说新闻的训练。当时在波士顿大学教我们写新闻的老师特别严格,他不准我们在文章里面用形容词,要形容什么东西就要用具体的感觉来形容。比如说你不能说一个房间很大,你要说它有半个篮球场的体积。那个令我很震惊,本来没想过要这样写文章,多余的字又要删掉,一删就1/3,当时觉得很莫名其妙。

原来他们就是这样的训练,写的东西很自律。我用中文写的时候觉得中文是形容词特别丰富的文字,而英文是动词特别丰富的文字。所以英文整天强调要用对的动词,每一个动词有不同的意思,所以要找到对的动词来用,所以英文的动词很能带动文章。但是中文还不见得,有的时候真的要用形容词,我们的形容词也有很美丽的、很有感觉的。有时候很极端的老师会帮你不少忙。

英美的小说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就是不想用很华丽的辞藻。有的时候不准太煽情,这也是新闻训练里面的。我们因为当年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都是很冷的东西。梁文道有一次总结说,香港的写作是比较冷的,台湾比较温馨,大陆就比较情感丰富和投入,但是香港要把情感包在里面,不能露出来。这可能跟我们当时看的小说的潮流有关,比如加缪的《瘟疫》,这些书都是很冷的、很枯燥的,一点都没有把情感放出来,这对我们有影响,就是装酷。

实习生蔡倩愉对本文亦有贡献

《我这一代香港人》

张小娴小说范文第7篇

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拂去雾霭,看清现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年轻人兴冲冲地向老师讲述自己的经历:“最近,我遇见一位睿智的老人,他能看清未来,还把这绝学传授给了我。先生,您也懂这个吗?”

先生说:“每个人都懂啊,真正困难的学问不是这个。”

年轻人不解:“还有比看清未来更高深的学问?”

先生说:“飞翔的鸟儿,葱郁的树林,这些都是张目即见,我要教给我弟子的,不是让他们看清未来,而是看清身边鲜活的现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材料中年轻人的认为高深的学问是“看清未来”,而老者认为高深的学问是“看清现在”。考生可就这两点来立意:

(1)对未来的瞻望,是社会与个人前进的动力。(2)莫要空想未来,要把握现在。(3)未来与现在同等重要。(4)离我们视线越近的事物,反而越会看不清晰。

【佳作赏析】:拂去雾霭,看清现在

过去是已经绣好的图案,已经泛黄的字画;看得清,却无从改变。

未来是朦胧的,镜花水月,只可远远凝视,遥遥相望,却不得靠近。

我们能够看清、握在手中的只有现在,只有此时此刻的这个自己。

是的,朦胧的未来不必预见,消逝的时光更无法挽回,我们要看清的关键是鲜活的现在。

生命中,我们,有多少春秋就这样悄然逝去了,有多少机遇就这样擦肩而过了,有多少爱情就这样与你无缘了;生命中,我们,更有多少春秋可以去重新改写,更有多少机遇可以去展现风华,更有多少爱情可以去值得等待。没有,我们没有多少。

朱自清在《匆匆》中说:“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聪明的你告诉我,为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是永恒的见证,当时间吞噬了健康与美丽,金钱与荣誉时,奢侈华糜的现代人啊,患得患失的现代人啊,你还剩下什么?把握现在,把握现在才能面对这所有的一切。如果把现在形象化的话,现在,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军队,把握好它,能够战胜磨难,战胜躁动,战胜虚诈,留下千古流芳的精华;现在是一块完美的补心石,把握好它,能够弥补曾经的碌碌无为,重新改写崭新的人生!

正当国人沉醉于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之时,正当世界为资源问题折腾的沸沸扬扬之际,人类为何不从现在开始,束缚自己的行为呢?难道非要等到仅有立锥地,等到地球掏空之日,才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不可吗?此时此刻,如何节约与利用资源不正是我们展现风华的良好时机吗?

张小娴小说范文第8篇

有风吹过的夏天,是一种淡淡的情愫。匆匆的成长历程中,吹绿了树儿,吹开了花儿。也将我的重重心事吹开,所以我不得不回头转身,拾起且数一数曾经遗落的淡淡时光!

【一】

2001年,我八岁。母亲牵我进入小学的大门,那时的我是稚嫩的,像是一只不谙世事的雏鸟。我向来在人多的陌生环境里会不自在和莫名的不安,或许还有点自卑。但在心里我还是期待着小学的生活……进教室后,小朋友们都嘻嘻哈哈的不一会儿就打成了一片。课后更是玩在一起。我坐在最后一桌,透过窗看着他们的一张张笑脸,心里痒痒的……童年时期的我们总是天真烂漫的生活,我却总是有些与年龄不符的淡淡的忧郁,无法主动加入那片欢声笑语中。每天放学,小朋友们都会冲向校门扑向他们的爸妈,我也总能一眼找到母亲,然后慢慢走过去,看着母亲的笑脸,我的心总是暖暖的…….母亲的大手总会牵起我的小手而后我们踏着风悠闲地走回家。

【二】

2007年注定是一个离别的季节

这年,我结束了六年的小学生活。同学们积极地传写着同学录,我用真挚的语言写下与他或她的快乐瞬间和美好祝福。我与我的好朋友们拍了许多许多定格我们专属记忆的纪念照。然后我们将开始下一场人生旅途了,或许我习惯了伤感与离别,所以我并没有十分伤心与同学们的离别。因为我相信,心是没有距离的,友情是无界限的。

【三】

2007年的夏天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我是摩羯座的,但个性却像双子座有两面性。如果是以前的我,不会主动与别人谈话,认识,但在这个夏天,我会主动与人交谈认识了。这年我交了更多的朋友,我们每天都黏在一起。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小卖部。上课偷偷传纸条,然后因为有的没的一句话,笑个半天然后被老师罚站。可我们还是一样开心。晚上回寝室后,便开始我们的夜晚疯狂派对。接着第二天在课堂上呼呼大睡。有一段时间,他们总爱看言情小说。我则时常捧着郭敬明的《蓝色苍穹》。我觉得他的文字总有一些复杂的情绪,那时我并不是完全进入那本书的意境……

【四】

2009年,初中的最后一年。

这一年,我多添了一丝成熟与坚强。看淡了一些人的冷落,挺过了一些挫折。我学会了释怀,学会了看开。这两年多,我在学习上真的是不够尽心认真。这两年多,我经历了许多,伤心的,快乐的,我的心境也有了改变。母亲还是十年如一日的来接我放学,只是我再也无法一眼找到母亲,而母亲的脸上也没有了从前的笑容,多了一些憔悴与失望,但又有些期待。然后我们就不说一句话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常,我会故意说一些学校的事,母亲还是会给我回应,只是眼里却没有火花。风阵阵拂面而来,有一丝凉意,我不语……

这年,我又看了一遍小四的《蓝色苍穹》。明亮的字里行间有着优美的忧伤。他说没有欢笑的青春不完整,没有眼泪的青春是一种残缺。既然注定是要笑要大声的哭泣,那么我更愿意像倪睿思唱的那样:就让它来吧,我随风歌唱。我深刻的感悟着……

【五】

2010年,他们走在阳关道上,我们走在自己的独木桥上。

“凡事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张小娴曾这样说过。这一年,我踏进了职高,开始了不一样的学习生涯。过去的三年,我过的松散没有追求,自由惯了。如今却把自己的快乐变成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痛着爸妈的心,让他们痛苦。虽然我早已想好进入职高,可他们一直对我有着期望,最终却被我的分数打败!

后记:

无所谓,浑浑噩噩的过了一学期。我知道爸妈对我的期望还存在,我也在努力改进自己的习性。努力变成一个认真上进的学生。内心有着千千万万的情绪,怀着歉疚的心情带着希望继续前进。这年,成长的季节嗅出了成熟的味道。无论过去怎样,辉煌过、失意过,是喜、是悲,是离、是合,我都应怀抱梦想去追赶去奋斗,展翅飞翔,为了关心我爱我的他们,更是为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