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文第1篇

“空灵”与“模糊”是诗歌的审美特征之一,诗歌的审美在于怍者所创作的诗境,所谓“诗中有画”很形象地说明了诗歌的境界,读一首诗就像欣赏一幅画,中国绘画就具有“空灵”与“模糊”的特点。李白的《望天门山》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都可谓“诗中有画”的典范之作,只是各自所创设的诗境不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把两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放在―起,意在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风光。

诗境的空灵是确定的判断,也是自然的再现。《望天门山》开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首句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借山势写水的汹涌;次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力,借水势写出山的奇险。两句诗充分展现了作者创设的空灵意境,再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天门山的雄姿,诗立脚点在孤帆上,尤其是一个“出”字,让人如身处其境,逼真地再现了舟行江中望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最后―句传神地展现了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全诗一句一个画面,诗句流畅似脱口而出,全无刻意修饰,但深入体味便觉意味隽永,这正是诗歌创设的最佳空灵境界。

模糊之境则使人似坠云雾之中,诗境创设的形象本身先已模糊,其内涵也单一而不确定,往往使人做出多种不同的理解,它不是唯一的、确定无疑的审美判断。《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两句写出了西湖水光山色、睛雨姿态。首句写太阳照射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幕笼罩下的山影。两句所描摹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真实景观,创设了一种空灵秀美的西湖胜景,显得更加真实优美。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成为描写西湖的千古绝唱,然而作者表现的意境又恰恰是非常模糊的、不确定的,西湖到底有多美,作者把她比作西施,而谁也没有见过西施是怎样的美,事实上是你认为有多美就有多美。可见诗境的这种模糊、朦胧和不确定性,并非是西湖的自然再现,而是诗人的艺术创造。特别是“淡妆浓抹”与上两句诗的“晴”与“雨”对应,“总相宜”与“晴方好”“雨亦奇”相呼应,充分展现了西湖的优美风姿。作者用“西子”比西湖,在诗境创造上,二者之美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通感妙喻,在于神似而不是形似,因为两者的美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美的艺术创造,既给读者的审美再创造以极大的诱发力,又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

诗境的空灵美和模糊美,既相关联又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空灵侧重于“内隐外露”,其内在意蕴虽然隐深,其外部形象却是豁朗的。《望天门山》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气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诗意是豁朗而确定的,但作者内含于心境的意义是隐禽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作者所表达的诗意却是内外隐含,虽然迷蒙不清,但使人读之韵味无穷,创设了一种模糊朦胧的美。这两首诗选编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是有目的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诗歌的意境创设,引导学生学好诗歌并对诗歌产生兴趣。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品味语感;品味词句;领悟奥秘;品出意境

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通过反复阅读品味语言特点,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达到学习本篇文章的目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认真地去品味文中的语言呢?

一、反复诵读,品味语感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首先在诵读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字句的停顿、语速、语调、重音等细节问题,这是从中感到美的熏陶的前提。很多文本的内容富有不同的含义,集文字美、意境美、韵律美、表现美等特点于一体,这些特点只有通过阅读细节才能认真体会到。比如,一次省级公开课,一位教师执教《变色龙》一课时,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调和语速品味警官奥楚蔑洛夫对同在一条狗的称呼上,一会儿是“疯狗”,一会儿是“名贵的狗”,一会儿是“下贱有胚子”,一会儿却又变成“娇贵的动物”,通过反复地用不同的语气阅读,学生才真正感受到文中的主人公对狗咬伤人的处理,对狗的称呼语态度完全是受狗的主人的身份主宰的。只有在反复阅读中才能真正认识到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人物,这给每位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在教学《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时,只有准确把握文中子句间的停顿、重音、轻读,掌握好语速等细节,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慢慢品出语感,品出文章的精美之笔。

二、把握中心,品味词句

每篇文章中都有几个关键性的词语,只有通过认真细读,才能找出这些词句,对这些词句准确揣摩富有的内涵。比如,《孔乙己》这篇课文,在反复阅读中,才能紧扣关键词“笑”字,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感悟同是一个“笑”字,在不同场合、不同人物中反复出现,意义有所不同。再如,孔乙己买酒时排出四文大钱的“排”字,一个“排”字就把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充有钱,炫耀自己的形象就刻画出来了。这样通过反复品味鉴赏,就能激发学生品味语言的兴趣,从而养成品味语言的好习惯。在文章最后“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仔细品味,能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揭示了这个冷酷无情的社会里,深信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但“我”又不忍心孔乙己死,又不能肯定孔乙己是死了还是未死。所以,在“大约”之后,用“的确”来表示“我”猜测的结论,引导学生反复品味,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和谋篇布局的匠心。

三、类比品味,领悟奥妙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各种品味语言的方法,其中,类比品味是经常采用的。类比品味就是将内容相同的材料归为一类进行鉴赏品味。

例一,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例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尽管例一、例二都是写送别诗中的千古佳句,情景交融,写得情真意切,广为传颂。但仔细品味它们的表现手法,却有很大的不同。例一突出一个“望”字,望了又望,望久了以致把眼睛望花了。而例二则不同,虽然作者是站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乘船到广陵去,也同样是望了又望,只望见孟浩然乘坐的船沿长江东去,一直消失在天边,但却不见一个“望”字。其奥妙之处在于没有“望”字,却有望的内容、望的意味、望的感情。再比如,同是送别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其表现手法又与李白不同。作者写送别友人时,不是用“望”或没有“望”字的望,而是劝酒上用“更尽”“无故人”之句,其精妙之处着实令人为之叫绝。上面提及的是对内容相同而表现手法不同的例子的品味。

四、品出奥妙,品出意境

中国汉字文化,意味深长,博大精深。其中,文字意境是不同于其他语言特殊含义,要认真感悟品味出文章的意境是不容易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61-2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便可以发现,古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其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蕴含了深邃的寓意,既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应该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中获得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之“美”

古诗文中精练、含蓄、优美的语言是引领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凭借,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有着重要意义。而朗读古诗文中优美的语言是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叶老说:“所谓的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低声慢吟,细细品味,在反复诵读中去品味诗中的语言美。

1.语言的音乐美。古诗文本身是一种修饰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和谐入耳,其原因是诗文本身具有鲜明的节奏和声韵气律。朱光潜先生说过:“声音节奏在科学里可以探究,在文字里确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分。因为文字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这说明诵读古诗文要体现音韵之美。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韵律美,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诗文的平仄押韵。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可让学生了解诗的大意以后,让学生一字一句大声朗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那琅琅的声音,清晰的节奏,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同时优美的韵律,给学生以美的愉悦。

2.语言的凝练美。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能描绘出作品的图景、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正如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即凝练,就是能用极少的字句表达最深邃的道理、复杂的内容和丰富的情感。教师必须通过反复吟诵想象才可以感悟,进行古诗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3.语言的建筑美。语言的建筑美表现在对偶等修辞和一些特殊的句式上。特别是诗歌的语言,他们要么外在形式整齐,句式相当,要么内在韵律相通,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匀称而不呆板,显出整齐美,富有音乐感,加强朗读会给人特殊的美感。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对仗工整,一句一景,鲜明的颜色,欢快的声音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二、启发想象,感受画面之“美”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这些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悟性、灵性、创造性的极好教材。在教学时应充分拓展想象空间,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脑海里展出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来。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写景的诗句,但作者融情于景。为了感受诗中这幅融情于境的画面,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作者是怎样目送朋友远离的?当时作者的心情怎样?经过老师的点拨,不少学生想象出了诗歌中那幅情景交融的画面:晚春的江边,小草碧绿,百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彩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然而这美丽的一切作者都无心欣赏,他站在江边,任凭春风拂面,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远方。江中朋友的船越来越小,小小的白帆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着,一个浪花推着另一个浪花滚向远方。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即使学习较差的同学也能不同程度地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了音外之意。

三、品析词句,领悟意境之“美”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具体的词句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叶志说:“鉴赏文艺,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要通过作者的文字去认识世界,体会人生。”诗的语言十分精炼,往往短短的一句就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品析词句,才能领会诗的意境,同作者沟通情感,唤起共鸣。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让学生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使学生在感受古诗语言美、意境美、内容美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了震撼,体会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的美。

四、探求意蕴,理解哲理之“美”

古诗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深刻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着深刻的哲理。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探求古诗的意蕴,剖析诗人的内心感受,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真情实感,并理解体味到蕴涵于诗中的哲理美。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雄伟壮观,赢得无数历代文人墨客的瞩目,但苏轼在此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庐山的美丽,而是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描绘庐山的形态各异,变化多姿。诗人在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庐山之后,竟“不识庐山真面目”,才感悟到“只缘身在此山中”,使我们领悟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深刻哲理。全诗寓哲理于写景之中,道理深入浅出,发人深思,更赢得世人千古传诵。

一首好诗如同一幅好画,让人吟诵,感慨万千,乐之不尽,使人陶醉在一片美的享受之中。教材中的古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平台,教师只要深刻地钻研教材,抓住诗中美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就能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通过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意境、美的哲理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塑造美的心灵。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文第4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很多同时又是哲学作品,从哲学角度也值得研究。道家作品《老子》《道德经》《逍遥游》《天道》等以“水”喻“道”;《荀子》和《管子》等认为水世界的本原且“以水喻政”;儒家《论语》以“水”比“德”。

(一)《老子》《庄子》以“水”喻“道”

老庄是道家思想倡导者老子和庄子的合称,作品有《道德经》《逍遥游》《天道》等。在道家作品中可见,宇宙万物都源于“道”,而这一概念也是他们哲学方面最高的哲学范畴。《道德经》中记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水被看作是“几与道”,且水能反映出近似“道”的各种规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以上观点都具有朴素辩证法的特征,同时把事物的运行规律延伸到人类,老子认为看待事物要看其两面性,处于相对“弱势”的“柔”“后”“下”同样具有超强能力,可以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庄子通过阐述溟海之深与养鱼之大,水之深与载大船之间的关系,来说明“积厚方能大成”之道理,这与近代哲学当中的质量互变规律不谋而合。《庄子》还用寓言故事中的水来喻“道”的真谛———“水静犹明”。“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天道》)“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动而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刻意》)庄子的观点虽然和现在的宇宙观有明显差别,但从“为人处世之道”来讲,对于“内圣外王”却认识清晰准确。

(二)《荀子》《管子》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且“以水喻政”

《荀子》多篇文章中反复多次涉及水,以水阐述其思想,以水比君子之德,以水释人生之道。荀子对天然的水进行哲学思考,使“天然的自然”中显现出“人化的自然”的深湛内涵,这种“人化的自然”就是“水文化”。在荀子思想体现中,首先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篇》)“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这句名言,原本旨在以江海积细流终成其大的道理,来劝勉人们只有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这正好与哲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相一致。荀子、管子在作品中还“以水喻政”,提出“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理政思想。“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君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三)《论语》《孟子》中“以水比德”

在孔孟儒家思想代表作中,以水比德。《论语•雍也》篇中记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水被看作事物变化和人类品德的象征。《孟子》中记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可见孟子一方面叙述仲尼之意,阐发水的特性;另一方面用水比拟人的道德品质,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要求大家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断进取,自强不息。董仲舒发展了孔孟思想,从其代表作《春秋繁露》中可见,他把水的自然属性与抽象的道德概念———“力”“平”“察”“知”(智)“善化”“勇”“武”“德”进行比附,把儒家的“社会道德之水”进一步阐述。此外,《孙子兵法》中提醒带兵之人要观察和利用“水无常形”的特点,总结出在用兵上做到“兵无常势”的战术思想。《易经》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而在范洪、王安石作品中可见———“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居“五行”之首,水是世界的本原。“五行说”具有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主义的特征。通过古人先贤的著作可见他们把水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思考,形成了水的哲学思想,这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精华。

二、水意象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要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形式丰富多样———神话、诗歌、散文、辞、赋等,这些文学形式都与水结下不解之缘。水不仅是文学艺术表现的对象,更是启迪艺术匠心的源泉,而影响最深的应数水意象。水意象是水这种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水被赋予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江河湖海雨雪酒泪各种水一直被文人墨客赋予各种不同的水意象,同时,平静如镜平的水、波涛汹涌的水,奔腾千里的水等各种样式的水都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水”就不断地被文人所描述、寄予情感,2000多年从未间断,作品不胜枚举。“流水入诗情至浓”。中国文学作品中“水意象”主要从情绪、情感意象方面解读。主要涉及水与爱情、离别友情、乡情、豪情、愁情、幽情等。

(一)用水表达爱慕、相思之情

文学作品中水与爱情密不可分,古代众多文人都用水这一特殊物质作为表达爱慕、相思之情。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中男女谈情说爱、河边寻找思念的“伊人”,这里的水代表的一种浓浓的爱情意象。“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的《卜算子》表达女对男的相思和无尽的爱意,两人虽远离,但千里长江就是爱情的线索同时连接深爱着的男女双方。“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从温庭筠的《梦江南》中可见作者思妇之情,白日倚楼、愁肠欲断,是浓浓爱情的生动表达,这字里行间是以涛涛江水来表达相思之意。等等。

(二)以水来寄托离别友情和离别感伤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中描写的是好友汪伦桃花潭边送行李白的情景,诗人有感而发,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表达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同时用桃花潭水来表达二者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以光彩鲜亮的春景和波澜壮阔的长江水为背景,渲染得当,描绘出一幅格局敞亮、情谊不断、文人相亲的送别画。全诗只字不提“离别”,但又句句写着离别;没有直接抒情,但却处处透着朋友深情。“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李白在《江夏行》中借绵绵不尽的流水表达作者追随友人而恋恋不舍的深挚情怀。等等。

(三)以水为载体表达愁情、幽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中以水喻愁,一句巧妙的比喻,贴切生动地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了,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思变成了有形的、永无止境的一江春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在《将进酒》中用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一去不返,悲叹光阴流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以终年长流的宛溪水比喻无穷的烦愁之情。等等。

(四)以水喻豪情和乡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虽知行路难,但仍然坚信乘长风破骇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显示出一种必然成功的豪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在《望天门山》中用浩荡、奔腾、咆哮,一往无前的长江水比喻诗人乘风破浪,目接心驰的豪迈情怀。“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在末尾两句借荆门外不尽长江水表达无限思乡之情;等等。水对文学起到巨大的启迪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到处都充满着着湿漉漉的水意,各种境遇、情感都被以水为载体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