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范文第1篇

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借鉴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字,写字,图文结合有感情朗读,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我国现代名画家的作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说说你喜欢什么动物?现在我们来玩个猜谜语的游戏吧!猜一种动物。(出示课件)

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现代画家中,不少人就是以画动物而闻名的。(出示课件)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李苦禅画鹰……还有一位画家,他也特别喜欢小动物,他画的是什么呢?(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

(二)、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家和牧童》这一课,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看看老师的板书,你发现了什么?

激趣:是啊!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板书?画家和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翻到95页。听清老师的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

(三)、初读课文,游戏识字

1、小朋友们读书很认真,不过这一节课的生字很多,足足有13个。有没有信心挑战?(课件)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如果同桌有读不准的,请你教教他。

2、检测:谁敢接受挑战?指名一人读一行词语(出现错误随时纠正领读,并领读全班同学,齐读。

3、游戏识字:字音读准了,我们来玩个“给偏旁找朋友”的拼字游戏。听清游戏规则:偏旁和好朋友藏在信封里,你和同桌合作,看看能拼出哪些生字宝宝?拼完以后组个词读一读。(指名两个孩子上讲台拼,老师巡视指导下面的孩子。)

拼完以后,检测台上孩子拼生字的情况:你们拼出了几个生字?来,你组个词领着大家读一读。(一个孩子领读一个,还有三个生字,谁来领着大家读一读?)

4、重点识字:购。小朋友们在给偏旁找朋友的过程中,记牢了生字。现在有个生字宝宝想和你们交朋友。

(1)(出示课件)它是谁?师:“购”是个形声字,左边的贝字旁表示和钱有关,右边的“勾”字表示字的读音。

(2)想想你还在哪里见过购字? (出示课件)这是商场里的广告,一起读一读吧!

师小结:只要留心,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认识很多字。

(3)(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再想想:“哪些字的右边也有勾?老师说,学生猜一猜(课件)有水就是?对,水沟的沟。木字也来凑热闹,这个字读什么?组个词。左边有金还是?对,铁钩的钩。左边有贝能?购买,购物。

小结:形声字多有趣呀!看偏旁就知道它的意思了。来,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一写“购“字。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字会认了,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开火车读一读课文。看谁能把生字宝宝记得最准最牢?其余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听,如果他有读错的地方,一会儿请你帮他指出来。

读完了课文,现在你中这位大画家是谁了吗?(出示课件,并配音乐)老师声情并茂讲故事: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画什么呢?他沉思了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只见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又轻笔细描,很快就化成了。围观的看了,纷纷夸赞!

(五)、细读课文,学习运用

1、指名读一读称赞戴嵩的两句话。(出示课件)评价学生的朗读(关注了感叹号,抓住了重点词等)引导学生读出称赞的语气。

2、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这次加上后面的提示语(齐读)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这两个红色字体的词语?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像这样两个意思一样或者相近的词语叫“近义词“。

3、赞扬的近义词你还知道哪个?评价:你们积累的词语真多呀!

4、如果你也在围观的人群中,你会怎样夸赞戴嵩?

5、真是纷纷夸赞!此情此景,我们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来形容:(出示课件)齐读: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那,戴嵩的画一画好,就……。谁还能用上一……就……说一句话?

(六)、表演朗读,随文识字

过渡:就在大家纷纷称赞戴嵩的时候,一个不同的声音出现了。大家自由朗读5,6自然段。注意人物的语言和说话的语气。

1、指名两个孩子,分角色读一读戴戴嵩和牧童的对话。(一边读老师一边指导读出戴嵩和蔼的语气,以及牧童问的语气。)

2、如果加上动作读一读就更生动了!再指名两个孩子分角色加上动作读一读。引导学生:想一想加上什么动作会更有趣?

3、现在我们加上动作一起来演一演吧!老师是戴嵩,你们是小牧童。提醒学生加上有趣的动作。

4、小牧童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怎么对牛这么了解呀?

5、我戴嵩真没有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真是惭愧!(老师做拱手的动作):多谢你的指教!

(1)老师做这个是什么动作?用书上的词语说。(贴上画家拱手的图片)介绍拱手:拱手也叫作揖,是从我国古代开始的一种礼节,表示对对方的一种感谢和敬意。来,加上动作齐读最后一段,读出戴嵩对牧童的感谢和敬意。

(2)现在你们该明白为什么“拱”字是提手旁了吧?来,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一写“拱”字。(拱也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

(七)、总结课文

从我们的朗读和表演中,你感受到戴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牧童呢?(贴小牧童的图片)

师小结:是啊!小牧童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真是了不起!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他。来,一起把牧童两个字改大一些。再次齐读课题。

(八)、梳理规律,指导写字

学完了小故事,写好字也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1、出示生字:(挤,抹,拱,批,评)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写好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2、除了注意左窄右宽,左右两边的高矮,还应该注意什么呢?(课件)仔细观察这个“挤”字的一撇和一提,你发现了什么?

3、这在书法上叫穿插和避让。“撇”穿插到了“提”的下面,提为了让一让它,刚刚出头。写字的时候注意到穿插和避让,我们的字会更紧凑更美观。(课件)(一起读一读写好字的三看标准)

4、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一写挤字。示范书写(提醒学生;用三看的标准提醒老师)

5、书生在田字格书写两个挤字。(老师提醒坐姿:身正,肩平,足安)

6、展示评价学生的书写,用三看的标准来评价,并奖励小花,对照自己的书写,不满意的修改一下。

7,用刚才学习的写字的方法,书写其余的几个有穿插和避让的生字。(依然提醒学生坐姿:身正,肩平,足安)

(九)、总结本课的收获

学习就要这样,不仅要尝试,还要边学边用!希望以后的每一次学习你们都能有收获!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画家拱手的图片) 拱

挤 (牧童的图片)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借鉴二

教材说明:

《画家和牧童》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身为画家,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小小的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要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挂图字卡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对着的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这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

2.相机出示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些,“牧童”写的小些)(齐读课题)

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 朗读感悟

1. 初读整体感悟。

(1)自已小声读课文。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3)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 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1)出字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

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

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5)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们的评价。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用对话的速度,天真质朴的语气读牧童说的话。

(教师可适时范读,引导评读、仿读、赛读、表演读等)

(6)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7)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3. 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

(2)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

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1)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快来告诉老师和同学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同学们不但课文读的好,表演的好,而且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也很好,真了不起!能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老师听听吗?(分段自由选择读课文)

(2)同学们,从大家流利的读课文中老师知道你们把文中的生字都认不下了,还有不认识的吗?这节课咱们就想办法解决。

二、生字教学

(1)各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找出来划住,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学会它们(生字全部学会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在组里帮助其他同学认字;也可以查字典;问老师;等等)

(2)小组内同学们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可以认卡片;也可以自编谜语,自编游戏。)

(3)投影片出示要求会认得生字词

戴上价钱购买浓墨涂抹和蔼批评翘起来驱赶苍蝇惭愧拱手

(自由读读,不认识的看看书或问问同学;一起读一读。)

(4)小黑板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兄呆商抹挤拱决价钱购批评

a指名读读,说说它们各是什么结构的字。

b同桌讨论,你读了些字发现了什么?

“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

“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不一样。

“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写法不同。

“钱”字和“浅”字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c示范指导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

“钩”:“宝贝”的“贝”字和“匀画”的“勾”字都写的瘦长一点。

学生在书上描红,并练习书写。

同学们,你们能帮这些生字找些朋友吗?(指名说)

三、拓展延伸

用你最喜欢的字组个词,再说一句话。(小组内进行)

说说你有更好的办法很快的学会这些生字吗?(指名说)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

课外收集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等。)

板书设计 : 画家 和 牧童

浓墨涂抹 和蔼 喊

轻笔细描 惭愧

虚心 勇敢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借鉴三

教学目标:

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又要谦虚谨慎。

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生字卡片。

2.老师准备戴嵩的《三牛图》和《归牧图》。

3.学生搜集我国画动物的画家的作品。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欣赏两幅名画,一幅叫“三牛图”,一幅叫“归牧图”。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什么呢?(学生交流)

这两幅名画是我国唐朝一位叫戴嵩的画家画的。(板书:戴嵩。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强调“嵩”与“高”读音的区别)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讲他和牧童的故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生字的音,读通课文中每一句话。

2.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认读课文中生字、新词,结合正音。(朗读困难处,老师范读)

3.引导合作朗读。在小组内把自己读得最棒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相评价。把自己读得还不够好的段落请同学帮一帮。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能简单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2.学生交流。(老师适时引导,主要是正音)

3.口头填空:戴嵩是一个______。(让学生初步感悟到:戴嵩是唐朝一个的画家;戴嵩是一个非常虚心的画家)

四、朗读感悟,品味语言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来读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戴嵩是一位的画家,也是一个虚心的画家呢?请你画出来。

2.学生独立读文,画出有关语句。

3.四人小组交流,派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4.学生交流,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

a.朗读感悟戴嵩是一个虚心的画家。

学生交流后,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读出戴嵩和蔼的语气)

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范文第2篇

时间:2012年9月22日

师:我们今天一起学《祖父的园子》。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文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你们预习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

生:将课文读到一字不错,会默生字。

生:查不理解的词语,写出主要内容,提出对这篇课文的疑问,还了解了这篇课文的有关资料。

师:预习内容真不少。预习中有什么问题吗?

生:呼兰河在哪里?

师:谁知道?

生:在黑龙江省。

师:谁能说的更具体一点?黑龙江哪个县?

生:呼兰县。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文中的“我”为什么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师:谁知道?请你告诉他。

生:她是一个女孩,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只有祖父非常喜欢她。

师:《呼兰河传》这部长篇小说的有关章节读了一些是吧?说得很对。

生:“我”在园子里瞎闹,为什么祖父不批评“我”?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有价值,一会儿好好读课文,会读明白的。你们的问题提完了?那我要提个问题了(出示“倭瓜”一词),谁来读?

生:倭(wō)瓜。

师:正确。一起读——

师:什么叫倭瓜?

生:倭瓜就是南瓜的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日本人叫倭寇,南瓜是从日本传来的,所以叫倭瓜。

师:不能说日本人都是倭寇啊。

生:日本的坏人叫倭寇,

师:谁能说得更准确?

生:日本的土匪。

师:沾点边儿,但是不准确,不是土匪,是海盗。过去在海上干坏事的日本人,劫持我们的船只,侵略我们的海岛,我们中国人叫他们倭寇。我问过黑龙江的老师,为什么东北人把南瓜叫倭瓜?他们说最早南瓜是从日本引进来的,这只是一种传说。再检查一个词(出示:谎花)。什么叫谎花?这个花会撒谎?

生:不是,是植物的雄性花,不结果的花。

师:预习得果然不错。

师:下面来检查默字。我听说班里好多同学字写得很好,我想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来默。(请4人到黑板前,每人默一个字:帽、瞎、抛、韭。)

师:我很欣赏这个字(给“瞎”字加了一个圈儿),“抛”字写得更好,“韭”也不错(边说边画圈儿),“帽”字错了吧?

生:错了。

师:谁认为错了?请你来重写一个。(学生板书)

师:字写得多好啊,很佩服你们写的字。注意“帽”(师板书)上面部分,再宽一点,里面的两横,谁都不靠。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

生:曰(yuē)。

师:不是“曰”,也不是“日”,因为这两横是不靠的,这个字念冃(mào)。最早,这个“帽”字是象形字(画帽子);后来加个目,因为帽子戴在眼睛上面,成了会意字;后来为什么加“巾字旁”呢?古人扎头巾,最早“帽”专指头上的头巾,再后来一演变,所有的帽子都用这个字来表示了。这个字有意思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不仅“帽”这样写,还有我们上学期学的课文《少年王冕》的“冕”字上面要写成“冃”,冕就是帽子的意思,卫冕冠军,也是这个冕。

师:我们再来看看刚才默的字。谁愿意展示一下?(生展示)“帽”字写得非常好,“韭”写得有点夸张,(板书)竖要高一点,横要虚一点。写“抛”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写太扁了,跟着我写。

师:字都会默写了。请打开书,让我们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请同学们默读全文,你走进祖父的园子,你看到了什么?(生默读)

生:我看到了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师:不错,越说越自然。把你看到的写在黑板上。

生:我看到了狗尾草、谷穗、韭菜还有野草,

师:把你看到的写在黑板上。

生:我看到了白蝴蝶、黄蝴蝶和大红蝴蝶,还有倭瓜、谎花、玉米。

师:把“倭瓜、玉米、谎花”写到黑板上去。谁要补充?

生:我看到了虫子,谎花。

师:谎花有了。把“虫子”写到黑板上。

生:我看到了小鸟。

生:我看到了草帽,还有水瓢。(生板书)

生:我还看到了文中的“我”和祖父,

师:请把祖父和“我”写在黑板上。写“我”的时候要加一个什么号?

生:引号。

师:为什么要加引号?

生:如果不加引号就代表真实的我。

师:你很聪明。

师:(对在黑板上写的学生说)你们写的字,就像书法展览。“谷穗”写得特别好,这个同学好像练过魏碑。现在于老师要提问题了,你走进了祖父的园子都看见了什么?聪明的孩子一定不会把黑板上的词语念一遍,动脑筋,用几个词概括。

生:三个词语。我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许多动物、植物和人物。

师:人物就两个。应该说看到了许多动物、植物和两个人物。既然有人,就一定有他们做的——

生:事情。

师:好,这样看来,用四个词语概括,当你走进祖父的园子你看到了——

生:我看到了许多动物、植物还有两个人,以及他们做的事。

师:你们看,要想把问题回答得正确、全面,不是那么容易的。今后你们回答任何一个问题都要想好再说。谁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

生:我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看到了动物、植物、人物和他们做的事情。

师:非常完美。这叫会说,不但会说而且会概括。更聪明的同学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你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事物。

师:可以说得更准确一点。

生:我看到了园子里的许多事物。

师:同学们注意,一切东西都可以用这两个字概括:事物。谁站起来跟我对话?我要求先概括后具体。请你告诉我,你走进园子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许多事物。

师:有哪些事物?

生:有植物、动物、两个人和他们做的事情。

师:你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哪些动物?

生:看到了蝴蝶、蜻蜓、蜂子、蚂蚱、小鸟、小虫……

师:聪明的同学不会说这么多的,多累呀!说上三四个,加上一个什么字就可以了?

生:我看到了蜂子、蝴蝶、蜻蜓等。

师:对了。谁站起来继续和我对话?请你告诉我,我要求先概括后具体啊。

生:我看到了许多事物。

师:有哪些事物?

生:有动物、植物、人物和他们做的事情。

师: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生:我看到了韭菜、野草、谷穗和狗尾草等。

师:这叫聪明。小朋友们要学会说话,一定要根据对方的提问来回答,要想说好话,必须多读书,练自己的胆量,尽量克服自己的语病。不过这位同学说得有一点不对。谁听出来了?(一生说:“谷穗”不是植物,是“谷子”的一部分。于老师给予肯定。)

师:下面请你再次默读全文,刚才是用眼睛看的,这次用心去看,透过这些事物你又看到了什么?文字的背后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如果你用心读到了’就用笔写下来,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但是我告诉你们,绝不是一个词能概括了的,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很多。(生默读后交流)

生:祖父很勤劳。

师:把“勤劳”写在黑板上(生板书)。

生:祖父很疼爱文中的“我”。

师:把“疼爱”写上(生板书)。

生:祖父非常有耐心。

师:还有比耐心更确切的词吗?

生:祖父很亲切。

师:还有比亲切更准确的词吗?

生:我觉得祖父很宽容。

生:我读出了文中的“我”很调皮,天真可爱,和祖父在一起时很快乐,很自由。

生:我看到了园子里生机勃勃。

生:我觉得祖父很慈祥。

生:我觉得园子里的动物、植物都是无拘无束的。

生:我觉得文中的“我”很调皮很有趣。

生:我觉得文中的“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于老师请这些学生把“宽容”“自由”“天真”“生机勃勃”“慈祥”“无拘无束”“调皮有趣”“自由自在”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黑板,同学们在课文中看到作者很天真、很调皮,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祖父很慈祥、很宽容、很疼爱她,看到了园子生机勃勃,这正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这些,书上没直接写出来,是我们读书思考得来的。阅读最重要的,不但要看到字面的东西,还要思考字面背后的意思,因此要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刚上课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生:“我”在园子里非常调皮,甚至瞎闹,祖父为什么不批评我?

师:现在明白了没?

生:明白了,祖父非常疼爱我。

师:是的,但最关键的词是什么?

生:宽容。

师:祖父是一个慈祥、宽容的人。尽管作者做了很多错事,祖父不怪她,因为她是孩子。如果没有祖父的宽容,哪来作者的自由自在和有趣啊!看黑板(圈出“趣”),这是一个关键字,这篇课文写得最成功、最感动人的是童真童趣,一个真,一个趣。读了这篇课文,有哪件事你觉得最有趣?把那件事读一读,等一会儿我们交流,看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童真童趣表达出来。(生读课文)

师:你喜欢哪件事?是铲地,还是浇菜?

生:我喜欢铲地那件事儿。

师:在这篇课文中,铲地很有意思,而且写得比较具体。谁愿意站起来朗读?你们推荐一位朗读最好的女同学吧。

(生读)

师:读得果然不错!不过,在读人物对话的时候还要注意他们不同的语气,下面请大家听于老师怎么读,看能不能读得有趣,看我的脸也行,观察我读书的表情。(老师读得有声有色,读完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要读出我和祖父说话不同的语气。祖父很慈祥,很宽容,很疼爱作者,这样的祖父说话的语气怎样?表情怎样?“我”很天真,很调皮,说话又是什么语气?什么表情?练一练。(生练读)

师:还得请刚才那位同学到前面来,这次单读他们的对话,注意表情啊。(生读,师适时指导,生读得大有进步。)

师:咱俩对话好不好?我读祖父的话,你读小姑娘的话。(师生对读。掌声。)

师:现在你读祖父的话,我读小孩的话,看我读得像不像?(师生对读。热烈鼓掌。)

师:亲爱的同学们,以后不管是哪篇课文,一定要把它读好。下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要大家来完成。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当代作家中,写童真童趣还没有人能超过萧红。作者是怎样写铲地这件事的?你读到哪个地方觉得最有趣?

生:就是“我”把狗尾巴当作谷子。

师:首先要选一件有趣的事,把狗尾草当作谷子,这是多有趣的事。在写事的过程当中,能引起我们笑的又是什么?

生:是祖父和作者的对话。

师:最有趣的是对话!我们写童年的趣事,第一要把事情选好,这事可以很小,你看作者写睡觉,玩累了,找个阴凉的地方就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睡着了,多有趣。第二,在写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写人物的对话,好多趣味在对话里面体现出来的,记住了吗?请迅速回忆一下,从你记事那一天起,你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打开作文本,第一行空出来,等事写完了再写题目。写一件你的童年趣事,你觉得好玩就行了,时间十分钟。于老师也写了两件趣事,一件写我自己的小时候,还有一件写我三岁半小孙女的趣事。一会儿咱们交流,看谁写的事能让人哈哈大笑,咱们比赛好不好?

(生写,师巡视)

师:谁写得最有趣?推荐三个到讲台前读。

(生读略去)

师:想不想看于老师写的?

生:想!

(大屏幕出示)

礼物

这是发生在小学四年级的事。

我的同桌叫蔡华。女的。她人倒是挺好。就是爱管我。上课偷看小人书,管我;和别人说话,管我;偷看画画,也管我。我稍有不满,她就威胁我:“不听话,告老师去。”

我心想,我得治她。

一天,早自习,我送给她一个小盒子,悄悄地说:“这是我送你的礼物,请收下。”

她接过去问:“里面装的什么礼物。”

“小小的礼物,现在千万不能打开。”

她说:“越不让我打开,我越得开。”她打开盒子,里面有个小纸包,她把小纸包打开,里面还是一个小纸包,她再把小纸包打开,里面还是一个小纸包。

我赶紧说:“最后一个小纸包别打开了,再打开,礼物就要跑了。”

她越发要打开。最后一个小纸包一打开,她吓得尖叫一声,把纸包扔在地上,大声骂道:“你这个大坏蛋,你别叫于永正,你叫于永歪算了。”原来纸包里包的是一条毛毛虫!

生:哈哈。

师:我还写了一件我孙女的事。(大屏幕出示)

欢欢

欢欢是我的小孙女。三岁半了。

一天早上,她拿着我的剃须刀对我说:“爷爷,剃须刀饿了。”

“是吗?”我笑了:“那喂它什么呀?”

“喂胡子呀,它把您的胡子吃到肚子里就不饿了。”

说着,她推了一下开关,剃须刀立刻叫了起来。她认真地说:“看,它饿了吧。肚子咕咕叫了吧!”

我刮完胡子,欢欢抢过剃须刀放在嘴巴下面,来回蹭着,说:“它还没吃饱呢,我再喂它一点。”

我哈哈大笑,说:“小心,别刮破了皮。”

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范文第3篇

陈汝东(2001:13)在《语言伦理学》一书中指出,人类的言语交际行为所关涉的三因素(言语者、言语行为和话语)构成的动态系统涉及三个价值层面:即语言层面的语言层次上的对错问题、道德层面的言语行为的是非善恶问题和美学层面的话语的美丑问题。翻译作为一种人类言语交际行为,也涉及这三个层面的问题,而“地道”作为翻译的重要原则,其内涵也应该从这三个层面加以理解。这在张谷若先生的思想和翻译实践中都有充分的印证。“地道”翻译的第一层内涵是:在译文的内容和形式与原文对等的前提下用合于译语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自然流畅是译文的主要特征。这在译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以下结合张谷若有关翻译的一些见解,以他所译英国作家哈代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为例探讨地道翻译的在美学层面和道德层面的两个内涵。

一、“诗化”翻译的要义

中华文化中有“诗化”一词,用来评论文学艺术作品。周汝昌(1995:87)先生在评价《红楼梦》时说,所谓诗,不是指那显眼的形式,平平仄仄、五言七言等等,更不是指结社、联句、论诗等等场面,而是指全书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诗的,所现之情与境也是诗的。他勉强称之为“境界”。“诗化”一词也可以用来评价达致境界的翻译,张谷若的翻译就是诗化翻译的典范,而地道正是诗化翻译的要义。

周汝昌(ibid:107―108)认为评价曹雪芹的艺术,“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称呼:以诗心察物,以诗笔画人,以诗境传神,以诗情写照。一句话:他能把一切要叙写的对象都加以‘诗化’”。这才是雪芹的第一等难以企及的艺术奇能,文章绝擅。这一段话同样可以作为对张谷若先生翻译的评价,他和原作者一样具有诗心、诗笔和诗情。具体地讲,就是运用诗性的思维方式,以诗化的语言,围绕意象的创造,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了出来。

例如下面几例:

(1)Not a human being was out-of-doors at the dairy. The Denizens were all enjoying the usual afternoon nap of an hour or so, which the exceedingly early hours kept in summer kept in summer-time rendered a necessity. At the door the wood-hooped pails, sodden and bleached by infinite scrubbings, hung like hats on a stand upon the forked and peeled limb of an oak fixed there for that purpose; all of them ready and dry for the evening milking. Angel entered and went through the silent passages of the house to the back quarters, where some the men were lying down; the grunt and squeal of sweltering pigs arose from the still further distance. The large-leaved rhubarb and cabbage-plants slept too, their broad limp surfaces hanging in the sun like half-closed umbrellas. (Hardy: XXVII,169)

译文:牛奶场外,一个人影儿都看不见。厂里所有的人,都按着规矩,睡午觉去了;因为夏天早晨起得那么早,午后非睡一个钟头左右的觉不成。门口插了一棵剥皮、带杈儿的死橡树,上面挂了些刷洗打磨过无数次而让水泡透,颜色发白的木箍牛奶桶,好像帽子挂在衣帽架上一般,全都收拾得干干净净,预备挤晚班牛奶用。安玑进了门里面静悄悄的过道,到了后面,在那儿听了一会儿。车房里面,睡着几个工人,连续不断发出呼呼打鼾的声音。再远一点儿的地方,有热得难受的猪,在那儿哼哼唧唧地叫。大叶子的大黄和卷心菜,也都睡着了,它们那些宽阔发蔫的叶片,在日光下低垂,好像半开半闭的伞。(张谷若,2001:256)

翻译常常被要求“再现”原文,但“再现”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造性的艺术再现。张谷若在谈及地道的翻译时提出要做到内容和形式方面与原文对等。这一段译文与原文完全对等,但又不是简单纯粹的与原文对等,而是已经浸润了译者的诗性智慧,不仅译文的语言是诗的、所呈现的意象是诗的、所描写的景色是诗的,整个描写如诗如画,读来如亲临其境。

(2)In reality she was drifting into acquiescence. Every see-saw of her breath, every wave of her blood, every pulse singing in her ears, was a voice that joined with Nature in revolt against her scrupulousness. Reckless, inconsiderate acceptance of him; to close with him at the altar, revealing nothing, and chancing discovery; to snatch ripe pleasure before the iron teeth of pain could have time to shut upon her; that was what love counselled; and in almost a terror of ecstasy Tess divined that, despite her many months of lonely self-chastisement, wrestlings, communings, schemes to lead a future of austere isolation, love’s counsel would prevail. (Hardy: XXVIII,179)

译文:实在的情况是,她正把持不住,要默认他的要求了。她的喘息每一呼一吸,她的血管每一张一弛,她的脉搏在她的耳中每一跳一颤,都发出一种呼声,表示和天性联合,共同反抗她那种过分顾虑的良心。爱情给她出的主意是:先不顾一切,只管答应他;和他在神坛前面结合,任何情况都一点儿不露,他会不会发现他的过去,完全付之与天;只管先把到口的食快意大嚼;等到痛苦的利爪抓住了自己,再受罪也不迟。虽然好几个月以来,苔丝老自己鞭策自己,自己和自己斗争,自己心问口、口问心地考虑,想好了种种办法,要咬着牙,严峻冷酷地将来过一辈子独身生活,但是照现在的情况看,爱情出的主意,终究要战胜一切;她想到这儿,就又惊心动魄,又丢魂失魄。(张谷若,2001:269)

克莱追求苔丝,苔丝虽然也爱着克莱,但顾虑到自己的过去,不能一下子答应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但在克莱爱情的攻击下,她快要坚持不住了。张谷若的翻译把她的这种心理和情感非常准确地传达出来,译文充分发挥汉语诗性语言的优势,如“一呼一吸,一张一弛,一跳一颤,心问口,口问心,又惊心动魄,又丢魂失魄”生动传神,能够充分唤起译文读者对苔丝的同情。

(3)By this time there had arisen a shout of laughter at the extraordinary appearance of Car’s back; which irritated the dark queen into getting rid of the disfigurement by the first sudden means available and independently of the help of the scoffers. She rushed excitedly into the field they were about to cross, and flinging herself flat on her back upon the grass began to wipe her gown as well as she could by spinning horizontally on the herbage and dragging herself over it upon her elbows. (Hardy:X,70)

译文:那时大家看见卡尔背上那种怪相,不由得都大笑起来。黑桃王后一急,就想出一个顶简截的办法来,不用笑她那些人帮忙,自己就能把衣服上沾的糖浆弄掉。她当时很兴奋地冲到她们就要走过的那块地里面,把身子放倒了,仰着躺在草地上,又用背脊转磨似的揉搓,又用胳膊肘儿支着身子,在草地上把身子往前拖,她就用这种办法,尽其所能,把连衣裙擦了一遍。

“黑桃皇后”靠自己而不靠别人帮忙,抹去后背上的糖浆,译文调整了语序,使用一组动词,把人物的动作诗化了,读者仿佛就是一个现场旁观者,看着她擦糖浆。(张谷若,2001:102)

(4)They unaffectedly sought each other’s accompany; in her honest faith she did not disguise her desire to be with him. The sum of her instincts on this matter, if clearly stated, would have been that the elusive quality in her sex which attracts men in general might be distasteful to so perfect a man after an avowal of love, since it must in its very nature carry with it a suspicion of art.(Hardy: XXXI,193)

译文:他们两个,一点儿也不做作,不是你来找我,就是我去找你;因为她对他的信仰,完全忠诚明白,毫不装腔作势,所以她想要跟他在一块儿,就跟他在一块儿。一般男人,总是喜欢女人那种闪闪躲躲的态度,但是她觉得,像克莱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在他已经正式承认了爱她之后,也许要讨厌这种态度,因为这种态度,根本就有矫揉造作的嫌疑嘛:要是把苔丝当时那种自己不知不觉的心情明明白白地描写出来,大概就是这种样子。(张谷若,2001:291)

苔丝接受了克莱的追求之后,既不遮遮掩掩,也不忸怩作态,而是坦诚地和克莱恋爱。译文把她的这种心理和行为都诗化了,特别是“不是你来找我,就是我去找你”、“想跟他在一块儿,就跟他在一块儿”以及四字格词语和语气词的使用,非常符合恋爱中的青年的心理,让读者看到了淳朴坦诚的苔丝。

像这样的语言、这样的片段在张谷若的翻译中随处可见,例如:

(5)“Mr. Crick, as well as his wife, seemed latterly to have acquired a suspicion of mutual interest between these two;”(Hardy: XXVIII,177)

译文:他和他的太太,好像近来都看出来,他们两个一个有心,一个有意。(张谷若,2001:266)

(6)It grew later, and neither father nor mother reappeared. Tess looked out of the door, and took a mental journey through Marlott. The village was shutting its eyes.(Hardy: III,28)

译文:时间更晚了,爹也不露面儿,妈也不露面儿。苔丝往门外看去,在想象中把马勒村走了一个过儿。全村都正闭眼睛了。(张谷若,2001:40)

(7)Mrs. D’Urberville was not the first mother compelled to love her offspring resentfully, and to be bitterly fond.(Hardy: IX,62)

译文:天下当母亲的,迫于无奈,气儿子又疼儿子、恨儿子又爱儿子的,可就多着呢,德伯太太并不是头一个。(张谷若,2001:91)

这样的翻译,显然不能仅仅以对等来衡量,也不能仅仅以“风格近似”来评价,而应该说是诗化的翻译,这正是张谷若的翻译、也即地道翻译的美学表现所在。

二、做一个地道的人

张谷若说,如欲做到以地道的译文译地道的原文,先必须做一个地道的人。这是“地道”翻译的第三层含义,也即道德层面的含义。这一含义既指向翻译系统内部,也指向翻译系统外部。前者主要体现为译者与作者以及读者的关系,后者主要体现为译者的社会责任感。

译者和作者以及读者的关系历来是翻译理论争论的焦点。在传统观念中,由于作者被赋予权威地位,译者必须“忠实”于作者。以读者为中心的译论则突出翻译为读者服务的观念。在这些观念中体现了重要的伦理和道德内容,例如译者是处于“奴仆”地位,还是应该和作者具有平等的身份,译者是该“隐身”还是“现身”等等。杨恒达指出:既然译者是以作者的身份说话,他在翻译中就有一个否定自身,进入文本作者主体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译者的伟大之处在于甘愿把自己看作文本作者的传声筒,他既是认识主体,又要否定自己,尽量让作者借他的语言来说话。这就像演员一样,既要认识角色,又要成为角色。能否做到这一点,或者尽可能接近这一点,就要看译者是否真诚,是否有对得起作者、对得起读者的良心,这是一个道德问题。(见谢天振2000:97―106)

地道翻译的道德内涵指的正是译者应有对得起作者、对得起读者的良心,这要求译者首先必须严肃认真地确保译文的质量,以避免坏翻译的发生,因为诚如钱锺书(1981:21)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所言:“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功效。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者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毁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

张谷若表达过同样的思想。他曾经说过:我常听到某人有译笔拙劣之讥。甚至有的读者,因译者之拙劣,而累及作者,使读者疑作者原亦拙劣。(见王寿兰 1989:457)如果说这句话体现了他对作者负责的态度

和精神,他反对硬译、死译则体现了他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他在《谈我的翻译生涯》中说:只是在硬译、死译风靡的时候,我之所译与之相反,是中国人读起来,觉得明白晓畅。我之所以如此,是我有意而为。我认为译书主要是给不懂原文的人看的。看译文的人所得的感受,所起的反应,应该与读原文的人是一样的。如果说,所译既为外国人、外国事,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也得有外国味儿,也得新奇,否则就不是翻译,我则不敢苟同。(ibid:451)

张谷若的这种责任感还体现在他在翻译中所做的大量的注释。对此他解释说:关于注释,我认为注释是翻译的必要工作,未做翻译先要做注释。我所谓的注释,当然不是字典或词典搬家。那是人人会做的。我所谓的注释是针对所译的地方解决问题。当然注不出来,照样可以翻译,但是那算是尽了翻译的责任了吗?(王寿兰1989: 453)

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范文第4篇

班级活动有两类,任务型活动和自主性活动。任务型活动多了,一线老师没时间、没精力做自己的活动。学校要给老师让出一些空间,老师也要想办法,给自己腾出些空间,针对自己班做活动。做自己策划的活动,好比亲生的孩子,有干劲。每次活动,总会诞生几只领头羊,也会杀出几匹黑马。评比类表扬,可以是过程性的,也可以是总结性的。过程中好的表现,要表扬;取得好的结果,也要表扬。

“写字晋级”活动

写字,评四个等级,A+、A、B、C。单元测试,写字,10分。A得满分,B得8 9分,C得6 7分,A+得11 12分。

9月,写字定级。此后,自由练字,每日练字半页,每月练字15页的,可以参加下一月的晋级。9月的写字等级,用在10月的单元测试上;10月的等级,用在11月的单元测试上,以此类推。

练字本上,标注好页码和练字日期,我呢,看是否一笔一划,老老实实。获晋级资格的,参加晋级测试。测试也简单,练字本上选一页,写10分钟。批后,宣布:“从B级升为A级的名单:张奕晗、杨皓文、吴振一、陈岑、姬天璇、杜新雨、浦佳舟、沈睿宸,祝贺你们!”

12月过去了,1月到来了,昨天确定了写字晋级的名单,孙弘毅、张奕晗、裴容琳、吴晨、沈睿宸、顾颖颖、卜潜毅、浦佳舟、邵佳敏、王子越和张文涛。

“复习期间,学习压力比平时大,作业也比平时多;冬天练字,手冰凉。不管能不能升级,我都佩服他们,有毅力,有目标,有勇气。”我公布了直接晋级的名单,所谓“直接晋级”,不用写字测试,上升一个等级。这,主要看两点,一,每日练字,是否认真、有进步;二,每日作业,是否认真、有进步。做到这两点,直接晋级,12月,王子越、张文涛直接晋级。

冬天,教室里很冷,其他获晋级资格的同学,写字测试可以回家写。每次的晋级情况,会在《班级作文周报》上刊登。《班级作文周报》不只发作文,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平台。

“作业放心同学”评比

作业质量取决于作业态度。作业态度的警戒线是:当日作业,当日完成。一直“当日作业,当日完成”的,考试成绩不会差,当老师的,也能少操心。

我常表扬作业没有完成留下来补好作业再回家的同学。表扬,可以缓解留堂同学的对立情绪。此举委屈了每天早早完成作业的人。我想到了“作业放心同学”评比。顾名思义,就是每天都能及时完成作业,作业完全让老师放心的学生。

获评“作业放心同学”的,会得到一张“10月作业放心同学”或“11月作业放心同学”的卡片,三张卡片,可兑换一张“期末考试加分券”。10月获“作业放心同学”称号的同学,11月,如有突况导致作业没能当日完成,只要跟老师打声招呼,可以第二天补交,老师信任“作业放心同学”。

如此优厚的条件,班级里炸开了。

根据什么来评选呢?“每日作业完成情况记载本”。我的“每日作业完成情况记载本”,哪些同学当天完成了作业,哪个同学当天拖拉了哪项作业,一眼望去,清清楚楚。一个月来,每天做到了“当日作业,当日完成”,偶尔一两次没有当日完成的,第二天早上主动、及时交给老师的,下个月可以评为“作业放心同学”。没有名额限制,只受大家的作业表现限制。

“要是这个月里,生病、参加演出、比赛,没有及时完成作业,怎么办?”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主要看平常。第一批获评‘作业放心同学’的是――”我故意拉长声调,大家拉长了耳朵,“蔡子琰、陈婧怡、刘雨桐、任驰宇、任金金、汝昀彦、沈婧仪、张承脉、章恒毅、赵牧禾、周以恒、张奕。下个月的‘作业放心同学’,看你这个月的作业表现。我期望,第二批能选出20位‘作业放心同学’。”

我拿出“每日作业完成情况记载本”,给前排的同学看,12位同学名字后面的格子,用来统计每天作业上交的,现在划了一条横线,表示不再统计,信任,免查!

有同学问:“第一批获得‘作业放心同学’了,第二批可以参加吗?”

“当然,热烈欢迎!”

每月,“作业放心同学”的名单,会在《班级作文周报》的“祝贺”栏里公布。我们开展“作业放心同学”经验交流会,为什么作业完成那么快?

刘雨桐说,回到家,我马上做回家作业,做好作业再吃饭。

任金金说,提高正确率,错得少了,订正少了,容易“当日作业,当日完成”。

陈婧怡说,老师会提前布置回家作业,我有空就做。有的时候,还没放学,回家作业就做好了。

汝昀彦说,一有订正作业,马上订正,而不是等到中午。说不定,中午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呢。

我问她,遇到过特殊事情发生吗?

“有。”汝昀彦举例,“一次,大队委要开会,结果没时间订正,下午急急忙忙订正,急死了。还有一次,中午,老师给我们讲运动会的事,也没有时间。”

“人生时常有意外啊。”我感叹道,“看来,一拿到作业本就订正,这是对付意外的好主意。”

“作业放心同学”的经验、做法,给其他同学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力量。

“yu读智”评保

“yu读智”评比0yu”v谐音:“阅读”“悦读”“月读”扛鲈拢路⒁徽拧u读智”评比表P五栏内容#

第一栏:阅读的书名。

第二栏:阅读此书的起始日、截止日。

第三栏:本书有多少字数。一般书上有显示。没有的,估算一页多少字,乘以多少页。

第四栏:家长签字,确认孩子读过了。有了签字,阅读字数才算有效数字。

第五项:“备注”栏,每月推荐一本必读书。必读书,一般不是我推荐的。9月,学生找以前的语文老师推荐一本课外书。10月,爸爸为儿子推荐一本书,妈妈为女儿推荐一本书。11月,妈妈为儿子推荐一本书,爸爸为女儿推荐一本书。不少家长,N多年没好好看过一本书了,不知孩子该看什么书,对他们也是反省。12月,男生找女生推荐一本书,女生找男生推荐一本书。1月,过年了,找家族里最有出息的人,推荐一本书。2月,找校长推荐一本书。3月,找一个从没教过你的老师,推荐一本书……

月初,统计、评比出“百万阅读之星”和“悦读之星”。百万阅读之星,当月的阅读量100万字以上;悦读之星,当月的阅读量50万字以上。9月的“百万阅读之星”“悦读之星”,公布在10月的“yu读智”评比表上竦谩鞍偻蛟亩林恰薄霸枚林恰钡耐В苎础霸亩撩浴保霸亩撩浴狈⒃凇u读智”评比表上和《班级作文周报》上。

表扬课上,我也采访“百万阅读之星”:

问题1:这个月,你看过的印象最深的书是哪三本?

学生答后,我写在黑板上,以便大家记录,借阅。

问题2:看了那么多的书,有时间吗?

学生通常答:早上到班级,有一大块时间;中午,有一大块时间;晚上睡前,有一大块时间。阅读课、自由活动,可以看书。

问题3:看书,除了关注故事情节外,还注意什么?

学生会答:我会琢磨作家是怎么写出来的。我会关注故事中的精彩对话。我会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内心想法。我会思考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启示。

学生当众接受老师的采访,本身就是一种奖赏,也展现了阅读的正能量。

“男女生古诗对抗赛”

寒假里,复习古诗70首。开学第一天,还是复习古诗,第二天举行“男女生古诗对抗赛”。比赛分“口试”和“笔试”,各50分。口试又分两个部分:

1.齐背。五首,声音和谐,没人抢,也不拖,没人背错,得满分。结果,男生得了满分25,女生得了24.5分。

2.抽背。男生请任何一位女生背,共5位5首;女生也可以请任何一位男生。女生的心理素质不如男生,紧张,男生大获全胜,得24分,女生只得16分。

笔试环节,看是否背出来,字不会,可用拼音,不扣分。答卷完毕,男生批女生的,女生批男生的。男生得42.77分,女生得49.5分。

两项加一起,男生获胜。男生们激动得欢呼起来。我给男生发奖状:

六(1)班男生组:

寒假里,我们复习了古诗70首。开学初,“男女生古诗对抗赛”,口试和笔试,两轮下来,你组以92.77分的成绩,获优胜!

为表彰你们的努力,特发此奖状,祝贺你们开学起了个好头!

吴江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区六(1)班

2012年02月09日

奖状由谁来领?男生代表吴振一,他的笔试部分,满分。得满分的人很多,吴振一的笔试,没有一个错别字,地地道道的满分。我问,吴振一的练习纸,哪位女生改的?陈岑说她改的,没有错别字,都看三遍了。

对抗赛,女生批男生的,恨不得戴放大镜找错呢。

我有点不信,从头至尾看了两遍,一个错别字也没有。我把吴振一的考卷贴在黑板上,“下课你们来看,绝对经得起检查!”

恰好,三张班级奖状还没贴起来。我委托班长和吴振一,将男生的奖状,跟这些奖状贴在一起。

我宣布了“古诗活动”的后续事项:

1.每天背诵5分钟,时间为7:55 8:00。

2.3月1日,第二轮男女生古诗对抗赛。女生的笔试成绩,远远高于男生,说明女生的背诵很不错,只是站起来心慌。男生胜在不慌张。第二轮谁胜谁负,还真是个未知数。

3.将与六(2)班联谊,进行古诗背诵友谊赛。

有了后续活动,也就有了后续表扬。

“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

每天写“每日素材”,每周写“每周作文”,都写在32开的小本子上。一月写完一本的,免费用第二个本子;没写完的,第二个月也换新本子。一个学期,少的写了七八本,多的写了十几本。寒假里,“我的书”进行装帧设计,要求如下:

1.封面做两层,里层普通白纸,外层用较厚的纸。

2.里层的白纸上写“序”,最好请爸爸妈妈写,也可请别人写。

3.外层画封面,可用笔画,也可打印;可单干,也可邀人合作。

4.要有书名、出版社、定价、宣传语。封底也要有设计。

5.有条件的,可以在名片店“胶”一下,做出的书,更漂亮。

开学,大家带来了“书”。中午,大家的“书”,一溜儿排开,投票。选票有五个项目:选封面设计最漂亮的,4本;书名最有创意的,4本;最像书的,4本;最厚的,2本;最矬的,0本。

学生问,可不可以重复,最厚的“书”,又是“书名最有创意的”。

――完全可以。奥运会一个人还可以拿几块金牌呢。

学生问,为什么最矬的“书”是0本?

――以前,有同学不好好装帧自己的“书”,做出来的“书”,很矬。我浏览了大家的,没有很矬的,所以“0”。

“要是我们眼里看出来是矬的,能不能选?”一同学追问。

――可以。最矬的“书”,起震慑作用,下学期不要乱做,“隔山震虎”。这次,不好的也有;学生主动说,正中下怀。

教室里,空的地方少,人多,转不过身来。一、二组评,三、四组看书、做作业。三、四组评,一、二组看书、做作业。

“三、四组很有绅士风度,你们评,一点声响也没有,不干扰你们。”我对一、二组说,“现在,看你们的了。”

小助手统计了选票,结果如下:

1.封面最漂亮的:杜新雨、卢熙来、裴容琳、吕思敏。

2.书名最有创意的:朱曦岚的《幸福发芽》,徐子怡的《笔尖下的回忆》,杜新雨的《摘花笔录》,姬天璇的《天涯璇迹》。

3.最像书的“书”:张文涛、杨皓文、张艺菲和卜潜毅。封面设计、封底设计、书名、出版社、书背、书勒、序,一应俱全,装帧挺括。

4.最厚的“书”:卜潜毅和吴晨。上学期,他们写掉的本子,最多。

优胜者拿着他们的“书”,展示,合影。“书”,很漂亮、很像真书,给其他同学带来向往:这学期,我也要好好写,也“写”出一本漂亮的“书”来。

“书”,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代表者张文涛。封面,电脑设计、打印,整本“书”,名片店做的。张文涛介绍:书名、封面、宣传语、作者简介等,我都设计好了,拿到名片店,和那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做的。

第二类,代表者张艺菲。一个个本子,用订书机订,固定下来,贴上封面的纸。我很好奇,“书背”如此挺括。“我的本子订起来,一共有多厚,我量好了。封面纸上,也量了,画好线,沿着线,刀轻轻刻了一下,折起来挺括了。”张艺菲还说,封面不是一次做成的,做了两次,第二次也险些不成功。张艺菲拿出她的“书”,指着贴上去的纸:“这里画错了,妈妈建议我贴一条纸,纸上写一句宣传语。”大家都以为,张艺菲是故意贴上去的呢。看来,只要用心,腐朽也能化为神奇。

第三类,代表者姬天璇。她的本子,针线缝的。封面,看起来也很好。书背,姬天璇也量了,量后,折出印痕,用重物压。

获奖同学的合影照,做班级电脑的桌面人物。

“我的报”装帧设计大赛

每周出一期《班级作文周报》,一期4个页面。寒暑假不停刊,出“寒假专刊”“暑假专刊”,一年至少52期。52期也有208页,一年一度的“我的报”装帧设计大赛,拉开了序幕。

装帧要求,比“我的书”多两项:(1)日常的单元卷,跟《周报》一样大小,选几张值得保存的,做进“我的报”里。(2)写作文获得的称号,“作文新苗”“作文小能手”“班级小作家”“作文・童生”“作文・秀才”“作文・状元”,都有奖状,跟折后的《周报》大小也一样,也做进去。

“这些,都会成为你的美好财富。”我告诉大家。

六年级下学期,“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我的报”装帧设计大赛,放毕业考试后。毕业考试,一般在6月20日、21日。离30日放假,还有好些天。今年,毕业考试放25日,22、23、24日,又恰逢端午节。计划全乱了,26日后装帧,来不及了。

“该复习的都复习了,成绩不可能靠这几天突飞猛进。日常种下了勤奋和努力,毕业考试一定不会差。”毕业考试前的端午假,我们班的作业:“‘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

26日,小学最后一次“我的报”装帧设计大赛,开幕,你看――

卢熙来的《酸甜苦辣的时光》:色彩很跳,“封面中有封面”的设计,很有意思。

朱熙岚的《笔花碎语》:土黄色,书名毛笔竖写。左下,一棵树,花瓣落下,有一行小字:花落了,树依然立着。

张文涛的《童年不一样》:延续去年的风格,比去年更精致。

邵佳敏的《盛夏・光年》:底色纯白,字呢,中英文结合,左侧,贴了金色的波浪花边,和白色形成鲜明对比,很靓。

“朱曦岚,张文涛,卢熙来,孙令仪,吴晨,邵佳敏,吕思敏,潘维奕,陆洁,裴容琳,徐张一,朱培汶,张奕晗,张艺菲,杨皓文,杜馨雨,卜潜毅,姬天璇。”宣读了获胜者名单,我说,“祝贺你们,为自己的小学,留下了最后一个靓丽的纪念。”

“坚持力”学生评比

人,重要的不是聪明,而是坚持。我给学生讲“中日学生较量”。日本学生,大冬天赤脚走在雪地里;大热天,42度的高温,在火焰山拉练,这,早超出了锻炼身体的界限,那是锤炼意志。

我给学生讲“和小偷”。晚上,年轻的背书,背得昏天黑地。梁上有一个小偷,想等睡了,下来偷东西。背了一小时,没背出来;两小时,还没背出来。三小时、四小时,还没背出来。小偷忍无可忍,跳下梁来,从头到尾背了一遍,听得目瞪口呆。

小偷比聪明,小偷是谁,谁也不知道。记性不好,一小时背不出来,背两小时;两小时背不出来,背三小时,背啊背,成了,成了、都很佩服的人物。

我在《周报》上,赞赏有“坚持力”的学生:

1.卢熙来。本周,收到卢熙来的“专报”稿件,一万字,一个月内写出来、输入电脑的。一个月来,卢熙来写的不是“每日素材”,而是“每日稿件”,他坚持写作,坚持考“大学士”,坚持出“个人专报”,给小学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2.杜馨雨。多长时间了,都记不清了,写好“每日素材”,她都会看一遍,将上面的错别字纠出来,订正。多长时间了,都记不清了,写好“每日素材”,她都会写一句“阅读感言”。

3.沈。认识沈起,从她的第一个字到现在,每个字都那么工整,忙了或累了,作业多了或超级多了,她的作业本上的字,都和第一个字那样工整,一笔一划,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看不出涂改的地方,看不出急躁的地方,好像她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地,一笔一划地写。如此整洁的作业本,背后是她完美的坚持力、意志力。

4.姬天璇。每天早上,她总安静地读课外书,上个月,她创造了480万的阅读量,这个月,又以300万字夺冠。姬天璇,最有阅读坚持力的人。

5.卜潜毅。他的“每日素材”写得最长,不是一次、两次,每个月的“素材本”,他都写了两三本;这个月,他写了四本,创造了我们班的最高纪录。开学到现在,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卜潜毅的写作意志力。

期末,大家投票,选“最有坚持力”的学生。学生投票,参与的价值很大。还可选评“最信任”“最礼貌”“最责任”等。选评,表扬,能让活动背后的意义,深入人心。

假期作业抽奖会

昨晚,去了趟百润发,买了不少小玩意,双面胶、好玩的夹子、便签本、铅笔套、透明胶、固体胶、液态胶、专用胶水。

今早,出发前,见桌上有巧克力、牛轧糖,顺手牵了两把。到班级,倒出袋子里的东西,每一样都做成一个签,大大小小几十个,等会儿摸奖。

寒假前夕,我承诺,“每日素材”写完一本,可抽奖。寒假,男生写完一本的,吴晨、朱培汶、卜潜毅、王子越、沈睿宸、牛牧青、陆锦丰、卢熙来和唐宇帆,他们笑着来抽奖了。吴晨、朱培汶、卜潜毅,男生中的前三名,抽两个奖,两个奖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其他同学,只能抽一个签。

女生,写完一本的,皋思媛、杜新雨、周嘉悦、姬天璇、浦嘉舟、吕思敏、徐子怡、李顺婷、朱曦岚,也是9位。前三名是皋思媛、杜新雨、周嘉悦,一样能抽两个签。

“寒假里,写掉一个本子,你保持着学校里的写作劲头,比别人多写了一个月,比别人提前走了一个月。”小结后,我转入下一个环节,“寒假里,有8位同学要求练字,其中三位同学,很认真。”

第一位,张至远。练字,写错了,用修正液修改,再写。有几个同学,写错了,不改的,就在上面涂,哪叫练字啊?

第二位,赵逢琛。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认认真真。有的同学,前三页蛮好的,第四页,潦草起来,越来越潦草,比不练还不好啊。

第三位,戴文。练的字,每一页都有日期。一翻他的练字本,就知道他天天练习。

三位同学也有抽奖机会。意外的收获,让他们很开心。赵逢琛抽到了夹子,食堂排队的时候,拿出来,说:“可以用来夹我们的《评价周报》!”

手记十四:借用型表扬

也许出差,没时间留意表扬的事儿;也许身体欠佳,昏昏沉沉,没心思留意表扬的事儿。也许,一些要求和期望,想以表扬的方式说出来,偏偏,班上没此类事儿。怎么办?借用,借用以前教过的学生的事儿,借用隔壁班学生的事儿,借用任课老师的事儿,借用传达室大爷、食堂的工作人员的事儿,借用新闻里的事儿。借用,不只解你的燃眉之急,也打开了另一个表扬的空间。

借用同学的调查

单元考试前的复习作业:摘抄错题、自主复习。摘抄错题,一定要做;自主复习,没硬性的规定;硬性规定了,也很难“自主”了。哪里薄弱就复习哪里,各有各的不同。

我请张文涛做了个调查:第二单元检测,成绩最好的三位同学和成绩不理想的几位同学,分析他们的成绩和自主复习的关联。里面的关联,我早注意到了。请张文涛做,一,同学调查、分析中,会给周边的同学传出相关信息;二,由同学宣布结果,亲民度、可信度高。

早上,张文涛宣布了调查结果:

“上个单元,金俊昊、程无尽、姚俞扬、陆锦丰、钱程、裴容琳、周嘉悦等人,没做‘自主复习’,第二单元的成绩不理想。杜馨雨、卢熙来、姬天璇认真做了‘自主复习’,成绩很好。”

张文涛得出了一个结论:

“自主复习”跟考试成绩有很大的关联,成绩好的,都会做好“自主复习”;成绩不理想,往往都没做或乱做“自主复习”。

“张文涛发现了自主复习和考试成绩的关系。”顺着张文涛的话,我说,“不少同学在张文涛他的调查结果前,或多或少感觉到了两者的关系。这不,第三单元的复习本上,80%的同学都做了自主复习。”

我一个个报出了“自主复习”的同学的名字:张文涛、卜潜毅、程无尽、戴文、杜新雨、皋思媛、顾颖颖、姬天璇、李顺婷、卢熙来、陆洁、陆锦丰……

一个个地报,着重夸了上个单元没“自主复习”这次“自主复习”了的程无尽、姚俞扬、陆锦丰、钱程、裴容琳、周嘉悦。没表扬到的人,心里自然有数。

借用上届的学生

自主,不是自由主义。两者的区别,小学生分不太清。自主复习,刚一出台,不少同学不当回事,有的不做,有的乱做,达不到我要的目的。怎么办?表扬上一届的学生。

屏幕上出现一行名字:陆梓晗、李书涵、宋安琪、孙令仪……

“谁啊?”一同学问。

“上一届的学生,你们的师兄、师姐。”要的正是学生的疑问,“他们的自主复习,这样做的――”

我出示师兄、师姐的自主复习的记录单――

1.记词语、成语,默词语、成语。

2.看课堂笔记。

3.看《周报》、回忆“语言病”。

4.看“练”。

5.看《补充习题》《预习本》等。

“你们的师兄、师姐,会自主复习。他们全面了解后,重点看自己的弱项,李书涵觉得自己的背诵有点小问题,她着重看起了背诵。宋安琪觉得《练习册》上的题目,做后都忘了,她重点看了《练习册》。陆梓晗呢,《周报》讲评课上的内容,要梳理,要复习,她的重点停在了这里。”

这么一表扬,下个单元的自主复习,大多数同学知道怎么效仿了。

不少同学总看一些简单的、流行的书,不看难一点的书、有阅读挑战的书,也没人下工夫背一点书。

怎么倡导呢?

出示一同学的看书照片:不是看《三字经》,而是背《三字经》。后来,她将《三字经》背给大家听,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大家不认识她。她不是我们班的,是你们的师姐。”我说,“读书,要下背功的。背了,才真正到你脑子里;经常背了,你的记忆力就强,以后记忆东西就快。”

出示又一同学的看书照片:看的是《菜根谭》。明朝人写的,原文,下有翻译。他一边看原文,一边看翻译,很慢;有的地方读了两遍,还不懂,他就读第三遍。

“也是我的学生,你们的师兄。读书,要挑一些有点难度的,不要总看那些一读就懂的。看有点难度的书,进步才大。”我给大家打了一个类比,“五年级的你,还一天到晚做1加2、18加20,做再多,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对不对?读书也是,要读有点难度的书,有点难度的挑战。”

午饭,两个同学打起来了。询问了才知,A同学要站起来去倒餐盆,B同学正好跑到这里,两个人撞了一下,汤水洒到了A同学身上。A同学认为B同学是故意的,拿起剩下的汤水,往B同学身上洒。打起来了。

按理说,错在A同学,然而,A同学坚持认为,B同学是故意的。B同学真要是故意的,当然错在B同学。

我没去说谁对谁错。到了教室,我表扬起以前的同学来:

“一次,一位同学被汤水洒到了,身边的同学马上拿出餐巾纸,上前帮那位同学擦;而那位撞了人的同学,也赶紧借来餐巾纸,帮那位同学擦。一场洒汤风波,在大家的和和睦睦中,烟消云散了。我很怀念他们的做事方法。”

说的时候,大家忍不住转过去看A同学、B同学。

借用同学的眼睛

语文老师,不太知道数学课、英语课、音体美等课上的事儿。只有发动学生,一起关注班上的事儿,了解才能相对全面。一个阶段,我借用学生的眼睛,“每日素材”的主题定为:“我眼里的金子”。我是皋思媛,主题即“皋思媛眼里的金子”;我是吕思敏,主题即“吕思敏眼里的金子”。

批“每日素材”,我随手记下值得表扬的人与事。

1.沈睿宸眼里的金子:吴振一看书速度快,几乎一天干掉一本,看过的,能记住,记忆力惊人,似乎有过目不忘的神功。

2.朱曦岚眼里的金子:课间,徐子怡奋笔疾书,不是课堂作业,不是订正,不是画画,不是秘语,而是回家作业,她握住了时间的金钥匙,比别人先迈了一步。

3.卢熙来、王子越眼里的金子,都是金俊昊。卢熙来写金俊昊放学后,主动留下来订正作业。王子越写金俊昊,寒风里,帮他一起贴午餐管理的小红旗。

4.朱文波、钱程、唐宇帆眼里的金子,都是钮子周。钮子周的素材本,上周五,没拿到,周一拿到了,立刻补写作文。补写后,请同学写推荐语,忙到下午四点半。

我破格录用了钮子周的作文,发在《作文周报》上:准时投稿时间为周一上午,按规定,不准时投稿的不录用。

群众的眼睛,不能经常用。一个学期一两次。10月一次,12月再来一次:

1.张艺菲说,教室里一片闹海,陈岑始终保持着一个姿势,沉静在书的海洋里。

2.陈岑说,教室里吵闹,碰到了张艺菲的桌子,张艺菲依然看书,丝毫不受影响。

3.徐子怡说,回到家,陆洁才发现徐子怡的素材本,也被她带回家了。陆洁马上打电话给徐子怡。陆洁不像别的同学,躲躲藏藏的,像个小偷,早上偷偷扔同学的桌上。

4.朱培汶说,大家出去玩了,卢熙来还在教室里改《周报》,四人修改小组,只有他一人在改,四张“修改纸”都在他那里。――我补充道,有人反映,四人小组里的同学,有人不修改,却拿一样的修改分,太便宜他们了。我不这么认为,修改分一样多,不一样的是,认真修改的,拿到了修改分,也增长了修改能力;不改的呢,只拿到修改分,本事一点也没长,太亏了。

借着学生的眼睛,不愁没表扬的事儿。学生呢,关注别人的优点,往往也在对照自己、反思自己。

借用任课老师

“这次我要表扬――”我顿了一下,说,“我们的戴老师。”

1.戴老师进了班级,立马发现躺在地上的毽子,捡起来,问谁的。

2.班里挂着的抹布,掉垃圾桶里了,戴老师一进教室,发现了,捡了起来。

“为什么戴老师一进教室就能看到,来来往往的同学就看不见呢?”

“戴老师心里装着班级。”姚俞扬说出了我要说的话。

见地上有一个塑料袋子,我花了3秒,捡起来,丢进了垃圾桶。交上来的课外书,放在柜子上,没人整理,有点乱,我花了15秒,码齐了。柜子上有两块抹布,随意放着,我花了10秒,叠成小方块。

大家端坐着,看我做完了这些事儿。

“这次,我要表扬你们的管老师。”大家都笑了,我不笑,“他做了三件对班级有益的事,总计不到一分钟。为他人做一点事,不用轰轰烈烈,只要举手之劳,看你有没有这颗‘心’。”

水桶边有一摊水,两个拖把。一些人进来了,走过了,那一大摊水,还是一大摊水。终于来了个人,他拿起拖把,将那一大摊水拖开,一拖开,水很容干。

这个人是谁?

卖了一点关子,我轻轻点了一下鼠标,PPT上出现了那人的照片。

大家“哗”地笑了。

“真的很遗憾,多么希望不是我,而是你,你们。”我没有笑,“你们不干,只好,自我表扬一下。”

借用传达室大爷

眼尖的同学,认出了PPT上的照片:“传达室的老爷爷!”

对,传达室的老爷爷,今天的表扬课的主角。

周日,我去学校。去得早,大门还没开。传达室的大爷过来,开了门,我们一起步入大厅。大爷看到地上有两张糖果纸,弯腰捡了起来,捡得那么自然。

“我看到,班里有糖果纸,收集到了讲台上。”我将讲台上的糖果纸,抓起来,给大家看,“传达室的老爷爷,看起来比你们的爷爷还大,老爷爷认的字没你多,看的书没你多。然而,他看到地上有纸屑,立刻捡了起来。”

下课铃响了,我把讲台上的糖果纸,放回了地上。我没有扫掉,肯定会有人扫。

第二天,又出示照片,传达室老大爷的,大家条件反射似的,看自己身边的垃圾。

这回,不是借大爷讲卫生。

昨天,学校承办活动,要来好几百个老师。早上我值班,大爷叫住了我:“管校长,你看,那边的人在发传单,我看不行的。”

我朝那儿一看,有个人拿着一叠宣传单,分发给家长。

“传单肯定有扔地上的,看上去会很脏、很乱。”大爷向我解释。我真没想到这里,连说“对对对”。

我们上前和发传单的人交涉,一会儿,那人走了。

“我很佩服大爷,他有预见力。”我对大家说,“预见力,生活中也好,学习上也好,都很重要,看到今天的订正作业比较多,你预见到――”

“要抓紧时间订正,不然要留堂了。”

“看到做自主复习作业了,你预见到――”

“马上要单元考试了。”

早上,绝大多数的同学在看课外书,张艺菲在复习语文,她的桌上放着语文书,手里拿着课堂笔记,专心致志地复习。她说,昨天的回家作业“单元复习”,按照老规矩,今天要进行单元测试了。

“张艺菲的判断,一点也没有错。做事情,要能判断下一步做什么。”

我给大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朋友外出旅游,高速公路上,前方的车都停了下来。他也刹车。快停下了,发现前面是一辆大卡车,一刹那间,他预见到,后面的车刹不住,会把他的车顶到卡车肚里去。他迅速变道,闪到了另一条道上。后面的车,果然没刹住,一头撞上了大卡车。

“朋友能预见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避免了一场灾难。”我说,“朋友的预见力,跟张艺菲早上的表现,一样的。”

借用名人的故事

3月5日,雷锋日。

雷锋到底做了什么,一代代的人念念不忘?我搜集了图片和故事,边放图片边讲故事:雷锋给小朋友讲故事的故事,雷锋给大婶带路的故事,雷锋给老大妈拎东西的故事,雷锋擦车的故事,雷锋给人让座的故事……

雷锋做的,都是小事,没有大事。雷锋也捐款,捐的数字也不大,他只是个普通人,没有那么多钱。雷锋不会去建一所希望小学,也不会像王老吉那样,汶川地震,一下子捐了一个亿。

大家“哦”了一声,被王老吉击倒了,也被王老吉吸引了。

“可是,我不说王老吉捐款,不少同学还不知道。雷锋,你们都知道。到底是什么,让雷锋胜过了王老吉?”大家的注意力又被我吸引过来了,“雷锋的坚持,雷锋坚持做一年、两年、三年。你每天像雷锋爱护车一样,爱护你的课桌椅,你就是我们班的雷锋;我们班的黑板,经常忘了擦,你要是每天都注意擦干净黑板,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值日,你就是我们班的雷锋。雷锋的可贵就在这里。干了一两回,不干了,那不叫学雷锋,那叫作秀。”

语文课上,挂抹布的钩子掉地上了,我没捡,下午我去看,那挂钩回到了原地。

表扬计分格画得好的同学,长方形,90度角,直线。

“这有什么值得表扬的。”一同学小声嚷道。

我又出示画得不好的,长方形扭成了菱形,直线的中间,凹了一下,写日期的格子里的斜线,都弯了。最糟的,每条线都不是正好,要么缺了一毫米,要么长了两毫米。

还有一些同学不以为然。

我搬出了苹果手机的创始人,乔布斯。

大家来劲了。

“苹果,智能手机的第一品牌,它怎样做到的呢?”我给大家讲起了小故事,“据说,有一次,工程师拿苹果样机给乔布斯看。乔布斯看着精致的手机,问工程师,是不是已经完美了。工程师说,没有改进的余地了,零件之间没有任何空隙了,做到最薄了。乔布斯没说话,手机往金鱼缸里一扔,一会儿,金鱼缸里冒出了水泡。”

“哦。”张承脉叫起来,“那说明手机还没有完美,还能更薄。”

“对,”我欣赏地看了张承脉一眼,“乔布斯苛求到如此程度,才有了今天的苹果公司。有人说,这是个拼爹的社会;我说,这是个拼细节的社会。”

我出示:

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的竞争者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麦当劳总裁弗雷德・特纳

德国企业就是凭着一丝不苟、精细严谨的做事风格,成就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巨头,打造了“德国制造”这个产品品质保证代名词的国家品牌。――全球公认

“画计分格,一个很小的事。你说不重要,小事嘛。反过来也可以说,一个人连计分格都没法天天画好,还有什么事情,你能期待他天天做好呢?”借助乔布斯,这一问,教室里一片静谧。

借用“哥伦比亚号”

有的作业本上,修正液胡乱涂抹,横七竖八,怪物似的;有的作业本,修正带横拉的,竖拉的,横、竖结合的,切断时,不当机立断,留一条小尾巴,很难看。

“怎样使用修正带,小事。能做好小事,那不是小本事,而是大本事。”我说,“你做的作业,将来很少能派上用场,然而做作业里的细致,一辈子都用得着的。”

2003年2月1日,为期16天的太空任务结束了,载有7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球。上午9点,在哥伦比亚号着陆前16分钟,航天飞机突然从雷达中消失。灾难发生了,航天飞机爆炸,7位宇航员全部罹难。

《探索与发现》报道,哥伦比亚号失事原因,外挂燃料箱隔热泡沫脱落,泡沫仅0.77千克,高速中,在哥伦比亚号的左翼防热瓦上,砸了个小洞,哥伦比亚号带着小洞在太空飞行了16天后,降落时,与大气层摩擦的巨大热量,透过小洞进入机体,引起爆炸。

这么一个小细节,为此付出的是7位宇航员的生命,1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以及美国宇航局停飞3年的代价。

一架飞机,飞着飞着,突然,驾驶舱的一块玻璃碎了,驾驶员被吸出了舱外,引发了巨大的空难恐慌。调查结果,给玻璃安装螺丝的工人,没有到电脑上去检测,凭自己的经验配了一个,这个螺丝比实际的,小了一点点,留了一点点的缝隙,导致了灾难。

什么是将小事做好?我出示了卜潜毅的作业本。

作业本上有一道题:

聂将军是怎样关心照料日本小姑娘的?小姑娘的表现先后有什么变化?仔细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摘录词语填表,再写出自己的体会。

卜潜毅在“摘录词语”下打上了着重号。他说,这很重要,不注意,写了句子、短语,就错了。

很遗憾,不少同学把“摘抄词语”做成“摘抄句子”的。

做作业,有几个等级。初级,及时地做,当日作业,当日完成;中级,工整地做,当日完成;高级,细致地做,像卜潜毅那样看题,当日完成。

“马虎,可不是小问题。语文上马虎,数学上也会马虎,英语上也会马虎,将来工作上也会马虎,那可不是小问题。”我小结。

借用新闻故事

苏州新闻里,讲“撑伞叔”的故事,想起了去年的“撑伞妹”。我下载了“撑伞叔”“撑伞妹”,给学生看。

那个撑伞的女孩,苏州新闻说,是苏城的最美女孩。女孩并不美,然而,我们都认同“最美女孩”的称号。人有两种美,一种外在的美,一种内在的美。外在的美,很大程度上,父母给的;父母也不知道会给怎样的外貌,外在的美,可以说上天给的。人能掌控的,是内在的美。

“什么是内在的美?‘撑伞叔’‘撑伞妹’给了我们答案:为别人着想。”我转入了班级的话题,“美的老师,一定是想着同学,想着班级的;美的学生,一定是想着同学,想着班级,想着父母的。”

植树节来了,我借用了最美新闻人“马小三”。

马小三,退伍军人,因病截去双腿。没了双腿的老马,2000年起,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五点上山,爬行一个小时,来到山上,用钢钎撬开石头,用手一把一把刨出碎石。10多年来,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从不间断,种活了1680棵树。

一张张真实的图片,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片片诱人的青山,将我所要传达的,清晰地传达出去了。

借用其他班级

放学后,我去班级,班里的椅子没放齐,门窗没关。隔壁班的门窗关了,桌椅很整齐,讲台上的本子,堆放也很整齐。我拉开了一扇窗,拍了一段视频。

表扬课上,我给大家看视频,起初,大家以为是自己班,看到后面,不对劲,到最后,视频定格在隔壁班的班牌上,大家沉默了。

我只说了一句话:“我很羡慕隔壁班。”

初夏,听张老师上课。学生都带了水杯,所有同学的水瓶,都放在桌的内侧:放内侧,不容易掉。从我的角度看上去,整齐得像小军人。我拍了照,给学生看。

我只说了一句话:“我们也做到的话,连续三天‘无作业日’。”

早上,路过二(3)班。二(3)班的小朋友,端端正正、安安静静地看书。路过二(2)班,也是。我拍了不少照片,给学生看,我只感叹了一句:“低年级的同学,早上读课外书也这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