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范文第1篇

石 月

虽已经初夏,因冷空气活动频繁,近期异常多雨,这关中初夏夜,凉爽如春秋。因要参加考试,近来沉湎于“看书、听课、做题”的三部曲中,颇为紧张,头昏脑涨。傍晚时分去广场公园散步,人海如潮,舞曲涌动。看着满园的树木花草,青翠斑斓,甚是养眼舒心。顺手摘下红叶李的一片叶子,细细看,圆硕大方之中透着精美纤巧的纹路,再摘下皂角树的几片叶子看看,柔小拘谨之中却有着刚硬不屈的节理,真是叶如其树,不禁大叹造化如此之神奇。小小的公园,树木花草,也是雌雄竞秀,阴阳互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一体,共同在这一方公园的天地展示生命的神奇。

玩味着这一片叶子,一棵树,一座公园,走在返回的路上,突然就想到了对冲。

对冲(hedge)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它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手法。一般对冲是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无论价格向什么方向变化,总是一盈一亏,在大致平衡中求得适当利益。

对冲就是平衡,是前进中的平衡。越是充电,越要放电;越是紧张,越要放松。越是精神压力大,越要增加身体的运动来对冲,在这螺旋式的交互上升中达到人的更高层次的平衡。奇葩,往往在重压之下诞生,而诞生的前提,就是平衡的艺术了。

学习搞得人很疲惫。夜里大楼空寂清净,便如常习起了太极拳。修习之间,突然就悟到,其实,人就是天地之间的精灵,是天地相通的连接体,万物都是天地之间的导体。三才者,天地人也。乾父坤母,万物俱为天地所生,而人类得天独厚,性灵最高,当应天之道以善其生,当顺地之道以禀其厚。天之阴阳,地之刚柔,人之仁义。天道地道人道,表里相谐,道通为一。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即说明三才一贯之义。修习之士,当以百会通天,涌泉接地,融通天地,浑然一体,方为妙法。

所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会用三宝天地通。人作为承上启下的三才之一,通了天地,则成神了。传统的中国内家修习很重视小周天、大周天气血运行,即打通任督二脉,其实就是人体的小宇宙要与天地的大宇宙高度契合,头贯通天,脚连接地,天地的精气神与人的精气神互动互换,最后,身体和精神的垃圾被清空,实现了人体向自由的飞跃,达到自在、空灵、充盈,适意、淡宕的境地。

对冲就是平衡,是儒释道三教智慧对我们的启迪和滋养。如来神掌其实象征着一种觉悟的、接纳的功夫,道法自然而又自强不息。

窗外蛩虫偶尔的浅唱,依然穿越这坚固的城市水泥建筑,静寂的飘荡在夜里,和着王菲空灵的般若波罗蜜多故《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范文第2篇

“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乐绝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一样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儿吧,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约不来的下午,或者一课沉闷的听讲――这许多,比一切更有效力,能使你尝到什么叫做“永生”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渡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受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着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你看,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这样说来,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为了快活,我们甚至愿意慢死。

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他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是因为你心无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范文第3篇

    今年的春节很普通也很平凡的度过,可能是过惯了春节吧不像小时候节日气氛哪样浓,回到乡下目的是为了看望下爸妈让爸妈心里多一份喜悦,太多年没在家过年了该陪陪下爸妈了,到今天这个节也像是快过完了,说实在的真不想过年,时间如流水,想留留不住,每个人都会在佳节面前显得很无奈,感叹一下:“又一年了,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今天心情不是很好,有些事情发生了,原本以为的不是你所想像的,路过原单位碰见旧同事说电脑有问题想要帮忙一下,大过年的,人家也是真的需要帮忙才开口,心想还是要帮一下吧,电脑比较古老,折腾了好一阵子算了搞好了,一出来天黑了,中午为了去见一个人没见到,今天真的天气好好得不得了,穿了一件衣服的我,这时也觉得冷了,为了不冷,飞快骑车回家,通过运动产生热量,这方法不错,冬天真的买少了衣服

    回到一个很孤零的家,陪伴的只有电脑,好在有无线网络,感谢中国移动给了这么个优惠,打开电脑,第一时间就是挂下QQ,腾讯的伟大发明之处就是能让你有意无意的天天离不开地挂着它的产品,QQ上的分组,在线人不多,无非就是要不专业挂Q,要不孤零零的,打开我的电脑,硬盘太多,盘符更多,从C--S,无意中,记得年前同事说过新少林寺,一下子兴奋,马上上论坛,搜。。。DVD版都出来,春节的收获,不过不支持这种行为,有钱的还是要支持下版权啊,剩下的就是下载观看。。。看完的感觉真的很好,人一下子精神起来,宽容与忏悔是电影的主题

    80年代,一部《少林寺》风靡神州大地!很快掀起了一股“少林”电影热!一时间《少林弟子》、《少林小子》、《少林俗家弟子》、《南北少林》……不一而足!也许是太多的少林题材让观众看倒了胃口,“少林热”很快就冷了下来!

    今年,也许是出于怀旧热的缘故,一部《新少林寺》应运而生!影片定名《新少林寺》,不过和当年的那部《少林寺》没有太大的关系,也不是老片翻拍,如果说有关系,那就是同属少林题材罢了!不过既然叫做《新少林寺》, 观众自然会拿来和老版《少林寺》相比较!那么相比之下,感觉会是如何呢?

    《少林寺》主要讲述的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新少林寺》的核心却是一个“悟”字!刘德华扮演的侯杰,是一个军阀的少帅,为争权夺利而不择手段,残杀对手,欺压平民,并把这一套理论教给了自己的副官也是兄弟的曹蛮,结果反被曹蛮出卖,女儿惨死,自己也避入少林寺,生活的巨变,加之与寺内僧人的交流,侯杰终于大彻大悟,决意削发为僧。而此刻的曹蛮手执大权却为害一方,勾结洋人,盗卖文物,残害百姓!于是侯杰与众僧一起,与曹蛮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拼杀!戏的结局,少林寺被炮火焚毁, 而此刻的曹蛮也终于有所感悟,和侯杰一样,皈依了少林!

    影片的主题曲—— 由刘德华演唱的“悟”,应该就是点明了影片的主题——

    放下 颠倒梦想 放下云烟

    放下 空欲色 放下 悬念

    多一物 却添了 太多危险

    少一物 贪嗔痴 会少一点    唯有 心无挂碍 成就大愿

    唯有 心无故 妙不可言

    算天算地 算尽了 从前

    算不出 生死 会在哪一天

    很喜欢这首歌的意境,也很喜欢影片的主题!很多的时候,人们总在追逐着、挣扎着,为了名,为了利,求官位,求财产,不择手段,不惜去坑害别人,机关算尽,到头来最终又能得到什么呢?生命的短暂,世事的无常,还是那句话:神马都是浮云!所以,为人处世就该看淡一切才好,就像歌里唱的,要懂得放下!有权的时候,要多做点好事;没权的时候,更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为了向上爬而不择手段!拼命去追逐那些“浮云”,到底有什么意思呢?!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子;守中;心境;虚静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一、道家对“中”的注解

“守中”即保持内心的虚无清静。《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王纯甫 注:“中也者,中也;虚也,无也,不可言且名者也。”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劲健》:“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云笈七签》卷十:“夫守中自然之法,不能晓知天地人物所从出,不能知道之根源变化所由缘。”

道学中的“中”,其含义大致有四:一是从事物的规律上着眼,“中”即为“正”,即正道,为自然中正的必行之路,属于道之用;二是从事物的变化上讲,“中”即为“度”,要知止知足,行为有所节制和限度;三是在空间上的“中”为“虚”,道以虚无为用,虚无中孕涵生机;四是在时空上的“中”为“机”,要“动善时”,“不得已”而为之,《老子》中的有关阐述,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七十七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五十六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第七十六章),“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第三十章),“保此道者,不欲盈”(第十五章)等是这些思想的最好注释,其要旨则可以用“守中”来概括。

《老子》第五章有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说:“道,中而用之,或不盈”(第四章),“中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这里的“中”是否是“冲”的通假,学界尚存异议,这也反映出道家对“中”不同一般的理解:老子“说的‘中’字,是有‘中空’的意思,好比橐龠没被人鼓动时的情状,正象征着一个虚静无为的道体” [1]。《老子》河上公注中也说:“道匿名藏誉,其用在中”,可见在道家看来,“中”是“道”的体现,守“中”即是守“道”,所以,内丹学家更是将“中”理解为元气、为丹田、为玄关一窍,即《河上公老子章句》所谓:“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因此,“守中致和”为道学第一要义。

二、“守中”出处及注解

在道家经典《老子》中对“守中”思想的阐释有两处,其一出自《道经》第五章,即“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此处“守中”,持守中虚。道家重视“中”的思想,如庄子讲“养中”,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讲“平衡”。许抗生说:“吴澄说:‘中谓橐之内所奏之处也。’即指风箱中间。‘守中’,这里意即保持住天地中虚静的状态。” [2]此处“守中”有两种含义:其一,守中就要守住人对世界认识判断的“中”,把握自然中道。老子要求人们甘守淡泊,摒弃世俗的物欲名利的追逐,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情,不为世俗价值趋向所累,不为飘动不居的善恶、贵贱所左右。其二,“守中”,就是要人们守住心智,守住人认知世界的能力,认知世界有美丑善恶的前提标准,就不能真正认识世界,认识问题的发生是需要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但认识过程中知识的预设反过来影响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其二出自《道经》第十六章,即“至虚,恒也;守中,笃也”。[3] “中”应理解为“心”或“内心”,陈鼓应认为“简本《老子》‘守中’一与‘致虚’对举,‘中’‘虚’皆指和谐心境而言,《管子・内业》屡言‘中’,如‘心定在中’、‘正心在中’等这里的‘中’都是形容心境达于定、正、静的状态。” [4]此处“守中”就是持守内心和谐宁静的心境,使心性达到圆满自足的和谐境界。今本《老子》作“致虚极,守静笃”。王弼注“言致虚,物致极;笃守静,物之真,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然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5]他认为只有致力守虚静之道,才能达到静观万物之变、反复而不为所动,这正是老子反复讲的道理。河上公注“致至也,道人捐情去欲,五藏清静,至于虚极也。守清静,行笃厚”,[6]他认为得道之人凝静敦朴,无私利之欲。“守中”就要捐去、物欲、名利的诱惑,守住神气心精,以虚静观动变,返朴归真,复归于人。

三、老子“守中”思想解析

“守中”之守是道系心、心系道之自然而然、活活泼泼之守。是道守人,人守道之守,是不守而自然守之之守。“守中”之中,非东南西北中方位之中,是不在身内亦不在身外之中,是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之中,是大小、有无、虚实、阴阳合一之形无实有之中。圣人之中与凡夫之中本无区别、根本同一,别在悟者有觉而迷者无觉。无论迷者悟者,皆在人人心中,圣凡一如。

真正的守中是非关言语的,是不言时在守,言时亦是在守之守。若能将老子道德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守与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之守连贯起来参悟何为“守中”就对头了。因为“致虚极,守静笃”之时,就是真正的“守中”之守,不是守“多言少言”或“沉默不言”。为什么说“多言数穷”呢?其理就是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可见,能言之道就不是宇宙万物之本体之常道了。可言之道是渡河之舟,而非真正的悟道彼岸,人若死执文字语言之道,而不在切实的实践中去真正领悟真道的话,那么,他越是努力,就越是在走向越来越穷困的境地了。故说:“道不在言,而在于无为而真为、无欲而见妙、恍惚而见象、虚静而观复、守中而悟道”。

守中就是恒守不二中道的意思,守中的含义是:以虚静无住、无为无欲、七情未发、保持中和、不执一端、不落两边、自然自在、心无挂碍、了无执住的心神状态去感悟道的奥妙。守中从层次上说,确有守有形之中与无形之中之别,守有形之中是通往守无形之中的桥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守中,故以守无形之中为究竟。道家之“致虚守静”、佛家之“无念、无相、无住”、儒家之“七情未发之中”都是指的是守无形之中。

【参考文献】

[1]张默生.老子章句新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67.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5,96.

[3]尹振环.楚简老子辨析[M].北京:中华书局,2001:223.

[4]陈鼓应.从郭店简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J].道家文化研究,1999(17):76.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游记 弘佛 抑佛 矛盾

中图分类号:I1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86-01

《西游记》这部“奇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流行。《大英百科全书》称:“十六世纪中国作家吴承恩的作品《西游记》,即众所周知地被译成《猴》的这部书,是中国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而这部小说与佛教有着不无密切的关系。

一、佛教的重要观念――因果报应

《西游记》里西天取经的这个“西天”,实际指今天的中亚、南亚一带。印度当时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称为五印度。中印度是佛教的中心,相传释迦牟尼就是在那儿悟道成佛的。佛教从汉代后期传入中国,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立足。后来,“势力壮大才正式定名为佛教”。[1]

佛教最初形成时,释迦牟尼提倡按照佛教的道德修养作个人苦修。后来佛教中出现的一个新教派提出大慈大悲,广行善事,认为只要修行,人人都能成佛。在中国,善恶报应的观念主要来自佛教和道教。佛教主张“因果报应”,而且是“三世因果”,即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这也是佛教最通俗的报应观念。而佛教,是《西游记》的主线。

二、《西游记》中的弘佛抑佛矛盾

《西游记》中的弘佛描写贯穿始终。全书充满了大量的颂佛赞僧的议论,展示了一个不同于神仙、妖魔系统的佛教系统:三千诸佛、五百罗汉、金刚、无边菩萨以及护法诸天等等,这个佛陀世界已成为“天下失望者之所归、一切众生超脱苦海的理想的彼岸了”。[2]如猴王出世就反映了“万物有灵”观念。后来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有许多惊世骇俗的主张和举动,但还是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幡然悔悟,最终皈依神佛,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对《西游记》故事的成型,起决定性影响的就是佛教的密宗,书的结尾唐僧师徒分别正果为佛、菩萨、罗汉,和密宗的“即身成佛义”有关。

《西游记》虽以佛教为主线,却处处有着抑佛的描写。“从《西游记》里显示的佛教世界既不是一片纯洁无邪的净土,也并非一个大慈大悲所在”。[3]如来佛、观音菩萨一味放任那些手下的妖魔鬼怪在人间作恶,不管其是谋害唐僧师徒,残害人间生灵,还是搅乱国家政治,都对他们极其纵容。妖魔云集之地不是如来说的“贪岳只觯多杀多争”的东土南赡部洲,而是如来说的“不贪不杀,养气潜灵”的西牛贺洲;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作恶的妖魔大多与神佛有亲;神佛虽然也对妖魔为害人间而不满,但当孙悟空要真的打杀妖魔时,他们就将天上下来的妖魔收回上界,还将一些土生土长的恶魔收登仙;神佛对妖如此宽容,而对人却严苛得很,一罚就是三年不下雨。妖魔鬼怪与如来佛这样的特殊关系,再加上如来佛对他们的纵容放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依势作恶的人间权贵,而这与佛门所标榜的慈悲为怀与普度众生是截然相反的。如来则说:“我管四大部州,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七十七回)佛法教义是无力劝化妖魔的,只能收买。

另外,在西方的“极乐世界”里,仍然是区别等级和贵贱的,同样也存在欺骗和诡诈。当唐僧师徒克服艰难险阻到达灵山后,如来没有按照他原来要传授三藏真经、劝化东土众生的旨意,而是以“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臭旨”为借口,只“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捡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三藏经典本有15144卷,阿傩、迦叶按照如来旨意,只传了5048卷,仅一藏之数。管经的阿傩、迦叶二尊也进行勒索贿赂。无奈,唐僧只好把唐王所赐的紫金钵奉上,并感慨:“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害哩!”其意义颇为讥讽。

再看书中如何讦讽唐僧。唐僧是个以天理律己、又以天理律人的象征。他口口声声不离君父,诚意佛法,却一听到长庚传报魔头狠,就“坐个雕鞍不稳,扑的跌下马来,甏觳欢,睡在草里哼”。还有,释门认为贪、_、痴等烦恼害善法,可唐僧却是连_不断,连连骂猪八戒“夯货”,对孙悟空狠狠咒念紧箍,再要么因为乡思而感伤不已,并没能做到“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也不懂“无眼耳鼻舌身意”。如此种种,既没有道德自我完善可言,且完全不符合佛教的教义,并有悖于历史上真实的虔诚佛教徒玄奘的性格。

三、弘佛抑佛矛盾的原因

佛教思想的矛盾性,是《西游记》不可避免的一种思想矛盾的存在。这既与现实社会有关,也与作者自己的思想矛盾有关。

明代中叶,城市商业经济渐渐繁荣起来,市民阶层蓬勃壮大,统治阶级却日趋腐朽败落。王阳明心学的流行和狂禅之风的盛行,使文学的创作主体精神更加高扬,人们更加倾向于展现个性,强调本心,摒除教义的束缚,张扬人欲,用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一切。吴承恩一生经历了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王朝,正是明代反理学社会思潮逐步走向兴盛的时代,他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吴承恩度过大半生的嘉靖时代,是宗教史上一段罕见的崇道抑佛时期。皇帝昏庸,大权旁落,产生权臣。而吴承恩的经历也使他欲以佛刺事。吴承恩嘉靖三十三年入南监读书,算是彻底放弃科举另辟人士之路,至隆庆元年,进入有贤名的王府,算得上仕途到顶,也正是十四年。三藏师徒从长安到西天,共历十四年。而唐僧在玉华州即称:“贫僧在路已经过一十四遍寒暑”,也是十四年。唐僧沿途“也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才得到宝方”的慨叹,可能也包含了作者的无比心酸。可以说,《西游》是嘉靖时代崇道抑佛风气逆反刺激下的产物。

然而,从吴承恩所主张的政治观点看,他是不信佛也不信道的,是佛教、道教的教外作家。他在《西游记》对各宗教神祗、术语似乎是随手拈来,随意使用,不管其间是否有抵牾存在。也就是说,吴承恩想以佛教教义来挽救日渐颓败的世风,蔑视权贵,嘲讽现实,但又同时为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所激,意即下笔借助对宗教世界的妖道邪术加以暴露。《西游记》即是借出世的情节,来表达入世的思想。

人们本以为佛教能解决现实的东西。早在人类社会初期,“在人类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对未来怀有神秘的恐惧心理的时候,他们便用幻想去编织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联系网络。”[4]人类创造出了政府世界和控制世界的超现实力量的对象物,从而形成了原始的宗教意识。这对吴承恩也是有影响的,他虽然提倡尊重个性和自由,但对孙悟空“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并不赞同,并不希望否定整个宗法等级制度。在第七回中,让如来佛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就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的等级社会不可动摇,这也表露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因以上分析,《西游记》中的弘佛抑佛矛盾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文献

[1]蔡铁鹰.《西游记》成书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2]陆钦.名家解读《西游记》[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范文第6篇

书画艺术千余年来的发展历程,总是在时左时右的纠结中,处在不同时代的书画家们,因个人阅历及修养的不同,会做出不同方向的选择。身处新安流风中的刘廷龙先生,作为一位艺术上的智者,其艺术道路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对书画史总结后的一种自我认知,他的创作当然走的也是堂堂的大雅之道。在研究传统书画经典,师法古代名迹上,他朝临夕摹,用志不分;其习之既久,识之亦深,由形质而发乎于神采;且学古不泥,能逸于绳墨而不失规矩,得以入古出新;藉此高格清韵深入于心田,故作书写画皆不堕俗格。

他的花鸟画,得益于二位白石翁与缶庐先生,沈白石小写意的清雅,齐白石大写意的淋漓,吴缶庐以书入画的沉酣,在其笔下妙能相融,成就了他清雅酣畅而又细致入微的画风。他的山水画,则由皖之新安前辈,上溯明之吴中文沈和元季遗民四家,特别是他的墨笔山水,不管是粗笔的抒写,还是细笔的皴擦,都展现了他对传统文人画笔墨的深入探究;王蒙的繁密郁茂、倪云林的精简淡逸、黄公望的苍浑骨法、吴镇的淋漓墨韵,无不在其腕下相合。而这些,皆得益于他在书法上的高深造诣,所形成的骨法用笔。五代荆浩曾说:“生死刚正谓之骨”。这个“骨”,既是指作品本身的用笔精准、有力,能充分表现自然的形质;当然,还关乎作者的人格修养,要有刚正不移,力求内心正直高尚的“风骨”,因为什么样的胸襟画什么样的画,诚如画家金城所言:“学画者之巧拙全在胸襟”,这是审美取向的问题。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画,才是有古意的,才是墨有淋漓浑厚之韵,笔具刚柔相济之趣的,才能让读画者随着作画者的画笔,回归到一种朴实的真趣中。

他还常喜游历,去亲近自然,面对大好河山,开眼界,拓胸襟,观云烟之吞吐,悟造化之神奇,由此再引入书法用笔,自然就更多了几分灵动之气。所以,当其下笔之时,心无挂碍,物我两忘,常有风驰雨骤之势,水墨淋漓,满纸烟云,真似有神灵相助。不管尺幅大小,不管画面简繁,都能驾驭自如;笔下简而不空,繁而不乱,画得是轻松惬意,逸笔草草的表象下,藏着进退裕如的从容。尤为难得的是,他的画每笔都是“写”出来的,大方磊落,绝无敷衍苟且,笔墨刚柔适中,没有丝毫江湖气,故每一笔都可让人玩味,且越品越有味道。这种本事在现今画坛已不多见,这与他特擅书法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可以说他的画就是他的字的延伸。

清人龚贤说:“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更讲邱壑;气韵不可说,三者得则气韵生矣。笔法要古,墨气要厚,邱壑要稳,气韵要浑。又曰:笔法要健,墨气要活,邱壑要奇,气韵要雅。气韵犹言风致也。”廷龙先生的用笔之法变化颇多,但以中锋为主,线条遒劲挺拔,劲力内敛沉着,力透纸背,是偏于古朴的;无论是写高山大川,还是点景的人物、房子、舟桥、树木,抑或是草虫、花卉,古味随处可见。此外,用笔简练也是其特点之一,他所表述的对象,大都以意象为主,并不把某种树,或哪座山来作具像描绘,而是高度概括,笔简意赅地写胸中之山,心中之树,树石随意随笔,无不饱满灵动;笔之所到,即使不繁复,也不觉少。而人物、花草、鱼虫,廖廖数笔,已把对象的动态和朴拙之趣味,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他的用墨则更妙,追求博大浑厚,创作时不惜层层复加,所以“浑厚华滋”成了他山水画的主要风格,成为他的笔墨追求。当然,他也有“惜墨如金”之作,在他的笔下,墨成就了自然的性灵与万物之华彩,千变万化的山川景色,在其笔下通过墨色被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他常以浓、淡、焦、宿、积、泼、破各种墨法并用,而且用笔方法的变化也是极尽能事,这样便有许多出人意外的墨色韵味在画面上呈现,在笔墨的自然之中又有了很多别样的意趣。同时,他亦善于把生活中精微的细节描绘得自然随意、轻松闲适,画面上总是洋溢着诗意的韵致。我想如果不是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以及对人情、世态,有着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笔下是很难有如此丰富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因此,他的画像韵律轻松、形象明晰、情感真挚、语言素雅、动人心旌的诗;即使在率意、随性的小品中,也融入了他的人生感受,给读画者以回味和思索。恬淡宁谧的意境,清醇平和的韵致,则宛若他有宋之易安、美成,明之陈颢风致的古体诗文,观之赏之让人尤如置身于一派诗情画意的闲适优美之中。而基于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理想,以及诗一般的情怀塑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是会影响欣赏者的生活和审美也向着诗意化的方向靠拢,我想这也许就是廷龙先生的一种艺术追求。

古人说:“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具足;会心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其意在简逸;而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所言:“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却意在繁茂。因此,自古以来的画人,就有擅简逸如倪迂者,擅繁茂如叔明者。而廷龙先生则常是一盏清茶,两支秃笔,对旧笺新楮,兴几许闲趣,时而用简逸之笔写闲花野草、虫鱼时蔬,时而用繁茂之笔绘崇山峻岭、古木大川,营造出一个个属于他自己的清凉世界。可以说,他是一位工写皆擅,色墨俱佳的画人。恰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言:“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能纵横中度,左右逢源。”赏读他的画作,给人的总是一种潇洒俊爽之感,无论造型、章法,或用笔、用墨,甚至落款的书法,都是那样温润清雅,不追求生僻艰奥的情调,也不尚慕艳冶富丽的风华,这一切与其清醇平和的心态是一致的。这种清醇平和的审美品格,反映在他的笔性墨韵中,表现为劲爽的用笔从容不迫,干净利落的挥洒,使笔线墨痕在纸绢上流走碰撞的迹象,显得特别清澈、明净;其华滋处,又时如燕舞飞花,令观者揣摹不得而又欣赏不已。对章法别出心裁的处理,更能看出其经营位置的良苦用心;“计白当黑”、“删繁就简”地于至疏处求致密,正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其画无论是疏体,还是密体,都颇在意画面结构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但又不斤斤计较于这种完整和独立,所以总能给人以画外有意、溪山无尽的审美感受,作品被赋予了更大的包容性。

他画作上的题署也是很有特点的,常常是把文字与画材相呼应,交织成为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机地衬托了画,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让画面充满着古意和诗情。传统的书法行笔是忌尖、滑、流、浮、轻、薄的,用笔如同做人要实、厚、重、沉、拙;拙比巧好,重比轻好,沉比浮好,厚比尖好,故古人有“宁拙勿巧”之说,巧是小聪明,拙有时却是大智慧。廷龙先生不管是在书法作品上,还是在画作的题署中,皆表现出了这样的大智慧。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古典音乐 配乐《交响情人梦》有源音乐 无源音乐

音乐是人们在观看电影时最早听闻的声音形式,今天的影视艺术,音乐仍然是影视作品中广泛运用的声音类型。一般说来音乐在影视中有两种配乐类型:一是专门为该片作曲;二是选择现有的音乐,将音乐应用于各个场景上。前者称为创作的配乐,后者称为挪用的配乐。《交响情人梦》是一出反映大学生生活的音乐剧,除运用创作的原声作为配乐,剧中更为挪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进行配乐。本文关注于后者。

《交响情人梦》由日本富士电视台于2006年10月首播,片长11集,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该剧的热播在本土引发古典音乐潮,其后同名TV动画,电子游戏也相继问世。该剧围绕一位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公子千秋真一和一位音乐天才兼生活野田惠(常被叫做野田妹)的爱情故事,用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群音大大学生的生活。笔者选取部分古典音乐配乐片段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以示读者。

一、无源音乐之叙事

无源音乐即指影视作品中不能提供声源依据的音乐,属于画外音乐。如今的电影电视剧中的音乐绝大多数为无源音乐,因为无源音乐更能表现创作者的主观色彩。《交响情人梦》中除用专门创作的音乐作为动机和渲染情绪外,在画外音上还做了比较大胆的举动,即挪用古典音乐配乐。一般认为,影视作品中挪用古典音乐是应该谨慎的。自有声电影问世,传统的观点是电影音乐(无源音乐)是附属于形象的,好的电影音乐是不为人所注意的,是“听不见的旋律”。音乐太好或太差,都有可能搅乱和引开观众对情节的关注。有研究表明“是挪用的音乐而不是创作的音乐更多令人注意到音乐的存在。因为观众常常认出它是挪用的并将其置于一定的文化空间,同时也由于隐含的制片者精挑细选的缘故,这种音乐比起其他音乐来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早期许多以古典音乐为电影配乐的作品被视为粗制滥用,正如一位电影工作者表白:“我们谋杀了莫扎特、格里格、巴赫、维瓦尔第、比才、柴可夫斯基与瓦格纳――所有未有受版权保护的音乐都被我们偷窃了。”当然,古典音乐作为配乐也有佳作问世。如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舍弃创作的音乐而采用古典音乐配乐为电影史上震撼之举。

电视相比电影而言,其问世之时已包含着声音要素,两者遵循着许多共同的艺术法则。但是,通常认为电视剧不具有电影故事片的高度艺术性。受众层面也有差异,因而电视剧更强调通俗性。一般认为,交响性、哲理性的古典音乐在电视中难以施展。然而。“艺术创作却是诞生于这些法则全部曲折断裂之际”,《交响情人梦》因为挪用大量的古典音乐反成其特色,也因此吸引众多音乐爱好者,并使辨识古典音乐如游戏一般有趣。我们从中可以欣赏到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捷克组曲》(勃拉姆斯),又可以聆听到抒情的钢琴练习曲《离别曲》(肖邦),而这一切又是多么的与剧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协调。剧中有许多片断引人注意,其中有场戏一直难以释怀,将之变成如下文字。

莫扎特那简单而优美的旋律,犹如天籁,配合着傍晚时分暖色调画面,在这音画结合的瞬间。呈现出一种具有永恒的艺术境界。恰如“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画面与声音的交织一如宗白华之“静照”,又如本雅明之“灵光”。宗先生云:“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里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本雅明言:“静歇在夏日午后,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下面我们一起来重拾这一片断,体会由之带来的心灵悸动。

(室内)千秋和野田妹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88合奏成功。

谷冈老师(鼓掌):太棒了,太棒了,总算越过障碍了(之前老师以指导学妹为理由要求他们练习这首双钢琴奏鸣曲)。

千秋:咦?

(室外,傍晚时分)

千秋独白:原来不是指导学妹而是为了我所上的课啊。

(音乐渐起)老师画外音:天才钢琴莫扎特在他的一生之中只做了这首两台钢琴合奏的乐曲。

(镜头转到室内)老师:虽说是为了有才能的弟子而做的,其实是因为面对她的缘故莫扎特本身想单纯地享受音乐吧。

(镜头回室外)千秋独白:那个狡猾的老师。

野田妹:我的心蹦蹦跳好想扑到学长的怀里。这样是……坠入情网了?

千秋(夸张动作):不是,不是这样

野田妹:但是我心头一阵绞痛。

千秋:听好,今天只是恰好顺利而已。那样的演奏是不会被认同的,不照谱面而弹是会被排除在比赛之外的。

野田妹(笑):我去参加比赛?

千秋:咦?你在说什么?

野田妹:我才不会参加比赛。

千秋:那为什么要进入音大,每天练习呢?

野田妹:我想要当幼稚园的老师

千秋:这是你的梦想吗?

野田妹:是的。

千秋特写(不可思议又几分敬佩表情)。(音乐渐止)

伴随上述对话的背景音乐是莫扎特谱写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著名的《你们这些知道爱情为何物的女人们》咏叹调。在整部电视剧中,无源音乐上采用有人声的音乐惟有这首,在此处配上它,体现了导演的特别用意。从声音技术层面来说,次女高音和简单的和声,没有妨碍处于中低声部的人声对话的清晰呈现,同时女声、弦乐和对话使得声音在垂直维度上形成有着间歇丰满的声音“织体”。从水平维度看,在这场戏之前。两人合奏的正是莫扎特的乐曲,合奏结束后随着老师介绍有关这首乐曲的画外音。渐渐地出现了这首由莫扎特谱写的咏叹调。如果导演的意图仅在此,从形式而言。就声音符号的能指而言,已然是一段不错的配乐。

这里,本文尝试进一步分析。想象一下。为什么选择这首咏叹调?优美的女次高音唱道:你懂得何为爱情?亲爱的女士们/我的心充满爱情/女士们,你们可知我的心充满爱情/我的感受让我告诉你/这是全所未有的悸动/连我都难以理解/我感到一股充满欲望的情绪/同时带给我欢欣和痛苦我很冷/但心里却燃烧爱情/一会儿后/我又再度冷淡/我在找寻身外的另一半幸福/却不知向谁寻觅/亦不知此为何物/我唉声叹气/毫无办法/我摇晃颤抖/不知所以/整天心神不宁/却又欢喜承受这股爱的磨折/你懂得何为爱情?亲爱的女士们……从内容上来看,女声的唱词恰恰呼应着野田妹的表白,并且,莫扎特谱写的这首咏叹调从声音的旋律、和声、节奏、力度等表现形式上 无不契合演唱者角色所要表白的意义,由此可以得出该段音乐从内容上即符号的所指上来说与这场戏所要表达的意义和谐统一。

更深层意义上来说。该剧选用莫扎特的乐曲还暗合了一种境界:单纯。天才莫扎特的音乐远淡古朴,清幽典雅,至洁至简,用来表现单纯的无世俗欲望的音乐天才野田妹恰如其分。正是这种音画结合的单纯境界,带来了空灵,在瞬间闪现出了机械复制时代逐渐消逝的灵光。

二、有源音乐之叙事

如果说剧中的无源音乐用于加强叙事功能,如营造氛围、突出人物心理状态、带来剪辑连续感、强化戏剧效果等,那么剧中的有源音乐则直接参与叙事了。有源音乐,其声源一般呈现在画面之内,但也可能呈现在画面之外,总之能使人感知声源的存在。有声影片问世初期,声音的出现都是有源的,如人物对话声、歌唱声。当时的人们对唱词和歌手嘴唇动作的完全一致,感到十分惊奇。时光流逝,如今有源音乐在配乐上的处理已臻于娴熟。

《交响情人梦》因为情节需要,在剧中穿插了众多的演奏场面,如练习和演出场景,表现了为数不少的经典音乐片断。我们从中可以欣赏到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舒伯特、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史特拉汶斯基、萨拉沙泰以及格什温等音乐家的经典作品片断。这里选取阿峰小提琴补考片断与读者共赏。

阿峰补考贝多芬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第一乐章)之际,担任钢琴伴奏的野田妹突然生病,千秋决定作为阿峰的钢琴伴奏。

配合着两人的演奏。音乐《春》(第一乐章)同步起,优美的又显阿峰特质的小提琴声和柔和的钢琴伴音传出。

(室外)野田妹(躺着喃喃自语):灿烂青春的喜悦和闪电。

(室内)观众席上的老师:虽然是春,却……

千秋(独白):真是的,叫他随性地拉就照做,真是坦率的家伙,还是一样乱来。不过。我要配合你让你看看。

(室外,因遭受了打击,搬着行李准备回老家的真澄听见音乐声,停步)

阿峰(独白):哇,真厉害。他会在我想要他弹的时候弹。让千秋来指挥,真会令人安心,真是舒服的旋律。

(主观画面:阿峰在花田中演奏)

(镜头回室内补考现场)千秋(独白):啊,他也是野田妹的类型啊。

千秋(独白):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第五号,《春》。贝多芬虽然为耳疾所苦,却绝对不会放弃音乐,反而创作了明快幸福的音乐。忍受了痛苦寒冷的冬季之后。终于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我的春天,也会来吧。

(室外)野田妹:盛开鲜花的花田……

真澄(来到考场外):果然,音乐真是美妙啊。

野田妹:你要去哪里?(真澄紧张发怒表情)我们的胜负还没分出来。

真澄(放松表情笑):野田妹!

这时,作为画外音的音乐《春》停止。

伴随野田妹的微笑特写,音乐又渐起,不过这次的音乐是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蓝色幻想曲》(经过改编的《蓝色幻想曲》从中间乐段响起)。

画面转到室内,两人演奏的慢动作。与音乐《蓝色幻想曲》其中舒缓的节奏统一。

(随着音乐的旋律,镜头转向室外,阿峰补考通过……)

在这个片断中,有值得回味之处。首先,从声音的形式和功能上看,有源音乐《春》在剧中以画内音乐和画外音乐交错进行,配合画面,进行空间变换,分别起着直接叙事和加强叙事的作用。使得情节展开流畅生动。其次,声画结合上,因为表现逼真的演奏行为,采用用“米老鼠式”配乐,音乐与演奏动作节奏同步,以营造现场感气氛。这仅为声画的表层同步方面在深层同步上,贝多芬的《春》象征了“痛苦寒冷的冬季之后,终于迎来了温暖的春天”,预示着阿峰补考成功,将重新面对古典音乐,更预示着千秋经过一系列的挫折之后,他的希望即将来临。另外,在该片断的尾声,配上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镜头画面的慢放与乐曲的速度节奏吻合,初看表面层次上似乎达到声画同步,但我们由上述剧情得知。并从画内声源上听出该段音乐与画面传出的交响乐不符。为什么配上《蓝色狂想曲》?该曲是该剧的片尾曲,与片头曲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同为主题曲。它是格什温将爵士音乐注入交响音乐的杰作,在剧中是对喜欢将古典音乐自由演绎的野田妹和阿峰们之类的隐喻。在此处的声画结合上,貌似表层意义上的同步,却是表层意义的非同步(非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然则深层意义上的同步,形成一种新颖的意味,正恰似创新的《蓝色狂想曲》赋予人的新奇感受。至此,有源音乐转化为无源音乐……

作为叙事的艺术,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补考片断中,屏幕上进行的时间长度约3分40秒,这个长度包含了有源音乐《春》和无源音乐《蓝色幻想曲》的进行时间,音乐《春》只进行了不足3分钟的时间(约2分52秒)。实际上,贝多芬《春》第一乐章的长度约7分37秒。用少量叙事时间长度来表现音乐作品的演奏,惟有剪辑。“组合、剪接,干扰了时间的流程。打断了它,而同时却用赋予它一些新的东西,时间的扭曲可以成为赋予影片节奏表现的手段。”补考片段只取音乐开头乐段。而在该剧最后一集里的萨拉沙泰《卡门幻想曲》小提琴协奏曲的表演中。其声音各选取乐曲的开头和结尾乐段共2分07秒长度。中间用上人声过渡、画面切换等方法自然流畅组接来表现长达12分44秒之久的事件时间。

在音画结合上,除精确细微地运用声画同步形式,剧中亦采用电影大师们青睐的声画对位形式,如一个小小的细节:在第二轮预赛中。当野田妹的师兄演奏结束,一位评委对正在打瞌睡的奥克莱尔教授说:“多有热情呀!”如果不了解演奏者表演的钢琴曲,观众可能不能理解导演的用意,因为那位仁兄演奏的正是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通过有源音乐,去引导观众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如剧中展现新乐团演奏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314的戏。通过情节的发展。我们看到一个由“银色”的莫扎特(新乐团初次练习合奏,千秋佩服成员们的技术高超,但察觉出声音缺乏点什么)转变成融入了情感的“粉红色”的莫扎特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剧中的有源音乐除担任叙事的角色外,还赋予了一定的教学启蒙功能。

结语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范文第8篇

关键词:寒山;佛理诗;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176(2012)03—0056—05

寒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白话诗人,寒山诗的思想内容具有“似儒非儒,非儒亦儒;似道非道,非道亦道;似僧非僧,非僧亦僧;似俗非俗,非俗亦俗”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三教思想混合体。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正》中对寒山诗的特点作了评价,认为寒山诗的内容博杂,其内容“宣扬佛教、侈陈报应者,固指不胜屈,而道家之言,亦复数见不鲜。”诚然,寒山诗内容庞杂,所涉及内容有佛教、道家思想,但是,从其中有关佛教思想的诗作来看,除了有明显的禅宗思想之外,更多地包含有佛教基本教义以及由此表现出浓重而又强烈的生命意识,在普遍认为人生苦短的前提下,寒山劝谕世人应当珍惜生命,识得本心,通过信仰佛教实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这些浅显易懂而有包含佛教基本思想的佛理诗,正反映出寒山对生命意识的关注,是我们认识寒山生命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文中所引用的寒山诗,均出自项楚《寒山诗注》。

一、人生是苦。生命易逝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一个人屈指可数的数十年抑或百十年的有限时间里,生命显得如此地短暂、易逝。正是由于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才促使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探讨生命的价值。因此,无论是中国本土的儒家还是道家,在他们的思想中都表现出对如何延续生命、实现生命价值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的努力,例如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都表现出对现有生命的重视,对人的精神生命延续的价值判断。道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则表现出超越生死的生命意识。即使是从印度传人中国的佛教也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作了自己特殊的思考,“一切皆苦”和“万法皆空”是佛教对生命的基本认知,通过各种修行达到涅槃境界则是佛教实现生命终极价值的追求。

通过研读寒山诗中的佛理诗,我们可以发现,寒山认为人的生命存在既脆弱而又短暂,这与寒山本人的经历及社会阅历有关。早年的寒山曾饱读经书,怀着积极入世的态度参加过各种考试,但是他均遭受失败的打击。或许正是应试的失败给他生活带来巨大转变,亲朋好友的离弃使他更加认识到人间的冷暖,“吁嗟贫复病,为人绝友亲。瓮里长无饭,甑中屡生尘。蓬庵不免雨,漏榻劣容身。”同时,他也体验到下层人民生活的痛苦,体验到人间的世态炎凉,“富贵踪亲聚,只为多米钱。贫贱骨肉离,非关少兄弟。急须归去来,招贤阁未启。浪行朱雀街,踏破皮鞋底。”

在经历过世间的人隋冷暖之后,他逐渐弃儒人道、继而由道人佛,从积极人世到消极出世,从佛教基本思想的视角作诗来表达他的思想。

寒山早年受儒家思想的熏染,后又游心于佛道,最终皈依佛门,隐居寒岩,这种有儒道思想又有佛教信仰的复杂人生经历使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地体悟。因此,他在诗中也常常表现出他对人生乃至其他生物生命的关注。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有情世间一切皆苦,当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正是看到世界生命的痛苦才出家修行,最终创立佛教。“苦”是佛教基本的价值观,佛教基本教义中认为,“苦”是人生乃至宇宙万物总的特征,尤其是人生存在诸多苦恼,如“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乃至“百十一苦”,其中,“八苦”为世人最熟悉,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而以“生、老、病、死”等关涉人的生命的诸种痛苦,是寒山诗中表现的重要方面。他在很多的诗篇中表达了佛教认定的生命是苦的价值观。

从自然界来讲,时间总是在不停地流逝,“四时无止息,年去又年来。万物有代谢,九天无朽摧。东明又西暗,花落复花开。唯有黄泉客,冥冥不去回。”“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防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花开花落,年去年来,昔人不在,然而,人的容颜也会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渐变老:“玉堂挂珠帘,中有婵娟子。其貌声神仙,容华若桃李。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更过三十年,还成甘蔗滓。”“城中娥眉女,朱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日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无论是婵娟子,还是娥眉女,随着时间的推移,娇嫩的容颜将一天天变老。

容颜消退,生命渐渐衰老乃至死亡不可避免,寒山诗中还有表现慨叹人生短暂、生命不能永恒而引起痛苦的诗句:“何以长惆怅,人生似朝菌。那堪数十年,亲旧凋落尽。以此思自哀,哀情不可忍,奈何当奈何,讬体归山隐。”人生短短的数十年转眼而过,短暂的生命总会使人感到无限地惆怅,也让人充满了无限地悲情和无奈。又如“我见世间人,生而还复死。昨朝犹二八,壮气胸襟士。如今七十过,力困形憔悴。恰似春日花,朝开夜落尔”。寒山将人的一生比作春日里盛开的鲜花,虽然好看,但是很快就会凋零,人的生与死也如此,生命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苦呢?另外,还有其他诗句表现出人生易逝、生命短暂的忧愁,如“少年何所愁,愁见鬓毛白。白更何所愁,愁见迫。移向东岱居,配守北邙斋。何忍出此言,此言伤老客”。从少年到老年,再到寿终,人生的步履总是如此匆匆,如同江水一样终归大海,“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悠悠不见清,人人寿有极。苟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唯当鬓鬟时,行住需努力”。生命就这样在不断地流逝。

生命总是那么有限,而死亡却是必然,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寒山在“手笔大纵横,身才极环玮。生为有限身,死作无名鬼。自古如此多,君今争奈何。可来自云里,教尔紫芝歌”。“可怜好丈夫,身体极棱棱。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金羁逐侠客,玉馔集良朋。唯有一般恶,不传无尽灯”。诗中写到“无尽灯”乃喻佛法代代相传。而此处以此为喻,表现出对生命不能永恒的慨叹和感伤。

由容颜易老、生命易逝将会引发人们感受生命痛苦之外,人的一生中的贫富变化也会引起痛苦。寒山诗中对贫富变化作了描述:“变化计无穷,生死竟不止。三途鸟雀身,五岳龙鱼己。世浊作孺,时清为骤駬。前回是富儿,今度成贫士”。贫贱本无常,“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时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倘不止,东边复西边”。

二、佛教智慧,彻照生命

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而认识不到生命的本真意义又是何其痛苦,生命正如悬崖峭壁上的树木一样,在凄风冷雨的吹打之下,难免会凋零。俊秀的树木凋零、鲜活的生命消逝,只会给人留下痛苦和感伤。

寒山在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隐居寒岩寻求生命的真谛,通过他多年出家的修行生活,体悟到生命的可贵,尤其是人身难得、生命难再,因此他劝诫世人应当珍惜当下的拥有,珍惜有限的生命。依照佛教的戒律,五戒是佛教徒最基本的戒律,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僧人,遵守五戒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和不饮酒。其中,戒杀是五戒之首,寒山诗别强调这一点,从因果报应的角度来说明戒杀的重要性。他在诗中写道:“唝唝买鱼肉,担归馁妻子。何须杀他命,将来活汝己。此非天堂缘,纯是地狱滓”。鱼有自己的生命,人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剥夺鱼的生命并非是善缘,这样做会堕入地狱。同样的思想在“猪吃死人肉”一诗中也有反映,寒山写道:“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彼此莫相啖,莲花生沸汤”。另一首“寄语食肉汉”也包含了同样的思想,“寄语食肉汉,食时无逗留。今生过去种,未来今日修。只取今日美,不畏来生忧。老鼠入饭瓮,虽饱难出头”。还有诗写道:“我见东家女,年可有十八。西舍竞来问,愿姻夫妻活。烹羊煮众命,聚头作杀。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泱”。诗中描写了男女婚嫁时为了求得快乐,不惜宰杀动物助兴。总而言之,无论是鱼、猪、羊等动物还是人自身,都有难得的生命,就人而言,不能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而去捕杀鱼、猪等其它动物,戕害动物的生命,人应当尊重每一个动物的生命。

有限而又短暂的人生会引起人们的痛苦,造成这种痛苦的原因在于人们不懂得佛法的真谛,然而,世间绝大多数的人们不懂生命无常和“万法皆空”的道理,却一味地沉浸于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反而以追逐这些外在生命的东西为快乐之事,

与残杀生命不同,众生还多具有贪、嗔、痴、慢、疑等“五毒”的性格特征。例如,讲到贪图利益时,寒山写到:“多少数般人,百计求名利。心贪觅荣华,经营图富贵”。“贪人好聚财,恰如枭爱子。子大而食母,财多还害己。散之即福生,聚之即祸起。无财亦无祸,鼓翼青云里”。有写关于嗔恨的诗:“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有写关于愚痴的诗:“汝为埋头痴兀兀,爱向无明罗刹窟。再三劝你早修行,是你痴顽心恍惚。不肯信受寒山语,转转倍加业汩汩。直待斩首作两段,方知自身奴贼物”。另有“贤士不贪婪”,“众生不可说”,等等。讲到傲慢时,有诗道:“有汉姓傲慢,名贪字不廉。一身无所解,百事被他嫌。死恶黄连苦,生怜白蜜甜。吃鱼犹未止,食肉更无厌”。还有“有人把椿树,……谩他亦自谩”等。寒山还特别以一聪明士子为例,指出了贪图富贵、财物终将导致空无所得的下场,他说:“余曾昔睹聪明士,博达英灵无比伦。一选嘉名喧宇宙,五言诗句越诸人。为官治化超先辈,直为无能继后尘。忽然富贵贪财色,瓦解冰消不可陈”。

事实上,无论是残杀生物,还是贪图财物、富贵乃至名利,这都是在造恶业,终将受到因果报应的惩罚,即使堕入地狱仍将遭受诸种痛苦的惩罚,“世有多解人,愚痴徒苦辛。不求当来善,唯知造恶因。五逆十恶辈,三毒以为亲。一死人地狱,长如镇库银”。

生在世间的人们,为名利为财富而熙来攘往、东奔西走,不懂得珍惜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这恰如盆中虫一样,终日忙碌却不达目的,故寒山作诗叹道:“人生在尘蒙,恰似盆中虫。终日行遶遶,不离其中盆”。寒山有感于人们痴迷于外物牵累而发出感叹:“老病残年百有余,面黄头白好山居。布裘拥质随缘过,岂羡人间巧样模。心神用尽为名利,百种贪婪进己躯。浮生幻化如灯尽,塚内埋身是有无”。因此,他劝诫人们应当勤修真修,识得本心。“寄语诸仁者,复以何为怀。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从生命的长久历程来看,所有的生命利禄无非是一种虚假现象,是幻化而已。由于有情众生不能够明白生命的真谛,也不能够依照佛法去修行,获得解脱,结果只能在这六道中流转,轮回不断。“可畏三界轮,念念未曾息。才始似出头,又却遭沈溺”。人生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轮回,没有一刻停息。然而,寒山已经意识到六道轮回之苦,故诗中讲到:“可畏轮回苦,往复似翻尘。蚁巡环未息,六道乱纷纷。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速了黑暗狱,无令心性昏”。佛教中的“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如“啼哭缘何事”诗中提到“六道不干我”。世人由于不明白业报轮回的真实原因,常常抱怨轮回之苦,殊不知这一切皆是由前世造作诸种善业或恶业所致,又如诗中提到,“我见黄河水,凡经几度清。水流如急箭,人世若浮萍。痴属根本业,无明烦恼阬。轮回几许劫,只为造迷盲”。因愚痴而导致无明的因缘果报是世人的悲哀。

三、皈信佛教,解脱人生

我们通过读寒山诗就可以发现,在诗集的一开始其实就已经奠定了一种基调:寒山强调“凡读我诗者,心中需护净”。即劝导人们从思想上要亲近佛教,从心态上要皈信佛教,要以一种虔诚佛教信仰者的态度去阅读他的诗作。而在这种心态下去阅读寒山诗,方可“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只有消除恶业,获得真正的自我,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得到了实现,从而也避免了堕入地狱,遭受地狱之苦的惩罚。

寒山作为一位多年隐居寒岩的虔诚佛教徒,他对佛教怀有深厚的宗教感情,为了能够使世人明白生命的真谛,依照佛法去解除烦恼,避免轮回之苦,就要归依佛教,只有通过信仰佛教,依照佛法修行,才能够真正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因此,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劝谕世人信仰佛教的思想,他说:“众生不可说,何意许颠邪。面上两恶鸟,心中三毒她。是渠作障碍,使你事烦孥。举手高弹指,南无佛陀耶。”众生由于愚痴,多有邪见而增生烦恼,这些烦恼在你虔诚信仰佛教的时候可以得到消解。

然而,世人愚痴,颠倒认识,无法尽说,他们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追求外在的物质满足,却忽视了自己本真生命的重要性,这是世人的悲哀,“我见凡愚人,多蓄资财谷。饮酒食生命,谓言我富足。莫知地狱深,唯求上天福。罪业如毗富,岂得免灾毒。财主忽然死,争共当头哭。供僧读文疏,空是鬼神禄。福田一个无,虚设一群秃。不如早觉悟,莫作黑暗狱。狂风不动树,心真无罪福。寄语兀兀人,叮咛再三读”。因此,寒山劝诫这些痴迷之人应当早日明白他们所追求的无非是虚幻不实的东西,应当依照佛教基本教义去修行,断除烦恼,获得心灵的解脱。

首先,寒山劝导人们信佛要真心,切不可口是心非,“我见人转经,依他言语会,口转心不转,心口相违背。心真无委屈,不作诸缠盖。但且自省躬,莫觅他替代。可中作得主,是知无内外”。尽管寒山苦口婆心地劝戒世人信佛、学佛,但是世人却不懂得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不明因果报应的真实性,“天高高不穷,地厚厚无极。动物在其中,凭兹造化力。争头觅饱暖,作计相瞰食。因果都未详,盲儿问乳色”。

正因为不懂得因果报应,故多有不相信因果报应之事发生,“田舍多桑园”就表现了这主题,于是诗人在诗中劝诫世人应当行善积福,切不可随意行恶,否则终究会遭致恶果报应。正如有人因此而评价当时学佛者存在的弊端:“呵世痴福人,常行侨奢,恣打不善,一朝福力尽,祸害聚日,百计亦不可救,是毕竟不知因果。”

如果说世俗之人不懂佛法,不能真正发起信仰佛法的信心,去真正的修行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事,那么,作为身在佛门的出家人就不应该无视佛教的基本教义,忽略真正的佛教信仰。但是,世间确实存在这样的出家人,这些出家人形式上已然出家,而实际上并未达到真正出家人的境界。“我见出家人,不入出家学。欲知真出家,心净无绳索。澄澄决玄妙,如如无倚讫。三界任纵横,四生不可泊。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寒山抨击了这种佛门中的不正常现象,指出,只有真正地心无挂碍,放下世间的功名利禄,熄灭了心中的贪嗔痴等诸多障碍,才可以达到不受到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限制、摆脱了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和化生)的束缚,超越了生死轮回的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