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哈金等待

哈金等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哈金等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哈金等待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哈金;《移民作家》;“家”;情愫

对于移民、漂泊在故土之外的流亡/移民作家而言,“家”有着特殊的含义。漂泊使得他们总是处于无“家”的状态,孤独、生活的艰辛使得他们不时地回忆美好的过去;有“家”不能回,又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痛苦。“家”成为流亡者的精神负担,但“家”又是流亡作家创作的重要素材;无“家”的感觉使他们备感失落,但同时又成为驱使他们在他种语言中求生存的重要动力。既然回不了“家”,那么就借助于“笔”和“纸”,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家”。这正是美国新移民作家哈金的《移民作家》所揭示的流亡/移民作家当今的生存状态和心境。哈金自身的移民体验、多年的敏锐观察和对历史上移民作家的深入分析,道出了一个移民作家对“家”的特殊情愫,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移民心目中家的全新概念。

一、为本民族代言

与哈金已有的出版物不一样,《移民作家》是一本论文集。2007年,哈金受赖斯大学之邀,作了一次系列讲座,2008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全书除前言外,另有“代言人和民族”,“语言的背叛”和“个人之家”三个部分。简短的前言首先对什么是移民作家做出了界定,他明确指出:“我这儿选择‘移居者’(migrant)一词是想尽可能包括所有的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从一个国家移居另一个国家的人,包括那些流亡者、移民和难民。”在他看来,流亡作家和移民作家很难区分,因为作家的国籍是“次要的”,而作家的写作艺术才是他“真正的通行证”。在前言部分作者开宗明义,交代了写作这本书的目的:“那就是要让人们了解移民作家的生存状态”。

对于移居在外的人来说,家有着更多的内涵,家不光指个人之家,它更多地指故里、自己的祖国和自己的民族。哈金认为,作为文学创作者,他们虽然身居海外,但仍然有义务、有责任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说话。哈金《移民作家》的第一部分“代言人和民族”实际上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他认为移民作家应成为本民族的代言人。作者用俄罗斯著名作家,197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AJexanderSolzhenitsyn)和中国移美作家林语堂为例来阐释这一观点。索尔仁尼琴曾经由于对本国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过激言行而先后两次流亡海外。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流亡生涯中,索尔仁尼琴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为自己的祖国写作。他拒绝加入美国籍,尽管他的作品要通过翻译才能传给国内读者,但他坚信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穿越时空,打破疆界壁垒,回到自己深爱的国度。他的长篇小说《癌症病房》、《第一圈》等都无法在当时的苏联出版,只能在其他欧洲国家发表,但这些作品最终都成为本国人民所热爱和赞美的文学佳作。哈金为索尔仁尼琴拒绝加入他国国籍、一直为自己祖国创作的精神所折服:“我经常为索尔仁尼琴的勇气和孤军奋斗的精神所感动。”在哈金看来,移民作家虽身在海外,但却不能忘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他虽不能回到祖国/家,但他可以用文学作品替本民族人民说话,同时他坚信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穿越任何障碍回到祖国。哈金用来论证自己观点的另一个例子就是林语堂。林语堂自愿移居美国,在中国落后贫穷、饱受日本人侵略蹂躏之苦的情况下,在西方充当中华民族的代言人。他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文化:孔子的智慧、道家的思想、文学经典、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他充当了沟通中西方相互了解的桥梁。林语堂流亡海外,晚年未能实现返回大陆的愿望,在台湾定居,客死香港。作为流亡作家这是他的一大遗憾,然而,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却能穿越时空,回到故里。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被改编成电视剧,受国人所热捧;他的其他许多作品也一版再版,深受国人的欢迎;家乡福建漳州为他建起博物馆……“正是他的文学作品为他的回归铺平了道路,只有借助文学作品一个流亡作家才能真正回到祖国”。哈金认为索尔仁尼琴和林语堂虽同作为海外流亡作家,但是情形却不完全相同。索尔仁尼琴最终回到了祖国,而林语堂则未能如愿。然而,有一些是相同的,那就是虽长期漂泊在外,但他们一直为本民族奔走、呼喊,为本国人民说话,真正起到了本民族代言人的作用。不难看出,哈金借助这些例子旨在强调一个移民作家的责任:虽然离开了“家”,但应该时刻替他的国家和人民着想,并为之代言。

二、融本民族之精华于创作

作为移民作家,虽身居海外,但是家的记忆永远难以抹去,因此,凭着对自己祖国/家的热爱,作者会将记忆中的家,通过回忆和想象呈现于纸上。纸成为他们奋斗的空间,语言成为他们战斗的工具。用什么语言创作成为流亡作家艰难的抉择。用母语创作会遭遇这样的困境:能看得懂他文字和作品的人得不到他的作品,能得到他作品的读者却看不懂他的语言;但用所在国语言创作又会背上“背叛”“家”的罪名。移民作家究竟如何抉择?这是哈金《移民作家》第二部分“语言的背叛”讨论的话题。

俄国作家布罗茨基认为一个移民作家用他国语言书写,要么出于极度需要,像康拉德;要么出于某种强热的野心,像纳博科夫;要么出于对祖国的疏离,像贝克特。这是哈金对历史上移民作家的观察。但是在此基础上哈金生发出自己的思考:“事实上,一个作家的创作动机是混杂的。对于一个用他国语言创作的移民作家来说,需要、野心和疏离这三种情形同时存在。”康拉德给人的印象是,写作完全是出于需要,但事实上也体现了他一直想成为重要作家的野心。他用英语创作,一是要赶上福楼拜,另一个是与亨利・詹姆斯平起平坐。他拒绝了剑桥、牛津这样的名校授予他的荣誉学位,谢绝了英国政府授予他的骑士勋章。他的真正追求是诺贝尔文学奖。纳博科夫创作是为了逃离他的语言,他认为俄语已奄奄一息,缺少生机,因此他转用英语书写。而哈金自己作为移民作家用英语写作,照他自己的说法“完全是为了生存”,当然这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为了谋生,另一个就是为了活着――使得生活变得有意义,活着就是要充分利用人生,追求自己的理想。由此可见,流亡作家用他国语言创作的动机并不是单一的。然而,用他国语言创作并非易事,当然,有其劣势,就有其优点。劣势就在于一种不确定性,因为他不知道能否在一种新的语言中成功,因为他难以驾驭新的语言,因此用他国文字写作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残疾人。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大部分移民作家的作品不够灵活、生动,缺乏幽默、睿智、俏皮话。哈金列举了历史上移民作家康拉德和纳博科夫的例子,康拉德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移民作家,但是纳博科夫认为康拉德的语言比较中性化,缺乏深度,因此对其不屑一顾;纳博科夫在某种意义上掌握了英语语言技巧,作品中不失幽默、讽刺等高超的语言技巧,哈金认为纳博科夫在他国(英语)语言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也是移民作家追求的较高境界――打造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在他国语言中寻得一席之地。

对于移民作家而言,用他国语言创作尽管存在诸多劣势,但也有其优点。在一次接受电话访谈过程中,哈金曾这样说过:母语给他提供了不竭的资源;在使用他种语言创作的过程中又因为不断地战胜困难,逐步驾驭它,而得到一种愉悦。除此而外,他会以一种局外人士的眼光看待这种语言,而使其成为一个客观的观察者。这段话虽然是哈金的个人体验,但同时也折射出移民作家在语言选择上的内在心理。

哈金认为对于移民作家而言,用他种语言书写,要想在其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一种很好的做法就是充分运用母语中的精华,将幽默、笑话和典故融入他种语言之中。也许有些不可译,但是为了寻得自己的位置,只好以牺牲自己母语为代价了,他唯一要忠诚的只是他的艺术。哈金的观点反映了作为移民作家在利用他种语言书写时的策略和对待艺术及语言的态度。

三、在异域构建精神家园

对于流亡者来说,长期漂泊在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已经成为过去、成为历史记忆。有“家”不能回,思乡之痛时刻折磨着他们,给他们带来不尽的痛苦,使他们失去了方向。流亡作家如何从过去中走出来,振作精神,在异域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是哈金在书的第三部分“个人之家”中回答的问题。

哈金认为“家”除了带给人美好的记忆之外,还是一个包袱,一个沉甸甸的包袱,走到哪,背到哪。“许多流亡者、流散者、移民和被政府驱逐出境的人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的故里。思乡之情使他失去了生活的方向,而使得他无法在任何地方扎根;错置感毁了他们的现在和未来,离开自己的家给予他们的是无尽的痛苦。”可见,家在流亡者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作者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列举了美国移民文学中的一些典型人物。由于留恋自己的家乡、孤独、又不能适应环境,有的人选择了自杀;为了回到过去,有的人虽回不了家,但想方设法变换工作,“重操”旧业,为的是拾起那美好的记忆;还有些人则深陷怀旧之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最后虽然没有自杀,但也毁于文化差异和语言不通的痛苦折磨之中。当然也有人,因为回不了家,因此而奋发,最后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成功。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作者的意图,那就是强调了家在移民心中的位置、流亡在外时刻想回家的强烈愿望和不能回家的深刻无奈,以及走出困境的抉择。

今天,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手段使得我们能够与家保持紧密联系,回家不再意味着一个人能否真正回到故里,哈金认为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过去?是否将其看成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对于每个人来说,家已经渗透到他的血液之中,而对于流亡者来说,家已经成为过去。过去虽已成为历史,但每个人又与其难以割舍,一旦时机成熟,过去会释放出巨大能量。哈金利用米兰・昆德拉作品《无知》中的主要人物约瑟夫的例子,说明深藏在流亡者心底里的过去――母语在人生当中的作用。约瑟夫离开家乡多年,回到捷克斯洛伐克,发现捷克语发生了很大变化,起初他有点听不懂,但呆了三天,他惊讶地发现说起捷克语来又十分流畅了,这与他说丹麦语时总是结结巴巴、没有把握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照。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在小说的结尾,约瑟夫和他的女友伊莉娜虽然相识多时,但是从来没有在他们使用母语时那么感到亲近。由于共同的语言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相司的语言唤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记忆,给他们开辟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他们这才发睨事实上祖国/家一直存在于他们的内心深处。过去在这儿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对于大多数流亡者来说,过去成为他们的包袱,孤独使得痛苦雪上加霜,而最后毁于对过去的怀念之中。但是也有一些流亡艺术家将过去深深地埋在心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艺术事业中去,从中找到了新的家园。哈金引用旅英德国作家W.G.席柏德的小说《移民》中的四位主要人物的经历,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书中四人(其中三人为犹太人)虽然都逃过了纳粹大屠杀,但是他们心理上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极力克制自己,忘记过去,但是到了体力不支、身心憔悴之时,黑暗的过去重又向他们袭来,结果三个人先后自杀,只有艺术家一人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与其他三人一样,艺术家同样被孤独、绝望和自卑所困扰,但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艺术事业之中,几十年如一日,一天工作十个小时,从不休息。他将过去看成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既与其生活在一起,又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正是因为艺术家理智地处理过去与现实的关系,才使他保持清醒的头脑,而平安度过那些岁月。“换句话说,他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家,生在其中使其躲过了残暴、恐惧的历史。”可以说这是一个精神的家园,置身其中,能使人忘却过去,而全身心地创造未来。

哈金在书的结尾提出了耐人寻味的观点:“家(祖国)更意味着到达,而不是回归。”他强调“传统意义上家的双重含义在今天显得格外重要。Homeland一词离不开home,而这个家作为移民应该在自己的故土以外构建,因此,祖国就存在于你构建的家园之中。”换句话说,作为流亡作家,既然回不了家/国,那只有在异国他乡努力奋斗,用笔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以忘却过去。

四、“家”之主题的回归

《移民作家》是哈金的第一部非小说体裁的作品,尽管表面上看,作者在叙说历史上一些有名的移民作家的经历和遭遇,借此来讨论移民、语言和家等问题,但透过文本、结合作家自身经历,不难看出,文章中的大部分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作者自我情感的流露。本书出版商,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一则书评这样写道:“将哈金的这部作品完全看成哈金个人的体验也许过于短视,但是本书明显带有将个人经历移植于历史上与他有相似经历的移民作家身上的痕迹。”因此,文中所说移民作家的生存状态和对家之态度,究竟是指历史上的移民作家,还是哈金本人,这恐怕值得读者深思。但是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作者对“家”是始终是难以释怀。其实,不仅这本书如此,他的新近之作更是这样。

哈金是个多产作家,近几年来,他几乎每年都有新作问世。2007年他出版了小说《一个自由的生活》,2008年论文集《移民作家》,2009年小说集《落地》(A Good Fall),2011年推出《南京安魂曲》。纵观这些作品,不难发现“家”始终是作者热衷的话题,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家。《一个自由的生活》以吴楠一家为主线,叙述了全家三口从中国移居美国的故事,展示了“一个中国家庭,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地转变为一个美国华人家庭”的艰难而又令人愉悦的历程。简单地说,故事循着“离家”、“安家”这条线索展开,而重心又放在“安家”上。1990年代,吴楠怀揣赴美国求学之梦和他的妻子萍萍先来到美国,将幼子桃桃一人留在了国内。因为种种原因,吴楠夫妇不能回国接孩子,只好让孩子一人乘飞机赴美。费尽周折,一家三口得以团圆,家因此而变得完整。但吴楠的理想并非仅此而已,他要在美国建立一个像样的家,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有像样的房子、银行里有足够的存款、有朝一日最好能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去思考与创作……但是要实现这个理想就得付出艰辛劳动,从最底层开始干起。因此,为了构建一个理想之家,吴楠干过卑微的工作,当过保安,开过餐馆……小说作者以其敏锐的眼光和细致的观察力,道出了“离家”的痛苦,和“安家/置家”的艰辛,让读者从一个华人家庭的变迁和生活过程,看到了整个移居海外的华人在异国他乡艰苦的奋斗历程。哈金接下来的小说集《一个好的落地》似乎给出了否定答案。它由12则短篇故事组成,取材背景是位于纽约市郊的唐人街法拉盛(Flushing),这是纽约市的另一个华人聚集区,它貌似繁华,却隐藏着诸多凄惨的故事。父辈与晚辈间因价值观、信仰以及文化上的差异而冲突不断;华人低工资甚至无报酬的现象到处可见;因为生活在异乡,亲人长期不能团圆,感情上缺少寄托而临时同居、背叛爱情的现象频频发生;借了高利贷,负债累累偷渡来美国,但是打工挣不了钱,无法回国,最后只好走上不归路的现象不在少数……法拉盛这片希望热土给华人移民所带来的不是发财美梦,而是失望、绝望甚至是噩梦。美国批评家柯姆・陶斌(Colm Toibin)在《纽约时报》周日书评中评论道:“《一个好的落地》向读者展示了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中充满了美好的梦想,但是这些梦想又在生活中一个个被击碎。他们每天试图努力在内心和在社会上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像时刻在战斗。这些人,远离家乡,不仅中国在他们的记忆和梦想中变得遥远,就连自己究竟是谁也有点搞不清了。他们的精神空间就像生活空间受到了限制,昔日生活于宽松、熟悉的文化氛围之中,而今只能居住于拥挤的街道、狭小的房子里。”陶斌的话是对法拉盛华人生活状况的最好概括。小说集中讲述的一则则故事都带有些悲凉,本书以最后一则故事的标题命名,笔者认为具有双重喻指。故事中的主人公甘勤――一个由法拉盛少林寺从国内请来的和尚,最终因为老板克扣工资而愤然从高空跳下自杀,但由于平日练就的功夫又成功落地,虽然受伤,但保住了性命。因此A Good Fall的字面意思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小说集中华人移民们一个个安家梦的破碎,使之不免带有深刻的讽刺寓意。

哈金等待范文第2篇

“册老”是“赤佬”的误写,而“赤佬面孔”的意思就是“像鬼一样的脸”,通常我在自嘲面如菜色时会用到这个词。这个微博话题其实是用来交流化妆心得的,我所做的也无非是给当天所用的化妆品拍个合照,描述一下化妆步骤,并告知大约需要用几分钟,以说明上班化妆这件事有多么容易。

作为一个熟练工,我在忙碌的工作日早晨通常只花三五分钟就能搞定全脸,所用的也就是几样最基本的化妆品,确实不累不麻烦。在离开媒体行业后,我已经手生了很多,当我还是记者时,经常需要迅速出门工作,当年我甚至能在摩托车的后座化妆,趁着摩的司机等待红灯转绿灯的时机,就能把眼线画好,而且用的还是眼线液。女友们纷纷赞我眼明手快,我呢,就用卖油翁的台词来回复她们:“无他,唯手熟尔。”

我希望我的女友们对化妆这件事产生兴趣。我曾经成功“改造”过一位闺蜜,要是你现在才认识这个漂亮时髦干练自信的妹子,一定不会想到三四年前她还在“戴啤酒瓶底金丝边眼镜、顶着一头乱发、穿妈妈的衣服出门、除了同事之外只和公司楼下便利店卖盒饭的店员说话”的状态中。从开始学着化妆到习惯化妆,再到希望自己变得更漂亮并为之付出努力,这个过程不仅很愉快,而且很可能会让性格也变得更好。“美”和“好”被联系在一起,不是没有道理的。“外表邋遢难看而内心美”的概率并不高,这个世界是如此势利,美人和丑人得到的待遇就是有差别,“因为不好看而心生怨念、变得更刻薄、充满负能量”这种事反而更容易发生。

有些姑娘对于化妆打扮这件事颇为抗拒。她们坚信外在美和内在美不可兼得,甚至会对那些长相漂亮、精于打扮的人“泼脏水”,看到人家混得好就一口咬定不是靠真本事,看到人家过得不好就说“长得好看果然不能当饭吃”。

还有人刻意把“美人”和“蠢货”这两个标签贴在一块儿。他们不会去攻击那些天生聪明或者后天努力让自己变得更聪明的人,那为什么要看不惯天生漂亮或者后天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漂亮的人呢?同样是天生或后天努力甚至吃苦得来的,聪明被羡慕,美貌为什么要被看不起?难道美貌很容易得到或维持美貌不需要努力?

也有人说,工作只需要头脑和勤快,漂亮又不是生产力,打扮得山青水绿有什么用?

那么我们不妨去读一下这3本书。得州大学的经济学家丹尼尔·汉姆梅斯在他的著作《美貌买单》中提出,“比起外表平庸者,一个外貌漂亮的美国人在一生中平均可以多赚23万美元”;哈佛大学法学教授黛博拉·罗得在《美貌的偏见》一书则指出,“几乎所有女人都认为外表无比重要”“超过一半受访女性宁愿被火车撞也不要变胖”以及“每年有数十亿美元被花费在整容手术上”;我个人最欣赏的则是伦敦政经学院的社会学家凯瑟琳·哈金在《蜜糖金:姿本的力量》中的观点——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相比,“姿本”是一种被低估了的个人资产,它之于成功的重要性与其他类型的资本相当,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更为公正,因为它与出身和阶级无关。

“姿本”的积累并不容易,天生丽质要运气,整容手术要勇气,减肥塑身要毅力,想来想去还是化妆相对便利。虽然没点石成金那么夸张,但从平凡中修炼出些许美态有什么不好?而出生时已经拿到一手好牌的人,更没理由不好好经营。

哈金等待范文第3篇

在美国,每年一次的普利策小说奖无疑是小说爱好者的一次盛会,普利策小说奖自1948年开始颁发以来,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每次获奖的小说涉及的题材内容各有不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性是都结合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思潮,关注人们生活中关心以及身边的内容,并且带给人们不同程度的启发,传递正能量,传播爱与包容,可以说,每次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小说,是美国近现代社会文化思潮的一个缩影,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介入,浅析美国社会文化思潮的演变,希望对今后研究起到一定的帮助。但同时要说明的是,从普利策获奖小说研究美国社会文化思潮演变,是从大方向大内容进行分析,每个阶段都每个阶段的特点,但由于文化的交融性和互动性,各个阶段的特点又彼此融合,存在的更多可能性是在某个阶段某个特点更为突出一点。

一、美国社会文化思潮之后现代主义崛起(1958-1990)

1958年-1990年,可以看成是美国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崛起的时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继承了之前现代主义的优点,同时对现代主义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批判和完善,这一阶段的小说更加注重表现人们的情感享受、在物质方面的追求以及生活的丰富性,后现代主义文化主张多元化,因此这一阶段的小说内容丰富多样,大多结合当下时代的一些元素,表现内容上更多的反映的是国内的情况,这一阶段的小说以《老人与海》和《洪堡的礼物》为例进行分析。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名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依然坚持不懈,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大马林鱼。老人在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面对许多鲨鱼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的情况。一一克服,但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而《洪堡的礼物》通过不同时代的两个作家的不同命运,真实地展现了美国现代生活瞬息万变的场景和当代美国人那种迷惘混乱的精神状态。两部获奖小说选取了不同素材、从不同角度表现不同的主题,《老人与海》作为小说必看的经典,全文表现了老人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的美国精神,而《洪堡的礼物》通过两个人物不同的人生选择,从而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表现当时美国社会文化的状态。两部获奖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们的精神产生了影响,强化了美国社会文化坚持不懈、奋力进取的精神。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们的情感追求。

二、美国社会文化思潮之多元化发展(1990-2005)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社会文化思潮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美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和借鉴,具体表现在获得普利策小说的作品出现表现国外的一些内容和文化,例如,哈金的《等待》,同时在这一阶段中,获奖小说的内容较之前阶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丰富,表现手法以及主题也更加灵活,百花起鸣的现象。以《卡瓦里埃与克雷的奇异冒险记》和《已知的世界》为例。

2001年,迈克尔查本的获奖小说《卡瓦里埃与克雷的奇异冒险记》,表现的是两个满怀希望的青年的奇艺冒险的过程,通过对两人的经历的描述,让读者体会到现实的残酷以及无奈,少了一些幻想。2004年的获奖小说《已知世界》叙述了一个黑人奴隶主匪夷所思的一生。主人公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赎得自由身并买下了种植园,蓄养起自家的三十三名黑奴。但像他从前的白人主子一样,经常让他的奴隶吃鞭子。主人公死后,他性格柔弱的寡妻难以为继,种植园终于在内战的前夜陷于大乱。两部小说,带给读者不同的读书体验,一部是表现平凡的不平凡经历,一部是真实再现美国历史,而在这一时期,不同题材、不同内容小说大量的涌现,凸显了美国社会文化多元化的思潮。

三、美国社会文化思潮之新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交融(2005-至今)

美国社会思潮多元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逐步形成以新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交融的阶段,新现实主义并不是简单的对现实主义的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是对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延续,新现实主义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中汲取积极因素,不断创新新的方式,更好的适应市场以及读者的需要。特别是结合目前的互联网时代,美国社会思潮文化逐步倾向于互联网的发展,以《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和《马奇》为例。

《马奇》荣获2006年普利策小说奖,作者将历史小说和传记文学两种合二为一,运用新现实主义,为读者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全新人物形象马奇。马奇是深受爱默生和梭罗影响而满腹理想情怀的废奴主义者作者借马奇之口阐释了有关战争、自由及情爱的思考,引发读者无限的思考;《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讲述的是胖子奥斯卡身材臃肿、性情抑郁,饱受冷落和讥笑,在别人眼里,他是彻底的失败者。但在过去他的外祖父曾是当地名流。事隔多年,奥斯卡返乡度假。他在最失意的时候意外地找到爱情,也在生命最辉煌的顶点告别了短暂的人生。

哈金等待范文第4篇

在做本文之前,我们与新浪网联合作了“你会与老外结婚么”的调查,吸引了355人参与。结果显示有64.51%的人,在出国前对自己的感情问题有所考虑并表示如果有合适的人选,会考虑同老外结婚。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对与老外结婚持排斥的态度,表示不会同老外结婚,他们多数认为中外文化、生活的巨大差异是他们排斥的最大原因。

人们通常认为,同老外结婚象征着浪漫和财富。有鲜花、有舞会、有单膝跪地的求婚、有洋房和不愁吃喝童话般的生活,这些好像成为了与老外结婚的代名词。实际上意想不到的问题也很多,文化、宗教、生活习惯,还有对方家庭的是否接纳,都需要慢慢地去磨合。在调查中,选择会同老外结婚的人有68.17%是因为爱情不分国界,只因他(她)最适合自己。

不论与中国人还是老外组成家庭,一个幸福的婚姻需要的因素都一样,良好的沟通、相互之间的尊重、对另一方完全的信任和生活细节的体贴。

下面给大家讲几个中国留学生嫁娶老外的真实故事。

打工时收获了个英国老公

2006年6月26日,江枫和Justin在北京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领取了结婚证。

之后,江枫对Justin说:“三个6在中国表示是很顺的意思,今天是个好日子。”不料Justin却说:“对英国来说,三个6是魔鬼诞生日,不吉利。”江枫马上说:“没事,咱们是在中国,按中国的规矩办。”

就着星巴克的嘈杂和卡布基诺的泡沫,江枫讲述了她与小她5岁的英国丈夫之间的故事:

我在英国上学的那个小城,叫Epsom,离伦敦不远。我想,假期无事不如趁这个时候打打工,攒点儿出去玩儿的费用。

碰巧在我住的地方到学校中间的位置新开了一个中餐馆,我就去那里应聘做服务生。我去了后第一个看见的是我现在的老公Justin,这是他爸爸的餐厅,他是一个正在读法律的大学生,在这里帮忙。

餐厅里有两个男孩对我特别好,一个是现在的老公,一个是香港的领班。我比较受照顾,比如端洗好的碗,很沉,我端不动,他们就会抢着帮我端。

我们一般收工是在夜里12点以后,领班会开车送我和另外两个日本女孩回家。但是因为方向不一样,日本女孩住得又很远,如果绕一下很费时间,后来就变成Justin送我,从这就开始了我们俩的单独接触。可能我们都是学生,兴趣爱好比较相同,就开始讨论电影,一同到图书馆,看展览什么的,比较有的聊。后来他要去伦敦上课,每周有两天没有课,就会过来找我,我们去伦敦玩一玩,一来二去的还挺好。

Justin有中国的血统,他已经是第三代的移民,不说中文,但长了一副中国人的脸。性格蛮英国的,但在感情上还是比较中国的。据他说对我是一见钟情,可是我对他当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

我俩真正特别好起来是后来在巴黎度假的时候。寒假期间,我去巴黎找我的一个朋友,正好碰上了他也到巴黎去玩儿,怎么这么巧?我们都爱吃、爱玩,一起逛街、吃冷饮、旅游啊。我们出去疯玩儿,一般是各付各的帐。后来我一直在敬老院打工,挣得挺多的,而且我爸没少给我钱,他认为我应该趁年轻多见见世面,特别赞成我去玩儿的。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第一次说年龄互相都吓了一跳。一次,他问我的年龄,我说24,把他吓了一跳,他说我看起来像20。我问他多大,他让我猜,我想他在读大学,按中国的年龄应该是22,他说不对。我问说大了还是说小了,他说说大了,我又猜21,也不是,最后闹了半天是19。

2003年11月我毕业回国,回来之前,他一直对我说不想分手,因为走了就要分了嘛。我想了想,说分就分也不太可能,就说试一试吧。因为我第二年的7月要回去参加结业典礼,那个时候我们再说能不能继续下去。没有想到的是,回来后我们俩天天通电话,每天都是一到两个电话,每次都是一到两个小时。我觉得电话特别重要,我们的联系主要是电话和网络,Skype视频,每天都没有断。

第二年的6月份,他放假来到中国,来了以后我就陪着他。他来了以后要吃、住、玩儿,等于我工作后攒的钱都花在招待他上面了,后来他只要放假就会过来。我是去了两次,有一次是去英国采访。认识到现在4年多了,大部分时间是分开的,经常是半年、一年,八个月、十个月才见面,真正在一起不到两年时间。

这次来之前,我们俩商量还是结婚吧。结婚在英国办特别麻烦,先要申请一个婚姻签证,然后要过去等三年,就是在一起三年才能结婚。在中国办则特别简单,就是他在那边办好他的手续过来,我们去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10分钟解决问题。

他考上的是全英最好的法律学院中最好的分院,这个学院资格考试过关的人名单都在泰晤士报上公布。9月份他要过来半年,我给他报了一个半年的汉语班。将来的计划是,他能进入一个大的律师行,做跨国律师。这也是我为什么让他学中文,一方面是为了可以和家里人沟通,再一个如果他懂中文的话,机会会很多。

如果两个人有情,何必在乎国籍,甚至年龄和距离都不能够阻碍。北京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这短短的10分钟,是有情人最好的结局。

选择再三娶了泰国老婆

认识杨子还是通过朋友的介绍,这位被朋友们昵称为“光头”的爽快男人留给朋友们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娶了位泰国太太。杨子很忙,在英国经营着自己的公司,给记者打来电话的时间是英国的凌晨两点多钟。大洋彼岸,聊起自己的婚姻,杨子显得很幸福。

1990年,17岁的杨子正在北京读高二,刚刚参加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恰在此时,考取了博士学位的父亲被派出国工作,可以带家属,于是,他就在高二后随父亲去了英国。

杨子离过一次婚,前妻是一位中国女孩。那段时间,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女孩,他曾两个月内换了12个女朋友。直到后来碰到了一位泰国女孩。

剑桥一位同学的妹妹来英国读书,朋友委托他帮忙照顾,他去过几次学校,发现其中女孩子特别多,尤其是中国女孩子。他对这所满是女孩子的学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幻想着能否从中找到自己的意中人。于是,马上打听有没有适合自己读的课程,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所学校还真有适合他去读的MBA课程,就这样,他如愿融人了这个女孩子比较多的环境。几天下来,居然认识了所有的泰国女孩,同校的 中国女孩倒没认识几个。

他发现,泰国女孩子和中国女孩子比确实有很多差异:因为泰国佛教比较发达,所以致使很多人的心态都比较平和,泰国女孩子的这种特点让他感觉很舒心。他认为这种特点正好可以弥补男性阳刚之气带来的粗犷和野心。而国内女孩更多的体现则是“女权主义”,让人感觉怪怪的。泰国女孩表面给人的感觉什么都不懂,很单纯。其实内心什么都明白,也很成熟。英国女孩比较放松,印度的女孩家族比较庞大,都有一些消除不了的隔阂。

如此一番比较后,他最终选择了比自己小两岁的泰国女孩做自己的太太。结婚后,很多朋友们担心的问题如风俗差异、民族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等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冲突,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心态好,生活也比较激进,生活条件也一直不错,所以双方没有任何合不来的地方。每天他和太太各自开着自己的车上下班互不干扰。唯一的困难就是回到太太家乡后泰语听不懂。

对于娶泰国女孩更深的感受,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事业上帮助最大:认识自己的太太后,她在自己的事业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太太介绍的几个大学同学对自己的事业发展都很关键:一个差点成为泰国的财政部长,还有一个是泰国最大电影公司的接班人。

到英国读书,却娶了位泰国太太。他们二人的相识不能不说是缘分使然。虽然不能够听懂丈母娘家的泰语,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两人的感情,同时,妻子促进了他事业的发展,这样的结合令谁都羡慕几分。

网络牵起红线

在美国读书、生活多年的张燕接受了本刊美国特约记者的采访,给记者讲述自己与洋丈夫的恋爱故事。

我于1967年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城市出生。父母亲毕业于国内的同一所著名高等院校。我有个姐姐,我们俩当年一起学习英语,姐姐先于我出国。

刚到美国的时候,学业压力比较大,没有奖学金,语言也有个适应的过程,花了三年的时间,终于拿到了硕士文凭。幸运的是,那时候计算机专业就业特别容易,我很顺利地就找到了现在的这份工作。

和先生认识是在千禧年伊始,我们是从Match.Com(注:美国最流行的一个交友网站)上面得到对方的emafi的。刚开始互相发电子邮件,没有特别的感觉,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见面的动力。联系还一度中断过。到了五月份左右,他给我写email,说公司可能要派他去欧洲工作,想在走之前见我一面。我想,或许今后也没有机会再见到他了,干脆这次就尝试一下吧。

我们约在当地的一个博物馆。那天刚好有罗丹作品展。说实在的,第一次见面他并没有给我很深的印象,首先他迟到了半个小时,这也是我到了结婚还一直“耿耿于怀”的事,他说起话来带有美国南方口音,让我很不习惯。还有就是他平时穿着很随便,不讲究。

就这样两个人相互交往了一段时间,谁也没有提我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我的感觉是,和他在一起很舒服,无拘无束。事情的转机很快到了,我的生日到了。他听说后主动提出来,要帮我好好庆祝一下。以前我家庭的传统是不怎么重视过生日的。既然他坚持,我也就同意了。

那天他的确给了我一个惊喜。我们去了一个档次很高的餐厅,他穿得非常正式,还送了我一支粉色的花。那晚我感觉眼前一亮,这个小伙子还是挺精神的啊。

随后我们的交往就密切起来。很多跨国婚姻往往是另一方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说来你不一定相信,我先生就是个例外。他对中国的文化一点都不了解。我们平时相处也会有很多隔阂。

美国人特别独立,而中国人喜欢有家庭之外的朋友圈子。刚开始中国朋友开聚会,我把他也带过去。但发现这样的话,他不舒服,因为他不会说中文,而我的朋友们也不是特别舒服,因为交流起来不怎么方便。后来我就不怎么带他去参加这些聚会了。但是他公司如果有聚会的话,他一定会带我去。他说,如果我不去的话,他也不会去了。

花钱刚开始也有分歧。先生家虽然称不上大户人家,但从小衣食无忧,所以他从来不省钱,怎么方便怎么来。我喜欢在报纸上找优惠券,然后去购买一些减价的东西。他很不赞成,说:我们又不缺那点钱,干吗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语言上有时候也会造成一些误会。比如说,我先生常说;“I don’t care.”(我不在乎,随你便)。虽然他的意思是――你怎么做我都能接受。但我对这样的话语就比较敏感。我会觉得,你怎么可以不关心我呢?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我和先生很少吵架。他根本就不是那种能够吵起来的人,而我呢,用英语吵架也太累,得动脑子想,等想出需要的语言的时候,气也消了。

再说说我的公婆,我们经历了一段磨合时期。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对于家族里面的人是不是基督徒非常在意。所以对我来说,刚刚见面的时候压力很大――因为我完全不信教。第一次见面后,先生告诉我他的父母对我印象深刻。后来他们就慢慢地接受我了,这就像我的父母一样,他们肯定也是希望我找个中国人,但是他们看到我先生之后,也就渐渐的接受了。天下父母都是相通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快乐幸福。当然我唯一遗憾的是因为语言的障碍,我父母和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

先生是非常随和的美国人,他在北卡州土生土长,将来也不打算离开这里,我们两个人相处很开心。我有的时候会问他,你的朋友赚了好多钱,你羡慕吗?他会说,我为他们高兴。我想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的想法,生活的快乐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先生最让我喜欢的一点是:他完全接受我。比如说,我不怎么会做饭。当我把这个顾虑告诉他的时候,他说:我娶你又不是让你回家来做饭的。刚开始,我以为他说的是客套话,后来发现他心里也的确就是这么想的。

我很满意自己的婚姻,我将来打算就在美国生活下去。这个地方非常自由,能够让我寻找真正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我觉得人最重要的是获得生活的快乐。

从张燕接受采访时的表情和言语中,我们都能深切的感受到她甜蜜的小日子。是悠悠的网线造就了这个幸福的家庭。不论是隔阂也好,宗教差异也罢,最终相互包容战胜了所有的困难。张燕自豪的说,先生最让我喜欢的一点是,他完全接受我。

外国男教师爱上中国女学生

天天是个花季的女孩,两年前留学加拿大,这两年的留学生生活,最让她津津乐道的是年长她9岁的LISA嫁给了老外,听她讲述起LISA的爱情故事,这位小旁观者的眼睛里也闪烁着对爱情的憧憬……

我的语言课程老师是位身材并不高大的加拿大人CLAYTON,因为他外形酷似西班牙球星劳尔,我总以为他有着西班牙血统。语言课程为时六个月。在第三个月的时候他提议全班同学一起在他家里聚会,当我们同学几人约好一起进入他家的大门时,一位中国女人也到访。他介绍 给我们认识,她是CLAYTON的爱人,LISA。

LISA是那种高雅的传统中国女性,从谈吐中了解她已经到加拿大十年之久,却仍然保持着中国女性独有的魅力。最另我们意外的是,LISA是CLAYTON教学早期的学生,原来这一场爱情的开始是语言老师与求学的留学生。就这样我结识了LISA,并在日后与她成为要好的朋友。我也能够分享她的爱情故事。

LISA说,当时有很多的朋友都选择和当地的白人交往,然而她并没有把感情过早地交给一个她陌生的民族。后来因为她基础没有同班同学好,却比她们都更加用功,于是CLAYTON总给她留额外的作业,然后个别辅导。在这些平淡的师生交往中,CLAYTON了解到她美好的一面。曾在国内以中文擅长的她也会提起中国文化中文小说,令CLAYTON产生了中国情结,心生爱意。

然而,LISA本能地拒绝了CLAYTON的追求。她曾告诉过我,这是一种对她心灵的保护,我未能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保护,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在多伦多时间再久点,你自然会懂,也能感觉到。”CLAYTON遭到拒绝后并没有心情低落,而是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LISA所专注的中国文化上。他利用周末的时间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那个时候LISA已经从语言学校毕业,申请到了多伦多大学的比较文学专业。他们有半年都没有见过对方,直到他们再次相遇时,CLAYTON能够用并不流利地中文问候她近况时,她才感动得答应了他周末一起去郊游的邀请。

一起去郊游是多伦多的秋天了。他们去了市郊的一处看枫叶。满山的红绿黄,LISA被这自然的景象感动了。她仿佛感觉到CLAYTON的内心也像这广阔的天地一样无限伸展着。然而她却因为种族的界线而拒绝了美好的感情,相对自己的狭隘,她想迈出勇敢的一步。LISA对我说:“如果爱一个人,是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拒绝他的。即使你们曾经错过,但只要还有一方坚持,终究会有好的结果。”

“感情如果是一帆风顺的,也许我们早已经步人婚姻的殿堂。”LISA语气里有些惋惜地对我说。原来CLAYTON的妈妈对他们的爱情有偏见,不同意他们最终选择婚姻。LISA也曾试图接近CLAYTON的家庭,但是他的妈妈却始终拒绝。LISA是个以孝为先的女人,她选择逃避,以促成这个家庭的重新和睦。2002年,她选择离开加拿大回到北京,在一所大学里任教。CLAYTON无法面对LISA的离开。他曾说LISA离开的那天,多伦多下起了很大很大的雨,他以为飞机无法起飞了,但大雨也没有阻挡住LISA离开的决心。LISA的离开使CLAYTON感觉到了更加深刻的爱情。

2003年初,CLAYTON来到北京。CLAYTON讲明来意:他的妈妈突然病重,他希望LISA能和自己一同回到多伦多共同度过这个难关。LISA没有犹豫就立刻与CLAYTON启程回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LISA回到多伦多后一边忙着在医院照顾老人,一边在网上搜寻着附近小镇医院有没有更好的救治机会,终于在一家靠近尼加拉瀑布的小镇医院里找到了进行手术的机会。CLAYTON的母亲就是在这个LISA寻找到的机会中重新获得了健康。被LISA感动的母亲终于接受了他们的感情并希望他们有一段美好的婚姻生活。

2004年春天的这个婚礼并不浮夸,CLAYTON的很多学生和亲友来参加他们的婚礼。由于学过一些摄影的缘故,我被邀请为摄影师为他们拍下了婚礼的一个又一个瞬间。我努力记录着他们的刹那美丽,同时也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她以往每一年的开心与回忆。

LISA与CLAYTON婚后仍然居住在多伦多这个东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中从事着他们各自的事业。

听起来真的有点像爱情小说,但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也许反映出嫁给老外的真实一面――恋爱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家庭确实是很难跨越的一个障碍,但不接受只是暂时的,两个相爱的人总会得到美好结局。

平平淡淡才是真

采访者:宗兴,刘极地,杜克大学在读博士生,本刊特约记者

受访者:陈先生,86年赴美留学,环境地质博士。现供职于政府部门,环境工程师。ApPyl,美国人。现就职于联想公司,经理。

宗:陈先生和夫人,你们好!感谢你们接受《21世纪》杂志采访。我们重点来聊聊你的爱情故事。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陈:我们从一个交友网站认识了对方――和很多E时代的爱情一样。那是2003年的事。我觉得交友网站的好处在于:你在见到这个人的眼睛之前,就首先知道了这个人的精神倾向。

宗:非常有趣。Apryl你好!能不能回忆一下你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Apryl:我们保持email联系了大概2到3周。我们第一次约会是在2月15日――情人节过后的第二天,市中心的一个爱尔兰酒吧。当然晚餐是他付费的。我们一聊起来,我就觉得他特别聪明,我当时的感觉是――他是我一直寻觅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算是被我找到了。

宗:为什么觉得陈先生对你来说非常特别?

Apryl;首先和他通email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他非常不一样。他的信总是那么风趣幽默。他的很多见解让我觉得耳目一新。见了面感觉更是棒极了,那次约会结束后他送给我一打半玫瑰花。

宗:Apryl,你在遇到陈先生之前,想到过自己的心目中的另一半应该是什么样的标准吗?

Apryl:我一直就觉得自己和一般的美国女孩相当不同,总的来说,我一直和美国之外的人有更多的认同感。尤其是现在,美国越来越保守,这和我的价值观格格不入。

宗:那么你呢,陈先生?你想过跨国婚姻吗?

陈:我想对于每一个来到美国的中国男人来说,娶个美国老婆都是他们的梦想之一,尤其对于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我们在“清教徒”风气下长大,不完整地扭曲“成材”。那时候有个手抄本小说很流行,叫做《第二次握手》,第一次握手的时候是少男少女,而第二次已是“百年身”之沧沧老者。

宗:接下来你们关系是不是进展神速?

陈:差不多过了10个月,我们就订婚了。再过了10个月,我们就结婚了。

宗,在哪里结的婚?

陈:2004年9月,我们在一个花园旅馆(Garden Hotel)结的婚。当时我父母从中国过来参加了我们的婚礼。这是Apryl的第一次婚姻,是我的第二次。

宗:想问问陈先生,你们如何克服文化上的障碍?

陈:语言当然是第一关。我想对于99%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即使你拿到了博士学位,你可能还是读不懂美国儿童民俗读物,更不消说恋情谈吐和俚语的鲜奇和思辩。我们专业领域的 那一点东西,只是浩如烟海的西方文化中的一滴水。但是大部分中国人不怎么阅读英美文学原著,他们做学生时,总是为了得到A的成绩而拼搏,成了家之后,又会为子女而忙碌。所以我想,很多时候中国人荡然失去的就是一些生活中最简单然而最重要的元素――阅读是其中之一。

宗:你们会有意识的补一补对方文化的课吗?

陈:我们不会刻意地去学习对方的东西来取悦对方。Apryl不怎么看中国书籍,我想她可能唯一读过的中国小说就是《红楼梦》了,对了,还有哈金的《等待》。英语对于用词、韵律等都非常讲究。我想,要领悟到英语文化的精髓,要苦学10B¨5年的英文才行。

Apryl:我想我读了《红楼梦》之后,想到了一些19世纪的欧洲文学,我其实很想多学一点中国文化,但自己还是比较懒。我先生读了不少美国文化书籍,比如马克吐温,斯坦百克,福克纳等一系列美国南方作家的作品。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们俩都会一起读书。我想我先生还是挺美国化的。

陈:我不会总是去想,我应该找什么样的另一半。我想作为一个地质学者的好处就是:你觉得自己是个地球人,而不只是局限于某一个国家。

Apryl:我很同意,我从来没有刻意认为自己是个美国人,或者是个女人,我只是觉得自己是个人。我想,就性格来说,我们俩般配极了。我觉得爱情的很多准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比如说,生活中很多细枝末节要细心,要体贴。我想我先生是世界上最体贴的人。

宗:陈先生,你是基督徒吗?

陈:Apryl是基督徒,我不是。我的母亲是佛教徒。

Apryl:虽然陈不是基督徒,但是我们俩一直坚信:人间最美好最重要的是――同情心和爱,对于不幸的人,我们都尽力帮助。

宗:最后一个问题,对于希望尝试跨国婚姻的年轻人来说,你们有什么建议?

Apryl:我想最关键的是明白你想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年纪很轻的人和我想要的东西肯定有些区别。遇到陈的时候,我三十多岁了,他已经四十多岁。人比较成熟的话,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我们都希望组成一个美好的家庭。

陈: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追求什么?是短暂的快乐,新奇和兴奋?还是长相依,共旅人生?我想每一个案例都不一样。没有寻常的爱,更没有寻常的婚姻和家庭。婚姻是个太大的话题,跨国婚姻更是如此。我想我们应力求做一个坦诚亮丽的人,热爱生活,敢想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