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级英语文章

四级英语文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四级英语文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级英语文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写作 因素 建议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50-02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

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各层次都对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一般要求中对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如下: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而现行的《大学英语考试大纲》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是: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写出120字左右的短文。写作是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难度较大的一项,能如实地反映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然而在历年的四级考试当中,写作这一项的得分普遍偏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四级写作水平也成了大学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几点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四级写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1 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因素

1.1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客观因素

1.1.1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影响的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进入高校以前,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六年的英语学习经验,有的甚至更多,多年的英语学习已使他们对英语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但可能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有的英语水平跟《大学英语考试大纲》中提出的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首先是词汇量严重不足,当学生想下笔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却发现不知道该用哪些词汇来表达,为了完成任务,只能东拉西扯,拼凑文章。词汇是构成句子、文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不能建构句子、篇章。

除了词汇量之外,学生对于英语四级写作的篇章结构的了解也不足够。 Widdowson(1978)认为“写作时,我们不只是写出一连串的英语句子,而是用句子构成一个篇章,每个句子在篇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中文和英文的表达方式的不同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英语文章在篇章结构方面的特点,也没有认识到两者在语篇衔接和连贯性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许多学生的作文含有浓厚的“汉语味”,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

1.1.2英语教师的指导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

自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学生数量剧增,但与之相比,高校教师的数量并未大量增长,这无疑给广大英语教师带来了较为沉重的工作负担。在笔者所在的教研小组里,一共有八位英语教师,每位教师承担三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约为50人,即是说,每位教师的所带的学生数量约为150人左右,庞大的学生数量就难以使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地、细致地辅导。

当前多数的写作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写作方法,向学生提供范文,然后再向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在这种集中辅导的情况下,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实际的英语写作水平,就不能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辅导;而对于大多数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也可能不能够吸收和消化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导致学习没有取得有效的效果,写作水平也停滞不前。另外,在批改作文方面,大多数教师在批改完作文之后,也很难做到给学生一一纠错,而是让学生自行修改,但多数学生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写错了,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修改,再者,加上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就可能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置之不理,认为只要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得不到提高。

1.2 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观因素

1.2.1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对于应该如何学习已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认识水平是完全正确的,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辅导,使之转变看法。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态度都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学习效果。对于英语水平中等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完全具备自学的能力,不需要老师的辅导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然而,英语四级写作有自己固有的特点,假如学生无视教师的辅导,不去了解四级写作的特点,那么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而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放弃的心里,认为自己在过去的学习当中没有取得任何成绩,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也不会取得什么进步,因此就会采取听之任之的学习态度,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以致英语水平越来越倒退。

1.2.2教师的教学态度

英语教学过程是教师给予学生刺激(stimulus),学生做出反应(response)的过程。在这种教学过程当,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当教师所面对的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时候,教师可能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认为学生的基础已难以改变,很难得到提高,因此一如既往地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去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不对学生进去辅导,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失去了教师有效的刺激,学生也不能做出有效的反应,即使学生一开始有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愿望,但若失去了教师这一重要的刺激因素,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与动机,导致英语写作水平没有得到任何的提高。

2 提高写作水平的建议

既然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因素有这么多,那么,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广大学生,都应该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教师应努力探索出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学生也应努力摸索出适合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方法。下面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2.1学生应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虽然说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辅导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的学习是以提倡自主学习为主的,因此无论是对于何种程度的学生来说,都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应来说,不应有骄傲心理,认为教师的辅导无足轻重,要认识到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一山还有一山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则应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不应受过去学习经历的影响,树立信心,渐渐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2.2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技能

为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应找出自己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前面已分析过学生写作水平难以得到提高的因素,针对以上因素,笔者提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词汇的学习,必须熟练掌握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四级词汇以及教材中出现的词汇,掌握这些词汇的词义、词性和搭配关系。在提高词汇量的基础上,学生也应学习和了解中文和英语之间表达方式的不同,了解英语的思维方式,了解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在实际的操练过程中,应尽量学会用英语来思维,勿将中文的表达方式套用于英语的写作当中,慢慢克服在英语写作中出现汉语思维的这一缺陷。学生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对英语文章的特点有了一点的了解之后,剩下的就要进行大量的实际操练,除了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外,自己也可以给自己一定的写作任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从而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2.3英语教师的作用

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具体详实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对于不同特点的教学班要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在实际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敦促学生尽量提高词汇量,严格地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大纲要求的词汇,可通过听写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讲授课文的过程当中,除了讲解词汇、词组、句型的用法之外,教师也应注重向学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对于英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就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观念。对于写作作业的批改方面,要认真细致地批改,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归纳整理。在课堂上可向学生展示写得较好的文章,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把在批改过程中整理的学生常见的语病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警惕,更正错误,渐渐地提高写作水平。

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自如地应用英语进行口头上和书面上的信息交流,并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当中,只要广大教师能找到适合自己学生水平的教学方法,广大学子能够找到适合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学习方法,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就能找到一条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定能提高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吕巧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四级写作水平[J].读与写杂志,2007,(2).

[2]张佐成.提高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能力的途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3]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四级英语文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听力改革;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反拨效应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反拨效应是指测试对教与学的影响,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反拨效应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许多国外研究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有关重大测试(比如托福、雅思)的反拨效应研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外语测试之一。在我国,人们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这一测试进行了许多研究,提出了许多改进测试、促进教学的建议和方法,但是针对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反拨效应的研究还很少。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一、反拨效应概述

反拨效应(washback effect)的含义是指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作用,老师与学生由于考试对其产生的影响,而进行一些以往没有、现在新增的教学活动。在外语教学领域,反拨效应这一概念特指外语测试对相应的教学和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Alderson & Wall 对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从学生―教师、学习―教学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十五个反拨效应假设(washback hypothesis)。他们的研究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勾勒出了大致轮廓。随后,Hughes提出了 “参与(participants)--过程(process)--结果(product)”这一著名的反拨效应模式,即所谓“PPP”模式。它强调测试将在某种程度上对测试者对学习和教学的看法和认知产生影响和作用,相反的,这些认知也会改变测试者的学习和教学行为,从而对测试者的学习结果产生影响。Bailey提出这种影响包括前反拨效应和后反拨效应,对其进行了补充。学者Prodromou(1995)以一个新的角度入手,对反拨效应展开了研究。Prodromou认为,测试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大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分别为显性和隐性反拨效应。前者是指影响和作用是直接而明显的,例如模拟试题的练习和考核等;后者则是一种不容易被发现的、内在的影响和作用,它贯穿在教学的所有环节和过程中,对人的行为和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长期发展的结果便是,教材更像是考试题,教学过程更像是一场场测试。

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调整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要使其能听会说,提升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和国际接轨输送必要的人才。依据该规定,作为目前全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普遍参加的、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四级考试,在2013年推出了最新的调整方案,在考试题型、考试时间、考试难度等方面分别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听力部分,复合式听写由过去的7个单词填空和3个句子听写的题目形式,改成了填写10个单词或短语的形式,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词组,短文播放三遍。阅读部分,借鉴了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统考的题目形式,对原快速阅读理解进行了调整,升级为篇幅较长的阅读理解,难度保持以往的水平不变。文章之后设计了十个句子,每个句子对应设计一个考题,其应答信息均能够溯源至阅读文章的某段,这里就要求考生准确把握阅读篇章的含义。一些段落有可能与两个考题相关,而一些段落则与考题无关。在翻译考题方面,对以往的单个句子汉译英进行了升级,改为对段落进行汉译英。翻译考题的内容包含了中国的文史、经济等要素背景,长度控制在160个字内。成绩报告单分为总分和单项分,含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各部分的分别得分。考试时间增加了10分钟,调整为130分钟。

三、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对教师教学的反拨效应

大多数教师认为四、 六级考试听力新题型对教学行为有正面反拨效应,且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 大多数教师认为听力改革后,教师应注重选择多样化的听力材料,尝试使用各种听力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更加强调听力技能,及时评估学生的听力试卷,调整改进教学。 如,教师发现学生复合式听写这个题型失分率较高, 就要分析失分原因,是学生听力水平问题,还是语法问题,据此采取相应措施,制定教学策略,强化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负面效应形成原因在于教师选择了不当的教学策略, 导致出现低效的教学行为,在听力教学中更多地以考试为中心,注重应试技巧,进行应试训练,更多地让学生反复听历年听力真题和预测题, 违背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交流能力的宗旨。

1、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正面效应

调整后的四级试题对“听力”、“写作”、“翻译”这类考察考生语言输出能力的题目分值达到65%,可以看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正在尽力避免以往收到社会各界所诟病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避免考生英语水平的所谓“高分低能”。这势必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应将听力、翻译和写作等应用能力放在教学首位。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语言的使用者和实践者,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我们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里的听力测试作为举例,这部分测试内容较为广泛,很多都来源于生活,学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听说必不可少,要高度把握英语语言的表达模式,熟悉阅读理解就是一大法宝。虽然经过调整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试题所占的比例被降低了,但其重要性程度依然不言而喻。这些阅读材料多以科技文化、经济政治作为背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依靠英语报刊和杂志的阅读等方式,不仅能够丰富英语学习基础,提升英语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学习是持续的,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被动的在课堂上学习其效果是远远不足的,正是基于这一规律,教育理念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更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发展等目标。

2、对教师教学的负面效应

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全国范围内的绝对影响力,很多学校过度重视四级通过率,教师不得不打破正常教学秩序,在考前围绕四级考试进行应试教学,而停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不重视教材的系统学习,导致“考什么,教什么”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现象的产生,将大学英语教学变成了典型的应试教育,完全以四级考试为导向组织课堂教学,必然会妨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反拨效应

大多数学生认为四、 六级考试听力新题型对大学英语学习行为有正面反拨效应,且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 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力改革之前,听力学习缺乏自觉性,课上被动学习,课下很少自主学习听力。 改革后的听力,分值占总试卷成绩的35%,复合式听写要求单词听懂、会拼,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练习听力的积极性。 为通过考试, 学生需要提高听力水平,更加重视听力学习,课上积极参与,课下利用各种英语教学资源(如外研社大学英语平台)练习听力。 负面效应形成原因在于学生选择了不当的学习策略, 导致出现低效的学习行为,为了通过考试,听力训练主要集中在答题技巧上,而非理解真实语境语篇。

1、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正面效应

首先,学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部分高校将四级成绩与学位证书挂钩,四级不达到规定分数无法顺利毕业。此外用人单位也较为看中毕业生的四级分数,在招聘时把拥有四级证书列为必要条件之一仍然是普遍现象,四级成绩不高可能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许多学生将英语四级作为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之一。这种心态虽然功利,然而从客观来讲对于学生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有积极意义的,伴随着时间以及学习进程的加深,这种功利的心态甚至会转化成对英语学习的习惯和热爱。

2、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负面效应

由于四级考试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学生承受着过四级的巨大压力,因而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准备英语四级考试,难免造成顾此失彼,忽视和减少了其他科目的学习,甚至影响到学生自身专业的成绩,得不偿失。此外,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四级考试,没有明确而科学的学习规划,而一旦达成考试目标,则英语学习的持续动力就会大打折扣。

结束语

听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听力水平的提高是长久练习的结果,此次听力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挑战。 通过调查发现,总体来说,四、六级考试听力题型的调整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正面的反拨效应。 英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听力学习策略的培训,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四、六级听力考试,明确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实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的正面反拨效应,提高学生实际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0.

四级英语文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四级考试改革翻译教学中国文化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07-02

一、大学英语教学

2007年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四、六级考试改革为契机,大学英语教学应深化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明确新的方向,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这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逐渐攀升,大学英语要加大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来帮助学生做文化交流的使者。

二、 大学英语四级改革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一项重大测试,在中国已有近20年的历史。基于英语听、说、读、写等各个能力后,翻译题由单句翻译变成与考研题相同的整段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分值提升15分。原来学生只需要翻译给出一半已知信息的句子,而现在要求学生对整段文章进行理解,毫无疑问,这是在考验学生对主观题掌握的能力。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这一消息发出后,我校很多学生表示,这次改革翻译新题型的挑战最大。教师也反馈过去的大学英语课堂过多地重视英语文化背景而轻视中国文化知识的渗透。大学四级改革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培养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大学英语四级的关系

1.翻译能力

翻译能力体现在:字面翻译能力literal translation,是依据积累的词汇和语法和基本的句式结构。而深层次的推论翻译inferential translation,是积极的交际和深刻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把原作品中包含的世界的逻辑映像,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来。[2]这就要求译者对文化背景cultural context 和情景situational context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因此,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 和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有重要意义。文化洞察力和技能,再流利的外语学习者也可能误解听到的或读到的信息或者交际的意图 [2]。外语学习的过程也是外语文化学习的过程。“语言学习中的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排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 [3]。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正式文化(英文中大写开头的Culture),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普遍文化(英文中用小写开头的(culture),即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相互关系等。古德诺夫(H.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曾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4] 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与那种语言相关的文化。语言教育家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到语言。” [5]。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

3.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差异则是障碍,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翻译常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文化色彩,会给翻译者的转换(code―switching)造成障碍。

文化差异是学生从字面翻译能力向凸轮翻译能力的一大障碍。在教学中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强化文化差异背景下处理翻译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至关重要。

自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就有意识地渗透中国文化的翻译教学。比如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译第一册 UNIT2CONVERSATIONAL BALLGAMES为例,此文是介绍东西方谈话特点的不同,作者把东方的谈话形象地比喻为保龄球,谈话者静观其变,礼貌谦让,不会在谈话的过程中轻易打断对方;而西方的谈话方式被比作是激烈的球类运动网球。谈话中,大家积极互动,热烈讨论,场面可谓热火朝天。这篇文章是一个介绍中国文化以及对比西方文化非常好的契机。因此,借用此课文拓展了中西方其他文化上的不同,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比如说生活方式:西方老人独立,以养宠物消磨时光;而东方老人的晚年生活是为下一代照顾子孙。再比如人际关系上: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西方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明细;在表达观点上:中国人喜欢拐弯抹角,西方人比较直截了当。同时,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利用课下时间去搜集有关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材料,以PPT的形式在下一节课Presentation。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到了中西方文化上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在最后一个环节,我就所提及的话题帮助学生总结梳理相关单词和句式,使学生们在这一话题中能储备一定的词汇量。布置给学生翻译的作业,内容就是在小组学习中讨论过的文化话题。在批改中,我发现,学生们的输出能力比以往提高很多,所用到的词汇和句式也是我们课上所讲解的部分。这和他们对于文化深入了解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系统地增加中国文化课程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对于翻译教学意义深远。

四 、结论

大学英语应重视文化的传授。Moran曾指出:“语言不可能脱离它所在的文化而单独存在。” [6]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不仅体现在大学四级改革这一方面。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层面上来讲,中国的社会地位在世界上逐渐地备受重视,当今时代的英语学习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世界传输中国的文化精髓,促进中西方的合作和交流。英语学习不能单纯地学习语言的本身,只学习西方的文化,而脱离中国文化的渗透。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真正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从而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大学教育,2004:5.

[2]原虹.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2.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

[4]Goodenough W H.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 [A].Garvin P L. Report of the Seventh Round Table Meeting o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Study [C]. Washington, D 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57:167.

四级英语文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 翻译测试 反拨作用

一、引言

实际的语言教学离不开测试,教学和测试是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和测试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测试旨在提供一种科学的衡量方法,虽然不同的课堂对英语教学有不同的要求,但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基本一致的,即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反馈教学效果、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但是测试实际上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测试的反拨作用(backwash或washback effect)。

语言的测试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是针对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翻译题的测试探讨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积极和消极的反拨作用,期望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反拨作用,尽量减少它的消极反拨作用。

二、反拨作用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虽然早于19世纪早期就有学者关注,但是真正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际论证要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具体研究反拨作用,其中Hughes和Alderson及Wall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系统。Hughes(1989)指出反拨作用是语言测试对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这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Hughes(1993)又进一步提出他的理论,就是反拨作用的“三分法”。他认为教学是由涉及对象、过程和结果三部分组成的。涉及对象有教师、学生、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教学教材编写者及出版商。他认为测试的性质会影响所有涉及人员对于教学活动的认识和态度,而这种认识和态度会反过来影响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过程是指涉及对象所采取的有利于教学的各种行为措施,结果是指所学东西及学习质量。

Alderson和Wall(1993)提出了反拨作用假设:因为测试的存在,教师和学生努力做出他们本来不一定会做出的努力,进而提出了有关反拨假设的15种假设理论(washback hypothesis)。他们的这一假设主要从学生—教师、学习—教学两个角度和两个方面为反拨作用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思路。

Green(2006)提出的反拨效应模型,拓展了早期的反拨理论。他的模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考试的特征,包括考试整体设计和各部分的内容、题型、复杂程度等;一个是涉考者特征,涉考者主要指考生,但也指教师、教材编写者等,其特征包括涉考者对考试要求的解读、接受程度、达到此要求所具备的资源、对考试重要性和难度的评估等。

该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反拨效应的性质(direction)、可变性(variability)与强度(intensity)纳入其中,认为一个考试的构念效度越高(即反映拟测能力的全面性),正面反拨效应就越强。此外,反拨效应的强度,还受制于涉考者对考试重要性与难度的评估,考试越重要(或风险度越高),反拨效应也越强,反之亦然。而难度与反拨效应的强度不成正比,过难过易的考题或考试都不会引起高强度反拨效应,只有那些考生认为具有挑战性且能通过训练提高成绩的考试,才会引发高强度的反拨效应。

三、CET中翻译测试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一般要求中翻译能力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高要求中要求的翻译能力: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5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汉字。译文通顺达意,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少。能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更高要求中要求的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和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4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本文主要针对一般院校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规定:翻译部分考核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翻译部分要求考生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和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用词要准确。翻译试题为汉译英,共有5个句子,一句一题,句长为15到30个词,句中的一部分已用英文给出,要求考生根据全句意思将汉语部分翻译成英语,考试时间5分钟。通过对历年的四级考试中翻译试题的分析,翻译题型具备以下特点:

(1)内容不难理解,考试不涉及专业理论知识;

(2)考试主要是补全句子,重点考察一些语法结构,例如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倒装句、虚拟语气、从句等;

(3)考查一定的词汇和固定搭配,注重词汇、短语在语句中的准确运用,所翻译的部分要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

显然可见,四级考试中的翻译测试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常用句子,固定搭配或词汇的汉译英的能力,更加强调整体内容和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四、大学英语测试中翻译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考试的反拨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反拨作用是指考试对教学产生人们所期望的影响(Watanable,2004),而消极的反拨作用是“某一被公认为‘质量差’的考试对教学产生的不利影响”(Alderson和Wall 1993)。在这里,“质量差”是指教师和学生不希望教和学的东西。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直被视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和评价高等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一个硬指标,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较为深刻的影响。考试的任何反面都会对教学有作用,当然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翻译测试作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一个方面也不例外,尽管它在试卷中的比例只有5%。据统计,从1985年到1995年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实施的十年当中,均未出现翻译测试的题型。虽然从1996年开始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开始出现英译汉的试题,但并没有作为一种常设题型固定下来,只是每隔几年才考一次。所以那时的学生基本忽视翻译技能,认为可有可无,更不用说是翻译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所占比例少得可怜。直到2005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内容和形式做了重大的改革,翻译题以汉译英的方式给出,测试学生对于句子、短语及词汇的汉译英的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题型推出后,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开始重视翻译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当中加入了翻译及与其有关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教授学生翻译技巧,学生开始注重自己翻译能力的提高。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不少学生还是认为只要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就能在考试中一对一地进行翻译,并不需要更多的技巧。而且考试只占到5%,这个分数不会影响大局。学生在实际的英语学习中可能关注更多的是词汇、短语和基本语法知识,而忽视了翻译技巧和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的实际差异,使得他们的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五、对于翻译教学的几点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对翻译测试实际的教与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反拨作用,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

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多年过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心在听说和阅读上,教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但是对于语言的应用方面,师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忽视了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很多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播单向地由教师指向学生,注重翻译的终端效果,即学生的译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相当有限,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翻译教学和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有重要联系,改变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边缘化现状,在课堂上加大翻译教学的比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重视翻译理论教学,结合实际教学增加翻译实践。

因为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差异,要想准确地进行翻译必须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在传统的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方法上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翻译技能的培养,极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翻译实践能力。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一味直译,不知道注意变化结构,忽视翻译技巧和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的实际差异。即使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能,所以要结合教学适当引入,为学生的翻译实践打下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教授学生必要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同时增强英汉对比的教学,使得学生在翻译实践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述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还要将口译和笔译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从使用教材中选取一部分材料作为翻译实践的材料。也可以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选取一些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材料让学生进行翻译实践,对于所学的语言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的翻译理论和方法进行反复实践、研究、学习和提高,以逐步培养他们的翻译能力。

3.在评估体系中,增加翻译能力的评估,科学设计翻译题。

测试作为一种手段对于教学的反拨作用显而易见。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英译汉翻译测试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的测评方式。翻译活动兼具灵活性和主观性,试题不容易设计,因此,教师在设计翻译试题时要注意科学性,必须非常清楚自己所设计的某种形式的翻译题在教学中主要是测试何种语言能力的。试题要反映相应阶段的教学内容,试题的难易程度应该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保持一致。在形式上可以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测试的反拨作用。如果是为了测试翻译能力,那么为了提高测试的效度,应该采取有相对完整独立意思的全篇短文翻译题的形式,而不是离散性的画线句子,因为翻译能力是一种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而且包括翻译技巧、文化素养、百科知识等语言外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孤立的单句翻译是很难反映这种综合能力的。如果测试的目的只是衡量被测者对某些语法、词汇结构的理解掌握程度,则可以使用英译汉,但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让被测试者的汉语表达能力影响对其英语掌握程度的正确反映,否则会降低测试效度。

六、结语

翻译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和消极的反拨作用。进行反拨作用的研究目的之一是尽量发挥反拨的积极作用,找到促进积极反拨作用充分发挥的途径,减少测试给英语教学带来的消极的反拨作用。大学英语四级中翻译测试巩固了翻译在教学中的地位,促进了英语教学,强化了学生语言实际应用的能力。笔者提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基础翻译理论的教学,结合教学实际增加翻译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翻译实践活动;同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翻译能力的考核,教师要科学地设计翻译考试题,注重测试的效度,最大限度地对翻译学习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63-65.

[2]陈恪清.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3]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元鲁霞.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23-28.

[5]Anderson,J.C. & D.Wall Does Washback Exist? [J].Applied Linguistic,1993,14: 116-29.

[6]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4-46.

[7]Hughes A.Backwash and TOEFL 2000 [Z]. Unpublished manuscript England: University of Reading,1993.

四级英语文章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理英语;教学方法;国际化

国际化背景下,全球均已呈现出人口老龄化趋势,发达国家率先出现了“护士荒”,致使其在国际护理市场的流动量与需求量均^大,对护理人员的英语能力要求也较高,可见,提高护理英语教学水平尤为重要。

一、国际化背景下护理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国际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学习,护理英语教学极有必要做出改革。

1.护理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随之提升,对护理理论体系、工作内容、功能任务、人才素质以及活动空间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英语教学应做出相应改革。当新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以及护理教育评估体系革新后,不仅可更好地培养学生,还有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

2.应对开放的医疗市场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领域均逐渐向国际化靠拢发展。就医疗方面而言,外资医院、涉外医院逐渐涌现,护士执业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提升护理英语教学水平后,可扩大护理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出与现代高等护理教育事业发展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护理人才,进而更好地应对开放的医疗市场。

3.输送急需的国际化护理人才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对学生考试成绩过度重视,因此,护理英语教学大多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目的,而忽略了对其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护理水平的提高。加上各层次护理英语课程设置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护理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因而护理英语教学亟待改革。

二、国际化背景下护理英语教学改革举措

1.护理教育理念的转变

传统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护理人员,很难与国际化护理工作的高要求相适应,因此,学校与教师均应注重“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思想,认识到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根本是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

2.教材方面的改革

首先为自编实用型四级考试辅导教程,要对所有教材的词汇、句型、语法等精华进行归纳汇总,编写分类如快速阅读、写作、阅读理解、翻译分类以及完形填空等,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英语知识;其次为在吸取雅思培训精华的基础上按照学校实际编写教材,让学生在顺利通过英语资格考试的同时提高英语语用能力;最后为在无教材环境下教师自选护理英语材料,借助互联网,对护理专业英语做好分类,进而下载最新素材。

3.实现护理英语教学的信息化

护理英语教学归根结底重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首先为阅读课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具有信息量大、内容覆盖广以及时效性强等特点,护理英语教师可在网上选取护理专业方面的精华文章,充分发挥信息的交互性,适度改编后使其符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其次为写作课的信息化。借助互联网创建出在线英语写作模块,教师可借鉴雅思考试、四级考试等护理专业的范文供学生参考,促使学生逐渐由模仿写作到自主撰写英语文章转变。

最后为视听说的信息化。教师可去外文网站选取教学视频,督促学生按时观看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完成作业,还可利用护理英语教学相关的录像、教学片、Flas等课件推动护理英语教学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4.构建创新型的开放式课堂

护理工作以人为工作对象,教师在护理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首先,应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条件允许时应开展跨文化实训活动,以帮助学生运用好所学知识;其次,可收集图片、画报以及杂志等与外国护理文化有关的资料,采用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等构建出创新型的开放式课堂,以提升护理英语教学水平。

三、结语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的对外交流变得日渐频繁,英语学习受到广泛重视。护理学应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立足于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学校方面应成为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科研信息阵地,从而提升护理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四级英语文章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预测技能 四六级听力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理解的分数已占到考试总分的35%,这充分体现了“听”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地位之重。然而,听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软肋”,许多学生试图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弥补,但收效甚微。面对四级听力测试,还是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预测技能的培养。

一、什么是预测技能

预测技能是人际交流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即听者对所听到的话语内容或即将听到的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测、猜测。我们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都有这样的经历,对方话还没说完,我们已经知道他接下来想说什么。预测技能是听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能,贯穿听力理解的全过程。

二、预测技能与听力的关系

“听”是我们交际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途径,听力理解是听者对所听内容进行加工构建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听力理解过程就是“外部信息”激活“内部图式”,进而产生预测,并经过预测――证实――再预测――再证实的复杂多层次的思维活动过程。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并非只是消极地听取对方所传递的信息,而是一边听一边在大脑中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预测,从而深刻理解。因此,在英语听力过程中,预测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听,从而提高听力效率。

三、如何将预测技能应用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之中

1.听前预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般在作文30分钟后至听力开始播放前中间有5分钟左右的间歇,学生可利用这段时间对听力每题的四个选项进行浏览预测,预测对话涉及的内容及可能要问的问题,这样在听的时候对所听材料有整体的把握,从而做到有目标地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A.She is not available until the end of next week. B.She is not a reli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C.She does not like taking exams. D.She does not like psychology. 根据选项关键词available,reliable,like 等可知,对话可能与她的日程安排、喜好或对她的评价有关。这一方法也适用于后面的长对话及短文。听力的第四部分是听写填空,要求学生填写听到的单词,针对这一题型,可根据已给信息大概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从而做到心中有数,运用听力预测,根据空缺处前后部分的内容及听到的信息,填出所缺单词。

2.听中预测

(1)根据重音、语调、语气预测

当需要特别强调时,说话者会有意识地使用重音,根据重音的不同,听者能够辨别出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重音可分为单词重音和语句重音,单词重音一般在实词上,如实义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等。在实际对话中,有时说话者可根据语境需要,强调非实词部分,语句的重音是为了突出句子意思的侧重点。如:“The little girl can speak Japanese.”重音在“little”上,强调的是小女孩,而重音在“Japanese”上,强调的是日语而不是英语。

语调是说话人有意识的声音的升降。Sadmand Singh和Kalas Singh 在Phonetics: Pinciples and Practices中说:语调由于说话者强调了不同的部分而赋予了句子各种各样的意义。如:Can’t you show a little politeness to the elderly man?该句用降调,表示肯定语气,而且希望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如:英语中的一般疑问句和附加疑问句用升调表示询问,而特殊疑问句一般用降调。

俗话说:“听话听音。”说话人由于当时的情景而表现出来的兴奋、激动、悲痛、气愤等感彩,根据说话人的语气,听者就可判断出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2)根据关键句预测

英语文章一般呈直线型发展,开门见山地点明段落的中心意思,然后围绕该主题句进行展开剖析。因此,听者在听的时候,一定要将注意力放在第一句话上,利用首句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如:首句为Today’s presentation will show how we se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tor car in the short to medium term. 由此预测文章讲述的是电动汽车在短期到长期的发展趋势。因此,学生可利用开始听题时的专注度,首句提供的信息,以及自身积累的知识作出预测判断。

(3)根据语义的标志词预测

汉语重意合,多用隐性连贯;英语重形合,采用显性衔接,大量使用关联词。要想跟上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把握信息的走向,必须将注意力放在识别某些语义标志上,这对提高听力效率非常重要。表示并列关系的有:and,as well as,meanwhile等;表示时间顺序的有:firstly,secondly,besides,last but not least等;表示转折的有:but,however,while等;表示归纳总结关系的有:in a word,to sum up,consequently等。如对话:W:Janet sounded worried about her grades. M:But she’s getting A’s and B’s,isn’t she? Q:What does the man imply?根据转折连词,很容易判断出女孩不用担心她的成绩。

(4)根据语法进行预测

英语语法是构成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掌握一定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预测。虚拟语气经常出现在四六级考试中,如:M:How is the new job going? oh, my god! The heat is simply unbearable here, I wish we ’ve gone to the beach instead. W:Well, with the museums and restaurants in Washingdon, I’ll be happy here no matter what the temperature is.听力中还有其他的语法结构,如:used to(过去经常),would rather(宁可);nothing more than(仅仅);表让步(while,as)等。

四级英语文章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语新闻 听力教学 图式理论 教学模式

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是英语学习板块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英语四级等级考试改革落下帷幕,英语听力测试开始向注重实用性转变,其中一个大的变革便是在听力测试部分增加了新闻内容。这无疑加大了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这样的背景,借助图式理论尝试构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新模式。

一、新闻听力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教材资源陈旧以及教法落后等原因,我国高校英语新闻听力教学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很多高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多重视日常交际英语的教学,对实用性较强的新闻英语教学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由于新闻英语与日常交际英语存在较大差异,其后果直接表现在学生对英语新闻听力理解束手无策上。

2.教材资源更新慢。目前我国英语听力教材种类繁多,其内容对日常交际英语涵盖较为全面,但是缺乏像新闻英语这样的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而且,大部分内容仍停留在上一个世纪,出版周期过长使其无法跟上当前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步伐。我国在2016年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进行了较大改革,其中,听力测试第一部分增加了新闻语篇的测试(见图一)。

图一 国家英语四级听力测试的内容

从图一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听力部分取消“短对话”和“复合式听写”而增加了三篇短篇新闻篇章的理解,内容来源于BBC或者VOA新闻,这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门希望将我国英语教学向实用性英语方向倾斜的态度。鉴于新闻英语词汇新、语速快、句子长、语言书面化、篇章结构不同于一般文体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难度。新的完善的教学资源是英文新闻听力教学的基础。倘若教材得不到及时更新,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无从谈起。

3.教学方法单一。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本身就处于弱势,加之高校英语教学多采用传统单一的“灌输”方法,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后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听力课堂,尤其是难度较大的新闻听力课堂教学越来越失去兴趣,最终致使英语听力学习陷入恶性循环。

二、图式理论的发展及其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兴起于哲学,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扩展到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图式理论的研究方式严谨,理论模型较为成熟,将图式理论应用到英语听力教学中为构建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1.国内外图式理论的发展。认知图式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Kant于1781年提出:人的大脑中存在纯概念的东西,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随后,心理学家Bartlett在1932年,将“图式”解释为:一个人己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的集结,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记忆的存在方式。此后图式理论经过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补充,理论基础与研究方式现已比较成熟。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外有关学者开始将图式理论应用于语言学习当中进行研究,比如语言学家Carroll将图式理论应用到语义记忆中的研究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关于图式理论的研究最早在哲学领域展开,大多数文献主要通过翻译国外文献来引进、介绍图式理论的相关概念。自2000年后,我国研究者才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图式理论的实际应用方面,研究领域也从哲学逐步扩展到心理学、认知科学,乃至语言学习领域。在语言学习领域,我国相关文献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鲁忠义、王哲的《英语议论文图式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创新性地通过实验方式来证明图式理论应用到英语议论文阅读理解学习上的可行性。我国学者王巧平、叶姗姗等开展的将图式理论应用到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活动较为丰富,但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新闻听力教学研究却为数不多。本文基于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尝试提出将图式理论应用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新闻听力教学研究中,并具体应用于指导词汇教学、词块教学以及语篇教学三个层次上。

2.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图式理论处理英语语言学习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自上而下(top-down)、自下而上(bottm-up)。“自上而下”模式更多的是一种预期驱动,即学习者利用先前已有的知识或高层次的知识来分析和处理所接收到的词汇、语法、语句等信息。“自下而上”模式与前者相反,是指通过低层次的图式活动来引导、完善高层次的图式活动。概括来讲,“自上而下”是从整体到部分,“自下而上”是从部分到整体。在英语听力中,“自上而下”模式注重学习者的个人体验与知识储备,学习者通过对听力材料的整体把握来处理信息。“自下而上”模式在英语听力中可以理解为线性过程,学习者通过对接收的语音、词汇、语句等信息进行分散处理,最后汇总成统一整体,从而达到对听力文章的整体理解,即“语音――词汇――语句――文章”。两种模式各有利弊,高校英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学状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两种模式配合使用,以达到互补的最佳效果。

三、新闻听力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将英语新闻听力图式模式分为三类:内容图式、结构图式、文化图式,并将其应用到英语新闻听力词汇教学、词块教学以及语篇教学三个层次上。

1.内容图式。新闻报导的内容具有公开性、及时性、准确性、针对性等特点,新闻内容涉及国内外各个行业领域,且用语严谨,采用书面语言的形式。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一般将学习重点放在日常交际用语上,对新闻内容的语言形式以及专用词汇缺乏积累。对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来说,需要在英语新闻内容上做大时间跨度的总结,逐步习惯其语言形式,掌握专用词汇,才能适应新闻播报语速快的特点,初步建立起内容图式,为提高英语新闻听力水平做好基础工作。词汇教学方面,教师应当把握好英语新闻词汇的分类,即新词汇、缩略词以及专有词汇。新闻是创造、接触新词汇的前沿平台,比如“Cloud Computing”(云计算)这一新词,正是由于新闻的传播,才使得其被广泛使用。新闻播报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定,缩略词可以减少在长词、难词上的朗读时间,进而提高播报效率。一般情况下,英语新闻中的缩略词是针对特定组织或者机构的表达形式。比如“AIIB”一词,是“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的缩写,指代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词块教学方面,教师应当根据新闻热点,适时为学生补充相应词块知识。比如针对货币政策调整这一新闻热点,教师可及时补充“loosening tight monetary policy”这一词块,为学生进行英语新听力训练创造条件。此外英语新闻语句大多采用嵌入式的句式,通过对简单句式进行扩充达到方便听众理解的目的。比如“But Mr Sanders again resisted pressure to drop out of the race, saying he was in until the last ballot is cast.”一句,教师可以采用分解教学的形式。

总结新闻内容的特点,可以得出结论:构建英语新闻听力内容图式最适用的模式是“自下而上”式。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学习者应当首先从新闻内容的基础性词汇、词块、语句积累工作做起,初步构建起低层次内容图式,进而引发高层次内容图式的响应。

2.结构图式。根据新闻报导的结构,英语新闻听力材料主要有两种结构:第一种是依据事件发生时间的前后顺序,即编年体写法;另一种是依据事件的主次来排列顺序,即新闻导语法。我国英语四级听力考试内容一般选取BBC或VOA的内容,而这两家电台所报道的新闻通常采取新闻导语法,即:通过新闻的第一句话作为语篇的导语,开门见山简要点明事件。笔者在此将BBC及VOA的通常导语内容总结为:who, what, when和where等四大核心。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四大核心的总结工作,通过大量实例培养学生对新闻结构的理解能力。学生应当注重把握新闻听力材料的主题,即导语的内容。把握好导语内容可以为学习者理解语篇后续内容打好基础,从而帮助其深入学习语篇材料的细节。结构图式类似于“自上而下”式学习,了解了这样的结构特点,可为学习者把握新闻语篇的主要内容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

3.文化图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积累了一定词汇、词块、及篇章知识的基础上,依然普遍存在不理解新闻内容的问题。学习者缺乏相应文化图式是导致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文化图式在广义上是指储存于大脑中的某个民族特定文化的知识框架,知识框架包含民风习俗以及传统习惯等内容。由于文化图式的特殊性质,适合文化图式构建过程的方式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配合使用,通过积累相应的经验来构建文化图式。具体方法很多:譬如,学习者可以利用汉语文化图式的正迁移效应,来掌握英语新闻内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达到潜移默化构建英语文化图式的效果。再譬如,可以对学生进行英语新闻语篇的翻译培训。翻译工作需要学生对英语新闻内容进行解码、再编码,学生通过这些过程可以深入了解英语文化的价值观,进而构建出英语文化图式。

四、结语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图式理论为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新闻听力教学构建了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助于高校英语教师在新闻听力教学中开拓新的思路,另一方面,也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新闻听力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文轩,孙冰.基于图式理论的新闻英语力教学[J].才智, 2016(32).

[2]李茜.基于图式理论浅谈背景知识作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6(31).

[3]左沙沙.图式理论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亚太教育, 2016(33).

[4]王书一.基于图式理论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构建[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11).

[5]雷晓东.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6]刘京伟.图式理论在小学英语故事阅读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02).

[7]吴瑗瑗.图式理论下的交际型语言阅读测试[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4).

[8]王巧平.图式理论在新闻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9]过宇.浅析图式理论在英语专业新闻听力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9).

[10]叶珊珊.图式理论与英语新闻听力教学[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06).

[1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吴祯福.英语的听与说[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四级英语文章范文第8篇

2013年12月起,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将进行局部改革:听力部分的复合式听写将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阅读部分的快速阅读理解将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翻译部分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此外,考了多年的完型填空将被取消。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主观题的占分比重将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很多人认为题型改革后,试题的难度有所增加,许多即将参加四、六级考试的考生因此惴惴不安。事实上,考生只要在备考过程中了解这三类新题型的特点,明晰各题型的注意事项,就可顺利过关。下面笔者就分别谈谈备考这三个新题型的注意事项。

 

原听力部分的复合式听写是听写八个单词及三个句子,调整后的单词及词组听写则是听写十个单词和短语,录音短文的长度及难度保持不变,录音会播放三遍。从改革后的四级样题来看,这一题型共考查了七个单词和三个短语的听写。七个单词中出现了三个形容词、两个名词、一个副词及一个动名词,而考查的三个短语都直接出现在题干的介词后面,因此填写答案时要将动词写成“-ing”的形式。针对样题的具体情况,笔者建议考生在备考该题型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意单词的正确拼写。改革前的复合式听写题目要求听写的三个句子虽长,但句中会出现很多考生较为熟悉、拼写非常简单的词。而且,即使考生不能将句子中的所有单词拼写正确,阅卷老师也可能会酌情给分。但改革后的单词及短语听写则对单词的正确拼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必须将每个单词都拼写正确才能得分。不仅如此,考生还必须用所听到的录音原文中的单词或短语填空,而不可以替换成与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单词或短语。所以,改革后的试题要求考生平时更加注意单词和短语的拼写,尤其是一些容易拼错的单词,如environment、government (两个词中的“n”常被考生遗漏)、embarrass (考生常漏写其中的一个“r”和“s”)等。为了掌握更多的词汇,考生在平时练习时每次做完听力题之后,要好好地阅读录音原文。除了确保所填的单词及短语都拼写正确外,考生还应该看看录音原文中是否还有自己不会拼写的单词,有的话可以摘抄下来并加以记忆,以防下次考试会考到。

 

第二,注重语法知识的积累。考生在考试时因心情紧张或耳机接收效果不好等原因,很可能会听不到单词的尾音(如词尾的“-s”“-ed”“-ly”或“-ing”等),结果在填写答案时少写一两个字母。为避免这样的失误,考生在听写结束后一定要将全文通读一遍,根据语法知识判断所填的单词或短语的词性及形式是否正确。如果空格处填入的是名词,考生要判断应填入名词的单数形式还是复数形式;如果考生听录音时无法确定空格处该填入形容词还是副词,那考生要根据语法知识判断最终哪个词性合适;如果填入的是动词,考生要根据时态、语态、人称、数以及前后搭配来确定动词的形式。以样题第32题为例,根据语法知识,考生可以确定此空格处应填入一个副词,用于修饰空格前面的动词use。由此,考生即使没有听清录音中说的是appropriate还是appropriately,也能根据语法知识判断出此处应填入appropriately。又如,样题中的第27、29、33和34题需填入的动词或动词短语直接出现在介词后,或出现在介词后用and连接的两个现在分词短语中,此时考生应判断出空格处填入的动词要使用“-ing”形式。短语部分考查动词短语的概率比较高,因此考生需加强动词短语方面的学习和记忆。

 

第三,掌握单词的标准发音。考生在平时背单词时一定要注意学习单词的标准发音。有些考生英语基础还算不错,但每次听力部分的得分总是不高,原因就是他们的发音不标准。试想,如果考生的发音不标准,又怎么能听懂听力材料中播放的标准发音呢?所以,要想在听力部分得高分,考生必须要掌握单词的标准发音。考生平时在完成听力练习后,可对照着原文再多听几遍录音并进行跟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考生纠正发音,还可以培养考生的语感。

 

阅读部分原来的快速阅读理解在改革后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该题型阅读文章的长度和难度较之前没有太大的改变,文章后面有十个句子,每个句子所含的信息出自文章的某个段落,要求考生分别找出与这十个句子相匹配的段落,所以该题型也可称为段落信息匹配题。这个题型的难点在于所给的句子与文章的段落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的段落可能对应其中的两个句子,有的段落则可能不对应任何一个句子。从改革后的四级样题来看,该题型的阅读文章篇幅较长,而考生的做题时间只有十分钟。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应利用一些阅读技巧来加快解题速度。笔者建议考生从以下两方面来着手。

 

第一,仔细阅读文章每个段落的首句和尾句。段落的首句和尾句往往能提供与该段落主题相关的信息,阅读首、尾句能帮助考生大致了解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进而帮助考生快速找到与句子相匹配的段落。以样题为例,根据e段的首句“globalization is also reshaping the way research is done”,考生可以很快判断出这个段落与第49题的句子“the way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in universities has changed as a result of globalization”表达的意思相近,由此考生可以判断出第49题的句子与段落e相匹配。又如,根据i段的首句“most americans recognize that universities contribute to the nation’s well-being through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but many fear that foreign students threaten 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by taking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back home”,考生大致可以推断出第55题的句子“when foreign students leave america, they will bring american values back to their home countries”所表达的信息在该段可能找到。再细看一下,考生便可在段落中看到这样的信息:“… and second, foreign students who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become ambassadors for many of its most cherished (珍视) values when they return home.”由此考生可以断定第55题与段落i相匹配。

第二,划出题干定位词,通过回原文寻读的方法查找与题干句子相匹配的段落。题干句子中出现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组织名、报刊名等)、时间、数字以

及关键名词(组)等都可以作为定位答案的题干定位词。考生可以回原文找含有定位词的句子,然后对照该句子与题干句子,如果两个句子意思相同或相近,则该句子所在的段落便是答案。以样题的第47题为例,该题的题干句子如下:“since the mid-1970s, the enrollment of overseas students has increased at an annual rate of 3.9 percent.”考生可以用特征明显的两个数字mid-1970s和3.9 percent作为题干定位词回原文定位,并可迅速找到与之匹配的c段的第二句:“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leaving home each year to study abroad has grown at an annual rate of 3.9 percent, from 800,000 in 1975 to 2.5 million in 2004.”考生由此确定该题答案为c。

 

在本次四级考试改革中,翻译部分的改革力度最大,题型由原来的单句汉译英变成了段落汉译英,答题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增加到30分钟,分值比重由原来的5%提高至15%。

 

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的规定,改革后的段落翻译内容将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四级样题中的翻译段落是关于剪纸这一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该段落不长(140词左右),文字也较浅显,又是考生熟悉的话题,所以翻译起来难度不大。但考生考试时要是遇到非常陌生的话题,翻译起来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考生在备考翻译部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扩大阅读面,多练习英汉互译。考生平时需增加英语和汉语方面的阅读量,可以多看一些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小文章,多关注以反映中国社会为主的英文杂志和报纸,比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及其网站。在扩大阅读面的同时,考生可以试着将一些汉语文章或段落译成英语,或将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英语文章或段落先译成汉语,然后回译成英语,译完后看看自己的译文和原文有哪些出入。对照后,考生会发现,自己在翻译时出现的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往往是自己在翻译和写作时会犯的错误。通过这种对照翻译,考生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表达。这样的练习方法既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又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第二,积累专业词汇,必要时采用“迂回”战术。由于翻译内容会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题材,所以考生平时可以有意识地积累这些方面的专业词汇。只有这样,考生考试中遇到相应题材的段落翻译时才不致紧张得乱了方寸。当然,考生考试时难免会遇到不会翻译的单词,此时考生可以采用“迂回”战术。也就是说,考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词来直接翻译原文的某个词,可以另辟蹊径,用解释的方法来间接翻译。考生只要把该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并且不犯语法错误,阅卷老师应该会酌情给分。当然,“迂回”战术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考生平常在学习的时候还是得下苦功、花大力气去积累词汇。只有工夫下到了,考生在翻译段落时才能应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