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纳兰的词

纳兰的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纳兰的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纳兰的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金缕曲·赠梁汾》 以真传世

纳兰性德,字容若,明珠之子,满州正黄旗,一等侍卫,被誉为“清初第一词人”。他对待爱情,用情极专,真挚感人。一生有三位女人对他影响很大,一是表妹雪梅,因父母阻拦,爱情夭折;二是妻子卢氏,婚后三年难产而死,离他而去;三是才女沈宛,不满孤寂,只身南下。三段感情,他用尽真情,却难得圆满,尤其是妻子卢氏的离去,使他念念不忘,写了很多悼亡词以寄哀思,《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纳兰性德虽为满人,却毕生喜与汉人交往,他与江南名士顾贞观的交往被传为千古佳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的《金缕曲·赠梁汾》,可堪友情词第一。

一、《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至情至性、感人肺腑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纳兰二十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亲,成亲后两人举案齐眉,红袖添香,恩爱有加。可是造化弄人,这种美满幸福的生活只持续了三年,卢氏难产而亡,卢氏的去世对纳兰性德的打击很大。在卢氏去世后,纳兰共写了三四十首悼亡词,每首都哀痛至骨,其中以《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最为精绝。

相思难忘的感情何时才能停止呀?夜深不眠,一直听着愁雨滴落空阶,直到寒夜雨歇之时,才从追忆的思绪中醒转过来,想想爱妻离去已三年,这种梦,也该醒醒了。只是在这人世之间,也没有什么意思,竟不及那坟茔之地,虽冷清,却有爱妻在,可以寄托一片愁思。我们本有厮守一世的约定,你却早早走了,把我一个人抛弃在人世间受这死别相思之苦。如果九泉之下可以通信,我就能知道,这些年你生活的痛苦与欢乐,就可以知道你与谁相伴了。我孤身一人,每个晚上都辗转难眠,也不忍听那凄凉的琴声。等待机会,我们来世再做知己,下一辈子我们两个还是薄命吗? 我们两个还是没有很好的缘分吗? 我们这一辈子风花雪月的日子只有三年,下一辈子会不会大部分的时间只能剩月零风呢? 相思泪已尽,只能用纸灰来寄托哀思了。

纳兰性德对亡妻卢氏的这种至情至性的真实情感,没有任何的雕琢与修饰,仅仅以朴素平淡的话语,就使词作洋溢着无尽的深情,让人读之不禁深深感动。

二、《金缕曲·赠梁汾》情真意切,感天动地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老去,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重诺,君须记。

康熙十六年,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相识。两人年龄、身份、地位悬殊。纳兰二十二岁,顾贞观四十岁;纳兰为明珠之子,官至一等侍卫,顾贞观为一介布衣;纳兰为满州正黄旗,顾贞观为汉人。但两人一见倾心,为表明结交诚意,纳兰开篇即言“我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只不过因为我父亲是宰相,因为我命好才混迹于京城罢了。我也像赵国的平原君一样渴慕贤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们成了知己。今天,我们风华正茂,让我们擦干泪水,对酒当歌吧。今天晚上,我们一定不醉不归。随它去吧,从古到今,有才能的人遭人诽谤是常有的事。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坎坷磨难,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行了,如果整天挂在心头,那么从一开始就错了。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词中纳兰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顾贞观的渴慕欣赏与深情厚意。纳兰性德与当时许多颇具名气的文士和布衣文人都能倾心结交,如吴兆骞、姜宸英、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等皆与他成为忘年知音。他的朋友梁佩兰评价他是“不尚贵游,而好蓬荜”“黄金如土,惟义是赴。见才必怜,见贤必慕”。一个真诚交友、有情有义的纳兰,在他词中闪烁发光。

参考文献:

[1]董天策.试论纳兰词的哀愁[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

[2]包艳红.读纳兰性德浅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

纳兰的词范文第2篇

他,是清初第一位词人——纳兰容若。父系是叶赫那拉氏,母系是爱新觉罗氏,如此显赫的家世却无半点贵公子的傲气也没有继承父亲的政治手段。出生在那个繁华社会,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好结识文人骚客,一生都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开人世。也许他本就是不属于凡尘俗世的男子,在毕生至爱离自己而去之后,他也追随而去。

有人说,纳兰容若重21克。21克——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去后体重会即刻减少21克,于是认为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如果灵魂确实重21克,那么纳兰容若就重21克。纳兰容若,至死都以孩童面孔面对世间,他的一生都在以一颗纯净的心为人处世。他是我的信仰。

他的一生是不幸的,至爱的离世于他来说,是走不出的阴影。如此的至情至性之人不该是这样的结局。我一直在想,若是纳兰容若生在现代,爱妻定不会因难产而死,纳兰早逝这样的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但若是如此的话,纳兰的一生也不会是一段传奇的吧。

如果,让我以一种花来比喻纳兰的话,那就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花之君子者也,纳兰亦是君子。

纳兰的词范文第3篇

1、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2、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3、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农历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纳兰的词范文第4篇

纳兰容若出身于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纳兰明珠的北方院落,与仓央嘉措大概属于同一时期的人。他在一个飞雪的腊月、一个腊梅肆意生长的季节、伴随着婴孩的阵阵啼哭,来到这个世界。对于纳兰明珠来说是莫大的欣慰。他如同一支寒梅,在绚烂之极中,自守一份冰天雪地。他就是佛前的一朵金莲,用千年修炼的正果,换取一段人间的情爱。为世人代代传唱。

纳兰一生只爱过三位女子。第一位是他的青梅表妹;第二位是他的妻子意梅;第三位是江南歌姬沈宛。对于这三位女子的爱也是不尽相同。对青梅他是无奈却纯真的爱;对意梅是平淡却悔恨的爱;对沈宛是热烈却短暂的爱。

或许对于青梅的爱,都不能算是真爱,只能称之为懵懂的爱,仅仅是喜欢那种感觉。在十几岁的不及加冠的年纪,初知男女之事,在一个深深庭院之中,一位倜傥人才,一位闭月羞花,或许是一次低颦,或许一次浅笑,或许一次独自凭栏,或许一次蓦然回首,都是一块打碎心湖的玩石,从此水波不息,有了彼此挂念的人。不论是风轻云淡的白日,抑或月上枝头的深夜,总有一个无法磨灭的身影在眼前徘徊。然而有情人不一定会眷属,这一切浪漫的情调在纳兰明珠夫妇无情的将青梅送入皇宫成为妃子戛然而止。在无尽的夜里,纳兰无法忘却那个在绿荷苑只会为他绣并蒂莲的表妹。然而思念一个人是痛苦的,在一个与自己性格完全格格不入的世界里,他无法将爱恋倾诉,只好将思念华为细腻悲凉的词低声吟唱。纳兰无法忘记。

幸福有时候就在眼前,只是我们被悲伤和忧愁迷了双眼,误以为所有的快乐和喜悦都很遥远。上苍是公平的,在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会为你敞开一扇窗户,她就是一杆平稳的秤,秤得出人间离合悲欢的重量。所以,冷暖往往是分两不差,你寒凉的时候,会给你暖;你悲哀的时候,会给你喜。

纳兰在寂寥的寒疾相随的冬日,迎来了康熙的赐婚。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多么奢望,可是纳兰的心中住着一个人,一个无法忘却的人。为了她,纳兰已经关上了心扉。然而另纳兰想不到的是。他的新娘是一位落落大方,娴静美丽的女子。这位叫做意梅的女子,分明有十分媚骨,七分容颜,三分冷傲。他的心墙,差点就因为意梅的一个微笑,一声呼唤, 一个诗意的名字而倾倒。可是他不懂声色,唯恐动心就意味着背叛,他是一个专情的男子,要在新婚之夜忘记旧爱,他做不到。然而,意梅终究是聪明如梅的女子,她知道他心里曾经住着一个人。

爱,不是放在嘴边谈的,是实实在在地行动。她无需多少言语,只需一个温柔眼神,一句暖心的话,一双温暖的唇,就可以驱走纳兰心中无尽的悲凉。是她用写意的心情消解他的惆怅,用平静舒缓他的不安,用温暖捂热他的寒凉。终于他们爱了。意梅无怨无悔的陪伴着他,为他拂一曲古琴,为他铺展纸砚,为他红袖添香,为他静静的幸福。她将纳兰空落的心慢慢填满。纳兰也敞开心扉,为爱妻讲述昨日的故事,为她填词谱曲,将她化为清浅水墨。他们相信,这样安稳现世,静好岁月,可以花前月下,爱到终老。

然而,一个人或许冥冥之中,命数早已注定。三生石上刻下的,必定会实现,不论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寻常人家。与康熙一道远行塞北的纳兰,收到妻子难产的消息,赶回来时,意梅已经闭上了双眼。或许她还留恋着如花的岁月,但香消玉损的那刻,她没有看到那个心里牵挂的人。而纳兰也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之中,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或许此时在想,是不是不应该爱,他的爱太沉重了,爱得总是受伤,无论自己,还是妻子。失去爱妻的纳兰更加消沉,只有在每晚孤灯冷对的时候,拾笔,将无尽的相思化为薄凉的词,才能缓解心中无限的惆怅。然而这相思却是对故人的。

情就是这样,有些人,相处于一生一世,心如平湖,泛不起一丝波澜;有些人,只一次邂逅,一个眼神,就摄获了今生的感动。在爱妻去世将近十个年头的某天,纳兰随康熙南下江南,经好友介绍结识了江南女子沈宛。沈宛这个江南女子,如同江南的烟雨一样,一次就让纳兰难以忘怀她的绵柔。他们泛舟湖上,交杯换盏,近的可以听到彼此的呼吸。沈宛让他从往事的悲伤中惊醒,再赏红尘美景,原来他错过了太多,错过了秋月春风的温润,错过了庭院深深的月光,错过了一枝柳条的情思,错过了一朵丁香的愁怨。沈宛给他的是惊心和震撼,而这一切都无关她的美貌。可他若是选择沈宛则意味的背叛。当时的满清贵族,取一个汉族姑娘都不行,更何况是一个流落于风尘的江南歌姬,没有人可以接受这样的悬殊落差。然而,纳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青砖红墙的院落不是他的归宿,他是人间惆怅客,追求文学的他,更需要真爱的滋润,他们已经错过一次,他不能放弃心的选择,即便的是礼教的谴责。

他们终究是在一起了。他离开了父母,在皇城的某个角落,选择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选择了一个被爱情和诗意包围的小院。突然之间,他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这就是他寻寻觅觅的生活。和心爱的人在深深庭院,透过半掩的窗扉,有清朗的月亮,有轻舞的柳条,仿佛这就是如梦的江南。他们一砖一瓦的构建起他们的爱情,他真的相信了地老天荒,他要将院墙过到苔藓斑驳,要将青春过到风霜满鬓,要将一杯茶喝成白开水。但甜蜜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在爱的春天里,他还不知道生命的终点已经很接近了。又一次的寒疾彻底将这个才情双全的人击倒了,短短一周的时间,他过得比一年还长。一周后,他离开了还有所牵绊的尘世。

纳兰,一个拥有慧根的金莲,终究抛不下红尘的牵绊,敌不过烟火幸福的诱惑,短短三十载春秋,让他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或许是他太累了,需要比双眼睛来收获短暂的休息,然而,这一闭就再也没有醒来,却随着他的《饮水词》,为世人经年传唱,

纳兰的词范文第5篇

都说纳兰的词特别美,都是他本人的真情流露。他行走于人生坦途,却一生情路坎坷。

这首词,是他写给自己的表妹的。

我感受到的,是个普通人对一个女子深深的爱恋。纳兰性德虽身居要位,也有自己心中的苦闷。爱而不得的相思苦,是缠绵他一生的苦。

他的表妹入了宫,成为了宫中的"金丝雀",从此二人一堵宫墙相隔,却是再也不能肆意相守。这首诗,写的正是纳兰无表妹音信,因而引发心中的苦闷。

香销被冷残灯灭。燃尽的香,冰冷的被子,欲熄灭的灯。一派清冷逐字逐句,写在他手,痛在他心。这种爱而不得的感情,多少人又能够理解?他早将一切看得透彻。

纳兰的词范文第6篇

关键词:限定摹状词;罗素;斯特劳森;唐纳兰;局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090-03

一、限定摹状词理论的提出

指称(reference)问题一直都是语言研究的重点,在语言学及语言哲学乃至符号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1]指称问题的关注,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指称问题的研究在20世纪之后进入了新的阶段。

摹状词理论是由罗素提出,他在《数理哲学导论》、《论指称》以及《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等作品中,详细论述了这一理论。[2]在《逻辑原子主义哲学》(1918)中,他指出摹状词不同于专名,专名本身有意义,可用于直接指称某个个体,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摹状词则在孤立状态下无意义,不直接指称某个个体,因此是一个复合的符号(即不完全符号)。该理论的基础便是意义即所指(《论指称》,1905),无所指便无意义。罗素将摹状词分为两种:①限定的摹状词,例如“那个坐在角落的男生”;②非限定的摹状词,例如“一个人”、“一盆花”等。

摹状词理论的提出在西方语言哲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迅速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和发展,但也受到了斯特劳森、唐纳兰、克里普克等人的挑战。

二、限定摹状词的发展-斯特劳森以及唐纳兰的指称理论

斯特劳森在《论指称》一文中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批判。他指出罗素理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其语词的意义指谓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等同于其所指称的对象。即若一个表达式无指称对象,则无意义。他进一步阐明,罗素并没有区分清楚摹状词本身和我们在某个特定语境下对其的使用。[3]因此他重新说明了什么是意义:意义是表达式本身具有(而非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的)与表达式用法相关的内容。而语词的意义,在使用中确定其指称对象的一般指导或一般习俗包含两方面:其一可根据对象是否因为具有表达式所描述的属性而归属于某一类别,称为一般的归属习俗;其二则是根据语词所描述的意义以外的语境要求为某一对象提供一般指导,这样则称为一般性的指称习俗。[2]斯特劳森第一次将语用因素(语境,说话者的意图、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等)引入了指称理论,强调了语用因素与语言使用者的作用,这也标志着指称理论的研究向语用指称论的阶段过渡。[4]

在斯特劳森的指称概念的基础上其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关于指称与指示的对比比较研究,他们指出:指示关系属于描述关系,包含具有该语词所描述的特征、属性的任一个体,而使用者使用语词的归属性用法时体现了这种指示功能。此外,指示功能是语词自身具有的,且不受说话者的主观心理因素及语词表达时的特定语境所影响。而指称则属于语用学概念,这种关系对语词本身并不成立,是说话者使用某一语词而非其本身去指称事物,可体现为称呼、表示或谈论某一对象。[2]

唐纳兰基于以上认识在《指称与限定摹状词》一文中提出:限定摹状词的用法可分为两种,即归属性用法(attributive use)及指称性用法(referential use)。他指出,当说话者使用限定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时,会“述说有关凡是如此这般的(合适该摹状词的)人或者东西的某件事情”;而一个说话者使用其指称性用法时,则是“为了使听者能够辨别出所谈论的是谁或何物,并且述说有关那个人或者那个事物的某件事情”。唐纳兰认为,归属性用法中必须出现限定摹状词;而指称性用法中,摹状词用于实现目的,这时可借助其他方式。

三、唐纳兰的批判

在《指称与限定摹状词》一文中,唐纳兰针对罗素和斯特劳森二者的限定摹状词理论提出所存在的局限性。他认为罗素的理论只涉及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而没有对其指称性用法进行阐述,例如,“赢得了澳网冠军的女将是好样的。”这句话中,若只涉及“赢得澳网冠军的女将”这一限定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那么其所指可以是任何一个赢得澳网大满贯的女单冠军,而在不同的语境下,假设是在一则新闻报道中提及,那么说话人使用是“赢得澳网冠军的女将”这个限定摹状词的指称性用法,说话人所指则是本届澳网女单冠军李娜。唐纳兰认为罗素不承认摹状词的指称性用法使第二种情况无法得到实现。

但唐纳兰认为斯特劳森虽然承认了指称性用法,但他没有对两种用法进行区别。他认为斯特劳森偏离了指称功能角度对摹状词进行分析,没有关注摹状词的归属功能。他将斯特劳森的理论归纳为以下三点。

1.若某人断定“那个φ是Ψ”,在没有φ的情况下,他既未做出真陈述,也未做出假陈述。

2.如果没有Ψ,说话者就没有指称任何东西。

3.他说的话之所以没有真值是因为他没有进行指称。

唐纳兰认为,在归属性用法中,1可成立,在指称性用法中若没有φ,其陈述也有可能为真。2则肯定不对,因为在指称性用法中,语词本身有意义,即使没有与其相对应的事物,说话者也完全可能作出指称。3的情况则分为两种:在归属性用法中,若没有进行指称则无真值,但在归属性用法中,若没有适合摹状词的事物,说话者所说的语句就无真值,这样就出现了矛盾;而在指称性用法中,即使讲话者使用了错误的摹状词,常常也可认为做出了指称,只是在没有指称对象时,才可判断其真正指称失败。但这种指称失败产生的无真值情况比斯特劳森所设想的更极端。[5]

唐纳兰对罗素和斯特劳森的理论所做的批判不属于同一性质:前者的摹状词研究属于语义分析,唐纳兰属于用语用分析对语义分析M行了批判。而唐纳兰和后者属于语用分析阵营。[4]他对限定摹状词两种用法的区分的理论基础是斯特劳森的指称论,因此可以说他对斯特劳森的批判是语用分析指称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四、唐{兰理论取得的发展

唐纳兰在文章中举例进一步说明了两种用法的区别。他认为两种用法的差别不仅是在陈述句中,还可以推广到疑问句和祈使句中。

在唐纳兰看来,信念并不能完全地区分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因为即使有人确信某个人或某件事适合这一摹状词,我们仍然能使用其归属性用法。我们可以用前面的澳网冠军的例子来阐述一下。假定一个小威廉姆斯的球迷坚信小威廉姆斯在此次澳网中一定能卫冕冠军,他就说“赢得澳网冠军的女将是好样的”,之后这个球迷开始叙述一个网球运动员若要获得大满贯的冠军需要进行各种艰苦的训练,而能够经历这种种历练的人是好样的。而最后比赛结果是小威廉姆斯没有赢得大满贯,冠军是李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说话者确信某个特定的人或事适合该摹状词,也同样可能使用其归属性用法。相反的情况也同样可以成立。

可以看出要区分唐纳兰的限定摹状词理论中的两种用法有两个因素:其一是使用摹状词的特定语境(与斯特劳森引入的语境因素相似),其二就是说话者在此特定语境中的意向。也就是说,归属性用法对语境要求更少;而指称性用法则更多地依赖于说话者的意向所赋予其在特定语境中的特殊意义。

因此对于唐纳兰,若脱离具体使用情境,我们不仅无法识别某个语句中摹状词指称的对象,也可能无法知道是使用了指称性用法还是归属性用法。所以,相比斯特劳森,唐纳兰更彻底地贯彻了“语境”原则,[9]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细化:区分了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也可以看作是对斯特劳森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五、唐纳兰理论的局限

唐纳兰对于限定摹状词两种用法所作的区分有其优势及合理的地方,且同时他的研究也相对更为深入。斯特劳森首次将语用因素引入指称理论中,唐纳兰则进一步发展了前者的观点。但是,唐纳兰由于过于强调两种用法的区别而把限定摹状词的描述功能和指称功能彻底分割开来,在他看来,在使用归属性用法是完全不会使用指称功能,而在使用指称性用法时也完全不会使用描述功能。这样的观点似乎不是合理的。[2]我们可以继续用本文中“网球冠军的例子”进一步阐述。

假定我们得知澳网女单冠军经过激烈角逐有了最终结果,我们可以推断说“赢得澳网冠军的女将是好样的”,虽然不知道是谁获得了冠军,但从获得澳网冠军这一事实推测这位女将是好样的。根据唐纳兰的理论,这属于限定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因为没有使用特定指称的人-没有说明谁获得了冠军,一次限定摹状词只发挥了描述功能。但即使不知道最终冠军由谁获得,还是使用了这个限定摹状词指称了某个特定的人,即某位获得了澳网女单冠军的球员。所以应该说这里限定摹状词的指称功能得到了部分的发挥。而涉及到限定摹状词的指称性用法时,假定在决赛现场李娜的表现令全场观众欢呼鼓掌,在这种情形下,基于她的表现我们会说“获得澳网冠军的女将是好样的”,这时“获得澳网冠军的女将”指的是现场比赛的李娜,即使最终结果她没有成功,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再说这句话时,说了关于“李娜是好样的”的话。在这里,限定摹状词在指称性用法中用于指称某个特定的对象,即使这个对象完全不符合该限定词的内容。在这个例子中,限定摹状词充分体现了其指称功能,即指称了“李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其具备的描述功能。因此,通常情况下,限定摹状词的归属功能和指称功能总是同时存在,相互紧密联系的,并不会如唐纳兰理论中所描述的完全分割开来。

克里普克在《说话者指称和语义指称》中对唐纳兰关于限定摹状词指称理论也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唐纳兰并没有成功地对罗素的理论进行反驳,同时也没有针对限定摹状词双重功能区分的性质给出必要的说明。[10]虽然克里普克认同这两种用法的区分,但他认为这种区分只是其针对说话者指称-语义指称这一区分方式中的特例。克里普克认为必须对语词意义和说话者意义进行区分。而特定语言的规则决定了语词意义,说话者的意图决定说话者意义,前者是属于语义范畴的。他将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分别转化为语义指称和说话者指称进行区分,并指出唐纳兰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其分析基础体现了限定摹状词的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之间所存在的一种语义含混性。[2]为进一步说明,克里普克用唐纳兰的例子,在其基础上设想了两段对话。

1.A:“她的丈夫对她很亲热。”

B:“不,他对她不亲热。你指的那个人不是她丈夫。”

2.A:“她的丈夫对她很亲热。”

B:“他的确对她很亲热,但是他不是她的丈夫。”

在1中,B所说的“他”指称的是A所说的“她的丈夫”这一限定摹状词的语义指称,即她的配偶;而在2中,B所说的“他”则指称A所说的“她的丈夫”这个限定摹状词的说话者指称,即当时情景下所出现的那个男人,而非配偶。两个对话中“他”的语义指称和说话者指称是不同的。

克里普克分析说,唐纳兰既把限定摹状词“她的丈夫”的所指理解为其语义所指,即她的配偶,而他对她不亲热。同时又将其所指理解为说话者所指,即当时情景所出现的那个男人,她的情人,而他和她关系的确亲密。所以在第一种理解中“她的丈夫对她很亲热”这句话为假。而在第二种情况中,唐纳兰就得承认“她的丈夫对她很亲热”为真。但是唐纳兰没有就这句话的真假进行讨论,这说明唐纳兰假定限定摹状词“她的丈夫”的语义具有两种可能:既可表示语义所指也可表示说话者所指。而克里普克的区分方式中没有进行语义两可性的假定,因此他认为自己的区分相比唐纳兰的更有优势。[8]

六、结语

本文提及的几种理论所涉及的是不同的逻辑类型,而决定他们不同逻辑眼界的是基于他们背后的基础假定和预设的意义理论。而不同的逻辑系统对应刻画了不同的内容,便不存在后者对前者的否定。指称问题从语义向语用的发展趋势说明,语词意义要延展到用词实现指称、表达意义,而指称离不开语境中多因素的互动,是其主体不断变化的语用活动过程。[4]

参考文献:

[1]黄勤.摹状词理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D].西南大学,2010.

[2]张利芳.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3]斯特劳森.论指称[A].马蒂尼奇主编.语言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20-435.

[4]罗蓓.限定摹状词指称问题探析[D].西南大学,2008.

[5]唐纳兰.指称与限定摹状词[A].马蒂尼奇主编.语言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51-467.

[6]何莲珍.指称理论的不同观点评述[J].浙江大学学报,1997,(9)95.

[7]克里普克.说话者指称与语义性指称[A].马蒂尼奇主编.语言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76.

[8]陈波.逻辑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7.

[9]朱耀平.唐纳兰的限定摹状词理论对“语境”原则的贯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16.

[10]韩秀萍.“弗雷格困惑”与解答[D].南京师范大学,2009.

纳兰的词范文第7篇

清初对汉文化从“抵御”到“借鉴”

满族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如何弥合满汉文化差异、协调民族冲突,是清初统治者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努尔哈赤出征辽东,满族文化初遭汉文化的冲击。出于实际需要,努尔哈赤注意吸收汉人有学艺者加入自己的阵营。在辽东地区站稳脚跟,政权初步稳固后,满蒙联合。入主中原。但他们面临的却是占绝大多数的汉族及汉族文化。皇太极为首的统治集团“欲以历代帝王得失为鉴”。天聪五年(1631)十一月,皇太极谕贝勒大臣曰:“朕令诸贝勒大臣子弟读书,所以使之习于学问,讲明义理,忠君亲上……”对八旗子弟读书的年龄便都作了明确规定:“自今凡弟子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者。俱令读书。”令巴克什达海同笔帖式刚林、苏开等“翻译汉字书籍”。天聪三年(1629)文馆设立,八月,皇太极用科举考试选拔治国人才,“诸贝勒府以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俱令考试”。同年九月。他“命诸臣公同考校,各家主勿得阻挠。有考中者,仍以别丁赏之”。认识到:“自古国家,文武并用,以武功勘祸乱,以文教佐太平。朕今欲振兴文治,于生员中考取其文艺明通者优奖之。以昭作人之典”。辽东儒士,如范文程、宁完我成了皇太极的重要谋士。

入关后,顺治帝将“崇儒重道”定为基本国策。清朝统治者采取上述一系列文化政策,就可以从容“抚有”华夏了吗?事实证明这远不够。汉人的图书典籍浩若烟海,韬略计谋层出不穷。远较最初“从龙”的辽东儒士,如范文程、宁完我等复杂得多。在清军进攻江南的过程中,实质性地遇到了汉族知识分子的强烈抵抗,就是明显的例证。要成为完全的统治者,仅靠借鉴些许汉文化的政策恐怕是不够的。显然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到康熙亲政以后,“融满入汉”虽非情愿,但已是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了。

康熙初年“融满入汉”的文化抉择

康熙帝亲政之后,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稳定江南文士集团成为康熙朝文化政策的重点。清朝入关,统一全国,三吴是反清斗争最为惨烈之处,清军为了报复这些抵抗者,所到之处。出现了一幕幕惨剧。武力征服江南地区后的一段时间里,士子或待时而动,或联络海外,始终不稳。江南成为思想最不稳定,人心思旧的地区。康熙帝亲政后,已进入取得对汉族地区实施全面统治的关键阶段,其中最主要的是吴三桂谋反。由于吴三桂本就明朝旧臣,又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所以如何稳定江南文士集团,又凸显出来。在满汉文化交融中,形成了逐渐从被动受影响到主动接受的文化过程。康熙帝在全国推行八股取士,以增强文化凝聚力;开设博学鸿儒科、开明史馆,用非常规的手段网络人才,使游离于王法之外的各路人士,各安其处。前朝“遗老大师,凋谢略尽”;开经筵、举行日讲,讲官以内阁大学士、学士、六部侍郎、尚书等熟悉儒家经典的儒臣为主,推重儒学宗师的地位。康熙帝一改外来征服者的形象,俨然以中华民族代表者的姿态,采取尊崇孔孟。承袭文化大统,康熙十二年(1673年)至十七年(1676年)的举措便是明证:康熙十二年二月“上御经筵,命讲官日值。”“五月壬申。学士傅达理等请以夏至辍讲,上早曰:学问之道。宜无间断。其勿辍。”康熙十三年九月“上御经筵,命每日进讲如常。”康熙十四年四月“上谕:侍臣进讲,朕乃覆讲。互相讨论,庶有发明。”康熙十五年三月,“赐彭定求等二百九人进士及第。”

康熙帝为学如此勤奋,成为历代帝王的楷模,他的身体力行,对八旗子弟影响至深。逐渐弥合了满汉文化的差异。清初清统治者吸纳汉文化精华的文化政策,顺应了社会、政治的需要。而且推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这种政策的影响下,八旗子弟逐渐接受汉文化的熏陶,尤其自幼生长汉地在儒家思想熏陶下的新一代满族人迅速成长起来,思想意识焕然一新。他们参加科举、拜读经书,满族肇兴时代的“无论长幼,争相奋励,皆以行兵出猎为喜”。娴于骑射,疏于文教的状况逐渐改变。入关后,满洲官员,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各送一子人监。护军统领、副都统、阿思哈尼哈番、侍郎、学士以上之子。俱为萌生。其余各官之子,俱为监生。定牛录各取官学生2名,以20名习汉书。余俱习满书,普通旗人子弟逐步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康熙四年(1665年)规定。恩荫子弟。先送国子监读书,后授官职。满洲贵族习汉诗文者也蔚然成风

纳兰性德与康熙文化政策的传递

康熙帝的文化取向,激励着八旗子弟一心向学,纳兰性德就是在这一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纳兰性德小康熙帝一岁。康熙九年(1670年)纳兰性德17岁,人太学读书,当年康熙帝主持殿试取中进士292人,制曰:“今既崇经学,以正人心,重制科。以端始进”。次年,纳兰性德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随后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纳兰性德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他诗文出色,尤以词作杰出,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他的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就儒家文化而言,诗文仅为其“表”,经义才是其“里”;诗文其肉。经义其骨。康熙亲政后不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宋人理学为价值中心,尤宗朱熹之说。人谓“圣祖笃信程、朱,所著《几暇余编》、其穷尽性处,虽宿儒耆学如李文贞公、汤文正公等,皆莫能测。尝出《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书,特命朱子升祀十哲之例。”即是说此。他以充满朱学观念的《圣谕广训》颁行于世。作为新朝价值观念的基准。性德本好诗词,也一头扎进经学之中,拜名儒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主持编纂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他又把搜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

纳兰性德不自觉地向汉族文士传递了康熙时期文化政策走向的信息。纳兰性德自登科领侍卫职之后,相当活跃,不但遍交名士,还为他们排难解纷,纾困分忧,比如顾贞观遭人攻忤,就感激他“阴为调护”;姜宸英无钱奔丧,也念叨他“轸念贫交,施及存殁”。尤其著名的是“贞观友吴兆骞坐科场狱戌宁古塔,赋《金缕曲》二篇寄焉。性德读之曰:‘山阳《思旧》,都尉《河梁》,并此而三矣!’贞观因力请为兆骞谋,得释还,士尤称之”的事,为世艳称。纳兰性

德随侍南巡,到无锡与严绳孙、顾贞观等在忍草庵举行诗会,这种文坛上的活跃,被康熙帝容忍,在于它不自觉地向江南士子传递着康熙帝的文化取向。纳兰性德交往的名士,大多比他年长二、三十岁,却如此褒誉这个年甫弱冠的满洲贵胄,与其说欣赏他的不世才华,毋宁说是对这种文化走向和态势的肯定、赞许和鼓励。纳兰性德与这些名士的交往,无形中为康熙盛世的清政府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其时也由于康熙帝用非常规手段,经过博学鸿儒科取士、开明史馆,网罗汉族名士,使他们逐渐消除满汉隔膜,将满洲亲贵纳兰性德纳为至交成为可能。徐乾学在《性德墓志铭》里写到纳兰性德死时,汉族名士“哭之者皆出涕,为哀挽之词者数十百人。有生平未识面者。”康熙帝对自己的御前侍卫纳兰性德猝死表现得格外沉痛,就有更深意味在内了。

尽管纳兰性德在康熙十五年得中二甲进士,并且在文学尤其是诗词领域颇有潜质,但却担任了御前侍卫这样的武职官员,为什么?“国初以八旗将士平定寰区,镶黄等三旗为天子自将,爱选其子弟仿《周官》宫伯之制。命曰‘侍卫’。其曰侍禁廷左右供趋走,曰‘御前侍卫’;稍次曰‘乾清门侍卫’;其值宿官门者。统称‘三旗侍卫’。”则“侍卫”-职本“备宿卫侍从”,“曰侍禁廷左右供趋走”。纳兰性德为镶黄旗,充任此职。倒也名正言顺。这恐怕还与统治者对待满汉文化融合的政策不无关系。满清统治者一方面吸纳汉文化的精髓。但同时还要保留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满民族文化意识非常强烈。

纳兰的词范文第8篇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的词一向被人们称颂,多愁善感,情真意切,他的才华和诗词被很多人很追捧。

被这首词所吸引的是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身从字面含意来看,这是一首颇为伤感的词,有些悲凉。

当看到词的解释时才了解,这词是纳兰怀念妻子的词。

西风微凉,残阳西下,词人站在窗前看着萧萧落叶,回想起曾经和妻子那寻常的赌书泼草的日子,心里不免有些伤感。

当时光流逝,想起西去的故人,秋风引愁思,当时很是平常的往事如今却已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