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范文第1篇

【邓康延先生,生长于西安,曾任职《深圳青年》策划总监、香港卫视《凤凰周刊》主编,现为越众影视有限公司、越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制片人,主要从事纪录片制作。个人著作有《远方不远》、《常常感动》、《老照片新观察》、《一杯江河》等。任主编编着:《最是难忘》、《一滴水的海》、《高处相逢》等。参与电视作品:《太白音画》、《日出》等;纪录片《寻找少校》、《深圳民间记忆》、《岁月山河深圳人》、《发现少校》、《六十年三地歌》等。】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本该记忆和纪念的人和事正被有意无意的遗忘,而纪录片可能是最好的拯救者和提醒者。邓康延先生就是秉持这样理念和实践的纪录片人。

从最初的《深圳青年》到《凤凰周刊》,以及如今的纪录片制片人,邓康延先生坦言,带有很多感性的选择。在一定的时间追寻一定的事情,是他文章里和纪录片里聚焦的人物,也折射他自己。变化的过程,交织着机缘的闪现,社会的变化,也有命运的提醒。偶然里带有必然。在这条媒体人和独立学者的路上,他是见证者、记录者,也是亲历者。

“发现不应被湮灭的人和事,记录真实,尊重每一个人,正直公理永远是第一位的利益。”

在邓康延先生心目中,有深度、有命运感的纪录片是一个国家、城市的影集,是家国血脉的形象传承,对未来具有史料性、考古学价值。电视剧、电影可以在书斋里编写、酒桌上碰撞,可以随着政治需求把握方向、个人好恶结构人物情节;而纪录片是以真实为度,平实客观地把镜头对准人群,甚至主客混为一体,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一起陷入生活的常态。所以历史悲喜剧的讲述,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的揭示,都在当事人情绪不平衡的内心袒露中,并构成纪录片平衡世道人心的力量。其实,平实自有生命力,比如,在当时司空见惯的事,多年后的观者会看得啼笑皆非或目瞪口呆,因为里边有了一个悄然掩身入座的角色――时间。

众所周知,纪录片周期长,回报低,目前投资者、播出者、收看者相对落寞,但价值也正在于此。热闹处,是集市,是每天的口粮;冷寂的书店里有口粮以外的东西,但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是在灯火明灭处要看看粮食和星空的关系。这也是纪录片的苦和妙之所在。大事件的结果不能吞噬过程中的细节,如果过程被扭曲,结果下的结论也一定有问题。纪录片就是回溯过程的过程。

邓康延先生称,万事万物都在动态平衡中,他所做的也不例外,既然有内心的回报,一些片子也受到好评,做此事的琐屑艰难和入不敷出也是合理的,是成本。许多纪录片的沉郁、平凡或反主流的激烈,都是纪实的特质,势必会与播出平台与市场有冲突。这时需要的是的理性务实,而非鲁迅的激愤刚烈。比如,中国的纪录片节,既有京沪主流媒体的豪迈张扬,也有云南和南京独立展的低调坚守。他和他的越众影视公司的制作,也许在二者的平台上播放都会有共鸣,毕竟纪录片人的大理念是相通的,需要的是自我坚持中的方式方法。都能实现的不是梦想,都不能实现的也不是梦想,跳着够到的果子最好吃。也因为这份坚持,他得到了很多志同道合朋友的支持,其中来自民间组织也有政府机构,来自文化同道,也有企业社会。

邓康延在恢复高考第一年1977年考入故乡西安矿院地质系,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一边搞科研一边在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杂文、译文,散淡地坚持中渐有影响。1992年南下深圳,改行发展。谈及如何走上文学和影视的道路时,他说:一是不安分的心和一直不变的文学兴趣,另外就是转型期带给每个人的机遇。上山下乡、77级大学生、工科单位、励志青年刊物、新闻时政周刊,独立纪录片的转换过程,是人的性格河流与社会河床的适应与冲撞。这30年,哪个人不是跌宕起伏,四处寻找?每个人创造力探险力的集合,聚拢的是社会活力,也折射着国家的进步。从人性的角度、历史的维度去挖掘或被挖掘,都让他兴奋和忧伤。

近5年间,他和朋友和自己的团队一直沉浸于远征军的那段史料里,先拍了战死于腾冲的美军少校梅姆瑞的故事《寻找少校》。片子与商业无关,也并非宏大叙事,它静静讲述的,只是一个关于遗忘和寻找的故事。历史总是在反反复复中丢失了许多细节,但有时候,细节却决定了人们怎样去记录历史。他们既是在寻找故人故事,也是在寻找内心的安宁与历史的公正。《寻找少校》已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纪实频道、安徽卫视、陕西卫视、深圳卫视、凤凰卫视、北美黄河卫视多家电视台播放,获取过2008-2009年度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奖”等各项大奖。

历史不应被模糊、歪曲,不管是履行程序上的公正,还是正视他人付出的努力。纪录片就是要追寻来龙去脉,正本清源。历时3年新拍竣的《发现少校》,叙说93岁的远征军少校赵振英的一生坎坷辉煌,要让风烛残年的老兵体味些许最后的温暖。同时,也表达今人对历史的敬畏。此片正待11月底央视十套首播。

成立影视公司三年间,邓康延的越众影视团队已拍摄纪录片50余集,以民间视角审视深圳的发展,用华人流行歌曲去梳理的社会变迁,以信仰与财富交缠中的彷徨艺人揭示民族的困惑。他认为,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里,每一滴水都包含着海。

“我相信冥冥之中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远征军给的,难于瞑目者给的,未来人给的。正是这种力量支撑我坚持去记录历史的案例,社会的转折,大环境下小人物的命运。”

诚然,纪录片的市场还处在培育之中,但是邓康延认为,纪录片带来的效益可能不是当下的,却有益于以后。

比如说现在寻找二三十年前城市的影像,除了一些会议纪要领导讲话开工典礼,其它鲜活的社会生态元素很少。那么,若要让后世不再失望,现在就得多拍些世情百态、人物事件。历史不可空白。

再比如,正因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大家如、等对教育的坚守,才得以让我们有所藉鉴和传承。半个多世纪来为什么再出不了如民国大家的风范和成果?最广博、最形象的思辨可能要数纪录片解读。以鉴古知今看教育的十集纪录片《先生》已在启动,《老课本》系列的纪录片和动画片也已在筹措中,展开的是向、向民国的致敬之旅。

而已在收尾的6集移民片《迁徙》,和刚刚开机的10集摄影师人物篇《从照片开始》都是深圳题材,更多民间视野、人文反思。他的十多人团队里,有凤凰卫视原来的纪录片同事,有资深出版人,也有才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不同的经历、性格共聚在纪录片的专业公司里,每天所谈、所争、所拍、所悲欣交集的都是纪录片。邓康延感到很幸运。因为职业和志趣是一体的,人也是志同道合的。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范文第2篇

由《大国崛起》原班人马创作的《公司的力量》,是中国第一部在世界范围内探讨公司制度的纪录片。从同名图书《公司的力量》来看,该片看似对世界历史进程中公司所扮演的角色给予了不偏不倚的描述及评论,实际上,我们能从中读到的是公司正面的、积极的力量。公司强则国强,民企富则国富这一逻辑在书中呼之欲出。

于普通民众而言,接受了公司强则国家强的逻辑或概念,至少要能先从书中读到培育公司好土壤的3个标准。

其一,是否很容易开一家公司。《公司的力量》告诉我们,在美国和英国,成立一家公司都很简单,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成立公司。其二,对创业失败的接受文化。在我们的文化中,失败造成的不良影响过大。这是需要不断修正的,我们需要明白不断失败是最核心的企业家精神之一。北大教授张维迎点评说:“如果个人没有自由,法律、文化不鼓励人们冒险。不鼓励人们创新,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出现真正的企业家。”再次是所有权的问题,也是更接近核心的问题。所有权的不可侵犯性,所有权的稳定性,是商业活动的基石。如果没有财产权利明晰化的话,就不可能有契约的基础,也不可能有公司的产生。

极度概括性的语言,专家精练的评语,加上电视画面的冲击,《公司的力量》图书与电视片同期上市,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在这样的冲击波中,人们开始得到商业知识的基本养分了。

我认为《公司的力量》一书主要有三大看点。

看点1:呈现公司发展史画卷

《公司的力量》实则是公司发展史的精缩版,老少皆宜的插画版。描述的公司发展脉络极其清晰,是一部完美的画卷。

《公司的力量》揭开公司史的基本脉络:16世纪至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出现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及发展;英国南海公司、法国密西西比公司的倒闭。致使成千上万家庭破产,从而在此后100年间不再有股份公司;铁路时代催生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新出现;英国通过了《公司法》;以公司立国的美国的强盛;再到二战后日本的崛起;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重新开放……书中还包含了许多精致的细节描写,比如,提到了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认为这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王室的财政和经济权力开始让位于议会,政府权力逐渐退出商业领域,把公司还给市场。

通过书写这一完美画卷,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近代以来,任何忽视市场力量,不能发挥公司组织优势的国家或社会都逐渐衰落。

《公司的力量》论证了只有借由公司推动市场经济的生产力,解放个人的创造力,国家才能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

看点2:专家点评恰到好处

这部纪录片采访到众多专家,从知名的中外名校教授,到传记作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不一而足。用现代人的观点来解说公司发展的历程,专业性的角度加上大众化的语言,让该书处处显示出强烈的现实感,又充满较强的说服力。

我认为它是一部很好的商业普及读本,是一部教辅书。

一部书针对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囊括了范围广大的专家群的意见,这或许也只有中央电视台的平台能够实现吧。

看点3: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公司的力量》每个章节结束都有个“启示录”,都预设了这类问题:中国及企业面临的现状是什么?我们有哪些不足,哪些急需改进或值得警惕的地方。我认为,这个“启示录”是纪录片中最大的亮点,也是该片创作团队最想告知政府、企业、普通民众的地方。

《公司的力量》很少有自己的判断,只提出问题,但却也掩盖不住它的立场。比如,在第三章有这样一个判断:美国的创富时代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相似的地方。那时候的创富年代是怎样的模样呢?“到1860年,美国已经从一个等级社会悄然过渡到契约社会,俨然是一个公司化的国家。集权之下又有分歧,管制之外又有自主。”中国改革开放的32年,也是地方间不断竞争的32年,也是集权与管制的矛盾、分歧与自主的矛盾。由此得出结论,美国的创富时代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相似的地方。

讲到19世纪中后期的“进步时代”,公司利益侵害个人权利,公司的权力过度膨胀的时候。书中写到,当时很多公司老板心目中的逻辑是这样:如果嫌劳动条件不好,嫌工资太低,工人完全可以选择不来。

这段描述的画外音是什么呢?很明显,它要告诉大家,中国也有不少老板在用这样的逻辑,认为在市场经济,是雇员的自由选择,不存在压迫与剥削一说。问题的关键在于,那样的逻辑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至少,我们要开始明白,贫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

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进入了“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新时代。纪录片的编导们给出的对比是,中国现阶段的问题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所产生的问题十分相像。在激烈的转型时期,我们需要重构经济发展方式、社会治理方式。书中还有专门的章节是介绍日本企业好榜样的,日本企业以其鲜明的本土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量,后来居上,一时间独领。后来居上的力量,其实是外来经验与本土文化有效结合起来时的力量。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独立纪录片;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社会透明程度的提高,一种兼容并包的思想氛围正在形成。在这种思想氛围中,整个社会对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可以容忍了。因此出现了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在文学、音乐、美术等领域,这种现状已经是不容置疑的现实。就属于影视艺术的独立纪录片来说,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许多怀有艺术理想的人在先锋艺术领域“独立和自由精神”的倡导下,自愿脱离公职,专注于自己的创作,成为生活在社会边缘的“自由艺术家”或文化“盲流”;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实现个人化的影像写作和表述的一种渴望。这是由早期独立纪录片的作者的特殊身份决定的,他们多少都曾与电视台有过某种工作或合作关系,但是在为电视台制作(纪录片)节目的过程中,他们感到了相当程度的束缚与制约。于是,独立创作纪录片成为他们实现艺术理想的最好选择。

独立纪录片是从“个人立场”出发,透视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存诉求及其情感方式。它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补充和校正。他们的创作没有商业化和播出的压力,往往把镜头对准中国社会体制之外的边缘人,倾听他们的隐蔽心声与情感陈述,贯注着人道关怀精神和个性特征。尊重自由表达的权利,象征着个人化创作方式。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往往兼具导演和制片人双重的身份,一般不属于体制内。独立纪录片的作者挑战传统的表现手法和表达题材,想在平常中寻觅新奇。比如英未未的《盒子》,大胆的把镜头对准了一对女同性恋,观众对此充满好奇心,作者通过对内部的深入挖掘,使同性恋的成因呈现出完美的社会学意义。

我国现在的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属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生存在体制中有一种尴尬。中国大陆的独立纪录片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诞生:1988~1993年,主要有吴文光、温普林、蒋樾等人早期的“记录”行为,80年代末期,在北京出现了一个流浪的艺术家群体;1991年6月成立了“结构.浪潮.青年.电影小组”,即SWYC小组,并在12月举办了“北京新纪录片作品研讨会”。中国大陆的第一部独立纪录片是吴文光的《流浪北京》(1990),记录了五位自由艺术家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生活。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以前的工作不同,但是他们的目的大致相似,即为了在北京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他们活在自己的梦想里面,在艺术的海洋里他们看到的都是阳光,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他们在生活的巨轮前无力的挣扎并最终选择了不同的生活。

发展与探寻:1993~1999年,1993年参加山形电影节后,大陆的独立纪录片作者开始有机会接触到国外的纪录片;1994年广电部下发通知,就一批导演私自参加鹿特丹电影节举办的中国电影专题展一事予以处罚,1994年多少有些孤寂与落寞,这年不甘寂寞的张元与段锦川合作拍摄了一部35毫米的胶片作品《广场》;1995年,蒋樾历经两年的《彼岸》拍完;1996年,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由文化交流公司出品;1998年,李红的《回到凤凰桥》(曾获1997年山形电影节“小川绅介奖”)被英国BBC公司以25000英镑的价格收购,这是大陆独立纪录片中首次被国外电视媒体购买的作品;1999年,由“疯狂英语”发明者李阳出资,张元创作完成《疯狂英语》,这是一部艺术水准和商业利益双赢的纪录片。

蓬勃兴盛:1999年以后。1999年,《老头》和《北京弹匠》双双获得日本山形电影节“亚洲新浪潮”优秀奖;2000年2月,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雎安奇的作品《北京的风很大》获青年论坛单元大奖;2001年9月下旬,由北京实践社和《南方周末》报联合发起的首届民间独立映像展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此次映像展,堪称独立纪录片的一个狂欢式盛会,五十余部长期散居民间的独立纪录片作品同观众见面,实现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会师,在参与竞赛的纪录片中,杜海滨的《铁路沿线》因对铁路沿途流浪群体的平视与深入荣获最佳纪录片奖,英未未的《盒子》和朱传明的《群众演员》也以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受到了关注。

一、创作上自主意识加强

(一)主动参与

独立纪录片产生前片子大都是体制内的,专题的倾向比较大,在这里面的创作者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条件的完备,人们有了越来越多自主选择的权利,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将自己的声音记录下来,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在独立纪录片的创作中有很多的作者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训练。

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康健宁的《阴阳》、杨天乙的《老头》、朱传明的《北京弹匠》、雎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杜海滨的《铁路沿线》、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赵亮的《纸飞机》等等,这些纪录片在短短几年内不断涌现并在国内外名目繁多的纪录片奖项中得奖。其中有好多制作人都是第一次拍纪录片,而且不是专门的纪录片工作者。和1990年早期的“独立纪录片运动”不同的是,当时的纪录片工作者,无论是吴文光、段锦川还是蒋樾等人,大都有在电视台工作的背景,他们是苦于不能在传统体制内进行真实的表达,才选择了独立制片的道路。而当下年轻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则多半不在专业影视从业人员之列,他们或者是还在电影学院读书的学生(如朱传明与杜海滨,拍片那时尚未毕业),或者是流浪北京的青年,甚至是像杨天乙那样原本对影视制作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杨天乙的《家庭录像带》是从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出发,20年前父母为什么要离婚,通过镜头,我们看到的是20年后的平静,而且母亲弟弟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愿意将家庭暴力这事说出来。独立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将镜头对准了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生活,而且很主动的将这些东西表达出来,而不再是直到被迫表达。拍《姐妹》和《邝丹的秘密》的章桦,她曾经是发廊妹,这可能让她有了低人一等的感觉。刚开始是为了生活才拿起摄像机,希望有一技之长,但是久而久之,她爱上了摄像,而且积极主动的拿起摄像机来记录自己与身边朋友的生活。(二)关注自己

独立纪录片是将视线转入了自己身上,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把发生在自己身边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都记录下来,通过这些,人们对日常的事物有了新的看法,引起社会上有相同问题人们的关注。

《盒子》记录的是一对同性恋的生活思想,通过对她们的挖掘,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并不是对她们的歧视,相反有了社会学的意义。又比如唐丹鸿的《夜莺不是唯一的歌喉》,这部独立纪录片记录了在中国四川成都的三个人在1999年末到2000年初这段时间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他们中的崔莺是一位画家,她感到自我正在遭到践踏而痛苦不解;尹晓峰的油画曾经充满了力量和激情,现在他一直做着与盲人有关的行为艺术;唐丹鸿是一位诗人,她在严重的抑郁症里挣扎着,已经到了崩溃的临界点。当遇到心理医生张血曦女士后,在治疗过程中,作为对那段时间的清理,拍摄了这部片子。唐丹鸿通过对自己的关注,通过对小人物的关注,将人真实的内心展示在观众的面前,他们的苦恼,抑郁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作者关注的是父母的生活。宋田的《天里》通过关注农村改换村主任的事件把中国普通的一个村庄村民的日常生活呈现在观众面前,作者在这里面贴近了村民,把自己融入在这当中。我们从这些独立纪录片小人物边缘人物的身上看到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自己的身上,拍出来的不是历史片或者是政论片,而是大多数人们所关心的题材。

(三)理性写意

2001年9月22日首届独立影响展组织者说过:“我们不仅是在自觉的展示作品,更为主要的是想介入理论思考、充满反思精神的学术评论,从而让本次影展上升到学术层面上进行。”而独立纪录片从理性写实转向理性写意,指的是通过写实的手段来表意。纪录片的特点是要完完全全的真实,不带有任何的感彩。作为纪录片一种的独立纪录片一开始也没有摆脱这样的套路,但是随着独立纪录片逐步的发展,人们的目光更加的开阔,拍摄更加的自由,拍摄的局限被打破,用独立纪录片来写意的作品越来越多。比如说杜海滨《铁路沿线》中的十几位盲流,作者用一种平视的眼光看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对他们的关注没有只停留在生活现象的层面,而是直入精神世界,并且与他们的精神世界有了对话,片中的“小新疆”、“李小龙”等人通过他们真诚的讲述呈现了丰富的个性,赢得了观众的尊重。还有《盒子》,作者通过与她们精神世界的沟通让人们看见的是美。陈晓卿的《沙与海》写的是内蒙与宁夏交界处沙漠边缘的农民的生活状态,人们看到的是长期封闭带给他们的一种状态。

二、资金上自行筹措

目前中国唯一一家专业纪录片商零频道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郑琼认为国内独立纪录片制作人的生存状态比起外国同行要差许多,这归因于中国纪录片仍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方案预售机制,同时又没有来自国家、社会的纪录片的基金,独立纪录片的制作者们无法靠记录片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吴文光认为:“你可以在某个领域是一个专业的人,所以你必须做其他工作来解决你的生活问题,结果拍记录片就像业余去做一样。”吴文光的独立纪录片《电影》是他2000拍的素材,但是到了2005年才拿出来剪辑完成。

体制以外的独立纪录片人拍摄时的资金需要自行筹措,拍摄资源无从获得,加上国内相关政策不明朗,只有少数幸运者能得到在电视台播放的机会,或在国际大赛中有所斩获而在海外市场销售,更多的则可能因为不能通过审查,或找不到适合的电视台播放而被彻底湮没。

旅日人士张丽玲自行筹资、策划并组织拍摄的《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历时四年,跟踪拍摄66人,采访数百人,用尽1000多盘素材磁带,斥资6400多万日元。不过在发行上,这部独立纪录片比较成功,先后在上海、重庆、南京、香港等地播放,并引发收视热潮。王兵在制作《铁西区》的过程中,常常很窘迫。他的资金来源是不固定的,并且由于《铁西区》片长达九个小时,没有音乐,没有故事,现代很少有人能够完整的看下来,艺术价值高,但是发行很不成功。张以庆的《幼儿园》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要是没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他根本没有办法获得成功,在艺术上,他是成功了,可是在盈利上,他是失败的。像他这么幸运的人可以说是很少的。资金上的自行筹措导致了很多的导演一闪即逝以及拍摄者身份界定等问题。

文章对独立纪录片的特点进行了论证。不管公众对独立纪录片持什么样的态度,它已经浮出水面了,虽然说它现在的处境很艰难,但是独立纪录片肯定会有一片属于它的市场,并且最终会走进公众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张明博.她们的声音——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独立纪录片女导演创作概述[J].新闻大学,2007(6).

2、孙霁,张爱华.DV纪录片的题材[J].新闻传播,2007(6).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范文第4篇

2012年五一小长假(4月29日-5月1日)期间,中央电视台收视份额达34.23%,比去年4月30日-5月2日增长2.59个百分点,增幅为8.2%,全台收视总市场份额超32卫视5.35个百分点,高出18.5%。全国上星频道市场份额排名中,CCTV-14少儿、CCTV-1、CCTV-8、CCTV-3包揽前四。

CCTV-14少儿频道特殊编排,全天动画联播,市场份额涨至6.53%,比去年五一增长2.90个百分点,增幅达80.0%。频道根据不同年龄段少儿观众的作息规律,对位安排播出国内外优秀动画片、儿童剧和影视剧。其中,《动画大放映》《动漫世界》等品牌栏目收视率突破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150%。

CCTV-1自4月16日起节目微调。《朝闻天下》在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于6:00至8:30并机直播,8:30至9:00继续在新闻频道播出,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早间对新闻资讯的需求。新推出的“22:30精品节目带”,《魅力·纪录》周一至周五播出国内外顶级纪录片;周六重点打造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周日播出新闻专题节目《看见》。两周来,微调效果显现。五一假期CCTV-1收视份额5.97%。

CCTV-8市场份额比去年五一增长0.77个百分点,涨幅为29.0%。综艺与电视剧常是卫视节假日争夺市场份额的杀手锏,但今年五一,CCTV-3、CCTV-8位列所有卫视之前。

“七动-激情伦敦眼”大型媒体行动启动

5月3日,由第一财经组织发起的“七动——激情伦敦眼大型媒体行动”在上海启动。“激情伦敦眼”大型媒体行动汇集:第一财经、北京财经频道、成都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生活频道、江苏城市频道、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在奥运会期间组成近30人的联合报道团赴伦敦采访报道,各类精彩内容将在七台共同播放、合作共赢。联合报道团已经得到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伦敦发展促进署、伦敦媒体中心等英国官方机构,以及凯撒旅游、维珍航空、千禧酒店集团等中英企业的支持。“激情伦敦眼”报道项目还将借力于中国财经(电视)媒体平台(China Business TV Net, 简称:CBTN),集合多家国内知名媒体力量,力求奥运期间立体呈现“奥运财经”“奥运生活”“奥运人物”等话题。

2012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7月举办

2012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电视节办公室承办,将于7月27日—29日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举行。

届时,纪录片节将以“记录与见证,人类山地世界的真实影像”为主题,举办 “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评选、高峰论坛、国内外优秀山地纪录片展播等主体活动。“玉昆仑”奖纪录片评选活动,以世界各地反映山地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社会生活的纪录片作品为征集内容,旨在进一步增进当今世界对山地自然和山地文明的关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和多样化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以影视的形式、艺术的视角、人文的思考,共同探索山地民族、人生影像、人类记忆的延续与传播。

《完美声音》在京启动

云南卫视首办全开放选秀

5月3日,由云南卫视、湖南天娱广告联合打造的2012“TCL完美声音”在北京举行会。

《完美声音》是云南卫视在2012青春励志音乐季推出的一档全开放大型歌唱选秀,以“动听中国、绿色选秀”为口号,打出“盲听+全开放+绿色公益”的组合拳。总导演彭莹表示,“参赛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年满18周岁。”评委将用“盲听”方式选拔选手,华纳、寰亚、海蝶、太合麦田、乐华等唱片公司的高层表示会“不拘一格降人才”,与声音出色的选手签约。

据悉,几大分唱区的报名工作已陆续开始,倡导绿色公益的“爱心音乐教室计划”同步启动,该计划邀请中国六位顶级音乐制作人加盟,创作以“云南”为主题的公益歌曲,送给六位歌手演唱,进行慈善发行。(张莉)

《激情唱响》

北京唱区海选启动

4月27日,辽宁卫视《激情唱响》第二季全国海选的收官之战——北京唱区海选拉开序幕。在北京唱区海选现场,加油大使何洁、许飞等亮相助威。迄今为止,《激情唱响》的报名选手已突破10万。北京唱区作为《激情唱响》全国海选的最后一站,截至4月26日,已有上万选手通过官网、热线电话等形式报名,海选当天来到现场参加比赛的人数也超过去年。在《激情唱响》第一季中,北京就是选秀实力最强的唱区,今年组委会也找到了多位权威评委进行选拔,力求在北京地区招募到潜力之星。(周家镖)

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启动

5月3日,新民歌音乐选秀节目——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2012民歌大赛在北京举行会,全国海选同时启动。《一声所爱·大地飞歌》为欧洲的“舍我其谁”(True Talent)版权引进节目,由广西卫视团队与世熙传媒团队联手打造,高晓松、蔡国庆及一位神秘女明星组成三人导师团,与节目现场300名观众在只听声音“盲选”的情况下,选择打动自己的声音。据悉,沈阳、南宁、西安、成都、新浪微博、电盟六大赛区将陆续启动,最终产生50强选手进入南宁总决选。比赛将历时5个月, 9月诞生总冠军。(张莉)

收视登顶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范文第5篇

2006年3月,第14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在北京国际展览馆隆重开幕。众多广电厂商与IT厂商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其中包括HDV在内的数字高清概念和产品独领,成了最抢眼的角儿。

索尼2006新品:

HDV HDD DVD齐上阵

2006年4月6日,主题为“影像大观”的索尼2006数码影像新品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共了7款数码摄像机和8款数码相机新品,其中数码摄像机更有一些采用了新技术的耀眼新品。

索尼 XDCAM HD与HDV“共享高清”

索尼在“共享高清”主题会上宣布,推出XDCAM的高清版本XDCAM HD,采用索尼专业蓝光光盘作为存储1080i高清信号的介质,使节目制作的网络化与高清化有了更好的统一。HDV摄像机HVR-Z1C和HCR-A1C以及录像机HVR-M10C同时参展CCBN2006,这些产品似乎都符合让更多用户“共享高清”的目标。

松下 高清唱戏,P2搭台

松下最耀眼的主角技术仍然是P2,最令我们着迷的产品是AG-HVX200。在展会上,松下开会宣布与郑州电视台签下了HVX200的一笔大单,看来P2已经得到了广电单位的认可。

JVC ProHD与硬盘的绝配

JVC的HDV专业产品GY-HD101EC这次也高调亮相展会,为了与广电网络化的趋势相结合,此次特地展示了ProHD+硬盘录像机的组合。

佳能 用HDV观察野性世界

佳能并未设立自己的展台,而是在其经销商的展台上单独开辟一块领地,其间摆放两只玻璃箱,内装蜥蜴蟾蜍若干,不断有观众过来用佳能的HDV旗舰产品观察它们。

新锐晨光 多种兵器频频出招

北京新锐晨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吸引了不少观众,其大名鼎鼎的小斯减震器以及全套的HDV解决方案更成了大家的焦点。推广“普及型高清”的概念颇令人激动。

HDV摄像机

HDR-HC3E是索尼Handycam推出的第三代HDV。与HDR-HC1E相比,HDR-HC3E不仅清晰度提升25%、而且体积减小26%,重量仅为500g。它采用了最新的“晶锐ClearVid CMOS传感器”和“新增强型影像处理器”,同时还具有新的功能――“双重录制”和“平稳缓慢拍摄”。

硬盘摄像机

DCR-SR100E是索尼第一款硬盘式数码摄像机,采用容量为30G的硬盘作为存储介质,最多可拍摄近21个小时的视频或者9999张数码照片。它还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使用杜比5.1声道录音的硬盘摄像机,一键刻录功能可以连接电脑并轻松刻录DVD。索尼表示,它主要面向有长时间拍摄需求、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士以及DV爱好者,是创造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DVD摄像机

DVD数码摄像机包括DCR-DVD905E、DCR-DVD805E、DCR-DVD755E、DCR-DVD705E和DCR-DVD605E五款新品。DCR-DVD905E采用了全新的晶锐ClearVid CMOS Sensor传感器以及新增强型影像处理器,具备平稳缓慢拍摄功能和400万像素的照片拍摄能力。

除DCR-DVD905E之外,DCR-DVD805E和DCR-DVD755E两种型号同样可录制5.1声道环绕声,提供更真实的场景。入门级的DCR-DVD605E,以20倍光学变焦镜头支持更远距离的拍摄能力。

MiniDV去哪了?

在本次会上,索尼出人意料地并未使用磁带的MiniDV摄像机,在会议之后的专访中,索尼公司高层表示,MiniDV的新品会在过一段时间后,而并不是就此停止MiniDV产品线的更新了。但是由此我们看到,MiniDV已然没有太多值得夸耀的技术或产品亮点了,如今是DVD摄像机如日中天,HDD和HDV蓄势待发的时代了。

在会之后,本刊记者对索尼公司高层就技术产品市场等问题对索尼公司高层进行了采访。

记者: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新的ClearVid CMOS的优点应该是什么?

千叶启吉:通过将像素旋转45度和硬件插值的技术,能将原来200万像素转换成400万像素,实现了近乎双倍的像素。另外像素的点距由原来的2.4微米到了2.9微米,尺寸更大,所以清晰度也做得更高更好。

记者:我们在索尼日本的网站上看到推出HC3E以后,HC1E停产了。HC3E与HC1E相比,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

千叶启吉:HC1E的确会在HC3E推出(约5月份)以后停产。与HC1E相比,HC3E有晶锐ClearVid CMOS传感器的使用,使得其在静态画面可以达到400万像素,在低照度的情况下也可进行顺畅的拍摄,而且更加小型化。

记者:今后是否会推出用硬盘记录的高清DV?

中泽达雄:现阶段我们不太方便做今后产品发展详细的技术,但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肯定会根据需求进行产品的定制,这一点会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

记者:DVD摄像机使用起来对家庭用户很方便,但也有一个来自读者的问题,他们在使用中会用到一些兼容的盘片,会有一些兼容性的问题。比如质量不太好的盘片会出现废盘的情况,请问索尼有没有在DVD防刻死技术方面有所改进?

蔡明:关于盘片我们推荐使用索尼8cm碟片,原因在于索尼8cm盘片有一个核心技术,索尼的碟片跟摄像机的兼容性、读写性方面比其他没有牌子的盘片要好很多。另外索尼的摄像机兼容DVD-RW、+RW,这点比其他产品的兼容性好,用户摄入之后不用封口,可以直接在兼容DVD+RW的DVD机中播放。

松下2006新品DVD与3CCD的结合

2006年3月20日,2006年松下电器AV新产品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了包括松下新的3CCD DVD数码摄像机新品,LUMIX系列数码相机新品以及VIERA系列高清电视新品。

本次会共有三款DVD数码摄像机新品:VDR-D308,VDR-D258和VDR-D158。其中D308是这个系列的旗舰级产品,配备了Leica Dicomar镜头,3CCD传感器。更具有松下的MEGA O.I.S.超级光学防抖技术和310万像素照片拍摄功能,集松下的几大王牌技术于一身。D258则在中档价位上同样配置了3CCD的传感器。D158作为入门级DVD摄像机,拥有30倍的光学变焦镜头。其中D308和D258采用了16:9的液晶屏。

在MiniDV产品线上,本次没有新品推出,不知是否晚些时候会有新的产品出现,但是产品的宣传推广重心已然不在MiniDV上了,松下有卡存储的摄像机和DVD摄像机,但是没有HDD硬盘摄像机和HDV摄像机(当然因为松下不是HDV阵营的),那么是否会推出卡存储的高清民用摄像机呢?类似三洋的产品?这一切还是个谜。

2006 HBN的视界―遇见大凉山

由风雨雪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主办,《大众摄影》、《户外探险》杂志等媒体支持的 “2006 HBN的视界―遇见大凉山巡回影展”将于5月-7月在广州、昆明、成都、乌鲁木齐、西安、北京、上海、杭州10个城市进行巡展。展览将展出摄影师一直、黎朗在大凉山拍摄的作品。

首届“中国纪录片青年导演论坛”在上海召开

2006年4月8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报系下属21世纪影像工作室主办的“首届中国纪录片青年导演论坛”在上海外滩三号举行。在为期1天的时间里,与会者就“纪录片与历史”、“纪录片与私人空间”、“纪录片与媒体新技术”、“纪录片的传播途径以及市场”以及“纪录片与社会认同”问题展开了讨论。

本次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的张献民教授和复旦大学的吕新雨教授主持。在第一部分的讨论中,央视热播的系列纪录片《故宫》的制片人周斌、央视著名制片人时间、中国资深独立纪录片作者蒋樾(新近历史题材纪录片《暴风骤雨》的作者)等相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80年代和90年代后纪录片的不同使命取向、新老纪录片人的不同价值观等进行了阐释。在第二部分的讨论中,舒浩仑、张以庆、杜海滨和黎小峰等纪录片作者就纪录片伦理以及被拍摄者的隐私权等关乎纪录片“底线”的具体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就拍摄双方是否应当在拍摄前签署“免责协议”等操作问题进行了争论。“纪录片与新媒体”以及“纪录片的传播途径及其市场”是讨论进行得最激烈的单元。(赖昀)

网络电视向我们走来

3月23日,2006年网络电视新媒体论坛暨“魅力传媒・成就未来”――网络电视新媒体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与UUSEE(悠视网)共同主办,传媒行业的权威人士、网络、电视、产业学术界的学术专家200余人与会,共同回顾网络在线视频服务行业作为新媒体如何与传统媒体行业携手合作、互利互赢、共同发展。

业内认为,此次论坛作为网络在线视频行业的首次行业峰会,已经为网络在线视频服务行业描绘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影响社”依托于悠视网这一宽带互联网上即时互动平台,是UUSEE强力打造的品牌频道。目前该频道率先推出了“地下志”、“夜色”等多档个性内容。在这里,不拘风格类型的原创视频播放又给我们广大DV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第1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四月在京举行

4月8日下午,第1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电影博物馆拉开帷幕,导演杨亚洲、主演倪萍携新作《泥鳅也是鱼》亮相。作为每年中国国产电影的盛事,在为期两周的展映期间内有30部2005-2006年获得公映资格的国产影片与观众见面并参与角逐。

本次电影节的30部参赛影片是评委会从众多报名影片中筛选出来的。其中既包括明星阵容强劲的《如果・爱》,又有新锐导演的力作《我们俩》、《看上去很美》;还有上映不久的影片《阿司匹林》、《无穷动》等。

参赛影片还包括颇具震撼力量的《天狗》,饱含文化意味的《一轮明月》,充满民族风格的《静静的嘛呢石》和《美丽家园》等等。

参赛影片从4月8日-1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电影资料馆进行展映,超过半数的影片在放映后举行见面会,满足了观众和电影的主创人员面对面交流的意愿。

网络成就影像新势力

E时代导演浮出水面

以恶搞影片《一个馒头的血案》而走红网络的胡戈虽然备受争议,但是网络对于中国电影导演新生力量成长的催化作用已经不可阻挡。昨天,业内领先的专业视频门户网站酷八网(省略)在北京今典数字影院召开新闻会,宣布酷八影像娱乐在线将启动民间导演的选拔活动,这也意味着一场关于电影导演新生力量的“网络选秀”活动正式上演。

酷八影像娱乐在线定位于专业视频门户网站。本着“专业无界限”的精神,酷八率先提出“后影像时代”概念,推崇DV创作的精神自由、创作自由、个人影像话语权自由,由专业带动大众,全方位推广原创视频创作,发扬和推动国内影像文化事业。此次,酷八影像娱乐在线启动中国电影导演新生力量“民间选拔”活动,意在长期征集民间导演资料及作品。并将每个导演资料都收录到“酷八导演库”中,而对于其中的优秀者,酷八会给予设备、技术、艺术创作、市场宣传上的资助,让他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并走向市场,走向国际。目前,酷八已发掘民间导演赵淑彬、龚晓龙等人,并资助了他们数字电影《一木》的拍摄。

东方DV风云榜

自由放飞我梦想

为了大力推广DV文化、鼓励原创DV作品的大量涌现、同时为广大DV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与互相交流的平台,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属东方宽频有限公司发起并成立的《东方DV风云榜》栏目将在4月初正式启动。

《东方DV风云榜》以著名宽频影像传播网站东方宽频(省略)作为其官方网站,栏目将为DV爱好者提供包括实时的热门DV作品排名滚动、优秀DV作品和剧本上传、个人播客(podcast)、短信投票互动以及签约成为专栏作家等一系列服务,季度排名领先的优秀DV作品除了获得由intel公司赞助提供的数码产品与现金奖励外,其作品还将在上海文广旗下电视台播出并将在微软MediaPlayer在线宽带视频点播上发表。

作为栏目的合作伙伴,《大众DV》杂志、中国DV联盟、搜狐、青娱乐、土豆网等国内著名网站也将大力宣传《东方DV风云榜》,为广大DV爱好者营造良好的DV创作氛围,共同打造国内最权威的DV榜单!

活动详情及报名注册请登陆dv.省略。

《讲述》走进岳阳市DV协会

2006年4月12-13日,中央电视台十套《讲述》栏目的记者胡文和徐丽瑛来湖南省岳阳市摄影家协会摄像分会(DV协会),和部分DV爱好者进行了创作交谈并观看了DV作品。对《龙头老大》《特殊学校》两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对湖南省岳阳市摄影家协会摄像分会(DV协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建议将岳阳的经验推广到全国,让全国的DV爱好者都找到自己的家。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艺术园地。并建议,在全国搞一个DV抓拍赛,(不得后期制作)今年可把赛事设在中国岳阳(汨罗)国际龙舟赛上,呼吁有关部门给予帮助和支持。

湖南省岳阳市摄影家协会摄像分会(DV协会)劲松DV队(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69岁)的全体会员对DV创作充满热情。《讲述》栏目希望这些老年DV队员多出作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有可能的话还将走进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人民展示老年DV人的不老精神风采。

中国“精彩”撼动世界眼球

“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结果揭晓

4月8日下午,“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颁奖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揭晓,此次评选活动,范围广泛,包括城镇、乡村、山脉、峡谷、洞穴、瀑布、溪流、湖泊、森林、海岸、岛屿、草原、地貌、冰川、湿地、沙漠等只要是人类能够涉及的地方,均纳入评选范围。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范文第6篇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单位,目前正在合力把10部电视剧、52部电影、5部动画片、4部纪录片一起译制并推向非洲。

2011年11月,斯瓦希里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落地播出,媳妇“毛豆豆”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主席今年访问坦桑尼亚时在讲话中亦提及此剧。

有了“媳妇”的成功经验,今年下半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影视译制中心将向非洲推出10部电视剧和52部电影,外加5部动画片和4部纪录片,并分别译制成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斯瓦希里语和豪萨语等六种语言的配音版本,在非洲各国主流媒体播出。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影视译制中心主任王刚建介绍,此次译制工作中的所有出口影视剧都要译成英、法两种配音版本,这部分工作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上海电视台等单位共同承担;另外,还要在10部电视剧中挑出若干,做“非通用语”的译制和配音工作,这个任务由国际成。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影视译制中心目前正在制作4部电视剧的非通用语译制版本:《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的斯瓦希里语(适用于东非地区)和阿拉伯语(北非地区)版本、《媳妇的美好时代》的葡萄牙语版本(安哥拉),以及《北京爱情故事》的豪萨语(西非地区)版本。

据介绍,预计今后3到5年内,优秀国产电视剧将逐步推向非洲:2013年,范围首先定为15国,明年计划达到30国,直到遍及与我国建交的所有非洲国家。其推广形式尚在探索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央视电视剧总公司和其他涉外企业都在寻找各自资源,力求电视剧通过当地主流电视台播出。为培养市场,这些电视剧初期都将以免费形式播出。

2013年计划推出的影视剧译制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大都进行到了配音录制阶段,所有剧作的译制版本都将在6月底完成制作。

黔台传媒联姻 探索发展新路

5月27日,贵州广播电视台与台湾中天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黔台电视传媒合作交流协议》。

协议规定:双方管理团队每天进行不定期互访、会商,加强合作,增进友谊;互为对方提供反映大中华文化、本地特色文化以及旅游风光等节目,在双方播出平台展播;互相提供节目资源、支援节目制作及相关业务活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合作拍摄节目。

贵州广播电视台总编辑肖凯林在签字仪式上说:“中天电视台是台湾唯一一家在全球都能接收节目的电视媒体,具有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签署《黔台电视传媒合作交流协议》,对于贵州广播电视台的事业、产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贵州与台湾媒体发展的新路。”

检察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5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检察官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中国检察出版社承办的“呼唤·守望·梦想——检察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研讨会回顾了《国家公诉》《正义的重量》《大爱无言》等检察题材影视剧中的优秀作品。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部批准立项,中国检察官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检察出版社、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等联合摄制的检察题材电视剧《守望正义》的部分剧组人员也出席了研讨会。作为中国检察官文联成立以来第一部开机的电视剧,《守望正义》运用全新视角呈现了共和国老中青三代检察人的群像。该剧涉及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等社会热点话题。

据悉,《守望正义》的拍摄工作得到延庆、房山、大兴、海淀等基层检察院的协助和支持,目前拍摄工作已接近尾声。(刘爽)

广电系统人力资源

高峰论坛7月举办

由凤凰卫视、凤凰网、凤凰周刊、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承办的“全国广电系统人力资源高峰论坛”将于7月5日至7日举行,旨在为国内新闻广电影视行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们打造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交流的平台。

论坛将邀请江苏广电、湖南广电、上海广电、浙江广电等电视台人力资源主任,以及凤凰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人力资源总监,日本松下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分享大台崛起背后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及实操战术,针对广电系统人力资源高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难点、热点等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旅游卫视选拔主持人

近日,旅游卫视携手Discovery亚太电视网、优酷旅游频道联合推出《旅游门徒》暨旅游卫视大型主持人选拔活动,获胜者将获得旅游卫视签约机会,并成为Discovery金牌旅游节目主持人伊恩·莱特的徒弟。

《旅游门徒》以“寻找中国的伊恩·莱特”为主轴,深入发掘最具电视表现力的旅行者,打造独具旅游特色的主持人。主办方表示,本次大赛面向全社会招募旅游节目主持人,只要热爱旅游、热爱电视,非专业人士也可报名参赛。据悉,比赛分海选、面试和实习三个阶段,预计活动将历时4个月,于9月落幕。

新疆卫视纪录片栏目

《真实纪录》开播

日播纪录片栏目《真实纪录》5月30日在新疆卫视开播,这是新疆卫视与上海纪实频道首次合作的栏目,每周一至周五播出,每期25分钟。

《真实纪录》由凯比努尔担任主持人,播放内容以上海纪实频道制作的纪录片和新疆电视台自产纪录片为主,内容包括:事件类、人物类、探索类、社会类、军事类等。节目开播的第一年,上海纪实频道将向《真实纪录》栏目提供上海纪实频道制作的8000分钟的纪录片。

新一季《我要上春晚》开播

新一季央视《我要上春晚》首期节目6月2日晚在央视三套开播。本季《我要上春晚》仍由董卿主持,但在赛制上进行了大幅调整。

由往届《我要上春晚》优秀选手组成的“20人评委团”取代了之前三位评委的位置。首期节目中,20人评委团由阿普萨萨、丁建中、民工街舞团、傅琰东、朱志文、旭日阳刚、平安、金池、张赫宣、许艺娜等组成,他们以各自经历向选手们传授经验,进行现场点评,登台参与互动。平安、金池、张赫宣作为助演嘉宾,登台演唱了歌曲《我要上春晚》。

本季节目还设置了现场300位普通观众评审,他们用面前点亮的一盏灯表达对节目的好恶,如果选手的表演不能让他们满意,可以随时把灯熄灭,而当现场的亮灯数量低于220盏时,选手的表演必须结束,淘汰出局。

本季节目首次推出“明星上春晚”版块,首期节目中,朱军携妻子谭梅合唱一首《因为爱情》冲刺央视春晚,朱军向现场观众拉票说:“我在春晚上主持至今是第18年,今年希望换一种形式上春晚,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上海电视节关注纪录片创作

“MIDA 导演计划”公布入围名单

日前,“MIDA 导演计划”公布入围提案名单,《法囧》《长江边的女人们》等15个提案入选。该计划是上海电视节联手纪实频道推出的支持中国纪录片创作的长期发展计划。今年,“MIDA导演计划”以“时间的力量”为主题,全球范围征集提案,希望选手通过真实影像对时间流逝的忠实记录,聚焦大时代背景下人们命运的改变、文化的更新、社会的发展。

6月10日—6月13日,17位入围提案的导演将带着自己的创意选题赴上海,参加大师班培训以及最终的竞标,角逐五个优秀提案大奖。

首届活动于2006年举办,至今四届导演计划共征集了超过120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纪录片选题,完成了逾50部纪录片的创作。其主张的产业形态被视为中国纪录片“民间化创意、专业化制作、市场化营销”的典范。贾樟柯、陆川、王小帅、王全安、赖声川等知名人士加盟大师班,体现了中国影视界对导演计划的赞赏和期许。

戏曲真人秀《美猴王争霸赛》 海选“当代美猴王”

5月28日,央视戏曲频道举行《美猴王争霸赛》新闻推介会,宣布11集选拔赛自5月31日起每周五、日晚8:20播出。

节目负责人卢崧介绍,《美猴王争霸赛》是央视开创的首档戏曲真人秀节目,定位于“中国符号国际视野”,所邀请的评委跨国界、跨业界。评委阵容包括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光、主持人付玉龙、外籍艺人李白、86版《西游记》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民歌手陈思思、萨顶顶、德国音乐家老锣等,另外还有216位大众评审。

两岸再度联手 《神医大道公前传》开机

5月31日,海峡两岸合拍的古装神话剧《神医大道公前传》在厦门举行开机仪式。该剧定位于“古装偶像神话剧”,将于近日在横店开机拍摄。

6月1日,厦门卫视落地沿海九省市,《神医大道公前传》是厦门广电集团为卫视落地拍摄的定制大戏。

《神医大道公前传》由厦门广电集团、海沧区政府、台湾民视、北京世纪春共同投资,各方都是再度联手。据悉,“前传”仍由《神医大道公》编剧陈文贵执笔,沿袭前作的诙谐幽默,但会注入更多时尚和现实元素。

《神医大道公》曾在两岸创下收视佳绩,也是台湾主流电视台第一次以预购版权的方式参与两岸电视剧的合作,开创了两岸电视剧合作的新模式。

郑晓龙任艺术总监

《儒林外史》将开拍

5月28日,讽刺喜剧电视剧《儒林外史》正式签约,即将开拍。

该剧计划拍摄30集,由郑晓龙担任艺术总监,王文杰执导,目前已进入开机倒计时,预计明年春天在国内主要卫视频道首轮播映。

该剧由安徽电影集团、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滁州市及全椒县人民政府联合制作。

电视剧《儒林外史》根据吴敬梓同名小说改编。以范进、匡超人、杜少卿三个人物作为故事主线,穷尽儒林世相,体现世态人心。

因《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为安徽省全椒县人,电视剧《儒林外史》被列入“安徽省委宣传部重点打造影视剧项目”。

《战火连天》开机

刻画普通抗日战士群像

近日,抗日剧《战火连天》在北京八一影视基地开机,该剧由周建鹏编剧,张永生执导,是大唐辉煌和演盛国际继《致命名单》之后的再次合作。

该剧讲述了时期,一群普通农民如何从山村莽夫成长为人民战士的经历。据主创人员介绍,《战火连天》走现实主义路线,尊重历史与事实,注重刻画普通人物群像。

相亲混搭游戏

《男过女人关》河北开播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范文第7篇

2008年的时候,两个叫雅克(导演雅克?贝汉与雅克?克鲁索)的人一起,给我们讲了一个“深蓝色的故事”――《海洋》。尽管时至今日这部影片才和中国的观众见面,但好饭不怕晚,在暑期档的大片夹击下,《海洋》取得了一部纪录片所能取得的最好的成绩。

影片开头,海边的小男孩用好奇的眼睛望向大海,话外音轻轻地说:“如果有一天,一个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孩子问我‘什么是大海’时,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什么是大海?

答案的吊诡之处在于,要看是谁来提问。按照习以为常的人类角度,大海是游乐场、是探险地、是优质蛋白的来源、是矿产油田的储存仓库。然而,对于海洋生物来说,大海,只是“家”。

蓝色狂想曲

巨大的鲸鱼无目的地在水中倒立,然后懒洋洋地扭动身体划向海面,跃起、落下;螃蟹大军在海底的“平原”上对阵,挥舞着钳子爬上对方的壳;晒太阳的海豹被突然冲到岸边的鲸鱼咬住,拖入海底;大团大团的鱼聚合散开,一边是鼓着腮吞食的鲸……

这是一部生动的蓝色狂想曲,没有人为设定的情节、故事及。正打算走进影院的朋友,你真的从这部影片里学不到多少种生物的名字和习性,因为,整部影片没有任何传统纪录片的说教味道。海洋生物是影片的唯一主角,即使是在被人杀戮的时候,也是从它们无助的眼睛里来看一切,那种无助感瞬间可以冲击到你。这时,你不再是人类,你也成了一尾鱼,跟随它们的喜与悲。

在这样一部每一帧镜头都可以拿来当电脑屏保的电影背后,是迄今为止纪录片最为昂贵的技术支持。导演雅克?贝汉解释,之所以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是“情绪表达的需要”。

按说这些生物链里的低等生物是没有太大脑容量的,但是在雅克?贝汉的镜头下,它们都有了生动的表情,仿佛有自己的思想一般。因此,即使是没有情节、没有故事,它一样能深深抓住你的心,这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来自于对生命的尊重。

冷漠的人类

影片有一个镜头:火山岛上的海蜥蜴惊恐地张着大眼睛望着远方,目光所及处,一枚火箭发射升空。这个镜头表述出了人类与海洋动物尴尬的关系――凌弱,且不友好。

影片的旁白中有一句话:“正是人类的‘睿智’把大海污染了。”

一直到电影播放到近一半的时候,海洋与它的子民都在以舒缓和谐的调子展示着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就在此时,镜头中出现了一张网。第一只接触它的鱼毫无防备地撞了上去,当它发现不能动弹时,不安地用嘴去撕咬却是徒劳。镜头向上,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各种鱼。

接下来,杀戮出现了。

从海里望去,站在船上的人高高在上,熟练地晾挂起被切下的鱼鳍、鱼尾,然后把它们的主人――还活着的鲨鱼抱起来投入水中。失去鱼鳍、鱼尾的鲨鱼扭动身体,直直地坠入海底。它拼命挣扎,不断大张嘴巴,鲜血染红了身边的海水。

影片的后半部,开始讲述起在人类干预之后,海洋动物的生存现状。即使是南北极这样人迹少至的地方,也只是“似乎没有被人类所打扰”。北极熊从冰面跃入水中,眼前是一片已经融化的海水。

这是一部大部分时候优雅而和谐的片子,弱化了强烈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在迪斯尼公司的施压之下,鲨鱼被割掉鱼鳍的部分甚至被禁止在部分国家的版本中出现。它没有《海豚湾》那样强烈的道德控诉,但不意味着它只想展示自然美好的一面。美好的背后是对美好的摧毁。

当它的眼睛望向你

影片中,人类的角色很少,除了雅克?贝汉与儿子的出演,只有那两个捕鱼者。前面两父子与后面两人的关系,映射了人类在海洋及海洋动物面前的两种不同角色――保护者与毁灭者。

“灭绝了”、“灭绝了”、“也灭绝了”,一个个已经灭绝的动物睁着无辜的眼睛出现在镜头前,那些标本做得栩栩如生,表情很萌,当它的眼睛望向你时,你几乎可以读出“为什么”这三个字来。

博物馆里,雅克对儿子说:“告诉你的孩子们吧,有很多生物它们存在过,却灭绝了。它们用几万年时间进化,却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消失了。”

“灭绝还会继续下去吗?”雅克的提问似乎没有答案。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范文第8篇

2009年,由金融危机引发的连锁效应还在延续,中国的影视市场却是一片风生水起之势:5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央视一套、八套同时播出,收视率3倍于剧场均值,在多家卫视同时热播,全国27个中心城市收视夺冠,发行收入突破0.65亿;电影《南京!南京!》内地票房突破1.7亿元;国庆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票房突破

4.1亿元,创下国产电影票房最高纪录。

这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影视作品,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或独家投资,或联合投资,因为它们有一个影视内容产业战略:成为全国一流的影视内容娱乐提供商和运营商。

厚积薄发,从“赛马时代”

走向“高铁时代”

2009年对于江苏广电总台的影视内容产业来说,是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据了解,除上述三大影视作品外,2009年下半年,由江苏广电总家投资的电视连续剧《人活一张脸》在江苏卫视播出时高居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第一;《战地浪漫曲》在各地热播,收视喜人;《老大的幸福》和《那些迷人的往事》又相继被央视一套高价收购,其中《老大的幸福》被列为央视一套2010年重点剧目。此外,由江苏广电总合投资、集结华语影坛最强制作班底的商业大片《十月围城》即将于年底上映,电影票房十分看好。

但成就的取得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江苏广电总台近9年来在影视内容产业改革创新、持续探索的结果。2001年,江苏广电总台成立后,立即按照中央关于“制播分离”改革的部署,进行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开始布局影视内容产业。2004年、2007年,江苏广电总台分两次制定、升级了“十一五事业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做优江苏,做强华东,率先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愿景,全力进军影视内容产业,因为其不受行政区划的空间制约与限制,同时是广电行业中市场竞争最充分、市场空间最为广阔的领域。江苏广电总台的影视产业战略经过三个阶段的厚积薄发,逐渐从“赛马时代”大跨步走向“高铁时代”。

第一阶段将分散在各频道的电视剧和专题片制作业务从频道中剥离出来,成立电视剧部和专题片部,推进影视内容由面向台内播出转为面向市场。第二阶段是2004年,以电视剧部、专题片部转企改制为发端,进一步推进制播分离,先后成立天地纵横影视公司、众望纪录片公司等六个公司,从事电视剧、纪录片、电影、动漫等影视内容的投资、策划、制作、发行等业务,各公司“市场赛马”,在竞争中发展壮大。第三阶段是2007年,以整合多个影视公司和相关部门资源成立江苏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为标志,通过打造合格市场主体,将制播分离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影视内容产业在总台的战略规划中被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启动了“精品战略”,以精品大片为突破口,带动影视内容产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以《人间正道是沧桑》为代表的一系列影视精品正是江苏广电总台影视内容产业战略升级后整合资源、精心打造出来的。

目前,江苏广电总台的影视内容生产涉及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纪录片等多个类型。2007年4部电视剧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8年在24届金鹰奖中获9个奖项。其中动画片《哈皮父子》获“优秀动画片奖”,纪录片《昆曲600年》获“优秀纪录片奖”(同时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奖)。影视产品全国发行,并与50多家海外影视机构建立发行合作关系,《明德绣庄》、《青城之恋》、《哈皮父子》等成功发行到亚洲、美洲、欧洲。《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欧美和东南亚的版权也已售出,并将通过凤凰卫视实现海外播出。据了解,2009年,江苏广电总台影视内容生产的主平台――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因业绩突出,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称号。

集合四大优势

实现播出业和内容业共赢

内容是广电行业的核心与灵魂,“内容为王”是传媒业颠簸不变的规则。随着一流省级广电在播出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唯有立足播出业,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利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优势,大力推进内容制作业发展,实现制作业和播出业的打通和优势互补,控制优质资源,才能为播出业的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从2004年开始,江苏广电总台提出要把内容业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提出实现播出业与内容业“双创一流、比翼齐飞”的目标,从单一的广电播出机构向播出业、制作业、传播业共同发展的传媒集团转型,并充分整合品牌优势、播出平台优势、产业链优势、资金优势,形成了具有独特竞争力的“集合优势”,进军影视内容产业。

品牌的优势 以跻身全国省级广电第一阵营为标志,江苏广电总台已经崛起成为最具传播价值的主流媒体之一,连续6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09年品牌价值62.88亿元,在入选广电传媒类品牌中名列第四位,品牌影响力与号召力日益增强。在品牌力量的号召下,观众、制作团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信赖以及支持。江苏广电总台依靠近年来树立的优质媒体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影视专业人士,为影视剧的制作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撑。以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为例,导演张黎、主演孙红雷等人组成的主创团队之所以愿意与江苏广电总台通力合作,除了项目本身的吸引力外,更看重的是江苏广电总台的品牌。

播出平台的优势 “两业互补,比翼齐飞”是江苏广电总台坚定的发展方向。江苏广电总台拥有强大的播出平台:全国市场上,江苏卫视位居省级卫视第二位;江苏市场上,江苏广电总台占据了“三分天下”,江苏卫视频道、江苏综艺频道、江苏城市频道、江苏城市频道囊括了省内市场上所有频道(包括央视各频道)排名的前四位;南京市场上,江苏广电总台更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在拥有播出平台优势的同时,江苏广电总台在宣传上为优质影视产品提供有力支持。据了解,在播出上,《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活一张脸》等在江苏卫视“情感剧场”播出都高居同时段第一;在宣传上,由总合投资的电影《南京!南京!》、《建国大业》,江苏卫视都特意为其制作首映礼特别节目,并以王牌节目《人间》配合联动,起到了极佳的宣传推广效果。

产业链的优势 当前影视制作领域的竞争,不在于某一点或线单打独斗的竞争,而是包括策划、制作、发行、播出、营销等在内,由线到面协同配合的系统竞争和链条竞争。江苏广电总台在产业链上同样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通过产业链整合,江苏广电总台构筑起强大的系统竞争力,从而在影视内容市场上居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电视产业链:播出环节――总台的强势频道集群;制作环节――总台的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传输环节――总台是江苏省网络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从而打通了制作、播出、传输三大环节。

电影产业链:总台拥有南京电影制片厂、江苏蓝海亚细亚院线、新街口国际影城、江苏石湫影视基地等,构建了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拍摄在内的一整条产业链。

资金的优势 影视内容产品需要高投入,尤其是精品大片的投资门槛更是越来越高。在某种程度上,影视内容领域的竞争就是资金和资本的竞争。近几年来,总台的经营创收保持着35%左右的年增长速度,2008年创收超过27.4亿元,2009年将确保38亿元。总台强大的营收能力为影视内容的投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现金流支撑。以《人间正道是沧桑》为例,该片由总家投资,投资金额高达5000万元。在投拍《人间正道是沧桑》过程中,总台设立了专项资金,根据项目预算表按期汇至剧组,以保证摄制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剧组在资金方面毫无后顾之忧。强大的资金投入更让《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质量上精益求精,被评价为是“具有电影品质的电视剧”。

协同合作

共同完善影视产业链

影视内容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投入、大产出,中投入、小产出,低投入、零产出”的资本逻辑愈发明显,一部精品电视剧的投资动辄达数千万,甚至过亿。这对任何一家影视制作机构来说,都存在着不小的资金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影视内容产业又是一个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导致各路资金涌入,大量手工作坊式的公司充斥其中,从而使得市场呈现出散乱化、低水平生产、跟风雷同等问题,整个市场的专业化、规模化、成熟度都严重不足,供过于求、精品匮乏的问题十分突出。另外,从宏观层面来说,相关的配套政策仍然有待完善,例如融资渠道狭窄等。

面对风险和挑战,江苏广电总台在影视内容产业的风险控制上建立了严密的防范体系。首先,总台高度重视风险管控,要求项目责任人在项目策划之初就对项目未来可能面对的诸多风险进行充分的论证,在思想上高筑风险控制之坝,在行动上多施风险化解之法。其次,规范项目评估决策流程并严格执行,从源头堵住高风险项目。总台成立了精品管理办公室,制定了详细、标准的影视项目评估决策流程,建立链接台内外专家的专业评估队伍,总台所有项目必须经编委会影视内容领导小组审核评估通过后方可立项。第三,通过提高项目的成功率,降低项目潜在的风险。比如签约一流的编剧、导演、演员,积聚影视内容业各环节的核心资源,为我所用,打造有较好市场基础并适度创新的高品质产品。第四,以目标为导向,以考核为手段,大力推进影视内容产品的项目化操作模式,从制度保障上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第五,加强与一流的伙伴合作,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最后,推进“制播打通、两业互补”,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让制、播的协同效应更加充分发挥,这也将有效地降低风险。

当前,江苏广电总台已经提出将影视内容产业培养为总台的核心支柱产业。面对各大电视台投拍自制剧进入“井喷式”发展的新阶段,总台将以幸福蓝海集团为载体,在继续扩大已有的电视剧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影产业链,围绕影视娱乐的内容内核,继续向产业链上下游推进,以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为全媒体平台,打造影视内容生产、集成、销售和商业拓展平台,依靠产业链的系统竞争力在影视内容产业领域取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同时,江苏广电总台除了要坚持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市场主体,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之外,将积极寻求合作的机会,与国内外优秀制片公司、导演组建合资公司或工作室,扶植一批有潜质的年轻编剧和导演,与好莱坞等国外制片厂合作,在协同合作中重点增强影视投资制作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