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元稹离思五首

元稹离思五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元稹离思五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元稹离思五首范文第1篇

二、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三、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李商隐《风雨》

四、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五、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六、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七、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八、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

九、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十、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

十一、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答施》

十二、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

十三、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十四、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十五、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十六、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十七、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十八、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朱庆馀《宫词》

十九、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春景》

二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二十一、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二十二、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二十三、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班婕妤《怨歌行》

二十四、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二十五、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二十六、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二十七、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二十八、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二十九、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三十、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

三十一、四月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韦庄《女冠子·四月

三十二、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苏轼《贺新郎·夏景》

三十三、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三十四、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三十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三十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三十七、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三十八、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三十九、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四十、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四十一、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四十二、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四十三、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四十四、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四十五、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四十六、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四十七、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四十八、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四十九、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五十、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五十一、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

五十二、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五十三、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五十四、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五十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五十六、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五十七、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

五十八、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五十九、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六十、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六十一、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六十二、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六十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六十四、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李白《杨叛儿》

六十五、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徐再思《阳春曲·闺怨》

六十六、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六十七、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

六十八、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张籍《征妇怨》

六十九、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

七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七十一、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七十二、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七十三、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元稹离思五首范文第2篇

1、翻译: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2、这句话出自《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绝句。

3、原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译文: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来源:文章屋网 )

元稹离思五首范文第3篇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元稹离思五首范文第4篇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9、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元稹离思五首范文第5篇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遣悲怀三首

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即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陆续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蝶恋花

潭献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鹊桥仙

许缵曾

云疏月淡,乌慵鹊倦,望里双星缥缈。人间夜夜共罗帷,只可惜、年华易老。

经秋别恨,霎时欢会,应怯金鸡催晓。算来若不隔银河,怎见得、相逢更好?

大堤女

袁宏道

文窗斜对木香篱,胡粉薄施细作眉。

贪向墙头看车马,不知裙着刺花儿。

许棐

妾心如镜面,一规秋水清;郎心如镜背,磨杀不分明。

郎心如纸鸢,断线随风去;愿得上林枝,为妾萦留住。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词》

陈刚中

客舍休悲柳色新,东西南北一般春。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答外》

郭晖妻

碧纱窗下启缄封,尺纸从头彻尾空。

应是仙郎怀别恨,忆人全在不言中。

注释:外,此指在外的丈夫。 启缄封,拆开信封。 尺纸,尺幅的信笺纸。 仙郎,唐代称尚书省各部郎中、员外郎为仙郎。这里借指其丈夫郭晖。

御街行

无名氏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告: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注释】

①嘹唳(lì):指高声鸣叫。

②濒:靠近。

③雕砌:雕花的台阶。

④人人:那个人,指所爱之人。宋词中常用此语。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寄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叹花

杜牧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赠婢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绿珠: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非常漂亮,这里喻指被人夺走的婢女。

萧郎:诗词中习用语,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这里是作者自谓。

板桥路

唐代白居易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

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代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题都城南庄

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江南曲

唐代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春日忆李白

唐代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宋代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别董大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代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①,有女如云②。虽则如云,匪我思存③。缟衣綦巾④,聊乐我员⑤。出其闉闍⑥,有女如荼⑦。虽则如荼,匪我思且⑧。缟衣茹藘⑨,聊可与娱。

【注释】①东门:城东门。

②如云:形容众多。

③匪:非。思存:想念。思:语助词。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籍。

④缟(gǎo 稿):白色;素白绢。綦(qí 其)巾:暗绿色头巾。

⑤聊:愿。员(yún 云):同“云”,语助词。

⑥闉闍(yīn dū 因都):外城门。

⑦荼:茅花,白色。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

⑧且(jū 居):语助词。一说慰籍。

⑨茹藘(rú lǘ 如驴):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蔽膝。“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国风·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秋风辞》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玉楼春·社前一日

游人等得春晴也,处处旗亭闲系马。雨前红杏尚娉婷,风里残梅无顾藉。 忌拈针指#还逢社,斗草赢多裙欲卸。明朝新燕定归来,叮嘱重帘休放下。

【注释】

社:社日。此处指春社。

旗亭:指酒楼。闲:朱祖谋据汲古阁钞本《绝妙好词》校作“咸”。

忌拈针指:古时风俗,社前一日妇女停针线。

斗草:见前陈亮 《水龙吟》注。

【赏析】

此词写春社前一日游人仕女观赏春晴。上片写游人,下片写女子。“红杏”、“新燕”两句写物拟人,情姿绰约,但婉而不露。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工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工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赏析】

此词上片写海棠花开色艳,乃由天,下片写海棠朝繁暮谢,也由天。上下片前两句与后两句皆用反证法,以海棠叶如片片蝶衣,色泽猩红,说明天公并非不惜花,以海棠的凋零之迅,说明天公并非真惜花,而重点在后者,以扣合题中 “为风雨所损”之意。联系作者生平,实暗中以花喻己,才华不为朝廷所用,犹天公之不惜花。作者以议论入词,颇见警策。

步蟾宫

东风又送酴信。早吹得、愁成潘鬓。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归来沉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注释:钟过,字改之,号梅心,庐陵祐三年(1255)解试。词仅存一首。

【赏析】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在小寒到谷雨八个节气中的二十四番花信风里,酴是春天的尾声。此词开头云 “东风又送酴

风,表示春天即将离去。作者巧妙地以这一番花信风把自然季节的变更和人事感情的变更扣结到一起,说这番东风不仅送来了酴信,而且把人也吹愁了双鬓,实际上是写人因春去而愁,

潘鬓沈腰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典故,用以表示愁绪损人。然后,作者再把花与人对照起来写,并以十年前后的今昔对比作开合:“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这两句词使人想起唐代刘希夷的名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表现出春秋代序、物是人非、华年易逝、美人迟暮的深沉感慨,琢意警拔,为后人所推崇。下片写作者尽管感觉迟暮,但并未就此消沉,而仍去消受那燕窥莺认的水边春景。“珠翠香成阵”指游观的仕女。一结写月夜沉醉而归,觉花气犹润衣襟,写得蕴藉有余意。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到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唐多令:此词在 《龙洲词》中有题序云:“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 《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安远楼,即词中所述之南楼,在武昌黄鹤山上,故词中有“黄鹤断矶头”之句。

【赏析】

武昌为当时抗金前线,当南北交通之冲要,为荆湖北路之首府。刘过当时已近暮年,壮志不酬,在事隔 20年之后重新登上此楼,望中原之未复,叹身世之不遇,不禁感慨系之,遂为此词。词起三句写景,时当秋季,汀洲上长满芦苇,沙滩寒漠,江水浅少,皆是凄清荒凉景象,景中隐含作者的萧瑟之感。“柳下”三句,进一步发岁月迅逝的感慨,是为衬托作者功业无成的怅恨。只是这后一层寓意,作者未加点明,但联系作者生平,自能领会到。故地重游,自然缅想往事,追念故友。过片借用唐代崔颢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意,表明物是人非。“旧江山总是新愁”一句,更进一步由人事想到国事,江山依旧,但触处新愁,有新愁,则必已有旧恨。这旧恨新愁的内涵是什么 20年前后国事如旧,山河仍多破碎,中原依然陷于金人之手。“欲买桂花”以下三句,扣住上片 “系舟”和 “中秋”时事,而仍以今昔之对比出之,意谓纵使买花载酒,重泛江上,也终不同于年少志壮时的心情。在龙洲词中,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朝中措

晚妆慵理瑞云盘,针线傍灯前。燕子不归帘卷,海棠一夜孤眠。 踏青人散,遗钿满路,雨打秋千。尚有落花寒在,绿杨未褪青绵。

【注释】

瑞云盘:指女子发髻。

【赏析】

元稹离思五首范文第6篇

文言文中思念的句子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一夜 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50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55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69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7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7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72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73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7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75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7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7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7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元稹离思五首范文第7篇

从标题认识对象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古诗的标题隐含许多信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把握诗意的大门。

1.标题揭示了写作对象

古诗写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写人、叙事、绘景、抒情、说理都可以。通常题目就会揭示诗歌所写的题材、所写的对象。如:《大林寺桃花》《咏柳》《早梅》之类揭示了诗中所写之物;《上阳白发人》《山中寡妇》《自叙》之类揭示了诗中所写之人。

2.标题表明了诗歌类别

根据写作内容,古诗通常可分为“咏物诗”“山水诗”“边塞诗”“民生诗”“惜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咏史怀古诗”等,诗体中常有提示性的字眼。如:《从军行》《关山月》《出塞》之类,诗题中有与边塞有关的字眼,表明是边塞诗;《送元二使安西》《送魏万之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类显然就是送别诗。每类诗都各有特点,如果能判断诗歌类别,掌握各类诗的特点,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3.标题奠定了诗歌基调

“歌咏言,诗言志。”抒情是诗歌最基本的特点。诗人的浓情也常明示在诗题中,如:《春宫怨》《恨别》《哭李商隐》《落日怅望》《悲陈陶》之类,诗题中的“怨、恨、哭、怅、悲”就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础。扣住这些字眼,便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感情。

从作者了解背景

所谓“文如其人”“言为心声”,阅读故事必须“知人论世”,必须对人(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个性)和世(作者所处时代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

如:2002年上海春季招生题就岳飞(小重山)词中“欲将心事付瑶琴”设问:“词中说的心事指……”,很明显要对词人岳飞及其所处的南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答出是“希望抗金保国”。

当然,写作的背景还可以通过诗前小序,诗后注释来了解。

比如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诗后注释:本诗为元稹悼念亡妻之作。如果不借助注释了解写作背景,写作目的,那么对诗后的问题“诗的前两句借‘沧海’‘巫山’比喻什么?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就无从下笔。注释中提到本诗是悼念亡妻之作,自然要表达对亡妻的感情。仔细一琢磨便可知,诗中的“沧海”“巫山”是隐喻夫妻感情犹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与美好是无与伦比的。前两句抒写深切怀念之情,后两句表达忠贞不渝之情。

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语言上看,古代诗歌首先具有文言的特点,包含一些文言现象,这是理解的难点,其次它具备诗歌特定的语言特点,诸如用典、象征等,这是理解的重点。从字面上读出感觉,就是从具体的词句入手,理解诗意,体察诗情。阅读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自觉激活文言知识

中学阶段学了不少的文言文,大家都有一定的累积。在古诗的学习中,要自觉激活所学的文言知识,正确分析诗句的结构和关键字的词性,掌握诗中的倒装、省略、活用等现象,顺利地化解难点。

古诗因为音律等原因,存在一些倒装现象,读时要先理顺,才读得通。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分”是指“有了分别”,过了桥便是色彩斑斓的原野;“移石动云根”是指“云根动了石也好像在移动”。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其实是说“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朱弁的《送春》中“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其实是说“山下初见小桃花,沙头未飞弱柳絮”。再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其实是说“危石咽泉声,青松冷日色”。其中的“咽”和“冷”都是意动用法。把倒装和词类活用的知识用上去,就能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变得细小了,低沉了,喑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出现寒冷的色调。”

诗的语言不像一般文章的语言那样连贯,或省略、或跳跃、或藏头露尾,这些统称为“语句的跳脱”。读诗时必须补出跳脱的部分,才能理解诗意。如:崔颢的《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这两首诗实际上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第一首:一个住在横塘的女子,泛舟时听到邻船男子的话音,疑是他乡遇到同乡于是问:“君家何处住?”并且不待对方回答又急切地说出“妾住在横塘”,这里问话前的叙事都省略了,一开始就单刀直入让女主人公出口发问,只有补出诗中的省略,才能体会女主人的孤寂,没有一个可与共语的人。

词类活用突出地表现在炼字方面。一首诗中诗人所炼之字一般就是诗歌的诗眼,所谓点睛之笔,通常是一字妥帖,全篇生色。在关键处,一个妙煞的字,可以有声有色,细致入微,状难状之景,甚至可以营造出一个意境,化腐朽为神奇。

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极富表现力。诗人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效果着想,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样既写出了春风的精神,也写出了诗人的喜悦。再如:周邦彦的《满庭芳》中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写“莺雏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将莺雏、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一起,并且用叠印的手法清晰地展现出变化前后的异同。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老”“肥”,犹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2.准确理解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运用非常普遍,很能增强诗的形象性。只有准确地理解了所用的修辞手法,才能读懂诗意。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用“绿肥红瘦”摹写初夏绿树苍翠,鲜花凋零之景,柳永的《八声甘州》中用“红衰翠减”绘深秋万物萧瑟之景。两者都以色彩代景物,突出景物的特点。再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的一、二句写她的所见所闻,三、四句从表面上看是写天气,实际是一语双关,写初恋少年的心理:江上唱歌的这个人啊,倒是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出了太阳,可真捉摸不定。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通过这两句形象而朴素的诗,她的惆怅、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与等待都刻画出来了。这里,如果没有对三、四句所用双关手法的准确认识,是没有办法把握诗意的。

3.用心体会诗歌的特定语言

古诗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四种语言需要关注。

(1)意象语言:古诗中所谓“意象”指的是包含了作者情思的形象。这里的形象大部分是景物形象。诸如松、竹、菊、梅一类景物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如:黄叶,被赋予了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之类的象征意义;绿叶,被赋予了生命力、希望、活力之类的象征意义;东风,象征春天或美好;西风,象征落寞、惆怅、衰败或游子思归。借景抒情是诗歌最常见的抒情方式,所以了解常见的诗歌意象,可以降低体察作者情感的难度。

(2)情感语言:诗歌中常有一些“悲、孤”等直抒感情的词,如:“长河落日孤城闭”;也有一些见解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不堪、强”写出了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表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首先,有些诗句本身含有象征意义,如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再如:司马光的《客中初夏》中“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写的是自己不会像随风飘散的柳絮一样,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像“向日倾的葵花”一样对朝廷忠心耿耿。其次,有的诗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许多咏物诗具有这个特点。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诗中经历今昔荣枯巨变的秋柳,不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中的“柳”不正是一个并无实才的得势奸佞忘乎所以的丑恶形象!

(4)用典和化用前人的语言:古诗中用典言简意丰,含蓄深刻。诗人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用“折柳”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用“楼兰”的典故表达爱国之情。其《登金陵凤凰台》把历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悠远。

古诗中化用前人诗句的现象不少,读“化用的诗句”要考虑其意趣和情趣与前人诗句的相通之处或出新之处。

从无字处看出关联

读诗读词要从整体入手把意象贯穿起来,提挈意脉,从无字处看出内在的关联和感情的逻辑,使诗词的意境完美地展现出来。写景抒情的诗句,其内在的关联非常明显,谈的就是景和情的关系。有些词的内在关联要用心体会,才能有所发现。

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描写了一个女子孤独苦闷之情。上片,开头两句写她褪了色走了样的眉晕、额黄和乱发,是隔夜的残妆。三、四句写刚起床时“弄妆”,用“懒”“迟”两字,是由外表进入到内心的描写。下片,开头两句写妆成之后的明艳,极写其人之美。至此,整首词只是写这个女子从起身梳妆到妆成衣着。最后两句写穿衣时忽然看见衣服上有新贴的双双金鹧鸪。作者的寓意点到为止,从“双双”两字可见,女子因成双成对的金鹧鸪而触景生情,自怜孤独。这也是上片“懒”与“迟”的根源。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从诗题可见诗人是写夜行黄沙道的感受,上片写情,下片写雨,而各有深浅主次之分和心情急缓之变。读词不能“拆碎七宝楼台”,咬文嚼字,见小失大,而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整体上把握词境,体会词心。

元稹离思五首范文第8篇

1.正面衬托。不直接描写所要写的事或人,通过别的事或人,从正面来进一步显示所要写的事或人。如在苏轼的《念奴娇》中,作者以壮阔雄伟的江山来衬托风流人物的业绩,用绝代美女“小乔”、势崩山川的赤壁之战以及在鏖战中的许多英雄豪杰,从各个方面来衬托周瑜的英雄气概。

2.反面衬托。用凄苦写快乐,用美好写悲哀。在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作者以“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以边界不平常的平静来反衬自己内心的愤懑不平。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人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前六句写纨扇之光彩旖旎,后四句写恐扇之衰,由前面之盛反衬后面之衰,表现出一种难以摆脱的怨情。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用“花鸟”反衬“边愁”,因为当时诗人正在流放赴边疆途中,鸟语花香只能更加引起他远去边疆的哀愁。

3.烘云托月。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写陆地,以星光遥挂如垂来烘托,愈显出平野的茫无际涯;一写江水,用月光似奔涌倾泻来烘托,愈显出大江的浩瀚渺茫。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用“尽”、“迥”、“开”的渺茫辽阔的景色,旁敲侧击地衬托出楼高,虽没有直接写楼高,但楼高已自见。辛弃疾《青玉案》突出运用衬托手法,前面极力铺张描写元宵之夜的灯火华丽辉煌,各种各式的华灯争奇斗艳,达官贵人和美女也尽可能讲究排场,装饰华丽地去赶热闹。但这些都是为了反衬下文描写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4.互相衬托。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以“直”之空阔反衬“圆”之苍茫,再以“圆”之苍茫反衬“直”之空阔,两相互衬,相得益彰。在互相衬托中,有以大托小,将大者作为小者的背景。如李白《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小者“孤帆”为局部,衬托在天边大背景上;黄庭坚《达观台诗》“不知眼界阔多少,白鸟去尽青天回”,以小者“白鸟”为局部,衬托在“青天”大背景上。有以小衬大,将

大者坐落在小者的某一方位上。如梅尧臣《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北斗柄高天渐转”,似整个天空围绕北斗转,北斗为轴心不动。有以大托小和以小衬大一起使用。如张耒《和周廉彦》“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新月”、“飞鸟”、“落霞”、“夕阳”互相衬托,构成美妙的晚景。

5.以景衬情。有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绝句漫兴》(其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虽然周围景色是美丽的,但诗人心情却是优愁的,因此望江中春*是“无赖”,见花开是“造次”,听莺语嫌“丁宁”。杜甫《绝句》(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二句状写了江、山、花、鸟四景,景象清新,极写春光融洽,是为了反衬下面诗人思乡之情的深厚和愁苦。岑参《山房春事》(其二)“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不写梁园颓败来表心中沉痛,而是诉说无知花树依然开出当年繁花,春*不减当年,更可反衬出诗人心中的吊古伤今之情。孟云卿《寒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前一句写江南美景,后一句状心中悲苦,在悲苦的处境中面对繁华似锦的春天,悲感其哀。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用春天盛开的红花反衬白发宫女的凄寂心境,突出了宫女被禁幽的哀怨。李商隐《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诗人以春天的绚丽,反衬自己凄苦的身世,使其隐痛更加难以去怀。王诜《蝶恋花》:“小雨初晴迴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面对周围可喜之乐景,词人却“心情少”,可见其哀之深。写景设色愈富丽,愈反衬出词人伤心黯淡之情。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全词极写清明前后的鸟语花香,用春光明媚反衬词人的愁怨。李彭《春日怀秦髯》:“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前半部分极写春*美好,以反衬诗人的极度苦闷心情。

有以“哀景写哀情”,如李商隐《代赠》(其一):“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用“楼上黄昏”、“如钩残月”、“蕉心不展”等所见凄伤之物,反衬出诗中女主人公因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用“落花”、“微雨”等凄清的景物反衬愁人黯然神伤,用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

(二)比喻

1.明喻。明显地以彼物比此物,在彼物与此物之间多用喻词连接。明喻虽说较显露,但也不乏奇警、新鲜、形象之句。如李清照《醉花阴》中的“人比黄花瘦”,用黄花高雅细弱的特点,形象地展示了人的状态和神情;秦观《鹊桥仙》中的“柔情似水”,用悠长的流水,写出了两人的情意深长;李商隐《宫辞》“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以流水比君王的恩宠,流水是流动不定的,君王的恩宠也是变化不定的;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西湖之美,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来。

2.暗喻。以此物暗比彼物,明说此,意在彼,但二者间在某方面有相通之处。在李清照《醉花阴》中,作者明写黄花的堆积、僬悴、无人堪摘,暗比自己落魄、憔悴、无人理睬。在辛弃疾的《水龙吟》中,作者明写登临之处已“落日楼头”,暗比南宋局势已日薄西山。元稹《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用经过“沧海”、“巫山”后对别处的水和云难以看上眼,暗喻夫妻之间感情之深,犹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不可能再对其他女子看上眼。冯延已《采桑子》“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用双飞舞的蝴蝶和燕子,暗喻对对情侣;其《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以“行云”暗喻行踪飘荡的浪子。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用片片碎金比喻林中斑驳月光,用积雪崩落比喻江中白浪,生动形象。

3.借喻。以此物来代彼物,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如:苏轼《念奴娇》中的“卷起千堆雪”、柳永《望海潮》中的“怒涛卷霜雪”,都是以“雪”形容白色浪花,?陆游《钗头凤》中的“满城春*宫墙柳”比喻作者与唐琬间的鸿沟;贺铸《鹧鸪天》中的“梧桐半死清霜后”,是用半死的梧桐,借比失偶的自己;崔国辅《怨词》(其一)“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借惜罗衣喻指惜人,罗衣与人本是不相同的两种事物,诗人借罗衣“秋来不堪著”,喻指宫女好景不长、朝不保夕的遭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词人将眉喻为山,将鬓喻为云,将腮喻为雪,别具一格;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形象地写出了愁之长、深,并不断添加,没有尽头,可称为喻愁的名句;林逋《点绛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用无处不生的萋萋春草,比喻不可抑制、无时不增的离情;欧阳修《渔家傲》“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用“红菡苔”、“花底浪”比喻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无论风雨多大也无法阻拦,可谓别具一格。

有的诗词是通篇作比,其中或明喻为主,或暗喻为主,或交叉使用。如郭璞《游仙诗》(其五):“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前八句句句运用比喻:一、二句用善飞者和善行者欲飞欲行,比喻有才能的人希望施展其才;三、四句用重浪才能使大鱼游动,比喻客观环境对有才能的人施展才华的重要;五、六句用圭璋、明月需人赏识,比喻有才能的人如无人赏识,则如明珠暗投;七、八句用植物成长与时机关系,比喻机遇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最后两句抒发生不逢时的感叹。陶渊明《饮酒》(其四),也是通篇运用比喻手法,以鸟的失群离所而托身孤松,比喻自己因误落尘网而归隐田园。姚宽《生查子》“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

词中有六句使用比喻,如将郎和妾比为飘荡无迹的尘与絮,借春风比酒后脸上情态,用秋雨比喻泪珠等。姜夔《疏影》用五位女性来比喻梅花,把梅花人格化。梅尧臣《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全诗通篇运用比喻,含蓄蕴藉,意味悠长。梁栋《野水孤舟》:“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诗人以雨后野水比喻国事不可收拾,以行路间断比喻困难重重,用济川不果喻抱负难以实现,用鸥鸟浮沉喻有志之士只能随波逐流。虽不言国势,其国势颓微已见其中。

(三)拟人

拟人即将事物人格化,这是诗词中常见的手法。如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草树”原为无情物,在诗人笔下能“知”能“解”还能“斗”,与“杨花”、“榆荚”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人此中来。”诗人将桃花替代春光,又把春光拟人化,可以躲进山中,让人无法寻找,似有小孩顽皮惹人性格,天真可爱。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将自然界的夕晖写成“脉脉”含情不断,将流水写成“悠悠”含恨无穷,借以表示思妇的凝愁含恨。鹿虔雇《临江仙》“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藕花被赋予生命和浓烈感情,不仅相向而泣,还暗伤亡国,泪湿香红。欧阳修《玉楼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词人笔下游丝在苦苦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欧阳修《啼鸟》,则通篇赋予啼鸟以人之性情,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李觏《残叶》通篇将残叶赋予感知,寄以诗人自己情感。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将“一水”、“两山”赋予有生命的形象,亲切动人,传诵千古。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诗人将雪、柳赋予人的性情生命,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乡愁。方岳《春思》:“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通篇将春风拟人化,先总写其太忙,再从不同方面写极忙之状,富于动感,极有韵致。王禹偁《点绛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直接将“雨’’赋予“恨”,“云”赋予“愁”,将“江南”称为“佳丽”。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花圃围栏上的充满愁感,兰花上露珠迸出泪珠,也是为了表达诗中女主人公的愁感,词中赋予蔷薇以人的体态和动作、人的灵魂和情感,使读者实难分辨哪里是花,哪里是人,真是进人了物我交融的境地。

(四)重叠

1.单对叠字,用以表示重复、连续。如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的“去去”,表示走了又走;姜夔《扬州慢》中“年年知为谁生”的“年年”,表示连续多年。用以形容事物、情理:如范仲淹《渔家傲》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悠悠”,形容笛声之悠扬;柳永《雨霖铃》中“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沉沉”、辛弃疾《摸鱼儿》中“脉脉此情谁诉”的“脉脉”等都是叠字的运用。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霏霏点点迪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词中句句用叠字开头,用得贴切自然,毫不生硬,并产生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不仅很好地表现了内容,还使声调谐婉。

2.用叠音词形容或补充所状之物,使读者加深印象。如无名氏《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词,全词情趣盎然。谢姚《游东田》:“戚戚苦无悚,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诗中三处运用叠字,增加了诗的形象和音乐美。何逊《下方山》“鳞鱗逆去水,弥弥急还舟”,用两组叠音词,状写诗人心潮的不平静。王褒《高句丽》“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倾杯覆盌漼灌,垂手奋袖娑娑”,后两句“漼漼”是形容涕泪齐下,“娑娑”是指舞姿轻扬,都是对前二句的形象化的描写和渲染。雍裕之《江边柳》“嫋诚古堤边,青青一树烟”,“嫋嫋”形容江边柳的轻柔婀娜之态,“青青”形容其葱茏苍翠之色,写出了柳的轻盈和春的秀丽。

3.两对以上的叠字,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或者表示强调、连续等。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秦观《鹊桥仙》中的“又岂在朝朝暮暮”都是属于叠字的妙用。

4.重沓与重叠交替出现,造成一种回环优美的句式。如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其中“黄鹤”、“去”皆为重沓,“悠悠”重叠,但读者不仅不感到重复,反而感到巧妙。毛文锡《醉花间》:“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鹈鹧还相趁。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相问”重沓,“霏霏”重叠,将复杂的感情表现得曲折而又详尽。

(五)精警

即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含义深刻、丰富的情理,使人读后感到意味深长,回味无穷。例如有工整对偶的警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有意境深远的警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有将物理和人事等量齐观的警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有寄希望于想象的警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有充满深刻哲理的警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有比喻极为新鲜、形象的警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有愿望与现实相违的警句:“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有化用典故的警句:“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警句常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被广泛引用。

(六)点染

所谓点染,即借用画家手法,先点明中心物象后,再从各个方面进行渲染。如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晴碧”句为点,指明春草之广阔,“千里”两句为染,前句从广阔的空间加以渲染,后句从时间上加以渲染,都是极言春草之无根、之丰盛。陆游《初发夷陵》:“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先总写船过三峡时惊心动魄的情景,再从江面的壮阔、江面的奇景等方面进行渲染,展示了一幅长江图。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词人先点出“风景异”,再从雁无留意、四面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悠悠等方面渲染其“异”。柳永《雨霖铃》被认为是“点染”的成功范例。上片“念去去”先点明这次分别是去而又去,远而又远,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样景物来渲染。下片“伤离别”是点,下面“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染,渲染出一种凄清意境。柳永《望海潮》上片先点出“钱塘自古繁华”,再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等进行渲染。

(七)兴起

“最早的所谓兴,是借一物来引起他物,像借关雎来引起淑女,诗里先写关雎后写淑女,两者都写。”(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后兴的意义扩大,比和兴开始混淆,故称比兴,但其“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特点没有变。鄆炎《见志诗》(其二)“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灵芝”生在河流的洲渚之中,常受洪波冲击,诗人以此寄寓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无名氏《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用“兴起”的手法,表示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以此笼罩全篇气氛。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萁”(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来煮与自己同根生的豆子,诉说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以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说明人生穷达的各殊,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出深刻的哲理。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枝歌》:“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前二句以生长缓慢的枣树起兴,隐喻姑娘年复一年没有出嫁,永远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李益《鹧鸪词》:“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前二句用斑竹和鹧鸪起兴,斑竹也称“湘妃竹”,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因舜南巡而死,泪下沾竹,诗人以此表达思妇思念情郎的愁绪;鹧鸪常相对而啼“行不得也哥哥”,触动了思妇的愁怀。刘禹锡《竹枝词》(其二)“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诗人借红花易衰表示对男方是否易变心的担优,用“水流无限”表示自己由上句而产生的烦忧无法摆脱。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全词运用比兴,表爱国情思。词人借眼前景“清江水”、“无数山”,将家国之悲、今昔之感托景而出,极为深沉顿挫。

(八)夸张

夸张是诗歌的重要因素。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但艺术是从生活中高度概括而来,所以更能表达事物的本质。李延年《北方有佳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对佳人的美好作了极度的夸张。潘阆《酒泉子》“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成功运用夸张,突出了潮水的声势和弄潮儿英勇善水的气概。一些被夸张的事物看似不可信,却真实地表现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如李益《宫怨》“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字面上好像讲宫漏接了大海,怎么也滴不完,夜长无期。这当然不可能,但却更真实地表现了愁人知夜长的深切愁苦。陆龟蒙《新沙》:“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鹃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写官家对农民敲骨吸髓的赋税剥削;渤海边上出现了一片沙荒地,但官家却比海鸥更早发现这片新荒地,打起榨取赋税的算盘。虽极度夸张,却又合情合理。

(九)双关

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上说甲,实际却指乙。其主要形式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