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点线面作业

点线面作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点线面作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点线面作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说课 空间想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105-02

三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用图形语言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系列课程的基本要求。

“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先直观认识“体”的结构,然后建立点、线、面关系的逻辑体系。这与传统教材的编排顺序相反,并且采用重探索推理过程的教学理念。下面我结合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说一下我的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认识。

一、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知识的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达到协调统一,教学程序将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鸟巢、长城、金字塔、晶体结构、DNA模型引出立体几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我还要指出人们在建造房屋、修建水坝、研究晶体的结构、研究DNA的结构、在计算机上设计三维动画,研究高清晰度电视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都需要立体几何。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我们生活的空间.这就是我们学习立体几何的目的。

空间想象能力是困扰学生学好立体几何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我设计的第二个环节是:制作模型,感受概念

课先准备好:牙签、橡皮泥、纸、胶水、剪刀等制作模型的物品。把学生分好组,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小组一起合作,动手制作空间几何体模型。

由于初中已经了解了柱、锥、台、球,所以应该充分相信我们学生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会制作出各种各样漂亮的几何体。(学生自己制作的,特意拍了几张照片)

通过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将空间几何体实体化,不仅容易建立对空间几何体的直观感知,而且为后面观察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做好了铺垫,甚至为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台体等制作了教具。

第三个环节观察模型,形成概念

制作完模型后,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模型,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紧接着我提出问题1:观察你手中的模型思考:空间几何体有哪些元素构成?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形成认识:空间几何体有点,线,面组成。

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已经直观的看到静止的点、线、面。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特设置以下环节:借助几何画板,(演示几何画板过程)让同学通过自己操作,显示并观察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达到了解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和初步体会立体感的目的

演示结束后,教师顺势给出:(1)线分直线和曲线,面分平面和曲面

(2)平面的表示方法。等数学知识

至此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的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点线面,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本章的核心问题,为了让学生对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个直观的认识,我设计的第四个环节是观察模型,深化概念

我提出问题2:观察你的模型,思考空间两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给出答案。

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直线是对学生以前平面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知识有很大冲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种位置关系,我让学生接着思考(1)找出你的模型中的不相交也不平行直线(2)想想生活中的不相交也不平行直线(3)通过课件旋转长方体的不同位置,观察不相交也不平行直线

通过以上办法让学生加深对不相交也不平行直线的理解。

我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研究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提出问题3观察你的模型,研究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学生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小组的讨论,交流。组与组结合自己的模型给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点评,和同学们一起完善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关系,平面和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个环节设计的意图是虽然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本章的核心问题,但是本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部分的内容,学生要直观能感受线线平行,线线异面,线面垂直,线面平行。所以在本环节我让学生观察模型,直观认识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一组反馈练习

环节五.课堂练习 巩固新知

例1.(1)下列不属于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的是 ( )

(A)点 (B)线段 (C)曲面 (D)多边形(不含内部的点)

(2)有以下结论:

①平面是处处平直的面;

②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③平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④一个平面的厚度可以为0.01mm。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B)2个 (C)3个 (D)4个

(3)在空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例2图

(A)一个点运动形成直线

(B)直线平行移动形成平面或曲面

(C)直线绕定点运动形成锥面

(D)矩形上各点沿同一方向移动形成长方体

例1由题组的形式给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节课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2 下列图形中,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例2 通过制模―拆模的过程,体验由平面图形到空间几何体,由几何体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力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个清晰的结构,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本节课的内容.第六个环节,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教师给出提纲,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盘点”,从而形成规律性的结论.通过提问,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使学生养成自觉总结、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环节七.布置作业,任务后延

在布置作业上,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同学完成作业必做,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为下节课作好准备;第二个层次的同学完成选做,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空间,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索研究.

点线面作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据质量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07-01

无论采用扫描矢量化或是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生产,空间数据的基础性决定了数据质量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 其他方面的质量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1 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1 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这项质量控制包括对数学基础、接边质量、平面精度、高程精度等部分进行严格的检查。

1.2 属性质量

要素属性说明空间实体数据的分类分级、几何类型、数据特征等, 是用于区分空间数据实体的基本信息, 包含有要素唯一标识符、分类代码、几何类型(点线面)、数据来源及精度、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代码 (点线面的组成关系、相邻关系……) 等内容。

1.3 逻辑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是基础地理系统数据处理分析的依据。建立正确的拓扑关系, 空间实体的点线面类型定义正确,保证多边形空间实体的封闭性、线状空间实体的连接性、各类编码不重复、组合实体与基础图形要素之间的正确相关性, 无不合理悬挂节点和伪节点,所有线状要素实交处,都应建立节点。

1.4 要素质量

要素质量的质量控制包括分层正确性和完整性、要素的正确性和完备性、注记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等部分的检查。

1.5 整饰质量

整饰质量的检点主要针对地貌、符号、线划宽度正确性等内容, 符号图形应完整协调,地貌表示应合理且无变形,要素相互挤压或压盖处应作适当编辑处理,图面不应存在适应性矛盾。

1.6 附件质量

附件质量控制包括元数据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文档薄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等部分的检查。入库工作需将不同软件采集、不同方式生产、不同软件编辑处理的数据集合,集合过程应能确保数据精度、拓扑关系、属性数据、要素间相关关系正确,并且保证分幅数据能正确衔接。

2 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制订切实可行的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保证各生产单位生产建库数据有一致的技术标准。

2.2 数据采集

为保证数据采集的质量,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采集前的准备工作是统一操作人员的技术认识、作业方法,使本工序产品质量尽可能达成一致的重要途径。采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有自查或操作人员之间的互查,既有利于缩短数据采集工期,又能使数据采集有质量保障。

2.3 过程检查

专职检查人员采取实时检验,预防与纠正错误,是一种典型的预防性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这实际上也是测绘生产“两级检查一级验收”中的第一步, 对数据作100%检查。检查人员对数据采集中出现的问题应作相应记录,也可设计各种统计图表工具记载质量动态,便于发现倾向性问题。

2.4 最终检查

最终检查由生产单位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实施,“两级检查一级验收”中的第二步,是建库数据采集及其附件制作完成后的质量控制部分,内业检查采用计数检验方式对数据及其附件进行全数检查,外业检查的方式可参照相应技术标准采用抽样检查,最终检查后宜对数据采集单位产品作出质量评价并做好记录。

2.5 验收

负责验收的检验机构应对提交验收的建库数据项目资料齐全性作认真检查,其中重点步骤是样本单位检验,着眼于对建库数据检验批中可能导致入库失败的严重缺陷、重缺陷和倾向性问题进行检验。

无论是目前的建库数据生产还是未来的数据更新,只有技术设计、数据采集、两级检查和验收各实施部门各司其职,作好各个阶段的工作,真正将测绘产品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落实到位,才能为建库数据的顺利入库提供保障, 才能确保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有较强的、可扩展性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新长,曾广鸿,张青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 蒋景瞳.地理信息国家标准手册 [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点线面作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一学生 立体几何教学 空间观念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立体几何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空间图形中的基本元素的性质与相互关系,掌握一些简单立体几何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几何直观洞察力。英国著名数学家M.阿蒂亚认为:“几何乃是最少抽象性的数学形式,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直接的应用;而且不需花费太多的智力就能理解它。”在几何中直观和抽象是两个不同的侧面,这两个侧面联系非常紧密,几何中的抽象概念都是以直观的图形为背景的,几何直观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是增强数学理解力的有效途径,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理解数学的价值,这也是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主要目的。

高一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初步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在于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把生活中的立体东西平面化,接触的所有书本内容都是平面的。初中开始学习几何,到高一已经非常熟悉平面几何,由于思维定势,习惯将看到的图形平面化,使得空间想象力受到很大限制,要形成空间感需要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由实物模型的直观感知,到立体图形画图与抽象,再到基本元素点线面关系的理解、较复杂图形的认知,最后到基本图形度量计算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经历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几何符号语言三者之间的转化更需要时间练习,但实际教学时间相当紧张,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立体几何学习中产生困难。

就如一些初中数学成绩并不差的学生这样说:“必修二的一二章,别人看起来学得很轻松,我却学得很痛苦。”“每天作业要做很长时间,证明题想很久都做不出来(辅助线很难想到,还有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很差,真的很差)。公理都知道,但总不能灵活运用(比如证明线线垂直知道要去证线面垂直,但不知道应该选择哪条线和哪个面去证明)。”“我现在真的很担心自己这样下去数学真的会越来越差,以前数学偶尔还会考个第一,数学不算太好也过得去。这次必修二第二章测试考了倒一,心情真的很沮丧、很迷茫。”

在高一立体几何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从观察、操作、动脑多个方面同时入手。感知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是人们认识活动的最初阶段,离开感知认识不可能深化。要学生先从实物表象入手,借助于我们生活中的实物模型,如教室、桌面、书本、铅笔等,形成初步印象。心理学研究证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巩固。让学生动手用铁丝和纸板制作简单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三棱锥等。通过动手操作,强化手脑协调能力,丰富学生的体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科学观察,合理猜想,认真总结。首先,让学生对着这些实体模型,先从三视图的方向分别观察,相互交流看到的图形。第二步,画简单的物体三视图。先从正规放置的正方体的三视图入手,对照实物理解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关系,感受一般图形三视图和直观图关系,然后画一些较复杂的图形,如正面放置三棱锥的三视图。以往教学中这是一个难点,许多学生会把左视图画为等腰三角形。若学生对着实体模型从左面观察,就非常清楚左视图应该怎么画。第三步,画不同角度放置的正方体、长方体。脱离实体模型,让学生猜想着画不同角度看到的正方体,通过合理猜想,然后观察验证所画的图形,从而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

第二,从现实生活中深刻理解点线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我们上课的教室,包含了丰富的点、线、面关系,通过对其中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的观察,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点线面图形表象。然后结合长方体、三棱锥等几何模型,抽象出一般的点线面关系。引导学生用丰富的几何直观模型去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探究的过程。再结合师生分析讨论、总结论证、抽象概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具体直观到抽象概念,再由抽象概念到具体图形,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较快形成空间观念。

第三,培养学生科学规范地使用三种语言。自然语言是学生平时常用的,也较为平实易懂。图形语言比其他语言形象生动,有利于形象记忆,又便于进行交流。“几何图形是抽象的直观”,是几何概念定理的载体,是现实生活中几何形体的凝练。而符号语言,是逻辑推理的表述形式,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准确性,其使用也非常严格规范。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这三种语言的转换与使用,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几何命题先用自然语言表述,结合图形语言再准确规范地使用符号语言,每个定理都形成三种表达形式的有机结合体,通过例题板书和作业讲评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表达习惯,规范作图方法。能准确选用适当语言科学表达,有序建立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形成科学严谨的表述体系。

第四,转化是解决立体几何有关问题的重要方法。初学立体几何的学生往往对证明题感到困难,有学生说:“每天作业要做很长时间,证明题想很久都做不出来,辅助线很难想到。”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例1:已知ABCD,ABEF是两个正方形,且不在一个平面内,M,N分别是对角线AC,FB上的点,且AM=FN,求证:MN∥平面CBE。

分析一:要证MN∥平面CBE,线面平行即证线线平行,关键是与MN平行的直线怎么找。可以想象如果把MN平行移动到平面CBE内,所得的这条直线就是我们所求的直线,那么怎样平移呢?需要找一个方向,在这个图形中有很多线条,可以让学生每个方向都试试,最后发现沿边AB方向进行平移最容易,猜测MN两点应在什么位置,辅助线应怎么添加。让辅助线的作法有所依托,不再是漫无边际地瞎找。

分析二:要证MN∥平面CBE,线面平行转化为证面面平行。这就需要构造一个包含MN且与平面CBE平行的平面,如何构造这个平面呢?首先假设求证是正确的,即已知MN∥平面CBE,只需再找一条与MN相交且与BCE平行的直线。于是过M(或N)作平面BCE的平行线,即MO∥BC,再连接NO即可;再证明NO∥AF∥EB,问题便得到解决。

点线面作业范文第4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盘子文化、种类、制作工艺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在盘子上绘画的技巧,装饰一个美丽的盘子。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起美化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装饰图案要适合盘子的形状。

2、教学难点:大胆想象,装饰盘子独特有创意。

三、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 分组练习法 巡回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学器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看今天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盘子

2、知道盘子有什么用吗?――放菜、装水果

3、对啊,盘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它除了实用,还有其他的用处呢!

(出示自己制作的盘子挂件)瞧:在盘子上画上美丽的花纹,它就变成了美丽的盘子,可以用来装饰我们的生活!

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美丽的盘子!

(二)新授

1)初步感知盘子

小小的盘子里面的学问可多了,看,六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用一些图案来装饰盘子了,盘子上画了什么?――所以叫做人面鱼纹盘。

这是清代的瓷盘,做工精细,看看上面的花纹是什么颜色?对,它是用一种花青色来绘制的,叫做青花盘。

这是用木头制作的盘子,看看花纹是怎么做出来的?――是用刀刻出来的,多么精美呀。

现在,盘子的种类越来越多,有玻璃盘、纸盘,它们色彩丰富、明亮。

师小结:从古到今,这些不同材质、不同制作工艺的盘子美化着人类的生活。

2)了解盘子花纹

师:美丽的盘子离不开美丽的花纹,看看这些盘子上画了些什么?――动物

1、这些呢?――植物

2、除了动物和植物,还可以画什么?

――人物、风景……

师:小朋友,假如让你来画的话,你会画什么呢?

生:太阳、雪人……

3)巧妙安排花纹

1、师:老师很想在盘子上画鱼,因为鱼寓意着“连年有余”。

教师出示鱼的花纹(不是金鱼,是普通的鱼):怎么把这条鱼画进盘子呢?

示范把鱼放在盘中。

师:老师想把这条鱼变一变。(出示身体弯曲的鱼,放进盘中)

让学生比较,哪一个盘更漂亮?问什么?(把鱼的身体弯一弯,它更适合盘子圆圆的形状了)

师:原来,设计盘中的花纹时,一定要适合盘子圆圆的形状。

出示四条鱼放射状排列的盘子:这样安排是不是也很适合盘子的形状呢?

2、课件出示其他花纹的盘子:不管是什么花纹,都要适合盘子圆圆的形状。

3、这些盘子有什么不一样?

生:盘子上有了花边……

师:对,我们可以把喜欢的花纹在盘子中间画的小一些,再添加上漂亮的花边(图片

4、看看老师的是怎么来画的,用了哪些形状?

生:半圆形、弧线……

师:老师是用了点线面来装饰的,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

(点线面展示)

4)作品欣赏

1、欣赏大师的作品

师:小小的盘子,也是大画家大显身手的地方,看,这是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画的盘子。

看看他画了些什么?

师:大画家设计的多巧妙啊!牛头弯弯的角正好适合盘子圆圆的形状。

师:看,毕加索把生活中看到的斗牛场面也画进了盘子,他是怎么画的?

生:在盘底画了斗牛的场面,盘边画了围着看斗牛表演的观众,多么热闹、惊心动魄的场面啊。

2、欣赏学生作品

(出示有独特创意的作品,从表现内容、画面安排、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分析。

3、学生讨论说一说想怎样装饰自己的盘子

5)学生作业

看了这么多美丽的盘子,也学到了很多方法,赶紧拿起笔,也来设计一个漂亮的盘子吧!

作业点评

学生互评,师点评

6)展示形式

把作业用回形针串挂

7)拓展

欣赏用不同材料制作的盘子。

点线面作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背诵 理解 图像 手势 情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作为一种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英语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要在非英语语言的环境中学好英语,除了强化训练听、说、读、写外,背诵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以背诵的形式来积累语言,可为学好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德国著名考古学家谢里曼就曾采用“完全背诵法”学习外语,并取得了显著成绩。那么如何让学生轻松地背诵呢?

一、英语背诵的指导

英语课文背诵分课内引导和课外重复两部分。重点在课内引导,老师在布置课文背诵的作业时,不要只布置背诵,其他就不管了,在课内学习时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课内引导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1.学习课文时,创设情境学习单词和短语,这样会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有助于记忆。2. 点线面启发式教学。根据图片学习完单词和短语后,由学生根据图片造句,反复练习,最后生成文章。3. 面线点的反复学习。回到课本的短文,让学生找出关键的短语和句子,反复练习。4. 再由点线面初步尝试背诵。经过以上练习后,给出短语提示让学生组句,然后组成文章。有20%左右的学生完成了。5. 情景背诵。去掉短语提示,给出情景,由学生口头复述。这一部分主要由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完成。反复练习后50%的学生完成了。

经过课堂上老师的引导和反复练习,有一半学生能背诵了,剩下的一半课后完成。1.听力重复背诵。在家反复听课文录音,跟读熟悉课文。2.课后重复记忆背诵,最后就是综合起来背诵。3.课堂检查。经过课堂引导和课后复习后,第二天课堂上检查。80%的学生能够背诵课文。

二、英语背诵的方法

李阳老师曾经说过:背诵课文是学好英语的“唯一方法”没有第二个出路!要每个月甚至每个星期都举行老师和学生的背诵大赛!刘翔其实“天天都在背诵”, 因为他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动作;歌星天天都在背诵, 因为他们多年来就反复唱那么几首歌!但因为反复操练, 他们越做越好!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时,可以借助以下方法增强记忆:

1.借助图像记忆

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多数都配有插图,因此,借助图像有助于学生背诵。借助图像背诵有五个环节:

一是先看图,让学生说出图中的内容。先让孩子们观察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们都在做什么? 转贴于

二是图和课文相结合。说一说:你看到的地方课文中写了没有?怎样写的?把它找出来,多读几遍。

三是边读课文边看图像。让孩子一边读课文,读到课文中写的什么就看图中的什么景物,从而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四是看着图背课文。在学生熟读后有语感的基础上让孩子看着图像想想课文是如何写的,然后试背课文。

五是想着图像背诵课文。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作者,融入课文中,这是背诵的最高境界,这篇课文就变成了孩子自己的知识了。

2.借助手势背诵

学生特别喜欢游戏教学,喜欢做手势。在教学时,我让孩子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扮演角色用手势读,孩子们特别高兴,课堂气氛特别好。借助手势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3.理解背诵

要背诵一遍课文,学生要是能对课文有个大概的了解,理解说话者的思路,就能帮助记忆课文内容。我先让学生听读、自由读,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共同归纳出每小节所介绍的什么内容、人们都有哪些活动,板书上黑板上。让学生看着板书尝试背诵,不会背的地方就看着书上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先理解课文内容再背诵,学生容易掌握。

4.抽背,以点带面

让背诵速度较快的同学起来背诵,这样既了解了学生的背诵情况,又激起了其他同学的背诵欲望和竞争意识,其他同学会在先背的同学背诵课文时,认真跟着背,这样便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抽背过程中,老师示范背诵,并接受学生的评判,能赢得学生的喝彩和尊敬,学生会以你为榜样,背诵劲头更足。

背诵就象唱歌一样,歌唱多了听多了,即使你只是把某首歌曲听上几遍也会无师自通地哼上几句。因此,背诵多了,学生就会越背越容易,在背诵的时候学生就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有了兴趣就更容易琅琅上口了。

参考文献

点线面作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倡导民主;注重积累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根据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美术及应用美术的基础知识,熟悉其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获得身心愉悦与欣赏经验,丰富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拓展审美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综合素养,提升生活品质和文化品位。

创新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因此笔者在公共艺术(美术)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鼓励创新

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学生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只要求教师和书本之导向去记忆和容纳知识。学生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压力,也缺少相应的训练,因此产生了依赖心理。作为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作品。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多进行添画、组画、记忆画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画活。

如,教学拓展模块《平面构成》时,对学生来说,通过对点线面的认识和理解,体会构成的魅力,再通过想象点线面的重构,将平面构成的表现技法与传统绘画结合起来,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现代绘画作品。

二、合作探究,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在学生创新心理诸品质中,发散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

我们知道,一般学生作画开始时都是凭印象来画,常常是别人怎么画,他也照着画。教师在课堂上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常采用“一问多思”“一题多种表现”等方法来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欲望,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更要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习惯。

如教学《材质与肌理》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照书本临摹,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降低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笔者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课前先分组,请学生自主探究肌理表现的几种方法,然后通过示范演示相关表现技法,教师在过程纠正学生的表现技法,如此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设计并制作不同的机理表现作业,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是他们真正做到了从自身的兴趣去学习和认识,并且还锻炼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倡导民主,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教学的前提。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没有思想负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发表欲,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来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

如在讲解《中国美术赏析――建筑》时,课程中将学生分组并主要负责其中的一种建筑形制,在课堂上让学生来讲述该建筑,并要求学生对建筑形制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学生经过自己查资料和小组讨论,得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结论。比如,某小组在讲解“桥塔建筑”时主要讲了大雁塔,它是由高层楼阁发展而来,其塔身是一座多层楼阁,每层都有飞檐翘角、平座和门窗,可以登临眺望。同时,他们也指出了大雁塔是砖木结构的,遇火容易燃烧,因此防火很重要。

四、向大师学习,注重积累,形成个性表现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创意表现具有自我个性。这是公共艺术教学中最重要,也最复杂的一件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流露。让学生通过学师的风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心灵去感受艺术、热爱艺术,尽情发挥学生对艺术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笔者在公共艺术教学中,就充分利用这些大师给我们留下来的资源,充分讲解,使学生去体会大师的艺术情感,从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凡・高的大多数作品均以黄色为主色调,黄色的热烈奔放与凡・高疯狂的个性形成了共鸣。因此才有了《向日葵》《鸢尾》等等。他用黄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他火一般的热情得到宣泄。在凡・高看来,黄色是阳光、友情、希望的象征。无论是凡・高对色彩的强化处理,或是塞尚理性地控制色彩,还是博纳儿主观随意组合色彩,都能感受到大师们独辟蹊径的主观意识的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通过大量地分析研究大师的作品,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的同时,也充分领悟个人个性的重要性,从而结合创作训练,掌握如何发展创意个性,达到思维上的创新。

五、建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促进创新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建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21世纪的绘画是走向分析设计的时代,强调个人的自信。学生能否成才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尊重他们的个性,学生个性中的独特人格特征,如敏感、强烈的表现欲、好强、自信,教师应给予鼓励和保护。

传统教育喜欢用统一标准要求学生,一致性的思维、一致性的表现方法、一致性的作业,使学生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不敢越雷池一步,造成学生的自卑感,容易使他们缺乏信心,更无从谈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必须因材施教,以使每个学生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从而使每个人都得以发展。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来的千差万别,教师应科学地看待,而不能以自己的水平去修改或否定学生的作业。

在公共艺术课堂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给予高度重视。从大量的习作和长期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充实、加强、完善属于自己的创新思维,让创意能力在艺术创作中插上翅膀,翱翔于广袤的艺术天空。

参考文献:

点线面作业范文第7篇

Abstract: Planar formation is the basic courses of artistic design education. The author talked about several teaching experience combining with his own teaching practice: renew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basic training of planar formation; changing the form rule to the theme composition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contact with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arousing the integration to professional cont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tact with real life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mining the planar formation elements in life; combin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关键词:平面构成;基础训练;创新能力

Key words: planar formation;basic training;innovativ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21-01

0引言

平面构成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和探讨形式美在平面艺术中的规律、法则和构成的原理。它对提高思维想象能力、启迪设计灵感,具有奠基的作用。通过对平面构成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间的关系,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启迪设计灵感。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构成的理论,使之有效地应用到实际设计当中去,是我们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教学感受。

1更新教材内容、注重平面构成基础训练

平面构成传入我国已有三十来年的历史,尽管当时在设计教育界备受推崇,而且为设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但一些教材的设计在如今看来已经不适应设计发展的速度而显得陈旧和滞后。课程的建设应从教材的建设开始,现行教材不能反映当前设计的发展和更新,练习内容也多是以单纯的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等构成形式的骨格、表现形式等内容为主,而忽视基本形的组织方式及创造的训练,构成形式的练习所训练的是骨骼和基本型的排列规律,并按照规律而严格的方式进行练习,而这些需要在完全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原理的情况下进行才有意义。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也感到基本形态的创造及组织方式的练习难度更大,正是因为它没有过多的规则可遵守,而完全依靠个人的审美感和创造力,因此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应针对教材的不足对其进行补充并及时更新教材。如,当教材图例方面较少时,可以收集相应的图例,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对这方面的不足进行补充。加大基础训练的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将重点放在基本形态的创造、形态之间的组织上,培养创造性思维,为以后的设计实践课做准备。

2由形式法则到主题构成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代平面构成“形式法则”中包含着美学原则形式规律和表现手段上的构成手法,授课教师在传授形式法则时一方面要解释其概念,另一方面要多以优秀案例进行示范教学,因此,如何把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变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就是如何实现从模仿到自觉,培养创新能力,是构成教学需要解决的基本课题。为了实现从形式法则下的摹仿阴影中走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主题构成训练,设立一个有意味的主题去研究实现和完善它。也就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和理解了形式法则之后,应该设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题构成作业,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还可复习和加深对所学形式法则的主观认识。

3加强与专业课的联系、注重与专业内容相结合

平面构成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诸多领域,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却认识不到这一点。由于平面构成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再加上理论概念的理性化,往往给初学者带来迷乱和困惑。学生对点线面这些抽象概念的认识比较肤浅,看不到这些抽象概念背后蕴含的真正意义及其与应用设计的密切联系,学习兴趣不高,即使是学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从教学实践来看,往往因为同专业结合不好,学生对平面构成这门课与本专业的关系没有足够认识,因而对这门课也没有足够重视。平面构成作为基础训练,与应用设计是有区别的,但是掌握好基础理论可以使实际设计和应用拓宽思路。就结合专业而言,在注重单纯的基础构成训练中有必要对今后可能应用的范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具体的设计创作中把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活学活用,而不是完全割裂,所以在基础练习中要加上部分与专业设计接轨的训练内容。

4教与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平面构成基础教学中,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由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那些抽象的点线面知识得不到感性的认识,只能凭教师的“纸上谈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贯彻实施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法不能简单划一,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的一些想法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而不是全盘否定,从而抹杀其创作欲望。逐步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平面构成作为一门造型基础课,适合于所有美术专业,特别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对平面构成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内在艺术潜能。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将来设计专业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朱孝岳.艺术设计纵横谈[M].江西美术出版社.

点线面作业范文第8篇

数字化技术给平面设计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数字化生活也日趋成熟,数字化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像传统的绘画技术,以往我们习惯用画笔去勾勒美丽的线条,完成绘画,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绘图,计算机或许比人手画的更精准。就传统教学而言,教师往往会通过教材讲解和课后练习来完成一个教学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虽然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好的吸收了课本上的知识,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学习的范围还是太过于狭隘。根据教学中存在的这些不对等性,教师可以通过借助数字化技术来完成平面设计教学。只需要一台电脑,一个绘图软件,就可以实现全方位精准的教学。传统绘画教学的课后作业,需要学生通过纸笔来完成,而通过电脑软件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如果出现问题需要修改,传统的绘画需要重新进行修改,甚至作废。但在电脑上就可以比较轻松的完成修改过程,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颜色和特效,结合点线面的设计,进行自由的创作。通过电脑还能对各种设计作品进行预览,不需要等到设计完再看效果,而是边做边看,做到时刻纠正,随时修改。这大大提高了设计准确度和精确度,拓展了创作空间。可见数字化技术在平面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数字化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技术,所以在教学要注意技术的更新换代,选择最适合最前沿的技术去学习。

数字化技术在平面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图形图象设计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软件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创作工作,利用软件本身自带的功能设计图形图像。软件为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点线面的交叉和独特的处理工具,改变图形的形状,改变图象的效果。Photoshop作为一款处理图片的工具,具有强大的图片处理功能,在生活中运用也比较广,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掌握数字化软件,提高设计作图的能力。例如在Photoshop教学中,学习滤镜的时候把实际工具和菜单与色彩的搭配联系在一起讲解,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数字化技术学习平面设计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而数字化的平面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平面设计不单单是按照书本或者教材上的东西设计出来,更多的是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作尽情的发挥,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的图画。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平面设计能力。

(2)广告动画设计方面:很早以前在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脑的时候,人们往往通过画画的方式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小人物,并把他们画在书本的右下角,然后通过翻动书本的方式来完成一系列的动画播放,俗称连环画。其实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向往能够设计出可以动的人物和动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愿望已经实现了,现在的人们可以通过动画软件来制作动画,设计出一个个的惟妙惟肖的动画人物。现在也有很多专业培训机构,可以全面的进行广告设计和动画设计的课程教学,在这个过程中都是运用一些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数字化技术,可见,数字化技术是时展的产物。例如可以通过Flash软件进行动画制作和设计,在学习之前先应该掌握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理论知识,对该软件有个大致的了解,还要多看教学视频,学习有些工具和菜单到底如何操作?如何正确使用?目前的广告动画设计都是通过这种软件实现的,授课的教师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对各种设计软件都能运用的游刃有余,并且要有很强的专业性,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样,学习广告和动画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一个好的广告设计师和动画设计师是经过长时间锻炼实践而成,他们懂得把握各种软件的关键之处,明白色彩搭配和线条的设计,同时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束语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了解,人们对平面设计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样,数字化技术给平面设计带来而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人们利用这些计算机软件都可以完成独具特色的平面设计作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数字化技术对平面设计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把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去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通过计算机软件结合相应的专业技术,让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不断提高。对平面设计的数字化教学首先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懂得如何通过更好的方法把相关的知识传达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