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捐献时间

捐献时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捐献时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捐献时间范文第1篇

他们又有着共同的不凡善举:面对素昧平生的患者需求,献出珍贵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不计报酬,不惜忍受期间近20次的扎针疼痛……

从国内到国外,饱含爱心的“生命种子”跳跃前行,帮助他人重生的执着脚步从未停歇――国内:北京的患者患了白血病,河南志愿者伸出了胳膊;香港同胞白血病缠身,河南的志愿者献出了“生命种子”;国外:阿富汗的患者因为白血病生命垂危,河南志愿者二话没说,献出骨髓,为他带去生的希望……

他们用朴实的行动书写着温暖人心的故事,爱心凝聚成令人振奋的数据:河南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达到400例,居全国之首。至此,河南省捐献人数占全国总捐献数的1/10。这意味着,全国每10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就有一个河南人。

从“零”的突破,到全国第一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人口众多,数以百万计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拯救生命的患者在翘首期盼。仅白血病患者,全国每年平均新增4万人,其中一半是青少年和儿童。

2003年1月,中华骨髓库河南分库成立。当年9月,河南省焦作的宋东方、新郑的刘新伟分别与本省两位患者初配成功。他们义无反顾的为患者捐出造血干细胞,使河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迎来“零”的突破。

从初配成功到实现捐献一般需要三个月,刘新伟、宋东方他们仅用了13天的时间,创造了当时中华骨髓库实现捐献时间最短的历史记录,也为患者的新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河南人加入到这个志愿捐献的队伍中,捐献人数从2003年的全国第4位,到2004年的第7位;2008年,全省成功捐献33位,首次位居全国第一。

爱心的涓涓溪流逐渐汇聚成河。2010年,全省捐献成功人数55人,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捐献89人,位居全国第一;2013年捐献69人,位居全国第一。

2008年12月10日,河南捐献人数突破100例;2011年5月13日,捐献人数突破200例;2012年9月26日,捐献人数突破300例。河南成为中华骨髓库31个分库中第一个突破300例的分库,其中从200例到300例仅仅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数字快速递增的背后,凸显的是河南人浓浓的大善,沉甸甸的担当,急公好义的侠义情怀……

为素昧平生者,他们撸起袖管

虽然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们身份各异,他们有着不同经历,来自不同地市,但当他们躺在采集室的床上,撸起袖管时,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在生命的期盼面前,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牺牲自我的利益,无怨无悔。

河南省第172位捐献者牛先生捐献的日子正好和自己的订婚日期冲突。他打电话给女友,女友当即表示:“救人要紧,订婚推迟几天没关系!”

第300例捐献者、平顶山市村干部任建强,捐献时正值秋收。因为患者病情不能延误,在征求任建强意见时,他说:“只要患者需要,庄稼可以晚收几天,救命要紧!”

第400例捐献者、在校大学生刘凯捐献时正逢大学期末考试。为了救人,他专门向学校申请了缓考。

“救命要紧!”这是他们面对素不相识的求助者的共同心声。为给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他们中不少人甚至自觉改变了自己的固有习惯……

在加入中华骨髓库河南分库5年后,2013年5月,郑州的哥赵利勇终于收到红十字会通知,与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配型成功。在等待的那段日子里,为了提供最优质的造血干细胞,他缩减了营运时间,每天坚持跑步、打球。别人问他,他笑着说:“救人呢,可不是开玩笑!”2013年8月26日,是赵利勇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日子,闻听消息后,50多名出租车司机带着鲜花、礼品陆续赶到医院,为他加油。

2011年6月,郑州小伙王峰与一名19岁患白血病的少年配型成功。但全身检查后发现,他体内转氨酶超标不适合捐献。让家人没想到的是,原来爱喝两杯、抽两口,老婆“家法”都管不住的他,为了捐献竟然戒烟戒酒甚至戒肉了。王峰每天晨跑,控制饮食,两个月坚持下来体重降了6公斤,转氨酶降到正常范围,终于如期成功捐献。

河南省目前年龄最大的捐献者、51岁的潢川人叶鹏飞,他说自己晚年的心愿是当个义务宣传员,把自己捐献的经历介绍给大家,让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咱们多一份力量,患者就多一分希望。”

让“生命的种子”跨越民族国界

让河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们自豪的是,这400粒“生命的种子”也为台湾、香港同胞带去了福音,有的还“飞”越了国界。

任建强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就输注到了一位台湾同胞体内。这是河南省首次为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

2005年4月15日,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杨文莉成为全国第34位为外国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这也是河南省第一次向新加坡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2007年2月2日上午,济源市志愿者陶合献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正式移交给香港玛丽医院方面的代表。陶合献是全国第600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第9位为香港特区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同年6月15日,河南省志愿者李化军为阿富汗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是中华骨髓库成立后,我国目前唯一一例为国外非华裔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捐献时间范文第2篇

捐献机采成分血是健康公民通过血液分离机捐献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无偿志愿献血行为。捐献的成分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或外周血干细胞。目前,国内以捐献机采血小板最为普遍。

2 为什么要推行机采成分血?

一袋机采血小板成分可以使因止血困难而频临死亡的病人起死回生;一袋机采粒细胞成分可以使严重感染无法控制的患者得以缓解;一袋机采外周血干细胞成分可以使患者有不治之症的血癌病人重建造血功能。机采成分使临床医生拥有了更多和更有效的医疗手段。假如还是沿用捐全血的方法就不容易达到上述目的。一位成分血捐献者可以向病人提供一个治疗量的血液成分,快捷简便、临床效果好,可以大大减少因输入多人份血小板产生的副作用。

3 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有何区别?

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基本相同,从一只手臂入针通过一次性使用管道,使血液流入细胞分离机内,分离出所需要的某一种成分(如: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全过程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

4 机采血小板与手工分离血小板相比有哪些主要优点?

①容易达到所规定的治疗剂量;

②只需单个献血者就够1个治疗剂量;

③白细胞混入少,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④红细胞混入少,只需ABO同型输注,不必做交叉配血试验;

⑤限制了不必要的外来(献血者)抗原的接触范围;

⑥所需献血者数少,减少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

⑦无效输注(难治状态)发生率低;

⑧选用适当的分离管道,血小板可保存5天,便于急症时应用;

⑨提高了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质量有保证,止血效果好);

⑩便于开展血小板配型。

5 机采血小板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有哪些?

①改善治疗效果;

②延长血小板输注的间隔时间;

③降低因输血感染疾病的危险性;

④减少不必要的献血员接触;

⑤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⑥减少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率。

6 捐献成分血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吗?

目前临床需要最多的成分血是血小板。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捐出的血小板在48小时内就可以恢复到采前水平,比捐献红细胞的恢复时间要短得多。因此捐献者可以每隔一个月捐献一次。

在捐献成分血的过程中,捐献者的血液在经严格消毒的管道中循环和分离,每位捐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套材,绝对不会造成交叉污染。

7 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机采成分血学要有专门的设备和场地,所以机采捐血一般都在条件较好的血液中心或血站进行;一般在临床需要时才采集,故捐献成分血的志愿者需要事先填写《志愿捐献成分血登记表》,等候血站的预约通知。

血小板成分捐献者的健康标准与献全血者一样,上机前需先做健康体检和化验。捐献成分血的前一天应有较充足的睡眠,前一餐勿食过分油腻的食物,一周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上机前要做血小板计数。

8 捐献血小板的条件有哪些?

如果您原意尝试捐献机采成分血,并符合下列条件,欢迎您填写登记表并交给捐血负责登记的人。

捐献机采成分血的基本条件如下:

捐过血且各项检查结果正常;

捐献时间范文第3篇

眼睛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由于先天不足、后天伤害等原因,人的眼睛失明后,只能依靠移植别人的眼角膜才能恢复光明,而“别人”通常指的是刚去世的人。但受传统文化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愿意捐献眼角膜的刚去世的人员很少,这导致在全世界范围内,世界各国都普遍缺乏眼角膜。在这方面,大概只有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南亚国家斯里兰卡。该国的眼角膜不仅在国内供应充足,还出口到其他国家,受到普遍称赞,而捐献眼角膜的人往往被称为“光明天使”。

斯里兰卡人乐意做“善事” 2007年2月26日,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甫抵北京,向中国人民献上一份珍贵的“国礼”――两枚眼角膜。第二天,获赠者在北京同仁医院进行了手术。

斯里兰卡中部地区的商店老板马林加姆是个不幸的人。13年前的一天,他的一只眼睛不慎被电线扎伤了,视力严重下降。去年,他的那只眼睛又被木棍戳了一下,彻底失去了视力。马林加姆叹息说,“看来,我下半辈子只能做个独眼龙了。”不过,他又是个幸运的人,有人捐献了眼角膜,移植到他眼睛上后,使他恢复了视力。马林加姆说,“当我重新看清楚这个世界时,那感觉实在太棒了。我感到我重生了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即将去世的人要捐献眼角膜,必须在他去世后的几个小时内由专业医护人员把眼角膜摘除下来,然后保存在特殊装置里,马上移植到需要的人身上,或者保存一段时间,但保存时间不能超过4个星期。马林加姆等候了4天,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的一家医院里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手术。

而在不远处的另外一间病房里,大学生维斯瓦尼・帕萨迪正在做着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她与“全国眼睛库”签署协议,承诺在她去世后捐献眼角膜。帕萨迪是个僧伽罗人,他们占斯里兰卡全国人口的75%,信仰佛教,相信人是可以转世轮回的。如果今生做了好事的话,来世就会重生。因此,她说,“如果我今生捐献眼角膜,帮助别人恢复光明,那我下辈子就能过上好日子。为此,我签署了捐献眼角膜的协议。”

另外一个签署捐献眼角膜协议的人是书店老板普列迪・卡勒瓦特。他说,“不管我们这一生做了什么好事,来世都会得到好的报应。如果有人需要,我们自身有,就应该乐意捐献。没有了手,我们照样能工作。没有脚,我们也能工作。但如果一个人失明了,但就非常麻烦。因此,我们能帮助别人就应该帮助一下。”

需要指出的是,捐献眼角膜是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不需要捐助者和接受者进行验血和配对,而且捐献者基本上不受年龄的限制。有一次,斯里兰卡有个86岁的老人在去世后把眼角膜捐献给了9岁的约旦男孩。正因如此,斯里兰卡非政府组织“眼角膜捐献组织”的统计显示,在每五个斯里兰卡人中,就有一个人承诺在去世后捐献眼角膜,这还不包括像帕萨迪这样在斯里兰卡“全国眼睛库”登记的人员。如果两者合并统计的话,那斯里兰卡人捐献眼角膜的比例则更高。

走出国门的人道义举

斯里兰卡人之所以踊跃捐献眼角膜,要归功于一个名叫胡德逊・席尔瓦的人。1958年,还是医学院学生的席尔瓦与他的母亲等家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首次呼吁人们捐献眼角膜,帮助其他人恢复光明。第二年,他获得了一个眼角膜,把它与鸡蛋和奶酪等一起存放在冰箱里,后来移植到别人身上。1960年,席尔瓦的母亲去世,他也把她的眼角膜移植到一个贫穷农民身上,此举使席尔瓦获得了广泛赞誉。一年后,他创建了“眼角膜捐献组织”,得到了人们的积极响应,和尚塔罗就是其中一位。

塔罗除了承诺捐献眼角膜外,不久前把一个肾脏捐献给了患有肾病的妇女。在他看来,斯里兰卡人愿意捐献器官,源于他们信仰佛教。塔罗说,在佛陀释迦摩尼的《本生经》里,佛陀以前是个国王。有一次,有个盲人乞丐进入王宫,对国王说,“国王陛下,能否把你的眼睛给我?”佛陀二话没说,就把医生叫来,把他的其中一只眼睛摘了下来,给了乞丐,使后者恢复了光明。塔罗说,“一代又一代人,我们聆听的都是这样的故事。因此,我们非常乐意尽己所能,帮助别人。”

捐献时间范文第4篇

2006年6月28日,姚晓明博士(《脑死亡器官捐献全国联合攻关项目》的项目合作人之一)接到浙江省中医院有一位脑死亡患者的家属愿意捐献角膜及器官的消息,立即与项目负责人华教授联系。当时华教授正在武汉机场准备去北京卫生部汇报工作。经与家属直接联系确认捐献意愿后,29日华教授在北京汇报完工作后立即从北京飞往杭州与当事人家属及浙江省中医院主管医生碰头,并仔细检查了病人,初步判定为脑死亡状态。家属明确提出随时可以停止医疗并捐献所有器官以拯救他人生命。

经与项目合作人之一陈道中教授联系,确定心脏移植接受者为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待心脏移植的吴某某,血型A,与捐献者血型、年龄相配。吴某某的主管医生为该院心胸外科主任戴炳光医师。

30日上午,华教授与浙江省中医院ICU叶主任及医务部主管会谈,并协商器官捐献的可能性技术流程。武汉同济器官移植研究院、福州协和医院、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3个医疗队与30日晚在杭州马克波罗假日酒店会合。2006年6月30日晚12点,华教授在杭州马克波罗假日酒店会议室召开协作组全体成员紧急会议,重申此次捐献的意义及技术、人文学要求,及各组、各个环节的配合细节及要求。

7月1日凌晨1时病人家属代表向医院方签署停止一切治疗(包括停止呼吸机)的知情同意书。随后与中华医学器官移植学分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器官移植研究所、教育部、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签署《脑死亡自愿无偿器官捐献申请书》,并获批准。

7月1日凌晨3时器官捐献手术医疗队全部准备就绪。ICU当班全体医护人员及亲友在华教授的带领下向遗体告别,随后撤出呼吸机。遗体移至在院内等候的器官捐献手术车。

7月1日凌晨4时心脏取出,并随医疗队经上海前往济南。

7月1日上午9时到达济南第四医院,下午3时心脏移植成功,心脏接受者推出手术室。心脏移植手术主刀医师为陈道中、陈良万、戴炳光等。目前病人已安全度过术后的第一个36小时。与此同时,杨某某所捐献的肝脏、肾脏及角膜正在全国另外3家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先后移植给其他病人体内。

捐献意义

该例为我国首次脑死亡捐献心脏移植并成功,标志着我国心脏移植技术已经成熟:包括多中心合作、术前供体评估技术、远程心脏运输、长时间保存心脏及移植心脏复苏技术的全方位的突破及进步。

利用脑死亡捐献者作为我国新的器官来源,中国心脏移植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将上到一个新的台阶。预计在项目协作组及各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心脏移植将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此次捐献和移植的成功正值7月1日,也就是我国首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生效之日。协作组特奉献该案例,以此隆重纪念,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器官移植医学正在进入一个“正规化、合法化、公开化、国际化”的新时期,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对脑死亡立法,但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作为多中心合作研究项目,在“先实践、后立法”的思想指导下,参照国际标准和惯例,谨慎行事,完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偏见乃至不必要的刑事和民事纠纷。

爱心奉献,让生命延续

日前,在武汉召开的中国第二届移植受者运动会及首届中国器官捐献纪念日拉下帷幕。大会所留下的“爱心捐献,传递生命”的人文精神在中国遍地开花。一个月来接连发生脑死亡自愿无偿器官捐献案例6起,包括浙江省杭州市1例;广西兴安、桂林各1例;广州2例;北京1例。到目前为止,我国总共完成脑死亡自愿无偿器官捐献21例,共捐献88个器官,挽救81位病人。

其间,全国第21例脑死亡自愿无偿多器官联合捐献在广州获成功。因脑膜瘤二次手术救治无效脑死亡的杨女士,共捐献出包括心脏、肝脏、双侧肺、双侧肾脏及双眼角膜在内的8个健康器官,共救治9位危重病人。

为了他人的生命和光明,家属在巨大悲痛中做出理智决策――捐献出亲人的遗体及所有器官,让生命更有意义。“一人捐献,全家光荣。” 呼吁全民行动,提倡、支持、鼓励器官捐献,共建健康和谐社会。

脑死亡自愿无偿器官捐献

咨询热线:

1390863446013807156804

捐献时间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捐献;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健康问题,而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一直都是医学界很难攻克的难题。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个新兴名词,很多人并不真正的了解和接触。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虽然有一些人捐献造血干细胞,但是捐献数量仍不能满足患病人群的需要。在此国情下,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本文以此背景展开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解决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造血干细胞捐献概述

(一)造血干细胞的概念及作用

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一类细胞。造血干细胞来源于红骨髓,可以经血流迁移到外周血液循环中,不会因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损坏造血功能。造血干细胞除能够医治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之外,造血干细胞移植也能够用于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癌、卵巢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多种实体肿瘤。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运用超大剂量化疗和放疗以最大限度杀灭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同时全面摧毁其免疫和造血功能,然后将正常人造血干细胞输入患者体内,以达到对该病治疗的目的,重建血液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的骨髓总量约为3000克,移植时仅需要10克,相当于收集干细胞10毫升,又由于造血干细胞具备自我复制、自我重生的能力,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后人体会在短期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捐献者产生任何影响。

(三)造血干细胞采集方法

造血干细胞主要有两种采集方法,一种是采取抽取骨髓的方法,通过对捐献者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从捐献者的髂骨中抽取骨髓血;另一种选用外周血采取造血干细胞的方法,对捐献者进行注射动员剂,之后进行血液成分单采术,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造血干细胞。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外周血采取造血干细胞,其优点包括采集方便、不需麻醉、不需住院、合并症少、供者易接受等,可以更加高效快捷的提取到造血干细胞,同时,可以将其他血液成分输回捐献者体内,避免浪费。

二、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现状

目前我国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简称为“中华骨髓库”英文缩写是CMDP,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动员,HLA分型,为患者检索配型相合的捐献者及移植相关服务等。[1]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其白血病的发病率每年居高不下,我国目前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400多万,且每年新增4万以上,其中50%的患者是35岁以下的青壮年和儿童,因白血病死亡的人数达3万人以上。而目前我国的志愿者库容量仅为203万,且配型成功能够实施移植的概率在人群中仅为1/5000~1/10000,这对于需要移植治疗的患者来说往往是希望渺茫的。目前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仅面临库容量少的问题,还存在反悔率高、基金短缺的现状。

三、造血干细胞捐献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捐献相关知识了解不足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及普通群众的调研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人听过但不了解造血干细胞,非常了解造血干细胞的人数相对较少。绝大多数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如:健康标准、年龄要求、采集方式、采集量、恢复期等基本常识。调查中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在校学生不了解造血干细胞,但是医学生对于造血干细胞的了解程度远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2]普通的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关心程度不够,学校对医学知识的普及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科学的认识。

(二)获取捐献知识途径狭窄

调查者中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占到调查对象的一半左右,而通过互联网了解的和通过讲座或者其他宣传活动的形式了解的很少。而在校大学生获得知识主要是通过学校正常的教学课程,但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学校获取相关医学知识的比例较低。学生对捐献知识了解主要是靠个人主动学习,缺乏积极有效的其他宣传方式来进一步了解造血干细胞的内容及其捐献流程。

(三)民众捐献积极性不高

本次调查对象中愿意捐献的调查者占一半左右,但是登记后真正需要捐献时部分调查者更改了捐献意愿。对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不愿意捐献和改变捐献的因素中怕影响身体健康的占捐献首位,不知道捐献后去向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家人的不支持也对捐献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仅仅从个人认知和媒体宣传教育的角度上提高捐献率是远远不够的,获取家人的支持也是提高捐献行为的重要方式。

四、造血干细胞捐献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积极有效的宣传方式

学生对捐献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受所学专业的限制,由于学生的教育主要是根据学校接受教育厅颁布的指令开展的,所以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红十字走进校园、校报、演讲、医学知识竞猜等方式传递医学知识,提高在校学生对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的认知。造血干细胞医学知识的宣传不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更需要医护人员、捐献者、红十字会成员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相关配合才能达到高效统一的运行机制。红十字会应组织民众参观捐献过程,增加其对捐献知识的了解,减少对捐献的恐慌。

(二)加强对红十字会的监管

目前,关于造血干细胞的相关信息较少,很少有人积极主动去了解。红十字会应该及时信息,公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求信息、捐献标准以及相关信息等,同时解释说明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使用时间和方式并告知采取造血干细胞后的恢复期以及应急处理办法。红十字会作为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机构,承担着权益保护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工作,理应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社会媒体的监督。只有从采集的根源上规范化合理化,才能使造血干细胞的使用者和捐献者处于一个安全环境中。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应该完善捐献程序,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多增设登记地点,定期登记采集,并且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信息予以及时更新。应以提供保险的方式保障捐献者的安全,使其在心理上消除顾虑,从而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应该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例如在捐献者同意填写捐献登记后,并且当需要捐献时不更改捐献意愿挽救他人的健康情况下,应为捐献者提供一定的补偿。并且通过宣传、嘉奖或者颁发荣誉证书等形式使捐献者有更强的荣誉感,同时应设立专门性基金,避免了因为后期的原因损害捐献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骨髓库:《中华骨髓库简介》,载《中国红十字会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http://.cn,2015-10-30.

[2] 辛佳锶:《烟台市大学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认知情况调查》,载《青年时代》,2015年9月第18期,第126,130页.

基金项目: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项目《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认知调查及法律制度构建》,项目编号:13-rwflkt-006。

捐献时间范文第6篇

眼库是角膜移植的信息网络中心

有的人认为:“当前角膜供不应求,十分紧缺,建眼库无眼可存”,言下之意,建库似无必要。其实,眼库既是搜集、储存眼球或角膜的仓库,更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越国界的社会公益组织。它广泛、及时地收集捐献者身后的眼球或角膜,进行妥善的保存和研究鉴别。并合理地分配使用。因此,眼库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角膜移植的信息网络中心。它的任务是给角膜的捐献者、需求者和手术操作者牵线搭桥,使捐献者“有门”,且十分畅通;使需求者“有路”,且十分便捷。眼库中的角膜优质、耐贮,移植成功率高,可让众多在黑暗中企盼光明的盲人早日复明。

还有人认为“建眼库要有很多的经费、设备,目前无条件”。其实,眼库也有初级与高级之分。启动阶段,只需腾出一定人力,从事规划设计,宣传发动。先发放角膜捐赠申请书(要家属签字同意)、志愿卡(随身卡)、档案卡,组织填写,再回收整理、筛选、建档,这样,眼库就基本进入了开始阶段。如果及时移植,真是连冰箱也可省去。随着业务的开展,眼库的设施当然可以不断发展。如山东昌潍医院1977年初设的眼库,开始仅有一台旧冰箱,9平方米工作间,但到1986年即已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眼库中心。设有显微镜室、角膜内皮镜室、无菌实验室、角膜病研究室、动物实验室、病理室及摄像资料室等部门。备有角膜内皮显微镜、系统显微镜、超声角膜厚度仪等先进设备,占地达200平方米。配有多名业务熟练的医师、技术员,在临床、科研、教学上作出了很大成绩。

医院是建立眼库的重要基地

捐献角膜工作的一个特点是与捐献遗体同时进行。在建眼库问题上,主要存在两种意见,即:是由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建库,还是由眼科医院或医院眼科建库?

根据多方调查、反复比较,我认为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的还是在医院里建立眼库。医院掌握角膜需方情况较多,是角膜的直接使用单位,技术力量相对较强。眼科专业医院和大医院眼科设置眼库的条件更好。捐献角膜的宣传发动应在全社会统一组织进行。捐献角膜的申请书、志愿卡、档案卡可统一印制,但应分库发放、收缴、筛选、建档。执行时可由家属或知情者直接通知有关眼库,由眼库派专业医师或技术员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到指定地.最就地取眼或取角膜。这样,角膜捐献工作才能落实,角膜移植工作也才有物质基础。

捐献角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

捐献时间范文第7篇

体会爱是生命的血液,

保姆献血成“明星”

2012年6月的一天,高敏走进重症监护室,去找一个名叫薇薇的绝症女孩。高敏看见薇薇的妈妈安静地坐在女儿的身旁,静静地看着女儿,还时不时地帮她掖掖被角。这样的画面让高敏有些犹豫,但稍做停顿之后,她还是走上前对薇薇妈妈说:“您好,我是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我叫高敏……”

“我知道,徐医生都跟我说了,对不起,我的薇薇不会走的,请你不要来找我们了。”高敏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薇薇的妈妈打断了。看见她决绝的表情,高敏只得连声道歉,退出了门外。

高敏是为一个叫豆豆的女孩而来的。2012年6月,刚刚上小学的豆豆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暑假。刚放假没有多久,豆豆就跟妈妈提出,想去香港迪斯尼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可就在前往迪斯尼的途中,一场车祸把豆豆的暑假计划摧毁了,豆豆的眼睛被砂石刺得伤痕累累,必须移植眼角膜。

隔了两天,高敏带着豆豆的录音,又来到薇薇的病房。她打开录音,豆豆稚嫩的声音回响在整个房间:“薇薇姐姐你好,我叫豆豆,我听高阿姨说你能治好我的眼睛,真是太好了,等我的眼睛好了,我们一起去迪斯尼玩,我们一起画漂亮的画好吗?对了,我还让妈妈帮我录了一首歌送给你。”伴随着那首《你是我的眼》,薇薇妈妈的眼泪夺眶而出,很久都没有说话……就在高敏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薇薇的妈妈慢慢地站了起来,缓缓地走到女儿的床前,轻轻地举起了右手,用手指温柔地一遍一遍抚摸着薇薇的眼睛,说:“我答应捐献。”听到这句话,高敏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

说起当人体器官损献协调员,还得从她献血说起。

1997年6月,刚离婚的高敏将两岁的儿子交给母亲照看,一个人从老家山东来到深圳,帮妹妹高桂平带一周岁大的儿子。刚到深圳的那段时间,看着高楼林立的城市以及周围陌生的面孔,高敏总觉得自己和这个城市没有任何关系。

一天,高敏在菜市场看见一辆白色的大客车,上面写着“无偿献血”4个红色大字。几位志愿者边发传单边说:“您的生命跟每个人相关,献出您的爱心,爱是生命不息的血液。”高敏心动了一下,上了车。

3个月后的一天深夜,高敏的手机响了,是红十字会打来的,说一位17岁的男孩急需B型血。高敏二话没说,打车来到了医院。献完血正要走,男孩的妈妈跑过来拉住她,哭着要给她跪下:“是你救了我儿子,你真是个大好人。”高敏赶忙扶起她,那一刻,她才懂得志愿者说的“您的生命跟每个人相关”。走出医院,高敏抬头望了望深圳的夜,舒心地笑了,自己终于和这个城市有关系了。

从那之后,高敏开始经常献血。2000年底,高敏已献血40多次,成为深圳献血次数最多的人。加上她好学,对献血知识了如指掌,被红十字会吸纳为血站服务站的志愿者。这时,外甥上幼儿园了,高敏开始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志愿者的工作上。

成功协调全国第一例器官捐献,走上“最■人”的志愿路

2005年,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红十字会开始在全市推广人体器官捐献,已经是资深志愿者的高敏很快被委以重任,成为第一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器官协调员不仅宣传动员别人捐献,还要在捐献者故后,见证器官取出全的过程,陪同家属护送捐献者的遗体火化。

整整3个月,高敏天天往医院跑。起初,有些医院不熟悉高敏。即使她拿出身份证、志愿证,甚至亮出她获得的“道德楷模”证书,医院还是怀疑。那段时间,单单是宣传资料,高敏就发了几万张,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咨询或有意愿捐献,高敏有些犹豫了:难道器官捐献真的在中国行不通?

一天中午,高敏坐在医院的草地上,喝开水充饥,她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所作所为:那些看不见的150多万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人,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这时,一位40多岁的女人走过来,红着眼睛对高敏说:“我女儿快不行了。”高敏抬头一看,正是自己在重症监护室外遇到的王英,她18岁的女儿燕燕出了交通事故,抢救了几天却还在昏迷中。高敏向她讲起器官捐献的事,王英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还把资料扔进了垃圾桶。

高敏想了想,估计王英是想找人说说话,释放一下悲伤的情绪,于是安慰她:“再等等,或许还有希望。”谁知,高敏的话刚说完,王英就哭了:“燕燕已经脑死亡,现在全靠呼吸机维持,医生说拔掉就不行了。”高敏听了也很痛惜。这时,王英哭得更厉害了:“燕燕聪明漂亮,多才多艺,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还得过奖。”高敏搂住了她的肩膀:“她一直都在你心里的。”王英擦了擦眼泪,对高敏说:“你说的那个器官捐献,我想了几天,觉得你说得对。女儿不行了,但她的器官还活在别人的身体里,这就是生命的延续啊。”高敏望着王英,心中五味杂陈,王英愿意捐献燕燕的器官了,但这意味着王英要拔下女儿的呼吸机。忽然间,高敏的心也痛了起来,可理智又让她决定尽快行动起来。

高敏打电话找到医疗评估小组,对燕燕的身体器官进行检查和评估。之后,她在手术台旁站了整整4个小时,见证了器官摘取及身体缝合的全过程,她没有恐惧,只有深深的感动。

我是你眼中的生死转换天使,

你是我心中“睡着”的好人

有了第一个成功捐献案例,高敏有了信心。接下来的4年中,高敏成功协调了20多位患者捐献器官。

2011年的一天,高敏到一家医院宣传,一位看上去家境还不错的患者家属说:“捐个器官,你们给多少钱?”高敏说:“既然是捐,就是无偿的,没有一分钱。”家属说:“不给钱,谁捐啊?!”

这时,同房间另一位患者60多岁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愿意捐,我们签!”这位父亲姓赵,来自河南乡下,女儿赵玲在深圳打工,得了癌症。

半个月过去了,当高敏又来医院时,赵老汉把高敏拉到了一边:“我们家里困难,都付不起医药费了。”一听这话,高敏心里有些反感:“这不是想要有偿捐献吗?”赵老汉说:“我都说过了,如果女儿到了那一天,我们把能捐的器官都捐了,但女儿还没到那一步,还得治。”说着,赵老汉流下泪来,但高敏也只能表示自己的无奈。

离开医院,高敏在想,赵老汉说的是不是真的?她找到赵老汉所在村委会的电话,并打了过去。赵老汉没有说谎,他们家是村里最穷的,为了给女儿治病,不仅砸锅卖铁,还把全村人都借了个遍。高敏内疚极了,赶紧向红十字会反映,可是现在还没有对捐献者救助的规定和条文,只能通过媒体向社会发起倡议。一周后,高敏把筹集的12万元善款送到了赵老汉面前,赵老汉老泪纵横。

20天后,赵老汉哭着给高敏打来了电话:“女儿已经快不行了,你快让医疗评估小组的人来吧。”高敏来到医院,看到赵老汉默默流着眼泪……几天后,评估小组的专家说,赵玲可以捐12个器官。两天后,赵玲走了,赵老汉也走了。高敏望着他的背影,眼睛湿润了:赵老汉是个好人。

捐献时间范文第8篇

在我国,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每年有150万例,但自2005年我国第一例人体器官捐献到现在仅207例,平均每年30例,99.9%的患者因为没有等到器官源而遗憾离世。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人死全尸,谁愿意在死后还开肠剖肚?因为这些原因,我国器官捐受之间缺乏一座桥梁,而44岁的高敏要做这座桥梁。

作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义务协调员,她不仅成功协调了我国第一例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而且在全国207例器官捐献中,她独自完成了67例:她离生死最近,成了生死转换的天使。然而生活中的她仅仅是妹妹家的保姆,和深圳市千千万万个保姆一样,曾经也要为生计奔波忙碌……

保姆献血成“明星”

2012年6月的一天,高敏走进某医院。在她身后,有护士们的窃窃私语。不是每个人都欢迎高敏,在一些人看来,她是个“不吉利的人”。

高敏走进重症监护室,去找一个身患绝症、时日不多、名叫薇薇的女孩。高敏看见薇薇妈妈坐在女儿的身旁,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女儿,还时不时地帮女儿掖掖被角。这样的画面让高敏有些犹豫,但稍作停顿之后,她还是轻轻地走上前对薇薇妈妈说:“您好,我是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我叫高敏……”

“我知道,徐医生都跟我说了,对不起,我的薇薇不会走的,请你不要来找我们了。”高敏话还没说完,就被薇薇妈妈打断了。高敏还想说什么,可看见薇薇妈妈决绝的表情,只得连声道歉,退出了门外。

高敏是为一个叫豆豆的女孩而来的。2012年6月,刚刚成为小学生的豆豆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暑假。刚放假没有多久,豆豆就跟妈妈提出,想去香港迪斯尼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妈妈点头答应了。可就在前往迪斯尼的途中,一场车祸把豆豆的暑假计划摧毁了,豆豆的眼睛被砂石刺得伤痕累累,必须移植眼角膜。豆豆妈妈牛莉在上网搜寻角膜捐献的相关信息时,无意中看到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的信息,于是她拨打了高敏的电话……

被薇薇妈妈拒绝后,隔了一天,高敏又去了薇薇的重症室。薇薇妈妈不在,只有薇薇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薇薇脸上细细的绒毛跟着她的呼吸一起一伏,长长的眼睫毛微微翘起,她真像个天使。高敏不由得难过起来,这时,薇薇妈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张病危通知书。薇薇妈妈看了看高敏,点点头,然后视线又慢慢移到了女儿的身上:“我知道薇薇不行了,可孩子没有眼睛的样子,我真的不敢想……”高敏的眼睛泛起了泪光,她抚了抚薇薇妈妈的肩膀说:“我明白。”

之后,高敏又去了几次,可薇薇妈始终不能接受让孩子捐献角膜,高敏几乎想要放弃了,她觉得自己很残忍,决定去找豆豆妈说清楚情况。可刚走到豆豆的病房,就听见豆豆稚嫩的声音:“妈妈,什么时候我的眼睛才能好啊,我想去迪斯尼。”豆豆的话让高敏很心酸,又坚定了帮助豆豆的想法。她悄悄地把病房里正抹眼泪的牛莉叫了出来:“你让豆豆给薇薇妈妈录一段话吧,也许薇薇妈妈听后,就会同意捐献了。”牛莉连连点头:“好,我这就去。”

两天后,高敏带着豆豆的录音来到薇薇的病房,打开录音,豆豆稚嫩的声音回响在整个房间:“薇薇姐姐你好,我叫豆豆,我听高阿姨说你能治好我的眼睛,真是太好了,等我的眼睛好了,我们一起去迪斯尼玩,我们一起画漂亮的画好吗?对了,我还让妈妈帮我录了一首歌送给你。”伴随着林宥嘉的那首《你是我的眼》,薇薇妈妈的眼泪倾泻而出……就在高敏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薇薇妈妈慢慢地站了起来,她缓缓地走到女儿的床前,用手指温柔地一遍一遍抚摸着薇薇的眼睛,说:“我答应捐献。”听到这句话,高敏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8月,薇薇妈妈收到豆豆给她写的信,信里,豆豆叫她“妈妈”。豆豆说:“我透过姐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到处都是美好;以前没看到的,现在都看得到。我不再只是我,我的身体里有一个叫薇薇的善良姐姐……”看着豆豆的信,薇薇妈妈哭了……

这些年,高敏成功“协调”过多位患者捐献器官。说起当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还得从她献血说起。

1997年9月的一天,深圳龙岗区的一个菜场,30岁的高敏一手推着婴儿车,一手提着各式各样的蔬菜。菜场出口,停着一辆白色的大客车,上面写着“无偿献血”四个红色大字。高敏小心地伸头朝里看,这时,一名医生抬头看了看她。高敏不好意思地缩回头,脸红着走了。

3个月前,高敏从老家山东商河县来到深圳,帮妹妹高桂平带孩子。那时,高敏刚离婚,她将两岁的儿子交给母亲照看,一个人来到了深圳。

11月初,又看见那辆定点的献血车,几名志愿者边发传单边说:“您的生命跟每个人相关,献出您的爱心,爱是生命不息的血液。”听到这儿,高敏心动了一下,笑着上了车。看着血液一点点从自己身上流向血袋,高敏问:“这袋血会输给哪个病人呢?”医生笑着说:“这个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或许跟你擦肩而过的人,身上就流着你的血呢。”听到这话,高敏笑了。

3个月后的一天深夜,高敏的手机响了,是红十字会打来的,说一个17岁的男孩因车祸急需B型血。高敏二话没说,打车来到了这家医院。献完血正要走,男孩妈妈跑过来拉住她,哭着要给她跪下:“是你救了我儿子,你真是个大好人。”高敏赶忙扶起她,那一刻,高敏才懂得志愿者说的“您的生命跟每个人相关”那句话。

从那之后,高敏开始经常献血。2000年底,高敏已献血40多次,成为深圳献血次数最多的人;而加上她好学,对各种献血知识了如指掌,她被红十字会吸纳为血站服务站的志愿者。这时,外甥上幼儿园了,高敏开始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志愿者的工作上。

走上“最渗人”的志愿路

2005年,已经是资深志愿者的高敏很快被红十字会委以重任,成为第一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器官协调员不仅宣传动员别人捐献,还要在捐献者故后,见证器官取出全过程,陪同家属护送捐献者遗体火化。

虽说深圳是中国最开放的前沿城市,但由于中国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病人和病人家属一听到故后捐献人体器官,都会躲得远远的。就连亲妹妹也不理解高敏:“姐姐,你做献血志愿者我支持,但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要跟死人打交道,太渗人了。”高敏叹了一口气说:“现在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有150多万例。150万啊,这么多人难道就这样白白地等死吗?”

整整3个月,高敏天天往医院跑。起初,有些医院不熟悉高敏,即使拿出身份证、志愿证,甚至亮出她获得的“道德楷模”证书,医院还是怀疑。最后,高敏不得不当场上网搜索出一些有名有姓有照片的报道和网页,医院这才相信她。那段时间,单单是宣传资料高敏就发了几万张,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咨询或有意愿的,高敏有些犹豫了:难道器官捐献真的在中国行不通?那时,做志愿者没有任何报酬,所花的费用都是妹妹作为“工资”给高敏的。为了省钱,高敏中午基本上不吃饭。

一天中午,高敏坐在医院的草地上,喝着开水充饥,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她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所作所为:那些看不见的150多万人,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走过来,眼睛红红的,对高敏说:“我女儿快不行了。”高敏抬头一看,正是前天自己在重症监护室外遇到的王英,她18岁的女儿燕燕出了交通事故,抢救了几天却还在昏迷中。高敏向她讲起器官捐献的事,谁知王英竟狠狠地瞪了高敏一眼,还把资料扔进了垃圾筒里。

高敏安慰王英:“再等等,或许还有希望。”王英哭着说:“燕燕已经脑死亡,现在全靠呼吸机维持,医生说拔掉就不行了。”高敏听了也很痛惜。这时,王英哭得更厉害了:“燕燕聪明漂亮,多才多艺,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还得过奖。”高敏搂住了她的肩膀:“她一直都在你心里的。”王英擦了擦眼泪,对高敏说:“你说的那个器官捐献,我想了几天,觉得你说得对。女儿不行了,但她的器官还活在别人的身体里,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啊。”高敏望着王英,心中忽然五味杂陈,王英愿意捐献燕燕的器官了,但这意味着王英要拔下女儿的呼吸机。忽然间,高敏的心也痛了起来,可理智又让她决定尽快行动起来。

高敏赶快打电话,找医疗评估小组,对燕燕的身体器官进行检查和评估;这边,让王英开始填人体捐献志愿表。准备签字的时候,王英忽然停住了,她双手发抖,怎么都下不了笔。高敏走过去,把王英手中的笔拿掉,紧紧搂住了她。两分钟后,王英的情绪稍稍舒缓了些,才在志愿表上签字。

随后,医生把燕燕推进了手术室,当医生准备要拔呼吸机时,王英捂着脸,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句:“不!”医生立马停了下来。高敏把王英拉到了角落里,看着她这样痛苦,忽然心有不忍,便说:“不要紧,现在不捐献,也可以。”王英望着高敏,哭着说:“我只是不舍。”王英深情地看了女儿最后一眼,然后对医生说:“你们拔吧。”随后,护士把王英扶出了手术室。

高敏站在手术台旁整整4个小时,见证了器官摘取及身体缝合全过程,她没有恐惧,只有深深的感动。

你是我心中“睡着”的好人

有了第一个成功捐献案例,高敏有了信心。接下来的4年中,高敏成功协调了二十多名患者捐献器官。

作为资深协调员的高敏,在多年的劝捐工作中,也遇到过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一次,一个电话打进来:“你是进行器官买卖的吧,是不是可以卖肾?”高敏吓了一跳,黑色市场里卖肾的传言已经流入社会,直接对捐献器官产生了冲击。

有一对父母,在自愿捐献了女儿遗体后没几天,哭着给高敏打电话:“他们都问我,你把我女儿卖了多少钱?你快把女儿还给我!”放下电话,高敏第一次失眠了。

2011年的一天,高敏到一家医院宣传,一个看上去家境还不错的患者家属说:“捐个器官,你们给多少钱?”高敏说:“既然是捐,就是无偿的,没有一分钱。”家属说:“不给钱,谁捐啊。”

每个捐献者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的善心成为鼓励高敏继续劝捐工作的动力。2011年7月23日,一位叫丁红飞的女会计师给高敏打来了电话,说愿意捐献自己的肝肾眼角膜。签定捐助志愿表时,13岁的儿子丁思成也在旁边。丁红飞跟丈夫离婚后,独自带着儿子生活。5天后,丁红飞因高血压突发脑出血住院,8月5日上午,医生下达紧急通知。高敏赶忙通知评估小组,小组说正在从东莞回深圳的路上,让医生极力抢救病人。但是,高敏刚接通电话,医生就急着说,丁红飞刚刚停止了心跳。丁思成哭了:“妈妈你别走,我们还没实现你的志愿呢。”高敏感动极了,这是多么好的孩子。这时,医生问丁红飞的弟弟怎么办,他又转过头来问高敏怎么办,高敏望望丁思成又望望丁红飞,坚定地说:“立即推到手术室做心肺复苏!”

手术室里,丁思成握着妈妈的手呼唤她,医生紧张地做着心肺按压,10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1个小时过去了……医生头上满是汗,但丁红飞的心脏没有任何动静。医生转过脸,问怎么办,高敏还是那句话:“做心脏复苏。”

高敏给评估小组打电话,对方说:又遇到了堵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医生继续给丁红飞做着心脏复苏……整整4个小时过去了,忽然间丁红飞的胸脯鼓动起来。丁思成叫起来:“妈妈,你听到我叫你了吧,妈妈,你听到我们都叫你了吧。”高敏觉得这简直就是奇迹,一切都是天意。门外,评估小组正好赶到。

那天,高敏眼泪止不住地流,这4个多小时,其实不是在抢救丁红飞,而是在抢救苦苦等待器官捐献的那些人。望着安详的丁红飞,高敏知道,这些捐献者都是“睡着”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