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北京的小胡同

老北京的小胡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老北京的小胡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北京的小胡同范文第1篇

刚开始打算在九道湾胡同开办自己的学校时,马克和邻居们的关系可不是这样的。九道湾一直是—个安静的小胡同,住户都是老北京人,大家不希望自己住的地方也变成南锣鼓巷、烟袋斜街那样的商业胡同,所以当马克在这里租下一问小小的四合院,打算开一家教老外学习中國文化的“胡同儿”学校时,邻居们不干了。

马克是澳大利亚人,16岁时因为中医治好了他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他对中國产生了感情,也充满了好奇。2002年,马克来到中國,做过健身教练,当过导游,后来发现老外来中國跟随旅行团走马观花很难真正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于是产生了自己办学校的想法。

邻居们找居委会,甚至来小四合院里找马克抗议。来中國几年,马克深谙中國人讲究“人情味”和中國老百姓的待客之道。他留邻居们在自己的小院吃饭,亲自去厨房为大家做饭。吃着马克做的宫保鸡丁和糟熘鱼片,邻居们有些犹豫了:“这老外会做中國菜,味道还不错,人看着也老实厚道,咱也不能为难人家一个外國人吧。”每次做了比萨和小饼干,马克都挨家挨户地给邻居们送去。就这样,凭着“糖衣炮弹”,马克初步赢得了邻居们的信任。

学校开张了,三三两两的老外们来到这里,哪个國家的人都有。在小院里,马克找了能说英语的厨师教大家做中國菜,包饺子,下面条。他自己教授中國的茶道在他看来,茶叶是中國最好的东西。他让客人们闻茶叶和泡过的茶叶的香味,告诉他们这和他们在國外喝的立顿茶包是两个概念,这才是真正的茶文化。他带着老外们去马连道逛茶城,骑自行车去北京的小胡同寻宝,带他们去看中医、分辨中药材。

邻居们也在细细观察,他们发现,“胡同儿”学校的老外们进出九道湾时都安安静静的,连孩子都不大声喧哗;碰到街坊邻居,大家礼貌地打招呼;想拍老宅子,会事先征得主人的允许;学校一到晚上早早关门,绝不影响邻居们休息。大家伙儿挺感动,马克说话还真算数,这小子靠谱。

老北京人厚道,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人家老外这么考虑咱们的感受,连大公司来租小院晚上办聚会都推掉了,咱也得帮人家把学校办好。这么一想,大爷大妈们便忙活开了:看到老外,没说的,给拉到学校去;学校办活动缺人手,没问题,能帮啥忙帮啥忙;家里炸了丸子、蒸了包子、腌了酸菜,拿过去给老外们尝尝。马克喜欢逛菜市场,在菜市场碰到马克,邻居们便教他怎么挑菜,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过几天西红柿就便宜了,现在别买。”

老外们不是喜欢中國文化吗?咱九道湾胡同虽然不出名,但这里有古老的四合院,有能把四合院讲出些“道道”来的老人,再说了,人家老外都在帮着传播中國文化,咱自己不也该做点什么?于是在老人们的讲解下,老外们便知道了这小小的四合院可不简单,不同方位的房子代表的地位不一样,房子的高矮也有细微的差别:主人住北房,是最高的;东厢房比西厢房高,因为西属金,东属木,怕金克了小;古代中國人重男轻女,男孩子要住东厢房,因为太阳从东边升起,住东边意味着“栋梁之材”。此外,老北京人最喜欢在院子里种海棠、玉兰、石榴、葡萄、枣树,这些树种都有吉祥之意,海棠象征荣华富贵,取其意“满堂富贵”;玉兰暗喻“金玉满堂”;石榴子多,象征子孙满堂,日子红红火火。

老北京的小胡同范文第2篇

作者杨澄、盛锡珊先生送给我的《回望老北京》是一把钥匙,使我登堂入室,看到了老北京悠久历史的光辉,多元文化的灿烂。在这本书里,杨澄不仅详尽地写了老北京的方方面面,而且披露了他在北京的人生足迹,和他与北京的血脉相连,读来十分亲切。比如,他在小胡同里出生,儿时的淘气顽皮,马路上奔跑“疯长”,广和楼里听戏……他用生于斯长于斯的独特视角,从史书、传说和身世三个角度回望老北京,展望新北京,给人以愉悦轻松的阅读和饱含深意的遐想。

从作者对老北京的回望中,也使我加深了对老北京的了解。北京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建城史,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城,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人文荟萃。北京城圈的发展,紫禁城的建设,中轴线的确定,众多城门的命名,街道九经九纬的布局……

在作者对老北京的回望中,寄寓了对老北京深沉的情思和爱恋。他说北京像一块魔力无穷的磁石,吸引着一代代来自四面八方、海内海外的人们,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安徽人、满人,先后威武登台,梦想成真,创造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续写了中国民族近千年的历史,积蓄了丰厚的文明财富,从中不难获取拓展今天新北京的丰富经验和启示。作者说,北京是个移民城市,老字号的创业者多是外地人,他们双手空空来到北京寻梦,带来了本地的风俗习惯,人文理念,性格特征,特长技艺,无形中丰富了京城的经济文化生活,为北京注入了多元文化,铸就了北京的城市品格。说白了,今天的北京人追根寻源几乎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是一代代老北京的汉人与外地汉人的融合,是汉人与各族人民乃至来华洋人的融合,由世代融合的各种人造就了一代代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

老北京的小胡同范文第3篇

2015年11月12日,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学生在教师和部分家长的带领下,来到首都博物馆,开展“古老的北京”项目学习活动。

走进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迎面便是一座红柱绿檐高大敞亮的牌楼,上面刻着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景德街”,营造出浓浓的老北京味道。学生们最喜欢五层方厅展出的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体现老北京习俗的场景:结婚习俗――洞房花烛美姻缘,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红盖头、花轿、喜床以及大量结婚时的风俗习惯、礼仪向我们诉说着北京人婚嫁时的排场。这里以戏剧化的表现手法,别具匠心地复原了当时婚庆的人文环境,巧妙地浓缩了场面和情景,给人一种清晰、亲切的时空回返、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们在参观时,畅谈感想。有的说:“看看,新娘子的服装多漂亮呀!”有的说:“瞧瞧,洞房装饰得真华丽呀!”

孙楚翘同学的爸爸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在这次参观活动中,主动担当辅导员工作,根据看到的展品和图片给学生进行生动的解读,指导学生填写学习单。学生一边参观一边听孙爸爸讲解,把学到的知识和感受随手记在学习单上。“快去看,那边有四合院!”不知是谁悄悄地给大家报信,几个学生加快脚步奔过去,不同样式的院门一家挨着一家,传统老北京的牌楼、小胡同、四合院的场景也随处可见。四合院里的摆设反映出封建等级观念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一切都那么的有“说头儿”,一切都那么有“规矩”。展厅里收藏的大量实物展品辅以老照片和文字说明,那一串串彩色的鞭炮、生动活泼的年画儿、各式各样的风筝,还有那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把学生带回到爷爷奶奶们儿时美好的童年时光。整个展厅就像一本介绍北京风俗民情的百科全书,系统地向人们介绍着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芳草地国际学校“知行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中,结合“古老的北京”项目学习,我们关注在活动、实践中开拓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视野,以活动带动学习,知行合一,学用相融,为学生发展搭设更宽广的平台。以“项目学习”促兴趣,以“项目学习”提能力,以“项目学习”升品质。此次在首都博物馆开展的“古老的北京”项目学习,学生在穿越时空的老北京风情游中充分体味着北京深邃、厚重的文化和特色民俗。

老北京的小胡同范文第4篇

1、《我们的四十年》,是由金世佳、柴碧云、李茂、徐小飒领衔主演的年代剧,该剧以电视行业为切入点,讲述了幼年受到电视机影响的冯都,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成功的电视人的故事。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老北京一个小胡同里,少年冯都在小伙伴肖战的家里,第一次看到了电视机,屏幕中的影像深深震撼的冯都的心灵,从此,他一生与电视结缘。高中时,他为向女友证明自己,用废旧零件组装了一台电视。改革开放初期,他抓住机遇做电视生意,挖到第一桶金。电视普及后,冯都成立影视公司,成为优秀的制作人。

3、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冯都的事业不断发展,但同时,他在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上也一次次陷入迷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到中年,冯都终于找回做电视事业的初衷,把自己对时代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到一部真诚的纪录片中。

(来源:文章屋网 )

老北京的小胡同范文第5篇

我读了《城南旧事》,并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书中讲了林海音童年时代的生活。

故事主要讲了,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英子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动着我。整部小说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看《城南旧事》,使我的心头漾起一丝丝温暖,因为现在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五年级:唐宏坚

老北京的小胡同范文第6篇

琉璃厂从清时的“京都雅游之所”,逐渐发展成京城最大的书市,人文荟萃。今日,这里聚集了古玩书画的众多商铺,文人学者汇聚,游客如织,给古街带来了蓬勃的朝气。

让我们走进大栅栏、琉璃厂,徜徉在古老的商业文化河流之中,去发现琳琅满目的商品下掩藏着的历史风貌。

商贸与娱乐的交融

前门大栅栏,几乎无人不知,即使在国际上,也很有名气。走在这条著名的商街上,不仅能品味到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以来,500多年间累积的文化底蕴,感受历史风雨下坚挺着的古街灵魂,也能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堆中享受购物的乐趣。即使不用“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祥,腰缠四大恒”,这条街也从骨子里浸润着繁华。

从前门大街远远便能看到正对着正阳门的那片开阔地,拐进去,一打眼就看到铛铛车静悄悄地停在路边,地上的两条铁轨远远地延伸向街的深处。从西边的岔路口进去,便是前门西河沿街。街的东边尽头处是 1 盐业银行旧址。它于1915年由批准建立,是典型的西洋式建筑,中间的立柱让人仿佛看到了雅典神殿。它是中国早期自办的商业银行之一,和前面不远处的 2 交通银行旧址,以及往北一些,西交民巷内的大陆银行、金城银行、保商银行、中央银行、中国农工银行、大清银行等等,构筑了当时民族金融业的天下,和东交民巷的外资银行遥遥相对,成为了整个民国时期的金融街。今日,即使金融繁华不再,但故事久存。拾阶而上,那些方正挺拔的立柱仍昭示着曾经的影子。

在两大银行旧址的南侧,有一大片被圈起来的工地,据说这里在民国年间是著名的shopping mall(据我猜测就是当时的北京“大卖场”劝业场),现在正努力恢复原貌,想来不久后,我们便又能见到仿佛穿越时空而来的民国商业气质。

工地的旁边进去便是 3 珠宝市。这条街在清代时因为有许多经营珠宝玉器的商行和店铺聚集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这里原来不仅交易珠宝玉器,同时也是熔炼、兑换银两的集中地,街中设有熔炼银两的炉房,为交易提供了很大方便。到今日,原来的钱庄、银号、金店都已不在,只留下一些小商贩在叫卖着特色旅游纪念品,找不到丝毫曾经辉煌的感觉了。

沿着珠宝市一直走到大栅栏街,再继续向南,过六必居不多远,路的东侧,粮食店街40号就是 4 源号。这里是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的诞生地,也是北京二锅头酒的发源地。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赵氏三兄弟改革酿酒工艺,创造“二锅头”品牌以来,这酒的清香便浸润了一代代北京人。

看过了二锅头的传承,再回到大栅栏街慢慢往前走,所见几乎都是老字号,马聚源、步瀛斋,以及 5 北京照相机总厂门市部。古老的、现代的,一代代相机的变迁便在小小的空间内呈现出来。

再往西,几乎走到大栅栏街的尽头,有一座 6 大观楼影院。这里是南城最早放映电影的场所之一,据记载,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外国片《麻疯女》,当时观众很踊跃,场场爆满,成为当时老北京平民的娱乐中心。据说100年前,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影片就是在这里首映,并从此揭开了中国百年电影发展的序幕。今天楼里也还在正常地放映各类影片,或许你会在不经意的细节里发现历史的影子。

青云阁安怡之家宾馆LONG TABLE谭鑫培故居纪晓岚故居晋阳饭庄

大栅栏商街走到头,马路对面便是大栅栏西街,街口有高高的栅栏,上书“观音寺街”,这便是老名了。

路的北侧有 7 青云阁。早年的青云阁是个人气极旺的综合型商业娱乐场所,这里集购物、娱乐、饮食、品茗、服务于一体,因而引得文人雅士、富贾贵胄多愿汇聚于此。程砚秋、马连良、梅兰芳等京剧名角先后在此登台亮相。清末文人许愈初曾在《肃肃馆诗集》中引诗为证:“迤逦青云阁,喧腾估客过。珠光争闪烁,古董几摩挲。栋栋书场满,家家相士多。居然好风景,堪唱太平歌。”台球这一时尚运动便是在那时被青云阁引进的。如今则改成了酒店,中式的建筑,古典的家具和各式传统工艺品,让人们仿若走进了旧日的时光。

再继续往西走,还是路的北侧,能看到一处别具风格的建筑,在一片传统京味建筑中,有一些原始的风情,门头处悬挂着的小船与木头的立柱,小丛的野花,别具风情。现在是 8 安怡之家宾馆和 9 LONG TABLE(Restaurant & Bar) ,吃喝休闲都有处可去了。

继续向西,过观音寺,走右边的路,便到了铁树斜街。在大外廊营胡同口,有 10 谭鑫培故居。故居坐西朝东,原大门前有块木牌,上写“英秀堂”三字,据说是其好友李毓如所书。 三进院落,布局规范、严谨,摆设和墙上挂着的书画作品,浓浓的文学气息飘散在房间里。

继续沿着铁树斜街下去,就到了胡同,过往的灯红酒绿早已不在,只还有些老巷名和老房子,引人探访。

从小巷子里穿出,走到珠市口西大街,可以看到 11 纪晓岚故居。前院的藤萝,后院的海棠,都是纪晓岚亲手栽种的。阅微草堂里那杆长长的旱烟袋锅,一次能装三四两烟丝。据说他编纂《四库全书》时,从槐西老屋走到圆明园,只能吸完一半,才有了“纪大烟袋”的绰号。谈笑间,我们仿佛也能看到一个攥着烟枪,腾云驾雾,与人诙谐辩驳着的才子。

老宅的旁边就是 12 晋阳饭庄,地道的山西饭庄。闻喜饼、什锦炒猫耳朵、肉丝炒拨鱼等等都是山西面食的精华。老舍先生生前多次光顾晋阳,品晋风,赏紫藤,曾留七绝一首“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或许我们没有这样的意境,但却有福享受这里的美味。

500年的商圈

钱市胡同廊房头条门框酒缸门框胡同内联升瑞蚨祥

大栅栏不仅仅只是一条现代商业街,它的骨子里弥漫着古老的商业文明和胡同文化。钱市胡同、廊坊头条到四条(廊房四条即现在的大栅栏街)、樱桃斜街、樱桃胡同以及街面上的那些老字号,只有慢慢地探寻,才能发现那浸润在骨子里的味道。

走在珠宝市,若不细细寻找,真的会错过 13 钱市胡同。从珠宝市的南端一直往北走,路西,一家品牌折扣店和北京天街伟业超市中间,有一条极窄极窄的死胡同便是了。这里是京城最窄的胡同,仅70厘米,而且是清末民初时京城中钱市最为集中的地方,很多人认为这里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

现在,胡同中还留有一些旧时炉房、钱市的遗迹。胡同北侧一座二层的小楼上竟还留有一块石匾,匾上好像是涂了红漆,时间久了红漆起了皮儿,露出了下面的字,依稀是“万丰银号”的字样。胡同的南侧全部是三合院,这些三合院都很小,院里十分拥挤。仔细看时会发现,有的房上还留有气窗,这些气窗就是当年炉房的遗迹。最里面的7、9号院,院中建了一个巨大的罩棚,罩棚下面是两排整齐的小房,这里就是清末做银钱交易的交易所。真是难以想象,清末热热闹闹的银钱交易所竟是在如此僻静的角落里。想来,即使有窃贼犯案,也不容易逃出,只要堵在胡同口就能很轻易地抓到。如今,小胡同里住着的已经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昔日里吞金吐银的钱市胡同也变成了寻常民居,只留下了旧迹讲述着历史。

继续沿着珠宝市向北,走到头,西侧的胡同便是 14 廊房头条。金庸先生的家族前辈查慎行著于清代的《人海记》中提到,明永乐皇帝定都北京之初,曾在城门口和钟鼓楼等处建造店铺房屋,招商经营,统称为“廊房”。如今前门外的廊房头条等胡同名称就是那时的遗留,堪称是北京最早的招商区。数百年间,这条胡同先后有过不同的主要店铺。先是被称为“灯街”,有华美斋、文盛斋、秀珍斋等二十多家灯笼铺。后来又以买卖金子为主,称为“金银珠宝一条街”,而后又专精玉器。今日走在胡同里,也找不到这些商铺的痕迹,只在正阳书局的门口,抬头望去,二楼的墙上还有一块古旧的牌子,上书“瑞文斋玉器”,依稀能见到过去的碎片。

胡同里还有一家 15 门框酒缸,这样的酒铺儿在过去是极多的,劳作一天的人们傍晚喜欢到这类酒铺儿现打2两“门框二锅头”,要上一包花生米,来度过惬意的夜晚。现在重修的这家酒铺儿,就为唤醒人们的胡同生活记忆,让老北京的情节为更多人所知。

酒缸旁边的胡同就是 16 门框胡同。当年的门框胡同汇聚了京城著名的小吃摊,从南到北依次有北京复顺斋酱牛肉、年糕钱、豌豆黄宛、油酥火烧刘、馅饼陆、爆肚杨……每一家的门脸都不大,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今天来这里,小胡同里已经没有正宗的老店铺了,只能去廊房头条找找爆肚冯和小肠陈了。

穿过胡同,到大栅栏街,街上的老字号一家挨着一家,最值得看的莫过于 17 内联升和 18 瑞蚨祥。内联升的门口长年有匠人在展示制鞋工艺,3楼还有博物馆,展示着各式各样的鞋子,也能看到《履中备载》。如果运气好的话,还会见到非遗大师何凯英,听他聊聊千层底布鞋的故事。瑞蚨祥则是在同志当年所说“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的指导下传承不断。

京味贾家马迭尔冰棍观音寺樱桃斜街樱桃胡同琉璃厂火神庙一得阁中国书店

一直向西,走到大栅栏西街,也就是原来的观音寺街,一路之上古建众多,紧挨着青云阁,那一溜儿建筑,都一样的风格,只是门口挂着不同的牌子, 19 “ 京味贾家”、“福兴居”、“三元楼”、“味美鲜”……还有那些零散的小店铺,门口的木制家当,都有着古老的味道。京味贾家是著名的京派饭馆,有不少当家菜。打卤面是我认为最够味的,精道的面条,鲜香浓厚的卤汤,老北京的味道。

出门走两步,到马路对面的 20 “ 哈尔滨中央大街马迭尔冰棍”买上两根冰棍,甜而不腻,冰中带香,是法籍犹太人1906年创建于哈尔滨的冷饮店,这家分店的味道依然很好。夏日的午后,品着这点清凉,即使烈日当空,心下也无比舒爽。

走到分叉口,正对着的就是 21 观音寺了。这座观音寺建于明朝,具体年代已不可考。在接受信徒们的顶礼膜拜之外,它还见证了这条街的兴衰往事。如今这座寺庙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杂院。寺庙建筑虽历经沧桑,仍保留了主要的遗存,亟待修缮与保护。

走右侧的胡同,便是 22 樱桃斜街。人流一下子少下来,极为安静。走约200米,右手边有一条折返方向的胡同 23 樱桃胡同,这里已是典型的住宅区,门口有时会有老人悠闲地坐着,享受着阳光或绿荫,游人几乎没有。这条折返的拐弯,正如这里的产业布局,经过这一奇特的转身,由大栅栏的繁华喧嚣到了琉璃厂的沉静雅致,妙趣横生。走一小段延寿街,便到了琉璃厂东街。29号院就是 24 琉璃厂火神庙。门脸是火红色的,就好像真的有火神住在这里一般。琉璃厂特殊的商业环境,纸张多,木建筑多,巷子也不宽,防火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火神庙曾经的地位可想而知。

向西走,路的北侧,有家 25 一得阁。这里最出名的就是墨汁,启功老先生曾题词:“砚池旋转万千磨,终朝碗里费几多。墨汁制从一得阁,书林谁不颂先河。”

快到南新华街的尽头处,则是 26 中国书店。它的工作是极有意义的,对我们历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古代典籍、书刊资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发掘和抢救,搜求中外古旧书刊达数千万部之多,使无数古代典籍和文献资料得以持续传承,是最为人所敬佩的一项工作。墨墨书香,文化传承,店里常有来找书的人,也是找回了文化和智慧。

胡同里的老字号

六必居粮食店街张一元同仁堂煤市街

大栅栏和琉璃厂周边汇聚了众多的戏楼、茶馆、剧院、商铺,人流川息,也留下了众多精彩纷呈的场景。寻访胡同和老字号,似乎每一家都带出了一串串的故事。

从前门大街一进大栅栏,左侧的 27 六必居就是必去的地方。虽说六必居是酱菜馆,可你看看它的口号“秫稻必齐,曲蘖必实,湛炽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这分明是酿酒的节奏,与制作酱菜何干呢?!可偏偏这“六必”就传承了近500年,成为了每一口酱菜的精神所在。店内有一块金字大匾,上书“六必居”,据说是出自明朝首辅严嵩之手。此匾虽数遭劫难,仍保存完好,是一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

看完了酱菜,就沿着 28 粮食店街一路往南溜达。这里曾经是粮食交易市场。街内原有中和戏园,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著名京剧演员程砚秋、尚小云、筱翠花常在此演出。今天的我们,则热衷于根据胡同名,猜测其古时住过什么人,有什么典型的行当。王皮胡同、蔡家胡同、施家胡同、掌扇胡同、云居胡同、湿井胡同……多得数也数不清。

返回到大栅栏街,一路走,看到了 29 张一元。这是一家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老字号,据说老店是第一个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等来招徕顾客的,每次播放时,门前总是围着一群人。进入店中,茶香袅袅,来往的人们都不自觉地轻言细语,沉浸在茶的清香中。听说这家茶叶店一年能卖出上亿元的茶叶,这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也印证了它在北京人心里的地位。

旁边就是 30 同仁堂。蔡国庆那首老歌就唱尽了它的风流:“……从小我就听说供奉过御药的同仁堂,还记得低凹古朴的老门脸儿 没进门儿能闻见百草香……看橱窗丸散丹膏展特色 名中医望闻问切保安康……”

再往西,走到大栅栏街的尽头,往北拐是 31 煤市街。有人认为这条街因自北而南开设有多家煤市而得名。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所谓煤市街,是因街南口正当中有一家煤市而得名。但不论哪种说法,皆因明清时,骆驼从京西门头沟煤窑运进北京城里的煤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此堆放销售而形成。

杨梅竹斜街槐荫山房戴月轩姚江胡同荣宝斋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正乙祠戏楼老舍茶馆

沿煤市街向北走不到100米,就到了 32 杨梅竹斜街。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中,这条街名为“杨媒斜街”。据说是因为清朝前期这里住着一位善于说媒的杨媒婆,清光绪年间,谐音并雅化为“杨梅竹斜街”。从名字的变迁就可见文化韵味。这条斜街和附近的铁树斜街(原名李铁拐斜街)、樱桃斜街、棕树斜街(原名王广福斜街)都是人走出来的。元朝灭金朝后,元朝政府放弃金中都城,在金中都城东北面另建元大都城。新建的元大都城的商业尚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大都城内的百姓很多都到中都城购买所需物品。出大都城丽正门 (今正阳门)向西南到丁字街,逐渐被百姓们走出一条从东北向西南的道路,便是这些斜街的来历。闭眼穿越,仿佛这条条斜街上仍有来来往往的百姓们,穿行不息。

从斜街走一小段延寿街,不过30米,就插到了琉璃厂东街。街的北侧有 33 槐荫山房。文房雅玩、竹木牙雕、铜饰摆件,无一不精巧。旁边就是 34 戴月轩,主要经营湖笔,一支支如椽巨笔写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许多故事。对面有个胡同口,上书“ 35 姚江胡同”。据说这里是光绪年间姚江会馆的所在地。进入狭长的胡同,里面的房子就显得灰暗斑驳了,在胡同的转角处,有一只带有狮形兽的滚礅石,孤独地被丢弃在墙的一角。尽头处有一座在北方民居中算得上气派的老房子,就是当时会馆的祠堂所在,现在这里也都成了民居,也不知还有多少余姚籍的人家住在这里。

从胡同里出来,继续向西,就走到琉璃厂西街。36 荣宝斋是这里最出名的地方。它的名字更多是因为注重收藏书画作品,被人们称为“民间故宫”。无论古代珍品还是近现代名家之作,均能在这里找到一二。元代的吴镇、盛懋;明代“明四家”徐渭、陈道复、陈洪绶、董其昌;清代石涛、朱耷、王铎、“四王”、“扬州八家”;近现代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细细浏览,你还能找到更多。

老北京的小胡同范文第7篇

生于斯长于斯

电视上的阿龙,总有着一副与年龄不甚相符的成熟与稳重,他头头是道地聊着北京的大街小巷,对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胡同、城墙的每一道拐弯如数家珍,开口讲起那一个个关于北京历史、文化的故事,像是唱起一首首古音古韵的歌儿,从容而悠扬。微博里阿龙这样形容自己:“其实我是西单男孩,正根的。出生在西单??后来胡同拆了,我们搬到了南三环,已经上班,不看动画片了,西单女孩进城了,西单男孩出去了。”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经历过胡同生活的阿龙,谈起当年胡同里的卫生状况,难免皱眉。一年四季总弥漫着一股潮气,夏天则更是湿热难忍,洗澡都是光着膀子弄一大盆水,过“泼水节”??但所有这些不方便,却也成了他日后回忆中的有趣经历。那时候没有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但胡同里长大的小孩儿似乎特别能给自己找乐儿。胡同口小卖部有卖弹珠枪的,枪上有弹簧,可以射出弹珠,阿龙就怂恿小伙伴儿们一人买了一把,这下曲折的小胡同变成了小男孩儿们巷战的战场,要放在现在,那就是真人CS。胡同生活带给了阿龙很多,除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更有着一份对于人生的理解,在他看来,胡同生活中,街里街坊的那份人情味儿,那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交流尤为珍贵。“那会儿的人有自律性,比如我们是街坊,你得罪我了,不能跟你吵架,只能旁敲侧击地点你一下——你这人不地道。为什么?咱俩只要一撕破了脸,我也没钱买房,你也没钱买房,还在这院里住,低头不见抬头见,多别扭。”

2003年非典之后,阿龙正式进入了北京电视台,那年他22岁还是半实习半工作状态。以一个小年轻的身份做《这里是北京》这样一个要求一定文化底蕴的节目却并不胆怯,因为老北京的生活让阿龙养成了一种泰然自若的气质,而这种气质使得他在主持《这里是北京》的时候让人眼前一亮。镜头前的他,无论讲起什么,侃侃而谈之中,都有着一份娓娓道来的不紧不慢、从容自如。

随着节目一集一集地下去,阿龙用他京腔京韵的主持方式吸引了一批铁杆儿观众,几年之后,节目越做越深,老观众跟着走,新观众也慢慢被“勾引”过来。他也越来越懂得把握观众的心理,北京文化以厚重为特色,专门介绍文化总难逃枯燥、晦涩的苛责,他颇费苦心地解构每一期节目,使得节目内容都尽可能接近一个栩栩如生的故事——有情节、有人物,“北京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把这些东西给凑齐了,不就跟讲一个故事一样嘛。然后有矛盾,用矛盾推进情节,大家自然就可以看进去了。”

说起来好像是一段波澜不惊的经历,但在北京台这个人才云集的地方,阿龙也奋斗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逐渐被观众发现和认可。节目越来越火,“阿龙”的名字也被叫得越来越多,不过很少有人知道,阿龙的原名叫卢文龙。提起现在自己这个家喻户晓的外号儿,他似乎还有一点无奈:“同事叫的,没办法。”“卢文龙”三个字有一段来历:阿龙的爷爷有四个儿子,原本惦记着孙子辈正好可以叫“龙凤呈祥”,阿龙是长孙,占了“龙”这个字,没成想到第二个孙女这儿就看出问题了,“叫卢文凤,土了。所以从二往后二、三、四,我这仨妹妹,谁也没有按龙凤呈祥起,就龙凤,后面没了。”这个拗口的名字使得同事们纷纷偷懒儿叫他“阿龙”,倒也成就了今天这个响亮的外号儿,算是塞翁失马。

主持事业蒸蒸日上阿龙并没有停止努力。对北京文化执着的爱,使得他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把这份文化真正地传播开来、传承下去。他创办了《北京话话北京》,卷起袖子,亲自上阵,自任策划、主编,这个节目对他来说,是一个可以放手展示的舞台,也是一个回馈观众的机会,“《这里是北京》我没发什么光,就是做了该做的,我没那么急功近利,我做节目不是为了名气,而是为了享受,只有做节目享受这个过程,观众才会享受我带来的成果,所以我不会接很多的活,能出彩的我才会做。我也不在乎在电视里的曝光率,而在乎的是我每次出现的节目品质如何。”为了保证节目的品质,为了践行“节目是做给老百姓看的”的承诺,自己所播的稿子、录制的节目,阿龙总要亲自去核实正确性,他不愿意做一个拿着编导写好的稿子照本宣科的主持人,因为他深知,这样做既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同时,这样的事业之路,也走不远。“我会自己写稿子,会创作也会播讲才能增加自己的底蕴。”

一张嘴带你游遍北京

提起2011年出版的著作《阿龙聊北京》,阿龙有点儿害羞,“不叫著作,行吗?我真是特别宅,平时闲着没事干哪儿也不爱去,就琢磨既然我做这个节目,节目中有好多没说到的,甚至可能电视里表现不出来的,可以大篇幅写的,在家正好没事,写上一点。”

其实,远远不像阿龙自谦说的那样,这本书可谓上天入地、包罗万象,从建筑到人文,从老字号到饮食,可以如此天马行空、信笔疾书,也是源于他对于北京文化的轻车熟路、如鱼得水。在他的心里,北京是一座割舍不掉的城市。也正因为这份热爱,使得阿龙学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北京文化得心应手,“我喜欢,所以学起来不累。”

老北京的小胡同范文第8篇

 

城南旧事八年级读书心得体会1

 

寒假里,同学们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吧?我也读了几本,《城南旧事》就是其中我很喜欢的一本。

 

《城南旧事》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以年少的心态,通过“英子”这个角色来叙述自己在北京城南胡同的幸福童年生活的自传体小说。其实,刚开始看到书名的时候我还有些抗拒,书中讲述的事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事情,难怪叫“旧事”,离我们差不多有100年了,也太遥远了吧!可是没多久书中那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就慢慢将我带入了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娓娓动人的故事也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真善美的呼唤。

 

《城南旧事》由五部分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而且人物也十分丰富,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漂亮爱笑的兰姨娘,蹲在草丛里的厚嘴唇小偷,井边的小伙伴妞儿,和英子朝夕相处的宋妈……每个人都让人觉得亲切,每个故事都令我思绪起伏,温暖感动时常涌上心头。

 

读完《城南旧事》,我深深地体会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我也看到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说童年是一朵美丽芬芳的花朵,增长一岁,花瓣就掉落一片,花瓣掉光了,我们的童年也就过完了。我们一天天地长大,离童年的终点也越来越近。小伙伴们,好好珍惜属于我们的童年吧,不要将珍贵的童年都浪费在电子游戏和电视上了,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多经历一些没有体验的事情,那样,当我们长大回忆童年时,一定都会充满了幸福与精彩!

 

城南旧事八年级读书心得体会2

 

我读了《城南旧事》,并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书中讲了林海音童年时代的生活。

 

故事主要讲了,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 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 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 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 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 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 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英子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动着我。整部小说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看《城南旧事》, 使我的心头漾起一丝丝温暖,因为现在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 自己。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城南旧事八年级读书心得体会3

 

童年是一朵美丽芬芳的花朵,增长一岁,花瓣就掉落一片,等花瓣掉光了,我们的童年也就过完了。

 

《城南旧事》这本书是林海音这位台湾女作家写的一本令人感概的书。以前读起书来我觉得很没有意思,但是今天读起来,使我真正感到了里面的快乐、幸福、悲伤、离别与无助的感觉。

 

书中那一件件趣事,那一句句言语都深深感染着我,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这本书一共分为8个小故事:《冬阳童年骆驼》、《我们开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但在这些小故事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刻骨铭心,读完了这本书,我还记忆深刻,那就是《惠安馆》。

 

20世纪20年代末,6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因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相爱并私定终身,后来大学生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不料被火车轧死。

 

这里面,让我最喜欢的是小说的主人公——英子。她那么善良,那么聪明。她勇敢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美德深深打动了我。他冲破了家庭的重重阻拦,勇敢的与“疯”女人——秀贞接触玩耍,两人最终还成了的好朋友。当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妞儿是秀贞的女儿时,英子不仅仅帮助他们母女重逢,还将自己的生日礼物——钻石表和妈妈的金手镯送给了他们。英子的童年之所以活的精彩,是因她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正是因为她有了这颗心,童年才会美妙、才会幸福。

 

童年是快乐的,像一条小河,一去不复返,我们童年过的很快很快,所以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童年时光吧。

 

城南旧事八年级读书心得体会4

 

《城南旧事》是作者林海音记录的小小主人公——林英子小学毕业前的几件事情,又或者说,记录下的几个人物关系:妞儿——“疯子”、“贼”——其弟弟、爸爸、德先叔——兰姨娘、宋妈——宋妈家人。四个故事,在林海音的笔下,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娓娓道来,勾勒出一幅民国时社会生活的画面。更多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无着,几多艰辛。为了生存,为了向往更好的生活,而成为“贼”,成为“疯子”,甚至抛弃家庭,在外讨生活。

 

事实上,林英子,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串起了四个故事,使之按序发展。从她帮助妞儿时的那种笨拙、本能,到撮合德先叔与兰姨娘的狡黠、心计,我们看到了小女孩的历炼;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最后小学毕业考第一,在爸爸临死前的表现,我们看到了小女孩的长大。或者,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呀!

 

林海音的笔触,平淡却又细腻,她以女性特有的感触,把小女孩的心思、行动,描绘得丝丝入扣、引人入胜,让人读之不忍释手。难得的是,她的文字却是平淡而浅显,背后闪亮的,却是珍珠般的思想。

 

在四个故事里,爸爸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然而因英子大雨天不愿上学赖床不起暴怒,痛打英子后,却又赶到学校送衣、送钱;自知不久人世,对英子的留言,无不呈现了“父爱如山”这句话。宋妈,一心一意地为英子家的小孩操持,从英子直到四个妹妹、两个弟弟,那要走的夜晚,那种失魂落魄,直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林海音用平淡的笔墨,寥寥的描述,就能刻画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说明了作者深厚的文字与功底,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概括能力,体现了她极高的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