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布线系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布线系统范文第1篇

安普CMP级别六类电缆

align="">

安普LSZH级别电缆

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高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网络设备厂商们也在马不停蹄的开发并推出更高速、灵活以及功能独具的各种网络设备。然而,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并被布设在建筑物的墙中、垂直竖井中、天花板上以及地板下的网络布线系统,除了要考虑其本身的电气性能、功能,系统的防火安全是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布线系统就像神经网络一样贯穿在智能建筑的各个角落,一旦发生火灾,没有考虑防火要求的布线网络会变成帮凶,将火势带到建筑物的每个角落,同时散发有毒气体,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电缆的防火性能对于防火安全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的智能大厦应该首先是安全的大厦,于是在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时,未雨绸缪,防火于未燃成为每一个有远见网络的设计者及用户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于电缆的防火标准,各国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是无论是哪个标准,目标是一致的:保证智能建筑中布线系统的防火安全。数据通信线缆的防火主要关注三个问题:线缆燃烧的速度、释放出烟雾的密度和有毒气体强度。数据线缆的保护套(sheath)物理上分为两部分:绝缘层(insulation)和外套(jacket) ,线缆是否具有防火功能主要取决于最外一层护套的材料。总的来讲,数据通讯电缆的外皮有4种:

1.聚氯乙烯(PVC)材料,容易燃烧且会产生有毒气体。

2.防火型PVC,同样可燃且产生有毒气体,但燃点比普通PVC材料高。

3.强制通风级别电缆,燃烧时会释放卤素气体,但其燃点比防火型PVC和LSZH还要高。

4.低烟无卤(LSZH或LS0H)型,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非常少,燃烧的速度很慢。

安普网络布线(AMP NETCONNECT)作为全球领先的布线品牌,凭借泰科电子在通讯连接器及线缆领域的长期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为全世界不同区域的客户提供全系列的防火(CMP/CMR/CM)和环保(LSZH)综合布线解决方案。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为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和网络传输提供性价比合理的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敷设的电力及通信电缆均含有卤素,火灾每年在国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为0.65% 的GDP,及5000人的死亡。综观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几起大型火灾事故,90%是由于受害者无法逃生,装饰材料及线缆燃烧散发出有毒气体和酸性气体,加上燃烧释放出的大量热量、烟雾,造成受害者呼吸困难,导致悲剧发生!认识到这一危害,国内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尤其人流密度比较高的地方,如火车站,机场,会议展览中心,医院,高档写字楼,高层建筑物等要求采用特殊材料的通信线缆。

在防火综合布线系统防火线缆的选择上,与屏蔽和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一样,北美与欧洲存在不同的意见。欧盟国家考虑到环保要求将使用无卤素、无铅的屏蔽线缆作为电力与通信线缆的选择标准。同时为了减少火灾的危害,欧盟建筑法规规定线缆必须安装在金属套管内。但是,美国国家电气法规(NEC)却明确规定:通信网络必须使用具有含卤素材料的非屏蔽双绞线。这是因为,含卤电缆虽然具有重要环保缺陷,但卤素本身却具有很强的抗燃性及高燃点,如果电缆根本不着火或很难着火,那么就不会引起燃烧,从而就不会散发出有毒的烟雾。

中国的国情不同于欧美,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场地的实际情况如线槽(线管)材料,空调通风系统安装情况,线缆安装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

1. 架空地板或吊顶

建筑物架空地板或吊顶内若为PVC线槽/管且安装了空调通风系统,在架空地板或吊顶内须采用填充型的(CMP或OFNP)线缆;如果建筑物架空地板或吊顶内采用金属线槽/管或防火性PVC线槽/管,可采用任意类型的(CM/CMG/CMR/CMP或OFN/OFNG/OFNR/OFNP)线缆。

2. 垂直竖井

建筑物垂直竖井内若为PVC线槽/管垂直竖井内应采用CMR或OFNR以上等级的电缆或光缆;垂直竖井内若为金属线槽/管(或阻燃PVC线槽/管),垂直竖井内可采用任意类型的(CM/CMG/CMR/CMP或OFN/OFNG/OFNR/OFNP)电缆或光缆。

3. 对于有环保需求的建筑物,设计综合布线工程时应选用符合LSZH等级的线缆,同时应采用防火功能的金属线槽/管或阻燃PVC线槽/管。

布线系统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回顾了结构化布线的发展,分析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势,阐述结构化布线的组成和设计原则,并且展望了结构化布线的发展趋势。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指在一个建筑群中的传输网络,这个网既能使话音、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设备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点,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接线关联的布线部件。正确的设计和实施一个网络系统可以提高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从而使得一个系统工作起来更加富有效率。网络的建设应该满足已公布的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要求,并应能够根据商业要求的改变进行不断的进化和升级。而目前我国的建筑物往往仍沿用过去的那些布线技术,致使各种系统的布线无法相容,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且管线拥挤不堪、维护十分困难;而配线上的巨额投资往往又是重复的。因此,寻求一种更合理、更优化,弹性强、稳定性和扩展性好的布线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它不但能够满足现在的要求,更主要的是能迎接未来对新技术不断更新的挑战。

一、结构化布线的发展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1984年,人们对美国哈特福特市的一座旧式大楼进行改造,对空调、电梯、照明、防火防盗系统等采用计算机监控,为客户提供话音通讯、文字处理、电子了件以及情报资料等信息服务。从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1985年初,计算机工业协会(CCIA)提出对大楼布线系统标准化的倡议,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和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开始标准化制定工作。1991年7月,《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问世,同时,与布线通道及空间、管理、电缆性能及连接硬件性能等有关的相关标准也同时推出。1995年底,EIA/TIA 568标准正式更新为EIA/TI A/568A,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出相应标准ISO/IEC/IS11801。该标准基本上包括以下内容: 办公环境中电信布线的最低要求;建议的拓扑结构和距离;决定性能的介质参数;连接器和引脚功能分配,确保互通性;电信布线系统要求有超过十年的使用寿命。

二、结构化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

(一)传统布线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座建筑物或建筑群,它是否能够在现在或将来始终具备最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和通讯水平,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高质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系统。在传统布线系统中,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这就给建筑物从设计和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隐患。例如,在线路路由上,各专业设计之间过多的牵制,使得最终设施的管道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在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各弱电系统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使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线,无法适应各自的需求。这就要求用户对布线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坏,难于维护和管理,同时在扩展时给原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说,原有的布线方式不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二)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点

将各个系统统一布线,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位置如何移动,布线系统只需跳线不需任何其它改变;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今后办公全面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费用。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随时的改变和调整。

三、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最合理的布线方式,并依靠其高品质的材料,一改传统布线的面貌,为现代化的大厦能够真正的成为智慧型的楼宇奠定了15年内不需改变通讯线路的传输媒介基础。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构成并分别定义:

(一)用户子系统

用户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连接器和适配器。

(二)水平子系统

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跳线架)间的连接,常用五类或超五类型8芯4对双绞线来实现这种连接。

(三)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拨。

(四)骨干子系统

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PBX),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常用介质是大对数双绞线电缆、光缆。

(五)设备子系统

设备室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处与公共系统设备(如PBX)连接起来。

(六)建筑群子系统

实现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连接,常用通信介质是光缆或大对数,主干线和建筑群间使用光缆或大对数。

需要指出的是:对数据通讯而言,主干线和建筑群间使用光缆,并使用FDDI或ATM技术,可使系统间的传输吞吐率达100Mbps、155Mbps、1000Mbps。对工作区而言,如果使用三类双绞线,则目前技术可达10Mbps(10Base-T);而使用超五类双绞线,可达到100Mbps。对语音通讯而言,主干线和建筑群间使用大对数。

四、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一)实用性

将要实施后的通信布线系统,不仅现在而且将来均能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的传输。

(二)灵活性

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计算机网络应可随意划分网段,对网络内部资源可动态地进行分配。

(三)模块化

布线系统中,除去敷设在建筑内的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四)扩充性

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充进去。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和可升级性,使本期建设的投资在未来升级与扩充后得到保护。

(五)经济性

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降低造价。本着对业主负责的态度,制定多个方案进行对比,采用性价比最好的合理方案。

(六)先进性

采用国际上先进成熟的技术,使系统的设计建立在一个高起点上,系统所采用的体系结构和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发展潜力,处于上升趋势。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超前性,技术起点要高,生命周期要长,其采用的技术和基本设施在21世纪时处于领先地位。

(七)开放性

为了使中心机房能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信息,必须使本系统能畅通地与国内、外网络互连。同时,所选用的软、硬件平台应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能够与当今的大多数主流软、硬件系统相兼容,实现跨平台操作。

(八)高速性

系统能处理和传输多媒体信息,采取六类双绞线或光缆组成网络,尽力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同时,应采用Client/Server结构模式,减轻网络通信资源的开销。

(九)可靠性

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冗余、后援存储能力和容错能力。必须保证系统能长期稳定的运行,使故障的影响局部化。网络设计应利于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十)安全性

有牢靠的安全防范措施,计算机网络应能通过FIREWALL有效地阻止非授权的访问、能抵抗病毒的攻击。

五、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

多年来,结构化布线技术不断演进。从八零年代首个通讯配线系统诞生,到九零年代世界电讯工业协会/电子工业联合会发表首项统一标准,期间经历多番改朝换代,先进传输介质、连接器和接口争相面世。随着,网络速度日渐增加,UTP传输的频宽要求也不断提升。从初期的16MHz到今天的250MHz,通讯频宽正以倍数递增。为配合新一代应用系统多元化的频宽需求,崭新布线技术纷纷面世。 新兴布线系统无论以UTP或光纤电缆为基础,或两者的混合配置,都必须具备通用性,能综合传送语音、低速数据及高速区域网资讯;且必须易于延展,让企业随时随地进行升级或移动,配合未来的扩展需要。在可见将来,各种布线技术将会相辅相成,配合不同通讯环境。换句话说,结构化布线供应商必须因应电子科技、原材料技术、讯号传输及应用协定方面的改进,提供广泛全面的产品阵营,满足瞬息万变的布线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光业,结构化布线系统概念与实施,通信世界,1997年05期.

[2]结构化布线的未来发展趋势,电子产品世界,2000年01期.

布线系统范文第3篇

闭路电视摄像机出现后,公司可以减少安保人员,并利用集中系统进行综合监控。这提高了安全部署的效率,但不足以满足设施管理持续改进的要求。最近,安防行业将技术升级的优势应用于企业监控。通过使用IP摄像机等基于网络的设备,企业能够提供更加便于使用的程序,提高效率。

相比传统的闭路摄像机,IP摄像机可以集成软件包,实现人脸检测、语音识别,以及不间断记录等功能。

IP摄像机的其他优势,包括入侵报警电子邮件提醒或摄像头安全警报系统,使写字楼与商业楼宇不需要配备安保人员。访问者可以通过视频对话获得访问许可。如果有入侵,系统会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并可远程控制。此外,以太网供电(PoE)的IP摄像机在部署上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因为它不需要一个电源插座,可以安装在任何有网络插座的地方。

IP摄像机的成功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理基础设施的功能性与稳定性。IP摄像机的部署需要满足电源与数据传输的要求。目前有两种常用的IP摄像机供电方式 :传统直流供电和PoE供电。

对传统直流供电的IP摄像机而言,带转换器的电源插座或集中供电至摄像机是必须的。此外,电力电缆、电源插座、转换器和电源需要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大规模维修。现代IP摄像机采用PoE供电,减少了额外布线,但成本可能会更高。

IP摄像机通过铜缆传输图像,因此,数据传输受到限制。IP摄像机的所有传输线需要连接至集合点。尤其重要的是,要指定一个高带宽的布线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传输量和图像稳定性,同时,确保不超过允许的最大电缆长度,以输出最佳质量的图像。IP摄像机系统的成本超过了传输图像所需的基础设施布线的成本。因此,建议使用高质量的综合布线系统。

IP摄像机系统所有控制功能集中是有效应对突况的关键。建议将监测和控制设施放置在一个安全的区域,这样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安全和物业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通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在设计阶段就确定所有IP摄像机和传感器的布线路径。一个安全的路径和电缆传输系统至关重要,它可以保证一致操作。安全可靠的线槽系统可以尽量避免电缆暴露在外,保证了传输系统的使用寿命。

作为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的全球领导者,泛达提供集成解决方案,既可以增强企业的IP网络并降低成本,又可以更好地管理战略决策所需的数据。作为技术理念的领导者,泛达不断致力于企业解决方案的研发,将逻辑网络系统与物理基础设施统一起来。泛达提供多种基础设施布线解决方案,以满足企业当前和未来对IP摄像机数据传输的需求。这些解决方案被归类为不同的层级,提供极好的投资回报。

为了部署一个有效的安全系统,首先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可靠的布线基础设施。泛达针对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提供相对应的高带宽布线系统:TX5500 5e类铜缆解决方案,是小型办公环境的理想选择;对于中小型企业,泛达提供TX6000 6类铜缆解决方案,以满足对额外数据带宽的需求;对于大型企业,泛达提供TX6A 6A类铜缆解决方案,不仅满足当前所有应用程序的带宽要求,还可以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布线系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近年来,在小区智能弱电系统建设过程中,常出现综合布线系统和智能弱电系统因为工作界面的划分不清而出现一些争端,以敷设用于防盗报警的网线为例,到底是由弱电工程商敷设,还是由综合布线工程商统一敷设?如果界定不清,很容易造成两个施工单位互相推诿的局面。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得弄清综合布线系统和智能弱电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弄清这两个系统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进行工程发包、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时,正确界定施工责任。

智能弱电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目前业内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弱电系统的一部分,理由是综合布线系统是为智能弱电系统服务的。

第二种观点是,智能弱电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智能弱电系统是在综合布线系统平台上衍生的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其运用本身离不开综合布线系统的支撑。

第三种观点是,智能弱电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是两个互相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双方并没有主从关系。

正因为存在这几种观点,所以才会出现工作过程当中的争端。

由此看来,梳理清智能弱电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要搞清智能弱电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我们得先看一看什么是综合布线系统。

原邮电部于1997年9月的YD/T 926.1-1997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中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为:“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即使用户尚未确定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包括应用的各种设备。”

而智能弱电系统的定义一直没有官方说法,常规意义上讲是指将低于36伏安全电压的信息源进行技术整合的一种运用系统。

通过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是承载其它智能系统的基础平台,智能弱电系统是一个运用系统,两者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如此说来,似乎与本文中所阐述的第三种观点相一致。

其实不然。

一个智能弱电项目,大体包含两个分项,即设备安装调试和线路敷设。如果把设备安装调试和线路敷设集成在一起,并使之能建成运行,这就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智能弱电系统。如果把线路敷设剥离开来,并按结构化布线标准进行敷设,那么线路敷设就是综合布线系统。

传统的综合布线多指的是语音和通信布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种指向已日趋落后。小区的智能建设大体有通信系统、对讲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一卡通系统、停车场系统、门禁系统等等一揽子分系统。这些分系统的线路敷设都应该纳入综合布线体系,进行结构化布线。

如果我们这么理解,那么智能弱电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一下就明白了。

布线系统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系统;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一、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兼容性。兼容性是指系统自身是完全独立的,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因而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它通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统一的传输介质、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将语音、数据以及图像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解决了建筑物中各种信号的兼容问题,也使系统维护更为方便。

(2)开放性。综合布线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已经有严格的国际标准,因此可按统一标准与各种设备相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地支持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系统的开放性又使其具有可扩充性,在需升级扩容或更新改造时,通过简单的跳线即可将设备扩充进去或重新安置。

(3)灵活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相关连接硬件也均为积木式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4)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一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他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且各应用系统均采用相同传输媒体,可互为备用,间接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3]。

(5)先进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对于普通用户可采用8芯双绞线配置,数据最大传输速率可达到 155 Mbps,对于某些特殊用户需求,还可将光纤引到桌面。

(6)经济性。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一种既具有良好的初投资特性,又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的高科技产品。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

2.1 综合布线系统能够适应智能化建筑和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

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较长,在规划和设计新的建筑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客观发展的需要,为此,在新建的高层或重要的智能化建筑中,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今后发展等因素,积极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对于已有建筑但没有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则应在工程中考虑今后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可能性,全方位做好扩建和改建的准备[1]。

2.2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中必备的基础设施

综合布线系统是把智能建筑内的通信、计算机、监控等设备及设施,相互连接并形成完整配套,具有兼容性、可靠性、使用灵活性和管理科学性等特点,为智能化建筑的优质、高效服务提供了保障。在智能建筑中,倘若没有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施和设备因无信息传输介质连接而无法相互联系、正常运行,建筑物则是一栋只有空壳躯体、实用价值不高的土木建筑,也就不能称之为智能化建筑。所以,智能化建筑必须配备综合布线系统这一基础设施。

2.3 综合布线系统是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承载信息系统的种类和能力、设备配置的成套性、各类信息点的分布的合理性、工程质量的优良性,而建筑物的体积和造型、装修程度、设备的配备等并不能代表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可见,智能化建筑能否为用户更好地服务,综合布线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智能化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3.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软件及适配器组成,相当于语音系统中连接话机的线路及话机部分。建筑物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决定了信息点的分布密度,而根据 ISO 标准,每 10 m2左右设置 2 个信息点的原则,所以结合业主的需求及未来发展因素等确定工作区的信息点数。对于综合性的商业建筑,考虑未来租赁等因素,则需要采用开放式办公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并符合以下原则: 1) 信息插座安装在墙或柱等固定结构上,是水平电缆的终端点。每一个多用户信息插座,最多只能容纳12 个信息模块,且连接工作终端的设备线缆要小于 20 m。2) 采用集合点时,集合点应安装在楼层配线架大于 15 m 的墙或柱等固定结构上[4]。水平电缆路由中的集合点,水平电缆与该连接器件为无跳线连接,不得接入有源设备; 在同一个水平电缆路由中,一个以上的集合或同时存在转接点都是不允许的。

3.2 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的配线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设备电缆或跳线等组成。水平布线子系统工作区的信息插座配置时,不仅要满足工程提出的近期和将来发展的信息点数要求,而且要明确每层安装信息插座的数量及位置,对于将来可能产生移动或修改的用户终端要有提前预见性,对信息点的一次性建设和分期建设,也应在充分比较分析后做出判断。在水平布线子系统的设计中,水平传输线缆选取了 AVAYA 公司的五类和三类非屏蔽双绞线分别用于数据传输和话音传输,使数据传输率达到 100 Mb/s,保证了语音通话质量,对未来发展还有一定的冗余。水平传输线缆由各工作区信息插座,通过顶部预埋线管引至走廊桥架,进入弱电竖井线槽,再接入到管理间的配线架。

3.3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骨干及核心,直接影响着数据传输及语音的畅通与速率,同时还需要兼顾经济性。所以选用了三类非屏蔽大对数双绞线( 200 对) 用于话音传输,由各管理间配线架经竖井引至大楼 1 层,通过走廊线槽引至电话总机房,并与话音部分的主配线架连接。同时,选用室内多模光纤作为垂直干线子系统数据传输的干线线缆,由各管理间配线架,经弱电竖井引至计算机房所在的大楼 1 层,通过走廊线槽接入至计算机房。这样既保证传输质量又能使传输速率达 1 Gb/s,既满足经济性,又符合当前和未来发展数据传输的需要[2]。

3.4 管理子系统

根据大楼信息点数量及分布情况,各层的数据、话音水平布线线缆直接连接至各层设备管理间,并在管理间内设置光纤配线架、数据模块化配线架及 110 型配线架,各类配线架均配备外用防尘罩或机柜加以保护。

3.5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在每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建筑物和建筑群配线设备,进行接入网络管理的场所。语音总机房采用 110 型配线架作为主配线架,计算机房采用光纤配线架作为主配线架,将来自各管理间的光纤和设备间的网络设备连接起来。语音机房、计算机房的配线架均须用防尘罩和机柜进行防护。

四、总结

智能建筑是应用现代技术构成智能建筑的结构与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方式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而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网络,是智能建筑的基础,也是实现智能建筑各项现代化功能的必要条件。所以,综合布线系统是衡量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智能化建筑中必备的基础设施,必须能够适应今后智能建筑和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东。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性能测试与研究[J]。 现代建筑电气,2013,(6)。

[2]工业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思[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8)。

布线系统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管理系统

在信息社会中,一个现代化的小区,除了具有电话、传真、空调、消防、动力电线、照明电线外,计算机网络线路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浏览网络上的文字或者费力的欣赏断断续续的图象和声音。高速、高清晰度的图象和话音,海量数据的快速存取等已经将几年前的梦想逐渐的变成现实。工程师们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宽带网络方案,像光纤到户,数字用户线技术,HFC等等。有些己经得到了实际应用,如ADSL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调制解调器,100M以太网逐步取代10M以太局域网等等。总之,宽带网络的模型毫无疑问就应该是由快速局域网加上高速的接入、传输网构成。前者,快速以太网占了很大比重;后者,光纤传输独占鳌头。

一、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的简称,它是一个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是建筑物内的“信息高速公路”。它既使语音、数据、图像通信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又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平台,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兼容性。兼容性是指其设备或程序可以用于多种系统中的特性。综合布线系统将话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图像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性质不同的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2)开放性。对于传统布线,一旦选定了某种设备,也选定了布线方式和传输介质,如要更换一种设备,原有布线将全部更换,既极为麻烦,又增加大量开支。而综合布线是全开放式的布线系统,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的现行标准,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的通信协议。(3)灵活性。由于所有信息系统采用标准的传输介质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因此所有信息通道都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以支持语音、传真、多用户终端、工作站及令牌环等。所有设备的开通和更改都不需要改变系统布线,只需作一些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系统组网也灵活多样,各部门既可独立组网也可方便地互连,为合理组织信息提供了必要条件。(4)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配置、通信设备、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将来都可以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连接到系统中去。(5)先进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所有的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对于特殊用户需求可把光纤铺到桌面。干线语音部分用电缆,数据部分用光缆,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余量。(6)经济性。利用综合布线系统的模块化与灵活性特点可以大大降低运行花费,这些运行花费包括楼宇或建筑群中人员、设备的增加与重新配置,以及占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等方面所带来的花销。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一次投资少、维护费用低,使整个投资达到最少。据统计,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后,由于大楼中所有系统共用一个配线网络,其初装费大约可减少15%~20%,可使大楼管理人员减少约50%,大楼的能源损耗降低30%,系统发生变更时可减少大量的维护费用。(7)独立性。采用综合布线方式进行物理布线时,不必过多考虑网络的逻辑结构,更不需要考虑网络服务和网络管理软件,也就是说综合布线系统独立于应用。

二、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就在大型高层建筑中采用电子组件的控制系统。到了20世纪60年代,建筑物功能日益扩大,弱电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开始出现了数字式自动化系统。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已进入了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在建筑物内部装设各种仪表、控制装置和信号显示等各种设备,并要求采用集中控制、监视,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这些设备都必须分别设有独立的传输线路,并将分散在建筑物内设置的设备连接起来,组成各自独立的集中控制系统,这种线路一般成为专业线路。由于这些要用人工手动或初步的自动控制方式,技术水平较低,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品种繁多而复杂,线路数很多,平均长度很长,不但增加了基本建设工程造价,且不利于维护管理。传统的布线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系统缺乏兼容性:各系统分别独立,互不兼容,互不关联,分别设计,分别施工,分别设置独立线路;(2)设备器材分别设置,增加了工程造价;(3)分散施工,工程统一协调困难,施工后难于统一管理;(4)传输技术标准不统一,缺乏灵活性,工程一旦确定,对于改建和扩建带来不少困难。1984年,第一座智能建筑在美国面世。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形图像显示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初步广泛应用;语音、数据、图像信号的传输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布线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这种要求,于是综合布线就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应运而生了。

为了克服传统布线的储备落后的缺点,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进行了多年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率先推出了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其代表产品是SYSTMAXTM PDS(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期,综合布线技术开始引入我国,但使用较少,处于探索研究试用阶段。80年代后期国内的建筑物内通讯设施仍以语音设备为主,建筑物内暗敷通信管线未达配套阶段。1993年10月邮电部和建设部联合的《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中规定:自1994年1月1日起,凡是新建的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和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内,应配置电话暗敷管线系统。1991年美国AT&T将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引入中国,此后国外知名的布线厂商纷纷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3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了《建筑与建筑群布线系统工程规范CECS72:95 》,并于1997年4月颁布了《建筑与建筑群布线系统工程规范修订本CECS 72:97》,它们规范了中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行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及世界各国的智能建筑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智能建筑,例如办公智能大厦、商业智能大厦、金融智能大厦、智能园区、智能住宅小区。

随着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迅速发展,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作为高速公路“节点”,智能建筑成为这些信息网络的组成部分和归宿。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各种局域网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为适应语音、数据、图像在智能建筑中的传输,以及与广域网智能建筑外部信息网络连接的需求,综合布线迅速发展。出现了以大厦为主要应用场合的综合布线系统;以住宅小区和园区为主要应用场合的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和园区综合布线系统;以城域为主要应用范围的宽带城域网;以家庭布线为主要应用场合的家居布线系统;以现代开放型办公室为主要应用场合的开放型办公室综合布线系统等等。综合布线的信息传输速率由低速l0Mbit/s发展到100Mbit/s和1000Mbit/s以上。综合布线产品的类型已由3类发展到5类、超5类、6类和7类;6类标准已于 2002年6月公布,适应于多媒体传输的7类布线标准也已制定,它将使综合布线技术达到新的高峰。

总之,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是取代传统建筑网络的一项重大技术进步。它是随着智能建筑的产生而产生,随智能建筑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

三、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

(1)宽带化。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从窄带向宽带、从低速率向高速率方向发展。由于计算机数据的接入,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应能支持当前普遍采用的各种局部网络及计算机系统,主要有RS232-C(同步/异步)、星形网、局域/广域土安网、令牌网、以太网及光缆分布数据接口等。目前,通讯媒介的传输速率已发展到155Mb/s,622Mb/s等,空间电磁干扰(且为同频干扰)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必须使用屏蔽缆线进行良好的接地。由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及光缆组成的网络,能适合各种速率的传输要求,也能构成完全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2)数字化。整个网络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由于国内的电话网络已普遍使用程控交换技术、光缆和数字微波传输技术,从模拟向数字的转化比较容易实现;而电视图像系统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模拟制,使用面大且广,向数字化转换有一定的难度。(3)综合化。综合化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又一发展方向,除综合电话、计算机数据、会议电话、监视电视等之外,更多的是需要综合图像、监控、火灾报警、保安防盗报警、楼宇设备及技术管理系统等。(4)智能化。综合布线是一种开放式结构,能适应智能建筑开放式布局及智能结构的求。(5)个人化。个人化也是一种目标。网络连接后,人们完全可以在家庭办公,将设计文件、信息由网络传向对方。在办公室也无需一人设一张办公桌,而可以随意使用办公室里某个桌子上的电话、计算机工作,使办公自动化达到较高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江云霞,杨延高.综合布线实用教程[J].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薛颂石.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3]杨志,邓仁明.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工程应用[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刘化君.综合布线系统[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刘晓胜,吴乐南,周爽.智能小区系统工程技术导论[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6]李建华,杨晓晴.智能建筑综合布线中的电气保护[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19(4):96~98

[7]杨国成.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新标准[J].光线与电缆及其技术应用.1999 (1):24~26,33~40

[8]刘国林等.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9]黎连业.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第2版) [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0]刘晓胜.智能小区综合布线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工业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0(5):42~44

布线系统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综合布线

21世纪以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无线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建筑弱电系统带来了巨大变革。对建筑管理弱电系统综合布线提出了结构化、个性化的高要求。

建筑智能化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体现。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已为现代化智能建筑所广泛采用。所谓综合布线,就是对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实现中监视、控制和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

布线技术是从电话预布线技术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非结构化布线系统到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过程。作为智能建筑的基础,综合布线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

1 特点与优势

1.1 先进性

由于结构化综合布线对于五类非屏蔽双绞线能够提供155Mb/s信息的传输能力,因此,结构化综合布线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不仅可以满足当前各种网络的需要外,还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1.2 兼容性

结构化综合布线提供的是综合式完整的全开放系统,因此,它可以使用相同的电缆与配线端子排,以及相同的插头与模块化插孔及适配器,可以将不同厂商设备的不同传输介质全部转换成相同的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

1.3 灵活性

传统布线方式由于各个系统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因此,所有信息通道都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ATM、10BASET工作站。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以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四)可靠性。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通道。每条通道都采用专用仪器校核线路衰减、串音、信噪比,以保证其电气性能。(五)经济性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方式相比,综合布线是一种既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又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的高科技产品。

综上所述,一般都在弱电设计中把电话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配线统一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而对其他弱电系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仍采用传统的配线方式。所以,采用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当前大多数弱电设备厂家的系统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不兼容。要想使这些弱电系统在结构化综合布线平台上运行,则必须增加转换设备。这样做既麻烦又不经济。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品品种单一与我国国情结合不够,难以适应不同需要

目前,国内智能化小区存在高低不同的档次,不同的类型的现实,但智能化系统却越来越趋于雷同,家居布线系统的配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品种比较单一,其系统功能和信息服务却毫无特色,这就很难适应不同层次居住用户的需要。

2.2 标准不符合国内实情,国内标准制定工作相对滞后

目前,国内外生产厂商的智能化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产品,基本上都按国外标准ANSI/TIA/EIA570A(以下简称570A标准)进行生产。但它与我国智能化住宅建筑发展的现状并不符合,近期,国内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在工程中选用大量国内外生产的智能化系统产品(包括智能家居布线系统),由于是各个生产厂商各自开发生产,往往会出现接口协议不规范,或开发时无标准可依。因此产品之间存在难以协调和配合的诸多问题,给系统集成带来困难,造成建设投资大、效果不理想,甚至不能使用的后果。

2.3 产品应符合住宅建筑用户真正的信息需要

国内智能化小区或智能化住宅建筑中采用的有关智能化系统产品(包括智能家居布线系统),主要来源于国外,少数由国内供应。总体看来,开发生产的产品品种少,水平低,有些性能还不能满足各类智能化小区的要求。这一方面急需加强研究开发,积极生产适合用户需要的产品。智能化住宅建筑应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实事求是地研究他们的需要,建设成符合国情民意、功能实用、物美价廉的住宅。

3 主要施工工序的注意事项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主要施工工序:剔槽预埋施工部分、穿接校线施工部份、设备安装部分、调试初验部分。

3.1 剔槽预埋施工部分

(1)查阅施工现场的相关管网图,确认开槽埋管的正确位置。

(2)对与小口径的PVC管弯管时应用弯管弹簧弯折,弯曲半径大于6倍管径。

(3)对墙面隐蔽预埋管路,应做到图纸所标点位位置,误差距离不得超过150mm。

(4)墙面预埋管路应垂直于地面,不得斜拉管路。

(5)对有弱电井部分,管子出口应排列整齐,所留长度相等。

(6)所有PVC管预埋,在管口处均应用防水胶带包严,并做标记,利于找管。

(7)终端暗盒预埋时应做到与水电暗盒标高一致,以水平黑线向下700mm,但实际安装时应多和水电协调暗盒标高。

3.2 穿接校线施工部份

(1)铁丝拉线时,用力要均匀,防止拉断线。

(2)整卷线在穿线前必须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断线。

(3)终端盒接线宜留长度为200mm。

(4)穿线后及时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情况。

(5)跨施工阶段的线路应做到每星期检查一次。

(6)用万用表查线时应在欧姆档1*10档位以下测线,同时对每根线进行短路、开路测试,对多芯线的检测,应进行每根线间的交叉测量,确保线路通畅,无短路现象。

(7)每根线要在两端头用白胶布注明线号、楼层号,并在图纸上注明。

(8)弱电井内的线应分线号,分线材类别缠绕整齐。

(9)采用接线端子时,接线应牢固,无松脱现象。

3.3 设备安装部分

(1)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2)认真阅读设备安装说明书,做到心中有数。

(3)由专业技术工程师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样榜施工。

(4)设备通电运行一前必须仔细检查线路情况,避免短路烧坏设备。

(5)设备安装端正,保持表面清洁。

(6)严格按照设备接线图进行接线。

(7)所有设备应设接地端子,并良好连接接入大楼接地端排。

(8)设备通电由专业项目负责人把关,确保万无一失。

(9)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安装和施工。

4 结语

总之,综合布线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指围绕综合布线工程的质量所进行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进行综合布线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项目按规定的要求满意的实现,它包括使项目所有的功能活动能够按照原有的质量及目标要求得以实施。综合布线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创造必要的资源条件,使之与项目质量要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刘玉田.小议智能建筑的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J].民营科技,2008(05).

[2]谢鸿智.浅析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的方法与思路[J].民营科技,2011(06).

[3]张庆元,史伟,卢念功.浅谈智能建筑弱电设计方案与综合布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

布线系统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物 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 布线

一、布线的一般规定

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铜心绝缘导线或铜心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

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的线心截面选择除满足自动报警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外,按机械强度要求的最小截面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

二、屋内布线过程

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取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②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并宜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采用绝缘和护套为非延燃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内。

③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④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采用穿管分布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内。

⑤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宜与强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弱电与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

⑥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⑦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敷设于封闭式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截面的50%。

⑧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不燃或非延燃性材料制成。

3.探测器与区域报警器的联接方式(布线数量)

因我国采用的线制有两线、三线、四线制及两总线制、四总线制几种。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探测器其接线也不一样,从探测器到区域报警器的线数也有很大差别,此处仅以两总线制和两线制的联接方式说明差别。

(1)两总线制

两总线制系统的报警器和探测器因应用了二进制编码电路,可在安装现场实现每个回路的探测器部位地址编码,这给现场安装、布线及检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二总线制的每个回路可分为树枝型和环形两种接法。

①树枝型接线 图1为树枝型布线。这种布线方式如果发生断线,可以报出断线故障点,但断点之后的探测器不能工作。

②环形接线 图2为环形布线,这种布线方式如中间发生一处断线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但相对线路较长。

两总线制的布线数量主要和报警器的回路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