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楼梦经典诗词

红楼梦经典诗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红楼梦》;隐喻;综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长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入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张全生,2004)。Lakoff&Johnson(1980)指出,“隐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渗透在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遍概念系统在本质上都是隐喻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Schmid 1996:118-122;蓝纯1999:7;卢卫中2003:23)。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始发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即是说,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文旭,1999:35-36)。中国语言学界虽然对隐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还是有很多学者从隐喻入手展开对经典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笔者经过整合梳理发现,我国对《红楼梦》进行的隐喻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从某种理论或视角出发,看《红楼梦》中的隐喻现象;2.从隐喻或是隐喻的某一角度出发,分析《红楼梦》这部作品。

1.从关联理论出发,看《红楼梦》中的隐喻现象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者发出一个明示性刺激信号是为了两个目的:首先,是信息目的,向听众明示一组预设;第二,是交际目的,使信息目的互明(Sperber&Wilson,2003)。廖芸(2007)认为“即使《红楼梦》的两个译本有巨大差异,但在关联理论下,这两个译本仍然为我们提供了翻译方法和原则的详细阐述”;杨定都(2009)认为“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看《红楼梦》大体上的翻译,译者应该使读者了解到,前者为使后者明白自己的翻译目的,已最大化地避免了理解上的错误”;周维,陈水平(2009)认为“杨宪益在其英译本中对于含有隐喻修辞的人名主要采用的是拼音翻译音译法,从关联理论来看在人名中的暗含意义没有被成功地翻译出来,作为跨语言的两轮交际活动的翻译也就算不上成功,另一方面,霍克斯对于《红楼梦》人名中隐喻的英译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致使人名中的隐喻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导致文化缺省,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对暗含在目的语中导致文化缺省的原语应采取相应的语言手段予以明示,才能给目的语读者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而达到最佳关联,实现互动”。在关联理论指导下对该作品中的隐喻进行翻译,无论是人物名称,还是隐喻现象,即使受译出语、译入语或文化背景的限制,译者都试图把翻译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使有不能完全忠实于原文的翻译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2.从隐喻或是隐喻的某一角度出发,分析《红楼梦》这部作品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方便我们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华丽词藻、诗词歌赋以及其他在生活中不常为人们所知晓的特殊表达。因此,国内游很多学者借助隐喻来剖析《红楼梦》这部作品:肖家燕(2007)认为“从《红楼梦》隐喻翻译的差额观说开去,我们不应该拘泥于《红楼梦》可译与不可译的无谓争论,而应该转向可译度的讨论,以及差额内涵及差额评价体系的研究,建立起《红楼梦》的差额翻译观,乃至文学翻译的差额观,构建科学的翻译评价体系”;张翔娜(2011)认为“《红楼梦》集隐喻之大成,其功能包括修辞学、语言学、是个建构,评价、认知和文字游戏等功能。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功能,这部伟大的不朽之作才值得我们去细按、熟思、认真把味”;甄桂英,方红(2011)认为“隐喻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其意向的转换模式与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因素的模式相一致:文化移植、虚化(意象的消失或省略)、归化”。所以,《红楼梦》中的隐喻现象及翻译策略依据译者的主观意识而各有千秋,译者能够在隐喻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红楼梦》汉语版本译入英语时,在传递信息量最大化的前提下,努力做到隐喻意象能尽量忠实于《红楼梦》汉语原文,又会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认知方式和文化背景。

3.小结

综上所述,作为认知工具的隐喻方便了我们从正确的角度认知《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通过以上隐喻以及隐喻与相关理论相结合来分析《红楼梦》的一系列学术论文概括,为以后我们用隐喻来认知其他经典著作及文学成就提供了正确的典范和依据,同时也拓宽隐喻的应用范围和角度。

参考文献:

[1] F,Unger.& H.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2] 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Lakoff,G.& 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9.

[4] Sperber,D.& Wilson D.(2003).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 蓝纯.从认知的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7-10.

[7] 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6):23-28.

[8] 廖芸.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红楼梦》中隐喻的翻译[D].兰州大学,2007.

[9] 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1999,(1).

[10]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

[11] 杨定都.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红楼梦》诗词中隐喻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12] 甄桂英,方红.汉英翻译中的隐喻认知机制探究――基于《红楼梦》双语平行语料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1.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第2篇

尽管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肯定,但可以说是与商业运作沾不上半点边,而眼下的“红楼选秀”却是在媒体、商家,公关推广机构的共同推动下,实现了从商业角度发掘红学价值和宣传新版《红楼梦》的目的。毫无疑问,“红楼梦中人”不仅是继“超级女声”、“梦想中国”、“阳光伙伴”之后最炙手可热的娱乐大餐,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盛宴。

最具人气的海选

2006年,北京电视台等单位重拍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成为全国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文化事件。而重拍的启动工作又以全民海选“红楼梦中人”的形式拉开帷幕。去年8月21日,“红楼选秀”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拉开了序幕。

由北京电视台主办、全国九家电视台合办的这场大型选秀活动“红楼梦中人”,其定位是“全球华人文化娱乐圈的顶级盛宴”。活动启动十个赛区,分别为北京、沈阳、西安、郑州、济南、成都、上海、广州、深圳,还在台湾设立一个分赛区。活动的主办方称,此场大型选秀活动赛区覆盖之广,各赛区联动支持力之强都是以往的选秀赛事所无法比拟的。

半年来,活动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最具人气的海选活动。据“红楼选秀”官方网站透露,参加“红楼梦中人”的报名人数已经达到42万,远超过了2005年“超级女声”的15万,而去年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的海选人数也只有几万人。许多生活在国外的选手,不远千里纷纷回国参与,特别是设立台湾赛区,突破了内地选秀节目的地域格局。

尽管有(红楼梦>这一经典名著做脚本,尽管“红楼选秀”被主办方定位为重拍《红楼梦》而举办的一次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但是更多的人却从这场轰轰烈烈的海选大潮中嗅到了浓浓的商业气息。

作为这次选秀活动的主办方北京电视台,有可能继2005年的湖南卫视和2006年的东方卫视之后实现漂亮转身,在娱乐内容方面大幅缩小同中国地方电视第一方阵的差距。据悉 以前北京台网站全世界排名3万多,现在已进入全世界前5000名,而绝大部分点击量来自于“红楼选秀”官方网站。在“红楼选秀”免费报名的背后,北京电视台现已与《南方都市报》、《东南快报》、《燕赵都市报》、《新京报》、河南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多家地方主流媒体达成了合作协议,并将依据需要继续扩大合作媒体的范围。北京电视台也顺势在“红楼选秀”报名期间推出了“大观园红学讲坛”、“燕园话红楼”等数档围绕红楼梦人物展开的系列讲座类节目,提高了收视率和影响力。

除了扩大影响力以外,“红楼选秀”成为北京电视台收入新亮点。活动开始之前,该台广告部就声称,“红楼梦中人”选秀将招募三家联合赞助商、一家特约播映商,特约播映商需要的费用至少在1000万以上,硬广告也将比同时段的娱乐节目高。

虽然新版《红楼梦》尚未开拍,但是北京电视台的收视调查显示,重拍《红楼梦》的消息后,老版《红楼梦》的收视率已经从最初的2.7点上升到了7点,翻了三番,由此带来的广告收入也是十分可观的。

至于分赛区的地方电视台,他们也不愁经费来源。活动开始后,已经有不少厂商等不及地提供赞助。南方电视台广告部刘枫称,广州赛区广州市的海选结束不久,已有广州石头记等三至四家企业赞助整个选拔活动,正在协议洽谈的还有三家企业。同时,本地的场地、造型等也会由相应企业单位接手,电视台需要支付的费用不多。

选秀中的商业元素

受蒙牛冠名“超级女声”的启发和影响,当“红楼选秀”启动以来,独家冠名也应运而生。曾靠“健胃消食片”单一品牌就创下年销售额近10亿元的老企业――江中集团以数千万赞助赢得唯一冠名权,并承担北京主赛区外的9个分赛区的部分节目制作费。2006年12月末,由江中集团冠名的“重拍红楼梦――海选红楼梦中人”活动一举夺得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公布的最新一届“年度十大公关事件”。

该集团强调,和“红楼选秀”联姻是因为,作为老品牌的江中集团,需要在品牌创新路上融入更多的“经典”做法,而冠名“红楼梦中人”是江中在2008年奥运会前“亮嗓”江中亮嗓品牌的重要一招。

选秀活动一开始,江中集团明白若企业不能充分利用娱乐平台,就会被娱乐风潮所湮没,消费者会忽略活动背后企业的存在,大笔推广投入反而得不偿失。为了能让江中亮嗓在整个活动中占据主动,不出现上述问题,江中请了北京普纳营销传播机构专门负责市场运作,并转化商业气息浓烈的“赞助商”角色,重新定位于“幕后制片人”。

首先,江中集团采取“多方联动,将影响力转化销售力”的策略。在推广过程中,江中与北京电视台、红楼研究专家、网络媒体紧密互通,借助三方资源在全国媒体上迅速展开新闻攻势,让企业信息及时出现在主流媒体。与此同时,江中推出了“红楼梦中人免费票选活动”,消费者只要购买亮嗓产品,就可以获得3票投票权,免去了很多短信资费,更加扩大了活动的参与性,拉动了销售。

其次,江中集团实行了“全新专题公关,控制舆论主流”的做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红楼选秀,认知企业品牌,江中定期为媒体提供活动的新闻花絮和最新赛况,合作媒体则在娱乐版面专门开辟了一块名为“江中亮嗓红楼梦中人之记录经典”的专题,深入、全面地报道江中亮嗓红楼选秀。高空中有北京电视台对于活动的循环套播,半空中有全国主流报纸的无缝隙新闻覆盖,网络上有新浪网等主流门户网的专题报道,地面上还有江中亮嗓“免费投票”活动,一个立体的公关传播攻势正在热烈地展开。

再次,江中集团高调打出“红楼经典人物像,把红楼文化燃烧到Internet”的口号。普纳与江中多次讨论后认为,要想达成“幕后制片人”的形象,仅依靠媒体本身的推广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的提升,最终江中决定在网络上再打造一个“网络版红楼海选”,对“红楼梦中经典人物像”进行选择与评判。活动通过网络和报纸媒体作为宣传通道,鼓励所有的“红楼迷”用笔画出自己心中的贾宝玉、金陵十二钗,刘姥姥等人,并挂在指定的网站由网友评选。根据网友投票结果,决出最后胜出的画像。现实中的红楼选秀要求参赛者具备演艺才能和俊俏的容颜,而网络红楼海选并不会因此类问题造成门槛,从而给更多人创造了登上红楼大舞台的机会,无形之中提升了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和好感。2007年新年伊始,江中还筹划了“老总VS红学专家”一同开博客,多城市“流动红

楼”大型路演等一系列后续的公关推广活动。

如今,“红楼选秀”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力,传播力正在被逐渐地放大,“江中亮嗓”作为此次活动的唯一冠名商,与北京电视台的此次合作也成就了一次经典的活动营销案例。江中集团在“红楼选秀”中投入巨资,但是此次活动创造的价值至少是投入的2倍多。对于江中集团而言,活动带动的销售倒在其次,“传递品牌价值,增加公众好感”才是最重要的。

娱乐背后的产业链条

尽管“红楼选秀”只是重拍《红楼梦》的一个开端,但是这个声势浩大的活动却在赚足眼球之余,为相关的产业链带来滚滚财源。包含出版、影视、音乐、餐饮,娱乐等各个行业,都在选秀活动中掘得了真金白银。

借助“红楼选秀”热潮,旧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地――北京大观园也更为红火。大观园是旧版电视剧《红楼梦》遗留下来的“产物”,当初是由红楼梦剧组投资75万元兴建的。1987年9月30日大观园开园,门票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从2006年7月1日起,大观园调整了经营思路,立足打造红楼文化产业园区,将出租、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都带动起来,门票也从15元调到40元。自从大观园承办“红楼海选”现场报名以来,大观园的客流量已增长了4~5成,据介绍,大观园2006年门票收入相比2005年增加了35%。虽然凡参与“红楼选秀”的选手都可以买半价票入园体验,但参与报名的人总会携带亲朋进园,且拍摄多张专业古装照片,无形之中就给大观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在“红楼选秀”期间,大观园开始推出“红楼文化普及月”活动,不仅开辟红楼书籍和影视资料销售专区,还在大观园西门开设了绿色通道,为报名海选的游人免费提供十二钗古装专职导游服务,帮助他们熟悉红楼文化。而这些活动的开展,也为大观园创收不少。此外,北京电视台还有可能在大观园邀请红学专家录制300期的专题讲座,在晚上的黄金档播出。大观园以后还将按剧组需要举办红楼梦演员的培训学校,“红楼教育”也是财富的增长点之一。

“红楼选秀”活动启动后,各大书店的《红楼梦》书籍热销甚至脱销,不论是简装本还是精装本,不论是繁体字的还是口袋书,都能找到各自的市场。许多书店都把红楼图书放到最显眼的位置,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红楼图书甚至一时间断档;在第七届图书节音像展上,《红楼梦》的影碟曾经一度断货。而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黄亚洲撰写的新版《红楼梦》剧本,刚一出炉就炙手可热,剧本现还在给导演胡玫修改,就已有3家出版社争购版权。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红楼梦出书热潮。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由《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领衔,红学家蔡义江、张俊、段启明,孙玉明等人共同参与撰写的《红楼梦》普及版本《话说中人》一书被命名为“红楼选秀”组委会推荐的参考书。这部由崇文书局出版的《话说中人》,吸纳了红学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曹雪芹、高鹗的家世与生平,《红楼梦》的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关系、语言艺术,以及其中的戏曲、诗词曲赋、大观园的建造等“红学”基本知识,还对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的性格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定价32元。

“红楼选秀”风潮在餐饮业也引起不小的震动。目前在新加坡和北京、台湾、香港、扬州地区都有红楼宴,而《红楼梦》重拍海选风潮拉动了红楼宴生意的一轮。北京一家推出红楼宴的餐饮公司透露,“红楼选秀”开始以来,每天的电话咨询和订餐预约都比往常增加了一成多,点红楼菜的顾客人数比平时多了,来消费的多是大使馆的外国官员还有办商务宴请的商人。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第3篇

一、何为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针对同一话题进行专题性拓展阅读,包括个性阅读与独立阅读。个性阅读更加强调调动自我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独立阅读则要求准确复述文本表达的概念与情旨,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相关的联想与思考。

(一)个性阅读

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作品,是因为其中对于人生、人性、生活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可以平息读者心中对于某些问题的焦虑。在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客观而理性地分析书中的内容带给自己的某种情感及认知体验,从而慢慢建立起个性阅读的标准。

(二)独立阅读

在信息爆炸时代,面对广博浩瀚的文本和资料,独立阅读强调进行比较、分析之后,批判性地吸收。就高中生而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阅读经验中,首先就要找到“独特的这一个我”。

二、主题阅读与素材积累的关系

在这种小而专的主题阅读中,学生往往可以更加专业化地去探索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完成初步的素材积累。而有效的素材积累不能仅仅是占有材料,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思维的再建和重组。从日常教学经验与反馈来看,可以分这样几个步骤进行:

(一)联想和想象

引导学生就阅读专题进行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感性认知转换为原创性意象和理性解读,找寻情感和理智的“凝结点”。举例说来,在文学作品人物形象这个主题之下,针对《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的薛宝钗进行专题阅读。从其个性与命运入手,结合《红楼梦》自身的影响力,很容易联想到《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针对两个人物进行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从而完成素材的“想”。

(二)一句话表达

以往实践中发现,“想”并不难,而有目的的“思考”则是不易的。提炼一句话有助于学生反思和纠正自己的思维过程。想象与联想是发散思维的主要形式,而提炼一句话则需要反思、加工、重组、表达,需要基于批判性思维基础之上进行复合思维。思维方式的综合练习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多方面提升。

三、学生阅读与积累实例

请看实例:

主题阅读与素材积累:《红楼梦》人物之“多面湘云”

(一)我最喜爱的几处人物形象描写:

一时史湘云来了……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湘云忙一手夺了,掷与宝钗。

该湘云掣。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

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

湘云拍手笑道:“阿弥陀佛,真真好签!”

(二)名家评论

对于史湘云的诗才,周思源认为,大观园中只有林黛玉可以与之匹敌。其中有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史湘云对待诗词的态度和林黛玉如出一辙,林黛玉把诗词视为生命,史湘云把诗词当成生活中的一大乐事。虽然薛宝钗的诗才也是一流,然而在宝钗心里,作诗填词本不是女孩子的正事,所以心中对于作诗是有偏见的。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给了湘云一个“憨”字(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P”),这是作者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对史湘云活泼可爱的肯定。

王志尧先生曾说:“纵观史湘云的历史,‘憨’字确乎概括出了她的性格特征,‘醉卧花丛’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

凌解放认为,这种“憨”是一种“叛逆”。因为在红楼时代,女孩子如此“放纵”是一种不守妇道的表现,但是史湘云敢这样做,也乐于如此行径。所以凌解放先生说:“如果肯用历史的、辩证的、具体分析的眼光去看,她正是一个‘水做的骨肉’的女儿,一个天真无邪,没有半点道学气的娇憨的叛逆。”

很多学者都认为,史湘云在《红楼梦》中“大嚼鹿肉”“醉卧青石”都能体现其浓郁的魏晋之风。

吕启祥说:“首先,都以酒为触媒。晋人喝酒,成为风尚;红楼诸钗中,游宴行令,虽不离酒,但或拘于礼,或为养生,都有节制,能放怀作豪饮者,大约也只有湘云。其次,都有一种不随流俗,不顾物议,我行我素,旁若无人的气度。”

唐明文先生说,史湘云是不幸的,但她所表现出来的旷达、直爽其实是一种病态心理。她从小得不到关爱,“她用傲世的态度来报复现实,同时又在报复自己。她在表面上越来越旷达、穿异服、吃异食、惊言骇俗,游戏人生,但内心的病态也越来越沉重。”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第4篇

最近一段时间,就中学生古典文学的阅读状况,本人对我校高中一、二年级24个班级共1293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书面问卷、座谈、采访、个案分析。调查结果令人吃惊,中学生对古典文学极其陌生!由此,让古典文学走进学生刻不容缓。

一、四大名著阅读状况分析

(一)名著“寂寞”

在四大名著中,对其一无所知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是:《三国演义》7.4%;《水浒传》7.4%;《西游记》7.6%;《红楼梦》竟达16.7%。

虽然大部分同学知道四大名著,但“知梗概”的远多于“知全文”:《三国演义》“知梗概”占72.9%,“知全文”19.4%;《水浒传》“知梗概”占73.1%,“知全文”19.5%;《西游记》“知梗概”占30.6%,“知全文”61.8%;《红楼梦》“知梗概”60.7%,“知全文”22.6%。

“知道四部小说”的信息来源,“听来的”和“来自影视媒介”的占了绝大部分:《三国演义》86.8%,《水浒传》84.1%,《西游记》86.7%,《红楼梦》74.8%。

不少同学阅读名著方式是“看连环画”:《三国演义》7.1%,《水浒传》7.2%,《西游记》13.3%,《红楼梦》3.4%。阅读原著的同学却少得可怜:《三国演义》13.29%,《水浒传》7.4%,《西游记》5.8%,《红楼梦》4.5%。

不知名著,已经令人遗憾;知名著却知“梗概”,就难免有些尴尬了;而 “知梗概”,却是绝大部分来自 “快餐”式的图文加工品,这就让语文教师感到无奈了。 “知识爆炸”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通过阅读名著夯实文化“底子”的意义,却被人们忽略了。于是,名著寂寞了!

(二)看热闹

知道四大名著的学生中,喜欢故事情节的占绝大部分:《三国演义》50.9%,《水浒传》49.7%,《西游记》67.9%,《红楼梦》38.8%。喜欢艺术技巧的很少:《三国演义》6.4%,《水浒传》5.9%,《西游记》6.3%,《红楼梦》13.9%。

这一组数据表明,高中生欣赏名著的水平仍然停留在“故事”的浅层次上。情节曲折、生动固然吸引人,但四大名著可看的东西远远不只这些!高中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只是 “看热闹”,水准明显偏低。在这个问题上,为师者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知道名著”的学生中,喜欢名著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这是值得欣慰的“大多数”,说明名著对学生还有一定的“亲和力”。老师是否充分利用、发挥了这种“亲和力”呢?

(三)雾里看花

同学们对名著的“主要体会”是怎样的呢?体会深刻:《三国演义》18.4%,《水浒传》16.6%,《西游记》43.0%,《红楼梦》19.6%。体会一般:《三国演义》57.2%,《水浒传》61.6%,《西游记》42.4%,《红楼梦》41.4%。没有体会:《三国演义》17.5%,《水浒传》14.4%,《西游记》7.0%,《红楼梦》23.4%。

不难看出,名著在学生面前实际上是“无名”的。四大名著是古典文学的四朵奇葩,但在中学生审美世界里,只是四朵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的“无名花”!尽管有些同学也读了原著,却体会一般,甚至没有体会,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交流心得体会时吱吱唔唔,哼哼哈哈,说不出所以然来。尽管大部分中学生能列举小说中5位人物姓名,但分析人物形象,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胜任,分析的结果有的只是“贴标签”,甚至有些人物形象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四)“动力”不足

阅读名著是否能提高语文成绩?对这个问题,44.1%的同学说不清(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24.5%,“与成绩无关”的占21.9%)。阅读名著与成绩关系真的微妙难说吗?这表明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不足。实际上,那些语文成绩能保持稳定良好的同学大多读过原著,且都有较广泛的阅读面。应当想办法使学生阅读名著变得“有效”,增加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在中、高考的试卷中设置适量的名著类试题,也不失为一个较现实的办法。当然,可喜是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已经很好的关注这个问题,话题作文中两组人物中“曹操”“宋江”“薛宝钗”等均是四大名著中人物。这个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学无疑起推动作用。

二、古典诗歌阅读状况分析

(一)读过篇数和背诵篇数

读过篇目不少于16篇的学生为38.6%,不少于80篇的为39.9%,不少于160篇的有21.4%。能背诵篇目不少于24篇的为69.6%,不少于120篇的有25.1%,不少于240篇的仅5.3%。

【简评】仅5.3%的人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阅读量和记忆量之低。

(二)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状况:(1)喜欢39.3%;(2)不喜欢6.5%;(3)谈不上喜欢与否54.2%;对古典诗歌的体会:(1)体会深刻22.7%;(2)体会一般68.8%;(3)没有体会8.4%。

对唐诗宋词元曲的了解:(1)很熟悉8.9%;(2)了解一些79.6%;(3)不熟悉11.5%。

对李白、杜甫的了解:(1)很熟悉26.2%;(2)了解一些66.9%;(3)不熟悉6.54%。

【简评】许多同学在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茫然不知所云,或胡乱曲解诗意……甚至有6.54%的学生连李白、杜甫都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乐在其中了。

(三)与语文成绩关系

(1)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67.1%;(2)认为与成绩无关的,为9.4%;(3)请不清楚的,占23.5%。

简评:中学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原因是中、高考那分值不低的试题。于是普遍存在只“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治标者的拿手戏就是模仿中、高考题型,编选大量标准化试题将学生捺入题海泡浸。这对于培养真正意义的审美素质毫无裨益,反而降低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多个诗歌单元,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素质,才能真正应对考试。

三、问题与建议

结合座谈和访问的印象,本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一)狭隘的学习功利主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习辅导书”就成了学生课外书的代名词,家长、学生、学校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资料书。不少家长推崇“非辅导不看,非习题不做,非英语不听”的三不规则。毕业班学生为攀登升学的金字塔,一头扎进题山题海,更与经典无缘。尽管高二学生大多数都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什么,但真正读过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不读?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还在分数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哪里还有时间去看这些与考试无多大关系的书呢?”

(二)图视 “驱逐”文字

图视类传媒高速发展:各类影碟铺天盖地,互联网与数码影像接踵而至,再接着是摄影图片类书籍及卡通画异军突起……校园周围小书店及市区几家书店这两年最热销的是文娱和足球类画报、绘画本中外名著、卡通等等,而文学名著销量一直不太好。图视传媒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要警惕“读图时代的阅读危机”。今天的学生大多通过影视录像了解古典名著的原因很简单:读文学作品吃力。然而学生一旦养成阅读图视作品的习惯,今后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也很难改变。

(三)敬畏“经典”与否认“经典”

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长篇的语言和结构因素成了学生“亲近名著”的又一个障碍。许多学生表示,有时也翻翻名著,只觉眼花缭乱,没看出什么又放下了。一些学生说,现在大部分名著已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看过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耐心再去看原著。有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母语作品重要,但不如影视、数码影像的虚拟世界吸引人。言语之间,他们对名著不敢亵慢,只是“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对名著“不喜欢”的同学也大有人在(《三国演义》6.4%,《水浒传》5.3%,《西游记》5.6%,《红楼梦》14.6%)。这些学生否认“经典”,认为名著部头巨大,情节冗长,描写拖沓,节奏缓慢,书中所写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关系难理解,不如读现代武侠、言情、侦探推理小说以及卡通连环画来得轻松。他们对名著了解的微乎其微,却对一个个大碗明星的生肖、爱好甚至婚变的次数能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自问:怎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其中的奥妙,使他们读古典文学也会产生像读流行书、畅销书一样的审美愉悦?

(四)家庭普遍缺少浓厚的文化气氛

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是农村家庭文化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学生档案资料统计,父母务农的占45%,职工13.3%,半农半商的11.67%,个体经营的占12.52%,其余有少量的干部、教师。父母是文盲初小、高小文化的占多数,少数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因此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多数父母虽然重视儿女的读书,但仅限于关心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因此反对儿女看课外书,认为这些“闲书”会影响学习,有的父母则忙于生计而放任不管。

多数学生家庭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调查中,回答“经常看影视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近半数的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一本课外书和报刊杂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唯一的“文学读物”就是一本语文书。

语文素质是要从小培养熏陶的,在这样缺乏文化氛围中读到高中的学生,要在高三一年中突然提高语文素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在高中三年中要大踏步提高也是要付出相当艰辛劳动的。

课外阅读历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君不见父母谈“课外书”色变,不少班主任(非语文老师)明确规定“不准把课外书带回课室,一经发现,全部没收,还要在班上检讨……”

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没有阅读十本八本中外名著,背诵200首以上的古典诗词,那实在是整个人生的一大憾事!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远离”,必然导致精神“钙质”的缺少和欣赏层次的低下,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浅薄。这种“后天不足”对一生的成长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的看法,也是实际生活业已证明了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中学生课外阅读近乎空白的情况呢?本人认为:

第一,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素质。要培养良好的素质,不读书怎么行?我国当代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奋斗的向导,成功的阶梯,学文,学做人,求大发展,大成就,离开读书,不过是缘木求鱼。”而读古典文学应是读之基本!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第5篇

当我将《红楼梦》称之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首席经典时,不仅意指这部小说与《山海经》神话在人

>> 与《红楼梦》 红楼梦与经学 茅盾与节本《红楼梦》 《红楼梦》与养生文化(下) 《红楼梦》与养生文化(上) 民国大师与《红楼梦》 刘心武评《红楼梦》与《金瓶梅》 《红楼梦》主题与结构新探 《红楼梦》与养生文化(中) 美学与红楼梦诗词翻译 王国维与《红楼梦》 臆说红楼·《红楼梦》与反清复明 论越剧《红楼梦》与黄梅戏《红楼梦》的比较 西方人不感冒《红楼梦》 《红楼梦》与古代饮食文化 浅析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的影响 《红楼梦》中的颜色词与翻译 《红楼梦》人物的语言\行为与阶层漫谈 归化和异化与《红楼梦》英译研究 论《红楼梦》王夫人与袭人的关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经典 《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经典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劼")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小引

当我将《红楼梦》称之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首席经典时,不仅意指这部小说与《山海经》神话在人文渊源上的承接,也同时指明了此作之于整个汉语写作在审美上的历史地标地位。倘若要以一个简要的比喻来描述《红楼梦》的这种经典意味的话,那就是这部小说同时具备了宋人《清明上河图》的熙熙攘攘和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空灵境界。很难想象张择端在勾画尘世景观的同时,会陡生《富春山居图》那样的宁静致远。也很难假设黄公望积毕生修为向世人献上那幅《富春山居图》之际,会流连忘返于《清明上河图》里的日常人生。但这两种不可能却在《红楼梦》里被天衣无缝地编织到一起,交汇出一派由灵、梦、情结构而成的苍茫浑朴的大千世界。

一位友人曾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幸运就是能够阅读《红楼梦》。诚哉斯言。

这种幸运的一个潜在前提在于,汉语文学之于拼音语系的不可传译。这是一种文学的宿命。不管世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红楼梦》不可能被翻译成拼音文字而不丧失其原来的韵味,其困顿亦如莎士比亚戏剧也不可能原汁原味地翻译成汉语读物。

但是,假如能够换一个观察角度的话,又可以发现另一个潜在的幸运前提:这部不可被传阅的旷世之作,与西方文艺复兴的几部文学经典,有着天然的对称性。那样的对称性既是人文的又是审美的。且不论这样的对称性是基于人性的同一性还是人类文化的共通性,奇妙的是,这部汉语文学经典与那几部西方文艺复兴文学经典之间,竟然有着天然的对应,或者说同构。这里指的是,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及莎剧其他经典人物。 《红楼梦》与《神曲》的叙事结构

叙事作品的阅读分两个层次,一者是读故事,亦即读作品写什么;一者是读叙事,亦即读作品的故事是怎么写成的。就叙事阅读而言,可以发现《红楼梦》与但丁的《神曲》在叙事结构上有着惊人的对称性。《红楼梦》的叙事结构是由灵、梦、情三个层面组成的。灵者,源自女娲补天的顽石;梦者,警幻仙姑与太虚幻境界;情者,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者之间那段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情感纠葛。同样,《神曲》在叙事上也是三重结构方式:地狱、炼狱、天堂。地狱是漏斗状的,炼狱是金字塔状的,天堂是圆融而模糊的。

《红楼梦》里,灵的起源是神话,神话是混沌的无法细究的,这与但丁的天堂想象异曲同工:天堂是浑浑然的,无法描述的。将顽石携入红尘的是和尚道士,把但丁引入地狱的是一位早已作古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饶有意味的是,但丁在地狱的第一层里置放了古希腊诸多文化创造者,理由是他们属于未受洗的一群。第二层则是诸多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女主人公。按照但丁的宗教观念,爱情似乎是罪孽的。然而,当但丁被引领到天堂去的时候,那位导引者却是他挚爱的贝娅特丽丝。

从两部作品的叙事结构上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在爱情观念上迥异其趣。《红楼梦》可说是一以贯之的女神、女性至上以及爱情至上;灵界的神明是女娲,梦境的引领是警幻仙姑,情爱主角是草木人儿林黛玉;褒扬颂赞,一目了然。而但丁却一面把他人的爱情打入地狱,一面又让自己的心上人将他牵引去天堂。《红楼梦》犹如一曲爱情礼赞,而《神曲》却在排除了人间情爱的同时,悄悄地为自己保留了爱的一席之地。这可真用得上雨果《悲惨世界》里德纳弟的一句台词:真自私。

但丁的这种矛盾心态,也同样体现在了整个《神曲》的叙事对象上:不是选择当下的尘世,而是择取了历史故事或者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叙事文学的叙事对象,大致上可分作两类:一类是当下的,一类是历史的,或者借用海德格尔的术语叫作是现成在手的。当下的人间是鲜活的,而历史的现成在手的叙事对象,则是被语言文字所停格了的。

《红楼梦》所聚焦的叙事对象是当下的人生、当下的生活、当下的世界;《神曲》所关注的是被文字所现成化了的历史和人物,从而以审判的方式而不是描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宗教立场和审美情趣。从《红楼梦》灵、梦、情的叙事结构里,读者可以感觉到作者的悲悯。而《神曲》的地狱、炼狱、天堂的叙事结构,却充满着一种审判的严厉。除了女神般的贝娅特丽丝,整个叙事仿佛耶和华的某种宣示一般。不管但丁如何伟大,倘若那样的伟大没有薄伽丘的《十日谈》作补充,那么总会让人产生疑问:地狱里的情形真的是那样的么?

据说,博尔赫斯将《神曲》读了七遍,对照着意大利语、拉丁语、西班牙语和英语。倘若博尔赫斯也能将《红楼梦》读上七遍,我一定乐意如数阅读《神曲》,哪怕只能读中译,也奉陪。语言的屏障,任是谁也无法突破。博尔赫斯读不了汉语经典《红楼梦》,我也读不了原汁原味的《神曲》。且不说其他,仅维吉尔用拉丁语写成的诗歌就无法消受。而读不了维吉尔诗歌,又怎能明白但丁何以将他作为进入地狱的引领者呢?《红楼梦》里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纯属虚构,而维吉尔却真有其人。但丁给汉语读者出了个难题,一如《红楼梦》可能会成为西方拼音文字世界的永恒谜语。

当然,不管怎么说,《神曲》毕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启明星。此作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绘画共同标记着一个新的人文纪元的来临。 贾宝玉与杜西尼娅

《红楼梦》里有一个饶有意味的细节,贾宝玉听了刘姥姥杜撰的一个村姑故事之后,难以释怀,一直惦记着那个村姑,以致被周围的姐妹们嘲笑痴心过度。俗话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文学尤其是叙事文学,恰好就是从假设起步的。倘若假设贾宝玉对村姑的思念,上升为一种幻觉从而将那个子虚乌有的村姑想象成了心目中的女神,那么该村姑就成了塞万提斯笔下的杜西尼娅,而贾宝玉也就相应地变成了《唐・吉诃德》里的那位骑士主角。由此可见,文学叙事的编码其实并不复杂,就这么简单。

当然,这两部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截然不同。相比于《红楼梦》重重叠叠的结构方式,《唐・吉诃德》却是平铺直叙得不行,恍如一个悠长的长镜头,一路跟拍到底。《红楼梦》犹如崇山峻岭,《唐・吉诃德》则好比一条大河,人物走到哪里,河水就流到哪里。不管河边的景观如何不同,河水的流动始终如一。《西游记》里的主角是师徒四个,假如不算那匹小白马的话。有趣的是,《唐・吉诃德》的主要人物也是四个,假如算上那匹叫作罗西南特的瘦马的话。老骑士、桑丘・潘扎、瘦马罗西南特,还有一位是,读者。阅读《唐・吉诃德》,其实就是跟着那位老骑士去旅游。

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被西方学者誉为第一部现代小说。其原因除了在叙事方式上打破了以往骑士小说的俗套之外,更重要的可能在于,其叙事对象选择了当下的人生,而不是既成的历史故事。当下的人生,在但丁的《神曲》里是被刻意淡化的,在《唐・吉诃德》里则是被全神贯注的。《唐・吉诃德》的当下性,不仅将骑士人物通过常人常识推到舞台中心,而且将古希腊的史诗传统以喜剧的方式把雄浑的历史转换成朴实的当下人生。《伊里亚特》里的海伦是整部史诗的激发点,而塞万提斯笔下的杜西尼娅却是唐・吉诃德骑士的异想天开。

但必须指出的是,唐・吉诃德对杜西尼娅的忠诚不渝,与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挚爱,完全同等。倘若将这两者互相置换,唐・吉诃德照样会为林黛玉赴汤蹈火,贾宝玉也同样会将杜西尼娅看作心中的太阳。这是一对难兄难弟,两个傻瓜男人。比起《神曲》里云遮雾障的但丁,他们的直截了当在于:除了心上人,什么都不认。相比《哈姆雷特》里的那位丹麦王子,他们只忠于爱情,不承担复仇之类的义务。但他们又不会像少年维特那样自杀,不是由于他们心智比较成熟,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像维特那么实在而迫切的占有欲,非要成为心上人的丈夫不可。所以《红楼梦》将这样的挚爱叫作。所谓,并非只是一厢情愿的意思,而更是意指在情感上精神上的忠贞不二,更是意指毫无占有欲的全身心倾慕。

塞万提斯撰写《唐・吉诃德》的初衷,在于讽刺中世纪泛滥成灾的骑士小说和骑士精神。这就好比后来的托尔斯泰构思《安娜・卡列尼娜》,起先是为了谴责出轨的女人。塞万提斯没有想到的是,唐・吉诃德到后来会演变成一个脍炙人口的英雄形象,以致这个人物的二十世纪现世版,亦即切・格瓦拉,成了风靡一时的超级偶像。这与其说是作为文学人物的唐・吉诃德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不如说是塞万提斯身后的世界,实在是变得太快了。正如从骑士时代过来的人们,会对骑士有一种不耐烦。然而,当那个时代完全消逝之后,人们日益习惯了以机器,乃至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文明之后,突然发现,那个逝去的时代原来很美好。当屠格涅夫将唐・吉诃德和哈姆雷特比作人类天性的两个极端例子时,唐・吉诃德已经不是喜剧人物,而是人类天性的某种象征或者说某种隐喻了。

不要以为这是一种历史性的怀旧,应该理解文学人物通常具有不以读者也不以作者意志为转移的审美魅力。当人们习惯于居住在森林里的时候,不会对森林有什么依恋,相反,会对森林产生不耐烦。然而,一旦人们丧失了居住在森林里的可能,从而只能蜗居在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之中,他们会怀念森林里的新鲜空气,怀念在森林里与大自然同在的诗意栖息。在贾宝玉与唐・吉诃德这两个傻瓜男人身上,就有着这种森林般的人性品质,有着这种森林般的存在诗意。当世人在没完没了的生存竞争之中变得越来越精明越来越冷酷的时候,突然看一眼这两个傻瓜,会发现自己原来是多么的可笑。而那两个被人以为是可笑的傻瓜男人,其实是多么的温情脉脉,多么的难能可贵;不说大智若愚,至少是冰清玉洁。就此而言,塞万提斯的结尾太过画蛇添足,竟然会让那位老骑士幡然醒悟,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荒唐的不可取的,从而告诫后人不要学他的榜样。看着这样的结尾,忍不住想提醒一声,理当忏悔的不是唐・吉诃德,而是丧失了唐・吉诃德的摩登时代。其情形一如在举目皆薛蟠的大地上,贾宝玉已成绝响。 薛宝钗与夏洛特

毋庸置疑,《红楼梦》的叙事聚焦在于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纠葛;同样毋庸置疑的是,贾宝玉最后选择了木石前盟的立场。然而,假设贾宝玉选择了薛宝钗,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那个故事当然没有写在《红楼梦》里,而是写在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里。少年维特爱上的夏洛蒂,正是薛宝钗类型的女子。

倘若可以将女子分作浪漫型的、现实型的,或者说存在型的、生存型的话,那么林黛玉显然是浪漫型的、存在型的,薛宝钗是现实型的、生存型的。有趣的是,歌德笔下的夏洛蒂,刚好也是薛宝钗这种类型的少女。倘若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有什么诗意的话,那么并非诗意在少女身上,而是诗意在那个不顾一切地爱上夏洛蒂的少年维特身上。

假设《红楼梦》里没有林黛玉的存在,贾宝玉只能爱上薛宝钗,那么结局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这个问题曹雪芹显然没有考虑过,但歌德却为此下了极大的工夫,最后向世人推出了一幕悲剧。正如贾宝玉之于村姑、唐・吉诃德之于杜西尼娅是可以互相置换的一样,贾宝玉之于薛宝钗、维特之于夏洛蒂也是可以互相置换的。亦即是说,贾宝玉爱上夏洛蒂、维特爱上薛宝钗,结果都不可能是美满的,而是悲剧的。在坚如磐石的生存需要跟前,任何诗意的爱情必定是以卵击石。

然而,就薛宝钗和夏洛蒂而言,她们两个在各自的爱情当中都是无辜的,都没什么过错。薛宝钗之于贾宝玉的倾慕并非全然是承担家族利益的需求,也含有一个世事洞明女子之于一个懵懂男子的情有独钟。正如一个老于世故的男人会喜欢天真烂漫的少女一样,一个人情练达的女人可能会对一个傻里傻气的男子产生爱恋之心。因此,无论是薛宝钗喜欢贾宝玉,还是夏洛蒂对维特的含情脉脉,都不是虚假的造作的。

夏洛蒂爱上维特,与维特爱上夏洛蒂是同样的自然同样的情窦初开。这里的错位在于,夏洛蒂刚好是长女,而不是可以任性可以撒娇的幺女。那个长女位置,就像中国家庭里的长子一样,天然承担着家务生计的责任。试想,即便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复仇的义务和爱的权利之间也只能选择义务,世人又怎么能够要求夏洛蒂在爱的权利和家庭的责任之间只选择爱情而不承担责任呢?夏洛蒂选择承担责任的婚姻,可说是天经地义得无可非议。无论是设身处地还是从自身进退的角度考虑,爱上夏洛蒂的一方都只能认了。但少年维特不干。

少年维特宁可自杀也不愿意承认现实的青春期冲动,与其说是太过年轻太过浪漫,不如说是歌德在潜意识里的占有欲太强。维特自杀,表面上似乎是死于绝望,骨子里却是歌德不肯轻易放过他所得不到的爱慕对象所致。这就好比安娜・卡列尼娜以自杀惩罚渥伦斯基一样,歌德让维特以自杀的方式在情感上置夏洛蒂于死地。其间的区别在于,安娜是自己承担了自杀,而歌德却让维特做了替死鬼。

歌德对夏洛蒂的这股怨恨,在《浮士德》里通过浪子浮士德对甘泪卿的始乱终弃,获得了痛痛快快的发泄。歌德在《浮士德》里一改《少年维特之烦恼》那种纯情模样,不再贾宝玉兮兮,而是彻底西门庆,并且还时不时地使出薛蟠之于香菱的手段,折腾痴心女子。由此可见,少年维特之爱,爱得相当欲望。正是这蓬勃的欲望,致使歌德让维特以自杀惩罚自己占有不了的夏洛蒂,藉此泄愤。也正是这蓬勃的欲望,致使歌德在《浮士德》里断然成就与魔鬼签约的浮士德。魔鬼梅菲斯特,说白了就是欲望的象征。

仅就诗意而言,歌德于曹雪芹不可望其项背。曹雪芹是走过了西门庆的贾宝玉,而歌德始终没有跨越过西门庆阶段。因此,维特的爱情里含有占有欲,浮士德的更为肆无忌惮。站在歌德面前的夏洛蒂,实在无辜。这跟面对木石前盟的薛宝钗还略有不同。薛宝钗喜欢上的是一个宁可放弃生存也不愿服从强加婚姻的方外之人,夏洛蒂喜欢上的却是一个有如渴望功名一样地梦想着拥有所爱的野心勃勃的少年。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维特倒在血泊中的结局,成全了歌德在文学上的丰硕功名。维特死了,歌德崛起了。可怜的夏洛蒂,与其说是一道爱情风景,不如说是歌德功成名就的一个道具。这可能是夏洛蒂与薛宝钗的关键区分所在。 多情公子与复仇王子

在所有西方文艺复兴文学经典的人物造型之中,与贾宝玉形象最为对称的,恐怕当数莎士比亚戏剧里的哈姆雷特。一者是拒绝任何义务和担当的多情公子,一者是承担了义务和责任而放弃了爱情的复仇王子。多情公子为情而生,因情而去;复仇王子因为复仇而弃爱弃生,因为复仇而与仇敌同归于尽。这两个人物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一者美在拒绝,一者美在担当。倘若说拒绝是由重而轻的飘然出世,那么担当则是由轻入重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或者说,生命因为拒绝而飞升,因为担当而下沉。飞升并非虚无飘渺,而是决绝;下沉并非坠落成泥,而是沉入海底复归于死亡的宁静。

这两个形象的对称性,可以在许多层面上展开。当他们作为儿子面对父辈的时候,贾宝玉是不折不扣的逆子,同时也是整个家族无可救药的叛逆者。哈姆雷特刚好相反,因为父亲的遇害而成了父亲的忠诚儿子,从而认领了父亲留下的沉重遗嘱。父亲,在贾宝玉虽然方方正正地始终存在着却像是若有若无的一样,在哈姆雷特却虽死犹生一般地成为悬在命运头上的一把利剑。父爱落到贾宝玉头上,乃是因袭的传统和严厉的责任。父子的伦理道德,挤干了血缘上的温情脉脉,也拧干了人性的情愫。所谓的父命难违,不是难违在父命的如何伟大如何崇高,而是难违在父命的如何蛮横如何冷酷。然而,父嘱在哈姆雷特却像是一种充满英雄气息的命运召唤,仿佛阿喀琉斯听见了战马的嘶叫,连同出征的号角。尽管莎士比亚并非在重复荷马史诗的壮丽和崇高,而只是把那位丹麦王子扔进了一个两难的人生境地。

倘若说,《伊里亚特》所描述的那场战争是起因于特洛伊英雄不愿放弃爱情,那么《哈姆雷特》里的复仇王子所面临的,恰好相反,是必须放弃爱情的权利从而选择承担复仇的义务。面对他所挚爱的,并且也同样挚爱着他的奥菲利娅,王子要么选择相爱,放弃复仇;要么选择复仇,放弃爱情。经过一阵子长长的思考和犹豫之后,哈姆雷特作出了他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合理性在于王子必须承担父亲交付的复仇使命,而作为一个合格的复仇者,不可能是缠绵于情爱的情种,只能成为一往无前的斗士。由此生发出这种选择的残酷性:因为复仇而斩断情丝,将爱情同时也将奥菲利娅置于死地。虽然这位王子骨子里并非是阿喀琉斯,但他不得不扮演类似于阿喀琉斯那样的角色。阿喀琉斯的幸运在于没有奥菲利娅,哈姆雷特的不幸在于他本来不是没有奥菲利娅的阿喀琉斯,却要假装一个没有奥菲利娅的阿喀琉斯。

从哈姆雷特的不幸可发现,贾宝玉其实很幸运。因为贾宝玉与阿喀琉斯天然无缘。站在贾宝玉身后的隐形导师,乃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之类的高僧隐士。那样的人物,在先秦时代叫作庄周;那样的人生理念,被称作庄子哲学。这种哲学的特点不是在于进击,而是在于不争或者说与世无争。这是贾宝玉形象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贾宝玉不仅不会成为家族利益的竞争者,也不会成为争取爱情权利的角斗士。他可以接受生存利益的一无所有,也可以认领其爱情被浊世所摧毁的命运。无论是作为快乐王子还是作为悲天悯人的一幕幕人间惨剧目击者,贾宝玉都悉心体味悉心痛吟。他既不会思考为什么,也不会筹划怎么做。悲风来了,他认命;惨雾来了,他悲泣。这与其说是一位多情公子,不如说是一棵庄子所盛赞的无用之树。那曲悲痛欲绝的《芙蓉女儿诔》,与其说是长歌当哭,不如说是这棵无用之树听凭人间悲剧在树身上刻下的醒目年轮。

哈姆雷特截然相反。一旦受命于父嘱,快乐王子一下子长大了。其长大的标记,不是突然成为一名佐罗般的侠客或者成为一位出类拔萃的武士,而是在没完没了的思考之中,变成了一个沉湎于思想的哲学家。莎士比亚为此赠送给了这位王子一连串的犹如哲学演讲录般的台词,并且以“生存还是毁灭”的一段独白,最为著名。那些哲学意味十足的漂亮台词,使复仇者无意间获得了形而上的高度,仿佛人类天生就该承担复仇的义务,就该在复仇的迟疑之中寻找思想的灵感,就该把爱情连同爱人一起扔进死亡,如此等等。相比于多情公子的越来越绝望,复仇王子仿佛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敢。最后,当王子向仇敌亮出利剑,当王子向仇敌刺出致命的一剑,思想作为批判的武器,终于变成武器的批判。这既是该剧作为悲剧的最为悲剧时刻,也是该剧悲到极点之后呈现出的喜剧内涵。因为遭受了武器批判的,不仅是仇敌,也同样包括爱情和所爱。利剑之于仇敌是凌厉的,之于爱情是愚蠢的。情爱如水,利剑无断。事实上断送的乃是无辜的奥菲利娅。

莎士比亚的伟大,并非仅仅伟大在既能写喜剧,又能写悲剧;而更是伟大在他的每一部喜剧之中都蕴含有悲剧因素,更是伟大在他的每一部悲剧之中都隐藏着喜剧成分。正如在所有文艺复兴经典的文学人物当中,唯有哈姆雷特与贾宝玉最具对称性一样,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所有经典作家之中,唯有莎士比亚与曹雪芹并驾齐驱。可以说,莎士比亚戏剧具有《红楼梦》的全部丰富性以及人文深度;也可以说,一部《红楼梦》相当于所有莎士比亚戏剧。二者无论在审美上还是在文化意蕴上,全都等量齐观。 刘姥姥与福斯塔夫外加布鲁姆

《红楼梦》里有一句著名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倘若要将这两句话落实到小说里的人物身上,也许有人会选贾雨村,但我却认定是刘姥姥。尽管将这两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之人,乃是那位老祖宗贾母。老祖宗形象的出神入化可谓集数千年太后之大成。而事实上,这个人物也确实预告了满清末年的绝代女人慈禧太后。有趣的是,这两个女人的垂帘听政模式,又被后来的男性统治者承继了去。尽管贾母以降的垂帘听政一代不如一代,但贾母形象的意味深长却一目了然。

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姥姥形象似乎是贾母的一个陪衬。然细品之下,贾母又何尝不是刘姥姥的某种烘托呢?表面上看,刘姥姥似乎因贾母的器重而可以随意出入那个钟鸣鼎食之家;事实上,刘姥姥在人情世故上的炉火纯青,即便面对贾母也不遑多让。按照中国式的尚水哲学,刘姥姥的位卑,刚好成全了她在贾母跟前低处的优越,从而将其八面玲珑的周旋本事,施展得有如庖丁解牛一般恢恢乎游刃有余。这样的俗世俗人经典,在西方文艺复兴叙事文学当中,惟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福斯塔夫堪与媲美。

现身莎剧《亨利四世》《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福斯塔夫,虽然只是个破落骑士,却十足一个人精,唐・吉诃德的倒置版,集地痞无赖、绅士侠客于一身,交游广阔,四通八达,上起王子下至强盗小偷流氓三教九流,无所不知,无人不晓。倘若说,刘姥姥像一只狐狸,那么福斯塔夫则像一头老狼。这样的人物,在后来巴尔扎克以《人间喜剧》命名的诸多小说里,变身为大盗伏脱冷;在乔伊斯的《尤里西斯》中转换成了犹太裔都柏林人,波弟・布鲁姆。当今耶鲁文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评论文字里,最让人刮目相看的乃是,这位教授从波弟・布鲁姆身上发现了福斯塔夫形象的慧眼独具。

正如要把小说写得诗意盎然不太容易,要在叙事作品中写出福斯塔夫这样的世事洞明人物,也是非寻常功力所能抵达的。《唐・吉诃德》里的桑丘・潘扎,只是给那位傻瓜骑士提供了常人常识而已。雨果的小说颇有诗意,但就是缺了个伏脱冷式的人物。托尔斯泰煌煌三部巨制,却怎么也写不出一个福斯塔夫形象,以致对莎士比亚嫉恨不已。就算远比托尔斯泰深邃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能够写出般的唐・吉诃德人物,写出疯子般的杀人犯,写出斧凿刀削般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但也无法切入福斯塔夫的世界。福斯塔夫形象在整个俄罗斯文学里是阙如的。其实契诃夫最有可能洞察到福斯塔夫,遗憾的是这位集小说家与戏剧家于一身的大师级人物,骨子里少了一种玲珑剔透的野性。世俗成平庸是常见的,但世俗成人精却需要超凡出俗的生猛。在福斯塔夫面前,托尔斯泰太想做圣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太不肯入俗,不肯下海,在人海中淘宝。

由此可见,后世的文学大家之中,能够望莎翁项背的,也就巴尔扎克、乔伊斯。本来还可以算上普鲁斯特,假如他能把那位夏吕斯男爵写彻底的话。普鲁斯特敏感得像林黛玉,但写小说太任性了一点。相信他生活中是碰到过福斯塔夫式的人物的,那位夏吕斯男爵就很相像,但他并不当回事,随随便便地把人家写进小说里,既不深入,也不细究。

在莎士比亚舞台上,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更不用说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类形象后人都是可以抵达的。唯有哈姆雷特和福斯塔夫,后人难以仿制。这两个人物,可以被看作是叙事文学的两个标高。能够同时抵达这两个标高的叙事作品,据我所知,也就《红楼梦》而已。贾宝玉形象抵达了哈姆雷特的标高,刘姥姥形象抵达了福斯塔夫的标高。一者是出俗,一者是极俗。出俗固然妙不可言,但极俗也让人叹为观止。俗到深处有如深渊一般,深不见底。

福斯塔夫深不见底,刘姥姥也深不见底。叙事作品中一旦有了这样的人物,怎么写都能够写活。这样的人物身上既具有人情世故的丰富性,又具有文学叙事的灵动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要是少了福斯塔夫,顿时黯然失色。《亨利四世》假如没有那个有声有色的福斯塔夫,整个戏剧几乎难以成立。同样,一部《红楼梦》要不是刘姥姥,读者怎么能够读出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之战背后的世相和众生相?而《红楼梦》高于《西厢记》《牡丹亭》之处,就在于将爱情悲剧置于《清明上河图》般的世相和众生相之间。《西厢记》《牡丹亭》只有爱情,并没有世相和众生相。相反,《金瓶梅》倒是有世相和众生相的,但了无《西厢记》《牡丹亭》那样的诗意。能够将这两者天衣无缝地融合到一起的,唯《红楼梦》耳。

在西方叙事文学当中,能够融合诗意和世相众生相的,唯有莎士比亚戏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将世相众生相写了个十足十,但偏偏就像那《金瓶梅》一样,诗意不足。乔伊斯的《尤里西斯》手法极其高超,仅最后一章,波弟・布鲁姆太太的精彩内心独白,就足够一派毛茸茸的世相众生相了。然而,乔伊斯笔下那个最可能闪现诗意的斯蒂芬,实在写得苍白无力;一味地模仿哈姆雷特,却怎么也成不了像那个丹麦王子模样的文学形象,以致乔伊斯在最后那部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中不得不忍痛割爱,将他断然抛弃。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第6篇

尽管此记者的文章中处处是我们熟悉的中国符号,但读来却让人兴趣盎然,不忍掩卷。由此看出,由记者的独特视角而写就的文章,无论对外国读者还是对中国读者而言,都具有鲜活性和可读性。以下刊登该文,以期于业界共飨。

认为“文学生活”指的就是朗诵会与作品研讨会的人或许会觉得北京有些乏味。现在北京不再缺夜总会和演唱会,影剧院当然也不少。然而对中国首都的大多数居民而言,去听作家演讲这种在德国司空见惯的晚间休闲活动还是新鲜事。

公园艺术家

北京人晚上去逛公园。在炎热的夏日,公园内到处都是人。在跳舞者、滑旱冰的孩子、放风筝的退休老人和唱卡拉OK的民工之间,总有些男子能以自己耐心的创作引人围观。他们手持绑在管子上的长毛笔蘸水,站着以各种书法笔体在地上写诗词。

他们敏捷而有力地挥舞着手中的毛笔,每个人身边都围着一群人:和祖母在一起的孩子、穿高跟鞋的年轻女性、把衬衣掀到腋窝、露出肚皮的男人、穿正装的职员,还有建筑工人。在西方人看来,这样一群人可是不会出现在文学场所的。然而,他们带着好奇心、目不转睛地看着毛笔字一个接一个出现在石板上,称赞书法家们的艺术造诣,并试着认出其中一些字。

这可不总是那么容易,因为有些街头艺术家写的不是标准的方块字,而是让人看不大明白的草书。其中一位年近80岁的老者甚至自创了一种书法,他写出的每个字都是左右颠倒的,在旁观者看来如同一幅字谜画。他们写下的一个个字组成了每个孩子在学校里都要背诵的诗句:唐诗宋词,李白和王维在一千多年前写下的佳句,还有时的作品。

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艺术,因为这些书法家用来写字的水在地面上迅速蒸发。旁观者逗留的时间则与这些作品的生命同样短暂,他们看上5分钟就走,但此间已有新的旁观者围过来。尽管只看一会儿,但他们在这几分钟里全神贯注,怀着敬佩的心情乐在其中。写在地上的这些字显然不单是传达信息的工具,它们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秩序。读懂这些字并品味其美感是一种全国性的爱好。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毛笔字;宾馆、报刊和按摩院都用毛笔字作招牌。

出租车司机的文学爱好

除了公园,出租车也是北京重要的文学场所。比起音乐来,出租车司机们――他们一点也不像古代圣贤的门徒,乡土气倒是更浓,而且不少人就是从农村来的――更爱听讲话的广播节目。他们一边在北京拥挤的环路上躲避并线的前车,一边听着以激情洋溢的嗓音讲述的文学作品。这既不是广播剧,也不是作品朗诵,而是对经典名著的复述。复述者必须把书装到脑子里,然后用自己的话赋予它新的生命。他时而轻声低语,时而大喊大叫,模仿各种动静和不同人物的语调,完全沉浸于故事当中。

这种名为“评书”的艺术于清朝初年诞生在中国北方。但它显然有更为古老的渊源。茶馆曾是说书的所在,但在当下北京日益膨胀的车流中,评书自然也找到了新的表演场所。与之相应,新一代说书艺人也开辟了新领域:他们讲起了当日警讯,按照评书艺术的规则将一起微不足道的交通事故,比如一辆车在西单撞上了书报亭,像说书一样讲得活灵活现。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本身就是讲故事的高手,他们能够在最微不足道的事由上证明这一点。日常随处可见的东西逐渐变成了经典。在中国,“文学”没有被理解为阳春白雪或是有着特殊要求的东西,而是以其基本要素――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被解码的符号的形式融入到熟悉的生活环境当中。当然,专业的说书人也会出现在电视上。这时,他们会身穿中式长袍站在屏风前,用丰富夸张的表情和手势赋予声音额外的力度。但是,“文化”与世俗交融最为典型的可算是重大节庆时才可以看到的电视节目,例如中国的春节。到那时,国家电视台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会在节目中朗诵大段的唐诗宋词。

小孩子一旦会说话后,按照传统习俗,他就要背诵诗词;或者是给他讲传统故事。这种承袭下来的模式最好的一点是,小孩子由此而熟悉了汉语标志性的语言节奏,并可以将其中的经典名句牢记在心。这会使他终生受益。《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或许只有少数人从头到尾地读过,但里面的内容却熏陶了迄今为止的所有人。

《红楼梦》的风波

最令人惊讶的是《红楼梦》。这部写于18世纪的小说甚至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研究方向――“红学”。由这部作品产生了自成一体的评论体系和不同的流派,这种现象在西方只有在某些宗教或哲学书籍上才能看到:也就是说,在系统定义自己文化根基的著作上。在中国,这样的“劳师动众”却是为了一部虚构的作品、一部小说。去年,当一个不属于任何红学协会的“外人”大胆地在系列电视节目中表达对《红楼梦》中各个人物的独特见解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本备受尊重的作家刘心武感受到了来自红学权威的巨大压力,仅仅是因为他(不幸地)试图将该书解码为政治影射小说,并在国家电视台上为此而开设了讲坛。批评者说,“你可以在家里摆弄你的谜或者是写这方面的书也可以――但你不应当到中央电视台播放”。

周日上午9点半,正统的红楼迷们在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聚会。最重要的一个红学组织的负责人作了系列报告。他身穿白衬衫,打着领带,坐在讲台边的一个年轻人旁边,背后的白色幕墙上放映着幻灯片。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厅,厅前两端各放置着一面国旗。这位负责人说,对于《红楼梦》人们永远不会研究透彻:“这在以前从未有过。”他认为,这部小说描写的是日常的生活,因此它的人物距离每个人都很近。但是,这时他的声音严肃起来,明确有所指地说,人们应当停留在书上,而不应当寻找什么“谜”的答案。但是,随后他又开始深入讲解在外人看来深奥至极的该书家谱的细枝末节。为了解释一个远房次要角色的出身,他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投影到墙上。根据一个特定的偏旁部首,可以猜测,这是某某人的第三个儿子。

大厅里有上百人。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很多人还在做笔记。室内充满着毅然决然的气氛:不被时代的长河冲走,为哪怕是最小部首的正确解释奋斗到最后。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第7篇

【关键词】《红楼梦》;章回目录;英译

从19世纪开始,《红楼梦》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英译版本,这使《红楼梦》在西欧和美国等国家得到的广泛的流传并得到高度评价。当然最具有权威性的就是杨宪益、戴乃迭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大卫・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这两个译本,不同背景的译者对《红楼梦》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本文就章回目录的分析,比较出不同译本作品的特点,进一步说明翻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其翻译的作品也会有不一样的侧重点,又不一样的翻译结果。

一、《红楼梦》章回目录第四十一回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在四十一回中,首次提到了栊翠庵。栊翠庵的主人妙玉,她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女子,她是金陵十二钗之一,本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但清高、孤傲、聪颖、才华横溢,使其不得他人的喜欢。妙玉不爱权,不贪名,凭着自己的尊严和傲气活着。在这一回中,妙玉对贾宝玉的感情初见端倪。一向对权贵不屑一顾的妙玉,对宝玉可谓有情。在这一回中茶便是妙玉对宝玉爱的体现。

在后来写到“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怡红院”的得名是这样的:在宝玉住的院子里有绿色的芭蕉(绿色)和红色的海棠,所以宝玉就取名“红香绿玉”,元春改名“怡红映绿”,后来简称怡红院。在这一天贾母带领刘姥姥游览大观园,在游览时吃了很多东西又喝了许多酒。不一会儿刘姥姥感觉到了不适想要如厕。而下人偷懒没有陪刘姥姥一起。刘姥姥正在酒晕之时便迷了路,便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休息。最后被袭人发现,袭人只得为她掩饰说是在山石上打了一个盹儿。这一回使刘姥姥的个性更加明显,她的质朴坦诚不遮掩。

二、两个译本的比较

杨宪益、戴乃迭译文 Baoyu Sips Tea in Green Lattice Nunnery

Granny Liu Succumbs to Wine in Happy Red Court

大卫・霍克斯译文 Jia Baoyu tastes some superior tea at Green Bower Hermitage;

And Grannie Liu samples the sleeping accommodation at Green Delights

杨宪益、戴乃迭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是《红楼梦》译本中很受欢迎并且得到广泛流传的译本,之所以被大家广泛接受,主要在于其语言的精炼保存了原作的精髓。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两个翻译在结构句式上都能与原文对应起来,都采用了顺译法。

杨和霍的翻译社会认可度都很高,但是不难看出他们的翻译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其实,在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在于两种文化的差异,针对不同的文本或者不同的译者,翻译的策略都是不一样的。例如:“怡红院”在这两个翻译作品中是翻译差距是最大的词语,杨宪益译为Happy Red Court,霍克斯译为Green Delights。其实从这个词语就可以看出两个人的翻译策略不同,杨宪益和戴乃迭倾向于异化,霍克斯倾向归化。杨译的Happy Red Court与源文的“怡红院”,在形式内容上都有所对应,杨的翻译中每一个字都有对应的英语,与霍克斯最不同的翻译就是“红”字,杨宪益译为Red;而霍克斯译为Green,这晃眼看上去就与我们平时的翻译习惯有所不同。杨宪益的翻译,遵照了中国的语言文化,翻译出了每一个意思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使中国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而霍克斯主要考虑的是“红”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所以没有直接翻译成Red。在中国“红”代表,喜庆、祥和、旺盛、具有强烈的生命力;而在英语国家中,提到“红”多是色彩的意思,还带有点血腥、暴力的意思。霍克斯认为绿色在意义上与红色在中国的意义上有所相同,绿色在英文中有春天、青春、活力、欣欣向荣的意思,正好与文中的“红”映衬。《红楼梦》中的红,预示着这个家族的兴旺强大,虽然霍克斯抹去“红”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是有利于西方国家读者的理解和文化沟通。

在第一句的两个翻译中,霍克斯的翻译用superior突出了茶叶的质量,这是在原文中没有的。霍克斯这样写能够使读者更理解原文的内容,这也在侧面突出了妙玉对宝玉的一往情深,霍克斯翻译出了文章的内涵。在后面“栊翠庵”的翻译中各有各的不同。杨宪益的翻译主要是按照中文的意思,保持了原作品的原味,忠实于源文和作者;霍克斯把“庵”翻译为Hermitage,Hermitage的意思是隐士住处,“庵”在中文中的意思是尼姑庵。这样看来翻译的不是很准确,但是这个章节的主人翁妙玉她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女子,可见霍克斯没有把她当做真正的尼姑来看,只是觉得她是一个想要逃脱世俗的隐居女子,采用了意译的方法。

在第二句中,除了之前研究过的”红“字翻译差异较大以外,还有一些小的不同,例如:“醉卧”,杨宪益译为Succumbs to Wine,霍克斯译为samples the sleeping accommodation,这两种翻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造成了翻译结果的差异。显然杨宪益认为“醉卧”中醉是重点,表达了刘姥姥的坦率真挚,自己不甚酒力却在众人的鼓动下还是喝的微醉。霍克斯的译文主要强调了刘姥姥第一次睡在宝玉的床上,并没有说明是醉或者清醒的状态。所以从这两个词组可以看出译者的翻译着重点不同可能会影响读者的思维和理解,想要表达的意思不同都会影响读者的理解。

杨宪益、戴乃迭和大卫・霍克斯都是公认的翻译大家,他们的翻译作品都被认为翻译的经典之作,特别是《红楼梦》。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杨宪益、戴乃迭的翻译策略主要是异化,手法主要是直译,这样的翻译更加忠实于原文,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好的传达了《红楼梦》中的古典中国文化内涵。而大卫・霍克斯主要是归化和意译,他的翻译主要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消除了文化的障碍,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遗漏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两者的翻译方法其实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是作者怀有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这样就达到了不同的翻译效果。所以对于不同的文本,不同的翻译目的,我们要认真考虑和选择最优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 段志华.从《红楼梦》两译本目录的翻译看归化与异化[J].安徽文学,2009(11)

[2] 高密.《红楼梦》中妙玉的性格与爱情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8).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第8篇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我们在里面不仅能看到作者曹雪芹的审美理想形成和破灭过程,更能在字里行间体会到几千年来积淀在古人心中的审美意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名著《红楼梦》优秀读后感范文,欢迎参阅。

《红楼梦》优秀读后感一一番相思,两处闲愁,千言万语道不尽古往今来痴儿怨女。红尘过往亦只是南柯一梦,过尽千帆,亦难逃香消玉殒。

读《红楼梦》时,不喜欢黛玉梨花带雨的姿态;不喜欢熙凤的泼辣刁钻,可以说对《红楼梦》中的大部分角色都甚欣赏,他们亦刻薄,亦狠毒,亦阴险,工于心计,不惹人怜。独有一人,她勇敢,不屈——她就是晴雯。但她却偏偏活在书里,终其一生演绎了场并不华丽的悲剧。

晴雯的出现,必定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因为她就是另一个黛玉。作者用一个黛玉横死街头的悲惨下场,预示了宝黛之间悲惨的结局。晴雯身世凄惨,却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得到了主人的赏识,并且依旧保留着自己纯真的本心,一如对袭人的态度,一如对坠儿的惩罚,虽脾气火辣却天性使然,但正是她的纯真天性,才导致其最后的悲凉。

宝玉也是如同深爱着黛玉一般深爱着晴雯的,否则宝玉不会同一个奴才的奴才那般要好,也不会在一个下人病倒的时候心急如焚。晴雯也同样深爱宝玉,否则也不会在病重时依旧拼尽最后一丝气力也要补好对于宝玉极其重要的雀金裘。鲁迅先生说过:“所谓悲剧不过是把人认为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此时的晴雯恰好充当着“美好的东西”。这样看来,晴雯之死便是必然了。

《红楼梦》优秀读后感二《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我们在里面不仅能看到作者曹雪芹的审美理想形成和破灭过程,更能在字里行间体会到几千年来积淀在古人心中的审美意识。今后我们就以“读红楼梦赏古典美”为一个子专题,详细地品评蕴含在书中的审美智慧。今天我们就开始第一品,从第四十一回的栊翠庵说起……

话说当时贾母带了刘姥姥来至栊翠庵,妙玉接了进去并为贾母斟了老君眉,贾母递与刘姥姥品尝,刘姥姥的一句“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惹的众人哄笑。其后妙玉在和宝玉、黛玉、宝钗一起喝茶的时候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其言:“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可见妙玉确实懂得品茶之道。从美学角度而言,“解渴”源于我们的生理需要,此时对外界的判断还建立在实用功利之上,而审美是远离这些利害计较的;后面的“饮牛饮骡”更是这种束缚的极限描述,完全被肉身功利所局限,根本无“美”可言了。

只有摆脱外在功利束缚,回归初心,在祥和的心境中安宁地去把自我身心融入一杯暖茶,细细的回味那淡淡的清香,恰似回望人的生命,绚烂光华总是短暂的,只有内心温暖的安宁祥和才是永恒,这即是超越的美学。茶中上品总会让我们在灵魂深处获得许多精神慰藉,因而品茶也就成了历来文人的一件生活雅事。

《红楼梦》优秀读后感三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红楼梦》优秀读后感四我读了《红楼梦》一书,书中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用贾府的兴衰作为背景,写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悲剧。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腐朽封建社会,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生来嘴衔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虽然她的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就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最让我欣赏的还是她诗情画意,聪慧灵秀。黛玉每次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居于首位。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唯一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

在一个封建社会里,大观园中的男男女女们总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林黛玉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才情气质人人称赞,可到头来,年纪轻轻就郁郁而死;宝钗凡事稳重,识大体,诗词也样样精通,原是金玉良缘,可是因为木石前盟,使她一人独守空房,误了终生;迎春才貌双全,却嫁给孙绍祖,被丈夫折磨而死……

我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与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制度的人,同情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他们心中,一边是封建社会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自由之身的追求始终不弃。

《红楼梦》优秀读后感五“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每次读到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都会黯然。她,无论离别仇,无论四季更,都会潸然泪下。她,就是一棵绛珠草,来到人间“还泪”。她每每与姐妹们吟诗,又总是艺压群芳,不论是海棠社的诗情,秋窗风雨夕的凄凉,还是葬花吟的悲戚,都体现出她那娟雅的诗人气韵。她孤独无依,大观园里没有一个亲人让她依靠,也没有一个知己听她倾诉,只有贾宝玉让她芳心暗动,可他不属于她。于是,她无奈着“无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半夜不曾入梦来”。

似因黛玉的死,带走了府中的福气。宁荣府从金银满箱至陋室空堂,真好似“呼拉拉大厦将倾,灯惨惨黄昏近”,宁府中人本来尽坐华堂,到头却他人皆谤。有人因嫌乌纱小,不料枷锁扛身上;有人妄思不劳而获,终被送进铁窗下。红楼厦倾,大观园男女自然无法把控命运。宝钗凡事稳重,识大体,诗词精通,原是金玉良缘,宝玉偏念木石前盟,可怜端庄女,到底误终生。迎春才貌双全,却遇中山狼,叹金闺花枊,一载去悠悠。惜春聪慧伶俐,却也独卧青灯古佛旁。王熙凤一生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宝玉一生被无数风情好围绕,但他独对黛玉有淡淡情愫,虽娶了宝钗,但他的心是属于黛玉的。他的入空门,也印证了当年他的诺言:“你死,我就做和尚去”。

美梦终究一场空,韶华散尽,容颜衰,独坐独烛前痴叹。才觉清泪落满容,膝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

一曲红楼呵,就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红楼梦》优秀读后感六以前,读《红楼梦》时,对它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上,对它产生兴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为中间掺杂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直到现在,取下这束之高阁的《红楼梦》,如品茶一般,细细品读,忽觉爱情不过是一味不可缺少的香料。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情感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众多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说的巅峰巨著。书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尽管他们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他们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也呈现在不同的情节,但他们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红楼梦》通过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描绘,深刻而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满腔悲愤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惨酷无情和灭绝人性,大胆地预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的轨道推向万恶的封建社会。以无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地扼杀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产的爱情。使她们在花季般的年龄里享受不到应该享受的快乐与幸福。我可以体会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