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观于海者难为水

观于海者难为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观于海者难为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观于海者难为水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离思》五首之四 悼亡诗 艳诗 疑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之四

一、疑议产生之因

《离思》五首之四,总体而言是一首由多种意象组合而成、颇具象征意味的感怀诗歌。典故的运用,既增强了诗的文学性,又为其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读者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并多角度地感悟出别样的社会认知和美感享受,因此,使得对此诗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全诗仅四句,简练却意趣无穷。前三句均采用比喻手法,尤其一、二两句,作者巧借典故,破空而来,暗喻修辞的运用可谓匠心独运。全诗曲折地表达了对心爱女子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末句以画龙点睛之笔点明旨意,令人豁然开朗。

首句“曾经沧海难为水”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舀”①变化而来。字面意思是说,曾经领略过大海的人,对于逊于沧海的小小的细流,是不会放在眼里的。大海苍茫广阔、雄浑壮观,它的境界是湖水、河水之流无法比拟、难以逾越的。全句仅七个字便营造出一种雄浑深远的意境,使人向往,希望一睹沧海的风采。

第二句中“巫山云雨”意象一般认为源于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神女辞别时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除却巫山不是云”与首句呼应,表面上赞美了巫山之“云”的云蒸霞蔚、气象万千,认为除它之外的云,称不上“云”。

两个典故经过作者为情造文的刻意加工,难见刀凿斧痕。对于美好女子的赞美,作者没有奢华的形容铺张,而是以否定其他同类事物的方式让需突出的形象屹然耸立,这种反常道而行的创作方式堪称精妙。这两句诗中以“沧海之水”、“巫山之云”暗喻心爱的女子,可通其文意。至大至美的“沧海水”,突出女子的宽容的胸襟、包容的气度、广博的涵养;如诗如画的“巫山云”,展示女子轻盈的身段、飘逸的神态、多姿的风貌。就此而言,诗中赞扬的对象,既可以是亡妻韦丛,又可以是年少时的情人双文(即崔莺莺),我们难以凭此作出明确的判定。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以花喻人,作者直言自己如今信步经过“花丛”时,却懒于回头观看了,表示对女色已无眷恋之心。这种心境不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潇洒做作的虚伪,而是情到深处、万念俱灰的真诚。

为什么会这样呢?末句“半缘修道半缘君”对此作了回答。元稹生平是尊佛奉道的,白居易就曾赞他是“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②)这里的“修道”,可能是修心养性的宗教皈依,有了,有了精神寄托,从而可以达到“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境界。另一半则是为了“君”,而“君”指的是谁呢?我们也无法肯定地解释。但诗中饱含的相思之情却自然地洋溢开来,后两句虽吟哦平淡,却是全诗点题之笔。

正是因为这首诗有着类似与李商隐“无题诗”一般的浓郁象征意味,人们对诗歌的理解难以统一。如《石溪友议・艳阳词》谓此诗“初韦蕙丛逝,不胜其悲,为诗悼之”;而《唐诗快》卷一五黄周星则评论说:“此皆为双文所做也。胡天胡地,美至乎此,尤怪乎痴人所想莺莺也”。③也许这种耐人寻味的不确定性恰是诗歌的魅力与风采所在。

二、非“悼亡诗”之证

(一)元稹未将其归为“悼亡诗”

悼亡诗,即“抚存悼亡,感今怀昔”④之诗。悼亡题材的诗歌早在《诗经》中便出现了,如描写一男子思念去世妻子的《诗经・邺风・绿衣》;表现一女子对亡夫的深切怀念的《诗经・唐风・葛生》等。但自西晋文学家潘岳创作的悼念亡妻杨氏之诗问世后,“悼亡诗”就成为伤悼亡妻诗作的专称,这类诗歌是“爱情与死亡”主题的结合,后世不乏此类佳作。

元稹也写了不少哀悼亡妻韦氏的诗作,今存33首。陈寅格在《元白诗笺证稿》中高度评价了元镇的悼亡诗:“微之天才也。文笔极详繁切至之能事。……则亦可推之于正式男女间关系如韦氏者,抒其情,写其事,缠绵哀感,遂成古今悼亡诗一体之绝唱。”⑤

元稹生前以对自己的诗过相关的整理,最后形成《元氏长庆集》一百卷。他曾在《叙诗寄乐天书》中很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诗体分类观点,其中自叙:“不幸少有伉俪之悲,抚存感往,成数十诗,取潘子悼亡为题。”⑥而在《元氏长庆集》第九卷卷首标明此卷为“伤悼诗”而第一首《夜间》下有“此后并悼亡”五字,从此可见,卷九的四十八首诗皆为伤悼诗,而元稹将自己的悼亡诗归在了伤悼诗之列,可见他对于自己创作的哪部分是悼亡诗是十分清楚的,但元稹没有将其编入卷九之中,所以从诗人的编篡体例上看,此诗非悼亡韦氏之诗。而就《离思》五首之四诗歌本身含义而言,全诗主要写了对女子的歌颂,以及经历过如此美好的女子后,作者此后少有拈花惹草的兴致了,诗中也并未有明显的哀悼之意。

(二) “巫山云雨”属亵词

“巫山云雨”意象源于原始宗教、道教中男女巫术交感的祈雨方式,具有浓厚的神话传说的色彩。《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中记载的“帝女女尸”即传说中巫山神女的原型。 明人杨慎在《拔赵文敏公书巫山词》中提出:“古传记称,帝之季女瑶姬,精魂化草,实为灵芝。宋玉本以此托讽。后世词人,转加缘饰,重葩累藻,不越此意。”他肯定了宋玉借此故事所作《高唐赋》《神女赋》成为后世文人争相模仿的范本。

“巫山云雨”与性活动相联系自古有之,《周礼・春官下》记载,司巫之职是“国大旱则率群巫而舞雩。”⑦凡大旱之年,巫者相率歌呼于群,以通神娱神,于是先民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感应巫术,即男女以祈甘雨。《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毂我士女。”依照巫术交感原理,男女交合既可以促进万物茂盛,又可以感应雨水,《诗经》中描写的正是以此巫术祈雨的隆重场面。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曰:“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⑧也就是说在祈雨时命令官吏之妻和自己的丈夫相会。加上我国自古就有崇拜生殖的信仰,上古时代的原始宗教就有祭祀、祈雨、结合的特征。古人深信云雨和男女有关,道教经典《太平经》云:“天不雨,地不生物,阴阳隔绝,是由于男女不和,男女者,天地之本也,男为天,女为地,阴阳交会,乃致时雨。”⑨

本诗的“除却巫山不是云”正由此演化而来。自南北朝以来,“巫山云雨”一般被认为是亵词,诗中以这样的典故来形容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结发之妻,恐怕不在情理之中,而元稹这样的大才子理应不会犯如此的错误。

观于海者难为水范文第2篇

当净其意如虚空

常行清净菩提道

愿得端严相好身

常行清净菩提道

而兴广大慈愍心

常有欲以观其窍

应无住而生其心

四川峨眉山洪椿坪——清·彭时中

朝夕香花传法宝

晨昏钟鼓祝皇图 黄岩灵石寺,

位于城西灵石山下

塔影常圆无住身 乾隆题杭州开化寺

成就甚深平等忍

增长如空大智心

吃亏者岂无大肚

笑杀人不肯回头

尺水丈波无地主

五山十刹有吾家

出生无上菩提树

长养最胜智慧门

除灭一切嗔恚毒

令生无量欢喜心

处处无非菩提海

山山尽是普陀崖 王予望题甘肃天水罗汉堂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四川峨眉山洪椿坪弥勒殿 /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

有时来枕畔

夕阳依旧上帘钩 郁达夫题杭州交芦寺

春秋阅尽水长冷

风雨到来山欲飞 杭州灵隐寺冷泉亭

慈颜一笑了千事

大肚三通行万船 甘肃甘谷蔡家寺——当代·吴恒泰

此间要全不见我

以后莫错举似人

此乃能入如来智

而不生于取著心

此事有无须问狗

当人杀活莫争猫

从无字中下注脚

在有力处打转身

翠柏苍松皆真性

云行水流亦禅机 永嘉妙有禅寺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流水是禅心 四川峨眉山报国寺——清·吴擎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红树尽禅机 圆瑛大师

翠竹黄花谈般若

白云芳草悟禅机 明旸题桐乡福严禅寺观音殿

大悲哀愍救一切

妙音演说遍十方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 弥勒殿

大肚能容天下事

善心不染世间尘 四川峨眉山报国寺(弥勒殿)——当代·吴恒泰

大肚皮包藏古今

一笑后渡灭人天 云南巍山观音殿(弥勒殿)

大肚皮包藏今古

一笑后度灭人天 邳州徐塘三圣庙弥勒像

大肚中包藏世界

一笑后吐出乾坤 江西铅山峰顶寺(弥勒殿)

大观自合难为水

小醉谁云不是禅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能调物情 江苏杨州静慧寺——清·爱新觉罗·玄烨//顺治题鄞县天童寺

但去展手全遮却

不待掀眉早放开

但有袒怀大欢喜

不嫌成佛后如来 江苏南通弥勒院——近·张謇(嫌:通谦)

但有言抛于背后

为无眼摆在面前

但愿普与众生乐

未曾暂起戏论心

但做得来皆事业

若推不去即因缘 江苏无锡石浪庵——近·徐兰畦

当下机能收能放

末后句是有是无

到别处不得错举

在此间果是难瞒

到此方知官是梦

前身安见我非僧 薛慰农题杭州云栖寺

到此即空还即色

迩时宜雨亦宜晴 山西五台山广仁寺十方堂

到此已为无俗虑

上来自觉有天然 香港离岛宝莲禅寺

得佛究竟诸安乐

起深清净大慈悲

得入普贤深行愿

常放智日大光明

登峰始识天台寺

入室还寻智者龛 天台真觉寺山门

谛观诸法真实性

不起凡夫染污心

调伏众生无懈倦

觉悟法性如虚空

掉棒莫惊瞌睡虎

渡江须用没毛驴

定中金磬天边落

悟后云关夜半开 北京 雍和宫 张若澄题照佛楼

观于海者难为水范文第3篇

一、上好序言课

序言课是教师在每一学年上的第一节课,序言课上得好坏是衡量教师能否一下子抓住学生心理,能否使学生从开始就对历史这个学科产生兴趣最关键的一步。为此,我在讲“为什么学历史”这一问题时,首先提问:“人最早是从哪里来的?”有的学生回答从类人猿转变来的,接着再讲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历史就开始了。学习历史就能了解人类社会,了解社会上形形的人及其做过的惊天动地、离奇古怪的事,你将会在惊奇、感叹、自豪、悔恨中得到经验,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知识越来越丰富。你会知道长城的兴衰、金字塔的由来、秦始皇的残酷刑法、岳飞气吞山河的豪迈气概等等。这样从一开始就用生动的叙述,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用形象生动、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进行演讲,使学生感到好奇、有趣,认为应该学习历史,学好历史。

二、创设情趣,化难为易

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概念抽象,学生难记,没兴趣学,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情趣,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比如,我在讲《清朝前期疆域》时,有七个方位需要学生牢牢记住,以往学生常常记混。我按顺时针方向编成一句话:海岭拔牙安到阳台上,海(包括南海诸岛),岭(西跨葱岭),拔(巴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牙(北接西伯利亚),安到(外兴安岭,库页岛),阳(东临太平洋),台(东南到台湾)。这样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只用了三分钟便记熟了。

三、实施好目标教学

根据学生水平,教师将每节课的目标合理分配为几个小目标,让学生从制定目标起就预料到成功的希望,带着希望学习,兴趣便能提高,完成任务后,便能获得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讲“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时,可分为三个目标:(1)汉高祖休养生息措施;(2)惠帝、文帝、景帝的做法;(3)最后结果。这样就降低了答题的难度,最后再留给学生一个问题:“汉初统治者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同春秋战国时谁的主张相同?”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既联系了前面的知识,同时又为后面汉武帝大一统思想埋下了伏笔。

四、充分利用图片和课本插图,激发学生兴趣

课本中图文并茂,为我们直观教学提供了方便,学生乐于学,易接受。如课本中的《都江堰流域图》,开始学生只觉得好看有趣,经讲解后他们悟出了图片的功用、种类,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便于教学。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古物或一些古代名画、风景等图片,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感悟到“不学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从而增加学好历史的兴趣。

五、组织小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比赛,如分组必答、抢答,激发学生比着学、抢着答、赛着做的积极性,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首先教师课前根据所讲内容特点,精心设计好一些问题,课堂上通过小竞赛,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例如,我在讲《》时,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始竞赛答题。规定:必答题,每次只允许一个同学作答,在限定时间内同组同学可做补充,答对得20分,答错不扣分;抢答题,谁先举手谁先答题,每一组只一次机会,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教师以竞赛主持人的角色,边监督答题,边纠正错误,课堂轻松而愉快。对此,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强化记忆,学习兴趣强烈,积极性高,最后评出这节课的优秀学习小组,给予表扬鼓励,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搞好课外活动,丰富历史学习形式

观于海者难为水范文第4篇

按字母分类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W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X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Y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Z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按作家分类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之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晋)鲍照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代出自蓟北门行》)

(西汉)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少卿书》)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报任安书》)

(三国)诸葛亮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汉)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鸿鹄歌》)

(南朝)刘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与海。(《文心雕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战国)李斯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

(魏)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有作,先寄郑公五首》之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之二)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后出塞》)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论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醉歌行》)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贺知章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裴休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I北楼》)

陆游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西山村》)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位卑不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抒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生。(《三月十七日夜醉作》)

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只恐夜深花睡去,放烧高烛照红妆。(《海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酬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贺欧阳修改仕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观于海者难为水范文第5篇

世间多少情感的流露编织着爱,多少人因为一种爱而不羁,单人行走,消失在茫茫人海,这是一切事物的咒语,它控制了人的思想,人的理性,使人深居不可估摸。

亲人之间的相濡以沫,交融契合是亲情的流露,他只在一瞬间的显现,潜移默化的行为告诉人们的不仅仅是心灵的撞击,更是精神上的冲淡。想念亲人是痛苦的,即使有深爱的情感,也只是一种分担。朋友之间的互相配合,相互关心帮助是友情的流露,它只是表现“义”字的意思,友谊比天高比海深,古人有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正是友谊的见证!

人的心理凝聚了多少情感!每一种情感的流露都坦然,当然也有人会因情感而失败,因为,流露是一种需要,千秋万代有多少风流人物,曾经的沧海桑田,一苦难为水,流露也是一种美,发自内心的美,有时,也许从脸上看出来,或者用其他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便是流露的真正含义。

人世间大都是空空的来,走也不便带走些什么,向你爱的人流露出你的情感,向他表明,这才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独特魅力,如果要我说,我要对我父母说:“谢谢你们!”或写一句简单的话足以证明你是有情的。当然,又时为了一些客观原因,可以把它藏在心里,藏在最简单的地方,不要表示出来,也有时,我们对于某一种表露不适应,你也可以换另一种方式,如果有些同学没有向家长表示过问候过,此时,你可能会因为是第一次而不好意思,那么,也应该大胆的锻炼自己啊!情感的过分流露也是不好的。记得曾经有一个妈妈,有两个孩子,大的上二年极,小的才几岁,这个妈妈每天见到上学的孩子就过分表示爱,小的见状,总是埋怨她,她仍是不理 ,总让小的一边玩去,幼小的心伤害了,人变为一缕烟。这个故事也许好多人不信,一个几岁的小孩会自己死?但是不得不承认过分流露的害处。

观于海者难为水范文第6篇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7、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9、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10、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1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21、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2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4、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27、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28、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3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33、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3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3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3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3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4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4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4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4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47、学无止境。——荀子

4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4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5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5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5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5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55、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5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59、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60、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6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6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6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6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6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6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6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68、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6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7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7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7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7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76、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7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78、《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7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8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8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83、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8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8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86、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8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88、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89、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9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9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92、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93、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94、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9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96、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97、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9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9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0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0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1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103、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104、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0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10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0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08、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10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1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1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1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1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16、玩物丧志。——《书经》

1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1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119、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20、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1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京()

12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2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2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27、吃一堑,长一智。

12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1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13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13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3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3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134、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13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3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137、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13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观于海者难为水范文第7篇

夜晚,浓雾漫天,打开楼上小屋的灯。橘黄色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屋子,暖暖的。乳白色的画布上,是我悬空的小屋,宛若在仙境般,如此惬意。真想不到,我的小屋竟是一幅美画。

关灯,躺在床上。累了一天,那个舒服呀,就跟酥了骨头一样。打开收音机,熟悉的音乐,亲切的言语,这一刻:我无需面具,可以大喊大叫,或哭或笑不用再在人前装出冷漠,自己终于属于自己了!好自在。听着声波那端朋友的祝福,时而开心,时而难过,却很舒服。

听这悦耳的笛声,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无边无际的大海,蓝的让人忧郁。海面前站者一个人,他双目紧紧盯着天与海的交界处,双手握在胸前,像是祈祷。就这样苦苦等待着,没有一点怨……

听一听老歌,看看往昔的照片……回忆总是这样让人幸福,让人难过,何时能再回到从前呢?答案是否定的,却感觉像一坛陈年老酒,更醇,更香。既然夕阳无限好,又何必近黄昏呢?毕竟我曾经拥有过。

忘不了看夜晚的流星,虽不免湮没于黑暗中,可至少我曾绚烂过。忘不了那些美好时刻,即使物换星移,我心中的沧海依旧蓝,蓝的让人有些醉了!

“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我一下公共汽车,就抓着书包努力地跑。

实在很累,我放慢脚步喘喘气。看到到达学校还要差不多兜一个圈儿。我更着急了。

不经意地,我发现了一条分叉路,顺着那个方向似乎也可以到达校门。好奇的我决定尝试。于是,朝那个方向跑。

果然,跑到了校门口。嘿嘿,门还没关,不回迟到。真幸运!

于是,我说:其实幸运很简单!保持好奇心,乐于尝试并探索新的可能性。

XX/03/02 wednesdaysunny

今天得知竞赛的结果了!我不小心得了奖,真幸运!

对那一门学科,我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我认真地准备,期待追求到什么。等到竞赛前夕,我竟坦然地告诉自己:进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得不得奖无所谓。

于是,我说:其实幸运很简单!在自己的能力限度内确定自己的生活任务和目标。尽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想要的。

XX/03/03 thursdaywindy

这是一个没有太阳的白天。我要到另一所学校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阳光的失约,似乎向我预示着什么。

果然!涂答题卡要铅笔,我忘带了。

陌生的他们都在埋头,我无措。似乎他们冷漠态度向我投射可怕的敌意。

忽然,有人给了我一只铅笔,我看着他的微笑,庆幸地笑了。我也挺幸运的!

于是,我说:其实幸运很简单!让自己想个幸运者。要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朋友,他们可能在必要时拉你一把。

XX/03/04 fridayrainy

今天收到同学的一封来信!他告诉了我以前学校的情况。他告诉我:现在学校变得很乱,班主任与另一为老师闹矛盾。现在有老师闹罢课。

他还说:幸好你转得快,不然连书都不用读了。

或许应该觉得自己很幸运。当初总是不愿转学,来到这里也是郁郁寡欢。或许现在证明了,如果不来,我才要真的后悔了。

于是,我说:其实幸运很简单!把拒绝变成解决,要乐观地面对生活。

(其实,知道学校发生那么多事的那一晚,我是偷偷地流过泪了。)

XX/03/05 saturdaysunny

今天又是一个晴天。清风很凉爽,绿叶很有活力。我走在幸运石铺成的小径上,觉得周围的景物因为有了春风的眷顾而格外动人。

观于海者难为水范文第8篇

关键词:问题情境 问题意识 多元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模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创设课堂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

例如,《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的教学,我们要抓住学生好奇心理,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首先播放了多媒体课件:浩瀚的大海、蔚蓝的海水。学生都专心地用眼睛观看着大海那美丽的景致,用耳朵倾听着大海的声音,然后启发提问:“海水是蓝色的,这已是一个常识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呢?”从而引起学生思考,接着说:“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就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查找资料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

例如,某老师在教学《孔明借箭》一文时,首先让学生细读课文,要求他们通过细读,理解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课文中除了诸葛亮,你还对哪个人感兴趣,为什么?请把你的见解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这一环节的设计运用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思想,但还是围绕着本文的中心--诸葛亮神机妙算而展开的。交流活动开始了,除了有对诸葛亮进行分析的,许多同学还说周瑜论曹操,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一个学生质问老师说:诸葛亮明知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老师面对学生的质疑,笑而未答,过了一会儿说:这就是诸葛亮用人的高妙之处,请大家仔细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再一次细读课文,并且在读书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场意想不到的辩论开始了。有的说:这是鲁肃与诸葛亮的私人交情很好,所以同意帮他的忙。有的说:这是鲁肃对周瑜心胸狭窄怀恨在心,所以有意让诸葛亮胜过周瑜。种种解答都不无道理,老师露出了满意的神情。此时有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说:从鲁肃果然不提借船之事,我觉得鲁肃是一个老实可信赖的人。诸葛亮不正是看中了他的这一品质才请他帮忙的吗?这个学生的回答很精彩,课堂上响起了一片掌声。

可见,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还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

三.注重文本的多元解读,展示个性风采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各环节的设计,化难为易,突出重点,逐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喜怒哀乐。

例如,在品读《西风胡杨》一文时,某老师让学生谈对胡杨的感受,学生谈到了胡杨的坚强不屈、高温耐寒等特点时,课堂上突然传来了与此不协调的声音:“胡杨很傻”。老师顺势引导:“胡杨傻吗?”一个“傻”字引发了学生思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再次潜心阅读,据理力争,进行现场争论。透视这教学细节,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他们的讨论源于文本,又跳出文本。如果我们教师压抑学生个性,推崇统一,就会僵化学生思维,怎么会有“傻”的出现。有了问题,给孩子们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样的课堂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考,形成了多元解读文本的思维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抓住每一个契机,给孩子们搭建一个个展示个性的平台,给他们创造一个个充分表达思想、抒感的机会,让学生在争论中明是非,悟道理,求发展,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