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威廉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威廉华兹华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1篇

英国桂冠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故事开始于坎布里亚郡北面的小镇科克茅斯,1770年出生的他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第二个。他家的房子是镇里最气派的,背靠德文特河河岸,能够观赏到四周环山的美景。

童年花园

诗人的父亲是有权有势的劳瑟家族的律师和人,他们的房子就是靠这份工作挣来的。一开始年轻的华兹华斯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家里人给予他完全的自由,在德文特河里游泳,和兄弟们去钓鱼,和妹妹多罗西在乡间漫游,花园的围墙外面就是德文特河在流淌,他还可以坐在岸边,沉浸在书中打发一天,日子过得无比惬意。菜园里出产丰富,家里还有仆人,这样天堂般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

华兹华斯8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孩子们不得不接受祖父母或者不同的叔叔姑姑的照料。威廉被送到了霍克斯黑德文法学校,1779年至1787年在那里学习拉丁文、希腊文、数学、科学和文学,据说每天都要上10个小时的课。妹妹多罗西被送到了哈里法克斯的一户人家。孩子们就这样分散了很多年。华兹华斯1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去世了,而且因为与雇主发生了争吵,导致家里收入减少,孩子们的社会地位下降,同时孩子们也失去了童年时候的家。

与兄妹们分离,父母双亡,对华兹华斯的诗有很大影响。比如《麻雀窝》,《致一只小蝴蝶》,都是在回忆小时候在科克茅斯度过的田园生活。在《麻雀窝》中诗人的妹妹多罗西变成了艾米兰,“她给我一双耳朵,一双眼,锐敏的忧惧,琐细的挂牵, 一颗心――甜蜜泪水的泉源, 思想,欢乐,还有爱。”在后来,多罗西记述了她再次回到第一个家的经历,那些通往河岸的台地一直深深印在她的心里,再次见到已经面目全非,她童年时期栽种的那些可爱的玫瑰和女贞树篱因为无人修剪,漫天生长,古老的台地被遮盖起来,看不见了。

1937年,华兹华斯出生的家几乎被拆掉,改建汽车站,幸运的是在截止日期前几天,当地的一些人组成的筹款委员会筹齐了1625英镑,买下了房子,一年之后,当地把房子交给了英国国家信托。直到2004年的全面修复之前,科克茅斯的花园变成了草坪。

专家们经过考古调查发现了科克茅斯原先布局的很多线索,恢复成了现在我们熟悉的科克茅斯房子和花园。花园重新开始出产蔬菜,而且从房子里望去,景色宜人。但是2009年的一场可怕的洪水让很多重建工作毁于一旦。洪水冲毁了花园的东墙,和多罗西记忆地的后墙。为了安全,台地残存的墙壁也不得不拆除。这个台地不得不完全重建。这也为维修人员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可以思考在花园中种什么,从而把更具有乔治亚时代趣味的植物重新引入到了花园中。让花园与华兹华斯出生的18世纪70年代的风格更接近。 鸽舍永远与诗人的浪漫诗歌联系在一起。华兹华斯最主要的杰作在1807年之前完成了。

华兹华斯家的花圃中,如今有古老的玫瑰,药用植物像拳参,草本植物像菘蓝,用于切花的蓝刺头,紫锥菊和传统蔬菜,其中乔治亚时代的豌豆估计如今已经很难在别处找到了。花园中还种了好多琉璃苣,旱金莲,细洋葱,鼠尾草,所有这些在18世纪都是可以用于餐桌的,花朵可以生吃,鲜美可口,也可用于为肉,鱼提味,或者加入派中。沿着花园的砖墙,按照1768年的一本花园指南的要求搭起了橡木架,根据这本书的要求,为李子,苹果和梨葡萄,铁线莲和玫瑰各搭建了所需要的格子。

鸡窝附近围着劈开的橡木栅栏,还种着榛子树和柳树。英国国家信托在重建时选用植物纤维和木桩,因为华兹华斯的时代只有这些材料。花园里的青梅,布拉斯李,莫利洛黑樱桃挂着装饰性名牌,使用的是当地的可循环的石片。

鸽舍时光

威廉和多罗西从童年时候就分开了,他们长大后梦想着能够再次一起生活,但是很多事情都阻止这一天的到来。在剑桥求学期间,威廉到法国旅行,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威廉与法国女子安妮特坠入爱河。1792年,他们的女儿卡洛琳出生后,威廉打算与安妮特结婚,但是因为局势动荡和经济窘境,不得不回到英国。在接下来的7年里,威廉有时与妹妹多罗西一同出游,但更多的时候是与诗人同行,朋友塞缪尔・柯勒律治游历。

1799年威廉回到湖区,开始向朋友们介绍他从小就熟悉的山脉,湖泊和河流。威廉和多罗西在格拉斯米尔小镇找到一处房子,一年的租金只需8英镑,从此开始了她作为一名信心鼓励者、灵感激发者兼私人秘书的漫长的生涯。虽然后来这里被称为鸽舍,但是威廉和多罗西从来没用过这个名字,原来这里是个小酒馆,名字是鸽子和橄榄树枝。兄妹两人非常高兴,有时候他们的哥哥约翰也会过来住,而追随威廉而来的柯勒律治住在附近,他经常周末过来。

鸽舍的小楼不大,小院不宽,小门窄窄的,石片薄薄的,院墙也是矮矮的,一切都是那么谦恭,那么安静,那么和谐。1799年,搬到鸽舍几个月之后,威廉写道,多罗西非常满意这房子,她已经开始设想在斜坡的上面再建一所夏天的避暑房子了。在斜坡上他们种了蕨类,块茎植物和在散步过程中采集的或者当地人送给他们的野花。他们修葺了台阶,种了些能够食用的蔬菜,可能是他们从科克茅斯的花园里就熟悉的豌豆,大豆,胡萝卜和白萝卜。沿着围墙种了金银花和玫瑰。

在这里威廉成了那个著名的桂冠诗人。对于他的崇拜者和追随者来说,鸽舍代表了他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在开始的几年中,多罗西照顾哥哥的饮食起居,让他能够投身写作和漫游。他们一起劈柴,一起挖地掘土,相互诉说,并且朗读诗歌给对方听。在鸽舍,华兹华斯写了他最有名的有关花朵和自然的诗歌,比如脍炙人口的: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华兹华斯 诗歌 回归自然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杰出代表,他的诗大多是描写农村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孤独的割麦女》是他的代表作,诗歌分三节,以孤独的收割人的歌声为线索,以歌声结合质朴辽阔的画面,表现了割麦女内心丰富的世界。

诗人从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出发来体察劳动者的歌声,从而烘托出歌声的优美迷人。诗歌第一节描写年轻姑娘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的景象,诗人经过苏格兰高地,看到一个独自一人的姑娘,一边在广阔的田野中劳作,一边唱着凄婉的歌曲。诗人以过路人的身份提醒读者,“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无声无息,不动声色,别打搅了沉醉在劳动和歌唱当中的割麦姑娘。“你看你听”的提醒,或站或行的静观默察,这些独特心理感受无一不烘托出姑娘歌声的感人肺腑,沁人心脾。画面的背景由远及近,依次呈现。远处是高原峡谷,中间是辽阔的田野,麦浪翻滚,金黄灿烂,近处是一个年轻有力的姑娘,站在原野上,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空旷宽阔的高原田野,高远清爽天空,遍地金黄的风舞麦浪,巧妙地烘托出歌声的高亢悠扬,给人以空谷传音,哀转久绝之感。静止的自然,劳作的人,凄婉动人的歌声,三者和谐统一,构成了一种独特清幽的美,而诗人的心也在这美的境界中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在第二节里,诗人提到“夜莺”(nightingale)和“杜鹃”(cuckoo bird)这两种鸟。它们都是吉祥鸟,夜莺常象征希望(hope)、喜悦(happiness)。对于古往今来心细敏感的诗人们来说,它的啼叫常常能把梦幻与现实,痛苦与欢乐联系在一起;杜鹃是春天的宠儿,杜鹃声声打破了沉寂,代表寒冬逝去,赋予人们希望与喜悦,也代表诗人对大自然的一种爱恋和呼唤,盼望大地回春,万物重生。诗人说“杜鹃声声”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也反衬出劳动者歌声能 够打动人心,具有感染力的特点。在这首诗中,诗人就把割麦女的歌声比作沙漠里的夜莺和杜鹃的啼叫声。但是在沙漠里行走的旅人是不可能听到这两种鸟叫的。诗人在这里是想借鸟鸣来衬托割麦女的歌声。对世人来说,鸟类的呜叫没有特殊涵义,人类很少去留意。我们知道鸟叫是无止无尽的,这点却与刈麦女的歌声有相似之处。诗人认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自然之声,而不是尘世俗音。女孩独自一人,身处旷野之中,她仿佛与自然连成一体。诗人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姑娘的歌声远比夜莺呜声、杜鹃啼声动人心魄。割麦女的歌声,不知涵义,也无听众,但无止无尽。“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诗人聚精会神地听,漫不经心地走,完全沉浸在劳动者的忧郁凄美的歌声里,不知不觉已登上了高高的山岗。当他意识到姑娘已从他的视野中消失,歌声已从他的耳际消逝时,他的心还长久地沉浸在歌声美妙动人的世界里。

“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些什么?/也许她在为过去哀伤,/唱的是渺远的不幸的往事,/和那很久以前的战场?/也许她唱的是普通的曲子,/当今的生活习以为常?/她唱生活中的忧伤和痛苦,/从前发生过,今后也这样?/不论姑娘在唱些什么吧,/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一个不期而遇的普通劳动者,一个孤独的收割人习以为常的歌唱,华兹华斯能保持一份平等与关爱,一份真挚和善良,一份设身处地的理解体察,这正是华兹华斯人道主义高尚情操的体现。他听,他猜想:姑娘也许在为过去哀伤,为不幸悲叹,为战争垂泪;也许是为司空见惯的生活而歌唱。也许她在歌唱过去,或者她在歌唱未来,歌唱劳动,歌唱自然,她歌唱痛苦和忧伤,或许她又在歌唱幸福和希望……“不论姑娘在唱些什么吧,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她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劳动者,像脚下的大地一样质朴、沉实,像田野麦穗一样充实、坦荡,像深秋高空一样宽容、忍耐。她用歌声来歌唱生活,她用劳动来维护尊严,她用胸怀来拥抱自然,拥抱生活,她是一位非常坚忍顽强、朴实乐观的劳动者,一位可敬可赞的好姑娘。一个简单质朴的劳动人民能与自然如此和谐的相处,那么当今的我们呢?诗人对她的歌声所包含的内容作出种种猜测感悟,引领我们在歌声和想象中去了解一个劳动者的内心世界。善解人意的理解,丰富的内容,巧妙地烘托出姑娘歌声的感情,让我们透过歌声,了解到一个劳动者的高贵的灵魂。我们心间有孤独的收割人作伴,我们并不孤独。

从整体上看,整首诗歌从诗人经过麦田,见一少女放声高歌,描写歌声蕴涵,又不乏少女的向往和欢乐。诗人的情感与麦田的画面少女的歌声产生强烈的共鸣,之后回想,仍念念不忘。这是全诗最重要的一个意境,也是它的精华所在。此意境创造了所谓“天人和一”的崇高境界,也成功地体现了华兹华斯自然抒情诗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诗歌的语言朴实、自然、简单,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割麦女》用平实的描述去赞美自然,诗人呼吁人们回归自然,他崇拜自然,在自然中寻求安慰,主张人类应回归自然以拯救人类的心灵,他欣赏大自然之美,在自然中寻求精神的安慰,以此来净化被污染的心灵。在当今工业社会,破坏自然破坏生态,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形势下,华兹华斯这位田园诗人的这种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精神追求,现实意义尤为重大,也深深影响了在当今社会的我们。(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杰弗里·哈特曼 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 文学印象

杰弗里·哈特曼作为学者,他笔耕不辍,发表著作颇丰,其中有一些引起西方学术界关注及好评的作品是我们得以窥探他的学术思想如何发展的重要研究资料,我们透过他的学术著作可以大概了解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渊源和内容。我们主要研究他在浪漫主义文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杰弗里·哈特曼于浪漫主义解读

哈特曼认为,文学不是单纯用来安慰或放松人们的心灵,实际上它的终极目的和远大志向是培养人们的一种理智的情感,即清除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而获得一种超越而神圣的美感。这种美感已经彻底摆脱了意识形态机制的束缚,正是浪漫主义诗歌唤醒了审美主体的美感——一种对象化或意向性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就是哈特曼所谓的“理智的情感”。

哈特曼之所以进行浪漫派诗人的诗歌研究,主要是因为很多现代文学批评家对他们作品的文学价值评价不高,甚至批评浪漫派诗歌过于天真幼稚、矫揉造作和自欺欺人。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浪漫主义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英美学界对浪漫主义文学的轻蔑态度激起了哈特曼的不满和反抗。对浪漫主义诗人的再发现,重新肯定他们在文学史的重要地位,也顺应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二、杰弗里·哈特曼对华兹华斯的解构

1964年,哈特曼的第二部以华兹华斯及其他浪漫派诗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华兹华斯的诗》,他在1971年再版《华兹华斯的诗》一书的序言中说:“我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华兹华斯‘意识的意识’,其他所有方面——包括心理学、知识论、宗教观念、政治——都处于次要地位。”

1、想象之解构。哈特曼反驳传统学者将华兹华斯的诗歌视为只有通过杀害或者自然而创造出的充满幻想或幻觉的诗歌,他在《回顾》中说:“我的观点恰恰相反:由于对弥尔顿式的幻想诗歌的厌倦,华兹华斯预示了一种崭新的对自然深感满意的意识,或者至少这种意识在想象中不会侵犯自然。”哈特曼认为,华兹华斯在面对自然时陷入一种对于幻觉或幻想的恐惧之中,他尽力在意识到来之前控制它的生成和发展,防范它与自然产生对立和冲突。哈特曼在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割麦人》、《迈克尔》、《露西》等诗歌的字里行间发现了这个秘密,他强调诗人在审美欣赏和创作活动中的自我意识与想象的关系,尤其是“人格化”的想象这一概念,而非像其他研究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学者那样,仅从想象的创造性和社会性入手探讨浪漫主义文学中想象这一范畴。

2、宗教观之解构。华兹华斯早期诗歌创作以自然泛神论为,他相信自然界的山川草木都是绝对而神圣的存在,同时他也认为自然的人性像自然界一样是另一种神圣而绝对的存在。在哈特曼看来,华兹华斯的是一种以自然泛神论为思想底色,用哲学和艺术相调和、相混融的颜料描画自己所体验及所想象的情意化或人格化的自然,难怪华兹华斯自称为“哲理诗人”。这种“哲理诗人”便是哲学、艺术和“纯净宗教”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所谓“纯净宗教”则是既有“生活气息”又有“高尚的思想”,“它的元素是无限,它的终极信仰是对自然事物的崇拜,它为自己划定边界的同时也与世俗达到了和解。”华兹华斯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意向性的自然在想象的引导下,超越了客观的自然世界,生发出神圣而神秘的宗教情感,并且由此升华至天启的审美境界,这样诗人便获得了“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意志”。

3、情感观之解构。要想达到天启式的审美境界必须依靠感觉、想象和情感合力推动,这也是审美主体被赋予的自由意志。华兹华斯在《不朽的启示》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幸亏我们借以生存的心灵,幸亏它的仁慈,它的喜悦和它的忧思,对我来说,就算是最卑微的鲜花也能引发超越眼泪的深沉的思想。”华兹华斯对自然与人的爱不仅赋予它们美妙的形式——“情感的存在”,同时还使之成为一种亘古不变的价值存在。哈特曼认为:“诗人首先由客体元素组合而成的自然景观出发,也就是由客观化的自我感觉出发,在自我意识中以一种美好的印象呈现出来。再由感觉到精神暗示着某种向内的转向,尤其是“未经到访的景象”只存在于诗人想象世界里,诗人不再执著于引起想象的客观原因,即他忽略了认知性和审美性相统一的感觉或感知。哈特曼认为,诗人的人生具有二元性的特征,也就是内在与外在、积极与消极、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人生,这种二元对立与统一的状态就像潮汐一样跌荡起伏。华兹华斯不仅没有忽视由自然现象生发的审美感觉和审美感知,而且更加重视由感觉向想象的过渡和转化,以及感觉和想象之间的关系。

三、杰弗里·哈特曼于浪漫主义文学中自我意识的形成

一种被称为“治疗的智力”的术语深受哈特曼的关注,它可以补救和治愈趋向毁灭的自我心理分析和自我意识,而且它与某种传统的受到宗教控制的智力不同,它是一种诞生及成长于浪漫主义时期的特殊的精神疗愈措施。哈特曼认为华兹华斯也经历过一段时间内他遭受到自我意识和自我心理分析的一场斗争。这种常见的人生现象通常发生在诗人文学创作的前期,它会影响诗人前期创作思想的成熟,但是很多浪漫主义诗人仍然不畏艰辛躬身探索这危险的成熟之路。

哈特曼强调那些深埋在过去的非自我意识状态里的内容,这种隐藏在非理性的潜意识中的“力量”在创作活动的某一时刻绽放成昙花一现的灵感和顿悟,它比后天累积的知识更加珍贵难得。自我意识从混沌的非自我意识或者意识的整体里分离出来之后,对自我的存在方式做出深刻的反思,从而形成所谓的“第二个自我”,也就是竭尽全力征服和超越原来的自我意识,并且在更高的层面上以否定而辩证的方式达到复归“存在的整体”的存在状态。这样的过程无疑是为了“唤醒深埋在过去的非自我意识状态里的内容”,也是为了还原那个“整体的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最终与自然合而为一的“整体的人”,也才能获得创造浪漫主义神话的想象、情感和信仰。

参考文献

[1] Geoffrey H. Hartman, Wordsworth’s Poetry, 1787-1814,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2] Geoffrey H. Hartman, The Unremarkable Wordsworth, London: Methuen, 1987

[3] [英]拉曼·赛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固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4] [美]林塞·沃特斯,《美学权威这样批判》,昂智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华兹华斯不仅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抒情诗人,也是有着自己独立诗歌观念的诗歌理论家。华兹华斯主张诗歌的情感、题材、语言和创作目的都要以“快乐”为起点和终点,“快乐”成为其诗学中的核心理念,这就构筑了他独具个性与魅力的“快乐”诗学。在这种诗学观念的指导下,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一种崇高的自然与人间之爱及其独到的伦理内涵,成就了其诗歌在英国乃至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并对当今世界的诗歌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1770—1850)是横跨两个世纪的英国大诗人,其诗歌艺术和诗学理论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研究对象方面,“已有的研究涵盖了他的自然观、社会观、民主观、主题性复归、时间性修饰、意象意境、诗歌语言、诗歌题材等众多领域”…;在方法论方面,已经有心理学研究、新历史学主义批评、文本批评、性别批评、西方批评、解构主义批评,这说明国内外的华兹华斯诗歌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然而,我们深以为憾的是,人们忽略了华兹华斯对“快乐”的理解与阐释,以及其背后丰厚的诗学意义和伦理价值。而从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和诗歌艺术综合来考察,“快乐”无疑是其基本要素之一;无论从其诗学观念还是诗歌艺术实践来看,它都有着潜在的深层内涵,并且维系着其内在的统一性和逻辑性。可以这样说,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在当时英国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对诗学理论起着拓展作用,对当今世界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也富有相当的启迪意义。

一、

统一性与逻辑性: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

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主要集中体现在《“抒情歌谣集”1800年版序言》和《“抒情歌谣集”18l5年版序言》这两篇长文中。从总体上来说,其关于诗歌创作与批评的理论,主要包括对“情感”、“题材”、“语言”、“创作目的”等几个方面的理解与认识。无论从华兹华斯自己所撰写的两篇序言来看,还是从其诗歌艺术经营来看,“快乐”始终都是其中隐伏的一条主要线索和一个重要的诗学主旨。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具有丰富而独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首先,诗歌中的情感应当是一种以快乐为主的情感。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消失,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然而不管是一种什么情绪,不管这种情绪达到一种什么程度,它既然从各种原因产生,总带有各种的愉快;所以我们不管描写什么情绪,只要我们自愿地描写,我们的心灵总是在一种享受的状态中。”这是一段常常为人所引用的话,不过,引用者多半是以此来说明诗歌情感的来源,即诗歌往往来源于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其实,华兹华斯在这里所表达的诗学思想远没有那么简单。笔者认为,这段诗学名言中涉及到了这样几个问题:其一,诗歌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其二,诗歌的创作过程是诗人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向诗歌逐渐迁移并流人诗中的过程;其三,诗歌创作是在一种自愿并且自然的情况下完成的,强调诗歌艺术的自主性与自由度;其四,诗人的情感是愉快的,而诗歌中的情感是诗人情感的流入,可以推断也是愉快的,并且,诗人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是一种享受的状态,自然也是一种愉快的状态。在这四个方面的诗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快乐”诗学思想。我们也许应当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诗人能够回忆起来的情感是从哪里来的?其逻辑起点是什么?华兹华斯在《颂诗——忆幼年而悟永生(永生颂)》一诗中这样写道:“儿童既然是成人的父亲,,我就能希望自然的敬爱/把我的一生贯穿在一块。”诗歌对儿童的天性作了高度的赞美。在这首诗中,华兹华斯认为:“婴幼时,天堂展开在我们身旁!/在成长的少年眼前,这监房的/阴影开始在他周围闭合,/而他却是/看到了灵光和发出灵光的地方,他见了就满心欢乐;/青年的旅程日渐地远离东方,/可仍把大自然崇拜、颂扬,/在他的旅途上陪伴他的,/仍有那种瑰丽的想象力;/这灵光在成人眼前渐渐黯淡,/终于消失在寻常的日光中问。” “儿童是成人的父亲”,其理由在于:儿童生活在天堂里,拥有着瑰丽的想象力和与大自然高度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是,儿童总是自由而快乐的,他正是由此与成人区别开来。华兹华斯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正如约翰·比尔所指出的那样:“华兹华斯真正要写的是,儿童出A具有创造性的上帝自己;正是神圣自然中保留的这庄严的光辉,才将其周围的世界变成了‘天堂’。”

“也就是说,华兹华斯认为儿童是人间和天堂(上帝)的直接联系者。如此说来,华兹华斯所要回忆的便是儿童时期在天堂里的感觉了,正是它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情感的源头。这样的回忆性的情感同样是快乐的,当然,也包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和与大自然的浑然一体。因此,从逻辑上讲,从儿童时代的天堂之乐到对它的深情回忆,冉到诗人情感的进入诗歌,以及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在华兹华斯看来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而“快乐”则是这种感觉的根本所在。

其次,诗歌的题材就是诗人的情感,在具体的诗歌作品里情感与题材往往是一种一体化的形态。华兹华斯曾经这样认识诗的题材:“题材的确非常重要!因为人的心灵,不用巨大猛烈的刺激,也能够兴奋起来。”他看重的诗歌题材好像只是来源于诗人的心灵与诗人心灵的刺激与震动。当然同时他也认识到:“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而不是动作和情节给予情感以重要性。”如此看来,华兹华斯认为只有以情感作为诗歌艺术的推动力,将题材有机地组合成为合理的动作或是情节,才能创作出真正完美无缺的诗篇。而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情感和题材的契合点到底在哪里?我们还是只有从华兹华斯自己的论述中来寻找。华兹华斯曾经这样说过:“只有愉快所激发的东西,才能引起我们的同情。”同时他还曾经这样强调:“没有一种知识,即是,没有任何的一般原理是从思考个别事实中得来的,而只有由快乐建立起来,只是凭借快乐而存在我们心中。”而诗人所能做的是一些什么呢?诗人往往依据人自己的本性和他的日常生活来看人:“觉得到处都有事物存心中激起同情,这些同情,凶为他天性使然,都带有极大的愉快。”我认为,华兹华斯的论述隐含了这样几个问题:其一,诗人对诗歌和生活的态度是人之本性,立足点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其二,人(包括诗人)在不断地与外界事物发生作用和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发生是情感的诱发因素;其三,由于诗人创作诗歌的基点是人之本性和日常生活,诗歌具有着与外界(包括读者)天然的亲缘关系,容易将外界事物演变为诗歌题材,促成诗歌艺术的诞生;其四,外界事物刺激诗人,诗人凭借诗歌与外界发生情感的交流都是由于愉快之情的诱发,而读者与诗歌发生共鸣,引发同情,其最终也是为了获得愉快。由此可见,在华兹华斯这里,题材和情感的契合点确实是诗人内心的快乐。让我们看一看华兹华斯的名诗《我们是七个》的片断:“‘可他们两个都已经死去!/灵魂已升进了天国!’/这些话全都是白说,,/这位小姑娘还是不改嘴:/‘不,我们是七个,’她说。”按照常理来推断,两位亲人离去本应是很悲伤的事情,可是这位小姑娘执拗地坚持她们七兄妹是同在的,其原因就在于那个小姑娘对生死的看法本位于快乐的原则;诗人在此淡化人间的生死,其实质是看到了亲情给人带来永远的愉快。综上所述,从诗歌选取题材的原则、在诗歌艺术的实践以及诗歌客观的艺术感染力、诗歌文本的客观呈现来看,“快乐”都在其中担负着枢纽的作用。

再次,诗歌的语言应当是美丽而富于趣味的。华兹华斯对于诗歌的语言有过一段很精彩的论述,他说:“这些诗的主要目的,是在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和情境上加上一种想象力的色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真实地并非虚浮地探索我们的天性的根本规律……使这些事件和情境显得富有趣味。”将这段关于诗歌语言的话和他提出的选取题材的标准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统一性和相异性:其统一性表现在语言运用的立足点是人之天性和日常生活情节;其相异性体现在想象力的渗入使得诗歌的文本形式又迥异于生活的一般形式,造成诗歌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获得一种陌生化效果。诗人创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诗歌艺术对事件和情境的糅合而具有趣味性,也就是快乐的营造与获得。如果能够与诗歌的情感、题材吻合起来,就可以使得诗歌艺术具有一种统一性。在华兹华斯看来,语言的使用存在一个历史性与现时性的问题。

历史上出现的优秀诗歌创造了优美纯粹的语言,而语言的反复使用又会使其从优美堕为俗滥;同时,语言必须与时俱进,适合人们的Et常现实生活,方能获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为此,华兹华斯认为诗歌语言的使用要合情合理。他说:“我想使我的语言接近人们的语言,并且我要表达的愉快又与许多人认为是诗的正当目的的那种愉快十分不同,……我希望这些诗里没有虚假的描写,而且我表现思想都是使用适合于它们各自的重要性的文字。……这样做有利于一切好诗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合情合理。”如此看来,华兹华斯对诗歌语言提出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进行真实描写,探索人性的根本规律,传达诗歌应有的愉,追求语言使用的情感性、愉、合理性、生活性的多位一体。

第四,诗歌创作的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够感到一种少有的愉快。华兹华斯说过:“诗人希望把他的情感接近他所描写的人们的情感,并且暂时完全陷入一种幻觉,竭力把他的情感和那些人的情感混在一起,并且合而为一,因为想到他的描写有一个特殊的目的,即使人愉快的目的。……诗人做诗只有一个限制,即是,他必须直接给一个人以愉快。”。人们之所以喜欢读诗是为了什么?也许有的人认为是为了了解诗人的情感,也许有的人认为是为了寻求一种美感。华兹华斯则明确地指出人们读诗就是为了寻求快乐。诗歌创作是为使人愉快的思想,也明显地体现在华兹华斯的诗歌艺术实践中。其诗作《布莱克大娘和哈里·吉尔》讲述了一个地主和穷人的故事:布莱克大娘不堪严冬的寒冷而去偷地主哈里·吉尔的篱笆来烧火取暖,结果被哈里·吉尔捉住了,大娘向天祈祷哈里-吉尔不再感到温暖,哈里·吉尔终于受到上帝的惩罚,而永远失去了温暖的感觉。这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掩盖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大娘和地主之间的矛盾本是激烈的阶级矛盾,大娘的悲惨遭遇和哈里·吉尔的奢华生活形成了尖锐的对立,诗人并没有将冲突的解决诉诸血与火的暴力,而是极力加以淡化,借用上帝的力量来惩处人间的罪恶。这样的处理方式的真正用意,在于以“善”感化“恶”而最终达到消泯恶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情感的宣泄导向平静与美善,从而促成读者对诗歌艺术接受体验愉悦感的充分实现。

华兹华斯“快乐”诗学思想体现出了一种比较严密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华兹华斯把诗歌的情感来源定位于人之记忆领域,强调人之主体感受性与外在世界的交感融合,从而导致了某种情感因素在记忆领域的贮存,期待着诗歌创作的唤醒、重现以及艺术化展现。其二,华兹华斯利用“沉思”来实现情感从记忆领域到艺术领域的转化,诗人以个体之情感来感受、体味人类普遍性情感,实现诗人情感由“小我”向“大我”的提升;“沉思”也体现为诗人寻找特定的艺术媒介,如艺术体裁、语言、韵律等,从而实现记忆领域之自然性情感向艺术情感的转化,并寻求与诗歌艺术媒介的高度契合。

对于情感的表现,华兹华斯用“合情合理”加以调节和控制,一方面是在反抗西方诗学史上对情的压抑的倾向,另一方面合理地“纠正了浪漫主义诗学可能造成的滥情主义”。《我们是七个》和《布莱克大娘和哈里·吉尔》两首诗,对于亲人死去的哀痛以及阶级之间残酷的欺压与迫害,作者对其情感的表露都维系在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较为恬淡、平和的情绪氛围中,并且用理想化的“‘不,我们是七个,’她说”和上帝的惩戒来寻求心理的安慰与矛盾解决的良方;同时也维系了华兹华斯诗学情感的快乐色调及其艺术魅力,显示了华兹华斯极其深厚的诗学修养。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呈现出完整的流程性与逻辑性:记忆(情感的贮存)——沉思——创作——合情合理。整个流程显示了华兹华斯既是诗人又是理论家的双重身份,而从“沉思”与“合情合理”的关系来看,“合情合理”昭示了其独立的诗歌主张,即诗歌应该给读者以或教益,“情”与“理”并举;“沉思”不仅体现为情感与艺术媒介的契合,也是“情”与“理”冲突缓解的中介。故而“沉思”与“合情合理”维系了华兹华斯“快乐”诗学的一体性以及创作上的可行性,共同铸就了其“快乐”诗学的美学魅力。

总的来说,华兹华斯“快乐”诗学的基本内涵,就是强调作为诗之基本要素的情感、题材、语言、创作目的,都要有“愉快”的因素,认为“愉快”是诗歌创作的起点也是终点,它维系着整个诗歌创作过程的统一性、协调性、逻辑性;其诗歌艺术文本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愉快之美,完美地演绎了其诗学主张。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诗歌艺术实践上讲,华兹华斯终其一生都在极力构建一种具有重大意义与价值的“快乐”诗学。

二、去庸俗化:“快乐”诗学的伦理内涵

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涉及到了诗人、诗歌艺术、读者三者的内在关系,而其立足点则是人性之本与日常生活,也就是如何看待生命本身和生命如何存在与怎样发展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华兹华斯对此发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这种诗学思想以及在其中蕴涵的深厚的伦理内涵,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华兹华斯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才会有生命的趣味产生。他曾经这样指出:“他(诗人)以为人与自然根本互相适应,人的心灵能照映出自然中最美最有趣味的东西”,同时“诗是人和自然的表象”。这不仅道出了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并且也确认了诗歌作为一种艺术体式同人与自然都具有一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华兹华斯认为自己被大自然赋予了一种成功和艺术评论家必须拥有的品质,而他也因这一言论而“名声大噪”l7l720如此看来,自然给人以感化与启迪,人也能感应自然界中美和趣味的东西,二者互相适应,具有一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交感性,而诗歌正是二者交感的艺术表征。

从艺术创作上来讲,自然无疑是艺术来源的给养;从伦理上讲,自然往往给人的心灵以净化,使人的灵魂得以超升,摆脱功利的约束而进入自由之境。华兹华斯在《写在早春的诗行》中这样写道:“大自然使我躯体中的灵魂/同大自然美好的作品结合;/我呀,想起了那问题就心疼:/人把人变成了什么?/……/IN下伸展的带嫩芽的枝梢/扇子般地招引轻柔的风儿;/任我怎么样,我不由得想道:/那中间也有着欢乐。”对此可以这样理解:其一,大自然具有净化人类灵魂的力量,也具有一种与人类灵魂亲和的质性;其二,人类离开了大自然面临的只是灵魂的异化,人类脱离了正常人性发展的轨道,就会远离生命的本真形态;其三,在大自然里的一切都是快乐的,那里才是美好的天堂、人间的乐土,人类应该学会像大自然中的生命共同体那样和睦相处、相亲相爱。总之,华兹华斯通过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给读者留下的伦理学启示是:大自然中的生命存在形式是人类相处的理想模式,人类理应接受大自然的浸染、熏陶,让生命与生命之间和谐相处,抵制功利对灵魂的蒙蔽与异化,从而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其次,人与社会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中才能生存与发展,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的个性、气质与风采。华兹华斯认为人是社会的构建因子,社会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的个性在社会中得以彰显,同时又要受到社会性的制约。而华兹华斯常常把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升到整个宇宙的高度,从而在一个人、自然、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宏大场阈下来确立人的地位和社会的关系,“华兹华斯意在拓展我们对一个非个人的宇宙之伟大性的激赏,直到我们学会将我们自身界定为所有无数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份子,离开了它们,我们将无从存在”。而在这个宏大的场阈关系网中,人以获得愉快为其立身之本,愉快的获得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崇高的热情。华兹华斯在《诗行:记重游葳河沿岸之行》这首诗中多次提到“欢乐”:“而在城镇和都市的喧闹声里,/在我困乏地独处屋中的时候,这些景致会给我甜美的感觉,/会使我血脉和顺又心头舒畅;/它们进人我心灵深处,使那些/沉睡着的往日欢乐感情开始”,“欢乐具有的神威使我们目光/沉静,看清事物的生命/……/我在精神上多少次求助于你!/……灵上的图景再次苏醒过来;/我站在这儿,体会现时的快乐,/也高兴地想到在这个时候还将/给未来岁月增添生气和精神/食粮/……/自然也就是我的一切”。这首诗里所表达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人、自然界、社会构成一个宏大的宇宙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是自然和社会的中介。因此,人从自然界吸取精神食粮,向深处能够体味人性与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存价值,向广处能够反省社会的现时状态。诗人认为都市和城镇的喧闹不适合生命的诗意栖居,而只有向自然朝拜,从那里激发人性之圣洁的爱,从而整合现时的社会矛盾,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情感上讲,只有这样人才能获得欢乐;从伦理上讲,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诚而合理。正是人与自然、社会构成了华兹华斯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主线:大自然——人(欢乐)——认识人性、激发圣洁之爱——反观社会、从而构建合理社会,而“欢乐”正是这条主线的情感本体,社会伦理道德则是其潜在的衍生。

再次,人与诗歌及艺术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人能够从诗歌与艺术作品里获得启示与真理。华兹华斯曾经这样说过:“诗的目的是在真理,不是个别的和局部的真理,而是普遍的和有效的真理”,“诗人唱的歌全人类都跟他合唱,他在真理面前感觉高兴”,“诗是一切知识的菁华”,“诗人是捍卫人性的磐石,是随处都带着友谊和爱情的支持者和保护者”,“诗是一切知识的起源和终结,——它像人的心灵一样不朽”在这里,华兹华斯确立了诗人和诗歌的崇高地位,也就间接地确立了人与诗歌艺术的关系:人要接受诗歌艺术的陶冶,从中获得启示、知识、真理,并且也能认识人性,作一个诗歌艺术的追随者和合唱者。华兹华斯在早期的一首诗中曾经这样歌唱:“诗人给我们崇高的爱和关心,/愿他们永远受到祝福和称颂,/他们神圣的歌使世上的我们/生活在真理和纯真的欢乐中。”从这里可以看出,华兹华斯给诗歌与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是艺术上的要求,并且是伦理上的要求。他认为读者要从诗歌艺术中获得真理和崇高的爱,从而构建个人灵魂的底蕴,再以此升华开去,使得整个社会都统筹在真理、爱和关心之中,如此,个人、诗歌艺术、社会都将为欢乐所充满,并且获得理想的发展模式。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播 《文化与社会》 精英文化

一.关于《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社会》是雷蒙・威廉斯1958年发表的作品,乃他成名作,被译为多国文字出版,本书被看做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英国新左翼的开创性作品。作者以五个关键词“工业”“民主”“阶级”“艺术”“文化”为写作索引,梳理文化观念、艺术审美的变迁乃至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的解构与重构,他尝试架构出影响文化思潮的思想脉络。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一词的内涵发展记录了人类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领域的这些变革所做出的一系列正常而持续的反应。

二.理解浪漫主义艺术家的艺术观

《文化与社会》在“浪漫主义艺术家”中论述的关于艺术的观点与《第三次浪潮》中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浪漫主义艺术家们认为诗人是富有想象力,“感知并再现‘根本真实’”的天才,雷蒙・威廉斯选择了几位代表作家如华兹华斯、雪莱、布莱克和济慈进行了分析,他们都坚持同一个艺术观点,即工业文明带来的技术革新破坏了艺术的神秘感和内在灵魂,使精英文化的地位遭到威胁,文化进入大众化的时代,精英文化只存在少数人的心里。在进入工业文明之前,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存在地位是如雷蒙威廉斯评价布莱克所说的那样:“对他来说,艺术所体现的想象力不是商品,而是对‘对那些真实不变的永恒存在之物的再现’”。然而工业社会的到来和先进技术破坏了这一切,所以浪漫主义艺术家们极力抵制工业文明,当然也不仅因为如此,还有随之而来的民主政治运动对艺术家们地位的冲击。民主革命的结果是贵族的权势、精英文化的神圣和知识分子的地位受到打击,也就是艺术家们不再是纯粹的艺术家了,他们必须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挣扎求存。

三.艺术观受到冲击的关键因素――传播

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的革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领域便是传播技术的革新,从古登堡发明印刷术到电报、电影、广播再到互联网的出现,传播媒介的种类和传播途径日益丰富多样,传播技术的革新使精英文化走出象牙塔,走进大众视野。可以这样说,工业文明带来技术革新,促进工业的兴起,工业的兴起便产生了新的阶级,新的阶级通过改革运动和传播新思想谋求政治地位和权益,于是民主革命爆发,而这一切在无形之中就改变了艺术和文化的内涵。

四.传播改变艺术、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观念

1.读者群发生变化。在精英文化时代,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作品只是在他们所谓的精英人士(除了他们自己还有贵族)之间传播,互相欣赏。那时候还没有印刷术,流传的版本都是手抄本。同时受教育的权利的也属于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底层民众并不享有这个权利,于是诗歌、戏剧和绘画等多是上流社会用来消遣和品读的艺术,其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都是很有限的。工业文明改变了这一切,文化走向大众化,作家创作的作品面向的不仅仅是精英阶层,更多的是普通大众,读者群变得更广,鉴赏水平更低。

2.在对待公众的态度上发生了变化。在工业文明之前,艺术家们对公众的态度正如济慈在书信中写到的那样:“除却永恒之物、美的原则以及对于伟人的怀念之外,我对于公众或者现存的任何事物,毫无谦卑之感”,可是工业文明之后,艺术家的成败的标准变成了吸引读者的寡众,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改变对待公众的态度,以获取支持。

3.艺术品的性质属性发生变化。工业文明带来的技术改革使天才们的作品被复制和模仿,再加上读者群的扩大,市场需求逐渐增长,于是专业化、技术化的生产就应运而生,艺术的复制品随处可见,商品价值衡量艺术价值。

4.艺术是展现“高级真实”的理论得到重视,这也是由模仿和复制艺术品的技术决定的,人们更相信技术创造艺术的真实性,对于那些天才们融入灵魂的呕心沥血之作反而持怀疑的态度,因为艺术家是人,社会的人,创作艺术时必然带有主观的因素,个人的情感。而机器是客观的在生产艺术的真实。

5.艺术家的天才地位受到挑战,日渐成为一种常规存在。这种变化是由前面的变化引起的一种结果,艺术家的优越感和独特性被大众文化颠覆,于是他们批判工业文明带来的一切,也就是雷蒙・威廉斯所讲的那五个关键词身上所发生的新变化,他们甚至参与到政治中去,撰写政治小册子,参加游行和煽动革命,或是直接参加战争,带着对过去的回想和对现实的挣扎。

五.结语

在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精英文化早已不复存在,但是与当下的文化状态相比较,精英文化实在要品质很多,如何做好“内容为王”,吸收精英文化的精髓,促进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值得进行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0―1950[M].高晓玲,译.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6篇

“牛津是剑桥的母亲,剑桥是哈佛的妈妈”

剑桥大学的历史比起牛津大学要晚了60年。牛津大学成立于1168年。1209年,牛津的一位学生在练习射箭的时候将镇上的一名妇女误杀,从而激化了早已蕴含在牛津市民与学生、学者之间的矛盾,两名学者竟然被当众吊死。整个牛津人心惶惶,学校停课,有教师和学生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逃离牛津。他们来到剑桥,发现这个宁静的小镇十分适合学习和研究。他们在当地教会的帮助下在剑河旁安营扎寨,潜心文化传播和学术钻研,从而开创出一片新的学术天地。有趣的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竟然是剑桥的派生体。

1637年,剑桥大学伊曼纽学院的毕业生约翰・哈佛移民美洲。在去世前,他将自己一半的产业和图书馆捐献出来,建立了哈佛学院,形式完全仿照伊曼纽学院。以后便发展为哈佛大学。而哈佛所在的小镇,也被命名为Cambridge,为了区别于英国的剑桥,中文译名称为"坎布里奇"。对此,有人打趣说:"一只不错的英国老鸟孵化出美国的巨鹰来。"每一年,都有许多哈佛毕业的本科生申请来剑桥读研,为的就是圆一个追根寻源的梦。有人这样形容牛津、剑桥、哈佛这三所世界名校的渊源:牛津是剑桥的母亲,剑桥是哈佛的妈妈。

“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

牛津与剑桥,同为世界一流的知名学府,两者之间的对抗关系似乎永远存在。在各个方面,他们都不乐意承认他们的共通性其实大过了差异。

“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一方是人文科学家,另一方是自然科学家,这似乎是很多人心中固定的公式。剑桥大学类似中国的清华大学,以理工科著称,出了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而牛津大学则和国内的北京大学一样以文科著称。

在牛津大学就读过的英国首相,几乎可以排成一个排。坎宁、艾德礼、艾登、麦克米伦、道格拉斯霍姆、威尔逊、希思、撒切尔、布莱尔――唐宁街10号简直就是牛津大学开的分校!还有许多有影响的政界人物,像巴基斯坦的贝・布托、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原香港总督彭定康,以及一大批的影视明星、著名作家、制片人,都毕业于牛津大学。

同样的悠久历史,同样的杰出地位,造就了同样心高气傲的牛津人和剑桥人。

据说,牛津人相信是他们统治着世界,而剑桥人会撇撇嘴:我们根本不在乎是谁在统治世界!牛津和剑桥都喜欢称对方为“另一个地方”,好像这是最大的贬低似的。前联邦德国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是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1994年剑桥大学也决定授予他荣誉博士的头衔。对于他曾接受牛津的荣誉称号一事,剑桥大学的人用一句话轻描淡写:“不要紧,一生中总要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在近几年英国综合性大学的排行榜上,牛津的位置一直排在剑桥之后,这多少让牛津人有些愤愤不平,于是就拿两校校徽上的区别做起文章来。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校徽上都有一本书,只是剑桥的那本书是合上的,而牛津的那本是打开的。牛津人嘲笑剑桥人不用功读书,只拿书本装点门面,没想到剑桥人毫不犹豫地回击:“哪儿啊,是你们读书太慢,我们都学完了,你们还在学。”

“牛剑之争”的起源

作为英格兰民族知识界的双驾马车,牛津、剑桥之间的互不服气也算历史久远了。

19世纪20年代,两个分别跻身于这两大名校的好友突发奇想,既然牛剑在学术教育上互不服输,不如举行一次划船对抗赛来较量一番。原来这两所大学都位于河畔,分别依傍着康河和查韦尔河。划船运动在两校都很受欢迎,唯一的不同是划船的方法:在剑桥,船头朝前,划船人站在船尾;而在牛津,则是船尾朝前,划船人站在船头。划船比赛的两个创始人碰巧都叫做查尔斯。剑桥的查尔斯・莫瓦尔出身名门;牛津的查尔斯・华兹华斯更是有来头,他的叔叔就是英国著名的“湖畔派”桂冠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老华兹华斯还曾是剑桥的学子。

1829年3月12日,剑桥向牛津下了战书:“剑桥大学在此向牛津大学挑战,在伦敦或靠近伦敦的泰晤士河上进行一次8人赛艇比赛,时间定在复活节期间。”同年6月10日,划船赛在伦敦泰晤士河牛津郡的亨利段河面进行,牛津大学在首次比赛中获胜,从此拉开了两校间百年恩怨的序幕,前一年的失败者就成为下一年的挑战者。在过去的151届比赛中,剑桥赢了78次,而牛津赢了72次。在1877年的那次对抗赛中,两队同时抵达,由于当时并没有终点摄像设备,所以被裁定为平局。目前,剑桥大学保持着时间最长的连胜纪录――1924年到1936年连胜13次,而牛津只有一次10连胜(1976年到1985年)。

“牛剑”,在竞争中成长

几百年来,牛剑两校激烈地竞争着,但他们同样互相尊重,难舍难弃。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7篇

Nothing says spring better than perfectly shaped and beautifully hued posies in their millions.

With botanical gardens exploding into color and scent, and towns around the world celebrating their favorite local flowers with festivals, now’s the perfect time to plan a floral excursion. Here we introduce some of the best places to view spring flowers. So put on some spring clothes and go catch a glimpse of the true wonders of the season.

没有什么比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花海更适合做春天的代言人了。

植物园里春色满园、花香四溢,世界各地都在庆祝当地的鲜花节,现在正是计划一次赏花之旅的最佳时机。这里我们为您介绍几个春季赏花的好去处。所以换上春装、去一睹大好的春色吧!

Plum Blossoms, South Korea

梅花,韩国

Traditionally one of South Korea’s first spring flower festivals, Gwangyang International Maehwa Festival takes place at Seomijin Village in the city of Daap-myeon, where an 83-acre area is carpeted in white Maehaw flowers, or plum blossoms. The Maehaw,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integrity and fidelity in South Korea, also heralds the arrival of spring in the country as the flower is one of the earliest to bloom.

When to go: March 23 to March 31.

作为韩国历史最悠久的春季花节之一,“光阳梅花节”在全罗南道(Daap-myeon)的梅花村举行,83英亩的土地上开满了雪白的梅花。在韩国,梅花被视为正直坚贞的象征,作为最早开放的花卉之一,梅花也预示着韩国春天的到来。

赏花时间:3月23日―3月31日。

Daffodils, Britain

水仙花,英国

The British love daffodils. The joy that these bulbs bring them is demonstrated in the poem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by British poet 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 As the poet wanders aimlessly, he stumbles across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The sight of these flower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has brought pleasure to the poet’s fellow countrymen for centuries.

Every year in March, thousands of people across the country flock to daffodil festivals to admire the flower. The biggest daffodil festival in Britain is held in the village of Thriplow in South Cambridgeshire, where the sweeping rows of daffodils paint the entire area a lush yellow.

For those who missed this year’s Thriplow Daffodil Festival, the Cotswolds in South Central England are still awash with cheerful yellow.

When to go: The first two weeks of April.

英国人酷爱水仙花。在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的诗《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球茎花带给他们的欢乐。诗人漫无目的地游走时,偶遇“一簇簇盛放的金色水仙”。这满眼“迎着微风翩翩起舞”的景象为诗人和英国民众带来了几个世纪的欢愉。

每年三月,英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民众都会成群结队地前往水仙花节赏花。英国最大的水仙花节在南剑桥郡一个叫Thriplow的村庄举行,漫无边际的水仙花使得这个地方化身为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对错过Thriplow水仙节花的游客们来说,英格兰中南部地区的科茨沃尔德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黄色花海。

赏花时间:四月的前两周。

World of Color Awakens

Tulips, The Netherlands

郁金香,荷兰

One of the best-known flower place connections has to be the Netherlands and tulips. Tulips were first introduced from Asia in the 17th century, but over the centuries the Dutch have made the flower their own.

The country’s Keukenhof Gardens is the largest tulip site in the world, with more than 4 million tulips in 100 varieties covering an area of 32 hectares, according to a television.

The garden opens to visitors between March and May when the flowers reach perfection. On the “Walk of Fame” you can see tulips named after famous people, both non-fictional and fictional, such as Mozart, Ronaldo and even the Lion King.

要说与花渊源最深的国家,最知名的要数郁金香之国――荷兰。郁金香最初于17世纪由亚洲传入荷兰,但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荷兰人给郁金香贴上了自己的标签。

据某电视台报道,荷兰的库肯霍夫公园是全球最大的郁金香基地,那里拥有一百余个品种的郁金香,多达四百多万株,占地达32公顷。

公园于每年三到五月郁金香盛放时向游人开放。在“星光大道”上,能看到以虚构人物或真实名人而命名的郁金香,比如莫扎特、罗纳尔多甚至是狮子王。

Cherry Blossoms, Japan

樱花,日本

The coming of the cherry blossoms (Sakura) is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events in Japan. Cherry blossoms have a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untry. They fall to the ground and disappear in only a couple of weeks (even sooner if the frequent rains wash them off the trees), echoing the Japanese belief in the short, transitory nature of youth and life itself.

In a typical cherry blossom festival, families and friends gather under flowering trees to enjoy picnics, barbeques and tea ceremonies. Sometimes the festival continues late into the night, with decorative electric lanterns hung in the trees for evening enjoyment. Ohanami at night is called “Yozakura”.

When to go: From the end of March to early May when cherry blossoms bloom all over Japan.

在日本,赏樱花是最令人兴奋的活动之一。樱花在那里具备一种文化意义。从花瓣飘落到湮没于尘土,樱花的花期只不过短短数周(如果雨水频频光顾,花期会更短),这正呼应了日本人的一种信仰:青春和生命短暂易逝。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学文体学 古诗英译 韵脚翻译策略 节奏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37-01

文学文体学属于文学批评的范畴,它对文学话语的研究与语言学文体学不同,语言学文体学的研究以发展语言学理论为目的,在分析时只是注重阐述相关语言的精确性和系统性,而对作品文本自身的内容及美学效果却忽略不计。文学文体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文本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

中国古代的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不论在文字上还是在音节上,都给人以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和寓意美的感受。如何将古诗词的美传达给读者?如何将这种美体现在译文中?运用文学文体学的方法分析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更能提高译文的水平。而其中音律的翻译更是在诗歌乐感传达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古诗英译的韵脚翻译策略

韵脚广泛地运用于诗歌中,使诗歌变得有节奏和乐感。音节的重复是体现诗歌音乐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六种模式:头韵(alliteration)、谐元音(assonance)、谐辅音(consonance)、倒末韵(reversed rhyme)、排韵(pararhyme)和末韵(rhyme)。头韵和末韵在诗歌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谐元音也经常在诗歌中出现。韵脚是区分诗歌和散文的一种方式,它使诗歌更接近于音乐。诗歌中一般均已结尾押韵,我们根据押韵的排列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押韵格式:AABB、ABAB、ABBA等。如许渊冲先生在翻译刘禹锡的《竹枝词》时:

原文: 译文:

竹枝词 Tune: “Bamboo Branch Song”

山桃红花满上头,The mountain’s red with peach blossoms

above;

蜀江春水拍山流。The shore is watched by spring water

below.

花红易衰似郎意,Red blossoms will fades as my gallant’s

love;

水流无限似侬愁。The river as my sorrow will ever flow.

我们观察刘禹锡源语诗歌后不难发现,其诗中第一句与第四句的“头”与“愁”押韵,首尾呼应,具有很强的诗歌乐感。而译者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根据文学文体学的特点把其韵脚相对应译成诗中第一句“above”与第三句“love”,第二句中的“below”与第四句“flow”分别构成押韵,使整首诗呈现出ABAB的结构,使译文朗读时朗朗上口,保持了源语的韵脚,更体现了诗中愁思如江水一般,源源不断。

二、古诗英译的节奏翻译策略

节奏是指语音在一段时间内,有规律的变化,其中包括语音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不同于汉语,英语是以重音计时的一种语言,也就是说英语话语中每一个音节与其他音节间隔的时间来决定话语的节奏。诗歌中的节奏不仅仅可以增加诗歌的乐感,更能通过对语速的影响表达和传递作者的情绪和情感。在英语中,长元音和双元音通常给人带来舒缓的感觉,由于间隔时间较长使句子的速度减慢。反之使用短音则使句子的节奏紧凑。使用重音音节的词语的密度大小也可以影响到句子的节奏和节拍,重音音节的词语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及副词等。也就是说使用双音节实义词的频率越高,则重音的密度越大,诗歌的节奏也就越快。而连续地使用重音词语可以起到强调的效果。例如韦庄《菩萨蛮》的下阕中:

垆边人似月,译文:The wine-shop waitress looks like the

moon bright,

皓腕凝霜雪。Like snow or frost congealed her arms are

white.

未老莫还乡,Till he grows old, from South lands he won’t

part,

还乡须断肠。To leave this land for home would break his

heart.

在英语中以音步(foot)作为节奏的基本单位,一个音步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句子中的重音数目决定了音步的数目。而音步中不同数量的非重读音节及重音与非重音交替的不同方式构成了每个音步的不同形式。源语是三步抑扬格(iambic trimeter),而徐先生的译文是五步诗抑扬格(iambic pentamater)。因为汉诗语言精简凝练,且富于意境,用英语则需要把其节奏翻译出来,根据文学文体学特点则应译成五步抑扬格。

综上所述,虽然英汉语系在本质上有巨大差异,在翻译上音节数不能完全对等。但韵脚却可以保留原诗的韵味,让读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节奏作为诗歌音乐性的中心,其变化使语速快慢交替,节奏的急缓变化、错落有致更能唤起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诗歌文体不同于其他文体的一大特点即音韵美。运用英语文学文体学理论分析古诗译本中音律翻译策略,可以更深层次地再现原作的神韵与风貌,使译者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同时提高古诗译文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侯维瑞.文学文体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