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园

春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春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园范文第1篇

跨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由无数盆装饰成的小花坛。

远远望去,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紫色的……它们在微风中喷吐着醉人的芬芳,引来无数蝴蝶翩翩起舞,招来蜜蜂嗡嗡欢唱。

绕过花坛,就看见一条红砖铺成的走廊。走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就像一首欢快动听的乡间小曲。走廊上架着葡萄架,小手般的葡萄藤紧紧地抓住架子,慢慢地向架顶延伸。架顶上挂着十来个火红的大灯笼。微风吹来,它们轻轻地摇晃着,仿佛在说:“啊!万春园的景色可真美!”走廊上摆了一长串鲜艳的,像在开花展似的:有的是花骨朵儿,显得柔弱、娇嫩;有的刚展开两三片花瓣,显得秀气、斯文;有的已经怒放了,露出嫩黄的花蕊,显得尊贵、典雅。真是有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朵艳,一朵比一朵有姿态。

穿过走廊,就到了水族馆。水族馆里有各种各样逗人喜爱的淡水鱼。最令我难忘的要数银皮球、金玛丽和食人鲳3种鱼了。先给你介绍一下银皮球吧,它全身上下都是银色的,肚皮圆滚滚的,活像一只小皮球;眼睛很大,但不突出来,尾和稽都很薄,如轻纱一般。别看它长得笨,游动起来可轻快灵活了:能一上一下地游,能把身子翻过来快速地游,还能一边游一边翻跟头。当然,文静美丽的金玛丽也值得一看:它全身覆盖着橘黄色的鳞片,像金子一般,金玛丽的名字就是由此得来的。它游得很慢,游的时候火红的鳍轻轻闪动,好象彩绸在飞扬,可爱极了。凶猛的小型食人鲳更是引人注目:它们身上长满了各色的彩鳞,构成了许多种美丽的线条,看起来很可爱。别瞧它那秀气的样子,其实可凶猛了。听说30条食人鲳1分钟就能把1头牛啃成一堆骨头!

春园范文第2篇

清冷的冬雨洗去了几日反常的炎热,天气骤然变得寒冷了。

不想去楼下散步,就到楼上走走吧。我很久没有看到我们家的楼顶花园了,它是否也如楼下的花园一般萧索呢?

我穿过篱笆,踏进花园,一眼望去——三分惊愕,七分惊喜。楼顶花园依旧欣欣向荣呢!

杜鹃开得热烈,火红火红的,却不刺眼。我向来不喜欢红色,但我实在不能讨厌这一团团一簇簇的大花球。好不容易把目光从杜鹃上扯开,我又被篱笆上的牵牛花墙吸引住了。紫色的小喇叭在风中微微地颤动,我仿佛听到它们在齐声奏响。那藏在绿叶后的小精灵们兴致那么好,毫不吝啬地吹着喇叭,把快乐都散播到空气中了。墙角的荷兰豆叶中不知何时钻出了几朵小花,走近细看,哟,真绝了!我从来不知道荷兰豆有如此特别的花——花瓣分两层,外层雪白,虽只有两片,却热情地敞开;内层是深深的紫红,状如小碗,小心翼翼地盛着自己芬芳的心。桔树上吊满了金色的小桔子,木瓜树上挨挨挤挤地挂着青色的木瓜,就连无花果也来凑热闹了,粉扑扑的脸蛋从叶子下面探出来,让我忍不住想摸一摸。若非寒风徐来,谁见了这样的景象会认为现在是冬季呢?

过去我过分地关注树上的枯枝,地上的落叶,却不曾看见近在咫尺的欢乐。掩上柴扉,却见牵牛花的嫩藤缠着竹篱绕到门顶。呵,春色满园关不住呢!

春园范文第3篇

长春园・玉玲珑馆・陶嘉书屋

圆明园经过那次劫掠并烧毁后,馆藏宝物散落到世界各地,而其建筑组件大部分被毁,少数逃过大火焚烧的散落到民间,经历了多灾多难的100年,能够存世实属不易。此“清乾隆・兽面门环”为纯银浇铸,品相完整,通体光亮如新,宛如当年在皇家园林时之风光。

圆明园代表着中国18世纪皇家园林的最高水准,建筑上被誉为“世界园林的典范”。历史上的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其中长春园共占地1000亩,分东西两部分。西部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于1751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时,各主要景群,诸如澹怀堂、含经堂、玉玲珑馆、思永斋等已基本建成。而该园东部诸景(映清斋、如园、鉴园、狮子林),是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1766-1772年)大规模增建的。

长春园内有数座西洋宫殿、楼阁和溪涧,使之具有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玉玲珑馆位于长春园之东,建于1747年,四面环水,只有一条迂回小桥可到,是长春园内少有的相对独立的景群。馆内有名为“陶嘉书屋”的三间西配殿,此对银环应为该殿的遗物。圆明园中中国庭院遗留下来的建筑配件极为罕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有同一刻文的门环与此对门环为同一出处。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据翰海公司介绍,这对银门环高26厘米,是清乾隆时期皇家造办处专为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建筑特制的门环。银环样式仿西周铜环,而非当时常用的狮首或古钉状式样,故而罕见。门环外形为椒图。椒图是传说的龙子,一说为第三子,一说为第八子。椒图形似螺蚌,性孤僻,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口紧合,因而人们常将其衔环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取其紧闭之意。“龙生九子,九子皆不成龙”。龙子的传说起源于古代,一直流传于民间。至明代在部分典籍中,对其特征的描述基本相同。由此可见,椒图的传说成熟已久,也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园范文第4篇

“同学你好,北门怎么走?”

“不好意思,北大没有北门呀。”北京大学有很多门――东门外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西门上的飞檐和斗拱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永远有游人往来拍照;

南门距宿舍区最近,每天都有无数抱着快递盒子的学生从这道门进进出出。

唯独缺了北门。

北大的最北端是一堵青灰色的弧形围墙,西起蔚秀园,经鸣鹤园到朗润园,

将整个北大北面的水木清华小心翼翼地包围起来。

爬上土坡趴在北墙上探头,可以清楚地看见圆明园地铁站的出口,以及只有一街之隔的圆明园。

北大为什么没有北门?

想回答这个问题,时光要倒流回上世纪初的燕京大学。

北边有园林

1920年,司徒雷登转遍了北京四郊,只为了给刚刚接手的燕京大学挑一个新校区。几经周折,他最终挑选了离颐和园不远的一块地方,那里横跨已经荒芜颓废的前清皇家园林淑春园和畅春园。司徒雷登从陕西督军陈树藩的手中购得了这块地皮,燕京大学最初就是在勺园和淑春园两座古园林遗址上建立起来的。

淑春园曾经是圆明园的属园,它和北大校园北面的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蔚秀园、承泽园等园林一样,都是皇帝赏给宠臣和贵族的赐园。和.接手淑春园后大肆营建,将其打造得富丽堂皇,花团锦簇,号称是“京师第一名园”,有诗曾赞美此园道:“缤纷珂.驰中禁,壮丽楼台拟上林”。只可惜美丽繁华都只是昙花一现。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直到民国初年,淑春园一直破败不堪,园内建筑所剩无几。所以,到了司徒雷登手中,一切得重新开始。

建校心切的司徒雷登请来了耶鲁大学毕业的墨菲作为校园建设的总设计师。在古典造园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理念下,燕京大学的主轴线以贝公楼定位,跨石桥,穿西门,直指京西玉泉山顶,从而使未名湖畔的博雅水塔与玉泉山上的玉泉塔遥遥相望。墨菲甚至深谙明朝米万钟经营勺园时“更喜高楼明月夜,悠悠把酒对西山”的浪漫,一反坐北朝南的传统,将燕京大学主校门和主教学楼朝西布置。由于墨菲在规划的最初就是以园林保护为核心理念,所以燕大的北面园林得以继续水木清华,诗情画意。

那么北大现今的北墙到底是何时建成的?

北墙何处寻?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朗润园和鸣鹤园。朗润园原名春和园,北面与圆明园只有一墙之隔,东临城府街,南隔镜春园遗址与未名湖相望,西接鸣鹤园遗址,整体上呈东西长方形,西北一隅为弧形墙。朗润园是圆明园的附属园林之一,直到民国初年仍归皇室所有。 1923年,燕京大学在淑春园故址建校后不久便与朗润园主人签订了为期三十年的租赁合同,将其作为教职工住宅。

朗润园曾经有东西两门,正门在东南角,对着今成府街西口;西门对着石平桥,北面围墙并无出口。燕京大学建设时期,木器厂的建设毁坏了朗润园东南门,此后西门也不复存在。鸣鹤园也是圆明园的附属园林,与朗润园一样,正门同样在全园的东南角,南墙西端还有院门一座,名为丽春门,北墙并无出口。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邓辉教授解释道,北大北门历史上就没有存在过,按照中国传统的解释,北边是聚气之地,向北边开门实际上不符合风水的观念。

简单来说,北大的北墙就是朗润园、蔚秀园和鸣鹤园这三座清朝皇家园林的围墙,本来便没有门。那为何北大迁入后,没有在北墙开门呢?

有北墙而无北门

1952年燕大和北大合并后,北大购得承泽园,镜春园,朗润园,完成了以古园林为基础的一次空间扩张,这些园林主要用于兴建教师公寓。当时,未名湖区域规划用地已基本建设完成,校园北部为圆明园遗址,西部以西校门为界,所以规划者建议在原燕园内不塞入新房子,而要往东往南寻求空间。

从地形的角度看,燕园的东部和南部地势高,而西部和北部地势较低,中间有 4米高的水平落差。历史上燕园西部低地有着非常丰富的地下水溢出地上,引水造园十分方便,蔚秀园、承泽园、畅春园、鸣鹤园、镜春园等重要园林都聚集在低地。

到了1950年代初期,学校西部地区是大面积的稻田,就连学校西门内也存在自流喷泉,可见地下水位仍然极高。在这种地质条件下进行校舍建设,需要增加很多额外的开支,且市政府规划部门对学校西部地区建设也有建筑高度的限制。所以,校园建设规划确立了东西兼顾,重点是向东发展的方向。

现在,北大的校园规划分区设计中,南部为学生宿舍区,东部为教职工宿舍区,未名湖以南居中为教学区,园林遗产则位于校园的北部。这一功能分区十分有利于遗产的保护,恢复园林风貌,为园林化的北大校园奠定了极好的基础。除了地形和园林保护的考虑外,现实情况中北门存在的必要性确实也不大。北墙外和圆明园地铁站之间,一条名为万泉河的小水渠穿行而过,即使有北门,想必出行也并不方便。

春园范文第5篇

总设计师:6任皇帝VS宫廷画师

圆明园原是康熙皇帝赏赐给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的一座普通园林,开始的规模并不大。1725年,雍正皇帝开始了对圆明园的扩建。乾隆继位后,又为圆明园增添了许多建筑,并在圆明园的东面和东南面增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圆明园,其实是包括圆明、长春、绮春三座园林的,简称圆明三园。

圆明三园初具规模后,嘉庆皇帝又在1799年和1811年间,将两座皇家园林合并进绮春园,并开始新一轮的大规模修缮扩建,而这也是圆明三园最鼎盛的时期。道光继位后,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又改建了绮春园东路一带。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同治皇帝又试图重修绮春园,并改名万春园。

作为圆明园的主人,6任皇帝相继在其中大兴土木,圆明园理所当然地打上了他们的个人印记,他们也就成为了圆明园天然的总设计师和总监造师。

雍正皇帝应该是圆明园的第一任总设计师。1723年,当他开始扩建圆明园时,还在圆明园内设立了一个专门的设计机构――如意馆,也就是当时的皇家画院。在那里,集中了一批优秀的宫廷画师,他们的任务是将皇帝的描述,画成既写实又写意的中国画呈送皇帝御览,皇帝点头后,他们的设计初稿便算通过。所以圆明园的设计既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雍正的理想和意志。

1737年,乾隆皇帝搬进圆明园后成为第二任总设计师,主持了持续整整17年的圆明园第二次扩建工程。乾隆一生多次巡访江南,江南美景成为他设计圆明园的灵感来源,因此形成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同时,乾隆还对西方文化充满了好奇,下令让出入宫廷的画家――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法国人王致诚、蒋友仁为他设计了一组欧式园林建筑――西洋楼景区。

总建筑师:样式雷VS样式房

6任皇帝和画师们只是将现实和想象中的美丽付诸纸上,而具体的建造实施者则是宫廷中的御用建筑公司――样式房。

雍正时期,“样式房”承担着圆明园具体的施工和建筑任务,它和“如意馆”一样也设在圆明园。这个机构当时由一个以雷金玉为首的雷姓家族掌管。“样式房”的长官作为皇家的首席建筑师,这个职务在大清帝国20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全被这个雷姓家族垄断。他们被称为“样式雷”,几乎所有的皇家建筑都是这个家族的作品,包括故宫、三海、天坛、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而雷氏家族7代中有6代是“样式房”的长官,其中名气最大的是第二代雷金玉。

在具体施工前,作为圆明园总建筑师的“样式雷”首先要进行平面设计,画出建筑草图――地盘样,地盘样上有亭台楼阁、庭院山石等建筑图例,也有桥梁、水流的布局走向。草图经皇帝认可后,他们便要将图上的建筑景致用具体的模型表现出来。模型的专业术语叫“烫样”,它是按空间组合和比例来制作的,细致到房瓦、廊柱、门窗甚至室内陈设的桌椅屏风等,以便皇帝审样时一看就明白,也方便建筑时按比例原样放大。当然,作为擅长中式建筑的本土建筑师,“样式雷”并没有参与设计和建造美轮美奂的西洋楼景区。

可惜的是,“烫样”工艺已经失传很久了。据白鸿叶女士介绍,样式雷遗留下来的近2万件烫样和各种施工设计图,中外都有收藏,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有1.5万件,故宫也存了几十件,国外以日本最多,大概存有50多件,美国和法国等也有收藏。2007年6月,“样式雷”图档还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9月,国家图书馆也展出了267件“样式雷”建筑图档和烫样,其中和圆明园有关的有:圆明园内文源阁图样、反映圆明园供水情况的“圆明园来水河道全图”、圆明园万方安和烫样和圆明园廓然大公烫样等。

春园范文第6篇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原有亭台楼阁140多处,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历史上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

春园范文第7篇

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

圆明园,又称为圆明三园、夏宫,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来源:文章屋网 )

春园范文第8篇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他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以及许多小园组成。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当使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还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使上的精华。可是,好景不常: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进去之后,立即疯狂的进行抢劫。在他们的军营里,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等各种奇珍异宝队的满地都是。不光这样,他们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甚至,英法两国为了销毁罪证,竟在圆内四处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转眼间,金碧辉煌圆明园,化成灰烬。

我仿佛看到了圆明园在火中燃烧,听到了圆明园在哭泣;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我深深的知道‘落后就要挨打。’

如今的圆明园已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辉煌,想到这些,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