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三十年是什么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宋玉说:“我们登记。”男的没抬头,问:“你们登多少钱的记?”宋玉和孟倩倩疑惑不解。男的指指窗口玻璃上贴的一张纸。纸上写着:一千元、五百元、一百元、五十元、免费、奖励一百元。金额后写着: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孟倩倩问:“这是什么意思?”窗口里那个女的抹一把脸上的汗说:“你们也看到了,来我们这里的人非常多。现在的人好像都喜欢结了婚就离婚,离了婚又结婚,不瞒你说,我们是冒着生命危险从事这项工作的。经常有同志累得在岗位上吐血。所以,为了尽可能维护我们的健康,新出台了这项规定,如果结婚时间短的收费就高些,如果二十年不离婚,那就免费,如果三十年不离婚,我们还会额外奖励一百元。你们俩准备几年后离婚?”
宋玉说:“我说几年就几年吗?这事情谁也说不清楚。”男的说:“是这样,我们实行多退少补、违约加罚的原则。如果你登记五年的婚姻,结果三年就来离婚,那么我们不仅要加收差额,而且加倍。现在你明白了吗?”宋玉和孟倩倩同时说:“明白了。”窗口里的两个工作人员也同时说:“好,你们商量一下,别急着做决定。”
宋玉和孟倩倩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登记五年的婚姻。窗口里的那个男的冲着旁边的一个门指指:“好,你们去那个屋,宣一下誓。”
宋玉和孟倩倩离开窗口,推开宣誓室的门,屋里坐着一个老太太,老太太的身后是国旗和国徽,很庄严。老太太说:“我们也知道宣誓这东西没什么用,但还是搞一下好。调查表明,搞过宣誓的夫妻比没搞宣誓的夫妻婚姻解体的时间大约可以延迟五至六个月。”
老太太问:“你们的姓名?”宋玉和孟倩倩说了。老太太说:“首先请你们俩如实回答下面的问题。你们是自愿结婚的吗?”宋玉和孟倩倩刚要回答,老太太摆摆手:“有三个答案供你们选择。A.自愿B.不自愿C.说不清楚。”宋玉和孟倩倩同时选择了C。
老太太问:“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你们能做到吗?A.能做到B.做不到C.看情况而定。”宋玉和孟倩倩同时选择了C。
老太太问:“夫妻双方有互相抚养、照顾的义务,你们能做到吗?A.能做到B.做不到C.到时候再说。”宋玉和孟倩倩同时选择了C。
老太太问:“你们能自始至终地善待双方的老人吗?A.能B.不能C.给钱就能,不给钱不能。”宋玉和孟倩倩同时选择了C。
老太太问:“你们能忠于对方,保证不出轨吗?A.能B.不能C.不知道。”宋玉和孟倩倩同时选择了C。
他在一家小公司上班,薪水微薄。她在的企业也不是什么大企业。于是,结婚后,他们并不能如愿以偿的一年存计划数目的钱。甚至想去旅游一次都无法实现。他们过着勤俭的生活,买最便宜的东西,走路上下班。两年后,他们终于有了一点积蓄,向银行贷了款,按揭了一套不大的房子。但是总共的价格却高得吓人,他们算了算,拼死拼活都要换上三十年。
他问她,三十年,你怕吗?她微笑着说,不怕,一辈子都不怕。有了孩子后,她更累了,既要努力的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做家务。他们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她甚至没有买好看的衣服了,化妆品也省了。他则在她的却说下戒了烟和酒。
不幸的是,他在三十岁那年患了一次大病。住院、手术,一个月,几乎花光了这几年的积蓄。孩子上学都成了问题。她没哭,他却躺在床上嚎啕大哭,吵着不活了。出院后,他的情绪异常的低落。他当初信誓旦旦地说要给她幸福,如今幸福在哪里呢。于是,他想到了离婚,要知道,生活就像一座大山,而他只是一只蚂蚁,一只蚂蚁要堆起一座山,谈何容易啊,何况,堆了一点,沙就被风吹走了一点。生活的重担把他压垮了。
他开始喝酒赌博,疯狂的买彩票,不务正业。当他喝得烂醉如泥回到家时,她哭了。她不怕贫穷,但是害怕他失去了斗志。他赌博成瘾,造成了工作上的严重失误,被炒了鱿鱼。至此,他更是陷入绝望之中,喝醉了从大桥上跳了下去。
他没死,他被人就上了岸。只是,他又开始偷窃,偷街上的单车、偷摩托、甚至偷下水道的盖子。最后,他偷起了小轿车。他是在偷第一辆小轿车时被逮住的,送到公安局时,她才知道,她没哭,只是抱着孩子愣愣的看着他。他被判了三年,赔偿六万元。她带着孩子去看他,对他说,我替你陪吧,出来后,好好做人。
她转身走的那一刻,他哭了,孩子般哇哇大哭。她四处借钱,替他还了债。之后,她白天到公司上班,晚上,在街口摆了个小摊,卖烧烤。三年如一日,她没让孩子饿着,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她的脸上渐渐地笑容多了。因为她按月还着银行的贷款,没有拖欠,而且没让孩子失学。光这点,她就觉得幸福了。
三年后,他出狱了。他看着她,泪水又大颗大颗的往下坠。她老了,很老,头发白了许多,脸上也布满皱纹,手则像一双农村人的手。她却在他的怀里笑着,她知道,他醒悟了。果然如此,他真的开始勤奋工作。由于有前科,没有公司愿意聘用他。他就借了钱,开了一个小餐馆,卖早点。
最后,她也辞了职。帮他料理餐馆。他们自己把餐馆装修了一番,装得很漂亮温馨,小小的餐馆一下子变得“高档起来”。后来他们又卖起了特色小吃。由于环境好,东西好吃,小馆子的生意一度红火。开餐馆虽然辛苦,但他和她都咬紧了牙,早早地开门,很晚才关门。后来,他又找了合作伙伴,生意越做越好。
几年中,他们虽然赔了不少,但日子渐渐地宽松起来。后来,他们用了十年的时间还清了房贷,还买了辆中档轿车,再后来,他们的孩子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再后来,他们经常去旅游,以前不能实现的愿望都一一实现了。
同学聚会上,他们成了焦点。当有人问起他的时候,他说:“我们之所以能从艰难中一步步走到今天,完全是因为我的妻子,她在我放弃拼搏的时候没有放弃,而且一直用行动鼓励着我,她让我懂得,婚姻是熬出来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只要用心,总有一天会看到幸福的花开。”
布郎森夫妇结婚已有三十年了。布郎森先生每天外出上班,他妻子则在家里操持家务。一天晚上,布郎森太太羡慕地对丈夫说:“对面楼上搬来一对年轻夫妻,我注意他们很久了。那个男的帅小伙儿每天出门都要与妻子吻别,回家时也要亲吻妻子,人家多亲热呀!你为什么就不能这么做呢?”“可是,我和那位女士还不怎么熟啊。”丈夫为难地说。
重温旧梦
加利米安老爹和老伴谈他们的青年时代,对过去的回忆使他们激动不已,于是他们决定像年轻时做的那样,相约到河边约会。届时,老爹手捧鲜花,来到了河边等待,结果,加利米安老爹空等一场。回到家,他看到了老伴盖着羊皮袄躺在床上。老爹嚷起来了:“你怎么能失约呢?”老太太把脸埋在枕头里,羞怯地说:“妈妈不让我去。”
新婚夜的忏悔
新婚之夜,不安的新娘告诉新郎,她有事要向他忏悔。
新郎说:“亲爱的,没关系,我知道你跳过脱衣舞。”
新娘说:“可是,我要忏悔的是在这之前的事。”
新郎问:“难道你要说你以前放荡不羁,非常不自爱吗?”
新娘说:“是的,在我还没做过变性手术之前……”
战友关系
我和女朋友都是部队上认识的。有天我逗她问我们是什么关系,她说战友关系,我瞬间呆了。只听她弱弱的又来一句:你占有我,我占有你。
大龄单身男的悲哀
提前放年假回家,快到镇上了打老爸电话。
我:“爸,我回来了,马上到镇上了,来接我吧。”
爸:“两个人回来的还是三个人回来的啊?”
我:“就我一个啊。”
爸:“反正走路也只要个把小时,锻炼锻炼身体吧,挂了……”
保养
小夫妻欲。事毕,老公去洗手间认真的清洗擦拭,妻问干吗洗那么久?老公说:狙击枪用完就要保养,我的兄弟叫顺溜……
老婆语录
允许你喝醉,允许你勾妹,但晚上必须给老娘归队,如果你敢伤我的心,伤我的肺,老娘一定把你的第三条腿打残废,让你的鸟鸟永远打瞌睡。
作者:庸
定价:26.00元
出版:现代出版社
当男人碰上女人,这是一桩意外;当男人爱上女人,这是一项游戏;当男人追上女人,这是一种流行;当男人娶了女人,这是一个问题。在这本书里浓缩了漫画家庸先生以往的经典话语,以辛辣的朱式幽默与你谈谈婚姻这件事儿。
恋爱到结婚时结束;人生从结婚才开始
* 爱情如果是沙漠,婚姻就是那棵仙人掌,能艰难地活下去,但却带着棘手的刺。
* 犯错是人类的天性,所以当人们到了一定年龄时,他们就想结婚。
* 婚姻对于浪漫主义者,无异于是泼一盆冷水。
* 现代人的恋爱冒险,已经大部分由电影、电视明星在银幕上代劳;
现代人的婚姻毛线,却只能亲身尝试。
* 婚姻是:男女各得到一半生活,各失去一半自由。
* 女人的迷惘,在于以为能找到白马王子;
男人的迷惘,则在于以为能找到白雪公主。
结果,婚姻就成了最大的迷惘。
* 求婚的先决条件是准确的判断力;结婚的先决条件是坚强的忍耐力。
* 你知道当初童话故事中,吹笛引出全城老鼠的是什么音乐吗?
是《结婚进行曲》。
所谓婚姻,就是找尽天下所有的理由,让两个人共同生活在一起。
* 爱情能让男人成为绅士,女人成为淑女。
婚姻则让男女都成为人类。
* 你要一份现代婚姻吗?
它是一本契约,一本存折,一幢买来的公寓和一张床。
你要一份现代爱情吗?
它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幢租来的公寓和一张床。
* 结婚的问题就是:
你以为是出于关心才结婚,其实最后才知道是出于无心。
* 据说二十九岁至三十五岁的男人和女人,最容易患上“未婚恐惧症”。
症状是:想“随便找个人结婚”。
治疗这种病的好方法当然是结婚。
可惜有并发“已婚恐惧症”的危险性。
没有老婆苦,有了老婆更苦。
* 男人虽然都爱出名,但可不愿意娶个名女人。
* 大部分的儿子都希望能成为像自己父亲一样的人,所以他们娶了一个像自己母亲的女人。
* 男人择偶大解谜:
①挑最难看的老婆,可以免除老婆被人拐走的威胁。
②一旦老婆被人拐走,也比较不会那么难受。
③难看的老婆只会变老,不会变得更难看。
④一个难看的老婆总比一个要你难看的老婆好得多。
* 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的结局是:
最后他的情人要他负责任,老婆要他负责任,儿女也要他负责任。
一个负责任的男人的结局是:再加上岳母。
* 结婚的目的,就是找一个人来教你未来该怎么过日子。
爱情若是一种疾病,则婚姻是解药,还是?
* 女人喜欢温柔体贴的男友,但却憎恶娘娘腔的丈夫。
* 男人喜欢一个爱哭的女友,厌恶一个好哭的老婆。
* 女人挑选好的质料做衣服,男人挑选好德行的女人做太太。
* 乐观的男人能创业,悲观的女人能持家。
* 最尽职的管理员是老婆。
* 女人通常认定第一个恋人为未来丈夫,
男人则认为最后一个恋人为未来老婆。
* 男人若是野兽,女人就是驯兽师。
* 恋爱是一种妄想症,婚姻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最后妄想症是治好了,两个治疗师却同时失业。
* 关于在爱情中双方到底是谁骗了谁的问题,
就像真正的恋爱该不该以婚姻为终点一样,永远只是个谜。
爱情是一种判断,婚姻则是一种判刑。
* 婚姻就像魔术表演,在你还没发觉破绽前就已经结束了,
留下的只是满脑子狐疑与一张作废的门票。
* 对老婆来说,婚姻只是一种终身保险。
* 对老公来说,婚姻是一种终身监禁,
目的是不让你接近别的人,也不让别的女人接近你。
* 现代人分成两种:
* 一种是未婚却想结婚的人。
还有一种是已婚却希望仍是未婚的人。
爱情让你动脑,婚姻让你烦恼。
* 想要结婚就需要行动,但大部分的婚姻都是因为蠢动。
* 旧时代的丈夫是饭票,一日不可或缺;
新时代的丈夫是股票,有赚有赔还可以卖掉。
婚姻是一本难念的经,爱情只是发神经。
* 爱情是诗篇,婚姻是日记。
* 爱情会褪色,婚姻会退货。
* 婚姻的过程是积累财富;爱情的过程是花掉它。
* 单身的人消磨自己的时间,结了婚的人换另一个人的时间来消磨。
* 恋爱中的男女永不休息,结了婚男女永不行动。
* 爱情有盲点,婚姻要打点。
* 婚姻就像一枚遗失的针,你可以不在乎它是否存在,
但它会随时扎你一下来提醒你。
* 如果恋爱是一件又一件不同的新衣,婚姻就是有一天你仅存的那件旧衣裳,
只能缝上一片又一片不同的补丁。
* 爱情是有条件的交换,婚姻则是无条件的投降。
* 当情人迟到了,男人把每小时当成一分一秒过;
当老婆迟到了,男人把每分每秒当成了一年一月。
老婆是你不能没有也不能有的一种东西。
* 你可以骂同事,你也可以骂老板,但如果你想骂老婆,最好还是选择前两者。
* 百分之四十的妻子是茶,或浓或涩,
总有一番滋味,只是喝久了嫌淡;
百分之三十的妻子是水,一点味道都没有,
可一天不喝都不行;
百分之二十的妻子是果汁,色彩鲜艳,营养丰富,
不过可能含有人工添加剂;
百分之十的妻子是酒,喝多了醉人,喝少了怡人,
不喝放着也很惹人。
* 为什么做丈夫的要经常送礼给妻子?
因为如果你不送,她就会对你无礼。
* 把老婆当笨蛋的丈夫,可能是超级笨蛋。
婚前男人凝视着太太,婚后太太望着先生。
* 在男人打算娶她之前,女人是最称职的心理分析专家;
在男人娶她之后,女人是最称职的理财专家。
* 女人结婚前,谈男人的前途;结婚后,谈老公的钱途。
* 很多女人确信她们已找到白马王子。婚后才发现其实那只是一只驴。
* 妻子要容忍丈夫的一切,而丈夫只须容忍太太。
* 老婆喜欢说教,老公喜欢说谎。
* 婚姻对男女之不同在于:男人在婚后怀疑,女人在婚前质疑。
* 女人孤独时会想起她的老公;
男人孤独时也会想起他的老婆,只不过是尚未成为他老婆前的那个“她”。
* 当男人走进花店时,他是一个情人。当男人走进杂货店时,他只是一个丈夫。
* 婚姻是百慕大三角洲,因为所有的人都会说:
我当初所认识的那个人到哪儿去了!?
老婆永远不会变好,只会愈变愈精。
* 别人的老婆都是好的,因为你只需看着她,不必参与她的生活。
* 大部分男人都重事业而轻家庭,因为他们在事业上可以选择敌人。
* 对付老婆的方法有三:
① 不要随便说好;②不要随便说不好;③不要随便问她这样好不好。
* 老公每日做事守则:
① 做自己肯定不会错的事;②做老婆认为不会错的事;
③无论做什么,做之前先做好认错的准备。
* 严肃地看待你的婚姻,轻松地看待你的老婆。
* 老婆讹诈老公手册:
①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②再把复杂的层面扩大至不可收拾;
③无论其复杂度如何,紧咬问题重点持续扩大;
④暗示老公世上无复杂至无法解决之事。
女人可区分为好女人和坏女人两种。
男人可区分为娶了好女人跟娶了坏女人的两种。
* 如果你爱一个男人,你就跟他结婚。
如果你真正爱一个男人,你就最好跟另一个男人结婚。
* 嫁给考古学家,是一个女人的幸福,因为你愈老,他愈有兴趣。
嫁给历史学家,是一个女人的悲哀,因为他会企图挖掘出你全部不为人知的过去。
* 忠实的女人配老实的男人,会得到一个乏味的婚姻。
* 婚姻是人生一场大赌,
参观婚礼的人只是游戏性质的小赌。
* 大部分人结婚都只考虑对方是否是个合适的伴侣,
却从未想过自己是否是个合适的伴侣。
* 男人痛恨那些企图诱拐自己老婆的人,
尤其是那些半途而废的。
对付老公的三种有效招数:恐吓,恐吓,恐吓。
* 当你老公
①沉思次数增多;
②领带颜色增艳;
③身上香味增浓时,你可以开始找私人侦探调查外遇事件。
当你的老公只有①,并且神情萎靡、两眼呆滞时,
你必须开始找美容专家调查你自己了。
* 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怪不得丈夫总是喜欢呆在家里。
* 如果丈夫能把看电视的眼光分出十分之一来给老婆,
婚姻问题必能减至最低。
对付老婆的一种致命武器:换个老婆
* 你每解决一个问题,你的老婆又会创造十个新问题,
所以除非你已有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方案,
千万别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 “先睡觉,明天再说吧”,是每个老公的至理名言。
但在说这句话前,你得先确定明天不是星期天。
* 事实跟真理是两码事,所以别同时和老婆谈事实和真理。
* 犯错是技术问题,推诿则属于艺术范畴。
* 老公道歉的速度永远比不上犯错的速度。
* 跟老婆吵架时,绝对不要立即解释,因为那会降低她的满足感。
* 所谓“笃信”,就是“赌”老婆“信”不信你的谎话。
结婚双方就像合伙人,或许两人方向一致,但做法却不见得一样。
* 有天分的人能成为哲学家,没有天分的人则用婚姻来让自己成为哲学家。
* 女人的美止于结婚后。别人的老婆则不在此限。
* 老公缄默定律:
①当老婆对时,绝对闭嘴不说她不对。②当老婆不对时,先看她的脸色对不对。
③不管她对还是不对,你说的永远不对。
* 老公劳力定律:
①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②自己不能做的,则推给老婆做。
③老婆做完后,你为了补破洞做得会比自己做还要做得多。
* 老公烦恼定律:
①老婆有事没事都会来烦你。②如果老婆不来烦你,收账的就会来烦你。
* 老公赴宴秘诀:
①如果能独自去,就尽量别带老婆去。②如果老婆也要去,就尽量取消别去。
③如果非带老婆去不可,则尽量想办法带一个漂亮点的老婆去。
所谓婚姻就是把丈夫的钱包置于无防备状态下的一种制度。
* 经济学者的迷惘之一就是:你可以弄清楚整个社会、整个国家,
甚至整个世界的经济现象,
但你永远搞不清老婆进门时会带什么商品回来。
* 老婆购物法则:
①别告诉老公商品的价格。
②若须告诉他,就宣称为拍卖打折品。
③务必使新东西看起来像旧东西,以免老公过问。
④当老公过问时,就叫他自己去买。
* 老公掏腰包定律:
①别给太多,但要老婆觉得很多。
②如果老婆觉得不够多,再给一些,但涨幅不得超过百分之五。
③记住,这次给的钱数是下次老婆跟你要钱的底数。
世上折旧率最高的东西是爱情,淘汰率最低的东西是婚姻。
* 结婚第一年:有时间、有爱情,只是没有钱。
结婚第十年:没时间、有钱,不知道有没有爱情。
结婚第三十年:有时间、有钱,只是没有爱情。
* 所有的东西用旧了都可以丢掉,只有丈夫和妻子例外
――这是婚姻制度隐藏的最大矛盾。
* 结婚三十年的人不是不会笑,
只是不晓得为什么要笑。
* 无论就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而言,
婚姻不是大笑就是苦笑。
女人像猫,男人像狗,婚姻则是猫狗大战。
* 男人喜欢被女人控制,正如同狗喜欢被拴着
――虽然不自由,但可以免于选择的风险。
* 一个失败的婚姻是――两个人再也不相爱了。
一个成功的婚姻是――两个人再也不相爱了,但彼此仍互相需要。
* 很多结婚多年的夫妻都会去看心理医生,但总比去看外伤医生来得好。
* 一个女人一生能够谈恋爱的时间是二十年,
用来准备恋爱的时间可能长达十年。
一个男人医生能够谈恋爱的时间是六十年,用来准备恋爱的时间是零。
――谁说男人与女人的这场战争,是女人赢了?
男人和女人天生不一样,婚姻制度则企图让他们变得一样。
* 时间和婚姻都会让一个男人成熟,只是时间是小火慢熬,婚姻是大火快炒。
* 上天只创造女人,却不打算改造女人。
因为改造女人所花的时间比创造女人会多上数十倍。
* 女人的年龄是秘密,男人的年收入是秘密。
* 一个女人该如何保持美丽?她只需知道如何选择老公与食物。
* 女人采购时疯狂,男人付账时疯狂。
* 男人出外争口气,回家忍口气。
* 所谓上年纪的女人,就是对男人的吸引力变弱了,对油脂的吸收力变强了。
* 老婆永远嫌自己衣服不够,老公永远嫌老婆温柔不够。
* 每个成功又名声良好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手持着棍棒。
男人和女人都只会分成两种:可以结婚的和不可以结婚的。
* 尊敬女人的男人会结婚,尊敬男人的女人会被骗。
* 如果没有女人值得爱,没有男人值得嫁,那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值得吵了。
* 当男人恋爱时,他成为一名消费者;
当男人结婚后,他成为一名生产者;
当男人既不恋爱也不打算结婚,他成为一名智者。
* 当男人需要挑战时他回去结婚,一旦结了婚后他需要的只是挑担。
* 结婚的目的就是让男人有一个赚钱的目标。
* 如果你相信爱情,你会得到婚姻;如果你相信婚姻,你会得到孩子跟账单。
* 结婚是:所有聪明人做的蠢事。
找工作,谈何容易。身边的朋友,有的已经尘埃落定,有的还在执著坚持。签得价钱高的,嫌累嫌远,签得低的,怕不够花。昨天翻闲书,看到了对何经华的采访,觉得很好。
二十多岁是一个让人迷茫的年纪。何经华当年也是矮矬穷。二十多岁的史玉柱在浙大学数学。二十多岁的马云四处碰壁。二十多岁的王江民因小儿麻痹而一无所有。二十多岁的王石在大戈壁上当汽车兵。后来,他们都牛了。
所以我常常想,我是不是活得太顺了,我们是不是太顺了。
我常说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你“无知无力”,就是你知识不是很丰富身体也没长好的时候,你是小孩在念书。第三个阶段是“有知无力”,你积累了很多知识经验,可是你年纪大了,老了做不动了。中间三十年,是你“有知有力”的一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你应该要投资自己。什么叫投资自己?你有没有花很长一段时间,就像我们练功夫一样,先把马步练好。第一个十年你不要追求工资。
你今天的工资可能是三千块四千块,我说我现场加你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你告诉我你的生活会改变吗?不会的,奔驰宝马你还是买不起,大房子你也买不起。
在第一个十年大家工资的差异是没有差异的,你的同学也许早你一年升个什么组长、什么经理,那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在第一个十年你要扎扎实实地投资自己。
当然,现在年轻人他会更多地看到自己以前的同班同学如何优秀,薪水有多高。
但人生要算总账。
从你学校毕业的第一天的第一毛钱,到你退休后领的最后一毛钱,总共加起来你能挣多少钱。
第一个十年走完了,如果你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到第二个十年你可能有机会成为一个部门主管。我说第一个十年是你这一辈子工资最微薄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可能是单身,你的这个收入也就能支撑你的生活所需。
到第二个十年,你可能也结婚了,可能有个孩子,如果干得还不错,你能干到一个部门经理,你的收入勉勉强强还能支撑一个家庭要的。所以你还是不够,你上餐厅点菜的时候,你还做不到把价钱盖起来,你爱点什么点什么。你上超市买东西可以不看价钱。
第二个十年你要学第二个东西,叫技巧,做事的技巧,待人的技巧,处理复杂事物的技巧。前面两个十年如果你走得很扎实,你才有可能走到第三个十年。
第三个十年是什么,做到一个公司真正的大老总。第三个十年才是你财富积累的开始,那个时候你的收入会远大于你的生活所需,人生的财富从第三个十年开始计较。
可是很不幸,绝大部分人走不到第三个十年。虽然咱们都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同一个科系毕业的,上课的时候坐在你旁边的同学,十年十五年之后这两个同学的发展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一件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我也不是从学校毕业第一天就干老总的。sales,就是马路上的基层销售人员。
我当时在美国干销售我是怎么干的,只要太阳还没有下山,外面是白天,我一定在外面跑。跑客户,找商机,做事情。等太阳下山了,客户下班了,我回办公室做几件事。第一把我今天一天跑下来的东西作一个总结,第二件事就是把我明天要去拜访的客户再作个总结,做准备。常常等我一抬头的时候已经凌晨两点了,我忽然想起我好像没吃晚饭,我忽然想起我好久没上厕所了。
现在的年轻人流行一个口头禅,“我换工作了”,然后顺带告诉你,“我把老板给炒了”。
我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看简历,你知道我最先看什么?第一我不看名字,第二我不看学历,我先看他在每一份工作呆了多久。现在的年轻人工作更换太频繁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2004年,诗人郑小光和太太寒玉在碧山看中了一座几乎是摇摇欲坠的明代民居,买下后经过修葺和添加了现代化设施后,开设了名叫猪栏的酒吧。2008年,前来拜访的艺术策展人欧宁看到了这一切,一种新的乡村建设模式逐渐在脑海里形成。“这种示范也许能让农民重新认识自己房子的价值,建立自信。”欧宁告诉《环球企业家》。
2004年时,欧宁阅读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提倡者晏阳初的著作,开始绘制知识分子如何增加对新农村的认识和实践的蓝图。来碧山之前,欧宁已经为设想中的新乡村建设运动跑遍了河南、四川等地的农村,以及日本、泰国的部分农业地区。郑小光在装修中雇佣了当地师傅,酒吧的服务员也来自当地居民,这恰好解决了欧宁担心的经济问题―“如果他们在农村生活不下去,还得去城里打工。”
欧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郑小光和另一位艺术家左靖,逐渐形成了做“碧山共同体”的念头―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对乡村建设的参与,既要接续民国以来的乡村建设传统,又要发明新方法。之后,左靖、欧宁等人也相继在碧山买了房子,以“当地居民”的身份继续进行调研。2011年,欧宁和左靖策划举办了“碧山丰年祭”艺术展,吸引了上百位碧山共同体的支持者,欧宁为此设计了护照、旗帜、徽章给这些成员们。
在丰年祭的活动上,欧宁为村民做了很多事情。村民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手工艺产品和传统小食在手工艺集市买卖;电影《小花》、《喜盈门》以及纪录片《户县农民绘新天》因为曾经来碧山村取过景,都被他们找来拷贝为村民播放露天电影,期间还找了当地的一个小作坊制作了印有“碧山丰年庆”字样的渔亭糕分给大家。但村民对丰年祭的理解只停留在“是不是要搞旅游开发了”,政府觉得祭字不吉利,改成了丰年庆。
“村民并不理解我们非牟利的动机,认为我们一定在赚钱。”欧宁说。猪栏酒吧之后出了不少山寨版,许多村民客栈居然安装着铝合金窗户。猪栏女主人寒玉用当地喷香麻油做的一手好面;训练有素的服务员从来不让烟灰缸里有第二个烟头。村民嫉妒猪栏的生意好,但并不知道原因何在,只是这么一折腾,碧山的房价涨了许多,原本十几万一栋的老宅,现在要四十多万。
碧山的计划会被人描绘为一个乌托邦,但欧宁说:“我们就是要在这里面找可能,这就是乌托邦的本质,不是说这个乌托邦已经在某些地方存在,等待你去发现它。”
如此看来,新村碧山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碧山共同体到底想干什么?
我一直讲乡建的一个重大目标是提高农民的自主性,就是主体性。而这并不表示他们一定是要用很古老的方式生活,他们要融入现代。我们所理解的现代性不仅仅是单一城市化,而是城乡之间的平衡。那种片面的历史保护或者是物理保护,我觉得是不对的。我们去年做活动,让村民自己做一个节目,根据村里边知识分子的考证,这个节目是当地庆祝丰收庆典的传统礼数,结果我发现他们编的表演,完全是参考夏威夷的草裙舞,草裙、脸上涂油彩,这根本不是汉民族文化体系里面的东西,所以实际上,今天的农村已经是不可能脱离全球影响的一个地方,必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建设它。而我觉得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一直是被人利用的工具,不管是在工业化时代还是城市化时代,都是在奉献土地。他们这种一味地奉献并不能分享国家的改革成果,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主体性,他们没有议价能力、没有谈判能力。
构建新农村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
一是动员当地政府和村民,二是改变观念,因为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村民,他们都觉得成功的生活是在城市。像徽州这个地区,他们结婚都要到县城买一栋新的房子。这种观念改变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都在强调城市是成功生活的象征。包括整个国家的政策也在鼓励城市化。我们做这个事情是要强调农村价值。如果农村没有工作机会,农业又破产了,大家只好到城市里面去谋生,所以重新找回农村的活力,就必须在经济领域里边做一些事情,要创造出一些工作机会,然后要强调那种新的农村生产和经济模式才能给农村带来活力,否则的话只有文化建设是不够的。
碧山共同体的计划能否在其他地区复刻?
我们选择在碧山,有很多机缘。首先,我和欧宁共同的朋友郑小光和寒玉在这里修复了两幢古民居让我们意识到,经过精心修缮,那些曾经破败的老宅完全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居住要求。其次,由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已经高度分化。而黟县所在的古徽州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极深的地区。在明清两代,当地的文化、艺术和商业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古建筑、宗谱、民俗、手工艺等等形式延续至今,非常符合我们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介入的条件。最后,当地政府的主要官员对我们的想法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碧山共同体是知识分子对于乡村价值思考的结果吗?
我们愿意把“碧山共同体”的实践看做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改良主义运动在当代的延续。事实上,“到农村去”一直是这100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2000年以来,以温铁军、邱建生、何慧丽、刘湘波等人为代表的新乡村建设在全国兴起,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乡村建设的传统一直在延续,并在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一些不同的面貌。由于欧宁和我长期在艺术系统工作,所以我们介入乡村建设是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入手。
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对话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碧山村的村民对我们活动的期许大多停留在扩大本村的影响,以便为今后的旅游创造条件的阶段。在乡村文化和公共生活的重建和再生过程中,年轻人的缺席、其他村民的漠然让我们觉得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去年的丰年祭只是一个开始,光凭说是没有用处的。我们会扎根下来,通过与村民的广泛接触与沟通,各种可能性会由此展开。说到底,村民们是要看你为他们做了什么,是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还是为他们带来的经济上的助力等等,只有这样,他们的主体性才可能被激活,乡村建设才可能真正成为村民和我们共同的事业。
碧山共同体成熟之后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们每年一半以上的时间住在碧山,并吸引一些对农村感兴趣、思考农村问题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加入我们的共同体,“不尚空谈、注重实干”,从他们各自的专业为碧山村的建设做出贡献。我们会成立碧山书局,功能有图书馆,对政府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是一个补充;我们可以做一个乡村题材的主题书店,在人流量大的西递宏村可以做连锁的小书店;出版《乡村建设》期刊,以及当地文化的丛书等等,使碧山村成为当代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个交流和研究的家园。我们每年会做“碧山丰年祭”,并将“丰年祭”的一些活动日常化,比如“诗歌课”、“露天电影”等。当然,我们将和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争取和筹措资金,协调改善碧山村的公共卫生,并一起探讨有关古建筑保护的产权、规划和管理问题。至于其他我们不擅长的,比如有机农业、农村金融等等,可以邀请懂行的人过来帮助我们⋯⋯总之,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大部分事情做好了就意味着碧山共同体成熟了。
整个碧山共同体的计划最有意义的地方是什么?而猪栏酒吧的实践所带来的意义又是什么?
现在有很多人在“复制”猪栏酒吧这种模式,但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不能被复制的。每个人都应该用心去做他自己的“猪栏酒吧”。只要用心做,更多的老房子就能被保护下来。而且以各种不同的业态。
徽州乡村如何重建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式。需要时间,需要生活在乡村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并且知道如何去重建。碧山共同体计划,我认为是一个引导,其实应该是用自己的实践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本地农村的改变,这很难。我更担心鱼龙混杂是对乡村的“侵入”,城市化进程和商人的唯利是图,是乡村最大的敌人。
碧山计划:
欧宁和左靖在安徽省黟县碧山村创建的“碧山共同体”,起自对农业传统的忧虑和对过度城化的批判立场,它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离城返乡,回归历史,承接本世纪初以来的乡村建设事业,在农村地区展开共同生活,践行互助精神,以各种方式为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奉献才智,重新赋予农村活力,再造农业故乡的构思。
碧山丰年祭:
“丰年祭”本是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一种祭祀仪式,欧宁和左靖借用“丰年祭”这一古老的仪式名称,期望恢复和重建这种由来已久的乡村公共生活之一。他们在黟县乃至徽州招募民间手工艺人和民间戏曲艺人,共同合作在碧山村的祠堂和乡间粮仓等公共空间举办与乡土生活相关的建筑、家具和生活用品设计、影像艺术作品以及其他手工艺品的展示;举办乡建学者和乡土建筑研究者的学术研讨;以及举办当地戏曲和舞蹈的演出活动等等。
是啊,长大是件多么残忍的事,年纪大了就老了,成熟了,就被剥夺了装萌、甩酷、任性、撒野、不负责任,甚至是赖床的权利。更为可怕的是还要面对供楼养车、结婚生子、养家糊口和照顾老人等种种棘手的问题。面对如今经济低迷、高房价、高物价、高医疗费等等的恶劣社会条件,哪个年轻人不是压力山大?哪个年轻人不希望自己长不大?于是,世界各国的70后80后像是约定好了似的,积极响应我们国家的号召,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不买车不买楼,甚至不为未来作打算。然而,岁月是残酷的,无论我们如何说服自己还没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但该面对的问题,该挑起的责任还是会最终落到我们肩膀上。
年轻的你,打算面对现实,负起责任了吗?还是再等一等??
——Weiji
The other day I had lunch with my father. He took me to his favourite pub and somewhere between the tomato soup and the mains he started a conversation that he has, until now—1)miraculously—avoided.
He glanced nervously at the waiter and sank his glass of wine before launching in, asking me what my plans are for life: Did I see myself settling down and starting a family? Am I saving up to buy a house? What is going to be the next step in my career?
There was a pause as I looked at him blankly and 2)shrugged, before 3)muttering that 4)immortal phrase, loved by teenagers across the land: “I dunno.”
Except I’m not a teenager. I am 34.
前几天,我和父亲共进晚餐。他带我去他最爱的餐馆。在喝完西红柿汤,等着上主菜的空档,父亲主动和我谈起了一个他迄今为止——出乎意料地——一直回避,不曾和我谈及的话题。
他不安地瞥了侍者一眼,在切入话题前把他那杯酒喝光,然后问我对于自己人生的规划是什么:我是不是打算安定下来,开始建立自己的家庭?我是不是正存钱买房子呢?我对事业的下一步规划是什么呢?
我们彼此之间停顿了一会儿,我茫然地看着他,然后耸耸肩,嘀咕着说出那句为全国青少年大爱的不朽名句:“我不知道。”
但我不是个青少年,我已经34岁了。
“Don’t you think you should start thinking about these things?” he asked. “You do know you’re not 20 any more, don’t you?”
I’m not sure that I do.
Though I had always 5)assumed that, by now, I would have found the love of my life and settled down, by choice or by fate (I still don’t know which) that hasn’t happened.
As a result, I behave in much the same way I did ten years ago, spending my money today rather than putting it aside for the future.
The thought of saving up the 6)deposit for a flat is so 7)daunting that I choose to throw money away on rent, instead.
I haven’t yet had to grow up so, well, I haven’t.
8)Reckless, irresponsible and 9)immature? Yes. But at least I can take comfort in the fact I am not alone.
Last week, I read that there is even a name for people such as me. We are the “10)Peter Pan generation”; a sizeable group of 25 to 40-year-olds who exist in a state of extended 11)adolescence, avoiding the trappings of responsibility—marriage, 12)mortgage, children—for as long as possible.
“Our society is full of lost boys and girls hanging out at the edge of adulthood,” says Professor Frank Furedi, a 13)sociologist who has been studying this phenomenon, at the University of Kent.
These people, he says, might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until they are in their 30s, choose to put off getting married as long as they can—or even remain single well into adulthood, continuing the life they had in their early 20s.
“难道你不觉得自己应该开始考虑这些事情了吗?”他问道。“你知道你已经不是20岁了,是吧?”
我不确定。
即使我一直认为,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总该已找到生命中的爱人,并安定下来,但是无论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还是由于命中注定(我仍然不知道是哪一个),这都没有发生。
结果,我现在的表现和十年前几乎是一样的——今天有钱就今天花光,而不是为了将来把钱存起来。
存够首期买房子这个想法实在是令人却步,所以我选择把钱花在租房上。
我还没有到不得不长大的时候,所以,嗯,还没有。
不顾后果,不负责任和不成熟?是的。但聊以慰藉的是,至少我并不是唯一的一个。
上个星期,我阅读时得知,像我这样的人群,甚至还有一个名称。我们被称为“彼得·潘一代”;一个年龄介乎25到40岁之间的数量相当大的群体,这部分人继续以青春期的状态生活着,尽可能长时间地回避标志着责任的“行头”——婚姻、房贷和孩子。
“我们的社会充满了这样徘徊在成年边缘上的迷失少男少女,”肯特大学的社会学家弗兰克·弗兰迪教授说道,他一直在研究此现象。
这些人,他表示,可能三十多岁还和父母住在一起,选择尽可能地推迟结婚——或者甚至成年已久也继续维持单身,延续着他们二十多岁时的生活状态。
Blessed is the season which engages(使从事于) the whole world in a conspiracy(谋略) of love.
—Hamilton Wright Mabie
You only need to look at the statistics to observe this 14)intriguing trend.
Back in 1970, men typically got married at 24 and women at 22. Currently, the average age at which people marry, is 32 for men and 30 for women.
Meanwhile, the average age for starting a family today is 28 for women, up from 24 in 1970. And, thanks to 15)IVF and fertility treatment, more and more women are delaying starting families until they are 40.
What’s more, many more of us are deciding not to marry at all. Figures released by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show that more than half of women under 50 have never been married—double the figure recorded 30 years ago.
So why has all this come about? Why are the lives of my generation so utter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ur parents?
Well, you could blame the economy. Taking that first step of becoming an adult—buying a house—is harder than ever. Every day we see new headlines about adults having to move back home with their parents to save the sizeable deposits now needed to buy a 16)property.
My parents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help me financially, and I find the task of saving for a deposit to buy a flat so 17)onerous, and the reality of what and where I could afford to buy so depressing, that I’ve made the (very childish) decision to not even think about it.
Which may hint at the real problem. Professor Furedi, who is in his 60s, says we cannot blame the economy—or property prices—for what he calls the “infantalisation” of today’s adults.
对于这个有趣的趋势,你单是看数据就可见一斑了。
回顾1970年时,男性一般在24岁结婚,而女性一般在22岁结婚。如今,男性结婚的平均年龄是32岁,而女性是30岁。
与此同时,现今女性建立家庭的平均年龄从1970年的24岁上升到了28岁。而且,因为有了试管受精和生育治疗,越来越多的女性等到40岁的时候才开始建立家庭。
不光如此,我们当中更多的人决定根本就不结婚。英国国家统计局去年年末的数据显示,50岁以下的女性有超过一半的人从未结婚——这是三十年前数据的两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和父母亲那一代的如此截然不同呢?
嗯,你可以归咎于经济。迈出成年的第一步——买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难。我们每天都看到这样的头条,说成年人不得不搬回父母的家,以省下买房所需的大笔首期存款。
我的双亲在经济上无法给我资助,而我发现存钱买房的任务是那么沉重,凭什么去买以及在哪儿买的现实问题又是那么的令人沮丧,所以我做了一个很幼稚的决定:想都不去想买房的事。
这可能正暗示了真正的问题。六十多岁的弗兰迪教授说,我们不能将这个存在于如今的成年人身上,他称之为“婴儿化”的问题归咎于经济——或者房价。
He believes there are much bigger 18)psychological factors at play—and that the root of our refusal to grow up is fear.
“People are scared of thinking of themselves as adults. They cannot see anything good that comes with being an adult; all our cultural values are with youth and the further we move away from that, the more anxious we become,” he says.
He believes that the trend for adults to read books aimed at children and teenagers (such as Harry Potter, Hunger Games and Twilight), the popularity of cartoons such as The Simpsons, and the rise of adult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re 19)symptoms of this desire to escape adulthood.
This can apply to leaving home—or even falling in love. “People now avoid or postpone thinking about making a 20)commitment to others for fear they will get hurt,” Furedi adds.
他认为那是由更为严重的心理因素所导致的——我们拒绝长大的根源在于恐惧。
“人们害怕把自己看作是成年人。他们看不见成为成年人随之而来有任何好处;我们所有的文化价值都来自于年轻,我们离年轻越远,就越焦虑,”他说道。
他认为,成年人阅读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书籍(诸如《哈利·波特》、《饥饿游戏》和《暮光之城》)的趋势、卡通动画(诸如《辛普森一家》)的流行,以及成年人玩电脑游戏的兴起,都是渴望逃避成人期的症状。
这一理论也适用于离家——或者甚至是恋爱。“人们如今避免或者迟迟不去考虑向别人作出承诺,因为他们害怕会受伤害,” 弗兰迪补充道。
The holiest(虔诚的) of holidays are those kept by ourselves in silence and apart. The secret anniversaries(周年纪念) of the heart.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So am I scared of being a fully-functioning adult? Scared of financial and romantic commitments?
Maybe, although I think it’s more the case that I have convinced myself that I don’t need to grow up—or settle down—just yet.
While my parents’ generation went straight from education to working and starting a family, all in their early 20s, we have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that means we can play around for a bit longer.
We went to university and were told there was nothing in the world we couldn’t do. We rose the career ladder, travelled the world and had a freedom they could only imagine.
We were—and still are—spoilt for choice. And many people would argue that this is not a good thing.
Another more recent report, from Greenwich University researcher Oliver Robinson, found that the “demanding nature” of 20 and 30-somethings means we “are not happy with a 21)mediocre, 22)ploddy, conventional life”—in other words, the kind of life we think our parents have.
But we’re not that happy with our freedom either.
Actually, the decisions on whether to marry or not marry, start a family or not, travel or 23)stay put, stick in your existing job or find a new one can make us 24)overwhelmed, anxious and depressed.
Of course, there is one decision that a woman—even of the Peter Pan variety—cannot put off for ever, and that is whether or not to have a child.
那么,我害怕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的成年人吗?我是害怕物质上的和爱情上的承诺吗?
或许吧,尽管我认为更可能的是我深信自己还不需要长大或者安定下来。
我父母亲那一辈的所有人在二十出头的时候,读完书出来就成家立业了,而我们则拥有一扇机会之窗,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胡闹多一阵子。
我们上了大学并被告知,这世上没我们做不到的事。我们爬上职业的阶梯,环游世界并且拥有父辈只能想象的自由。
我们过去是——现在也是——选择多不胜数。很多人会认为这并不是件好事。
来自格林威治大学研究员奥利弗·罗宾逊的另一份较新的报告发现,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人所怀有的“苛求的本性”,意味着我们“并不满足于平庸、枯燥、一成不变的生活”——换句话说,也就是那种我们认为我们父母们拥有的生活。
但是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并不感到满意。
实际上,结婚与否,建立家庭与否,旅游还是安定下来,维持目前的工作还是找一份新工作,要做出这些决定会使我们感到不知所措、焦虑和沮丧。
当然,有一个决择是:女人——即使是属于彼得·潘这一类的——不能够总是推迟的,那就是生孩子与否。
For years, I was too busy working and having fun to even think about it—and now, even at 34, I have no idea if I want to be a mother. No maternal urges have kicked in yet and, besides, there is not exactly a line of 25)suitors waiting at my door.
26)Either way, I fool myself into thinking that I don’t have to decide just yet and 27)cling to any headline about women having their children at 41 and 42 as proof that, yes, there is plenty of time.
I talk about these issues with my fellow, eternally young friends, but I’ve noticed, recently, that we are fewer in number than we once were.
For while I have a handful of friends who, like me, are still busy living for the now, there are many more who have, almost without me noticing, found ways to buy the house and start a family.
They are very happy in their new phase of their life, while I am still clinging on to the old one.
It reminds me of another less than 28)flattering 29)soubriquet for women such as me—TWIT(Teenage Women in their Thirties).
Apparently, we’re 30)propping up bars across the country, hoping the dim light 31)disguises our wrinkles and that our 32)Topshop outfits help us to blend in with the 20-somethings around us. And that’s a very sad thought. Perhaps it is time to finally grow up.
Maybe after the summer...
这么多年以来,我太忙于工作和太热衷于享乐,以至于想都没想——现在,即使34岁了,我仍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成为一位母亲。没有萌生母性的冲动,此外,门前也并没有一列队的追求者。
不管怎样,我自欺欺人地想着自己现在还无需急于做决定,就爱看到那些新闻标题说某某女性在41岁和42岁时生孩子,以之为据,来证明:是的,我还有充足的时间。
我和我那些永远年轻的同伴朋友谈论这些问题,但是我注意到,最近,我们这个群体人数比以往少了。
因为尽管有一部分朋友像我一样,仍然忙于活在当下,但是有更大一部分的朋友,几乎是在没知会我的情况下,买了房子,开始建立家庭。
他们在生命的新阶段里很幸福,而我仍然执着于原来的生活方式。
这使我想起了另一个形容像我这样的女性的称呼——不是太好听的绰号——TWIT (三十多岁的少女)。
显然,我们正维持着泡在遍布各地的酒吧里的状况,希望微弱的光线能掩饰我们的皱纹,拓扑肖普的衣装有助我们融入身旁的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之中。这是一个十分悲催的想法。或许该是要长大的时候了。
又或许,等过完这个夏天之后吧……
一、“立”的概念
孔子的“三十而立”有很多的理解。一般而言,人们普遍认为这里的“立”指的是成家立业的意思。但在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平均寿命较短,因此,人们的结婚年龄较早。孔子在十九岁到二十一岁期间,做了娶妻、生子、做官三件大事。依照上述看法,孔子在二十岁便已经有所“立”了,他为何非要说“三十而立”。那可见,“成家立业”并非孔子所谓的真正的“立”。
近现代学者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这样解读“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1];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这样解读“我十五岁时,始有志于学。到三十岁,能坚定自立了”[2];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解读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3];南怀瑾先生强调“立”是一个觉悟的过程,又是生命意识阶段性的觉醒。
通过以上学者们对“三十而立”之“立”的解读,既有内在价值观念的坚定不移的含义,也有对外为人处世的成竹在胸的解读。孔子的“三十而立”与其自身的人生经历有关,若不熟悉此段经历,人们对“立”的理解程度和具体内容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我们解读“立”必须透过孔子的人生经历来探究孔子生命之“立”的历程。
十七岁孔母去世时,才是孔子生命自立自觉意识的真正开端。《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要,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4],此时孔母去世,而十七岁的孔子尚未得到他人的认可,同时这样的事情也势必会坚定孔子立志为学的信心。十九岁至二十九岁,孔子在鲁国做下级小吏,同时拜师求学,德艺双修。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和知识储备,他对当时社会和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岁,正显所谓“三十而立”。此时的孔子,已在治学、做人、为政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学问德业基础,确立了从政和行教的人生根本目标。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此年前后,孔子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三十岁以前,他生活坎坷多难,人生经历丰富,心志历经磨炼而趋于成熟。由此可见其“三十而立”的思想是在对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之后的意识自觉。如果说十七岁是自立自觉意识的真正开端,那么,三十岁其所追求的自立自觉意识已阶段性地完成。
结合孔子身世以及对“三十而立”的解读,本文认为孔子说的“三十而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或者是有相对觉醒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此时,孔子做人处世的标准已经确立,对具体的人和事能够按照自己的标准做出独立的判断;同时,也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和方法。换句话说,孔子30岁时对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保持什么样的生命精神状态等人生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理解和回答。
二、孔子何以三十而立
笔者认为“三十而立”极大程度上得益于“十有五志于学”。那么,在孔子十五到三十岁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孔子又是怎样在十五年间实现了“立”的完美跨越?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自幼贫而好礼,乐而好学,问礼于周,学乐于齐,做过“乘田”(管畜牧)和“委吏”(管会计),十五年间潜心向学,坚定不移,终于在三十岁时“学”有所“立”。那么,孔子为何要学,是如何学的,又学了什么?
(一)学的志向和坚持
孔子之“立”首先得益于“志学”。朱熹说“心之所之谓之志”,持志不放,记得所往,方能达成目标,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论语・子罕》)。孔子如此立志也为他后来能够以学为乐、坚持不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语》中孔子这样说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见其能够把对学习的爱好发挥到极致,乐此不疲,实属难能可贵。虽然孔子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但面对困难和挫折,他还能“乐以忘忧”、“乐在其中”,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6](《论语・为政》)。此心大概与孟子所谓三乐之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乐学”诚然重要,“坚持”亦不可少。王充在《论衡・别通》中写道“孔子病,商瞿卜期日中,孔子曰:‘取书来,比至日中何事乎?’圣人之好学也,且死不休,念在经书,不以临死之故,弃忘道艺。”由此可见,孔子之学有所成,贵在持之以恒,绝非半途而废,一曝十寒。
(二)学的内容和方法
孔子所学的内容主要在三个方面:人文、知义、知时。习人道,学礼义,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情,三位一体,终能学有所成。在教育儿子孔鲤读书方面,孔子也给出了三个建议: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五十学《易》可以无大过焉。春秋时期孔子开设私学授六艺,以培养贤才。六艺缘起周朝贵族教育体系,包括了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后即演变为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这些都是孔子认为一个人“志于学”所要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侧重于个人内在修养的提升。
孔子的“志于学”除了阅读书籍之外,还在于他善于虚心向他人学习。他“问礼与老子”,“问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等都展现了其乐于问道的求学态度,在他眼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孔子之所以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遽伯玉;于齐,宴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7]不仅仅是以名人为师,孔子还善于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他并没有居功自傲,反倒能够放下身段时时学习。他说,颜回的仁德、子贡的口才、子路的勇敢、子张的庄重都胜过自己,但他能吸取他们的长处而避免他们的短处,所以能做他们的老师。
三、我们为何不能立
当今社会,人们依旧会提孔子关于“三十而立”这句话。当逐渐步入成家立业阶段,而立之年即将到来,家人和周围亲朋都会以是否成家、是否有事业、是否有物质基础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立”的住的标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而立之年却难以“自立”,又究竟为何?
社会上关于“学”和“立”的理解有所偏执。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引入,追求物质改善和成功成名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社会的浮躁和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学”越来越急功近利。古人学其所好,今人学其所用,知识和技能成了装饰自己和炫耀才华的资本。
在查阅亚马逊中国与京东网上书城的2013年度图书畅销榜单,不能发现前十名的大多为励志、心灵鸡汤以及生活实用类型图书。如《谁的青春不迷惘》、《正能量》、《不畏将来不念过去》、《自控力》等等,多偏重于实用和成功,普遍缺乏自我内在精神和灵魂修养提升的书籍。曾有文章把近三十年的流行阅读做了如下概括――八十年代:精神阅读;九十年代:物质阅读;新世纪:功利阅读。由此可见,学什么,直接导致了成什么,而这个学什么,恰恰也是因为想追求什么而走向了偏执。
法国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Ipsos)了一项名为“全球物质主义、理财和家庭态度”的调查,在二十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人对于物质的热衷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居榜首。其中有百分之七十一的中国人表示,将根据自己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个人成功。从全球来看,仅百分之三十四人同意这一观点。社会中存在如此强烈的成功欲望,难免使个人欲求走向偏执,以至于人们对于“立”的解读越来越物质、越功利。对物质和功利的狂热追求、激烈的竞争,以至于当今社会三十难立的现象普遍存在。三十岁,没有车、没有房、工作收入不高、职业发展不明了、内心不够自立自强,这样的三十岁又如何能够“立”呢?
立志的方向不合理。百工居肆以成事,君子学以志其用。但我们的人生立于什么?立于技术、学历、文凭,立于到社会上寻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大学毕业之前我们可能还处于立志、立学阶段,毕业以后也仅仅处于立言、立名、立功阶段。不过立的志向越小,就越容易达成,完成之后,就越没有目标感,越会无所事事,生活没有重心,就会觉得自己是飘荡的,是茫然的。
无恒心,什么都学不久。孔子读诗经周礼读周易,我们没志气的读武侠读玄幻读言情,有志气的读成功学,却没有读修身亡命之书的人。
对于好的学习的标准不一样。人们普遍认为,能让成绩提升上去的学习是好的学习,或者是能够将导致不良行为得以改变的学习是好的学习。然而孔子说为己之学,能够学以致用才是好的学习。
信息时代,信息量巨大。孔子也说过,过犹不及。需要我们学的太多,我们得学会有所取舍,生命有限,能学的东西也有限。好的东西都有一个度,与其贪多把自己大脑复制成电脑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我们过于关注生命的长度,以至于忽略了它的深度与广度;我们过于关注社会的功名利禄,以至于忽略了内心的坦然平和。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放慢脚步,平心静气地思考:我们要“学”的是什么?我们想“立”的又是什么?莫到三十岁再感叹韶光易逝。
注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5]孔子.论语.张燕姿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孔子.论语.张燕姿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