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墨子名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东周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涌现出许多学派,它们的代表人物著书立说,开展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有代表性的学派主要有墨家、道家和儒家,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墨子、老子和孔子。各个学派几乎都有与自己学术思想相关联的饮食理论,这些理论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
墨子生活极其俭朴,提倡“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他的学生,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与一般平民无异。为了解决社会上“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和“劳者不得息”的“三患”问题,墨子除提倡社会互助外,还提出积极生产和限制消费的主张,反对人们在物质生活上追求过高的享受,认为吃饱穿暖即可。他反对不劳而食,自以夏禹为榜样,自愿吃苦,昼夜不息,而且还造出一条圣王制定的饮食之法,即“足以充虚增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墨子・节用》)。也就是说,墨家不求食味之美、烹调之精,饮食生活维持在低水平。
思想深邃的哲人老子,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认为治国与烹饪原理是一样的。老子以为发达的物质文明没有什么好结果,主张永远保持极低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倡“节寝处,适饮食”的治身养性原则,比起墨家来似乎倒退得更远。
儒家的食教比起道家和墨家的刻苦自制更易为常人接受,尤其易为统治者所利用。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主要内容为礼乐与仁义两部分。礼用以区别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确定每一个人应受的约束,不得逾越。乐则是从感情上求得人与人相互间的妥协和中和,使各安本分。礼用以辨异,分别贵贱的等级、食养的意义。儒家的饮食理论注重礼仪礼教,讲究饮食的艺术和卫生。《论语》中有许多关于饮食和食教的内容,以《乡党》篇的记述最为集中。从这些记述来看,孔子对饮食非常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求饭菜做得越精细越好;“色恶,不食;臭恶,不食”,烹饪不得法、菜肴颜色不好、气味不正的食物,孔子是不吃的;“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睡觉不能说话,为的是吃得卫生、睡得安稳。儒家的饮食观与墨家正好相反,墨家指责儒家“贪于饮食”,就是针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饮食的过于讲究。
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关健词:作文素材 细看 精读 拓展
一.抬头细看,铭记在心
看什么――看“墙”:文化墙、标语墙、板报墙等。那上面有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展现了世界各国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崇高的人格修养和深邃的人文精神,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而且,这些内容大多处于校园显眼的位置,你无须“众里寻他千百度”,只须稍加留心便可“得来全不费工夫”。若能分门别类归纳整理,那更是“锦上添花”。如:
(1)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2)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3)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以上名言警句可服务于“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作文,亦可服务于2014年福建高考“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的材料作文。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以上名言警句可服务于“诚信”的话题作文,亦可服务于2014年全国大纲卷“契约精神”的材料作文。
(1)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2)我惟一的希望是能够多做奉献。――白求恩
以上名言警句可用于写“时间与人生价值”的话题作文,亦可服务于2014年江苏高考“青春与永恒”的材料作文。
二.埋头精读,借鉴在手
写作的很多“优美的原料”来源于我们所学过的高中教材。教材是专家们精心选编的最好的文学读本,那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石”: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名人事迹……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材料,点石为金,才是问题的关键。会运用,朽木也会化作栋梁;不会运用,即便是楠木梓树,也是一堆废料。
譬如《劝学》(人教版必修3)一文中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以用来阐释“捕捉机遇”、“善假于物,成功的捷径”等话题,也可服务于2013年广东高考“接受捐助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材料作文,还可服务于2013年湖北高考“大豆因盐卤而改变命运”的材料作文。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课文节选了老渔夫桑迪亚哥捕到了一条1500多磅的大马林鱼,在归航途中,与鲨鱼殊死搏斗。五个回合过去,老人未能占上风,抵挡不住鲨鱼的进攻,最终带回的是大马林鱼的一副骨架。这段素材可以用来阐释“不懈追求”、“人生之美”、“人是不会被打败”等话题,也可服务于2014年四川高考“站起来”的材料作文。
又如《陈情表》(人教版必修5),文章讲述了李密在蜀国灭亡后,被晋武帝征为太子冼马。他上书恳请晋武帝准许他暂不就职,在家供养祖母。直至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拜汉中太守。这段素材可以用来阐释“感恩”、“孝道”、“进与退”等话题,也可服务于2013年湖南高考“守护”的材料作文。
三.拓展阅读,记录在册
积累丰富、新鲜的议论文素材,离不开课外阅读。我们课外阅读搜集素材的触角可以伸向语文测试或练习作业中关于“人物传记”的阅读文本。
在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作文素材也是唾手可得。如: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阅读文本《寂静钱钟书》,文中讲述了钱钟书因《围城》、《管锥篇》等著作而闻名于世,折服世人。之后,采访和拜访的人如过江之鲫,他却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寂静地坐在书斋里,两耳不闻喧嚣事,照旧埋头苦读,“心在焉”做他的学问。钱钟书成名后,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坚守内心深处的灵魂,没有因名利浮华而改变自己,于是被世人称颂为“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这段素材可以服务于2013年福建高考“漂浮与坚守”的材料作文。
5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注释]
此语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原文为: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原文]
5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注释]
此语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以道德来教育百姓,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人居于中央,而众星都拱卫着它。
这是孔子的治国思想,以德治国。
[原文]
55、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注释]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糊涂。
[原文]
5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注释]
此语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说,为政,就是正,自己以身作则行为正,哪个敢不正呢?
[原文]
57、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注释]
此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原文]
58、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注释]
此语出自《尚书・大禹谟》,讲的是大禹为治水事业竭尽全力,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原文]
59、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于乐。
[注释]
此语出自《尚书・大禹谟》,主要是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为政不能沉湎于游乐逸。至于《尚书》的真伪,自《尚书》问世以来,一直争议很大,但不影响其名言名句的流传。
[原文]
60、直而温,简而谦。
[注释]
此语出自《尚书・舜典》,原文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是舜帝对当时年轻人性格修养的要求。
[原文]
61、公生明,廉生威。
[注释]
此语出自明郭允礼,山东曲阜县人。曾任无极知县。谨慎处事,遴选得人。志向远大,处理政务井然有序,使黎民百姓定居乐业。娴熟史学,触类旁通。讲求礼仪,注重教育,修建校舍,创建社学(地方文教机关),撤销那些不在祀典的祠庙,斟今酌古,创建名宦祠、乡贤祠。最为突出的是主持整修县城,治政有方,为人叹服。尤其注重为官清廉,修养正身,曾于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十月在任所题书“居官座右铭”一则,镌刻于石,传之后代,为世人欣赏和仰慕。其书法飘逸遒劲,名重一时。所书文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原文]
62、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
[注释]
此语出自《尚书・皋陶谟》,原文是:“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日理万机就是从这里演化而来,形容勤政。
[原文]
63、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注释]
此语出自《商君书・修权》,意思是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缝隙大了,墙就要倒塌。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原文]
6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注释]
此语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g兮,赫兮I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后来,孔子将其引申为学问要好好打磨,互相切磋,如琢玉一样,才能打磨好。
[原文]
65、尚贤者,政之本也。
[注释]
此语出自战国时《墨子・尚贤上》,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们重注实践,能为“贱事”,不主张奢侈,穿黑衣,吃粗食,与儒家对立。这句话的意思是:为政的根本就是尚贤,尊重有才有德的人,即使在农夫与作坊中工匠, 有能力的人也可以提拔他。
[原文]
66、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注释]
此语出自《尚书》。
[原文]
67、为官避事平生耻。
[注释]
清末在《治心经》中《诚心篇》有这么一句话:“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对于为官从政者来讲,“避事”而不积极干事,“躲事”而不认真处事,是平生的耻辱。最早出于何处,尚不知。
[原文]
68、心底无私天地宽。
[注释]
老子《道德经》中有:“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应该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最早出处。先生有首《赠曾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名言入题)火箭升腾、风云激荡,时代脉搏、催人奋进。神舟12号飞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凝聚着华夏儿女的复兴使命、振奋着党和国家的前进征程,掀开了“展翅九天”的豪迈篇章。首御“天和”巡太空,彰显中国科技自信,离不开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旗帜的伟大引领。(总论点+总结分论点)
首御“天和”巡太空,中国科技自信源于道路自信。“于无路处踏出新路,于荆棘中开辟坦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证。从“北斗星”指引漫漫征途“九天路”,到“墨子号”织就量子通信“天地网”,再到“悟空号”擦亮“火眼金睛”战暗空……中国航天的一路走来,证明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追逐梦想的自信正被锤炼地更加坚不可摧。走自强道路,背后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自我突破、强大支撑。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强国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强大科学技术的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永远是要不来、买不来的,最终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和攻克。我们唯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中,牢牢把握住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中国航天在光明道路的铿锵中彰显最有力的自信脚步。
首御“天和”巡太空,中国科技自信源于理论自信。“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坚持唯物理论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动力。从屈原“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问》难题,到神话故事里嫦娥的“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感慨,再到明代万户对“飞天”的执着探索……中国的飞天之梦穿越千年,但对太空的憧憬与向往没有变,逐梦九天的脚步没有停下。坚持唯物观点、探索实践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是解开浩瀚宇宙自然之谜的“金钥匙”。我国一代又一代航空人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牵引下,代表着人类向太空不断探索的勇敢与执着,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中国航天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激发出最强大的探索伟力。
首御“天和”巡太空,中国科技自信源于制度自信。“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制度自信的优势所在。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从1人1天到多人多天飞行,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再到太空生活3个月之久,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近30年的发展过程,是一次次开拓创新、飞天逐梦的跬步成千里……“辛酸抛在了身后,光荣刻进了历史”,首御“天和”巡太空,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彰显了国家实力的飞跃。背后离不开无数航天人的艰苦奋斗、辛勤付出,实现飞天梦想,体现了最珍贵的执着坚守。背后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唯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以为家”的家国情怀。背后更离不开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鼎力支持、全力保障。中国航天在祖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保障与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凝聚出强大合力。
一、积极宣扬民族传统,继承优秀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战国思想家墨子提出“俭节则昌,佚则亡”,到三国军事家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多次与宣扬节俭有关的班会活动。在“勤俭节约的名言你知多少”中,课前先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查阅相关名言,课上学生自由分享后,我再用幻灯展示一部分,然后让学生熟读成诵。在节俭主题的“讲故事大赛”中,通过学生讲故事、老师讲故事,让学生能真正从中体会到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家宝。
二、结合国情进行教育,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只要你用心观察,处处都是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挖掘现代社会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八荣八耻”教育走进班级、走进课堂、走进活动:在教室的墙上张贴 “八荣八耻”的座右铭或宣传画、举办一次“八荣八耻”主题班会活动、编写传唱一首关于“八荣八耻”的新童谣,让学生熟读成诵……
三、真正认识节俭意义,合理利用有限资源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中国的资源不是用之不尽的。在《地球是我家,合理利用她》主题班会中,我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水电的重要价值;接着让学生想象:如果没有水,会出现什么情景?学生发言后,我出示各种因为旱灾、没有电而出现的情况(新闻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没有水电,“寸步难行”;然后出示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水电资源问题……
四、多让孩子参与劳动,体会成果来之不易
现在部分孩子之所以不知节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机会参与劳动,体会不到劳动的艰辛。在设计《我是一粒米》的主题班会中,我让学生采用模拟表演、换位体验等不同的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他们爱惜粮食。我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农村看一下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最好让孩子下地体验一下,或者引导孩子在阳台上独立种一些蔬菜等庄稼,让孩子感受一下种植的辛苦,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以及收获的喜悦。
五、指导孩子学会理财,懂得量入为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理财能力已经成为当代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财技能应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正确认识金钱,了解理财知识。在《压岁钱怎么花》的班会中,通过小调查、小品、小组讨论、征集建议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使用压岁钱。在小调查中,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钱“用途”广泛;在小品《我的钱,我做主》中,在边看边笑中,孩子们开始反思:我的钱随意花费,对吗?在小组讨论和征集建议中,孩子们对自己的压岁钱如何使用开始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孩子开始学会合理利用压岁钱。
六、以身作则有效示范,言传身教双管齐下
【关键词】教材解读;深度学习;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4-0092-02
不知从何时起,没有几个人愿意谈教材解读了。我们追求的活动型课堂,活动非常重要,课堂的情境、参与探究是对以往死板灌输的“革命”。但凡事总是有个度,再精彩的活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观念与知识的形成与学科任务的完成能力上来,高大的形而上要通过“卑微”的形而下来落地生根。所以,有职业精神追求的一线教师,不可被精彩的理论喧哗所困惑。很多时候看似精彩纷呈的“表演”,背后的灵魂依然是对教材别具匠心的解读。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深度教学追求的职业“匠心”是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基础上的。下文以“人教版”“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这一知识点的教材解读,谈谈自己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一、理顺教材知识网络,建构概念显性关联
“核心素养本位的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策略与指标”一文结合对新的学业质量测评指标的探讨,将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价划分为四个层级:常见的简单情境、新的简单情境、常见的复杂情境、新的复杂情境。深度教学系列文章“深化课堂活动探究,内化学科核心素养”,将课程的展开分为三个层次:常识――通识――深度。其中“深度”这一层次的教学开展为培养学生“复杂情境”下高质量地完成学科任务提供了可能。而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的逐次推进需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对应解读基础上。在常见的简单情境中将教材知识网络构建出来,就是“通识教学”的过程。
关于斗争性,教材没有过多阐述,只是说“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并说它“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对于同一性的两层理解,教材上有一幅漫画《他敢剪吗?》和一则名言“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这两则材料用来说明事物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紧跟着课本又引用老子和孙武的几句话引出对矛盾同一性中相互依赖、相互贯通这两层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这些情境都是常见的简单情境,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后面就到了关键的问题,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教材分两个层次来阐述。
关于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没有差异就不会依存与转化)这一层次。教材为了解析清楚引用了 “和”与“同”的中国古典哲学命题。教材认为“和”其实是一种动态平衡下的矛盾。只有在、允许矛盾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下,社会与自然才能更好的存在与发展。如果片面追求一致,世界就难以维持了。此时教材在将复杂情境简单化。
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没有统一就没有斗争的条件)是第二个层次。也就是最让学生犯糊涂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教材是引用了一则故事来说明的,谈的是墨子与耕柱子的一则对话。得出一个观点,正因为墨子和耕柱子处在师生关系这一矛盾统一体系中,墨子才会这样严格的要求耕柱子。墨子与耕柱子才会产生冲突。在这里教材试图通过相互关系的密切来解释,因为关系密切所以“矛盾”才更多。用具体的“斗争”取代了抽象的“斗争性”了,当然这可能方便大家对原理的理解。虽然有一定的抽象性,但依然是从常见的简单情境中一一推导出相关结论。
但当我们将上述这两个简单化的情境整合起来,试图得出其相互关系时,“常见的复杂情境”开始出现。当然,这一复杂情境也只是两个“简单情境”的简单相加,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复杂情境,更谈不上是“新的复杂情境”。到这一步,我们就可以简单描述出斗争性与同一性关系的知识树状图了。此时,通识教育的教材解读准备基本完成。
二、发现知识内在冲突,搭建深度学习平台
“深度教学”需要结合课堂遗留的问题展开深度扩展性研读探究,并要结合教材前后内容开展“政治课整体学习” 。这就会将学习过程带入比较复杂的情境中,为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完成学科任务、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在教材解读过程中,最好的抓手是去发现教材知识中可能存在的内在冲突,构建比较复杂的学习情境,为进一步的深度学习搭建一个可供探究的平台。
教材对同一性的两个层次的例证问题中,第一条例证是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根据教材在后面提出的问题:善恶、有无、难易、高下等为什么可以相互依存?显然是认为此段中的善恶是体现相互依存的。这句话就要翻译成: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因为有丑陋;都知道善之所以善,是因为不善的存在。或者理解成: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东西,丑陋就无法隐身了;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东西,邪恶就无法隐身了。
当我们对老子的这句话进行进一步解读时,会发现对这一句话,学术界还有其他的理解。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这句话是在阐述“物极必反”的道理。在这句话中,“为”是动词,意思是告诉我们:地球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我们再推动其发展,就会变成丑恶的东西;善的东西再善一些,就会演出“农夫与蛇”的悲剧。也就是说,此句的断句可能是这样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我们再根据老子说这句话的上下文来理解一下,这句话对应的全文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学术界还有另外一种解读:天下都以为美而去(极度的)追求美,这就不好了;都以为善而去(极度的)追求善,这就不善了。有无仅仅是表征生的,难易仅仅是表征成的,长短仅仅是表征形的,高下仅仅是表征倾的,音声仅仅是表征和的,前后仅仅是表征随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改变了就可能走向他的反面了),所以圣人无为,不言,万物都是作而没有初始,生发而不占有,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
老子说的这一段话就是为了证明最后一句,即成功了而不要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并非是要正反来对比,而是以一种不在意的心态。老子认同无为而治,就是这个心态,而不是通过和别人的对比来体现自己。老子认为世界的对立本身是无需改变的,一切随缘。
这样,教材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的引用,就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也会产生误导。因为按照后两种解读,此句表达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同一性中的相互贯通、相互转化,而不是相互依存。如果仅仅用“有无、难易、高下”来设计这个问题,可能更好一些。毕竟对老子《道德经》的不少文字的理解,学术上还是未达成共识的,我们的教材应该有所说明。
在这个问题上吹毛求疵,与学生一起深入地延伸探究,区分“相互贯通、相互转化”与“相互依存”的差异。为进一步深化学科素养与进行价值观引导构建一个较为复杂的情境平台。结合正反两方面分析,会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反复的论证与探讨也会将与“理性精神”相关的学科任务引入深水区。为提升学生“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问题的能力提供可能。对这些句子的解读也涉及到对老子“无为”思想的理解,对其的历史局限性分析,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矛盾论的“政治认同”,唤醒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这些都是我们的思想政治课追求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情深无痕,素养如水
我们在对矛盾的理解过程中,如何分清矛盾的同一性,如何理解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不仅是一个哲学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实践中面对的政治问题。新课程的手段是改变教学方式,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要进入思维。只有进入思维才能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与固化,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对心灵的涤荡。将学科任务引入到复杂的实践中去,将更接近在“新的复杂情境”下对相关问题的探究与辨析。为此,“深度学习”要对相关学科问题进行现实性延伸。在深度解析教材的同时将历史实践与现实生活充实进去,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到最高水平创设相关情境,这是我们必备的素质。
学科教育源于实践,贴近生活。固定的教材结构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对其进行创造性解读,而这一解读不能流于肤浅,流于形式。我们要想带领学生走入思维的殿堂,首先自己得会打造这一殿堂的钥匙。如果说知识殿堂的设计师是我们时代的伟人的话,一线教师就是把伟人的设计理念付诸现实的“工匠”。作为工匠对自己的产品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更完美,要有“工匠精神”。同时要认识到:我们的产品不是学生,是对教材的精益求精的解读,是课堂上对相关情境的精雕细刻的预设。我们的享受是学生的思维在这一产品下升华的过程,他们的学科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就像大雁飞过,天空没留下一丝痕迹。我们要从自己职业的“匠心” 寻源, 让学生的学科素养自然彰显。
参考文献:
[1] 陈友芳,朱明光.核心素养本位的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策略与指标[J].中国考试,2016(10):32-38
[2] 张立华.深化课堂活动探究,内化学科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5).
[3] 卢晓东.不能忽视“通识学习”[N].中国科学报,2015-01-22.
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走着颇具特色的道路。正如专家所指出,这道路既有阶级分化的道路,亦有社会管理职能强化的道路。愚以为,对于中国古史来说,这后一条道路可能更为普遍和重要。据《尚书·尧典》记载,尧的时候就曾“允厘百工,庶绩咸熙”。舜时又正式任命了司空、司徒、士、工、秩宗、典乐、纳言等职官,虽然这些官职名称未必为当时实有,但是尧舜时已经重视设官分职,行使国家管理职能,当为可信。至禹的时候,“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尚书·禹贡》)。如果没有庞大而系统的管理机构,要达到这种局面是不可想象的。从古史记载中可以看出,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管理职能已表现得十分突出,但却很少发现有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的影子。这正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的情况。可以说,中国早期国家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形成的建立在众邦之上的社会权力组织。
二,中国早期国家并非按地域划分国民的结果。以古代希腊、罗马和日耳曼为代表的古代西方早期国家的特点是,它在氏族制度之后“按地域划分它的国民”。前辈专家或谓禹时划分九州即如此,这是一个可以再讨论的问题。据《尚书·禹贡》记载,禹所划分的九州主要是地理区划,而不是政治区划。虽然讲了九州的贡赋,但并不是以州为单位的贡纳。在贡纳之后夏王朝要“锡土、姓”,即赐土、赐姓。这表明,向中央贡纳者是居住于各州的氏族部落。可以说,中国古史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很久,社会的基础依然是氏族,而不是按地域划分的国民。真正打破氏族的藩篱,而使编户齐民成为普遍的社会组织,已是战国中期社会巨大变革之后的事情。
三,中国早期国家既表现出镇压和统治的性质,又具有浓厚的仁慈性质。从古史记载和考古研究看,至少从夏代起就有了刑罚和牢狱,殷代依然如此,甲骨文的刑罚用字就有多种。在夏商之前的尧舜时代也有主管刑罚的职官,曾对“蛮夷猾夏,寇贼奸宄”等现象进行处罚。但是建立在广泛氏族组织基础之上的中国早期国家,也具有管理和团结广大社会成员的功能,并在行使这一功能时表现出仁慈性质。《尚书·尧典》载,相传尧的时候,“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舜的时候,虽然有刑罚,但是要“眚灾肆赦”,对于无心的过失犯罪要赦免。《尚书·皋陶谟》载舜时主管刑罚的皋陶主张“允迪厥德,谟明弼谐”,意即实践美德、高明和谐。禹亦主张“安民则惠,黎民怀之”。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总结上古政治,谓“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近。’”“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这说明那个时代是将“义”、“德”放在首位考虑的。墨子谓“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可见其所谓的尊尚“义”、“德”的历史时期正是中国早期国家的时代。战国末年,韩非子根据他的历史进化观,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竞于道德的上古时代将仁慈道德放在首位,这是合乎中国早期国家情况
的。(版权所有)
四,关于“大同”“小康”时代的社会形态性质似可重新认识。《礼记·礼运》篇关于“大同”“小康”两段话,是熟悉古史者耳熟能详的两段名言,前辈专家或有将两者作为原始时代与阶级社会的不同标识来认识者。其实,《礼运》篇所云“小康”是国家产生以后的社会情况,应当是没有疑义的。但是《礼运》篇所云“大同”是否就是国家出现以前的原始时代的反映呢?是篇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按照前面的分析,可以说这正是中国早期国家的典型表现。所谓“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和“天下为公”的观念正反映着早期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和浓厚的仁慈观念。《礼运》篇所讲的“大道之行”是自黄帝开始的五帝时代的社会情况,与中国早期国家的时代正相契合。愚以为《礼运》篇所讲的“大同”、“小康”是从舜、禹之间划分开来的,即所谓的“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区分,这并非原始社会与阶级社会的分界,而正是早期国家与比较完善的国家时代的界标。
五,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中,以占卜祭祀为主要内容的神权占有重要位置。由原始宗教转向早期国家形态下的神道设教,其间并没有截然界沟。早期国家形态下的神道设教,作为国家权力的一种体现,虽然有为统治者服务的方面,但更多地表现为对于广大民众的一种人文关怀,这与中国早期国家的仁慈性质有相通之处。在迄今为止所见的考古发现中,祭祀遗址和遗物多有所见。对于这些考古资料,可以将其纳入早期国家面貌的考究之中。
六,考古发现所见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对于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有重要意义,可是也不可以过分地予以强调。城市的出现是早期国家的标志之一,但并非唯一的标志。《说文》:“国邦也,从从或。”段玉裁注谓“邦国互训”,“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国同用,邦、封同用”。据研究,在上古文字中,“封”、“邦”实为一字,是封土成堆并植木其上之形。可以说,国字所从的方框并非国字的根本意义所在。考古发现所见的城址有可能是古国遗存,但这并不否定没有城址的地方,也可能存在过早期国家。
七,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中,“礼”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龙山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不少礼器,如山东龙山文化发现的大型蛋壳陶杯,一般壁厚不到5毫米,重不到50克,器型上大下小,重心不稳,这种制作精美的黑陶杯,专家认为并非当时的实用器,而是礼器。再如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应当也是礼器。礼器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上“礼”已经为人所重视而普遍实行。上古时代的“礼”,以人鬼与天神之祭为大宗,这些“礼”已经包含了许多方面的社会政治内容。《礼记·礼器》篇载:“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飨帝于郊。升中于天,而凤皇降,龟龙假;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意谓“圣人”能够联合团结各方面的人进行各种礼仪,所以才能使天下大治。愚以为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形态,很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探讨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大量礼器。这些礼器和一些远古城址相比,其所蕴含意义甚至还更为重要些。可以说礼乐的系统化是文明时代人际关系的济,龙山文化后期的礼器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物化表现,也可谓是早期国家形态的文化表征。